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育教育论文

美育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9:17

美育教育论文

美育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美育教育;中职;美育教育;体育

一、美育教育概念

美育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创造的能力,从而使人们逐步树立美的理想、培养美的情操、拥有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教育,专指“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而广义的美育教育指的是真正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二、当前中职学校美育教育现状

目前,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中职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培训,而美育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由于各种文化的渗透与影视传媒的宣传,特别是中职院校的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小,生活经验相对单纯,缺少健康、正确地审美观点,主要表现在过度追星、盲目崇拜、模仿歌星、影星。加上青春期叛逆,过分追求和张扬个性;不能从生活中发现正确、健康的美,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就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容易对人生失去原动力,容易对生活失去目标与信心。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美盲”。“美盲”其实有二层含义,缺乏审美的眼睛;二是缺乏审美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不懂如何欣赏中国画和油画,更不懂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哥特式建筑,因为缺少相关专业审美知识,要说中职学生分不清生活中美与丑、雅与俗、文明与野蛮,难免有些有失偏颇。但中职院校的学生盲目的追求时尚,穿着怪异,浓妆艳抹;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盲目追究求社会上流行的“准三俗”内容,甚至以此为荣,如此种种说明职业院校必须大力改进和加强美育。

三、中职学校美育教育重要性的思考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净化内心世界,帮学生定向社会核心价值,满足学生精神和情感需要,帮助学生从价值意义上理解自身并按照美的规律从不同方面自觉的塑造自己。中职学生是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大部分刚刚毕业并且在初中阶段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完善自我,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心智,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是所有中职教工作者所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服装、烹饪和陶艺设计、插花、茶艺、香道等专业与美学教育密切相关,而学生由于美学知识缺乏,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自身素质的不足,因此,将美育课作为这些相关专业基础课,自然也是至关重要。而与美学教育看似不太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旅游、财会、物流、数控及机电类等相关专业,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网页制作、制作宣传册时,由于对美学知识相对缺乏,就设计不出优美的、令人眼前一亮、吸引别眼球的作品来,做出网页面由于色彩搭配不合适,效果不尽人意,也不能调出令人满意的色彩图案。

四、中职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方式方法

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中职院校应重视美育教育,让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正确的美学概念,并且养成良好的审美素质,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完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自主自立的精神。

(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中职院校的多数学生已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生旷课、逃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他们有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加上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社会阅历较浅,加上好奇心强,没有升学的压力,课堂学习又相对枯燥。利用孩子们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的特点,开设美学教育来管理和约束学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1.学生可以通过选修或听讲座享受丰富的审美体验,从中领悟到人性的真善美,对他们完善职业道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2.成立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美育兴趣小组是弥补美育教育不足的“灵丹妙药”,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活跃校园文化。兴趣小组可以根据各专业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烹饪专业开设图案、色彩和书法课程,计算机专业开设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旅游专业开设音乐、书法、美术欣赏和美术常识课程等。3.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文艺节活动。4.参观书画展览、举办书画比赛及艺术节活动。5.外出写生、旅游活动等。

美育教育论文第2篇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

1.在美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审美感受力指的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课文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的、直接的把握领悟,从而发生审美愉悦的一种能力。它的核心是感知,如果对课文中审美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明若暗,那就无法对审美对象作整体或部分的反映。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美育教育论文第3篇

为使高职学生能够顺利实现审美能力培养,有效接受审美教育,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美学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美学知识过程中要注意,该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美学思想影响下更好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从两个方面加强注意:①高职语文教学中美学知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该美育知识教学是辅助功能,因此美学知识传授要以语文教材为基本依据,实现审美意识影响。②要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为根本,即美是客观存在的,且美是人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们在劳动中或社会活动中体现出的情感、力量等都是人的一种感性显现,因此说美是具体的形象。在美学意识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引导,而深入的美学意识还要学生自己进行挖掘。例如,在学习《阿房宫赋》时,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其内在包含的美却是不可忽视的。前部分表现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大宽广,都是阿房宫的独特美,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壮美图像,无论阿房宫最后怎样的败落,可它昔日的美是不可抹灭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语文教材是一本包含诸多审美资源的教学宝库。从教材所包含的课文题材和内容来分析,能够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从多种形式的文学类型来分析,也体现出各种美的特征,无论是诗歌美,还是散文美。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苏轼的《石钟山记》、余秋雨的《白发苏州》等等。不同类型的课文题材所体现出的美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美感中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美的感受,与作者达成共鸣的同时促进自身情感的激发,进而促进美学意识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要对高职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审美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通过这些美学资源进行教学和引导,促进学生对美学意识的培养,对美的形态的全面认识。在审美培养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美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抒发,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和培养

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对不同问题所产生的关注点不同,即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其审美视角和审美能力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以及相同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审美体验不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抒发和培养。①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有创见,让学生有各抒己见、发表言论的安全感,实现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②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作出正确的辨析与评判。对切合实际的见解,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要引导其审美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情感不健全、态度不端正的错位见解,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其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伦理价值关系作出正确的选择,以及时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态度的修正以及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最后实现学生人格的升华。

四、结语

美育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美育教育论文第5篇

一、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所需的人才

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

(二)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

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游于艺”就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中国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

(四)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台湾画家、作家、儿童美术教育家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或者说,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鲁迅说:“杀死了今天也就杀死了明天,”一旦发生了席幕容所说的那种对儿童心理扭曲,“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所谓的鲜活的色彩。

(五)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主张重视美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维多里诺正是因为看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压抑人个性的那一面,才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并在学校的墙上饰以儿童游戏的绘画,以激发儿童的热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处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我国展开,它直截了当地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涉及了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虽然,“人文精神”是由文学界提出来的,但很快就超出了文学界,而成为众多学术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及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以人生为目的,人生理想、意义为核心,继而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转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格。儿童美术教育亿具有的人文性质是永恒的,它始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正如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所言:“探究的目的根本不在要成为一名画家,探究声音和唱歌的目的也绝不是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儿童的画来自于心灵的图式,这个图式凝聚了早期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非理性期待与标准,放下那些功利和条条框框,和儿童一起融入绘画。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给一份人文关怀,给一些宽容与理解。二、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门类等都有广泛的涉及。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一)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拓宽儿童美术视野,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像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三)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到处都蕴藏着美,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四)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功能——统整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

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P#三、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一)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转换评价的方式,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这张画我喜欢”“这张画很干净”“这张画画得很好”“这张画乱七八糟,我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二)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例如,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却能成为一幅作品得到成人的赞赏,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来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三)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走进童心世界

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做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就会去认真地实践,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就会认真选择自己的事业,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必须要热爱生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使孩子能理解、尊重人、关心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精通本职专业,力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具有关爱之心,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

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发展自身,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此外,也要了解外部民办及其面貌,与我们的感觉、心境、精神、情绪等所能体验到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去开发儿童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

美育教育论文第6篇

一、教学内容与意义的差异性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文化教育活动最早的门类之一,没有美术教育就不可能有美术的延续和发展,因此,美术教育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并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互助,双向建构良好和谐的关系。美术教育与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作为造型活动的入门之径,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审美意识,具有一定造型能力和造型技能的生产劳动者;二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整体教育环境中造就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发达心智的现代公民。艺术设计这一名称见于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正式以“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这一提法的专业名称沿用了几十年[2]。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教育这一专业名称至此真正的确立起来。艺术设计具有本体的多种特殊性,它不是一种纯艺术现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了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是一种艺术化的造物活动。与纯美术教育有严格意义上的不同。艺术设计在内涵上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策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物品。内容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它既包括功能性较强的实用品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观赏品的设计制作;既包含以手工艺为媒介的传统型设计,又包含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造型设计[3]。艺术设计教育通过有关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通过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训练,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

在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的意识。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的素质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才有更高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高科技的兴起,要求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基础和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加强与国际接轨,要求人才对世界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和批判吸收的能力。艺术设计教育要为现代化社会服务,教育思想首先必须现代化。简言之,艺术设计教育在于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完善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全社会健康、稳定、合理、秩序的发展。

三、教学课程和设置的差异性

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出现了,当时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就是以纯美术教育和实用美术教育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主要的专业系科为: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雕塑、实用美术等专业。基本上是以绘画、雕塑、实用美术为主。1956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等单位的专业教师及若干名海外归来的专家共同组成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0年并入清华大学,变成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至此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主要以绘画和雕塑的造型方向为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主要以实用美术和工艺美术的造物方向为主。这两所高等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一直沿用几十年,并影响着全国各省的专业美术院校[4]。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美术教育家和国家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改革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首先突破了沿用了几十年的学年制,改为具有合理学习模式的学分制。相对专业美术院校而言,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中包括时政课、文化课、体育课、艺术史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创作等。专业课是根据专业方向设置而定,专业美术院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为:国画人物、国画山水、国画花鸟、油画、壁画、版画、雕塑、水彩、美术学、实验美术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各专业方向的表现技法、表现风格、专业理论等课程。专业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总体表明美术教育选择了某种价值取向,并主动探索适合这种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不同的价值取向、性格兴趣及认识的差异,形成了中国美术教育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表现在美术教育中,注重美的观念和知识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教育,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美术教育又是一种技术的训练,通过动手的实地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描摹和制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广泛的求职需要。美术活动最重要的是塑造美的造型,给人以美的感受。美术活动既遵循逻辑思维,更重视反常的、逆向的和发散思维。最适合发挥想象和思维的自由性。因此,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求新意识,并通过这种创造意识在社会各阶层的实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就是从西方和日本引入艺术设计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和设计观念开始的。毋庸置疑,我国近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近几十年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的打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西方及日本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影响。西方和日本的各种不同的设计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不断传入我国。确实,这些都给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方向和推动作用。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是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如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的“构成教学”,80年代初对中国艺术设计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当时该校邀请了“香港设计家暨设计教育家代表团”来该校的工艺美术系访问、讲学、开展览会、研讨会。其间,由来自香港理工学院的设计师专家带来了有关设计基础教材和著作,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运动一百年》等一批教材和参考资料。为此使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界在对外封闭几十年后,对西方150年来的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才有初步接触,这使得习惯了以写生变化为代表的基础图案教学的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和教师大开眼界。在最近的20年中,三大构成课程被当作设计教学的典范立即运用到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构成教学课程一直作为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发展到现在,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工艺美术教育到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沿革。工艺美术教育是以工艺美术行业的技艺传统、生产工艺、创作设计传统,发展成为一条教育主线,而艺术设计教育将是以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与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或者说,是以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为主线。

然而,艺术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功能和性质的差异。经过国家教育主管单位和众多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多年探索实践和辛勤劳动,艺术设计课程结构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合理化,使建国以来工艺美术教育领域一直严格执行的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对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首先是把全部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时政课、公共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专业实践课、设计史论课、文化课、体育课。其中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基础、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材料构成、设计表达、写生、摄影、电脑辅助设计等。专业设计课根据专业方向设置来决定。专业设置一般为: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媒体与影视艺术设计等,专业实践课根据各专业要求到实际设计场所、设计公司、企业或生产厂家,结合不同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纵观每个专业的特色成果,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使用物品紧密联系在一起。选修课包括:美术类的绘画基础、理工科类专业基础知识、艺术概论、设计评价与作品鉴赏等。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在各专业设计课的内容和任务方面、各专业基础课设置与要求方面、加强设计基础理论教学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首先在专业基础课和绘画基础课的关系上,由于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有本质的区别,因而绘画基础课应根据设计专业特点需要进行开设,不能等同于美术绘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其次是专业设计课和社会需求、生产实践的关系上,根据适用、价廉、美观的设计原则,综合运用新材料、新加工工艺和形式美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后加强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培养,在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史、人体工程、材料学、工艺学、营销学、设计管理等方面加强教学研究。因此,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正是顺应了时展和社会需求的新特点,同时体现了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的综合特征。艺术设计课程还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继续进行优化课程结构、探索新型课程的尝试。在物质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上,更加体现实用与审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的差异化

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与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在社会实践应用上有本质的差异化。课程设置长期以来一直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艺术设计理论课、专业实习课、毕业设计课等几方面组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部就班地依次进步。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单科独进式的课程编排顺序,各门课程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大多都不清楚不理解学习目的,而被动的接受教育,等到课程结束后才明确学习目的。因此学生平时只能凭兴趣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很难掌握各设计课程之间的关系;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只是把各课程内容简单的叠加,忽视各方面知识的综合积累。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和艺术设计院校经过大量调研摸底,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施了新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由课堂教学向实训室、工作室、实验室教学转化;由单科独进向多课题并行教学转化;由讲授式向启发、咨询式教学转化;简化课程设置;课程选题注重兴趣性、参与性、研讨性、实践性鼓励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发挥;重视对学生作业成果的讲评和总结。此外,还对学生课外研修与设计实践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根据教学进程,对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外必读资料,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和专业教育机构举办的有关大奖赛、展览、演讲、交流等设计实践活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在结合社会教学实践内容中,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探讨最多、成果最丰富的应当属课程设计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就是通过全面剖析设计典型案例,从设计选题、调查、定位、到设计实务、生产、销售、使用等全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对各环节以及做好每一环节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在严格选定的典型课题之上,让学生主动地选择相关课程,最后完成课题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大大充实了课堂的实操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设计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对设计实例的讲解、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全过程以及设计思维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从课堂中获取系统、全面、实用的知识。有利于拓展课堂教学功能与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有助于把握课程教学思维导向,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参与性,最终使学生获取充实有用的知识。

五、结语

高等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性区别,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它们的分水岭主要是功能的区别,美术是一种纯精神产品的创造活动,而艺术设计是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品创作活动。两者就是解决“造型”与“造物”的根本问题。美术教育是在审美观念与态度上走在艺术造型的前沿,也正是艺术造型这一力量,才使人们对普通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艺术设计的造物活动也正是有意而为的。艺术设计的造物活动包涵艺术性和美术观念,除此之外艺术设计还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来完成物质材料性结构体系。当然艺术设计产品不是纯艺术品,但也不是科学发明和纯技术产品,这两个边缘交叉点正在造成艺术设计独立作用的区域。正如著名艺术家张道一先生分析道:“如果说,人类的造物活动是基于生活的需要,从而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很对的。问题在于,须进一步认识‘需要’的含义。吃饭用碗(钵),陶罐可以盛水。这是原始人已经知道并在造物活动中已经解决了的。可是为什么在当时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人们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何以花费那么大精力去在陶器上描绘花纹,或是取来卵石、兽牙、蚌壳进行穿孔,串联起来挂在颈上以为装饰呢?看来,除了实用之外还有审美的意义。”[6]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雕塑在内的一切视觉艺术的审美观念和技能培养,传授对不同事物进行美的塑造,使之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是培养造型能力和造型技能的造型活动;而艺术设计教育具有明确商业目的性,创造实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产品,是学科专业内容设计创作与技能的教育;传授的是以使用功能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物质材料和加工技术,按照审美规律,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符合人们使用、文化品位较高的实用物资产品。

美育教育论文第7篇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除了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还要进行思维训练,进行语文审美素质教育。语文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材中的入编的课文内容都很美:不论写景、写人、记事,还是状物、说理,都饱含了景美、境美、情感美。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趣,陶冶高尚情操,修炼儒雅品质的好载体。教材的文质兼美主要表现为

1.自然环境美

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草原》的风情,《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等。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

2.人文景观美

小语教材中,作者描写了很多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人民大会堂》的壮观,《颐和园》的绝妙,都给人以美感。作者所表现的这些人文景观的美,不仅颂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

3.社会生活美

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给旅客带来温暖春意的《小站》等这些生活的反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4.人物形象美

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流露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一定要争气》的童第周;《曼谷小象》中乐于助人、纯朴的泰国姑娘阿玲;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的《挑山工》等。这些文章形散神不散,作者或以清丽的文字,或以生动传神的语言,或以优美的修辞,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的境界。

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途径和做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以及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1)通过课文朗读,诗歌诵读,识字、写字,观察、想象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字,能体现整齐(如田字)、对称(如林字)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音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在这里我找一首诗词来朗读,都很容易地能感受到。

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中“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思、感悟,理解“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感受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贝蒂小姑娘寻找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其中的“通红、僵硬、但、一点也不”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勇敢精神。

(2)通过课文阅读,分析思考,交流讨论,感悟欣赏文中描绘的景象美、情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比如小学三年级下册《槐乡的孩子》一课,我在学生阅读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①八月的天气情况怎样?②槐乡的孩子们是怎样劳动的?③他们的感受怎样?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在小组内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同学们认识到: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

美育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美国;最新;教育体系

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驱动力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在增强国力中所起的作用,在美国。教育家和政治家均把教育视为个人成功和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尽管教育很受重视,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机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不严谨、思想道德教育匮乏、学费暴增,无法满足少数学生的特殊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美国教学质量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的讨论。

由于人们越来越对公立学校不满意,并对教育改革的欲望愈加强烈,因而建立了一些新型学校并融入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教育代券、特许学校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三种教育体制。在调查了美国公立学校所存在的弊端后,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非传统学校的相关事宜。这些新型学校只是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项目的一部分,作为对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它们将对正在发展中的美国教育作出特殊的贡献。

二、美国传统公立学校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美国学生中约85%所上的学校是纳税人资助的学校,这种学校一般是有着184年的历史且一直尚未进行改革。与其他国家的学校相比,美国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令人满意。

公立学校中费用一直是居高不下,作为主要的教育资助的当地政府承担着沉重的财政负担,除巨额开销外。公立学校中还存在其它问题,如:教学不严谨、思想道德教育匮乏,大量毕业生心理失调和出现反宗教的情绪,另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是如今的公立学校往往忽略了道德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教育甚至比教学生外语或解代数方程式更为重要,但可惜的是学校在作为道德行为的监护者和在社会伦理准则的传播媒介中所起的作用急剧减退。在学校,师生之间总是缺乏合作与协调,关系疏远,早孕、自杀、泛滥和一系列社会弊端等。

(一)教育代券

教育代券是把子女送到公立学校读书所需的年均费用,依照此选择方案,家长可选择用代用券去任何一个他们想去的学校,无论公立、私立的均可,它可以如数返还你的税费并如实告之你的钱数,你用它选择自己的学校。

人们对教育代用券的支持率稳步上升,在1998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51%的人赞成此举措,这项举措允许家长支付学费并把子女送到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在99年的另一项调查汇总,子女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家长有60%赞成使用教育代用券。1955年在美国就有人引入了教育代券的概念,一些倡导者宣称,教育代用券将给穷困家庭提供更多教育选择。富裕家庭也可享受其带来的益处,例如可以不用选择教学效果差的学校。然而另一部分人认为使用教育代用券使这些学校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从而迫使公立学校要么改良更新,要么就有面临倒闭的危险。

(二)家庭教育

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替补,这是可行的,按照此类教育的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子女可在父母的看管之下学习,家长和子女可相互交换意见,对学习内容量力而行,越来越多的家长将会在家庭教育子女。全美国在约35万学生中有将近2%的适龄学生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赞成的人认为这样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图书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科技博物馆。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各类讲座和其它特别活动。因为从教他们的家长那得到的是个人的关注,所以在家上学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在学校上学的孩子学的更快更全面,当家长一旦发现方法没有他们希望中那样好时就可适当的改变他们的方法,而一般学校则要等好长时间,待新规定出来再改变方法。家庭教育也能避免因商业而导致的一些问题。在家上学的孩子不逊色于那些传统学校的学生。如在人生价值观、生活态度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一点也不逊色。严格的说,特许学校算得上公立学校,因为它也是靠税费来筹集资金并经当地学校机构允许后经营的,与传统公立学校不同的是政府不直接管辖其行政事务,如课程的设置和老师的聘请。这让人觉得特许学校像非宗教的私立学校,但它们不可能是真正的私立的,因为特许学校收费是违法的。目前,特许学校在为学生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传统公立学校中未得到周到服务的学生可在特许学校中得到补偿。比如: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少数民族的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开始,为得到国家提供资助和招到优秀的学生,公立学校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特许学校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优越的无宗教影响的学习环境来使因学校代用券而引起的争端得到了解决。特许学校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它们可以促进周边公立学校在为学生和资金的竞争中发展它们的计划。由于不受政府诸多条例规章的影响,特许学校的管理人员只需负责学校日常运转的相关事情,它们能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改善那些有问题的公立教育,Minnesota1991年开始建立了两所特许学校,到2004年美国37个州和哥伦比亚、PuertoRico地区已达到三千所这类学校。并招收了750000名学生。

三、教育创新中的问题

这些学校在教育改革方面十分积极,但它们须努力解决自身内在问题。评论家认为,在家学习的孩子与外界隔绝因而不善与人交往,整天呆在家里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家长作为老师有点不够专业,美国很多州中甚至不要求家长获得高中文凭,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也只能教自己所擅长的。这样会使孩子暴露出其能力中的不足,同时,由于材料有限,孩子很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学到很多东西,同时课外活动也受到了局限。特许学校也存在诸多弊端,反对派的观点是降低某些要求将有损教学质量,他们认为在一个要求相对松懈的环境中父母很难做出明智的决策。而且特许学校是从公立学校获取资金,其稳定性也存在问题。有一些这样的学校已经开办了,但后来又因管理不当或财务问题而关闭。还有一些只开办了几年就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