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1:10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第1篇

关键词:隔震 橡胶支座 经济

The seismic isolation technology for buildings

Abstract: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eismic isolation buildings with a focus on the technology of laminated rubber. And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rise buildings and the high-rise buildings on the seismic isolation treatment . Wit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economy we finally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seismic isolation buildings have a bright future.

Keywords: seismic isolation;laminated rubber; economy

一、引言

地震是我们在建造建筑物时永远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我国处于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欧亚火山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以及欧亚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20世纪以来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地震活动频率高、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是一个震害非常严重的国家。1900年有记录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到55万之多,占同期世界死于地震总人口的53%,地震成灾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近700万间。尤其是近期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使举国震惊,我们清楚地见识到了地震的威力,大片房屋倒塌,大量的人员伤亡使我们迫切地意识到发展新型抵抗地震灾害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要性。

传统的抗震方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物的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建筑物在规定的烈度范围内不发生破坏,这是一种刚性抗震结构,其地震反应是放大晃动型,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而隔震技术是将过去的硬抗技术改为软抗,是在建筑物底部和基础顶部之间安放适当的缓冲物,使建筑物在受到地震波作用后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同时让建筑物的位移主要由隔震系统承担,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产生的变形非常小,以达到防护目的。一般来说,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只是抗震结构的1/4~1/12,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度。通过这种以柔克刚的方法可以使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较小的伤害。

二、隔震技术的发展经过了早期的萌芽阶段与现代的发展阶段

(一)基础隔震技术的早期阶段

基础隔震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合浩藏于1881年提出的,认为先在地基上纵横交错放置几层圆木,圆木上做混凝土基础,再在混凝土基础上盖房,以削弱地震传递的能量。

1909年,美国的J.A.卡兰特伦茨提出了另外一种隔震方案,即在基础与上部建筑物之间铺一层滑石或云母,这样地震时建筑物会发生滑动,以达到隔离地震的目的;

1921年,美国工程师F.L.莱特在设计日本东京帝国饭店时,有意用密集的短桩穿过表层硬土,直接插到软泥土层底部,利用软泥土层作为隔震层。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附近同类建筑毁坏严重,但这个建筑却保持完好;

1924年,日本的鬼头健三郎提出了在建筑物的柱脚与基础之间插入轴承的隔震方案。1927年,日本的中村太郎论述了加装阻尼器吸能装置,在隔震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这一阶段,虽然有了清晰的隔震概念和一定的隔震理论基础,但限于当时的水平与条件,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未被很好地研究与开发。

(二)基础隔震的现代阶段

随着地震工程理论的逐步建立以及实际地震对结构工程的进一步考验,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采用大量的强震记录仪对地震进行观测,使人们较快地积累了有关隔震及非隔震结构工作性能的定量化经验,从而对早期提出的一些隔震方法进行了淘汰与升华。其中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体系被认为是隔震技术迈向实用化最卓有成效的体系。

1984年新西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幢以铅芯叠层橡胶垫作为隔震元件的4层建筑物;1985年美国建成第一座4层的叠层橡胶垫隔震大楼加州•圣丁司法事务中心;1986年日本又建成一幢5层高技术中心楼,采用铅芯橡胶垫。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0多个国家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这项技术已被应用在桥梁、建筑,甚至是核设施上。截止目前,世界上大约已建成了3100多幢基础隔震建筑。

常见的隔震技术有叠层橡胶支座技术、砂垫层隔震技术、石墨垫层隔震、摩擦滑移支座隔震及橡胶隔震支座与摩擦滑移支座联合隔震。这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是叠层橡胶垫支座隔震技术。

隔震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而成,并经过加工使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首先,隔震支座有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和较小压缩的变形,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此外叠层橡胶垫支座还有很大的水平方向的变形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可以隔离水平方向上的地震分量;第三隔震橡胶支座具有弹性复原特性,地震后可以使建筑物自动恢复原位。采用隔震橡胶垫支座的建筑物,设防目标一般可以增加一个等级,传统抗震建筑的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设计合理的基础隔震建筑可以做到“小震不坏,中震不坏或轻度破坏,大震不失去功能”

目前,我国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体系发展迅速,已经用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但是高层建筑与低多层建筑相比还有其一些本身的特点。首先,高层隔震建筑的上层结构不能满足刚体假定,高阵型反应分量的影响不可以忽视,不能以结构第一阵型为主确定上部结构反应;二是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水平地震力产生的倾覆力矩较大,在较大强风和地震力的作用下隔震支座中可能会有拉应力产生如何避免隔震支座中拉应力的产生成为一个重大问题,第三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自振周期都比较长,所以必须进一步延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本周期,已达到更好的效果,低弹性、大变形支座的开发在强震和强风地区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三、隔震技术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的应用

对于低层和多层建筑,由于其主要是砖砌体结构体系,由于砖砌体的材料脆性性质,其整体性极差,以及砌筑质量的高离散型,其抗震性能较差,历次震害统计中表明,砌体结构受到的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目前,在设计使用中,多层楼房局部跃层、错层越来越多,沿街大多出现底框建筑,抗震性能极差,居民装修使结构的损害较大,在地震来临时其抗震性能令人担忧。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隔震技术主要应用于低层和多层建筑中。

序号 地点 层数 结构类型 建成时间 高度

1 汕头 8 R.C框架 1993 27

2 西昌 6 砌体混合 1994 17

3 澄海 8 R.C框架 1995 26

4 广州 7 R.C框架 1997 21

5 太原 9 R.C框架 1997 29

6 太原 20 R.C框架 1997 64

7 杭州 7 底框 1997 22

隔震在我国部分地区住宅中的应用

近20年来,基础隔震技术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仅日本就已经建成1300多栋隔震建筑,我国到现在也建设了300多栋隔震建筑,与传统抗震建筑相比,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减震效果在几次地震中得到检验隔震建筑的最大水平加速度仅为传统抗震结构的1/3~1/5。

从技术方面来讲,隔震技术的研究在抗震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较早,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制订了隔震建筑设计的规范和相关标准。但是,从工程普及角度讲还远远不够。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工程抗震界,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抗震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而对具体的经济指标的评价做的不够,这样往往导致研究与实际工程脱节,使得大部分的人认为采用隔震体系会导致建筑物的工程造价大大提高,其实正好相反,采用隔震技术建造的房屋从长远角度讲会使建筑物的成本下降。

同非隔震建筑相比,基础隔震建筑在技术经济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第一,在结构造价方面,增加的部分有隔震部分的设计费用;隔震构件的费用;隔震层上增加一层楼面的费用;隔震层引起的工程量的增加费用。但是由于利用了隔震技术使得基础费用降低,由于隔震技术使得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增加了一个等级,使得墙体变薄,结构构件使用上也变少,带来了一定的费用降低。

第二,由于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而橡胶是一种极易老化的材料,一般的使用寿命最多达到60年,所以使用基础隔震技术相应的增加了维护和拆除的费用。

第三,由于隔震技术使得上部结构墙体变薄,相应的带来的效果就是使用面积的增大。

第四,采用隔震技术一般可以使建筑物的高度增加一层,这样就可以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五,我们分析建筑的经济效益时不仅仅要分析表面上看得着的经济问题,还要研究其隐含的经济问题。隔震技术能够降低房屋的地震作用,使房屋在地震中不易破坏。同时也能减少地震所引起的火灾等次生灾害,城市瘫痪、社会长期不安等,尤其是人员伤亡(据统计,在地震中所导致的人员伤亡90都是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而隔震技术能很好地减少这些次生灾害。

再次,是基础隔震技术对技术要求相当的严格,就拿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支座来说:(一)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体系的动力特性不仅随着结构体系的不同而变化,而且与安放位置的不同也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时不但要进行相应的概念设计,而且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动力分析,合理、准确地把握动力响应才能保证做出准确安全的设计。(二)在隔震结构中要真正做到基础与上部结构隔离,还需要进行一些关键部位的构造处理。如低层楼梯与主体结构的隔离处理;上下水、煤气、供暖及配电管道穿越隔震层时的柔化处理。有一方面处理不当,都会使结构在地震中遭到巨大的损失。(三)除此之外,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层对施工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隔震层的位移不能受任何原因的干扰和约束,施工时不能损伤隔震器及其附件,并要求隔震器的安装要有较高的水平度以保证在受到地震作用时能够完成复位。

四、结论

综合分析可以知道,基础隔震建筑大大降低地震灾害,由于上部地震作用减少,结构跨度、进深可增大,结构构件减小使得房屋的使用面积增大,虽然房屋的建设费用增加了一些,但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较少的增加了结构造价,较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降低社会损失方面,其效果更加明显。有专家从广州、太原、西昌等地隔震技术建造的房屋进行经济评估后得知,隔震房屋比传统抗震房屋节省土建造价为:7度减少1%~3%,8度减少5%~15%,9度减少10%~20%。特别是在高烈度区,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比采用原来的隔震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多建造1到2层,土地更加节约,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隔震建筑与传统的抗震建筑相比,不论是在减小地震灾害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有其较大的优势,故隔震建筑是未来建筑控震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存在于隔震建筑中的一些难点如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遇到的如拉应力的处理,以及高寿命橡胶的研究都是现在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张树忠,董福琳.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9,6.

[2]葛鹏.我国住宅中隔震技术的应用[J].特种结构.2005,4.

[3]高峰.隔震:建筑工程抗震新技术[J].生命与灾害.2009,5.

[4]谷达伟.隔震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12).

[5]吕百龄,李和平.隔震橡胶支座的特性和应用[J].减震橡胶.第25卷第4期

[6]卫彩霞,吴会平,吉柏峰.基础隔震建筑的全寿命经济评价的研究[J].特种结构.2009, 3.

[7]鲁红涛.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在多层建筑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04,4.

[8]王东卫,张燕,李永刚.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原理及工艺研究[J].减震橡胶。第25卷第3期

[9]丁运芳.建筑基础隔震加固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09,148.

[10]刘永胜,魏雪梅.砖混结构隔震橡胶垫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 13.

建筑技术第2篇

关键词 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关系;协调发展

建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结构设计、新材料应用等多方面的技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人们的审美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其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艺术与技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通过完美的结合,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关系概述

技术与艺术在建筑领域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的研究课题,很多人都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就二者究竟是抗争还是融合进行讨论,但是终无定论。其实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建筑的产生而存在的,并且被人们感知和进一步发展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技术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建筑本身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都会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物必须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要求,以大众的眼光为标准去实现建筑功能。建筑艺术随着时代的审美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实用功能的进一步需求,促使建筑技术不断发展。 建筑艺术的发展不仅离不开建筑技术,而且往往是以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依据的。

建筑往往会因为一项新的建筑技术的运用,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欢迎。建筑师为了使建筑能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往往会去寻求更先进的建筑技术。这从侧面说明了建筑艺术对建筑技术有推动作用。影响建筑艺术的因素,除了建筑技术外,还有政治、宗教、文化、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特别是某种建筑思潮对一定时期的建筑的影响。正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影响因素,才使得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等出现五彩缤纷的建筑艺术形象。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是建筑所具有多重属性表现之一,技术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技术是物质的,艺术是精神的。

二、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能否协调与统一,和谐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二者的和谐与统一:

1.树立全新的建筑艺术形象,提高建筑技术

不同时代,不同建筑技术,不同建筑艺术形象。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实用性、享受性、外观的各种形态的追求,建筑师们不断尝试新的努力与探索。希望通过尝试建筑物的技术与其艺术达到协调。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社会风气、人们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建筑的发展当然也有重大影响。比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发达,这样的环境使得人们的审美观较之前的朝代有了巨大的发展,所以当时的建筑物人们审美为前提来建造。在人们普遍的需求下,建筑技术就得提升。今天,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日新月异,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不仅要有实用性,而且还要具有观感。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加强技术的监控,以保证建筑物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协调,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成为都市人的首选,因为清水混凝±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浇注成型.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均匀,外观大方、优美,建筑完成以后只要在混凝土表面刷上保护剂,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的修饰。就可以直接以浇注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作为装饰面。外观看上去自然大方。这样的施丁技术符合现代人的追求,所以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并且大量运用于建筑建造,相对的,建筑技术就得到很大的完善。

2.加强建筑技术研究,促进建筑艺术升华

建筑物造成就离不开技术支持,技术是建筑成为可能的有利保障。没有技术的支持就谈不上艺术的发展。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房屋是用石头砌成的石屋以及木梁柱式结构形成的水面“湖居”。当时的建筑技术主要为打石砌石和砍树架梁。奴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使建筑技术获得进步,罗马人开始使用石材、天然混凝土、建成较大跨度、宽敞空间的建筑。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艺术发展。在建筑方面,建筑技术的发展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技术相对成熟,才能要求艺术的存在。我国清朝时期,建筑技术成熟,所修建的皇宫气势宏伟,赋予美感,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因为清朝的建筑师总结之前的经验,建筑技术更为丰富,更为先进。

3.实现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和艺术观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性价值理念,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理念就是生态可持续。没有一个时代的建筑可以对它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的最新成就视而不见。技术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反技术、艺术如同向建筑即文明本身宣战一样站不住脚。技术是造福人类的潜在能源,它们实实在在存在着,错就错在它的应用方式。高技术不是其本身的目的,它是实现社会目标和更加广泛性的可能性的一种手段。对于人的存在而言,建筑艺术的进步,就绝不仅仅指物质上的丰裕和改善,而首先是看这种变化是否朝着有利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的方向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说正是与这种思考有关。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出现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回应。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要求把技术不再作为“自然之挑战者和世界之缔造者”的铁碗手段,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建设性的和人性化的手段。

建筑技术第3篇

建筑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形式。建筑艺术属于建筑建设的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随着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对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进行满足,这就促使人们在技术上不断革新发展。很多时候,艺术性的追求往往使人们在思想意识形态及物质技艺上不断提高,而新的艺术需求也将会带来巨大的技术革新。总之,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调关系。建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对建筑艺术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意义上来说,技术越是先进,越是能够解决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就越是能够达到一定的自由形式和艺术美学境界。而建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建筑艺术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手段,同样也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所以建筑界上一直有这样一种定论,在技术上趋于完美的建筑,在艺术效果上很可能差强人意,但是在艺术上达到一定美学价值的建筑在技术上一定是卓越的。当然,由于受到审美观念的制约,建筑结构只有在逻辑关系上体现出艺术美,才能够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创作的完美契合。⑤

二、处理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

建筑是一门物化了的艺术,通过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它既要满足建筑学、科学技艺以及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客观规律,还要满足人们的文化物质需求,能够给人以最大化的功能享受与美学体验。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时,应以建筑技术为基础,对艺术进行考究,使艺术性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且在处理两者关系时,要因时因地而异,对建筑所在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及生活进行深入考据。只有在发展我国建筑艺术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将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推动我国建筑文化的承袭与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建筑。

(一)提高建筑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发展

高技术性和高艺术性的建筑不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想象凭空产生的,而是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两者的协调关系时,要注意对物质文化的考量,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对建筑物进行艺术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建筑艺术的超前性,使其既根植于现代文化土壤,又高于现代审美,进一步促进审美观念的革新与发展。因此,建筑师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能够将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不断强化建筑的艺术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审美观往往受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审美上也日益发生着改变,而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在建筑艺术上得以呈现,所以每个时期的建筑物都是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在建筑上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美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管理监督,还要保证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统一,强化建筑的艺术特质。

(三)提高建筑技术,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

建筑技术第4篇

【关键词】技术的理性;艺术的感性

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既要满足使用的功能要求,又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得到身心双重舒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将技术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应用,使二者共同协作,产生共鸣。为了更加形象,下面结合实例对这一意向进行阐述。

这一实例就是百北居住小区2004年商贸楼工程,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1933平方米,其中一号商贸楼1100平方米,二号商贸楼744平方米,住宅楼10089平方米。一、二号楼临锦江大街而建,二者之间是百北居住小区的东门。一号楼局部三层,二号楼二层,结构均为全框架,功能均为商贸用房。住宅楼紧邻一、二号楼,位于小区内。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将技术与艺术合理应用到工程当中,共抓住了5个设计要点:

1、总平面布置——正负之间的零界限:

世间大多数物体都不是真空存在的,而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这样,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建筑则更需要与环境相结合。

该工程南侧为吉林油田二钻办公楼,西侧是吉林油田百北居住小区,东侧主立面与锦江大街平行,至锦江大街与临江路交汇处局部向西转96度角,从而北侧与临江路平行,并与临江路旁一栋六层住宅衔接。

在总平面上,该工程处在一个分界线的位置,正面面临的锦江大街是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光璀璨;背后是油田职工安居乐业的百北小区,基本上是动与静的结合之处,就像正数与负数之间的“零”一样,起着衔接与分隔的作用。对于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区域,首先在总平面上,底商与内部住宅之间以道路相隔,这样的处理,可以使住宅尽量少的受繁华街道噪音与灰尘的影响,满足了居住环境安静舒适的要求。另外在建筑高度处理上,这两座建筑尽量加大高度,一号楼还局部升起为三层,从而形成了一座围墙一样的屏障,隔绝喧嚣,包容平静。而且高度的处理还对功能使用与造型变化有所帮助。这是在纵览大局方面进行技术控制和艺术的联想。

2、平面布局——百家荟萃,各取所需

建筑的功能不同,使用对象也会不同。该建筑的功能明确,全部为商贸用房,理所当然使用对象也只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可是仔细考虑,购买商贸房的用户也是千差万别的,经济宽裕程度不同,经营项目不同,经营方式不同,个人喜好不同,因此平面设计时,在满足结构处理的条件下,把多种户型与面积选择带给商家,各取所需。

如一号楼每户均为矩形,层数有二层、三层之分,面积有大小之分。二号楼均为二层,1—2轴处一户为矩形,面积略小,其它为矩形与扇型相结合的户型,面积略大。建筑的室内空间高度足够满足使用要求,因为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尤其一层使用率高,室内装修较复杂,所以将层高定得略高些。

3、外观设计——欢快的乐章,舞动的音符

外观的设计给人以直观上情绪的影响,建筑之所以让人感到美,是因为它给人的感官传达令人愉悦的信息。现在,建筑已不仅仅是一个遮风蔽雨的栖身之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还被要求以更高的艺术美学价值。人们需要五光十色的世界,需要充满活力的世界。工作、生活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行走于美景纷呈的街道上,如同蜜蜂蝴蝶快乐地穿梭于缤纷花丛中,这样的世界才可以使眼睛更加明亮,心情更加开朗。该建筑的外观设计思路,就充分抓住这一主导思想,整体造型具有现代感,立面设计活泼生动,就像一曲欢快的乐章,而其中的各个元素,就像乐章中跳跃的音符。

大门两侧的不规则五边形立面是整个乐章的主旋律。体型凝重,意境却欢快。它的重心较低,虽尺度较大却不失稳重,除此以外,它奇异的形状、上升的气势、深色玻璃幕上鲜明的点缀,以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向人们展示着它朝气蓬勃的一面。转角处的弧面外挂玻璃幕熠熠生辉,起着承接与转折的作用,并体现一定的韵律感。来往于交叉两条街道上的路人,都会为之眼前一亮。本建筑的制高点为屋面上方的大板。它位于建筑局部三层处并出挑,二三层处的玻璃幕墙就象穿插在主体建筑中的玻璃盒子,让厚实感的主体墙面嵌入通透感的玻璃建筑,体现一种虚与实、沉稳与灵动的对比。在此,屋面大板沿侧墙折而向下,直达地面。在屋面处,大板由4轴处升起的圆柱作支撑,并出挑4.5米,板面作圆形透空处理,尽端作弧线凹入,从而使之更显轻盈。本建筑是临街建筑,临街立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和人性化建筑风格,在面向小区居民的背立面上也从未疏忽,既有外挂玻璃幕、大板等建筑构件,又有细节的体现,虽不如主立面丰富多彩,却另有一分清新淡雅。

在两建筑之间,突破了以往常规的立面式大门做法,设计成拱廊形,四组柱子纵深排开,柱顶以梁相连,梁上四个圆拱之间穿插着若干不锈钢圆管,这样,将单纯的大门功能延伸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人们穿越大门时,可以感受到立体空间的影响,同时,阳光透过圆拱与不锈钢管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光影变幻的效果,从而使静态的建筑中蕴涵着动感。

在建筑色彩与材料的运用上,主墙面为了与住宅建筑相配合,运用的是浅黄与棕黄两种颜色面砖,上浅下深。装饰处一律用玻璃与铝塑板,因为质地轻,造型结构易处理,并且视觉效果显著,具有现代感。大面积处用白色铝塑板,这样可以与主体建筑在观感上有效结合,浑然一体;局部运用红色铝塑板,看起来色彩热烈奔放,实际上这几处是经过仔细斟酌而确定的,意在画龙点睛,增加颜色上的跳跃性,视觉上的冲击性,使整个建筑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凸显其个性。在它们的协助下,建筑的形象更具感染力,轮廓与线条更加鲜明。另外,青灰色镀膜玻璃的运用,有利于内部功能和外部观感双重作用。

整个建筑造型上着重体现出一种生机活力,并隐含着一种健康自然的精神。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内部要适用,外观上要悦目。本设计通过形态、颜色、质感几个方面,将建筑的魅力传递到人的感官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4、结构设计——力与美的结合

建筑风格的充分体现,离不开结构的支持。在这里,力与美相辅相成,完美结合。

一、二号商贸楼为现浇(局部三层)框架结构,基本柱距为6米和6.9米两种,开间和进深尺寸较大,平面布置灵活,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结构计算上采用了PKPM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通过TAT软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经过多方案对比和反复试算,确定出梁、板、柱等构件的合理尺寸。在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降低了造价。

紧邻商贸楼的是三栋住宅楼,基本户型均为90平方米标准型,但屋面由原来的平屋顶改为坡屋顶,由钢屋架、方钢檩条和蓝色彩瓦三部分组成。屋面设计采用了STS软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使结构安全与经济合理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屋面平改坡虽然增加了屋面工程的一次性造价,却省去了以后频繁的屋面维修费用,延长了住宅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外观造型方面也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5、系统工程设计——建筑的经脉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其中的系统工程就象是在全身周转运行的经脉,位置虽不显眼,作用却不可忽视,没有它们,建筑就会失去生机。

系统工程设计分为水暖电信四个部分。

供排水系统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的要求。由于本建筑为商贸楼,为方便使用要求,在每户只预留上下水口,连卫生间位置也只预留,并未设分隔,这样在用户装修时增加了选择的灵活性,并降低了建筑造价。

在采暖设计中,管线布置在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方便。散热器选用传热系数大,型式美观的散热器类型。

该建筑在用电设计上满足用户的照明需要及基本的用电器使用,并满足了用电的安全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通讯方式的进步,每户还考虑了电话、闭路、网络方面的需求。

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在建筑中注重合理性,也充分考虑了室外接入管网的便利性,为整个建筑充分发挥其功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在该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已从内到外将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辉映,即满足了建筑的适用性,又满足了建筑美观大方的要求。在建成后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布局合理、户型适中、建筑造型独特,成为居家置业的一片乐土。不但吸引了众多商家来此投资,也成为街道上一处引人驻足的观赏风景,为锦江大街增色不少。

在建筑设计中,有了技术,会让图纸上的梦想变成现实,有了艺术,会让钢筋水泥的丛林充满生机和活力。技术与艺术的合理应用为一个建筑的秀外慧中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技术与艺术的合理应用将使建筑设计这一乐章旋律更加美妙悠扬。

建筑技术第5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 电气技术 发展 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现代建筑中,其现代化的体现不仅仅是建筑所能满足的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应通过各种创新技术让人们能得到高附加值的服务。人们在这样的建筑里除了可以满足居家功能以外,还应在建筑物里得到建筑电气所能提供的便捷服务。随着人们对现代化的家居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建筑内要安装大量的建筑电气。如:楼宇照明、智能电梯、空调、通信设备、安全监控等等。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增多,现代化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另外,建筑电气所关联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多,各种电气应用与其它学科交叉特征的现代建筑电气技术时代已经来临。

一、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概述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建筑电气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建筑整体发展而言,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有着独有的特征和内涵。具体表现在电气技术的应用方面,其不仅仅具有现代化、智能化的特征体现,还需要协同和关联其它很多学科的技术。当前现代化的建筑中应用的建筑电气设备,已经从以往单一进行划分和应用的电工类、电子类、控制类和信息类设备逐渐形成结合供电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下的系统。这种综合下的系统使得现代建筑物的智能特征越来越明显。建筑电气的应用已不再是单纯的设备应用,而是综合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的应用系统。建筑电气综合运用到其它不同的技术、设备是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未来建筑应用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建筑电气技术正在向综合电工、材料、电子、控制以及信息等多个学科结合的应用方向发展。并且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内,与多种学科交叉与融合正成为未来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

二、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电气技术成为智能建筑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人们对于建筑群的功能需求的特征日趋明显。而信息化作为城市建筑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当前建筑电气技术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另外。建筑防灾、防火、以及反恐等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与之关联的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中最重要的体现。

(一)建筑电气技术与监控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在建筑中采用计算机集中进行监控的方式,但由于多项综合应用技术的发展缓慢,也使得监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较差,监控系统速度发展较慢,但是随着我国进入到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使得我国建筑监控系统和技术装备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其发展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就是现场总线体系结构以及软件系统平台与工具的应用方面在建筑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

2.就是在建筑监控系统中,对于实施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以及实时网络操作系统都进行了升级,大大提升了其可靠性,使得建筑监控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以太控制网络,并加大对其在建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3.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筑监控系统中以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成为近年来建筑监控系统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

4.就是随着多项以网络控制为主的新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如:OPC技术、web技术以及TCPNP技术的应用逐渐与建筑监控系统进行融合,使建筑监控技术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二)建筑电气与通信网络技术。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体现。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通信网络的应用,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以及楼宇电话通信网络等,这些通信网络的应用使得智能建筑可以实现对于建筑的信息管理。由于我国会受到建筑的居住环境和地域气候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性,智能化住宅成套系统和产品难以成套从国外引进。因此,我国智能住宅相关所需的各种产品,通过自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条独有的智能建筑产业链。随着宽带网进入智能建筑小区以及智能化建筑规模的扩大,进入二十一世纪,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又提出了“数字化社区”

的理念,随着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现代化建筑的发展逐渐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和阶段。

“数字化社区”的提出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建筑以及网络在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数字化社区”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城市施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单元节点,同时,随着“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尽早实现“数字化城市”创造了条件,也为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创新电子物流等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未来趋势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还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的城市化整体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旧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加速城市化建设。我国政府近几年来不断积极调整产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针对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作用下,“智能建筑”、“绿色建筑”逐渐被提出,充分表明了国家在鼓励发展节能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决心。未来智能建筑随着建筑电气技术的创新发展,将逐渐结合各种绿色技术实现智能化“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的实现离不开各种智能化建筑电气。由于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其建设理念跨越了建筑物本体而形成的一个大的集成系统。绿色建筑的实现必须依托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绿色建筑的应用中将集合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特别是智能化、信息化的应用。但是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其中有大量与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相关的研究有待我们不断进行发现和探索。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指引下,“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实践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极大的推进了各项节能与环保技术的新标准。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绿色建筑中,对如何选择电气设备以及选择何种材料成为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供配电系统中采用低损耗的铁磁材料制造的电机与变压器以及高效节能的光源等。随着多种建筑模式的提出,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绿色化已成为我国未来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晓峰.小议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J].科技资讯,2009,(3):84.

建筑技术第6篇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建筑技术第7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电气;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普及应用,以及人们对节能、管理高效,安全便捷建筑的需求,智能建筑 (Intelligent Building,IB)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1]。建筑电气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神经网络”,将信息和自动化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系统进行集成和服务管理的优化,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基础。同时由于智能建筑对建筑电气技术的依赖,从而为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将着力探讨智能建筑和建筑电气技术的结合,以促进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科学合理的应用。

1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其后智能建筑在美、日、欧及世界各地得以兴起。我国的智能建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建成了一批智能大厦,发展势头之猛令世人瞩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中给予了智能建筑的定义: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2]。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是基于其中的各种智能化系统完成的,如图1所示:结构的上层为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IIS);中间层为信息化应用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ystem,ITA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公共安全系统(Public Security System,PSS)三个智能化子系统;下层为信息设施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nfrastructure,ITSI)。建筑的智能化技术将专用系统发展为智能化集成系统,同时可以将各种前沿技术巧妙灵活的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使其作用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图1 智能建筑的结构框架

2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是以建筑物为平台,综合利用各种前沿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包括电力电工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从而在建筑内创造出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的一门学科[3]。

2.1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特征

在低碳生活方式日益得到推崇的今天,智能建筑电气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1)建筑设备监控以降低能耗为中心。对智能建筑进行能耗监测,通过所得的实时及历史能耗数据,对建筑物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能耗水平进行评估,进而通过智能控制、最优控制等策略使其能耗数据达到最优化。

2)信息服务以三网融合及物联网应用为核心。发达的信息技术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模式,信息服务无所不至,互联网、电话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的互联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以信息传感设备和互联网为支撑的物联网,其以分布式智能管理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实现家电、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办公用品在物联网中的分布式智能管理,智能建筑中就需要密布物联网的节点。

3)智能处理安全事务。传统的安防系统是以依靠人工视觉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依靠人工听觉的防盗报警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建筑中的安防系统依靠智能传感技术,采集安防信息,由于探测到的信息繁杂,人工处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各类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如面容比对分析系统、区域防范分析系统。智能建筑中的火灾报警系统的变革包括[4]:一是应用光纤传感、视频遥感等技术丰富火灾探测机理;二是通过为火灾探测器增加处理核心及相关智能处理程序,使之成为智能探测装置,以提升火灾报警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三是实现城市消防控制中心的互联,实时信息共享,构筑协调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

2.2 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2.2.1 智能建筑照明控制系统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智能建筑通过最优化的灯具选择、合理的布局安排以及总线和星型相结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其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建筑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实现节能和各种特殊控制效果为目的,其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5]。

图2 智能建筑照明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2.2.2 智能建筑的供配电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的供配电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以实现用户侧的合理用电、集成利用与智能建筑相关的分布式电源、用户侧与供电侧的信息交互、集中的可视化管理以及故障的迅速发现及处理。

2.2.3 智能建筑的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的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仪表、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建筑中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以及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迅速自动化处理,节约时间以及实现“无人值守”系统。

3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适应智能建筑的需求,同时新技术的选用应遵循实用、可靠、经济的准则[6]。分开来说,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经济方面考虑,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应尽量通过使用稳妥、实用的新技术简化系统的设计,从而降低总体投资成本。

其次,从设计方面考虑,智能建筑的系统和设备的选择因地制宜,既要满足智能建筑的使用要求,又要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现,切勿片面的求新、贪全。

最后,从运行方面考虑,由于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使用寿命长,且基本都处于全天候的运行状态,因此在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中应格外注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4 结语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设计极大的缩减了建筑的能耗,同时由于采用智能设备及开放式的通信接口,实现了设备及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了建筑的高度自动化及智能性,有理由相信建筑电气技术会在智能建筑这个舞台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唐红,史艳红. 基于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柔性融合的思考[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5(38):225-228.

[2]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3]洪元颐. “建筑电气”的概念[J]. 建筑电气,2010,1(29):3-5.

[4]程大章. 低碳城市与智能建筑电气[J]. 现代建筑电气,2010, 1(1):1-3.

[5]李丽萍. 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探讨[J]. 煤炭技术,2012,3(31):256-258.

[6]孙阳. 对建筑电气技术与智能建筑热点问题的探讨[J]. 民营科技,2013,1:227.

建筑技术第8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优化与结合;可持续发展

目前,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不再仅仅只是表面的绿化工作,而是深入到建筑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运用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进行施工,构建良好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尽量减少装饰材料的损耗。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满足住户对空间需求、舒适愉悦、视觉美观、绿色环保的基础上,做到有效的优化与结合绿色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所在。

1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

绿色建筑技术,指的是在绿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加大力度降低对环境污染与能源损耗,让人类能够拥有舒适、美观、健康的室内居住环境的同时,有效的协调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要根据建筑类型、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等综合进行考虑,虽然不拘泥于统一的形式,但是追求的建筑效果都是一样,这不仅符合现代建筑行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国情。

2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优化与结合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只有根据住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建筑设计,才能取得更好的建筑效果,以此推动整个建筑领域的向前发展。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主要包括室内与室外两方面,而绿色建筑技术,是深入到建筑设计的深层,注重的是后期的可持续效果,与建筑设计相互结合,相互优化。

2.1建筑工程项目规划阶段的设计优化

在建筑工程中,项目的规划阶段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实地勘察与调研,对建筑工地进行全方位的深入了解。首先,对施工中的噪音、光、通风等基础性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尽可能的利用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建筑材料的耗损,要注重对室内环境的通风设计与室外环境的生态环境设计。建筑的布局形式,应该遵循冬暖夏凉的基本原则,从而达到日照情况良好与能够充分利用土地使用率的目的。同时,在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上,应该采用屋顶绿化、生态绿化等多种绿化方式,达到隔热、防尘、降低环境污染、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尽可能选用性能高、耗损低、耐久性好的新型低碳环保型建筑材料,结合先进的绿色环保节能技术,从而实现资源的可回收、可循环、可再生的利用;其次,由于影响建筑规划的因素比较多,且在不同施工阶段也会有不同情况出现,为此,对于施工的总平面应该进行多次的、深度的优化,以确保后期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不要因为任何不利因素而对施工造成影响;最后,在实施绿色建筑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加大对新型装饰材料、新型施工技术、新型施工设备以及新型施工工艺的利用。运用新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及智能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

2.2建筑工程项目气候适应性设计优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中,气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与污染,从而导致很多地方的气候条件都表现出了极为恶劣的情况,通过简单的环保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改善,为此,在施工中,应该对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进行优化。首先,施工中应该选用低污染、低成本、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的整体施工,以此来降低天气因素对建筑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绿色建筑的思想理念,使得建筑能够对周围的气候环境进行适应,同时应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建设保护性的建筑。

2.3建筑工程项目形态与节能设计优化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形态的设计与节能的设计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此,在进行形态设计时,不仅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应该注重绿色建筑技术的充分体现。由于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对于建筑的需求和要求也相应更加强烈。因此,如果形态设计与节能设计能够取得更好的建筑效果,相信这能够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从而确保后续施工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优化与结合绿色建筑技术,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朝着低成本、低消耗、低碳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道路发展。将绿色技术与建筑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人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星.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0).

[2]林艺清.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选择探讨[J].福建建材,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