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0:15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西省新型商品住宅高校一社区体育服务的数量、种类、质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社区高校体育服务开发利用的因素以及社区高校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高校体育服务市场化经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论文关键词:高校;商品住宅;经营;体育服务

一、前言

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兴起的促进因素.作为新型商品住宅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在社会转型期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而属于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由于种种原因.供给的社区体育服务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居民越来越多样的社区体育服务需求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有效的满足居民的社区体育服务需求.增进新型商品住宅社区服务发展和社区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据全国第四次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馆占有量最大。达67.2%.各类高校都建有体育设施。而敞开校门面向全社会的自由开放只占室内场馆的6%.室外场地的7%.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开放只占1%。其实高校体育在体育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截然分离的状况.导致了高校体育巨大的人才体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开发。然而,高校体育这种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高校体育职能机构在体育市场运作上还走不出原来陈旧观念.还不能主动出击和社区体育联合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为他们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服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江西省南昌市及省内各地方院校已建和待建体育场馆资源及配套设施、经营管理办法、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设施、体育服务、周边消费群体和相关产业经营项目等为本文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等对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进行了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在众多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中查找资料

(2)问卷调查法。本文对江西省内近几十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项目进行了调查。发放100份调查表,回收92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

(3)数理统计法。本文对原始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Foxpro数据库软件处理.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江西省部分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现状目前江西省各高校体育资源均有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开发性的经营管理活动.普遍存在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产业化运营的合法资质、手段和方法匮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和专业的高水平经营人才管理等问题。

(1)省内高校体育资源开放经营研究情况。目前,高校体育资源在以体育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在管理上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目前高校体育资源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高校体育资源进行统一的体育硬件资源整合以保证教学.面向市场,充分考虑场馆多功能性和效益,坚持“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加大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与技术.在高校体育资源管理下着重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同步增长。高校有偿体育服务的体育资源及配套服务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于部分省市高校的体育资源有偿服务研究就更少了。

(2)省内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中有偿服务基础。高校体育资源同其他社会体育场馆的经营开放相比,由于其在场馆规模、设施水平、便捷的交通位置等方面具有实用、方便,且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大众健身场所的重要资源随着多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都加大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大部分高校体育资源、器械设备在总体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增长但高校体育资源相对薄弱.并且由于历史传统、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体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经营项目就是其中江西省部分高校在选择开放上的一个技术问题。

(3)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调查显示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针对开发中的棘手问题.高校一般采取迂回策略.但总体效果欠佳(表1)。

首先,高校中的体育资源是国家投资修建的,其目的就是给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条件.是一项福利性设施.不能主次颠倒。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保证体育课的顺利完成.只能利用场馆及教职工空余时问进行因此在接待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体育消费时.会因为时间上的冲突而造成一定的矛盾其次.各高等院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体育资源设施缺口、器材陈旧、资金不足等现象。第三,高校体育资源在有偿服务的组织管理上还比较薄弱.如体育资源有偿服务活动与高校有关规章制度的配套、衔接,以及体育部门与高校有关领导、部门间的协调关系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在开发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我国在高校体育资源方面虽然制定了不少政策.但有关高校体育资源的政策法规方面过多地重视了规划、建设.并未充分认识到利用现有高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的重要性

2.转型时期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和体育社区建设状况

(1)江西部分城市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数量我国现阶段的社区体育服务主要还是政府部门投资提供社区体育服务.但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因而提供数量极其有限.反映在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就是经费缺乏.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现阶段对居民的社区体育状况调查反映.居民普遍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力度。

因此.社区体育服务的自身积累是社区体育设施经营维系的根本社区体育服务中的低偿、有偿服务的资金积累在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服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同时私人投资进入较少,虽然我国社会发展.居民的体育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总体上由于经济原因以及部分思想原因.居民的体育服务需求总量上还是较低.造成私人投资不愿意进入社会体育服务领域中.这就使得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方式单一.供给较少。

(2)江西部分城市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内容社区居民选择健身的体育活动项目的很多且丰富如跑步、太极、套路、气功、门球、健美操、台球、类、游泳、器械健身、乒、羽、网等(表2)。

我们可以看出慢跑、武术类项目颇受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跑步简单易行,武术类指导员水平高、态度好。体育锻炼项目在普通大众更容易普及.体育休闲项目的技术水平学习能激起一些居民的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江西省部分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项目选择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放松多而有组织体育锻炼偏少.除跑步、太极和健身操、体育舞蹈外群体性减少,造成个性化多,一些负面体育相关项目锐增.反映出市民项目选择与体育设施状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现有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市民的体育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设施体系。

(3)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是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表3)

但质量上难以满足市民健身指导的需求.而且基本属于无偿和志愿服务。社区层主要是由受过培训的居委会文体干事从事社区体育管理工作,他们虽然有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但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能力、精力、效率低下,社区体育服务中心具有一技之长的指导员不多.影响了社区体育服务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居民调查表明居民体育指导服务选择对象加大.包括有偿和专业人员.只是比例较少。

四、江西省高校为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发展体系对策

1.扩大高校一社区体育服务的内涵

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开拓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效互动”.“资源共享”的和谐发展的双赢之路.形成以高校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我们知道高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较强的策划组织体育比赛及体育活动的能力.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以及较充足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备.能为社会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优质的服务。

2.创建高校一社区体育服务模式

目前社区自身和周边的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骨干学生是社区体育服务丰富的人才资源.他们具有扎实的体育功底.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完全可以从事社区体育组织服务与指导服务的工作,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与社区居民一起融人全民健身的大潮是可能的趋势,这样可促进健身者相互联动.有助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图1)

因此.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人才的优势.拓展高校体育的功能,与社区体育进行有效的整合.是解决社区体育服务发展中人才缺乏问题的关键所在高校一社区体育就是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因为高校一社区体育有利于体育资源共享.使高校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高校开放.使大学的体育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使高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三者能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2篇

摘要:成人教育的社会化是成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方向,而社区成人教育则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和最好的组织形式。目前,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仍缺乏专门、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也不够紧密。今后,应以创建学习化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着力点,采取理性思考的研究范式,力求在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关键词 :社区;社区成人教育;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文沛,女,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1-0032-04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社区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和细致。我国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讨论了社区成人教育的理论问题,如“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架构和定位、社区成人教育功能解读、社区成人教育的基本特征等,无不体现了理论创新的特点。此外,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也延伸到了社会实践及学习型社会的各个方面。开阔的视野拓宽了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充实了社区成人教育研究的内涵,为社区成人教育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现状

(一)关于社区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内涵研究

社区不仅拥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空间,换言之,社区就是区域化的社会,是一定空间范围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叶忠海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是指由聚居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构成社区六个基本要素有人口、地域、结构、文化、社会心理和必要的生活设施,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定规模数量的居民、一定的地域、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机构、特定的文化、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心理、并具有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才可以称为是一个社区。高志敏认为:“社区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这个特定区域是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产物,是自然、人口、环境及社会资源的载体,是一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聚合体,也是构成社会的有机组织单位。”[2]

社区是社会整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教育的内涵应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个体的角度看,社区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理念,是个体自觉、自发的学习路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的角度看,社区教育符合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新趋势。我国教育部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是:“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3]

一般情况下,社区成人占整个社区人口3/4的比例,社区成员的主要群体是成年人,因此,社区成人教育也就成为社区教育的重点,是社区教育的主体。何爱霞通过分析社区教育的概念引申出:“社区成人教育是一种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利用社区资源,依靠社区力量,旨在提高社区成人的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教育活动。总之,社区成人教育是针对成人的社区教育。”[4]

(二)关于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研究

社区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社区成人教育通过提高社区人员的整体素质达到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是社区发展建设的关键。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区成人教育对于促进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成人教育可以更高效的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各种教育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政治和文化素质。在社区的功能性、制度性和认同性整合方面,社区成人教育也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社区成人教育通过全面提升社区成人素质、强化社区整合最终达到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4]另一方面,社区发展反作用于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社区居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这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原有的社区教育基础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依托。邓文勇在《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及其实现》一文中阐述了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要结合社区发展的现实,通过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成人教育水平的分析,使社区成人教育在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上更好的契合社区发展的要求。[5]

王良娟认为,社区发展工作是组织和教育社区居民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教育的互动关系中。一方面,社区成人教育鼓励居民参与改善社会问题,帮助社区成员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另一方面,组织居民采取互助和自主的行动,来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6]

(三)关于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在任何教育领域中课程都处于核心位置,是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中介环节。在成人教育领域,成人学员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使得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层次和类型非常复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社区成人教育课程的开发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缺乏社会支持,人们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都相对较低,社区内部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成人教育课程开发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课程开发更多的是依靠社区行政部门的推动,质量不高,很难做到完整的课程开发;社区成人教育的教师主要由聘任的专职教师和志愿者组成,参加课程开发的教师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证。文锦在《面向未来的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针对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对策:首先,提倡推进立法,在法律层面确立社区成人教育的地位。其次,加强社区管理部门对课程开发的支持,提供良好的课程开发环境。最后,在教师培训者和课程专家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提高教师从事课程开发的能力。[7]

从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性质来看,有研究者从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个层面进行研究。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阶段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非功利性课程占了绝大部分,针对老年人开设的课程较多,针对中青年人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家庭休闲生活教育,降低了中青年人参加社区成人教育的积极性。相对应的是功利性课程所占比重较低,功利性课程包括职业培训课程和科学文化知识课程,这类课程又是中青年人最为关注的,如不提高这类课程的比重,社区成人教育又将会面临教育对象单一的窘境。

(四)关于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科学合理的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是社区成人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对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社区建设的促进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大,只有依照不同类型社区的发展特征建立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切实促进社区成人教育体系的建设。

黄云龙在《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中总结了四种社区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一是以区或街道(镇)为主体的地域型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组织形态是区或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由政府机构出面牵头,行政力量为主导,属于比较典型的中介性协调管理组织模式。也是当前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二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体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处于主体地位,由学校联合学生家庭和社区单位组建形成的组织体制模式,属于开放式教育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三是政府机构与社区合作办学体制模式。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成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政府与社区”之间中介性协调管理组织;四是以社会为主体社区学校实体型体制模式。社区学校以社会为主体,分为正规和非正规两种组织形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的形式灵活多样,教育时间上延续终生,教育空间上覆盖社区所有学员。[8]

当然,在实践中,由于受地理、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影响,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没有单一的管理模式可以遵循。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要求,我们很难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尽管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在内容上有所扩展,在形式上进行了调整,但距离完善和成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关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

我国一半的人口在农村,做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此外,城市化的极速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成人教育。

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问题。如霍玉文的《终身教育语境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论略》、车向清的《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霍玉文在文章中解读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定义和发展的必要性,从强化政府职能、改变农村成人学习观念、合理统筹农村的教育资源、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策略。二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9]如杨智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化的路径探索》、陈水平的《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次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10]杨智从组织论理论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路径,将组织理论的视角细分为三个层面:理性的组织理论、自然的组织理论、开放的组织理论。理性的组织理论包括:特定的具体化的目标、正式的组织、建立在合法权威基础上的成员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理论。自然的组织理论包括:以自我满足、兴趣为目的“真实”目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开放的组织理论关键在于其开放性,重视外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作者基于以上理论提出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建立结构化的目标体系、灵活开放的结构网络、规范的组织运行机制、弹性的组织评价机制。三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的个案研究。[11]如王弢的《论农村成人教育的模式创新——以京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例》、仲红俐等人的《对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向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转变的思考——基于常州金坛市农村成人教育的调研》。[12]

(六)关于社区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

社区成人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日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在文化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在对国外社区成人教育研究时,更注重社区教育的实体设置研究,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北欧的民众学校、英国的“个人学习账户制”和“生涯发展贷款制”等。在杨应崧主编的《各国社区教育概论》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北欧的民众教育,北欧的民众教育面向社区内所有成人,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作者以北欧教育概况和北欧民众教育的历史沿革作铺垫,阐述了当今北欧各国民众教育的类型、特点,北欧实施民众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当代教育发展的意义,着重探讨了民众教育思想对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的意义,为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事业提供了借鉴。[13]

我国社区成人教育比较研究的论著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别研究。如史景轩的《1990年以来美国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机制的发展》、于平的《美国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14]、徐婷、刘畅的《美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启示》[15]、朱志勇的《美国社区大学印象——从社区大学看美国成人教育》等。这些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另一种是比较研究。如张雷娜的《北欧社区成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16]、董庆宁、常杉杉的《美国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17]、吴小蓉的《发达国家社区学院的成人教育模式及借鉴》等。这些研究侧重于洋为中用,有助于解决我国社区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社区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有利于社区成人教育作为“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加深。

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成人教育概念界定不清晰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以来,社区教育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到目前为止,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仍然没准确的定位。无论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还是在《继续教育专题规划》中,社区成人教育都没有被看做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讨论。“社区成人教育工作者”被称为“社会工作人员”,这个称谓不仅不利于社区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成人教育的独特性。因此,在对社区成人教育内涵的理解上,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民众,都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

(二)中外社区成人教育比较研究不够深入

社区成人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发展时间较长,相对国内研究也较为为成熟和完善,在当地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研究开始复苏,研究者们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对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作用、功能、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但是,我国社区成人教育与欧美等国家的社区成人教育在管理体制、师资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有关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如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有些理论成果直接套用国外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我国社区成人教育课程的特色。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从事社区成人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理论研究能力较为薄弱,一些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新观点、新方法,因为工作者理论水平的限制,无法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影响了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多为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对未来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无法亲自进入每一个社区进行理论指导,因此,在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中,同样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脱节的现象。

三、启示与思考

当前,有关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问题和领域来不及深入研究。今后的研究应该拓展并深化到社区成人教育的全方位。即以实现学习型社会目标为指导,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从社区和教育互动的视角加以研究。既进一步研究社区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对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要素、本质等研究;开展社区成人教育的应用研究,包括对社区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评价体系、发展战略等研究。开展社区成人教育总体研究的同时,也要开展城市社区成人教育、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国外社区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等各层次、各类型的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4.

[2]高志敏.成人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6(9):60.

[3]何爱霞.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54.

[4]沈金荣.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展望[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76.

[5]邓文勇.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及其实现[J].成人教育,2010(4):25.

[6]王良娟.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J].成人教育,1998(9):3.

[7]文锦.面向未来的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J].成人教育,2005(8):47.

[8]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54.

[9]霍玉文.终身教育语境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论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9.

[10]陈水平.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欠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2(3):33.

[11]杨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化的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2(7):33.

[12]王弢.论农村成人教育的模式创新——以京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例[J].职教论坛,2009(1):5.

[13]杨应崧.各国社区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33.

[14]于平.美国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1):33.

[15]徐婷,刘畅.美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8(7):90.

[16]张蕾娜.北欧社区成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5(1):100.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3篇

我国部分省市已纷纷出台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02年,我国第一部终身教育法规—《台湾终身学习法》出台。该法律详细规定了法律目的、核心概念、政府职责、社区大学的建认、学习成就认证制度等内容。2005年,福建省颁布《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成为中国大陆首部终身教育法律法规,它规定了终身教育的内涵、适用范围、目的、管理体制等内容。2011年,上海市基于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颁布了《上海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条文的部分内容是国内首创,如条例首次规定专职教师职务评聘通道等,对其他地方性终身教育认法提供了借鉴价值,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此后,太原、河北、宁波等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继颁布并实施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促进了当地民众素质的提高及终身教育的发展。这些法规为广州市的终身教育认法提供了借鉴。

(二)政策和制度建设为广州市终身教育立法提供指导

随着终身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终身教育认法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也在逐步进行相关研究,并将其列人工作要点。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推进终身学习立法进程,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终身教育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推动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学习的相关地方法规与政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也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5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继续开展《终身学习法》调研和起草工作,印发推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工作的意见,启动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工作。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在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中,都强调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并加快终身教育立法进程,已经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见表为立法奠定了基础。

这些政策文件都对终身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论述,所涉及的对象广泛,并且以建设广州市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蓝图,因地制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学习权利,促进了广州市居民的终身学习,也为广州市终身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广州市终身教育立法莫定基拙

1.理论层面。随着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人,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挑战、新问题。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为更好地解决当前终身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广州市学者以项目研究为新起点,深人探讨学习型城市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社区教育学院也成认了社区研究中心,引领广州市学者对一系列的课题项目进行研究,如“广州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研究”“学习型城市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等。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理论结合实际,边总结边提升,使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进一步走向成熟。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广州市取得了一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发表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等,为制定终身教育法规及有关终身学习的决策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范本。如李训贵等人出版的《广州社区教育发展》一书,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完成了《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政策研究,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纳人该评估指标体系加以评价。

2.实践探索。近年来,广州市因地制宜,以传承广府文化为契机,以搭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为基础,以社区教育发展为抓手,积极开展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

(1)传承广府文化,促进终身学习。2011年,广州市政府强调要建设广府文化核心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以社区教育为载体传承城市文化,以广府文化引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和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弘扬广府文化,广州市各区根据本区的文化特色,开展了一系列集“文化与教育”为一体的品牌活动。华乐街的“华侨文化”、北京街文化站的“开笔礼”、六榕街的社区课堂大讲坛等各种社区教育品牌活动,让更多社区居民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为更好地利用文化带动社区教育的发展,部分社区以广府文化为主题开展社区教育实验,构建以广府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大大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及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评价;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文化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22-04

体育领域从1997年开始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联系…。尽管人们对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对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1)体育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整体、综合、内生的发展观,它从更大的人类系统、社会系统视角俯瞰体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体育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研究在体育运动中保持与环境的协调,还研究体育如何与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综合环境”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保持协调。

3)体育可持续发展可能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体育如何为社会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体育自身如何寻求可持续发展,其中以第2个含义为主。

4)在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套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却没有任何体育特征”的问题;二是如何摆脱“只是发展研究,没有体现可持续内涵”的问题。

区域划分与分类相似,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从方法论和操作性上来讲,应先从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开始,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这也是本文选择南部沿海区域的初衷。南部沿海区域包括福建、广东、海南3省,总面积33万m2,2009年总人口12128万人。这一地区毗邻港、澳、台,对外开放程度高。南部沿海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历史长河当中孕育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闽、粤、琼文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南部沿海区域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这个区域在我国具有十分特别的地位: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这些无不体现出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的优势,这种文化生态优势对体育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文化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视角和理论来研究文化。生态学强调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目标是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这就需要组成生态系统的每个部分(要素)要相互协调。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的生态环境包含4个层次,由外及内分别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海拔等)、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社会观念和心理(风俗、宗教、心理等)。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4维度分析法,可以具体运用到区域体育的研究中,用以分析体育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 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所突出的特点

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建立过一些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对本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除了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简单性、针对性、可比性、可获得性和灵敏性以外,还突出了两个特点,或者说是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1)以文化生态学视野和相关理论作为构建的理论基础。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4维度分析法,即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社会观念和心理成为本文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指标体系将从这4个方面,分别评价体育与它们各自的相互关系、如何与它们保持协调发展。体育自身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直接比较非常困难,也不好操作,但体育这个系统中,也可以分为体育物质、体育经济、体育社会、体育文化等不同层次或要素,它们分别对应于外界环境中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观念。所以本文要建立的指标体系可转变为分别研究体育中的体育物质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体育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的经济、体育社会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观念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发展。

2)突出南部沿海区域的特点。按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育在文化生态环境中生成、发展,它受到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之保持密切的关系。南部沿海区域体育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南部沿海区域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保持协调发展。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的特点及其对体育的影响,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华侨文化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发展的作用;(2)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产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3)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41多彩的历史人文环境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发展具有持续性的影响;(5)文化生态的兼容性和海洋文化底蕴,使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

2 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变量选取的依据。

研究主要依据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四维分析法,以及南部沿海区域的文化生态特点来构建指标体系。实际上,本指标体系需要考证的是体育中的体育物质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体育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的经济、体育社会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观念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发展问题,另外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必须考量南部沿海地区文化生态的特点。

2)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与方法。

首先,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搜集和罗列了可能涉及的具体评价指标变量。

(1)常用的衡量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变量:自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耕地保在量、森林覆盖率)、经济(GDP、人均GDP、政府财政拨款、第三产业产值、收入、消费)、社会(人口、阶层、余暇时间、城镇化率、失业率)、文化(价值观、教育投入、科技投入)。

(2)常用的衡量体育物质、体育经济、体育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变量:体育物质(体育场馆数量、人均占有公共体育场地数量、体育从业人员数量)、体育经济(体育事业经费、体育产业产值、体育消费)、体育社会(体育人口、国民体质合格率、体育活动时间、体育阶层)、体育文化(体育意识、体育教育水平、体育科学事业投入)。

(3)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指标变量:华侨、水乡、民族传统文化。

(4)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特点的体育指标变量:华侨体育捐赠金额、体育对外交流次数、水上运动项目体育场地数量、水上运动项目获得的世界冠军数量、

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参与人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次数。

然后,采用特尔菲法,请10位体育理论的相关专家学者对指标进行了2轮筛选,最终形成了初步的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在这15个指标当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指标,第1类是发展指标,这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指标实际数值越大越好,比如体育场馆使用率、体育人口、国民体质合格率等;第2类是协调指标,这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指标实际数值保持在一定区间较好,比如体育投入水平、体育产业贡献率、人均体育活动时间比重等。

作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本指标体系实际是一个3层的梯阶结构,第1层是目标层,第2层是4个维度层,第3层是分属于各维度的15个指标层,对于这种梯阶层次的建构,比较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维度、各指标权重。因研究条件有限,这一部分工作争取在后续研究中进行。

3 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1)发展类指标的评价。

发展类指标反映的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般而言,指标实际值越大越好(在本指标体系中,只有城乡体育人口差距指标是一个负向指标,指标数量越小越好)。首先,确定指标标准值。指标标准值是反映该项指标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可以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或我国体育发达地区的相应数据作为重要参照标准。再结合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发展的实际水平,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比如体育人口指标,世界体育发达国家一般为50%~70%,广东省目前大约为38%左右,据此,可以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为50%。然后,将该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相除,得到该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2)协调类指标的评价。

协调类指标反映的是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能力,一般而言,指标实际值在一定的区间内应属较为协调,而并非越大越好。首先,确定指标标准值。同发展类指标相同,可以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或我国体育发达地区的相应数据作为重要参照标准,也可依据专家问卷调查,再结合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发展的实际水平,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然后,计算指标区间。指标区间=|实际值-标准值|。最后,计算该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协调类指标可持续发展程度=1-|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

比如竞技体育投入水平指标,通过世界体育发达国家的数据和专家问卷调查,确定该指标合理的标准值为50%。如果某地区实际的竞技体育投入水平为80%,那么该地区竞技体育投入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1-|80%-50%|/50%=0.4。

3)综合评价。

很明显,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所以最终必须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计算总的实现程度。其主要步骤为:

(1)计算各单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计算方法见发展类指标与协调类指标的评价。

(2)将各单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与其权重相乘,得到各新单项指标的实际得分,将同维度的各单项指标实际得分相加后,得到各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3)将各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乘以该维度的权重,得到各维度的实际得分,将各维度的实际得分相加,得到体育可持续发展总的实现程度。

以上方法计算的实现程度在0-1之间,依据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设计出一个5级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评价标准,来综合判断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及其状态。

参考文献:

[1]潘迎旭,钟秉枢,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6):38-39

[2]曹或,董新光,中国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1―3

[3]吕树庭,张宏,王玉昕,广东省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16-18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5篇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在国外,美国、日本是开展社区教育较早的国家,其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水平较高。日本政府在地域社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凡市、町、村必建公民馆,凡有公民馆处则必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公民馆主事。在美国,社区教育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又讲究效益、相当有序,这一切都归功于其已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热爱社区教育事业,熟悉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善于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捕捉社区教育需求,长于组织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在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方面,美国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对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老师,采用公开招聘、从优选拔、考核录用的方式,所有社区学院的自有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1/3,社区学院的教师岗位是硕士和博士求职的热门岗位,除学历要求比较高外,社区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等。美国对于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同时还积极寻求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化水平的途径。因此,国外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的研究及实践已相当成熟,对我国开展同一领域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国社区教育工作与国外相比开展得较晚。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从“学校的第二课堂”发展到今天,特别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地区和城镇,已初步构建起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镇的社区学校为骨干,居委会、村的社区学校教学点和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和培训网络。然而,纵观我国社区教育的开展,无论从观念、行动还是实效来说,都存在着很多困难与矛盾。而作为社区教育组织者和推广者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紧密相关,他们肩负着推广终身教育思想、实施社区教育培训和管理及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等重要使命。因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只有数十年的时间,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组建还处于探索时期。工作者主要来自于中小学、职业教育部门或民政等其他部门“转行”来的人员,没有或很少接受过有关社区教育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存在着专业师资规模不大、专业素质不高、自我发展意识不够等问题,均与社区教育活动本身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从而阻碍了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我国学者对社区教育的研究日趋成熟,成果丰富,尤其在关注社区教育的内涵、理念、发展模式及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研究上。但是,在队伍研究上,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忽略了对社区工作者中专职从事教育工作队伍的研究,社区教育开展到现在,对于社区教育工作者概念的界定及工作职责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对其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也只是浅尝辄止。

十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013年3月14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通知,明确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分类、岗位职责及岗位要求,为理论研究者关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界定及能力要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因而,为保证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如何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在当今显示出其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的重要性。

2.研究的意义

其实践地点为澄江街道,地处江阴市城关,是江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市之首。2012年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调整,2013年是澄江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调整,实施“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市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后的关键之年。3月,又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现有28个社区,区划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街道以社区优化调整和争创全省和谐社区为契机,推进社区建设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创新,因此,在澄江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的大背景下,对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江阴市社区教育工作及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能发挥引领与辐射作用。

其理论价值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是社会教育和管理提升的必然要求。

(2)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推广及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迫切需要。

(4)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5)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是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专业化理论入手,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探究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解决“什么是专业化”的问题。

(2)从实践层面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专业化的必要性,阐述“为什么专业化”的问题。

(3)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途径与方法,解决“怎样专业化”的问题。

(4)整理初步实践的研究成果,形成报告,案例分析。揭示城市化进程中乡镇社区教育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2.研究的重点

(1)立足专业化理论、人才素质结构理论、人才成长基本原理、人才激励理论的内涵,对新形势下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解构,探索出适合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理论要求和标准。

(2)立足实践,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3)立足人才的心理需求出发的激励理论,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培训方式的再设计。

3.研究的主要观点

(1)终身教育思想的推广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城市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发展目标。社区教育工作的普遍开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起主导和骨干作用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需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具备全新的能力。因而,研究街道层面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显得特别重要。

(2)社区教育工作者是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社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素质的要求也应当视为社区教育专职工作对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素质的一般要求,但同时社区教育工作又有其教育属性,对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素质要求又有别于社区工作一般岗位。

(3)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明确社区教育专职工作岗位对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胜任素质要求的过程就是构建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胜任素质模型的过程。

(4)促进专业认同,建立专业培训体系,同时,本课题倡导实践者成为反思者,强调发挥实践者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一种更为开放、更为灵活、更加富有弹性的专业化方式。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世纪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区教育工作者应顺应形势,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按照社区教育项目实施的方式,依据设定的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愿望,实现组织创新。

4.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本课题是对乡镇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2)本课题立足城市化进程角度积极探索培育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

(3)本课题将形成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实践个案。

三、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进度

1.研究思路

由校长亲自主持,培训办部门主要负责,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课题组,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总结,边总结边修正,加强课题组各成员之间的互动研讨,全面推进本课题研究,促使社区教育工作有新的思路和进展。

2.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2013、4——2013、5)。

①从实际出发,运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文献检索资料,逐步清晰明确课题研究的定位与思路,纂写课题研究申报书。

②在专业化理论、人才素质结构理论、人才成长基本原理、人才激励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构建课题研究网络,成立课题组。

(2)实施阶段(2013、6——2014、8)。

①将课题研究方案目标分解到位,制订研究计划,围绕课题研究目标深度研讨,学习相关理论并开展研究。

②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社区教育机构现状入手,深入实地调查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现状和特点,探究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专业化的必要性,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途径与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区教育工作者个例,有目的有计划地跟踪研究,建立个体发展档案,并在此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总结阶段成果,深化实践研究。

③收集整理课题组在课题实施中的一些案例及心得,对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新观念、新理论进行汇总,形成我校对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素养内涵及途径的再认识。

(3)总结、鉴定、结题阶段(2014、9——2014、12)。

①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②汇总整理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资料。

3.研究方法

与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相适应,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方案实施研究,提出新的实施策略,付诸实践,如此循环,并辅以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等,解决和突破课题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文献法: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包括国内外专著、期刊、论文及互联网资料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澄江街道28个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现状的调查,探究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专业化的必要性。

案例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社区教育工作者个例,有目的有计划地跟踪研究,建立个体发展档案。

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揭示城市化进程中乡镇社区教育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四、研究基础

澄江街道自2001年起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社区教育实验,探索与实践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路径,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制订了社区教育实施方案和社区教育工作条例,成立了社区教育中心,建立了覆盖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城乡企事业的社区教育网络。多年来,我们确立了社区教育理念,加强了社区教育基础建设,完善了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每年初召开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当年度工作,表彰上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论文,下发年度工作意见、表彰决定、目标任务书、研究课题等文件。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取得了丰富、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培育了一支社区教育科研队伍,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建立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工作业务水平和理论探索水平,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资源保障:社区建有五大教育资源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街道健身娱乐中心、街道体育活动中心、三大中心(街道现代党员、人才、农民服务中心)、文化阅览中心。

2.人员保障: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由校长、教科室主任、部分教育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科研能力较强,专业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强,是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精细化,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制度保障:本校有健全的教科研制度,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研究工作和各条线的配合工作,保证研究定时、定点、定人员,使各项研究任务能落到实处。

4.经费保障:本校设立了课题研究专项奖金,保证课题研究有充足的经费支持,确保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丹海,汪明骏.我国社区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

[2][日]小林文人,末本诚,[中]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

[3]马定计,应一也.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人专业化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09(10):22-25.

[4]高卫东.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素质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12.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文化;民族;科学;大众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1]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文化建设,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见,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当然也应是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目前学术界少有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拟对社区教育这一根本任务的内涵作一探讨。

一、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繁荣民族的文化

民族的文化就意味着带有这个民族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基础与特性上为社区教育定位,也即是说,社区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应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社区教育的最重要特性。社区教育的这一根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继承和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发展与超越传统民族文化。

(一)继承、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正因为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才使其虽屡遭侵略和挫折,却能延续几千年而屹立于世界。因此,继承和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应是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进行传统的大丈夫人格教育,进一步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国民精神;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视修身慎独的优良传统,进行不断提高居民修养的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社区大力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育;强调诚信教育;开展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教育,树立和谐理念,建设和谐社区;继承我国强调天人合一的优良传统,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建设学习化社区;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统一的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的理念。

文化包括实物文化、观念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和制度文化(包括风俗、规矩等)几个方面,也可以说,在自然、建筑、古迹、历史、民俗、典籍等中无不蕴含着民族文化,特别是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社区教育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必须利用当地已有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当地的传统、民俗等进行教育,这是社区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世界各国及地区都非常注重这一点。如日本松本市充分利用本市拥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民间艺术馆、历史村等资源进行社区教育,冲绳那霸市的公民馆开设成人讲座,聘请社区人士担任教师,讲解社区历史及前人创造的传统本土文化,使社区居民重新认识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法国的生态博物馆致力于发掘民族性资料以及能反映劳动人民历史的资料,从而加深人们对所在社区传统产业和生活文化的认识。“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提出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中,设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展示馆、加强地方文化艺术发展、古迹维护与民俗活动、传统戏剧保存与推广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陆也有不少社区充分利用古迹、民俗等,以多种形式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成都市温江区在社区教育中实施了以“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浸润人生”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聘请国学大师、老成都民俗专家等主讲;“武术之乡”永宁镇城武社区,开发了《武术与武德》、《练武与养生》等课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刚健与和谐;“兰草之乡”和盛镇石牛村,开发了《兰草栽培30问》、《兰花鉴赏》等课程,不但有技术层面的如何种植兰草的教育,还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赋予的高尚人格的教育。

(二)发展、超越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前者说明文化总是由一定民族创造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后者说明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这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要求社区教育不但要传承民族文化,还要建设面向世界的文化,即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超越。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显然早已遭到唾弃,自近代以降,徐光启、魏源、孙中山、蔡元培、恽代英等一批有识之士都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古今中外法,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社区教育也应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教育内容,同时,还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我们的民族文化。

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应特别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民主观念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义的宗法制度造成了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种观念到今天仍然存在,表现为官本位、懦弱、屈从、讲名分和等级等。在社区教育中,不但要加强对社区居民民主观念的宣传和灌输,更要真切地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社区教育中来,加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从自发的参与逐步走向树立自觉的民主观念。现在社区教育的总趋势是要弱化政府微观行为层次的直接操作,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其实这也是整个世界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西方民众社区意识和民主意识浓厚,因此,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社区教育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地区住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活动,也即是说,从发起、组织、参与到实施,社区居民具有极强的主体观念和民主意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社区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有关社区的教育,或为了社区发展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社区的住民对教育拥有的决定权,以及为创造社区教育而负有的责任。”我国学者吴遵民也认为,强调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及拥有的权利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当社区教育权真正回归到社区居民时,才可能使他们真正明白和树立民主的观念。

2. 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礼是人们社会生活及整个社会的最高规范。今天我们的法制本身也还并不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有待加强,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法制宣传理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方面,不少社区主要是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活动进行了一些普法宣传,如在编印的公民手册及各种读本中融合进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讲座、橱窗、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法律知识等。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社区教育本身的规范性,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在不少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提供保障,而我国至今没有),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各社区学院(学校)也应有完备、严密的规章制度,规范办学,使社区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以实际行动来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教育。如成都市武侯区从2002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5个社区教育文件,不但规范了社区教育,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居民法制意识的形成。

3.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因循守旧的不良因素,这与当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社区教育应“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首先,要注重培养居民的创新意识。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鼓励居民不断对社区发展、社区教育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出新的想法,打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居民的创新能力,要为居民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充分的机会,让每一个居民的潜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二:繁荣科学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二是要繁荣科学的文化,这是从内容、价值体系、管理体制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定位。

从内容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不是指繁荣狭隘的自然科学文化,而是指要繁荣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包括自然规律、社会现象、人类精神等在内的知识与价值体系等文化。在社区教育中,既要崇尚自然科学,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又要重视社会科学,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顾明远先生认为,要特别强调文化的人文精神,认为“失去人文精神的创造成果,不能称之为文化,或者只能称之为‘垃圾文化’、‘文化渣滓’。”日本社区教育非常注重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这一点尤其值得我国学习。 转贴于  从价值体系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区教育当然也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进去:其一,在社区教育中,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保持社区教育的科学方向。其二,在社区教育中,要注重让居民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让这种理想与信念深入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凝聚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其三,在社区教育中,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及形势政策教育。其四,在社区教育中,要特别注重让居民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承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对低级、腐朽、庸俗的文化,使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从管理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社区教育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体制,这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体制保障。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基本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主体。“政府主导就是目标导向、政策引领、法规保障、规划统筹、信息指导、督导服务与经济资助等行政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体,指的是社会力量应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而不是一般性的社会参与,更不是听命和依赖。”具体而言,我国大多数社区教育都采用了“委员会”这种体制形式,社区教育委员会属于半行政、半社会行为的中介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在这种管理机构中,既有各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各社会团体的力量,即是以党委为领导,政府进行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作,整个社会支持,社区具体实施,所有社区居民参与。这种管理体制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体制上较好地保障了社区教育完成繁荣科学的文化的任务。当然,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还存在着严重的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主管机构和主管部门的问题,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使科学的文化得不到系统和有效的传播,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繁荣了。

从方法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社区教育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要树立大教育观,整合社区内的教育力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是建立学习化社区、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重要方法。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社区教育中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非常看重资源的共享,特别是设施的共享,积极参与当地的工商企业界协同合作,民间团体也积极投入到社区教育之中,另外,美国所设立的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及社区科技中心,都充分体现了社区中不同主体的参与,体现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性与开放性。其他如日本、韩国社区教育中等都非常注意整合当地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等教育资源。其二,要贯彻双百方针,以各种教育形式进行社区教育,这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区居民身份多样,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也相差甚远,因此,在社区教育中必须针对群众的不同情况,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国不少社区中开展的理论讲座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拳剑、腰鼓、骑游、、外语等各种兴趣班及沙龙,以及举行大型文化节等活动,都是较好的社区教育形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也收到了繁荣科学的文化的效果。

三、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三:繁荣大众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三是繁荣大众的文化,这是从社区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上进行定位,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即民主性。所谓大众性,也就是人民性,体现了民主意识和群众观点的统一。具体来说,社区教育繁荣大众的文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

首先,以社区居民为本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基本理念。以社区居民为本意味着“以社区中的每个人为本”和“以社区中一切人为本”的统一。一方面,教育要以毎个人为本,这里的每个人包括社区内的每个成员,强调了社区成员作为个体的存在,凸显了人的个体性。另一方面,教育应以社区中的一切人为本,强调了社区成员作为“类”的存在,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全民性特点,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和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主张的“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都是这一思想的朴素体现。

其次,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最高准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的教育方针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社区居民的有些文化需要,如对教育公平的需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等方面的需要是共同的,但社区居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由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群体组成,这些个体和群体的处境和社会地位很不相同,占有的社会资源也不同,因此,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就不同。要繁荣大众的文化,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民主性,就必须从所有社区居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特别要注意照顾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的需要和利益。这一点经济较发达地区做得较好,而在我国广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当然也就谈不上繁荣大众的文化。

第三,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把社会当成教育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社会甚至只以社会的政治或经济来作为评价教育的标准,人的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人们普遍摒弃了那种极端的社会价值主体论和社会评价主体论,强调人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社区教育繁荣大众的文化如何的评价中,社区居民是其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社区居民是社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作为教育价值的创造主体,当然就应该是教育的价值主体。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人是衡量万物的评价主体。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教育的价值主体,是最有资格成为社区教育的评价主体的,邓小平同志就一贯坚持人民作为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一致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根本观点。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均衡发展;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91-08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可谓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相对纯粹的高等教育理论而言,它更为务实、富于针对性。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责关系、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关系,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国内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实践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此,本文将梳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支配地位后的结果,是由过去以中央政府、行业部门为主导的条块分割式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向中央与地方两级分工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直接表征为系统服务面向的地方化。[1]

形式上,院系调整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服务于宏观政策的需要,缺乏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仍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产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2]此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主要政策文本的一个核心内容不断得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进程直接受制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凝聚了一批研究者,一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研究特色日渐显现,研究主题趋于集中。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

笔者以“区域高等教育”为主题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85-2012年,在CNKI50中搜索得到相关论著679篇,其中期刊论文509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有16篇、109篇,近20余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映射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演化轨迹(见图1)。

基于图1,通过细读核心文献,并综合相关代表性区域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可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提出阶段(1985-1993年)。研究数量少,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体制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管理等展开,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设想,立足国家行政区域关照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问题,较少考虑各个区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94-2002年)。实践层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构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此间,相关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影响,研究朝向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重点关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得到重视,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观、战略管理和深层次区域分布与均衡化发展领域的结构问题。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的拓展阶段(2003-2008年)。2004年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3]随着研究的大量出现,研究领域开始细化,重心得到下移,更多研究则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为背景,关注特定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结合某类区域高校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仍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线,突出均衡发展、区域系统竞争力评价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

雷家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述评:1985-2012年第四,区域高等教育的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出台将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向深入。以此为引线,相关研究以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为背景,研究主题更为多元,更多则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目标,突出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提升的需要,强调泛区域合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尝试按作者、机构、基金、期刊和关键词等主要信息对679篇论著进行排序。由表1可见,10位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均少于8篇,可见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从研究机构来看,厦门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除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研究优势机构外,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一些地方性高校、研究院所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为地方院校所重视;这种局面由基金论文的情况可见一斑,除教育部和部级教育类“主流课题”外,不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课题也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纳入资助范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文最为集中,说明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关键词反映出研究关注点,区域经济、协调或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等关键词的集中选择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外界的适应性及内部结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总体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仍比较分散,但日益受到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关注,研究质量高、影响广泛、内容充实。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后来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个体高校战略规划研制者的规划文本之中。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区域高等教育注重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和其它学科观点的运用,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并以区域为单元对系统作出横向与纵向分析。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其实,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区域”。 一般而言,“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5]然而,“区域”毕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6]等等。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7];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8],持后种观点的研究众多,包括早期对于“高等教育地方化”[9]、“高等教育区域化”[10]等领域的研究。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经济学或高等教育学领域,如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11];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有研究提出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理论框架[12]、教育生态学[13]、“中国中心观”[14]等,其中以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典型,它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元研究”

“区域观”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性质判定的多面性。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5]、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16]、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17]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深入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笔者将其归纳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纯理论研究[18],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19],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20];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21],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2],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三:第一,这类研究出于特有的中观视角审视教育问题,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的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二,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注重考察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由系统论关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第三,此类研究特别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如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等议题。[23]

(三)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24]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25]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26]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主要涉及以人口、经济等背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历时和现时分析[27],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此研究视野开阔,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28]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29]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作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30];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其中“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31]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事实上,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四)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两者的关系研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32]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33]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34]、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35]。

经典文献曾将大学描述为社会的灯塔、镜子、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在区域高等教育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由于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的存在,更多研究认为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是正向的[36],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37],因此多坚持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折衷判断。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38]

现有文献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的、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39]

(五)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一般来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及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能力进行评价,多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则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为代表的定量研究为主[40],评价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覆涵“绝对数量、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等四个指标”[41]。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及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42]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43]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一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基本沿袭传统高校区域布局的生产[44];二是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优势明显,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实力较弱。[45]

(六)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研究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这类研究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展研究的思路从“计划”向“战略规划”转向的同时,首先在发达省区出现的。[46]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宏观(国家层面)的研究”[47],区域研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为多见。

在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方面,制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和谐自主的发展政策尤其重要[48],相关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49]。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50],应在管理理念、组织形式、调控手段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51]。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包括增长极发展模式与点轴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等。[52]要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利弊并存,应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53]同时,为保证战略实施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及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便不可或缺。[54]

此外,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以系统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上可见,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兴领域,它的理论架构仍不明晰,远未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一)研究述评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令现实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壮大,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土壤,近来的研究实践则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的内容已超脱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更为关注与系统内外部环境、经济社会的交互关系,研究主题和方法不断丰富、多元,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仍不尽成熟,现简述如下。

第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化。尽管区域高等教育已成为各级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或者过于宏观,使得研究范畴无谓泛化;或者仅仅被当成高等教育另一个实体指涉物,区域被具体化、绝对化,成为冠以“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甚至高等教育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衰弱为“实践教育学”的绝对领地,理论研究的衰微将严重制约区域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综合性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元,但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成体系,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多见,围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立足这种“适应”视角,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被忽视,与环境的交互联系无疑被割裂,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统筹发展的关注明显不足。

第三,区域分析单元过于简化。出于研究的方便、习惯及认识上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以省为单元展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这与我国当前的地理、经济划分等基本国情相符,又有现实高等教育法规依据,且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但是,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与传统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概念,如此方便操作却未能反映区域性高等教育的特征,窄化了区域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四,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总体上,现有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多滞留于“就教育论教育”,这与区域科学的要旨相距甚远;以单一的思辨研究或个案研究方法为主,重定性描述轻量化分析,实证研究少且测量维度和指标体系较为粗糙;简单套用其它学科方法、概念的作法比较普遍,研究中未考虑到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展望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如下或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范畴的具体性与相对性,区域范围的划定依系统的能级大小、职能分工和活动领域等因素而定,在何种层面探讨区域,这是我们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时必须表明的基本立场。其次,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从区域高等教育实践中寻找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凝炼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此外,由于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尚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分会”类似的学会机构,因此应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二,建立以教育活动为联接点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现在看来,教育-经济-社会构成了以发展为重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轴。当然,这种研究框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不是区域经济学的试验场,无论构建何种区域高等教育范式,教育都应是其中的核心支点,后续研究应确立较为科学的划分标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领域综合考虑,突出高等教育与外部系统联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教育系统内部,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新一轮城市群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再造及现有经济文化区域的进一步整合,这些无疑预示着以省为单元的传统高等教育区划格局被打破,高等教育区的合作将更为广泛深入,这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多样的分析口径审视各个高等教育系统。比如适应国际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加强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圈开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个案研究等等。同时,应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来自规模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挑战,综合性的历时研究、预测研究正当其道,这是科学决策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向的重要依据。

第四,拓宽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区域高等教育具有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政策等层面的多面性,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区,区域发展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于区域高等教育,不能被简单移植照搬。后续研究的视角应当进一步拓宽,从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中汲取养分,引用跨学科方法、量化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甚至国际系统中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系统运用将令区域高等教育方法论渐成体系。同时,要采用多元视角,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将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将开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当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J].江苏高教,2006(6):34-36.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5-238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34-33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76.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97.

[6]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2.

[7]刘伟,等.区域高教发展简论[J].现代大学教育,1997(3):45-47.

[8]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9]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M]//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10]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1]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2]吴岩,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14]张彤,谢作栩.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7(3):22-25.

[15]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焦瑶光.区域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8]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2):56-58.

[1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11.

[20]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45-49.

[21]魏小鹏.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0.

[22]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9):60-63.

[2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24]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29.

[25]陈上仁.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均衡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0-54.

[26]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225.

[27]谭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14.

[28]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6.

[29]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0]金丽,梁保国.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与联合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5(6):62-63.

[31]李翠琴,等.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2-27.

[32]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3.

[33]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90.

[34]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J].高教探索,1997(4):15-19.

[35]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6):72-77.

[36]张振刚,等.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各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72-77.

[37]米红,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95-100.

[38]刘仕辉.加快区域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6(2):34-39.

[39]朱迎春,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0]傅毓维,邵争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94-97.

[41]贾云鹏.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判断标准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3):57-61.

[42]魏梅.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8):97-102.

[43]刘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41-44.

[44]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9-43.

[45]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9-30.

[46]耿涓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J].江苏高教,2001(4):27-29.

[47]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59-60.

[48]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49]严全治.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研究,2012(1):89-94.

[50]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3):28-32.

[51]黄亲国.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统筹要走制度创新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8-71.

[52]徐烈辉,李琳.湖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6(4):49-53.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社区;国防教育;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41-01

一、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社区国防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这是因为:首先,社区居民构成复杂,使社区国防教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在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城市流动人口、非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一些社会团体等等,以及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聚居在社区,生活在社区,活动在社区,成为构成社区人口的主体。”年龄、职业、经济状况、接受能力、知识结构、家庭状况、受教育成度、社会地位、人生经验等等又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看出社区的人口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其次,社区人口的“多样化”,使社区国防教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构成复杂的社区居民在成为社区主角的同时,也使如今的社区的居民存在很多的“多样化”。比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等等,这种种的“多样化”带来的是社区国防教育对象的复杂化。

二、教育时间的长期性

社区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群体,不能集中大块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也不可能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社区国防教育要想取的得实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地对社区群众进行国防教育。社区国防教育应以社区居民熟悉和了解国防基础知识为主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精神、国防法制和国防体育等内容的教育,并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清况,赋子新内容,以使社区国防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社区两个文明的建设成果。社区国防教育还要不断结合社区管理、文明创建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等时机,进行动态教育。干部骨干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参加军事活动、听国防教育课,每年一般接受两次左右系统教育;居民群众通过平时的环境宣传教育和送进家庭的国防教育资料接受普及教育;社区的青少年学生在寒、暑假期间,通过举办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和慰问烈军属等形式接受集中教育。

三、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由于社区国防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复杂性,这就使得社区国防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多元性。社区居民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既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个体私营业主,既有脑力劳动者,又有体力劳动者,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外来务工人员,既有文化成度较高的大学生,也有文化成度较低的一般居民,成分相对复杂,年龄层次更是涵盖了各个阶段。所以,社区国防教育在内容只有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才能适应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要。比如:对社区的机关干部、科技和管理人员等,要有计划地开展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法制等内容的教育;对社区的青少年学生,要结合学校课程进行爱国主义、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军体知识等教育;对一般居民,要引导他们熟悉和了解国防基础知识、公民应尽的国防义务和国际形势等,增强其居安思危的观念;对社区的企业主、经理等,教育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知识厚度和信息广度,应采取多元化手段,他们懂得带兵之道,提高指挥艺术,从而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有所启发。所以,只有准确把握社区国防教育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特点,社区国防教育才能有较好的针对性。

四、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社区国防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及其在教育内容上的多元性,要求社区国防教育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社区国防教育要善于运用新颖、快捷的现代化手段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活动等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可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国防题材的影视片展播等活动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八一”、国庆节、“国防教育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国防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摄影作品展,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国防知识有奖问答、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充分利用好社区标语、橱窗等各种阵地,结合社区进行的各种评比活动开展教育,以每个家庭为切人点,有重点地评选拥军优属、爱国奉献的模范家庭,增强人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人人爱国奉献的积极性。”社区国防教育只有形式多样,灵活新颖,才能吸引社区民众参与其中,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