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爱心教育论文

爱心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0:22

爱心教育论文

爱心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仁爱 中学政治教学 渗透

仁爱道德教育体现于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层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诠释。中学教育,德育为首,我们实施的全新教育理念就是教育学生成为仁爱之人。“仁”是孔子所弘扬的“人道”,是孔子“仁爱”哲学理论思想的内涵。《说文解字》中说,仁,亲爱,是“人、二”会意,从人从二,仁者兼爱,故从二,即仁爱。所以,“仁”就是以“爱”为核心教育理念。“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说的就是“仁”的内涵。“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说的是“仁”的精神实质。“仁”的价值就是产生社会关系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从古至今我们人与人交际的根本与基础伦理底线,是众多关系得以维系并能有序生存的道德的概括,是生产力的发展催生的道德框架和行为准绳。我认为有必要在中学政治教育中要大力推行“仁”学教育。

一、扭转现状,提高认识

目前的学校品德德育教育已经处于弱势边缘,许多学校由于功利作怪,往往忽视了品德教育。“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基本的伦理观没有得到体现,在现实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而弱化了思想道德教育,人和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仁爱、谦让,更谈不上“复礼”这一儒家的社会观。我们的教育要以将培养以德行事、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作为根本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我们的教育者和教育机构要清醒认识现实现状,规范教育办学,从做人的基础教育做起。“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必须以品德教育为教育导航,重建中学道德教育体系,把品德教育纳入常规制度中,抵制、摒弃功利性追求。每一级学校要制定详细的德育教育评价标准,教育职能部门要有明确态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教育实施者也要以德育为首。因为,学校教育最终是提高全社会所有人的素质,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和谐与发展,它是社会范畴的基础伦理,是我们人类社会顺利发展的保障。

二、仁爱的精髓

(一)仁义至尽,“仁”在众多品德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儒家的“仁”“人”“文”就是“礼”。《礼记》中说:“是故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仁者一定是具备了其他品格的。在西方文明中,无论生活学习还是生产经商,无论《圣经》还是《荷马史诗》,都体现有“仁”与“爱”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有一定的道德基础。不管是《圣经》,还是法律条文,都是规则,是人们共同承诺和遵守的规则,它们都体现着以“仁”为基础理念的思想,具有平等性和普遍主义。西方文明总的来看,也是一种人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在中国道德观念中的“仁”“礼”“义”,这些思想无处不在,它体现在每个人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二)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仁爱”文化

《诗经・国风・邶风》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中为我们道出一个感人的故事,饱含着对慈母的无限敬爱、歉疚之情。《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偷。”告诉我们和善的兄弟和睦相处,不和的兄弟相互对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出一个治国之策,天时、地利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以上作品中所体现的都是仁爱的精神,也代表了中国主流文化。

三、仁爱走进课堂

(一)“仁”学指导思想

实施“仁爱”教育,让学生悟仁爱之道,行仁爱之举,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善良心。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仁爱思想也是现代社会道德理论的基础,是儒家核心思想,所以我们要用以指导我们的中学政治教学。

(二)“仁”学教育目标

激励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助人为乐,宽以待人。“仁德”观念的出现始于西周,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孔子则把这种礼仪加以巩固,并在礼学中加以推行。这种礼学思想一直被各个时代接受,无论是风云变幻的战争年代还是太平盛世时期,“仁”一直是维系人与人交往关系的基本准则。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换言之,“仁”就是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在如今的政治教学中,我们要把这种“仁”学思想发扬光大,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实施仁爱教学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要先推行“仁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如课堂、教育基地、影视、社会机构等等,开展仁爱教学,多形式地开展尊老爱幼、和睦互敬、学会感恩和孝敬父母长辈等活动,使仁爱精神成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要在政治课堂上实行,更要将“仁德”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

爱心教育论文第2篇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主题,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委教育艺术研究会协同下,举办了全国校长德育成果及优秀论文征集活动和中华爱国工程(2009)高级论坛。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评选、定向约稿、精心编辑,汇编了这部集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德育学识、实践、成果的综合性读物。

本文集,卷首编入了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书分列四个篇章:(一)共和国演讲家和教育专家谈德育;(二)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论德育(包括高等院校、初高中学校、小学、学前教育四个部分);(三)教育工作者说德育;(四)附录编入了近年来中央及教育部领导有关讲话和论坛会领导的贺信贺辞。全书共计80余万字。

本文集,紧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收编了各类学校德育实践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探析了新时期各类学校德育创新的特点、问题和经验,内容广泛而贴切实际,涵盖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使文集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知识性、经验性和操作性。

育人是教育之本,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核心。本文集,既可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实用教材和丰富资料,也为家庭和社会展示了立德树人的方向和途径;还进一步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广阔前景。

7月3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此书作为会议资料人手一册,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在上海举行第十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开营式,该书将作为此项活动的重要资料发给参加者,并赠送上海市教委、团市委、市关工委等部门。下一步,计划在京内外的学校举办《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赠书宣讲活动。

爱心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时代蕴涵; 教育内容; 教育原则;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00-03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金素端(1986-),女,广东汕头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不同。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观教育

国家观教育是对国家基本看法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国家观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家基本性质教育。国家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国家性质教育,让个体自觉认识、理性支持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二是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教育。任何人总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成长,“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一方面,国家为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依托和载体;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最终靠个人的发展来实现。三是国家在当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但国家依旧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体和利益代表单位,是民族凝聚的最重要力量,只要国家存在,它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人都必须维护国家利益。

2.国情教育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3]理国主义的生成,也必然离不开对国情的了解。国情教育的开展,既要注重相关成就的纵向解读,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口、资源、版图、社会等方面国情的历史与现状,也要注重与其他国家的横向对比,充分认识国家发展的优势劣势,增强民众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国家利益与安全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属点。对民众进行国家利益观教育,首先应使人们明确国家利益的内涵。除了传统的经济、政治、军事利益外,文化、生态利益等也是重要的国家利益。在明确基本利益内涵的基础上,应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进行国家利益观教育,还要求人们树立实力观念,扎扎实实提升自身能力,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准备。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利益和基本条件,进行国家安全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各国之间的开放性前所未有地增强。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资本的跨国界流转、跨国组织的形成及发展等现实,都冲击和消解着传统国家的认同,对各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文化安全造成威胁。由此,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开展,应以国家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引导人们认识国家安全的系统性,关注和维护国家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强化民众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提高人们维护国家系统安全的自觉性。

4.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认同,首先是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5]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民族发展、促进国家凝聚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人们进行民族文化成果、民风民俗、民族语言文字及民族理论等的教育,其中尤其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6]。民族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也是不可或缺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的过程、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业绩,增强民众的国家自豪感,为民众解读现实问题提供历史支撑。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主体人格中关于价值意向的深刻和稳定的观念系统,是作为价值活动之标准和导向的信念体系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体,是主体整合价值生活中具体经验事实的背景式价值意识”[7]。相对比于其他认知图式,价值观的稳定性较强,是个体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内在依据。在众多价值观中,社会核心价值观处于关键地位,不仅引导个体社会化进程,也引领社会发展,是不同形态的社会得以相互区分的文化内核。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的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集体主义,在尊重他人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追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与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抵制不良思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9]。教育原则的正确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预期教育成效的取得与否。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1.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坚持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才能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所谓全面性,指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整体性与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从对象上讲,爱国主义教育应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任何公民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从内容上讲,爱国主义教育既包括对受教育者爱国情感的激发,也包括对社会层面理国主义的引导,还包括对受教育者爱国行为的规范。从方式上来讲,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多样化方式,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统一,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的构建。所谓层次性,指爱国主义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而有所区别,这些差异包括身份、年龄、职务、智力水平等因素。例如,根据教育对象身份的不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一般而言,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掌握着政治权力,他们的素质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青年学生则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对这两类人群的要求,应比其他普通民众更为严格。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是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于一身的教育活动。理论教育注重增加个体理论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只有进行科学的理论教育,才能引导理国主义的形成;实践教育则能避免空洞说教、脱离实际的情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与实效性。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主要指爱国主义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意义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中,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灌输。此外,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引导人们学习相关文化理论,正确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提高个体分析判断能力,进而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性原则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应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面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受教育者理性分析与判断适应的能力,促进个体爱国实践的进行。

3.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民族性是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如果一个民族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自信心,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来“同化”,那这个民族就开始走向衰亡。[10]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只有坚持民族性原则,才能更好地凸显国家特色,实现族属区分,强化人们的归属意识。当然,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性,必须同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区分,“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1]。开放性是后工业时代与农耕时代的最大区别,是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体现。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全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频繁交往,使国家间的相互开放成为现实,爱国主义教育也必然要坚持开放性。一般而言,开放性环境中经由比较选择培养起来的爱国主义更加稳固。

4.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历史性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有属性。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性首先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受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其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性还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承性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历史性相联系,爱国主义教育也需体现时代性。时代性要求爱国主义教育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作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教育是理国主义形成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朴素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个体有一种主观上的归属和满足,这种情绪体验会使其自发地去进行一些爱国行为。而实现爱国行为由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转变,则需要爱国理性的培养。爱国理性直接制约着爱国行为的理性与否,它要求个体对关涉国家的事件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并经过理性思考,选择合理的行为方式维护国家利益。理性的爱国主义既包括对国家及其职能的科学认识,也包括对国家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客观审视与判断。事实上,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精神就根植在人们心灵最深处,即便有时它被隐藏甚至被遗忘在某个角落。爱国主义教育能通过鲜明的事实材料,唤起人们的内在驱动力,提升人的主体性力量,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和增强个体的爱国主义信念并引导个体将爱国情感和爱国信念转化为合理的爱国行为。在我国,理性的爱国主义也包括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前进、民族发展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更好地走向民族复兴。

2.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与激励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爱国主义赋予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激发这一伟大力量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凝聚和发展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发挥着重要的向心力和吸引力的作用,正是出于对同一个国家的认同与热爱,不同民族的人们才团结在一起,在国家危难之际,放弃狭隘的个人利益关系,同仇敌忾,自觉把爱国与保国、强国结合起来。文化、科技、信息等的全球化传播,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的国家观念,容易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自觉性。爱国主义教育能够通过与时俱进的,包括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促使个体成员积极投身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之中。

3.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个体的身份归属意识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交往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然而,伴随着西方文化精品的传播,西方文化垃圾、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在中国也有所泛滥,冲击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体成员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危机。爱国主义教育能通过民族文化教育,让人们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强化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通过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个体民族成员明晰和强化身份归属问题,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激情的存在物”[13]。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2][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169.

[3][4][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187,585.

[5] 杨玉玲.文化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工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7):10-11.

[6]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5.

[7]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十一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42.

[8]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01).

[9]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5.

爱心教育论文第4篇

班主任业务工作业绩总结

2004年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从教12年,我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多年,并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高标准的对待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履行好每一项教师职责。

在学校内我连续多次讲教研示范课,2010年在浑江区河口联片教研活动中,执教的《可能性大小》被评为优质课。2011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事业单位优秀工作人员。

担任班主任期间,我承担了区级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参与了部级课题《责任教育操作实验研究》的研究;2016年科研成果《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获教学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论文《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课案《穷人》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提交的《抓住学生心理,实施教育》荣获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作品《生命生命》在八道江区首届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评审中荣获优秀奖;2009年论文《浅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获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撰写的《爱学生就要“润物细无声”》荣获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9年文章《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2008年在全国小学语文读写实验研究中获实验成果一等奖;2008年论文《浅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责任教育》发表在《责任教育研究》;2007年文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在八道江区教育文化建设论文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我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的认可、领导的赞赏、家长的好评。我将一如既往地潜心于教育,不断进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爱心教育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接受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是民族心理特征、文化观念和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来源。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如果丧失了民族精神,就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深渊,就不可能持久地存在和发展,甚至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200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深入持久地宣传和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方针,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这一论述深刻地阐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向全党和全社会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要实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把民族精神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相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民族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形成于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相互交融凝聚而形成的,体现着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主题。因而,它需要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提升,也需要在不同的时代注入新的活力,包括在理论上不断创新那些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成果。这样就必须有一种新的理论思想作指导,才能使民族精神活力永存。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思想理论体系,代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审视、塑造了引导时代精神的发展脉络。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奇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而且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先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才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永葆生机和活力。

同时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深厚的生命之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整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既要大力发展和继承民族文化之精华,又必须注重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最先进的文化基础。

因此,脱离时代和世界文明发展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只能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民族精神教育,不仅会导致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不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还会阻碍民族精神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民族精神以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科学、最进步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且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科学的理论基础,它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自发变为自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伟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的灵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都以此为主线来延伸和展开,并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激励力量和鲜明的目标方向。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感,把他们潜在的和朴素的爱国情感转变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除了要用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祖国美好河山以及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来加以激发外,还需要进一步把这种朴素的感情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使他们的爱国之情得以深化和持久。因此,我们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必须加强以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的高度把握现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使群众所具有的爱国之情,通过系统的理论灌输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转化为坚定的报国信念。无论形势怎样变,爱国之心永不变,报国之志永不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以及这个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相联系。辛亥革命前,中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爱国者,不论是那些血染疆场,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独立而英勇献身的将领,还是那些苦心探索、革新图强的志士仁人,他们的爱国主义往往与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是为维护和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他们所爱的“国”是只有地域概念的封建王朝。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它主要表现为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同时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就其表层来讲,它反映的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质朴真挚的感情,但就其深层而言,反映的则是人们对自身与祖国利益关系的自觉认识和立志为祖国利益而奋斗的奉献精神,这种自觉认识和奉献精神,仅靠那些感性的参观、访问、凭吊和“屈辱史教育”是难以牢固地培育和树立的,必须通过以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当前就是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好科学理论基础,帮助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盛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深沉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三、民族精神教育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爱心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第一,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以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第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实现中国梦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特别是警惕西方意识形态中反动、腐朽思想的渗透。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祖国的尊严、民族的统一而贡献力量。

2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其原因

2.1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2.1.1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首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强。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颁布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条令,以及逐渐在全国确定几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版、发行各种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与影视作品,党和国家通过的各个重大报告无不特别强调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教育的形式逐渐丰富,越来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例如,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了各类博物馆、展览馆出版,发行各种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与影视作品,举办各种爱国主义主题的晚会、演讲、辩论等。2.1.2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不紧密。教材的内容更新慢,使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和当今的时代特征、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局势以及社会的变化紧密结合。另外,理论讲授与国内外时政热点结合少,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却只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与国内外的时政结合少或者没有结合。教育方法欠灵活。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不能和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很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情况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教育环境不理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发展了,社会环境宽松了,但拜金主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各种不良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蔓延,学生的功利心理越来越重。在这些环境的影响下,社会各方面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使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负面环境的作用所抵消,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活动不深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但是,很多时候活动只一味地追求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却忽视了教育的效果。当然,也存在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精神贯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另外,教育活动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在上级有安排或遇到重大节日时开展活动,而在其他时间却基本没有活动。

2.2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2.2.1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盛行,并且也致使贪污腐化等社会丑陋现象不断增加。而且,由于食品安全、医疗问题、物价、教育、住房等社会问题的突出,社会矛盾的激化,使一部分人产生失望情绪。一些媒体对此大肆渲染,不断放大对负面新闻的报道。在这些社会负面因素的冲击下,有些大学生的爱国观念逐渐淡化,使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网络负面信息的冲击。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了解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中存在着许多虚假和错误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错误影响。最后,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近几年来,西方的敌对势力加快对我国文化、政治方面的渗透,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争夺。他们通过发放书籍、互联网播放电视剧等途径来向大学生逐步输送自己反华的思想。除此之外,和活动也是西方国家利用我国的民族关系进行的分裂国家的行为。2.2.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和当今的时代特征、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局势以及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不能很好达到教育效果。不能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于时下的国际国内热点事件的关注,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学校虽然开展一系列活动,但重活动形式轻教育效果。2.2.3家庭教育薄弱家庭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感染孩子,但现实中的家庭教育却十分薄弱。首先,一些父母素质比较低,只向钱看而缺乏爱国意识。其次,大多数父母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孩子只要成绩优秀其他无所谓。在这种错误的观点引导下,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思想方面的教育。最后,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只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而轻视精神上的给予。2.2.4个人不重视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属于90后,成长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使得他们具有相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且能十分轻易地享受各种成果。因此,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逐渐地成为伸手一族,认为享受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很少关心社会。而大学管理宽松使很多大学生形成了惰性,学习主动性差,只追求娱乐,注重自我满足。另外,在当前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他们对前途比较焦虑,学习也具有功利性、选择性,对思想政治课等不予重视。

3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3.1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一方面,加大反腐力度,清政风、树正气。党和国家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并且持之以恒,从而使社会环境得以净化,使人们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媒体舆论要加强正面引导。媒体舆论要做好思想的引领,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树立典型加大道德模范的榜样教育。对新闻实事求是地报道,做到不夸大,不扭曲。完善学校教育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一方面,理论教育要结合实际,在课上增加关于当前社会热点的讲述,并且开展相关的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了解、关心国家的发展、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学校要持续开展各种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而且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更要注重良好家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家庭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其次,父母可以多向孩子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使其感受到崇高的爱国之情。除此之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旅游,特别是参加红色旅游,使孩子在感受祖国秀美风光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爱国情感。营造网络教育环境。营造网络教育环境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国家要对网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完善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对于在网上传谣言、恶意中伤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要给予法律的惩罚。另外,要抵制不良的内容和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爱国的视频以传播爱国思想,也可以建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网站,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3.2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社会所遭受的屈辱,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放映电影和视频资料,也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国家历史演变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大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加强中国国情建设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伴着中华民族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国情在不断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各类场馆、走向农村、工厂进行参观、考察,联系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开展新中国发展史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强世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强心。通过电视传媒、报纸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关注世界局势,了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了解中国与各国的差距。例如,通过了解访问拉美、巴基斯坦和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等活动来进一步清晰地感受到世界的动态,从中感受中国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增强了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的民族自强心。

3.3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通过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剧,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以对大学生予以优惠,实行低价甚至免费观看,使更多的学生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积极利用各种节日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举办哀悼活动,使大学生铭记国家的屈辱历史,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时代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其次,利用各种活动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月活动来进行,例如举办关于相关专题讲座,组织爱国朗诵、征文、读书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爱国的热情。最后,利用传媒载体进行爱国主义宣传。(1)利用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开展活动,例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报纸上征集有关爱国的文章,通过此活动来增加大学生对爱国的理解。(2)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开展爱国的微电影大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大量与爱国主义相关信息,在微信上传播关于爱国先进人物的事迹,在微博上发起征集爱国诗歌的活动。

3.4加强自我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各方面的外在教育,更离不开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主动接受爱国教育。同时,主动阅读有关报刊、书籍等,了解爱国主义内容,努力把理论知识内化为爱国思想,并不断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使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植入内心,做一个真正具有爱国情怀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继华.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应与时俱进[J].中华文化论坛,2011,(2).

[2]黄文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学理论,2010,(17).

[3]王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爱心教育论文第7篇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1

  暑假里,我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文集汇集了陶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及“行知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有很多关于教育的理论很精辟,不仅在当时很先进,在现在看来,也很有实际意义。值得我们这些新教师学习学习。文集中的“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我之学校观”等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自己的教学理念观点必须有所转变。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传递给学生一份爱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来判断一个学生,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学生一些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些理想、道德、情操。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学生受益

  “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而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阐述“教学合一”理论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生只是做个“书呆子”、像一个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当今,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社会职能必须体现出“引导”这个特点来。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思索,经过不断反复推敲寻求最佳结果。对照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觉得自己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不能注重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让学生不但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学会探究解决新的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四、以“生活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型人才

  “生活即教育”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陶先生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正是强调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高人的素质与做事能力,教人学会生活的本领,学以致用。这不正是我们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吗?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研究。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努力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2   

  欣赏周国平的哲思之余,翻阅起《陶行知教育文集》。过去几年一直认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效的教学经验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唯独忽视了对理论的深入学习。现如今,认为更应具有学习、探索现代教育理念的能力以及丰富且独具创新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高度支撑下,无论是对教学研究还是课堂实践都是有利的。比如,在对于如何实现学校教育从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由此涉及到学校人文精神思想启蒙,比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道德行为、信念和价值观、和生命观,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陶行知先生曾对我国当时的旧教育进行过全面、猛烈的批评,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可以说是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

  当年的教师职称理论考试大多人一出考场就在问:什么是六大解放思想啊?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用功课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间十分钟和午饭后的时间还给他们。

  今天读到到的“教学合一”有感触。好像教师之专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本之外便没有别的事可教。重教太过,不知不觉中就将教和学分离了。然而就实在来讲,教学理应合一。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教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来读、来记。比如教英语单词让你读个一百80来次的,单词就记住了,从此也是这个孩子学外语噩梦的开始。第二种教师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不是拿学生来配书本,而是拿书本来配学生,比起第一种固然有进步,但还是不妥。教与学理应统一,让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怎么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和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老师如果不求进步,学生是很难进步的,这也是教育分离的流弊,也是大家的通病吧。如此想来,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有道理的,必定要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因为教育界生活无限枯寂乏味,十年如一日,年年照样画葫芦,更是枯燥。要想教得快乐,要把教学合二为一,教师的教要和学生的学联络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得自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寻求知识的归宿。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3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通过反复体会,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不足之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首先,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传递给学生一份爱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也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来判断一个学生,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老师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师也想到了。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关心学生的每一个部分。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

  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

爱心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陶行知;德育思想;生活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30-0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融合了我国古代儒学思想、近代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西方实用主义等思想精髓,创办了晓庄学校、育才学校等多所学校。陶行知一生坚忍不拔的从事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涵盖面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普及教育、平民教育、幼儿教育、德育教育等等。本文主要从德育教育方面探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创新和改革的启发作用。陶行知在其教学生涯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1]道德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创立了生活德育理论。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德育理论形成了完备的德育理论体系,形成了主要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的内涵。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我们要克服当代德育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困境,比如德育教育的被动化、德育教育中知行脱节、德育教育空洞化、德育教育形式化等问题。在德育观念不断创新的今天,陶行知的德育教育思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先生的德育教育的理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现代教育实践改革,促使德育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不在是学习空洞的德育理论,要使学校德育教育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模式,让德育教育更加生活化和平民化,真正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品质的人才。

一、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目标

陶行知德育教育的理论目标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1943年,陶行知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纪念》贺词中写到:“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这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思想就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从他的教育思想理念中可以看出,“真人”内涵具体包含:首先是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追求真理是陶行知的人生目标,也是他道德教育的目标,只有不断最求真理才能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对大众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必须受道德良知的约束,“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2]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理是行动的真理,他把离开行动的真理形象的比喻为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那样只能当装饰,没有实际用处。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要培养的是在实践中、在行动中追求真理的人。其次是学做“人中人”。陶行知主张学生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在他看来,“人上人”是指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人下人”是指那些深受压迫剥削而不知不觉,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的劳苦大众。“人中人”就是指深入人民群众,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谋福利的人。陶行知是人民的教育家,他始终坚持教育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指出:“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我们的孩子们都是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到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谋福利”。他的这一理念真正反映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方法。陶行知认为,“他们都受着国家民族的培养,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国家民族,为整个国家谋幸福。他们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3]他自己就是道德行为的典范,他自己脱下西装,换上草鞋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最后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劳力上劳心的人。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还要学以致用,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广泛相结合。创新性人才和劳力者劳心是相辅相成的,“在劳力者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征服天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1]。在劳力上劳心之人能“改造世界,叫世界变色”。

二、陶行知德育教育的内容

1.劳动教育。陶行知十分赞同那种“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的自立自强的人,认为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并告诫学生不要学那种“好事怕用手,个子那么大,拿不动扫帚,整天逛趟子,一双手儿摆在袖里走”的没有出息的人。他主张教学要教学生热爱劳动,手脑并重,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精神,磨练学生的顽强意志。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劳动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基本形式化了,学校家庭已经把学生的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应对考试中去了,这就造成了很对学生乃至大学生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教育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与社会需要脱节。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回归到素质德育中来。

2.爱的教育。陶行知的爱的教育包含五个层次――自爱、爱生、爱民、爱国、爱天下。自爱是陶行知爱的教育的起点。他说:“已且不自爱,遑论乎推己而爱人?”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养成受教育者的自爱之心。爱学生也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他特别赞扬武训“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兴学精神。爱民教育是爱生思想的拓展。陶行知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教育思想上的推陈出新,更重要在于他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爱民思想。爱国主义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没有独立的生命,它是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陶行知提出教育要教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人民。爱国主义在不同的阶段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当国家和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教育就应该教学生去拯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唤醒大众的民族意识,团结起来救中国。在抗战期间,他创办的育才学校结合抗战救国的宣传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有组织的走出学校,走进劳苦大众,向行人、苦力、挑夫等学习,体验生活实践,在把创作的知识成果撒向社会,唤醒大众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陶行知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具体和现实的。爱国主义是先生教育的基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人怀感恩之心。祖国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根脉,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爱祖国是每个人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爱满天下”以博爱精神为立足点,以人民大众作为博爱的对象,在他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充分体现了他为全天下人民谋幸福的道德情怀,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走”是他一生的写照。在陶行知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爱奉献给民族的解放、人类的自由、人民的幸福,这才是“爱满天下”的真谛。陶行知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与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相连,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3.集体主义教育。陶行知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他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他把学校这个小集体和整个民族的大集体向结合来教育和启发学生。他认为:“我们的小集体要成了这个大集体的单位才不孤立、才有效力、才有意义。与这个大集体配合起来,然后我们共同立法、共同遵守、共同实行、才不致成为乌托邦的幻想。”[4]而且他指出了集体生活的规则,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与整个世界的沟通”,“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看重个性”[5]。

4.美育感化教育。艺术教育是陶冶人格,塑造美好心灵非常重要的途径。陶行知主张用美的艺术塑造人,让教育成为美化人生的艺术。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陶行知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他在晓庄师范不仅开设了美育课,而且还广泛开展了学校及社会的美育活动。在育才学校专门开设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等兴趣组。陶行知认为“办事音乐化”、“办事美术化”也是学生应受的一项教育,善于利用音乐、美术来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并要求学生用美术来为人民大众服务。教师的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艺术”已超越了狭义的艺术本身,教育的艺术化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更有生机和活力。教育追求真、善、美的交融与统一,是许多现代教育家的梦想,这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精神,把求真、致善、求美作为教育的灵魂。

21世纪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了道德教育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学生道德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学校德育收效甚微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段时期发展的经验教训时,对中国道德教育软弱无力,低效运行的状况是我国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我们教育体制的德育教育的低效具体表现在:德育目标虚空,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相脱离;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德育教育方法普遍采用灌输法,方法单一。目前这种德育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我们在此讨论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学上开创了一个时代。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间的逻辑构成和理论内涵在德育观念不段创新的今天,始终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他的生活德育使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爱的教育,让德育受教者沐浴爱的阳光,有一颗感恩的心;美的教育,让德育教育手段形式多样化,发挥德育教育的艺术化;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这种精神感化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陶行知孜孜以求的是教育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圆融境界。这样的教育理念蕴涵了教育的创造魅力。

参考文献

[1][2]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