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老师的评价

对老师的评价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2:18

对老师的评价

对老师的评价第1篇

一、当前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老”问题

1 评价目的:鉴别好孬教师

以往的教师评价的目的偏重于“鉴定”“分等”,属于一种奖惩性评价,即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措施对教师工作进行相应的打分,用评价结果对教师做出相应的晋级、加薪、降级或解聘等决定。这种单纯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必定不能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可和积极的反应,更难以从根本上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的内在动机。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教师成长的目标导向。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可以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但不应是教师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即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如今,评来评去,仍然走不出这一评价的误区。如,评先树优一定要看某位教师一年或三年内的量化排名,只有评价成绩在同一科前二名才有资格;再如,动辄用量化成绩来决定教师的去与留等,但从来没有听说排名靠后的教师受到过什么特殊的待遇:学习了什么,培训了什么,改进了什么。

2 评价标准:学生分数至上

当前对教师的评价大致可归纳为四大块:德、能、勤、绩。

先拿“德、勤”来说,如今仍能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上、已经没有其他出路并且打算服务于教育一辈子的教师,在天天叫喊着“教师下岗、评聘分离”的今天,哪个不是在尽职尽责?哪个不是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如果没有十分特殊的事情(如,生老病死、娶妻生子等),恐怕没有一个教师想迟到、想早退、想旷工的。至于“课前两分钟到位”“有规定的薄本”“先周备课、上课、教研”等教学常规,那是做教师首先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相信每个合格教师都会按照教学常规认真完成的。照此分析,诸如“道德品质、出勤情况”等方面是不能把教师分出子丑寅卯的。

再说“能”,这一项也不能把教师分出个三六九等。实际上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不同的,如,教材把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三为主体现能力等不可能一样,但这些所谓的“教学能力”都是让其他教师、教干听课后所作的人为结论,所打的分值,同“德、勤”的评价一样,没有一个成形的尺子来量一量,很难操作。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要没有违犯法规法纪、校规校纪,加上受中国人从祖辈传下来的“平均主义、不得罪人”等思想的影响,对这类“能力”的评价,也是在同一个程度,是分不出彼此的。

因此,评来评去,最后的焦点便集中在学生的“绩”上。说到底,学生的分数就是教师的业绩。学生的考试分数最直观、最清楚,看得见,摸得着,最有可比性,操作起来也简单易行。一个平行班级,只要看哪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优秀率排第一,合格率最高,那么所任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分就高,他的业绩就是最好的。即使另一个班的平均成绩低0.01分,优秀率低0.01%,所任教师的成绩也只好屈尊第二,再低就排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然后,再套用几个公式,就把全校乃至全区、全县的所有任课教师的名次排列起来,“好、孬”教师自然而然地给区分开来。

几年前的“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口头禅,道出了学生对于考试分数的无奈。其实,分数何尝不是“教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呢?特别在小学阶段,没有升学任务,分数在学生眼中还达不到“命根”的位置,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分数就是教师的命根。或许只因0.001分之差,就能决定着教师的“去与留”,决定着教师的命运。

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吗?

3 评价方法:外在因素为主

如今的教师评价方法,仍然以“他评”为主。举个例子:学校的“综合量化”考评制度中,“德”主要由领导、专家、同行、学生(家长)等来评价。表面上看,由上述多方参与的评价,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让很多教师处于啼笑皆非的局面。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

这些外在的评价因素,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二、教师评价体系完善的应对新策略

教师评价的内涵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要进行分析与反思,评价制度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1 坚持“教师提高”的发展性评价目的

教师评价的目的,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不能只看眼前,只看现在,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过去成绩,而且还根据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同时还要正确对待教师的差异性。教师在人格、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评价不能泯灭和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而且应尊重这种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需求等。

鉴于此,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摈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

2 建全科学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

首先,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

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3 渗透“自评”为主的教师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应突出被评价者――教师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应鼓励教师民主参与、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评”,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老师的评价第2篇

关键词:评价性语言;艺术性;感情投入

一、当下国内小学语文评价性语言应用中的问题

1.评价性语言应用比较随意

部分老师虽然对评价性语言的应用有所了解,但是应用的方法出现了错误,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假分析盲目地应用该种手段。课堂上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情况下老师会给予表扬评价,但是错误的情况下老师还给予正面评价,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分,将随意的评价性语言应用到课堂中,学生感受不到评价性语言的真正作用。

2.评价性语言过于表面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使用的评价性词汇比较单一,例如“非常好”“不错”“很好”等等,这些词汇的频繁使用,没有依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导致评价性语言过于单调乏味,老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评价性语言的作用。

3.老师评价工作缺乏感情投入

小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且小学生的感觉非常敏锐,大部分评价性语言是正面形式的,老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不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仅仅将此作为一项简单的任务,学生会感觉到被敷衍,失去积极性。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评价性语言艺术性

合理地应用评价性语言某种程度上是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工作责任性的一种反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评价性语言的应用效果。

1.正确认识评价性语言的应用效果

以往评价性语言应用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老师过多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评价观念。如果想让评价性语言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语文老师自身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了解这种方式的理论知识内容,认识其作用。小学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通过文字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是一种自我能力构建的重要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适当地和学生进行交流,重视语言评价的总体作用,提升实际的效果。过去语文老师将大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策划中,由于自身对评价理论的认识不到位,专业的评价能力和意识均不足。学校必须提升对评价性语言重要作用的认识度,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学习,学习评价性语言的评价方法和具体内容,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改变缺点,保证在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充分发挥出评价性语言的作用。

2.提升评价性语言使用技巧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低,课堂上思维比较活跃,老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应对出现的种种问题,依据特殊的状况进行处理,合理科学地使用评价性语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得到正面评价,学习热情就会大幅度提升,获得乐趣。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学生则会感觉到不被重视,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要忽视任何学生,以免伤害学生的心灵。评价方式要不断改变,实现多元化和多角度化且应做到依据课堂内容进行评价,调动课堂气氛。比如,老师可以表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态度,表扬同学的积极主动发言。此外配合应用批评性以及中性的评价语言类型,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真实有效性,提升对老师的信任度,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3.加深感情投入,建立实际的评价性语言系统

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感情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仅可以教授知识,还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要主动地倾听学生的表达,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热情,提升工作责任感,提高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从内心深处尊重老师。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合理地运用评价性语言,配合自身的肢体语言,面部表达和神态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成长。并且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自己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依据课堂应用中的效果分析学生喜欢的评价方式和表达形式,不断地进行修正和词汇修改,让评价性语言保持生命力和时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中评价性语言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此内容是小学语文教育水准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评价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树立饱满的精神状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对老师的评价第3篇

摘要:体育课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课堂评价和学习成绩评定是初中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学生课堂评价与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习;课堂评价;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4.005

前言

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课堂学习评价和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往更好方向发展的必要措施。评价对于激发和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老师了解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堂学习评价和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相关工作,无论是促进教学有效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初中体育在很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评价体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阻碍教学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1体育评价内容过于单一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老师越来越意识到评价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从而使老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内容仅仅偏重于学生的身体和体能等方面,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及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过于单一的体育评价内容,不利于对学生的体育表现做出较为全面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1.2体育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对于评价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是采取老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而缺乏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两种方式。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做出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不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体育教学预期效果的有效实现。

1.3体育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学生做出评价的依据仅仅局限于学期末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平时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倾注的感情以及在每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因素,从而使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不利于引导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初中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探究

课堂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且主要形式。课堂学习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组成内容和环节,也是老师检验和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参与的重要对象。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堂学习评价的相关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评价情况却又是如此让人忧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成为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其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2.1注重过程的评价,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过程评价是指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指导和总结的一种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对于学生正确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和动作要领,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和错误的地方,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上篮球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三步上篮的相关动作和要领,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先让学生仔细观看老师的示范,然后就是让学生自由练习,完了之后就让学生自己打球什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而如果老师在学生自由练习之后,再将学生召集过来,让学生挨个儿完成三步上篮的动作,并且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做出评价,对于动作做得标准到位的要给予表扬肯定,对于动作完成还存在一定问题的要及时指出不足,并且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改正,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不足,并且能够及时分析原因,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及时矫正和鼓励学生的体育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喜欢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传球游戏,背靠背游戏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是很多老师都是游戏玩完了就算了,忽略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各方面的评价,这样就不利于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老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从而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2丰富评价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做出全面评价

在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中,丰富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对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合理科学全面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采取拓展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从而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评价。比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的好与坏,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心理,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能力、技能熟练程度、道德品质、运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观察,做出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老师不要单纯依靠老师评价的方式,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使得课堂学习评价尽量关注到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实现较为全面的评价。比如,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老师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因为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最后往往是每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总结发言,老师的注意力也大多是集中在该同学身上,从而忽略对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因此,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做个简单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间互相评价,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做出全面性的评价,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3注重评价语言艺术性的提高,提高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的语言对于评价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的提高。只有选择恰当的评价语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和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比如,在课堂中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表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学生想要表现自己,但是又表现出畏缩不前的犹豫时,老师可以适当地以“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等富有鼓舞力量的话语激励学生,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展示自己。此外,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和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地给予评价,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

3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探索

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整个阶段体育学习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途径和措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学习成绩的评定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励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体育能力[2]。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措施完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体系任重道远。

3.1提高体育老师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

体育老师是初中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工作展开的主要领导者,他们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评定的质量。因此,要想完善初中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增强评定效果,首先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体育老师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让老师从心底里改变以体育考试或考核成绩作为唯一评定依据的传统评价方式和意识,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以考试成绩为准,更应该兼顾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各个方面的表现,意识到成绩评定的作用是为了促进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掌握相关的体育常识,从而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丰富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与模式

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仅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和实现学生更好地发展。简单的考试或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丰富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如在成绩考核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或者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表演展示,给自己加分;或者是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课堂表现及纪律规范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此外,老师在评定的方式中也应该有所创新,如让学生以评定小组等形式参与到评定过程中来,使得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同时,老师对于评定的结果也应该不用分数或者优秀等形式显示,而是选择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词语或话语来代替,如“有待提高”、“还有成长和提高的空间”等,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结语

评价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完善评价体系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因此,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不断创新,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唐金勇.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6):73.

对老师的评价第4篇

一、当下初中语文学习评价单一的表现

1.学生被评价,老师单一评价

现在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上,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但是如今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仍保持着错误的观念,学生只是被作为评价的对象,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比如:只有老师进行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情况的测验等等。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老师的评价太过单一,片面,从长远看不利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也不符合初中语文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规律。老师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只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不能按照学生自己的想法来学习,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看不到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忽略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也取决于周围学生与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在家中,学生学习如果得到了家长的奖励,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很大。但是,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并不注重听取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忽略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使家长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并不了解,不利于家长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指导,同时也会拉大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学生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3.评价方式单一

在初中老师的教学中,考试测验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评价的唯一方式。比如:进行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死板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数目、相应分数的题目,这样硬性的评价方式,只考察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并不能体现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未来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学习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只进行单一的语文知识点的考察和记忆,不利于学生以后在语文这一门学科有更深入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使学生产生不好的应试心理,对语文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二、初中语文学习多元化评价策略

1.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和老师评定相结合

为了改变现今初中语文学习评价的单一性,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老师应采取学生、家长与老师进行多元化评价的策略。这样,学生在学校的语文学习情况就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评价,并且校外也能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语文学习。学生自评即学生对自身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自我反省,对自己语文学习的不正确方法进行及时的改正,培养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独立性,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使学生认清在别人的观察中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怎么样,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学习。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要从多方面进行学习评价。比如:学生的语文课文朗读,课上发言,语文的学习态度等等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全面发展。最后,在课后,在校外再加上家长的评价,能够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在家中对语文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在校内和在校外两种不同的语文学习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促进老师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备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和老师评定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初中语文学习评价多元化,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更全面,更细致。

2.不拘泥于阶段考察

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评价时,考察的方式不要只拘泥于阶段考察,只进行月考、期末考,而是应该也要加强平时的考察。比如:天天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或者课堂测验等等,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巩固,使学生适应考试这一种考察方式,避免学生产生厌烦考试的心理。老师在平常阶段考察时只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单一总结性的评价,太过笼统,对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影响并不大,忽略了对学生平常进行语文学习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评价,不能充分了解学生,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所以,老师应该采用平时考察与阶段考察相结合,及时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及时在平常考察的作业本上或者是学习报告单上写下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及时改正,促进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更全面的多元化指导。

对老师的评价第5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课堂评价 现存问题 改善对策

1.引言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评价已经越趋成熟,对于教育评价的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但是现在我国对课堂评价的研究十分零散,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在数学课堂评价上的研究也是如此,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调查发现,数学课堂评价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适应我国现今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因此探索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2.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评价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些敏感,老师们有不同的授课方式,而学生也由于个性的不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在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上很多学校都存在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质量,值得重视。

2.1数学课堂评价的价值理念出现偏差

对于价值理念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在教育这个大环境下,老师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具有共性的,一个老师的价值理念将决定他的教学行为,所以在课堂评价的价值理念上应该是要老师们普遍认可的[1]。通过调查发现,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们对于课堂评价并不重视,对课堂评价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这主要表现在,很多老师认为课堂评价就是考试,然后通过考试将所教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2数学课堂评价的内容不够多元化

在数学课堂评价中,相对部分的老师在评价时,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评价,而不对学生情感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大多只评价学生所学知识的对与错,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值得肯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付出的努力,这就反映出数学课堂评价的内容不够多元化,过于单一。

2.3数学课堂评价用语过于生硬

在数学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得当的用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数学课堂评价中,学生是很需要被鼓励的,所以只有数学课堂评价用语丰富生动才能真正激励学生。而在一些数学课上,老师的评价用语单一,评价语言过于重复,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笼统不够生动,让学生感受不到老师评价的真实性[2]。

2.4数学课堂评价方式过于狭隘

在数学课堂评价中,很多老师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这一种偏好使得评价方式被老师自动的主观化了。在现今的数学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趋于赞扬,而缺乏相对的负面评价,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课堂评价方式上,大多老师采取的评价方式过于主观,不够客观,这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3.改善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对策

通过分析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外在的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教师个人的课堂表现[3],使得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过于主观,过于生硬,并没能做到真正地创新数学课堂评价体系。而教师个人的内在原因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课堂评价上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而很多教师本身不重视课堂评价,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也没能因学生个性不同而进行变化,使得评价方式与用语过于生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3.1数学课堂评价理念应统一

教师应该提高对课堂评价的重视,加强对课堂评价的认识,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应该灵活运用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平时,应该加强数学老师的课堂评价培训,让数学老师了解到多种课堂评价方式,并找出适合自己课堂的评价方式,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3.2强调对学生情感方面的评价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强调对学生情感方面的评价,不仅要肯定学生的成绩,还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在评价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适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等。不应该以考试成绩区分评价学生,在评价内容上要多方面兼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

3.3建立健全数学课堂评价体系

合理的数学课堂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转变学生陈旧的学习观念。在建立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时,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去构建,一定要注重课堂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实际性。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学课堂评价流程,然后根据数学课堂的目标和教学结构合理规划数学课堂评价体系。

4.结语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变换评价方式,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评价语言不能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评价达到预期的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在健全的数学课堂评价体系之下,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数学课堂评价内容与方式,开创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切合实际的数学课堂评价体系,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建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探析.[J]科教导刊,2010(18):90.

对老师的评价第6篇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和改进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兴趣,激发其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课堂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评价;初中英语;使用

初中英语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更高年级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认识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当前形势下,对初中英语的课堂评价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概述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作为评价对象,采取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客观的评价,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价一般包含两个部分,即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是指对老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等进行评价;教学结果的评价是指通过试题和方式对学生课堂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判断和评价。广义的教学评价,除了正式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之外,甚至还包含老师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等,是指老师的行为可能对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或者鼓励,影响学生的对初中英语的学习热情。

二、 传统初中英语课堂评价分析

1、 评价理念落后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初中英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对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也主要以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标准,缺乏对学生情感需要、价值观念和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方面的评价;教学评价没有形成动态的评价机制,只重视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表现,不重视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师和学生考核的标准,没有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对老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2、 评价方式落后

考试评价,是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教学评价方式,认为只有考试结果才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绩。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落后的问题显的尤为突出,增加动态的、多元的、重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念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任务之一。

3、 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学习初中英语的兴趣,使得教学过程获得良性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较差,性格敏感等的学生,如果老师不能对其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热情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或者仅仅以考试成绩对其进行判断,会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情绪。

4、 教学评价主体问题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学生为评价的主体,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指定的评价标准被动的进行评价信息的提供,不能实现对评价过程的有效参与和自主评价。教学评价主体的问题,既是由于传统初中英语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学习的自,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将老师最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等错误的理念所导致的。

三、 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分析

1、 多元化教学评价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初中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和个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表现也不一样。特别是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触的英语基础知识较少,面对系统的初中英语学习,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忽视其在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鼓励,容易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自卑,难以树立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有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对初中英语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将传统的横向比较转变为纵向的比较,要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的机会。

2、 情感化、多角度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因材施教"是现代化教育一直都倡导的理念,而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就必须要有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方向。新课程就是要打破那种简单地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的制度,把对老师和学生的分数绝对化评价改变为多方面的发展评价。改变考试成绩绝对化的评价,综合学生的德育、体育和其他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方式要体现多样性,不能只是注重对学生的表扬还要进行适时的批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过程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还是情感的交流。初中学生的年纪较小,对老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积极的鼓励和关心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起学习的自主性。

3、 学生自我评价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初中学生在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后,对自我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可以进行一定的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自我身心的成长和完善。在新课改对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下,初中英语老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给予学生一些自我评价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自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现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对自我学习方法和态度等进行反思,可以起到教师评价所不能实现的良好效果。

4、 互评增进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评价,也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互评主要为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来,改变以往只有学校和老师进行教学评价的不足。学生作为老师教学的直接对象,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结构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具有直接的发言权,从自身体会出发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更为真实和准确。师生互评建立了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渠道,使得学校老师和领导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对英语教学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

5、 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自信

教育学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激励和唤醒。传统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批评较多,损害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自信从而导致效果低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英语老师应该加强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对学生的情感波动给予及时的关怀,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最终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保障措施

1、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

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使师生在课堂上互动性增强,但是在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尊重"学生,不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约束,把一个神圣的治学场所变成一个热闹的"集市"。这样的"以人为本"并不是新课改的初衷。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尊重"学生不是放纵学生,一个科学有序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2、 建立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要对学生进行一个阶段性的考核,而不是单一的靠一次考试定成败,把单一的分数评定改变为综合性评价,把对老师和学生的分数绝对化评价改变为多方面的发展评价。改变考试成绩绝对化的评价,综合学生的德育、体育和其他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新课程要求评价主体要是多元的立体的,这种多元化包括学生的自评,家长的评价和老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只有改变以老师的评价为主体评价的方式,才能对学生形成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新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小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等,都是新时期的教学模式,符合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使用,发挥新的教学模式的作用,实现与多元、综合教学评价之间的有效结合和良性循环,共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事业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评价单一性等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实现全面的教学评价,对学生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评价策略,加强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等方式,实现教学评价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初中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万敏. 实施有效课堂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J]. 新课程(教研)

[2]庄静.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J]. 中国论文库

对老师的评价第7篇

首先教师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在进行新课时,当学生们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自由读完课文时,孙老师说:“什么是最美妙的音乐——你们的读书声。”评价时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在齐读课文时,孙老师赞许地评价:“你们读得真好。我真惊讶!不过你们一口气读完了,没有一丝喘气,好像挺累的。”在孙老师的指点下,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要求读,他读完后,孙老师摸摸他的头说:“你读得很认真,而且用手指指着书上的每个字,这种态度真值得我们学习。”孙老师说完后,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子是,又有一位学生很幸运地层示了他的朗读,接着,孙老师进行了第三次评价:“我听着你读,我仿佛自己也飘飘忽忽……”三次朗读,三次评价,句句扣人心弦。第一次,既有对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肯定,又委婉地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次,孙老师的评价“很认真,真值得我们学习”,也总是能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第三次评价更是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要:自己的读能把老师打动,那是何等自豪!内心获得成功感。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表明: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具有激励性,应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

其次自我评价应具有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教学评价,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再次相互评价应具有真实性。“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正是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开展互评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表现。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教师就是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开展互评。在互评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评价。同时还养成了聚精会神倾听的习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对老师的评价第8篇

新课程标准 评价机制 改革

一、评价是激励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所以,教师应竭力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得体又准确的评价语言,则是激励学生的最好办法。发展性评价,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教学中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对于这种评价,家长更具有发言权,我们教师应走进家长,学习他们的评价方法,使的校内外评价一致,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特别是一些实践性的作业需要在家中进行,就更需要依靠家长的力量给予适当评价。家长评价能架起家长、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能够更准确客观的评价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究竟谁是评价的主体?以往,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评价,有时评价还不一定正确。如今评价的主体在发生变化,鼓励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

也许有人会问:“学生究竟有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小学生怎样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请看一位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一次,他交上一份写字作业,并给自己评分为A+,老师看了以后,打了一个A,并写了一句批语:“字迹要工整。”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写了一句话提醒自己:“字迹要工整。”第二次完成作业后,它给自己评分为A++。老师在判作业时,去掉了一个+,又写了一句话:“字太大了。”学生在完成第三次作业之前,在作业本子上又写了一句话:“字要写小一点。”作业完成后,他给自己评分为A++。这次作业老师满意地打了A++。

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也就是使学生敢于正确对待自我。根据学生的特长,尽量为他们提供显山露水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能在自我评价中,坚定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学会自我欣赏,并正确对待自我。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教师不仅让学生自评,而且让学生互评。

2.学生的相互评价

如何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呢?发挥好评价的反馈、激励、推动的功能呢?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要用赞许的目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与他人以支持与鼓励,还要从帮助别人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样引导,能有效的避免生生评价的负面效果,从而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既能在生生评价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促进被评价者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发展塑造其自身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

三、注重学生的行为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应成为评价的内容。纸和笔的测验,偏重于考察对知识的记忆,却无法考察学生在真实的、动态的情境中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可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查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品质、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创造精神、社会责任感等。

我们可创造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在“行为习惯”考查中,我创造了这样的情境:将一把扫帚放在教室前面最显眼的地方,让被试的学生走进教室,观察学生是否将扫帚放回原处。如班上一位男生在球场上生龙活虎,可到了课堂上就没精打采,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我便在他的评语中写道:“老师最欣赏在球场上的你,身手矫健,顽强拚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老师相信只要你把这股劲儿用到学习上,你一定会进步的!”对一位爱做好事的男孩我写的评语是:“向雷锋叔叔致敬!”对一位特别聪明、爱钻研难题的学生我写上:“老师真羡慕你有这么灵的脑瓜子!”对一位能说会道的同学我给他的评语是:“你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外交官。”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行为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四、对老师进行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次,我教学《世纪宝鼎》时,留下十分钟让学生练习写字词,忽然有个学生说:“老师,你那个‘鼎’字写错了。”教室里一片哗然。“老师怎么会写错呢?”“你看错了吧!”刚才发言的那个同学还没有坐下,还在坚持自己的看法。我说:“老师错在哪儿呢?你能帮助老师改正吗?”这个学生说道:“‘鼎’字的第八画是撇,老师您写成了竖。”我仔细看课本,这个“鼎”字我确实写错了。“这位同学观察的可真仔细,帮助老师纠正了错字,他真是我们大家的老师。以后,同学们就应该像这位同学一样,应仔细观察,多给老师找缺点找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呀!”课后,我批阅了学生的习字本,真没想到,全班51学生每一个人的字都写得十分认真,特别是“鼎”字写得格外精神,没有一个出现错误的。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为何不能接受学生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