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资源建设论文

资源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5:59

资源建设论文

资源建设论文第1篇

作者:曾娟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图书馆馆员作为高校教工的一份子,在高校中的地位相对低下,工资水平基本上处于高校教师中的低层,高校图书馆人员比例关系失调、效率低下、公平感缺失、馆员的主动精神被抑制的人力资源现状与数字图书馆发展极不协调。人才的流动由市场来决定使得哪里待遇高、福利好,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人才就往哪里流动。高校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人才队伍不稳定,而科学合理地分析图书馆人才流失的各种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使图书馆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好,并充分发挥人才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平时的岗位中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但是馆员对于长时间从事图书馆单一的工作积极性逐渐减低;另一方面,图书馆在管理中应该加强对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他们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些馆内对于馆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不高,在对他们工作业绩进行测评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工作绩效及能力的考核,然而对他们在思想文化素质方面则要求不高,且对这方面的考核较少,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上,馆员对待其思想素质考核方面积极性也就不高。另外,由于馆内多数馆员并不是学图书馆专业,在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学习上也就较浅。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们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图书馆知识的学习。

所在高校的人事部门和图书馆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有些高校的职工待遇向行政倾斜,管理人员的岗位津贴明显偏高,图书馆的副高职称的员工待遇明显低于科级干部,职称高低几乎没有差别。针对此类现象,必须转变导向,向职称倾斜。首先应落实员工的职称待遇,特别是图书馆系列员工的职称待遇,就高不就低,引导广大馆员积极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职称,形成你追我赶的“赶超”氛围,进而达到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的价值,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能力和开发潜能,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知识型馆员。高校图书馆员也要打破传统管理的模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人为中心,同时也要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制定知识管理的目标、计划和措施,加强知识集成以产生新的知识,帮助师生在图书馆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借助服务平台帮助师生进行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分析,为其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分析家、知识管理者、知识领航员,成为具备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们学习的主要阵地,图书馆的环境及设施的更新对学生们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在校师生们学习和探索新知的重要场所,舒适和现代的图书馆环境更能够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一个环境良好的图书馆更能够吸引读者在图书馆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加强建设好图书馆的读书环境,让师生们能够在一个舒适而现代化的环境里学习,不仅能够发挥读者们在其中学习的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形象。同时,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中还应为师生和读者们配备相应的学习办公设施,提高图书馆工作服务的范围,如一些打印室、饮料部、文具部等以备学生们及时使用,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同时,在图书馆藏书资源功能方面要加大完善力度,尽可能的提高对馆藏图书及现代化网络数据库等相关资源的引进和应用,提高馆藏搜索资料的使用率,让更多的读者能够通过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料这一窗口掌握到更多的资料和知识。服务理念与时俱进图书馆的发展不仅在管理制度上要科学完善,在其服务理念上也要与时俱进。图书馆在更新教学用学习资源和文献资料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师生们进行宣传,让他们熟知使用新资源的方法和操作,特别是要对入学的新生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讲解,让他们熟知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如何查阅书籍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员的服务要不断地更新服务理念,扩宽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模式,只有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服务,才能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3]。

同时,图书馆要不断开辟新的网速服务形式,如在网上图书馆中设置一些电子信箱地址、新闻公告栏、留言和评论交流区,通过在网上对读者们提供多种交流服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就是要求高校图书馆既要让馆员能够以开放性的视野去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和参观访问等形式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也要求高校图书馆利用外部技术力量开展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从两方面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岗位的要求,紧紧地围绕岗位需求,根据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现有馆员进行培训考核,其次要利用外部技术力量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聘用非正式员工、实行业务外包、加入图书馆联盟等多种有效形式改善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状况。即充分立足于馆员的使用和培养发展,积极而又务实地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合理利用外部技术力量,以此推动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4]。无论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如何变化,在构成图书馆的资源、技术、人员三个主体元素中,只有馆员才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完成知识交换的真正界面[5]。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宣传地。现阶段,我们要重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科学和合理的发展策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为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资源建设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就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问题,对明确资源建设的定位、理解与掌握管理应用系统的功能、进行资源组织和解决资源使用权问题进行了探讨。

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广西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广西先进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和利用是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这对扭转农村和贫困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匾乏状况.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共享工程建设中资源建设和利用是核心和灵魂是共享工程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衡量文化共享工程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广西在努力做好共享工程各级服务网点建设的同时,把资源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总结建设的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共享工程资源建设。

1明确资源建设的定位

广西位于祖国南疆,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和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与东南亚内陆相交,是联系中国和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和大西南出海通道。广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生态和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世界级的自然山水风光等旅游资源珍稀可贵,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广西又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汇处,文化的吸纳和辐射空间广阔。这些为我们参与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极有利的基础条件。

为了有序地开展资源建设避免重复我们在资源建设中始终把握着一个准确的定位正确地处理好国家中心与省级分中心资源建设的关系,实行适应需求、有效建设的原则。在国家共拿工程资源建设的框架下将建设的重点放在突出广西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资源建设上精心策划、精心选题,寻找亮点创造性地开展资源建设形成广西特色和品牌。对于基础信息资源和共性资源建设,我们的原则是采取与国家中心共享的方式,以达到集中精力,集中优势,多快好省,高效率进行资源建设的目的。

广西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思路是,以现己形成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工作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将原有其它系统建立的数据库资源按国家中心的相关标准逐步进行整合,为全国共享创造条件,广西图书馆于2006年实现了trs全文数据库向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数据迁移:另一方面对新建数字资源,以广西文化系统可控资源为主,建立舞台艺术、图书馆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资源;建立适合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实用技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学习以及大众生活、社会教育密切相关的资源。突出广西地方特色,使广西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成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2、充分理解与掌握应用系统的功能

在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中对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对于资源建设的构成和质t至关重要。在广西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中我们对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解是相关群的概念而不是多个数字资源简单的堆砌;对一条数据的理解不是平面的、独立的而是能体现知识的立体结构、有机关联的。基于这种工作思路我们在资源建设中始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相结合一直采用由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推荐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

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是国家图书馆开发研制应用于”中国实验型数字图书馆“的系统平台,该项目2005年获得文化部创新奖。系统由资源建设体系、用户服务体系和资源管理体系组成是一个体系完整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图书馆等单位对数字信息加工、提供利用和管理的需要。该系统数据资源建设以国际元数据标准为基础制定了统一的数字数据著录标准同时采用了标准的xml文件格式使数据加工达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将各馆物理上分散的数字资源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和存储体现出良好的知识结构性。该系统采用灵活直观的树型数据库结构模式可使数据加工中体现出一条数据的各个层面和与其它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使读者检索到一条数据时可获得一批相关的数据体现出知识的立体结构性。该系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资源加工中可实现自动标引、自动分类、主题词自动提取等功能并能快速将加工好的信息资源送上互联网为读者提供服务。该絮统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仅支持大馆进行大规模的数字资源建设,也可在中小馆中用于规模不大的数字资源加工和组织并可在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上使用。

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认真理解系统的基本思想和资源库之间的关系掌握实现系统功能技巧灵活有效的加以应用。目前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两个省级中心和南宁、柳州市分中心利用该系统共建立了20多个数字资源库并建立起了各库之间的相关关系实现数据间的链接和跨库检索。具体数据尽可能地体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数据的内容增强可读性。同时还可根据共享工程资源利用的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不同主题的资源提供利用。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广西图书馆和广西桂林图书馆就利用资源库中的相关数据共同组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专题栏目。

2006年,我们在文化厅的指导下利用该系统异地检索的功能完成了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与南宁、柳州市图书馆共同打造的广西共享工程元数据检索平台建设将广西共享工程元数据分别存放在广西图书馆和广西桂林图书馆的服务器上对象数据分别存于各参加馆的服务器上实现了两个省中心和两个市级分中心,南宁、柳州和桂林三地的资源共享读者通过一个界面就可检索四馆三地的资源在省区共享工程资源利用中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3精心进行资源组织

利用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进行资源加工资源的组织是一个重要内容。要体现数字资源的知识网状立体结构资源的组织的理念不仅是建一个库的问题而应是如何建立一个主题资源群体的问题。一个主题资源的构成是由一个主库和若干个辅库组成的屯主库与辅库的关系是根据将要建立的主题资源来确定的。并且主库与辅库也是相对而言的。

如:”文化旅游”主体资源是以景区景点库为主库,与建筑、民俗、人物、作品事件、土特产等库相关联组成文化旅游主题资源:“广西文物”主题资源是以文物库为主库与作品、事件和机构等库相关联组成的。一广西舞台艺术”主题资源是以作品库为主库与人物、事件、机构和景区景点等库相关联组成的。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建立“文化旅游”主题资源时景区景点库为主库其它为辅库:而建立”广西舞台艺术“时作品库就成为主库其它库与之相关联。因此在主题资源建立时就必需确定该主题资源与其它资源库的相关关系。

在资源建设中我们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充分考虑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广西我们针对两个省中心和市级分中心的实际情况确定资源建设以各自的地域文化、资源厚度为背景作好资源建设的分工界定分工协调打造各自的精品资源,并加以整合形成覆盖全区的广西特色的品牌资源。二是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要分析好确定的主题资源建设内容和相关资源编写好资源建设角本确定元数据结构。数据制作遵循国家中心制定和推广的标准规范认真做好数字资源采集、录入、编辑、审校等工作确保录入数据的质量。

另外我们还根据不同资源库和数据所反映的主题设计确定不同的显示模板丰富数据的个性化。通过不同的网页设计将资源整合推荐出来使资源丰富多彩。

4重视版权,依法进行资源建设

文化共享工程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手段,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必须高度重视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采取有效的方式妥善解决资源使用问题,避免因版权问题影响共享工程资源的正常建设和利用。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版权的使用问题:

(1 )资源收集与整合。在资源建设中对于资源的收集我们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注重平时的积累,我们利用公务活动、基层辅导和外出旅游等机会深入到广西各景区、景点和各有关活动现场等进行自主现场拍摄照片、视频和文本资料的采集;二是收集网络上公开、不涉及版权问题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三是对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汇编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建立了集资源采集和制作体系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资源。如广西桂林图书馆制作的“古东秋行”(视频)“桂林的雪”(视频),“南宁市图书馆的”老农家”等数据。

(2)通过举办活动获得资源使用许可。有目的的通过图书馆组织的各种活动组织资源与活动参与者签定资源使用协议书。如广西图书馆和广西桂林图书馆举办的‘’八桂讲坛“和“桂海讲坛“都事先与讲座主讲人签定资源使用协议,包括图书馆举办的flash科普动画制作大赛、摄影赛、演讲赛、读书征文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解决这些活动作品资源的使用权问题,获得了一批品质优良、内容丰富的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广西共享工程资源建设。

(3 )通过合作获得资源。广西图书馆加强对正在实施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所形成的文化资源的收集和整合,通过广西文化厅获得了一批广西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资源;2006年8月,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与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签定了合作协议获得了大批广西舞台艺术资源,此外,目前还正在文化厅的协调下收集和解决“八桂群星奖“和广西文物的资源问题。广西桂林图书馆与桂林市科普联合作建设“桂林科普平台‘’,具体负责桂林市科普联有关资源的制作与加工获得了一批农业科技和科普资源:还通过征集方式从桂林电视台获得了一批地方电视专题片。

(4)力争与相关单位和个人协商获取资源使用权。我们已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准备与共享工程合作单位,如广电、教育和新闻出版等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协商资源使用权问题。

广西实施共享工程建设以来,充分发挥全国独有的两个省级中心的优势本着分工协调、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突出地方特色、有效建设的原则狠抓不懈地开展资源建设。两个省级中心都建立了专门负责资源加工制作的部门,使资源制作加工持续有效进行。特别是2005年后我们按’‘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大纲’‘的要求,加大了资源建设的力度。广西利用国家管理中心提供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搭建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和服务平台制作了广西舞台艺术、广西旅游、广西文物、广西科普、广西人物、广西农业广西政策法规、广西地方文献等地方性、民族性主题数字资源253gb。其中广西图书馆数据35223条、图片15657幅、音视频374部数据量1246日;广西桂林图书馆数据20073条图片103487幅、视频854部,总容量129gb。

南宁和柳州两个市级分中心也利用国家中心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进行数字资源制作并已制作了南宁国际民歌节、南宁印象、广西少数民族和柳宗元文献等资源。

资源建设论文第3篇

>> 德国博士培养和学位论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硕士学位论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题研究 对美术专业学位论文的思考 俄、韩对日领土争端的舆论引导对中国的启示① 不应忘却的精神资源――俄苏文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美、德、俄、印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问卷调查分析(上) 美、德、俄、印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问卷调查分析(下) 基于合作储存理念的我国学位论文资源整合探索 印俄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浅析苏联(俄)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俄日两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微内容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 网络视频公开课对中国地质图书馆视频资源建设的启示 “JALIS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实践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中的思考 学位论文的材料收集及整理 撰写学位论文的几点体会 浅析学位论文的目录系统 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贺德方,周杰. 国家学位论文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情报学报, 2006, 25(5): 531-539.

[7] 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数据库[DB/OL].[2015-04-27].http:///home/index.trs?channelid=3.

[8]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DB/OL].[2015-04-27].http://.cn/Thesis.aspx.

[9]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DB/OL].[2015-04-27].http:///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MD.

[10] 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DB/OL].[2015-04-27].http:///.

[11] Open DOAR, 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EB/OL].[2015-04-27].http://.

[12] N.K. Sheeja.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ian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An Overview [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1,37(6):546 -547.

[13] shodhganga a reservoir of indian theses[DB/OL].[2015-04-27].http://shodhganga.inflibnet.ac.in/.

[14] The Russian State Library, Causes and Aims of Creation of DDL RSL[EB/OL].[2015-04-27].http://diss.rsl.ru/?menu=aboutus/48/.

[15] 贺延辉.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J]. 图书与情报,2012(4):26-32.

[16] Digital Library:Dissertations[DB/OL].[2015-04-27].http://diss.rsl.ru/.

[17] 吴开华.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学位论文描述元数据规范[R].北京:科技部,2004.

资源建设论文第4篇

教育部直属远程高校所建立的课程,编著,研究论文以及期刊论文等都是由高级阶层所提供的;较低的等级主要是在教案,教学参考书,考题以及学习指导等方面下功夫。资源库的不断拓展遍布各个门户网站(其中包含了开放教育资源目录搜寻,各种素材资料,数据的搜查),教育网站衔接(接入到Carnet、国际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调整(其中有资源质量承诺,资源转换等),资源评价等。并且,阶层和内容是相关联的,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远程学习人员可以到资源库中的各个阶层中,获得更多高质量,全面,便于人们掌握的信息资源。因为远程开放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教学课程资源的种类应该更加的丰富多彩,要更加注重学习人员的资源使用价值。现在,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分类根据是否在线,可以划分为网上资源(网页和网站,多媒体课件,电子图书馆,网络课件等)和网上下载的资源(文字资料,影视资料,电视直播课堂,CAI课件等);因为多媒体的不同,可以划分成为印刷媒体资源(辅导资料,实验材料,参考材料,文字材料和作业手册等),影视媒体资源(电视网络,教学录像,录音资料和VCD光盘等),网络媒体资料等。因为教学资源种类较多,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有利的资源,从而更好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二、加强资源整体化构建中的双核思想

根据教学中的双核思想,在设计课程资源的时候要注重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资源,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从而实现资源间的互补效用。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向宽带,多媒体和高速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也更加的快速,便捷,从而使得教育信息更具人性化。大量的实验证明,媒体都受自身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学习者在学习中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主动性严重缺乏。所以需要把教育资源融合到多个媒介资源中,例如电视,互联网,印刷品,录影带以及VCD等,有效的发挥各个媒介的实际效用,从而更好的把信息方便,快捷的传递到学生和老师的手中。虽然教学媒体的特点,效用有所不同,但实际没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就是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因为课程不同,条件不同,学习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使用的媒体种类也各不相同。实际上,远程开放教育资源整体化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学习者为主要内容,根据辅助体系,其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课程老师,工艺专家的相互配合和支持,有效的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全面的,多层次,全范围的传播知识和学习技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资源建设经济性为基础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是我国现实教育的主要特点,开放教育的范围比较广,覆盖面积大,能够有效的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经济性适用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主要就是,能够使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清楚的阐释教学内容,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模式;可以使用印刷媒体来表达教学信息,就可以不用使用电子媒体。相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和少数民族区域,需要坚持实用的原则,适当的使用文字资料,视听资料(广播电视,VCD光盘)等资料,逐渐建立计算机网络情歌大复活,加强使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相关的教学资源。不论任何地方,印刷媒体现在都是比较方便和基本的学习工具,适合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现在还是需要加强投入力度,构建更多适合众多教育者的独具个性的印刷媒体。经济性原则不但需要开发教学资源,还需要根据学习者的承受能力,进行相应的选择和配置,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心理方面的,使用方面的和主观意愿方面的。如果学习者不愿意使用或是经济条件有限,即使教学资源制作比较先进,模式比较新颖,类别更加繁多,最后都会成为摆设,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中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新技术,新媒体不受学习者的欢迎,资源构建的过程都会受到阻碍。

四、调整资源,进行共享

资源建设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青海省文化信息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阿述,分析了青海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原则、内容及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旨在建立以元数据、对象数据为基础,以资源库和资源目录为内容,以版权转让为保障,实现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整合、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功能的资源建设体系以及元数据统一维护、对象数据分布存储、优质数据集中管理的开放性、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平台。

数字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文化信息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共建共享,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这就要求文化共享工程应以文化系统的可控资源数字化为基础,突出文化信息资源特色,同时组织并整合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民族的、传统的、满足基层群众迫切需要的优秀文化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图书期刊等书目数据、其它系统建立的资源库、素材资料等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包括图书期刊、舞台艺术、音乐美术、影视作品、科普知识、文物鉴赏等内容的分布式文化信息资源库群。

一、青海文化信息资源概况

青海是祖国西部的一个资源大省,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青海又是祖国西部的一个特色文化资源省份,蕴藏的独具鲜明地域特点和浓郁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厚重,绚丽多彩。

(一)青海文化资源

青海的文化资源主要由地域(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古文化资源万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及与以上文化资源密切相关的旅游文化资源组成。

1.地域(自然生态)文化资源。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大物博,地域上的辽阔性、复杂性、特殊性、差异性为海内外所罕见。境内雪峰耸立,绿原绵延,江河奔腾,碧海泛波。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青海占将近三分之一。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雄踞中央,西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北屏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唐古拉山横亘于南,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于境内,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高原明珠”青海湖及扎陵湖、鄂陵湖、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可可西里湖、哈拉湖等数以千计的大小湖泊星散于山川、草原。林木繁盛、水色旖旎的孟达风景区有着“青海高原西双版纳”之美誉,坎布拉等处的雅丹地貌是难得的地质奇观。青海的许多自然生态景观大都有美丽动人的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些神话传说见诸于古籍记载,如虎齿豹尾善啸的西王母、青海湖来源的传说、尧舜传闻、周穆王西巡、天柱遗迹等。曾有国内著名学者把青海喻为“中国的希腊”。曾任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的帕尔在1990年说“仅青藏高原一地,可以开发出许多文化宝藏”。可以说,在青海大地,处处都有可引起国内外瞩目的丰厚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

2.宗教文化资源。古代的青海处在内陆中原联结西域、吐蕃的通道上,是中原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的交汇点。汉族与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世居于此,多种文化交互影响,宗教积淀和影响甚为深厚。青海的宗教文化,主要由佛教文化(以藏传佛教为主)和伊斯兰教文化两大板块组成。据有关资料,全省现有藏传佛教寺院600多座,伊斯兰教寺院近千座,还有少量的道观和基督教、天主教教堂。这些寺院观堂不仅是当地宗教文化的中心,也是储藏国家部分珍贵历史文物的宝库。它构成青海文化资源的特色板块。

3.古文化资源。青海的古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已发现的古遗址、墓群有几千处,发掘各个时期、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400(〕多座,出土和征集到的文物10多万件。青海古文化资源由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城堡、古建筑、古战场等构成。古文化遗存证实了早在二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青藏高原劳动生活,这已为柴达木地区发掘的数百件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所证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在青海有大量分布。乐都柳湾墓地是目前国内已发掘的最大的一处原始社会晚期公共墓地。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一方铜印,阴刻篆文“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八字,对研究匈奴与内地关系史有很高价值。青海的古代彩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大通县、同德县出土的两件舞蹈纹彩陶盆,堪称国宝,标示了青海“彩陶王国”的地位。青海境内有较多古城遗址。海晏三角城是汉代西海郡城址,有王莽所立“虎符石匾”为证。还有乐都老鸦古城(破羌城)、南凉古城、吐谷浑伏侯城(铁卜加古城)、确厮哆政权青唐城(在西宁市)、丹阳宋代古城等。青海境内较为有名的石刻有海晏汉代石虎、乐都东汉三老赵宽碑、西宁北禅寺露天金刚、玉树大日如来佛造像等。岩画在省内有广泛分布,系国内岩画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岩画分布点14处,1000多个个体造像。其中研究价值、旅游价值较高的有天峻卢山岩画、格尔木的野牛沟岩画、德令哈的怀头他拉岩画、刚察的舍卜齐沟岩画等。壁画在青海名气颇响,西宁北禅寺石窟近200个洞完中,遗存有隋、唐、宋、元时的壁画,其中的“九窟十八洞”素有“西平莫高窟”之美誉。乐都瞿昙寺有壁画近800平方米,其数量之多、连缀之长、艺术之精,确为少见。塔尔寺藏传佛教画系具浓厚印、藏风格的壁画,与堆绣、酥油花共称该寺艺术“三绝”。发祥于同仁隆务河畔的“热贡艺术”,是与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的以绘画、雕塑为主包括堆绣、建筑装饰在内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俗称“吾屯艺术”、“热贡艺术”,以其作品艺术精美、技法精湛传播于我国西北及东南亚佛教国家。青海的古建筑多以明清以降的寺院为主,建筑型制既有汉式特色,更以汉藏、汉回合璧风格见长。

4民俗文化资源。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有5个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灿烂文化与个性化的民族民间风情与民俗。青海是国内藏族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藏族也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藏族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其在衣食住行及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与其他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习俗和风格,创造了文化艺术、建筑、医学、科技、宗教方面的辉煌成就。整个藏族地区堪称“歌舞的海洋”。玉树地区的藏族舞蹈独树一帜,标领风韵。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举世公认的中国藏族说唱文学巨著。流传在藏族民间的神话故事、谚语等哲理深邃,启示性强。至于酒曲、情歌(拉伊)、祝词等,更是人人得以说唱。青海藏戏集歌剧、舞蹈、哑剧等表演手法于一体,经典剧目常演不衰,是藏民族戏剧艺术的奇葩。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中积存的用藏文书写的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医学等文化史料、典籍文献浩如烟海。藏医药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是历史悠久的青海少数民族之一,土族民间舞蹈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土族婚礼始终伴随着歌舞。民和县三川土族地区每年农历七月至九月历时数十天的“纳顿”节,场面壮观,被誉为“东方的罗马狂欢节”。土族的民间体育项目“轮子秋”为其独有。土族阿姑的刺绣品巧夺天工,行销海内外。撒拉族先民于700多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东迁到循化街子一带定居的历史传说,给这个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撒拉族民间传唱的撒拉曲、宴席曲等,音乐语汇美不胜收,充满诗情画意。青海境内牧区的蒙古族同胞一生几乎是在马背上度过的。蒙古族“那达慕”活动就是以马为主题,集音乐、舞蹈、体育为一体的民族文艺盛会。青海的回族在宗教与聚居分布上十分严谨讲究,各种风味小吃自成体系。青海的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与各少数民族同胞长期共同生存于高原,与内地汉族在生活习俗上已有细微差异。青海汉族过年时所耍的“社火”,是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综合的表现性艺术。河徨地区汉族民间说唱艺术品种有平弦、贤孝、灯影、道情等。平弦在解放后已由政府主导支持发展为青海的地方戏曲剧种。“花儿”是青海最具魅力的民歌演唱品种,久负盛名,“花儿”深受青海汉族及藏、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喜爱。

5.旅游文化资源。青海旅游资源因自然人文资源而具有古老、奇特、美丽等特点。因其古老,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神秘感;因其风光雄奇秀丽,对游客产生必来一睹的游历感;因其风格迥异的民族民间风情,对游客产生探寻释惑的好奇感。此外,江河漂流、登山探险、狩猎垂钓、青海湖国际自行车环湖比赛及高原动植物考察等特色旅游也是青海旅游的亮点。

(二)青海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青海省公共图书馆逐步建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馆藏丰富、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系统有序、文种载体多样的地方文献体系。同时围绕省科研、生产、建设重点,及时努力建设相关专题的文献资源,力求形成优势,以求最大限度满足青海省社会发展需求。

二、建设原则及其内容

(一)建设原则

1.联合共建、资源共享。青海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工程。只有携手共建、团结协作、彼此协调,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海量超大规模的资源库,仅靠少数图书馆参与不行,要靠全省文化系统的所有单位联合起来,共同参与,资源库群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2.需求牵动、突出特色。资源建设的内容要适应社会和公众的需求,要从社会和人民群众所急需的文化信息方面人手,优先选择有需求、有特色、有基础、易见成效的项目,循序渐进,逐步滚动发展。信息库的建设要充分注意资料性、知识性。 3.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为达到数字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资源内容的可互操作与交换、长期管理和使用,以保证资源库建设的科学、有序,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整合,要从数字资源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明确资源建设的具体标准。资源组织形式可以是MARC数据、格式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HTML文件、文本全文、还可以是多媒体文件。

4.完整库群、保持系统。重点建设专题库,无论舞台艺术、音乐美术,还是信息资源,必须连续建库,力求系统配套。

5.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青海省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分步实施,讲求实效。不宜过分求高求全和一步到位。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地方财政也要力所能及地增加投人。

(二)建设内容

1.青海文化资源库。包括宗教文化资源库、古文化资源库、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库、旅游文化资源库(含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库)。

2.青海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库。包括青海地方期刊全文数据库、青海地方报纸全文数据库、青海地方图书全文数据库、青海年鉴全文数据库、青海方志全文数据库。

3.青海藏语影视(安多语系)。承担国家管理中心藏语译制工作,主要译制讲座类资源和农业视频资源,以扩大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传播范围,增强传播力度,丰富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每年从管理中心网站上公布的《讲座类资源目录》中选择30场适合本地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讲座,《农业视频资源》中选择适合本地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农业视频资源20个。

三、建设重点

(一)宗教文化资源库:佛教、伊斯兰教。

(二)古文化资源库:彩陶、古城、岩画、壁画、堆绣、酥油花、热贡艺术。

(三)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库:玉树藏族舞蹈、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酒曲、情歌(拉伊)、藏医药学;土族婚礼、土族阿姑刺绣品;撒拉族撒拉曲、宴席曲;蒙古族“那达慕”活动;汉族平弦、贤孝、灯影、花儿。

(四)旅游文化资源库(含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库):昆仑山、青海湖、坎布拉、雅丹地貌。

(五)青海地方期刊全文数据库:《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民族研究》、《青海师大学报》、《攀登》、《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

(六)青海地方报纸全文数据库:《青海日报》。

(七)青海地方图书全文数据库:考古文献资料、民族史文献、藏传佛教文献、青海省优势资源文献、民族民间文艺、青海历史人物和事件、高原医学、藏医药、盐化、石油、天然气、水电、有色金属。

(八)青海年鉴全文数据库:统计年鉴。

(九)青海方志全文数据库:省志、州志、县志。

四、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指导资源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起草建设规划,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年度建设计划;负责建成资源的验收。

(二)抓紧培养人才

人才是资源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资源建设的各种条件基本具备,但缺乏相应的人才。必须尽快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把资源建设的过程作为培养人才的过程,成为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

资源建设论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56-02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

1.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发展方针,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2.农村文化资源。农村文化资源是根植在农村的可以产业化的文化存在对象,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包括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农村生产文化资源、农村名人故里与历史遗迹文化资源、农村民情民俗文化资源、农村景观文化资源、农村饮食文化资源、农村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农村口述文化资源等等。

3.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机遇。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使农民转移就业;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生活宽裕的新渠道。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如山地、山林、房屋、果园、池塘等,因开发而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新形式。通过精神生产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客观上可以提高农民的求知欲、审美能力,而市场的竞争性也迫使农民努力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推进村容整洁工作的新载体。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本质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为了吸引旅客,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消费者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高层次游客为农民解放思想提供了便捷的路径,而开发资源更是市场配置、企业运作的过程,对于强化民主意识,树立先进管理理念作出更大贡献。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都“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2.目标上的统一。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但不能把新农村建设规划成简单的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也不能把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成没有农业、农民特色的“新农村”。二者协调发展,首要便是目标的统一。

3.规划上的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在规划层面就需要做到高度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旦确定某地域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就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开发规划有机结合。

4.实践中的协调。实际操作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也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共进,其中包括政策层面、基础设施、资金、时序、人员、效益等等,以期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树立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意识。观念的进步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在现代产业经济中,生产力已得到极大释放,文化与物质的关系,不再是谁先谁后,更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文化本身已经嬗变成产业资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时代走向跨步而来。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不仅要搭台,更要唱戏。要充分认识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确立文化资本的价值观,牢固树立农民可以办更能办好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

2.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环境。建设农村文化市场,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作为重点目标,加快市场发育,培育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链。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和发展各种文化服务中介机构,完善文化中介机制。另外,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着力解决好面向农村市场、面向农村群众扩大消费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

3.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品牌。针对每个地区的特殊情况,我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方针,因地制宜,开发属于自己的独有文化资源,发挥自己本来存在的优势。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努力形成以农村为阵地,以乡土为资源,以区域为特色,以历史为厚度,以文化为内涵,能够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文化品牌。

4.注重包装宣传营销文化产品。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因此,各地应该充分利用海内外各种媒体、媒介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宣传,使形象得以远传千里,品牌可以立足万世。尤其是需要大力营造氛围,将各地的文化资源价值全面彰显,闻名于世,如此,发展文化产业便可事半功倍。

5.大力加强农村村民自治进程。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那些需要开发,以怎样的形式开发,项目主题和产品是什么,当地的农民都可以发表意见和看法,尤其在开发过程当中,更要亲历亲为,予以监督,使资源开发不仅取得最大经济利益,也要取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当地农民还须认真学习产业知识、市场运作以及科学文化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农民也逐渐转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满足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需求。

6.依法管理农村文化资源开发。首先,按照市场的要求对农村文化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流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其次,我们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治”行为,更要严厉打击农村文化市场非法违法行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普法力度,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尽快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四、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1.挖掘地域特性。中国的农村有的傍山而居,有的临水而建,有的沟壑纵横,有的一望无垠。地势千变万化,地貌千姿百态。因此,基于地域的特性是开发农村文化资源的第一选择。如古朴清丽的水乡周庄,凭借着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灵秀的吴地文化,周庄镇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运用市场手段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周庄迈向国际旅游市场步伐,使周庄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2.依托名人效应。作为中华历史名人,他的思想及对历史的影响都值得后人去探讨、学习、借鉴,这是发展农村名人故居旅游的现实基础。而作为现实名人,通过他们的个性表达向全世界展示当地特色,也可以说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前者如的故居――韶山,几十年来,数以亿计的游客来此游览,瞻仰伟人旧迹,浮想怀念,温润心灵。后者如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更使刘三姐的故乡在刘三姐和张艺谋的赫赫声名下,远播中外,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3.利用民间元素。中国农村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而绚烂多彩,是现如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比如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是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粗犷豪放的腰鼓、雄浑古朴的剪纸、简洁夸张的农民画和高亢优美的民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安塞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大投入,创新思路,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接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子,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4.打造重大项目。“任何一个地区独占的地理历史资源,都不是稳操胜券的独门暗器,都有被别人以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打垮的可能性。”因此,就算是那些著名的文化景区如果在产品、服务、推介上面缺乏新意,也会慢慢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反之,那些没有独特资源的地区,假若通过重大项目的打造,无中生有,就可以成功开发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横店――短短的十几年,就成为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为中国影视旅游产业竖起了一座丰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欧阳友权.文化产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郭焕成,郑健雄,陈田,杨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70.

[5]雷喜斌,陈宜安.乡镇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黄映辉,史亚军.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营[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93.

[7]花建.区域文化的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118.

资源建设论文第7篇

部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对接产业振兴、服务青年成才,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合建资源,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它面向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应该是“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共建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共享”,核心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必将有效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本专业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将近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库建设,有效的将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学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4结束语

资源建设论文第8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城市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广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阳(50.5%)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济效益(如税收)、社会效益(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还比较低,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高于哈尔滨(16.0%)、青岛(18%)、沈阳(18.6%)、北京(23.7%)、杭州(26%)、上海(26.4%)、重庆(26.7%)、广州(27.4%)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内5557.24亿元GDP中,“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绿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汉城市圈作为改革试验区,就是要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成为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而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最适合成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应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3发展“两型”产业的思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解决危机无法求助于产生这一危机的思维方式”。同样地,作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是不可能凭借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从而在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制度规范引导之下改变社会行为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两型”产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建设“两型”产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一条条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网络,有利于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湖北省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一体化分工为主,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因此,建立以核心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打造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一体化产业流程,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路径。

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摆脱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运用。要把经济增加值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创新、依靠知识转化上来实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园区建设,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成功对接,形成知识和科技产业链条。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实现节能减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的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为武汉城市圈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中提出建设10大产业链,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建材及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发展50个产业集群。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总之,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打造“两型”的产业链集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J].武汉学刊,2007,(6).

[3]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谢自强.着力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J].湖湘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