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6:40

健康教育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20例,年龄23~68岁,平均46.5岁,均为已婚女性,语言沟通能力正常,无精神及认知障碍。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60例乳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6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语言表达、病情及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试验组采取PDCA循环法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P-计划阶段:

①分析现状,提出问题:由责任护士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寻求健康教育达标率不高的原因。②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科室成立健康教育QCC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秘书、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组成)。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责任组长);圈长主持召开讨论会,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影响健康教育达标率的原因。③找出主要因素:通过QCC品管圈小组针对问题反复讨论,目前影响健康教育达标率主要因素为:护士因素:护士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护士自身健康教育知识及教育能力的因素;患者因素:患者的年龄、文化、职业、社会支持、认知等均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缺乏依从性。

1.2.2D-实施阶段:

①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参与本研究小组成员定期进行阶段专业知识培训及相关活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学习。②每位责任护士分管6~8名,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将健康教育贯穿于预防、治疗、护理、康复和管理许多具体环节中,还要做到随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咨询。③根据健康教育的整体方案安排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④组织患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⑤本研究小组成员每半月进行小组讨论,对健康教育不足之处进行记录,提出改进意见。共同分享经验,确保乳腺疾病专业知识水平的动态进步。

1.2.3C-检查阶段:

根据健康教育计划要求,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做对比分析,检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措施完成情况,及时消除影响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促进健康教育总目标的完成。

1.2.4A-处理阶段:

QCC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将其作为推动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和根据。促进健康教育循环、阶梯上升,使管理质量不断改进。

1.3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均由调查员进行统一发放和收回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乳腺癌相关健康知识(综合治疗、健康饮食、预防复发等),健康技能(如上肢功能锻炼、皮瓣护理、自查等),自我护理(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合理锻炼等)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共16项内容,每项内容分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选项,全部满意为满意问卷,每张问卷有3项以上不满意视为不满意,其余视为基本满意)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测评。其中失访4例,对照组3例,试验组1例。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自我监测护理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335)。

3讨论

3.1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PDCA循环法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系统评估制订出目标,提出重点问题,解决问题。主动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和家属在治疗期间获得更多乳腺癌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掌握更多自我护理技巧。增强了康复治疗信心,调动了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质量。

3.2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自觉地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及时调整计划,不断完善措施,从而提高了护士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3.3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

健康教育论文第2篇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

(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健康教育论文第3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关键是要靠创新意识,就是能多为人民的健康着想,多提供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项目。“起搏挚友”学习班就是为了创造性的提供临床护理工作中未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疾病谱的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解决人民健康问题上已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促进人民健康必须实现战略上转移,即从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的生活质量为中心上。良好的健康既是起搏术后“健康人”的心愿,更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通过临床尝试的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起搏术后“健康人”的个体、集体及面向家属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他们日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掌握更多的自我保健技术起了有益、有效的作用。

1.思路

在实施起搏术后“健康人”教育中,首先制订一份理想的护理教育计划,这不仅为护理的具体行为提供科学的、详细的、明确的指导,同时还必须包括起搏术后“健康人”教育内容。起搏术后“健康人”的教育目前仍以医院为基地,以安置一年以内的“健康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消除了他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知之甚少,把疾病康复的全部希望和权力统统交给医生的错误观念,使他们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他们的知识传授及医护患一起的交流等一系列教育工作,使他们充分了解有关起搏器的各类常识及有关自己疾病为什么安置、起搏器安置后的各类并发症预防和发生故障时的急救处理等保健知识,为了能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真正掌握有关起搏知识。为此,我们进行了摸底书面考试,然后进行起搏知识的系列上课;最后再进行书面的考试,不能通过者进行个别辅导,直到通过为止。不仅如此,我们还请起搏术后生活质量高的“健康人”进行现身交流;其次学员们还互相谈体会,学习班就在这样的紧张、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学习班结束后,我们对于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有心内科主任、起搏器专家签发的结业证书,以增加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集体留影、建立良好的通信网络等。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2000年4月6日~5月11日在浦东仁济医院演讲厅举办的“起搏挚友”学习班,参加第一期起搏器知识学习班的20位学员,年龄在37~80岁,文化程度在大学、中专、高中以上,以教本人为主。起搏器植入时间在1周~1年以内。

2.2方法

2.2.1考核评估起搏术后“健康人”的知识度——书面考试

携带起搏器的“健康人”在术后需要加强有关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尤其需要掌握自己如何检查自己的起搏器、起搏器的养护知识及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等,同时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特异性的知识指导。光凭住院期间的宣教是有限的,为使健康教育从住院延续到出院、到社区,故进行有关知识度调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了解所需的知识。为此,我们先进行书面摸底考试,内容主要是测试安置起搏器的型号、起搏器的工作方式、能不能在体外程控、起搏频率每分钟多少次、如何使起搏器能省电、检查起搏功能的方法、哪些家用电器、医用电器会对起搏器有影响及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更换起搏器等方面知识的选择题,共计20题,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形式。而这些都是他们平时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医护人员指导了解的实际问题。考试结果显示合格率为0%,见附表1:

授课教育是安置起搏器术后“健康人”渴望的一种学习方式。为此,我们拟定课程计划:时间为期一个月,分四次授课(其中包括考试),教师有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护师担任主讲。讲授的内容包括:起搏器的科学养护和监测方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起搏器与生命关系对生活的影响、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及正确选择医疗用具等;其次还请为其安置起搏器的医生讲课、答疑;最后还请心导管室的技术员讲解起搏器参数的调节、起搏器的结构、安置时的全过程,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更多地掌握有关起搏器知识,从而解除他们对安置起搏器后的不良认识。

2.2.3授课教育后的考核评估——书面考试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理论课学习,使起搏术后“健康人"增进了健康知识,改变“健康人”的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和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次书面考试,考卷内容与上一次相同,考试结果显示合格率为100%,见附表2:

3.效果

3.1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术后“健康人”掌握了自我保护及应急措施,预防并发症等知识得以增长,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考核的合格率从0%上升到100%。学员们一致认为:“短暂的一个月学习,好似胜读了几年书”。充分体现了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术后“健康人”懂得植入起搏器使原发病和基础病因得以控制,而不是彻底痊愈。其次必须定期随访,进一步观察术后疗效,适当调整起搏参数,延长起搏器的寿命;还能预测、发现、处理起搏器故障;发现、处理副作用或并发症,指导起搏术后“健康人”掌握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起搏术后“健康人”感慨地说:“要想如常人一样生活,就必须定期参加起搏知识学习班、咨询、答疑及联谊等活动”。

3.3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加强了心理支持,因起搏器并发症重则危急生命,轻则影响生活质量。对防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已不再仅限于住院范畴之内,开始面向家属,面向健康人的教育。他们希望:“全社会不要把他们当作病人像健康人一样对待”。为此,我们组织学员建立了通信网络,选出小班长,增加了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方法。

3.4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得以体现。同时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用真诚、同情的态度解除起搏术后“健康人”的痛苦和烦恼。利用各种场合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称他们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

4.设想与讨论

4.1常设“起搏挚友”健康教育点

根据起搏术后“健康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年以内的术后“健康人”对起搏知识的渴求非常的迫切。因此加强有关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同时根据其特点制定教育计划,开展特异性的专业护理指导是非常有必要。从书面的摸底考试可见,在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困扰、住院时间的短暂,对于护理人员传授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是有限的。所以,常设健康教育点就是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时间每周一个下午作为接待日,为住院及出院后的“健康人”服务;有主管护师负责接待,为术后“健康人”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及播放相关的录音、录像,为其指定特异性的教育计划;耐心倾听术后“健康人”及家属的建议,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正真解除回归社会后的后果之忧。

4.2

开办不同层次起搏术后“健康人”及家属的学习班

由于起搏术后的老年人及文化层次较低的“健康人”需求,特开设面向“健康人”及家属的学习班,其目的是为了对起搏知识缺乏的老年人及文化层次低的“健康人”在家属陪伴下进行系列的起搏知识上课;授课方法和形式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化的图案教具,使他们掌握起搏器的护理及保养常规。因为,安置起搏器后的老年人时常会产生恐惧情绪,对于今后将终生依赖起搏器生存有顾虑和自卑感;同时结合起搏术后“健康人”存在的恐惧自卑及自我封闭的心理、行为特点,在病房为其提供场所,选择性格开朗、来院更换起搏器的病人介绍自己安置起搏器的经历和感受进行现身交流,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鼓励其它病人和术后的“健康人”。使他们从自怜自悯的心结中释放出来,对生命和未来重建信心。同时鼓励“健康人”及家属积极参与,让“健康人”及家属明白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康复,并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较好的社会支持会使“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4.3为起搏术后的中青年开设《科学性生活指导》健康教育讲座

安置起搏器后的中青年“健康人”,疾病的痛苦虽解除,但无形中带来了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又背上了另一个沉重的包袱,不能过有质量的生活。针对起搏术后中青年存在的疑问,我们特邀请为其安置起搏器的医生、导管室技术员举行咨询、答疑活动,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而对术后中青年存在的“忌口”的性问题,结合有关宣教资料,举办《科学性生活指导》教育讲座;并印发各种书面材料,让其带回家学习。使起搏器术后中青年“健康人”及家属明白盲目忌口对身体的损害,从而达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使他们能正真的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健康教育论文第4篇

一、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够充分认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所认识,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仅仅使幼儿生理方面及基本物质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内在真正需求往往忽略,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幼儿实际接收能力往往忽略,往往选择行为治疗方式进行矫正,未能够对是否真正适合幼儿进行考虑。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在幼儿心理发展时期,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幼儿潜在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其发展时间比较晚,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其所导致结果就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水平比较低。另外,在当期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比较凌乱、分散,缺乏集中性,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借鉴其它学科或者较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这些课程与幼儿实际年龄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适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整合力度。第三,缺乏充足师资力量及家庭支持。当前幼儿园教师未能够准确把握评价心理健康相关标准以及其效果,由于教师知识缺乏系统性,并且教育实践也存在局限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心理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未能够及时正确进行纠正。此外,在家长方面,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对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忽视,并且很多家长都不具备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教育能力,造成幼儿有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出现,由此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目前家长所起到作用明显比较落后,与幼儿园教育之间未能够保证同步进行。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分析

2.1积极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有利环境

在每个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物质环境应当能够对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园内部整体环境应当保证舒适、安全以及卫生与实用,在幼儿园内对于其材料以及装饰应当对色彩选择进行考虑,应当能够使不同幼儿不同需要整体得到满足,幼儿园应当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合理进行布局,幼儿园内装饰应当保证色调柔和,保证与幼儿审美情况相符合。在保证环境舒适、良好基础上,教师应当保持宽容理解态度,对幼儿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对周围世界自由主动进行探索,使其身心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2.2积极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幼儿教育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另外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保育工作者也具有一定辅助作用,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不但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道德感以及责任意识,所以,创建高素质幼儿教育人才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应当积极提升其专业素养以及法治底线意识,要能够对幼教事业以及幼儿真正热爱。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应当对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其心理卫生方面相关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将心理咨询以及诊断知识掌握,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心理知识进行有效运用,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心理能够保证健康成长。

2.3有效运用家园合作教育模式

对于幼儿生活及学习而言,幼儿园及家庭均占据一定比例,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应当积极相互配合。作为幼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对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关注,同时也应当将基本心理学知识掌握,使其能够将正确儿童发展观能够树立起来,对社区以及幼儿园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另外,幼儿园应当积极开设专门讲座,以便于能够为家长提供机会,使其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加充分认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对社区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积极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庭及幼儿园均能够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积极参与,进而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使幼儿心理健康得到保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健康教育论文第5篇

1.1对象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日间病房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27~69岁。其中乳腺癌术后患者32例,肺癌术后患者21例,胰腺癌患者15例,胃癌术后患者19例,食道癌术后患者13例。根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52名。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配对选择相应的观察组患者家属52名,要求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与患者关系:配偶36名,子女7名,父母9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名,高中13名,大专及以上34名。所选家属在视力、听力、书写及认知行为等方面无障碍,能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自愿接受健康教育。

1.2方法

1.2.1教育人员的选择选取经过培训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专科护士3名,负责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1.2.2院内健康教育2组患者教育内容相同。对照组以住院部健康教育宣传册为基础,科室自行设计“肿瘤化疗患者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的一般情况,另一部分是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在患者入院第1天将调查表发放给患者,说明每项内容,以打勾方式填写。患者填写完毕将此表放入个人护理病历。根据调查表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需要给予讲解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属同步教育模式。初步评估。了解患者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及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了解患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通过健康知识调查评估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家属讲解心理和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应对压力,减少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给患者以情感支持,为患者提供疾病的治疗及生活上的照顾,以减轻患者的副反应,提高疗效,使其以乐观、平和的心态顺利完成化疗。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进行家庭护理健康指导。根据调查表评估患者家属对化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需求,耐心讲解化疗药物常见毒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在生活和饮食上对患者照顾。指导患者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口味,做到饭菜多样化。嘱患者禁食刺激及辛辣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和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少食多餐。正确的家庭护理,可降低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损害。具体教育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当天,值班护士在电脑上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建立患者病历。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与患者家属一对一双向沟通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讲解相关健康知识,指导相关健康技能,提供化疗相关知识等。每天利用早、午间查房的机会对前一天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时评价,再根据患者及其家属需要进行评估、教育。每天进行健康教育后,让患者和其家属在调查表上分别签字。组织患者参加医院癌友协会举办的病友座谈会,让病友之间互相交流经验。为治疗间歇期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通过电话随访,为患者在自我护理中出现的便秘、呕吐等问题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心理疏导等。告知患者和其家属日间病房电话号码以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手机号码。所有联系电话保持24h畅通以应对患者院外紧急情况。建立急诊、转科绿色通道,保证日间化疗患者出现严重化疗毒副反应后,能急诊处理和及时转入原治疗病区治疗等。

1.2.3出院后随访2组患者出院时均建立随访资料卡及档案。随访方式为电话或短信随访。电话随访时间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院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每周进行1次电话咨询指导。有健康问题的患者可随时进行电话咨询。随访内容:了解患者化疗后的反应,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用药、饮食、活动、休息、锻炼、定期复诊等多方面的指导;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情绪紧张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对观察组家属进行随访,鼓励患者家属继续按要求做好患者的支持与帮助工作,跟踪了解和反馈患者情况。

1.3评价方法

对2组分别干预6个月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针对肿瘤患者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进行生存质量测评。此量表包括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和5个功能量表,即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所有项目评分0~100分。调查时,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调查的目的及填表方法,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让其独立完成填写,当场收回问卷。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调查人员予以解释与指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2组所得分数用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采用t检验。

2讨论

健康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素质课和各种专题讲座,进行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拓展训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大学生中逐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矫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从全社会来看,生活质量、快乐与发展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在这种思潮之下,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也日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被郑重提出,在物质逐渐发达的今天,生命、人生的意义,精神的富足也正在被重视,成为人生成长不能越过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教育部门日益关注的重点。

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他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可见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询意义、走向卓越”。这些主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被提出和重视,但在思想脉络和内涵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显然也有很多不同,而生命教育探讨得更深、更远。

《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主编,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提出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脉络,这样的思想正好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阵地,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发现说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需要,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利用心理学这一学科的优势,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出发,从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的个人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当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科背景的滋养,同时也受到学科背景的限制,当心理学方法遇到思想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郑晓江教授也谈到“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在他的论述中,他认为,“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原因,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没做到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中,通过与青少年的密切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者感受和理解着当今的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和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被敏锐的青少年所感知。大多数情况下,适当和正确的引导的缺乏会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的一元价值取向以及消极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生命危机。在这种状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就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而这里面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学业和能力、贫穷和疾病等问题都会引发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问题又会引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消极思考必然带来诸如吸毒、网瘾、自杀等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在实践操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这些问题,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

预防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当面对强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偏差等问题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显得无奈,心理治疗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力量(他这一观点认为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治疗师在真诚和谐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罗杰斯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晚年,他甚至运用这种方法参与国家首脑的会晤,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对于以上问题,罗杰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治疗观点,在他的治疗实践中,他发现尊重了当事人死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生,尊重了当事人神经症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健康。也就是说,对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你需要首先用人本的方法去理解、接受,然后这种态度自然会引发当事人的思考,从而导致他自发地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接受这种观点,在治疗实践中也发现确实会有相当的效果,但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又会出现问题。因为心理治疗不可能针对广大人群,我们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思想力量,需要一种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整个问题,这种思想力量应该来源于哲学,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这种思想力量应该也来源于社会相关学科和心理学。罗杰斯的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教育中,至于这些思想力量如何在教育中产生作用,生命教育给出了一些回答,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这种强有力的趋势和力量。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下人们关注生命、关注精神领域的写照。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马斯洛指出人们在基本的五种人生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还有超越性的需要,这是一种精神性的需要,人必须在一个更高的人类整体或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的角度来反观人生,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心灵和生命的解放,这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确有异曲同工之效。生命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学一贯关注的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外,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与环境以及个人与人类的和谐关系,这才是每个人最终获得解放和人生发展的必经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与生命教育有更多相似之处,它认为只有面对精神存在的时候,心理问题才能充分解决,只有将精神能量灌注到人的心理世界,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同样,超个人心理学的出现也是要帮助人们追求一种宁静、和谐的精神生活样式,来对抗浮躁、喧嚣的物质生存状态。

在关注的主题上,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生命教育关注的很多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关注的主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死胡同、得过且过、对生命的漠视、四面楚歌”。显然,这些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但运用的大多是心理学的方法,如共情、渲泄,认知、理情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出口和若干可能的解决。但生命教育显然不是着眼于此,对于每一种问题,它更重要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生命问题,如贫困压力的引起、有关贫困和生命价值的问题等等。因此,生命教育要比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深、延伸更远。再如自杀和吸毒的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但生命教育对于其涉及到的生命问题的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更深刻。

此外,生命教育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关注的内容,比如死亡教育(对死亡的理解)、女性的家庭教育(家庭是生命的摇篮)、生命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教育、休闲及养生教育等等。生命教育同时包括了很多生命伦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似乎很远,仔细分析又似乎很近,在一个融汇贯通的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剖析的问题。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在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优势,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向生命教育方面的引申应该是目前实践中可以做的工作。面对这种生命学问题的教育,学校教育多了一份责任,应在以后的实验及教学实践中发掘若干适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借鉴其理论及方法的优势。

生命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突破,但生命教育也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逐渐呈现一些问题,又逐渐解决一些问题,这是历史规律,作为教育者,顺应规律,作出努力,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2]郑晓江:青少年自杀及暴力现象的生死哲学透视[J].中国德育,2007(1).

[3]顾海良主编: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4]罗杰斯等著,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罗杰斯著,张宝蕊译: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健康教育论文第7篇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区别,又有着密切联系。两者关注的分别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教育。要想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二者融合的共同作用力,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究其原因,教师是教学的施行者和参与者,教师自身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影响深远。试想,一个素质低下的老师,如何能高效教学,如何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呢?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有效开展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教师思想政治学会、教师民主生活会、思想主题活动等途径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教师育人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也必须围绕课堂教学而进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发展。如在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从交通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等方面来阐述规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规则内容,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师长,爱护公共设施,遵纪守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小学生守则》、课堂规则、学习规则内容为切入点,探讨规则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如课堂上大声喧哗会影响教学秩序,没有课堂规则的约束,则教学难以进行;见到老师不问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而影响师生关系。总之,小学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积极向上的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有目的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活动和德育实践是检验德育教学效果的试金石。素质教育提高了人们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促使许多学校在关注思想品德教学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学实践力度。一般来说,小学德育实践形式有德育主题会议、共青团团队活动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常用手法。如某教师借学校“做文明、自信校园小主人”德育创建活动之际,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了“微笑进校园”“礼仪伴我行”“榜样在身边”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该教师先通过活动动员会吸引学生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然后通过文明礼仪歌谣创编、活动宣传页编印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进而立足活动文明公约,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和指导,对小学生进行意识力、人格、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注意礼仪,弘扬正气。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2]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81-84.

[3]路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18-21.

[4]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3,(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