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7 16:41:17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1篇

很多语文教师还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课堂效率,而且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味,枯燥无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实自己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善于寻找更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合理的教学理念,更正确的教学思想,取其精髓,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有远大的目光,不应该只注重眼前。在以往很多成功经验中,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宝贵的学习资源,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去尝试接受新的东西,肯不肯去学习,善不善于应用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浓郁的文化底蕴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有高度解读课文内容的能力。对课文内容进行俯视,立足于课文最高点对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释义,做到这些必须要教师具备浓郁的文化底蕴做基础。然后根据小学生实对知识认知的实际程度,恰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深入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些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若语文老师自身比较传统化,一般就只能进行阐述式的阅读方式,之间不会加以释义。部分语文老师,由于对必要环节的疏忽,还会造成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误解和误读。要作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是综合素质很高,知识很丰富的。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有“文”,但很多语文教师缺乏“文”的味道,此“文”就是文化底蕴。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深刻的领悟到: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目的,还要在整个语文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充实的自己的文化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放弃读书,甚至不写作,已经是很平常的事。由于文化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师队伍所蕴含的文化成分也越来越少,逐渐被外界说成“没文化”一族。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是势在必行的,应该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的细节上,力求做到真写、真读、真做。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名副其实的真人形象

小学语文教师应属于性情中人,不会过多的做作,不会虚伪的掩饰,不欺骗、不矫情,由于文化底蕴的支持,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社会风气会有不正之分进入学校之内,部分教师会过多的受到社会的市侩风气的影响,忽视教学质量,弄虚作假,愧对语文教学的本质精神。作为教师自己都没有做好,没有净化灵魂,如何能去做好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要有原则,人品要正,思想素质要高,具备先进的专业职业修养。这样才能保持底气十足。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应用现代的教育方法,熟练的掌握实际的操作手法,比如课文制作、信息筛选、个性阅读等技能都非常重要。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拥戴、尊重、得到社会的肯定,就会从自己的事业中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乐趣。根据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教好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如果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体主义观,首先教师一定要是爱国主义者、一位高职业修养者。其实道理很简单,语文教育工作是育人、造就人、培养人的过程。无论在什么时候,启蒙老师对学生都十分重要。在义务教育的阶段下,一名人民教师,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很直观的、形象的表现在他的教育工作上,热爱自己的失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的程度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把好教育质量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是进行教学感情的基础。特别是对小学生,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希望得到教师和长辈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倾心付出,亲切关怀和耐心知道,能让学生在心灵成长的阶段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热爱学生,以生为本,诲人不倦,小学语文教师在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内容以及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断的渗透思想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教师教育;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2)综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综合性特征要求职前教育课程内容建构要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学会综合学习的方法,找出关键知识点,打通不同学科知识联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把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情景化地引入课堂现场,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开放性教学;教师引导

教学规划应具备对象性,对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来说,该年龄段的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开放性思维较好,但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没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富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开放自身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文章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谈论,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开放性思维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不合理现象

1.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现象,所以,学生被动学习就无法培养出自主学习习惯和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师安排过量作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安排时间,将时间耗费在做题上面,缺乏思考能力,也缺乏课余锻炼能力。

3.教师不合理分配时间的问题严重,部分教师为了赶进度,拼业绩,上课讲课内容过于繁多,可想而知,小学生根本无法适应,上课也无法训练思维能力。

这些现象的发生也突出了教学引导作用的意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调动他们积极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归纳,才能使他们自觉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方面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吸收知识的一个过程,其中,教师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引导学习、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引导等多个方面。

1.目标的确立定位了语文课堂的高度,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愉快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便会减轻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受到教育启发后便会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

2.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课堂创新化的情景教学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联系实际,从实际教学上唤醒学生的潜在映象,通过愉悦的情景教学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3.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个人情感上,学生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但教师要爱护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即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有相同的关爱的态度,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要指引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受到重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享受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必须进行教学的改革,而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师引导的课程教学。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不仅学到课本基本知识,还能富有创新意识和积极思考的能力,其引导作用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陈少月.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

[2]吕桂云.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个“给力点”[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

[3]岳小金.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之艺术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4篇

汉语经典的篇章是需要“读”出来的,即朗读、诵读、朗诵。朗读的好处很多,除了增长知识、提高审美、培养情操,最重要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即朗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朗读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朗读的音声性、现场性、即兴性和表演性、情感性使之成为人与人相互认识、感受、理解、体味、领悟的最好媒介,也是人与人之间直接分享知识、沟通感情、表达主张、精神交往的艺术化方式。虽然一直以来初等、中等语文教育受到传统“重文轻语”思想的影响,对朗读的重视程度没有提升到单设课程(或者选修课)、制定考核方式和标准的高度,但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有这样的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应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引导者、执行者、监督者。教授朗读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既包括朗读的素养也包括朗读教学的能力。

朗读的基本规律强调“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帅,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1]。能够有助于实践以上规律的素养就是朗读的素养,即对朗读文本的认知、理解、感受和表达的素养。

一、朗读创作的内驱力

“形之于声”是朗读的目标和成果,在此之前有一些必要的、特殊的心理活动,这是提升朗读素养的必备基础,也是下文强调的重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朗读作为一个创作的过程,其中包括三个阶段,即备稿、朗读、反馈及互动。这三个阶段是接续进行的,同时有交叉,特别是朗读和反馈的阶段是循环、交叉进行的。前一轮的反馈又会成为后一轮备稿的提示和启发。朗读的创作内驱力在朗读前的备稿阶段是集中体现的,在朗读阶段是指导声音行进的主要依据,也是监控反馈的重要能力。

1.让经验活起来

朗读文本的叙述和描写并不会因为作者与我们生活在不同时空,甚至相隔几百年、跨越太平洋而幽眇难知。在备稿时,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梳理层次、提炼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而是首先要让自己的经验参与备稿,触通现实的、内心的经验与文本世界的具体联系,要从全篇到局部、从整体到细节还原文本“生长”的特定场景。朗读者的内心经验能够将看似陌生的人、事、景、情勾兑成感同身受的触动,通过心理共振、移情、通悟的能力将文本的内容还原为“真实生活景观”,如情景再现。

2.发挥想象力

各种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时间觉、空间觉、运动觉等都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得到实现。联想和想象是连接内心经验和文本世界的桥梁。想象力在感受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感受在朗读中的重要作用不需赘述,这个“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与生活中我们对山河湖泊、社会现象、周遭变故的直接感受不同,朗读者需要通过视觉对文字的组合进行响应,对大脑皮层第二信号系统产生作用力,进而使人的语言机制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相应的感受、思维和记忆等。在朗读学习的初级阶段,朗读者对速度、精度、深度、广度的感受能力较低,处于“见字出声”阶段;在中级阶段,感受能力加强,感觉阈限扩大,精度更加细密,处于“见字生情”阶段;到了高级阶段,朗读者不但能够根据语境产生整体感受,也突破了“见字生情”的拘泥和刻板,能够将具体感受与文本的表达目的和实质更贴切地结合。三个阶段的攀升进步依赖于更为真切、具体、精微、鲜活的想象,是想象力自由驰骋、不受羁绊的过程。

3.声音的监测与调检

前文简要阐明了朗读与反馈既是这项语言艺术表达的不同阶段,又是交叉进行的。反馈不仅是听众对朗读的反应、态度和行为,也应该是朗读者边朗读边监测与调检的内心动力。我们要求朗读者在“形之于声”的阶段不能有杂念,诸如“读不好怎么办”“刚才错了被人笑”“那个听众的表情很奇怪”等等,因为这些杂念会使朗读者不能全身心投入,语言表达中出现游离的注意力、情绪等,影响朗读者的自信心和朗读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朗读者应当对自己的声音置若罔闻。朗读者需要在专注于内容表达的同时,分配一部分注意力用于监测自己的声音,迅速及时地加以调检。朗读是一个即兴的、不可复制的过程,因此在朗读过程中一定存在需要即时调检、运用技巧或者调整表达风格的情况,朗读者要时刻保持迅速捕捉、判断的灵敏度,并且及时寻找对策、运用表达的外部技巧来实现预期效果。

二、朗读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要求

1.教师要善于示范

朗读不只是文字音声化的过程,也是声音表达与非语言符号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过程。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都是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和歧义性,而语音却是能够将文字不能表达或者表达不完整或者容易出歧义的意思传达出来,“无穷的意”和“意会的意”就是靠着说话人的声音而明确化的。有感情、有态度、有内涵的音声内容能够直接地、真切地、具体地、微妙地与听众的思想感情对接,产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反应。语言是思维的现实,听众对这个现实的诠释是在自己的经验框架之中进行的。因此教师朗读示范时传达的是自己对朗读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没有什么讲解和分析能够比亲自示范更能触及和感染学生内心。对教师示范的基本要求是做到普通话语音标准、语言正确流利、表达形式与内容相贴切。

在示范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声音,不能因为没有播音员式的嗓音条件和表达水准就回避示范,不能启用班上朗诵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充当示范的角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具有的引领地位和中心地位决定了亲自范读有利于加强朗读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一方面须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另一方面要正确评估和运用自己的声音。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练声的技巧,不但能够保护嗓子,还能够美化声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示范中语文教师需要运用表演的技巧。任何声音的表达都离不开表情、体态语、空间语言等非语言符号。讲台就是舞台,整个教室也可以在朗读时转变成舞台。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将声音和非语言符号完美地结合,需要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比如用手势、身体的移动、依靠道具等表达感情的状态和运动。

2.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生面对的朗读材料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内涵、境界是青少年学生认识不清、理解不准、体会不深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对作品的内容加以梳理、分析,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阐发、凝练,使学生对作品的境界有鲜明的体悟。引导的方式忌采用“满堂灌”,最好是联系学生当下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例子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下面是格林童话《灰姑娘》的课堂讨论。

教师请一位学生在讲台上讲灰姑娘的故事,读完后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向全班同学提问。

教师:如果过了12点,辛德瑞拉没赶上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

学生:那她会变成以前肮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了!

教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守时的人,不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平时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然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会吓着你的朋友的。特别是女孩子更要注意,将来你们跟男孩子约会的时候,要是不注意形象,你的男朋友会被你难看的样子吓着,也许会吓晕呢(做晕倒状)。(学生大笑)

教师:下一个问题,后妈不让辛德瑞拉参加舞会,甚至还把门锁起来,但是她最终还是去了舞会,还成为最美丽的姑娘。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的帮助啊,给她漂亮的衣服,把南瓜变成马车,还把狗和老鼠变成她的仆人。

教师:如果狗和老鼠不在最后的时刻帮助她,是不是她就回不了家了?

学生:是的。如果那样就会吓到王子啦!

教师:辛德瑞拉虽然有仙女的帮助,但仅仅有仙女的帮助是不够的,还需要狗和老鼠等朋友的帮助。所以我们都需要朋友,但你的朋友不一定都是仙女,希望你们能交更多的朋友。

……[2]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运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加以引导,不但会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其产生喜爱和亲近,还会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使充满感情的朗读因此成为可能。

除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心理准备和塑造朗读的形象。有些学生认为朗读很辛苦、很做作,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教师除了解释劝导,还需要用具体行动加以引导。(1)固定时间和场所,坚持不懈地开展朗读活动,哪怕是每节语文课中抽出10分钟时间;(2)以身示范营造开朗、热烈的朗读课堂氛围;(3)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引入小剧场表演的形式;(4)关照每一名学生,全员参与,不搞特殊化,不要只让个别学生独占“主角”地位;(5)以鼓励、引导为主,让学生把朗读当做高层次的艺术和全面表达自我的机会。

3.教师要善于“纠错”

前文论述中强调对学生的朗读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给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改正、提高、进步。“纠错”的前提是“辨错”,教师须多听多练,直至练出敏锐、精准的听力。没有一双“好耳朵”,不但自己的朗读水平提高得慢,甚至听辨不出学生的问题。这里的“纠错”不仅指在知识层面和技巧层面上的纠正语音、改善语流,使内容准确、连贯,更重要的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导致的固定腔调,比如念书调(刻板地停连,语流平直,感情疏离)、唱调(拖腔甩调,无根据地抑扬顿挫,感情造作)、念经调(语流急促琐碎,语调平板,小音量,感情淡漠)。产生固定腔调的思想根源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是为出声而朗读;二是只追求技术层面的准确、流利;三是错误的导向,认为朗读就是“不像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只有对这些认识进行纠错,学生才能跳出误区和窠臼,以真心、真情、真感受来朗读,并且将朗读当做一种语言艺术行为,把朗读的过程作为语言创作的过程。

4.教师要有朗读美学常识

播音理论大师张颂教授将语言功力的具体表现划分为三个级别,即“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3]“对”的层面是对绝大多数朗读者表现的要求,“准”是对专业人士语言表现的要求,比如播音员、主持人、演员、教师。“准”要求朗读者能够准确地辨析、判断和区分千事万物,并且准确地评介。“美”则是对更小范围内人士的语言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基础语文教育,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将来的发展空间跟教师的早期培养关系密切,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在“对”“准”的基础上努力向“美”的层次自我提升。中小学的朗读要求使用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汉民族共同的语言审美经验中,普通话的朗读美要具有民族性特质,即庄重美、含蓄美、融通美和朴质美,[4]教师的朗读也应该设立这样一个追求目标。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涵养出自己的朗读风格,那就是在常识的基础上用实践更好地阐发了朗读美学的内涵。

朗读不应该遭受冷遇或者成为曲高和寡的舞台艺术。朗读应该成为国民阅读的基本形态,成为提高全民语言素质的有效方式。朗读只有普遍出现在幼儿睡前的床边、中小学的课堂、成年人的茶余饭后,才能普遍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准,帮助普通民众营造“诗意的栖居”。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1.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美国小学语文教师纳西的教育智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相信学生潜能、鼓励经典阅读、创设自由空间、优化教室布局、善用图书馆藏、支持个性阅读、成立特殊小组、渗透文学教育、转变故事形式、坚持日常写作、重视多元评价、践行理性反思等。从中可获得几点启示,如科学艺术皆注重、阅读写作共提升、教学评价互促进、理论实践相结合等。

一、走近纳西老师

纳西大学毕业后从教已近三年,目前正在教小学二年级。纳西所在的学校坐落于一个小镇上,她的班级共有23个学生——10个女孩,13个男孩。纳西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并善于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二、教育智慧从何而来

1.相信学生潜能。教师理应将学生看作是能够学习且渴望了解生活和所处环境的个体。纳西认为,父母和她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相信他们的潜能,并十分乐意协助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当基于其实际的能力水平,要避免思维定势(如女孩比男孩更擅长阅读),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鼓励经典阅读。如果孩子成为阅读者,他们应该有阅读世界经典读物的机会。纳西对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感到满意。她说:“他们很喜欢阅读。实际上,我们的书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专家认为,教室的图书馆至少应保证人均十本书。此外,这些书的涉及面要尽量广,以适应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喜好和阅读水平。与此同时,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也可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书籍。

3.创设自由空间。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交流。纳西所在的教室建于1881年,是曾经的女子学院,它既不现代,也不陈旧。教室的墙上、空中悬挂的装饰物都是学生的艺术作品,这种非正式的空间更加灵活多变,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随时随地变换位置,移动物品和桌椅等,这样一来,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或独立学习,或两两互助,或小组合作。

4.优化教室布局。一些教师自行设计教室,如建立学习站,开发图书角等,但可能造成混乱局面。实际上,有效的教室布局也应当根据教学计划予以实行。纳西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她逐步引入各种学习中心,旨在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做什么,如听力中心包括录音机、磁带、空白的录音带灯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合作和独立学习,其他中心都以类似的方式引入。

5.善用图书馆藏。一项好的阅读计划应该指向图书馆。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图书查阅的相关技能,还可以学会使用书籍报刊等参考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图书馆应该包括丰富的阅读和视听资料。纳西会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范围涉及基础学科到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学生既可以在班级图书角看(纳西会有规律地更新图书角的内容),也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书。

6.支持个性阅读。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且个体间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阅读兴趣。纳西认为,通过横向而非纵向的个性阅读方法,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需要。横向阅读为不同儿童提供了合适水平的训练。一些根据中等或以下水平选择阅读材料,还有一些凭借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的了解来满足其阅读兴趣,发展其阅读能力。

7.成立特殊小组。需要训练特殊技能的学生应该组织在一起,寻找合适的学习材料,并根据他们的喜好向同学汇报。一旦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小组中,他们在学业上不良的自我认识就会降到最低程度。纳西举了一个关于特殊兴趣小组的例子。一些学生观看了航天飞机发射的节目后,对太空探索产生了兴趣,他们满脑子都是问题,怎样才能解答疑惑?结果是,感兴趣的学生结成小组,走进图书馆,有的浏览报纸,有的访谈成人。当他们再回到教室的时候,不仅增加了很多关于听说读写的信息,还参与了有效的语言艺术训练。

8.渗透文学教育。美国大多数小学虽然没有文学项目,但教师们会记录下他们为学生读的书,并与新老师分享这样的阅读清单,以避免学生听到重复的内容。研究表明,学生应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增强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纳西每天至少为孩子做两次有声阅读,每周伊始,她会制定一个本周阅读计划,有时聚焦一个特定话题,有时关注某个作家或诗人。

9.转变故事形式。故事一旦被儿童的创意表演转变成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它往往就会更加真实。创意表演促使学生回到课本,进而对故事中的角色更加敏感。既然没有现成的脚本,学生就要凭借自己的理解,结合以往的经历,加以表达。纳西的学生们非常喜欢《五个中国兄弟》的故事,他们不仅会认真听纳西讲这个故事,还会讲给其他人听。

10.坚持日常写作。在小学阶段,写作当成为持续的、日常的活动。很多学生从未经历过与真实读者的交流,而没有读者的写作会成为一种勉强的训练,且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腾出时间让真实的读者与他们交流,让家长和一些重要人物阅读学生的文章,这样有利于促使写作成为一个沟通的过程。纳西班上的学生有许多机会展示写作成果,一些学生会编辑自己的书,她特别为其中一本关于火箭的书感到自豪,这本书还被作者设计成火箭的样子。

11.重视多元评价。评价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不同的评价满足不同的目标。标准化测试反映一个班或一所学校的学习情况;诊断性测试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步调;谈话等非正式评价手段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口头表达和创意写作等方面的才能;学生平时的创作也是评价其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纳西通常会综合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的表现及日常观察所得信息进行评价,她始终相信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更有效。至少两周一次,她会让学生将所有试卷带回家。与此同时,她还会写下学生做过的有趣的事情,与家长分享。

12.践行理性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毋庸置疑,教师都希望学生学习,但其效果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应该乐于检查自己的行为,并让他人观察其课堂教学,以便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纳西热衷于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次,她录下了自己和学生的讨论,在回放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嗓音温柔而悦耳,但自己说得太多。从那时起,她在讨论中总是尽量让自己少说。

三、启示与总结

从纳西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可知,工作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让她实现生命价值、享受成功快乐的事业。正因为如此,她的教育智慧才会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1.科学艺术皆注重。关于教育智慧,叶澜老师这样总结道:“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从纳西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她不仅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也谙熟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及个体差异,并通过优化教室布局、创设自由空间、故事创意表演、以及多元评价等方式给予学习支持。

2.阅读写作共提升。虽然纳西老师面对的只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却将阅读和写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方面,纳西老师尤其青睐经典读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了帮助学生将阅读落到实处,她采取成立特殊小组、支持个性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开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长期实践表明:同样的时间和努力程度,大孩子的阅读水平、阅读热情及感悟能力远不及小孩子,由此可见,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期。

在写作方面,纳西老师不仅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读者,促进持续性的沟通,还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发表的欲望,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文章编辑成书。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抱着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相关研究证明:提早起步,满足学生的“发表欲”,对于优化写作心理、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3.教学评价互促进。教学和评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纳西老师也致力于两者的有效结合,她不仅灵活地运用教学艺术,还善于进行多元评价。

在教学上,纳西老师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定期为孩子们做有声阅读,用创意表演的方式解读故事,有意识地渗透文学教育等,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低年级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因此,用表演的方式让他们理解故事无疑是一种好办法,这样,学生不仅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及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可以融入自己的独特理解,进而用语言或动作加以表现,实现从理解走向表达。

从评价来看,纳西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即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帮助他们制定切实的学习计划。在操作层面上,她不仅根据不同的目标实施评价,还引入了谈话等非正式评价手段,将日常观察所得的信息纳入评价范围。为了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与家长的沟通,她还在反馈考试成绩的同时,与家长分享学生做过的有趣的事情。

4.理论实践相结合。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达到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教师的个性则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张扬。因此,教师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就是在个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纳西老师尽管是一线教师,却不断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通过反思等方式,改进自己的教学,她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在充满诗意的教育土壤中尽情撒播希望的种子,辛勤地耕耘着,且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张梅.教育智慧与教师的专业成长[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9,(1).

[2]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3]朱晓斌.写作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79.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6篇

摘要:和其他阶段的教学不同,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科学有效的运用积极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积极性评价 艺术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强调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公正、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积极性评价”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积极性评价的内涵

所谓积极性评价指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小学语文教师有着其他学科教师所不具备的语言表达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语言艺术,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积极性评价。

二、科学运用积极性评价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学生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教师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这话不无道理,它告诉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正如罗素所言“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想象,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积极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著名教育工作者海伦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她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海伦的学生中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后来还把这张卡片带到了越南战场上。他阵亡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

三、科学的调控艺术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7篇

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这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应该实现角色的转换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学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起什么作用,是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化;在关注学科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及懂得科研;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的终生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和完善自己。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一“演”到底,学生一“看”到终,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演员”而改任现在的“导演”。那怎么才能做好一个“导演”的角色呢?

(一)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情感或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关键的。

探究式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极大的冲击,促进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总之,教师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要转变观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探究性学习考虑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胜任“导演”这一角色,做一名好“导演”。

(二)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即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学会了或者说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学”的机械方式,这样的方式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最需要的便是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不能再像一般教学活动中那样,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精神,抓住契机,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说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以及发现了问题后,如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如何进行专题阅读,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等。总而言之,只有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作为引导者,若把个性化教育观作为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教师就需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

(三)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注重师生平等,共同合作。教师应明白,探究式学习不仅是学生在学,教师也在学。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将一套组织严密的知识清楚地讲解或呈现出来,而更主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W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这种引导要求教师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并且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给学生点拨和启发,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语文教育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的主流,教师应尽量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的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同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把东西直接告诉学生。

(四)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协作者

在探究式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课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这使得教师无法单独对学生在知识、方法、技术各方面都能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必须与同事合作。同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经常参加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

(五)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者

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努力成为具有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用科学的手段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

作为研究者,个性化教育观给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适应者,把握时代脉搏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再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而且要争做一个研究者,使自己不再是“匠才”,而是要成为“将才”甚至“帅才”。

“教师即研究者”这一提法,较早见于英国著名的课程学者斯腾豪斯。他把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推到了醒目的位置。教师即研究者,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或观念对于教师的控制,它所提倡的是改变教师等待研究者提供新成果,或纯粹依赖习惯、经验的状况。它重视发展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职业能力。

二、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综合型的教师,还要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仅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态度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完善,还要走出封闭的教室,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密切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要成为新n程的积极实施者和推动者,还要强化以下工作态度:

心中装有学生、热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课上、课外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寓严于宽松,寓理解于关心,寓爱和尊重于热情鼓励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人格的尊严,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顺利走向光辉的彼岸。

全身心投入。要不断自塑师德形象,提高师德水平;要主动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主动创新,敢于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进行教学科研。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动态发展的学生,因而不可能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充满着未知因素,充满着变化。随着课程综合性、弹性的加大,教师的自主空间也在加大,因此,我们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还要会“用书”“编书”,会为学生设计和开发灵活的探究性、体验性课程。

坚持终身学习。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原有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不再符合新课程的需求。我们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也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不断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81-01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中,无疑存在着真正的对,舌与虚假的对话,互动式的对话与应答式的对话。这两种对话形式的存在,使课堂:呈现着不同的形态,也使得课堂教学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正确地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对话,实现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是当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也是使语文课堂真正得以重新建构的前提。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

所谓对话,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对话方式。教学对话,它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新课程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内容上和结构上具有了新的特点。

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来看,由于不少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真正内涵,所以,师生(实际上主要是学生)不能作为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于课堂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呈现出不真实的对话。这些不真实的对话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

1、形式上的对话

目前这种形式上的对话较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和只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形式化的对话有两种表现: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呼百应”式的对话。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经过特殊“包装”的课堂交往。这种形式化的对话,使语文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不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造作式的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造作式的对话是一种人为包装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增加了一份人为造作,少了一份真实自然。

3、垄断式的对话

垄断化的对话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表现是教师掌握课堂对话的绝对主导权,他们总是对话行为的发起者,学生永远只能做对话活动的执行者,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均是按照教师的预设、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完成;另一种垄断形式表现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机会总是被少数学生占有,他们或是班里学习成绩好的,或是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这些少数的学生一节课内能够与教师进行多次教学交往,而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得不到任何机会。

4、单一式的对话

单一式的师生对话集中表现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采用“师班互动”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师班互动”的对话形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上述四种不真实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盛行,对新课程的实施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得不到尊重,因此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热情,进而厌恶语文学习;(2)由于没有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缺少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无法实现;(3)教师的教学失去了与学生真实对话的快乐,因而传统的职业性增强,相应的新课程赋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专业性角色大大降低了,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三、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

建构有效的师生对话,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真实对话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这种师生的真实对话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