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融合论文

文化融合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1:23

文化融合论文

文化融合论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融合 实践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内涵界定

1.企业文化的内涵

根据威廉・A・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学》阐述,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2.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前提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与相通之处在于: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入社会(企业)前进行素质教育和训练的氛围和环境,包括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人文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与能力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念上做好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备。而企业文化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熏陶、教育和管理的,从而达到员工对企业认同的目的。因此,从这点来讲,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相通之处,二者都是围绕“管理”与“氛围”,从而形成特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产品要有高品质才有市场,同样,高校的学生也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被社会和企业接纳。二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塑造自己的精神,形成具有其个性和特点的文化。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点就是,他们的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这就要求二者在建设中要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无论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开展管理工作,都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借鉴企业文化的模式。

二、学院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实践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办普通全日制高职专科院校,隶属于贵州省教育厅。学院下设化学与材料工程、城市建设与管理、机械与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四个分院,涵盖化学工程、生物与化学制药、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建筑工程、汽车技术、管理等17大类35个专业。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校风良好,拥有设备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和稳定的实训基地,建有国家第44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1.教学体系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城市建设管理分院在校园内构建了管理运营模拟公司。学院城市建设管理分院为了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教模式,为管理类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引入企业质量标准,实施模拟公司制改革,贯彻“管理企业化”的办学理念。

具体做法为:管理运营模拟公司以物业运营、酒店运营和旅游运营为主体。为了确保物业运营管理、酒店运营管理和旅游运营管理的工作开展目标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公司围绕物业、酒店、旅游运营为主体,物业、酒店、旅游管理为辅助,并设置其它配套功能。

2.校园氛围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2010年起学院统一学生的工装。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次的文化。其中物质层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的表层文化。企业物质文化重点在两个方面,即“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物质是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的,物质是人类文化进步的结果。

打造企业物质文化,重点在于探讨企业氛围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班级或实训工场学生都统一着装,不同专业的学生穿上自己专业的职业装,把自己看做是企业的一员;培养学生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成本核算观念;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实践操作打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物质文化空间,从而通过群体效应来引导和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企业物质文化氛围。学院根据贵州许多大型化工类企业的工作制服,统一定制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服装”(工装),学生通过在学习期间身着“工装”培养一种企业感情,树立将来从事企业工作的价值观。

3.教师素养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实施“教师提升计划”,建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以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为目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职业素养的计划;以企业实践、技术服务为纽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通过企业实践与技术服务着力培养具有掌握专业前沿技术、工程实施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以化工分院2011年教师到企业(等)进行顶岗(实践)工作的统计为例:共派出教师62人次,活动持续时间累计长达1845天,地点遍布省内外各大知名企业。

4.学生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学院思政教育的目标立足于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特点,着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针对90后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磨练和坚强意志品质,对适应社会发展和应对挑战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状况,常年开设每学期一周劳动实践课并进行考核;在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让他们承担校园保洁员的工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感恩、回报社会的思想意识。

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学院把学生宿舍作为建设重点的重要阵地。不断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重视学生公寓的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改变学生宿舍过去单纯由后勤社会化宿舍管理带来的思想教育方面欠缺,成立了由学生处、各系共同进行管理的学生宿舍管理中心,按照宿舍管理 “六化”即“党团组织建设深入化、文化活动丰富化、宿舍文明标准化、心理教育温暖化、管理责任层次化、考核评价制度化” 目标要求,制定了《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学生公寓财产管理办法》《学生宿舍中心管理职责》《文明寝室评定办法》等制度文件,加强了宿舍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5.课程改革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学院明确了“建示范、创特色”的目标,提出了创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就业特色的要求,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融合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方案,构建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6.技能大赛、工学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6.1技能大赛为平台融入企业文化

学院以各类课外技能大赛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创新的条件。开展了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各种赛事,充分发挥专业型学生社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影响和作用,如CS技能大赛、建筑设计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化工技能大赛、酒店服务技能赛等,增强了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通过各做各类与企业实际操作相关的竞赛,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环节。

6.2利用校企资源,共育工学结合人才

实行工学结合,以校企合作为途经。依托行业和企业优势,我们把“企业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以产品生产操作、运行管理及技术服务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缩短适应期,尽快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冠名班”的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在学生中进行“双向选择”,以企业冠名的形式单独组班,实行定向培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基础知识、岗位技能、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学院和企业共同对学生开展“全程式”合作培养。从2003年起尝试着与贵州遵义碱厂进行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实践,根据该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和实训,与该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编写了《氯碱工艺》、《聚氯乙烯工艺》新工艺、新设备的校企合作教材,用于订单培养教学中,得到企业的认可。

近几年,学院先后为贵州金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订单培养“05金赤班”、 “06金赤班”;为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订单培养“07天福班”;为贵州桐梓煤化工基地订单培养“08桐煤班”;为水矿集团鑫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订单培养“07鑫晟煤化工班”、“08鑫晟材料班”;与贵州鹿鸣酒家、侗家食府及山东省烟台市颐政苑酒店订单培养“07鹿鸣”、“07侗家”、“08烟台班”等。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有效地落实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通过到冠名企业进行生产或顶岗实训,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集训,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从而具备了岗位的工作能力。

6.3每年一次的全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升企业文化意识

学院每年分别在各分院举办分院级职业规划的预赛,各分院的前三名进入学院级的决赛;通过比赛使学生能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在把握市场大脉搏的同时,能定位于善于从小事、从最具体的职业岗位做起;使学生明白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由若干件小事(行为)所组成的大事,立足于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三、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实践后取得的成果

1.以校企深度融合为特色,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

学院一直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与遵义碱厂、宏福公司、赤天化、开磷集团、申鹏公司、鑫晟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方案。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学院与企业密切办学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近年来,我院为企业“订单”培养近600多名学生。学院按企业要求并结合其生产特点,校、企双方共同“量身”订制了教学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按照模块式教学、项目训练等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订单式”培养所签订的订单,既是 “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又是“订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

2.“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招生就业两头旺

通过“工学结合”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学院造就了一批“基础够、技能强、素质高”的毕业生,毕业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连续多年就业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超过85%。2009、2010、2011年学校招生生源爆满,形成了招生就业两头旺的良好局面.

3.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认可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每年定期组织了“化工生产中控工”技能赛,并参加全国化学检验工和化工中控工的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分获一二三等奖共16项的好成绩;组织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全省ERP沙盘设计大赛获二等奖;建工专业参加全省职业院校设计大赛获团体第一名和个人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好、职业技能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亲睐,促进了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2007-2009年,学院连续两年荣获了“全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优秀支援宣传服务队”称号;杨运江、陈翰、罗彬力等八名同学被评为三下乡优秀队员”受到团省委表彰。

学院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喜人,《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宣传报道。这种企业文化提前介入职业教育,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受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更早地在心理归属上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这对于学生毕业后更顺利地适应面临的职业生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冯萍.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J].江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2-14.

[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3-34.

文化融合论文第2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企文化 融合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我国民企的生命周期平均不到6年,许多快速发展的民企昙花一现,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所有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本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成长中一只“无形的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组成要素中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因而,它能够把企业内各利益主体的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各方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减少相互间因矛盾而形成的内耗现象;(二)、提高企业绩效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社会、企业、员工之间均衡的利益分配,员工履行职责时有明确的需求导向,同时,强调尊重、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因而,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三)、增强企业协调力的功能。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在物质利益分配、价值观培养、管理决策、战略决策等方面的认识都趋于一致,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各利益主体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也相对平等和透明,因而相互间的信任感大大增强,矛盾、误解、隔阂等容易消除,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约束企业内各方行为的功能。企业文化中对价值观、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对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各方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五)、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在管理上向大众展示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崇高的企业家精神,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积累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我国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与生俱来的,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深刻反思。经过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随即,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一股企业文化热潮。

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成熟企业,尤其是许多民营企业,基本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仅20余年,基本还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他们认为在企业创业初期,主要精力应放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运作上,企业文化建设是进入成熟期后才需考虑的问题,是大企业的专利,民营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进行文化建设。还有的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花钱,把企业文化看作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和作用。

2.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片面化。许多民营企业片面地理解为整几份材料,提几条口号,搞一两次文体活动,邀请培训机构老师作一场讲座,给员工一次外出旅游活动,出几期黑板报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这是对企业文化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理解,上述的一些活动,仅仅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或称之为“文化活动”,如果企业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没有形成契合时代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在经营过程中渗入到每个员工和所有者(股东)的内心,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观、服务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共同的理念,所谓的文化建设只能是流于形式。

3.把广告宣传当成企业文化。许多民营企业认为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及企业形象套上一、两句时髦的广告用语,在电视上播放,就是企业文化。

4.家族色彩浓厚,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特点是往往将其成员分为“自己人”和“外来人”,浓厚的以血缘和裙带关系为主的管理模式易淡化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形成各自利益共同体,弱化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团队优势无从发挥。

5.盲目效仿西方企业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及企业文化的研究和管理领先于我国,许多民企认为只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就可解决问题,甚至有人专门拿西文的企业文化与国内传统企业文化相比较,从中指出传统文化的缺点和弊端,进而对其进行否定和抛弃。事实上,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任何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不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它就会水土不服,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如何融合

1.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地理环境、历史成因、民族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应地,不同国家和地区或民族,其企业文化也就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是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把企业和个人看成一个纯粹的“经济人”,“经济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此,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可能会损害社会其他主体的利益,因而强调规则,所有“经济人”应在统一规则下实现自身的目标,注重制度、规则或契约是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二个特点;西方企业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竞争,竞争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保证,竞争导致优胜劣汰,是没有人情的,而所谓的人情是其他范畴的事情。因此,西方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即是利益文化、制度(规则或契约)文化、竞争文化。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和”的文化,有时被认为是一种“中庸”文化,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体现在思想的差异上,西方文化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天经地义的,而中国文化则强调要“重义轻利”。西方文化强调以“制度为本”,一切要服从制度,以制度约束人,而中国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讲究人情。西方文化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中国文化则认为要“仁爱”治人,以“和”对待竞争对手。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西方文化在经济往来中直面利益,不同主体间主要以利益为纽带而结合,而中国文化除讲利益关系外,很大程度上渗入情感的结合,讲究人际圈;西方文化处理利益矛盾时往往对事不对人,更多依靠合约或诉讼解决争议,中国文化则更多“看人处事”,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到万不得已是羞于在法庭上见的。西方文化勇于面对竞争,竞争中的成败,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中国人,尤其是有一定成就的人士,一旦在竞争中失败,则认为是很丢脸面的事情。

既然中西方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作为成长在中国土壤的民营企业,可否完全照搬当前盛行的西方企业文化呢?答案是否定的。橘在淮南为橘,到了淮北则为枳,口味坏得不可入口。有证据表明,现在全球合资企业是最难经营的企业,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差异和文化冲突,如中法合资的广州标志汽车公司因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合资不过几年就宣告解散。美国许多著名的咨询公司在中国国内吃不开,弄坏了好几个案例,并不是人家的东西“不好”,而是不适合中国企业的缘故。

2.传统文化与民企文化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儒家反复告诫人们要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老子强调“无为而治”,等。这些思想表面上看,与当代西方主流企业文化是相冲突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矛盾的。实则不然,企业构成要素中除了资本、技术等物质的东西外,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根本是人,资本的运作靠人,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在人,生产要素的配置取决于人。我国传统思想中“和”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精神,不仅契合了世间万物发展的要求,也是所有社会活动必须遵从的最终法则,通过“和”,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超越任何西方文化的人类最高思想境界。德治、仁爱、礼让等思想,并没有否定个人利益、社会竞争和社会法则,而是对以“功利”为导向,以“契约”管理为手段,以“竞争”促发展文化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环境危机不断加剧,“9.11事件”的爆发等,说明西方原有的唯我发展观、唯物质观、唯制度观已存在许多与社会趋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传统思想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日本不少企业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被尊为“日本工业之父” 的涩泽荣在其所著的《实践论语》一书中坦言:“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苦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松下公司在其商业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商业道德课的教材。韩国学者安炳周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说:“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法国巴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目前,西方对东方文化非常器重,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那么,中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当代民企业文化结合呢?这在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下面以我国厦门经济特区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为例,论证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民企文化的成功融合。

厦门建安集团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1974年的小型乡镇建筑企业,到1994年时,这家仅有临时四级资质的小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陷入内无资金和技术,外无市场的困境,企业多次被主管部门停业整顿,员工半年发不上一分钱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领导希望公司现任董事长孙吉龙接手担当活企增效的重任。经过孙吉龙的努力,企业当年扭亏。1998年按上级政府要求实行民营改制,2000年公司组建为厦门建安集团,成为厦门市第一家晋升国家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民营企业,2005年成为厦门市第一家获省级著名商标的建筑企业。如今,公司已成为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主,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实业投资并举的现代化企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晋升福建民营建筑20强、厦门企业100强、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和当地纳税大户行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居福建省行业领先水平。

为什么建安集团能在10余年的时间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厦门市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呢?董事长孙吉龙说:“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秉承中华传统思想的优秀企业文化”。

四、建安集团企业文化整合

建安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其基本思想是以“创建安品牌,做百年企业”为目标,倡导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三者的统一,构建以“和谐”为本的企业文化。

1.树立正确的利润观,强调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

孔子要求“君子义以为上”,要求个人的作为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其实企业利益的实现也是不能违背社会道义的,恰恰是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违背社会道义的企业终将被公众、市场所抛弃,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统一的。那么,创办和经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通过对世界500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百年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惟一追求目标。建安集团很早就树立了企业利润必须服从社会目标的思想,强调企业必须有“利”,但“利”必须取之有“道”,企业若仅顾己利,而损社会之大利,则必不长久。为了表达对社会大利的责任,公司1996年就提出了“创建安品牌,做百年企业”的远大目标。当时在办理企业变更注册登记时,公司向当地工商局提出申请注册经营期限为100年,当时经办人从未遇到这样的先例,感到十分惊诧,经过请示后准许经营期限为50年。这件事说明了管理者要把企业当作一项长远事业来经营的精神。

为实现百年企业的目标,建安集团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先奉献,后索取”、“做事讲信用,做人讲良心”等准则贯穿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企业行为上:建安集团强调决不为短期利益做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十几年始终保持竣工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工程合同履约率达100%;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建安集团非常注重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建设,十几年安全生产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在与客户的经济往来中,坚守不骗、不瞒、互利共赢的原则,连续12年被评为厦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讲质量、重安全、守信誉,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最大源泉。

2.以人为本,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企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因此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功和谐的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建安集团始终把员工作为企业的第一财富,形成了完善的员工分配、激励、培训、提升机制。甚至对农民工的管理,公司也是无微不至。建筑行业是农民工最集中的行业,又是最艰苦的行业,公司董事长孙吉龙常说:“欠建筑工人的血汗钱,天理难容”。十几年来,公司从未拖欠过农民工一分钱的工资,这在业界是非常少见的。遇建设方工程款拨付不及时,公司都无条件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如,1998年春节临近时,公司承建的某房地产项目因业主资金困难无法按时拨付工程款,而公司本身资金又很紧张,面对焦急等待领钱回家过年的一大批农民工,公司董事长孙吉龙果断决定,向银行贷款50万元用来发放工资。“以人为本”的文化凝聚了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赤诚之心。近年来,许多企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而建安集团却从未遇到过。

3.树立尽孝报恩理念,强调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君子施恩不图报,知恩不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

文化融合论文第3篇

(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制度文化

1、树立制度规范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只有思想意识正确,行为结果才不会走偏,对于企业来说也如此,工作方向明确,企业内部工作才会有“抓手”,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企业制度的最佳路径,通过宣传使员工明白执行公司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2、构架企业制度文化在企业内部营造企业制度文化氛围,从思想政治工作层面制定奖励政策,当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并取得一定成绩时就要及时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反之要给予批评教育甚至经济处罚,要让企业文化深入员工之心,员工能够自觉转化为行动,付诸实施于企业管理和制度落实中。

(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行为文化

1、构建和谐的企业行为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即尊重员工人格、维护员工利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针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多方面需求,企业要随时予以关注,并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尽量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构建和谐文明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构建民族的企业行为文化从公平正义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协调好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关系,将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企业制定决策时应坚持集思广益的原则,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群策群力,真正体现出公平民主的原则。

3、构架有爱的企业行为文化只要有爱一切都不是问题,员工之间的团结友爱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引导员工互敬互爱、融洽相处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使企业人际关系逐渐扁平化、简单化。另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做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率先垂范,团结员工,关爱他人,用沟通式方法取代说教式方法。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思想文化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创建一种轻松愉悦的企业文化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性要求,让员工自主自愿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时采用寓教于文化的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创新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通常情况下,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像,包括心理方面和思想方面,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空虚感。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轻松愉悦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从内心深处热爱企业,关心企业,信任领导,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结论

文化融合论文第4篇

(一)产生“茶文化”概念和使用“泛化”现象的原因

如果我们对这种“泛化”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不难发现它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文化”与“文化研究”概念本身具有宽泛、开放和综合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不断地进行着界定“文化”概念的努力,然而,至今仍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未能取得一致共识。有关“文化”概念的不同认识和定义,众说不一,时有新见,其概念、范畴、理论、方法都处于不断认识、探索、建构、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尚不明确、学科地位也尚未真正确立。“文化”及其研究在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上的不确定、不成熟,必然会给从属于文化领域的“茶文化”概念界定和深入研究带来困惑和困难。二是茶文化自身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局限性。至今为止,有关茶文化的史料整理、理论研究、实践总结等学术成果大量涌现,茶文化学学科构建的重要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一些高校开办了茶文化专业,都是令人欣喜的成就。然而,无需讳言的是,目前的茶文化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历史的追寻多,现实的关注少;概述的通论多,深入的阐述少;空泛的谈论多,精辟的创见少;事项的研究多,理论的建构少;内容的传承多,方法的创新少;局部的进展多,整体的推进少;业内的研讨多,跨界的交流少,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茶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存在不足,尚不足以成为支撑茶文化整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不足以成为引领茶文化整体发展的理论先导。三是迅猛发展的茶文化实践远远领先于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茶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有待深化提高;另一方面,在当今的茶文化领域,实践的迅猛推进既大步而又踉跄地超速于理论研究的进程,也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理论研究的滞后。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理论则更有可能成为行动的阻碍。因此,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上的合理性创新发展,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必需面对的急迫任务。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茶文化理论研究,来复兴、引导、推动、深化茶文化发展,从而达到振兴茶产业的根本目的。四是茶文化所具有的“跨界融合”特征所致。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二)“茶文化”概念和使用“泛化”现象之我见

笔者认为,对“茶文化”概念界定和使用中出现的“泛化”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加以认识: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泛化”现象确实给茶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存在“茶文化”界定不清晰、认识不到位、方向不确定、目标不准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茶文化工作者关注范围太广、涉及领域太多、战线拉得太长、开展项目太杂,不能集中力量和优势办大事,一定程度上产生“低、小、散、弱”、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状况,发展速度、发展品质、发展效果都有可能受到制约。尤其是极不利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茶文化核心竞争力”,在与茶界内其他行业部门、茶界外其他文化行业部门的竞争中,难以扬长避短、脱颖而出、居于领先地位和不败之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种“泛化”现象的内在成因中,蕴涵着茶文化不同于其他一些静态文化、纯理性文化、纯精神文化的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也正是它能够持续不断地得以创新发展的内在优势之所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国画、油画、雕塑等传统经典艺术不同,茶文化具有与其物质文化形态紧密相连的极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茶文化的实践性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它来自于物化形态的茶叶,并以之为唯一性的基础;它与社会大众的品茗行为紧密相连,并以之为活动的载体;它需要通过冲泡、茶艺等技术、技艺的辅助,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正是这种极强的实践性,使得茶文化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现实人生密切关联,从而获得同样强烈的时代性。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科技、资本、信息、网络交融共进的高新科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社会里,漫溢于社会和生活各个层面的茶文化,必然地会与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等最为鲜明的时代元素、时代风尚紧密相关,它们遭遇碰撞、交会融合,呈现出调适、互动、包容、分化、裂变、扬弃、更新等等多元态势,正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这样一种与实践、与时代紧密相连、动态发展着的文化,我们绝对不可以简单地、刻板地以单一的学科范式将其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并因此枯竭了它来自本体本质特征和社会实践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关于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的分析论证

关于茶文化的特征,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深入探讨,提出许多见解。比如,有的学者认为茶文化在整体上具有“综合性、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还有社会性、集体性、类型性及播布性”①、具有“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历史传承的悠久性、表现形式的民族性、体系构建的完整性”,也有学者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了分析论述,指出其具有“入世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②等等,此处不作一一列举。以上这些茶文化特性或特征的提炼,角度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但提法虽异,却都各有道理。笔者在此不拟对各种提法的妥帖与否作分析评论,只从前述茶文化之“泛化”现象中,根据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分析,提出前人尚未论及的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并将其视为茶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此处所谓之融合,是指茶文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所具有的与相关学科、不同文化形式以及一些具体事项、行业、产业等高度融合的内在属性。具体来说,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角度:一是从本质上来看,茶文化是多种文化、艺术、产业等交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的呈现。比如,茶文化中,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各种社会阶层文化的融合、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等等。二是从途径上来看,茶文化的融合特征通过具体途径得以实现。或者是与某一领域的直接融合,比如茶文化与歌舞艺术的融合;或者是作为平台或载体,促进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以茶文化为表现题材或消费需求,书法、绘画、诗词、篆刻融为一体,即促进了中国文人画的创作发展,也培育了书画交易市场。下面,对茶文化的融合特征,作一些具体论述。

(一)茶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的故乡”。茶文化的产生,基于茶的物质形态之上,没有茶的种植、采摘、加工、贸易和消费,就没有茶文化的出现和发展。茶自身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范畴,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可视之为“皮”;茶文化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是茶在文化领域的发展,可视之为“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茶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二)茶文化是社会各阶层文化创造的融合

一直以来,茶文化都不只是精英文化的专宠,也不只是大众文化的喜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词茶”二语,十分生动地概括了茶文化形成于传统文化中的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不同阶层文化创造之间的融合。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高僧大德、大众百姓,当今社会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无不与茶文化有密切的接触和多方面的贡献。举例而言,宋徽宗赵佶十分喜爱茶叶,常和群臣“斗茶”,他曾撰有《大观茶论》,其中写有“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之句,可谓是对茶道精神的深刻体会和提炼。清乾隆皇帝曾写有众多咏茶诗篇,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写作茶诗最多的一位,他多次巡游江南,册封御茶,推动了名茶的发展。东晋、南朝时,玄学盛行,江南士人好清谈之风,他们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以茶为伴,品茗畅谈,追寻玄远之境,抒发奇思妙想,在日常的茶饮中注入了精神的寄托和阐发。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融儒家思想、佛道境界、歌、舞、琴、棋、书、画、月、泉、水、器等于茶道之中,对推动茶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茶文化与佛、道教两教,均有深切的渊源。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是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在道家看来,茶可助炼“内丹”,具有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之功,是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禅门之中,不乏与茶有关的公案和活动,比如赵州和尚的“吃茶去”、至今已办六届的世界禅茶大会、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生活禅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茶文化与人间生活紧密相关,普通百姓、人民群众是茶文化最基本和最中坚的创造者,不论是与茶有关的乡风民俗,还是表现思想情感的茶歌茶舞,大多出自民间社会的创造。以陕西西安为例,此地早在唐代长安就出现了专卖茶水的茶肆。唐人封演在他所著的《封氏见闻记》中即记曰:京城长安开有多家“茗铺”售卖茶水。这种现象至今如是,茶馆遍布城乡,品茶之外,还有挂画、插花、说书、唱戏等活动,成为市民们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茶客们在此提神醒脑、消闲遣兴、交流信息、收听新闻、洽谈生意。有的坐茶馆不是为了饮茶解渴,而是为了听评书艺人说书或听曲艺演唱,这叫“吃书茶”。有的在茶馆调解民事纠纷,一边饮茶,一边述说事实经过、讲清各自的道理,由调解人评理。调解人作出仲裁后,茶钱全由输理的一方支付,这叫“吃讲茶”。人们以茶馆为平台、以饮茶为媒介,发展出茶礼、茶俗、茶曲艺、茶歌舞等等茶文化事项。浙江音乐家周大风创作,蜚声中外、受到总理重视喜爱和亲自关注的《采茶舞曲》,就来自于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的我国民间歌舞体裁和浙江泰顺茶农的劳动实践,是国家领导人、艺术家与茶农共同创造、推进茶文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三)茶文化是我国经典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成就光辉灿烂。其中,诗词、书法、绘画、戏曲、青瓷、园林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取得了世界性影响的独特创造,它们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且以诗文、书画为例,看一看他们之间的会通与融合。以诗文论,唐代诗人卢仝有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至今仍是推崇茶叶的最好文字;北宋苏轼有“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的诗句(《汲江煎茶》),写尽诗人在月明之夜用瓢汲取江水烹茶的情趣;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有《中冷泉记》,极写茶人对泡茶之泉水的讲究。以书法论,著名的茶帖有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宋蔡襄《精茶帖》、清金农《玉川子嗜茶帖》等,均为名家名帖。以绘画论,著名的茶画有唐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元赵孟頫的《斗茶图》、元钱选的《卢仝煮茶图》、明丁云鹏的《玉川烹茶图》、明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等等,可谓多至不可胜数。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以茶文化为题材,赋予了茶文化以文心、诗性、画意、才情、意趣、风骨、神韵,将它升华到一个品质非凡的审美境界。同时,这些艺术形式也凭借着茶文化的承载,生发出各自蓬勃的生机,产生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正因为有了如此和谐的交相辉映,我们今天方才拥有了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华美多姿的茶文化传统。

(四)茶文化是相关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

在中国,茶叶是一个重要产业。在清代,茶叶关税收进对清政府的财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贡献极大。根据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1817-1833年间,广州口岸出口的茶叶,占出口总货值的60%左右。鸦片战争后,直至19世纪中后期,茶叶一直是中国占第一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值在有些年份甚至占中国总出口值的80%以上。在19世纪,中国全部出口商品所换得的外汇52.7%来自茶叶;全部进口商品所需的外汇51%靠茶叶支付。即使在英国对华大量输进鸦片后,中国茶叶出口的上风仍可以使中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基本能弥补因鸦片进口而造成的大量白银外流。1880-1891年,清政府茶叶关税收进总计5338.9万两,年均449万两,相当于同期海关出口税收的55.4%左右。清政府从茶叶贸易中得到了巨大收益。①“2008年以后,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茶叶产量330万到350万吨,中国占130多万吨。”②巨大的茶叶经济支撑起了茶文化的发展,并使它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历史上的茶文化在文人雅集、茶馆茶点、歌舞表演、民俗传承等等活动中发展,其中不乏市场运作、产业经营的因素和成分,形成了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在市场环境里互为依托、支撑发展的局面。在今天文化发展观念日益更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产业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氛围里,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天然地符合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开放融合特征,具有产业化运作的先天基础。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这些文化产业门类,都与茶文化有可相对接之处。文化部2012年2月23日《“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工业、建筑、会展、商贸、休闲等行业融合,提高国民经济的文化附加值。……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只要我们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一定能在茶文化的平台上,在“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方面,走出富有实效的创新发展之路。

(五)茶文化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融合的桥梁和载体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茶文化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步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形象和理念,也与世界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文化精神相融合。如杭州的径山寺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发源地。早在南宋时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到径山寺学佛取经,学成后将径山寺种茶技术、制茶技术、茶宴礼仪和茶具一起带回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日本“茶道”;日僧圆尔辨圆修行回国后,开创了多处名寺,并依据带回的《禅苑清规》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其中包括严格的茶礼;日僧荣西在深研了陆羽《茶经》后,写作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茶道逐渐在日本上流社会风靡,并最终普及日本全国。在当今,2003年11月,在法国茶文化协会和法国里昂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茶文化节”期间,茶艺表演在市政厅举行,300多位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到场观看中国茶艺表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文化既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三、基于跨界融合特征之上的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探讨

(一)关于茶文化概念、内涵的简要界定

目前关于茶文化概念及其内涵的定义,主要有“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①和统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者两种观点②,分别代表了茶文化概念界定中狭义与广义的两个范围、两种认识。陈文华从一般的“文化”概念入手,梳理出了茶文化内涵所应包括的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四个层次。他认为,茶文化学应该结合“物质文明”,同时将研究重点放在过去比较薄弱的第三、第四两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茶文化。③笔者吸取以往各家所论,结合前文所论之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将茶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具体展开为以下几个部分:(1)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即指由茶而生的哲学、伦理、宗教层面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如茶道精神等内容。(2)茶文化的主体部分,即指由茶而生的社会生活层面的民风、习俗、礼节、茶艺、文学、艺术、工艺如茶歌舞等内容。(3)茶文化的相关部分,即指茶文化在市场经济层面的运作、活动、业态如茶文化园区、茶文化节会、茶文化博览展示、茶文化旅游等内容。(4)茶文化的理论研究部分,即指专家学者对茶文化现象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科建设活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茶文化的概念定义和内涵界定上,一方面,应该明确地把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茶文化概念和内涵的主要部分,这是茶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其跨界融合的本质特征,将市场与产业运作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需适当考虑在内,避免过于机械地将其局限于精神文化或文化学科范畴之内的认识和做法,综合把握,统筹发展。

(二)“清”“敬”“和”“美”:对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的感悟和认识

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她的跨界融合特征,使她既与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更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她历经陶炼而升华至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升华出极具中国特色的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陆羽的“精行俭德”、庄晚芳的“廉美和敬”、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理”“融”“静”“正”“真”等等,都是有关茶文化精神实质或称茶道精神的深刻阐述。生生不息的传承弘扬和与时俱进的开新造大,是文化传统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茶文化的历久弥新,其因也在于此。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继承优秀的茶文化传统,赋予其适应时展所需的新鲜元素和发展动力,是茶文化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和理应承担的责任。为此,分析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状况,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结合茶道精神、茶文化价值理念与时俱进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在此提出“清”、“敬”、“和”、“美”的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具体地说,所谓“清”,是指与茶叶、茶饮相关的清茶、清醇、清淡、清香,与情操修养有关的清心、清静、清纯、清净、清平、清雅、清逸、清高,与从政为官相关的清白、清风、清正、清廉、清官、清誉。“清”是茶的基本特征和人的基本品质的充分体现,一个“清”字,可以涵盖以往学者曾有提出的“德”“俭”“廉”“正”“静”“真”等多种内涵。所谓“敬”,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互怀敬意、相敬如宾的友好关系;是指人对自然、对规律和对历史、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是指人所应该具有的尊老爱幼的敬爱之情。一个“敬”字所体现的,是茶之于礼的价值和人行于世的守则。所谓“和”,是指基于茶文化“清”的本质和“敬”的理念之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和谐关系。茶饮、茶品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和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物质享受,更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规矩守则;从落到实处的角度来看,“精行俭德”、“廉美和敬”,大都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社会往的尺度,大都是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来。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个人修身养性,更讲究的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内在秩序。一个“和”字所体现的,既是茶道,也是人道和社会运行之道。所谓“美”,既指茶叶的色香味形、茶园的美化、茶人的美意、茶境的美妙,更是生活美满、道德美好、人性美善的概括。一个“美”字,是茶文化追求的最高愿景,是茶、人、社会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上的共同升华。

文化融合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10 ―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融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P4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同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必然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相通之处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要说存在相异之处是不可否认的,毕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但并不是说没有相通的地方,如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民本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国家本位与爱国主义思想、中庸思想与防左反右思想、易经中的“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天下一气”思想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等等的相通。中国还有一些文言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契合,《韩非子・喻老》中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与量变质变原理相通,《淮南子・难一》中的“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相通等等。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契合点,正是因为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之时,为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中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定心理基础;也因为两者相通,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顺利地、迅速地传播开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符合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就会使其悬浮于大众精神生活之外 ,失去理论的生命力 ,因而难以承担起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精神导向功能。〔2〕(P117)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是中国人民接受新文化和改造新文化的思想基础。波普尔认为“观察渗透着理论”,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个“理论”,就不理解和误解马克思主义,只能照搬和照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中国实践,导致全盘西化,这样只会走上拿来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道路,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成了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借鉴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扬弃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性精髓,在中西这两种文化的冲突、选择、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韵的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立足于中国政治舞台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而且获得中国文化的领导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主要有两条道路:其一,在传统文化中挖掘现代化的精髓,继承传统并超越传统,继续走民族特色的原创性文化道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其二,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并吸收其对传统文化有益的成分,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已经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道路,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转变。第一,作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挖掘出现代化的内容,更不可能也不能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如果继续走这种小农经济的本土文化,中国必定走不出封建时代和走向社会主义时代,更不要谈实现共产主义了。虽然本土文化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适应不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要求,给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带来滞后,所以必须吸收合理的外来文化来打破这种平衡和建立新的平衡状态。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以借鉴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己所用,取长补短,化为自身的现代化转变。因此,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迫切需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两面性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质的中华子孙,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对于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我们的本土文化所提供的思维方式、习惯、风俗以及理论观点等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逐步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思想土壤中扎根和成长。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影响。资本主义制度是封建主义制度的“刽子手”,因此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势必会给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带来障碍,如果不坚持批判的态度,简单地用传统文化的思维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就会使得马克思主义失去“原有的味道”,也就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文化的专制主义滞后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平均主义使得党和人民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等。这就要求中国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即“实事求是”弘扬了中国“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文化。《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描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辞海》解释为:“实事求是是根据实证,求索真相。”实事求是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部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弘扬了中国“实事求是”的传统文化。第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对“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儒家文化中的“大同”的理想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为己”;老弱病残受到社会的照顾,儿童由社会教养,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特权和世袭制,一切担任公职的人员都由群众推选;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对外“讲信修睦”,邻国友好往来,没有战争和国际阴谋。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的集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所描述的社会状态不谋而合,共产主义思想无疑是对“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的弘扬。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对“吐故纳新”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吐故纳新出于先秦庄周的《庄子・刻意》:“吹呼吸,吐故纳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与中国不同阶段和时期的国情相结合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既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是有悠久历史文明的礼仪之邦。如果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天然纽带,那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张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5).

文化融合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二)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转贴于

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为此,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个台阶,发出新枝新芽,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创意过程中,可遵循这样的流程: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寻找芽蘖;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设计空间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王升. 建筑文亿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 建筑学报,2005(10).

[3]傅广典. 重视地域文化的认定、发掘与保护 [J].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文化融合论文第7篇

一、 互文理论影视化深度融合的具象化表现

(一)物象的具象化互文表现

在影片的开篇中可以明显看到,男主角的若有所思的短暂且快速的恍神反应,男主角妻子离开后,男主角先是面对床上的被子、然后视线移向窗外,窗外触目的公共汽车,成为了重要的展开具象化互文,并将整部影片带入到大段回忆的一种关键物象。而男主角也仿佛再次看到了不同时空中那辆公共汽车里青少年时期的自己。观众可能已经注意到,回忆甫一开始,镜头转瞬即切回相对现实,男主角将面前的那扇窗子关闭并试图反锁的动作,同样是一种物象表现的具象化与短暂回忆形成互文的技法。这种物象具象化互文技法,其实是男主角主观上试图将紧密关联着的物象互涉,进行现实与回忆的切割。因为,那是一段既充满激情令人难忘,却又充斥着生离死别的悲伤过往。[2]在这里,现实与过往的以物象为关键节点的互文式闪回,却最终未能令男主角如愿,反而继续放纵着观众的所思所想,任由着时光倒流,任由着男主角的思绪向回流淌。

(二)身体的具象化互文表现

《朗读者》中的具象化互文随处可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同时亦是本片一大吸引观众眼球的,显然就是身体的具象化互文表现。这部影片极富技巧性地将两个不同身体进行了一前一后的基于身体本相的互涉式呼应。男主角之妻的身体的自然呈现,与男主角青少年时代的相处过女主角的身体的冲动呈现了一种同构异质性互涉。同时,在影片的情境之中,身体在这里亦已成为一种具有象喻化的集能指与所指于一身的象征。这种以身体为根系不断展开的一种历时性的互文,以及由此可以无限展开的身体演绎,在影片中构成了一种调剂叙事过程的最大亮点,并且在不断调剂的过程中,亦不断地以其互文性,生成着新的演绎。这种可以无限循环式的互文式创作技法,既不断地加深了影片中男女主角之间的炽热情感,又同时为二者后续不断出现的冲突、变故、离散、救赎等,提供了异常坚实与充分的情感铺垫。

(三)情感的具象化互文表现

《朗读者》一片中身体的具象化互文,为影片增添了弥漫全片的情感韵致,同时,片中的情感表达亦有诸多具象化互文表现。情感互文既是影视作品所罕见的,又是主创者最难以透过视觉语言表达的。而在《朗读者》一片中,我们却惊喜看到了这种情感互文的多种形式与多层次的演绎。例如,在开篇的相对现实中,男主角之妻提及,没有哪个女人能够了解男主角的心思,这种情感具象化互文表达,恰恰与男主角青少年时期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式的暗合,同时,亦以这种情感具象化互文技法,对剧情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委婉式的暗示。这部影片对于情感的表达是极为深沉的,这种深沉表达不仅表现在开篇的情感基调上,而且,与开篇的情感基调形成互文地表现在整部影片中的大段回忆的整个情感表达的过程之中。

二、 互文理论影视化深度融合的抽象化表达

(一)以表象与具象演绎抽象化的模因互文

影视艺术创作重在互文等高级影视艺术技巧的灵活且因应运用,而不应如中国某些当代电影那样,更多地着力于明星与场景的过度机械化堆砌上。在《朗读者》中,以表象与具象灵活且因应演绎的抽象化模因互文的情景较多,影片在开篇中的一系列物象、身体、情感等的互文表达,已经为进一步由物象向表象与具象的抽象演绎提供了深厚的积淀。人性与爱情是这部影片所着力表现的生命旅程中的两大主题,人性的抽象化互文,体现在二战时期集中营事件能指,所投映的女主角这一个体上;而爱情的抽象化互文,则以三段爱情形成一种共时空性的互文,三段截然不同的爱情,以男主角这一相同个体在过往与现实迥异化的互文,展现了一种爱的跨越代际的相同模因。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既看到了一种正视生存尊严与正视自我心灵的人性审判,又看到了一种跨越代际的可歌可泣的爱情寓言。

(二)穿梭时空的抽象化的模因互文

在人生旅程之中,必然会由爱情交集所凝聚成一种令人生更加丰富的共时性,在《朗读者》一片中,这些共时性则由一系列的可以细数爱情的历时性构成,而其中又有太多能够勾起回忆的模因,而正是这些勾起回忆的模因,在这部影片中引领着观众,从而演绎成了一种引领观众穿梭时空的虚拟共时空性模因。影片中过去的回忆与现在状态,不断地进行着穿梭式的以事件为模因的互文,例如,公交车、公交车内的人群、公交车外的景象等,还有最为重要的那场同样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的勾起无限过往与无限情思的既知时节又牵绊情思的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部影片以穿梭于时空的互文诗行,串起了一种既穿越了时空,又充满着诗性的互文,而这种诗性互文,恰似男女主角各自生命交集过程中所溅起的水花,永恒地留在了男主角的记忆中,“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两个灵魂更加完整――那就是爱情。”[3]

(三)多主题多重抽象化的模因互文

《朗读者》一片建构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人生场景回顾,这种宏观与微观的参照式反映,更需要一种全新的影视艺术语境加以诠释。在人生层面上而言,影片中男主角的人生抽象化互文,以其过往人生经历与现实化生存,更掺合了曾经的生离死别的难以解脱的死结,一并成为其持续着的情感忧虑困境的抽象化的指涉式互文,而与这种互文并行着的则是其爱的旅程的一种单一主题下的那种多重抽象化模因互文。从文学意义与影视意义的深度融合而言,《朗读者》本身就是一种对于荷马第二部史诗《奥德塞》的一种抽象化的模因互文,这部影视作品不仅在叙事性、故事性、结构性等诸多方面,化用式借鉴了《奥德塞》的模因,而且,出于向荷R史诗《奥德塞》的致敬,在这部影片中亦多次提及了《奥德塞》,这种提及显然是有意为之且内化于心的。[4]

三、 互文理论影视化深度融合的意象化升华

(一)朗读的意象化互文言说

在这部影片中,艺术性地运用了与简单的基于文本性的回答阐释有着巨大不同的过度性解构。在这部影片中的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朗读亦已经被赋予了更多意象化的指涉意义,尤其是朗读意象掩盖着的爱的意象化指涉,更产生了另外一种后果。男主角由一个类似于学习和生活中的“loser”,在爱的力量感召下,竟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惊人成长,无论是学校的体育运动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了一种爱的滋养下的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实际上,这种成长亦与影片开篇中的消沉、寡言、失落的青少年形象构成了一种成长语境下的意象化指涉,显然,后者成为前者的所指。而这部影片中的绝大多数场景却是沉郁的,女主角出狱前的悬梁自尽,亦与影片高潮中的那句“连对你敞开怀抱的天堂也会说,你生命的终局比开端更美丽,我死,即我生”若合符节,共同形成了一种充满爱的生命的互文式言说。[5]

(二)朗读的意象化救赎互文

伟大的作品总是由宏大的历史背景与广阔的时空语境中建构出来的,事实上,回到现实,每个青少年在其人生成长之路上,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者会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本片中的男主角在其青少年时期的那段情感人生,则使其事实上已经背负起了一个一生难以卸下、难以消解、难以释怀的较为沉重的十字架。因此,才会以隐性的朗读者身份出现。实际上,这恰恰是一种圣经意义上的救赎表现,尤其是在女主角入狱其间,男主角的可持续的在影片中以意象化表达的救赎,更以一种两个年代、两种朗读者身份、两种不同境遇诠释了一种高级互文的意象化兼涉。这部影片中的意象化救赎互文从形而上的高度针对人类根性灵魂进行了一系列质询,而这种质询的答案则应求诸于人类的根性灵魂。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向根性灵魂的上溯已经升格为一种互文理论向影视化的深度融合探索。这种意象化回归的探索,显然为更为进阶的意象式升华作足了意象化铺陈。

(三)朗读的意象化升华互文

《朗读者》一片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二者均带有一种情感与理智在心灵中长期徘徊的奥德塞式情结,二者的深度融合与消解则以一种代际罪恶的朗读者救赎,一并升华为一种心灵救赎的映象。在影片的最后,朗读的意象化指涉互文与意象化救赎互文的作用,随着女主角的逝去却并未消失,反而在男主角的努力之下,实现了意义更为深远的对于现实的规训。这部影片中的意象化的指涉展现了一种互文的精妙的影视艺术化表达,这部影片没有丝毫的传统意识形态类影片中的刻意式道德说教,而这种卸下道德焦虑的意象化释出反而成为一种形而上的心灵解脱。同时,这部影片亦表现了,青少年个体在时代剧变大背景下的灵魂深处的那种难以排遣的孤独,以及生命个体之间的那种极其微妙的看似 完全没有关系,实则有着互文式千丝万缕关联的奇妙之缘。

结语

诚然,互文性理论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化创作与研究等方面的核心术语,而优秀的影片总是能够由人物与故事的互文演绎,为观众开打一个充满意象化的世界。《朗读者》一片在围绕人物与故事的互文演绎过程之中,以其进阶的互文性影视创作技法,将人性与爱情巧妙地置入于不同的时空中,以其历时性、共时性、共时空穿梭性等互文技巧,展现了一部与荷马史诗《奥德塞》一样,描绘一场生命的无尽旅程的人生。同时,更在以互文性描绘爱情寓言中诠释了一种超越历史时空的人性拷问、人性复苏、人性觉醒。

参考文I:

[1]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4):9-14.

[2]米高峰.影片《朗读者》:文本朗读背后的爱情挽歌[J].电影评介,2011(3):47-49.

[3]王涛.自我的重建与毁灭――电影《朗读者》女主角心态分析[J].电影评介,2010(9):46-47.

文化融合论文第8篇

摘要: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中的主人公、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破裂以后,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他的遭遇是古老的、传统的犹太文化和年轻的、现代的美国主流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女性形象的颠覆、犹太文化的疏离、拜金主义的盛行三个方面剖析了《赫索格》所反映的尖锐的文化冲突现象和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

关键词:女性形象 犹太文化 精神追求 拜金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赫索格》是美国战后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尽管贝娄不愿承认,但《赫索格》仍然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被深深地打上了犹太文化的烙印,并成为战后美国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犹太裔大学历史学教授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破裂以后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他试图通过未寄出的一封封信件和古往今来的先贤、哲人进行假想式的对话,以及对政治、经济、军事、环境、浪漫主义、基督教、存在主义等所做的深刻的精神探索,来摆脱他的精神危机。索尔・贝娄以既嘲讽又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崇尚理性和人道主义的高级知识分子赫索格在现实社会中处处碰壁的遭遇。其实,赫索格的人生遭遇是偶然,更是必然。这是古老的、传统的犹太文化和年轻的、现代的美国主流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女性形象的颠覆、犹太文化的疏离、拜金主义的盛行三个方面剖析了《赫索格》所反映的尖锐的文化冲突现象和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

一 传统女性形象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冲突

“‘如果我疯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摩西・赫索格想到。”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它说明了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失败以后,精神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赫索格通过疯狂地给古往今来的名人写信的方式,严肃地思考了哲学、宗教、政治等问题,进行了艰难的精神之旅,以求得心灵上的平衡。他反思了他的生活、他的第一任妻子、他的前女朋友、他已故的父母以及他的第二次婚姻。而最令他无法忍受的是,马德琳竟然抛弃他这样的历史学教授和大善人,而嫁给他最好的朋友、他的模仿者、瘸子格斯贝奇。

其实,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因为赫索格迎娶比自己小二十岁的马德琳为妻,并不是因为真爱,而是想要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把不会做家务的、患有购物狂病症的、不会收拾屋子的、喜怒无常的,但是年轻、漂亮、聪明、自信的美国现代女性逐渐改造成一个温柔善良的、对丈夫言听计从的传统的犹太理想中的模范妻子。另一方面,深受当时美国社会女权主义运动影响的马德琳,追求独立、自由,希望和丈夫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互爱互助的亲密关系。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发生冲突的根源,是犹太传统的女性形象和美国现代女性形象的冲突。

犹太民族男尊女卑的观念来源于希伯来《圣经》中相关的几个故事。这些故事表明:上帝要求妇女对丈夫绝对“忠贞”。唯有满足于丈夫的利益,服从于丈夫的信仰,方可称得上一位合格的犹太妇女。例如《创世纪》里记载的两个故事。在第一个故事里,撒加不能生孩子,她对她的丈夫亚伯拉罕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到孩子”。在第二个故事里,另一个不能生育的妻子拉结“把她的使女皮拉给丈夫为妾,雅各便与她同房”。

谙熟犹太传统文化的历史学教授赫索格试图以此为模板来改造马德琳,希望已经疏离了犹太文化传统、融入了现代美国主流文化的、年轻一代犹太妇女的代表马德琳能够改过自新,重拾犹太传统文化,扮演一个唯丈夫马首是瞻、没有独立人格的贤妻良母。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传统文化只有自我改造,摒弃不合时宜的糟粕,推陈出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相融合。因此,当马德琳拒绝救赎,不愿成为依附于赫索格的传统的贤妻良母时,他们的婚姻便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而当坚持传统的犹太家庭观念的赫索格对马德琳的各种苛刻要求和挥霍浪费难以忍受时,当女权主义的代表马德琳厌倦了赫索格和他奇怪的性爱方式时,这场婚姻的解体便是合理的、必然的结局。

遗憾的是,直到小说结尾,赫索格经过五天五夜痛苦的思索和反省,都没有找到他的第二次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只是暂时和命运妥协,接受了妻离子散的残酷现实,尝试着去接受他的情人雷蒙娜的爱。

二 对犹太文化的优越感和疏离感

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等伟大的作家一样,贝娄的作品也深刻地体现了他自己的种族、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例如,《受害者》反映了犹太人心中留下的被迫害的烙印,和犹太人渴望得到来自非犹太人的手足情谊;《奥吉・玛琪历险记》描绘了美国贫穷的和中低阶层的犹太人的生活状况;而在《赫索格》中,贝娄细腻地描写了赫索格在犹太区度过的幸福的童年生活,以及他对于家庭深深的依恋。

据《圣经》记载,上帝曾亲自拣选犹太民族的祖先,目的是给万国万民作见证。因此,犹太人又有“上帝的选民”之说。上帝把人类生活的道德伦理、行为标准与禁忌的律法最早给予犹太人的祖先,让他们严格遵循,传于后代,这些律法就是犹太文明的起源,也是后来西方文明崛起的文化基础。有人形容了解犹太文化是开启西方文明的一把钥匙,这句话并不夸张。事实上,神奇的有着巨大内在力量的犹太文化为人类孕育了众多推动世界发展的伟人巨匠,在很多领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赫索格》的主人公小时候在犹太区接受教育,这使他的内心深处对犹太文化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和他成年后逐渐形成的对犹太文化的疏离感常常发生冲突,而他的心灵也因此备受煎熬:一方面,由于个性和接受美国式教育的缘故,他已经疏离了犹太文化;另一方面,尽管做了很大努力,但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使赫索格仍然不能融入美国主流文化。

正如评论家迈克・J・霍夫曼所言:

“现代犹太人如赫索格从犹太贫民窟带走了一样东西。这便是犹太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以很多方式表现出来;首先是怀旧。”

例如,每当赫索格碰到他儿时的邻居莱维奇时,就禁不住要想起他在拿破仑街度过的幸福童年。只有在这里,他才会有对犹太邻居们的种族亲近感和强烈的归属感。

由于出生在加拿大、生长在美国,使赫索格认为自己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但他的美国情人雷蒙娜和过去的战友们那种排斥性的议论,让他在非犹太人中间感到深深的种族异化和极度的不和谐。雷蒙娜经常对他说,“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纯洁的美国人。你天生就好色,你的嘴唇泄露了你的身份……”而在部队服役时,他的战友们也无故指责他是一个犹太间谍。

因此,赫索格既不能长期住在犹太社区以保持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道德标准,又不能改变非犹太人对自己的种族歧视态度。他就像是一个精神上的流浪儿,始终不能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内心深处,赫索格一直坚信犹太文化是世界上最具创造性和最持久的文化,并为自己犹太人的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但与此同时,他越是认同自己的犹太身份,就越觉得自己疏离了犹太文化,从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三 精神追求和拜金主义的冲突

《赫索格》一出版便引起了轰动,“不计其数的读者给索尔・贝娄写信说这正是他们的生活,正是他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Atlas:343)的确,索尔・贝娄的成功在于他揭示了在高度丰裕的物质生活背后的现代西方人所普遍面临的心灵危机――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丧失殆尽,高尚的精神追求难以实现。小说中的赫索格是一位睿智的、受过良好教育、思想深邃的、信仰人道主义和传统价值观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却难以在躁动不安的、拜金主义的、腐朽堕落的现代社会里找到一席之地。他感到迷惘、愤懑,无所适从。

纵观美国历史,二战后的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随之而来的是连续不断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如麦卡锡主义、民权运动和反主流文化思潮。而典型的社会问题,如犯罪、性别歧视、种族异化和失业等至今仍然令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一筹莫展。置身于这种非人性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思想高尚的犹太知识分子赫索格孤独地、艰难地寻找着人生的意义。他在未发出的信中写道:“生命正在变成交易的过程。对我来说,这似乎是对生命意义所做的最糟糕的阐释。”

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人生境界说指出犹太民族是注重精神追求的民族,而且终极目标是皈依上帝,和上帝合一,以便实现永恒的人生。这种精神重于物质的理念,当然和拜金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赫索格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不幸遭遇深刻地领悟到现代西方社会物欲横流、精神空虚,人道主义正在走向衰落。为了从宗教上、道德上救赎马德琳,赫索格力劝她不要皈依天主教,在她自残后细心照料她,甘愿放弃在芝加哥诱人的学术职位,以便和她一起到偏远的的乡村享受宁静而浪漫的田园生活。但是,马德琳却以怨报德,羞辱他、欺骗他,最后还无情地抛弃了他。另外一个令赫索格几乎要精神分裂的人物是他曾经的好友格斯贝奇。赫索格允许他住在自己的家里,并为他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格斯贝奇却一边和马德琳通奸,一边又建议赫索格如何去挽救他的婚姻。在婚姻破裂四处流浪之时,赫索格来到了曼哈顿的一个法庭,在这里他吃惊地见识了更多非人性的、道德沦丧的案例。

在这种冷漠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赫索格很难实现他的犹太式的理想生活:心灵美好的丈夫,超凡脱俗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和品德高尚的朋友。在被马德琳抛弃之后,赫索格迷失了自我,不得不通过写信来剖析自己的灵魂,争取找到摆脱严重的心灵危机的途径。在赫索格的头脑中,形形色色的现代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在对抗着,两个“自我”――现实的“本我”和理想的“超我”在斗争着,这使他头痛欲裂。在徒劳地进行了一番精神探索后,赫索格不得不暂时向现实社会妥协。

赫索格的沉思不仅是为了摆脱他个人的心灵危机,同时也映射出作者本人对于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分析和精妙的见解,这些不仅具有犹太性,也具有世界性。

《赫索格》的出版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但是书中反映的犹太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发生的种种碰撞,也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心灵危机。赫索格经过苦苦的精神探索,无奈地决定暂时融入现实社会,暂时放弃了对传统的家庭模式、犹太文化的传承以及道德完善的追求。的确,在科技进步、经济发达、全球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着难以传承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关注和探讨着现代人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同时、精神家园却逐渐丧失的社会问题,并试图找到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良方。也因此,《赫索格》这部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美国战后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并散发着迷人的文学魅力和耀眼的思想光辉。

参考文献:

[1] Atlas,James.Bellow:A Biography[M].New York:Random House,2002.

[2] Bellow,Saul.Herzog[M].New York:Penguin Books,1976.

[3] Chafe,William H.The Unfinished Journey:America Since World War II[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4] Guttmann,Allen.The Jewish Writer in America:Assimi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Identit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5] Hoffman,Michael J.From Cohn to Herzog[J],Yale Review(58):1969.

[6] 段方乐:《超越性与世俗性:犹太教人生观的双重特征》,《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 刘洪一:《犹太文化要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