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博士研究论文

博士研究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3:35

博士研究论文

博士研究论文第1篇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研究的概况(附表一)

以“语文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的2006—2011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论文主要有22篇。这些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但对学生的研究和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1 语文教育宏观研究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一文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与问题作了掘进式剖析,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阐述了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思维,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架构、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前景三部分。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探讨了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和总体概况。沿着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发展的脉络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做了全面的研究。

2 语文课程的研究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一文首先阐释了汉语口语与汉语口语课程的概念,介绍了汉语口语课程的功能,对汉语口语课程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其次将国内口语课程和国外母语教育中的口语课程进行了比较;最后,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汉语口语课程进行了建构。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从文化的视角关注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对百年语文课程的反思、语文课程的文化诠释、语文教材的文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郑飞艺《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一文研究了课程的组织方式。从识字、阅读、写作、综合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进行了研究。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作者针对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中外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研究,厘清新形势下阅读观、写作观各自的取向,确立在此基础上的“新读写结合”观。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是关于语文知识观的探讨。对于“动姿化”知识体系,本篇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释、历史研究。最终得出语文建立“动姿化”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做法。

3 语文教材的研究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以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六种教材对模式编制背景、模式结构、模式编制理论基础、模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皇友衍《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一文从教科书发展史的角度,初步揭示了两国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从课程层面,对两国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立了当代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最后着重对当前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中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4 语文教学研究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一文从“对话”角度研究阅读教学,究其根本目的,是要从理论上来探讨阅读教学的本质,并有效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这篇文章分别从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及阅读教学对话的实践两个主要层面展开论述。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分别从关键词内涵的定位、学习、教学等多种视角试图对语文探究性学习进行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以期对方兴未艾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这篇论文在关于“学”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教师的“学情分析”为切入点,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三个层面入手,考察了在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李先锋《全球语境下的实用文章研究与教学应用》立足全球跨学科的语篇研究,以实用文章为切入点,对全球实用文章研究和教学应用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多维多角的梳理、探讨和初步的理论建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相关研究与教学应用提供较为宽广的国际前沿视野和理论拓展思路。

5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

乐中保《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阐述了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定位、目标指向、课程取向、要素和层级、表征,对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章的结语部分阐述了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构建与发展,为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6 语文教师研究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试图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学科教育领域,构建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基本框架,并将其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进行实际观照,强调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7 语文教育家研究

程稀《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以夏丏尊为主体研究对象,论述了一个时代的语文教育。全文分六部分,以夏丏尊国文课程、教材、阅读作文教学、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主要内容,以其“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贯穿其中,尽显语文教育大家的风采。

8 语文德育美育研究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学理分析的方法,对语文学科所蕴藉的德性内涵和价值进行认真的探讨,从而确定语文学科的德性品质和德性教育价值,主张树立语文课程德性观,提出完善语文课程的理论构想,以此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

9 其他相关研究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从三个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第一,从理论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理论建构。第二,从实践的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多重层面。第三,从价值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影响。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回顾语文教育的历史,作者认为,语文文本解读的历史状况是从建国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到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再到新世纪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三种形态的演变。而这三种形态都造成了学生性格的自我扭曲。作者认为通过凸显自我、教育自我和自我教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

(二)其他学科专业论文

1 语文教育宏观研究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从语言哲学视角来反思语文教育。在语言哲学视角下观察并重估了语文教育“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并通过中西语言哲学的比较视阈来看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最后,回眸百家争鸣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我国语文教育思想发展方向的影响,呼唤语文教育现代价值观的确立。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根源在哪,它的出路在哪,来研究语文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2 语文课程研究

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主要研究语文课程内容中文学课程的确立,探讨了文学教育的独立化和课程化问题。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首先对语文课程本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然后通过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分析了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经验和不足,并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分析了当代我国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最后,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主要探讨课程实施从普适性转向真实的学校情境——关注学校,关注教师,关注课堂的问题。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中外课程中的文化选择,从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几个方面对我国课程中的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课程中的文化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课程编制时文化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依据。

3 语文教材研究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从中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切入,梳理了老舍作品在解放前后几个时期内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解读、接受情况,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老舍及其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视野的深层动因,并探讨老舍文学作品在语文经典化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时代价值、文化取向及同时代教育机制间的关系。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选择了民国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语文教材来进行研究。介绍了小学语文教材演变过程和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经历的三个阶段即“草创期”“探索期”和“成熟期”,然后对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与组织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教科书的争鸣意见,最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具体教材进行个案分析,揭示民国时期的教材特色及其编制经验。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是探讨如何在语文教科书编制中实现教科书的学习价值这一问题。论文在考察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历程基础上,提出我国百年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的问题。同时参照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对国内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典型案例作了评析,最后,论文提出语文教科书设计的若干策略。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重点对1978年—2008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考察。论文将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分为恢复期和素质教育期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并结合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案例研究,找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取得的一些经验、成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语文教学研究

魏巍《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是采用生活体验的方法研究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论文主要从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生活和专业成长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基于“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一问题,探讨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指出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精神世界的过程。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重新界定真实写作的内涵,阐释了理性认知在写作中的作用,摆正了写作主体的位置。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制定教学目标、开发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以各类语文教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问题进行了考察。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发展史,然后,从多角度分析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应然功能,接着,分别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深度访谈三种调查方式对语文教参功能作了实证考察,揭示出当前语文教参的主要缺陷。最后,从多层面考察了语文教参编制体例,研判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总体状况,提出改进教参编制的建议。

5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为依托,在中外阅读目标对比和百年阅读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内容框架,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阅读学业成就提供了评价方案。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主要论证表现性评价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能。论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据何在?设计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是什么?该程序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探寻了表现性评价的理据并开发出评价程序,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来验证所建构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6 语文教师研究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以新课程语文实验为例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在观念层面上基本认同新课程理念,但是,具体到课程内部,教师课程理解状态复杂多样。作者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复杂因素,以教育学原理视角,揭示教师课程理解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最终提出课程专家、课程政策制定者与课程实践者,尤其是中小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共同发展的建议。刘竑波《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以“教师知识与技能”为研究对象,回顾了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历史,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探究了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内涵与现实。同时揭示出历史上教师知识技能的形成背景和构成当代教师知识技能的理论基础。最后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当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勾画出“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发展”的“树形图”并提出促进我国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发展建议。

7 语文教育史研究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在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萌芽奠基期、探索发展期、曲折迷失期和兴盛繁荣期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批评的作用效果作了分析和对比。同时,力图对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根源作初步地探究,从而更加清晰地反映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以此来指导语文教育改革。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先从“历史立场”阐述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路向发生转变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然后围绕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早期发展的三个“路向”即“大众化”“人本化”“科学化”展开论述,最后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早期路向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有力地反思。耿红卫《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从科学主义视角出发,对1904—1949年近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历程的研究,系统分析科学主义对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确立、语文教育目标科学化、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语文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语文考试的科学化、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的影响。最后得出语文教育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化,必须恰当定位语文学科的性质、妥善处理传承与借鉴的关系。

8 德育美育研究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首先对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进行了理论阐释,然后从语文的文化存在、语文“一体多形”的文化构成和教材中的文化传播三个方面对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作了内容透视,最后提出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系统构成及其传播的基本模式和形态。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以初中语文课程为研究载体,从语文课程的三个部分即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层次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运行的情况,探究其产生落差的原因,尝试建构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为我国语文课程理论发展提供借鉴。

9 其他相关研究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学校语文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论述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探讨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实施心理辅导。从理论角度阐述看语文教师实施心理辅导的可行性及优势;并从实践层面,运用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行动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语文教师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辅导的看法和态度,与他们共同探讨和改善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STHZ〗三、 2006—2011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STBZ〗

(一)关于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

理论研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视角,视角选择的突破往往能够让研究有着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上,这五年开拓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新的理论视角上也给语文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如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放在语言哲学上,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文教育上的不同体现,主要有“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缺乏对彼岸的真理世界的渴望与追求意识,更关注对现实人生的体验性思考;在语文教育功能上,对语文教育的情感的唤醒与伦理的规范力量有着更为深刻的意识,因而更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教化与伦理传承价值,忽视语文教育的认识论价值;在语文教育方法上,反对理性主义的分析精神与精确观念,采用模仿的、感悟的、实践的学习方法。”

(二)关于语文课程的研究

近五年在语文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上注重对语文课程本体的研究,力图在对本体有了清晰的本质的认识基础上来探讨课程内容独立构建,如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探讨口语的课程化与独立化;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探讨文学教育的独立化和课程化等。在研究一个事物时,由于事物的抽象性,我们往往就会去关注事物实践层面的一些诸如目标、表现、实施步骤等因素,而忽视了本体论的理论研究,构建本体严密的理论体系。如新课程标准中正因为忽视了口语的本体研究,而自发地将“口语”与“口语交际”化为等同语。实质上,“口语交际”只能是“口语”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口语”本身。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各个阶段口语交际目标和内容混在一起罗列也是十分模糊、不恰当的,口语课程本身应该从口语知识、口语知识与运用技巧、口语表达所蕴含的文化、口语实践等维度构建独立化的口语课程。因此,先对研究本体进行深刻认识这样的研究思路,能够给新课程的深入研究和语文教育的发展以深刻的启示作用,给研究者以清醒的逻辑起点。

(三)关于语文德育、美育的研究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语言教育。叶圣陶先生为语文下过一个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的本体是语言,而语言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不仅承担着学习知识,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教育立人”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近五年的博士论文中在研究文化传播和教育立人这方面收获颇丰。如胡绪阳《语文德性论》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又如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一文中总结我国语文教育从单纯注重道德教化到为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价值取向再到文化意义逐步被发觉,文化意识逐步被唤醒这一发展过程,揭示出文化传播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这对当今人文精神普遍缺失、传统文化不断弱化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语文教材的研究

有关语文教材的研究有很多,既有关于国内语文教材的研究,也有和国外教材比对的比较研究。对国内语文教材的研究既有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也有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又包括了中小学教材中的很多方面,有历史研究也有现状问题研究。例如现状研究包括: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对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的背景、结构、理论基础、评价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习活动设计的历史、意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对老舍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及解读、接受情况进行分析。

(五)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阅读教学、文言诗文教学、实用文章教学、写作教学。其中阅读教学是研究的热点,2006—2010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了阅读教学对话研究、阅读教学生活体验研究、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三个方面,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将对话的理念应用在语文学科中,对阅读教学与生活、审美结合作了很细致的研究,对语文教学很有意义。例如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基于“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一问题,探讨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指出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精神世界的过程,揭示了阅读对学生人格完善的意义。

〖STHZ〗四、 2006—2010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特点〖STBZ〗

(一)论文内容方面

近五年语文教育研究博士论文研究内容覆盖面广,涉及语文教育宏观研究、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语文教师研究、语文教育家研究、语文教育史研究、语文德育、美育研究,另外还有其他相关研究。但惟独没有涉及对学生的研究。新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如何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五年的博士论文中是一个空白。此外,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基础,而具体到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却也是这五年博士论文中无人问津的话题。

(二)论文形式方面

论文形式方面的主要特点是这些研究在提出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后先对他们的本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通过回眸历史发展,挖掘出这一研究现象的历史源流,必要时通过中外相关研究的对比,深刻分析中西方的区别,总结西方经验中值得借鉴之处。最后,试图建构理论模式。如: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一文就先对口语本体进行研究,在通过历史研究阐明当前汉语口语课程缺位的现状,同时挖掘汉语口语缺位的深层根由,并在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下,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力图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维度模型,为口语课程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重建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思路。再如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同样也是先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研究,在通过历史研究,探明我国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形态,接着对比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总结经验,试图从目标、要素、类型、特点等方面来设计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

(三)论文研究方法方面

近五年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教育研究方法。以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例,历史研究法主要是分析一个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教育研究这一领域,历史研究法作为一个辅助的研究方法,以便研究者更好地立足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取得进步。过往的教育发展状况总能给我们启发或者过去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当代教育的前车之鉴。这些有关语文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历史研究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博士研究论文第2篇

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博士和硕士在研究生期间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学术影响力,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掌握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情报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作为一个生命力极强的交叉学科,在新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它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情报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发展。对于情报学专业相关的从业者,把握和了解当前情报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相当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内容分析法,利用BICOMB和gCLUTO软件,分别对CNI}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7-2016年情报学领域的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频次统计和主题可视化分析,进而揭示近10年来情报学领域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情报学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CNI}I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策略为“学科专业名称=情报学not学科专业名称=军事情报学(模糊匹配)”,时间限定为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检索范围也包括“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和“图书馆学”专业的论文,共检得论文2930篇。将论文的作者、关键词等题录信息以txt的格式下载保存。文献检索的时间为2016年1月19日。

1.2 研究方法    

将保存的数据输入到文本挖掘软件BICOMB中,对关键词的频次进行统计,共有12342个关键词,篇均关键词为4.21(12342/2930)个。统计分析关键词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同一个关键词的中英文表述(“语义Web”和“语义网”"Ontology”和“本体”)、英文大小写形式不同的关键词(如WEB2.O,Weh2.0和weh2.0 , H指数和h指数)以及中文同义词(如“开放存取”与“开放获取”“知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信息素养”与“信息素质”)都分别作为不同的关键词进行统计,这样会影响频次统计的结果。因而,本文将这些词进行合并处理,然后重新统计频次。    

为了客观地确定高频词的阂值,本文采用词频g指数法[f37,即将统计后的关键词按频次降序排列,计算关键词的累计频次,前g个关键词的累加频次大于g2次,而g+1个关键词的累加频次却小于(g+1)2次。经过计算,得出临界值g=42,即高频关键词词频临界值为42个。这42个高频关键词(见表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情报学领域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核心。    确定高频关键词后,运用BICOMB软件的“矩阵”功能生成词篇矩阵。通过统计高频关键词在各篇论文的出现情况.最后生成42x1384的词篇矩阵.见表2。

表2中的行是高频关键词,列是论文序号,矩阵中的“0”表示文献的关键词字段没有这个关键词,"1”则表示文献的关键词字段含有这个关键词。双向聚类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分析方法时从矩阵的行和列2个方向对数据进行聚类可以同.与传统的单向聚类方法相比,聚类效果更好。因此,本文选取双向聚类分析法对情报学领域的论文进行主题可视化分析。将词篇矩阵导入到软件gCLUTO 1.0 ,根据聚类效果不断调整类的数目、聚类参数及算法。最后选取重复二分法、余弦函数、I2判别函数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的数目设定为7类,其他参数默认。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将聚类的数目设定为7时,双向聚类的效果最好,可视化山峰图见图1,类内对象的平均相似度较高,类间对象的平均相似度较低。图1中,山峰的高度与类内相似度成反比,类内相似性越大,山丘越陡峭;山峰的体积与类内包含的对象数量成正比。山峰用5种深浅不一的颜色表示,山峰颜色与类内相似性的标准差成反比,颜色最深,标准差最低,相似底最高,从可视化山峰图的整体效果来看,所有山峰体积适中,形状较为陡峭,说明类内相似性较高,即主题一致性较高,聚类较为理想。其中,山峰0和山峰2的峰顶颜色最深,说明类内相似度标准差最小,类内相似度最高,即主题分布集中。    

CLUTO生成的可视化矩阵见图2。行聚类(矩阵图左侧)显示的是对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并在图的右侧列出所对应的关键词。列聚类(图上方)显示的是对论文的聚类,图的下方列出相对应的论文序号。在可视化矩阵图中矩阵原始数据的值用颜色来表示,颜色的深浅代表高频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频次的高低,颜色越深代表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颜色越浅代表该词出现的频率越低,即白色代表接近零值。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国内情报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方面。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研究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已经取代了传统图书馆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在理论探索、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已经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王任栋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模式和流程,为知识组织在语义层而上拓展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滕广青[5]!闰述了基于概念格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研究。吴煌煌将本体和概念格互补融合,构建了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体系。近年来,随着Web2.0的兴起及语义网络的发展,开放式语义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学者们正在不断地尝试整合语义学、文献计量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等多学科的方法来开展研究,进而提升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

2.2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国内对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最早始于1996年,林平忠教授对用户信息行为概念进行了正式论述。至今,信息行为研究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学者们集中于对不同类型用户的信息行为展开研究。例如,王中尧对农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进行研究川,杨刚等研究了在读研究生的信息行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寻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行为.如杨蜻等人基于微信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陆凡凡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2.3 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信息素养评价是信息素养研究内容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目前,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高校大学生、研究生、高校教师及中小学教师等。国外很多学者还专门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实践上。我国关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没有统一的、比较权威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学者们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相比,目前关于评价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问卷法、测试法、观察法等。

2.4 知识转移研究   

知识转移作为知识管理活动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的重要前提。知识转移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主要在跨国公司、企业、战略联盟等领域,已经形成一套成型的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内,知识转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知识转移,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严贝妮等人基于认知结构的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研究郭琼对高校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胡虹等人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图书馆数据资源的研究,都对图书馆知识转移起到促进作用。

2.5 知识产权研究

图书情报领域对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数字图书馆为主题的知识产权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版权、传播权等。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数字图书馆管理和资源数字化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文献传递等各项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研究;从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寻求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随着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云计算环境下产生的新知识产权问题,并针对如何防控侵权行为提出了相应对策。

2.6 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竞争情报是通过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分析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为研究对象,对知识进行管理,实现知识创新。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将两者有效整合,可以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竞争情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现有研究主要致力于将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应用到竞争情报中。例如,刘振华等以竞争情报作为信息搜集、信息分析的核心,同时充分发挥知识管理在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中的优势,构建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集成系统模型。

2.7 图书馆开放存取信息服务研究    

开放存取的发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在开放存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开放存取信息服务。学者们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例如,整合开放资源与馆藏资源,加强开放资源的搜集与揭示,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加大对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宣传力度等。

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3.1 研究热点    

从关键词频次统计及双向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国内情报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信息服务、用户研究(类1)及信息素养研究四大方面。其中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是近年来情报学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在高频关键词列表中,“知识管理”出现114次,排名第一;“竞争情报”出现99次,排名第三。而且本文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不断细化,具体到知识组织、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等方面。信息服务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顺应新背景、新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用户研究是图书情报界的永恒主题,用户信息行为作为用户研究的重要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用户的信息检索、查询、利用等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最终目的也是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公民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能否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还决定着全社会公民素质的高低,因而信息素养研究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题中应有之意。

3.2 发展趋势    

从分析结果来看,我国情报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偏向应用实践研究。透过热点及“实证研究”“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化”等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情报博硕士学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深入,涵盖图书情报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实践和应用,在计算机科学、管理学、法学,以及商业和政务领域都有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日益加深;研究方向更多地开始偏向于情报工作实践与应用,知识管理、竞争情报、信息服务这些热点也可以体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情报学研究者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开展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研究。    

(2)注重新技术、新媒介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情报学界正在发生技术性变革,通过“云计算”“数字图书馆”"Web2.0"“本体”“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微博”这些高频词,我们发现学者们在对情报学应用展开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新技术、新媒介的运用,并且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情报界主要的研究对象,如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研究、知识组织研究。    

(3)知识管理和服务研究成为重中之重。7个热点中的4个都是关于知识管理的,结合高频出现的“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可见知识管理和服务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研究重点。

博士研究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博士生;学术论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来,我国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347所,累计为我国培养了33.5万博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学位授予单位也更加关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等。这其中,又以学术论文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要求,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认为导致博士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时出现逆向选择以及高校在论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态度等问题[2]。那么是否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甚至必须取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

1、国家规定的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中,体现出有关要求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第六条中,对于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描述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针对上述要求,对博士生制定了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并最终撰写学位论文,来证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也提到“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的,应当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有关的出版著作、发明的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经过一定的审核认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这说明,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时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造性

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审查其理论水平?国内高校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仅仅依靠课程考试来检验,显然是不全面的。张光进等人的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理论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其质量的高低基本能够反映学者的理论研究水平[3]。也就是说,通过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进行检验。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要求博士生将学术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核心期刊在审稿时更重视论文的理论水平和研究前沿;(2)核心期刊所聘请的审稿人均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3)核心期刊的发行量相对大一些,拥有更多的关注度和同行业读者。博士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基于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提炼而成,如果课题本身缺乏理论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内容不是本学科前沿,就很难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和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被称为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从不同的侧重点收录世界各种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包括学术论文。其中,SCI在收录、统计和评价时,也关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高水平和学科前沿的学术论文将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如果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能够被三大检索(或其中部分)收录,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该博士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在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1]

3、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

博士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大多数时间,其学术交流范围是在指导教师和其所处科研团队内部。基于研究课题的不同,部分参与大型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可以和一些校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而这个范围也非常有限。事实上,科学研究是比较忌讳闭门造车的。长时间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下,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和反面因素。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可以弥补这个缺憾。研究人员会通过阅读大量的与自身从事课题相近的文献来推动和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式。学术论文在公开发表的同时,也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甚至合作的桥梁。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则因为公开的范围有限,公开时课题研究已经基本结束等原因,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学术论文在众多同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之下,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学术监督作用。常见的学术失范行为如抄袭、剽窃、造假等,都会因为学术论文的高度公开而暴露在阳光下。韩国著名科学家黄禹锡的学术造假行为,最早就是其在高关注度学术期刊的论文中,被发现并揭发的。

二、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整个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的系统性汇总,学术论文则是这个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中,创新点的凝练。国内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有若干个创新点,并且将这些创新点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相辅相承的关系。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可以催生若干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优秀学术论文的成果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如同各种高性能的芯片,学位论文就是要通过合理高效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将这些芯片组合成高性能的计算机。

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曾撰文,认为“发表学术论文是攻博(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作为博士生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首先是得到了写作论文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然后你在冠名于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抢得了先机。”[2]印证了学术论文本身就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上述关系,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博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中,发现评价较高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附带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目前公认的国内高水平学位论文的代表,其都对应发表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研究机构通过对1999-2006年12个工学学科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录期刊数据来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94篇;信息与通讯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5.83篇,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5.2篇,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09篇。[3]这也证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

三、矛盾存在的原因

既然发表学术论文对于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如此天经地义,为什么业内人士对于要求博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会有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攻读学位有限的时间和繁重的研究工作之间存在矛盾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将学术论文撰写和博士生的课题研究剥离开来思考的,忽略了发表学术论文和开展攻博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想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就必须涉及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4]刘朝晖在对西南交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攻读博士学位时间超过5年的博士生,不仅人均数有所增加,并且学术论文的国际认可度也有显著的提升。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从撰写到投稿、审稿和刊登,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博士生的正常学习年限一般是3-4年。但是仅仅基于这样的原因就放弃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显然不太合理。对我校近几年授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就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言,制定在读期间超过4篇/人的最低控制标准,既不难完成,也很有必要,否则无法从制度上纠正博士生急于毕业拿学位的功利心态。[5]

2、重形式而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仍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了硬性的要求,一部分博士生将发表学术论文当成了任务去完成。发表学术论文带着强烈的功利性甚至商业性,着眼于期刊是否被学位授予单位认可,论文刊登的周期是否符合自己申请学位的时间计划,寻找最少的付出和最大的收益,以至于业内曾有极端的观点认为“制定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相当于将博士学位授予的审核责任转嫁在期刊评委和编辑身上”。这种存在,既不利于博士生潜心研究,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甚至催生了新形势的学术不端行为。对这种现象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分人抱有仅仅是为了拿博士学位这样的思想,被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这样的博士生,如果取消了学术论文的要求,那么他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精力会更少,学位论文质量更无从谈起。

3、存在标准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

对博士生及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不完善,没有体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量化的标准更公平且更有可操作性,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个性化的评价,忽略了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的区别。不过这个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特点,制定更加细致、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四、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博士学位申请者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出发,高校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引导博士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

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点滴积累。将学术论文的提炼回归到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

2、制定完善的学位申请审核和评价体系

对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有所要求,但不能仅仅评价学术论文的数量或质量。注重对学位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制度。笔者所在的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的评审,以前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规定:对于新增学科、新增导师的首届申请学位者和课程成绩有不及格的现象或无硕士学位入学的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有6份学位论文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同时,为了鼓励博士生按期毕业,对于超出正常学习年限的博士生也进行6份论文的校外双盲评审;其他学位申请者为2份校外盲审和4份正常评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生急于毕业的不良心态,不利于博士生系统深入的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学校在近几年改变了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对于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可以减免双盲评审的份数,同时要求所有的评审专家均应选择校外专家,以此既能激励博士生潜心研究,提炼高水平学术论文,又能保证论文评审环节的把关效果。

3、在上述基础上制定更加细致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高校充分考虑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及学术论文的质量关系,并将不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分为4档,协调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差异,制订了国际知名刊物I档和II档目录,并根据博士点学科分布特色,选取了部分一级学会刊物作为指导性目录,同时关注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的论文。在此基础上,考虑学术的期刊档次,允许博士生分别以1-4篇学术论文达到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并对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的权重做了相应的规定。

博士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训练并掌握的基本能力。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全面且科学的评价,激励博士生摒弃杂念,投身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在纪念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1-2-12.

[2] 孙莹.评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71-75.

[3] 张光进,廖建桥,初浩楠.理论研究水平的非正式认可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897-903.

[4] 张羽.1958-2003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辽宁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82-85.

[5] 冯长根.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8)[J].科技导报,2011.29(15)83.

[6] 丁澍,陈伟,缪柏其.工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情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33-38.

博士研究论文第4篇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博士研究论文第5篇

1.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  

4.对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类引用及其注释的讨论 

5.伊壁鸠鲁哲学的现实指向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奠基——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6.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7.哲学“软着陆”的初体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革命逻辑与创新精神 

8.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成果综述 

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

10.“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1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对黑格尔的超越及自我意识哲学的新突破 

1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探析

13.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14.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马克思博士论文述评

15.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6.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17.从“自由的反面”到“自由这个对立面”——从马克思博士论文两个版本的翻译差异看对偏斜概念的理解差异

18.市民社会: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诠释

1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方法论探析 

2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

2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立场论析 

22.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2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2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政治诉求

26.论“自我意识”的政治学况味——马克思《博士论文》续探

2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 

29.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析 

30.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的潜在差异——兼与罗燕明同志商榷

31.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

32.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

33.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所得 

34.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人的解放维度 

3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初探

3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理念 

37.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38.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作背景研究  

39.谈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培养的几个问题  

4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伊壁鸠鲁哲学

41.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旨趣 

42.浅论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 

43.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张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诉求

4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时间性视域 

47.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8.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中的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51.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

52.马克思对哲学信念与共同体的反思——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53.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  

54.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 

5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56.自我意识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变——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的解读 

57.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伦理思想

5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5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

6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现实实践性探析

61.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德国浪漫主义思想 

6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63.普罗米修斯意象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实践吁求

64.被异化的“自我意识”与被照亮的思想未来——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思想解读

65.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 

66.隐蔽的谢林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旨趣新探 

6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68.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变奏——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6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哲学观探析 

70.马克思早期正义思想的萌芽与发展——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71.对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意义和价值的再思考——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7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运动学说

73.原子世界的哲学原则和结构——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74.青年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论文和《莱茵报》论文为例 

75.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窥新闻契约思想 

7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探析  

77.走出浪漫主义的端倪:重新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78.哲学的出路——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笔记 

79.马克思对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证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一得 

80.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比较

81.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论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8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黑格尔哲学立场论析 

84.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

8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探析 

86.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

8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新唯物主义”萌芽

88.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9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91.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92.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 

93.学生时代马克思人学思想溯源——对《中学作文》和《博士论文》的探究

94.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95.主体性、客体性与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96.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 

97.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构境论历史思维研究  

98.感性是时间的家——从马克思《博士论文》谈起 

9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契约思想研究 

10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哲学本质的思想  

101.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

102.《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

103.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启迪

1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定量分析

105.为新时代觅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博士论文》探微

106.马克思《博士论文》原子概念的辩证法解读 

107.《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

10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历史主体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109.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

110.自我意识哲学探源——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1.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法思想初探 

112.马克思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

113.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他的异化观 

114.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

115.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论文》解读

116.一部充满辩证法理论光辉的杰作——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7.哲学在与现实相互作用中深化发展——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8.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9.具体的自我意识与定在的自由——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

120.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当代与中国化——兼评何志钧博士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

121.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反思——鉴传今博士访谈录 

122.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逻辑进程——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123.卡尔·马克思:自由之子——大卫·利奥波德博士访谈(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学史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兼与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由的诉求 

127.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8.《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博士研究论文第6篇

关键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生;创新能力;灵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9-04

一、博士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基本概况。①博士论文“六多六少”现象。笔者在十几年的博士生指导工作中,每年都要组织或参与若干个博士论文的答辩,逐渐认识到,目前国内博士生论文具有“六多六少”特点,即:证实国外学者观点多,自己独创观点少;重复前人工作者多,独辟蹊径者少;包装成果多,原创成果少;基础工作数量多,巧思奇想创意少;名词和概念创新多,系统的实用创新少;论文成果结论多,科学论证证据少。一句话,创新成果不多。②博士论文普遍鲜有公认的创新成果。在不同单位博士论文评审或答辩时很少见到突出的创新认识或创新成果,要么是难以找到创新点,要么是成果最多达到有新意的程度,同行们实际上很少见到真心认可的创新论文。博士论文创新程度总体偏低。③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以量取胜,创新成份较少。大部分博士论文的基础工作量还是比较充分的,相当数量的博士生在论文期间要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实验测试以及图件编制等工作,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比较敬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博士论文工作中。但是可以看到,许多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博士论文的创新成果十分稀少。④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并未打开思路。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只是学会了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极少具备创新素养。到了博士生阶段才开始学习如何创新,博士论文创新度不可能很高。加上只有三年博士培养时间,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无法取得创新性成果。

2.本学科概况。“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各培养单位的博士论文一般需要填写不止一个创新点,最多大概要填写四个创新点。大部分博士生通常也能填出四项创新点来。但论文评阅和答辩时评委往往会对已填的创新点提出较大异议或删减,真正得到认可的创新成果较少。①大量论文创新点比较肤浅,缺乏深度。在博士论文评议中最常见的情况是许多博士论文并非毫无新意,而是只发现了一些问题或有意义的线索,或仅仅做出了概念上的改进,并没有深入追索形成系统的创新成果,就草草结束了论文工作,留下许多遗憾,造成大量浪费。②本学科许多博士论文成果科学依据不足,可信度较差。突出现象就是博士论文中经常出现“从结论到结论”的长篇论述,翔实的科学数据或资料分析不够,证据可信度差,让后人难以定论。③公认的创新性成果不多。较多的博士论文虽然被评议出若干创新点,但通常明显缺乏与世界最高成果水平的对比。因此得不到同行特别是国际同行的认可,结果必然是论文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博士论文创新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

1.我国博士论文创新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综述。前人关于国内博士生培养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有广泛的总结和讨论。马陆亭在2007年指出,造成我国博士生创造力不足,并影响其整体声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博士培养制度中存在一些违背博士生培养本质特征的因素,包括僵化的学习期限、宽松的论文评审制度、较多的项目任务、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数量。张德祥等(2008)总结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即学科点和学位授予点数量和规模限制了高质量的博士生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特色不显著、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缺乏、博士生的创新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不足。董泽芳(2009)认为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力不强主要受到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①培养观念相对滞后;②培养目标存在偏颇;③培养主体规范不够;④培养对象选淘不严;⑤培养方式缺陷甚多;⑥培养评价忽视创新。周萍等(2010)指出五个因素影响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次为受博士招生制度制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指导不力、教学管理过程控制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氛围欠缺。这五个方面影响我国当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中西方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比的启示。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对比和探讨了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别,提出了重要的启示:①美国博士生培养启示。孙希在2007年指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演变,有七个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即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引进“淘汰制”,保障学生质量、加强科研能力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博士生教育投资,发展多种投资的渠道。张凌云等(2009)总结了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包括:博士生教育根植的土壤,即理念、精神和文化、只招收最有能力的本意学习者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问题为本”的课程学习,繁重的课程任务,确保博士生真正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开放的培养形式能够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李云鹏在2010年对比了我国和美国博士生课程的特点,明确指出我国博士生课程存在两个严重的不足,其一是对博士生课程不够重视,总学分很低,课程总量很少、其二是博士生课程不系统,课程结构非常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没有跨学科课程,没有专门的方法课程,没有跨院选课、跨校选课。②日本博士生培养特点。姜星海等(2008)专门对比了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差别,发现:日本博士生论文选题的自由度高于中国博士生,文科生半数以上能够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超过半数的日本文理科博士生的研究题目只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日本博士生与导师交流很频繁,与导师探讨频率高于中国博士生与导师的情况、日本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认可程度更高。③法国博士生培养启示。王冕等(2009)探讨了始于中世纪的法国博士学位培养特点,指出了法国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方面的独到之处,即:严格的招生制度、阶段式教育和淘汰制度、团队式培养模式、形式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型的博士教学研究团体――“博士学校”。

3.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认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而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国家博士培养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质量总体偏低。①博士生培养只有30年的时间,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在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我国自1978年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而美国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就已是博士生教育的萌芽时期,至今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积累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法国的博士学位出现于中世纪,至今已历经了8个世纪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法国不断地对其博士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方法。②中国博士生培养与发达国家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较低可以在各个培养环节找到缺陷:在指导思想方面,美国博士强调“需要做出公认的原创性知识贡献和创造性思维”,而中国博士还停留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种相对低层次的要求水平;在招生方面,招生制度落后,以应试招生为主,复试把关又不够严格,存在走形式的现象,部分被录取生实为“高分低能”者,而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考生却可能由于一定原因(如英语成绩达不到规定分数线等)无法通过考试选拔的关口;在培养时间方面,中国只有三年时间,美国是四年以上,德国则需要8年时间;在培养方案方面,培养方案本身缺乏创新,与硕士生没什么差别,同时培养方案单一,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总量太少,选修课极少,跨专业课程基本没有,方法课极少,课堂教学本科化,实践环节欠缺;在培养环节(模式)方面,淘汰率极低,无资格考试等;在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原创新成果查新不够翔实,不同学科共用一套评价标准,论文评价宽松,有时论文答辩讲关系讲面子,而鲜讲原则。③中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生培养的特色。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术风气。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的价值观淡薄,会让许多人误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运作”出来,博士生入学成绩可以运作,创新点可以运作,甚至博士论文都可以运作。如果这样的话,怎么能让所有的研究生去潜心钻研学问呢?经济(物质)高速发展首先要求的是人才数量而非质量。现阶段国家经济和社会均要求高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研究和技术人才,首先要突出数量和规模,而且培养时间要短一些。现有的博导水平有限,部分博导自身创新能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博导水平不高,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目前的现状,与之有关的博士生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团队多于提倡个人创业,个性化培养基本不存在。博士生在三年时间里无法学到更多的选修课,短时间内提出创新认识也比较困难。显然,三十年的博士培养经历无法与几百年的培养积累来相提并论。那种梦想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谓超越式发展也只是努力去缩短这个时间罢了。

三、灵感思维培养实践过程简述

1.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形式化灵感思维的重要性。从2001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作者逐渐认识到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艰巨性。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学习很刻苦,工作很投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也比较繁重。但是从他们提交的论文初稿中往往看不出创新点来。作为博士生导师,有责任帮助研究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工作,用创造性思维来总结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形成一套易于传授的形式化灵感思维方法,便于博士生学习和掌握,从而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

2.编写《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2005年作者向石油工业出版社申请出版《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很快得到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批准,专著初稿于2006年底提交到出版社。2007年专著出版,在油气勘探领域第一次见到关于创新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论述和大量创新思维的实践范例。

3.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地质思维专题课。自2006年以来,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讲专题报告《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的应用》,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应邀去中海石油、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等企业做学术报告,宣传地质灵感思维的应用方法。2006年春,本校安排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主讲了《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共用6个学时,系统讲解了灵感思维的方法与特点,并展示了典型的石油地质应用实例。

4.实践效果分析。通过向博士生讲授“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后,不断反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得到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让博士生感到创新思维一点也不遥远,增强了自己具有创新思维潜质和能力的信心,认识到只要坚持学习和模仿,就一定能取得创新成果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听课博士生都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普遍表现出高昂的兴趣。其二,《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为博士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学习的形式化创新思维方法。长期以来,不少博士生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积累后才能具备。很少有人相信培养创新思维存在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存在形式化显著的不同创新思维方式,可供大家学习和运用。有了形式化的工具,博士生们找到可靠的方法,不再担心做不出创新成果。

四、推广的必要性

1.创新思维的科学方法可以传授。①在博士生课程教学中应该打破三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长期以来,师生普遍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科研的艰苦积累后才能形成,而通过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博士生培养不重视课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不仅学习补充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创新思考的方法和经验。误区之二:许多人认为创新能力与智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创新成就。有的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受到打击,误以为自己太笨,不适合做创新研究,误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完成创新研究。误区之三: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来去无踪的,产生灵感是随机的,是毫无规律可寻的。因此认为在课程学习阶段是学不到灵感的。②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在课堂中传授。在课堂上讲解思路一直是研究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极少有课程教学可以做得很好,通常研究生会认为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而关于思路之类的东西很少或没有。既然在课程中主要是学习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上课呢,自己在网上就可以学到类似的知识。显然,关于专业思维的教学光讲创新结果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讲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灵巧地解决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旧的观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讲解创新体会和经验,而不总结创新思考的方式的话,所讲解的内容会很单调,会很不系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内容,如果把创新思维方式进行形象化或形式化,教学时就会很容易讲解,而且可以对不同形式化的创新思维进行区分和深入分析,达到系统性的教学。③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博士生学习。研究生作为初始接触创新思维科学的客体,零星的、不系统的、经验性的创新方式不足以引起高度的兴趣和注意,而且非形式化的创新思维方式不容易去模仿和学习。相反,高度形式化的灵感思维把创新过程形象化和简单化,便于研究生快速掌握和体验。

2.建议在各个学科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中加强灵感思维的教学。作者在“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中探索了“地质灵感思维科学”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实际上,各个学科在创新思维科学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因此,作者建议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把形式化的创新思维科学内容加入博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博士生创新思考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速度。

参考文献:

[1]马陆亭.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机制建设[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1):1-3.

[2]张德祥,刘凯峰.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88-110.

[3]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51-56.

[4]周萍,盛亚.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93-96.

[5]孙希.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8-52.

[6]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9):67-86.

[7]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8-41.

[8]姜星海,葛军娜.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222(7):61-65.

[9]王冕,赵映年.浅谈法国博士生创新性培养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58-60.

[10]刘震,李潍莲,梁全胜.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1]刘震.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体系[J].科学中国人,2009,(4):108―111.

博士研究论文第7篇

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博士学位论文透视

2.经济学博士论文写作中的若干问题

3.留学生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考察

4.中国本土经济学博士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5.我国经济学学科国际发文状况与海外博士学位教师表现分析——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重点的案例研究

6.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

7.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评析——基于CNKI资源产业经济博士论文的综合评价

8.经济学博士写歌咏叹人们共同的“大感情”  

9.信贷宏观效益下降探因——经济学博士罗海钢访谈录 

10.股份合作: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农业经济学博士韩俊访谈录

1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

12.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13.产业结构政策若干问题解析——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唐晓华教授访谈录

14.药价虚高养活了谁——访经济学博士朱恒鹏  

15.消费者维权新视点——经济学博士陈淮访谈录 

16.樊纲博士谈过渡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17.经济学博士张旭谈大学生创业  

18.一本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经济学教科书———评张维迎博士新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19.站在桥上看风景——经济学博士刘曼红谈风险投资  

20.本土经济学博士的国际竞争力培养——以“亚南院”模式为例

21.民国女经济学博士张肖梅的外贸思想

22.从农民企业家到经济学博士 

23.使实践成为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记我国培养的第一个经济学博士、海南省财政税务厅厅长刘桂苏

24.基于引文的经济学文献需求特征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为例

25.中国第一个经济学博士曹远征 破解金融改革敏感话题 

26.西南财经大学举行首届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位典礼

27.《农业与工业化》:农机化理论宝库——“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博士论文初识

28.地产泡沫:何必都怨开发商?——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宋忠敏答本刊问

29.从“资源诅咒”看湖北电力紧缺——访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李高产

30.谷书堂教授主编的青年经济学博士研究丛书出版

31.国际经济学殿堂里的中国建筑师——记著名经济学家、哈佛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王一江

32.经济师如何写论文 写作经济学博士论文需要激情、思辩和创新

33.经济学专家、本刊编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建华

34.《经济学博士、硕士论文选》简讯

35.从入学考试透视经济学博士学位教育

36.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郝云宏

37.2.3亿国资流失:经济学博士沦为金钱奴隶 

38.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调节和财务处理的影响分析——访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陈敏

39.苏联1980年经济学博士学位中选人的论文篇目(续)

40.搞好资本运营与深化国企改革——经济学博士导师、山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冯子标教授访谈录 

41.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2.经济学博士陶一桃说:工业设计是企业竞争的利器 

43.“北京经济学博士论坛第6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44.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指南 

45.青年学者、经济学博士张玉清教授

46.关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访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经济学博士宋宁 

47.走近“公共事业民营化”——记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博士

48.不同凡响的“青年经济学博士研究丛书” 

49.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重点——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50.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十一个误区(纲要)——兼谈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51.2009~2010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

52.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53.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54.法经济学在立法中的应用审视——主流的经济分析法学之批判 

55.发展经济学的重构——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56.演化经济学理论发展梳理∶方法论、微观、中观和宏观

57.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58.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

59.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及经验

60.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

61.经济学研究方法演变 

62.当法律经济学“遭遇”中国问题  

63.论科斯经济学

64.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 

65.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66.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

67.基于期刊文献检索的国内资源经济学研究述评

68.我国国内对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综述 

69.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 

70.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与实证

71.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

72.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73.路径依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演变——从新制度经济学到演化经济学

74.中国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分析 

75.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

76.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 

77.基于调查问卷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 

7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79.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80.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

81.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82.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8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管制经济学分析

84.中国经济学革命论

85.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

86.慈善经济学研究进展 

87.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

88.罗纳德·科斯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

89.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 

90.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的思考

91.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

92.宗教信仰选择 一个西方宗教经济学的文献梳理  

93.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评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94.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贡献与创新方向——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

95.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96.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97.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发展前沿:文献综述 

98.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99.通过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0.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01.农户市场行为研究述评——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嬗变

102.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三十年 

103.西方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和发展——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分析

104.论流域环境经济学 

105.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10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表现 

108.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创新探析——批判实在论视域中的异端经济学启示

109.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与其“支离破碎”的表象

110.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111.经济学的“新框架”与“新供给”:创新中的重要联通和“集大成”境界追求

112.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13.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14.主流经济学危机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

115.法经济学:法学和经济学半个世纪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

116.现代经济学的西方化与中国经济学人的边缘化——经济学队伍中地区结构失衡的文化因素探析

117.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 

118.“老龄健康”的经济学研究

119.让·梯若尔对新规制经济学的贡献——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成就评介

120.语言经济学:发展与回顾

121.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

122.循环经济学:学科特征与趋势展望

123.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 

124.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

125.神经经济学:打开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

126.重新思考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联系

127.马克思经济学与资本主义 

128.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经济新常态 

129.资本逻辑下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 

130.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科学标准的辨析 

13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132.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

133.艾司西酞普兰药物经济学研究综述

博士研究论文第8篇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系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构架和内容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和研究能力的强弱,进而决定着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 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3、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方法研究”的授课模式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 of Fiel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 Multivariate 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 Seminar in Corporate 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 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 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