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1 15:56:03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1篇

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小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当前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小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对象

全校40周岁以下的在岗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不含市、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二、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以培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为目的,促使参训教师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由模仿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的转变,由工作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使参训教师成为学区及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具体培训目标:

1、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先进教育理念;

2、深化本学科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前沿;

3、具备熟练的学科教学技能;

4、能把握基础教育科研动态,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5、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研究及改革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培训形式和方法

根据培训工作的定位与目标,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受训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互动交流、分散实践—反思研修、校本培训—总结提升的培训模式。运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相结合,观摩课堂实际教学和课后研讨反思相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切实提高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整体素养。

四、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1、20xx年9月份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理论与教育能力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校领导亲自带队与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培训后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回到自己的教研组,把自己培训的收获向同组的其他教师传达,起到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2、20xx年10月份,组织全体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认真上好一节公开课,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参加听评课,让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展示,使教师在学习中发展。

3、20xx年11月份,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师德培训,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及师德相关文件,在提高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素质的同时端正教师的思想状态,使教师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4、20xx年12月份,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人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研与科研工作中,通过认真研究,按要求写出自己的教学模式或论文,谈出你在教研与科研过程中的实践收获或困惑,已达到研究的目的。

5、20xx年3月份,继续对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与教育能力培训,按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适应时展的要求,本月我们要认真学习“当代的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问题和对策”,使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育理论及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6、20xx年4月份,继续对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师德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努力提高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师德素质,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中真正的排头兵。

7、20xx年5月份,完成学习反思或心得体会。

8、20xx年6月份,全体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每位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把自己如何做创绑带工作的经过整理好,向学校回报,在自己本学期的工作中有哪些帮带过程取得哪些成绩,真正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总之,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成长决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因此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也决定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进步幅度。

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二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效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求得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通过改革和创新,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使这些学校的中坚力量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发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如下:认真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强化师资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真正把继续教育培训落到实处,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专题教研活动、案例剖析式,把学校专题培训与教研组培训、教师自培自练结合起来;把专家讲授与分组研讨结合起来。具体培训内容有:

一、师德建设。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部分章节,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新型教师形象。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领会《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职业内涵,对照、排查、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重塑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重申职业纪律,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及侮辱学生人格等一切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师资培训:

1、教学培训。

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

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

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

四是加强合作交流:邀请区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信息技术培训。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方便教师课堂教学,使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电脑应用能力,让中青年骨干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并应用简单的课件制做并能独立制作课件。为这些青年骨干教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教育教学技能和才华的空间。

3、进行教育科研基础培训。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本学期认真作好了这项培训工作。及时制定计划,安排辅导人员,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认真开展培训工作。

三、其他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2篇

作为校级骨干教师,本学期我要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依据区进修学校教学会议精神,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自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改革新领域,进一步让自然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游戏的重要阵地。

二、分项发展目标:

1、 专业技术方面:

(1) 学习游戏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苦练基本功,一专多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承担学校安排的自然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4)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我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中获得知识和锻炼的能力。

(5)在自身素质方面,做到在理论上多学习,实践中多摸索,总结中多讨论、多反思。在学生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探究能力为重点,辅导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6)实验中要加强安全观念,学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操作规程和步骤进行,确保人身和仪器设备不受损害。

2、 具体措施:

(1) 本学期里阅读两本游戏理论的书籍,并写好读后感。

(2) 研究一项课题《自然课长期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并写好中途报告。

(3) 针对课题研究,上一门自然科学拓展性课程。

(4) 本学期12周左右上一节片级公开课,开展与本学科教师的手拉手活动,要有实效,积极进行研讨及反思,共同进步。

(5) 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学生

爱游戏,好动的特点,创新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学、会学。

(6)尝试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本学期尝试对学生的评价改革,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制定评价表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3篇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为例”(课题编号:11YB034)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主要表现为大量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民办高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流失影响到民办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分析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原因入手,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的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保留策略,旨在帮助民办高校稳定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5P模型 民办高校 中青年骨干教师 教师流失

据教育部截至2013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557.52万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的22.5%。随着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以及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将在增加高等教育供给,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大多数民办高校正逐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中青年骨干教师严重流失问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对民办高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对在职教师的士气造成消极影响;三是造成民办高校办学成本和教师培养成本的增加;四是影响民办高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五是削弱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稳定和保留中青年骨干教师,避免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显得甚为必要和重要。

一、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原因

1.师资队伍建设重规划轻落实

民办高校一般都会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且会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但许多政策和措施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缺乏资金保障。民办高校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需要考虑的各项办学成本也在日益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必须支出的硬件建设等办学成本外,投入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资金就无法给予充分保证。另一方面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民办高校往往主要考虑到投资办学的收益和回报,因此,学院的日常事务管理中经常用企业管理的模式来管理教师队伍,仅仅把中青年骨干教师当作自己的普通雇员,而较少考虑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往往存在“重短期,轻长期”、“重兼职,轻专职”、“重教学,轻科研”、“重理论,轻实践”以及“重使用,轻培养”等用人的理念,这样的管理理念与思路带来学校内部管理各方面的问题。

由于以上原因,许多写在纸面上的各项师资建设规划和措施最终要么因为资金原因要么因为管理的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中青年骨干教师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方向,但当中青年骨干教师将规划描绘的目标与现实情况之间进行比较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产生流失的可能。

2.教师招聘和引进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教师招聘和引进存在应急性。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岗位几乎“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多招聘教师来做储备,当面临中青年骨干教师离职或出现教师缺口的情况时,往往要求相关部门招聘教师到岗的周期较短。在这种情况下,对应聘人员的考察把关上无法做到全面细致,导致招聘的部分教师不符合教师任职要求,教学效果差,工作能力弱。

另一方面,招聘与引进存在功利化。民办高校在教师的招聘和引进上主要还是看重学历和职称,往往为了改善结构,会招聘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这些人员中有些高学历博士教师科研能力强,但教学能力弱,无法快速转换进入教师角色,导致出现人才“过渡消费”的情况发生。另有些高职称教师属退休返聘教师,虽然职称高、经验丰富,但是知识结构老化,很难快速适应民办高校的工作环境,工作产出情况也很低。

这些现象和情况的发生对民办高校在岗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来说会形成强烈的冲击,产生不满情绪,导致流失的发生。

3.对中青年骨干教师重使用、轻培养

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普遍教学工作任务较重,除此外还承担较多的教学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疲于应付教学和其他工作,疏于开展自我学习和提高。久而久之,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都受到了影响,中青年骨干教师自身也易产生不安全感。

另外,民办高校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费投入十分有限;二是培训只重职前,不重职后;三是培训的对象覆盖面窄;四是培训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

上述使用理念和存在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勤勤恳恳工作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个人的进步和职业发展得不到支持。根据心理契约理论,当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力奉献的同时,得不到学院的后续培养培训支持,那么中青年骨干教师与学院内在心理契约就会瓦解,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组织的认同感就会降低,势必直接导致他们的流失。

4.不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职业发展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个年龄段人群处于职业生涯创立阶段,而这个阶段的特点则是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职业发展方向,如果不能解决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问题,就不能有效的解决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未建立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发展管理体系,一方面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缺失,未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未提供充分的条件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由于民办高校不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职业发展,导致中青年骨干教师不能长久维持其工作热情,从而引发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

二、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保留策略

通过对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原因的分析,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制定了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保留对策体系。中青年骨干教师保留对策体系主要包括:识人策略、选人策略、用人策略、育人策略、留人策略。(如图)

1.识人策略

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因此,所谓识人,就是要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有效识别出优秀的骨干教师人才,从而为重点培养,重点使用,重点激励奠定基础,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抓手。

民办高校应针根据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内涵特征和学院的战略目标,研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指标组成的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的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在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性的开发和管理中,做到“知人善任”。

因此识人是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最终达到留住人的目的,并且实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 .选人策略

所谓选人策略,是指需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及目标,通过招募、甄选、录用等一系列规范的招聘活动,为学院获取合适的人选补充教师岗位空缺或储备人才。选人策略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保留策略的先导。

(1)明确选人的标准。选人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在进行选人之前,要了解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做好岗位分析和任职资格分析,明确选人的标准。选择的教师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具有与学校的文化相协调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留教师,促进民办高校发展。

(2)建立科学的教师招聘机制。在选人的机制上,要制定明确具体的选人办法,从制度上规范选人的程序,把握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扩大发现人才视野,拓宽人才选择范围,避免应激性人才招聘,同时也要借助科学的测评方法对人才进行测评。

(3)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在与应聘教师面谈时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要将学校目前能够在哪些方面或哪种层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真实完整地告诉对方,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避免过度吹嘘和做一些无法实现的承诺。这样可以避免招聘的教师进入学校后产生失落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产生主动流失的可能。

3.用人策略

所谓用人策略,是指通过运用薪酬和考核手段,激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能力不断提高、工作不断改进的持续发展动力。

(1)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薪酬涉及到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切身利益,体现着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工作能力、价值和贡献的一种评价和认可,也是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薪酬分配制度要将中青年骨干教师个人的工作任务和业绩状况与薪酬挂钩,使待遇与贡献密切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劳动价值,形成重实绩、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使学校真正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设置科学、有效的薪酬分配制度,能够优化民办高校自身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减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2)完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是实现民办高校科学管理、高效运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激励机制。民办高校应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价依据和程序,明确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岗位职责,量化考核的指标,将考评结果有机地与教师的薪酬、奖励、晋升等挂钩,避免大多数民办高校“负责不负责一个样,做多做少收入差距不大”等有失公平的情况发生。

4.育人策略

育人即培养人,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是学校的重要职责。围绕这一重要职责,民办高校要以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能力成长为核心,以增加人才培养投入为关键,以开展多种方式专业培训为手段,以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为重点,从而实现中青年骨干教师与学院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1)改变观念。改变对待中青年骨干教师“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要认识到民办高校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并非无谓的成本消耗,而是一种目光长远的投资行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不仅能提高教师本身业务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形象的提升。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结合一系列实施细则,充分考虑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以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能力成长为核心,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上做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教学与教研培养并举”、“理论与实践培训同步”、“使用和培养协调均衡”。

(2)持续投入。人力资本需要不断进行投资,在一个十分重视人力资本的组织中,人力资本可以增值,因此组织需要不断营造学习氛围,从而使人力资本持续地自我优化。通过对中青年骨干教师持续投入,可以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找到发展方向,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发展,并维持稳固的“心理契约”,增强对民办高校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从而培养一支稳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3)实施“职业阶梯计划”。建立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体系,制定并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职业阶梯计划”。将民办高校发展需求与教师本人职业能力与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参与教师职业规划,帮助教师设计逐级发展的职业阶梯,根据教师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特点,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能力,完成工作设计,获得职业晋升等方式逐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对民办高校的忠诚度,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工作有奔头,就会安心工作,并努力发挥最大潜能。

5.留人策略

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来说,除了物质方面的需要外,一些非物质方面需求也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择去留的考虑因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与工作条件是留人的重要因素。因此,留人策略的核心就是除了提高待遇外,更要通过工作氛围、工作条件等环境的改善,以实现留人的目的。

(1)改善工作环境。民办高校工作环境的好坏往往影响着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学校的总体评价,对教师的流失具有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学院应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工作环境,从而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应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丰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内涵,实行弹性工作制度,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工作,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求。

(2)营造民主氛围。中青年骨干教师期望发挥聪明才智参与学校建设发展,愿意建言献策和参与到学校管理。因此,在学校管理上应更多的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化手段,增加人性化措施,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民办高校管理中的参与度,激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和学校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3)注重人文关怀。根据人性假设论,中青年骨干教师是“社会人”,他们不仅关心薪酬、福利,还需要满足友谊、安定、归属感、和谐的社会关系等等社会需要。民办高校应采取“以人为本”的师资管理理念,在生活和工作上尊重、关心、爱护中青年骨干教师,大力宣传和倡导中青年骨干教师热爱民办教育、热爱学校和教师职业,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营造领导、同事、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使他们产生归属感,把学校的事业与自身的事业有机结合,在民办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芳.职业生涯规划.职校教师管理的新视角[J].职教论坛,2006(6)

[4]石兆.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2)

[5]罗双平.职业生涯阶段划分[J].中国人才,2000(2)

[6](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郑晓明译.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8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4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师是关键。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实施“领雁工程”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总书记去年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省决定从**年到2010年组织实施以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要内容的“领雁工程”。目的是通过抓骨干教师的培训,在全省教师队伍中形成全体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全体教师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师德修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领雁工程”是实现我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七大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发展的理念必须转到科学和谐发展上来。我省教育发展到现阶段,“有书读”的问题已经解决,随之而来,人们对“念好书”的愿望日益强烈,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念好书”,必须以科学和谐发展理念为指导,尽快把工作重心从外延建设为主转到内涵发展为主上来。教师素质是教育内涵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师资队伍的差距。这方面,社会反响很强烈,家长呼声很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领雁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领雁工程”的紧迫感、责任感。

——实施“领雁工程”是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成果,加快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2005年至**年,在省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全省组织实施了“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17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至**年底,全省共完成了21万人86万课次的农村教师全员培训、1000名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和10000名市级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各地高度重视,注重实效,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通过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鼓励创新培训模式,素质提升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超额完成了4万余人、18万课次的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体系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以“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活动为重点,教师培训支援为主要内容,网络课程建设为抓手,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和名师资源共享工作积极推进。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还不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名师少、学科带头人少、骨干教师少、高职称教师少、高学历教师少”的现象仍然突出。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了1000名农村省级骨干教师,仅占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比例的0.58%,引领广大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校本培训、德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等的各类“领雁人物”严重缺乏;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学科教师教非所学的现象较突出;离广大人民群众“念好书”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正如吕祖善省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听了方青老师的发言后指出的: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实施“领雁工程”就是为了坚持不懈地抓农村教师的素质提升。

农村骨干教师是农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农村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仅体现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省教育厅决定,在**年至2010年组织实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其宗旨就是要培养一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领雁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骨干作用,引领本校乃至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把组织实施好“领雁工程”,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大事、实事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任务,扎实做好“领雁工程”的各项工作

实施“领雁工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骨干、倾斜欠发达地区”的原则,统筹规划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骨干德育教师和骨干校长三支队伍建设工作,整体设计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

“领雁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至2010年,使全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包括校长)的比例达到20%以上,使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至少有一名教师或校长参加省级骨干培训;每一所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学科至少有一位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省、市、县三级农村骨干教师梯队。

要达到上述目标,全省在**年至2010年,要完成3.3万名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其中省级以脱产培训为主,择优选拔培训800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具体安排是:按地区分,一类地区4000名,二类地区1800名,三类地区2200名;按学科分,骨干教师6000名,骨干校长1500名,骨干德育教师500名。市级要择优选拔培训10000名骨干教师,县级要择优选拔培训15000名。这样,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的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分别不少于全省农村教师总数的1%、2%和3%。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农村骨干教师队伍。

今年是“领雁工程”的启动之年,省级计划安排200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参加脱产培训,其中1300名为学科骨干教师,500名为骨干校长,200名为骨干德育教师。考虑到上半年教学任务已经安排,为了尽量减少工学矛盾,上半年以安排校长和德育教师集中培训为主,校长300名、德育教师200名、学科教师150名。下半年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关于做好**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即日将下发。

要完成“领雁工程”上述培训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师培训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制定计划,进一步分类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管理队伍、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缺一不可。要根据农村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培养规划。要围绕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教书育人能力这一中心,科学确定培训内容。省教育厅将制定“领雁工程”实施办法、省级骨干培训总体规划和分年度的培训计划,组织好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目标,是着力提高农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引领校本培训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中小学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着力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理论水平、人文素养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班主任工作、辅导员工作、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努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带头人;着力提高校长依法治校、把握新时期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实施素质教育的管理能力,努力使他们成为农村中小学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的优秀校长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带头人。

各市、县教育局要根据“领雁工程”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领雁工程”具体实施意见,明确本市、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新方法。这次“领雁工程”培训,至少三个方面要改革:(1)改革选拔制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对象选拔,坚持自愿申报,择优推荐原则。做到条件公开、程序透明、结果公示。要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倾斜的原则。统筹兼顾不同地区、学校和各个学科、学段合理分布的需要。适当向没有参加过省级骨干培训的农村学校倾斜;适当向薄弱学科、紧缺学科倾斜,使我省骨干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要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为使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的学科结构更好地适应各地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优化学科结构,原则上各地可根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数,结合本地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培训学科及人数。在此基础上,省自下而上确定分学科的培训项目。如上报的培训学科人数过少,确实难以组班,可在同一县(市、区)内进行相应的学科调整。培训什么人很重要。要引导教师正确对待事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需要,要树立吃苦精神和勤俭办教育的思想。(2)改革培训组织模式,变“相马”为“赛马”。培训机构的选择体现开放性。“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实行项目申报制度。省教育厅根据各市上报的培训人员名单,按学科确定“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项目。省级骨干培训机构的确定坚持自愿、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经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后,由省教育厅审核确定。全省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和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可根据省级培训项目和培训要求,自愿申报培训项目,向省教育厅提交培训项目书。培训机构要确保培训所必需的教学条件、培训实践条件和生活条件,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鼓励高校与各级培训机构联合申报培训项目,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新机制。各市、县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自主确定培训机构。(3)改革培训方式,突出实践性。“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时间分别是骨干教师脱产培训半年(4个月),骨干德育教师和骨干校长脱产培训二个月。为突出实践性,培训时间安排上教育理论培训与实践教育活动将各占二分之一,并实行双导师制。培训机构在制定培训方案时,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了解农村教师的需求,明确培训重点和目标。当前,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农村教师的执教能力,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积极推进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依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省级骨干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校本培训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贴近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贴近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贴近农村课堂教学的实际。要始终把师德教育放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首位。以爱与责任为主题,把关爱后进生放在师德培训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把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要将教师处理教材、研究学生、教学设计、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等能力作为课堂教学能力培训的重点,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始终把增强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升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要充分发挥功勋教师、特级教师等优秀教师在“领雁工程”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功勋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是我省教师队伍中的最优质资源,也是我省教育系统的宝贵财富。他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带头人,是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群体发展的专业引领者。在实施“领雁工程”中,功勋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优秀教师要把指导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积极主动地带领农村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中“带徒授艺”的作用。

三要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省教育厅要制订“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项目管理和考核意见,加强对各市教育局和省级骨干培训机构的考核,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和参训教师的积极性。要实行优胜劣态的动态管理制度。

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对任课教师包括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考核,加强对培训学员的考核。参训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内容,通过考核后,才能获得“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将培训对象名单、培训工作总结等有关材料及时报省教育厅,将参训人员学业成绩和考核情况告知派出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三、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领雁工程”的顺利实施

在实施“领雁工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素质提升工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领雁工程”的顺利实施。

省教育厅将成立“领雁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师范教育处,具体负责“领雁工程”日常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成立“领雁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承担“领雁工程”培训任务的单位,也要成立由单位领导负责的“领雁工程”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全面协调培训工作。

“领雁工程”省级已安排专项经费,并在积极争取对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各市、县要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精神,每年按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小学校要根据**省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按照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用于教师培训。在新一轮教师培训中,各市、县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应不低于素质提升工程的投入力度。保质量,保人数,把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当地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考核指标。

四、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积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农村教师的迫切愿望。我们只有科学地认识教师素质内涵的丰富性,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提升教师素质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才能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不断得到“充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让人民满意。

今天专题部署“领雁工程”,主要是针对农村教师,这并不是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其他培训工作了,甚至可以放弃全员培训了。恰恰相反,实施“领雁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农村教育的领雁人,更好地推进和带动教师培训工作,更好地提升教师培训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所以在抓好“领雁工程”的同时,我想对面上的培训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要统筹规划教师培训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实施“领雁工程”为契机,统筹规划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要把教师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统筹规划骨干教师培训与名师名校长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统筹规划骨干教师培训与新教师培训、教师日常岗位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教师培训与班主任培训、校园安全培训、校长培训工作;统筹规划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与高中教师培训、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工作;统筹规划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培训工作。

(二)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开展现代远程网络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将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打破时空阻隔,使不同地域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培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努力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继续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以“百人千场”为重点的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最大限度地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共享优质名师资源。

(三)大力推进校本培训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资源,深化校本培训工作,帮助农村学校解决校本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为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提供更多的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加强对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加强校本培训的研究,提升区域内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规范校本培训行为,保证校本培训质量。

(四)积极创新培训模式。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原则,创新培训手段和培训方法,创新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实效。尤其在“领雁工程”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各市、县要在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实效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各级培训机构与高校、中小学校加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在岗与脱产培训相结合,骨干教师培训与名师名校长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形式,扎实推进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五)加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和典范,教师队伍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先导和典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成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先导和典范。加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构建教师培训长效机制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5篇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各**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有关部级培训任务承担基地:

为切实提升我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021年我省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及部级培训。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部级培训

1.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重点开展理实一体课程开发、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与演练、教科研交流与项目合作,协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研究协作能力等,共同研究开发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接续培养课程、教材及数字化资源。

2.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项目和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项目。待公开遴选项目承办基地后,于秋季学期内实施,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省级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1)专业课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职业院校(不含技工学校,下同)专业课教师,原则上以非“双师型”教师为主,培训内容以专业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等为主。

(2)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内容以师德修养、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教学指导等为主。

2.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内容以中职班主任角色定位、班级建设管理艺术、建班育人的知识与技能等为主。

二、培训方式和时间

培训采取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级培训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每期不少于4周的团队研修(其中网络研修学时一般不超过30%);省级培训中的专业课教师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160学时(其中实习实训和网络研修时间分别40学时左右),公共课和德育课教师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其中网络研修时间40学时左右),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80学时。

三、培训经费

培训经费(含师资费、资料费、网络研修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设备租赁费等)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及部级培训经费中列支;参加培训往返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按规定报销。

省教育厅将根据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对各省辖市承担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予以“以奖代补”,财政奖补资金要全部用于教师培训工作,各省辖市要配套相关培训经费。

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要严格经费管理,落实经费审计和预决算制度,严格经费报销,确保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培训基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参训教师收取额外费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相关要求,厉行勤俭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培训要求

(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按照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培训工作。要科学研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举措,切实维护培训学员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加强培训管理。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8〕797号)、《**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和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参照上述文件执行)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8号)文件规定的项目实施指南,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制定2021年度**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需经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和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备案核准后方可实施。

(三)确保培训质量。各培训基地一是要优先从国内知名专家、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专家库成员中遴选授课教师,同时要遴选培训基地及合作企业中水平高、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优秀师资和专业骨干,共同组成培训师资团队,确保培训质量。二是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完善训前调研和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三是要确保网络研修质量,网络研修要设置工匠精神教育、“双创”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基础知识等网络课程供教师学习,研修重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专家引领、交流研讨、成果展示,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四是要科学规划并及时更新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要突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双岗”教师培训能力提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等重点内容。五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专业课教师培训基地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企业实践方案,避免培训与企业实践脱节。六是要积极组织受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七是要做好学员的后勤服务,为学员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八是要妥善保存学员考核资料,及时录入学员培训成绩,为实现教师信息大数据管理提供依据。培训期间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组对各培训基地和各省辖市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视导,视导的结果将作为今后培训任务分配及经费安排的主要依据。

(四)严肃培训纪律。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均应修满规定的学时,原则上不准请假。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全部“网络研修”课程学习及集中面授阶段请假超过2天者,不予结业;对报名却无故不参加培训或严重违反培训纪律者,取消该教师5年内参加部级、省级培训等各类培训的资格。报名学员完成研修任务、经考核合格的,颁发由省教育厅印制的培训结业证书。各培训基地按照20%的比例择优评选优秀学员,由培训基地统一印制并发放优秀学员证书。

五、培训组织和报名

(一)部级培训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任务

《**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中职)省级培训计划分解表(省级培训基地)》中带“*”的专业为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培训对象为中职教师。参训学员于6月  7日至13日登录教育部 “师资培训管理系统”(202.113.245.38:8280/train/ ),选择培训基地和培训项目,并填写项目验证码(验证码2021HNZGZXJ)完成网上注册和报名。个人所有填报内容要详细、准确、规范,网上报名时要认真阅读报名须知和流程,严格按照指定的培训专业填报,不得擅自修改项目或专业。项目办审核参训学员资格后,培训基地管理员随时登录系统,复核学员参训资格,对不符合培训资格要求或因故不能参训的学员,协商学员所属地教育局或学校,重新选派相同专业且符合参训条件的其他学员参加培训。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组织该项目报名工作时,与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名情况一并汇总填写报名回执(见附件7),在备注栏注明是“国培项目”。

(二)各培训基地承担的省级培训任务

1.中职培训任务。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要组织各有关单位根据《**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中职)省级培训计划分解表(省级培训基地)》(见附件1)和《2021年**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任务分配表》(见附件4)的安排,按计划分配指标组织中职教师和班主任参加省级培训。

2.高职培训任务。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高职)省级培训计划表(省级培训基地)》(见附件2)安排,结合学校师资培训工作规划,组织推荐参训教师预报名;项目办将根据计划名额、预报名情况以及各院校相应的专业规模等确定最终参训名单。

3.报名程序

(1)骨干教师培训报名程序。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参训教师的报名工作,填写报名回执汇总表(见附件7),于6月13日前将加盖公章后的电子版(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126.com,并组织参训教师于6月7日至13日期间登录“**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vae.ha.cn)”的“网上办事”栏目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进行报名。网上报名完成后,审核通过的参训教师(报名系统反馈通知到本人)应按时到指定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各专业的培训时间、地点见附件5)。

(2)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报名程序。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参训班主任的报名工作,填写报名信息汇总表(见附件8),于6月13日前将电子版(Word版和加盖公章后的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163.com),并组织参训班主任于6月7日至13日期间登录“**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ha.cn)”的“网上办事”栏目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进行报名。报名完成后,审核通过的参训人员应按时到指定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培训班次时间、地点见附件6)。

(三)各地承担的省级培训任务

在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申请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审核,确定了2021年由各地承担的省级培训任务(任务分解表见附件3)。各地承担的省级培训项目由各地教育局自行开展,纳入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整体规划。

(四)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审核备案

各培训基地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要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和本通知要求,制定承担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模板见附件9),于6月11日前提交项目办审核备案,并按照审核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备案通过后方可施行。

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联系人:

骨干教师项目办联系人:

中职班主任培训联系人:

(网上报名等相关问题请分别拨打骨干教师项目办或中职班主任培训联系电话咨询)

 

附件:1.**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中职)省级培训计划分解表(省级培训基地)

2.**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高职)省级培训计划表(省级培训基地)

3.各省辖市承担的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任务分解表

4.2021年**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任务分配表

5.**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信息统计表

6.**省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安排一览表

7.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报名回执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6篇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根据《公吉乡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并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为推进我乡基础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遵循名师成长规律,使我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师德表率、教学示范、学术带头等方面迅速达到市级评选规定的条件,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有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学成果突出,学科教育有地位,区内外有影响,教学与科研并强,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名师。

三、培养时间

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为骨干教师培养的第一个周期。

四、培养途径和要求

(一)学习和研修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深入研修是名师成长的阶梯。

1.培养对象必须制订学习计划,作出本周期和年度学习学科专业理论、教育理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安排,明确要求,落实措施,在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优化智能结构的同时,确定主修方向,强化优长,发展个性。

2.本周期内组织2-3次短期集中研修,有计划地安排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研究等模块的研究性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讲课和指导。

3.本周期内组织1次教育参观考察,以拓展视野、广搜信息,进行教育比较,完善对现代教育的认知,推进教学改革。

4.本周期内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培养对象参加市级以上学科培训和研修,以获取学科前沿资讯,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和教育水平。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造就名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1.培养对象应在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思想和准确把握新课程精神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丰富学养、强化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验探索,力争在本周期内建构并逐步完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艺术水平,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2.培养对象必须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从事本学科教学。专任教师课时不少于同学科标准课时。

3.培养对象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中听同学科教师课至少10节。本周期内要上1节由区教育局协同组织的有明确探讨课题的试验课或示范课,同时要争取面向区外开设公开课或参加市级以上赛课。

4.培养对象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录和教学案例,本周期内至少应写3篇反思录,并撰写1-2个反映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本周期中期要就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小结,在本周期结束前力争对教学模式加以完善。

(三)骨干教师所在学校要建立培养工作业务档案,并为每个培养对象分设专业发展档案,以便考评和研究。培养对象每学期要对照专业发展规划撰写年度小结,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存入个人发展档案袋。

(四)管理和考评

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各区教育局和所在学校进行正常的管理与考评。本规划为培养对象规划的专业发展要求和其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由所在单位加以管理与考评。

(五)、继续实行“师徒制”。

通过新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不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1、加强业务学习,要求培养骨干教师坚持自学,每学期记业务笔记2万字。

2、实行跟踪听课。在教务处的安排下,对新培养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每周一至二节,听必评、必导。

3、规定骨干教师听课任务,要求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4、强化教学反思,师徒每两周写出一份教学反思或案例,上交教务处存档。

五、培养措施

1、各级骨干教师一般2年为一培养周期,跟踪培养。

2、根据“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

3、学校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

4、实行导师制,学校将聘请教学专家定期培养、指导各级骨干教师,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26.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2013)12―0030―03

一、背景和目的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计划”)是从省一级示范性幼儿园、各级教研部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遴选一批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到高等院校接受15天的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实施幼儿教师培训项目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全省开展各级各类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培训一批骨干培训者。[1]

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状况及培训需求,全面总结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升培训质量,升华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整体提高幼教质量,我们对“国培计划(2012)”云南丽江师专培训点的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参与丽江师专培训点的云南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176人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被试。问卷内容包括培训专家、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培训期望等项目,一共25个题目。问卷在培训间隙以直接发放的形式,发放问卷176份,回收158份,回收率89.7%。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骨干教师基本情况

“国培计划(2012)”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女性学员149名,男性学员9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问卷调查的教师一共涉及到11个民族,其中居前三位的是汉族、彝族、纳西族,这三个民族占培训总人数的78.5%,符合云南省滇西北地区民族多样性特点。参训学员中21~40岁的教师占86%,大多数骨干教师处于中青年阶段。大多数骨干教师的教龄在6~10年期间,即处于专业发展成熟期的教师占44.3%。小教二级及其以上职称者,占72.2%,大多数幼儿骨干教师的职称已经基本达标。大多数幼儿骨干教师的学历都在专科及其以上,占79.8%比例,大多数的学历得到了基本、暂时性的解决,但只有高中、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的学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选择充分结合《“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实际,主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相应的培训内容模块。培训内容以培训课程为载体,以培训模块为形式,培训模块最后通过培训专题来实现。一共设计了13个模块28个专题。学员倾向前几位的专题是幼儿保健、急救、护理、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维护,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总共占了45.40%,如表1。

(三)培训形式

培训的基本形式是理论学习――分散实践――观摩交流――参观考察――总结提高――成果展示。学员比较热衷于示范公开课观摩、学前教育前沿话题专题讨论和专家互动等相结合的培训形式、跟岗实践,如表3。

(四)培训专家团队

根据培训学员对专家培训团队的满意度问卷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员的满意度非常高,如表4。在培训的个性化服务、培训反馈和培训的灵活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表4 培训专家

四、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初探

(一)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贯穿整个培训过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培训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一切教育均如此,培训也不另外,即自我教育是培训的制高点。培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接受培训者不受培训。通过有效的培训使受训者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训,是培训的基本理念。

(二)培训目标

以全面升华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为宗旨,采取系统培训,提高其工作岗位中的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影响力。具体目标:1.通过学前教育最新发展前沿,保教并重、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等理念的贯彻,更新教育观念。2.在充分领悟学前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幼儿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活动变革的能力,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影响作用。3.提升学前教育问题判别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优质保教的活动策略。4.掌握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培训方案的撰写和实施等基本的培训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需求判断

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获得其需求。

(四)培训团队组建

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团队成员主要以幼儿园骨干教师、高校学科专家为主,专兼职结合,其他方面的成员为辅。具体任务分工方面,幼儿园骨干教师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设计、开展、评价等为主,高校学科专家以幼儿教育理念培养、知识理论建构等为主。搭建一个能力结构合理、知识背景深厚、培训技能强的专家库是培训团队建设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五)培训内容筛选

培训内容是培训的要素。培训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既要充分考虑纲领性文件要求,如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2012)中“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课程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还要结合工作岗位实际及其培训对象的需求、特点,同时还应结合培训专家的学科专长。培训内容既要有学前教育前沿领域,也要有非常贴近受训者工作情景的实际内容。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选择应遵循前瞻性,引领性,精要性,可操作性,挑战性等原则,对于那些基础性,常规性的内容应该大胆地抛弃。

(六)培训形式

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形式强调“参与式”、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具体为:1.“四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2.基本形式:理论学习――分散实践――观摩交流――参观考察――总结提高――成果展示。3.集中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导师讲学,采取讲座、授课、案例教学、学员论坛、课题研讨、实地考察、论文交流等方式。分散指导采取导师指导下的个人自修、课题研究、课件研制、教学实践、论文撰写等方式。4.重视培训学员的个体差异,导师根据各自学员的特点,制订出个性化的“带教计划”,加强个别指导,培育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七)培训评估

培训前的评估主要对受训者的已有认知结构、能力水平进行评估,可以采用笔试、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获得。培训中的评估,主要是对理论学习、技能掌握等方面的评估,可以通过出勤、课堂讨论表现、作业、活动设计、说课稿、学结、情景模拟活动等;培训后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在工作岗位上把受训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效果的评估,可以采用相关的研究论文或者调查报告等形式。通过有效的培训评估,对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全面系统反思培训活动,不断总结提升,促进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昆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陈惠菊,李昌庆.农村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第8篇

一、当前高校学生骨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过程中,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任务轻制度、重形式轻实效等现象,部分学生干部也存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欠缺、专业学习主动性差、服务意识与大局观念淡薄、抗压能力差、领导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因此,面对未来发展,现有的培训模式在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持续性、前瞻性等方面有待加强,需要高校提高对学生骨干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骨干团队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增强学生骨干的综合能力和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RAH课程模式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RAH课程是立足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以常规课程、社会先修课程和荣誉课程为阶梯,相互配合、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教育模式。在学生骨干的培养过程中,可通过三个层面课程的设置,以达成培训目标。一是设置常规课程(RegularCourses)。通过赋予学分的方式,规定学生骨干进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自修课程共三种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任务。在本模块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可以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体反思和实践检验,将反思的结果内化为新的认知。二是设置社会先修课程(AdvancedPre-SocietyCourses)。为使学生骨干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常规课程完成的基础上,设置与可持续领导力和社会适应力发展相关的学习与实践任务。在本模块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可以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通过切身体验、反思与观察、抽象概念的形成和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等四个阶段的学习提高学生骨干的综合思辩与执行能力。三是设置荣誉课程(HonorCourses)。即在学生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培养和提升其人文精神及个人兴趣、才艺为目标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在本模块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可借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不断超越最近发展区的潜能。

三、RAH课程在学生骨干培养计划中的实施方案

1、以RAH课程四个项目模块逐层深入培养计划

为更好地实施学生骨干培养计划,需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针对学生骨干能力提升做出顶层设计,制定出一套长期、系统的教育计划,明确学生骨干培训的培养原则、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按照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可分为:基础模块、主导模块、核心模块和拓展模块四部分。常规课程由基础模块与主导模块组成。核心模块与拓展模块分别构成了社会先修课程与荣誉课程的核心内容。

(1)基础模块该模块旨在为高校学生干部建设最基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可放在专业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上;工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可放在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工作方法上。

(2)主导模块该模块以提高学生骨干的价值判断力和身心健康能力为目标。在价值判断力提升方面,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们架构健康的政治观、信念观、民族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身心健康方面,可通过团体辅导、身体锻炼等方式促进学生骨干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升他们思想境界和抗压能力。

(3)核心模块:此模块为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社会先修课程的主体。它主要围绕提高学生骨干的可持续的领导力、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展开教育和培养。尤其在领导力提升方面,可参考多伦多领导能力学院的对领导力的界定,重点提升学生骨干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化解危机和谈判能力、周旋能力、会谈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演讲能力、与成年人共事的能力等。

(4)拓展模块:此模块是学生骨干培养的高级别项目,是荣誉课程的核心内容。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个性发展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多样性的有复合本领的人才。因此,这一模块的培养重点是人文精神培育、兴趣爱好及个人才艺拓展。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全方位要求的同时,引导他们提升个人修养,深化兴趣和才艺。

2、RAH课程实施方法

(1)抓组织建设,建立学生骨干专门培训机构。高校可成立学生骨干培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工作职责,对RAH课程进行分类策划、指导与管理,同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在组织过程中,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育人意识来关心学生骨干的发展。

(2)抓制度建设,规范学生骨干培训内容。高校需结合学生骨干培训教育、管理考核有效的制度。结合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制定有利于学生骨干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的制度体系。为保证培训效果,需定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培养内容定期论证与更新、监督与管理考核机制不断完善,保持培养的影响力和持久力和继承性。

(3)抓工作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为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骨干培训计划,高校需进行RAH课程的分阶段、分模块抽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学生骨干培训系列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需定期召开校学生骨干培训工作研讨会,了解分析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谋划恰当的工作思路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