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军事思想论文

军事思想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3:16

军事思想论文

军事思想论文第1篇

《江总书记文选》隆重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胡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举措。全军同志满怀喜悦的心情,热烈庆贺《江总书记文选》出版,决心响应党中央和胡总书记同志的号召,认真学习《江总书记文选》,切实掌握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以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江总书记同志在领导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革命气魄和胆识,科学分析和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可能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问题,集中全党全军智慧,创立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的历史性飞跃。《江总书记文选》收入的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江总书记同志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运筹,全面展示了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脉络和理论体系。

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对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军事领域的生动展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江总书记同志主持军委工作15年间,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战略格局出现重大转变,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兴起,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反“__”斗争任务日益突出。这些新的历史条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时代课题。江总书记同志敏锐地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前进脉搏,始终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当代世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以思考,放在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密切联系中加以思考,放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走向中加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观点;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要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的观点;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的观点;关于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军队党的建设的观点;关于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的[!]观点;关于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的观点;关于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目标的观点;关于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观点;关于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军队建设全局的观点;关于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牵引和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推进的观点;关于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的观点;关于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技练兵的观点;关于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观点;关于把院校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观点;关于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的观点;关于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的观点;关于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观点,等等。江总书记同志这些相互联系的重要思想观点,科学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指导方针、总体思路、根本途径、战略步骤、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国防建设的特点规律、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军治军的特点规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特点规律、未来战争与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规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把我们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为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长远指导作用。

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军事领域的创造性运用。江总书记同志在对当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始终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继承前人与锐意开拓的统一、尊重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统一,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江总书记文选》中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著,我们可以体悟到洋溢其中的科学精神和革命风范。一是胸怀全局的战略意识和世界眼光。江总书记同志总揽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科学判断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把国家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强调军队建设必须着眼世界发展大势,既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国家战略能力,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二是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刻的政治洞察力。江总书记同志十分注重并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对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始终从政治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许多事情见事早、思考深、看得远,强调军队在讲政治的问题上要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从而保证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三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江总书记同志始终关注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军情出发,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建设各个领域领导和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开启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路,进一步加快了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表现了非凡的创新勇气。四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江总书记文选》中的军事论著,字里行间饱含着江总书记同志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和极端负责的精神。江总 书记同志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夙夜在公。担任军委主席期间,他走遍了全军所有的大单位,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不辞辛劳。这15年军队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都凝结着江总书记同志的智慧和心血。五是尊重群众、情系官兵的领袖风范。江总书记同志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连队,倾听官兵呼声,集中官兵智慧,总结官兵创造,始终与官兵心连心。《江总书记文选》的终篇之作《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在一起》,深切表达了江总书记同志同全军官兵结下的真挚感情,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军队建设的殷切希望。

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江总书记同志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的生动反映和科学总结。《江总书记文选》收入的江总书记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著作,既反映了江总书记同志军事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又展现了江总书记同志领导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江总书记同志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运筹帷幄,作出了一系列关乎全局的重大决策,解决了一系列制约军队建设与改革的突出矛盾,推动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全军部队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经受住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同严重自然灾害斗争的严峻考验。

面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政治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转变,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江总书记同志高度关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强调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要求全军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为了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江总书记同志果断作出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经商活动的战略决策,提出在全军开展“四个教育”,指出部队必须警惕酒绿灯红的影响,要求把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等,充分反映了江总书记同志注重从思想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要思想。

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江总书记同志主持制定并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作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文秘站:军战略指导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为军队建设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江总书记同志亲自领导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先后裁减军队员额70万,使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道路迈出新步伐;决定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推动我军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强调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在我军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面对日益严峻的,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江总书记同志要求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强调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牵引和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江总书记同志亲自决策和领导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造就了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号召全军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增强了部队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推动“大联勤”和后勤保障社会化等改革,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

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的新形势,江总书记同志深入思考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军治军之道,确立依法治军方针,强调把正规化作为从严治军的根本目标,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把军队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江总书记同志的领导下,军队立法进程明显加快,从严治军力度明显加大,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

江总书记同志还亲自组织、领导和指挥了许多重大军事行动。比如,成功组织一系列重大战略战役演习和战备行动,配合党和国家政治、外交斗争,沉重打击了“__”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安全和领土完整;组建驻港、驻澳部队并顺利进驻香港、澳门履行防务,彰显了国家和尊严,为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组织数十万大军挥师三江,取得98抗洪抢险伟大斗争的胜利。这些重大军事行动,显示了江总书记同志高超的领导艺术、卓越的指挥才能,展现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学习《江总书记文选》,必将使全军官兵更加深刻地认识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切地感受江总书记同志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谱写军队建设和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对学习和运用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总书记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全军广大官兵一定要把这一重要思想学习好、宣传好、研究好、贯彻好,同时还要学习江总书记同志在他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事思想创造中展示出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风范。最近,党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全党认真学习《江总书记文选》。胡总书记同志在学习《江总书记文选》报告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胡总书记同志的指示精神,把学习《江总书记文选》作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政治要求,作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各级要以《江总书记文选》出版发行为契机,以《江总书记文选》为基本教材,不断把对江总书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要在全面系统地学习其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上下更大功夫,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在着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高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更大功夫,研究解决好部队建设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学习《江总书记文选》,更好地学习江总书记同志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展现的科学态度、求实品格、创新勇气和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要把学习《江总书记文选》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官兵特别是团以上领导干部认真研读,不断在学习贯彻上取得新的成效。

军事思想论文第2篇

[关键词]八十年;军事文化;历史经验;启示

[作者简介]颜旭,外国语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河南洛阳471003

[中图分类号]Eo-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140―03

我军的发展史是一部事业的辉煌史,也是一部军事文化的创造和建设史。纵观我军80年的发展历程,我军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立足战争和建设的实际,创造出了灿烂的先进军事文化。我军正是在先进军事文化的哺育下,发展成为一支举世闻名的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当前,认真梳理和总结80年来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军事文化的战略意义是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在8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军历代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了军事文化的战略意义,始终将军事文化建设作为核心工程纳入到部队的全面建设中去,为军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根据各国军队现代化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认为科学技术也是战斗力,而且是最重要的战斗力;加强国防科研和发展军事高科技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必须走“科技强军”的道路,使中国国防建设尽快赶上时代的步伐。邓小平同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军事科技文化的发展,把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引领到一个新的时代。在主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工作以后。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斗争形势的新变化以及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军事文化在2l世纪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军事领域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军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牢固树立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我军的质量建设,全面提高我军的战斗力。”“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要素,在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知识的较量。”

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军事文化在战斗力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军事文化已经成为战斗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和影响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越是先进的军事文化,其文化含量就越多,所具有的以政治保证力、思想引导力、精神驱动力、智力支持力、科技创新力、部队凝聚力等为核心内容的军事文化力越大,越能增强部队的先进战斗力。认知程度决定建设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对军事文化的战略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军事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作为文化的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文化的先进性根本在于其指导思想和理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牢固占领军事文化阵地,这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在他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在政治课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教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军事文化建设能不能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军队建设的成败和军事文化的走向。始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我军不断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在战争岁月,学习和掌握思想的基本理论是当时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民提高干部、战士的理论水平和加强部队思想文化建设的根本性措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军又展开了群众性的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活动。1960年10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也要求“一切干部的理论学习,都要以著作为主要内容。部队和院校的军事、政治训练,都要以著作为基本课程”。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军深入学习并坚决执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军队建设的战略性转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维护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调整了军内外关系,对人民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反对和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有所抬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军事文化必须更加牢固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切实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引领部队建设的灵魂。当前,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继承前人、着眼中国新的实践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它既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始终坚持谋求打得赢是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作为战争活动反映的军事文化必须满足“打得赢”战争的需要。在80年军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军立足战争特点,着眼战斗力提升,大力加强战时文化、战地文化、教育训练文化建设,使得军事文化的战斗力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红军初创时期,就针对红军官兵军事技能不高的情况指出:“巩固红军使红军成为铁军的工作,与政治工作同等重要而为现时红军所迫切需要的,就是军事技术的提高。”“提高了军事技术和战术,这样就使我军极大地增长了战斗力。”他要求部队,“必须利用作战间隙,加强军事训练”。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减轻与敌对峙时物质生活艰苦、精神生活单调、思想沉闷等问题影响战斗情绪,我军各部队大力加强战时军事文化建设,在战斗间隙,运用皮影、幻灯等形式作为战时的电视、电影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官兵的战斗热情。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邓小平在提出“战争可能推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的同时,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

消除战争的根源,没有消除敌我对抗这个基本的军事矛盾,军队建设必须仍然以提高战斗力作为标准。邓小平指出:“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而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后,明确指出军队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并强调“部队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加强教育,把质量建设的方针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奔涌,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面对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的重担,军事文化的建设更要紧紧地瞄准“如何全面提升战斗力”这个核心问题,将之作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终极目标,积极探索运用军事文化来提高战斗力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从而以不断适应军队战斗力发展的时代要求,使其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最大的效能。

四、切实处理好“软”“硬”文化的关系是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内的有机系统。物质文化是军事文化中的“硬文化”;精神文化是军事文化中的“软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在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原因之一就是我军非常重视“软文化”建设,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军事“软文化”的效能。在粉碎“”以后,邓小平在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注重军事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强调要把先进思想和革命精神贯注于部队之中,对官兵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不懈地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军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当然,我军在强调军事“软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军事“硬文化”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兵要精,武器要好”。在1956年,又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相继研制试制成功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和一大批陆、海、空军现代化武器装备。随着军事斗争手段的日益现代化,邓小平和都强调必须把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军队装备,按照“有所赶、有所不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总体思路,依据未来战争的需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不断地推出“中国式”的更好、更新的装备。

当代世界军事斗争实践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经验一再表明: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军队“硬战斗力”的大小,也取决于军队“软战斗力”的高低。我们在加强新时期军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在武器装备上要有自己的“杀手锏”;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军事文化的功能,推动文化力向战斗力的转换。

五、切实重视军队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军事思想论文第3篇

关键词:军事理论;创新;学习借鉴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开放;二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坚持“中国特色”,但从不排斥外来先进经验,而是主张通过融入世界而提高自身的生命力。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以开放的心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军事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创新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学习借鉴别国军事理论成果,是通过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军事理论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我国的《孙子兵法》在美国广为普及,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军事教育、工商管理和法律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必读文献。美国关于《孙子兵法》的视听文献、数字文献和网络文献出版制作方面远远高于中国。美国纽约维莱出版公司还于2000年出版发行了诠释《孙子兵法》的游戏软件。结果,美国学者对《孙子兵法》军事应用的关注度高于中国学者,大大促进了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反观我国近代军事史,之所以一再丧失军事变革的大好机遇,与当时“冷眼向洋”,耻于向外军学习尤其是学习其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等密切相关。1845年俄国赠送清廷264种图书,其中有几十种是介绍当时西方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的著作,这本是借鉴外军军事理论资源,了解西方军事思想的极好机会,但清政府却唯恐“其书不伦,徒伤国体”,全部送理藩院封存,交给耗子去批判了事。对于西方军事思想“断宜弃之不学”。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注重借鉴外军,导致军事理论在世界上落伍,不能不说是中国在近代抵抗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也需要在东西方军事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回顾人类思想史(包括军事思想史),许多最有开拓性的创新成果,常常发生在两条不同思想路线的交叉点上。不同文化传统和哲学背景的民族,有不同的认识思路;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方法思路。在不同思路的交叉点上,不同的信息风云际会,不同的知识繁花荟萃,不同的理念争锋比锐。由此形成互动与共振,最容易产生创新的雷电。”(见李炳彦:《东西方军事文化走向融合》,引自中国谋略科学网)“东方兵学重权谋,西方兵学重技术。这是在信息时代之前东西方兵学文化上的差异,并由此产生出东西方兵学理论的不同特点。现在的情况正发生变化,在西方的兵学中,已经并继续渗入了东方的谋略思想。新军事变革正促使东西方军事文化走向融合。”(见李炳彦:《东西方军事文化走向融合》,引自中国谋略科学网)比如,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如下几个特征:哲理性强,模糊性大;长于整体思维,短于精确分析;抽象推理多,逻辑论证少;独断性强,集谋性弱;变易理论受限,保守观念顽强;大一统思维坚韧,个性化思维不足等。而西方一些思维方式恰可以在这些方面弥补我们的不足,我们如能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对推动我们的军事理论创新是非常有益的。此外,我们不仅要汲取他国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而且还应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

再次,应立足我国国情军情,批判性地吸收外国外军的理论创新成果。剧烈的变革时期,理论创新的空间大,关注点多,我军当前在军事理论创新过程中的世界眼光、国际观念越来越强,这是好事。但采取何种方式学习借鉴外军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则应立足中国国情和军情加以甄别。军事理论创新素材按其来源看,可分为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作为一国军队而言,其军事理论创新是以引进创新为主,还是以自主创新为主,或者是二者相结合,不仅要从国情军情出发,还要从军事斗争与国家利益的需要出发。军事创新是所有军事资源新的组合,这种组合当然不是任意的组合,而是以军事资源之间的可组合性、可兼容性为前提条件的。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在推进新军事变革方面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从这点看,外军经验本身也是各自特色的反映。美军是以新的军事理论为牵引,全面展开军队转型,寻求绝对“军事优势”;俄罗斯由于经济原因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全面进行新军事革命,便把重心放在发展其“杀手锏”――战略核力量上;印度、日本和欧洲各国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勾画各自的变革蓝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军情,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在借鉴外军军事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引进性创新通常被认为是被动的行为,实际上,一种理论在借鉴过程中,必须不断改变或修正,必须“再发明(创造)”以使其有用。也就是说,借鉴的过程也必须是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曾指出:“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见《文集》)与军事实践整合而形成创新的军事理论,并不是现成的、可以直接套用的理论,而是针对一国一军特定的目的与对手,进行重新建构的理论。

总之,空前激荡的军事世界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我们需要的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既要革新传统的思维方式,也要继承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过实践证明的东方优秀战略文化传统;要睁眼看世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也要区分良莠,不要全盘接收,更不能在战略上被人误导。

参考文献:

1、陈浩良等.中美孙子兵法图书文献比较研究[J].中国军事科学,2006(6).

2、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M].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

3、颜晓峰.创新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军事思想论文第4篇

关键词:政治理论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

 

政治理论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军校学员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审视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学改革,立足使学员全面可持续发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政治理论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学员全面发展,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成为新的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坚持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先进、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学员才是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高技术战争要求的军事人才。当前我军面临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国军队与发达国家军队综合实力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缩小,如果将来与强手作战,我们无疑将处于明显劣势,需要有强大的抗“震慑”精神力量。因此,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既要注重发展信息化武器,更要注重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以劣胜优的坚定信念。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学员坚定革命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确立高尚道德情操、献身国防的精神和军人的特有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因此政治理论教学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具有重大作用。江泽民曾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使我军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当前政治理论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军事变革的形势,加快教学改革。

二、政治理论教学要促进学员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军校政治理论教学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对学员进行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道德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灵魂,军事专业素质是主体,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基础。当前政治理论教学仍然要围绕这个基本原则,要突出时代特征,促进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统领,切实打牢思想理论根基。

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对提高学员政治素质具有主导和定向作用。。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学始终,渗透到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打牢学员的理论根基。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和军队建设改革的实践,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坚定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只有打牢了理论根基,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员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不仅对实现院校培养目标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学员走出校门后的健康成长与长期发展有深远意义。

二是加大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培养人文精神。

军校学员将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因此,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而切还要有厚实的人文底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科专业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素质结构将难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文素质对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完善人格、增强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实现文理兼容、文理交融,改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对学员的全面发展异常必要。。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八个为荣“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尊纪守法”、“艰苦奋斗”哪一项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当前政治理论教学主要偏重于马克思理论教育,突出了它的政治教育功能,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训练。特别是专业技术院校更加应该发挥政治理论教学的优势,加强学员的人文精神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军校学员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能力的人;具有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善于共事;具有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积极向上敢于冒险的精神;能够从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追求自身完善,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政治理论教学要向学员充分揭示科学活动和科学事业的人文规律,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种包含着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人文精神,对学员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是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保持心理健康和谐。

心理问题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正在经历社会变革的国家,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的碰撞导致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使人的不平衡心理加剧、社会竞争的加剧让人深切感受到生存压力的增大。这些给人们造成了剧烈的“心理震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军校学员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受到来自社会和军队内部的各种压力,面临学习、工作、婚恋、军地反差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抑郁、焦虑、恐惧、不平衡心理等更为突出。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势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政治理论教学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学员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四是重视军人战时心理素质培养,强化战斗精神。

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战争中制胜因素中,人的战斗精神、知识智能、科技素养在战斗力构成中越来越重要。军事领域历来是高新尖技术最先涉足、最为集中的领域。现代战争从军事理论到作战样式,从武器装备到编制体制,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这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高技术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具有极高的作战效能,武器装备的质量在决定战争胜负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而我军武器装备现阶段仍处于相对劣势,且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使人们易于产生悲观情绪;再比如,现代条件下作战行动的机动性、突然性增大,各种大威力、高精度远程兵器已被广泛运用,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增大,在战争初期,人们易于产生慌乱和恐惧现象等等。。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厮杀与生命的脆弱易导致人员产生精神障碍,极大削弱战斗意志,毁灭战斗精神。军校学员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需要有过硬的战斗精神、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未来高技术战争,其激烈性和残酷性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场战争,对军人的战时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提出了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学员战时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强化军人的作战意识,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英勇顽强的作风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战斗精神是军队的军心、士气、斗志、勇气、胆量、毅力、气节等精神因素的综合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激发官兵的民族义愤,培养军人的爱国情感和为捍卫国家利益而战的斗志和勇气。军校学员是部队未来的战斗骨干,他们的战斗精神直接影响着部队整体的战斗士气。因此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应该是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政治理论教学要使学员能够可持续发展。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是军人。教育的可持续性就是不仅要满足当前所处地位的需要,更要为将来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着眼于学员的可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一。因此,政治理论教学首先要立足当前,根据学员的需要,有效解决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又要着眼长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想保证学员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单靠教育者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终身受益。政治理论教学要确立新的师生观和新的过程观,改进知识型教学,努力实施发展型教学,坚持指导学员进行创新性学习,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方法、修养的创新型现代军人。所以,政治理论教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军队重大改革举措及社会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和学员进行探讨交流,解决他们思想实际问题,疏堵结合,积极引导。从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巩固军魂意识,树立献身精神。另一方面,要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要突出学员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既要坚持正面灌输,又要开展民主讨论。既要强化系统的基本理论灌输,包括哲学、历史、道德、法律等基础理论学习,打牢政治理论基础,又要使学员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能够为毕业后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又能够为将来到地方工作创造良好的个人条件。

参考文献

唐洪鑫等主编. 21世纪军校学员思想 政治 道德教育规律研究. 解放军出版社,2002

薛国安等.世界新军事变革热点问题解答.解放军出版社,2004

军事思想论文第5篇

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国防基本问题军事及其相关的高层次系统的问题的理性认识。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有不同的军事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问题的理论成果。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军事思想不仅覆盖整个军事领域,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密切相关,因此军事思想涉及的问题很多。军事思想的基本问题包括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学科体系、基本特征以及地位和作用等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军事思想论文第6篇

关键词:富国强军 战略 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古代关于富国强兵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文化根源

富国强兵,是中国春秋初期管仲关于国家富裕,武装力量强盛的思想和政策。主要思想:一是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二是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三是富国强兵要以农业为本,强兵要重视军事手工业。这三点论述了富国和强兵的关系,以及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以农业为本,重视军事手工业如兵器的制造和发明等强兵的思想。以后的各封建王朝的变法也是以此为基本思想的,自此,富国强兵思想在历代封建王朝根深蒂固,成为王侯将相的治国法宝。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与经济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经济与战争的论断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生产为基础,而武器生产又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它阐明了战争胜负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与武器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列宁也明确提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为萌发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1.毛泽东军事思想中隐含的关于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理论初步奠定了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1933年8月12日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说明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说:“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说明了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物质基础扎实了,国防建设才有根基,才有发展潜力。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是富国强军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石

邓小平在《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邓小平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紧密结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是国防现代化。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的力量是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军队建设也不能等,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尽可能快的发展。

3.江泽民国防与经济建设思想推进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提出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同仇敌忾,团结御侮》,《十年来军委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十六大报告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江泽民从我国军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较低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国防建设要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要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科技信息革命与我国国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构想;认识到国家富强必须的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保护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党委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富国强军战略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站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它要求: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出发,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它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 1966.

[2]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与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军事思想论文第7篇

关键词:富国强军战略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古代关于富国强兵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文化根源

富国强兵,是中国春秋初期管仲关于国家富裕,武装力量强盛的思想和政策。主要思想:一是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二是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三是富国强兵要以农业为本,强兵要重视军事手工业。这三点论述了富国和强兵的关系,以及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以农业为本,重视军事手工业如兵器的制造和发明等强兵的思想。以后的各封建王朝的变法也是以此为基本思想的,自此,富国强兵思想在历代封建王朝根深蒂固,成为王侯将相的治国法宝。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与经济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经济与战争的论断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生产为基础,而武器生产又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它阐明了战争胜负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与武器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列宁也明确提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为萌发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邓小平、关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1.军事思想中隐含的关于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理论初步奠定了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1933年8月12日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说明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说:“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说明了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物质基础扎实了,国防建设才有根基,才有发展潜力。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是富国强军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石

邓小平在《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邓小平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紧密结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是国防现代化。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的力量是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军队建设也不能等,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尽可能快的发展。

3.国防与经济建设思想推进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提出

在十五大报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同仇敌忾,团结御侮》,《十年来军委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十六大报告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从我国军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较低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国防建设要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要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科技信息革命与我国国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构想;认识到国家富强必须的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保护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7年10月15日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党委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富国强军战略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站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它要求: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出发,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它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

[2]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与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军事思想论文第8篇

把红色文化教育同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军人本色。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思想资料,欢迎参阅。

 

 

       材料一

今年以来,xx县紧紧围绕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要求,立足文化积淀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的特点,打“红色文化”特色牌,“讲好xx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文化教育同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军人本色。

夯实阵地,增强思想教育感召力。围绕“走文旅融合发展路、打红色文化特色牌”的思路,全力打造以xx军安西战役纪念馆为主阵地的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红xx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烈士陵园、红xx军休整地和蘑菇台子等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维修、扩建和绿化,通过声光电、沙盘实景、雕塑美术、图片、亲笔书信、回忆、实物展示等,把了解红xx军历史、参观革命文物、观看红色影片和学习革命传统等活动作为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洗礼必修课,把“红色文化”打造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退役军人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深化双拥工作的感召力。

整合资源,形成思想教育聚合力。充分发挥县域内红色遗址众多、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红色主题,整合xx军安西战役纪念馆、蘑菇台军事会议纪念馆、xx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红柳园红军烈士陵园等优质教育资源,设立现场教学点,开设“红色讲堂”,采取“课堂+基地+实践”的模式,通过基地教育、现场感受等形式,深入拓展“重走红军路、倾听红军故事、感受红军艰苦历程”等参与式、体验式、感悟式教育,着力打造革命精神传承之路、红色文化体验之路、信念意志磨练之路和西征历史记忆之路,不断加强实践培训力度,确保教育培训由理论教育向实践培训的有效转换。

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教育生命力。持续加大对红色文化内涵宣传展示和对外传播力度,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xx军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干部群众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潜力,广泛收集红色故事,宣传革命先烈事迹,开展以知识竞答、讲红色故事、颂红色经典、听革命传统党课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大众喜闻乐见和参与积极性高的新媒体,制作优秀红色主题教育宣传片,开展xx军革命精神“五进”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

拓展载体,扩大思想教育影响力。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将“红色文化”的开展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提升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清明”、“八一”、国庆等重要节日以及退役军人返乡、教育培训等时机,积极组织驻瓜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干部群众到红xx军安西战役纪念馆、xx县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烈士祭扫、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颂党恩、“红色之旅——重走红军西征路”励志体验等活动,组织开展老兵故事会、先进典型报告会等活动,用英烈事迹、红色事迹、典型事迹不断激励退役军人永葆军人本色、发扬优良传统。

材料二

敬爱的党组织:

非常荣幸能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思想动态,让组织对我有更多的了解,而我也能借此机会进行思想上的自我探究。

作为一党员,我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我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这些都帮助我在思想上渐渐走向成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我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入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一直都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下面,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一、思想上。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且懂得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稳固的理论基石。只有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党员员应有的先进性。

二、工作上。

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平时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习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做好前后保障工作,为思政部的工作尽职尽责!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虚心学习法律等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力求做到一专多能,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学生、老师、院党委服务。

三、生活中。

我认为:为师生服务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大事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平常的一些细节上,平时不能不屑于做小事而在等做大事,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日常的生活中,我一直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团结同事,热心助人,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在党的关心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单有一腔热血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我积极的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求不断的充实自己,加深理论文化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对工作加倍认真负责,进一步加强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努力向先进党员同志看齐,不断完善自己,注重日常生活作风的养成,自觉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只要我坚持要求进步,不懈学习,我一定能够得到党组织的认可。请党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