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艾滋病预防措施

艾滋病预防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2:09

艾滋病预防措施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1篇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干预措施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产妇在怀孕、分娩或哺乳等过程中将HIV传染给胎儿或婴儿。我国2007年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1]显示,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已从1998年0.1%上升到2007年的1.6%,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就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探讨如下。

健康教育

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作为妇幼保健宣传工作主要内容之一,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如宣传单、健康知识讲座、医护人员对住院分娩产前产后孕产妇面对面咨询等形式,向社会和育龄妇女宣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提高她们预防艾滋病母婴知识知晓率,使她们了解艾滋病的流行形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改变高危行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给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所采取的措施。

咨询检测

妇保及相关机构要为每一位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妇女提供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利用孕妇产前检查的机会,更有助于提高孕产妇HIV检测率[2]。对已经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对艾滋病感染孕妇提供咨询服务,并向患者征求是否继续妊娠的意见,如果选择继续妊娠和分娩,要考虑到药物治疗、HIV感染孩子可能引起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药物阻断

患有艾滋病的母亲已经怀孕,如果准备把孩子生下来,服用一些药物以降低新生儿的HIV感染率。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母婴传播率达10倍以上[3]。我们的方案为妊娠28周开始使用齐多夫定300mg,每日2次至临产。分娩时每3小时口服齐多夫定300mg,至分娩结束。婴儿出生后持续用齐多夫定2mg/kg,每6小时1次,共7天。同时孕妇酌情服用维乐命。

安全分娩

如果患者已经被证实感染了HIV病毒,那么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尽量减少胎儿通过产道的时间。试验研究表明,剖腹产与阴道分娩相比,可降低50%的母婴传播几率,不过急诊剖腹产的母婴传播率比阴道分娩的更高。也可在分娩前进行产道清洁,但过度阴道冲洗反而会破坏阴道的自然环境,性病和细菌性阴道疾病更易感。孕期检查和剖宫产、分娩时进行的侵入性操作,比如羊水穿刺检查、胎儿镜检查、人工破膜、胎儿头皮电吸、会阴侧切、产钳、吸引器等要做好消毒、隔离,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对医疗器械、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要单独处理。脐带处理严格消毒,新生儿断脐后,立即沐浴,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几率。

人工喂养

感染HIV妇女生产的婴儿,不论其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否阳性,都不应由产妇本人哺乳。不能实施人工喂养时,纯母乳喂养3个月,要杜绝混合喂养,因为观察表明,人工喂养、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三者母婴传播发生率依次增高[4],混合喂养时食物和水可使婴儿肠道发生过敏和炎性反应,使HIV易于侵入,抵消了母乳的免疫作用。

加强随访

对孕产妇和婴儿进行追访,对终止妊娠或分娩后的孕产妇将转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进行管理。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18个月内,定期抽血行抗体检测及病毒载量测定,以确定婴儿是否被感染。婴儿12个月进行艾滋病HIV抗体筛查,阴性可排除儿童感染,阳性者18个月时再行HIV抗体检测,阴性排除儿童感染,若阳性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进行管理。并向家人讲明艾滋病在家庭内的传染除性关系外几乎为零,病人则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禁止献血、供、供组织和器官等。

心理关爱

对HIV感染阳性孕妇除常规孕产妇系统保健外,还要在孕期、产前、产后对她们进行心理、生活方面的关爱。人们对HIV感染者特别是妇女有严重的偏见和歧视,对HIV感染者进行的药物防治母婴传播治疗,有时反而增加了艾滋病相关的羞辱和歧视[5],使得HIV感染的育龄妇女及阳性孕产妇心理脆弱、敏感。工作人员真诚、热情、耐心的态度,得体的言行举止会得到她们的信任,进而配合各项阻断措施的实施。

讨 论

国外的经验表明,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可使HIV传播几率下降到8%,在欧美地区可达到2%[6]。我们在呼吁关爱HIV感染者的同时,对育龄妇女和HIV感染孕产妇做好HIV检测咨询、药物治疗、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阻断HIV母婴传播。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北京: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7.

2 邹艳,潘晓红,杨介者,等.相关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6):491-493.

3 方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母婴传播与预防[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7):534-535.

4 王哲.河南省艾滋病母婴传播可疑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5):333.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2篇

【关键词】孕产妇HIV筛查率;阳性率;母婴阻断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91-01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之一,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发生在妊娠(主要是孕晚期)、分娩期或哺乳过程中,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母产道、母乳喂养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1]。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是保护儿童免遭艾滋病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举措。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2006年-2011年全县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月报表、自愿咨询检测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情况的调查报告、所生婴儿及保健随访管理情况。认为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是保护儿童免遭艾滋病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举措。

1.2 方法:所用检测单位和资料由县级批准能开展HIV初筛检测资质的医疗单位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采用快速试纸条法)并上报,对初筛阳性者及时转由县疾控中心复筛,两次阳性者送往省市疾控中心确诊,对两次阳性者由县妇幼保健院专人负责咨询、随访管理及对每个个体实施母婴阻断,指导保健与追综随访,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结果

2.1 检测率。澂江县2006-2011年孕产妇HIV抗体检测15353例中,孕期检测13853例(90.39%),呈逐年上升趋势;临产时检测1500例(9.61%),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2.2 HIV抗体阳性率及母婴阻断情况。在接受检测的15353例孕产妇中,有57例阳性孕产妇,3例发现在临近产期,54例发现在孕晚期检出,HIV感染阳性平均率0.37%。30例经本人自愿要求行终止妊娠,27例继续妊娠分娩活婴27人,母婴服药24例,服药率88.89%。有3例只人工喂养及剖宫产2例,1例不愿接受服药且故意隐瞒末次月经、急诊临产分娩不告知医生,婴儿生后存活56天死亡。有24例结案已经两次抗体检测,结果全是阴性。目前本县预防实施母婴阻断率是:未服药阻断HIV母婴传播率33.33%,服用药物预防HIV母婴阻断率100%,综合干预措施母婴阻断率96.29%。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可减少、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2.3 感染途径。57例阳性孕产妇中,有4例未婚(当地属事实婚姻),已婚53例;6例有子女,51例没有子女;6例是吸毒传染,51例是经性传染,率占89.47%,配偶阳性32例,率占56.14%。

2.4 母婴保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27例阳性孕产妇中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24例,1例早期查出阳性,不愿接受预防用药;2例孕期在早中期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咨询检测(临产急诊入院急产分娩及急诊剖宫产后发现、母婴都未进行抗病毒药物应用)。所生新生儿27例(1例死亡),抗病毒药物应用24例,人工喂养26例。27例儿童做到指导喂养,随访健康检查及抗体检测,现结案24例,经抗体检测全为阴性,服用预防抗病毒药物母婴阻断成功率100%。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妇女感染比例增加,而且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增加,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如自愿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明显下降。本县2006-2011年期间孕产妇HIV感染率0.37%,是属于低度流行。目前艾滋病流行态势严峻、不容乐观。因为,其一这项工作会是长期的,要引起多政府部门及官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其二是人们对艾滋病不了解、恐惧,特别是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对艾滋病患者歧视,使得人们对自觉自愿接受检测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可疑也不敢面对,而是千方百计隐瞒;第三是人们普遍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了解不多,就包括医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及认识的程度还不够,将直接影响实施预防母婴阻断效果。

建议: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提高孕产妇艾滋病筛查的自觉性。让HIV感染者能面对现实,正视疾病,自觉接受社会的帮助;营造人人了解艾滋病、关心感染者的社会氛围,形成全民防治艾滋病的良好环境。打赢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坚决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3篇

落实政策、综合防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探索模式、解决难点;推广经验、做好示范。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到年,达到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各项指标要求;到年,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蔓延的势头;到2013年,有效遏制性病的蔓延势头,实现性病的年发病率稳中有降;把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

(二)具体目标

到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区级各宣传媒体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定期免费刊播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的节目。城区主要街道设置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公益性广告。农村大部分村主要街道要有墙体艾滋病宣传标语。

2、到年,全区大部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3、在监管场所中,开展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及监测,检测采样率达100%.

4、从年起,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要必备有关的宣传资料,落实预防措施。

5、到年,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在全民中达到70%,在高危人群中达到80%,14—49岁妇女及青少年知晓率达80%,艾滋病病人及家庭成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6、区政府、镇办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率达100%,艾滋病防治政策宣传培训活动覆盖95%以上的镇办。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防治专职人员自愿咨询检测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镇办卫生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村卫生人员达70%以上,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的服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

7、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全区90%以上的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和流动人口。娱乐场所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业主达到80%以上,服务人员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HIV检测率达到95%以上。

8、所有符合治疗标准的本区艾滋病病人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存活并坚持治疗的艾滋病病人达85%以上;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

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100%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儿感染率控制在8%以下。

10、艾滋病致孤学龄儿童95%以上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城镇及农村经济困难的艾滋病家庭90%以上享受到有关低保、抗机会感染费用等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

到2013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区级各宣传媒体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定期免费刊播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的节目。城区主要街道设置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公益性广告。农村各村主要街道要有墙体艾滋病宣传标语。

2、到2013年,全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3、在监管场所中,开展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宣传教育。

4、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要必备有关的宣传资料,落实预防措施。

5、到2013年,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在全民中达到75%以上,在高危人群中达到85%以上,14—49岁妇女及青少年知晓率达85%以上,艾滋病病人及家庭成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6、区政府、镇办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率达100%,艾滋病防治政策宣传培训活动覆盖95%以上的镇办。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防治专职人员自愿咨询检测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镇办卫生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村卫生人员达70%以上,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的服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

7、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全区90%以上的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和流动人口。娱乐场所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业主达到80%以上,服务人员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HIV检测率达到95%以上。

8、所有符合治疗标准的本区艾滋病病人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存活并坚持治疗的艾滋病病人达85%以上;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

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100%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儿感染率控制在8%以下。

10、艾滋病致孤学龄儿童95%以上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城镇及农村经济困难的艾滋病家庭90%以上享受到有关低保、抗机会感染费用等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

三、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完善监测检测体系,及时发现感染者和病人。

1、继续加强艾滋病检测初筛实验室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建设,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咨询服务。强调自愿和保密原则,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进一步完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提供检测前后咨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并通过转介服务由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

2、完善覆盖全区的艾滋病监测网络,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监测、检测工作。不断扩大监测人群范围和数量,继续加强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体检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

3、建立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积极推进多部门间的艾滋病监测检测信息合作与共享,每两年开展一次高危人群规模估计及艾滋病疫情预测和评估。区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艾滋病疫情,并根据监测结果和疫情报告情况,及时掌握艾滋病流行动态,同时要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及时掌握感染者发病、死亡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二)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1、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制定宣传计划,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并将经常性宣传与重要时段集中宣传结合起来,把艾滋病防治的新闻报道与公益广告和专题片(稿)结合起来。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镇办广播站平均每周播放艾滋病防治节目不少于2次,每年自主开发2种以上的宣传材料。

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在城区及镇办的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在火车站、汽车站及公共交通工具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宾馆饭店应做好相应的艾滋病防范和宣传工作,在招待所和旅店登记服务台放置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城市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结合“12.1”、“6.26”“5.19”等主题日开展宣传活动每年3次以上,利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餐饮、建筑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有关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学校比例达到100%。

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在外出打工、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利用婚介所、婚姻登记机构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单位,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个体工商户、劳务输出人员接受宣传培训的比例80%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对羁押人员以艾滋病防治政策和干预措施为主的宣传教育覆盖率要达到100%。充分发挥妇联、工会、共青团、工商联等团体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和“15-49岁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覆盖人群的比例90%以上)等专项活动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反对社会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

(三)强化专业培训,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1、要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相关工作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各医疗单位配备专兼职防治人员,定期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2、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措施。认真总结近几年干预工作经验,健全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制订干预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预工作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动员各方面力量深入有关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开展预防干预工作;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积极配合,在有关公共场所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在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3、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发挥现有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作用,建立符合实际,有效、可行、便捷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服务模式。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和各医院要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免费提供相关咨询和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营养指导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积极倡导并指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对感染梅毒的孕产妇进行规范化治疗,对先天梅毒患儿进行医学随访和管理。

(四)严格血液管理

1、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

2、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将科学用血纳入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内容,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自采、自供临床用血。

(五)进一步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水平

1、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可及性。区卫生局要认真执行艾滋病诊疗技术规范,制定药品管理和治疗信息管理规范,统筹安排卫生技术人员、经费和设备资源,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按规定对相关人员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支持开展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服务。艾滋病定点救治医院,负责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医院应保证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门诊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救治工作。区疾控中心要加强治疗、随访、督导服药、心理支持、转诊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管理。保证流动人口和被监管人员的治疗需求。

2、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实验室检测和耐药监测。开展对接受抗病毒治疗人员的辅CD4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测。配合国家和省疾控中心开展抗病毒治疗人群耐药艾滋病病毒毒株的监测,为科学指导治疗和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制订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抓好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政策,积极开展有效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合作机制,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监测,对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诊断水平,加强预防、转诊、治疗和关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人,要纳入结核病防治规划及时治疗。

4、加强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老救助安置工作。区疾控中心要建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孤儿安置和免费入学的政策措施。将生活困难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和艾滋病致孤的儿童、孤老按相关规定纳入城乡社会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5、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救助工作。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个人的作用,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参加艾滋病关怀护理和救助工作,并对参加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

(六)切实加强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加强性病疫情监测和性病患病率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加强性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开展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2、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加大性病诊疗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行为。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七)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交流经验。

建立健全示范区艾滋病综合信息管理报告网络,实行季度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总结示范区综合防治经验、大力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在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同时,还要探索解决国家确定的工作难点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示范区的管理。

区政府成立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协调领导小组,实行政府主管领导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和任务,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的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负责整合本区所有艾滋病防治资源,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协调组织落实示范区各项具体防治工作,按照规定上报各种工作报表,及时搜集、总结上报信息和典型事例,开展工作实施进度和质量的自查。

各成员单位在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下切实做好各自工作。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防治艾滋病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发政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领导能力,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区财政局:按上级有关规定,合理安排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经费。公安局分局:打击和取缔、、吸毒、非法采(供)血活动;配合卫生部门贯彻、实施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法规、规章;支持卫生部门在易感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工作,参与有关调研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承担对被收容教育的、者及强制戒毒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看守所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管理,按有关规定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查与治疗。区教育局:负责区内普通中学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及性知识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和中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学生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培训;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的艾滋病监测管理和宣传工作。区卫生局:负责组织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与管理,制定有关技术标准,组织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艾滋病性病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对专业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开展健康教育;承担预防艾滋病性病活动的协调、联络任务,组织交流疫情和防治信息,提供技术服务,尤其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区计生局: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育龄人群中开展生殖健康、性安全和正确使用安全套,防止艾滋病性病传播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和技术服务;负责在育龄人群中合理推广、宣传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功能并具体指导使用安全套,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场管理工作;与卫生局共同落实孕产妇HIV检测。工商分局:支持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吸毒、贩毒活动;配合卫生部门执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规定,支持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区民政局:对因感染艾滋病致贫的家庭和个人,由民政局给予社会救助;扶贫办根据工作职责,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家庭的生产帮扶。区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按有关规定解决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支付问题;对有劳动能力又有求职要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流动人口的岗前培训中,使其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防范意识,保护其自身健康。区总工会、团区委、妇联等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针对工会会员、青少年、妇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维护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

(二)抓好能力建设

区疾控中心建立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和跨部门、多学科的艾滋病专家咨询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确定预防艾滋病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参与防治干预工作。

区疾控中心负责对各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的培训,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价水平。在医疗卫生行业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

(三)增加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

除中央拨付的工作经费以外,区政府将艾滋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艾滋病防治的经费投入,积极鼓励和吸引企业及个人捐资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承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设立专帐,加大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4篇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干预;研究进展

艾滋病作为一种不可治愈性传染病,让人们闻而畏惧。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艾滋病的高危感染人群,其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本文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干预措施以及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1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

在高校高校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水平不甚理想,相关报道[1]高校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率为52.1%。而且高校学生也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盲区[2]。

1.1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相关研究[3]报道显示在性生活活跃的时代,充分了解高校学生在年轻的年龄,性别和越来越多的可选性,和保护行为,使其成为性病和艾滋病的易感人群,而缺乏预防艾滋病知识,会影响他们的安全套的使用,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4]。

1.2 对HIV非传播途径认识不清

研究发现,区分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研究发现[5],高校学生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认识程度不高,而且对于传播途径很容易混淆,主要表现为对是否“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正确的答案是只有35.9%, 35.6%和46.5%;59%的高校学生认为常见的餐具也可以传播艾滋病毒/艾滋病,79.1%的高校学生担心共享厕所和浴室会感染艾滋病毒。

1.3 对HIV暴露防护知识了解不足且存在盲区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存在盲区的HIV职业暴露是指高校学生在各种原因下面对的血液、体液、污染事故受损皮肤或粘膜,或通过血液、体液含有艾滋病毒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可能感染艾滋病毒。暴露后,应立即做有效处理和报告到相关单位是具有意义的。2 对艾滋病的态度

感染艾滋病,因为在很多方面,不可治愈的,病死率几高 ,引起了全世界社会恐惧和歧视。面对人群常见人格羞辱,自我否定、严重的抑郁症和低生活质量[13]。艾滋病歧视不仅剥夺和损害面对的基本人权,使其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延误患者就诊,不配合治疗,也会导致破碎的家庭和社会秩序不稳定。

2.1 高校学生害怕艾滋病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恐惧艾滋病由于接触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89%的高校学生担心由于暴露感染艾滋病毒,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员,将来一定会避免艾滋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工作。56.6%的高校学生表示她未来的工作接触艾滋病患者会感觉恐惧;54.6%的高校学生害怕恐惧在同一课堂上有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但其他研究已经表明,高校学生的回避态度消极与艾滋病毒感染患者的自卑感相关。高校学生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表达了理解艾滋病感染者,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自尊,促使艾滋病感染者愿意就医,而非隐瞒病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学生在未来减轻艾滋病的恐惧。

2.2 高校学生面对人群的歧视艾滋病的态度

高校学生在面对人群的歧视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耻辱,拒绝提供医疗服务,延误治疗,歧视,隐私和过度保护。63.6%的高校学生在面对负面。而98.3%的高校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共事,甚至接触。高校学生来自中国、东亚、东南亚和中东的歧视明显高于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学生,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状态是地区差异,部分需要改进。3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暴露情况以及为何为易感染人群

高校对于艾滋病的知识来源途径多样,然而这些知识中不乏有许错误的信息存在,致使高校学生对该病的恐惧及心理压力极大,因而更容易发生HIV暴露。多达42.4%的高校学生在被感染锐利物刺伤或皮肤时,未能作出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加大了艾滋病感染及发病率。因此坚强对其正确的教育指导以及正确的应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性关系发生年龄提前化,以及结婚年龄的推迟化,使得正处于高校学生年龄的人员发生不合法性关系的不断增加,次导致了高校学生成为了易感人群。4 高校对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干预措施进展

传统方法不适合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我处理方法是,除了固定的单位将严格管理,他们建立友好互信关系,积极提供心理支持,积极配合。我们在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是,积极反对歧视,严格尊重病人隐私权,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方法”,使这个群体相对的管理宽松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5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进展 艾滋病死亡率高,对于该疾病的恐慌主要来源于目前全球未有针对艾滋病疾病的根治药物以及可用有效的预防疫苗。然而艾滋病疾病传播途径比较单一,而且特殊,因此仍存在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条件。即采取一切可以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学教育以及有效的行为干预是最为主要且关键的手段。

5.1 高校健康教育

高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化的对高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有针对性的且强有力的宣传和教育,使高校学生艾滋病毒/艾滋病的理解和知识,减少艾滋病的恐惧,让人们减少会发生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类型,远离艾滋病。

5.2 高校安全套的使用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HIV在感染患者的或阴道分泌物中大量存在,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在正常的时的摩擦轻微的损伤,还是时和直肠的损伤,都是HIV可以进入健康人体的主要途径,因此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该途径传播艾滋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艾滋病的发生率。在容易使生殖器粘膜,也容易制作粘膜通过破碎的坚持,在这个时候,艾滋病毒膜,进入被感染者的血液,通过传播。

总之,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模式的预防艾滋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的能力和未来面对的人群和卫生保健服务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的艾滋病KAP仍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在正确的使用预防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和低水平的知识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保护仍然是一个程度的。在未来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展各种干预措施的结合,关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歧视,加强职业暴露保护行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艾滋病KAP,促进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萍. 个旧市计划生育服务系统开展艾滋病防治服务可行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

[2]石朝凯. 2010-2012年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

[3]杨华. 大连市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5篇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威胁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艾滋病已渐渐由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慢性可控疾病。为了解沂南县近十年来防治艾滋病取得的效果,以便为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作者对2004~2013年沂南县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资料进行了收集分析,对前后5年各群体人员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13年沂南县防治艾滋病的各类工作资料。

1.2 评价内容

沂南县艾滋病综合防治中采取的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及对高危人群的救治救助情况;并对人群关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P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沂南县地处鲁东南低山丘陵区,总人口91万,辖15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72个行政村。近年来,省、市、县卫生局均对于本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2.2 宣传教育力度加大、疫情监测加强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治本之策[1]。本县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同时积极联合卫生、民政、计生、公安、财政、妇联、文广及工商等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建立网络直报艾滋病数据库,加强疫情监测。开展自愿咨询监测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监测情况见表1。

2.3 救治情况改善

定期到娱乐场所进行防治干预,对从业业主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及防治知识的培训。免费为高危人群进行救治与救助,尤其对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的孕产妇,凡到定点医院分娩的,均免除挂号费、治疗费、手术费等相关费用。具体干预救治情况见表2。

2.4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升高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并定期在城乡社区中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活动。各类人群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及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见表3。

2.5 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

与2004~2008年安全套使用率相比,2009~2013这5年间高危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显著增加,(P

3 结论

沂南县对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政府部门对于艾滋病的宣传及监测力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救治救助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各群体积极支持工作的开展,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升。人们对于艾滋病歧视与恐惧的观念在逐步得到纠正,这对于形成防治艾滋病的社会大环境是极为有利的[2]。

艾滋病有一般传染病的共性,更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防治,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价防治效果,争取更好的防治效果[3]。因此,我们的防治措施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能够使措施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目前,主要是将政府部门的工作能力,社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消耗量作为综合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建议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发病率、高危人群的监测覆盖率列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

本研究通过多人群,长跨度,多方位对艾滋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综合评价及改进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本县防治艾滋病的资金完全依赖于上级专项补助拨款,无地方配套资金;同时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有限,故仍需加强机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艾滋病的政策。

参 考 文 献

[1] 王陇德.预防控制艾滋病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3.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6篇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阻断;产科护理

艾滋病(AIDS)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之一,是胎婴儿感染HIV的重要原因。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的过程中将艾滋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造成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研究表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约为35-50%[2]。而通过孕期、产时、产后有效的干预,母婴阻断率可达98%以上[3]。因此护理干预在母婴阻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有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均为流动人口,年龄21岁-35岁,2例初产妇,2例为经产妇。4例在快速检测法检测发现后,经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二次复核确诊为HIV感染孕妇。4例患者在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过程中实施母婴阻断护理措施,所产4个婴儿经过18个月观察和血标本检测,抗HIV抗体均为阴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4例感染孕妇确诊后重点进行有关母婴阻断健康宣传教育。给予预防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母婴阻断知识等的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母婴阻断的意义,以得到孕产妇的积极配合。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发生宫内传播,艾滋病病毒可直接感染绒毛或通过破损缺口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垂直传播[4]。母婴传播也可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在分娩中与含有病毒的血液和宫颈、阴道分泌物接触从而发生感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的助产也会引起新生儿损伤和感染。母婴传播也可在产后哺乳时发生,新生儿吮吸了含有HIV的乳汁,通过口腔或胃肠道造成感染,尤其是产后3个月内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风险比单纯母乳喂养的高,因为混合喂养可能引起胃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胃肠道损伤可增加感染机会。

1.2.2应用阻断药物4例孕妇在HIV确诊后立即采取药物干预措施,根据不同孕周采用预防用药方案三(联合应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或方案四(口服奈韦拉平混悬液)[5],分娩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1.2.3婴儿护理4例婴儿均采用人工喂养,以婴儿配方奶粉为主,按时添加辅食,注意营养搭配,避免偏食与挑食。日常护理时加强婴儿监护,勤剪指甲,避免皮肤破损,母亲喂养时要注意防护工作,避免与婴儿发生体液接触,母亲皮肤有外伤时要戴双层手套或由家人临时替代。定期对婴儿进行访视,监测体格发育生长情况及疾病情况,合理用药,按时接种,多锻炼,增强体质,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

2结果

4例孕妇采用阻断措施,分娩后1年定期母婴保健及服用奈韦拉平进行预防用药,婴儿每隔3个月复检HIV抗体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4例婴儿在出生后和18个月复查时显示HIV抗体检测为阴性。生长发育良好。

3讨论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任务艰巨,流行趋势相当严峻,并且感染者中以年轻人为主,女性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迫在眉睫[6]。

针对艾滋病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干预措施,首先要建立保健服务措施,对确诊为感染HIV的孕产妇提供相关的知识,帮助其分析感染状况,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终止妊娠者,填写选择妊娠结局知情同意书,提供流产服务和引产指引,并给予有效避孕指导;对于HIV感染的孕产妇进行预防AIDS母婴传播服务及追踪观察,给予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免费提供阻断药物,婴儿实行人工喂养,避免垂直传播。对已经感染HIV的孕产妇进行耐心细致的咨询工作,从心理上给予她们支持,帮助她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对继续妊娠者,加强孕期保健,提供免费的抗HIV药物并指导其用药,立即采取后续预防AIDS母婴传播相关措施。对抗HIV阳性的产妇和婴儿进行追踪管理,采取干预措施,产后婴儿进行人工喂养,避免混合喂养,产后婴儿无异常情况即可按常规进行预防接种,满月后对婴儿每月定期体检,了解生长发育情况,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疫苗。在婴儿满周岁和18个月时分别行抗HIV抗体检测,必要时行抗酸鉴定检测。本组4例阳性患者经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后,到检测时间4例婴儿无一例HIV感染。

因此,通过对HIV阳性的孕产妇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在产前、产时和产后进行母婴阻断,可大大降低新生儿艾滋病感染率。因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妇女感染艾滋病是预防母婴传播最初级的预防措施,开展此项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婕,夏洁萍.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知情况[J].浙江预防医学,20l0,22(11):75-76.

[2]沈国平,邢建明,施旭斌,等.湖州市孕妇产前HIV、梅毒、乙肝和丙肝检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8):64-65.

[3]胡江.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468-2470.

[4]王临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7篇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措施

一、艾滋病的由来

1981年美国报道了31例艾滋病病例,这是关于本病的最早的报道.这些病例便预示着一种新的疾病开始流行。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译为艾滋病)。1988年,美国和法国专家先后分离出艾滋病病毒,关于这种病毒的来源,众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它起源于非洲中部,由一种猴子体内的病毒发生变异而成。当人们接触了带病毒的猴子的血液,便可发生艾滋病.

二、什么是艾滋病

1、艾滋病概念。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2、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艾滋病的防治措施

1、我国对艾滋病的防治措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所以预防要从这三方面着手。为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我国预防艾滋病工作小组已于1986年10月在北京成立。鉴于浙江省发现的头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注射进口血液制品所致,因而我国卫生部和海关总署从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出发,于1985年9月发出通知,决定禁止进口血液制品等多种形式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禁止从国外进口血液制品,同时加强对艾滋病的国境检疫。加强监铡1988年卫生部已明确规定把艾滋病列为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不少省市已自行开展对重点人群的血清检测。除卫生部成立预防防艾滋病工作小组外,不少省,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省级预防工作小组。

2、艾滋病的个人预防措施。艾滋病是世界性流行性疫病,目前无任何可靠药物能治疗和预防艾滥病,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奉病的传播才是根本措施。个人的防护必须建立在综合措施的基础上。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些个人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带毒者)发生性关系。二是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特别是不共用针头,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三是不与他人共用牙剧,剃须刀等易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四是不使用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五是女性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带毒者)应避免怀孕。六是被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污染的物品。

六、强化跨文化管理――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工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跨文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跨文化管理,就是要使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特别是要克服企业在国际经营中遇到的文化排他性,吸纳世界文化精华。在跨国经营中,跨文化管理对全球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产生着巨大作用和影响。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基本上都把跨文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与人本资源效率提升的重要战略,将中国文化融人企业文化之中,大量使用本土化经营人才,建立起融人中国本土的新型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我国企业应学习国外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经验,积极吸纳它们的企业文化管理精华。同时,在进行跨国经营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当地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消除文化差异,加强对跨国文化的了解,努力创造出多种民族优秀文化组合的企业文化,以适应企业跨国经营对文化管理的新要求,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艾滋病预防措施第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乡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禁毒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随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艾滋病流行蔓延的态势,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乡党委和政府对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极为重视,建立健全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近年来,我乡积极组织宣传、广电、科技、教育、计生、卫生、派出、防保等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为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取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深入,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认清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治本之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宣传工作的高度、深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切实把全乡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绩。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扎实开展全民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

根据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好《XX县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__—20__年)》和《XX县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实施方案(20__—20__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关于打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斗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投入到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中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二)总体目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更加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全民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及相关的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及宣传,在人民群众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同时,反对社会歧视,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民预防知识和防治艾滋病知识晓率,到20__年底,达到65。到20__年底,达到80以上。使群众防治艾滋病的常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明显增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大力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

2、坚持经常性与重要时段集中性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活动。

3、对一般人群以普及知识为主,对高危人群以结合干预措施的宣传教育为主。

4、重点好做农村和青少年、妇女及流动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5、认真把握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1、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

乡微波站要在“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6·14”国际献血日、“10·1”《献血法》纪念日前后每天播出不少于一次的禁毒、防治艾滋病和献血的相关知识,在每年6月科技宣传活动周中,进行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的发放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2、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骨干的作用

乡分管宣传副书记、宣传委员、防保站站长、文化站站长要负责完成乡、村、组三级宣传骨干的培训工作。针对辖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现状,各村委会设立1名宣传员,由计生宣传员兼任,宣传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以各种形式做好辖区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并负责做好宣传资料的发放和张贴工作。

3、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宣传网的作用

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在开展部门的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便,做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工作,提供适合农村人口的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宣传服务工作。在街天,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禁毒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4、继续加强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

将预防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学要对新生发放禁毒和艾滋病健康教育 宣传材料,每学年开设禁毒和预防艾滋病专题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无偿献血知识讲座不少于2次;小学高年级段在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内容;全乡各中小学校学生“五知晓”知晓率、防治艾滋病及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5;学校负责安排学生向其家庭成员进行预防知识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好“中小学生宣传教育活动”、“不让进我家活动”,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的目标”。

5、针对青少年、妇女、流动人口、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发挥群众工作系统的优势,抓好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并配合相应的干预措施。妇女要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列为“女性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预防艾滋病,健康便宜人”行动为载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对广大妇女特别是年轻女性和具有高危行为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计生部门要结合生殖健康教育,发放预防和防治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资料及健康手册,设立相关知识宣传栏。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领导

乡防治艾滋病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乡防治艾滋病工作。按照县级防治艾滋病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抓出实效。

(二)发动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