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手教师论文

新手教师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05 18:06:19

新手教师论文

新手教师论文第1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广东茂名525200)

摘要:现阶段,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于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研究都在不断深入,与此同时,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毫无疑问,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界定是研究专家-新手型教师的前提,为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专家-新手型教师;概念界定;经验;教师理论研究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4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104—02

基金项目:广东教育研究院2014年度教育研究课题——专家-新手教师教学准备的比较研究(GDJY-2014-A-b216),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2013年度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专家-新手教师备课的比较研究(2013GSKT08)。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曾春燕(1984— ),女,广东信宜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数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对于教师理论的研究已经从关注教师成长发展转为专注教学专长方面,尤其更加强调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之前,人们对于专家-新手的研究并不深入,其应用范围也仅仅局限于象棋、物理等个别领域,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被应用于教师职业认知方面。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可知,对于任何一个教师,都需要经历一定的转变过程,最终才可能实现由新手型向专家型教师的华丽转变。其中,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研究专家-新手型教师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条件。那么,前人是如何界定专家-新手型教师的呢?国内外又有哪些异同呢?

一、国外学者对于专家-新手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毋庸置疑,在研究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时候,首要的前提便是对其相关概念加以界定。纵观国外相关理论综述,一般集中于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研究,包括知识结构、经验积累以及有关的认知技能,等等。其中,根据著名学者Bereitier & Scarda malia的研究,可以将那些具有丰富知识与相关技能的人纳入到专家范畴。而所谓专家型教师自然是在教学方面具有某种特殊专长的教师。[1]另外,美国心理学家Sternberg 也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具体特征上对专家型教师进行了客观分析。根据他的观点可知,专家型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解决教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更强、拥有更高的创造力等特征。[2]与此同时,Sternberg主要从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区别入手,并分别从教学经验、理论知识以及洞察力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3]除此之外,Leinhart、Brandt等人借助于不同的方式对专家型教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借助于测验分数,即利用学生的实际成绩进行判定。第二,根据权威人士的个人主观判断,这里所指的权威人士一般是学校各级领导等。第三,结合客观条件,如教师的工作年限等标准来判定。[2]

二、国内学者对于专家-新手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学者似乎更倾向于实践研究的方法。然而与文献中的Leinhart和Brandt等提出的三种方法又有所不同,[2]他们是综合考虑了教师的教龄、职称和业绩来界定专家-新手教师的。

具体来说,有以下界定:

张雪明将那些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称为专家型教师,与之相对的是,那些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经验较少的教师被称为新手型教师。[4]

田江把工作年限在十年左右的、实践成果特别好的骨干教师称为专家型教师,而把刚刚进入教师队伍、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称为新手型教师。[5]

孟迎芳将专家界定为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而新手型教师则是那些刚刚接受过师范教育、初入职场的新教师。[6]

曾涛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理论可知,专家型教师往往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都能称得上是专家型教师,因为除了要考虑工作经验之外,还需要结合工作年限、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判定。[7]

苏晓林把新手型教师界定为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已经过教育实习)或参加工作年限在五年之内的教师;[8]而且,根据苏晓林的研究,可以将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作时间在五年之上的老教师纳入到熟手型教师的范畴。

潘振华把拥有高级职称且工作教学达十年以上,或者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的教师纳入到专家型教师的行列中;[9]另外,根据他的理论研究,凡是拥有二级以下职称的教师都只能被称为新手型教师。

连榕则在全面考虑教师的职称、工作年限以及工作业绩等的基础上,将教师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专家型教师,即具有特级职称或者高级职称且工作年限达15年以上的教师;熟手型教师,即工作年限处于6~14年之间且参加过特定教师培训的教师;新手型教师,即具有三级或者三级以下教师职称且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下的教师。[10]

三、本文对于专家-新手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从国外关于专家-新手型教师的两种界定和国内关于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界定可以看出:

(一)从本质上看,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理解及最终结论是相通的。具体来说,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专长的程度方面。国外理论研究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界定是从定性研究层面上来体现他们的教学专长的程度的;国外实践研究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界定和国内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界定都是从定量研究层面上来体现他们的教学专长的程度的。无论是教龄、测验分数,还是职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知识、效率以及洞察力等方面的差异。

(二)理论研究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界定是定性的,较为模糊,在教育研究中难以使用。因此,我们往往更愿意选择文献中Leinhart和Brandt等人所研究的理论方法,[2]因为这些方法更加简便、实用。必须承认,有些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划分标准并非完全一致。例如:有的人认为教龄在0~5年之间、职称在二级以下的青年教师可以被定为新手教师,有的人则认为新手是指工作经历短(一般不足三年)或教学经验不足的中学教师。这种不一致性使得在研究数学教育中专家-新手型教师差异的过程中,在识别专家-新手型教师的角度依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说,一旦缺乏这一条件,理论研究者便难以实现正常对话,最终对二者的差异也难以进行合理剖析。况且,专家-新手型教师的定量界定也并非绝对。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专家-新手型教师的概念界定上,要兼顾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方法。本文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特色,并利用教师的工龄、职称以及成果等各项指标对教师类型加以判定。其中,专家型教师就是拥有高级职称、工作教学达十年以上的教师,或者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新手型教师就是拥有二级以下职称的教师或者进行第一轮任教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张胜.两位教师的反比例函数教学[J].中学数学研究,2008(7).

[2]黄如英.专家-新手型教师作业批语比较的现状调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7).

[3]潘贤权,连榕,李亚真.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教学动机特点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6).

[4]张雪明.透视课堂提问——“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6).

[5]田江,李丽,周福盛.师范生课堂教学行为的新手——专家法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6]孟迎芳,连榕,郭春彦.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

[7]曾涛.专家与新手教师的研究及培养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3).

[8]苏晓林.高中新手-熟手型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D].苏州大学,2006.

新手教师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青年教师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有其成才的基本规律。研究专家型体育教师有助于发现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从而缩短从任教到成为专家体育教师的过程,有利于在高等学校中培养优秀体育教师。目前时于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规律缺乏研究。文章从这方面进行探讨,为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目的

教师是一所大学办学的主体,教学质量是一所大学的生命,教师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青年教师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从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有其成才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需经历一个发展过程。研究专家型体育教师有助于发现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从而缩短成为专家体育教师的过程,有利于在高等学校中培养优秀体育教师。目前对于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规律缺乏研究。所以本文从这方面进行探讨,为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提供理论的依据。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专家型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教学差异

调查与观察研究表明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课前计划、课中教学反馈和课后评价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而新手教师则比较关注课时计划细节,关心如何完成课时计划而很少考虑课堂情境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它是一种比较简单、比较孤立的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有一套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反馈;而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含糊,常常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反馈。在课后评价上,专家型体育教师和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影响教学目标的评价活动,而新手教师则关注自己的课堂表现和他人的评价。

调查问卷研究认为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和对教学洞察力的区别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首先,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具有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对大学生特点认识的知识、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环境等知识,他们不仅在知识的量上多于新手教师,而且比新手教师的知识整合得更完整;不仅在质上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大量的依靠个人感悟或经验获得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缄默知识。他们不仅在程序性知识技能和策略上优于新手教师,而且在陈述性知识的内容和组织上也不同于教师新手,能更好更快更及时地在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自动化。其次,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他们依靠广泛的经验能迅速完成多项教学活动,并使教学活动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第三,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富有洞察力,他们能鉴别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对教学中的问题予以恰当的解答。

专家型体育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策略存在差异。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取得的教学效果差别反映了他们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新手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道合理的教学策略到底是什么。教学策略失当,不符合学生要求的情况时常出现。

3.2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Berliner(1998)在对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五阶段理论,Berliner认为,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约经过2-3年,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手教师,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手教师经过3一4年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成为胜任型教师,这是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基本目标。此后,大约需要5年左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成为业务精干型教师,其中部分业务精干型教师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成为专家型教师。本文参照其理论结合高校体育实践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

3.2.1新手体育教师的特征。新手体育教师是经过系统的体育学习,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师。他们尽管具有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理论水平,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但毕竟对大学体育实践了解不多,大量缺乏的是体育实践经验,更谈不上有什么实践的智慧和缄默知识。新手体育教师教学专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新手体育教师是理想化的;{2)新手体育教师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地依赖特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3)不能有效利用教学反馈与学生沟通。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了解与教学有关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对于他们来说,经验积累比学习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3.2.2熟练新手体育教师的特征。这一类体育教师究其实际发展水平而言,他们还处于体育教师群体最低层次。无论就其本人而言,还是从学校的要求来看,青年体育教师都有继续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并逐步掌握了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2)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所提高,处理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3)经验对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提高,但还不能够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4)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

3.2.3胜任型体育教师的特征。这时青年体育教师就会出现分类、分化发展的情况,绝大多数青年体育教师会从全面掌握和提高自己的体育教学技能技巧入手,继续第二阶段的转变进程,成为教学基本功日渐扎实娴熟、教学经验日渐丰富、教学实效日渐提高的合格体育教师,他们在继续强化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发展的同时,更侧重于系统的体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有些体育教师却在此时走向了它途。在这一阶段,体育教师分化成四类:一是有知识和理论水平却缺乏教学技能的体育教师,二是技能型体育教师,三是经验型(实践型)体育教师,四是学者型体育教师。胜任型体育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1)他们的教学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区分出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并选择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达到教学目标;(2)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对于成功和失败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3)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快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的程度。

3.2.4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的特征。对学者型和经验型体育教师来说,这时的关键是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学者型体育教师要重在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灵活运用,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体育思想或信念,同时更要注意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技能、技巧。在课堂教学技能和技巧上做文章,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用自己的实践来发展自己的理论。而经验型体育教师则要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上下功负,力图把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体育实践智慧(默的知识)转化成明确的知识。要加强体育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不是盲目实践,使自己的体育教学行为科学化、规范化、理性化。这二类体育教师都要以自己的教学个性类型为条件,通过系统的反思来整合,抓住薄弱点,把握关键,突破高原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融合,成为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该阶段体育教师的最突出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他们对教学中出现的与以往教学情境类似的情况能直觉地观察与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2)教学技能方面接近了认知自动化的水平;(3)教学行为已经达到了快捷、流畅和灵活的程度,这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结果。

3.2.5专家型教师的特征。要真正成为专家型教师光靠单纯的理论学习、实践经验发展的整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以自己的学科性质特点为基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不仅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更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或体育理念,形成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个性化的体育科学研究就成为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系统的科学研究既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又丰富和发展教师的体育教学理论,实践发展成理论,理论演绎成新实践。专家型教师不仅实现了先进理论与科学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推动了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发展。

3.3影响青年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健康成长的因素

3.3.1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信念和专业态度的形成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必要前提。体育教学信念是人们确证、认定、坚信并执着追求的体育思想和体育理想,是支配体育教学行为的内驱力,体育思想和体育理想一旦上升为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信念,就会成为其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愉快的追求。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信念不是体育教师头脑里固有的,除了理论指导,经验总结,更是通过对己有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的审视、反思和辨析,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和探索,敢于坚持自己深思熟虑的体育教学观念,并不懈地确信、格守、实践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体育教学信念。从这个角度看,体育教学信念是体育教师教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3.2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掌握和反思是体育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手段。首先,就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而言,可将体育教师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即体育教师所具有的基础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即关于体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这意味着,在已掌握了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学科知识之后,大量的本体性知识学习未必是个体迅速成长为专家教师的有效方式,且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同时,条件性知识也只有在具体实践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功效,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要求体育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历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如果一个体育教师仅仅满足于已知经验、知识和技能而不进行深入的反思,不管其实际教龄有多长,其真正价值也只是经验、知识和技能的重复,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成为优秀体育教师或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精神,要带着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审视从他人那里学习来的经验,审视一切正在使用的方法与技能。他会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会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有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型的体育教师。

3.3.3完善的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所必备的。体育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没有一种完善的技能技巧与教学策略,再好的体育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践知识与经验、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与教学策略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策略是在培养和自我的主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体育教师技能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训练,这直接导致了体育教师教学策略水平低微、教学技能欠缺。所以,在师资培训中,缩小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差距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教师技能训练。

3.3.4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主观动力。教师必须自觉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要达此目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是强烈的内部驱动力。因为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机会,因而学生也完全可能在体育技术方面领先于教师,因此,教师应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并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否则,必将为社会发展和竞争所淘汰。

4结论与建议

4.1专家型教师、业务精干型体育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差异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不同是全方位的。

新手教师论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课堂拓展;网络教学论坛;几种模式比较;博客;QQ

随着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人文课堂教学效果显得愈发重要。人文课程的改革依赖教学内容的更新,师生间信息的流畅互动,而工科人文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却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探讨人文课堂向互联网延伸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期转变传统人文课堂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方式,并通过几种论坛教学模式的比较,探究网络时代教学论坛的最优化模式。

一、高校人文课堂向互联网拓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高校人文课程长期以来存在教学效果无法保证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人文类课程是通过大量信息材料论证观点。因此,必须追踪最新案例,跟上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获取前沿信息。使课堂由教师单向掌握知识、输出知识的传统模式,向网络时代群体共享教师引导的信息模式转变。其二,学生对人文类课程兴趣不高,是由人文课程本身的普遍性和易识性造成。如今人文教师已无法仅凭自身研究领域获得的理论成果,获得具有网络背景的大学生的认同了。但这并不代表传统教学方式行将消失,相反,教师作为的真实价值和本质意义由此彰显。教师既是知识而且是学科思维系统和方式的传递者,又是人文精神和通识教育的传播者。但是,受互联网的影响,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人文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亟需改进。于是本文意在探讨网络化人文课堂教学拓展的崭新模式:即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络平台,借助新媒体,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延展为全网络教学模式。所以,人文课程的延伸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可行的渠道。

二、高校人文课堂拓展的几种网络教学模式比较

网络论坛:高校人文课堂网络化延伸的师生互动模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它是对课堂内容信息资源的扩充、增添、置换和更新,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更具颠覆性意义。笔者参与了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2012年年会。会上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介绍了该课程近年来的课堂延伸式网络论坛教学模式。他们的主要思路和措施如下。[1]1.网络论坛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各类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以及练习题,使学生有了课外自学的空间和自我训练的依据。2.为打破课堂考试的空泛无效性,网络论坛建立大学生语文水平指标体系与题库建设,以及一套课外自学系统和随机测评体系。编制了两千多道测试题。3.推进网络化交互式教学模式改革。从2004年起,南开大学陆续建立了大学语文精品课程“4A网络教学平台”、大学语文教学论坛。他们依托网络环境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分化,确立了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网络课堂为重要辅导手段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学论坛的使用,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交流和写作训练的场域及教育实践基地。南开大学网络教学论坛主要设立板块有:(1)网络自修:网络教学平台提供30分值的选择题,全面覆盖教材,促进学生自学;(2)网络写作:教学论坛设立10分值的学生原创写作板块,通过经验值的控制,激励学生撰写各类文体的帖子;(3)网络互动:建立教学讨论板块,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点和资源共建,将指出教学失误或补充有效材料的帖子列为精品,并折算到考试成绩中;(4)网络杂志:教师在此发表自己的论文和创作,定期制作电子杂志供同学评议。同时展示学生的精品帖子;(5)名家课堂:邀请校内外各学科专家录制授课视频供学生观看。网络论坛有内部公开性和规范性,在教学管理上更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工科高校人文课程亟需建立完备的网络教学论坛,囿于工科院校教学论坛推进缓慢,加之建论坛需要人力、经费,所以私人网页中的博客、QQ就成为一种便捷式适合推广,成本低、效果尚佳的论坛替代模式。博客和QQ教学论坛———网络教学论坛的便捷化延伸为了尽快实现人文课堂的延伸,许多工科院校的教师曾经尝试过用博客和QQ取代论坛的先行做法。博客[2],通常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内容是以文字为主结合了图像、网站的链接及读者互动式留言或评论。笔者在西北工业大学大学语文课上,曾开辟了博客教学论坛:“李老师大学语文论坛”[3]。教师将该博客的用户名和密码告知参与课程的学生,师生共同发表文章。将新媒体的全民性、个人性和即效性运用到课堂延伸环节。在博客分类处还标明课程班级的名称:如“2012年某学期大学语文选修课班”“十三院汉语课小班”等。学生进入博客发文需标明班号和姓名。教师在文下写评论或点赞。对点赞或评论的同学予加分奖励。另外,教师可以在博客通知,将教学资源上传给学生。这种小型的网络论坛,有其师生分享性,情感贴近性和文字品评性等优点,通过发表机制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品评。尽管这个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博客写作,链接师生博客互动,但因版面限制还未扩及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操作的水平。另外,笔者于2015年还建立了人文课程公共QQ群。QQ群[4]是一种基于即时通信(IM)软件。由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共享文件等多种功能。是一种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密切交流空间。教师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与QQ群衔接,是传统教学和时尚互动空间的联盟。这个交流平台比起博客更具随意交流和对话性特点,师生关于教学的讨论灵活高效,但由于QQ空间是年轻人的生活交流模式,课堂组织易流于松散,距离感的打破,教师身份的传统意义逐渐瓦解,加之网络的随意性和学生环境的宽松性,使交流欠缺严谨的组织管理。但随着课程的完结,该QQ号便失去作用。网络教学论坛则长期存在。新媒体中微信的功能特点及作为教学平台的有效性分析新媒体的迅速创新迎来了由腾讯开发的手机微信时代。微信[5]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微信可加好友、聊天和在朋友圈文字、语音、图片等精彩内容内容。微信也是现代教学的补充形式,它对上面所谈网络教学平台空间形成有力的覆盖及冲击。现在微信所拥有的使用人数、使用时空渐居所有新媒体之首。而手机已成为当代人流的主要媒介。微信摆脱了以电脑为必备条件的其他网络平台的限制,将手机的交际性和互联网生活的虚拟性结合,体现网络时代远程生活模式的方向。特别是微信低廉的网资消费,显现出相对短信、电话和电脑网络收费的优越性。这样价廉高效的新媒体首先占据了广大校园学生群体,课堂上手机越来越作为强势媒介与传统教学媒介争夺着话语权。随着获取信息的公开化和互通性,人文课程的教师必须利用微信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但微信平台既涵盖其它教学空间的优点,相较其它论坛空间又有明显的不足,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微信平台通过手机进行沟通交流的,手机中包含有教师个人的权益和隐私,50人以上的班级容易干扰教师的个人生活,人数过多也不便加老师为微信好友。其二,微信平台尽管可以利用聊天群作为人文课堂的延伸,将网上的信息输送给学生。而它所提供的文件往往属于社会性时事和一般案例,对那些具有一定深度的图书资料,它的下载空间十分有限,无法下载专业书籍或案例。其三,尽管微信通过朋友圈阅读名家文章比较便捷,但大多数文章尚未经过严格筛选和确认,不适合作为教学的入选文章。其四,微信中的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以及自媒体(如荔枝FM等)、公众号的加入,都可以促进师生交流,但是,由于微信的载体较小,只可以作为教学中的辅助措施,不能当作主要的教学平台使用。其五,微信主要以传递信息方便迅速价廉为特点,但除了载体的便携性外,其功能与QQ、论坛、博客差别不大。微信全方位覆盖生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利用它作为一种教学平台还有限制和不足。另外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的存在,使得QQ和微信的交流方式存在限制,教师的权威性不容忽视。

三、高校人文课堂拓展的网络论坛教学模式选择的初步结论

综观高校人文课堂拓展的几种网络论坛教学模式,可以初步得出以下选择性结论:网络论坛教学模式更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它有博客的文章和点评,没有QQ交流的频繁干扰,又适合论文和试题库建设进行答题操作。教学论坛还可以以BBS论坛形式,发帖、上传论文以延伸阅读,进行话题讨论或教学辅导。当然,微信和QQ的单聊空间便于教师同学生的思想交流和心理辅导,便于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这在笔者实践中已经做过成功尝试。通过以上各类网络论坛和新媒体的分析,我们得出,BBS或其他课堂拓展式教学论坛是比较适当的人文课程网络教学延伸模式,也是现阶段可以基本满足课堂拓展需要的完备性手段及模式。它可以和其它新媒体和网络空间论坛一起,弥补人文课堂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资源和形式上的不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于人文课堂教学的紧迫要求,使得课堂教学向实用性、研究性、互动性发展,满足人文课程人性化、信息化的学科要求,将工科高等院校的人文课程所应有的通识性、感染性、分享性特点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

作者:李亦文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参见百度搜索“南开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南开大学文学院Copyright@2005-2007),zypt.wh-pu.edu.cn/2007-2008/%CE%C4%D1%A7/nankai/0103.html,2015年6月5日查阅。

[2]参见百度百科“博客”,baike.baidu.com/link?url=duy2eX5KKpuO84VLZb-2ou5uPLEc6GhHsegiwWyes9X4TrZU6QpHL2ZCPtuQEeGRJYqhqamEt5S8yvdAcJSXQFLIK798PZAPHrNvJ4mxft3,2015年6月5日查阅。

[3]参见网易博客“西工大李老师大学语文论坛”,dxywxdwx.blog.163.com/,2015年6月5日查阅。

新手教师论文第4篇

    1.语文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如果说备课是一个总揽全局的过程,那么课堂教学则是在其指导下具体实施目标的重要环节。如何不折不扣、高效地完成备课中确立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人才选拔机制和各种考评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的影响,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不良现象。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学生的聪明才智被湮没,个性得不到张扬,主体性、独特性得不到体现,学生失去了“完整的人,独特的人”的特征,完全变异为木偶,任随教师的摆布,彻底失去了自己的见解,面对千奇百态的世界,如置迷阵,丧失自我。

    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是要让学生能单独面对问题,独自解决问题,而不是守株待兔等待一成不变的事物、现象自投自己知识的窠臼;是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因循守旧,顽固不化。

    2.现今的社会已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仅靠单纯接受、存储、传承前人的知识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盲"一词的概念已不仅仅指没有知识文化,不会写字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单独正确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富有创造创新的能力。这也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修修补补"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来扭转课堂沉闷、枯燥、低效的局面已经于事无补,徒劳无益。而应彻底地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可以说,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得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摸索、探求新的有用教法,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性的呼唤。创造新的教法已经如箭在弦,势在必行。

    二、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真正“个体”完整的人,许多语文教师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了这场革旧布新的浪潮之中,新的教法如雨后春笋。如今的课堂已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守旧教师很少可见,“布新”课堂日益增多,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师生双边活动频繁,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呈现,“以教论学”的思想已慢慢深入人心,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可喜的现象。

    无庸置疑,这些新的教法是经过一番周密的构想、思索和长期揣摩运用才最终出阁登场的,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扭转低效、死寂的课堂教学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广运用这些新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a.“碎问碎答”,肢解课文;b.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缺陷;c.不同教师运用相同教法所取效果大相径庭;d.热闹的课堂,积极的互动,茫然的学生。因此我们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用理智的态度来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新的教法不断趋于完善。

    三 语文课堂教法创新应着力协调的几组关系

    1.语文课堂教法创新与“问题”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归根结蒂是由师生共同生发问题构成的。不管是教师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正确、全面的分析、理解课文,还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阅读文章,都与“问题”休戚相关。因此无论教法如何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对问题的研究上。为什么在教法创新过程中,会出现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茫然少获的现象呢?就是因为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不足。高明的老师往往能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牵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有的老师却流于热闹的形式,没有深入研究问题,形成碎问碎答、肢解文章的低效课堂。因此,设置问题和提问是课堂教法创新的前提,根本。只有问题恰到好处的设置,才能改变以讲析为主的课堂结构,形成以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拔为主,学生占有大量时间自己学习的主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结构,从而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最具高效呢?

    ①问题的总括性

    所谓总括性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经过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的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这样的问题应是高层建领瓴,独成体系板块的。师生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能有所收获,通过对不同总括问题的探讨,最终能形成对文章或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教师在其中的任务是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各自独立解决问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思考的同时,也可向他们提供一些诸如资料背景等有关线索。这样的问题不仅可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无序等种种弊端,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②问题的可论性。

    问题的可论性即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有讨论的价值,而不是简单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要想问题具有可论性,教师应抛向学生“论题”而非“论点”,因为只有论题才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成功后的喜悦和再探索的勇气,才能让学生在今后学习中遇到类似的内容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阅读文章的本领、技巧。

    教师在设置可论性问题时,不能故弄玄虚,故作神秘,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即认真研习课文,找寻文中值得探究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然这样的问题应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并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不能一眼望穿。教师还应该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亲其师”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通过小组、班级的讨论、交流、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一致和具有确定性的认识。

    ③问题的分层性。

    这关涉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不同水平,知识结构的学生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不能用一根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深悉班上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然后根据文章内容确定由浅到深的层次进行提问,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集体参与的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使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到小有小进,大有大获。第二,教学不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重复,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应存在差异,但距离过大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差异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能够消除的。因此,教师在呈现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应将学生引入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基础,也就是根据文章内容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由一个主干牵引出若干支流,又由支流共同支撑起主干,最终形成整体理解。这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会让学生面对问题时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寻源与找支的分层问题能使课堂教学形成鲜明的思路,形成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④问题的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是指所设问题不是死胡同,只有一条思路可循,答案也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单一的理解,更不能为教参所束缚。应具有“横看秦岭侧成峰”的多样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多种观点并存的情况教师首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善于发现,思考,然后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进行指引,既不能当“好好先生”、“不错先生”,更不能一棒子打死。开放性的问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并富有创造的锻炼,往往能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2.语文课堂教法创新与教学工具、手段的关系。

    现今许多语文教师把先进的教学工具、手段的运用理解成课堂教法的创新,认为要想使课堂教法有新意,就必须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技术,于是课堂就成了展览机器、物品的场所。其实他们混淆了教学工具、手段和课堂教法的概念。教学工具、手段是物质的具体的东西,而教学方法是粗象的指导规则和程序。教学工具、手段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法而采用的配套部件。合理地利用教学工具或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但是盲目、不加选择地乱用就是舍本求末了。例如,有的教师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忽视了板书。实际上,教师的板书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思,如果你用屏幕打出预先设计好的结论,不就等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了自己吗?这样的课岂不成了拷贝课、复制课吗?“新”在何处呢?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学工具、手段与课堂教法创新的关系,摒弃那种运用了新的教学工具、手段就是教法创新的体现的观念,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挖掘和发挥出各种教学工具、手段的优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创新的教法,同时又要认识到它们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慎用它们,切莫贪多求全。

新手教师论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师知识; 实践性知识; 在线实践社区; 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问题的引出

当前,针对教师知识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几乎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而受改革愿景所要求的课堂实践中的变化最终将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教师而言,需要他们进行大量的专业学习以面对课堂实践中如此之大的变化,并且如果教师没有专业的支持与专业的指导将很难达成教学改革的愿景。[1][2][3]

有研究者指出,课堂是教师们学习的强大的情境。[4]教师们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能够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认知,包括信念、价值观、动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等,且一个有效的实践性知识应该能够调节和管理课堂活动。[5]按照情境学习理论,教师的专业学习可以被理解为参加社会性的有组织的活动的变化,且个体知识的应用作为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6][7]教师的专业学习应该被视为一个积极的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和将某种文化同化为广泛的社会实践的过程。[8]为此,“建立一个基于教师实践‘声音’的知识基础,是改善作为一个专业教学状态的条件”。[9]换而言之,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研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使教师能够运用其实践性知识合理地指导他们自己的实践。[10]

按照情境学习的基本框架所设计开发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COP),是一种面向教师专业实践领域和一段时间内积累起的领域专业知识,即实践性知识,并通过围绕某些问题、解决方法以及观点的互动来发展社区成员共同的实践,以多种渠道将教师的工作场所与其专业学习进行联结,并以多种方式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与教学实践行为改进的学习型组织。[11]

本文以作者所主持的COP中的“高质高效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远程学习圈” 活动为基本的研究情境,从个案研究的视角,试图分析:教师构建其实践性知识的特征与规律,以及成熟教师与新手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上的差异。

二、文献探讨

(一)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是一种支持成人通过日常的社会实践学习而不是聚焦有意设计的课程来支持学习的学习环境,实践社区是一个自组织的非正式学习系统。[12][13]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实践社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许多国家都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项目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创造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可扩展的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社区。[14]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支持其成员构建资源密集型的多种非正式专业发展活动,例如远程师徒结对或同侪互助等活动,[15]为实践社区的发展提供支持(Schlager & Fusco,2003),[16]新手在实践社区中会逐渐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就如同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向专家们的学习,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式学习。[17]

影响实践社区成功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共同利益的特点和共享共同利益的目标,[18][19]社会互动与积极参与,[20]以及分享与协作。[21]

教师在实践社区中的知识共享是教师保持持续专业发展的核心,持续的专业发展要围绕着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共享途径来促进教师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最终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22]由于实践社区成员拥有公共的知识,他们知道怎样沟通以及将知识用最有用的方式显示出来,故延伸到整个组织的实践社区是传递经验、专业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的理想渠道,[23]实践社区中的知识也由此保持一种灵活的方式,是一种动态性的知识,而不像存储在数据库或手册中的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实践社区不仅是一个大的信息交换与解释的节点,[24]而且实践社区还可以有效地把人与技术联结起来,实现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面向实践的知识网络。

(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知识建构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迄今还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定义。[25]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指导教师行动,因此,实践性知识是体验式的、程序化的、情境性的、特殊性的和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课堂情境中的知识和在与课堂有关的设施中实施有目的的行动中所运用的知识,[26]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它既是在实践中建构的(in Practice),又是关于实践的(on Practice),还是指向实践的(for Practice)。[27]与实践性知识相反,科学的或正式的知识是抽象的或命题式的。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建构的途径。[28]学习(Learning)与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不同。学习是一个内在的、几乎不可见的过程,其结果是学习者信念、态度和技巧的改变;相比之下,知识建构被看作是一个创建和修正公共知识的过程,知识建构是通过创建公共目标,小组讨论,综合想法,以及创建新的认知人造物的过程来得以实现的。[29]知识建构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建构是学习社区的一项活动;(2)知识建构要聚焦具体的问题,学习者要对其进行持续的和深度的探究;(3)知识建构中的探究通常在小组中进行,是由某个学习者发起的;(4)小组的共同目标是达到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5)小组中的交流与对话是严肃认真的,集中于解释和表达学习者个人对问题的理解;(6)在小组中需要把个人的理解进行公开;(7)知识建构是在小组中通过协作、反复讨论并持续对观点和解决思路进行修正,逐步达到收敛和一致的过程;(8)教师是知识建构的推动者和专家型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30]

(三)基于知识建构的波普尔模型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于1979年提出的科学知识增长分析模型理论,他认为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

Chitpin 和 Evers的研究指出,波普尔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教师专业知识增长的数据,并且他们开创了使用波普尔模型来记录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型可以用公式1来表述:[31]

P1=>TT=>EE=>P2 (公式1)

公式1中的P1代表识别问题,即教师利用他们已有的对教育情况和先前知晓的理论来选择他们在日常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式1中的TT(Tentative Theory)是用于处理被识别出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或者试探性理论。公式1中的EE(Error Elimination)是排除错误的过程,这来自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波普尔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证伪的和需要被修订的;当用于解决问题时,教师的试探性理论可能会对错参半,因为,教师的试探性理论并不总是同实践的背景相联系,实践提供了可以检验试探性理论问题解决能力的环境,因而排除错误的主要特征是测试或批判并修订试探性理论,使其能够生存或者解决问题。公式1中的最后一项P2是确定一个新的问题,即由被修订的试探性理论派生出来的,这也是“波普尔循环”的再次开始。

当一个周期的连续的波普尔循环取得认识上的进步后,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会增长。这会体现在每一个随后产生的试探性理论(TT)能够解决更重要的问题或者受到较少的反驳,同时与前面的理论相比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内容。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可视化的在其实践性知识上的进步轨迹,是一种跨越了波普尔循环序列的、连续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案的集群。[32]为此,在本研究中作者也将使用波普尔循环有效而简捷地描述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增长与发展的过程。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社会互动是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最强指标。[33]为此,本研究针对作者主持的“高质高效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远程学习圈”活动,按照社会网络相对中心度的降序,[34]从参加该活动的几十名教师中抽取了排名在前四位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即抽取了互动性最强且处于学习圈核心位置的四位成员。这四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除W老师为新手教师外,其余教师均为成熟教师。作者收集了这四位教师在远程学习圈中的发言帖子、教学设计文本、教学反思日志、访谈记录和教学行为改进调查表等资料。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并配合以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提取4位教师实践性知识波普尔模型中的特征数据。分析的流程有:进入研究现场、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编码、分类、命名、建立理论/模式和深入诠释共8个步骤。[35]其优点是:(1)可以综合进行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研究;(2)可以通过对文字等媒体的分析,为研究提供一种历史的或跨越时间的文化情境的研究视角;(3)能够从概念和关系两个方面近距离接触文本,并且可以统计分析从文本中获得的编码,以了解文本的意义;(4)为研究人类思维和语言应用的复杂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视角;(5)是一种相当“精确”的研究方法。[36]其局限性是:(1)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2)当运用关系分析达到一个比较高层的解释的时候,容易产生累计错误;(3)比较容易缺乏理论基础,或过于随意地得出有关关系和影响的推论与解释;(4)减少了复杂文本的内容,趋向于将复杂文本高度简单化;(5) 容易忽视文本的情境。为了有效克服内容分析法的局限性,作者使用了访谈法加以配合,并提供补充研究的补充证据。

在本研究中访谈法主要用于收集四位老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的补充证据。统计分析法用于分析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规律性特征,即对内容分析法所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再分析。

(三)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即QUAN-QUAL方法,[37]保证研究的效度,其基本原则是从多个角度或立场收集有关情况的观察与解释,并对它们进行比较,以帮助研究者消除只依靠任何一种数据收集来源和理论做研究时可能形成的偏见,由此既可以保证研究的效度,也可以比采用单一定量或者定性方法对一种现象认识得更充分。[38]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波普尔模型

作者首先依据四位教师在远程学习圈中的发言帖子,教学设计文本、教学反思日志、访谈记录和教学行为改进调查表等内容,以时间为主线整理出他们四位老师的波普尔循环表,表2所示为P老师的波普尔循环表,考虑到文章的篇幅问题,其他三位老师的波普尔循环模型就不一一在文中展示了。

(二)教师识别问题(P)的内容分析

作者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四位教师的波普尔循环表的前三层循环的识别问题(P)进行了内容分析,得出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四位教师所识别出的问题在第一层与第二层波普尔循环中均为教师可直接观测到的问题,如75%的老师识别出了小组成员的参与性与25%的老师识别出了小组的学习效率等问题;而在第三层波普尔循环中,教师所识别的问题已经不仅具有可直接观察的问题,而且还具有经过抽象的理性思考而识别出的问题,如25%的老师提出了小组任务结构设计的问题。这一特征说明教师在构建实践性知识时,会首先识别那些在教学实践中可直接观测到的问题,即反映出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和指向实践的实践性特征。

(三)教师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TT)的内容分析

作者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四位教师的波普尔循环表的前三层循环的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TT)进行了内容分析,得出结果见表4。

表4反映出,四位教师在第一层波普尔循环中,首先是从小组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例如50%的老师首先考虑的是改善小组成员的责任分配,25%的老师考虑了小组学习的任务结构改进,还有25%的老师考虑了小组动力结构的改进等;在第二层波普尔循环中,教师开始寻求改变小组结构等因素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有50%的老师提出了需要改善小组结构的解决方案。表4显示出,四位教师随其所识别的问题之后产生的试探性理论(TT),每次都较之前一个层次能够解决更重要的问题,同时与前面的理论相比也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内容。表4的结果表明,教师具有较为明显的从问题的局部要素到问题的整体要素进行实践性知识构建的特征。

(四)教师排除错误(EE)的内容分析

波普尔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证伪的和需要被修订的;教师在波普尔循环的第二步所提出的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很可能是对错参半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排除其中的错误,从而批判或修订试探性理论及解决方案,使其能够真正的指导实践。

作者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四位教师的波普尔循环表的前三层循环的教师排除错误的过程(EE)进行了内容分析,得出结果见表5。

从表5和表3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层波普尔循环中,教师几乎没有批判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而是发现了更多细节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修正的方案;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波普尔循环中分别有75%和50%的老师能够批判性地提出新的试探性理论,例如:提出了小组中的认知冲突管理理论及其解决方案,及小组任务结构设计的试探性理论和解决方案。这一特征也反映出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接受由专家传授的那些复杂和高级的策略性知识,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检验与错误修正的过程,逐渐将高级策略与复杂策略替代简单策略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实现其实践性知识的更新与建构的。

五、研究结论

为了进一步区分成熟教师与新手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特征上的差异,本研究又经过对三位成熟教师及一位新手教师共四位教师的深入访谈,结合上述内容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实践社区中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通过共同参与实践的过程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动态性的知识,它保持一种灵活的方式,教师的知识集合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教师的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件中,更是存在于社区成员的技能、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系中,存在于体现知识的工具、文件和过程中。

第二,在实践社区中,无论成熟教师还是新手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都以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那些可直观观测到的效果为首要的识别问题;例如本研究中四位教师的第一层波普尔循环均以关注学生的小组学习效果为首要识别出的问题,体现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特征。

第三,在实践社区中,三位成熟教师与新手教师 (W老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上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成熟教师在形成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时,更倾向于从局部要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新手教师在形成试探性理论或解决方案时受到原有教学策略的约束相对较少,更倾向于从改变整体要素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本研究中新手教师从第二层波普尔循环就开始提出改变小组结构的试探性解决方案了。

第四,成熟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在实践社区中会相互影响,而成熟教师对新手教师的知识进化过程影响十分明显:新手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排除错误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直接吸取成熟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倾向。例如本研究中,在三层波普尔循环中,新手教师排除错误的过程都是模仿成熟教师完成的,新手教师会通过观察或求助成熟教师或专家等外部知识来源所提供的依据完成排除错误的过程,而成熟教师却总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育信念来排除错误,并会根据实践的效果来选择性地吸收新的实践性知识;所以,当三层波普尔循环结束时,即产生P4问题时,三位成熟教师均指向了自己的教学设计问题,而新手教师W老师在三层波普尔循环结束时所提出的新问题(P4)未关注改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显示出成熟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时,更容易地指向自己的教学改进。

本研究仅仅为一个个案研究,所抽取的四位教师不仅样本小,而且均为实践社区社会网络中的核心人物,未考虑半边缘型人物和边缘型人物,也未区分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等因素,因此还存在着研究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就这一问题作更深入和更细致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D. L.Ball, D. K. Cohen. Developing Practice, Developing Practitioners: Toward A Practice-Based Theor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 L. Darling-Hammond, G. Sykes(Eds.). Teaching as the Learning Profession[C].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1999:3~31.

[2] R. Putnam, H. Borko. Teacher Learning: Implications of New Views of Cognition[A]. B. J. Biddle, T. L. Good, I. F. Goodson(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C].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1997:1223~1296.

[3] S. M. Wilson, J. Berne. Teacher Learn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 Examination of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 In A. Iran-Nejad, P. D. Pearson (Ed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C]. 1999, 24, 173~209.

[4] R. Putnam, H. Borko. What do New Views of Knowledge and Thinking Have to Say about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0,29(1): 4~15.

[5] [10] [25] K. Gholami. Representing the Epistemic Nature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ase of Class Teachers’ General Pedagogy[DB/OL]. http://doria.fi/bitstream/handle/10024/44850/represen.pdf?sequence=1,2009.

[6] J. G. Greeno. Situative Research Relevant to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A]. J. Kilpatrick, W. G. Martin, D. Schifter. A Research Companion to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C].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3:15~46.

[7] J. Lave,E. Wenger.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participation[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8] P. Cobb. Where is the Mind? Constructivist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4:23(7), 13~20.

[9] P. C.Meijer, N. Verloop,D. Beijaard. Exploring Languag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bout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99,15(1): 59~84.

[11] [15] [28] 王陆.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2011,(9):30~42.

[12] E. Wenge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 [23] [24] E. Wenge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as A Social System: the Career of A Concept[A]. Blackmore C. Social Learning Systems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 London : Springer-Verlag London Limited, 2010:179~189.

[14] [16] M. S. Schlager, J. Fusc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re We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A]. Barab, Kling, Gray. Designing for Virtual Communities in the Service of Learning[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03~220.

[17] B. Gray. Informal Learning in An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J].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4, 19(1):20~35.

[18] J. Hewitt.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reads Die in Asynchronous Computer Conferences[J].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005,14 (4): 567~589.

[19] J. V. Lock. A New Image: Online Communities to Facilitat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6, 14 (4): 663~678.

[20] [33] M. Henderson. Sustaining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Community Design[J].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2007, 24 (3):162~173.

[21] C. Vrasidas, M. Zembylas. Onl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the Field[J]. Education & Training,2004,46(6/7):326~334.

[22] R. Heron,F. Hammond,. Partnerships and Educational Benefits in Post 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1, 14(2):18~21.

[26] K. Carter. Teacher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W. R. Houst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lan,1990:291~310.

[27] 陈振华.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1):6~11.

[29] C.Bereiter, M. Scardamalia. Learning to Work Creatively with Knowledge[A]. E.De Corte,L.Verschaffel, N. Entwistle,J. Van Merri?nboer. Unraveling Basic Components and Dimensions of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s[C].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2003: 55~68.

[30] Robert S. Mclean. Meta-Communication Widgets for Knowledge Build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DB/OL].[2004-02-15]. http://sll.stanford.edu/projects/CSCL99/pepers/wednesday/Robert_S_Mclean_383.pdf.

[31] S. Chitpin, C.W.Ever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Knowledge Building: A Popperian Analysis[J].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11(4): 419~433.

[32] 王陆.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61~72.

[34] 王陆.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9,(2): 5~11.

[35] Ian Dey. Grounding Grounded Theory: Guidelines for Qualitative Inquiry[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9.

新手教师论文第6篇

[关键词]“U-K”专业实践共同体 内涵 特征

[作者简介]胡碧霞(1963- ),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与教师教育。(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构建‘高校幼儿园’专业实践共同体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SJD880013)、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编号:2014FX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60-03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符号化的心理表征,而是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互动、协商而建构的共识;知识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参与实践的过程,是学习者与他人以及学习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看,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的学习应当与幼儿园教育情境相关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从事的实践应与其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相一致。“高校―幼儿园”(以下简称“U-K”)专业实践共同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学习情境与幼儿园教育情境相结合的平台,将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融为一体。

一、“U-K”专业实践共同体的含义

1.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经涂尔干、马克斯・韦伯等人的发展,逐渐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较认可的观点是:共同体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和自主认同、能够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人的群体”①。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构成共同体的基本要素。生活于社会中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与成长经历,每个人的个性品质、能力水平、信念与价值观千差万别。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求同存异,逐渐对自己在共同体中的地位、角色、权力等问题有清晰的认识,逐步认同、内化共同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念,进而对共同体产生强烈归属感。这种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的情感体验成为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与一般意义上的群体或组织不同,共同体具有强烈的精神特质,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英国社会学家鲍曼认为,共同体应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是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群体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每个成员更追求个人精神需要的满足,渴望在共同的活动中与其他人建立起和谐相处的温暖而美好的关系。虽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某些方面的自由,但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带着拥有这个温馨的世界的愿望。

2.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美国学者莱芙和温格首次提出“实践共同体”的概念。他们认为: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②。学习的过程实则是个人在实践共同体中由个体学习者向社会实践参与者转变的过程。实践共同体是由许多信念相同、目标一致的个体所构成的群体,其成员拥有共享的文化背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实践共同体的成员逐渐形成自己的专长,并以合法的角色参与社会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身份也从旁观者转向参与者、再转向某一专业领域的实践示范者。

“视学习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意味着学习不仅仅是获得成员资格的一个条件,而且学习本身就是成员资格逐渐形成的形式。”③“合法”是指随着在实践共同体中活动时间的延长和学习经验的累积,学习者能合理使用共同体资源的程度;“边缘性”意指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参与有价值活动的程度,还包括学习者成为共同体核心成员的距离。“合法的边缘性的关键,是新手进入实践共同体并获得所有共同体成员所必需的资格。”④“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术语描述了一个新手成长为某个实践共同体核心成员的历程。对于某一领域的新手而言,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不仅为他们提供一个观察其他成员实践活动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为新手建立了复杂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长期“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可以为新手提供内化共同体实践文化的机会,使实践共同体中的新手逐步成长为专家。

在实践共同体的真实活动中,学习者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认真模仿专家言行,观察并分析其他成员的专业行为,能使用共同体中通用的专业术语进行交流并根据共同体的规则调整自己的实践活动。随着共同体活动经历的丰富,学习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也掌握了一些专门的技能,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也发生变化,逐渐向共同体核心成员的身份转变。他们的专业自信随之增强,在共同体中的专业影响力日益扩大,还可指导后加入共同体的新手进行专业学习,并实践着共同体的文化。换言之,学习者在适应共同体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成长为某一行业的熟手乃至专家。

3.“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幼儿教师成长的摇篮。专业是“基于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而建立起来的职业群体,它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⑤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专业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规范和行为模式。每种专业内部都有一套专门的术语和技术,构成了独特的“圈内知识”。任何想要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人,都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能力训练。

现代社会的幼儿教师是专业人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个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通过接受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在专业自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由‘普通人’转变为‘教育者’的成长过程。”⑥同时也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接受专门的教育,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拥有本专业的共同经验与对价值的理解。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教育理论学习与专门实习,而这种学习与实习的过程都离不开“U-K”专业实践共同体。

“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指高校与幼儿园基于合作共赢的目的共同建设的、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组织。它具有外显的形式,如高校与幼儿园要签订合作协议、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等。同时,它还是一种主要面向个体精神世界的关系,它可以给共同体成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U-K”专业实践共同体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高校教师和在职幼儿教师的目标都指向个人的专业成长。在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中,他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日益丰富,专业实践能力也不断提升。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年轻教师从初入行时生涩的新手,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形式,逐步成长为专业共同体的核心成员。

二、“U-K”专业实践共同体的特征

1.以专业学习为核心。“U-K”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成员有三种类型: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和幼儿园教师。我们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称教师和幼儿园的高级教师视为专业实践共同体中的专家。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实践能力较强,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实践探索的前沿信息,能够对教育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承担着引领专业实践共同体成长的重任。幼儿园中其他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实践共同体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各异,有些人已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些人尚未在共同体中获得较为稳定的地位,他们或者是刚入行的新手教师,或者正在向成熟型教师转变。作为准幼儿教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践共同体中是具有合法身份但处于边缘地位的新手,他们刚涉足学前教育领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也较肤浅,需要在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中进行全面的学习与锻炼。

“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其成员都要以专业学习为核心展开活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主要有集体教育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及各类游戏活动,幼儿园教师的常规工作包括观察研究幼儿、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撰写反思笔记与教育故事、开展课题研究。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能观察并分析幼儿的需要、经验水平与心理特点,能设计适宜的集体教育活动方案,能组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与评析,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新手教师要具备上述专业实践能力,在共同体中实现“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就必须认真观察、模仿专家教师和成熟教师的教育行为,深刻理解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使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专门术语,并根据共同体公认的专业标准进行幼儿园教育实践,努力使自己从个体学习者转变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参与者。对于成熟型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在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分析隐含在行为背后的教育观点,在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水平,逐渐成长为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并向专家型教师迈进。专家型教师是共同体的核心人物,他们在指导新手教师、扶持成熟型教师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信息时代的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时刻都在发展变化,新的教育问题不断出现,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需要更新。专家型教师必须以敏锐的专业触角和开阔的专业视野,研究新现象、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尽管新手教师、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学习目标各有侧重,但他们共同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可以围绕相关主题,在彼此信任、互相合作的氛围中分享知识、共享资源,构建每个人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

2.以专业成长为目标。自接受师范教育开始,教师就踏上了个人的专业成长之路。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教师个人面临的专业问题、遭遇的职业困境各异,因此,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同。“U-K”专业实践共同体中的教师有两类:第一类是高校教师,他们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即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他们的专业成长重点是使自己具有深厚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同时围绕专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在学前教育理论创新、幼儿园教育实践改革等方面,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思想。第二类是幼儿园教师,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和幼儿园在职教师。对于其中的新手教师而言,他们的专业成长重点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育热爱幼儿、敬业爱岗的专业精神,锻炼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其中的成熟型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重点则是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升专业实践的综合能力。在幼儿园教师中,还有一些堪称专家的人,他们的专业成长重点是如何克服职业倦怠、职业枯竭的影响,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达到更高的层次。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专业成长似乎是个人的事。但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是通过整个实践共同体的不断进步而获得个人的专业成长的。教育这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展开的,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教师在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与其他专业实践共同体不同,“U-K”专业实践共同体把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统一起来,以育人为根本职责,关注共同体成员的心灵世界,以引领准幼儿教师的成长为核心,同时促进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3.以参与式实践为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两类知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属于一般的原理,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和自主阅读获得,“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知识理解和内化后带有个人特色的认知,多是通过长期实践和经验累积而成”⑧。一般而言,实践性知识很难用语言去准确地描述,学习者主要通过观察、模仿或体验等形式获得这一类知识。此外,实践性知识还与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任务相联系,学习者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才能领会其实质。这就意味着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有相当的难度,而“U-K”专业实践共同体可以为其成员提供参与幼儿教育实践的适宜条件。

“任何知识都存在于文化实践中,参与到这种文化实践中去,是学习的一个认识论原则。”⑨实践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共同体成员相互介入、密切交往的现实关系中,是成员之间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在“U-K”专业实践共同体中,新手教师与比自己成熟的教师共同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他们可以观摩其他成员组织的教育活动,运用所学理论性知识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作为实践共同体的核心力量,专家教师要以“引导者”“激励者”的身份出现,赋予新手教师合法的身份与权力,指导新手教师参与见习、实习、研讨等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丰富他们的实践性知识,促使他们向共同体实践的充分参与者转化。成熟型教师是专业实践共同体的中坚力量,在专家型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可以进行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等更深层次的专业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也肩负着指导新手教师的任务,在与新手教师共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基于高校与幼儿园双方合作互惠的“U-K”专业实践共同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为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提供了验证理论、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的适宜情境,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最佳平台,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学前教育理论、改革幼儿教育实践的良好条件。

[注释]

①张志昊,赵世奎,任之光,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14.

②③④⑨ J.莱芙,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7,47,45.

⑤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⑥胡碧霞.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内涵的诠释[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31.

新手教师论文第7篇

近来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1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代赋予了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特点

(1)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启示:能否以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教材,模糊知识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决定他的学习方向。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基本思想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环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3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对教师素质、技能方面的要求

3.1 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斯大林)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理论等相关知识应该有基本的了解,必须站在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战略高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组织实用、高效的课程素材,使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自然而生动,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3.2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必须懂得灵活?理教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3巧妙的授课艺术修养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促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完美整合,使多媒体教学课显得更加精彩纷呈,活泼高效。

3.4掌握独立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本领

教师必须能够独立制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作品,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应用自如。

3.5加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活动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整个过程,听、练、查结合;同时教师适时地加以指导、点拨,力求做到“精讲、善导”,达到“激趣、引思”,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4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应当遵循以下几条的原则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为了追求快速高效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4.1灵活性原则

语文学科语言模糊性的特点为学生解读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预示着课堂情形的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估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尽可能完善地制作出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根据课堂实际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出现“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机器转”的尴尬场面。

4.2 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中精力的投放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使用要适度。教师应当把主要精力投放到钻研教材和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上,才有可能选择最佳的教学途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教学要求的授课形式。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始终都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主次本末倒置。

4.3一致性原则

语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围绕着这一核心任务而展开。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使用也不应例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独特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可以利用它声像结合的特点来创设情景,营造和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它清晰且更替便捷的字幕来代替费时的板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可以利用它操作方便与容量大的特点,把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使知识体系更加具有系统性、条理性,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再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都得到较好地提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5实践的效果

5.1教师观念的转变

多媒体网络氛围下,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课件创作,资料收集,创作思路与控制等方面。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个人的特点。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课件编制,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等。

5.2 教研组教育科研氛围及校际交流

学校语文教研组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强化教研。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全组所有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还有老师应邀参加全国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会并做精彩说课演示,获得一致好评。

5.3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力

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经过几年的研究、培训、实践,很多教师已基本上能做到上述要求,并正在逐渐完善。课件使用率在近乎90%以上。

5.4教学效率提高

多媒体的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六年级语文课程的分块复习阶段,在课堂要进行知识总结与巩固训练等活动,若预先在计算机上设置好训练题,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效率。

新手教师论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论 二语习得 手势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逐步从以认知为主扩展到含有社会文化的研究方法。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广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等。作者在本文中着重探讨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 即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学习的影响。

中介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一定的中介作用,同时又借助手势表达的直接性与形象性,使非言语与言语互相补充,强化所学语言知识,实现了二语教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苏联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是: 人类活动以工具和符号为中介,这些符号手段(语言等)是促进知识共同建构的工具;认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内因)和社会文化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习得体现在内化的个体话语通过使用外化为社会话语;来自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导致学习者认知发展变化的关键原因。

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含六大主要部分:中介,内化,调控,个人言语,模仿,最近发展区,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中介论与内化论是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论

(一)中介理论(mediation)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意识之所以具有独特性,是因为它能通过借助高级文化工具(例如像语言或读写等)来有意识地控制其生物。而在个人和社会物质世界当中起中介作用的正是这些高级文化工具。作为社会文化理论中最关键的概念, 中介理论反映了直接的自然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我们熟悉的听觉视觉等,进化到间接的、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生物因素决定了个体心理机能产生的前提,而文化因素则决定了个体心理机能的发展。个体的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是通过各种文化制品(包括工具,符号,以及更精细的符号系统, 比如语言等)来实现的。

(二)内化(internalization)

内化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Lantolf,2006:90)。内化是维果斯基建立的连接外部世界与个体内在心理过程之间的桥梁,是将曾经的外在帮助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可利用的资源的过程。维果茨基认为,在高级心理机能中,所有内部的东西以前都是外部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的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活动。 内化主要通过言语来实现。 在符号中,词语是普遍使用的刺激手段。词语、言语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言,是社会联系的核心系统,是社会联系和文化行为的核心技能,它先在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然后变成个人的心理手段。

三、社会文化理语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社会文化理论讨论了社会交互和语言发展的关系, 为二语习得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窗口。对二语习得者来说, 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 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 Ohta, 1995: 94)。

社会文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二语习得中的词汇教学。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社会环境是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输入的来源。因此,有着各自不同经验的学习者会借助所处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情境完成各自的学习过程。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中介工具,所以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话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选择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可以将在课堂学习的内容,积极转化成为真正的知识。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工具,帮助学习者用它来学习掌握新知识,由内化过程来帮助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

四、二语中介与手势

意义在二语中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语研究者开始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关注中介形式之一,手势的运用。手势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当它和言语同时出现时,这样的手势就被称为“做姿势传达” (McNeil,1992),它也可以补充解释同步言语所表达的含义。和言语同时进行的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图标示、隐喻式、敲击式及指示式。模仿具体动作或物体的手势被称为图标示手势,而隐喻式手势是指形成抽象思想的意象表征。应用最普遍的是敲击式手势,指的是手或手指的上下动作,说话时频率也高。而指示式是指指向某一物体的手势。

作为第二语言私语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手势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因为它能够加强并补充有声语言,使语言信息具体化的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教师运用手势语有助于表达一些用语言表达有难度的动作或感情,借此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听结合,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教师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语来向学生传达知识,使抽象的理论性知识通过活泼、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手势来使教学变得独特和生动,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语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手势语的特点

(1)良好的交流性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交际活动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沉闷,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恰当的手势,不但会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表达的直观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多通过语言进行教学,如果在课堂中通过手势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3)运用的灵活性

不同种类的手势有着不同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功能的手势,就可以顺利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教学问题,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手势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因为手势语便于使用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手势语的辅助,能够令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如:老师希望学生保持安静,可以说:“Keep silent”并且将食指竖起并靠近嘴唇,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学生既掌握了这个短语的含义,也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当我们能够简单、明了、恰当地使用不同手势,会比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获得的效果更好。因此,手势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手势语,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没有手势语的使用,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单调乏味的。

(1)图标示手势的运用

图标示手势通过模拟人或物体的形状、尺寸、体积、动作等,由此使学生产生一种具体明确的印象。这种手势多用于对形容词和动词的教学过程当中。如在教授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模拟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词的含义。这种手势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使学生在通过观察手势的同时,记住了单词的含义与发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隐喻式手势的运用

隐喻式手势的含义相对比较抽象,在和口语配合恰当的情况下,可以启发听者的思考,从而产生联想,给听者留下具体又深刻的印象。如我们经常用到的 “V”字形,当老师做出手心朝外这样的手势时,学生就能够心领神会这个字母的含义,同时也就掌握了它所代表的单词,“victory”的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接收到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而这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敲击式手势的运用

当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如方位词等不易于理解的词时,可以通过手势语的运用,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在讲解诸如上(on)、下(under)、左(left)、右(right)等方位词时,用语言来解释的效果就无法与手势相比较,因为具体的手势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词的含义立即理解,同时又便于记忆。当我们用手势来代替某些学生听不懂的英语语言时,通过手势的表达,学生都能够准确了解教师的意图。

(4)指示式手势的运用

这种手势主要用于告诉对方具体的人物、事物或数量,从而产生一种真实感。这种手势动作简单,传达准确。指示性手势既可以指所涉及的对象是当时听者视线能够看到的,也可以指所涉及的对象是听者无法直接看到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手势向学生讲解一些固定表达方式的含义,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当利用手势来表达部分英语语言,可以使令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透过手势的准确传达而领会其中含义。

五、结语

社会文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和二语习得之间的联系。二语习得可以被理解是一种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的中介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中介手段的不同手势语可以更好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给语言教学增添生动、形象和较强的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老师,也要进一步探索手势在二语学习中的用法,使课堂教学语言中的无声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马俊波. 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3]李棠. 社会文化理论在国内二语习得领域研究十年回顾[J].科技信息,2012(5):57-58.

[4]牛瑞英. 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4).

[5]马樱. 社会文化理论和该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J].前沿理论,2008(12).

[6]张虹,王蔷. 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社会文化视角评介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