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格教育论文

人格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21

人格教育论文

人格教育论文第1篇

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过程中,虽然体育项目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类型,但是他们都有着自身相对应的规则,由于体育自身有着非常浓郁的竞技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时,需要提前给学生讲明规则,并让学生共同遵守、监督和维护,保证体育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比方说,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将这项体育活动的运动规则给学生讲解清楚,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哪些动作算作成绩,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哪些动作是违规,不算成绩。学生明确运动规则后,就会遵守规矩顺利的开展日常训练活动,然而,在日常的跳远练习时,肯定会出现违规的现象,这时教师必须对违规现象做出相应的惩罚,以便给那些不遵守运动规则学生警告,并帮助他们矫正行为,让学生们在体育教育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遵守规矩的意识,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裨益的。学生们在深刻明确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的含义后,都在运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的能力来施展自身的运动才能,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而且还将作为今后个人生涯的准绳,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向成熟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

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对学生开展一些能够让学生接受人格教育与磨练的项目,让学生在这些运动项目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高尚人格,培养自身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比方说,学生在进行足球竞技比赛时,足球运动中明确规定,假捧是一种欺诈行为,一旦出现假捧现象,该队员要受到应有的处置,这从根本上说明体育教育是在严格遵守规范准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健康有益的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必须培养学生正派的作风、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需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把个人的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在开展足球比赛时,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严禁做出假捧这一动作,大家互相监督和维护,共同营造出公共、公开和透明的体育竞技环境,以严格遵归守距、公平公正、不投机取巧为原则进行体育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意识。

3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中,教师可以不断培养和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行为举动都与其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掌控和调整其行为的内化指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比较激烈的竞争与对抗,也就是说是身体、体能和体育技巧的竞争与对抗,同时也是学生心理、人格和智慧的摩擦和碰撞。然而,在体育教育中,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这就导致学生仅仅在体能和体力上进行突破,而没有将体育塑造人格的功能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必须采取巧妙的措施发挥体育塑造人格的强大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领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和人生。比方说,教师在进行传授乒乓球的打法和取胜策略的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乒乓球打法的要领和诀窍,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帮助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迅速判断出对方发球和打球的套路与方式。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摸清对方的发球和打球的套路与方式时,尽力改善自身的运动心理,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寻求应对反击的套路和方式,调整自身的心理和人格优势,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从而在文明健康的比赛氛围中,尽情享受体育教育所带来的心灵美的无限魅力,享受比赛运动后的愉悦心情,在品味体育精神的同时,不断提升和超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着力提升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并非完全孤立进行的,除了个人运动项目外,也有不少集体项目,无论是哪种项目,均离不开学生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作保障。与此同时,凭借这一系列的运动项目,体育教育会提升对学生人格的可塑性,让大家做出符合时代感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进而为体育教育做好服务。比方说,在练习接力跑这项运动时,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一位参赛者发挥自身特长,为胜利贡献自己最大的力气。在对这项运动进行教育时,在比赛前,教师需要给选手做通思想工作,使得身高有优势的学生进一步提速,而较为矮小的学生施展自身机动灵活、反应敏捷的特性,如此会切实有效地展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既能做到扬长教育,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强烈地自尊心、挖掘自身潜在的力量,培养起大家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从而为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绘出绚烂多彩的优美华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5团结协作精神能够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人格教育论文第2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人格教育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和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的言行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大学生的人格主体独立性增强、主体的价值体系基本确立、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但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也有自身的不足:有的人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在金钱和物欲的冲击下人格的失落、在各种压力下降低做人的原则等等.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教育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人格内涵的解析

关于人格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们普遍认同的理论表述。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赋予人格以哲学的、法律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不同内涵。事实上,从科学研究的视野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人格,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其在本学科范围内使用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个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概念,它所表现的内涵,毕竟应该有其更广泛的涵盖性和使用范围,如果仅限于个别狭窄的学科定义,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产生使用上的歧义。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自身的多样化的表现作出正确地说明.所以,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必定具有特定的物质基础,特定的交往方式,形成与物质生活条滓护相适应的思想和道德、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所以,人格与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人相联系:人格也必定在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对人格的定义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的前提。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言论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这表明:第一、人格历来与在社会物质条件和物质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相联系,人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二、人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是主体基于对客体的自觉认识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判断和活动取向.离开与客体的关系,人格无从表现。那么,与主体人格相联系的客体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相区别的其他个人、团体及社会.换句话说,这里说的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必须与主体密切相关联。第三、人格总是主体基于特定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态度而产生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所以,作为主体行为方式的人格和主体内在的价值判断,两者历来具有对称性。认识一个人的人格,可以洞察该人自我意识的程度和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个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把握能力。第四、人格具有自觉性.人格是一种理性判断的表现模式,是确立自我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社会活动方式,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离不开人的理性思考。第五、人格的突出表现是自尊、自爱和自立。人格既然是主体的自我社会表现,作为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去立自身的尊严。必须考虑到主体的行为给自我的社会存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保有主体所具有的各种社会权利,在任何时候不自贬身价,不牺牲自己的某种权利去求得一时的便利和好处,这就是自尊和自爱。人格是相对独立的个人自我确认。所以,在保持自我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适时地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丧失主体存在的价值求得他人的施舍和恩赐,这就体现为自立。

从这里可以看出,保持人格的尊严和独立,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社会个体都应格守的做人原则。如果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眼前的物质利益和虚荣,放弃了这条最基本原则,从最低限度来说,做人是不合格的。

二、大学生的人格优势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激变的时代对大学生立身行事、对他们选择生存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面对社会大潮,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显然能紧跟时代潮流,并由此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人格优势。

(1)主体的独立性增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自治性较突出,许多问题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判断和解决。这种社会存在培养了大学生特有的相对独立意识。所以,在自身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与自身相联系的各种矛盾。这种长期形成的群体生活惯例和传统,不断地被承袭下来,也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学生减少了社会生活的某种依赖性,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那种独立性在新的生活条件中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主体地位的意识,确立了学习和校园主体的活动取向。

(2)主体的价值体系初步确立。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群体,拥有相对丰富的书本和课堂知识,在学习以及对社会的一定接触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够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定外界的事物,处理与其相联系的各种关系。特别是通过长期以来的学校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基本上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因此,在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有关事务中,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群体的智力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去服务于社会。

(3)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校园生活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生的特有的群体精神,即自尊、自强和自立。鉴于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理解和确认,作为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群体,特别是这个群体对社会未来的作用是得到人们的自觉认同的,这种特有的社会存在,使大学生们普遍的形成了强烈的自尊,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的自尊和作为较特殊的高智商群体的自尊。注重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个人的言行应无损于个人在体验社会和校园生活中的尊严。在此基础上,他们接受了普遍的理念:要自强和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生存的价值,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这种群体精神无疑深深地影响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植根于他们的心灵之中。

(4)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趋势是,正在打破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的、内向的人格模式,开始向张扬个性,推销自我的人格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变成了开放的世界。世界的开放性,致使每个国家、民族、团体和个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都向开放型和外向型转变。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条件,强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所以,每个人都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如果谁固守陈规,不去充分展示自己,市场经济则不会自动地去选择他。正是对个人才能和个性外化模式的重新选择,每个人都需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实现或半实现自己,急于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是每个人的心愿。大学生群体人格中的积极方面成为这一群体发展的主流,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处处表现出来。

三、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及克服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与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相同步,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人格现实中也有一定的不和谐因素。有值得注意的倾向和克服的东西。

在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有时也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由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校园生活自治性强的特点,在注重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也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校园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时不顾及他人的地感受,很少考虑与周围的关系,使得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有失和谐。

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使有的人出现某种程度的人格失落。在社会中,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欲的追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客观存在,以至于为了追求金钱、为了获得物质享受、为了追赶时尚、为了某种欲望而丢掉人格者,也时有出现。

由于生活所迫或就业的压力等,有的人丢掉了基本的做人底线,说谎、造假、失信等,使得个别人的人格大大地打了折扣。

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状况是个别现象,对此不必苛求。因为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校园中,反映到学生的活动中。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就能够把一些消极的东西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克服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教育有着特殊的困难性,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强,在一定条件下,人格素质的变化往往被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主导。但是,如果我们工作得力,措施到位,正确引导,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就会取得成功。

人格教育论文第4篇

儒家德育思想是具有强烈本土色彩的伦理文化。它以立德育人为主旨,以培养君子人格为依归,以仁义礼智为内容,通过对人性本善的理论预设,基于其所独有的德育方法,自成一套系统而严密的人格养成体系。这一体系在当今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文化体系中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强大的亲和力,彰显着它所特有的中国特色与东方魅力。

从儒家德育的理论特征看,它有着浓郁的人文特性、高尚的道德旨趣、突出的践行特征、鲜活的生活气息以及饱满的情感力量,合理论与实践、情感与理性、教化与养育于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德育观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更是凸显中华文化及国人人格软实力的主要来源。

在儒家德育的上述理论特征中,人文特性是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的核心、突出特征,贯穿于其它特征之中。它通过“以文化人”“仁之实”“仁之方”等内涵彰显自身,从而倡导一种集人、文、教、养、爱、理、知、行于一的寓教于养、寓养于教、有教有养、教养合一的人格养成观。这一人格观通过对主体现实生活的肯定、仁爱情感的激发、德性行为的践行以及社会人文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而充满温情的方式,有力、有效、有爱地弥补了当前人格养成教育的不足,表现出强劲的有效性。

一、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之“以文化人”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儒家德育生于儒学,儒学的人文特性是学界所公认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1] ,“孔子关注人及人类社会,并不断地进行追问,试图寻找自己的答案,整部《论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2]简言之,关注人及其社会、赋人以文是儒学自《论语》开始就形成的精神传统。

在儒学看来,与人相比,怪异暴力与叛乱鬼神,都不值得谈论:“子不语:怪、力、乱、神。”[3]188因为“怪,怪异也。力,谓若?S荡舟、乌获举千钧之属。乱,谓臣弑君,子弑父。神,谓鬼神之事。或无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4]即使在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春秋时代,也要以人及其教化为重。因此,事奉鬼神之事也不必谈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3]293与死相关的鬼神之事,和人的现实生活相比,后者更值得探讨。人及其生为什么比死及鬼神之事更重要,原因有二:一是“人道迩,天道远。” 人及其生属于离人较近的人道,鬼神之事属于离人较远的天道。依据由近及远原则,先探讨人及其生之人道,才有解决鬼神等“不可言说”之天道的可能。二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3]438“道者寂然不动,行之由人。人可适道,故曰人能弘道。道不适人,故曰非道弘人也。”[3]439“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摇扇,扇如何摇手。”[5]道作为儒学孜孜追求的理想,是寂然不动的真理,它不是随随便便就可推行和完成的,而是也只能是具有能动性、懂得应变的人来推行与完成。因此,知道、传道、行道、适道在儒家看来,责无旁贷。一句话,儒道必须凭借人及其生来实现。由此,人、人之生、人之社会性的重要凸显无疑。与此同时,儒家之学及其所生之德育的人文特性初见端倪。

人重要且值得侍奉。如何彰显人重要?儒学的回答是――“以文化人”。儒学从一开始就表达出对文化的美好向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69周人承继夏商文化,夏人尚忠、殷人尚质,所以周人合二,制礼尚文、注重人文、丰富文雅。据此,孔子时刻希望紧随周人,以文化人、成就君子人格和文质社会。“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156如何以文化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7“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6]11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7]通过开办学校,实施孝悌等人伦教育,教人明白明德,使人焕然一新,即是“以文化人”。由此,儒学将人、文、庠、教(化)、道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通过教育,使个体获得文质彬彬之人格,社会呈现浓郁人文之风貌的理想图景。这一图景在全面展现儒学人文特性的同时,还将儒学与教育,尤其是人伦及德性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它看来,教育是通达人文,实现理想的唯一凭借。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无教不儒,无儒不教。由此,儒家德育应运而生,并因“以文化人”而呈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

更为重要的是,从个体层面看,彬彬君子是庠教的理想;从社会层面看,人文风貌是庠教目标,都显而易见地表明着“以文化人”与人格养成之间的相生关系:文化与人格是相济相生的。的确,文化与人格的相济相生,早已为人类文化学、教育学及心理学所肯定:“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气质、性格、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8]“人在自身人格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又进行着文化的传承、习得与更新,创造出新的文化。”[9]简言之,文化促成人格,人格传承并创生文化。

同理,在儒家德育这里,个体因文化而文质彬彬,社会因个体文质彬彬而有礼。换句话说,要想成就人格,文化教育与社会风气都具有十分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人格教育中,主要依靠对象还是学校、家庭等传统方式,而社会人文的建构等文化力量还远未起到其应有的影响及主导作用。由此,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中的“以文化人”对当前人格教育模式的指引甚至警示作用显而易见:人格教育不光是学校德育及家庭教育的说教与引导,更是社会人文氛围的营造与熏习。社会人文环境的营造与熏习,从更为广义的角度讲,也可称之为教养。与之对应,人格之成,不光在教,还得有养,是教与养的结果。显然,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从对人及其生的重视,到“以文化人”的主张,实际是在倡导一种视人为主体,从人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人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寓教于养、寓?B于教、教中有养、养中有教的教育旨趣。这一旨趣,无论是从人格与文化的辩证关系讲,还是从人格教育实际效果看,都是贴切实际、较易操作又极具效力的。

二、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之“仁之实”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儒学的人文特性既然浓郁,那么,它的表现就绝不仅限于“以文化人”。应该说,“以文化人”只是儒学浓郁人文特性表现的开始。因为渴望个体君子、社会礼仪的儒家深知,人文环境的建构除却个体文质外,更需要个体与个体间的融洽对待。因而孔子在整理六经后第一个提出了“仁”,并将其置于儒学的核心以及最高位置,用以调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人)与个体(人)间的第一层关系便是个体与自己亲人的关系。所以,仁融洽个体的第一层含义即是:亲亲孝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4 “仁之实,事亲是也……‘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事亲,事之本也。”[6]179亲亲孝悌是仁的根本,“仁之实”的第一要义。的确,孝悌、亲爱、事奉自己的亲人,显然更易?自己与亲人融洽和美。推而广之,如果每个家庭均能亲亲孝悌,那么各家庭也即各自和美,全社会随之也呈现和美之风,而社会和美之风在儒家德育以及文化、人格的辩证视阈里,无疑是有益于个体人格之养之教的。

将亲亲孝悌视为“君子之本”还说明亲亲孝悌是成就人格的根本与基础。“本,基也。基立而后可大成。”[4]15个体只有做到亲亲孝悌之本,才有成就人格乃至大人格的可能。换言之,亲亲孝悌是成就个体人格最重要、最根本的践行。不仅如此,亲亲孝悌还是成就个体德性,让个体接受教化的开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0]教化个体之内容,成就个体之德性都是由亲亲孝悌开启的。没有亲亲孝悌,德性无法成就,教化难以实施,人格自然不得挺立,儒家之教当然也称不上以德育人。

合起来看,亲亲孝悌之仁表明,在个体践行层面,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对自己亲人施以关爱友好的话,那么他便很难对非亲之他人施以关爱友好,而个体人格也因缺少根基而无法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亲亲孝悌之仁,通过个体与亲人之爱的表达与践行,在继续强化儒学人文特性的同时,还分别从家庭融洽与个体践行两个方面展现出它对人格养成教育所起的基础作用。的确,从当前人格教育来看,孝道的实施与效果均十分有限。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独生子女较为普遍的时代,子女或忙于自己学业、事业,或习惯父母关怀,很少有机会施爱父母并予以践行。因此,返回家庭之本,从与家人的相处对待开始,让子女体会亲人之爱、知道亲人之爱、承担亲人之爱、感恩亲人之爱,才是挺立人格的根基,而从家庭起步的亲亲孝悌挺立之路实际也预设着儒学的人格养成从一开始便是有教有养、教养合一的。这显然有益更有助于解决当前人格教育中相对重教轻养的教育困境。

走出家庭,将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仁之实”表现为: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337“泛爱众,而亲仁”[3]11广泛地爱一切人,是让自己与他人融洽相待的践行要求。它表明,一方面要对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施以关爱,展现人道关怀;另一方面在他人危难之时,还要伸出援助之手,以行动来解救他人的危难,践行人道行动。也就是说,“爱人”之仁是将家庭亲亲孝悌的进一步推广,以至于当他人需要关爱援助时,能够施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18式的情感倾注与事奉行为。这需要个体对他人具有足够的仁爱之心并付诸行动。与此同时,个体的生命与人格也会在一件又一件的仁爱之举中,得到升华与建立。这种升华与建立,对个体的生命体验是直指人心、富有冲击力的。它是完全脱离学校显性说教,反以隐性有力的方式,将其融入个体的生命体验,因而是富有成效并长久恒远的。而且从更广的角度看,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更友爱,也是有益于个体人格熏陶的。由此,当我们指责学生人格自私、情感淡漠、社会道德冷漠,甚至道德怀疑时,如果能重拾儒家仁爱这一同样饱含人文的为人原则的话,那么学生的人格教育将不仅是富有成效的,而且是充满温情的。

总起来看,“仁之实”由“孝悌”到“爱人”“亲亲”到“泛爱众”,儒学的人文色彩早已彰显无疑,它甚至可以说是儒学人文特性最直白、最有力、最温暖的证明。这证明,一方面,在个体表达自己与亲人及他人之爱的践行中,以“润物细无声”之态养育、教化、挺立、成就个体人格,从而使得儒学自成个体之德育;另一方面,这一证明还将个体情感与理性行为、自我确定与社会关系、家庭养育与家庭社会教化、德性成就与行为规范、现实生活与理想社会等对举视角自然浑成地统一于个体的人格挺立中,这显然还有利于解决当前人格教育中理性有余情感不足、重学校轻社会及家庭等舍本逐末、有失中和、效率不高等不当之处,从而折射出它所蕴含的效力光芒。

三、儒家德育人文色彩之“仁之方”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仁之实”力证儒学及儒家德育富含人文之实质,但如何落实这一实质、真切实现仁之亲亲与爱人,则是“仁之方”所要正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这符合儒家一贯秉持的知行合一、上学下达之旨趣――提出问题、陈述所知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践行所知更重要。由此,孔子明示: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167对此,清人阮元的解释是:“所谓仁者,己之身欲立孝道,亦必使人立孝道……己欲达德行,亦必使人达德行。”[4]428通俗地讲,个体达仁的方法是:个体践行亲亲及爱人之仁、或是任一德行时,也必帮助他人践行上述仁德仁行。扩大来看,个体在成就人格及德性的过程中所践之各德行,都必须推己及人地推广于他人,在成己中成人,成人中成己,最终人己互成人格与德性。反过来看,个体如何保证所推德行是他人所需并真能成就他人?孔子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434将心比心,个体不愿推行的德行,也不要推行于他人。

合起来看,实现“仁之实”,成就人我人格,体现仁爱的“仁之方”有二:其一,自己挺立,也帮他人挺立;自己达到,也帮他人达到,又称忠道;其二,自己不希望被对待的,也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又称恕道。忠道指明人格挺立的方法――在挺立他人中挺立自身。也就是说,挺立自身与挺立他人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挺立他人还是挺立自身的有益促进,甚至是先决条件。这样看来,挺立他人会有两种情形:一是为挺立自身而挺立他人,其动机与目的都是挺立自身,挺立他人是手段,表现出一定的自私心;二是为挺立他人且在挺立他人的过程中挺立自身,动机是挺立他人,目的是挺立自身与他人,也即纯粹挺立他人,挺立自身是客观效果,体现彻底的仁爱心。

前一种情形显然并不符合儒家的亲亲爱人之仁,因为它在动机上是出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情感上也不是出于对他人的爱而行动。这显然与“仁之实”相违背。因此,由此而挺立的人格, 要么并非儒家人格,要么无法挺立。对此,以防出于私心挺立他人,恕道从否定角度讲明,自己不希望他人挺立自己实是为他人自身,因此,自己也不要只为挺立你自己而挺立他人。合而言之,忠道以积极有为的方式指明了挺立人格的方法,而恕道则以有所不为的方式巩固了挺立人格的方法。二者,一正一反,将无私仁爱他人视为成就人格(包括他人与自身)的首要条件,在成人成己中表现出真正的博施济众式的人道精神,从而将儒学及其德育的人文特性予以落实。

在具体践行上,忠恕达仁表现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3]478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对待中,如能做到谦虚恭敬、宽容大量、自信诚信、聪敏迅捷、施恩惠及这五种德行,那么就达到仁了。也就是说,个体如果能在德性、胸怀、才干、品性等各方面分别以“恭宽信敏惠”为标准来践行忠恕之道的话,那么也就符合仁,成就人格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恭宽信敏惠”是个体践行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换言之,不是人人都具备践行忠恕之道的能力的,个体如果没有谦虚恭敬的践行态度,不具备相应的理性或道德认知能力,也没有惠及他人的宽广胸怀是很难保证他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是出于自私心,而是出于他人的真实需要并得以持续下去。

由此可见,“仁之方”以同理心为基础,以“恭宽信敏惠”为个体德行的基本要求,从情感与理性两方面,将自身人格挺立与他人人格挺立统一在一起,使得人我人格都合情合理地挺立起来。与之对应,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也分别从人、文、化、教、养、仁、亲、爱、忠、恕中,在情感上,将爱(仁爱)由个人家庭社会一步步推广开来;在践行上,基于将心比心,按“恭宽信敏惠”的要求由个人家庭社会一步步表达出来。在爱的倾注与表达中,个体人格之文化、孝道、情感、践行等相应实现出来。更为惊喜的是,他人人格在这种人文之爱的倾注与践行中得以挺立,社会风貌在一片人文之爱中呈现出有礼温情,个体人格也在自己对他人之爱的付出与践行,以及社会人文的习熏中,以生活滋养之势逐渐有教、有养、有知、有行而挺立成就。

人格教育论文第5篇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学生人格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人格问题。正因为现在的青少年观念错位,是非混淆,以至于他们把正常的遭遇也视为不正常的,增加了增加的心理压力;同时,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据有关统计,中学生人格健康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是15%—20%,高中生的比例为20%—25%。学习过度焦虑是中学生的一大困扰,在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的现实下,一些学生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处在紧张状态,很少与人交流。这种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过度焦虑还会导致学生精神状态低迷,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倾向。学习的过度焦虑又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长。学业成绩在多数家长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优胜劣汰的应试教育中失去了轻松和快乐。一些学生自卑感很严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因为相貌、家庭条件不好,担心别人瞧不起而变得郁郁寡欢;或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事事不如人而自我埋没,妄自菲薄。另外,情绪不良,人际交往困难,也是影响现在的学生的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人格的主要成因来自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因此必然综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把基础教育引向狭小的死胡同,教育方式陈旧,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又什么都不会。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厌学情绪加重、自暴自弃等不良因素发生。其次,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家教态度、方法,内容。形式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期望过高,给子女太多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干涉过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集中反映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中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呢?笔者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主阵地。

(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在其自身形象上出一点点的疏漏。特别是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对学校制定的规章记录严格遵守,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要带头先做到。同时将自己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表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自己自律、敬业的良好人格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如,在玉树发生地震的时候,学校组织捐款,但是有些同学只捐了1元,而在平时他的零用钱也不止一天十元钱的水平,在课堂中我就这一事件对同事们展开了有关人性、爱心、人道方面的教育,但有的学生就问我捐了多少,我告诉他们我捐了1000元,他们就再也不出声了,而后我开始了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学生通过这堂课都充分的、真诚的表达出了自己对灾区人们的祈祷、关心以及以后会对灾区更加帮助的决心。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表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人格形象十分的重要,而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形象更加的重要,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连人格魅力都没有,那即使他的课再怎么精彩也无法对学生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因势利导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需要从学生自身的人格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计划。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他们有意安排一些出头露面的机会,同时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性格脆弱,对于该类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给他留有一定的面子,同时需要对其良好行为适时的给予肯定,使其不会由于挫折而消沉;有的学生狂妄自大,对于该类学生,需要对其缺点注意留心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课后与其进行私下谈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三)教师必须树立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平时需要与学生经常交流,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意见属于正确的、积极的,则予以采纳。若是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同时,教师应当经常转换视角,站到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由此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中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宽厚的同情心来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体验到被人关注、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并且能够对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的得到更多的体验。

人格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古代文学 纯美人性 独特个性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塑造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使人类获得更加健全的人性。这恰好是文学所要面临的课题。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文学课程正是在对此一问题的思索中展开的,并且面临着新的困惑:文学课如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塑造出人格健全的建设人才?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问题。

一、人格的培育与文学

《辞海》记载:“人格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人格在心理学上亦称“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各不相同,使个人之间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即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具有某种特点上,而且还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

再来看对“文学”的定义:“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文学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以表达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因此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而非机械地复制现实……文学的形象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而需借助词语唤起人们的想像才能被欣赏。这种形象的间接性既是文学的局限,同时也赋予文学反映生活的极大自由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可能性,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可以达到其他艺术所不可及的思想广度和深度。”

人格的社会性及不同个体人格的差异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道德与伦理的说教很难真正打动年轻人的心灵,理想人格的培育更无从说起。文学特有的情感性、感染性以及它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它是成就孩子理想人格的最为自然和有效的方式。

二、树立人格的理想典范

发掘作品中的理想人格,以典范指引方向。《离骚》这首抒情长诗之所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就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人格美,一种执著守卫个体生命尊严的人格意识。但是,历史上对屈原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地为他作传,赞之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离骚序》则曰:“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狂狷景行之士……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对屈原人格有所贬抑。”王国维说:“其(屈原)人格亦自是千古”。

对屈原的不同认识与评价,与后人的人格差异有着直接的关系。司马迁与王国维等人对屈原的标举与景仰,反映了他们之间人生价值的认同――坚持道义、理想与独特的人格高于生命。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所表述的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简而言之,生命的价值才是他最重视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屈原为了人格的尽善尽美,为了保全其“日月之志”而怀沙投江,践行了自己“怀清白以死直”的生命诺言。他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屈原的“为人”深深震撼着司马迁,可见在为人和人格道德上,太史公是绝对认同屈原此举之价值的。在20世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王国维先生亦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班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但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评价人物,定夺是非,其人格意识打上了更多正统思想的烙印,显然缺乏司马迁批判现实的胆魄。人格的高下差异,于此可见一般。这种认识渗透进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建立起对高尚人格的认同,并以此为坐标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

三、揭示人性的纯美境界

叶嘉莹先生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陶渊明性格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任真”。苏轼赞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他说:“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他的《五柳先生传》借五柳先生夫子自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种“任真”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强烈冲突。他在《感士不遇赋》中说当时的世风是“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官场的虚伪与矫饰对尚真的陶渊明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彻底绝望之后,他选择了归隐,在田园生活中体会人生的价值与真谛。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典范。朱熹就曾盛赞他真能高于假清高的晋宋人物。实则此后的历代文人都很难做到真正摆脱名利的束缚,所以陶渊明才成了后人心中高风亮节的象征。

“文如其人”,陶渊明任真自得的本性是形成其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风格的直接原因。他其实是在用他的生命去写,用他的生活去实践他的诗篇的。他的诗不是写给别人,而是写给自己的。所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陶诗的风格讲到他的为人,以作者任真自然、远离污浊世俗的纯美人性净化某些不良世风投射在青年心灵上的些许暗影。

四、凸显个性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最具个性的是李白。尽管他热烈地向往功名,但前提是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这是道家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俗谛桎梏思想的影响。他生就一副傲骨,决不在人前卑躬屈膝,而要“平交王侯”,与王公贵族平起平坐,甚至“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当因此被权贵排挤时,他更是愤怒地宣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独立不屈的人格。所以,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便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在中国古代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

晚明小品文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长廊中的又一道奇葩。它的出现是晚明个性化思潮的产物,创作风格趋于生活化、个人化,率真直露,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袁宏道的游记小品能充分注意大自然景观的个性特征,他笔下的每处山水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和品格,正所谓“美在个性中”。他对山水灵气与个性的把握,与他那种闲适拔俗的情怀和放浪无羁的胸襟十分合拍。张岱《自为墓志铭》坦露自己年轻时历尽繁华的生活,展示真我,洗去浮华。晚明小品文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周作人、林语堂等现代作家对个性的提倡便与小品文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文化内涵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代青年崇尚个性,甚至标榜另类,这是人性发展的要求,但它无疑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如何充分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成就你丰富多彩的人生?你的生命价值如何在独特的个性中实现?

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古代文学作为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教学之外,还要承担起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人格的时代使命。学子们的思想素质、人格修养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反过来,他们又将决定着祖国的明天。利用古代文学课堂培育青年学子的理想人格,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李梦生,史良昭等译著.古文观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

[2]戴锡琦.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6.

[3]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

人格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教育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MA Hongkun, LIU Qiuyun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9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bsence of personality problems popular in current students,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rsonality reshape of college students, to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al process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to summarize, to study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 situation; cause; development trends

1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

总的来说,大学生人格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大学生对理想和信念的缺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深入,社会矛盾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大学生的培养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年轻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困惑,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的思想,继而大学生的理想就转变成了带有极其严重的功利性目的的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的思想,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受到严重削弱。(2)大学生缺乏理性的思维和判断。理性的思维是人特有的属性。理性指的是人对事物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判断和思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对世界进行判断,并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理念,形成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但是,许多大学生却缺乏理性的思维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严重影响自己对世界的判断,影响到对自己人格的培养。(3)大学生心理空虚而且浮躁。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也使存在于社会中的价值观念遭遇破坏和重建:传统的观念遭到社会的冲击和挑战,有的甚至已经不再适宜现在的社会,而新的社会价值观建立还不完全,未能对人们的个人观念造成显著的影响。这种社会状态在大学生人格建立过程中的表现为:第一是精神空虚,缺乏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是心理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2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不完善的原因

(1)社会及家庭教育不到位。现代的家庭,父母要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尤其在孩子进入到初中高中后,学业繁重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少。此时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也只限于考试试卷上,分数就是一切,而孩子的人格培养就变成了空白。(2)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没有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或是只进行流于形式的心理辅导;再加上对学生人格的教育没有标准可循,高校对学生的人格的教育实际上是采取了放任自由的态度。(3)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目的没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了摆设、形式,大学生不愿意去认真听讲甚至逃课,甚至教师也认为自己的课堂内容缺乏吸引力,只能靠点名来保证学生的出勤率。上课已经完全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3 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方法

(1)思想理论课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理论有机地融入到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去。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是政治理论修养差、人格素质良莠不齐,针对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人格培养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健康的人格观念。教学及围绕教学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就是在教学中进行的,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主要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展开的。培养学生(下转第142页)(上接第99页)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网络德育相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网络德育相结合,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教育。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大学生们也是网络使用者的主要力量,上网几乎成了每个大学生的每天必修课。学生素质的提高,要社会每个人共同参与,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德育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教育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总之,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格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学校应该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塑造健康良好的人格。

4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种种表现的分析,这一部分将要论述高校应该怎样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帮助大学生培养更加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都已经面临失败的情况下,大学教育是人们在学校经历的最后一段教育,也是人生青年时期接受的最为重要的教育,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未来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未来大学生人格教育趋势:(1)培养自我人格和自律意识。一个人要想培养并形成健康的自我人格,就必须要先养成良好的人格意识。身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一切的措施都必须建立在大学生主观意识的基础上,其本身能自发、自愿、自觉地接受并内化。而只有先培养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才能实现他们的健康人格的内化过程,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只有在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2)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物理、化学、工程机械等自然学科的兴起,导致“人文”科学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少,逐渐地使之失去了“人文”科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自古以来,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人的人格修养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意识只有通过“人文”科学的关怀和教化才能得到提升,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理想和永不停歇的创造精神也必须要经过“人文”科学的纯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5 结语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现在大学生人格上的一些缺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好这一门课程,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唐莹,张静平,余晓波等.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24-226.

[2] 陈国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3):69-71.

[3] 任秀洁.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背景分析及高校人格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7(9):228-230.

人格教育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当前,针对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高校育人应当充分重视“两课”教学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运用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原则及方法,注重非智能因素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着力塑造他们健康、完善的主体人格,培养优良的社会公民群体。

高校是培育高素质公民群体的社会化教育场所。“两课”教学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两课”教学应当结合社会现实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切实完善“两课”教学的原则和目标,更加重视运用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加强“两课”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同时,努力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和完善主体人格的大学生群体,这是高校“两课”教学目前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的目标。

一、“两课”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指导原则的发展完善

“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是系统培养大学生的哲学、道德、政治、法律素养及相应社会人格的综合社科人文教育。是党和政府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在高校教育中的体现,起着保证“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有较高政治、道德和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它课程无法取代的。

当前,社会现代化演变不断深化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经历着快速转型和剧烈嬗变,文化传统的约束力迅速瓦解,外来文化和生存方式的强力冲击随处可见,人和文化及社会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感性片面发展的泥沼。人们在各种欲望的诱导和个人价值目标追求的推动下,感性生存的惯性驱动不断强化,盲目地否定理性和反叛道德与文化传统,成为一些人籍以或向人炫耀的时髦追求或时尚表现,这导致了公众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公众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存在和发展的态势,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令人费解和担忧的现象。如多种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严重滑坡,商业领域和人际交往中诚信丧失、尔虞我诈、只求目的不择手段,生活中追逐享乐、奢侈大行其道,政治生活领域权钱交易风行、腐败现象触目惊心,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日趋严重。这些都对文化和人以及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个现实,“两课”教学作为集合了多门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坚持素质教育、美育教育的原则,淡化硬性政治灌输的色彩和直接的政治功利目的,积极尝试综合运用“两课”多学科教学的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人格修养。这种人格修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辩证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及健康的行为习惯,坚定的理想、信念、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较强的自立能力、公平竞争能力,较好的诚信品格,基本的民主、法制意识及能力等。相对来讲,我们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要从单纯地依赖于理论、课堂正面灌输转向运用多种途径与方法进行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上来,强化社会实践环节的陶冶和锻炼,丰富开展“两课”教学的具体途径,增强“两课”教学对受教主体的人文美化熏陶,有效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塑造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个体人格,培养优良的社会公民群体。

二、完美人格的内涵和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及意义

人格教育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信息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中,在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展知识经济、健全民主法制、培育公平竞争环境、培养综合性高科技人才等客观情况,都要求社会强化对青年人健全人格的塑造,以使他们较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日渐沉重等客观形势对人的心理健康的要求。因此,“两课”教学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把人格教育的功能补充进去,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人格是人社会化发展的客观结果和在各个领域中情商和智商的综合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审美趣味、知识修养、思想素质、政治水平和心理健康等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实践状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和审美趣味的一般形式和机制。伦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品格、素质,是人的尊严、责任和道德品质,是人作为社会人的资格和品格的总合。哲学上认为,人格是人作为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实际情况的概括,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说到底,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体特质,体现着主体各种文化、审美和道德修养及行为选择等同社会实践要求相吻合与协调的程度,是主体社会价值的客观表现和评价标准之一。因此,完善的个体人格不仅包含了个性意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的完善,还包括了个体智力、意志力、知识结构和道德行为理性等多种素质的高度完善,是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外化为行为及行为效果的积极社会评价,体现着一个优良社会公民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荣格说,“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美国一个品格项目教育主席说:“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高创造性但缺乏责任心,那么美国就不能强大。”同理,如果我们培养的年轻一代不能避免这种缺陷,也可以说,中国的将来就不容乐观。我们一贯强调“又红又专”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这里。

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需要学生全面理解理论与现实、人生与社会的辨证关系。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尽可能多的主客观因素,全面、细致地培养和教育人,把政治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加强及全面素质的完善联系起来,注重素质教育、美育教育原则的合理运用,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力、促进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育、加强意志力和各种能力的锻炼等目标和活动融合进去,完善性格修养、优化良好气质特征、培养理性认知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商与智商的有机融合等综合智能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是把理论通俗化,让学生可以确切认知每个概念、理论所包含的具体社会实际是什么,比如“爱国”,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心尽力做了能够做的,把个人追求和有益他人与社会结合起来,就是爱国,如学生认真学习本领、积极提高和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格修养,就是爱国,等等。二是尽可能利用好社会化的教育手段和条件,如参观现代化的工厂、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工艺流程复杂的工业产品生产,参加必要的社会志愿活动等,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实践的感性体悟与理性认识。三是充分利用多种可能的方式、方法,课堂内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等,坚持“两课”教学的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原则,培养具有健康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健全人格的优良社会公民群体。

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社会意义是,他们作为能够自觉地按着美的规律存在和发展、自觉按着美的规律从事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的队伍,客观上对于美化社会生活、确立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两课”教学中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基本内涵

(一)“两课”教学效果和作用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目前,“两课”在实践中倍受冷淡和漠视,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第一,在现有教材和内容有待改进和丰富的前提下,教师大胆地联系实际贯彻教学内容与应用教学技艺不到位。部分教师受习惯思维定势的束缚,机械刻板地理解“两课”教学要求和课本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拘泥于“必须讲政治、讲原则、讲理论”,不敢“越雷池一步”,导致教学方式简单、思维僵化、神情严肃、讲课照本宣科,偏重形式而忽略方法和效果,把课程内容应有的科学性、实践性、新鲜感、知识性和趣味性淹没在“高高在上、一本正经”中。第二,忽略理论与实践的客观区别,陷入形而上学的思维误区,强求理论和实践的无条件统一。

(二)坚持“两课”教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要求,也是把抽象理论具象化以增进学生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要求包括三方面:首先,教学中理论方面的“传道、授业、解惑”等活动要与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客观现象相联系。其次,教学方法和目的要求要与学生的生活及经验实际相结合。第三,施教者必须及时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三)在“两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美育原则和方法进行教学

美育习惯上又称作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指的是运用美学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审美教育的熏陶和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定向培养的特殊有效方法。审美实践中,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对人的知、情、意有着特殊的完善及统合作用,对人有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和完善人格的特殊作用。在“两课”教学中运用美育原则,即把硬性理论灌输同软性审美陶冶有机结合起来,将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认识和鉴赏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将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富有审美趣味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挥、自觉探索和提高的双向互动教育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增加必要的美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及其他人文知识的修养和审美教育的技能,以便在教学中旁征博引、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说服力。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鉴别力,增强学生自觉追求美、创造美的意志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和发现美感,增长兴趣,收获真知乃至提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修养、增加知识积累、促进心理和情感健康、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与个体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相统一的智力、意志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等,成为身心健康、才智充分、道德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社会个体。个体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首先是个体兴趣爱好和潜质得到充分发掘和满足,从而形成个体性格、才智、技能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是个体各方面资质和成长及发展的要求得到尽可能理想的完美实现,使人的和谐发展保证了个体人格的完善。这样,社会成员构成的丰富性、有机性就保证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社会富有创造性,从而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两课”的积极自主学习,是自觉提高理性认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的第一步,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发现真理,掌握生活真谛,正确认识现实和理想的距离,自觉做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充分实现主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四)尝试和完善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为根本目标的素质教育原则和方法

在“两课”之外,专家学者对大学教育的人文关怀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执着探索。大家基本一致的认识是,人文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情趣教育,例如唱歌、跳舞等;更深一层的是相关课程设置,例如文学鉴赏、音乐欣赏等;而最本质的是精神和灵魂层面的内容。20年前,基于这种认识,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提出开设《大学语文》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人们发现这只能解决表层情趣教育的需要,仍不能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人文教育。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夏中义主编的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正式出版(第一卷《人与自我》、第二卷《人与国家》、第三卷《人与世界》),将成为华东师大、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的选修课教材,是尝试解决“学哲学太空,学历史太死,学文学太浅”问题的一个新的努力。

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作为目标,这种开拓性的工作适应了文化现代化建设和人的现代化要求对人文关怀的呼唤,这种努力也可以借鉴到“两课”教学中来。因此,在“两课”教学中运用素质教育原则及方法,体现着“两课”教学目标和原则的一致性,是目的和方法的统一。把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才教育,变成蕴涵丰富审美情趣,同时也注重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成人教育,是这一原则和方法的根本要求。在“两课”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及主体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历史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具体需要,融合进对学生心理、情感、意志、习惯、理想、道德、行为、爱好、气质、性格、需要、动机等非智能因素的锻炼与培养,这些非智能因素作为同智商相对的人的必不可缺的根本素质——情商,在人的行为活动中是极其稳定的个性表现和特征。现在大家比较倾向于接受这样一个研究结论,即在人的成功中,智能因素所起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能因素所起的作用则占到了80%。在“两课”中坚持尝试和完善素质教育原则及方法,就应当注重学生非智能因素的有效培养,注重对学生的成人教育、素质教育、实践养成教育,培养主体健康的心理情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其行为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和学会运用科学辨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理想和自觉地追求美、创造美的社会实践理性,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从而保证大学生作为自主主体,既能以“真”(即客观规律性的要求)为指针去行动,又能创造“善”(即满足社会功利性要求)的成果,使主体成为“美”(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社会存在,在发展完善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同时服务于社会公益目的,体现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因此,将“两课”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完善人格的大学生,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努力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主体人格,发展、提高其智商的同时发展和提高其情商,完善主体的非智能因素修养,在现实条件下是应该的,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做到的。

参考文献: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