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审计学案例论文

审计学案例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3 11:13:57

审计学案例论文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1篇

【摘要】在审计案例教学中,审计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关系到审计案例教学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审计案例教学中有关案例选编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审计案例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审计案例,让学生以审计主体的身份参与案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审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审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审计案例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审计案例教学是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审计案例在审计案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一词来源于英语“case”,其意为具体事例,它来源于现实中的第一手材料,很真实,有环境、有情节。而审计案例是指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案例选编人员根据案情及教学方面的需要,对其进行筛选、改编和包装,使之典型化,并能体现出审计理论与审计方法等的具体审计实例。

审计案例是联系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桥梁。恰当的审计案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解读案例过程中发现审计实践中存在的或者容易产生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审计实践工作的认识以及对审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精彩的、有趣的与讲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审计准则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讲审计准则的内容,就显得艰涩难懂,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时适时地加入恰当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背景和情节的发展中学习审计准则的内容,相对来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比较愿意接受。

但在审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从现有的审计案例书籍和教材中选择恰当的审计案例存在许多困难。

二、在教学中审计案例选编的难点

(一)难以找到满足教学具体要求的案例

审计案例是联系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应和教学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我国的审计案例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已出版的审计案例书籍中所选用的审计案例大多来自于国外的审计案例,和我国的教学内容很难紧密相关,所以即使选择这些案例,也很难把审计案例反映的审计实务和我国相应的审计理论联系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难以找到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案例

我国审计案例教学的对象,大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他们在接触审计课程之前,可以说对审计的理论和内容一无所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由易到难,让学生对审计的理论和实务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认识的过程。但我国目前出版的审计案例的书籍和一些教材中选用的案例并没有考虑这种情况,往往给出的是一些经典的综合案例,学生刚开始根本无法理出这些案例的头绪,更不用说参与分析讨论了。

(三)审计案例缺乏系统性、引导性

审计案例应以审计实践为基础,但应更典型,更生动灵活,并且所选取的审计案例能体现内在的关联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目前我国在介绍审计案例时,倾向于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叙述,这样的审计案例其实就是审计实务的翻版。审计案例虽然典型,但是缺乏系统性、引导性,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选取的审计案例过分关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

在我国出版的一些审计案例教材中,选取的国内典型的大案、要案,如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ST黎明等案例,大都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受到被审计单位或某些政府部门的压力而不得不违规、违心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选择这些案例过多,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审计案例主要与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职业道德有关,与我国的法律、监管体制不健全有关,从而忽视审计知识的运用和对审计理论的理解。只看到了审计案例的表面,而忽视审计案例的实质。

三、在教学中关于审计案例选编的思考

针对上述在审计案例教学中选择审计案例面临的困难,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审计案例教学中,选编审计案例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案例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因为教学对象是没有从业经验的学生,所以案例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然后到综合案例。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审计案例模拟审计实践,逐步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执业技能,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案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案例的系统性和适用性

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应注重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同时应尽量做到案例的系统性。

1.课前,短小、趣味性强的案例。在讲授审计理论之前,先举几个短小、趣味性强、有代表性的案例,起到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这时案例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所以案例可以不是特别有名、或特别典型,但要能和将要讲解的内容紧密结合,并且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2.课中,实用性强的案例,并且要突出与已经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结合。这部分案例的选取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这时运用的案例并不要求是综合性的,但应注重知识的运用,注重某一些具体问题,注重案例与所学理论的相关性。这时运用的案例要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并且能引发他们的思考,真正起到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包括审计准则的内容,审计方法的应用,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融汇贯通,熟练运用。

3.课后,大型的、典型的案例,作为学生阅读的详细资料。笔者认为,这种案例可以不分国界,只要是促进会计职业界发展的、对会计界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引起会计界改革的,都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资料。这就应该选择详细的案例,不但要交代清楚案例的来龙去脉,案情进展,存在的问题,还应该给出最后的解决方法以及对会计执业界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种案例要求影响越大越好,越详细越好。教师也可以将课前、课中所运用到的具体案例编写成一个综合案例,交代清楚所运用案例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对在每一章所讨论的案例最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增强了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综合案例的主要作用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就这些案例进行课后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整个会计界和审计工作有一个总括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三)提高学生对案例的感性认识

案例的选择应尽量与实际、当地的、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比如在讲解内部控制时,教师可首先调查本地区的知名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情况,编写与知名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的情况说明,将知名企业内部控制资料制作成案例,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联系企业的负责人,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观该知名企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其内部控制环境、观察其内部控制流程,增强学生对案例所诠释的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四)广泛运用网络资源,关注会计界的最新动态

因为不同时代的审计案例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经济、法律特征以及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和会计的最新变更。在网络资源发达的今天,教师应经常关注会计界的最新进展、变革以及最近发生的案例。鉴于在网络上看到的资料大都是零星、片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将所搜集到的资料归纳、整理、补充,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并且将这些最新的案例补充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通过最新的审计案例,让学生能够随时接触反映时代特征的审计实践。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2篇

【关键词】审计 案例教学法

一、目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审计专业没有把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一味地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这必然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审计课程考试、审计技术职称考试或注册审计师考试等应试式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某些已通过考试或已获得技术资格证书的学生在工作时仍然缺乏基本的审计实践知识,缺乏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甚至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的能力。

2、重理论、轻实践

据调查,我国多数高校只重视审计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普遍感到审计课难度大。往往教材上写的审计“条文”都能看懂,可是一接触到具体实务则感到无从下手,结果出现教师上课讲“条文”、学生考前背“条文”、遇到实际问题不会用“条文”的现象。审计课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至于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学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使审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审计操作。

3、教审计专业的教师的社会实践少

一个合格的审计专业教师主要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有高学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见解,能迅速接受新知识,有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第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常参与会计师事务。因此,针对当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从事教学的经验、同其他审计学教师的交流研讨加之与学生的沟通,笔者认为尽快实施案例法教学是审计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审计学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审计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设置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原理和原则,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一般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审计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定会计学、经济学、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介绍、分析、剖析案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或者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传授并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相关知识

审计学涉及的相关学科门类众多,内容宽泛。选择典型审计案例进行讲解,可以使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将已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相关知识的效果。另外,审计案例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使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但要真正发挥好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除了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理论探讨外,还要在审计案例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上下足功夫。

3、推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是一种递推式、逐层分解式的启发式教学。它可以较好地逐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

设置恰当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案例应是课程中某一单元或环节知识的概括,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它与一般举例不同,案例的选取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审计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精选案例,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如下特征。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因此,案例的选取要注重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要将适宜的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融于具体案例之中。根据每个案例的要求精心提炼和整理,使案例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更加吸引学生,做到每个案例既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力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典型与启发相结合。选取的案例要典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必须能够揭露被审单位违纪违法行为的事实真相,引导学生领悟审计工作中所用的各种灵活审计手段;同时,教学案例的设计要能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许多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3)真实与适用相结合。对于没有实际审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所要学习的案例既要联系他们已掌握的财务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等各门学科的知识以及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让学生掌握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以及收集、鉴定审计证据的过程,所以教学用的审计案例必须对学生有适用性。同时,针对那些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渴望走出校园的学生,在进行审计案例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求真望实的心理,以客观真实的审计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所选案例应尽量来源于审计实践而避免虚构。

2、课堂教学的组织

审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应是一个循环、完整、递进的过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选择了合适的案例的基础上,还应把握好以下步骤:介绍案例―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1)介绍案例。介绍案例是运用案例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审计实践的情景,将学生从书本引到“审计实践”中去。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的进度,对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介绍案例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生动形象,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其学习兴趣。

(2)分析案例。分析案例是审计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在介绍了案例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根据各自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分别剖析同一审计案例,表明自己的看法,大家相互辩论,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引导,而学生则是案例讨论中的主角。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讨论,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烘托课堂讨论气氛,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另外,作为教师最好不要立即给出肯定的观点或正确的答案,这样会使学生不加分析地接受从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同样正确甚至更有说服力。

(3)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教师在认真参考了学生的讨论后,要进行相应地归纳和总结,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恰如其分的评判,指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把讨论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炼出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四、完善审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措施

审计案例教学是一种直观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要实施好这种教学,应注意解决以下的几个问题。

1、注意处理好审计案例教学和课堂讲授教学之间的关系

审计案例教学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个别到一般,但它并不能取代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是根据审计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系统的、启发式的教学。这两种教学应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以正确发挥各自优势。

2、在审计学的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讲授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角,而在审计学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只能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问到问题,也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案例教学

如果把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和审计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一是可以使知识输出量大大增加,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可以使学生不易疲劳,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4、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发生变化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审计案例库;案例教学资料室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率先推出并运用案例教学法。我国许多高校在许多课程的教学中也开始尝试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勤动手勤思考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在审计课程中已经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总体而言,我国审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尚处于模仿和试验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在当前的审计案例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审计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讲授审计课程的教师仍需就案例教学法进行大量研究和实践,以提升案例教学的运用效果,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的审计人才。在本文中,笔者就审计案例教学法谈几点个人的经验与体会。

一、组建审计案例库

(一)当前审计案例存在的问题

运用审计案例教学法,首要前提是必须要有好的审计案例。但当前我国案例教学中运用的审计案例还很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案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相脱节

目前许多审计案例是由教师自己“创造”出来的。由于教师主观上想采用案例教学法,又苦于没有案例,而且教师缺乏审计工作经验。因此,只好闭门造车,凭着自己的理论知识,在会计实验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审计案例。这种案例往往太过于理论化,与审计实际工作严重脱节。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要求,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到社会实践中不能迅速上岗。

2 大多数案例过于简单,缺乏综合性

由于许多案例的设计,只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某一个重点或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而设计的,因此案例过于简单,学生往往一阅读完案例,基本就可猜测到答案,无须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这种案例无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审计工作只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运用到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需要经过复杂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结论。因此,缺乏综合性,过于简单的审计案例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

3 审计案例与教材内容不配套

审计教学离不开审计教材,采用案例教学法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概念和掌握审计理论。案例必须要反映一定的审计理论,学生必须运用审计理论才能对案例进行分析。但当前许多审计案例只是会计纠错题的翻版,与审计理论相脱节,学生不需掌握多少审计知识,也可以对案例进行分析,无法促进审计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另外也很难找到与整个审计教材内容相配套的综合案例。

(二)案例的设计及审计案例库的组建方法

由于审计案例的以上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审计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效果。因此,尽快设计出好的案例和组建大量的审计案例库是目前提升审计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审计案例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及几个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审计案例必须来源于审计实践,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同时要能反映审计理论,以促进学生在了解审计实务的同时学好审计理论。(2)典型性原则。审计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反映社会经济中的典型问题,针对中国当前的热点会计与审计问题而设计,这样的案例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终身受用的效果。(3)实用性原则。审计案例必须适用于教学的需要,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如审计案例要能引人深思,启迪思想,答案不能唯一,能与教材内容一致,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并用大小合适。能在一两节课内完成案例分析等。审计案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审计案例,组建审计案例库是进行审计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库的组建方法:(1)教师参与并深入审计实务工作,从审计实务工作中搜集资料,编成案例。(2)从国内外的审计书籍中寻找案例。但要注意国外的案例有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要排除,而国内的案例有些过时的也要排除。(3)开展校际交流,教师之间相互交换案例。(4)寻求审计实务工作者的帮助,共同研究编制案例。(5)从报纸、网络、影视等资料寻找一些社会经济案件,编成案例。

二、审计案例教学的设计

(一)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交叉进行的设计

讲授教学是指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审计理论知识,对审计概念、理论、原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而案例教学是指主要让学生自己分析案例,教师进行引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审计实务工作,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两者各有优点,不可相互替代。那种全面否定讲授教学,认为只要案例教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审计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两者的关系,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应做到合理安排,才能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一般而言,教师应先进行讲授教学,让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再开展案例教学,学生才可运用审计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应交叉进行,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佳。

(二)案例教学与其他实践教学的关系

审计实践教学中包括审计实验教学和审计社会实践。审计案例教学不同于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它们对于学生学习审计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均有作用,但它们又各有优点,相互之间不可完全替代。在审计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也不能完全排除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与试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采用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中,适当安排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有必要的。

对于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其他实践教学的设计应在寒假或暑假备课时作好,审计教师应从整体上来进行设计,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三、审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审计案例教学的步骤一般包括:动员学生、布置案例、学生个人分析、分组讨论、课堂辩论、教师讲评和撰写报告等。

(一)动员学生

教师在准备采用案例教学法前,应先发动学生,讲明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指明案例教学的步骤及在每一步骤中学生应怎么做,让学生积极参与。只有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案例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特别是在初次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要做好动员工作。当然,如果已经成功实施了多次案例教学,学生已适应和习惯案例教学程序,那么动员工作就没必要了。

(二)布置案例

教师应提前把审计案例印发给学生,包括案例背景资料,案例的主要分析内容

以及教师提的问题,以便于学生提前准备。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案例的大小等因素确定提前的时间,一般而言,应至少提前一个星期布置案例。

(三)学生个人分析案例

在正式上案例课之前,学生应仔细阅读案例,运用所学审计理论及其他学科知识分析审计案例,回答案例问题。这一过程一般应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无法直接分析出来并获得问题的答案,就应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寻求答案,也可在教师指导下去查阅相关资料。学生独立分析完后,应写出个人的分析报告或问题答案。

(四)分组讨论

在学生个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内对案例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更加接近问题的正确答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一般应有固定性,使每组内的学生相互熟悉和了解,也容易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小组讨论和下一步的课堂辩论营造良好的气氛,建立情感基础。当然也可以将具有同一观点的学生分为一个组,这样使每组内的学生形成共识,并便于下一步的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可以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前进行。

(五)课堂辩论

在小组讨论后,学生对案例已有比较全面的分析。这时再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辩论。首先应由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表本组讨论后形成的主要观点。然后针对各组的不同观点由学生展开自由辩论。教师不应参与辩论,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维持好辩论秩序,让持各种观点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要控制好辩论的热度。既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的参与辩论,又要注意防止学生过于争强好胜、蛮不讲理,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论的方向,防止钻牛角尖,适时地进行提问和制止一些明显的偏离主题的辩论。

(六)教师讲评

在课堂辩论中,各种观点已表达清楚后,课堂辩论就基本结束,这时就由教师来进行讲评。讲评时要针对学生辩论的不同观点和论证做出不同的评价。对于正确的观点,应进行表扬;对于有争论的观点,应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从更深层次来进行分析。教师的讲评有时不必给出标准答案,讲评后可再进一步提些问题,让学生课后有进一步思考的余地。

(七)撰写报告

在经过课堂辩论及教师讲评后,学生应再次整理自己的思路,应对这些案例有了全面的深层次的理解,在些基础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有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

四、审计案例教学的优化

目前我国高校的审计案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继续努力加以改进。如何优化审计案例教学?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一)建设案例室

目前的审计案例教学大多仍在传统的教室中进行,但教室的设备及布局只适用于传统的讲授教学,不大适用于案例教学,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建设专门适用于案例教学的案例室是有必要的。首先,案例室要有多媒体设备,便于案例的展示。例如凭证、账簿或图表的展示,要有话筒便于开展辩论;其次,案例室的桌椅应分几片,便于各小组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案例室中间有演讲台,各组应相向而坐,从而便于发言和开展辩论。如果由于条件所限暂时不能建立案例室的学校,在上案例课时,可在原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增添设备或改变教室布局,形成临时案例室。

(二)建设案例教学资料室

审计案例教学资料室应类似于阅览室。审计案例教学资料室应包括国内外各个层次、各个观点、各种主要资料和文献。资料不要求多,但要求全面,有典型性、代表性,是一个专门用于学生查取审计资料的小资料室。资料室内有桌椅,学生可坐下来阅读,资料室内的资料应不允许外借。这样的资料室比图书馆更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

1 资料具有专业性,便于学生查找。

图书馆资料太多,不便于查找,而资料室的资料是全部与审计有关的,可以迅速查找到所需资料。

2 便于进行小组讨论。

全班同学可同时进入资料室,一边查找资料,一边进行讨论。由于资料是不允许外借的,所以资料室内的同学才有共同的时间,共同的地点进行讨论,而在图书馆这是无法实现的。

3 有利于搜集和补充案例资料

教师可在审计案例资料室内搜集和补充案例资料。如新收集的审计案例可放入其中,再如上一届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报告可放入其中,便于下一届学生参考。也可将教师对审计案例教学运用的心得体会放入其中,便于新教师学习和掌握审计案例教学法。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审计; 案例教学法; 创新型人才;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的日益兴起、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日益趋同,对高校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王明珠,2001)。而传统审计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导,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无法培养出具有理论功底扎实和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改革传统审计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势在必行。笔者从事审计教学工作几年来,常常遇到“审计难教、审计难学”的尴尬境况。而在众多探讨审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文献中,审计案例教学无疑提供了值得努力的方向。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呼声最高。笔者旨在结合亲身体验,谈谈对审计案例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审计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其含义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原理、原则的一种方法(刘淑芬,2001)。据称曾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育中获得巨大成功,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性决定了在审计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实施审计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审计案例教学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有益尝试

传统审计教学模式导致审计课程严肃性有余而活泼性不足、抽象性有余而形象性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更不利于活跃他们的思维和拓展创新能力;而案例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一个真实的、有案情、有场景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案例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比较有见地的观点,并参与辩论,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指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即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专业胜任能力”中“必要知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从主要具备会计、管理等相关知识到应具备税法、经济、市场、金融、期货、证券、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将变得更为丰富、宽广。除此以外,还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快速学习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这一切都对21世纪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审计专业人才。而案例教学正是重实践能力、重创新能力、重多门学科综合运用的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三)审计案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素质标准特别强调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广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本领以及具有与他人协调和交往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反而恰恰磨灭了上述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了。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审计案例教学的障碍分析

经过多年实践,审计案例教学法在各大高校的运用已取得显著成绩。然而,笔者根据亲身体验,结合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下文简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发现实施审计案例教学仍有如下障碍:

(一)审计案例的选用不恰当

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对保证案例教学良好的效果至关重要。而高质量的审计案例既不是教师“闭门造车”、“自编自导”的结果,更不是会计查账实务的翻版。笔者认为,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实践性。即审计案例最好来自于审计实践,或由授课教师亲自参与,或由授课教师根据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精心提炼和整理而成,做到每个案例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授课教师由于有了亲身经历,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2.具有针对性。即好的审计案例还必须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通过案例教学所揭示的某个知识点或原理,应当与教师所讲授的某个原理或知识点相呼应,使学生所掌握的审计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得到升华。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笔者发现,选用的审计案例普遍不令人满意,案例要么选自国外,而来自国外的案例大多篇幅较长,脱离中国实情;要么选自国内,而选自国内的案例中,有的只是编者有意设置的错误的会计账务处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审计调整,结果审计案例变成了考会计实务,缺乏真实性和吸引力;有的审计案例先虚构一个背景资料,然后完全按照审计实务的步骤编写,只不过有的步骤增加了一些数据的分析,这样形成的审计案例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而来自证券市场上的活生生的例子,如银广厦、郑百文等大多是审计失败的例子,有时不一定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二)教学课时受到限制

实施审计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精心准备和充分的课堂讨论,这对现有的审计课时提出了挑战。根据专业、学生层次的不同,审计课程最常见的课时安排有72课时和54课时之分,而审计、会计本科专业一般以72课时较为常见,教材也一般选用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辅导教材(即使选用其他教材,也需增加新审计准则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总量是大致相同的)。据笔者经验,要在72个课时内完成《审计》教材中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也是相当紧张的。若采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必要的课堂讲授课时必须保证(这是由审计理论的丰富性、零散性决定的);另一方面,还需运用大量课堂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尚且不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技巧如何,也不谈学生课堂配合和发挥效果如何,单就课时来说,对案例教学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师资能力不够

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技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深谙学生心理,既能在学生辩论过于激烈之时适时进入,缓和气氛,又能在遭遇冷场、气氛沉闷之时循循善诱,调动情绪,使课堂讨论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另外,授课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炼总括能力。只有这样,授课教师方能“站得高、看得远”,其最后的案例点评和总结,才可能是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学生从教师的点评和总结中捕捉、领悟到的知识也才是水到渠成、记忆久远的。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审计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很难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放在实际例子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这也是审计课程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要实施案例教学,除了驾驭课堂、点评总括等能力可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逐渐获得之外,关于审计实践经验,如果不接触实际,是永远无法获取的。这也是制约审计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学生不习惯、不配合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而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气息更使学业也带上了某种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们学好一门课程通常有种种目的,或是为了拿到高分,或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为了利于将来考研,或为了利于出国等等,这导致学生注重追逐高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其结果就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持不理解态度,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或者有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理解,却认为“要花费太多课外时间,太累了”。其结果就是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了也不配合,导致教师的提问、启示、分析、点评全成了唱“独角戏”,最终又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三、克服审计案例教学实施障碍的举措

为了完善审计案例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克服上述各种障碍:

(一)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自实践编成,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库。

(二)科学设置课程,保证充分的课时

目前,审计课程并没有象会计课程那样,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等不同级次,以反映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而在实际中,由于课时、专业、学生层次等的不同,授课教师经常将同一门审计课讲成审计基础与原理、审计技术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笔者建议独立开设审计学原理,以讲授最基本、最必要的审计基础理论,其课时应尽量压缩;再单独开设审计案例课,其课时应充分保证课堂讨论的需要。两门课程之间应注意适当衔接。

(三)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的现状,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提高师资能力和水平:1.鼓励教师每隔二年或三年,即运用一学期时间到大型企业的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机构做兼职或脱产实践,以增强实践经验。这要求改变以往主要以课时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做法,适当压缩课堂教学工作量,增加一定的实践工作量。2.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或CPA考试,取得CIA或CPA资格。3.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补充专业理论方面的新知识,了解市场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4.适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审计实务高手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审计案例教学有了好的“牵头人”、“领航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变考核方式,获得学生认同

传统审计课程考核主要采取带有标准答案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形同虚设,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几乎决定了审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制度不能不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以我校为例,专业必修课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而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到课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打出,学生之间分数几乎没有差别,根本无法反映课堂讨论情况,更没有包括审计实验、实训等环节。笔者建议改变传统的审计考核形式,在平时成绩、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审计实验等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能力的重视,最终引起他们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倾心认同。

四、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理念、切合时展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审计课程的实践性、理论性和与多门学科的渗透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审计中实施案例教学是可行的,是必要的。然而,案例教学法毕竟尚不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运用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结合亲身体验,探讨了在实施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明珠,吴安平.审计创新人才培养与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1,(5).

[2] 张雪梅.审计学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2007,(10).

[3] 马琳英.试论案例教学法及审计学教学案例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4] 刘淑芬.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审计学 应用研究

作为会计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审计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非常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审计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兴趣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课程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法与审计类课程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

一、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融入各种案例进行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拉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为广大学生营造了特定情景的案例教学。

二、审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存在问题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必须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要符合审计学科目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现阶段市场上出版的审计案例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数案例以国外公司作为背景,与我国审计环境不相适应。换句话说,审计教学案例与我国审计课堂不相符合,导致审计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案例的时候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上文可知,我们在获取案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教师很难在基础管理上实现创新型设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教学形式落后,案例实施混乱

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审计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首先讲授方法的创新。然而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审计类课程的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与案例教学法对于讲授方式的需求相违背。虽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但仅仅是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使得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没有融合在一起。笔者认为,这两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都难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作用,广大教师应当深刻地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单纯的案例教学,而是应当将案例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如果将二者分离开来,就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除此之外,案例教学组织混乱也是案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主要困难。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教师都应当将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全程把控,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准备不足,使得课堂上难以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在课后也难以对课程进行反馈。

(三)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是制约案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阻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审计类课程的教师都是在毕业后就进入到学校进行授课的,因此教师缺乏必要的审计实务经验,难以解决实际是审计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完善审计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建立审计案例教学库

教学库的建立,有利于丰富审计案例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建立案例教学库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教学需求为导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络来实现案例的收集。案例中可以包括报刊和杂志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源,教师在进行案例收集之后,必须对案例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得案例与审计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案例实现虚拟条件案例的创新,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审计类课程当中,可以使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以教学目的和教学需求为导向,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以及课下反馈等。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案例之后,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讨论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案例教学法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也作为考试内容,这里的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上表现情况以及课后案例的分析情况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到案例教学活动中来。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果想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运用案例的能力,还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专业理论素养是提高自身运用案例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走出去,多参与校外的培训活动,或是到企业进行参观和实习,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与同校教师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审计课程学习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老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审计案例不以获取、教学形式单一与案例实施混乱、以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相应地,需要建立审计案例教学库、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考核形式以及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等途径,通过老师、学生和学校共同的努力来推进案例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扎桑.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249-250

[2]张琳琳.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3]万诚.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18:202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6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at the case teaching in the quality audit teaching's educational model, discussed the case teaching to audit really teaches the curriculum concrete application.

关键词:案例教学 模拟实训 实训教学

key word: Case teaching Simulates really teaches The reality teaches teaching

作者简介:罗立立(1973-5),女,壮族,广西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经系讲师,主要研究财务管理。

吴奇峰(1973-1 ),男,汉族,广西合浦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经系讲师,主要研究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

开展审计模拟实训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进行审计模拟实训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解决审什么的问题,即审计对象的问题。对此,我们的做法是用“虚拟被审计单位”解决审计对象这一问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要求学生深入到企业开展审计业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精选历年来学生校内会计模拟实习的典型资料,作为审计模拟实训的“审计对象”,进行审计模拟实训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被审计资料缺失的问题。其次是如何对被审计对象实施审计程序,这是审计模拟实训的核心。

一、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对于审计实训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每一章的审计都设计一个实地情景案例,以便使学生身临其境,易学、易会,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案例教学作为主要授课方式已经成为审计课程的一大特点。

1. 课堂讲授方式案例的教学形式

课堂讲授方式案例的教学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审计案例教学与审计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审计理论讲述为主,结合审计理论讲解并分析审计案例。如在讲述审计证据这节课时,一方面从理论上讲清审计证据的定义及特征、审计证据具备的条件、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分析等内容;另一方面从审计案例中找出典型的审计证据事例,这样对照起来,学习效果十分明显。二是仍以审计理论讲述为主,结合审计理论讲解并分析审计案例,但要大量引入课堂审计案例的讨论,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三是以审计案例讲授为主,将审计理论融人审计案例之中,通过审计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审计理论。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满足审计教学对案例的需要,教师要深入审计实践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真实案例,并根据案例案情及教学要求筛选、改编使之典型化,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2. 案例实训模拟教学的形式

本课程采用模拟案例实训教学模式,操作办法是:利用一周时间,将学生带入审计实训模拟教室,将既定的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资料交给学生,对照实训模拟教室里的相关法规、合同、凭证、业务流程等审计标准去检查、分析、发现错误,然后定性进行账项调整和发表审计意见。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综合应用所学的审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解决审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承接审计业务到出具审计报告的全过程及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写,强化学生审计职业能力培养。

在组织审计实训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按照班级和专业,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归纳课堂理论,引导学生实践,总结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成绩。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组,鼓励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方式的培训,更加准确地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应用。

二、 案例教学中审计实训教学课程

1.在审计实训教学课程中,做到以案例教学与模拟实验教学为主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针对教学内容中确定的单项实训,可以采用以案例法为主的结合课堂训练、分组讨论、课后自测等方法开展教学。案例内容丰富多样,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分析透彻,能引导学生比较深入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后自测则为巩固所学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 在实训教学课程上,做到课堂、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的有机结合

实训教学的组织,也就是教学在什么环境下开展。我们将审计实践内容分为两部分,单项实践和综合实践,对于单项实训,可以与理论教学齐头并进,按教学单元内容组织训练,主要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或自测法来实现,所以,通常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就行。对于综合实训,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工作量比较大,为确保其效果,必须独立(停课)安排实践,主要采用模拟实验法或顶岗实践的形式,所以,必须在模拟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实践基地来完成。

三、 结语

高职层次的审计实训课程通常是以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报表为主线,并兼顾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审计理论方面,力求反映审计领域的新成果;在高职审计实训方面,紧紧围绕高职高专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总之,要提高审计课程教学效果,关键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只有实践教学抓出成效,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审计理沦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应岗应职能力。

参考文献: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7篇

关键词:审计实务;课程设计;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一、高职《审计实务》课程设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推行高职教育的准学士、学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制度,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等。为此,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应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行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开发与设计课程;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阶段分析法;获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主要成果。

经课程开发与设计分析,传统的《审计学》教学理实脱节、工学结合不够、教学做融合不够,难以达到高职教改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开设学习情境与职业岗位对接,按审计岗位能力设计学习任务的《审计实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它的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性质与定位、基本教学理念、设计思路与特色等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等课程目标;学习情境的构建与学习任务的设计等课程内容;教学考核方法、学时分配、师资要求、工作或实训条件、教学资源配置等实施与保障措施。

二、构建《审计实务》教学内容

1.构建《审计实务》学习情境

《审计实务》的学习情境应根据审计职业能力,基于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与审计准则为依据,按审计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为内容进行构建。所以,学习情境应由认知审计职业、理解审计主体、掌握审计目标实现过程、编制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制作审计工作底稿、掌握风险导向审计测试流程、掌握货币资金审计、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掌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掌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掌握Excel审计技能等学习情境构成。

2.设计《审计实务》学习任务

每个学习情境由多个学习任务构成,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把岗位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审计工作岗位技能的培养。设计方法是由专家将每个情境教学单元中的岗位能力进行技能解构,分解为关键审计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消除重复与非必要的任务活动,按照教学规律加以分解与组合;梳理出为解决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并将其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任务之中,让理论与技能服务于所需完成的每个工作任务;按照理实一体、教学做融合、任务引领、案例驱动等方法,进行序化与融合,将工作任务改造为学习任务。如,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由该循环活动的控制测试、交易实质性分析、交易细节测试、营业收入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等学习任务组成。所以,每个学习任务也是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理论与技能、情境案例、实证案例、分析案例或工作案例的驱动,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融合于任务创建、案例研究、审计实务工作之中。

三、改进《审计实务》教学方法

《审计实务》课程应灵活运用理实一体的课堂讲解、任务导向、案例驱动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做融合、讨论争鸣、教师示范、分组实践、角色扮演、仿真模拟等情境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审计工作能力。

1.理实一体教学

《审计实务》课程应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以最新法规、准则与理论为依据,将理论与实务融合,从工作任务的角度来阐述理论与知识、技能与技术,让理论与技能服务于学习任务的完成。通过启发学生分析典型审计案例,实施风险导向业务循环审计实务工作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兴趣与提高素质,掌握隐含在每个学习作任务中的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将能力本位放在首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与务实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审计职业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学习目标能力化。

2.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驱动法下,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审计职业对接,教学单元与审计实际工作任务对接,学习动机源自现实情境,学习过程参与真实的实践,在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任务、明确目标、融合知识与技能、学与用相结合。学习任务呈现后,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性很强,带着任务去探索、思考、研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定位学习目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情境创建、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清晰的思路、知识、方法与技术,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再循序渐进并最终完成一系列任务,达到工作任务驱动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性与成就感。

3.案例驱动教学

《审计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研讨中理解原理与原则等课程理论、掌握技术与方法等课程技能的一种方法。审计实务教学活动中,常用情境案例、实证案例、分析案例与工作案例驱动教学活动。

每个学习情境应有一个情境案例,它一般是国内外实际发生的著名的、经典的审计事件,其内容应当包括事件的背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事实、审计过程、事件的影响或启示等内容。用于课前导入阐述基本原理、课中设疑组织讨论、课后延伸掌握教学内容。在审计理论教学环节,通过实证性案例与分析性案例,以讲故事、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用案例说明基本概念和原理,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审计理论知识。在审计实务教学环节,通过分析案例与工作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提问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事项进行深层次分析,通过讨论与争论,阐明各自的观点及理由;最后教师小结,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与评讲,掌握审计理论与技能的应用,提高审计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清洪.高职审计实务课程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5(01).

审计学案例论文第8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对我国各类教育提出的共同要求。就审计学这门课程来说,随着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不断改革,对审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教授学生理解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应注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呢?本文作者认为,针对审计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特点,建立审计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审计课程教学水平。

1 审计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选择对于本科学生来说,他们从中学直接步入大学殿堂,习惯了接受书本知识,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没有接触过社会实际。而审计课又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他们看来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更何况在这门学科中,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学生将来毕业后走向审计工作岗位时所面临的工作对象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不同,被审计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不同,会计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也千差万别,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审计重点,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水平等等方面都离不开综合分析判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一客观要求,对审计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目前的审计教学现状是审计理论和原则方法的介绍比较充分,后面审计实务的介绍比较欠缺,给人的感觉是前面的理论和概念方法学起来比较枯燥,而且这些理论部分在后面的实务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说服力的配套案例来做到前后衔接,显得前后脱节。尽管我们在教学中也是结合各种案例来进行的,但从目前的教科书和案例教材来看,不仅数量不多,从教学角度看又都不太适用,针对性较强而综合性不足,或者年代久远,或者片面零碎、范围狭窄,或者是内容单一的,就事论事的,有的案例是虚拟出来缺乏客观依据的业务,缺乏真实性,脱离生产实践,与生产环境,让学生觉得只要具备财务会计的知识,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缺乏系统的综合的案例,尤其是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的审查的案例,再加上有的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课时有限,教学手段的落后,在教学中难以达到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的理想教学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选择就是建立审计实验室,根据本科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计划,编制一套实用的案例资料。

通过一个个的案例,使学生们学会如何编写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如何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何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如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如何对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专业判断,综合所收集的各种证据,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这样,利用审计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对审计这门课有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地理解、接受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终生独立的学习审计理论与方法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锻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 通过建立审计实验室,营造严密的审计环境,为完成审计实验教学目的提供基础和可靠保证首先,建立审计实验室,要围绕着教学目的进行。审计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既要使学生掌握理解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应注意培养发挥学生创建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仅仅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很好地利用审计实验室这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进行实验教学。为此,审计实验室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模拟一个真实的审计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领略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除了实验室有管理条例和工作纪律外,要制定出审计人员的各岗位职责,编制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验课时,编制一套适用性强的模拟实验的审计案例资料。同时,注意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知识,掌握改革最新动态,还要参与事务所的具体审计业务,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素材,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融会贯通,使教学有的放矢。

其次,通过实验教学,增强法治意识,理解依法审计的重要性。审计工作不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项审计行为是依法进行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对外出具审计报告时都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通过模拟实验,通过严密的审计程序的实习,让学生们感受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审计报告一旦对外出具,就负有法律责任,并不像平时做作业时,做错了改过来就行了,一旦出具不实的虚假的审计报告,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原因,给国家,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认识到作为审计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知识,还要熟悉审计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掌握新颁布的审计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准则等。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审计知识与法律知识结合的重要性,懂得审计工作并不是光懂得会计、审计知识就行的,要具备综合的知识,在校期间培养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志向,培养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再次,建设审计实验室,营造严密的审计环境,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近年来陆续发生了安然、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制药等财务欺诈案件,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在中间扮演的角色和所经历的遭遇,再一次提醒学生们,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以道德为重的职业,职业道德防线的溃决将会给这个职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诚信教育要在学校抓起,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实验课中严密的审计程序实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学,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谆谆教导,使学生深刻理解“不做假账”的意义,理解“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的深刻意义。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加强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今后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将来走向社会,承担起审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可以信赖的专业服务。

3 审计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案例教学审计实验教学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是多样的,除了建立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可以利用假期在企业实习考查、到会计师事务所实地参与审计等形式。众所周知,现在的企业和事务所是不太欢迎学生去实习的,相比之下,最可行的就是建立审计实验室,采取模拟审计的方式,设计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企业的信息资料,通过审计实验室的模拟效果,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很好地理解所学的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程序,以便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案例的设计既要与课程大纲的内容相联系,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要与课时安排相适应。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是,课时总量有限,案例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需要介绍的前沿理论知识不断增加,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实验课和理论讲授的时间分配,怎么样来设计、选择适合教学的案例,以便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问题都是实验教学中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审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在审计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的审查,其重要性远远大于对一般性错误的检查,审计难度越来越大,审计风险越来越不易控制,这无疑对审计案例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些新现象设计一些完整、系统的案例,既有分章节的单个案例,供平时讲课配套使用,又有分阶段的案例,还要有综合的案例资料,供讲完审计实务后统一使用。设计时要注意案例本身的完整和各案例前后的关联性,从设计的条件到分析解题的过程都要符合逻辑。这无疑成为摆在审计教师面前的又一个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审计实验室这个载体,不断地探索新办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既懂法守法、有系统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爱中、胡继荣.审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李三喜、陈新环等.内论文部审计准则实务操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 审计.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