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8:13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1篇

一、及时的召开了工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并号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二、组织召开公司车间主任以上管理人员会议,研究制定了公司开展“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规划,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成员:*** *** *** *** ***,各车间也及时召开了职工大会,认真传达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及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意见,要求广大职工要认真清当前安全形势,结合本职岗位实际,人人写出了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决心书。

三、组织开展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建立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园地,张贴了相关学习资料及职工写出的优秀体会文章。要求各车间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排出各自的大讨论活动座谈会时间表,认真的组织开展了座谈讨论活动,并在讨论活动结束后,组织干部职工人人写出大讨论心得体会。 推荐链接: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四、加强安全、质量检查。公司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车间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落实整改。在验收工作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验收员要深入到设备修理的全过程,对设备修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是否符合标准都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实现设备检修流程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杜绝低标准工程和不合格品出厂。6月份共查出检修质量问题4处,罚款350元,较好的促进设备检修质量管理工作。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五、加大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公司坚持每旬一次,车间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到人,并详细做好记录。6月份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条,现场全部进行了整改。

六、认真按照矿安排抓好职工的安全学习和业务技术学习,充分利用每周一、三、五安全学习、每日一题及安全技能考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知识水平,增强职工的保安意识。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营造保安全、促质量的氛围。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管理措施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它的进步与变革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与变化。现代交通运输中,公路以其机动、灵活、迅速、连续、直达等优势, 使其在客货周转量的比重上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 从根本上保证了公路运输的快捷、安全、舒适, 这就使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甚至开始起着主导作用。

公路运输经营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组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依据有关规定对人、车、路、环境和信息等基本要素进行服务、协调、规划、组织、评估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要实现公路运输的最大经济效益,公路运输中的经营管理及其重要,是提高公路运输效益的重要途径。

1.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状况

近年来, 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免费论文参考网。

1.1 管理观念落后, 阻碍了管理效益的发挥

一些地方对“管养结合, 综合管理, 预防为主, 依法制路”的路政管理原则理解不够, 还或多或少存在“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的思想, 在政策上、资金上、人力上对运营管理的投入不够, 在管理设施上开发不足, 使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阻碍了管理效益的发挥。

1.2 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和发证管理不利以及公民安全意识淡薄

当前,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在驾驶员培训和发证管理方面比较混乱, 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许多驾驶员业务素质低下, 缺乏安全意识, 驾驶技术低劣。驾驶员队伍素质不高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大隐患。

此外, 社会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偏低, 不遵守交通规则, 是诱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如违章横向穿越公路、闯红灯、越道行驶的行人屡见不鲜, 乘车旅客随身携带易爆易燃物品、在车厢内吸烟等违章现象也极为普遍,而这些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1.3 目前车辆严重超载已成为严重危害国家公路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

从全国情况看,一是超载违章在交通违章行为中占较大比例; 二是超载现象非常普遍, 几乎所有公路货运机动车都有不同程度的超载, 客运车辆超载主要集中在春运期间。此外,一些本已报废的车辆重新领牌投入使用, 以及特大吨位车辆数量的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4 交通安全设施不齐备,装备落后

应用于公路的交通管理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将适应现代化的监控、报警、通信设施投入公路运输管理中,制约了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体系的发展。

1.5 客货分类管理措施不利,造成货车事故数占总的事故数中比例非常高

货车的事故率非常高,在驾驶过程中无论是人、车还是路都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还发现, 载重车辆事故是公路运输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

2.加强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的措施

公路运输管理的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安全、畅通的行车标准。只有科学地调整公路上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集中、统一、高效地进行交通管理,按有关规则和要求, 合理地引导、限制和组织交通流, 才能保证公路运输的安全、方便、经济, 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当前我国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状况,特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2.1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治理道路“三超”问题。目前道路“三超”问题普遍存在,危害极大。

相关部门应从运输价格、运输市场的监管、道路运输的监管等方面入手, 制定一部涵盖面更宽、综合性更强的管理规定,要求各部门共同遵守,各司其职,从治本上解决“三超”问题。

2.2 在加大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加快对危险路段的治理改造。

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和政策倾斜, 不断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整体服务水平, 并加快对危险路段的治理改造, 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硬件条件。

2.3 排除行车干扰因素,加强交通运营管理,改善公路的交通条件

针对目前公路运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2.3.1对货车的管理

在对货车的管理中,首要任务是完善车辆装载的有关法规,严格限制车辆超载。另外,还应对货车的技术状况进行严格检查,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检修, 对达到报废标准的大型货车要坚决予以强制报废,达不到要求的车辆严格限制上路。

2.3.2对危险品运输的管理

危险品的运输不同于普通货物运输,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很严重,危害性极大。公路的交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危险品货物运输的监督管理,禁止不具备上路条件和车况不良的车辆上路,恶劣天气应特别注意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服务区应为危险品车辆准备专用泊位,使其与其他车辆保持一定间距。

2.3.3加强对车辆驾驶人员的管理。免费论文参考网。

提高驾驶员培训的质量,严格发照。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提高大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2.3.4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 组织各有关部门, 对公路上的违章建筑以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等违章行为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 保证公路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3.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逐步完善, 为广大的公路运输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快速、舒适的营运环境这个目标使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的责任也将会越来越大。免费论文参考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公路运输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公路运输的最大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均.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2] 邵毅明, 等.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

[3] 段广云, 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实务[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4] 肖盈.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措施[J],公路,2005,(8) .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3篇

黄陵煤化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黄陵矿业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坚持“安全至高无上”理念,深入开展“安全为了谁、依靠谁、谁负责”大讨论活动,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各级管理干部转变作风,深入现场抓隐患、抓整改,不遗余力地推进安全管理工作。

抓安全,要创新管理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工作的方向。煤化工公司把“安全为了谁、依靠谁、谁负责”大讨论作为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认真扎实地开展全员讨论活动。各基层车间组织员工利用早8点班下班和16时至18时集中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公司大讨论活动文件,传达范京道总经理讲话精神,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公司组织备煤、炼焦、化产、检修、机电等车间部室40余名中层管理干部召开“安全为了谁、依靠谁、谁负责”大讨论专题座谈会。会后公司各部门组成6个工作小组,下到各车间督导学习讨论活动,各基层车间按照全员参与、人人发言的基本要求,再次利用每天两小时集中学习时间开展学习讨论,累计学习100多个小时,员工撰写讨论心得1100余份,学习讨论活动不断深入。煤化工公司全体员工把“我的安全我负责、大家的安全我尽责、公司的安全我有责”作为深化学习“安全为了谁、依靠谁、谁负责”的新理念,已成为搞好安全工作的新认识。

抓安全,要落实工作措施。面对繁重的基建与生产任务、新员工业务操作技能不规范、三违行为屡禁不止的现状,公司强化落实工作措施。制订印发了《三违行为处罚规定》、《三违帮教学院》、《焦化安全规程考试》、《安全生产十条禁令》、《双星员工评选办法》等行为规范、业务技能、安全责任、激励制度4大类9项文件,落实安全工作措施。组织开展230次三违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坚持开展零点行动30次,发现并处理现场问题38项。建立三违帮教学院,建立安全联保责任制,实施全员风险抵押,完善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开展焦炉地下室煤气主管防爆板爆裂事故和色谱柱箱爆炸事故应急模拟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反应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组织炼焦、备煤、化产、质检、检修、机电六大车间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员工入场安全教育363人次,开展班组安全活动566次,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公司通过有力的措施和扎实的工作,致力于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培养本质安全型员工。

抓安全,要整治现场隐患。安全工作重点是现场管理。公司强化了管理干部走动式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定时间、定区域坚持走动,重心下移,深入现场,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检查33次,执行干部走动管理106人次,部门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隐患治理活动,排查整改现场隐患483项。5月7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到曹家峪园区分两组由北到南、由东到西、由生产区到基建区拉网式展开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活动,累计发现隐患 35项,设备整改消缺24项,扫尾工程需完善19项。根据检查结果,领导班子分片包干,集中精力消除各类隐患。同时,持续推进安全对标管理工作,对内要求各车间向机电科学习,加强安全文明工作场所建设,对外赴矿业集团物资供应公司对标学习,规范园区物资、设备管理。通过抓细节、查隐患、促整改,彻底消除生产建设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4篇

[摘要]:班组是企业中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为稳定员工思想,提高班组综合素质,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学习型、技能性、节约型、安全型、和谐型班组创建活动,积极探索“五型”班组创建方法,为班组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提升了车间管理水平。

[关键词]:五型班组  学习  安全  和谐  标准化

班组是企业中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效益增长、安全生产的落脚点。如何发挥好班组自主管理,激发班组长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基层车间提升管理至关重要。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共有11个班组,为了提升车间综合管理水平,乙烯电气车间积极探索“五型”班组创建方法,立足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好习惯,改正员工习惯性违章,探索本质安全新途径,通过创建活动,员工团队意识增强,班组执行力加强、凝聚力提升,车间基础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一、制定切实可行创建方案,强化安全意识

如何有效的发挥班组的能动性,让员工主动参入,克服以往低老坏习惯,是创建中首先解决大问题。年初乙烯电气车间广泛征求员工建议,围绕“五型”班组创建标准,开展思想动员,结合车间的实际,利用民主生活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开展讨论教育,动员员工积极参与,在全车间开展“我为‘五型’班组创建动脑筋、出主意、献计策”活动。

在作好宣传动员工作的基础上,车间党支部、工会组织管理人员、班组长积极开展班组诊断、班组评审,找出班组存在的不足探索整改方案,制定了“五型”班组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为班组提供发展目标和整改方向。

    车间党工团把在全车间开展“文明公约推广行动”作为开展“五型班组”突破口,每周由一个班组针对自己身边一个事件或一个领域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讨论,大家一起找出不良习惯、习惯性违章可能造成的后果,制定正确操作方法。提供全车间员工分享。

例如:习惯性违章:在工作结束或快下班时放松警惕。因为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工作快结束和临近下班时使得工作人员安全思想放松,人的精力、体力下降,对事故的警惕性放松,遇到问题时急于求成,容易省略工序忙中出错,或者逾越电气操作规程,有的一边工作,一边拆除安全措施。2002年车间一名员工在工业水配电室发生过类似事故。

这样员工在提出公约同时,自身也受到教育,职工在学习文明公约时便于理解和学习。各班组认真组织讨论,参与面广,做到图文并茂,车间利用生产会、班前会、车间网络平台进行宣贯学习,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通过员工亲身梳理找出182项习惯性违章案例和150多条不文明行为,已经出台60期“车间文明公约”,由于是员工亲自讨论整理的,便于员工相互督促整改,目前,车间已经看到改变的力量,习惯性违章和不文明行为得到改变。

员工在车间关怀下,逐步改变不良习性和习惯性违章,对员工保证安全生产,促进乙烯厂效益增长,以及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提升个人素质提供有力帮助。

二、开展多种形式技能培训,注重培训效果

由于近几年车间人才流失严重,所以技能型班组创建比较困难,为此,车间集思广益,车间成立了UPS、ECS、综保、电动机等公关学习小组,各个小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技能培训,鼓励班组员工积极参加。班组内部按照车间要求,开展生产、技术、安全、设备等各类培训和比武活动,车间还有针对性的订购书籍、杂志,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师带徒等方式全面提升车间员工技能。

车间采取轮岗学习、岗位培训、专项培训等方式培养员工多种技能,为车间储备了人才。车间持续开展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学习培训,在班组开展作业、故障分析技巧和方法研讨,不断优化车间作业指导书,将员工积累的经验固化到作业指导书中,达到管理提升、经验传承的目的。

三、发挥班组特色,提高班组内在动力

结合班组特色展示班组文化,努力提升班组对“五型”班组创建的内在动力。车间维护五区维护100万吨乙烯装置,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了缓解员工压力班组以“认真工作,快乐生活”为理念,全班成员把班组当成家来建,打造出“亲情文化”。在和谐亲情的熏陶下,班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每年各类操作总计达千余次,临时用电上近2000次,准确率和及时率均达100%,保证能了乙烯装置安全生产。班组利用休息时间每月组织家庭聚会、亲情联谊活动,同事和谐相处促进班组工作开展。

小修班历程比较曲折,曾一度出现职工不愿意到这个班,组成员精神低迷,情绪涣散,面对这种被动局面,车间组织车间班组长、骨干进行诊断评审,分析困境原因。通过发动员工回顾班组历史,探究班组存在的问题,找到整改目标,班组提炼出了“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班组理念,并利用3个月时间进行培训,剖析习惯性违章,最终赢得了员工认同。

维护九区在工作中提炼出“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班组理念,并用图片、故事形式展示员工精神风貌,促进了“五型”班组的创建工作。

四、推广标准化,规范“五型”班组创建

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从属地区域的定置定位管理、安全警示设置、管理看板设置、设备名称规范标识,到现场施工管理、交接班管理、记录票据填写要求等都确定了统一标准,制定了《电气车间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标准》。通过实施标准化,坚持“规定动作”,培育良好习惯。车间整体面貌、作业现场管理得到显著改观。

在“安全型”建设上,我们丰富班组安全活动内容,将员工需要掌握的电气高低压设备操作、常规工作、关键设备检维修、安全基础知识制作成视频,利用班组安全活动时间组织学习,摆脱以前的枯燥讲解,使员工便于学习和接受,同时对设备后期维护和故障检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日常培训中也可以让员工将运行时看不到的部分进行直观形象的学习,不断总结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积极推广操作记录仪使用,开展团队千次操作竞赛活动,车将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身边“三无”活动和技术比武。通过活动在全车间形成“电气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安全管理是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落实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理念。

临时用电管理也是“安全型”建设的难题,施工单位千差万别,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每个员工临时用关要求理解也不一样,给班组安全管理带来难题,为此,车间专门制作了通俗易懂的临电管理PPT课件,提高员工临电督查能力,向施工方发放临电管理规定宣传材料和标准临电使用模板图样,让施工单位看得清楚用的明白。

为了打造全方位“安全型”网络,实行本质安全,车间组织各班开展“亲情呼唤安全活动”,把员工亲属请到单位实地参观我们的工作场所,讲解车间成立以来大型事故,动员员工亲属关注车间安全生产,促进车间安全文化建设。

五、加强班组长培训,不断激发“五型”班组创建活力

为了切实落实“五型”创建工作,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多种形式开展班组长培训工作,提升班组长管理水平,完善班组建设的长效机制,力求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精、管理强的复合型班组长队伍。

车间还以座谈会、深入基层听心声、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研讨车间“五型班组”建设建议,不断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班组文化理念,不断激发班组创建活力。针对部分员工年龄偏大,学习热情不高,操作骨干出现断档等问题,班组倡导员工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积极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形成了徒弟认真学,师傅积极教的良好氛围,解决了实际问题。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5篇

一、及时的召开了工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并号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二、组织召开公司车间主任以上管理人员会议,研究制定了公司开展“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规划,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各车间也及时召开了职工大会,认真传达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及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意见,要求广大职工要认真清当前安全形势,结合本职岗位实际,人人写出了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决心书。

三、组织开展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建立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园地,张贴了相关学习资料及职工写出的优秀体会文章。要求各车间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排出各自的大讨论活动座谈会时间表,认真的组织开展了座谈讨论活动,并在讨论活动结束后,组织干部职工人人写出大讨论心得体会。

四、加强安全、质量检查。公司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车间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落实整改。在验收工作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验收员要深入到设备修理的全过程,对设备修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是否符合标准都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实现设备检修流程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杜绝低标准工程和不合格品出厂。6月份共查出检修质量问题4处,罚款350元,较好的促进设备检修质量管理工作。

五、加大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公司坚持每旬一次,车间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到人,并详细做好记录。6月份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条,现场全部进行了整改。

六、认真按照矿安排抓好职工的安全学习和业务技术学习,充分利用每周

一、

三、五安全学习、每日一题及安全技能考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知识水平,增强职工的保安意识。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营造保安全、促质量的氛围。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交通秩序;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精细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小客车拥有量剧增,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落后,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和事故多发成为目前困扰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突出问题,本文所讨论的城市主要是我国的大城市(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直把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作为目标。在三者关系中,“有序”是基础,有序的交通不一定畅通,但无序的交通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交通拥堵进一步导致交通的无序,形成恶性循环。同样,无序的交通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又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交通秩序是预防交通事故和减少交通拥堵的重要前提,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国内的许多知名院校如清华、同济和东南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主要是从规划的层面以及工程技术角度加以研究。在交通事故预防方面,国内文献主要针对公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分析和研究较多,对城市道路研究较少。针对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方面研究的学术文献不多,大多是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报告。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挂职一年的实践体会,尝试从交通秩序管理的末端发力,提出一些保障城市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策略与方法。

1交通秩序的内涵

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从法理学角度来看,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序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良好交通秩序一般包括行车有序和停车有序。具体来说就是交通运行中的各行其道,不逆行、不抢行,保障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各自路权,停车管理的按位停车、有序停车。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相关部门都在进行不懈努力。在实际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中,由于规划和建设的部分很难改变,所以保障交通有序的重任主要在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故本文重点讨论公安交通秩序管理的相关策略与方法问题。我国的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秩序处(科)以及基层秩序民警基本职能一般包括:勤务管理、违法查处、组织优化、停车管理、道路施工管理等。截至2014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有27.13万民警,其中超过一半为道路执勤民警(51.14%),可见秩序管理在公安交通管理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2城市交通管理重点与难点解析

目前城市交通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就是交通乱点、堵点和事故黑点,即“三点”问题。

2.1交通秩序混乱问题

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为:(1)混合交通条件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争道抢行、逆向行驶;(2)机动车超速行驶;(3)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横穿;(4)交通参与者不遵守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5)机动车乱停车问题等。造成交通秩序乱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的我国交通参与者文明和守法意识不强,另外也与相关职能部门在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理念和方法有关。比如停车问题没有解决好,大量的机动车停车占用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导致非机动车和行人走到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设计过宽,行人过马路绿灯时间设计不足,或者路口信号设计不合理,使行人过街等待红灯时间过长,诱发行人过街闯红灯的情况。此外,交通秩序乱还与我国的交通安全执法环境有关,针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执法难度大,社会矛盾突出。

2.2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我国的所有大中城市几乎都存在交通拥堵问题,而且有向小城市蔓延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机动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出现“道路越建越多,交通越来越挤”的现象[1]。除了机动车保有量大、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道路网密度不足等结构性因素外,在实际管理方面,造成交通拥堵还存在以下几点重要原因:(1)缺乏合理的交通结构引导理念。城市交通一味被动满足小汽车的通行需求,导致小汽车的过度使用,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绿色出行的理念难以实现。(2)停车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造成机动车占道停车、乱停车,加剧了道路的拥堵。(3)在交通组织渠化、信号灯配时等方面不够科学和精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能仅一味增加道路设施的建设,而应运用智能交通管理手段,充分挖掘现有道路网资源,对路网交通流进行科学地调节、疏导,达到合理均分交通压力,提高通行能力。(4)交通违法现象突出,造成交通秩序混乱,诱发交通拥堵。(5)交通事故处理不及时导致交通拥堵。当城市局部交通出现有违常规的异常拥堵时,一般都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

2.3交通安全问题

我国城市交通事故数量占全部交通事故数量的比例超过40%,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6%。与公路相比,城市道路具有交通要素密集、交通环境多变、交通流冲突点多等特征,尽管运行速度相对公路较低,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低,但事故数量还是比较突出,事故造成的拥堵等间接损失较大。根据2010~2014年全国36个大城市交通事故统计结果看,机动车违法是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主体,占比超过80%。从机动车违法情况看,未按规定让行(占15.2%)在机动车违法引起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中占比最高,无证驾驶(5.5%)和酒后驾驶(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名,其次是违反交通信号(3%)、超速行驶(2.6%)和逆行(2.5%),见图1。上述违法成因占全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引发原因的三分之一[2]。因此,城市道路预防交通事故的主阵地仍然是交通秩序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路权,重点打击无证、酒后、闯红灯、超速和逆行等严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3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1保障路权

路权是交通参与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权利,包括出行权、通行权、先行权和道路占用权;按类型又分为空间路权和时间路权。空间路权是允许通行的流向及允许使用的路面范围,右侧行驶、分道行驶是空间路权的具体体现。时间路权是允许通过的时间及允许通过的先后顺序,红灯停,绿灯行及各类让行规定是时间路权的具体体现[3]。要保证交通运行的有序,即各行其道、依次行驶、依法让行和有序停放,首先要明确交通参与者的路权,而且还得让交通参与者看懂路权,不能出现法律空白和歧义。路权一般用交通设施作有形表述,用法规规定作无形补充。所以必须用完善合理的交通设施对路权做出有形表述,这里的交通设施主要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及各类物理隔离设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逐步树立“设施管理”的思路,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类交通设施,充分发挥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电子警察等交通设施对交通流和交通参与者的引导、限制和约束作用,减轻民警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能[4]。

3.2以人为本

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人”,这里的“人”包括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以及行人。那么经常讲的“以人为本”究竟应该以哪些人为本?任何一项交通管理措施不可能达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比如允许道路两侧停车,有利于机动车驾驶人,却侵犯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权;设置公交专用道,有利于公交乘车人,却使小客车驾驶人饱受拥堵之苦;一条中心隔离的宽阔主干道,机动车享受畅通的,却可能让一个行动不便的行人绕行几百米过马路。因此,以人为本的策略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不同性质的道路要以不同人群作为优先对象。长距离跨境功能的快速路和主干路,要优先考虑大部分通勤功能的机动车驾驶人,速度和效率优先,谨慎设置出入口。商业区、住宅区等以次干路、支路为主的道路,要优先考虑非机动车、行人、乘车人的通行权和先行权,其次考虑机动车的停放等。当道路条件所限,交通参与者需求矛盾突出的时候,以人为本应当以照顾多数人、弱势群体为基本原则。决定通行效率高低的不是单位时间内通过了多少辆车,而是单位时间运送了多少人或货物。当机动车拥堵严重的时候,应当公交优先。所说的弱势群体一般指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者经常一方面在宣传绿色出行,另一方面却允许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通行和停放,让行人在路口等待更多的时间过马路,“礼让”机动车,这都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冲突。可喜的是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和执法,比如杭州市和南京市开展的机动车让斑马线的行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机动车驾驶人存在抱怨,我国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确我国的交通参与者在文明程度和守法意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国的一些人出国后,在国内养成的一些不良交通习惯很快得到纠正,主动走斑马线,不会闯红灯,这是因为那里形成的交通环境是人人守法,使人们由规范的从众行为,逐步养成习惯。因此,抓好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行为管理也是当前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重点。

3.3交通组织精细化

在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上,交通秩序管理部门主要策略是使路网压力均分,分散矛盾,在采取禁限措施时运用渐变原则,即调配时、调车道、调流向、调车种的顺序;在交叉口渠化设计方面精细化,分秒必争,寸土必争。很多交叉口的行人闯红灯现象,是由于在信号灯设置上不够合理,一般以机动车的流量数据来进行配时,造成信号周期很长,却忽视了行人等待过马路的心理忍耐极限。图2为天津市一个南北向道路宽,东西向道路窄的三相位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第一相位南北直行绿灯90s,第二相位南北左转绿灯36s,只有第三相位东西向变绿灯时,东西向行人才可以过马路,行人等待红灯的时间是126s,超过了一般行人心理忍耐极限90s,因此造成现实状况是当第二相位开始的时候,东西向的行人就开始过马路,出现大量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此时如果管理部门一味增派警力纠正行人违法行为,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原来的信号设计不够合理,在第二相位南北向放左转机动车的时候,图2中东北角和西南角的行人过街前半段是不受影响的,此时如果将这两个方向的行人信号灯改为绿灯,在第二相位的36s时间内通过路口的一半,到达安全岛位置等候,第三相位开始继续完成二次过街就能够提高通行效率,减少行人等候时间,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3.4科学精确地使用警力

在设计上,做到以人为本、保障路权、实现精细化设计,此后就需要通过严格执法、加强管理来保障良好交通秩序。我国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随处可见,而交警警力不足情况却很突出。一方面要重视电子警察系统建设,加大了非现场执法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时段,科学合理安排警力,打击重点违法行为。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重点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影响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机动车违法停车问题,以及违反出行权和通行权规定的车种禁限、方向禁限等。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违法行为包括超速、酒后驾驶、违反信号、涉牌涉证等。具体治理方法如下:(1)超速、违反信号等违法行为主要通过电子警察摄录查处。(2)违法停车、车辆违反禁限规定的违法行为一般通过秩序民警进行现场执法,时段分配上应在平峰时进行,重点是对干路的巡查纠违。(3)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一般通过集中警力、统一行动加以整治,时间一般在晚上8~10点或深夜11点至凌晨,在行动中要布控得当,战术合理,宣传威慑与严厉惩处相结合,以求最大实效。(4)涉牌车辆违法查处难度较大,如果出动大量路面警察执勤不仅费力,而且效果不佳。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再现嫌疑车辆的行驶轨迹,使用查缉布控系统,在合理的时间和地点用警,精确打击。

4结论

城市交通的无序、事故和拥堵都与交通秩序管理有关。在深入分析城市交通无序、拥堵及事故成因的基础上,转变交通秩序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提升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在宏观策略上保障路权,以人为本,优化道路设计,严格执法。在具体方法上根据不同道路性质,科学运用各类交通管理设施规范交通参与者行为,做到各行其道;在交叉口渠化和配时设计方面进一步优化,充分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利益;在执法方面重点打击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根据不同违法行为特点,采用不同的执法策略,并提出分时警务及大数据精确打击等警务方法。当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交通参与者文明素质和守法意识的提高。本文仅从公安交通秩序管理部门的职能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交通乱点、堵点和事故黑点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借鉴。

作者:姜文龙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东旭.城市交通拥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首届全国公安院校道路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125-130.

[2]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大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研究报告之二[R].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02-104.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7篇

交警大队工作总结-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服务小康社会建设 #县成立以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交通环境不断改善,机动车辆迅速增加,从1985年的100多辆增加到了现在的4000多辆。伴随着#县的发展历程,作为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牢固树立“保安全就是最大的稳定,防事故就是最好的发展,少死伤就是最实的为民服务”的管理新理念,服从和服务于#县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当好参谋,搞好服务,树好形象,唱好主角,创造出一流业绩。 一、发挥职能,强化安全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连着各行各业,连着千家万户。20年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以“保畅通、保安全、防事故、少死伤”为目标,从单一的强制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发挥职能,加强驾驶员管理。认真组织好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切实抓好违章驾驶员的“回炉”,进行交通法规的再学习,职业道德的再教育,操作技能的再培训,心理能力的再养成,提高他们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识。二是主动服务,加强车辆管理。结合我县山多地广、交通不便的实际,将机动车辆、摩托车的挂牌、保险、年检、过户及“黑车”、报废车的管理延伸到乡村,到乡村为群众办理车辆落户、检审手续,大大节约了农民群众往返县城的时间和食宿费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加强路行管理。改变以往突击式、间歇性的管理为24小时不间断地管理,在各主要路段路口进行巡查,查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保护和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加大路面巡逻力度,勤上路,勤检查,勤询问,边治理边发现问题边建章立制,建立了一套路面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突出重点,完善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 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车、路”状况总在不断地变化。为突出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有效缓解“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我们牢牢抓住客运安全这条主线,推出了客运车辆管理的三项措施,取得了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客运车特大交通事故和客运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的管理成绩。一是扩大联系范围,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社会监督管理机制。二是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以交警管理为主,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配合,对驾驶员驾驶技术、心理素质、安全意识、车辆状况进行跟踪联系管理。三是建立客运车辆专项管理档案。对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设立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档案和客运车驾驶员违法档案,并经常性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队伍的交通法规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交通氛围。联合运输公司建立违法行为惩罚机制,提高驾驶员的警惕性和自觉性,狠抓源头管理,及时消除交通事故隐患。 三、牢记责任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执法环境不宽松,管不严、管不到位的问题是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切实加强民警的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教育。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珍惜重视人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公安交警的神圣职责,把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并通过测评制度,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服务。三是强化执法手段。对交通安全管足管严管好,加大对违章肇事、破坏交通秩序行为的处罚力度,彻底改变那种由于“权力干涉”、“亲情友情”、“利益驱动”、“随意执法”等原因造成的执法权威下降的后果,确保令行禁止,达到保平安的目的。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交通安全有赖于全民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这是治本之策。20年来,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做到道路安全工作“报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以“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更加殷实”为目标,以人流、物流、信息流迅猛发展为三大主要标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更高水平的社会。这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挑战,也带来历史性机遇。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和生存权利,富足的小康生活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如果没有出行安全,实行小康就毫无意义。对此,我们交警部门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新世纪头20年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积极立言立论,建言献策,当好政府参谋,力争实现办公无纸化、车辆管理计算机终端化、驾驶员管理信息化、人员培训电脑仿真化,努力为全县营造一个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塑造一个人人遵守交通的良好交通氛围,为#县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车间安全管理论文第8篇

1951年2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创建了我国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964年4月1日,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了《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第一次规定有关职工因交通事故受到意外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但范围较窄。仅限于集体乘坐本单位的车去开会、听报告或者参加行政指派的各种劳动(包括支援农业)时,所乘坐的车出了非本人所应负责任的意外事故,而造成职工负伤、残疾或者死亡的情形。1996年8月原劳动部实施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该办法第八条(九)项规定“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2月1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第150号)指出:无证驾驶车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是违法行为。依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九条关于违法或犯罪行为造成负伤、致残、死亡不应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对于因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至此因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能认定为工伤。1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第十四条(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去掉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规定职工因发生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而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前置条件——“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这样的规定既符合工伤保险制度的无责任补偿原则,同时也扩大了工伤认定的范围,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未出台前,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立法的一大进步。

二、当前关于职工因无证驾驶机动车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引起交通事故造成伤亡是否认定为工伤的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无证驾驶机动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因此造成职工伤亡的不能认定为工伤。首先,《工伤保险条例》生效于1月1日,《道路安全法》生效于5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在前,《道路安全法》实施在后,《工伤保险条例》在立法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时,《道路安全法》还未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中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能是当时唯一规范治安管理行为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无证驾驶机动车属于该法调整范畴,因此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其次,虽然《道路安全法》将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分离出来,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再将无证驾驶机动车等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列入治安处罚范畴,但《工伤保险条例》将犯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规定为不能认定为工伤时,仍然生效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包含了无证驾驶车辆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只是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取代后,这是《工伤保险条例》未及时进行修改的问题,而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国家是持肯定态度的,依据是《关于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

也有法官认为,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按照《道路安全法》的规定可以并处十五日行政拘留,而已经废止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关于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的最高处罚也是十五日行政拘留,两者处罚幅度的上限是基本适应的,因此认为十五日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上限幅度作为衡量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律责任要素,劳动行政部门据此认定不构成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种观点认为职工因无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伤亡的应依情况而论,部分认定为工伤,部分不能认定为工伤。有法官建议对该问题分情况进行处理。在无证驾驶机动车问题上,如用人单位明知路程较远而强行指派,或者忘记携带有关证照,以及所持有的驾驶证照超过有效期等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而从未取得证照且因自身主观原因而无证驾驶机动车或驾驶无证车辆的情形则不宜认定为工伤。

第三种观点认为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职工因无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台以后,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不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受害人又属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机动车事故,符合工伤认定的范围,如无排除原因,依法应予认定工伤。

之所以出现以上三种观点的争议,主要原因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新的《道路安全法》中,而《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排除工伤认定的条款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排除在工伤认定范围内,由此对职工无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伤亡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性质应当如何认定产生分歧。三种观点对法律采取了不同的解释,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三种观点的解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种、第二种观点,运用目的解释的方法,认为《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时与之配套的法规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无证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调整范畴,《工伤保险条例》将此类行为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违法行为而排除在工伤认定范畴内。在《道路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制定后,尽管该违法行为从新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调整到《道路安全法》中予以规范,但这种调整并非是对该违法行为性质的变更,仅仅是为了法律编撰的系统性而作的立法技术性调整,属于立法技术方面的问题,因此,根据立法目的解释,认为该情形不应认定为工伤。第二种观点还运用价值平衡理论,认为应当将无证驾驶机动车分情况予以处理。第三种观点则运用文义解释的方法,认为既然法律已经将无证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归入《道路安全法》中予以调整,那么该行为就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畴,因此该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该情形下职工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三、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的中“治安管理”的正确解释

对《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排除条款的解释应当首先进行文义解释。只有在文义解释有歧义的情况下才能寻求其他解释方法予以解决。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在对“治安管理”的行为内涵无歧义的情况下,却运用伦理解释中的目的解释或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平衡原理对“治安管理”的行为进行解释,从而得出无证驾驶行为虽然不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但或因其认定工伤不符合立法目的或因其认定为工伤不符合价值平衡原理,所以不应当认定为工伤或不应当全部认定为工伤的结论。显然这种解释超出了《工伤保险条例》中相关法律条文本身文字的含义,这种解释由于违反了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其不能自圆其说,难以在逻辑上有说服力。第一种观点还从违法行为法律后果的严重性角度,第二种观点则从职工在无证驾驶中的责任角度,为其观点寻求支撑依据。其实,从工伤这一概念的基本精神出发,以上两种观点想从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的角度寻求理论支持,显然与《工伤保险条例》的基本精神相违背,其理由也是站不住的。第三种观点直接从法律条文的文义解释出发,认为无证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属于《道路安全法》调整范畴,因此该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认为该情形下职工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虽然第三种观点使用的解释方法是正确的,但解释的内容却是不正确的。

首先,应从治安管理学专业理论角度理解“治安管理”的概念。按照治安管理学理论,治安管理是指国家警察机关治安管理部门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依法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治安管理的范围包含:公共治安秩序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户口管理和居民身份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等七个方面的管理行为。也有学者将治安管理的范围界定在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户政管理和边防与出入境管理等七个方面的管理行为。显然按照治安管理学中关于治安管理的概念,道路交通管理属于治安管理范畴。无证驾驶行为虽然是在《道路安全法》中而不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予以调整,但其行为仍然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其次,从法律规定方面理解“治安管理”的概念。《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条用两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从以上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又无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换言之,有其他法律、法规对某类治安管理行为进行专门立法的,依照该法处理。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是将部分治安管理行为纳入其调整范畴,还存在没有被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畴的其他治安管理行为。这一部分治安管理行为是通过其他法律特别予以规定,如《道路安全法》、《消防法》等。违反这些法律的行为仍然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至此,可以看出治安管理立法与治安管理理论在治安管理行为的范畴界定上并不矛盾。现行司法实践中的三种观点将“治安管理行为”仅界定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畴的认识,显然是不妥当的。

道路交通管理行为应当属于治安管理范畴,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的性质即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两个概念属于种、属概念,理清两个概念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由此引起的工伤认定争议是有重要意义的。

四、职工因无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伤亡的是否认定为工伤应以其是否违反治安管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