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5:26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1篇

关键词 职业资格认证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47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Promotion

FAN Jingjing, ZHANG Baoren, CAO Hui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Weifang University, Weifang, Shandong 261061)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ina higher stratification education, how to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combined with local advantages i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for local college.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of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ideas and practices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promoti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of Weifang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re analyzed and described.

Keywords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在我国,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体系,而职业资格认证是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两种制度体系在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有区别,①而将职业资格认证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研究多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针对应用型本科如何引入职业资格的认证研究少有报道。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而应用型大学正是大众化教育办学多样化的一个具体表现。要落实“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完成高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要想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②

山东是设施农业大省,而潍坊是设施农业的发源地,设施种植、设施养殖水平全国领先,有着明显的地方优势和特色。潍坊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新兴专业,如何以该专业为试点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整合在一起,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完成由传统的单向人才输送向现代双向互动人才培养的转变,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明确设施农业人才需求标准,确定职业资格认证推动模式

首先对“两区一圈一带”周边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了解了设施农业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类型、职业用工标准,职业认证标准;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职业要求、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工作满意度及其对学校教学的信息反馈,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设施农业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目标(见表1)。

表1 职业资格认证推动模式

2 构建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职业岗位对设施农业人才需求,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是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为中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成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三大模块。以实践教学为线索,通过校内实践、企业实践、职业资格证考取最终将这三个模块串接起来,最终构建了以技能应用能力与综合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基本技能培养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图1 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体系

3 整合实践教学能力模块,筛选职业标准实训项目

为了达到所确定的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的实践教学目标,首先将专业实践按能力要求从低到高整合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大模块。再根据每个模块的培养目标确定实践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指导书。最后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筛选职业标准的实训项目。筛选和设计实训项目应侧重于职业标准要求,并与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土木工程等学科发展相结合。将实训项目分成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三大类。基本、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应强调规范操作,同时更加注重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科学性的培养;综合训练项目要求完成一项成果,譬如一项发明专利、一个新工艺设计、一个品种、一项服务或一个策划等。强调突破低层次、机械重复、仅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实践教学内容

4 实施教师职业资格认证,打造“双师、双栖”型师资队伍

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安排参加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并且相关职业资格证。同时要求引进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聘请国内外本行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突出应用型教学的前沿性、新颖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和学科梯队,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形成了一支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思想活跃、了解社会需求、实践经验丰富的“双栖、双创”型师资队伍。

5 实行学生考核“三证制”,构建科学实践技能评价体系

毕业生除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以外,还需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建立了职业技能与能力评价体系,如制定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推动实践教学改革。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的效率、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各种实训或课程采取开放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譬如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将主干课程化分为若干教学模块,按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的考评,把技能鉴定的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动态的多次模块考评。逐步建立起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成绩以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三者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177)《依托区域优势,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潍坊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资格认证推动型设施农业科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依托区域优势(201536),《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特色应用型人才》(201546)

注释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2篇

一、工程素质的含义

工程学是关于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开发应用的,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创造性的专业。可见,工程素质不但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还包括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和敏感性以及解决专业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1-2]。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工程准则2000》,确定了当前企业工程师应当具备的行业素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要求[3]:⑴掌握基础工程知识的能力;⑵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⑶在工程实践中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⑷较强的人际交流、团队协作能力;⑸独立思考、创新能力;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存在的不足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我国创立已近10年,各个学校在教学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时间较短,培养的学生质量与社会需求方面也有一些不适应。笔者通过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对部分毕业生的回访发现,该专业的学生在工程知识能力的掌握、团队意识方面存在下列问题:⑴工程概念差。学生对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工作交流常犯基本的错误,如不会熟练运用工程专业词汇来探讨工程问题,过于依赖理论计算却不知道实际变通等。⑵缺乏制图的基本常识,设计图纸不规范。例如:在工程剖面图中,经常用立面的图例表示;图中尺寸标示不全,或不同图标示矛盾;详图和节点图缺乏,设计思想表达不完整。⑶团队协作精神淡薄。独生子女出身的学生,在为人处事上多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薄弱,协作协调能力不够。⑷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习惯于依赖老师。学生应试能力很强,但提问能力较差;书本知识丰富,但创新意识淡漠。这都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加强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分模块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由学缘关系较远的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要在四年里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学计划必须确定专业主攻方向,然后以此组织教学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方向分为以下三个模块。⑴以栽培为主的具有工程知识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该方向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对农业园区的栽培管理和相关的工程管理。课程设置以蔬菜、果树和花卉栽培为主,开设少量工程类课程,如温室建筑与结构,工程管理基础等。⑵以工程设计建造为主具有栽培管理知识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该方向学生就业主要是园艺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课程设置以温室建筑工程类为主,开设少量栽培管理类课程,如蔬菜栽培学等。(3)以农业园区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景观设计为主要方向。该方向课程设置以景观设计为主,开设少量栽培类课程。这种分模块的培养方案,可以解决学科之间、课程设置之间的冲突,在强调某一学科系统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学生缺乏的其他学科知识。学科间的适当交叉,加强了教学的可实施性,实现了培养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的目的。

(二)通过培训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工程素质名师出高徒,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来源于各名牌农科大学,拥有较高的学位、扎实的农业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却普遍缺乏现代工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工程素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具体做法如下:选派教师出国留学,以开阔教师视野,了解本行业世界发展的前沿信息;派送年轻教师到其他高等院校的工程专业进修,吸取工科学校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定期参加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研讨班,与兄弟院校的教师共同探讨办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经验;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和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努力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参加温室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程实践项目,在解决工程难题中锻炼和丰富教师的工程修养。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工程类课程体系化经过多年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其中理论课包括工程类基础课程、蔬菜栽培背景课程、工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模块专业课程等四个类别;实践课分为基础实践课、专业基础实践课、专业技能实践环节等三个类别。在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占总课时的30%~40%。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工程类理论和实践课程的体系化,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工程知识和技能,并创造工程教育环境,从而提高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

(四)积极引导吸收学生参加科研和工程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型大学里,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素质,可从大一开始为学生配以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可指导学生选课、阅读专业文献、参与力所能及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并指导学生申请国家设立的创新基金项目、学校创新基金项目,让高年级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课题和生产服务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05级学生温国军等申请并获得了校级科研项目“西北地区屋顶花园植物资源的研究”,通过寻找适合的屋顶绿化植物并对常见的本土城市绿化植物进行抗逆性试验,研发了“三重筛选法”,成为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推广城市屋顶生态绿化的技术之一,为城市构建“立体绿化”作出了贡献。通过参与项目的锻炼,学生学会了筹划实验过程、动手做探索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等,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也加强了互相协作的精神。

(五)加强与企业界联系,建立长期的学生实习基地为提高学生生产实习效果,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的“暑期综合实习Ⅱ”采用新的实习方式,即将学生分组派往上海都市绿色工程公司、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不同的实习单位,通过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较深入地接触社会实际和工作场所;通过参与实习单位的技术工作,让学生体会工作的苦与乐,在实践中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和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学校还在西安东晟农业设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秦灞养殖有限公司、西安名迪温室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的学生实习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和场所,使企业和学校共同受益。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3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科技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新时期,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我国对农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然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需要解决水资源问题,这时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在我国,由于水利设施落后,使得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而制定实施的政策制度等成为新时期水利建设的瓶颈。

1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水利设施落后从建设时间来看,我国的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水平依然比较低。这些水利设施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最基本的功能(排水、灌溉等)显现出明显的不足。由于缺乏水利设施,靠天吃饭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这种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农业水利设备年久失修,进而难以确保水利设施的安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当前的农业发展相比,陈旧的农业水利设施早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2)缺乏保护水利设施的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重水利设施建设、轻水利设施后期保护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农业水利工程来说,技术要点是施工的关键所在,而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后期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先进的施工技术得不到合理使用,水利设施的老化速度就会加速,进而难以提高服务农业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发生自然灾害时,水利工程对农业的预期功效也就难以发挥,进一步影响农作物产量,导致水利设施的重要性被农民弱化,最终影响农业的发展。

(3)缺乏完善的水利监管体系对于农业水利设施来说,监理制度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监理水平不高,那么在组织开展水利建设监理工作时,就会造成监理不到位,使得先进的技术难以在水利工程中发挥作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农业水利建设,还是管理模式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2新时期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

新时期,为了使水利设施更好地服务农业,主要制定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

(1)提高水利建设的科技水平在我国由于水利建设落后,使得水利设施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对此,需要正确认识水利设施落后的现状,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水利建设,同时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另外,针对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特点(管理薄弱、科技水平低),需要对农业水利加强科研工作,对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在组织开展农业水利高科技建设工作时,一方面需要根据水文环境采用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方式,另一方面积累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经验,同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农业水利建设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中,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树立保护水利设施的意识对于农业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在水利设施后期维护方面,由于维护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水利设施的老化,进一步降低了农业水利设施的服务质量。为了延长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使其更好的服务与农业,需要对施工后期的水利设施加强维护工作,建立和完善管理模式。农民作为农业水利设施的受益者,在水利设施后期维护方面,需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帮助农民树立保护水利设施的意识,以及树立水利设施的主体意识,将使用水利设施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农民,让农民参与到水利设施后期管理中,确保农业水利设施利用的可持续性,充分挖掘农业水利工程价值。

(3)健全水利监管体系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来说,科学严谨的水利监管体系是重要支撑,健全水利监管制度,将责任、义务落实到各个部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发展核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新时期,随着全球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同时针对水利设施技术落后的现状,在水利建设的科技水平、保护水利设施的意识和水利监管体系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做好农业水利设施建成后的后期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延长农业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使水利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光涛.基于新时期条件下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

[2]罗萍.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1).

[3].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1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4篇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充满希望的未来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方兴未艾。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足以看出发展势头之强劲。到那时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总量的20%,比目前将提高51.5%。这意味着我们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及生产者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任重道远。我们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倍感兴奋之余,更感到责无旁贷、压力沉重。中国设施园艺工程的未来,之所以充满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罗列的那些令人振奋的发展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而设施园艺工程做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犹如激流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不断地汇入洪流,也将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5篇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

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工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措施:

1.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城乡中小学应积极开设科学课程,深化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督科学教育质量。

2.建立中小学科普活动组织,指导未成年人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学普遍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电脑作品制作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增加未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老区行”、“大学生暑期帮扶行动”、“科普希望快车”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和校园,直接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教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位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现有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设区市、县(市、区)应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设置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并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5.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扩大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农民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措施:

1.突出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办好农村村干学历教育、乡村管理大专班和农村致富培训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

2.突出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建设。稳定和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扶持农技协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科技进步。开展福建省“百强”农业技术协会创建活动。

3.突出农村科普载体平台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乡(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推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

4.突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县级科协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科协配备科普车和加强办公手段自动化建设,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科技人员服务、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

5.突出农村科普活动项目开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工程”、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辅导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

6.开展农村科技和科普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和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等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

7.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要求,在全省评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劳动技能,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发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在全省各县(市、区)建立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室和教学实践基地。

9.依托星火培训基地和星火学校开展星火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田能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开展农民工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注重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星火科技培训。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意识、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城市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

措施: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对劳动科技教育培训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2.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各行业的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3.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继续推进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以城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5.加强企业科普。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工业设计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6.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7.支持发展科普旅游。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主要依托,将科普与旅游紧密结合,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科普旅游。支持发展科普旅行社,为城镇劳动人口科普旅游提供服务平台。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1.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应增加学员科学素质培训内容。

2.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各级机关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鼓励支持各级机关开设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资料室,在广大公务员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3.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科技发展动态和提高科学素质的专题报告。

4.发挥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的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省科普场馆、科普期刊、科普教育基地、学术年会、院士专家八闽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科普资源和平台,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教育提供服务。

5.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纳入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在公务员考试录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测试环节,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

目标:

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措施: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2.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3.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各县(市、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组织,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并逐年出版。

6.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电脑网络教室、科技活动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7.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目标: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1.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2.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扶持和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表彰优秀科普作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作品的影响。

3.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鼓励并组织创作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保健、生活常识、致富技术、环境保护等科普作品。

4.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省科普作家协会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省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5.建立健全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目标: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众通过大众传媒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明显增多。

措施:

1.发挥广电在科普宣传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应安排科普专栏固定节目,继续办好“走进科学”、“农家新事”等电视、广播科技栏目。

2.在报刊开设科技、科普专栏。办好《福建科技报》、《科学与文化》等综合性科普报刊,使其成为我省报刊科普宣传重要阵地。由省科协指导和协调,定期设计出版适合城镇、社区、学校、农村等公共场所张贴的科普宣传挂图。

3.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综合网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海峡科学网》、《福建科技网》等专业科技网站扩大科技新信息、新知识内容,建立网上“虚拟科技馆”,开发科普教育游戏软件,提高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时效性和覆盖面。

4.积极开拓科普宣传领域。利用电视、电影、声像、摄影、戏剧、文艺等传播形式,增进科普教育的效果。

5.编撰科普重点人群科普读本。鼓励编写适合本省青少年、农民、城镇务工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需要的科普读本。

6.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各类媒体要加强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报道。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新旧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措施:

1.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多渠道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的公共投入。

2.加强科技馆及科普活动场所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及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投资计划。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建立科技馆和科技活动中心。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科普画廊(橱窗)、科普活动室。在社区和街头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的,有关部门应当免收有关费用。

3.支持和鼓励社会办科普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投资兴建科普场所、提供科普展品和教具、维护场所运行等方式兴办科普事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继续命名和表彰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4.支持基层科普设施及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支持和发展科普展品巡展。鼓励科技馆定期为乡村、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举办科普展品巡展,提供科普服务。

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四、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建立和逐步完善我省科普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及公民的科普责任、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科普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贯彻实施《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促进各地制定本地区科普发展的具体政策。

——协助各级人大、政协对执行科普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视察,严格执法检查监督,保障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到位。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为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将科普专项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工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普产业,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费等具体政策。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落实激励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为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学术交流、出国考察、技术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请科普项目经费和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服务。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省内外及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五、组织实施

——成立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建设。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7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64

众所周知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从古至今都始终坚持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社会建设改进推向新的方向,以此来完善国家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改进中的前提和手段,这将是发展国家农业大国的重要方向。

1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要求和改进都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此来发展社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改革,以此来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家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中,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g在地质发展条件中,将是促进和影响整个社会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完善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的解决,将是不断的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方向,这也是不断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又一重要方向和改革途径。就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对于难点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对农田建设施工中对地基结构的渗透性能的改进还是需要不断的完善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展社会经济,改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以此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

自然环境因素。施工地的自然环境会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地质条件、植物、气候环境、水文等都是自然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都具备不确定性与难以控制性的特征,因此,不论在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还是竣工后投入使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水利工程质量。

2 通过技术发展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善

农业现代化发展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在发展社会经济推进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以高度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来促进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不断的推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改进的重要手段,要知道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的发展将是我们不断完善当今农业经济的重要方向。要知道在我国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始终是如何改进当今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问题。对近年来在国家政府的不断扶持下,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中已经逐渐的建立并利用起来,以此来发展社会农业建设,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施工技术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化创新,以此来完善我国农业建设的发展。

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都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因素,并且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其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在施工中需要处理的情况很多。在政府的扶持下,相关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技术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也正不断被改革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为我国农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检测水平与监控的方法:检测水平可以提高设备与检测仪器的来提升,所以购置一些更新的设备仪器。在监控过程中需要全方位控制,利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准确的获取工程数据,从而可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中质量评价中的矛盾纠纷与错误。

3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质量控制将是不断的完善当今社会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以社会经济的实际方向出发,将国家农业科技改进创新发展作为我国在建设方向上的一项重点项目,以此来完善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改革。在我们国家不断的建设以农业发展为重点方向的改革中,在社会科学技术中的创新和改进将不断的推进农业建设的完善,以推进国家农业建设成为改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将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质量控制问题方面将是不断的完善社会经济的又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兰代祥.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J].中国新技术,2014(2).

[2]卢建刚.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6(7).

[3]高立强.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建设目标[J].北京农业,2015(3).

[4]王晓蓉.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吉林农业,2012(1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第8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 园艺 关系 生活

【中图分类号】G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02-01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工厂化高效农业

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设施园艺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一)设施园艺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

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

(三)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提高

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四)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五)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 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六)政策倾斜

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