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4:02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28-01

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人单位急需那些既懂汽车专业知识,又懂汽车服务、贸易、管理和保险的人才。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育部于2003 年正式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纳入招生计划。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或“实用型人才”,以解决技工与本科生之间的人才衔接问题。该专业不同于传统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厚基础重理论精英教育模式,也不同于职业类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模式,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民办院校纷纷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省内多家民办院校的考察得到如下结论。

1、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

(1) 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

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从传统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翻版而来,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模式教育,明显轻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以参观学习为主,忽视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突出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更没有考虑到民办院校生源的实际文化基础。这样导致学生学不懂过难的理论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没有突出的表现,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 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

分析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国办院校经过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硕士或者博士,来校任专职教师,其汽车理论功底较为深厚,而实践动手能力很薄弱;另一方面是外聘国办院校的教师兼职进行授课,由于该类教师已经习惯了本校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很难尽快转型,采取适应民办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的教学方法,同时该类教师自身实践教学也不是强项。再则由于汽车服务行业人才紧缺,使得社会上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薪酬较高,而且这类人才也不愿意进入高校教师行业工作。

(3) 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民办院校没有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又是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对于不得不考虑办学成本的民办院校的确是不小的投入。这就造成实践教学设施配套不足,同时民办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举步维艰。

2、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发展分析

民办校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并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民办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现提出实践教学环节发展的几点分析。

(1) 实践教学进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段式,即二者是割裂开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板书和多媒体方式进行理论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集中实训,这样的教学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理论没有完全理解,拖延一段时间后无法在实践中理论重现,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同时学生也无法深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的难点不是理论深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考虑学生实际知识基础不会讲授过难的理论知识,关键是给学生建立起空间立体的总成部件构造,让学生清楚汽车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动力传递及动态运转状态。建议院校在讲授此类课程时采用多媒体、板书加实物的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动画加实物多次多角度的进行演示,将重要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在黑板上。理论讲授结束后立刻将学生分组在教室内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设施上进行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种教学方法虽不能解决学生熟练动手能力,但对学生直观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有很好的效果。

(2) 集中有限资金重点建设拆装实训室、创新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院校应该建设好例如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等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训室,除了规定的实训拆装学时外,应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拆装汽车总成部件和掌握工具使用方法。

在创新实训室,前期由教师在实训设备上设置故障,由学生写出故障分析书及诊断步骤,然后由教师确认其诊断方案可行后,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故障诊断。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自行设置汽车故障或同学之间互相设置汽车故障,以锻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能力,达到创新实践的目的。

综合实训室模拟汽车服务企业或4S点的售后服务工作,实训室内设有服务顾问岗位,内燃车间、钣喷车间、配件车间及客户回访岗位等,并配有整车,使学生在校便可以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模拟工作。

(3)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顶岗实习

院校要积极走出去,寻求适合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建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共赢,互利互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好坏是学生顶岗实习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一般院校顶岗实习都会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这一年,也是学生马上走向社会独立寻求企业录用的关键时期,而且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真正做到顶岗、轮岗,而且要派专职教师负责与企业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真正锻炼。同时也可派教师进入基地进行学习,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 总结

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面临着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成为摆在民办院校面前的难题。要想推动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民办院校首先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特性,结合本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集中力量重点规划,同时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尽可能的多创造实践动手机会。

参考文献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研究生;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69-02

一、背景探究

2010年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重视的思想影响,民办高校的壮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力量和增长点。2014年民办高校相对普通高校占比逐年增加,截至7月份,普通高校共2246所,比2013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0.63%,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已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19.77%。[1]从1999年开始,随着全国高校扩大招生,硕士招生计划也增长迅速,2006年以前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培养硕士学位工作,2012年有52个单位通过教育部审批,获批的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等17个,其中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在首批中,此举意义重大,既打破了公办大学独揽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局面,又标志着社会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认可。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6万人,较2013年的53.9万人扩招2.1万人,约4%,扩招幅度相较于2013年的4.2%较为稳定,虽然5所民办高校获招硕士研究生资格后,大约仅占去0.62%的份额,但研究生教育重心逐渐从公办大学的精英化、学术研究型走向普及化、专业应用型,2010年专业硕士人数增长超过50%,占整个研究生人数的24%,2013年该比例已达到40.3%,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5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比达1:1。但由于公办大学人才培养“大而全”的局面,这更加不能满足社会对有特殊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这个缺口正好由民办高校弥补。

二、几所民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北京城市学院开设4个研究生专业

主要是为适应北京市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需要,与行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突出城市特色,服务于北京市社会建设大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侧重于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弹性学制,即引入实际社会管理的项目,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以项目制、项目驱动的模式进行教学。校内建有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和一流的社会工作文献信息中心,校外拥有北京第一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和与东城区司法局共建的矫正人才特色培养基地等各种领域的实习基地。学院采取“理论+实习”的双导师制,理论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访问经验,熟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实习教师包括专业顾问及实习督导由一批国内外社会工作权威专家、机构资深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其项目管理硕士专业与华威大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和领先的专业教材,设置公共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每门专业课集中授课1周,另由实践导师在2~3周内指导并完成该门课程的考核。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分别设置面向社区管理、司法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管理相应的课程模块,且每门课程是以学生参加的实际项目解决的成果为考核依据。

(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招收翻译硕士

该校采用“双外语(日朝双语)”和“外语(英、日、俄、朝)+专业方向”两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精通外语、语熟经济管理和商务礼仪的专业性、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双外语”模式招收日语专业学生,并要求考生的朝鲜语达到高级水平,学制为3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1(一年国外语言实训)+1(一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中、日、朝互译能力;“外语+专业方向”模式,外语教学突出实训,要求专业翻译基础要扎实、外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流利以及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能力要灵活,尤其是口笔译实践能力,同时专业知识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金融、旅游和贸易相关行业背景课程,侧重翻译实务,学制为2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0.5(半年国外语言实训)+0.5(半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

(三)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采取“五段式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

“五段式项目带教学”指认知实践、理论、深入实践、再理论、项目实践五阶段,分为生产认知实习、学位课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提出项目、选修课理论学习及项目实施(毕业论文撰写)五个培养环节。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联合乳品学院”,同时与飞鹤集团、完达山集团等15家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组成了由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三方工作在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导师队伍,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第二和第四环节在校内及国乳中心完成,第一、三、五环节在合作乳品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内或乳品企业完成,培养既善于经营管理又精通生产技术,同时注重质量安全的“人格、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开放式、职业型专业人才。

(四)河北传媒学院首次获批的是艺术全日制专业硕士,主要是广播电视领域,学制3年

学院依托传媒艺术业,立足河北,辐射周边,培养方式是学校与河北电影制片厂和河北电视台等产业部门联合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实行“0.5(半年基础课)在学校培养+1(一年实际操作)在产业部门的具体岗位上”的培养模式,毕业环节根据具体情况或在学校或在产业部门培养。2013年10月该校又获得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培养全日制艺术类博士研究生资格,这也是首家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民办高校。

(五)西京学院招收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3年

学院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基于以项目绑定的研究实践过程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借助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培养人才。

三、民办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突出实践特色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为避免引发“花钱买硕士”、“注水硕士”,关键是落实应用型专业实践。学校培养中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引导,重视案例教学,突出实践操作在理论中的运用,加大专业硕士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通过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实践工作站等多种形式,打造高层次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既可保证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又可以提高就业水平,从而保证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二)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专业硕士培养的核心是实行“复合型导师”,既要组建懂得实践操作的理论导师队伍,又要组建谙熟理论的实践导师队伍。导师应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色,拟定具体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指导每个学生的理论研究、生产实践、项目实施和论文撰写。通过校内外导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双向指导,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如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导师制”:第一导师是武昌理工学院导师、第二导师是武汉工程大学导师、第三导师是企业导师。

(三)构建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

专业研究是理论研究与技术操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民办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重心是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专业硕士更突出地表现在课程体系过于理论化、学校与企业联系薄弱、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配合不密切这三方面。所以学校应构建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由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把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实现多样性和创造型教学,进而突出民办高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四)建立经费新机制,扩大招生规模

民办高校为抓住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新机遇,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建立了投入和激励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对专业硕士提供减免学费、生活补助、科研津贴、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学术型研究生更优惠的待遇,从而鼓励学生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升导师和学生的信心以及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以保障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武昌理工学院给研究生免费提供双人间宿舍,一次性资助1万元/人和600元/人/月的助研津贴。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设立各种奖助政策:国家奖学金2万元/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率在52%以上;研究生国家助学金,350元/人/月(按12个月发放);“三助”岗位助学金,100元/人/月。而西京学院在招生网站上注明,“凡被我校录取的2014级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校全额资助学费和住宿费,全年按12个月发放助学金600元/人/月”。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叶限》; 神人; 神物; 神思

中图分类号: I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3-0101-04

《叶限》在中国甚至世界民间故事史上, 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被《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篇所记载, 被认为是世界性“灰姑娘”故事的最早文字记载。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史》采纳了蓝鸿恩的观点, 认为它是一则唐代流行的壮族故事。还提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流传的《达稼达仑》, ①在形态上同《叶限》十分接近, 实为一脉相承。[1] 255有学者认为, 壮族地区流传的《达稼姑娘》[2]164-166与《笋姑娘》[2]182-187两篇作品的情节合起来, 相当《达稼达仑》[2] 406, 《达稼姑娘》、 《笋姑娘》与《达稼达仑》等作品可看作是《叶限》故事的新形态。

《叶限》中提到的“吴洞”所属的地方, 有学者说是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扶绥县。[1]254学者农学冠则引史学家白耀天考证, 认为“吴洞”在今崇左县“濑湍乡以南罗白乡以北地区”。 [3]故事所属的地点“吴洞”, 不管是扶绥县还是崇左县都属广西的左江流域。

《叶限》讲叶限养有一“赤鬐金目”之鱼, 这鱼与她心有灵犀, “鱼已长丈余”时, 被后母杀死。叶限得知时, 伤心不已。“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慰女曰: ‘尔无哭, 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 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 当随尔也。’女用其言, 金玑玉食, 随欲而具。”叶限参加洞节, 并因为“遗一只履”, 陀汗国购买了它, 后来, 叶限“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当上了陀汗国的“上妇”。 “王贪求, 祈于鱼骨, 宝玉无限, 逾年, 不复应。”②作品中 “神”的因素涉及到作品中的“神人”(被发粗衣之人)、 “神物”(善解人意的鱼与有求必应的鱼骨)、 “神思”(作品的出神入化、 沟通信仰的特性)。

民间文学是充满神性与灵性的口头艺术。神性的信仰蕴育着民间艺术的灵性之光, 民间艺术的灵性与神性信仰往往融汇贯通, 集中体现在口头艺术之中。由于信仰与艺术的混融, 使得民间文学作品耐人寻味。民间故事, 通常与民间的“神”有密切的联系, 若不理解其中的“神”及“神思”, 对民间作品的解读与欣赏就不能深入。

本文以《叶限》这著名的民间故事为切入点, 结合当代壮族活态的民间文学与民俗事象(主要以“吴洞”的可能所在地扶绥的壮族民间作品与民俗为例), 分析民间文学中的神人、 神物等因素。“神思”是指以民间信仰为基础的灵感、 想象等特性, 它对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还结合民间信仰、 讲述者的艺术才华等因素去理解民间文学的“神思”内涵。

一、 民间文学的“神人”形象与神灵崇拜

“神人”指具有人的特征, 又具有神奇力量的神。壮族崇拜的神祇多种多样, 除了供奉其它民族传入的神灵(如观音、 菩萨、 玉皇大帝等), 还祭拜本民族创立的布洛陀(创世神)、 布伯(雷神)、 花婆(生殖神)、 莫一大王(民族英雄)等神祇。在遇到生老病死、 天灾人祸时, 民间信仰使民众心灵得到极大的慰藉与坚定的信仰支撑。民间文学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困难, 就让“神人”出场来予以帮助。

以扶绥县流传的壮族民间文学为例, 《岜来山》、 《楼梯山》、 《铜鼓山壁画的传说》、 《赶山鞭》、 《岜仙岩的传说》等作品中的“神人”仍延续着《叶限》中“被发粗衣, 从天而降”之人的形象。

《岜来山》[2]7-9是关于扶绥县某地花山崖壁画(岜来山)的传说。哥哥对弟弟(怜儿)不好, 嫂子更是心肠狠毒。一天, 怜儿上山砍柴时, 跌入一个大岩洞里, 醒来时得到一个老翁的帮助(老翁送他一个宝盆), 他过上了好日子。贪心的哥哥与嫂嫂知道后, 也上山去寻宝盆, 结果跌进了深潭, 变成两条斑鱼(壮语为“巴来”), 因此人们把这座山称为“岜来山”。 《楼梯山》[2]11-15讲左江边的一座高山有很多级石阶, 当地人称它为“楼梯山”。村庄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 一天, 哥哥上山打柴, 从山上跌下来, 伤得不轻。妹妹为此要修一条石梯, 好让哥哥打柴不再受苦。她的行动得到了一群仙女的帮助, 因此, 梦想成真, 一条金光闪闪的石阶梯从山脚一直通到山顶。《铜鼓山壁画的传说》[2]20-25述说以前有一条妖蛇糟蹋铜鼓山下的村庄。村里某寡妇生下的一个玉珠里跳出一个童子, 人称之为珠子。珠子为降服妖蛇, 日夜苦练武艺。一天, 一个老爷爷出现在他面前, 把武艺授给他, 后来又得到七个仙人(其中一个即是老爷爷)的帮助, 最终把妖蛇杀死了。铜鼓山上敲锣打鼓的壁画, 就是当年仙人欢送珠子去智斗妖蛇, 为民除害的化身。《赶山鞭》[2]56-59讲忠州一带(今扶绥东门镇一带)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山。一个叫官多爷的猎人把一只果子狸打伤了, 追上去时, 果子狸变成了一个姑娘(山神的女儿), 她诉说自己父亲(山神)被玉帝压在大山下, 已饿得有气无力。官多爷好心相助, 山神回赠一条赶山鞭作为报答之恩。《岜仙岩的传说》[2]68-70与扶绥东门镇的岜仙洞有关。一个叫骆仁的后生为百姓行医, 由于他医德高尚, 在岜仙洞里住着的仙人想招他为仙婿。骆仁只恋人间不羡仙, 才失去了成仙的良机。

以上作品中都有一个“神人”给予人们帮助。《岜来山》的 “老翁”送给怜儿一个宝盆; 《楼梯山》里妹妹得到了“仙女”的帮助; 《铜鼓山壁画的传说》里, 珠子的高强武艺是“仙人”传授给他的; 《赶山鞭》的“山神”送给官多爷一条可赶山的赶山鞭; 《岜仙岩的传说》叙说“仙人”想招骆仁为仙婿。不管是“老翁”、 “仙女”、 “山神”还是“仙人”, 都是扶绥壮族民众所信仰的神灵。民间口头作品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相关, 如对岜仙洞的朝拜活动, 在今天仍非常盛行。在2009年农历9月19日, 扶绥县东门镇岜仙观音诞日活动中, 有仙婆唱颂洞里的观音等神灵, 祈求平安幸福。此日还有山歌对唱等活动, 极为热闹。 笔者观看了《东门镇岜仙观音诞日活动》的网上视频(, 登陆时间: 2011年4月6日20:08。看到, 近年春节期间有大批民众到那里游玩, 对金鸡娘娘的膜拜者当不在少数。

三、 民间文学的“神思”

《叶限》尽管用文言记录, 但读来仍通俗易懂, 情节环环相扣。直到今天, 类似的故事还代代口耳相传。但要进一步理解民间作品, 除了理解作品中涉及的“神人”、 “神物”外, 还要理解 “神思”。“神思” 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灵感和想象力的艺术思维, 交融着民间信仰的神秘力量。丰富的民俗与信仰内涵是民间作品中“神人”和“神物”存在的土壤, 讲述者的智慧是沟通信仰与艺术的重要途径。

① 据农时敏口述。

② 本人家乡在广西苍梧县, 爷爷名叫林创全, 农民, 读过几年的蒙馆, 认得一些字。他博闻强记, 特别擅长在家人团圆时讲故事, 通过故事启发后人知书识礼, 在家族中德高望重。民间作品的神性与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在前面的分析中, 《叶限》等作品中的“神人”、 “神物”与壮族的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尽管民俗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看电视取代了听故事, 电器取暖取代在炉灶烤火聊天, 成群结队出外打工也替代了互助式农活劳作。但民间信仰因其不可取代性而长久存在。

当今扶绥县很多壮族民众仍怀有狂热的民间信仰, 如不惜花时间、 精力和钱财对仙婆加以追捧。笔者一朋友从广东开新车回家, 他的母亲请仙婆为新车做了一个晚上的巫术活动——如绕着新车唱颂祈祷, 祈求一路平安。一批信众也追捧到深夜。①

民间信仰是民间文学“神思”的基础, 但信众不都具有口头艺术创作与传承所具备的“神思”。大多信仰者偏执一词一事而不能融通。信仰者若从神的启迪中得到灵光, 并有意加以学习者便成为民间艺人。老一辈的壮族人大多可对歌, 很多人可临场发挥自如地讲故事, 《叶限》等民间文学即是壮族艺人传讲的民间口头艺术。

民间文学往往靠讲述者口传心授加以传播。以《玛纳斯》的传唱为例, 二十多万字的长诗, 只有少数人才能全部熟记与传唱。即使是比较短小的民间故事, 也只有少数民间艺人才能讲得绘声绘声, 让人难以忘怀。民间艺人被民间的神性之灵光所启迪, 他们痴迷民间文学, 视其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 从而对它不遗余力地加以保护与传承。

《玛纳斯》的讲述者居素普?玛玛依能把23万字的史诗能够熟记, 他认为自己具有过人本领是因为得到了神的启谕。郎樱撰文说, “居素普?玛玛依在谈及自己获得演唱《玛纳斯》本领时, 依然坚持‘梦授说’。笔者1989年9月访问居素甫?玛玛依, 请他谈谈是如何学习演唱史诗《玛纳斯》的。他首先谈到其兄巴勒拜对他的严格要求与教导, 之后说道: ‘我13岁时, 有一天早晨睡着了, 并做了一个梦, 梦中出现五个人, 他们面朝前, 背对着我。我走到最后一个人跟前, 见他骑着光背马, 他告诉我,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是英雄玛纳斯, 玛纳斯后面的是巴卡依老人, 巴卡依之后是阿勒曼别特英雄, 紧跟阿勒曼别特的是楚瓦克大将, 楚瓦克之后的那个人, 便是向我介绍情况的勇士阿吉巴依。他们没有说话, 很快就消逝了。我从梦中惊醒, 神色有些慌张。父母问我是否做了梦, 我便把梦中所见到的如实告诉了他们。妈妈对我说, 此梦不要告诉任何人, 40岁以前不要说出去。从做了那个梦后, 我看《玛纳斯》的手抄本, 看一遍就记住了。’”[7]

笔者的爷爷②堪称无冕的民间艺术家, 他常讲的故事不下50个, 是家族成员眼中杰出的民间故事家。他还是一个民间歌手, 70多岁时还思路敏捷, 在重大喜庆场合对唱山歌。笔者从小听爷爷讲故事, 深为其过人的记忆力与讲述能力所折服。爷爷对神灵充满尊敬之情, 把民间风俗的礼仪一一地向我们传承。他在讲神话(如洪水神话)与故事的方式一样, 都当作真实的内容向我们传授。笔者家乡讲平话, 语言与风俗(如对唱山歌, 传承歌仙刘三姐的故事)与壮族文化有很大的联系, 笔者爷爷过人的记忆力与讲述时的敏思可作为壮族民间故事传承人特点的一个佐证。

一些学者因强调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忽视了民间文学的个体性, 这限制了对民间文学独到审美的研究。

民间文学是民间崇拜习俗与民间智慧相结合的口头艺术。把《叶限》联系壮族活态的民间文学作品及当地民俗, 结合传承人创作与传承的“神思”进行解读, 能激发更多当代人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与热爱。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 中国民间故事史[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2] 蒙俊忠、 左年秋编. 金鸡山奇葩——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扶绥县卷)[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7.

目前,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近千所, 占高校总数的90%以上, 在校工科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达到约370万人和50万人。中国已经成为工程人才的培养大国, 但不是人才培养强国。根据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统计, 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我国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 差距较大。创新性与工程性的缺位, 使得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工程科技领域中具有创造力的工程人才特别是带头人的稀缺, 是目前制约我国实现工程科技创新以及未来领先于世界工程科技的最主要因素。2010年, 中国GDP已超日本跃居全球第二,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为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2010年6月23日, 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国家重大项目, 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强、 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破冰之举, 全国共有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第二批为133所高校。[1]我们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第一批试点单位, 基本培养方案是3+1模式(本科学士)或3+1+1+1模式(工程硕士), 即3年校内课程教育后, 一年企业学习阶段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或论文), 可选择本科毕业或继续读研究生, 研究生阶段1年基础课程后一年企业学习阶段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

卓越工程师定位于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一类人才, 即具备工程师的能力与素质,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明显高于工程师培养。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主要问题为: 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 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环节薄弱; 培养体系重论文, 轻设计, 少实践; 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重视程度不高和投入经费不足; 产学研合作不到位, 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3]本文从实践教学、 工程型师资、 高校教师技术职称聘任考核制度、 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培养几个方面就培养“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关键环节, 也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通过工程实训、 工程设计、 工程实习等工程实践, 才能将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对所掌握的知识才能有更真切、 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这样, 既巩固了理论知识, 又提升了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是学生迈向社会不可缺少的锻炼机会, 通过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在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

近20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 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反而被不同程度地削弱, 由于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 企业受生产管理、 安全, 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接收高校实习生的热情不高, 没有意识到也不愿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基本的工程训练这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环节被弱化, 使实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 没有形成良好的工程实践模式, 严重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4]

许多工科高校的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实验课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学生在实验课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 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自主性、 设计性实验越来越难进行,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变弱。本科工程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为期4周的毕业实习, 由于学校相关部门对毕业实习不够重视, 经费投入也严重不足, 指导教师只能凭自己的关系联系实习厂家, 厂家还要免费提供学生的食宿。长此以往, 也影响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4周的毕业实习往往被指导教师缩短成一天的认识实习, 走马观花了事, 严重违背了毕业实习的教学宗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也直言不讳地指出: “现在许多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减少了, 有的甚至没有了, 即使有一些学校组织的实习实践, 也大多是看一看、 观摩性的居多, 个别岗位动动手, 也是体验性的, 并不是实际工作‘真刀真枪’的, 学生们没有实践锻炼, 当然也就没有创新的来源。”[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出就是要有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 应制定凸显工程特色的本科教学计划, 确保包括实验、 设计、 实习等环节在内的实践教学至少占教学计划中的总学时数的1/3。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建设实践基地尤为重要, 这也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企共建的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 根据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基地的同时, 更应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即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6]因此, 要协调好高校与企业之间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 发挥各自优势, 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 建立稳定、 长期、 可靠的企业实习基地。

企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 以及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场地和机构, 企业也存在需要待解决的技术研发、 生产流程和工艺、 市场营销、 管理方面等诸多问题。[7]因此, 在企业所具有的上述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开展实践教学和进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学生的专业知识、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和综合素质才能得以快速提高。

为了保证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要建立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提高实施“卓越计划”的生均财政教育拨款标准, 同时, 高校也要加大经费投入, 确保实施该计划学生的培养需要, 并争取社会、 企业及校友的资助, 多渠道筹措资金。

二、 加强师资培养和完善教师职称聘任、 考核制度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高等工程教育, 而优质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关键在工科类大学教师。没有一支人才结构合理、 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实现。德国工程技术大学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有5年左右的企业工作经历, 这是德国被视为当今世界工程师培养的成功典范的重要原因。[8]然而, 从我国工科类大学教师队伍来看, 具有丰富工程教育经验的教师多已退休, 作为教学主体的新生代高校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 即使是985重点高校的工科教师也是如此, 他们学历高、 理论基础深厚、 学术能力强, 但最缺乏的依旧是工程实践的知识、 经验和素养。[9]一项调查表明, 有44. 4%的青年教师认为他们的缺陷和困难是实践知识不足, 实际操作能力弱, 对企业的新技术、 新工艺流程接触较少, 在教学中理论讲解较多, 实际应用的范例较少, 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10]高校既缺乏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 又普遍存在实验技术队伍薄弱和人才匮乏, 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以及工程类专业教师的考核与技术职称评聘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行“卓越计划”的症结所在。

工程技术是综合性、 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为适应专业教学需要, 突出工程教育特色, “卓越计划”明确要求要建设一支具有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 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导师队伍, 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拓宽了渠道。 [11]专职高校教师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此外, 在建立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 为了弥补在校专职工程型师资的不足, 通过校企合作, 在制定相应的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和薪酬制度前提下, 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兼职教师队伍, 来承担专业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和开设专题讲座, 或担任校外导师, 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对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年轻高校教师, 学校应安排他们去大型企业现场参观、 培训或挂职锻炼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和提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的企业兼职教师, 则可以选派到知名高校或国外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当然,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在现行教育体制障碍和薪酬优势不明显的状况下, 大规模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学校工程课程主讲教师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立足点还应在本校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改革和完善工程类专业教师的考核与技术职称评聘制度, 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提高高校教师对卓越工程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对策之一。重科研轻教学, 唯学术化是目前工科高校技术职称评聘和教师考核存在的普遍现象, 对考核过于重视科研经费的价值导向导致不少教师特别是教授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题申请和科研上, 对科研的重视尤其体现在职称评聘中。任何大学都会在理论上重视教学, 这是不争的事实, 也是在理论上无可争议的共识, 但这一共识在评审技术职称时却难以体现。[12]现在985工科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 申报副教授特别是教授岗位的竞争越趋激烈, 科研项目级别和经费数额、 SCI影响因子及SCI论文数量是职称评聘最重要的判定依据。教学与科研无疑是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技术职称的评聘要着眼于教师的全面考核, 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13]职称评聘涉及高校教师的切身利益, 适当提高本科教学及教学成果在教师考核以及技术职称评聘要求中权重, 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对卓越工程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培养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工程教育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 重知识传授、 轻实践能力培养, 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 课程体系陈旧, 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产学研合作培养不到位等问题。这些弊端阻碍了培养高素质卓越工程师目标的实现, 严重制约着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工程人才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但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 不少院校与企业在“院校面向企业, 企业依靠教育与科技”上未取得积极的共识, 大学没有很好地面向企业, 而企业也未真正把大学作为依靠对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缺少企业界的参与以及来自用户的导引。由于学校重知识、 轻能力培养的“封闭式”教育模式, 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产生偏差, 毕业生到企业不能马上上岗, 需要企业再培训。因此, 必须重视工程实践教育, 而产学研合作教育则是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虽然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与企业开展了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但不是针对培养工程人才的能力及素质, 而是更侧重于科技项目的研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主体是学生, 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 能力及素质为目的, 以教育为核心, 仅限于教育领域特有的培养模式。[2]为此, 学校和企业应紧密合作, 把工程人才培养作为共同的责任, 共建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 [1]就能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辅佐作用, 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共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使培养出来的卓越工程师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高校掌握了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前沿信息, 有一流的科研人才, 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实力, 可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技术不能迅速产业化的问题, 实现互惠互利, 达到共赢。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与产业界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的长期方针, 是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措施。

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独树一帜, 硕果累累。2009年, 华南理工大学三年级本科生罗锐邦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论文, 并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概念”, 入选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被誉为“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奇迹”和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14]能在《科学》和《自然》这样世界顶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是大多数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一生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然而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本科生近3年时间却在《科学》和《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14篇论文,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是华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次大胆创新。创新班学生从相关学院、 专业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前五个学期在华工完成学业, 后三个学期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学业, 学校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专业培养要求, 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当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仅依靠学校一方面是不能解决合作进程中所遇到的全部问题的, 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参与和帮助。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具有较强工程特色、 行业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给予大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在科研项目, 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另外, 政府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将工程教育纳入企业的职责, 使企业将人才培养当作一种义务, 同时, 政府也可以给予企业每年一定数额的免税优惠或资金奖励,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工程人才的培养。[15]而由政府牵头, 多方合作的工程教育模式也将成为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大特色。

四、 结语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Richard Morrow这样评价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具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目前,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正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和核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 增强综合国力,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要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 对现行工程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和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有效解决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2012-02-10)[2012-3-10]http: / /baike. Baidu. com/view/3810178. htm.

[2] 李君. 我国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 2010.

[3] 中国工程院. 人才创造未来创新引领世界—关于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N]. 光明日报, 2010-06-10(07).

[4] 宋佩维.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J]. 黑龙江教育, 2011(6): 4-8.

[5] 杨晨光, 张宝敏. 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在何方[N]. 中国教育报, 2010-10-30(02).

[6] 宋佩维.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7): 25-29.

[7]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2): 47-55.

[8] 尹立孟.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9): 163-164.

[9] 李继怀, 王力军. 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3): 140-141.

[10] 王贵成, 张明雷. “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 . 煤炭高等教育, 2010(3): 91-93.

[11] 张安富, 刘兴凤.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4): 56-59.

[12] 白新欢. 教师评价的导向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83-87.

[13] 辛钧. 提高教师对本科教学积极性的思考和对策[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172-174.

[14] 王迎军. 走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N]. 光明日报, 2012-01-04(16).

[15] 鱼曼曼.“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官产学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4): 64-65.

Reflec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Measurements

XIN Ju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4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强化支部建设、健全支部工作制度,提高支部工作有效性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特别是二会一课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来知道学校工作。原则上保持每周两次教职工学习、每月一次党支部活动、学习当前时事政治和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理论、党员每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坚持集中学习与党员自学相结合、开展党员读书活动,推荐研读书目、撰写读书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升党员内涵。

2.加强师德、作风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艰苦奋斗和廉洁勤政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员干部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保证党支部监督保障作用、在校长负责制下、党支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规范教育收费、杜绝如何形式的乱收费行为、坚决杜绝商业贿赂行为。围绕“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这一师德核心、提党员先进性意识、充分发展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推动师德建设。

党支部要从思想上、工作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关心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行为偏差学生、鼓励党员教师与学生牵手、在问题学生转化、帮助困难学生等方面突出党员带头作用。

3.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做好推优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制订好发展规划、落实好培养措施、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把优秀的教师吸收进来、11年做好一名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建好支部档案、记录号台帐、做好党费收纳工作。

4.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校园文明化程度。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提高学校、班级文化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监督保障制度.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1.重师德、促成才、加强队伍建设。办好学校关键在教师、党组织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大力度、形成悦纳人才、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党支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鼓励教师成才、激励优秀教师脱颗而出。

狠抓师德建设、继续贯彻执行师德规范八条、开展师德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注重典型的树立、开展师德好教师的评选、用榜样来激励全体教师。抓实抓好学生德育工作、针对学生实际、着重做好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2.规范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民主监督与保障。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制度、提高教代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提高学校管理民主程度。重大事项会必须提交教代会讨论、规范会议形式、流程、会议材料齐全归档。实行学校工作定期向教代会汇报制度和听取教代会建议制度、听取教代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议、保障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职能。

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程序、合理扩大公开面、公开内容在原有基础上作适当拓展、让教职工、学生及时了解要关事项。拓宽公开渠道、规范公示栏,公式事项要醒目。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 特色化 建设 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近年来,我校作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一所回族小学一直倡导小学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新理念,坚持以“民族文化与科技创新教育”为学校办学特色,以进一步体现出学校的时代特征和回族学校的整体风貌,并在“十一五”课题“构建一主两翼教育模式,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圆满结题的基础上又新设立了能体现我校回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十二五”民族教育科研课题:“民族小学特色化建设的研究”。其目的是,利用校本课主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进一步深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同时,通过创新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绿色教育基地运行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祖国民族艺术、积极参与祖国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宗旨,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完善学生人格。

在特色办学尝试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学校特色办学一定要植根于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否则,特色办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建立在优质教学质量上的特色与内涵才会显示出真正的生命力。基于此,我校在了解、学习各民族具有的特色传统文化中,重点对回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即:首先要知道回回民族(简称回族)是一个讲和谐、讲善举、讲清静、讲清洁、讲真诚的民族。该民族的标志是“清真”,该民族的象征是“星月”,而且回族还特别注重身心健康,特别注重饮食健康,特别注重讲究卫生。

二、研究理论依据

研究来源于现代民族教育理论,依据如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在教学中,师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具备充分的学习动力。

研究思路是:在“回族小学特色化建设研究”中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校本课程与各学科融合、整合。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勤于实践的自主与创新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将来能适应社会。

展示回族小学特色化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以来课堂教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结合各民族传统文化,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2.充分发挥回族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绿色教育基地、校内绿色生态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传承回族文化为切入点,在民族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拓展回族文化特色教育。

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校教育中促进民族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化建设的研究内容将以校本课程的各民族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融合与整合。

(1)将校本课与数学学科加以融合与整合。如:在数学新知学习的公式推导等重点之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将校本课与语文学科加以融合与整合。如: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丰富学习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将校本课与英语学科加以融合与整合。如:教学中通过声、像、图的审美,将具体内容置于某一情境中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将校本课与综合学科加以融合与整合。如:通过动手制作和参与社会实践,展示学生的才艺。

4.优化教学过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意流畅性。教师要注意新课程改革以来各教学环节的承上启下符合教学规律。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出新,教学结构严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学会预习。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要处理好听、思、记三者之间的关系。听课用感官接受知识,由会听到听会其间还有一个过程。思是思维活动,要想深刻理解,抓住其实质,还必须经过学的独立思考,要促使学生养成善思、勤思、深思的良好习惯、记是为听和思服务,是听课中重要一环。记要掌握好时机,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记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等。

5.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复习是再现课堂情景,抵制或消除遗忘的措施;也是及时消化知识,加深理解,使知识系统化的一种方法。在课后复习要和做习题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做作业前,首先要回忆所学内容,然后再做作业。复习要及时,持之以恒;要在遗忘前复习,使临时性记忆向较长性记忆转化。常用的记忆方法有理解记忆法和抄写记忆法等。复习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复习,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6.学会检查,找到知识不足。在每学过一个单元或经过一定的学习阶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前一段的学习情况作一回顾,从而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寻找改进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检查的方式很多,要注重平时自我检查,经常找一些练习题定时、定量进行自我测验。

7.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成果。其历史演变、民族传统,生活习俗,民间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族戏曲、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体育,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民族作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我校民族工艺制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普及率低,信息量少,无法满足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求,需要开发多元化教育资源,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各学科整合,力求体现民族小学特色化的建设,从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促进民族学校建设的发展。

(1)挖掘校本课程与民族传统文化整合的融合点。

科技手工课与民族服饰、帽饰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在手、眼、脑的创作中,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体会艺术本身美的欣赏价值。

民族风情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以读促思进一步了解民族风情文化。

民族建筑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民族建筑工艺欣赏与美术学科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在感悟艺术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自我创作过程。

民族节日与音乐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风格,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与现代气息。

(2)民族饮食文化与健康教育的整合。

民族礼仪文化与品生品社教学的整合。结合教材内容,把民族礼仪文化有机渗透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会我国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史。在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中,把民族礼仪、民族工艺制作、民族风情、民族艺术、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帽饰、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茶艺、民族英雄、民族体育融合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校本教材的编写准备素材。

将此课题分解为十二个子课题,由六个年级十二个教学班分别承担,创新性开展研究活动。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创造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8.探索小学生开展科技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机器人、航模、四驱车、太阳能汽车等)

9.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绿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观察社会,体验生活。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讨论法、分析法等研究法,分三个年段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开展课题的研究。

例如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设计为:

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4月)学习课堂教学最新成果,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修订以来,分析我校新课程教育教学现状,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2年10月)根据具体方案展开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总结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课题的总结汇报工作,包括论文的撰写和结题报告的完成。

五、研究操作措施

1.学习科研理论,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明确研究目标。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是搞好本课题研究的关键,要使全校教师确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观念。要使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摒弃一些不切实际,貌似正确实为谬误的观念和做法,真正让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统率我们的课堂教学。把政治学习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培训与开展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座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结合起来。平时的科研理论知识学习制度雷打不动,定时保质,真正提高每位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学习要使每位教师明确本课题研究目标、操作方法,从而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科研理论底蕴,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研究的实际工作中去。

2.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加速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明确课题研究总目标,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分成子课题研究组,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与科研组成员共同确定子课题研究目标,给予课题指导,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为课题结题奠定基础。

3.把本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实践,和谐渗透,相得益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教师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常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线,切实优化教学手段、方法、途径。狠抓校本教研过程,使教师个性发展的目标在各组各科校本教研中实现,要求人人设立子课题参与研究,激发老师的知识潜能和创造力,培养研究型教师。

教导处要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并以课题研究目标为依据,对教师课堂教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反复评估,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讲究课题研究的实效,进而优化教学的效果。在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探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把本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结合起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定期的理论培训和一系列的科研活动,切实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持久有序地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开展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旨在提高课堂效率,营造教科研氛围,为教师尽快成长提供舞台,缩短成为科研型教师的历程,进而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

5.实验教师根据十二五课题——“民族小学特色化建设研究”,广泛搜集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内容有:民族礼仪、民族工艺、民族风情、民族艺术、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帽饰、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茶艺、民族英雄、民族体育等。同时,将此课题分解为十二个子课题,由六个年级十二个教学班分别承担,创新性开展研究活动。

学校科研组要注重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实验教师要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文案、影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充分开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结合校本课程教材创作出具有民族特点的作品。

建立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制度,并与教师绩效工作考核挂钩。在研究过程中,每月交流一次,具体实在地互通研究成果、教训和难点,对原有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商量下一步研究的计划打算。

学校将根据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工作实绩,在职称评聘、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在本课题研究中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并优先外出参观学习。

六、研究条件分析

通道街回族小学始建于1965年,是一所有47年办学历史的公办民族学校,地处回民区通道南街伊斯兰景观街回族聚居区。学校占地面积45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74平方米,学校服务半径2千米,覆盖人口5万人。学校过去是二层楼房,木门窗,1992年改建成三层楼。目前,学校共设6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生560名,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22人。其中本科12人,专科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有呼和浩特市教学能手1人、回民区教学能手1人、学校是内蒙古科技示范学校、呼和浩特市教科研实验学校、呼和浩特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和内蒙古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呼和浩特市文明单位、“2008~2009年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学校”先进集体,呼和浩特市绿色文明单位,呼市“AAA级民族学校”。 我校学生大多是旧城区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么一味地批评、指责,要么一味地补偿和满足,要么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孩子们缺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对民族文化了解不足。加之现在青年教师出生时,就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了解。

上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淡然,面对这种现状,学校本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教师的不断提高拓展途径”的原则,把民族特色教育作为我校的主要内容进行探索与实践,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在创建民族文化底蕴中加快学校发展。因此确立课题“民族小学特色化建设研究”研究实施方案(提纲)。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6篇

当前,我们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在、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并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毫不动摇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要求和根本任务。从理论大众化入手,在价值认同处着力,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坚持“适宜认知,提高认同,致力践行”的工作要求,区分层次,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方法、载体适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南平市理论大众化工作,推进了南平市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促进了南平市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做法

思想政治工作从理论大众化入手。

理论大众化,我们要面对300多万的受众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理论素养、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思维能力千差万别,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十分注意区分层次,做到软硬件适用,方法、载体适宜。

――区分层次,抓好阵地建设

一是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是领导干部在岗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我们在认真服务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同时,做好对下一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指导与督察,适时下发学习内容安排意见和学习参考书目,将学习状况列为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制度,逐级开展学习活动。

二是抓好农村村级“四校”建设。“四校”即:农民科技学校、农村业余党校、农民夜校、农村人口学校。“四校”教学,既有我们安排的内容,也有群众点题的内容。满足农民群众强烈的求富、求知需求服务,在服务中对接,在对接中引导。

三是抓好村民小组中的文化中心户。由村党支部选择村民中有较高文化素质,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并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农户作为文化中心户,报经乡镇党委审核,由县级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联合命名。文化中心户建设经费由市县政府从文化经费中出一点、结对子帮扶单位助一点解决。将文化中心户建到自然村,做到所有村民小组的全覆盖,使之成为政策、科技、信息、法律进村入户的重要阵地,初步解决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

――因地制宜,抓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建设

南平是福建省的山区市,各方面的人才都缺。为了适应理论普及工作的巨量工作队伍要求,我们在用好用足市委讲师团专业队伍的同时,还从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社区工作者、优秀政治教师中挑选出308名理论普及工作志愿者,建立了18支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这300多名理论普及工作志愿者,都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热心理论普及工作的基层优秀工作者,对基层情况熟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宣讲工作有针对性,在我市的理论大众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企业、各乡镇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形势报告员、故事员、说报员队伍。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对业余讲师团的管理,市委讲师团负责对业余讲师团进行业务指导。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全市业余讲师团骨干培训班,各县(市、区)委宣传部不定期培训他们所属的业余讲师团。在遇有重大宣讲任务时,我们还增加培训班次。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每二年联合召开一次“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工作总结表彰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交流体会、部署工作。形势报告员、故事员、说报员,由各县(市、区)和企业、乡镇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管理和培训。

――创新方法,注重方法和载体的适宜性

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理论大众化的受众面广,环境差异巨大,因而不论用何种方法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适宜性。只有适宜,才能有效。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总结、推广了理论大众化的十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交叉使用,因时因地制宜,增强了理论普及工作的针对性。

灌输教育法。这是主法,也是通法。科学理论不是在群众中自发产生的,灌输非常必要。你的主张不告诉群众,群众怎么知道?你不把为什么和准备怎么做告诉群众,群众又怎能认同和践行?千百年来理论主张的传播,都在用这一方法,这也表明使用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理论普及大讲坛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一方法。而且在使用其它方法时,也贯穿着这一方法。当然,灌输也有水平高低。我们要求宣讲者宣讲时要深入浅出和“备课备二头”,就是要提高灌输教育的适宜性。

科技导入法。这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我们的理论进入,用实用科技的传播来开路,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中“谁来听”的问题。这当然要注意解决理论与实用科技“两张皮”的问题,如果是在实用科技课之前,简单地来个理论“加映”,效果不一定好。但如果是实用科技课之前、课后或课中,“加映”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农民就坐得住、听得进,因为农民不仅要学技术,他还很需要了解政策、市场和法规。二是说,科技的进入,改变了他们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不太好的习惯,从而认同我们的主张,践行我们的规范。比如科技健康教育改变了他们中的一些迷信做法和卫生习惯,人口知识教育影响了他们的生育观念等。

故事教育法。请老干部、老先模讲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我们一些乡村,农民夏夜纳凉喜欢听故事的机会,培育一些故事员,宣传部门再帮助选编一些故事提供给故事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主张。

心理疏导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是指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行为。一是开展形式丰富、内容贴切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基本常识。采取定期聘请专家授课、网上心理教育、现场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知识。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

――建立机制,保障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见的同时,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制度、形势报告会制度、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工作制度、《南平市“理论普及大讲坛”活动章程》等工作机制,确保理论大众化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二、成效

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理论大众化工作,初步建立起理论大众化的工作网络、工作队伍、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南平这个山区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也夯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

――进一步解决了理论宣传普及“难进入”的问题。理论进基层难,一是工作网络未到“底”,“沙滩流水不到头”;二是工作人员不足;三是基层群众,尤其是普通市民和普通村民不来听或听不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延伸工作网络,建立专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区分层次,柔性进入,初步解决了这些问题。“理论普及大讲坛”,“文化中心户”,已延伸到城乡最基层;数百名讲师团、业余讲师团成员,故事员、形势报告员、说报员都是理论进基层的工作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并具有适宜性的方法和载体,让他们愿意来听;而科技导入法、典型示范法、错误暴露法、共建带创法、舆论影响法等方法则润物细无声,甚至做到没有专门来听理论教育,也能得到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率、认同度、践行率得到较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得到夯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理念深入人心。20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富裕南平”、“民主南平”、“文明南平”、“平安南平”、“生态南平”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09年,南平市GDP增长13.9%,增幅全省第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却实现了双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6116元,增长7.1%。,这里既有中央、省市政策的支持,南平机制的作用,也与我们的科技导入法导致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和对形势政策市场的了解度提高不无关联;10个县(市、区)、95%乡镇(街道)达到平安标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7%,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定在0.657%的低生育水平;农民自发将非定点宗教活动场所的庙堂改为书堂,成为学科技用科技和文化活动场所,这个举动当年曾得到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上报材料中做了批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率、认同度、践行率得到较大提高,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得到夯实。

三、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让科学的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理论大众化是一项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但还很不够,还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提高。工作中,我们也有一些想法和体会,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是对这项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有些同志认为,大多数群众不懂也不需要理论,基层只要把经济工作抓好了就行。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不解决,理论大众化工作将难以落实,更难持久。任何一个政党的主张,如果不注意对大众的传播工作,它就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那这个政党也就不可能有大作为。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但经济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多数性认同是政党执政的前提,更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和目的。因此,理论大众化工作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为的,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二是要有持续性和坚韧性。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更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工作要有持续性。持续工作,必有成效。基层工作点多面广,条件艰苦,问题很多,因此工作要有坚韧性。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6.06.011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339(2016)06-0061-06

作为一个既是边疆又是多民族省份的云南,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人数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高校,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截至2016年5月31日,云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9所,其中,地处自治州的普通高等学校有13所[1]。云南省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在全省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决定了高校应当也必须扮演重要角色。实践表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建构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一、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理念到位,保障机制才能运转协调。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思想保障是先导。

(一)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云南省各高校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八个坚持”“五个认同”的精神贯穿于民族团结教育始终,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每个师生的内心。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做民族团结忠实的维护者、促进者。

(二)增强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作为人数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高校要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有关精神,从省情、校情的实际出发,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政治思想,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認识,毫不动摇地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三)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

理念决定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向,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其它要素起着制约和引导作用。高校要依据民族团结教育的新特点,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创新。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把握规律性、富有时代性、彰显创造性。要注重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的育人理念贯穿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过程,鼓励各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携手共建和谐校园,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物质保障

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要素的有机组合,搭建良好的物质基础构架,是确保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是前提。

(一)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纳入学校财政预算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用于日常宣传教育、政治理论课以及常规活动等基本投入;另一方面主要是用于社会实践、设施建设、师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等所需的投入。实践证明,凡是民族团结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的高校,必有相匹配的经费投入。要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经费预算置于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高度,纳入学校财务预算体系之中,及时划拨,确保经费到位,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

在硬件设施方面,高校要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图书资料、宣传设施等。通过修建文化长廊、民族艺术文化墙、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民族团结教育走廊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活方面,要注重人文关怀,为少数民族师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师生设立独立就餐区。每逢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为少数民族师生组织庆祝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更加贴近师生、贴近生活。通过设立专项助学金、少数民族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等助学服务体系,有组织地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活动,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作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不断优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物质条件

高校应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整合资源、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经费来源,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大在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科研立项、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特别需要注重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与选拔、民族文化的研究、民族团结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建立健全经费管理运行机制,明确经费使用投向,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经费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组织保障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保障具体主要包括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工作的诸多方面。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因此,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是重点。

(一)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不能动摇。要突出党委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形成“目标明确、精心组织、领导有力、关系协调、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互助和谐”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保障系统和工作格局。

(二)设立民族团结教育专职部门

成立由学校党政一把手共同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等为成员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研讨会,将党中央、云南省委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精神落到实处,并把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交流、分享。院(系)应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组,负责对本院(系)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指导和规范。同时,应当成立“民族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2],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学习和生活情况,负责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学习、科研、文体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协调、处理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事务。此外,还应当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调研组”,定期对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可根据调研情况,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适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中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统一。

(三)加强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是松散的机械的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各级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明确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党、政、工、团、学各方力量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把民族团结教育落实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保障的整体效能。

四、人才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因此,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是基础。

(一)建设一支服务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也是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力量。高校要致力于建设一支服务民族团结教育、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应当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充实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拥有良好民族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技能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要特别注重发挥少数民族教师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提升少数民族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重要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发,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精英,组建一支从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辅导员到全体教师的多学科交叉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完善全员育人机制,为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加强服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培训机制

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各种有序途径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对民族团结教育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加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同时,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培训,让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主动融入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切实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从学生到学生、教师到学生,从师生到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人才梯队。

(三)建立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

云南各高校要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民族地区需求为导向,结合云南实际,扩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和范围,打造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2]。要注重民族人才多元化培养机制,积极搭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平台,为边疆民族地区大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创新型人才,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教学保障

课堂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建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教学保障是中心。

(一)完善课程体系

在教材使用方面,云南省各高校應当在参考借鉴全国统一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物、基础理论性教材基础上,积极结合云南省情、州(市)情,以及结合高校校情,研究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理论与实际、专业与通俗、纸质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材体系”[3]。要加大对《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教材的使用和推广,不断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化、本土化和大众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贯穿于高校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全面渗透,将显性课程教育和隐性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主动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以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为主、其他学科全面渗透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作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云南省各级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不断研究和革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高校应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各种多媒体课件、网络微课程以及宣传视频,及时将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经验进行分享,不断丰富学生课堂,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理论研究

云南省各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要以民族团结为主题,搭建民族团结研究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理论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有机融入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的科研课题,鼓励广大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题研究。

六、载体保障

载体保障是构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客观基础。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载体保障是关键。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宣传载体,营造良好氛围

在新形势下,要搭建传统媒体(如宣传横幅、校报校刊、宣传栏、论坛讲坛、校园广播等)和新媒体(如网络、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有机结合的宣传平台,不断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做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和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社会化”[4]。要大力宣传全国各民族特别是云南省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模范个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重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监管查处,注重新媒体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主旋律,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通过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形势政策报告、民族文化社团活动、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知识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把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要善于把云南省各地区具有民族色彩和民族文化的资源作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组织红色旅游等形式,充分展现云南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构建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增进各民族师生间的了解和感情交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师生互相了解和相互交流的长效机制。

(三)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丰富文化载体,打造文化精品

云南省各高校必须以先进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坚持文化自信。要“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感染青年学生的思想情怀,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用富有特色、贴近办学实际的校园精神浸润青年学生的个性心灵,用与时俱进、引领风尚的创新文化培育青年学生的发展素养,真正成为文化育人的高地”[5]。各高校要以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为契机,打造好民族文化这张亮丽名片,把弘扬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过程。要通过创办民族文化类社团,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支持各民族师生利用民族节日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同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2],不断丰富各族师生的精神生活。

七、制度保障

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和实施不仅需要高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依靠制度的规范和管理。云南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促进云南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設的重要动力,完善的制度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根本。

(一)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高校要依据各级部门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教育内容、工作举措以及评估体系等,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在制度运行上,高校必须结合省情以及自身具体实际,积极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从经费管理、人才队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到监督考核的各种章程条例、程序办法的制度运行体系,共同营造一个良性互动、协调一致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环境。

(二)注重科学规划,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由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分布地州和各师生民族分布状况的差异、办学层次的差异,“要切实考虑到民族高校与非民族高校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不同,把握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高校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6]。高校要不断强化纵向衔接,建立从学校到院、系、班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规划,对民族团结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依靠制度、政策来保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三)注重有效运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思维

随着时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定位于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广大师生应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进一步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化建设。云南省应加快民族团结教育地方法规的制定,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立法实践,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法治保障。

八、评估保障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必需环节,为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评估保障是核心。

(一)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必须严格遵守评估原则,明确相应的评估等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从学生、教育者、学校三个层次着手,“做到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7],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在学生层面,通过理论水平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参与、民族团结危机事件的处理情况等实践运用的测评与评估。在教育者层面,从教育者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履职履责与实践效果、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以及教育目的与计划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估。在学校层面,主要是针对高校自身在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规划、制度建设、政策执行和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估。

(二)强化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高校学生管理、教师晋职晋级和学校各部门的评估考核体系中,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体、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惩戒,以此起到鞭策和促进作用。以云南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机遇,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调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健全监督机制

工民建工程师论文第8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

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新工业的出现对岗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需求变化,我国提出“新工科”和“三全育人”的理念,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的协同发展,要求院校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融合,着重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规范,促进工科生的全方位发展,达成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

一、新工科下民办本科高校思政育人的特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高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新产业为核心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增速发展,各大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对工科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各大院校逐步加大工科建设,改变着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以往应用型人才输送,转换为以产业需求为引导,培育应用开发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但具备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有着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保障学生德技并修,实现全方位的发展。这种变化要求民办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思政课程应承担育人的职责,通过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建立“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促进思政课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开创出新的人才培养新局面。以广东各民办院校为例,2017年省教育厅开展工科教育会议,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新工科发展的模式,在工科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深度挖掘工科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在学生掌握发展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树立较强的民族价值观和爱国思想,为民办本科院校达成“三全育人”的目标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为课程思政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保障“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发展效应,促进民办院校工科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

(一)生源结构复杂,工科思维弱化思政教育带动力。2016年我国召开全国思政教育会议,强调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育始终,并提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方案和育人目标,为民办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方向,也为思政育人改革提供参考。然而,受到传统发展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民办院校工科专业以培育应用人才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设置以科学为核心,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的发展特征,造成课程思政无法发挥育人的作用,成为落实课程思政的主要障碍。工科生在这种专业化培养模式下展开理论学习,经过长久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习惯性的理科思维,在面对问题时利用简便的方式来探寻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但是面对思政理论这类人文内容时,会受到理性思维的限制,缺少情感上的互动和感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思政的全面认知。另外,相较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发展实践较短,生源结构较为复杂,自身的政治素养还未实现可持续性的提升,在思政学习中面对学科交叉内容,难以形成深度学习的能力,造成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二)思政教育趋向边缘化,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不紧密。工科专业学生作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国家提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以及各大产业增加对工科人才素养要求下,对学生责任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培育成为院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为主,应试教育理念下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使思政课程趋于边缘化,在育人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不高,难以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另外,工科专业课程有着较强的工科特征,各类课程的价值维度不同,在新的育人要求下,课程思政贯穿于各类课程与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知识链接新的问题。民办院校专业教师自身的政治育人经验不足,也使得课程内容的融合过于生硬,学生难以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掌握思政知识和理念,成为院校落实新的工作模式的主要的阻断力。

三、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一)积极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有效打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推动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建设进程,自顶向下建立健全的全员育人课程思政工作机制,系统谋划“大思政”育人体系,进一步打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并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可以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民办本科高校应将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本校人才培育的核心目标,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与指引,以党委书记为工作小组核心,统筹安排民办本科高校各部门工作任务。整合校内教务、学生工作、教师、督导等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各方资源,协同多部门共同落实“课程思政”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还应以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规律为参考依据,积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制。明确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之间的课程特点、课程地位,从教学方式资源、课程建设资源、优秀教师资源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观念资源等多方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资源的打通和共享。进一步为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更多视角、观念、方法与知识方面的借鉴和帮助。(二)坚持言传身教与金课的建设,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一是民办本科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薪资待遇福利,积极落实“老带新”帮扶机制,来不断增强民办本科高校教师创造力、执行力与积极性,引导民办本科高校教师积极树立新工科教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建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新功课发展模式。同时,还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来建设一支有技术、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知识、有情怀的教师队伍支撑,始终遵循客观事实和规律建设教师队伍。抓好管理干部、骨干党员、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代表等少数先进人士,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一点带面,更加有效地促进民办高校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现思政教育落实所有课程。二是应坚持言传身教与金课建设,注重师风师德建设,定期评选先进典型的模范人物,设立表彰,增强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教师能够用心教学、用爱授课,言传身教,做好领路人。然后再通过大力建设金课,不断提高民办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含金量,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及育人内容,来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通过建设金课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为了对整个专业、学校起到示范作用,在建设金课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应定期开展观摩课活动,让优秀教师进行课程示范教学,带领教师走进先进课堂,开拓教室思路,引导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自己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三)推进课程思政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开发融媒体思政育人作用。在新媒体形态多样化发展背景下,探索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资源共享性以及信息覆盖面广泛性等优势,在发挥传统媒体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来不断拓展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方法,有序推进课程思政信息化建设。一是民办本科高校应善于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抖音公众号、微博官方号等新媒体平台,来进行思政内容的传播与推广,为民办本科高校工科生塑造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工科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二是应利用电视新闻、报纸新闻、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方式,定期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茶文化精神等,来提高工科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从而更加认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配合学校落实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强化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培训,增进课程思政教师育德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一是应积极转变传统育人观念,摒弃民办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实用主义与重工具理性的僵化思维,引导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将党的理论、时政热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培育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与辩证认知能力。二是应注重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增强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政治敏感度。可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学术座谈会、专题讲座、宣讲会议等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专业课教师群体学习时政、相互交流,掌握当下发展形势。并加强“学习过强”APP等平台的灵活运用,来增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引导教师进一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树立起高度的政治意识,从而更全面地完成对教师队伍思政素养的培训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存在的矛盾和危机,要求我们应主动思考在科技发展中所需要保持的良好道德品质,在达成工科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政的融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不断提升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在具体的实践中,应积极挖掘工科专业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形成具有特色课程思政,全面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弱化工科生思维惯性带来的学习障碍,为我国科技产业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浩,郑国华.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涵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4:20~27

[2]唐然,周平,赵自仙,郭华春.文献导读模式在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3):156~161

[3]赵慧敏,高慧慧,王丽娟,龙丽丽.“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建筑设备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4:5~6

[4]范瑜.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健美操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