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效益管理论文

效益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6:22

效益管理论文

效益管理论文第1篇

一、运用分组合作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尝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

第三步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

第五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在这五步过程中,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第二步和第四步。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成果,只靠个别优生唱戏,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例如在上初中第一册《〈咏柳〉赏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示由“吹面不寒杨柳风”给人的联想时应抓住哪几个关键词并能想象到有何感觉,然后出示《咏柳》诗,并提出问题:每一句分别抓住哪个关键词并是什么大意,你分别联想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来,然后同小组讨论交流,后抽一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初步掌握了“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自读课文,比较与自己的赏析有何不同。学生不但诗歌赏析,而且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二、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2.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合作学习小组是由4-6人根据性别、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集体,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而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牌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3.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动力。

4.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采,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学习合作,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战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三、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席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

当今世界三大教学理论学派之一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结构描述是:(一)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二)带着问题观察思考(三)解决问题的假设(四)组织材料(五)分析材料,引出结论(六)检验假设。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主要教学环节与此相类似。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既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满堂问”。其教师的活动方式为讲和示(明示和暗示);学生自学的方式为听读说写观思练做;学生互动的方式是互查互议互评;师生的相互活动为谈启研。

而尝试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尝试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创新的意识,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学会了如何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是创新的能力的基石。

四、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思想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科教学,只是知识群体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仅仅追求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它还追求学习中思维的、情感的、思想的、心理的等等综合效应。

首先是激励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跃创造了条件。讨论不同于物品交换。合作学习交换的是思想。必定产生1+1>2效果。

效益管理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浅析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并就施工企业如何搞好质量管理,控制成本,向质量管理要效益,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论文关键词:质量成本控制费用提高效益

1质量与成本关系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基础。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从客观上讲有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可预见因素,从主观上分析,管理不善是企业效益欠佳的重要原因。企业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而质量管理处于企业施工的中心地位,是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质量管理贯穿于全部施工过程中,是控制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增强质量成本观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质量和成本是两个不同内容的一对“孪生子”。搞好工程质量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对促进企业施工工程质量评价、全面质量管理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是企业树立社会形象的无形资产。

质量成本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业主方的需要或因工程造成损失,实行返修赔偿所发生全部费用的总和。因此可见,质量成本包括:(1)保证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需要的费用;(2)因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费用。因此,企业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时,除其它因素外,实际上是在追求最佳质量成本,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质量成本从工程总成本上划分出来,进行单独统计和分析。

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经济分析同质量成本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个较全面的统计、归纳、分析。使每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状况更加透明,作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管理办法。

大量的实践证明,不注重收集整理质量成本数据,是不可能对企业进行较全面经济分析的。目前在施工管理上多数人只注重工程质量本身的好坏,往往忽视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施工前未进行质量成本预测,施工中又不进行统计和分析,所以,也不可能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陈旧的观念和管理方法是造成成本失控的关键。必须从观念上增强全员质量成本意识和责任。质量管理部门应同工程技术、财务、预算部门搞好协作,在分析质量的同时,更要对质量发生的问题及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同步分析,及时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2质量成本的组成

质量成本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1)一次调试、试运转成功预算内费用;(2)施工中因质量返工费用;(3)保质期内发生的费用。质量管理、工程技术、预算部门及项目部应紧密配合,及时收集掌握必要的与质量成本有关的数据资料,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过程中废品的损失;(2)材料消耗费用;(3)设备租赁费:(4)周转材料及设备折旧摊销费:(5)人工工资、劳保费支出;(6)材料代用和设计变更:(7)管理办公费、差旅费、维修费、鉴定测试费;(8)返工费;(9)其它与质量成本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这些必须发生的费用均应以报表形式出现,通过报表数据,掌握真实的质量成本状况,使决策层能从中分析出质量成本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控制措施。

3强化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控制成本是企业的管理核心,作为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应在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安全、施工进度的同时用经济观念来管理质量,在项目工程开工前,首先要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形成质量成本费用指标计划,对各不同施工项目要分别提前进行质量和成本预测,对常见或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早制定防范措施,将措施贯彻到每个班组和施工人员。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确保直接费和间接费不突破定额和预算。有效地控制质量成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首先应对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主要材料性能、质量标准交底,必要时可安排模拟试验。

3.2建立和完善项目部质量成本管理、监控体系,明确责任和职责,并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3.3定期检查和分析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措施与施工实际有无不符。应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

3.4做好班组施工日志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记录、设计变更或工程更改记录、材料设备代用记录、机械电气试验及试运转记录等。凡是与质量有关的资料都应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为分析质量和成本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和数据。

3.5完善工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严格按国家现行关于工程质量检验各行业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做到四个统一,即:检验标准统一、检验工具统一、检验方法统一、分项内容统一。并要求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部过程,把好每道施工程序质量关。

3.6广泛开展“0C”活动,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科学管理精心施工,逐步提高同类工程质量。

3.7工程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要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对已竣工工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要定期召开质量成本会,将经验和薄弱环节及措施分层次通报给管理和施工人员,以避免今后再发生同类工程质量问题。

效益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效益管理论文第4篇

摘要:管理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管理会计工作的精细化为企业管理精细化的基础铺垫。基于此,做以下初探。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精细

0引言

在国家、地方和企业对经济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成为微观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会计工作适应精细化管理发展的需要,转变职能,发挥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整体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1管理会计的职能应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相呼应

管理会计,又称“对内报告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会计。管理会计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监督和决策的需要服务,它注视市场、立足企业、面向内部,对企业将要发生的未来经济行为进行预测、规划和调控。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专注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效益和更强的竞争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是做细事、算细帐,而管理会计的首要职责就是算帐。算帐不等于算细帐,且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操作的是最基础的核算资料,把帐算细,才能有效地履行自身的职责。精细化管理是通过细分核算单元,用“显微镜”观察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了解过去、审视未来,找出工作的薄弱点,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因此精细化管理与管理会计密不可分,二者相适应、相呼应,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管理会计与精细化管理结合的工作着力点

2.1在管理会计与精细化管理融合方面所谓市场化精细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的各生产系统、各单位以及单位内的各班组、各道工序,用市场用户的关系加以链接,使各系统、各单位、上道工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转化为用内部价格所衡量的价值和为下道工序所认可的商品,实行有偿往来结算,以达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中,具有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职能的管理会计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2发挥内部核算体系的作用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下,充分借助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规则,根据管理的需要,完善了内部核算体系。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下的内部核算,与原来的核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核算人员上,将会计人员充实到核算岗位上。二是在核算方式上,由统计核算变为会计核算。三是在核算内容上,由部分成本核算变为完全成本核算。为将各单位逐步做成“经营实体”,必须加大成本考核力度,除管理费用、维检费用、塌陷补偿费用等由矿业公司统一控制外,将制造成本中的其余各项指标全部分摊到各单位的成本之中。同时,还要对各单位的成本构成进行细分,将内部成本分为直接成本、辅助成本和虚拟成本三部分。四是在核算的层次上,实现了核算主体的下移。按照层次核算到区队、班组和员工,分类核算到科目,使用情况核算到工程,真正体现了精细化的特点。

2.3发挥企业内部银行在精细化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了规范内部结算、内部核算、内部控制等业务流程,确保公司内部各单位间经济往来结算和经营成果核算的高效、准确、有序运作,依据市场化精细管理的要求,煤业公司建立了内部银行。内部银行具有以下主要职能:①管理职能:负责制定内部银行的业务范围、运营程序等管理办法,经公司审批后执行。②结算职能:这是内部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它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各级市场主体的有偿经济往来进行结算,为内部核算、绩效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③信贷职能:开展内部资金信贷业务。以服务生产、满足生产需要为根本宗旨,按照公司市场化精细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材料、设备资金及工资等方面的信贷业务。④监督和控制职能:以公司预算为根本前提,对各级市场主体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及时对各内部资金信贷用户及信贷情况进行逐月统计分析,确保贷出资金的合理有效流动,并逐月向公司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分析结果,为公司领导做出准确的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2.4充分发挥内部价格体系的杠杆作用为确保内部结算准确、核算可靠,煤业公司本着“从微观管理入手,以实现宏观管理为目标”的原则,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以预算管理为手段,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测算工作,健全了企业内部价格体系。公司的价格体系由单一价格和综合价格两部分构成。经过多年来的积累与完善,全公司形成了四大系列、16种类型、共计近3万种价格,为有效结算、核算奠定了基础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班组、员工个人通过精细化核算系统可以快速查阅当日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材料及电力消耗情况、煤炭质量情况和日、班的劳动成果评价,知晓个人的当班和当天的劳动收入,为下一个工作日追赶先进、克服不足定下目标。使按劳分配原则在基层得到很好的体现,工人劳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3规范预算管理体系对管理会计乃至企业管理精细化提供保障

企业经营预算是经营活动的起点,是引导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为加强预算管理,开滦集团煤业公司成立了预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预算管理办公室,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

效益管理论文第5篇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朗读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强调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主席也说:“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最佳,但有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修订后的“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这反映了对语文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让学生扣住“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后作默写词语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田忌何以取胜发表不同看法。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充实生活

效益管理论文第6篇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企业中推广已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它包括从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到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而成本管理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成本项目收入占工程造价的80%以上,项目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位置重要性无可置疑。施工企业在推行项目经济承包过程中,只有以工程项目成本为中心,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请大家听听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是如何为我们分析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如下: 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施工企业效益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价值的形式,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工程项目生产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质量前提下,通过不断改善项目管理工作,充分采用经济、技术、组织措施和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本文就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特点现状和措施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1.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具有单一性。施工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截然不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它既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单位工程。虽然成本管理方法可以通用,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各有不同,不能套用,只能因项目而宜。 2.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具有一次性。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一个工程项目从基础施工、主体封顶到装修竣工,循序渐进设有重复,这要求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同步前进,不能反复,特别是周期长、投入耗资大的工程项目,如果疏于成本管理,代价是巨大的。这是项目成本管理区别于其他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特征。 3.项目成本管理在控制上具有超前性。由于工程项目一次性特点,要求项目成本管理只能在不再重复的过程中进行,决定了项目成本管理的超前性。为保证工程项目的必盈不亏,成本管理就必须做到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而不能事后算账,项目从承包开始,就必须采取“于前预算、于中核算。边干边算”的成本管理办法,不能“只管干,不管算”。如果在工程项目结束时再进行成本费用核算,必然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4.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具有综合性。在项目成本管理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这六大环节性中,只有依靠各部门配合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项目成本管理范围具有约束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只是对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管理,从实行“制造成本法”后,并非所有收人都属于成本管理范畴,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就不在此范围内。另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它与施工过程的质量、工期等各项管理是同步的,成本范围还受到施工场所以及管理阶段的约束,因此,必须从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确定成本核算范围。 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由于成本管理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在推行项目承包管理的实践中,项目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项目管理不规范体现在组织机构上,近年来,施工企业一直都在探索体制改革,时而三级管理(公司、分公司、施工队),时而二级管理(公司、项目部)。一会儿取消项目部,一会儿保留项目都,有些企业各种体制并存。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企业的两层(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两层分离被误认为以工程项目为中心,项目部与企业分离,过分强调和夸大项目组的作用,使得项目经理拥有生产指挥权、劳动人事权、资金调度权及材料采购权等。结果,由于项目组缺乏约束,各种管理上漏洞百出,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与此相反,一些企业一度紧缩,加强对项目的调控,结果项目组缺乏相应的权力而又担负着企业在项目上对业主的履约责任,项目班子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程上不去,出现“一

效益管理论文第7篇

物业管理品牌的作用

1、物业管理品牌体现物业管理诚信效应物业管理的品牌就是为用户提供合理的收费价格、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服务,也体现出物业管理企业给予业主的诚信。物业企业建成优秀的小区、楼宇、安全文明品牌小区,在提高了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价值的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物业管理品牌不仅有利于完善开发商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而且让潜在的购房者更乐意慷慨解囊,还为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深圳万科、北京美林花园等成功的物业企业案例可知,良好的物业管理可以带动房地产的发展,从美林花园的物业管理在北京的市场上一炮打响后,便将房地产公司更名为美林正大,并形成的美林系列房地产项目,使物业公司的不断升值,房屋的销售价格不断攀升,给公司带巨大的经济效益。2、物业管理品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具有良好的物业管理品牌,可以让现实的与潜在的购房者(消费者)对物业增加更多一些信心,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多业主十分注重和挑选物业公司的服务品牌,他们在现场选房直接与物业管理人员接触,通过物业管路人员的仪表、言行、工作与服务态度等来衡量物业管理品牌的优劣。可以说,物业公司的服务品牌直接推动和影响房地产的销售业务。因此,创建物业管理品牌是物业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有利于推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而且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构建物业管理品牌

效益管理论文第8篇

财务管理贯穿整个企业的利益关系,控制企业的日常资金周转,对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资金,企业才能够生产投资,显然,资金是所有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企业在筹资方面需要选择成本低,风险较小的筹资方法,通过财务部门给出的数据,尽量减少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倒闭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资金周转流通,所以保持企业资金可以畅通的流转是财务管理需要重中之重考虑的,在选择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是否资金回笼快,保证资金有效流转,这也是企业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方面需要积极加强管理手段的。对于应收账款,需要缩短应收期限,尽量采取货到付款,钱货两清的方式,在应收账款中,尽量拖延归还欠款的时间,为企业更好的利用资金做铺垫。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努力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实现,财务管理正是企业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依附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如果企业管理不当,那么财务管理势必会受到影响,财务管理还具有指导性,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其他工作具有引导的作用。

二、利用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措施

2.1科学投资,最大程度上提高收益

企业想要提高自身收益,首先就要考虑在投资回报上的收益。提高投资收益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在经过系统的调查后,确定未来投资能取得良好的反馈,选择好的投资目标和方向,这是对企业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决定着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的情况和发展方向,调查清楚后投资的项目目标,还需要认清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二是制定投资方案。其中包括财务部门对资金未来收益率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风险的分析,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财务部门需要给出两份以上的企业投资可行性方案才能供领导者决策是否在该项目上投资,选择其中最优的投资方案来实施,站在企业最获利的角度。三是评价投资方案。分析投资方案收益和风险,明确投资方案可行性。四是适时调整投资。由于投资项目的环境会变化,项目的前景也会发生变化,针对这一特点,企业要随时关注变化的大小对投资做出适当的调整。

2.2科学的筹资,降低筹资成本

投资的基础是筹资,筹集到资金才能用于企业发展,制定科学的筹资决策,降低筹资的成本,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的几点要求如下:一是根据投资的情况制定筹资的计划。筹资是投资的基础,筹资是为投资活动的,二者环环相扣,只有针对投资的情况才能更好的筹资,筹资是不能单独的存在的,要根据投资来决定。二是筹资费用成本。越低的筹资成本,能更有效的提高收益,财务部门需要分别计算银行贷款、股票筹资的途径所需要消耗的筹资费用来进行比较。选择最低成本,最优良的筹资渠道。三是结合企业目前的负债情况,是否能承担起新的负债,在优化负债结构上选择最优良的方案。四是选择筹资方案,前提条件是风险较低,可以控制,尽可能选择成本低的筹资措施。

2.3合理安排股利分配

做好股利分配也是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之一。股利分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税收之后剩余的资金进行股利分配,综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根据国家规定的最佳分配政策来进行分配,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分配的优先顺序来进行划分。二是首先关注企业的工作员工们,兼顾到这些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职工的利益,在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及股东利润上合理分配。三是贯彻优先原则。先企业后股东,在利润不足分配的情况下,先用于企业自身的负债归还及发展上,有多余的情况下再照顾到投资者的利益,如果没有利润或以前年度一直在亏损,则不会分配利润。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