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口腔实习计划

口腔实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6:08

口腔实习计划

口腔实习计划第1篇

根据更新后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观念上,处理好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三者的综合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技能、能力的培养。②教学模式上,建立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③在临床实习上,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习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计划中强化培养目标,增加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学时,并在实习前、中、后进行技能考核,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计划,修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

2改革口腔专业教学内容

2.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口腔解剖生理学》分化为《口腔解剖学》、《牙体解剖学》两部分内容进行讲授,由解剖学教研组承担《口腔解剖学》的教学任务,由口腔教研组承担《牙体解剖学》的教学任务,专业教师对学生讲授《牙体解剖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石膏牙的雕刻训练,逐步掌握牙体的基本形态和相关的雕刻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腔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系列训练,在学生进入口腔专业课学习时,就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对专业课的学有益处。

2.2加强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口腔临床专业课教学中,精简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压缩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训课时数,使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等几门主干学科的课程讲授与实训学时比例增加,尽量增至1∶1;尤其是口腔修复学增为1∶2,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为配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提高综合实践技能,还应进行综合实验训练。学生在同一颗牙齿上,既可以进行牙体洞型制备,又可以进行根管治疗,还可以进行桩冠的基牙制备、活动修复和固定桥的设计、取模、制作等,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内容重复,节约了教学成本,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开设临床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虽然实习期间学生要运用的技能,在校时都进行了系统严格的训练,但由于课程设置顺序的需要,安排普遍靠前,学生接受训练后,离进入实习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由于来自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不免有所遗忘,直接进入实习,可能会在面对病人时无所适从[2]。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生的角色,在临床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口腔专业学生集中进行专业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的内容是病史的采集、专业的基本操作,临床病例的分析,并根据操作的实际特点,经教师示范后反复操作及训练。参加强化训练的学生都要进行技能考核,考核的统一项目为口腔基本检查(包括开髓、取模、根管预备、口内局部阻滞麻醉)、无菌操作、口腔门诊病历的书写等项目的操作以及各种病例分析。

口腔实习计划第2篇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stage to cultivate a qualified medical student, and it is also a important period in which the theories of learned from university apply to practice and the medical student develop good clinical thinking, meanwhil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bined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 but a high level of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guarantee that medical students happen to undergo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a extension of theoretical study system, and they are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permeate each other, therefore teaching plan and syllabus of clinical practi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well as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dental internship teaching in the general hospital, these problems stagnate seriously the process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to be qualified clinicians. So it is essential to further reflection for improving dental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general hospital.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教学体系

Key words: general hospital;dental;practice;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51-03

0 引言

临床实习是口腔专业学生从学校步入医院,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它不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综合性医院口腔科作为口腔专业学员的实习单位,在师资力量和硬件构成上均不同于专业的口腔医院,这就对学员的培养方式及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笔者作为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的医生,连续承担了5年的口腔专业本科学员的临床实习工作。现结合我科临床实习带教的情况,针对如何完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探讨。

1 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专业性的口腔医学院有29所,同时配备有专科口腔医院。一般都具有完善的基础和临床教研室,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合理,可行,具体的临床带教模式,有利于临床实习带教的顺利开展。而综合性医院只配备了口腔科,各专业间分工不具体。一些教师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重临床、轻教学的观念较为普遍。较之专业性口腔医院,带教老师缺乏必要的教学意识和完善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1.1 没有参与实习生的前期理论授课,无法对症下药

由于我院并未承担实习生的前期基础理论授课,对来自不同院校的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了解,在实习带教过程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长补短。这就造成在实习教学中基础与临床的脱节,影响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每年进科室的实习生人数不同,带教的随意性比较大

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没有固定的实习生来源和培养计划,也许去年要在自己的专科带教2个学生,今年就一个都没有,这影响了整个实习生培养体系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1.3 缺乏系统的带教规范性指南,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口腔科主要承担临床工作,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也没有系统的带教指南;带教老师也是从业务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中选拔的,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

1.4 缺乏带教压力,实习生往往沦为老师临床工作的助手

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医生往往要应付大量的具体临床工作,相对专业性口腔教学医院而言,教学压力不大。由于新的“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的出台,使许多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害怕出错,因此不敢放手让实习医生参与医疗实践,无形中减少了学员的实习机会,有的学员在整个实习阶段没有一次独立完成日常医疗操作的机会,或者只是帮着带教老师书写病历,沦为带教老师的临床助手。而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缺少动手机会就不会产生感性认识,这将直接影响实习带教质量。

1.5 缺乏老师、学员间互动交流

带教老师未参与实习学员的前期授课,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熟悉和交流。老师不能及时获得学员想学到的知识技能,单个学员也没有渠道反馈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恰当。

2 口腔专业学员知识体系构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学员理论水平差别较大

我科接收的口腔专业实习生来自不同院校,包括7年制,5年制,大专,中专,学员的理论水平千差万别,这给临床带教的规范性带来很大的影响。

2.2 学员临床综合意识不强

许多口腔疾病是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由于国内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伴有许多系统疾病同时到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如心源性牙痛,伴有冠心病、高心病及肺心病等的口腔疾病患者。在口腔专科治疗的同时,有可能需要测血压,甚至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而由于专科医院分科接诊的特点,学员对各专科知识的结合性较差,许多口腔科实习生依然有“只见口腔,不见全身”的观点,没有整体观念。

2.3 学员缺乏沟通与交流能力

学员在实习前接触的对象多为熟悉同学和老师,交流起来比较容易。来到新的实习医院,面对陌生的环境、老师和患者,由于害怕老师的批评和患者的不配合,多不愿主动交流,这在性格内向的学员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3 完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教学体系的探索

针对上述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两方面入手,我们对完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3.1 认真选拔、培训和考核带教老师

从德、智、能、绩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拔优秀的临床医师作为带教老师。建立临床师资培训制度,制定带教老师进修、培训、考核计划,促进口腔科带教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责任心,最大程度地缩小老师带教水平与实习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差距。将学员的平时及毕业考试成绩与带教老师的带教考核挂钩,完善奖惩制度,减少带教老师因缺少带教压力所产生的主观懈怠性。

3.2 制定规范的带教指南,提高带教质量

由教研室牵头,编写口腔科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复习摘要,由带教老师负责进行督导学习,增强实习学员对医学知识的横向掌握。对口腔医学技能方面,按照口腔门诊的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分类,每个亚科室有专门老师负责编写教材,要求每一项技能操作内容学员必须要操作3-5次。每隔二周针对实习医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室学术讲座,提高实习医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兴趣。

3.3 鼓励式教育,树立学员信心

注重实习前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无论学员是什么时候进入临床实习,必须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理论水平,是否是口腔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通过实习前理论考试明确每个学员的本人理论知识的弱点。在学员入科前,先组织学员参观科室,介绍科室每个老师的特点和科室教学条件,使学员克服陌生和恐惧感。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病例,进行易于成功的操作,逐步建立自信后再增加操作难度。对于操作失败者,不能盲目批评,要耐心讲解,帮助学员分析导致操作失败的原因,并鼓励学员与患者交流,培养学员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帮助学员以平常心态面对患者[3]。

3.4 实习前集中强化技能训练

在实习前2周进行,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口腔科所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分为若干项,由专门的教员在第一周组织实施集中训练,带教老师边演练、边讲解理论知识,使学员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操作。第二周为分组训练,由学员2人一组交换扮演患者,同时教员巡回指导、矫正。力争使每个学员在入科实习前熟悉口腔科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口腔科的基本操作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5 强化学员的主人翁意识

教研室在学员入科之前应举行师生座谈会,教学过程中定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大家在一起总结,交流,讨论;安排实习学员参加科室日常交班并鼓励他们对科室建设提建议,想办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在带教过程中以学员为主体,让学员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渐培养他们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给予学员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在拔牙操作的实习带教中,带教老师应首先教会学员独立完成口内阻滞麻醉技术,拔牙先从松动的牙齿开始,手把手的让学员体会摇动、转动、牵引的动作要领和牙挺的动作要领。对于牢固的恒牙,老师可以先完成拔牙的起始步骤,待牙齿松动后,再由学员继续完成。在病例的选择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员操作时,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对于学员的失误应尽快接手,并用委婉的语言告之学员及患者,避免激化医患矛盾和增加学员心理负担。

3.6 改变传统带教模式

针对口腔科学员知识体系构成差异较大,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临床带教中放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诸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4]。在带教过程中,根据学员现有的知识结构,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采取“选择病例-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临床实践-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针对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病人会在一个医生处完成几乎所有治疗的特点,我们向实习学员提出“口腔综合诊疗计划”的培养模式。即指导学员在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就对患者进行口腔全面检查,并制定包含全部口腔问题的治疗计划,重视其他系统疾病在口腔的表现,积极组织科室间会诊讨论,改变了学员以往单病单治的思维方式,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

总之,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口腔科医生的诊治能力是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演变过程而逐步积累形成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步入医院,由“耳闻”到“目睹”,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作为承担口腔科实习生培养任务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完善培养体系,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俊林,关利欣,刘伟荣等.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临床见习实习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99-100.

[2]李菁,张方明,卢岩等.综合医院口腔科参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经验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8):127-129.

口腔实习计划第3篇

【摘要】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口腔修复学精品课》是高职高专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措施。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制定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仿真临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方法:由于《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工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彻底打破教学常规,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把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主要做法是以技能示教为指导,以技能实训为中心,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顶岗就业为目的。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毕业生的上岗和就业。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实践

The experiences of making the exquisite course of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Liu Jiandong Liu Manli Fang Zhaoqi

【Abstract】 Dental restoration is the main course of oral medical profession, but also the main skills test items for ora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it is that the making the exquisite course of Dental restoration i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ultivate pract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i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concept; to updat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of practical professional skills; to increase the skill training and enhance the practice ability for talent; to cultivate skilled practical talents who are needed by society through imitate the clinic. Methods Because Dental restoration is in the ascendant in profession, skill, door, workmanship, so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we shall break the teaching routine as integrated with laboratory, the classroom, the harmony,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eaching. Specific practices are as follow: Guided by teaching skill, skill training for the center to skill examination as the method, take them for the purpose of employ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quisite course of greatly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rned subjects, dissolv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rengthens practice skills of students. For students with them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meet the recognition and got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to promote the duty and employment of graduates.【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22-02

《口腔修复学》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构建《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可以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干,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实用相结合,真正培养出社会有用、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1 《口腔修复学》的性质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和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修复人类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颌面部缺损畸形,从而达到恢复其自然形态和改善面容,增进美观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牙体牙列缺损或畸形的修复;颌面部缺损的假体修复以及牙周疾患;颞下颌关节疾病,颌关系异常等的预防和修复治疗。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术包括:印模和模型技术;支架弯制技术 ;排牙技术;牙体制备技术 ;熔模制作技术;铸造和烤瓷技术;研磨和抛光技术等。

2口腔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我院口腔专业实验室是从1983年专业开办初期开始建设的,当时只有3个综合实验室约200平方米,实验设备也只有30台台式牙钻机和6台简易牙科治疗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能训练。2007年后,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口腔修复学科》被确定为骨干示范学科,并作为学院首批精品课项目进行建设,于200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全省高职高专类重点专业;近年来学院先后投入近千万元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验设备的更新,目前已拥有专业技能实训室20多个,总面积约1100平米,《口腔修复学科》专用的实验室扩展到12个,约占全部实训基地总面积的50%。新建了三个多媒体仿真模拟实训室,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学生的仿真训练,基本消除了学校和医院之间的差距。实现了学校与医院的零距离对接。

3 《 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建设

3.1 我院口腔修复学科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以本院专职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汉中市三等甲级医院的三二O一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知名的口腔专家任教和参与教学管理。目前我们《口腔修复学》专职的教学团队共由9人组成,全部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其中主讲教师5人,实践指导教师4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专科1人;专业技术职称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讲4人;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上3人,30岁以上3人,30岁以下青年教师3人;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有效的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3.2 学科负责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系,从事《口腔修复》教学和临床实践近30年,多年来在附属医院担任口腔科主任和学院口腔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4 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以实践技能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科目,我们的教学团队根据学科特点和临床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较为科学实用的创新和调整,彻底打破了旧的“教学大纲”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段模式,而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使教、学、做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有效的化解了《口腔修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还将示教内容制成多媒体挂到校园网供学生随时浏览。我们修订后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是:理论课42学时,实践课102学时,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2,但在具体实施中又将部分理论课穿插在实践课中讲授。我们还根据当今临床实用和领域的动向删除一些落后陈旧的修复项目,新增加现代先进的修复方法和修复项目,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临床一致。

5 教学环节

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包括理论课多媒体讲授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示教性授课,课外辅导,学生作业,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和组织技能大赛6个阶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的导入教学”,以及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在具体实施中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技能比赛与技能考核融为一体,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6 实践教学环境

近年来我们根据《口腔修复学》以实践技能为主导的特点,不断加大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建设,不断提升实训条件,新增设了三个配置先进的多媒体仿真头模实验室,并配备了视频示教系统与校园网连接,能严格的根据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进行临床仿真训练,从而保证每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质量能满足临床需求。在技能实训中,我们将学生分成10人一组,分别由主讲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按科目分段讲解和示教。教师分组示教完成后,再由学生按示教的步骤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科目。

7 教学特色

7.1 根据《口腔修复学》的专业特点,我们组织临床专家和主讲老师制定了科学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相对调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把有些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穿插在实践课中讲授,使理论与实践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充分的理解理论知识,又能熟练的掌握技能和技巧。

7.2 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课堂音、画结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效果。

7.3 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使较为枯燥的理论难点通过技能实践来化解和理解。

7.4 在技能实训中分组示教,个别指导,技能考核。

7.5 组织技能比赛,聘请临床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现场评出优胜者,推举获奖学生参加全国口腔技能大赛。通过以上措施,非常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投入和胜任临床工作,深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7.6 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我们实行开放式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技能实践的机会。

7.7 在实践技能实训中尽量模拟临床实训,为到医院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8 对参加技能大赛的作品陈列展示,以供学生借鉴和学习。

7.9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产实习基地,使在校实训中学习和掌握到的修复技能得以在临床发挥,我们和省内外各地市医院口腔科和口腔专科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的专业老师定期到各实习医院巡回检查和指导,并根据各实习基地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8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从入学开始,我们就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以感知《口腔修复学》科在临床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腔修复学》在口腔医学领域里的主导性和核心性性。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各种技术,并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到实习医院和义齿制作加工厂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科各种常见牙体,牙列缺损及口腔颌面部畸形的诊断,设计和各类常用修复体的制作技术及其工艺美学技术,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进入临床工作状态。

口腔实习计划第4篇

关键词:口腔专业技能人才 职业素质培养 市场需求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是专门培养口腔医学技术相关人才的特色专业。我校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是上海市唯一布点设置,为上海市医疗事业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承担着为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口腔技工室、义齿加工企业培养、培训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重任。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上海乃至全国口腔行业的生力军水平。

自2006年成立至今,我校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已培养毕业生数千人,而我们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否和市场需求接轨,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哪些方面素质的培养?为此,笔者针对上海市口腔相关的用人单位,进行口腔专业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调查,以了解用人单位对口腔专业高职毕业生能力及素质的普遍印象,了解相关单位对口腔专业高职毕业生在能力及素质上的要求。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针对上海市口腔专业相关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有效回收51份,有效回收率85%。其中,20位调查对象来源于义齿制作所,占40%;7位来源于口腔诊所,占14%;13位来源于国营医院口腔技工室,占25%;10位来源于口腔材料、设备公司,占20%。

(二)调查方法

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的素质、当前口腔技工最有待提高的素质、不能胜任的原因分析、对口腔技工目前的职业素质评价以及对最欠缺的素质方面进行列举等方面设计调研问卷,经过专业教师及本行业的资深专家进行审核,最终确定12个调查项目。采取不记名自陈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的数据管理与处理分析在SPSS17.0上完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招聘单位最看重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素质

表1 招聘单位最看重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素质

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显示:招聘单位招聘口腔技工时最看重的素质方面,34位认为是责任心,占67%;9位认为最重要的是道德诚信,占18%;2位认为是学习能力,占3%。

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成绩是学生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调研结果发现,在当前社会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社会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责任心、道德诚信的要求。

(二)最有待提高的学生素质

图1 最有待提高的学生素质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单位已招聘的口腔技工当中,在最有待提高的素质方面, 32位调研对象认为是责任心,占62%;6位认为是沟通能力,占12%;4位认为是学习能力,占8%;4位认为是道德诚信,占8%;2位认为是团队精神,占4%。数据表明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已招聘的口腔专业的毕业生,责任心及沟通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它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学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口腔技工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分析

图2 口腔技工不能胜任工作的原因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在对认为当前口腔技工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的调研中,28位用人单位负责人认为是责任心不够,占55%;10位认为是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够,占20%;5位认为是社交能力不够,占10%;5位认为是协作意识不强,占10%;3位认为是沟通能力不够,占5%。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的调研可以看出,无论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要着重的员工素质方面,还是他们认为当前员工最有待提高的素质方面,以及当前的口腔技工不能胜任工作的原因的分析中,绝大多数的选择都是责任心的有无。由此可知,在当前口腔行业的工作领域中,责任心已经被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家人、工作及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是对事情敢于负责的态度,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念。因此,责任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而又是最重要的素质,是做好一件事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在培养学生时,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校园内外的活动组织中,我们要特别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四)当前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现状

图3 当前口腔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

在对用人单位的调研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单位所选择的口腔技工的职业素质情况方面,1位认为很高,占2%;21位认为较高,占41%;28位认为一般,占55%;2位认为较差,占2%。这说明在用人单位看来,当前口腔专业的毕业生素质一般,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诸如心理素质、职场礼仪、文化修养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五)口腔技工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素质

图4 口腔技工毕业生岗前最欠缺的素质

调查显示:对口腔技工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方面,31位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占61%;15位认为是职业道德教育,占29%;3位认为是行业背景知识,占6%;2位认为是职业礼仪培训,占4%。这说明用人单位很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而这正是我们当前毕业生最欠缺的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当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刚入校时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后有计划地按照既定的规划一步一步有目标的前进,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口腔技工在校期间应掌握的学识与具备的能力

用人单位对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认为学生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加强礼仪方面的培养、理论以及实践的指导、培养人文教育以及沟通能力。

在对实习单位及毕业生进行的后继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刚进入单位的毕业生,在职场礼仪方面,表现十分欠缺;在待人接物以及与同事的配合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在人文素养方面,当下的毕业生也表现出很大的不足,表现为对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与之相关的工作需求、今后发展的前景,以及触类旁通的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缺乏应有的了解。这也是今后教学当中,我们应当注意提升的方面。

(七)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应做的工作

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提出了建议,认为学校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抗压能力方面的指导、培养脚踏实地及循序渐进的工作精神、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工作的积极性。

口腔实习计划第5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PBL教学法;口腔正畸学

【中图分类号】G640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规范教学管理,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全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1]。根据这一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2]。201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参考国际、国内医学教育认证标准,制定了《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3]。标准一方面明确提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口腔临床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口腔医生,具备继续教育、职业发展和自觉再提高能力,而另一方面对教学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口腔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教育中[4]。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理论抽象复杂,而临床应用要求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甚至多学科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进入临床后不具备正畸思维方式,而PBL教学法恰好针对上述不足作了补充[5]。为适应专业认证的需要,本研究围绕《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着重推动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构建符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的PBL口腔正畸教学模式。

一、口腔正畸教学现状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治疗,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临床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国内外通常把口腔正畸学作为大学毕业后教育,在本科期间只就口腔正畸的一般概念及各种错合畸形矫治原则加以介绍,且没有列入临床实习。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如颌骨的生长发育部分不够直观,矫治器和矫治技术部分在教科书中单独介绍,而实际上矫治技术与其后的诊断治疗联系紧密,错颌畸形的诊断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多变,需要触类旁通,因此口腔正畸学历来是口腔教学中难教、难学的课程[5]。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口腔正畸学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是以讲授型为主,其优点是知识传递效率高,但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临床上面对具体病例时难以举一反三,难以建立完整的正畸学习思维方式。

二、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优势及问题

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由教师引导的小组教学模式,常作为讲授型教学模式的补充。首先,PBL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PBL小组教学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倾听能力和评价能力等[4]。但是目前PBL在正畸教学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设置随意性较大,对教学目标的控制有限,有时难以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不足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6]。《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要求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进入临床医学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方式教学。因此,针对口腔正畸学PBL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进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是实现《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核心要求的切入点。

三、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核心为依据,探索规范化口腔正畸学PBL教学法改革举措

1.制定PBL教学总体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改革不仅是授课方式的改变,还应该与教学体系中各方面有机融合,需要系统科学的教改总体方案作为指导。由一线教师组成的PBL教学组,结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制定PBL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有利于教师在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前提下逐步推进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转变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正畸教学过程;确定采用PBL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程序,如以病例讨论和实验课为主;丰富PBL教案,编写案例要兼顾典型性和综合性,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引导有效;遴选师资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和临床经验丰富,还应具备良好的协调控制能力;并建立适合PBL的教学考核体系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2.建立规范的PBL教学程序

专业认证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内院校口腔医学教育标准,帮助学校建立起科学可持续的教学模式。由于PBL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特别注重各环节的规范性。PBL教学实行小组学习。首先,教师将口腔正畸病例资料和问题提前两周发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看书、查资料,并欢迎学生到诊室参观、提问并及时解答。其次,教师指导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比如利用数据库资料,查阅参考书或文章,利用循证医学原理分析文献结论,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第三,上课以分组讨论形式进行,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设置的问题进行中心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意见可随时提出,提倡辩论、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尽量不予干涉。第四,课堂总结。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学生的发言、讨论时间,然后由教师进行简单概括。最后,通过匿名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总结分析教学效果。

3.口腔正畸学的PBL教案设计及规范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建立结构良好,横贯口腔医学知识体系的高水平口腔正畸学PBL教案库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临床实际工作、学习的能力。PBL正畸教案的构成包括病例、图片、X线片、模型、问题、参考文献以及教师的辅导大纲等。病例和问题的设计既要来自临床,要有足够的知识含量,又不能过于片面。另外,PBL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每个小组具体讨论的内容不同,需要指导教师运用相同的问题和辅导大纲来引导学生思考,所以系列问题的巧妙设计和辅导大纲的规范编写更加重要。

在实践中制定正畸PBL教案编写指南、正畸PBL教案审核程序等教学管理文件,明确PBL教案的编写原则、必备元素、基本格式、审核程序。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供学生使用的教案和供教师使用的教案两部分,每个教案应以相关病例为基础,并根据教案所涉及内容征求其他学科相关教师的意见,经PBL专家组批准方可成为正式教案,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4.PBL教学法指导教师培养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师资政策和教师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结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根据PBL新教学模式的的需要,必须对相关教师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培养。指导教师上课之前要进行专业强化培训,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开展PBL教学时,指导教师要深刻认识PBL理念,并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握病例中涵盖的各方面知识。在讨论中既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要驾驭局面,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深入讨论,使讨论不流于形式。只有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PBL教学。指导教师对上课过程要有详细记录,包括教案分析,教案进展程度的建议,病例叙述中需要加强讨论的要点等。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校级PBL教师训练营,体验其他有经验教师进行的PBL教学,亲自带教PBL课程,在实践中提升PBL教学水平。由专家组、学生评估PBL教学过程及带教成效;反思后修正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PBL教学能力。编制PBL教师手册,规范化PBL教学。

5.PBL教学效果评估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教学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建立教学评价与督导体系,领导、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评价必须覆盖各个教学环节,其重点是对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及教育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必须建立相应机构,系统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基于问题学习的开放性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性,决定了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单纯用考试成绩来反映PBL教学效果是不适宜的。因此,对照《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结合口腔正畸学PBL教学模式的要求,制定正畸教研室PBL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重新修订考试管理办法,显著减少各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重。制定课程的考核目标,促使学生能达到课程的目标。形成性评价包括测验、报告、综述、个案学习、文章、讨论课发言、课堂作业、课外自修、实验室操作、临床实习和课室内活动。通过不同的类型评价,可以探知学生们的知识、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中进行。

四、结束语

在近几年的正畸教学过程中,教研室逐步引入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PBL教学法改革总体设计、教学程序和教案设计、师资培训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统筹规范。此次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创建活动,认识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并以此为契机学习和理解先进的认证标准,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法的正畸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索出一套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际医学教育趋势的口腔正畸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梅人郎,陈钢,杨益,等.医学教育全球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郑少燕,杨棉华.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37-38.

[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研究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教育学组.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7):392-397.

[4]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5]冯翠娟,张扬,张丹,等.PBL在口腔正畸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07-108.

[6]杨茜,范存晖,陈杰,等.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51-552.

作者简介:周洁,女,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口腔临床医学。

口腔实习计划第6篇

1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同济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设置的特点,结合学院启动的“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实践基地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开发创新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为手段,以多元化的创新实践评价体系为依据,以开放的设备资源、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学生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挑战,不断创新”为宗旨的创新实践基地的总体目标。基地采用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建立“教师指导,以研带本,学生为主,自我管理,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和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活动,使学生在“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早期阶段即获得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3],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创新实践中得到展现和升华。

2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

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包含着面向本科生的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和口腔临床医学开放创新实践平台2大平台系统,主要承担了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等13门本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为本科生打造最前沿的实践教学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4]。

2.1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的主要思路是依托学科优势,以科研和疾病为导向,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口腔转化医学实验室、口腔基础医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开展创新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践项目,在教师和导师的双重指导下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孕育学生的创新实践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该创新平台的特点是理念新,立足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前沿,突出学科交叉,着重建设口腔转化医学,并将口腔转化医学的新技术、新理念直接引入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中,大大缩短了有志于该方向发展的学生培养周期。口腔转化医学被认为是一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该学科的蓬勃发展,将为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2.2口腔临床医学开放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经过学院几年来的不断开拓,现已建设完成3个开放创新实践平台,交叉辐射了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所有口腔临床医学相关的实践项目,该平台为学生全天候预约开放,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该平台运行中,口腔颌面外科学创新实践项目颇具特色,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王佐林教授率领本科生参与到由国家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设立的“重生行动”慈善项目中,成立了本科生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制作“重生行动”普及手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贫困家庭中患有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医院为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受到了患儿家长的热烈欢迎,上海市《新闻晨报》对此特别给予了报道。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本科生完成了临床实践项目多项,获得了本科生的一致好评。

2.2.1口腔理工创新实践平台学院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理工创新实践平台承担了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等学科的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可以自己跟随指导教师到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自己取模后灌注模型,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自己设计方案,进行义齿加工与制作等一系列自主实践项目,并完成了一定的实践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2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共承担了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等学科的实践创新项目。学院的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引进21世纪国际上最先进、最符合口腔颌面部解剖和生理特点的口腔形态学系统,以此为主体形成了一系列完全模拟临床诊室的条件以及各种减压、加压、吸盘、减音设备等等。几年运行下来,该创新实践平台已经具有非常先进、十分成熟的全仿真系列装置和临床模拟设备,使用率达100%。尤其是针对改进的实践项目引进了形态成形评估系统、自动轨迹跟踪系统、测量评估系统及教师专用电脑系统,并与学生实践所用电脑联动,实现了同步视频播放等功能。

2.2.3“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由学校“985”二期专项投入,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其研究的范畴覆盖了口腔临床各主干学科。建立大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制度,设立“口腔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学生通过打擂台申请,每个项目资助2000~4000元,2~4名本科生组成一个课题组,由1名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做到高年级学生100%参与。“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向本科生全天候开放。通过几年的运行,明显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条件先进、设备一流,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增设了课内-课外结合性环节设计、实践反馈设计、交叉学科间知识点综合性设计、临床化技能训练的设计、自主性学习的设计、过程性评价的设计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5]。为了配合学生创新实践需要,学院不但完善了上述平台系统,还延长开放了与之配套的图书馆,并配备了管理员,方便学生课余时间查阅文献。目前图书馆拥有各种文献21780册,中文现刊80多种,外文现刊25种,期刊合订本450册,电子图书1268件。

2.2.4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与SITP创新项目的建设平台学院在创新培养和科研培养方面为学生搭建平台并提供知识及技术支持。利用学科建设的有利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创立了大学生创新俱乐部,组织本科生参加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课题中期考核汇报会和毕业论文答辩会,对本科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实践,高年级学生100%参与。培养了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方法,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985”等项目建设中,鼓励教师科研工作与本科生教学、SITP等工作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学生主持上海市SITP项目3项、同济大学SITP项目3项。在校本科生申请专利多项,共获得专利授权5项,、综述数篇,大大提高了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口腔实习计划第7篇

1.新的专业课教学理念。

协调好素质与知识的关系,素质与操作能力的关系,我们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加深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学活知识,提高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譬如:口腔材料课本的知识,材料与理化性能在口腔专业中的作业尤为突出。

2.教学手段上,我们突出的是自我动手操作能力,要达到的目的是自我独立处理病人的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讲得头头是道,具体实践中却无从下手。我们采取引导,启发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告知式的教学,反复引导、锻炼,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当今的医疗环境要达到这一目的,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们在自己的附属教学医院,首先强调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心,老师要严格把关,把临床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其次临床带教老师在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大胆放手,严格监控,增加了独立处理病人的机会,实践能力就逐渐提高,综合素质随之提高。

二、培养兴趣,观摩教学,引导学习

新生入学后对将来的课程和学习内容比较陌生,通过观摩高年级的实践了解自己将来所学专业的特点。我们要求口腔学院与多功能实验室全天开放,实验室准备各种教学用具,新生可以有序地进入口腔实验室,了解牙体的基本形态,经过实验员的讲解,进而了解牙体的解剖形态,这种讲解一定是启发式的,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进一步示教牙体与蜡雕刻技术,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石膏牙体的雕刻,逐步具备口腔学生的特点。有了这一基础,口腔专业的学生也就激发了兴趣,课余时间可以反复练习石膏牙的雕刻,在雕刻的过程中加深对牙体解剖的认识,这是口腔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突出实践的重要,强调操作规范,教授上实验课

实验课是临床模拟课,尽量与临床贴近。实验课教学中教授、讲师、技工三人为一组的带教老师新模式。规范操作是新一代口腔医生的基本要求,在口腔教学中,实践课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得实验的项目更加多样化。教授也带实验课,提高操作规范化,口腔操作从源头抓起,防止学生在操作中出现原则性错误,养成不良习惯,我们建立了综合实验训练,技工现场示范,配合课程的实施和提高综合临床技能。实验课教学是模拟临床教学,一定要达到效果,要求学生在实践课上能独立设计修复体,牙体窝洞的制备,外科麻醉的操作,综合能力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四、合理安排见习期

通过半年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自己专业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熟知了实验室和医院氛围的区别,能够自主地把自己融入医院中去,强调自己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医院强调以病人为主体,学生能够在诊疗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主导地位,不受病人的干扰,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五、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模拟临床

模拟临床是我们最近几年倡导的一个训练———建立模拟门诊,我们的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学习以后,进入医院以前有一段空白期,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实验课上的仿头模型和临床牙科治疗椅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学生在模拟临床时,使自己实现了由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学生互换模拟病人可避免恐慌,为临床打下基础,这种强化训练使学生收益很多。国内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论是三年制专科,还是五年制本科,在课程设置上都有一年的实习期。从学校的实验室到临床门诊,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为了平稳过渡,避免跳跃,我们安排实习学生的一个短期模拟培训。要求临床老师为学生具体讲解在临床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在进一步模拟临床的联系,在牙科椅上进行口腔技能训练,口外的局麻训练,口内的牙体预备训练,口修的印模制取,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共同出现的问题,统一讲解,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个查找原因,使学生逐渐适应医生的角色,避免一系列临床的问题,为进一步进入临床打下基础。这一训练的基础非常明显。

六、加大口腔医学专业临床教学领地建设,临床医院和口腔学院联合制订实习计划

口腔学院与临床教学医院密切联系,改变过去那种方式,只要把学生送到医院就由医院管理的模式,对实习学生实行双重管理。让实习学生知道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医生又是学生,口腔学院教学管理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定期到临床教学医院走访,加强与学生和临床医院沟通,与临床医院共同制订实习计划。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我们要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下功夫,两者互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培养计划里面做了很大的调整,全面安排时间的内容。我们建立了考核机制,不论在哪一个临床科室,都有考核内容,都有出科考试,这种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是强调综合动手能力的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结语

口腔实习计划第8篇

[关键词]微信;微课;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

[基金项目]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口腔内科学》信息化课程建设研究”(2019-301B)

[作者简介]郭艳玲(1981—),女,甘肃白银人,医学硕士,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口腔医学及医学教育工作;王琳(1981—),女,甘肃武威人,医学硕士,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系教学秘书,副教授,主要从事口腔医学及医学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34;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7-0379-02[收稿日期]2019-11-0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得到广泛普及,人们在碎片化时间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获取互联网提供的知识,通过移动工具开展学习有望成为未来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模式。[1]

笔者发现,学生经常用微信浏览最新资讯、获取最新知识。因而,将微信和一些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微课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探讨是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以《口腔内科学》第二篇牙體牙髓病制作了16节微课,以微信为平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7级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7班为实验组,8班为对照组,两组均为50人。

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用以微信为平台的“微课+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搭建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微信提供的公众平台功能,建立“一齿一生”学习平台。学生关注公众平台。教师将收集与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按教学进度与要求上传至“一齿一生”微信公众平台,涵盖微课、PPT、临床病例、练习题、知识链接、参考文献等,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2.教学设计。选取《口腔内科学》中第二篇牙体牙髓病,提炼章节知识点和重难点,整理搜集教学素材,开发微课,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课前学生按照教师的学习任务书规划学习进度,完成相关任务;观看微课,记录疑难点,通过班级微信群聊,就疑难点进行交流讨论并将其反馈给老师,亦可主动查阅资料探究答案。课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答疑,内化知识,同时强调巩固练习,使知识点得到进一步强化,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3.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了调查。为了保持结果的公平性,实施教考分离,满分100分。采取微信易企秀表单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

(二)数据处理

运用SPSS23.0,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

二、结果

教学效果评价(见下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P值<0.01,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以微信为平台将微课应用于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讨论

(一)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评价调查中,82%的学生对使用微信平台学习效果非常满意。学生通过课前主动参与并完成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改善了课堂学习效果。截至目前,使用“一齿一生”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共有68人,70%的学生都希望可以将“微课+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更多的课程当中,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展示出了极大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完成课前任务书,课堂授课目标明确,氛围好,交流更加密切。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

86%的学生认为使用微信平台学习微课提高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利用微信课程平台进行课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主动规划学习进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2]通过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习平台,把学习任务及教学资源推送到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规划学习,同时,也可以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在平台中提出来,展开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探讨问题、解决困惑。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我们专业还有部分文科生,他们的形象思维活跃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而,有必要在课前学习任务书,提炼学习重难点,并将其做成微课上传至微信平台,让学生提前预习、思考,发挥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学习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投入学习中,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微课的制作、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6%的学生对本次微课的制作满意度不高,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更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分析原因,一是技术层面,主要为微课形式单一;二是部分学生缺乏自主规划学习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有参与学习的使命感。其次,课前对学生于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答疑;课中对重难点进行探讨解析,注意集体性辅导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进行知识的内化,如本课程的课堂活动包括协作探究问题、混合式协作学习与成果交流等。最后,还应加强知识的转化,让所学有所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进而反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有利于使评价多元化

对于教学来说,课上学得再好,课堂气氛再活跃,课后遗忘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微信平台的互动评价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式。以“龋病”为例,课后鼓励学生进行分组,以龋病的认识及病因为题制作校园采访视频,并将其上传至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业中挑选一些优秀作品出来,并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转发,让老师、学生以及更多人参与投票,还可以让他们留言说说自己为什么给这幅作品投票。这样的网络化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更长久记忆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