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煤化工企业论文

煤化工企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6:34

煤化工企业论文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1篇

煤制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充斥各种危险因素,无论做到怎样的安全防护,都需要员工具有危机意识,只有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危险的存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制油化工生产的安全。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应急措施教育培训,树立员工的基本安全意识,做到在生产中自觉保护自己和别人。员工还要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了解其原理,保证在真正遇到危险时冷静对待,正确处理。企业要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应急措施演习,让员工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可能的保障员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创造稳定安全的环境。

2做好事故预防措施

事故影响最小的情况就是事故并未发生,这就要做好相关事故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一般建立在员工安全意识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并由相关人员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并制定相关的行为标准,在企业内部发行,让员工阅读,掌握相关的行为准则,并依照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对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防护改善,避免员工由于一时疏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可以添加一些预警设施,例如生产车间的可燃性气体检测,平时应该注意通风,在通风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设备在气体浓度达到最低爆炸极限时就发出警报,此时应该疏散全部员工,并及时打开车间内的换气装备,将可燃气体及时疏散出去。还可在车间醒目处张贴提示标语,例如对于可能出现危险的机台上贴上相关宣传标语,当员工进行操作时便能看到,并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3建立应急处理系统

煤制油化工的生产过程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严重事故,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以及各种预防措施都只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系统,将已发生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生产源的危害,对严重危害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要素深刻了解,尤其是煤制油的原理以及各种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及消除方式。加强危险源的检测,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及时将检测报告上交管理人员。

4应急物资储备级装备配置

企业根据同类企业的教训,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状况,添置适当的防护装备,例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隔热服、长管呼吸器、应急照明灯、对讲机、编织袋等,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满足工人在事故中的基本保护。另外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应急小组,请专业消防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应急措施培训,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得到第一时间的控制。条件允许的话,企业可以购进大型专业的消防设备,例如干粉车、重型泡沫车等,另外可购置一些用于工人急救的设备,例如相关的药品、呼吸器、及担架等,保证受伤害员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5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煤制油化工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并请专业部门给予指导,并与当地消防部门进行合作,建立完善的合作系统,当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消防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事故相关信息并及时出动人员处理事故。企业内部在遇到事故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救,减少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并在消防部门人员到来之前将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员工必须对相关救治方法烂熟于心,平常的培训及演练必不可少。企业应该根据生产需求,在生产任务相对轻松时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急救知识宣导,并让员工熟悉各种消防器具的使用,增强整体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6结束语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一、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精神,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直接接触大自然的过程,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要将安全文化引入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让全体人员养成一种习惯,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和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起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的企业都进行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企业的领导层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很少有领导会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即使有的煤矿企业领导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也只是把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在了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方面,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支持,造成了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煤矿企业对于安全文化建设比较重视,但只是局限于进行一些口头或是纸面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转化为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但是由于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将安全生产进行深入化,因此也就没有使员工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最终造成了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安全文化建设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

传统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表面,实际操作性不强,因此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发挥的作用不大。另外,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在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部门制定相关的计划和措施,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施行起来也就缺乏计划性,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没有主次,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此外,还有部分小的煤矿企业没有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内容之中,只是在平时的会议中强调一下安全生产,把安全文化建设当做一般的安全教育来抓。

(三)未形成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

目前,我国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三个方面。由于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所以在执行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要按照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确保安全文化建设测量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

三、推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

要提高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提高每一位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来约束员工的思想;另外,还要从行为上对员工进行安全约束,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炭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此外,煤炭企业还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利用每天早会的时间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使企业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期以来注重的是理论,而对于实践建设方面还缺少具体的表现形式,导致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物质载体。首先,可以加强对员工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员工意识到安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创新安全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将企业精神、企业安全文化理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标语、安全警句、安全祝语等通过企业广播或企业宣传板报的形式张贴出来,也可以把这些标语制成条幅悬挂在生产车间的各个地方,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安全文化建设的标语。

(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制度建设是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可行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制度,才能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制定一套切实适合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将一切不安全生产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其次,要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坚决抵制不安全操作行为。

(四)建立监督与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监督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的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实。要落实企业的安全文化监督机制,首先要从领导阶层做起,在企业的领导层内部形成一股相互监督的风气。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外部力量对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监督,比如接受媒体或政府的检查等,都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监督机制的落实。为了激发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煤矿企业需制定一定的激励方案,比如,对于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安全生产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一些违反安全文化建设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从而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综上,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虽然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够建设出煤矿企业独特的安全文化,最终促进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伯冬青.我国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3篇

1.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概述

1.1.1定义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战略的实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抑制财务会计造假、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单位内部财务监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1.2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

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企业应当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实物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管理制度;四是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五是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六是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七是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八是成本费用的内部管理制度;九是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十是合同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1.2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对煤矿企业管理制度研究的文献众多,其主要观点如下。

1.2.1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理论研究

龚敏在《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以机制保稳健靠管理增效益》一文中论述:“煤矿集团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在财务基础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效的探索实践。”

张晓玲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一文中认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根本需求,他针对国内外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现状阐述了我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企业的特殊发展需求,创新的应用ERP系统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块。”

李怡在《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建立健全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是管理者思想认识偏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冲击;三是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财务管理意识有待加强等几方面。

李翠平在《树立科学创新理念,抓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文中论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货币形式对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及提高员工的险防范意识作为基础,通过加强或完善内部稽核、培养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全面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收节支,促进公司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王峥在《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中认为: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遵循合理原则有,一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意政策性;二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意科学性;三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重全面性。

1.2.2加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措施研究

王田宝在《煤矿非煤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论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有如下几点,一是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二是提高资金的营运能力;三是注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四是强化资产管理;五是严格控制企业的规模;六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

巩海霞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中认为:“做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首先,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既兼顾煤矿企业经济目标又兼顾社会目标的完成,不再单纯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转变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再次,科学设置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余美龄在《新形势下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中认为:“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二是不断修正、补充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四是转变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李洪波在《如何建立和完善农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文中论述:建立农垦企业内部财务誉理制度的几个立足点,第一,财务管理体制将企业内部的经济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第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原则》、《农业企业财务制度》的具体化,第三,财务管理基础制度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内容之一,它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和条件。

综上,国内对于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较多,但其研究层次大都停留在理论方面、宏观方面,缺少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方面的研究。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4篇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党委工作科江苏徐州221600

摘要:我国煤矿企业正在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关键时期内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促进改革稳定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下,笔者将针对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展开分析,进一步探索煤矿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煤矿企业;基层党建

煤矿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党执政地位的巩固非常重要,因此,新形势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对于煤矿企业的领导工作,全面推动煤矿企业党建工作,完善煤矿企业改革,对于提升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还不够,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矿企业改革工作的进行,煤矿企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更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就目前情况来说,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于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不够重视目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党政领导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我国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矿企业改革的进行,使得煤矿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都发生变化,而煤矿企业领导还是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完全没有意识到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对于煤矿企业的重要性,更没有想到利用基层党建工作去进行煤矿企业其他工作的调动,形成了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一味的将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摆在煤矿企业工作的第一位,将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放在次要位置,造成煤矿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形式化,党员积极性和执行力的下降。

1.2缺乏健全完善的机制保障健全的制度是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针对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煤矿企业党组织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随着国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煤矿企业发展的需求了,但是目前部分煤矿企业在改制后还是采用传统的制度进行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就造成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缓慢,没有给予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同时,在完善我国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煤矿企业监督考核工作更是保证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但目前煤矿企业还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使得煤矿企业各项党组织工作都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影响煤矿企业工作的开展。

1.3煤矿企业党组织机构和资源不完善煤矿企业组织机构和资源的不完善也是目前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煤矿企业在进行改制以后,都还没有建立起新的党组织,对于煤矿企业组织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加上煤矿企业党员匮乏,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不换届,很多党组织任期已满却没有及时换届,更是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就是,党组织资源的匮乏也是目前煤矿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自煤矿企业进行改制以后,很多党员都选择了提前退休或者离职,造成煤矿企业党员管理的困难,对于煤矿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4 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形式落后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和企业其他工作一样,都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只能极大地减弱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效力,但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在实践中还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很少对于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最终造成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煤矿企业改制后的要求。

2煤矿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

2.1 更新煤矿企业领导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建设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强化煤矿企业党员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煤矿企业党委的理论知识学习。想要完善煤矿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升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强化他们的理论知识学习,采用业务学习、政治学习、专题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强化煤矿企业党委领导的知识储备和理论修养。其次就是规范煤矿企业领导班子的决策程度。对于煤矿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划、煤矿企业运营方针以及煤矿企业资本运行的重要问题,煤矿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方向、人事安排、结构整合等问题,都需要煤矿企业领导班子采用集体决策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煤矿企业整体性的作用,确保煤矿企业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规范化。最后就是强化煤矿企业民主测评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想要提升煤矿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威信就需要强化煤矿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煤矿企业通过完善其绩效考核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能够帮助煤矿企业领导干部更加坚定其政治立场、确保领导决策的准确、收入分配的明确以及为人处世的公正。

2.2 健全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工作制度推进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完善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帮助,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长期发展。在进行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制定时,必须保证其工作制度的贯彻力,否则基层党建工作的工作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煤矿企业在制定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以后,还需要监督其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进一步确保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做好煤矿企业党员培训工作完善煤矿企业党员的培训工作,对于煤矿企业党员意识的培养,先进性的发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党员意识主要是需要煤矿企业党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身份,知道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具有较高觉悟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在工作和学习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完善煤矿企业党员培训工作,并对其展开先进性的教育,是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部分。煤矿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煤矿企业党员进行党最新政策、文件的学习,让党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纠正和提升自身的党员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推动煤矿企业工作开展的目的。

3 结语

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下对于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更多的要求,煤矿企业也有了新的内涵,做好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党务工作人员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强化自身学习,积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策略和方式,从而更好地推动煤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明.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3(7):98.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企业管理 精细化管理 架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1-03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anings and traits of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eanwhi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By discussing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management in coal mines companies and the traits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we design the framework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enterprises. At last,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s companies, we account for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Key words】Coal mines compani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fined management Framework

一、引 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这不仅使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也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的煤炭企业,在与国际相关企业高度对接过程中,受新价值链理论和国际企业先进管理实践的启发,经历中西方管理文化强烈冲击,在我国全社会从抓商机、抓投资到抓技术、抓管理的演进格局下,实现对世界知名管理咨询、管理培训公司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产品认识的新突破,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煤炭企业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但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现代化管理基础薄弱和发展历程短暂,乃至煤炭生产自身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就精细化管理内涵与特点、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及其落地前提等予以分析,以供参考。

二、精细化管理内涵及特点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或思想,早于科学管理初期泰勒时期已有所体现,于上世纪中期起在发达国家,如日本较为盛行,而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则应该说是新世纪中国管理文化的产物。本世纪初,汪中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精细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专业化、归核化、国际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论断,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企业“细节管理”研究的热潮,包括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研究。

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各机构的经营目标量值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1]也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2]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3]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不一致,但基本揭示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

2.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我国学者提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并非某种具体管理方法或模式,是一种追求,并非某种具体标准,是一种过程,并非某种既定目标,[4]而根据上述学者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点则在于:

(1)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源于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高级阶段,而规范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常规管理一种发展和引申,这种常规管理即为规范化管理。所以,精细化管理是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的跃升。

(2)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岗位管理。精细化管理最基本要求在于责任落实,职责界定清晰,业务流程衔接顺畅,而这是科学岗位管理的核心。为此,精细化管理是以管理岗位为重点,是建立在科学岗位管理基础上的精准化管理。

(3)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在于责任落实及其可量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围绕组织战略目标,将战略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岗,以岗定人,并已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加以考核评定。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取得预期管理成效的保障在于责任落实并可以量化考核。

3.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多年来,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事故总量仍很大,重特大事故防范能力依然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治理排查不彻底、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可通过围绕组织目标,精细规划,责任到岗,人岗匹配,权责利统一,强化责任落实,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此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2)有助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经营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分工愈加细化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的空间下凝练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乃至各行各业探索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考核,形成品质优良、成本低下、市场资信度高的产品和服务,历练出技术能力高超、发展潜力大、协作有力的队伍,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科学路径选择,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3)精细化管理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国内工业生产对煤炭需求供不应求和煤炭工业国际化战略的驱使,煤炭企业走向了国际化的历史关头。面向全球煤炭工业国际标准,出于安全、环保、节能等正常营业基本准则要求,结合我国乃至全球煤炭资源储量限制,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煤炭资源集约化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煤炭企业实现高速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就是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精细化产业发展模式。

三、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1.我国煤炭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加工企业,与工业中的制造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着煤炭生产企业实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特殊性。

(1)对市场需求反应不敏感。煤炭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属性,煤炭生产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属产品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产品变化较少,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程度低。

(2)供应链不完整。煤炭生产存在两条供应链,即原煤供应链和物资供应链,而原煤生产无上游产业,运输条件不稳定,使得煤炭企业的供应链不完整。

(3)生产过程不连续。由于工作面、台阶之间的换档和工程与生产相伴相生,使得煤炭生产过程不连续。

(4)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由于劳动对象、工作场所不断移动,地质条件突变,生产组织需要不断设计,设备需要定制,使得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

(5)劳动对象、资源的可耗竭性。鉴于煤炭资源储量的有限性,随着开采活动的开展,劳动对象、资源逐步耗竭,矿井、工作面、台阶等均存在生命周期。

(6)所有项目都由资源(矿产资源、人员、队伍、设备、物资)和作业组成,且存在非连续作业(剥离、掘进、搬家倒面、设备大修等)和连续作业(采煤、运输、通风、排水等)。

2.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剖析

十余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始倡导实施精细化管理,融合国内外、行业内外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极具中国特色和煤炭企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情况可归纳如下:

(1)基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我国煤炭企业十余年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局限于企业文化建设范畴,这不仅由于煤炭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作业环境艰险等特点而格外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更主要的是精细化管理的国际理念中包含着支撑企业管理提升的文化因素。

(2)基本以生产要素为主要管理对象。煤炭生产企业生产要素主要包含人才、安全、质量、物流、资金、成本等。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基本以生产要素管理为主,实施精细化管理也意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和质量。

(3)基本以现场为精细化管理实践基地。煤炭生产企业现场是原煤供应链的起点和物资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企业效益所在,加上现场移动性、部分自然因素的不可预测性、环境的多变性,现场自然成为煤炭企业重点管理之地和管理成败的基础。

总体讲,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仅处于探索阶段,尚需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重点等方面系统设计精细化管理体系。

3.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鉴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和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初级性水平,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科学设计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1)设计原则。在业务管理方面:第一,均衡交付。克服自身生产不连续、不稳定;尽可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客户要求(运输、电力);第二,集成计划。分解项目,决定路线,配置资源;长短集成,上下集成,水平集成;第三,项目控制。单个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第四,规范操作。建立标准化操作体系,促进安全生产。

从理论角度考虑,为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第一,要进一步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第二,在理念上要进一步丰富精细化管理内涵;第三,要有真正的方法体系;第四,要有选择地从西方主流理论“拿来”,要科学管理,不能胡编乱造,热衷开宗立派;第五,要考虑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承受度;第六,要结合行业特点。

(2)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为例,精细化管理理论架构。

如图所示,这一理论架构包含四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结构管理层、运营管理层、数据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分别实现业务规范,例行管理;作业标准化和稳定生产,改善运营效率;量化分析,有效激励;优化配置,有机组合,最终保证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这一理论架构的特点在于:

第一,管理目标在于规范、改善、发展,改变了煤炭行业先发展再改善、再规范的传统模式。

第二,采用了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模式,要求首先合乎逻辑地对企业进行透视和解析,要求系统思考,建立了流程、架构、制度、标准等管控基础和支撑体系,运用了Lean Production/6σ/5S/ benchmarking等管理思想,关注联系,关注全局,避免“细节孤岛”。

第三,以管理集成和内部市场化为主线。该理论架构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集成、管理集成形成分工细化的基础,同时,又通过任务分解和价值量化,孕育企业内部市场,实现内部业务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固化企业管理流程、标准和价值链条,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公平性、透明性、激励性和易操作性。

第四,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是该理论架构的落脚点,将岗位作为管理的对象和最小独立单元,以岗位价值为核心,强调人岗匹配。

第五,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运营和决策管理的技术保障。

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的前提

1.要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经验式管理的管理者依据过去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对企业进行人治,偏重于个人的自律而不是制度的监督,并且注重的是治人而不是治事。这种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手段具有高度集权化、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不足,在煤炭企业发展初期或者企业规模较小时,能够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煤炭企业形成规模、市场条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管理方式却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为此,煤炭企业管理要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业务流程再造、企业战略规划、绩效管理、平衡记分卡等注重定量的、具有信息化的有效科学管理模式。

2.要实现由业务管理向业务、职能集成管理的转变

二战之后,随着诸多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催生了新生产业领域,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让理论界和实业界领悟到人及人的技术能力在组织实力提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开始得到重视,要求职能管理能够支持业务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发展,煤炭企业管理开始由业务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集成管理[6]是一种效率和效果并重的管理模式,它突出了一体化的整合思想,管理对象的重点由传统的人、财、物等资源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为主的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知识含量,激发知识的潜在效力成为集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实践。通过这种转变,可加强对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发掘和结合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强化管理的点、线、面优势资源结合力度,最终提升煤炭企业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资源的结合能力。

3.要实现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现代企业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视性和可靠性,这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员工信息技术能力是直接决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成败。为此,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首先要实现管理人工化向信息化的转变。

五、结 论

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煤炭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按照组织目标,面向组织体系,重点把握决策层的项目组合管理、数据层的管理会计、面向体系的结构管理三个难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习惯,成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沙卫国、严永成.对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金融,2009(1):411

2 刘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管理研究,2007(4):15

3 朱维明.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领导科学,2007(12):51

4 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2):82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

一、引言

由于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很多企业的员工在思想上都受到了很多冲击,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这种冲击的力度更加严重,这就对煤炭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他们的素养,要以人为本,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要在把握社会形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二、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职工思想体现出多元化趋势。由于社会的发展,在煤炭行业中,员工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趋向。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对工作的要求产生了很多影响,他们对工作的经济效益要求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使他们在择业和就业时就会有更多的选择考虑。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产生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这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展开带来很大的挑战。

(2)企业的结构较为多样化。现阶段,由于社会的发展,能源的短缺,各行各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来越大,煤炭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规模也随之不断加快扩大,因为煤炭行业的继承党组织的建设是以煤炭行业的经济资本为基础,所以当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地变化。现阶段,煤炭行业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已经逐渐突破以往的单一模式,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3)煤炭企业的工作人员具有新的特点。由于时代的发展,煤炭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行业人才的涌入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新近涌入的员工在思想上观念上都有很多新的特点,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学习能力也比较强,当这些员工成为工作的中坚力量时,思想工作的进行也要采取一些新的方式。

三、创新建设煤炭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创新建设煤炭企业党基层组织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基层党组织在煤炭企业中与群众的联系紧密,并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很好。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优势,能够在矛盾尚未激化时将问题进行解决,这将大大提高了处理社会矛盾的实际效率,促进社会最终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能够加强党员强化企业的意识。基层党组织在企业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可以使员工的信守个人承诺,企业全体成员的工作能够得以高效完成,并且在工作中能够探索新的工作方向,以取得更多的企业拓展。

第三能够促进党的执政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利益分配,组织模式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方式相比,煤炭企业不仅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地位,同时还需要面对企业发展到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加以及时解决。基层党组织发挥其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对企业的具体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此,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煤炭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水平有直接影响。

(二)创新建设煤炭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

首先是新时期时展的客观要求。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煤炭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煤炭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就要抓住这一中心问题,不断改革发展,以实现企业的最终工作任务,这是基层党组织在煤炭企业发展的新的时期需要解决首要任务。

二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实际要求。基层党组织在煤炭企业中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要始终坚持党的制度,从作风和思想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拥有独立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煤炭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包括:(1)基层党组织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煤炭企业基层政治组织的实际工作。(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联系实际,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工作,发扬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优良工作作风传统。(3)提高党员和党支部工作系统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实际作用。

四、创新建设煤炭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途径

(1)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实际的工作的进行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个人来展开,因此,党员干部在煤炭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需求做好实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组织建设,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以组织的领导作用带动并决定企业的发展。在这所有的工作中,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先锋作用非常重要,要充分体现出来。

(2)思路上要体现向心力,要围绕中心。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党组织的建设要体现出主导作用,要将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体现出来,无论工作的任何环节,企业文化以及人才培养等等,都要围绕煤炭行业的发展重心来进行,这个中心就是煤炭的生产。从领导思路以及工作思路上都要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在这个中心任务完成上的作用,发挥组织的核心作用,体现组织成员的政策制定的带头作用,最终完成工作目标。

(3)展现凝聚力,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创新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实际了解员工的真实状况,体现出组织的领导能力的同时更要体现组织的凝聚力,要让员工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向组织靠拢,依靠组织并信任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高质有效。

五、结语

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受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冲击影响更为严重,这就对煤炭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他们的素养,要以人为本,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要在把握社会形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煤炭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进一步最近创新做简要论述:首先概括煤炭企业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然后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做相关阐释,而后主要介绍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一些具体的途径和措施。上文就此几点做了比较简略的概述,希望对未来的煤炭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工作推进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郝树伦.我国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商业,2011(20).

[2] 杨成.我国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7篇

【摘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煤化企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方向,背负着维持国家能源稳定的重担。煤化企业必须做好煤炭的开矿、采取、萃取等一系列程序,因此煤化企业在进展历程中是否可以达成党建工作对我国经济与政治的进步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研究我国煤化企业的发展进程,我们能够发现党建工作在煤化企业进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做好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不仅可以帮助煤化企业实现可持续长久发展,还可以加强并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已经成为我国煤化企业长久前行的关键。

【关键词】新时期 煤化企业 党建工作 核心竞争力

长久以来,我国政治工作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加大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力度,正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心血的融入,才会帮助我国国有煤化企业实现强大的政治凝聚力与核心战斗力,极大限度施展政治力量,为国有企业长久发展服务。可是在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改变,在国外思想浪潮的Ф下,在逐步建设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党建过程产生的淡化论、无用论等有误思想直接导致国有煤化企业走向错误的党建方向,制约国有煤化企业发展路线,给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到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在企业的意识形态建设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如何实现科学合理地运用我国煤化企业独具一格的政治文化力量帮助企业长久发展,为国家经济和政治建设提供科学的保证,是现代党建工作研究者探寻的重要内容。本文为帮助我国国有煤化企业实现科学的长久发展,根据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现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新时期下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现实状况

就目前为止,我国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已经获得了较为丰盛的效果,可是,在面临新世纪新时期的到来,尤其是在国家先进制度的不断修缮下,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有以下几点:

(一)党组织定位有误

首先第一点就是目前国有煤化企业党组织的定位有误。即使在《》中已经明文列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利用政治核心用处,要积极加入重要问题决策,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可是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党建工作很难用具体的理论研究进行量化,所以间接引发新老三会和中心核心等问题的争论,让企业内部在党建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现实情况工作和企业运行相分离的状况,让企业的党建工作难以深入贯彻落实下去。

(二)难以建设合理的党建工作机制

随着经济的飞速进步,现如今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制度已经难以达到企业发展对管理模式的需求,如果墨守成规,就很难将企业发展与现代管理体制结合起来,制约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调理企业内部党建工作机制要领,构建一个和谐、统一、有序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缺少党建工作应有的活力与动力

由于很多党员干部没有足够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工作态度,国有煤化企业在进行党建工作过程中,仅仅凭借自身的思维定势套用在党建工作中,忽视了企业本身的情况,导致在党员发展、党员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缺乏创新、循规蹈矩等,大大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力量,将来了党建工作的速率。

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国有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提高国有煤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将企业发展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上来,才有可能不被其他企业击败。建立合理的企业运营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完成可持续进展,为国有煤化企业做好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我国煤化企业应该以运营管理为重心,从而给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身为企业未来进展的强大后台,党建工作必须充分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利用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保证企业可以更好更快更高的持续发展。

(一)充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要领

员工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在各种生产力聚集的企业中也是最有活力和调动力的一部分,逐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每一个企业赖以发展的源泉。同志曾经讲过,在新时期下,必须提高党内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大党建工作力度,让四面八方的群众感受到党的魅力,将有德有才的人纳入党的使用范围,从而充分发展党的事业。这些言语给国有煤化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党建工作必须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为党建管理工作指明正确方向。

(二)加强企业执行力和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根据国家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章制度,颁发了关于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安排,其中提到党的基层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煤化企业中的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力量和核心战团队,在联络党与普通百姓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党在奋斗过程中的先进基础,帮助党组织活动,宣传党的重要性,背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因此,这些都让煤化企业中的党基层组织应该紧紧围绕基础中心,开阔党建的范围,加强党组织的作用,为整体企业服务,详细落实党的每一个工作,并且要取得实质性成果。煤化企业的运营流转过程、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的要点都是提高企业执行力,实现更好更快建设党基层组织。

参考文献:

[1]郭刚.核心竞争力视角下新时期煤化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06.

煤化工企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 煤矿企业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文化的整体浅析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名片,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软实力,体现了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建议。晋丽珍讨论了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趋势及创建 。梁志民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讨论,提出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各种竞争力的增强作用 。张皓月等分析讨论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创新要求 。陈春花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科龙及麦科特企业文化的分析,展示了文化分析的步骤,讨论了企业文化改造与创新的问题 。事实上,因为研究工作者、实务工作者、主管人员以及领导者等,通过实例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进行组织分析与管理是很有用的、有必要的一种工具和方法,提供了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另一个视角,从而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下的管理方法及策略。

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从业人员的表现是不同的,例如有些企业的员工工作很努力,常提出新构想、新的策略,企业的各种业绩也呈现不断增长;而有些企业则因从业人员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对外部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敏感度较低,从而不能产生新构想、新的策略。而这些都是由企业文化决定的,这些都说明,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沉积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它同时还是企业的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是一种无形资源,它通过企业员工在无形中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能力、管理效率、发展潜力。即企业文化还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集体学习和协调的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智力资本增值的能力,快速低成本地集中各种生产技能、技术手段和资源来应付各方面机遇和挑战的能力。而企业文化正是形成这些能力的推动力。煤矿企业,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也需要认真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

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大量相关调查研究证明发现,凡是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都遵循和坚持一个持续的经营理念。而存在于这些企业盈利背后的这些基本理念,体现的却是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也正是这种价值观和思想不断引导和激励着企业全体员工,并具有一种动态中的稳定性。煤矿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与其他行业明显不同。本文针对煤矿企业的特点,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认为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员工自身的需求、认同有很大关系。

所谓煤矿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全体员工通过各种方式的妥协和协调,形成的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共有观念、价值观和团体及个人行为进行规范的表现形式。企业的文化与创始人或早期领导人倡导的某种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有直接关联,但如果要最后形成为该企业的文化,就必须在企业员工中产生共鸣,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并成为一种吸引、指导企业员工的主导因素,并通过员工长期的坚持和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因此,煤矿企业要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分析煤矿企业文化建立的前提。

三、煤矿企业员工自身的需求

煤矿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管理者所坚持的观念和理念向关外,还与员工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即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是企业文化所坚持的观念和理念对企业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自身需求都能产生很好的补偿作用,这样,才会引起员工的共鸣,使员工从自身利益出发,自觉遵循和传播,从而形成一种共同氛围,逐渐成为企业文化。所以,煤矿企业文化的建立,必须协调煤矿企业员工自身的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相一致,这是能否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

由于煤矿企业员工具有流动性和时效性,企业文化要持久的对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就必须使企业文化具有适应性,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对企业员工变化所带来改变的适应性,另一个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所引起改变的适应性,即,企业文化在实际操作中,要获得企业员工和消费者的认同。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使煤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和企业战略规划的合理性,从而能及时准确的调整经营对策和措施,使企业具有适应各种变化的灵活经营理念和合理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具有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良好适应能力,能及时主动地根据市场信息不断调整企业战略,根据市场竞争的条件和需要作出最符合企业战略的选择。

企业文化如同一个强磁场一样,对企业环境中活动者生巨大的吸引力,表现为一种凝聚作用。它对企业员工具有粘合所具有年合作用和同化作用,使企业成员在与企业文化的共振过程中形成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形成为这些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而努力,即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员工会团结、协作、尽力拼搏。凝聚力的形成是企业整体利益与职工个体利益相互依存的结果,所以,建设煤矿企业文化,必须使煤矿企业文化满足员工的需求和获得员工的认同。但是,企业文化的凝聚性与排他性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凝聚性,才产生了企业文化的排他性。所以企业文化同时应该具有动态稳定性,能够随员工与外部市场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以使企业文化具有生命力,且使企业文化对煤矿发展始终保持“正能量”。

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要在煤矿建立企业文化,应该从煤矿和员工的需求出发,找到两者的共同点,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企业文化。

煤矿企业文化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煤矿企业物质文化层次,即企业文化建设的硬件环境,为企业员工提供一种舒适的环境。二是制度文化层次:这主要指在煤矿企业中长期形成习惯和习俗,不管成文与否,但已约定俗成;三是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层次:主要是指价值观念。

由于企业文化不是一种管理方法,而是一种管理理念;不是一种做事的行为方式,而是导致这种做事行为方式的原因;不是一种企业人际关系,而是这种人际关系所反映出的企业所倡导的、并有员工所支持的处世哲学;不是具体的工作、服务,而是员工对待自身工作、服务的态度,作为种氛围,它体现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又超越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因此,建立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应从下述几点开始操作。

安全是煤矿企业文化的基点,在煤矿企业中,员工与企业最大的共同需求是: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实现最大产量。即基本需求是安全,其次是经济需求。所以,煤矿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应该安全着手,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点,一切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以此为核心,所以,对企业来说,应该首先为员工提供安全工作的硬件环境,然后在员工中建立相应的安全意识。即企业应该在利润和安全之间找到均衡点,在保持企业自身和员工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努力建立各种与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

谨慎是煤矿企业文化的操作点,在煤矿建立各种安全设施的基础上,就要在企业各种事务中建立和培养谨慎的态度,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该在对待工作时,保持对生命的尊重,从而在做出各种决策和执行各种任务和活动时,应该始终保持谨慎态度,步盲目冒进,不违章操作,养成工作前多想一点,工作中小心谨慎一点,以保证安全生产。这就是煤矿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操作点。

负责是煤矿企业文化的中心点,当在企业中建立安全和利益一致后,通过培养谨慎态度,防患于未然。然后应该培养员工的负责精神,做到对事务人人认真负责,人人时刻提醒,人人时刻自查和互查的相互负责的精神。只有做到相互负责,才能真正做到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排除,才能在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员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一致,建立具有煤矿特色、以安全为中心、良性互动的企业文化。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建立企业文化的前提,提出了煤矿企业文化的几点措施,具体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朝川矿)

注释:

晋丽珍.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创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3,9,5:41-44.

梁志民.新时期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