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4:24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1篇

关键词: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课程设置;毕业会考

德国的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中学课程设置由各州设定操作细节,但一般大同小异。巴伐利亚州是德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州,其教育水平可以代表德国教育的最高水准。

德国基础教育①从五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后学生会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的学生在十二年级结束时需进行高中毕业会考(Abitur)。该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但与高考不同的是,它不是选拔性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成绩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具有上大学的资质,只要通过即可。文章按照惯例将文理中学的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定义为高年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和高三年级。

一、课程设置与评分体系

(一)课程目标与重点

德国文理中学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目标与重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广泛、深入的普及教育,并以此为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做准备。第二,在高中毕业会考中,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须包括基础学科(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第三,高中毕业会考共设5门考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外,学生可自行安排考试科目。第四,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从所在中学提供的课程范围中选课,并设置个人学习重点。第五,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教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致力于为学生的大学学习、自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第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责任感。第七,课程特点体现在两类研讨课中,即科学导论类研讨课和针对大学学习及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二)课程选择

十年级是高年级阶段的导入期。在结束导入期前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一些科目,作为自己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包括四个半年)取得的成绩将被纳入高中毕业总评成绩。各文理中学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提供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无例外,学生在整个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将受所选学科的约束。

1.各科目学时

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所选科目包括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和旨在培养个人能力的研讨课。三门基础科目,即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每周学时数各为4学时。其余科目每周2~3学时,若学生将第二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列为会考科目,则每周学习4学时(见表1)。

2.选课说明

学生必须填报所有的必修科目。对于选修科目,学生可在表1所示每行的几门科目中选取一门作为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2(生物、化学或物理)或第二及第三外语或信息学只需在十一年级学习。对于研讨课程,学生须在十一年级全年和十二年级前半年选择两门研讨课。针对个人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可根据总体选课情况自行决定其他科目及其学习时间。

(三)特色课程

1.研讨课

科学导论类研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能,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职场能力。研讨课通过拓展校外联系,让学生对学术和职业实践有初步了解,并使他们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广泛定位。在十年级时,学校会通知学生哪些主要科目会开设研讨课,以及这些研讨课的主题,同时会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对于研讨课的想法。研讨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工作的普遍方法,并着眼于高校和职场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就这方面而言,无论主题是什么,所有的研讨课都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研讨课中,学生会进行自主研究,而教师只是作为专业和方法层面的专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许多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上的伙伴建立了联系,因此,研讨课发挥着联接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的桥梁作用。

(1)科学导论类研讨课

研讨主题包括世界宗教在德国(主要涉及科目:宗教学)、文学模型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涉及科目:德语)、发现莎士比亚――人物、时代与作品(主要涉及科目:英语)、经济市场中的数学(主要涉及科目:数学)、未来能源(主要涉及科目:化学)、历史转折性事件对地区的影响(主要涉及科目:历史)。

在研讨课中期报告中,学生将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研究工作的结果作出详细论述,并自主撰写研讨课论文(大约为10~15页),参与答辩。

(2)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学生在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会得到为期一年半的指导。通过参与一个以应用为主的项目,学生对于大学学习和职业的定位将更加深入,尤其是有目的、系统性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得到提升。伴随着外部伙伴的加入,学生有机会对企业及其所提出的要求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可行的项目包括借助机器人组合部件的汽车安全理念的发展(伙伴:汽车供应商;主要涉及科目:信息学)、网页设计(伙伴:区域报社;主要涉及科目:德语)、针对地方企业的市场分析实践(伙伴:中小型企业;主要涉及科目:经济与法律)、关于“预防成瘾”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伙伴:社会机构;主要涉及科目:生物学)、商场的围墙外立面设计(伙伴:城市建设局;主要涉及科目:艺术)。

2.附加科目

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范围选择附加科目。通常,这些科目每周的学时数为2小时(见表2)。

3.外语科目

(1)长期学习的外语

指第一外语(从五年级起)、第二外语(从六年级起)以及文科类学生的第三外语(从八年级起)。学生必须在高年级阶段至少选择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

(2)较晚开始学习的外语

学生可以从十年级开始学习该外语,但必须选择该外语课程学习直至十二年级。由此,学生可以在十年级提前结束自己的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学习。

4.艺术或体育方面的附加科目

如果学生想把艺术或音乐选为会考笔试科目,那么除了正常的艺术课及音乐课学习之外,还须选择附加学时(艺术每周2学时,音乐每周1学时),以达到高中毕业会考对专业实践基础的要求。如果学生想选择体育作为会考科目,则须选择每周2学时的体育理论课程,以获得该科目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评分体系

1.毕业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德国高中毕业总评成绩满分为900分,其中平时成绩600分,会考成绩300分。根据上述评分要求,学生从高年级阶段的第一天起就要为积累分数做好准备。在十一年级前半年、十一年级后半年、十二年级前半年和十二年级后半年4个阶段,学校将为学生确定半年成绩。最终,共有40门次科目的半年成绩计入毕业总评,每门次科目满分15分,共计600分。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学生将获得总评要求中的另外300分。这300分由5门会考成绩组成,其中每门满分60分。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如果学生的最终成绩超过732分,那么等级为优秀。

学生在高中毕业总评中获得的分数将最终换算成等级,具体换算方法如表3所示。

2.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各科目的半年成绩由大成绩和小成绩或研讨课成绩综合评定而成。大成绩指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每门所选科目的课堂考试成绩,不包括研讨课;小成绩指学生通过口试、实践、测验、报告展示和实习所获得的成绩,包括小论文。在每个阶段的所有科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至少获得两个小成绩,其中一份是口试成绩。关于如何确定研讨课成绩,学生可以从自己所在学校获得相关信息。

在每半个学年结束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所有成绩为其计算出半年成绩。其中,大成绩和小成绩的平均分在半年成绩中权重相同。若学生有一个半年成绩为0分,则视该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未选此课程。通常,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学生将不能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且必须留级。

3.成绩录入规定

从十一年级前半年至十二年级后半年,共40门次半年成绩将会被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包括来自必修、选修范围的30次成绩和来自能力培养范围的10次成绩,学生可选择删去一个较差的半年成绩。5门会考科目的成绩必须全部纳入总评成绩(见表4)。

二、高中毕业会考

在十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将参加包含5门科目的高中毕业会考。面向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是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另外包含一门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科目,如宗教学或伦理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或经济与法律;一门其他科目,如生物或化学或物理、另一门外语、信息学、艺术或音乐、体育。

在毕业会考中,德语、数学和另一门科目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其他两门以口试(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笔试为全联邦州统考。

(一)笔试

高中毕业会考笔试于每年5月进行。在5门会考科目中,3门会考科目是笔试,其中德语和数学必须笔试,第3门会考笔试科目可以从另外3门中任选一门。选择艺术或音乐、体育科目的学生还需参加特殊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和专业实践)。

(二)口试(学术讨论)

高中毕业会考口试最迟于会考笔试开始前6周举行。学生必须确定自己的会考口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以外,其他所有的必修、选修科目都可选为口试科目。考试委员会将针对学生4个阶段的学习确定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范围的内容就是考试的基础。

(三)考试结果

最终,5门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是每门考试分数乘以4(即最高15分×4),因此,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60分,5门科目满分共300分。

三、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前提条件

如果未满足表5中的某一规定,或学生退出高中毕业会考,则视为第一次会考不及格。

四、启示

德国文理中学高中课程体系给我国带来如下五点启示。第一,研讨课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充分明白在大学将如何学习所选专业,且将来如何在这一领域发展。第二,选课系统为学生在必修、选修和能力培养范围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天赋选择学习重点。第三,平时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2/3、会考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1/3的评分体系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够充分选拔人才,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打好学习基础。第四,平时成绩中40门次科目的成绩会被带入毕业总评成绩的规定,避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注重会考科目,忽视其他科目的现象,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第五,会考科目成绩必须计入总评成绩,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一次最差成绩的规定,尊重了学生天赋和特长不同的事实,使偏科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照。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2篇

关键词: Excel高职院校 成绩管理 分析统计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较以前已增加了很多,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量远远大于从前,如果不能有效地使用现代技术,那么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学生成绩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师经常要进行的工作,如果手工计算,则不但效率低,工作量还大,由于每学期每门课程都要重复做这项工作,因此容易造成统计错误。

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成绩分析统计工作,且其丰富的图表功能还能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1]。借助Excel的模板保护功能,可以使设计好的成绩统计功能重复应用于每门课程,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量,而且避免了错误统计数据的产生。下面就如何使用Excel制作成绩分析统计模板[2]进行介绍。

1.输入学生成绩构建工作簿

在工作簿中设计两个工作表,第一个工作表命名为“高职某班XX课成绩表”,包含该班111名学生的姓名、学号、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践和总评成绩几项内容,其中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10%实践。

此项录入成绩工作量较大,为了减少数据录入的人为错误,还须对成绩录入区数据有效性进行设置,当录入错误及时提示[3]。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后续分析统计时可以利用函数直接调用工作表名称,且该工作表的A至F列也是在数据修改的区域。

第二个工作表命名为“高职某班XX课成绩分析统计”,统计班级总人数、缺考、及格人数、及格率、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的情况,还会生成数据图表。该工作表是模板保护的区域。

2.成绩分析统计

2.1总评成绩计算

根据总评成绩的构成,可在总评成绩单元格中输入公式直接计算,如谭诗姚的总评成绩可在图1中F2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IF(D2="*","缺考",ROUND((C2+0.4*D2+0.1*E2),0))”后回车。鼠标定位到F2单元格右下角,待光标呈实心黑十字时,按鼠标左键向下拖动填充其他需总评成绩计算单元格即可。

为了突出显示不及格的总评成绩,需将不及格的总评成绩显示为红色,具体步骤是:(1)选中“高职某班XX课成绩表”工作表F列;(2)单击菜单栏上的“开始”,找到“条件格式”快捷图标单击;(3)在下拉菜单中选中“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小于”图标,然后在出现对话框输入60并设置“文本红色”,单击“确认”按钮。

2.2班级总人数、缺考、及格人数、最高(低)成绩和平均成绩

计算班级总人数时,在图2中B2单元格输入“=COUNT(高职2013级某班XX课成绩表!F:F)”;而缺考人数在对应的单元格输入“=COUNTIF(高职2013级某班XX课成绩表!F:F,"缺考")”;同样的计算及格人数时在单元格输入“=COUNTIF(高职2013级某班XX课成绩表!F:F,">=60")”即可。

计算最高成绩时,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高职2013级某班XX课成绩表!F:F)&"分";最低成绩将MAX改为MIN。平均成绩的计算需要使用AVERAGE函数,在图2中B6单元格输入“=ROUND(AVERAGE(高职2013级某班XX课成绩表!F:F),1)&"分"”,其中ROUND函数作用是对数值四舍五入保留有效位数。

2.3各分数段人数及比例确定

根据学生的总评成绩划分为5个分数段,“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和“60分以下”,分别对应的分段点是99、89、79、69和59,使用FREQUENCY函数[1]进行分数段人数确定。在图2中选定E2:E6单元格,输入公式“=FREQUENCY(高职2013级某班XX课成绩表!F:F,G2:G6)”,然后按Ctrl+Shift+Enter,填充E2:E6单元格区域,所得结果即为各分数段人数。

各分数段人数比例的计算,使用刚得到各分数段人数与总人数进行比较,如“9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值在F2单元格中输入“=ROUND(E2/$B$1,3)”后回车。再将鼠标定位到F2单元格右下角,待光标呈实心黑十字时,按鼠标左键向下拖动填充其他需人数比例计算单元格即可。最后选定单元格F2:F6,将其设置为百分比显示。

2.4生成成绩分析三维饼图和柱状图

计算完各分数段占总人数的比例后,可以通过插入图表的方式,绘制出成绩分布的三维饼图(如图3)和柱状图(如图4),使成绩的分布更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授课老师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成绩分析模板的保护和使用

为了让成绩分析统计的数据只能自动生成,不能因人为而改动,就必须将“高职某班XX课成绩分析统计”工作表保护起来,具体步骤:(1)选中“高职某班XX课成绩分析统计”工作表;(2)单击菜单栏上的“审阅”,找到“保护工作表”快捷图标;(3)在出现的对话窗口中选中要保护的选项,然后输入保护密码,单击“确认”按钮。通过这些设置,只有知道保护密码才能对这些单元格进行修改,从而确保统计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

需要使用成绩分析模板时,只需修改第一个工作表“高职某班XX课成绩表”中A到F列的数据即可,Excel就会自动生成出“高职某班XX课成绩分析统计”表中的成绩分析统计数据、三维饼图和柱状图。

4.结语

该成绩分析统计模板已经在很多教师中进行了推广,完成了大量课程成绩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熟练掌握Excel模板,不仅提高了教师成绩分析统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统计数据的错误,而且图形显示使统计的结果更加直观,从而实现了使用专业软件管理和数据处理,增强了应对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启祥.中文版Excel 2007电子表格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3篇

一、分段分析

首先,我们把期初的各科成绩进行分组处理。论文百事通分组的原则是把各学科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如果学科成绩相同则把总分高的排在前面,依此把所有学生分成20组,每组约占总人数的5%。然后计算各所学校各分段的人数、累计人数以及累计人数所占本校学生数的比例。

如下表:

表1分段情况表

然后,分别计算各所学校入学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分组累计人数,形成下表:

表2两次考试各校分段累计人数比例情况表

通过各分段人数累计比例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各校各段人数的变化情况。例如,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校2段以上人数基本保持不变,3-5段人数开始有大幅度的下降。

二、增量分析

增量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增量分析的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计算,从而来分析各学校、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变化及其相对变化的量。增量分析的计算得出的结果、指数、增量的数值大小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希望能通过分析比较各校增量的相对变化,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我们的教学。

1.几个记号及其概念

学生成绩:记作Xi最高分:记作Max(Xi)

最低分:记作Min(Xi)标准差:记作σ

3倍标准差:记作3σ平均分:记作

取A、B两个值中的最大值:记作Max(A,B)

记Max(Xi)–Xi+1为某学生的成绩名次得分。如,在某次考试中学生A的成绩是95分,而这次考试最高分为95,那么他的名次得分为1;B学生成绩85分,那么他的成绩名次得分为11。

记Max(Xi)-Min(Xi)+1为某次考试的成绩数据区间长度。某次考试最高分为95,最低分为45,那么这次考试的成绩数据区间长度为95-45+1=51,也就是说一共有51个成绩数据。

为了消除异常分数对统计的影响,我们对成绩数据区间长度进行了调整。如某次考试成绩中有极其个别的成绩很低,低于了平均分减3倍标准差的范围,我们视这些成绩为异常成绩。因异常成绩对成绩数据区间长度的计算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我们把成绩数据区间长度调整为最高分-[最低分与(平均分-3倍标准差)做比较,取其中大的一个值)]+1,即Max(Xi)–Max(Min(Xi),-3σ)+1。

由某次期末成绩统计(见表3)可以看出,由于极其个别成绩的影响,造成成绩数据区间长度增大,因此在统计时对成绩数据区间长度需进行修正。

表3重点卷期末成绩统计

2.指数计算

(1)学生学科成绩指数:

例如,共有10人参加了某次考试,原始成绩、名次得分、指数、增量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10人考试结果分析表

期初成绩数据区间长度=94-54+1=41

期末成绩数据区间长度=92-60+1=33

生1期初名次得分=94-80+1=15

学生1期初成绩指数=(1-15÷41)×100=63

学生1期末成绩指数=(1-11÷33)×100=67

(2)学校学科指数

学校学科指数是该校所有学生的学科成绩指数的和。

(3)学科增量

增量=期末指数-入学指数

人均增量=(学科期末指数–学科入学指数)÷人数

对人均增量进行线型变换,转换为70~100之间的值,转换方法如下:

1)取出该学科人均增量(C)的最小值D;

2)用人均增量(C)减去该人均增量最小值D,把人均增量转换为正增量,得到列E;

3)求E列最大值(F);

4)学科增量G=70+E÷F×30。

计算过程举例说明如下:为简化计算,我们使用上表中10个学生的数据。

表5学科增量计算举例

有上表计算结果,学科增量最大的为“生4”,增量为100,其成绩名次从入学的第9名提高到期末的第3名。“生7”,增量为70,其成绩名次从入学的第5名降低到期末的第10名。

(4)学校指数

学校指数为各学科指数相加的和。

(5)学校增量

学校增量=该校学科增量的和。

三、增量评价实例

以下是用上述增量评价模型对我市重点高中某次考试成绩进行的评价结果(选取部分数据)。

(1)英语学科分段分析

表6各学校英语学科分段表

(2)学科指数与学科增量分析

表7各学校英语学科指数与学科增量分析

(3)学校指数与学校总增量分析

表8各学校指数与学校总增量分析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4篇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如何改革?

考试分值如何安排?

考试结果总分由哪些组成?

这些都有了答案。

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方案》规定,我市继续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制度。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2021年起,全面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我市继续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物理、化学、生物另设实验操作考试,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书面闭卷笔试。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实验操作,实行现场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门科目由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学校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成绩。

在考试分值方面,省级统考科目卷面满分分值,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100分。体育与健康40分。其他非省统考科目成绩只定合格、不合格。

此外,因休学原因转入2018级、2019级的初中学生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除已获得的初中学业考试成绩的科目,须通过其他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2021年中招录取文考总分800分

高中阶段招生的录取总分由“考试结果总分”和“照顾分”组成。在考试结果总分方面,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10门科目的考试成绩,按原始分数、折算分数相结合方式计入中招录取总分。2021年中招录取文考总分为80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按卷面原始分数计入中招录取文考总分,3门科目满分各150分。体育与健康科目按《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意见(试行)》组织实施的考试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文考总分,满分40分;物理科目按卷面成绩的90%、化学科目按卷面成绩的60%、道德与法治和历史2门科目均按卷面成绩的50%、地理和生物2门科目均按卷面成绩的30%计入中招录取文考总分。

在照顾政策加分方面,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中招录取加分项目,逐步将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我市将根据省教育厅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原有照顾政策。

此外,《方案》规定,中招录取计分科目及未计入中招录取总分的市级统考科目,设定等级底线要求;对未计入中招录取总分的市级统考科目,探索实行等级奖励分政策,防止群体性偏科,确保国家课程实施质量。市教育局根据文理兼顾、全面发展原则,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各科等级在中招录取中的使用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招录取重要参考

《方案》规定,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我市将以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内容,由学校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等,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

2019年起,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须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到2021年毕业升学开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我市将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按不低于50%的比例定向分配至各初中学校的做法,定向招生名额向农村初中和无选择生源的城区初中倾斜,促进初中学校均衡提升。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5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 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11-01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高等教育也以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普通高校的生源质量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出现了在同一专业,甚至是同一班级中新生间的数学成绩高低相差悬殊,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仍保持传统的一种讲授方法,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别,那么经过半年或一年后,就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也将导致对后继课程的无法衔接。针对目前的这种特殊状况,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方面就要采取新的对策,以尽最大可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下面就结合本校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本人的想法。

1 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渗透,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属全国招生的地方性重点大学,并且有多个专业都在各省市第一批次录取,但是在学校组织的数学入学考试中,有30%的学生考试成绩为不及格(考题仿照高考数学题型及模式,但题量和难度都低于高考试题)。经过大学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期末考试结果:高等数学的不及格率达到20%-30%(试题中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计算等方面的题目占80%),这些学生中对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都不能把握,可想对后续数学课程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是无法掌握的。这些年,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制约了老师的教学水平的发挥。我们通过调研、讨论,借鉴外校的一些经验以及同学校教务部门的研讨,从2003年起,工科各专业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施行分层次教学,按照“尊重个性,发挥特长”的指导思想,针对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2 高等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以2003年在我校工科各专业高等数学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现行的大珩班(创新实验班)、A班(快班)、B班(普通班)、C班(慢班)几个层次,分别明确了各层次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特点和接受数学的实际能力,分别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2.1 教材的选择分层次

根据各专业对数学基础的不同要求,我们按大类将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Ⅰ(物理类),高等数学Ⅱ(工科类),高等数学Ⅲ(经管类),高等数学Ⅳ(文科类),针对上述四个不同层次选择相应教材进行教学,比如:物理类选用四川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工科类选择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第六版)等。此外,针对选用的教材,我们编写了由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配套使用的《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并对不同的专业类选用不同的习题。

2.2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入校的新生组织入学考试,主要考核数学、外语、语文等,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首先选拔出王大珩班的学生(综合各科成绩全校选拔180名,分布在6个专业,每个专业30人),其次再选拔400名学生(即A班,按入学和高考的数学成绩由高到低)编排两个大班,再次选出360名(即C班,按入学和高考的数学成绩最后排名)编排两个大班,剩余的编入普通班(即B班),这样做的可行性是要保证教师数量足够多,并同一时间平行排课,在安排大珩班、A班、C班任课教师时通常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上课。

3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中,对王大珩班即A班,教师通常结合黑板和多媒体实行教学,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按原有学时不变,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用16个学时进行数学建模的基本训练,在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为考研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学中精讲概念、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适当补充综合性强的习题、考研辅导题等。

对于B班的教学原则是在基础班的要求之上,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内容进行扩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选择当然是在贯彻师生平等原则的基础上试用的,尤其是讨论式、启发式或引导式等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讨论养成一种习惯,形成多方互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这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实现以下几种转变: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能力的培养,重“以本为本”转变为“活教活学”,重技能训练转变为重思维训练。由于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好,思维反映较为敏捷,因此对这一层次的教学,将教学内容结构上实施模块化,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按照对该层次学生具有创造性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进行科学的调整、改造经典内容,保留精华,同时,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C班的学生,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这一特点,我们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按教学大纲和工科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为主,着重于基本内容的讲解,采用“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加强典型习题的练习,确保对大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中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课堂练习和个别辅导,使学生普遍达到大学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水平。比如教学中在叙述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之前先给出一些学生在初等数学中见过的、易于理解的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引例,或者做充分的文字、记号的铺垫工作。

4 成绩考核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6篇

关键词: SQL SERVER 统考 成绩管理

近年来,我院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并且应用型教学改革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这几年我院应用型教学改革,我们发现作为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统考已经成为衡量我院学生教学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讨论针对我院专科学生统考科目成绩管理繁琐并且复杂,给学生成绩统计和汇总工作带来不便的情况,我们设计开发一个专门统计学生所有统考科目和各次考试成绩的系统。

1.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几年的实际操作,我们考虑统考成绩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用户管理、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修改、成绩汇总以及成绩打印等。

2.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

2.1主要模块设计

统考成绩管理系统由登录模块、教师模块和管理员模块三部分组成。

登录模块主要完成用户身份的识别、确认,并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

教师模块主要完成统考课程的成绩录入、成绩修改、成绩查询、成绩汇总和打印功能。

管理员模块主要完成用户账号和权限的创建、密码的创建和修改、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

2.2系统实现方法

本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使用情况,考虑使用语言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开发该统考成绩管理系统。

3.数据库设计与访问

3.1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表包括:用户表、学生信息表、课程表、成绩表、考试批次表等。

3.2 数据库访问

统考成绩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时采用这一.NET框架中的新一代数据库存储技术。是在ADO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与ADO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模型。ADO是一种用于开发访问OLE DB数据源应用程序的API,它提供了较为高级并容易被理解的访问OLE DB数据源的机制,它结合了DAO和RDO的优点,并提供了OLE DB数据源的入口。OLE DB是一种数据库体系结构,它为企业网络提供了普遍的数据综合能力,与ODBC相比,OLE DB在数据通道方面更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它允许同建立在COM基础上的更多的数据类型联系和由于ADO是为开发客户机/服务器程序而专门设计的。技术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对象和程序接口,例如:DataSet、DataView、DataReader、DataAdapter等,使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非常简便,与其他数据访问技术比较,有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编程性和可缩放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对象编程访问数据库,给数据库的访问带来了更大的方便。

4.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4.1基本信息导入、录入模块设计

基本信息导入、录入模块主要完成学生基本信息的导入、学生成绩信息的导入功能,减少了繁琐的录入过程,同时,也可以将其他系统所导出的学生信息或学成成绩信息通过excel表格的形式直接导入系统,增强了本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互通性。除此之外,系统也支持单个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信息的录入,为导入功能很好的补充。

另外,在进行成绩信息录入时,需注意本系统在设计时考虑的一个问题,即我院统考是可以一个学生多次参加考试,但需要保存每次考试成绩。所以,在设计时我们设计了一个考试批次表,每个学期每次考试对应一个考试批次,在录入成绩时需首先确定对应考试批次,从而保证学生成绩的准确性。

4.2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信息查询模块是根据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相关学生信息、成绩信息等信息查询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姓名等字段进行学生信息、成绩信息的查询,另外还可以根据班级、年级、专业等字段进行学生信息、成绩信息的查询,并实现对不同范围内各个考试模块通过人数、通过率的一个考核和比较。

4.3信息修改模块设计

信息修改模块是根据查询条件,对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专业、班级、所属系等信息进行修改,还可以对学生不同批次、不同模块的考试成绩进行修改。信息修改模块是信息录入模块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4.4打印模块设计

打印模块是系统实现结果输出的一个手段,根据我院统考成绩汇总要求,我们对打印模块进行了如下设计:

A. 提供单个学生一个批次、各个模块的成绩结果的输出。

B.提供单个学生多个批次、各个模块的成绩结果的输出,并显示各个模块当前最高成绩。

C.提供以班级、专业、年级为范围的一个批次、各个模块成绩结果的输出。

D.提供以班级、专业、年级为范围的多个批次、各个模块的成绩结果的输出,并显示各个模块当前最高成绩。

E.提供各个模块所有学生毕业成绩结果的输出打印和excel电子表格的导出功能。

5.结论

本系统主要探讨了基于平台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开发的统考成绩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我院应用型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解决我院的统考成绩管理问题而设计和讨论的。系统设计完成后,经过测试系统运行良好,符合设计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统考成绩管理的问题。通过此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不但提高了我们的业务能力、积累了系统开发经验,还解决了我院实际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我院统考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

2011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科研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统考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项目批准号为:YB1105。

参考文献:

[1]孟宪英.基于VB6.0的高校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J].山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6):611―614.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7篇

1、各分院各科室之间数据流通不畅。

2、教务处与各教学单位存在数据交换形式不统一、不科学、效率低下的现象。

3、现有的教务管理软件下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工作需要。所以如何更好的开发教务管理系统,以此来满足教务管理的当前需要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使学校信息运用将变得轻而易举,故此,信息技术走入高校管理已是必然趋势[2]。

二、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本系统是一个作用于教务管理工作各项环节的功能性软件,是面向全校各教学部门使用的多模块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相关技术

本系统主要运用了.NET开发技术架构、ASP.NET开发技术、SQLServer数据库系统、C/S与B/S系统架构等相关技术。

3、教务管理系统的组成

3.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活动中最基础工作,它由学籍信息管理、学籍日常管理、学籍异动管理三大块组成。学籍信息管理是学生到校入学,根据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个人数据信息库,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家庭所在地、入学时分配的分院、专业、班级、学号、宿舍号等个人原始信息。学籍日常管理则是记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项情况,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评价、奖惩信息、入党情况等。学籍异动管理主要是记载学生学籍状态的变动情况,包括休学、复学、退学、留降级、转学等等。系统设置了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分院、专业、班级、学号等相关的关键字段,管理人员输入相关信息得以建立学生信息库,用来区分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为后期成绩登入、选课、评教做好相关基础数据。做了集中、统一管理,可避免数据重复,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

3.2考试管理

学校都是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生成绩来评估教学过程是否全理,如何改进和完善。考试管理主要任课老师出题,教务处组织考试、学生根据考试安排应考。系统设定考试时间、考试课程、考场号、座位号、班级、姓名、监考老师等关键字段,管理人员制定好考试信息,即可随机安排监考老师,学生上网查询考试时间,从容应考。

3.3教材管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所以教材管理要十分谨慎。首先由任课老师挑选出符合教学计划的教材,报教务处核准教务处向供应书商进行采购,课本入库后发放给学生,最后入库结算。系统包括教材选定、教材征订、教材发放、教材入库四大方面,设定课程名称、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ISBN编号、单价、使用班级、订购数量等关键字段。教师填写教材书目信息,教务处审核,批量出成征订书目报送,教材入库都在系统上完成,做到数据统一,审核环节完善。

3.4成绩管理

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凭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毕业。但为了更加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成绩,光看考试成绩是不够,就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日常参赛、评优评先等都纳入考核的依据,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客观的评价学生。系统设定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总评、补考时间、补考考场等关键字段,通过教师录入成绩,系统即可按6:4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学生可在教务处公布成绩上查到自己的相关成绩是否合格、是否要补考、在哪补考等相关信息。

3.5选课管理

本校院校均采用学分制管理,而选课则是学分制的中心。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校期间修完足够总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这校保证了学生学习了必须掌握的知识,又灵活地满足了学生自己的意愿,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校公布开设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教务处汇总选课结果,公布未成功选课的学生姓名和不达标准人数的课程,让学生进行课程重选,仍未到人数下限的课程取消不予开设。系统设定了课程名称、课时、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教室号、开班人数、选课结果等关键字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校园网的任何电脑上都能看到开设的相关课程,进行选课,在教务处汇总后,再进行重选、补选,最后完成全校的选课活动。

3.6评教管理

为了更加公平、客观的考核教师,学校将评教管理进行改革,从以前由领导单一对教师评价改为领导对教师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更全面、客观的对教师工作给予公平的评价,让教师从中找到问题,并合理的改进及不断的完善,以此来提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系统设定教师姓名、所授课程、所授班级、总课时、评分等关键字段。领导、教师、学生在规定时间上,在网上进行相关评比,教务处汇总,避免了手工评分的数据错误、缺失,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公正性,让教师更好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3.7教学计划管理

学校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的来设定总的课程安排、学习形式。二级学院根据总纲性的教学计划来制定大纲,并分配教学任务,组织教师制定出详细的教学授课计划。系统设定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所在院部、年级、学分、学时、考核形式等关键字段,工作人员对课程的基础信息进行输入维护,二级分院再来创建教学任务,生成班级课表。

三、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促进数据信息的规范化、统一化,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教务管理系统建立起统一的规范代码,并且整个系统都使用同一个,保证信息的一致性、规范化。专人分级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数据准确性。

2、弥补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易出错,不堪重负,而教务管理系统让工作人员从手工操作出解脱出来,大大减少了重复工作,减少了人为差错,共享信息资源,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3、统一了管理模式,促进教务信息的共享性

教务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完整地信息库,利用网络技术迅速、及时传递,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信息共享。

4、促进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

如何更好的操作教务管理系统,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明确定位和分工,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去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教务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

5、方便整理汇总、妥善保存

数学段考成绩总结第8篇

2021高考成绩分数段(一分一段)是很重要的填报志愿的依据,也是各大高校划自己分数线的一部分依据。考试们根据成绩对照一分一段表。确定自己如何填写志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广西高考总成绩一分一段表最新公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表到大家。

2021广西高考总成绩一分一段由于2021广西高考总成绩一分一段还未公布。各位同学可以先参考2020年的广西高考总成绩一分一段表

2020广西高考总成绩一分一段:

2021年广西高考志愿填报批次设置及时间安排1广西志愿批次设置及时间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10个批次。其中,本科层次共设置8个批次:本科提前批、特殊类型招生批、专项计划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一批预科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预科A类、本科第二批预科B类。专科层次共设置2个批次: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招生志愿设置分为单志愿、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三种模式。具体填报要求将根据工作进展另文部署。

2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关于平行志愿规则,可以选择一些志愿填报指导手册,如《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手册》中已有详细介绍。

理想的志愿填报应当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目标一,不能落榜,不能出现高分低报的情况。这种情况意味着考生考分出现了较大的浪费,比如学姐当年以672分录取人大经济学专业,这个专业录取的最低分为670,平均分672,填报的刚刚好!而如果当初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王牌专业通信工程的话(最高分640),分数是比较浪费的。

目标二,考生录取的专业最好是录取院校的优势专业。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有相对比较强的专业与相对比较弱的专业,即使是清华北大,也是清华的工科专业更强一些,而北大的文科专业更强一些,二者的理学专业都不错,但北大的数学专业更强。

目标三,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会因为选择院校而在专业上妥协,导致最终录取了一个自己很不喜欢的专业。往届有大把由于专业不满意而选择复读的先例,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考虑。

高考志愿填报常用信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都实行了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二是每个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高考填报志愿技巧

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题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2、排查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