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ppt设计论文

ppt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2:23

ppt设计论文

ppt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 演示文稿;PPT应用;高校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23-02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涌入而急剧变化。这其中,演示文稿(以下简称PPT)的教学应用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然而,应该如何合理地设计和使用PPT来辅助课堂教学,以使其发挥尽可能大的功效,是高校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2 PPT在高校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

利用PPT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利用PPT来辅助课堂教学使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多,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大。对于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PPT形象、直观的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获取。同时,PPT中的多媒体信息给学生提供的是多感官的刺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利用PPT教学有效变革教与学的方式 由于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教学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PPT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合理使用PPT进行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结构的变化。

利用PPT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通过PPT构建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学习情境,利用PPT展示的直观性、动画性、情境性等特点,把书本中比较抽象的语言文字内容转化成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利用PPT教学能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校课堂教学使用PPT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展现为生动形象的事实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引导来促使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现象,从中得到启发,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PPT能更直观地为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感性材料,既开拓了学生视野,知识得到扩展,又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1]。

3 PPT在高校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以PPT演示代替教师讲授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PPT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为了辅助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而在当前,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脱离了PPT之后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不会讲课。PPT使用的形式不能简单地沦为“书本搬家”,也不能将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点击、学生观看的放电影式的教学。

重视PPT的美观而忽视内容的设计 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制作课堂教学PPT时,过度重视对PPT的修饰,过多关注画面的美观和观看效果,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这就是PPT设计的“形式主义”。课堂教学变成教师PPT技术的展示和宣传,而远离了原本的知识传授的轨道,忽略了对内容的理解。

舍本逐末,将使用PPT当作目的 制作和应用PPT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而不是单纯地为了使用多媒体。当前很多教师使用PPT教学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而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论证,到底适合不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有没有必要使用?甚至有的高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把PPT的应用当成衡量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尺。与其通过“读PPT”的形式来向学生呈现知识,还不如回归传统的效果好。

过分追求视听觉信息,忽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虽然动态的内容和视频、音频信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师在制作PPT时,更多的是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置之不顾,千方百计地追求视听享受,学生接收的仅仅是一些感官的刺激。过多的视听信息过分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也容易造成因学生对图像产生依赖而形成思维的惰性[2]。

4 合理设计和使用PPT辅助高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PPT的设计原则

1)突出和强调重点。PPT的设计要简洁、突出重点、观众能够清楚阅览(黎加厚,2011)。在PPT的设计中,切忌版面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积,信息量过大而导致重点不明确,过多的文字和图形堆积会干扰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关注、理解和思考。同时,避免PPT对教材内容进行目录式的展示,仅仅将章节的各级标题按照层级关系罗列在PPT上,淡化学生思维过程,简化教学内容。

2)内容设计和展示形象生动。PPT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设计和展示形式的一个主要要点就是要符合直观教学原则[3]。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精心选用媒体形式,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教学内容和PPT的形式完美结合起来,创设出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传递和有效学习的发生。

ppt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 PPT;教学课件;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01-05

随着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实用高效的教学课件越来越受到推崇。PPT因操作简便、实用性广、表现力强而一直主导着我国教学课件制作领域。但PPT课件在互动性方面表现不太理想,给人的印象是结构化程度高,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递信息,无法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1]。另一方面,交互性效果较好的Flash、Authorware、Director等软件操作较为复杂,人们倡导的积件思想在短期内推广仍有很大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PPT课件交互性设计与应用研究成为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较为关注和热衷探讨的问题。

国内的研究多着眼于对PPT自身功能的发挥上,尤其是VBA代码、触发器和超链接。这些研究提出了很多巧妙的设计方法,利用触发器可实现英语单词的翻译、下拉菜单,利用VBA实现文本切换、文本下拉,利用按钮实现对视频的链接播放。

国外的研究多侧重利用新技术提高PPT课件使用中师生的互动效果。如Microsoft Unlimited Potential计划教育组指出,Multipoint技术创造了协作学习环境,在学生负责找出正确答案并提交答案时,他们的学习就会进步[2]。

从上述现状来看,PPT课件的互动性设计研究存在如下问题:

1)提出了插入swf文件的方法,但对如何获取交互性的Flash文件并没有提出可行性建议;

2)VBA语法虽然简单,但让许多教师掌握并运用需要一段时间,而大多数教师并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来学习这一代码语言;

3)PPT本身实现的是简易的交互功能,重复使用率低;

4)较少从学生角度出发,部分低层次的交互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5)利用最新的硬件、软件资源支持PPT的研究很少;

6)重复研究过多,对触发器、超级链接等较简单的交互研究过多。

由此,应该在分析当前交互性PPT课件的现状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弥补PPT课件在交互设计方面的缺陷。

1 PPT课件交互性设计的内涵

交互性主要指人机之间的交互,用户通过交互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控制和请求,计算机则通过交互界面提供信息和动作。具备这种特性的PPT课件被称为交互性PPT课件。课件的良好交互性一般应体现出:1)用户对软件进程控制能力;2)功能特性自由取舍;3)友好的用户界面。而从教学的基本模式来看,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之间,交互是信息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要求PPT课件不仅能使学习者通过和别人(教师、同学)的交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在交流中实现情感和人格的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交互设计原理和明确的教学目标,能灵活控制课件演示并与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等建立教学内容的沟通,学生要能够及时反馈,从而提高课堂的参与感。

2 PPT课件交互性设计的理论基础

PPT课件交互性设计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一般可以认为是经验之塔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戴尔在《教育中的视听方法》中以“经验之塔”为模型,表述了学习者在获取经验时以实际操作为基础,采用视听教具、视听方法获取间接经验,最后抽象为概念和符号的过程。他认为,观察的经验可以对直接的经验进行丰富和扩展,同时不能止于直接经验,而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学习者向抽象的、概念的思维层面提升。北师大教授陈丽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教学交互层次塔模型,揭示了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三个从简单到复杂的交互层面共同作用于学习结果。该模型明确了教学互动设计中的三个工作重点,尽管它们可能同时发生,但各层面的交互对学习意义是不同的。操作交互是媒体界面交互性和学生操作媒体熟练程度的综合体现,信息交互是教学实施和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概念交互成为学习的终点和结果。

课件的设计就是要遵循一个学生对知识从认知到理解的过程,即从操作交互到信息交互,再完成学生从概念上的理解。这个模型也为设计交互性PPT课件提供了科学的途径:通过媒体功能的完善和学生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交互的水平;通过良好教学设计和学习支持,提高适应性的水平;通过概念交互,可以评价教学交互是否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获取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指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其中,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实现自我反馈这三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即: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有更多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它揭示了通过使用各类教学用具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相互合作创建有意义的学习对话,最终完成学习者对知识从信息到概念的意义建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PT课件应该转变成师生、生生交流沟通的媒介,提升课堂反馈交互的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课堂习题测试、教学内容的信息交互演示、学习成果检测评定等,提高学习兴趣,最终在概念的角度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摄像机结构的课程上,可以通过对一张摄像机的三维效果图对各部件进行说明,学生通过点击课件上的各部分标识了解白平衡、逆光补偿、光圈值等按钮的操作说明。这样本身就体现了学生和教学资源的演示互动。学习者通过协作和互动获取知识,是PPT课件交互性设计的根本目的。

对PPT课件交互性的设计遵循结构灵活有序、内容充实恰当、操作简单方便、反馈迅速完整的原则。

3 PPT课件交互性的设计方法

基于CAI课件交互性设计的策略,可以利用控件、插件、软件来对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交互设计做补充,特别是通过周边软件的辅助能够满足大多数的教学需求。

3.1 利用内置功能实现PPT界面交互

1)VBA与控件。Flash、Authorware能通过大量的模块和编程语音来设计交互效果,但操作较为困难;而PPT本身就可通过简单的Visual Basic编程、AcitiveX控件工具箱实现简单的交互功能。通过简单的属性更改或代码编辑,就能够实现师生在PPT界面上的交互,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在Office 2007版本中,一开始打开PPT并没有VBA与控件箱,需要点击【Office按钮】,然后【PowerPoint选项卡|常用|开发工具】,这样就多出了图1圈示的选项卡。

PPT的控件具备描述自身信息的属性,即控件的名称、具有的值、大小等。把控件拖拽到编辑区,当点击该控件按钮时,值发生变化,响应外部的消息;同时单击“查看代码”可以编辑代码。

例如,向PPT嵌入一个swf交互视频,可以在“开发工具”选项卡下找到“其他控件”图标,打开后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当光标变成十字形时,可以在幻灯片上拖拽出该控件对象,打开属性工具箱,在“Movie”属性值中输入相对路径下的Flash文件名,如“001.swf”。

Visual Basic Application是应用程序开发语言VB的子集。设计者只需要掌握VB的几个简单语句就可以创建一些简单的控件对象供自己调用。这里列举一些关联语句:

①If...Then...Else,检查一个条件语句的真假。如果值是True,则执行Then后面的动作;如果值是False,则执行Else后面的动作。

②End if,结束条件检查的语句。

2)触发器。选择幻灯片中的任意元素,右键找到“自定义动画”,在右边选择任一种动画模式如“进入”,选中一个效果,再单击“计时”选项卡即可找到触发器。触发器以动画或书签(仅针对音频和视频)为基础,它类似控件按钮,可以设定一个触发点击的元素进而引发一个动画,且可以重复执行。因而,利用触发器的功能设置,可以用来激励学生思考、总结,重复复习。

以判断题为例,下面介绍步骤。

①幻灯片编辑区输入一个判断题:“双主教学设计是由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并在下面放一个对号、一个错号。

②在试题下方分别录入两段话:“恭喜,判断正确!”“抱歉,判断错误!”

③对“恭喜,判断正确”文本框选择自定义动画,在“进入”中选一种方式,在触发器上选择对号的这个图片;同样,判断错误的文本框对应错号的这个图片。当然也要对这两个文本框做退出的动画设置,可以使其出现2秒后自动消失。自定义动画设置如图2所示。

通过对PPT内置开发工具和触发器等进行简单的设置就能达到预定效果,但是这样的方法无法应对大量的更为灵活的习题设计。即便复制原来的试题仅修改试题和答案内容,这也是很浩大的工程;另一方面,在对排序、问答题进行设计时,这样的方法无能为力,当然也无法核对学习者的正确率和得分。所以,需要借助PPT周边的插件、软件来实现常用到的交互性设计。表1为PPT课件中实现交互的6种方法比较[3]。

3.2 利用插件进行习题交互设计

课堂检测所学知识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这样既能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感。笔者在这里就提出一种思路,把Flash试题嵌入到PPT当中。具体做法是先安装ShowRoom插件,它可以把swf文件置入PPT文件中;然后设计Flash试题,利用Quizbuilder和Quizcreator这两个软件;最后把swf文件导入到PPT。

1)ShowRoom。ShowRoom是一款面向PPT插入各类媒体文件的工具,是把swf文件嵌入到PPT中最好的插件之一,能实现对Flash文件流畅快捷的嵌入。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该款插件运行非常稳定,特别是插入swf试题的效果比其他同类工具如iSpring、Swiff Point Player、Articulate Studio组件等更为灵活方便。它的功能具体包括:支持PowerPoint 2000/XP/2003/2007(图3);支持swf、flv、mp4、mpeg4、m4v视频文件;嵌入式的IE网页、Web Video、YouTube视频支持;提供使用Google搜索所需图片资源的小窗口功能。

ShowRoom安装十分简单,直接执行ShowRoom Setup.exe,在打开的对话框点击“Install Now”即可安装。点击“Insert”栏的Flash按钮,即可插入Flash文件。

2)Quizbuilder、Quizcreator。这两款Flash试题制作工具简单易用,功能强大,支持可视化快速开发。普通教师利用它们可以在没有编程基础的情况下,快速制作出基于Flash的交互式的试题和测试,并能进行在线测评。Quizbuilder(秋风试题大师)和Wondershare Quizcreator(万兴在线测试制作系统)都是独立的软件,但它们生成的swf文件较大,挂到网上需要长时间刷新等待,所以不宜上传到网上。安装完这两款软件,就可以打开它们,直接录入试题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此外Quizcreator还有一项调查问卷的功能。

图4分别是它们的初始化界面。观察界面,会发现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具体说来,它们有如下交互性设计的优势:

①支持Flash题型多,Quizbuilder支持8种题型,Quizcreator支持9种题型(支持数学公式编辑),常用的填空、判断、选择、热区、匹配、排序、简答题型等都支持;

②支持插入背景音乐和图片、解答提醒、时间限制等;

③支持试题结果跟踪和统计;

④针对测试结果进行级别反馈,可从题目、答案、试题和年级等方面进行反馈,备选答案可随机排序,减少抄袭。

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将swf试题嵌入到PPT中,从而实现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信息交互:

①安装ShowRoom,执行ShowRoom Setup.exe,然后新建一PPT文件;

②安装Quizcreator;

③在Quizcreator中设计一道单选题、一道多选题、一道填空题,然后执行【Publish|Web|Publish】(|Web|),记住保存的路径位置;

④在PPT中的ShowRoom选项卡栏单击“Insert”(插入)的Flash按钮,选择上一步骤输出的swf文件;

⑤保存并预览。

从这个案例来看,使用外挂插件设计评分测试、调研问卷比PPT本身功能的交互性设计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操作过程简单自然,效率高;二是可实现试题随机排序、结果回收和反馈、时间限制等多方面的功能;三是界面直观,反应迅速,重复使用率高。

这两款习题制作软件也有一定的局限:一是每道填空题只能有一个放在题目后面的空白,与实际测试有所出入;二是匹配题、多选题视为一个整体,只要出现错误或不完整就会失分,这与实际的评分不同[4];三是没有“重做”功能,如果重新做题,需要二次打开PPT文件操作。

基于PPT开发的内容交互式设计软件、插件有很多,它们操作简单,兼容性强,允许测试题目随机排序,都能实现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热区、匹配等常用习题,以及选择、判断、填空、论述、排序等调研问卷题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入Flash交互习题的思路,但功能一体的测试(评分测试和调研问卷)、内容交互软件很多,笔者在这里对这些软件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3.3 演示交互设计

PPT有支持演示的诸多工具,除黑白屏切换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光笔来批注。但为适应教学及其他应用,许多公司开发了补充性的演示软件,极大地丰富了课堂交互演示的功能。一般来说,可以从人机交互、人人交互方面来说明。

1)PPTools。PPTools(图5)是一款演示功能齐全的软件,有比其他电子白板软件突出的功能和优点:下载完软件即可打开PPTools.exe运行;灵活掌握控制热键可以实现显隐素材、实用工具、鼠标绘画、文字标注等人机交互的效果。

从这一软件的功能来看,它达到了很高的交互程度。它既弥补了原有PPT演示稿绘画涂抹的功能,又添加了随机点名提问的工具、重点说明的多样聚光灯工具等。通过快速掌握该软件的操作热键,从而可以熟练地进行操作交互,逐步完成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学习资源间的信息交互。

2)Multipoint技术下课堂互动。Multipoint多点输入技术允许用户在一台主机上使用多个鼠标、多个键盘,并在一个屏幕上分辨出各自的光标。它既能减少硬件的经济成本,也能极大地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该技术创新了课堂互动方式,同时搭建了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它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用有限的资源与其他人互动。

利用Multipoint进行课堂教学有4种模式:SS(Single-User-Single-Mouse),一个孩子用一个鼠标;MS(Multiple-User-Single-Mouse),n个孩子共用一个鼠标;MM-R(Multiple Mice in Racing Mode),以个人为单位的n个孩子用n个鼠标;MM-V(Multiple Mice in Voting Mode),n个孩子用n个鼠标的“投票”式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实际的单词学习中使用Multipoint(每5个人一个鼠标)学习与每人使用一个鼠标学习有同样的结果[5]。

以该技术开发的软件Mouse Mischief、WordTile、MathGame中,Mouse Mischief最为成熟,通过安装该软件就可以构建一个单机群组的PPT师生互动平台。安装完毕,Mouse Mischief就直接出现在PPT的选项卡中(图6),通过创建新幻灯片,可以初步实现选择题、判断题、绘图题的多鼠标交互。首先选择题型,输入完题目,再设置备选答案。保存之后,按F5键直接演示,每次演示时都会设置教师用光标和学生用光标,以示区分。

当前该软件只支持PPT,题型还不多,但已经可以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实现课堂学习的操作交互和信息交互。

基于PPT设计的演示软件不多,这里对常用演示软件做一下比较说明,如表3所示。

4 结论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认为:

1)较为简单的交互设计可直接使用PPT自带的控件工具箱和VBA编程等实现;

2)Quizcreator和Quizbuilder输出的交互式swf试题可通过ShowRoom嵌入到PPT中;

3)通过PPTools的演示辅助能够更好地配合PPT交互式演示;

4)使用Mouse Mischief可以实现师生课堂的现场交互演示。

相比于Director、Adobe Flash、Authorware等软件,PPT在课件交互性设计方面并没有突出优势,但通过周边的插件、软件辅助配合,其交互性方面已经可以满足课堂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了。因而,这种方法设计具有时间花费短、设计过程简单、实用性高的特点。这使得PPT能够增强交互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课件交互性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如何用PPT制作交互式课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3):58-59.

[2]Microsoft.Microsoft Mulitipoint:Collaborative e-Learning[EB/OL].http:///unlimited

potential/TransformingEducation/Multipoint.mspx.

[3]扈国华,张景生.PPT课件中各种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1):73-74.

ppt设计论文第3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32-03

1 前言

PPT用于教学有20余年的时间了,直至今日有关研究一直不断,成果颇丰。截至2015年初,在某著名学术搜索中,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到

102 000条相关文献;以“多媒体优势”为题目进行搜索,搜索到146 000条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中,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到161条相关文献;以“多媒体优势”为题目进行搜索,搜索到128条相关文献[1]。所有的文献都是对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总结,内容涉及各个科目。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正在探索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探索的同时,多媒体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在Google学术搜索中,以“多媒体节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5290条;以“多媒体节约教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2790条;以“多媒体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1480条。由此,说明对于多媒体技术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受到很大范围的关注。

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文字性叙述的阶段[2-5],很少有学者用数字或者客观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几乎没有用量的形式来说明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效率关系的研究成果。

上述情况,不能不说是当前相关研究的一种缺失,因此非常有必要用客观的方式对“用PPT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结论进行验证[6]。

2 研究设计

“课堂效率”的界定 效率一词源于物理学,但被各行各业引申出多种含义。在教育研究领域,虽然在大量文章中都出现过“课堂效率”或与之相类似的词汇,但对其进行深入讨论的并不多。由于研究需要对“效率”“时间”等进行计算,得到具体的数据,因此仅从定性的角度泛泛地探讨其含义是不够的。为此,首先引入节约时间的概念,即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教育装备完成教学工作的时间差。节约意味着花费时间的减少。

如以黑板教学为基准,用PPT教学所节约的时间te为:

te=tB-tp

其中,tB为使用黑板完成教学的时间,tP为使用PPT完成教学的时间。

有了节约的时间,便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的效率”,即以黑板教学为基准,用PPT教学所提高的教学效率为:

研究的总体设计 本研究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由课程分析及分类、演测课堂的设计与观察、真实课堂的观察和演测、数据分析和处理几部分组成。

1)课程分类。虽然都是在教学中使用文字,但是各种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本研究将其做了多种维度的划分。

①按文本长度划分为“很少的文字(简洁的提纲)”“适中文字”和“较多文字”;

②按文本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了解文本(浏览观看)”“学习讲解文本”“记忆文本”“抄写文本(如一些简短的定义或文字)”“试题文本和答题过程文本”和“小结文本”等;

③按文本内容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单纯文本”“表格类文本”和“多种类字符文本(含部分数字、字母、符号等)”。

2)实验课堂的演测。演测法是研究教育装备效能的一种有效方法[7]。研究中针对课程分类,设计一组典型课程,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分别用PPT和黑板对内容相同的课程进行演测,以得到结果。

3)真实课堂的观察和演测。分别选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语文和数学的视频课程(用PPT的)直接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况下用黑板进行演测,得到对比结果。选取的视频课程均为各省市优质的视频课程或者省级、部级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

4)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各演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用统计处理的方法分析使用PPT教学和使用黑板教学的差异情况,最终给出问题“PPT是否能够提高纯文字类教学的课堂效率”的研究答案。

数据采集的基本规则 由于没有寻找到能够满足研究所需要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采取人工观测教学视频、人工采集数据的方法,即人工将课堂上符合观察要求的时间段的时刻记录下来,通常是边观看边记录。记录原则:教师利用PPT进行授课时,在播放文字类教学内容的开始,对视频进行暂停处理,记录开始时刻,然后继续播放,到播放文字类教学内容结束时,对视频再次进行暂停处理,记录结束时刻,此刻人工数出该时间段PPT展示或板书的总字数并记录。如果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观看不够清楚,可以回放视频,重新进行时间段的记录。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对样本采集的规则做了规定。语文样本对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字、数字、标点符号,字数统计时,每一个文字作为一个单位,计入总数;每一个数字按照数字表示的含义,计入总数;标点符号不作为计数单位,不计入总数。数学样本对象构成比较复杂,表现形式有文字、数字、数学符号、数学单位、标点符号。在进行字数统计时,与语文学科相同的部分,按照语文学科的记录方式计入总数;其余的部分,完整的数学符号、数学单位分别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入总数。数学样本计数规则示例见表1。

数据的误差控制 由于采用了人工方法对视频数据进行提取,势必存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误差。为了避免这些误差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有必要对提取的数据进行误差控制,保证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具体做法如下。

1)对数据提取人员做培训,达到可以熟练操作有关设备以及采集数据的水平。

2)针对同一视频资料,分别由两名数据提取人员独立开展提取数据;若两者的数据相差20%以上,便对该数据进行重点审核,查找误差原因,再次提取该数据,直到误差小于20%。

3)对各组数据进行平均,获得最终数据。

3 使用PPT教学与提高纯文字类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

每字用时的统计 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和数学学科实际教学时的每字用时进行统计。使用PPT和黑板教学,每字用时分别见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表3所示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无论是PPT教学还是板书授课,数学学科的每字用时均小于语文学科的每字用时;

2)学科相同的情况下,小学教学每字用时较初中和高中长,初中和高中的时间更为接近,且时间短;

3)单纯从文本展示的角度来看,用PPT进行授课,每字用时均小于板书每字用时。用PPT为媒介代替黑板进行文字展示,展示的字数越多,可以节约的课堂时间就越多,能够提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提高课堂效率的分析

1)使用PPT教学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实验数据表明,使用PPT教学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由于授课内容的不同,其提高的效率多少也不同,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精确值。将所有研究样本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得到平均的课堂效率提高值为3.84%。

这个数字仅是一个笼统的数值,与参与平均的样本有密切关系,不能作为一个精确的量化结论。但是,这个数字说明课堂效率确实提高了。

2)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上文结论表明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与展示文字的数量以及学科性质、学习内容、教学风格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对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①文字数量很少的课堂,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不明显。如在低年级段的教学和文科类的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每节课板书的字数非常少,因此使用PPT所能节省的时间也不多。如观察视频记录中的一节小学语文课,整堂课所展示的文字仅仅为11个字!教师板书时间不到20秒。20秒对40分钟的课堂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使用PPT教?W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②出现“记忆文本”和“抄写文本”时,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不明显。如果课堂上出现了“记忆文本”和“抄写文本”等,那么完成教学所需的时间大多是由学生所决定的。在此情况下,无论用PPT还是用黑板,教师都要等“最慢”的学生完成任务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③大量“了解文本(浏览观看)”情况下,使用PPT教学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此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文科课程中,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浏览文本出现。在使用黑板教学时,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口头朗读一遍,不会往黑板上书写;如果一定要书写到黑板上,必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PPT教学,这些文字内容便投影在幕布上,教师再朗读一遍,学生边听边看,学习效果要好于只听不看。

④需要回顾和反复时,使用PPT教学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在用PPT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时调整翻页,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在课程讲解结束后返回前面的页面进行强调说明,也可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操作起来也是非常快速方便。用黑板教学时,相关内容有可能被擦掉,若需要回顾这些内容,则需要重新书写,浪费了时间。但是,如果教学设计考虑得十分周全,教学所必要的回顾内容一直保留在黑板上,那么此刻黑板教学的回顾作用就非常出色,比用PPT省时间。

4 总结

ppt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多模态 英语文化 PPT课件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社会日益呈现多模态性,意义的构建越来越依赖多模态话语的融合,多模态话语相关研究应运而生。笔者通过研究中国知网上关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论文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呈上升趋势;思辨描述性的论文居多,而定量实证型的研究较少。完善多模态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拓展多模态研究范围,对于推进我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英语文化教学中运用的PPT课件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种模态的使用类型和整合原则。

二、多模态话语与英语文化习得

多模态指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时,感觉器官会作为整体进行运作。可见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充分调动习得者的各个感官非常必要。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PPT课件以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得到广泛使用。它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于一体,不仅信息传递量大,而且具有多维性,可整合多种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实现立体教学。采用PPT课件是实现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三、英语文化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

1.PPT课件的模态类型

多模态PPT课件不仅可以展示教材的文本材料,还可以同时配合声音、视频材料等。笔者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经常运用PPT课件,采用较多的模态有视觉模态、视听组合模态和视频模态等。

PPT课件的视觉模态结合教材,展示给学生较完整和立体的背景资料。笔者在讲授《英国概况》第一章时,大量运用图片呈现了英国地图、国旗、国徽、地标式建筑、苏格兰男子的格子花呢裙子、城堡、威尔士的红龙旗、水仙花、爱尔兰的三叶草等。采用视觉模态讲解教材中的难点,能使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点。如讲解《英国概况》第三章英国政治时,笔者在课件中运用了动画,如将英国首相设计成一个动画形象,左手拿着的蛋糕上写的是Parliament(议会),下面的盘子上写的是Legislature(立法机构);右手拿着的面包上写的是Cabinet(内阁),下面的盘子上写的是Executive(行政机构),动画人物站的台子上写的是First Among Equal。这样既直观形象地阐述了“为什么英国首相是英国政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个问题,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课件的视听组合模态可以创造立体的教学环境。从语音文字的角度讲,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电影、多媒体软件提供语音环境,提高对真实语音和文字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笔者在PPT课件中根据讲授内容选用了很多英文歌曲,例如在讲解英国简介时,播放国歌God Save the Queen,帮助学生理解君主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意义;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在课件中播放Yankee Doodles(扬基歌),在讲解英国节日的课件中播放圣诞英文歌曲等。

PPT课件的视频模态使用较多的是动画、纪录片、电影等视频,视频模态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脑的立体思维、线性思维等,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笔者制作的《英语国家概况》课件中,插入了很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播放CCTV纪录片《大国崛起》有关Elizabeth I,The Great Charter,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相关片段。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播放电影The Patriots片段,在讲解美国内战时,通过播放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片段,展现美国人民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原则

多模态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辅、简约性及交互性的原则;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要求教师设计真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更形象生动地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为实现PPT课件的多模态最优整合,教师在进行多模态课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模态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话语范围),根据所教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PPT课件应采用简便易用的人性化的界面设计,这是决定课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可靠、适当的技术条件是确保多媒体课件教学实施过程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2)PPT课件的页面应简洁美观;页面上的文本、图形、图像等可视元素搭配构图合理;主体内容视觉信息表述明确,色彩和明度搭配协调得当;屏幕构成应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各模态的配合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多感官共同参与。多模态外语教学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好模态内部媒体之间的关系,如教材与PPT课件的关系,声音、视频、版面设计间的关系,等等。媒体(图片、音频、动画等)的选用应贴合主题的需要,做到主次分明。

(3)制作PPT时应侧重在知识引入前采用适当的策略,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文本内容以简明的词语概括出主要的和次要的论点,将内容分类、压缩、提炼、纲目化,按照文本的内在逻辑,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选择不同的模态时,要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获得最佳搭配。

(4)多模态学习的强度不能太过,过少的模态使用没有发挥多媒体多模态课件的作用,而使用过频、容量太大会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接受所学内容,影响学生的情绪。

四、结语

运用多媒态话语理论制作的PPT课件可以为英语文化教学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多元化互动通道,有助于缓解课堂面授时间紧张的局面;非实时交互环境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他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它使教材中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London:Arnold,1978.

[2]Kress,G.& van Leeuwe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ppt设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 PPT 课件 制作技巧 实用技巧

一、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PPT课件能创设教学情境

士官学员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不强,对理论性知识和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内容存在厌倦心理,而对实践性操作及“情境式”知识学习有极大的兴趣与偏好。PPT作为连接教材理论知识和学员的一座桥梁,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贴近学员的任务化、情境性的教学内容,极大地引起学员情感共鸣,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员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课堂教学。

(二)PPT课件能加深学习记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学过的知识逐渐淡忘,而强化记忆的关键在于不断重复。相对于单纯板书,PPT课件的优势在于在知识的表达方式上采用多角度、多方面、多方式呈现的方法重复教学内容,增强记忆效果。科学研究表明,图像记忆效果比文字记忆高50%左右,笔者在课堂实验中发现,针对同一知识点,采用文字、图片及文字图片相结合三种不同的方式,学员记忆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0%、70%和80%。

(三)PPT课件能丰富教学手段

研究表明,只有好奇心、求知欲等这些内部动机能使学员的学习兴趣持久而强烈、学习效果显著而明显,引起学员好奇心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而PPT可以通过展示操作视频、三维动画、二维图片等,将隐式的结构直观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丰富课堂。

二、PPT课件制作的实用技巧

(一)逻辑与展示

PPT仅是一种辅助表达的工具,其目的是让PPT的受众快速地抓住表达的要点和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好的PPT一定要思路清晰、逻辑明确、重点突出、观点鲜明。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要达到以上要求,首先在PPT的构思阶段就要先拟好大纲,设计好内容的逻辑结构,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工具,也可以用WORD或EXCEL设计PPT的内容骨架,最好精确到每一页的内容。如果是由现成的文字内容转制PPT,则要对文字进行提炼,使之精简化、层次化和框架化。为了让教学过程中模块化更清晰,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设置教学内容页,并通过设置不同的主题颜色区分不同的模块,这样更方便PPT受众对PPT内容进度的准确把握。②通过不同的动画设计展现PPT的逻辑关系,比如,通过母版实现局部切换的动画方式,就可以很好地区分PPT的逻辑并列、包含等关系。但为避免过于花哨,同类别的页面动画保持一致(如过渡页、体现正文不同层次的页面),同级别或同一章节的动态内容切换动画保持一致。

(二)素材选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否拥有一个“好又多”的素材库是决定我们能否快速制作一个赏心悦目PPT的关键,这些素材来自于哪里呢?浩瀚的互联网提供了巨大的素材仓库,比如锐普PPT论坛、站长网、淘图网、我喜欢网等。若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可以自行拍摄。但是图片选择时注意以下原则:①与内容相关的原则。PPT课件中的图片素材必须与授课内容表意高度一致,且一旦决定采用图片讲解的方式就必须深入挖掘图片信息,纯为装饰或一闪而过的图片无益于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②“六十六十原则”,即每页最多6行字,每行最多10个字,最多6秒钟可以理解PPT内容,距屏幕10步远可以看清楚字体;图片数量应注意,每页PPT不要超过4张图片。

(三)色彩选择

对于院校用PPT而言,除了配色要美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员看清PPT的内容,也就是增加背景和文字的对比度。通常可以选择浅色背景加深色文字,或深色背景加浅色文字的配色模式。但不管是哪种模式,为了保证学员在教学过程中既看清PPT课件,又能做笔记和看书,通常会拉上教室前半部分窗帘或者开后排灯。在这种反射率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观看PPT特别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尤其当字号低于20号时,会带来后排学员阅读困难的问题。笔者采用的做法是使用浅色背景时,为深色文字添加一个同色的发光效果,这样可以在视觉上降低文字与背景色的反差,降低光线反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同时可以参照一比三的比例在浅色页面为主的PPT中穿插深底浅字的页面,这样不仅能缓解视觉疲劳,而且能通过背景色的显著变化提醒学员授课内容的变化,如通过红底白字突出授课重点与难点。

(四)字体选择

文字是教学信息呈现的主体元素,它不仅是教师传递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选择字体前,不妨先考虑一下哪些字体具有阅读性,而不是单纯的好看,尽量不要使用书法类字体,推荐几种常用字体:①标题可用微软雅黑。此字体美观大方,中文英文都适用,加粗后尤为清晰。内容可用宋体或黑体。强烈对比可使学员更好地分清内容的层级关系。②如果电脑里只有系统自带字体,那么标题可用黑体,内容可用楷体。但是黑体不适合英文,建议使用Arial或者Times New Roman字体代替黑体、楷体。同时,文字的字号要足够大,让最后一排的学员都能看清晰。标题一般用44或40号,正文用32号,一般不要小于24号,更不能小于20号;同一级别的标题要用相同的字号。

总之说来,一个好的教学PPT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需要教员正确地对待、用心地制作,并通过不断的调试、反复的修改并观察课堂的反应及征求学员的意见,根据各方面信息进行多次的修改,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从而制作出一套精美的PPT教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彬.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育革新,2010.5.

ppt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多模态;视听说;PPT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72-02

多模态教学法就是教师应用多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所授知识,在课堂上使用的多种多媒体资源中,PPT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是贯穿整个课堂的工具。因此,PPT课件制作的好坏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效果。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上,教师更依赖于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视频和音频的选用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安排,也要符合PPT的主题。

一、多模态理论阐述

多模态是指人们运用听觉、视觉及触觉等多种感官,通过声音、语言、图像和动作等手段与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来源是Halliday创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认为语言系统的功能分三种,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几年国内外语言学家开始在各种领域中应用这一理论。在教学领域,特别是外语教学领域,更有必要对这个理论进行实践与研究。顾曰国、张德禄、朱永生等语言学家也探讨过如何将多模态教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模态PPT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也渐渐推广、普及。PPT具有诸多优点。

(一)制作简单

PPT文件制作起来简单快捷,模式清晰明了。根据菜单,按指示形成固定的模板,并加以改变,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链接设置到背景上即可。还可以配以相应的声音,插入视频、音频等等。现在各高校扩招的现象很普遍,教师已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进行小班授课,教师资源有限,如果要给百名学生上课,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只利用粉笔和书本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座位远的学生根本看不到黑板,即使教师展示图片、地图等等信息,学生也无法看清。因此,在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只有利用PPT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操作灵活

在制作PPT文件时可以发现,无论是图片、文本、符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改变大小、色彩及位置。如果附加资料庞大,数据较多,或需要动态视频,那么就可以应用超链接形式,通过点击符号,打开一个文件。教师还可以将问题与答案设置成按步骤点击后显示,更利于学生动脑思维。

(三)与其他软件的互动应用

PPT在展现时一般是将静态的画面连接起来演示,加入背景音乐和动态效果,形成动态的视频,但有时还达不到完全动态或更直观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应用其他软件,进行配合。绘图时可以利用绘声绘影、美图看看,加入动画时利用Flash,Coredrawn等等,将几种软件综合应用会使得教学界面更灵活、更直观、更有效地传达授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PPT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PPT课件的多模态化使得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对PPT课件进行调整,操作简单,一学就会,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外语教学中应用PPT需注意的问题

(一)PPT的工具性

PPT只是一种多媒体软件,不能替代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如果过分依赖PPT的使用,忽视板书与课本,只将图片流水展示,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被动地接受信息,无主观互动,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PPT时,教师要分清主次,避免过于花哨的图片,合理应用声音效果,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理念的渗透性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为课堂注入活力,但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准备课件时,要将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渗透到多媒体资源之中。如果只将授课内容展示在PPT内,教师照着念出来,就失去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意义了,多模态的应用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被动的学习不会产生良好的持久效果。

(三)系列软件的灵活性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能掌握操作电脑的基础知识,了解PPT软件的制作与应用,对绘声绘影、美图、Photoshop、音频切割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系列软件都要有一定的操作常识,以便提高课件的多模态化。

(四)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教师要进行多模态教学之前,要充分地搜集资料,在网络及资料库里查找素材,同时认真分析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及考点,在制作PPT时要突出重点、细化难点、强调考点。将授课内容里涉及的文化现象利用声音、视频、图片制作成课件给学生全面展示。这比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因此,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五)教师的主导性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应用多模态PPT时,不要成为教学手段的奴隶,教师应加强自己的多元识读能力,与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增加课堂讨论,利用PPT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六)板书的必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把PPT作为板书直接展示,幻灯片的页面容量有限,主次不太明确,同时PPT展示的内容不停变换,会影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字体的大小也要根据学生的多少调整,例如为大班学生讲解某一特定场景下的口语交流时,一页幻灯片只能容纳几个句子,许多相近的口语体不能一起显示出来,加上为了让文字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就需要把字体放大,因此,就要时常在几页内容之间来回切换,影响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效果。同时,幻灯片上的内容稍纵即逝,学生要在听课的同时,快速地记录才能记下课堂笔记,以便课下复习。那样就会影响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不能更好地听教师讲解。如果将幻灯片取代板书,会影响多模态教学效果的优势。另外,为了展示PPT,往往把室内的光线调弱,增强投影的光线,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因此,在使用多模态PPT进行授课时,要注意板书与幻灯片演示的交互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将PPT的优势发挥出来。

四、英语视听说课程应用PPT的实践方法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相关内容设置课件的文化背景,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听力或给学生展示视频文件和相关图片,加以提示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好是给学生播放一部分内容,其他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猜测,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在学生了解教学任务后,展示出其他多模态素材,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含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们由导入部分开始就被课程吸引住,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学生讨论的结果可以了解学生对文化的掌握程度,适时地调整课程内容及任务设置,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讨论活动中,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掌握了新的文化知识后,可进行情景模仿,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也可以对已讲授的文化进行补充,开展辩论,让学生进行小组演练,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印象。

进行视听说教学课程的多模态设计时,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合理设计,选择合适的视频贯穿整体课程,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教师在导入后要进行主要教学任务,在这一阶段,可以将网络资源与PPT课件相结合,给出几张相关图片,播放音频材料,让学生对照课本完成练习,教师在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后,将课程重点及难点进行讲解,并拓展介绍文化知识,让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演练,然后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或文化短片。教师在选择视频时要注意难度、长度、语音及语调。在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模仿音频材料或电影对白。然后教师对所学材料进行听写或复述。

五、结语

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的PPT课件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注重教学效果的趣味性,同时,要符合课程要求、与学生未来发展接轨,具有实用性。PPT课件的展示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也要注重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PPT课件的制作要符合实用、科学、互动的特点。

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多种素材,在视听说课上可以创设出比较逼真的学习环境,通过PPT的演示,将文本、图像、音频综合运用,将听觉、视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模态调动起来,创设出一个语言学习的模拟场景,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异国文化和风情,也可以学习到新的文化知识语言知识及交流技能。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去使用PPT及网络,让学生参与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材料,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做好了预习工作,在课上能够更专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总之,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掌握主导地位,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将声音、动画、音频、视频等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因此,PPT课件的精细制作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ppt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PPT 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PT作为一种可视化沟通工具,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医学遗传学课程结构复杂、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发展快、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广泛。①因此,开展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研究,使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趣味性,使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愉快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思维、想象的心理过程,有助于开发学生智能,有助于将理性的知识感性化,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有助于将模糊的概念清晰化。②

1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原则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是根据医学遗传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医学遗传学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是医学遗传学教师按教学思路设计制作的、前后连贯的、有系统性的授课课件。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交互性、技术性、艺术性原则。

(1)科学性。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应以教材为依托,以讲稿为蓝本,体现教材的科学体系。要求教学内容正确,具有时效性、前瞻性;课件内容无科学性错误、政治性错误。在课件标定范围内知识内容规范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

(2)规范性。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应体现教师的执教规范。在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等使用上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无侵犯著作权行为。例如,标点符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要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省略号占两个字位置,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位置,且这四种符号要上下居中。

(3)合理性。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批判能力。课件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运用教学方法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课件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4)交互性。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应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课件有较好的交互性,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论。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资源链接,引用的资源形式新颖。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

(5)技术性。PPT作为一个应用软件,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课件应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课件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资源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课件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并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

(6)艺术性。医学遗传学PPT课件作为沟通软件工具,应表现出高度艺术风格。课件应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课件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课件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课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课件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

2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方法

PPT是可视化交互沟通工具,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使看不见、摸不着、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原理等转化为由图表、图片、动画及声音所构成的生动场景,通俗易懂、栩栩如生,形象活泼,便于理解,轻松愉快,容易记忆。对于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而言,主要用下列方法。

2.1 紧扣教学要求

PPT课件制作是为医学遗传学教学服务,因此,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必须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利于教师、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首要的要求是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以此作为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基础。

2.2 课件设计

课件设计是对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屏幕布局、图文、色调、音乐、显示方式、交互方式等。一是课件必须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医学遗传学PPT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语言组成,课件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是较好的交互环境,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必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三是课件必须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必须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四是课件必须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必须符合人类对遗传学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进行遗传学联想思维,便于学生课后知识拓展。

2.3 课件素材准备

好的医学遗传学PPT课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进行课件素材准备。一是图片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JPG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200Kb。GIF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Kb以下。二是视频素材。一般情况下,医学遗传学PPT课件使用WMV格式的视频文件,流量控制在250Kb/s左右。三是动画素材。一般情况下,医学遗传学PPT课件使用GIF和SWF格式的动画文件,小卡通动画,大小控制在100K以下,SWF格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动画,而且交互性很强,大小一般控制在10M以下。四是音频素材。一般情况下,医学遗传学PPT课件使用WMA或者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流量控制在16~128Kb/s。

2.4 课件制作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体现教师综合水平与能力,制作方法与要点因人而异,主要应避免一般PPT制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文字简练。简单即是美,医学遗传学概念、案例较多,必须从教材中提炼出精炼的文字呈现,文字是PPT的天敌,能减则减,能少则少,能转图片转图片,能转图表转图表,每页最多6行字。遵循 “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文”的原则,这样更加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要和谐的颜色搭配。颜色搭配和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兴趣,改进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和理解,最基本的原则是视觉上感觉舒适,内容上便于理解。色调整体统一,局部对比鲜明,对于要强调或者重点内容可以局部使用对比强烈的颜色,一般单张PPT的颜色不要超过3种,有时纯色更具震撼力。背景不要使用花哨的图片,应该尽量使用纯色的背景。背景选取可以视演示环境而定,主要满足好的视觉效果。三是合理的页面布局。页面要字体字号整体统一,图片合理摆放,动画简洁适当。字体清晰整齐,设计意味深长,一般单张字体不要超过3种,大标题、小标题、正文字体美观协调,标题迷人。图片要清晰漂亮,尺寸大小合理。优美动画比单独静态的文字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清晰地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四是结构层次清晰。第一,知识结构层次清晰。第二,PPT演示结构层次清晰。第三,每张PPT内容结构层次清晰。③④

2.5 课件检查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完成后,应当进行整体检查。一是知识性检查,主要查看有无知识性错误,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知识网络是否明晰等。二是结构性检查,形式是否生动、内容是否丰富,结构是否清晰等。三是演示性检查,幻灯片切换是否合理,内容呈现是否恰当等。四是趣味性检查,主要是看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新颖、活泼、有创意等。

总之,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必须倾注教师大量心血和汗水。体现医学遗传学知识情境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探究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思考。以图形化交互学习环境,构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用明晰的内在结构,促使学生学习多样化、立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的医学遗传学知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而锻炼创新思维。通过文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促使学生归纳或概括所学医学遗传学知识。

3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注意事项

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是根据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和任务,通过教学活动结构及PPT课件界面设计等环节,找寻和解决实现教学目标、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认知、理解、记忆和掌握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的教师备课过程。因此,也有注意事项。

一是医学遗传学课程复杂,肿瘤遗传、免疫遗传、药物遗传、行为遗传、辐射遗传、群体遗传、表观遗传等条目较多,必须注意不同内容的承上启下,体现课程的内聚性。二是PPT不是教学的唯一。在教学中,不能把传统优秀的教学手段束之高阁。能用语言表述的不用板书,能用板书表达的也可不用PPT。三是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应体现教学目标,所有着眼点是在知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 优质的照片、意味深长的设计、迷人的标题、使人发笑的夸张等技术手段均必须为知识点服务。四是医学遗传学PPT课件制作应体现每位教师的授课特色。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PPT课件,不同教师讲授教学效果不同。因此,课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⑤

注释

① 蔡晓明,梁素华,刘云,杨俊宝.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3)15:212-214.

② 蔡晓明,梁素华,刘云,母波.《医学遗传学》趣味教学法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2012.129(7):166-167.

③ 韩宇,李刚,朱伟丽.PPT应用于文检课教学的调查与思考.图书馆杂志,2010.10:55-89.

ppt设计论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Principles of Preparation of PPT Used in College Classes

YU Zhongjiang

(Trade School, Zhengzhou Avia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the PPT courseware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universities' classrooms than ever before. To use PPT courseware aims to teach more effectively, but in reality, there is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that cannot achieve the purpos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oot cause of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is that PPT Courseware are not standardized, and not following some universal principles. These principles include "story-telling mode", logical expression's pyramid structure, an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mode. Courseware followed these principles may avoid these problems, and then perform the effe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PPT production; story-telling mode; pyramid structur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mode

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课堂中使用电子教学课件的课程已经(主要是微软公司的PPT软件格式)越来越多。大学课堂中,教师几乎可以使用PPT课件来讲授所有的课程。

然而,现实中,不同教师制作出的PPT等电子课件、以及讲授的效果可能差异极大,有的充分体现出了电子课件的优势,有的则并不十分理想。PPT课件好处很多,特别是,是其表现力更丰富、信息量承载更多。这是其吸引很多教师开发相应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如果不能够发挥出这些优势,那么课件的质量、教学的效果则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甚至会出现PPT课件“疲劳加速症”,即伴随电子课件放映过程,学生的视觉疲惫感迅速加剧,以致影响对课程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与吸收。结果造成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效果:使用PPT的预期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际结果却是阻碍了学生的理解。

那么如何避免上述问题,进而使PPT课件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呢?本文的答案就是:PPT课件的制作要遵循一些普遍性的原理;遵循这些普适性的原理制作课件,同时辅以课堂中的有节奏的讲述,则会有效提高大学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概括来说,这些原理主要包括“故事讲述模式”、“逻辑表达的金字塔结构”、“使用图形进行表征”几个方面。故事简述模式要求我们对每一次课都要进行相对完整的构思,要突出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逻辑表达的金字塔结构要求设计PPT时,要讲求形式逻辑;而图形表征法则主要突出各类图形对内容表达与理解的帮助,以及在PPT设计中的核心表达作用。

1 故事讲述的模式

人们获得信息、吸收新知识的手段有很多,比如阅读书籍、使用电子邮件、与人交谈等等。然而要是接触到的新知识被长时间记忆、理解与应用,各种方式中,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精心构思与讲述的“故事”来记忆知识;而这也恰恰是大学课堂中有效使用PPT课件的核心。

1.1 故事可以是很复杂的原理,而不应该是简单的“流水账”

部分教师在理解“故事”这个词汇时,显得比较片面;认为其只是对事件的直线性陈述。事实上,可以使用故事来表达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的项目报告等都可以使用“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述;当然,还包括大学课堂中各种复杂的理论、原理与规律;这些都可以成为“故事”。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纠正部分不合适的观念,比如故事只适合于中小学生不适合于大学生、故事不适合于讲授原理性的课程(如文学原理等)。类似的观念可能还有很多,出现这些观念的根本原因在于低估了故事作为课程讲述方式的价值。特别是在大学课堂中,理论性的内容非常多,以致部分老师低估了以故事为中心的讲述方式、忽略了生动性这个课堂要素。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尝试以故事为中心,重构自己的讲课内容或部分课程体系。逐渐在实践与行动中理解、掌握故事讲述模式;并以此制作PPT课件,讲授课堂内容。这个行动开始得越早越好,越有可能早取得成效。

1.2 故事的核心:一个中心思想、内容相对完整

PPT课件中的故事必须是结构化的故事。也就是说,从形式来看,这个故事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同时也必须相对完整;从内容来看,必须有一个具体、清晰、准确的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或答案。而问题与答案就是故事的核心与中心思想。

现实的大学课堂中,教师要讲授很多原理性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原理性的内容就是中心思想或者问题的答案。但这个时候,十分困难也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构造出一个适合于理论性答案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对没有做过类似尝试的教师而言,更是如此。限于篇幅,本文无法详细说明如何构造理论性问题的内容,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断地实践与努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尽早思考并尝试针对原理性内容来构造相应的问题是必要的。

2 逻辑表达的金字塔结构

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观点是,故事的表达要符合形式逻辑;但是这仍旧是十分抽象的说法。即使我们可以具体化为:故事的表达要符合归纳或演绎的形式逻辑,这也仍旧显得抽象而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如何才能够具体做到灵活应用各项形式逻辑的规则呢?答案就是,我们必须以逻辑表达的金字塔原理来指导实践。

具体来说,金字塔结构就是一个多层级的概念框架,最核心的内容(中心思想)位于最顶端,向下像树根一样展开;下一层级的内容为上一层级的内容服务;同一层级可以有并列的几个内容构成。最后大家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唯一的结论――PPT课件的核心思想。

2.1 纵向结构

相邻两个纵向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被支持与支持的关系、是结论与证据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也就是说,上一层级的概念、内容、结论起到统领下一层级的作用。下一层级的唯一作用就是服务于上一层级的内容,而不应有其他目的;不符合这个目的的话,下一层级的内容就不应该在金字塔结构中存在。

2.2 横向关系

同一层级的几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ECE)的分类关系。同一层级的内容是为了服务于上一层级的内容,具有证据的性质;但是在形式逻辑上,它们却是完全独立的几个部分,这是十分关键的要点。也就是说,如果同一层级的几个内容不是独立的,那么我们就很难区别每一个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对上一级的内容的支持程度如何。除此而外,同一层级的内容,应该穷尽所有的证据,这样才能够彻底完成对上一级别内容的支持。

3 图形化表征法

对PPT课件中所有重要的内容,除了使用文字表述以外,还一定要尝试使用图形的方式重新表达一遍,这样通过多种角度的展示,十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1 意识到图形化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意识到任何复杂的原理都可以使用形象化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是十分关键的思考方式的转变。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理论理解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对理论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够使用形象化的、重点突出的方式表达出来。

当然,在使用图形化的表征方式形成PPT课件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亲密性的分类法、对齐规则、适度重复的模式和突出对比性的规则。

3.2 四个主要的规则

亲密性要求设计时将相关的项组织在一起,使它们的物理位置靠近,这样,相关的项目就被看成是一类、凝聚成一体,而不再是一对彼此无关的片段性内容。当然,如果某些素材信息之间并没有关联性,那么这些元素就不应该相互靠近,因为它们不具备亲密性的关联。

对齐原则要求任何元素都不能在PPT页面中随意安放,相反,每一个项目都应当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视觉联系与整齐性。这就要求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只要页面上有空白,就把元素随意放在那里。经过有意对齐的素材,即使物理位置是分离的,但是它们之间也会存在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适度的重复是指,在PPT页面中,设计的某些方面可以在作品中重复出现。重复的元素可以是空间关系、某种字体、某类线形、某类颜色、图形符号等等。实际上,学生视觉可以接触到的内容都可以作为重复的元素。

对比性原则是指如果两个项目素材不完全相同,那么就应该使之不同,甚至是截然不同。这是吸引注意力的很好的方式之一。对比可以实现图形的层次感、组织性。当然,值得指出的是,在开始时要尝试强烈的对比,或者多种对比的效果,最后再挑选对比鲜明、符合目的的作品。

4 总结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制作出好的PPT课件,避免PPT课件使用中的无效现象。作者认为PPT课件的制作应该遵循几个基本原理,即:“故事讲述模式”、“逻辑表达的金字塔结构”以及“图形化表征法”。遵循这些原理制作的课件,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进而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PPT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非单纯的理论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操作,不断实践上述原理,才能够制作出满意的作品。任何忽视实践操作的倾向,希望短期就可以制作出完美可见的想法,可能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反复联系才是成功的有效保障。同时,我们还有反对忽视理论指导的倾向,即认为课件制作是彻底的实践问题,不需要理论指导;显然这也是错误的。前文所述理论与实践中个人经验的结合,才是最合理的成功途径。

参考文献

[1]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2]丹・罗姆.餐巾纸的背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Garr Reynolds.演说之禅[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基恩・泽拉兹尼.用图表说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