首页 优秀范文 骨干教师论文

骨干教师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30 11:29:43

骨干教师论文

骨干教师论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学风格;反思

吉林省教育学院承担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也开展了众多有益的探索。在培训中一直坚持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条件。为更好地促进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和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

近年来我省省级骨干教师已认定4710人,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继续教育学习。 2015年又一个新的培训周期开始。在这轮培训中基于培训课程综合化,开展研培结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在培训中与部分语文骨干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调查问卷中也发现一些现象。这也代表了大多数骨干教师再提高中出现的问题,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对骨干教师的成长和辐射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一、省级骨干教师目前的职业状态

我省首批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是从2006年认定并开始第一轮培训,截止目前为止,许多教师已开始参加提高培训。部分参加提高培训的骨干教师已进入从“专业发展期”向“成熟创造期”迈进的阶段,正处于专业发展的“高原期”他们拥有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具备了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学科教研能力。但如何突破“瓶颈”需要培训院校和个人共同努力。在对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现把问卷进行梳理可以清晰看到教师专业再成长中的问题,科学地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才更有助于教师发展。

第一个问题:现在你的年龄在30-35,35-40,40-45,45-50及以上(在相应的年龄上打对号)。

第一个问题中可以看出100位参与调查的语文骨干教师中只有9位教师在40岁以下,91%的教师是在40岁以上。这样的年龄特点突显了骨干教师的优势:对教材的全面掌握、良好的知识结构、更善于总结的思考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准确的判断、丰富的教学经历(课程改革系列变化、教材的不断调整)等。但同时学习中也存在因年龄因素热情不高、效率有所下降等等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参加工作已经( )年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 )年了。

绝大多数的骨干教师从从教开始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有20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即使有极少部分的骨干教师不是从开始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但是也有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断地积极学习使骨干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认识会角度更多,对教材和课堂的把握更准,对于学习者心里状态的更了解,更会关注知识的融汇贯通……这些能力普遍优于其他群体,也是他们得以长足发展的保证。

第三个问题:参加培训时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在所有的受访者中都感到“工学矛盾”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也都表达了不仅在集中培训时会有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困扰自己的主要问题。既想去学习提升自己,希望有所发展。但同时在学校承担着很重要的工作,因面对学生的责任、工作的压力,家庭中的负担……因此常常在集中培训时而不想参加,或者参加了也会不能集中精力。

40岁左右的年龄正是人生中的上升期,多面临着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学习效果,职业发展等等压力。这对于再学习而言的确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培训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就是因为以上因素延迟结业,甚至会放弃学习。在生活中的自我提高有时也会因这个因素而受到极大的制约,这是教师成长中一个很常见,又很难解决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用几句话说说你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感受或者对你目前工作状态的描述。

这个问题是在与语文骨干教师在交流中谈到最多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在课程改革前,还是正在课程改革中的现在,因为这个学科涉及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学习能力、成长环境等等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学相对应的在存在着太多的乐趣同时,也面对着更多的问题。

在调查中有的教师说:“能够教语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语文教学唤醒心灵,引领美好,奠基未来。”也有的教师说 “语文教学是播种智慧的工作,也是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工作。我乐在其中,一直在追求的路上。”“能够教语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特别是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心情更是愉悦,书卷的气息自然的散发,于人于已都是幸事。”这些教师应该说在教语文的同时也享受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但也有的教师说“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被融入了太多的元素,赋予太多的责任和使命,有时会丢失了语文‘本位’和‘本味’”也有的说“只能用一个‘忙 ’字来形容自己的教学生活”甚至有的教师说“语文教学风云变幻,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体会到快乐,亦或感到困扰的教师实际上都是一直在努力、思考、探索,那么如何突破这些制约,实现专业成长的再提升是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共同思索并急待解决的。

二、运用多种方式助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任期已满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既是加强我省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骨干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成长。为此,培训的主办院校考虑集中大段教学时间内培训,教师存在一定的困难,时间往往设置在假期,20天的培训也会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做为省级骨干教师教师要克服身发展中的问题,依托培训促进和结合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开拓广阔的天地。

(一)骨干教师成长要与提高培训的课程紧密结合

提高研修班中的骨干教师是从众多精英教师中被认定的,多年后参与提高培训,应该说这些教师经历了各种理念的学习和实践的指导。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具备了更为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相当的科研水平,因此,在提高培训的课程设置中就考虑到了不应只局限于学科教学的培训和研讨,而着眼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前景的课程领域。

培训模式上一直坚持多元化和开放式,走“研培结合”之路,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打造开放、互动的培训教学特色。师资选聘上组建由教学专家团队和研修导师团队组成的培训师资队伍。

教学专家团队由高校学者、省市级教研员、国内著名专家、一线教学名师及培训机构的培训者组成。一线名师主要承担课堂教学示范与特色展示的任务,为学员提供生动的观摩与学习案例。专家针对现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指导,让教师模糊的认识能更加清晰。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示范与特色展示让理论在实践中更生动、准确的呈现。

在培训中调查问卷中有“你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么?哪种培训是让你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从回答中可以看到教师最喜欢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例如:去基层的学校听课,在听课之后与教师和专家进行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自己的困惑,也在争议中澄清不当的认识。尤其是针对正在开展中的“名师工作室”开放活动很是欢迎,听课之后有骨干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有针对开放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不仅参与了这节课的前期准备,同时也设置了旨在通过这次开放要突显的主题。与授课教师的互动解决的是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带来的思索,与主持人的交流中做到在理论上完善实施中的不足,还有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的深入剖析,帮助骨干教师提高研究能力,这也是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求和专业提高的特点。

研修导师团队由高校学者、省市级优秀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组成。每个小组聘请一位导师,一方面全程参与参培教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员提升经验,指导学员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培训之后对参培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有效解决参培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

集中学习中课程的设置、培训团队的组建都是考虑到骨干教师的成长特点,是教师在实践中的点拨和助推,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结合。骨干教师利用好学习中的优质资源,克服自身一切困难,在教学中随时探索、总结,抓住机遇进行深入的研究,定会使自己的教学日臻完善。

(二)骨干教师的成长要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结合。

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中更多的关注了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更快的成长,从打造每个人的教学风格开始,这也是检视省级骨干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观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个性化,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又独具学科特点,是指教学主体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个性和特色,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风度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

参加培训前,骨干教师对教学风格知之较少,因此让参培的骨干教师在培训之前完成一份关于“我的教学主张”的作业。来参加培训时作业提前上交给授课的老师,老师进行细致梳理,在课堂上培训教师进行教学风格相关内容的讲述后,再一一点评上交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骨干教师对自己教学主张的设定更准确、清晰,同时也让骨干教师更加明确教学风格的形成最好是与自己的教学特长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和操作。这样就为教学风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通过大量名师课堂教学的案例,具体感受名师的教学风格;再通过理论学习,理解教学风格由哪些要素构成;进而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对教学风格的要素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把握教学风格的全貌。

以“教学风格”为主题的学习,旨在引导省级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勇于坚持个性化教学,鼓励大胆追求个人教学风格。这对于从教语文教学多年,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能力的骨干教师无疑是一种优势,也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具体体现。

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是我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做为一名骨干教师要依托培训,确定清晰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向着成为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而努力。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为我省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2 (04).

[2]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9~2013)[EB/OL].http://,2009-07-16.

[3]金钊.骨干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4]语文教学风格由哪些要素构成[EB/OL].http://,2015-04-15.

作者简介:

骨干教师论文第2篇

【关键词】骨干教师 课题研究 个案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课程模式等受到质疑与挑战,广大一线教师开始探索各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更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方式等。骨干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学、管理、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自然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在骨干教师评选条件中,很多地区对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要求,如骨干教师应参加课题研究,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撰写论文、经验或科研报告等。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加入到研究者的行列,成为中小学校课题研究的开拓者与主力军。基于此,本研究专门聚焦与探讨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如何做研究的问题,以期发现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若干现象与规律,为其他骨干教师及普通教师课题研究提供范例与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主要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研究认识。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骨干教师”指资格认定与奖励意义上的骨干教师,即由北京市(S区)教委根据一定的评选与认证标准、通过严格的考核程序最终认定并颁发证书的北京市(S区)骨干教师。本个案研究的对象是3位中小学北京市(S区)骨干教师。王老师,女,任教中学政治,市级骨干教师;张老师,女,任教小学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孙老师,男,任教小学信息技术,区级骨干教师。以上3位教师均承担过市区级课题,且均有多篇和获奖,教学成绩突出,并指导了多名青年教师成才。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在对个案进行实地观察、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中小学骨干教师如何做研究进行如下分析与讨论。

(一)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缘起

1.对于学科教学本质和思想的思考

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娴熟,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兼备。与一般的教师相比,他们往往更善于思考,且所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更为深入,如探究学科教学现象与表象背后蕴含的一些更为根本的东西,如本学科、学科教学的本质、内涵、思想等。

孙老师在介绍自己主持的北京市一个课题的选题缘起时说道:“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定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去处理信息,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获得一些信息,学会处理信息,那么,这就要引向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技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者之间哪个更重要,用哪些信息或者说素材来承载技术,这就涉及技术所要处理的信息或素材的选择问题。这是我当时申报课题时的一些思考。”

从上述谈话中可以看出,孙老师的课题研究主要源于对于本学科教学本质问题的思考,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由孙老师的案例可以发现,学科教学最为根本的问题、学科教学的本质、思想等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萦绕于骨干教师头脑中的核心问题,引起骨干教师长时间反复地思考、推敲与琢磨,成为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初衷。

2.对于学科教学问题的关注

课题研究通常始于问题。对学科教学具体问题予以关注和探讨,是骨干教师课题研究与一般教师的相同之处。但由于骨干教师实践性知识更为丰富,聚焦的问题更可能是那些学科教学中比较重要、更能反映教学研究前沿与方向的问题。

张老师近几年研究的主要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她谈到:“在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学会写作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写出来的文字往往是流水账,缺少修饰,没有章法。因而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让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和途径。后来我发现语文教材或阅读文本中的有些文章文辞优美、结构精巧,很适合学生学习模仿。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写作。”

3.对于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20世纪末,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兴起,骨干教师作为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必然是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的主要力量,在学科教学研究的同时,很多骨干教师将其科学化、规范化,立项为科研课题研究。王老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谈及课题研究的缘起时,王老师这样说道:“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些年,我一直探索在课堂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在一次政治课中,我尝试让学生就一个时事问题进行辩论,结果发现效果非常好,学生很感兴趣,同时,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辨别、思考、判断的能力。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在政治课堂中采用辩论式的教学方式。”

(二)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模式与特点

1.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模式

通过对3位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经历进行考察后发现,他们课题研究的过程大致相同,都经历了一个“专题教研―立项课题―研究示范―总结推广”的过程,通过进一步分析与整理,笔者将其总结归纳为一个基本的过程模式,详见图1。

以上是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过程模式。与普通教师做课题研究不同的是,骨干教师在课题正式立项之前往往会有一个带领其他教师专题教研的过程,同时鉴于其突出的业务能力、研究能力、人格魅力等,更多的教师愿意追随其参与课题,此外骨干教师更有能力去指导其他教师上课题研究课、公开课等。

2.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

(1)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从3位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发现,中小学校学科教研主要由教研组承担,而骨干教师多为教研组组长或负责人,他们通常会组织与带领本组教师在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内开展有关某一专题的教研活动,研讨、上研究课等。专题一般来源于对学科教学问题的思考。待研究一段时间,问题渐趋明朗后,有些骨干教师便牵头将教研专题内容加以提炼,申报课题。立项后,正式开始课题研究。课题组查阅文献、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等,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往往会率先上一些研究课、公开课等,并请市、区里的学科教研员进行评价和指导;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范例后,课题组其他教师也开始上一些研究课、公开课等。由上述过程可见,中小学骨干教师所做的研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这一特点,使得他们的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教学研究,科研与教研是相互结合的。

(2)骨干教师课题研究中角色发生转变。根据访谈资料,笔者分析与总结了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各个阶段所担任的角色,详见图1中所示。

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各个阶段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身份,就是课题的研究者与组织者。但在各个阶段,其角色又有所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专题教研)阶段,骨干教师是研究最重要的“发现者”与“探索者”,同时,还要作为一个“发起者”号召其他教师参与自己的研究;在申报课题阶段,骨干教师是主要的研究者,负责确定研究题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等;在研究示范阶段,骨干教师主要是一个“探索者”与“示范者”的角色;而到了课题研究的后期,骨干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重要转变,即成了“指导者”。这一阶段,骨干教师主要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已经形成的范例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研究、实践,包括常规课、研究课、公开课、各种比赛等。

(三)助推骨干教师课题研究的关键事件与重要人物

通过对3位骨干教师做课题的经历进行研究,我们还发现了他们所共有的另一个特点,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都有一些关键事件与人物对他们投身的研究起了助推作用。

1.关键事件

骨干教师带领教师做课题研究,尤其是这种“本土化的”、草根式的、源自教学实践真实需求的研究(这有别于从高等学校重大课题中承接下来的子课题研究),经历了一步步摸索、不断思考、发现、探索、澄清、确认的艰辛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关键事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关键事件给骨干教师做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展示与探讨的平台,一份自信与动力,一种政策上的支持、专业上的帮助。

2.重要人物

通过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很多人对骨干教师做课题研究起到了启发、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如大学专家教授、市区科研人员、市区教研员等,他们的一些观点让骨干教师很多时候的举棋不定变得有了着落,很多的困惑变得豁然开朗,如王老师说道:“有时候觉得在某些方面比较困惑时,专家的一些话让自己一下子就明确了,他们的指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学校领导的支持、课题组教师研究团队的合作等,也都对骨干教师课题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中小学骨干教师做研究有着独特的价值。骨干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对教学问题最清楚。同时,骨干教师因其教学经验丰富、能力强等特点,加之政府所赋予的一种特殊荣誉身份,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因而骨干教师带头做课题研究其意义更为重要,能够起到一种示范、引领、号召的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

骨干教师论文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骨干教师;中小学;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04―02

一、引言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发展教育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把骨干教师培训摆在突出位置。”骨干教师是各学校中教学成绩突出,能起教学模范作用的资深教师。国家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视,早在1993年国家教委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骨干教师培训主要是通过组织专题研究,完成教育科研课题,使他们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思想和业务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现状分析

1 骨干教师缺乏,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缺乏,急需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资金限制,导致更多的教师不能进行继续教育;(2)编制限制,一个骨干教师往往由于任教班级多、跨年级上课,教学任务较重等原因,平常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川学习,即使有机会,也总是由于没有教师来接替自己的工作而无法去接受继续教育。

2 继续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矛盾,致使骨干教师放弃继续教育。一般继续教育往往是集中在几天内完成培训内容,而教师大都有教学任务,与继续教育学时的安排相冲突。并且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量偏大,而时间又相对较短,根本完不成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即使完成,有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致使大多数骨干教师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

3 多媒体网络建设滞后,制约了骨干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大多学校受经济能力限制的原因,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建设滞后,有的学校有网络,也只是接人校长办公室或指定的工作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老师们无法及时获取网络信息,不能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更别谈及把专家或高水平教师请到学校来作报告、交流等。骨干教师大都通过自学和函授来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尽管自学可以获得更高学历,但缺乏交流,函授虽然可以交流,但又不充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骨干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

4 缺乏教研交流氛围,挑战和危机意识淡薄。现在在大多数中小学设置了专门的年级教研室,目的是让教师一起备课和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很多教师大多是为上课而上课,即使有骨干教师,也是由于人数过少,无法开展教研交流。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骨干教师自身在业务上找不到可以研讨的对象和话题,也没有可看、可观摩的先进事物,行动上,前无标兵,后无追兵;思想上,对自身水平自我认识不够,没有受到系统的、权威的、观念的各种挑战,很难提升并发现自己的不足。

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差,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骨干教师一是计算机知识水平较差。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仅占30%左右,个别学员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二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制作方面几乎是“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造成教育教学效能低下。

虽然中小学骨干教师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但是这些教师有很强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必须加强骨干教师继续教育交流。

三、改进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竞聘上岗、转岗、提前离岗退养等途径,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学段、区域、学科结构失衡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及时补充紧缺学科教师。

2 建立继续教育休假制度,缓解工学矛盾。因工学矛盾、利益关系或者工作效率问题,限制了人们进行集中学习、进修和培训。因此,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在职期间的最低离岗学习时间、最低学习要求,即教育休假。休假期间的各种待遇与在岗时完全一样,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安排,费用由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保证人人享有学习的权利,人人都尽学习的责任。

3 构建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理论水平。加大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创造一个形成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自觉性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为师资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利用“博客”、QQ、微博等网络技术为广大教师构筑起虚拟教育交流的乎台,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推动教师向纵深方向发展。

4 营造继续教育的文化氛围,树立挑战和危机意识。加强校本文化建设,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或组织教师听骨干教师的课,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推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交流与提高。还可以采用“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定期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做访问学者,增加研讨和交流的机会,扩展骨干教师的眼界,提升其业务素质和能力。邀请专家或者学者来校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将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带到老师身边,通过对比找到自身欠缺之处,以树立挑战和危机意识,增加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

5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让电脑成为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现代化教学工具;能设计和编辑多媒体课件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因特网资源的获取方法和应用技巧,会制作个人网页,要求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高级水平,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鼓励老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意义

1 有利于增强理论学习高度,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骨干教师们从理论上对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理论基础、实施方案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加强了实践的自觉性。帮助骨干教师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2 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教师的知识要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一是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修养。二是要掌握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三是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科学,切实掌握教育规律,才能与被教育者开通信息高速公路,使被教育者快速成才。

3 有利于创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观摩-分析-实践-议论-小结”环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学员们在设计和评估一堂课方面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还可利用培训交流机会到教研教学第一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理念和教育技术。如这次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到衡水中学实地参观考察,与一线教师现场交流,使骨干教师们教研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塑造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中起到示范性、榜样性和带动性的作用。所以,通过讲座、论坛、送课等方式,有助于教师思考和提炼教育教学的经历、探究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而改进自己的工作。通过抓点带面,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是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而且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交流,对于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普遍提高的骨干教师队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由凤宇,树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新观念[J]。继续教育,2003,(7):8,

[2]李存生,杨永刚,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2),

[3]郑益乐,王富平,&-y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lO,(5):51,

[4]张 波,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优化教师整体素质[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l,(2):38,

[5]周智成,骨干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教育,2005,(4):20,

骨干教师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骨干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名师是城市的名片,重视骨干教师团队建平设,必须加强其专业发展能力的引领.而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运用名师工作室是培养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很好的模式。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名师自身发展,更有利于引领骨干教师的发展。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为骨干教师搭建建学习的平台、研究平台和展示交流发展平台。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一支优秀骨干教师团队是基本前提,而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为骨干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搭建平台。

    湖北省武汉市长期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名师工作室,通过授徒的方式,集中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人室学习,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笔者近期参加武汉市关于名师建设的项目研究,为了解和把握武汉市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骨干教师培养,我们课题组对其中推荐参加名师工作室人室弟子—中学骨干教师做了一份调查,对他们目前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做了一个了解,为制定下一步培养工作方案和实施效果考评提供了基础。

    一、骨千教师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1.骨干教师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期。在对62名骨干教师所做的调查中,男教师46人,女教师16人。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 - 49岁之间,占被调查对象的98%0(如表这是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团队。

    在对职称状况的调查研究中,62名受调教师高级职称占到了79%0(如表2)

    从对目前所取得的荣誉称号中调查所得,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占到了62%0(如表6所示)上述三项调查说明这是一支处在成熟期的教师,发展的潜力很大,但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正处在专业发展关键时期。

    2.关注各学科骨干教师协调发展。从所调研的对象看,语文学科占到31%,是第一大学科,集中了很大一部分优质资源,骨干教师相对集中,而在美术、政治、体育、历史学科只有3%-5%0(如表3)

    在中学骨干教师颁调查中了解到,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占到68%,初中骨干教师培养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如表4)

   上述表明在骨干教师培养问题上,各学科各学段骨干教师发展不均衡值得重视,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3.关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从表5可以看到,在所人室的弟子中,从农村选派进人名师工作室学习研究的已占到60%,这对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的成长大有好处,但进一步具体分析还是存在这些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城区和重点学校,对偏远农村教师还有待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4.关注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调查2008年以来参加过的各类研修学习情况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62人中多数人参加过市级半月以上的高级研修班,一部分人参加过大型学术交流或考察的,但还有一部分人什么也没参加过。制订分类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调查2008年以来骨干教师展示教学及研究成果情况时,有}8%只在区内交流,少数在省、市里交流。骨干教师要走出学校、走出武汉、走出湖北,成为名师还有一段路程。在调查2008年以来参加课题研究情况时,只有少数人主持了省级课题,多数人参加省级或主持和参加市、区级课题,也有相当部分人还没参加任何课题研究。在调查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有27人没有发表成果,也就是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能物化为成果的能力还显得不足。

    现状调查研究表明,我们骨干教师发展后劲不足,成员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研究骨干教师发展现状,探讨骨干教师发展规律,为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术能力的提升制订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组建名师工作室,有效引领骨千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调查对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看法时,十分渴望和感到荣幸的超过100%。虽然有人是从服从组织安排角度上来考量,他们没有去考量事实上的大,但希望参加学习则是共同的愿望。通过调查,不少骨干教师认为,骨干教师团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引领。

    在目前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依托名师工作室无疑是解决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之一。名师工作室可以使其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向名师学习,这种直接的学习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有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是名师工作室独特优势;能向同行学习,也是他们的渴望之一。总之,对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是深得骨干教师欢迎的。

    1.通过名师工作室为骨干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名师工作室通过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制订每学年各个成员学习计划,通过制订本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名师工作室活动时间表,使人室弟子明确工作任务、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活动形式和地点。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不仅能面对面向名师学习,还可以在名师指导下向理论学习,在名师工作室内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将读书和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在名师工作室内向同行学习,通过学习内化成果,丰富理论,提高专业修养。

骨干教师论文第5篇

一、校级骨干教师认定范围

根据相关荣誉和称号,对校级骨干教师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教学能手、教科能手、示范课、AA级优质课。

第二类:教坛新秀、教科新秀、德育新秀、A级优质课获得者、基本功竞赛获得优胜者。

二、校级骨干教师岗位要求

1、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富有奉献意识和合作精神,高质量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每年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并研读1-2种相应专业的教学期刊,并做好学习笔记或撰写好学习体会。

3、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1~2名或带好一个兴趣组,并有具体指导方案和过程安排,每学期本校上公开课1~2次。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每位骨干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5、积极撰写本学科教学研究论文。每年有1—2篇教育教学专业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市级及以上教育杂志发表。

6、积极参与本学科教改工作,积极承担或参与教改实践中的课改实验,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要始终处于前列,带动本学科教学质量提高。

三、校级骨干教师考核办法

1、成立考核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副组长,教务、教科、德育和骨干教师所在教研组代表组成考核小组。

2、考核内容:各层次骨干教师岗位要求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师德表现、业务能力、教学工作;科研水平、进修情况和教育成果等方面。新晨

3、考核程序:考核按学年度进行,各骨干教师将自己一学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填好自我评价表)。并附有关的原始业务材料(包括获奖证书、论文、公开课的备课教案、学习笔记等)。考核等第为不合格、合格、优秀。

4、考核对象必须是在职在岗(与荣誉称号对应岗位)的骨干教师,如考核不合格,不得享受相应待遇。

四、骨干教师的有关待遇

骨干教师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等疑难与困惑,应以提升实践智慧为目标取向,遵循满足需求、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原则,来设计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勇.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2,(6). 

骨干教师论文第7篇

症状:因晋职称需要而千方百计加入骨干教师队伍,以此通过上公开课、研究课题或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证书加分。骨干教师的光环效应,为这些教师争了名夺了利。等到职称评定完成后,一些骨干教师便自动放弃,全然不顾学校多年的培养和挽留。

病因:此类骨干教师是把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当成了晋升职称的“敲门砖”,为名利所诱,他们眼中盯的是晋级加分,有“分”则做,无“分”便置之不理。这种功利主义思想阻碍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提高和发展。

医治:学校对于骨干教师的选拔要严格执行评选条件和考核程序,吸收那些事业心强、专业水平高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参加骨干教师队伍。重视过程管理,多让他们校内结对子,走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各类竞赛,给他们加担子,搭台子,培养骨干教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怪病之二:拈轻怕重,清闲自由型

症状:面对学校布置给骨干教师的各类任务,总是找借口、搪塞,得过且过,不主动,甚至应付了事;针对有关骨干教师的过程书写材料,偷工减料,以假乱真,蒙混过关。对于结对子活动,拈轻怕重,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病因: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各村小和年纪稍大的骨干教师身上,他们工作热情不高,再加上学校对他们培养措施和过程管理放松,鞭长莫及,自己惰性行为所致。内心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助长了此类现象的蔓延,阻碍了骨干教师队伍的健康运行。

医治:学校必须制定严格的骨干教师考核制度,减少工作漏洞,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让一个骨干教师掉队。学校还要做好跟踪考核工作,督促骨干教师成长。

怪病之三:弄虚作假,花拳绣腿型

症状:一些骨干教师迎接检查考核时,临时抱佛脚,抄写教案,补写各种记录,还有课题研究材料。一些骨干教师为了追求公开课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竟多次组织学生演练,从每句话设计到整个答题学生安排,都预设好。还有一些课题报告和论文、反思,都从网络上下载,改头换面,乐此不疲。

病因:骨干教师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倦怠平庸,把骨干教师工作当成负担或累赘。再有就是有的骨干教师淡化了其责任和使命,与普通教师混为一谈,从众效应滋长了他们的虚假风气。

医治:学校要制定骨干教师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不合格的教师,坚决清出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要能上能下,防止一劳永逸的做法。学校更要培养骨干教师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怪病之四:啃食老本,不求上进型

症状:有的农村骨干教师几乎每学期没有阅读过一本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依靠经验和陈旧理念教学,难以适应新课改日新月异的形势。骨干教师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他们教学效率低下,缺少教育智慧和技巧,减负工作落不到实处。

病因: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虽然已经过“普九”验收合格,但名不副实,徒有虚名。还有农村骨干教师待遇问题迟迟早不能兑现,每逢检查或公开课,骨干教师首当其冲,至于谈其他待遇则纸上谈兵。不可否认,骨干教师的惰性心理和职业倦怠也加剧了他们不求上进的进程。

医治:学校要把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常态化,注重培训效果;学校要多为骨干教师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供阅读参考,提升业务水平;骨干教师还要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汲取教育营养。

怪病之五:帮带随意,蜻蜓点水型

症状:农村骨干教师帮带新教师或落后教师时,随意性强,有的一学期一调整。帮带形式仅停留在“协议书”和“师徒结对子”等名目上,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病因: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帮带还处在摸索阶段,无一套规范操作程序,全凭骨干教师自主进行。各校对帮带效果考核缺少统一标准,有许多地方还存在盲点,如送教下乡或做讲座等。此外,被帮带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应付现象严重。

骨干教师论文第8篇

一、加强骨干教师的师德建设,利用校本培训机会对骨干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素质培养。针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永驻师魂”演讲评比活动,特别指出教师要注意调节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要求骨干教师要树立榜样.形成强有力的师德过硬的骨干教师群体.

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市教育局的精神,对我校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做好省市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和推荐工作。我校骨干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奖,在这些活动开展的同时也组织全校教师观摩,以骨干教师带动全校教师,提高专业素质。

三、确立发展目标、形成规范

对骨干教师学校平时工作就给他们压担子,高要求学校为培养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发展潜能,不同层次的推动目标,学校帮助制订自己的发展目标,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重点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为其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中承担任务、促其成长

1、实施“青蓝工程”。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表演的舞台,锻炼的机会。不同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我们采取有效途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一是师徒结对。通过结对,给双方明确任务和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在帮带新教师的同时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对于我校新调入我校的教师,学校将骨干教师与他们结成帮扶队子,让骨干教师地与新教师指导、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成长。

2、是充分发挥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骨干教师、教师担任校本教研的领头人。通过他们上引路课和示范课的形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