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3:22

信息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第1篇

论文摘要:站在信息学界“大情报”的角度,将当前社会科学信息用户的需求划分为社会科学之科学信怠需求和社会科学之社会动态信息需求两种类型,并在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需求类型特点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

我国信息学界将信息根据其性质划分为科学信息和社会动态性信息二种类型。在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活动中,人们需要社会科学的学术信息,同时也需要社会动态性信息。因此,按照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社会科学信息用户的需求划分为社会科学之科学信息需求和社会科学之社会动态信息需求两种类型。这种划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有助于我们从“大情报”的观点来研究各类信息用户及其需求的不同特点,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1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科学信息需求

社会科学信息需求中科学信息需求和社会动态信息需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具有不同特点。科学信息是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思维和实践的不断检验而形成的概念及理论系统的知识;人们需要它的目的,主要是从已有的理论、观点出发,引用、借鉴、吸收、批判前人的认识而完成自己的认识过程。社会动态信息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事实、数据、情况的信息,主要包括:市场行情、社会消息、新闻报导、各类社会指标等;人们需要它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实、数据、消息等原始资料出发,分析、综合、验证已有观点和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息时代又赋予社会动态信息更为广泛的内容。科学信息和社会动态信息同时作为信息用户需求的对象,它们之间又有密切联系。其表现为:a.各类型用户在从事各类型工作和完成各种任务时,都有可能同时存在着对科学信息和对社会动态信息的需求,两类信息共同为用户服务。b,两种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对科学信息的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往往需要动态的信息证实观念说明理论和丰富理论;对动态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往往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来看待实际问题,因而就有了对科学信息的需求。

科学信息需求一直是传统情报学指导下的情报工作所要满足的主要对象。不管信息用户的结构如何变化,科学信息需求仍将是首先得到信息保障的一类需求。可以说,迄今为止,传统的情报学和社会科学信息理论关于用户与需求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对科学信息需求研究的结果。社会动态信息是人们了解社会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信息。但是,社会科学信息界由于受“小情报观”的影响,社会动态信息需求的研究一直未提到应有的地位。自9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感受到信息冲击波的影响。这些冲击波不仅仅是由科学信息单独形成的,更多的则是由记载社会现象具体事实、数据,甚至消息同科学信息一起构成的社会动态信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它对科研、决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不可忽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动态信息的内容和影响会越来越大,它不仅是科研、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面且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需求。

2社会科学之科学信息的需求特点

社会科学之科学信息在分布上比较分散,传递障碍多,局限性大,老化程度慢,生命力强;在表述上,往往不够严谨,术语不统一。正是由于它具有上述特点,人们对其需求有些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人们比较重视文献信息,尤其是专著和期刊。由于大多数学术信息都是以文献的形式存在的,文献的发表经过了评审,其理论性强、表达观点集中、术语也较为规范,所以社会科学研究者非常注重文献信息,往往在占有大量文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在文献信息中,图书和期刊的需求量最大。有关国内外的用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科学信息用户比自然科学信息用户更重视图书、期刊。这是因为图书包含有完整、系统、成熟的知识信息,又能提供翔实的史实材料和社会背景,能较好满足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需求。期刊由于其出版周期短,流通快,反映的资料新,可使用户了解研究进展和新科学动态等,是较好的信息来源。

b.人们既需要最新的信息,也需要时间跨度较长的信息。同自然科学领域一样,社会科学领域的用户都愿意接受近两年的新信息,但自然科学领域的用户对一二十年前的信息需求量较低,而社会科学领域的用户对旧文献仍有相当的需求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社会科学研究周期比自然科学研究周期长,所需信息的时间跨度较长;社会科学文献本身生命力强,老化慢,累积程度差,早期的文献不能被近期的文献完全包含和取代,所以旧的文献仍然被使用。

C.人们需要全面、系统、完整的信息。自然科学研究通过实验设备进行,需要的信息有时就是一条关键的数据、一种关键的材料或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通过逻辑思维、理性分析,需要做文献调研,广泛阅读参考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需要了解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全过程,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信息。

d信息需求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记载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科学文献往往受到作者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也受其影响。社会科学领域学派众多,百家争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受个人的年龄、经历、地域及所属学派观点的影响,表现出对不同内容的信息有不同程度的喜好。

e.信息需求的学科范围广泛。这是由于各门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像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那么分明;同时,社会科学研究的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多方联系的整体,一种社会现象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其它学科的帮助,吸收新方法、新观点。

f.查找信息时注重个人参与。有关用户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者对目录、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的利用率不如自然科学高,同时,只要有可能,他们宁愿自己去查找信息,而不愿委托别人。

g.信息的需求内容具有时代性。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是一种客观现象,它反映了现时社会需求的状况;同时,社会环境、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会反映到信息需求上来。

3杜会科学之社会动态倍息的器求特点

由于社会科学之社会动态信息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政策性强、老化快,人们对其需求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a.人们对社会动态信息的需求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得到,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电脑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就像一根纽带,把人和社会联系起来。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信息才得以超越时空,面向全社会、全世界传递;也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信息的共享性、无限性和开发性的特点才表现得那么充分,人们通过它来获得大多数的社会动态信息。

b.存在着有意向的需求和无意向的需求。有些需求者出于工作或任务的需要,迫切需要获得相关的社会动态信息;有些需求者出于兴趣爱好,对某种信息尤为钟爱。这样的需求属于有意向的需求。有些需求者有闲暇时间读报刊、看电视,目的并不在于有意向地获取信息,而在于放松一下心情,满足好奇心理等。这样的需求属于有意向的需求,有意向的需求是需要信息保障的,而无意向的需求有时可转化为有意向的需求,有些需求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满足。

c.需求者众多,目的各异。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动态信息需求可包括社会各阶层人员的信息需求,而他们需要信息的目的各异。有些是作为教学、科研的原料,有些是为了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有些是作为政治、决策的参考,有些是企业管理者、商业经营者决策的重要依据,有些仅仅是出于猎奇等等。正是因为需求者众多,目的各异,才需要深人研究社会动态信息的需要,以提供有效的服务。

d.新和旧并存。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性较弱,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成果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有关社会现象的具体事实、事件和数据在多年以后,人们还可能突破旧的局限,重新评价和认识它们,旧的社会动态信息仍然可以作为研究的原料。然而,人们对时代感强的、新颖的社会动态信息的需求热情总是比较旺盛,人们总希望了解最新动态及新的事件、新的发展,以作为新的原料进行加工,给研究工作注人新的活力。所以信息服务行业在提供新的社会动态信息的同时,还应注意保留旧的社会动态信息,并提供服务。

研究需求,目的是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社科信息的需求将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信息需求内容更加广泛,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加强信息服务手段自动化,加强信息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信息服务部门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仲享.社会科学与当代社会.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易克信.赵国琦.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3邹克仁.“大情报”观之我见.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4)

信息社会学第2篇

赵保佑等认为信息社会学虽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但因其更多地涉及社会学的内容,又主要以信息与社会的关系相互相影响为研究对象,所以在学科的大类划分中,信息社会学应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6]。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是一门信息时代的社会学,它是对工业时代社会学的一种全面超越和整体发展。尽管信息学知识是信息社会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内容,但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应当是社会学[5]。符福峘认为信息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是在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科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交汇点,属于社会学科体系,信息社会学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7]。魏秋玲则认为从目前科学的多元整合趋势来看,信息社会学可归属信息科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范畴。信息社会学是工业时代社会学向信息时代社会学转变的前导,信息社会学承担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不管”地带的大量课题[8]。信息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已经较为明确,虽然这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但众多学者较为一致地认为其还是应该归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2关于研究意义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3.1.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3.1.3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3.2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3.2.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3.2.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2.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3.2.4研究进展趋于加速

信息社会学第3篇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络

1 社会科学(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基本问题

1.1 社科信息的涵义

社科信息从广义上讲,包括社科领域的科学信息与社会现象描述信息两大类。前者是指凝聚在社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法律等领域)研究成果中的学术信息,这些信息在社科活动中产生,多以文献信息为主。社会现象描述信息则是指对于社会中种种现象、事实等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后形成的信息。

1.2 社科信息的特点

从内容上讲,社科信息具有以下特点:主观因素较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且精度不高;综合性强。与自然科学信息相比较而言,社科信息又具有以下特点:社科信息往往比自然科学信息分散,社科领域的同一专题信息常存在于各个相关学科中,甚至在一些非学术性书刊中。文献单元的信息冗余度大,在同样篇幅中,有用的新内容一般比自然学科少;社科研究的积累性与时效性决定旧的文献并不一定被新的取代。社科文献还具有篇幅大,不同文种之间翻译难的特点,同时翻译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1.3 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

20世纪初出现的中心图书馆或贮存图书馆,可以算是最早的信息资源网络。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科研究日益活跃,社科文献增长速度加快,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主要靠图书馆来承担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无法适应需求,专门面向社科的信息机构或网络开始出现。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联机检索的日益普及和数据库的大量生产及商业化,为建立现代化的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网络不断涌现。而因特网的普遍应用,为建设社科信息资源网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新型的开放式的资源网大量涌现。

当前构建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就在于,从社科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对社科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最大效益。

2 构建角度一:借鉴自然科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2.1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联系

在知识呈指数趋势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科专业化加强,许多人被限制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从事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工作,无力顾及科学的整体,对知识的其他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人为隔阂,使不同领域的从业人员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困难重重。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来自人类社会实践的积累总结,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的反映,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分类。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者无论是从自然世界的发展,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们在人类社会经济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借鉴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的可能性

在我国信息资源的建设上,自然科学和技术起步较社科为早,直到目前,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无疑将有助于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奋起直追。当前的信息资源建设,实际就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离开网络来讨论信息资源建设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由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等不论对自然科学还是对社科都是相同的,在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并没有差别,所以借鉴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是完全可能的。但由于社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研究方法、评价、信息收集、知识组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差别必然会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是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上反映出来。

2.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实现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多方面的差异性连同两个信息系统间检索语言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应在保持各系统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兼容。采用具有转换机制的兼容模式部分相近领域采用标准化兼容模式。

在检索语言上,可采用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中介词典兼容方式、集成词表兼容方式和抽象词表兼容方式。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是两词表间相互对应的词直接转换,当词汇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时,有一部分词汇可由机器自动进行匹配转换工作。通常,两词表结构原则越相似,学科覆盖重合率就越高,可自动转换的词就越多。中介词典兼容方式实质是一种转换中心,它通过不同系统词汇的协调转换以达到系统间的兼容。它的功能是用任何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的文献内容毫无遗漏地转换为用另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然而当参与转换的主题覆盖面不同时,其转换困难增加。集成词表兼容方式来源于对若干分类和主题体系结构兼容及“集其大成”的检索思维,将某些特定主题领域的若干叙词表与分类法汇编成一个含全部款目词及相关参照的词表。而这里提出的“抽象词表”是一种“属”上层结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词表,而是对各类词表进行一般性的抽象概括,形成实用性较强的词表构建模板,具有通用规则的特征。可以作为设计、建立、维护词表的依据,也可以在各词表间起到调控转换的作用,从而达到兼容词表的目的。但任何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方式均有利有弊。这需要技术上(如人工智能)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包括相关领域以及信息科学本身理论发展。

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因此仅仅在检索语言上建立兼容是不能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的。这样就需要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系统间建立一个转换系统,从而方便系统而而非语言标识方面的兼容:设计友好界面,当用户进入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等自由决定适合自己的检索界面及检索方式;建立关联知识库,在所有文献资源库之外再建立一些知识库,选择科普形式与专业形式并存的模式,逐一排除用户在文献获取和应用上的障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各专业领域在这一基本网络的带动下,积极参加交流。

3 构建角度二:发挥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

3.1 图书馆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反复观察获取数据和信息,再通过反复实验获得结论,正如印度学者莱尔所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实验。因此人们直接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行为规律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活动也受到限制。然而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人文社会现象信息,对已有文献中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进一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而,文献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取代的资料。社会科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文献,没有文献,就没有社会科学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 社科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上升的趋势,对图书馆、情报所等信息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比较专一,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但图书馆是公共机构,面向广大读者,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要比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发挥作用大。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已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

3.2 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1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它们的智力储备与知识传递职责;与传统的纸介质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存储和检索能力上有巨大的提高;同时,数字图书馆研究也将促进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并促进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着眼于人类的整个知识范畴,它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存储、存取和利用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科。因此,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2 数字图书馆是开发潜在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潜在信息资源是指个人在认知和创造过程中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它们虽能为个人所利用,但太容易忘却而消失和无法为他人所利用,是有限再生的。它是未来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数字图书馆的很多特性可以满足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未来潜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先天优势和重要作用。

潜在信息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性质:隐蔽性、随机性、模糊性、有限再生性、短暂存在性、冗余性、创造性和“人性”。

一个互动并且开放的信息环境给潜在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实信息资源和信息栅栏或者信息门户。现实信息资源是作为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前提,或者是催化剂。一个人只有掌握或者是了解了一定的现实信息资源,才能有效和清楚地形成对身边事物和周围环境的一个明确看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自己独创的思想。因此创造一个能让人方便、容易地利用现实信息资源的环境,并且能让他方便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图书馆实际就是这样一种开放、互动的环境,它已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范畴,尤其强调了人(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用户)的因素,因此它更加突出了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的功能。图书馆给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能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它丰富的现实信息资源的积累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能够让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这种环境还是一种可以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过滤、筛选和组织加工的环境,并且能及时把各种新的、现实的信息资源及时和反馈给这个信息资源的参与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图1(数字图书馆在开发潜在信息资源中的作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将在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中起到一个基础的核心作用。

附图

图1

4 构建角度三:做好网络化布局

4.1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意义

国家信息化的本质就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此也就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这样的信息资源建设必然是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因为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网络本来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也就无所谓信息化,还因为信息化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网络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完全地实现。因此国家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当然,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资源,而是包括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特别是数字化的所有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和非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在内。

4.2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布局

一般地说,信息资源的布局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混合式三种类型。所谓集中式是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其优点在于:①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②专业人员集中,便于组织人员培训;③信息资源利用率高;④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及随着系统规模增大,管理、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系统比较脆弱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相互通信并进行资源共享,服务于同一个共同目标,就构成了分布式信息资源系统。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②有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③系统健壮性强;④系统扩展方便。其主要不足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分散造成系统管理和维护困难,有关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各场地由于利益冲突在管理协调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同时,增加了安全措施的实施难度。

对于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针对总体资源情况和发展目标做出全面、合理的规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可能是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布局和结构较为恰当。

收稿日期:2003-04-01

【参考文献】

1 袁名敦,刘时衡,赖茂生.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7~62,64~69,83~84

2 樊志伟.图书馆在开发潜在信息资源中的作用.情报资料工作,2002,(2):52~53

信息社会学第4篇

关键词:信息社会;大学生;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17-01

1 信息社会下大学教育的特点

信息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公平性和普遍性为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提供了基本条件。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信息。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使生活在这个“地球村”里的任何一个居民都成为这球面的一个网点,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得获得任何信息、任何知识。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充分的信息并对之进行创造,这是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不可思议的。一个人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一个真正有教无类的时代即将到来。

因为在信息社会人们获得信息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信息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资源。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经济阶段,信息的应用必然是社会化的,也就是大家共享的,不可能为一家一户所分割、所垄断,目前流行世界的因特网就显现了这种趋势。人们时时处处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此时获取信息已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学教育的目标正逐渐演变为如何利用已有信息生产新的信息和知识。

人类正生活在信息社会之中。信息社会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及跨国传媒公司的建立和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传播逆差”、“传播赤字”等“信息倒灌”现象,我国也深陷其中。因为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轻者,它垄断信息资源,控制态度行为,干扰正确决策;重者,污染和毒化社会风气,腐蚀和败坏人的灵魂,摧残和消蚀民族文化,动摇和破坏社会稳定。

信息社会的复杂性正日益凸显,正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更多教育机会和理念创新之时,被誉为“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不能免受信息社会所带来的危害。

2 坚定信念,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别力和免疫力

(1)积极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对个体、群体、社会及全人类都有益的立人之本、立国之根,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涉猎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注意主流文化的精神实质,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坚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是圣人孔子留下的古训,意思是说,不合理的现象不看,不合理的声音不听,不合理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首先,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某些事上花费的时间多了,必然在其它事上花费的时间会减少。大学时代,正是学知识、长本领的黄金时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知识、长本领上。其次,不要相信自己的“抵抗力”,其实有时候是不堪一击的,稍不小心就会陷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3)用审视、批判、辩证的思维重新认识有关的信息。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一直存在。尼克松在1988年出版的《1999――不战而胜》中指出,进入21世纪,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他主张开辟“思想战场”,要把大量的资源用于意识形态的竞争,用美国人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去占领和统治世界,从而实现“思想的征服”。

据统计,全球传输和数据处理量的80%以上均起源于美国,全世界电影收视率的50%以上都是美国生产的影片(播放电视'情景喜剧'的数量甚至更多),美国在国外播放电视节目之多,任何其它国家都是望尘莫及的。美国对其它国家的社会道德观念的确产生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当某些外来信息的侵略本质被识破后,在人心里自然会对该类信息设立一道防线,因为没有人愿意做附庸国的公民,更不愿做亡国奴。这就使得该类信息无机可乘,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用审视、批判、辩证的思维,重新认识有关的信息,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免疫力。

3 与时俱进,培养大学生自我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资源,信息能力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将信息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即拥有了信息素养。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并存的现实条件下,个体的信息素养在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大学生要想从浩如烟海、鱼目混杂的信息洪流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必须着力培养自己的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3.1 树立现代人才观

现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基本特征是 “全面+个性”、“人脑+电脑“”智商+情商“。

(1)“全面+个性”,即一专多能,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T”型人才。

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吴国盛先生所说,“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不懂点科学是不行的,会有寸步难行的感觉。但作为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首先要有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教育能告诉人们如何把一件事办好,人文教育能告诉人们这件事该不该做,大学生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够成就德才兼备的人。在信息大量涌现的情形下,传统学科的框架被突破了,人类的知识与经验出现了新的整合。据统计,当代基础科学达500多种,技术学科近500种,而交叉学科已达数千种之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了。所以人才的培养向“一专多能”发展。

(2)“人脑+电脑”,即善用人脑和电脑。

打个比方说,尽管有了汽车、火车和飞机,人类更多的时间还是在走路;但如果人类所有的时间都在走路,那么,人类社会也不会如此繁荣。所以说,不仅要善有人脑,还要善用电脑,尽管电脑是人设计出来的、受人控制和影响的,但其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的确优于人脑,可以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智商+情商”。

要成就“人才梦”,既要有较高的智商,又要有较高的情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新的成功方程式是:20%智商+80%情商=100%成功。所以说,控制好自己很重要,不要在鱼目混杂的信息中迷失自我,更不要沉迷于游戏、娱乐,因为人生还有很重要的事去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做人做事都要从点滴做起,正所谓“习惯是养成的”,大学期间的大学生们要有“锻造自己”的意识。

3.2 坚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原则

由于职业传播者的惰性和媒介企业的市场性运作及信息的商品性特征等原因,使得真相信息匮乏:炒作的新闻让人眼花缭乱,复制-粘贴的新闻不知是否经过了真实性核查;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其实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是“名符其实”的。所以,现代人尽管享有海陆空交织、声字像并举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信息供给,但并不能把信息拿来就用,而是应该多方求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信息,用审视的思维思考这些信息,然后决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信息社会学第5篇

关键词:科学家;素养;信息素养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演变,在这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科学家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科学家所应该具备的素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走进了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呈现、存储、传输数字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超多了以往任何社会,信息素养成了数字化时代生存的基本素养。对于科学家来说,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素养与信息素养

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如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媒介素养、教师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信息素养等。具体来说什么是素养和信息素养呢?

(一)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平时的自我修养。语出《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意谓马不喂养,不可能上路快跑;士兵平时不训练,不可能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现在多用于指人们通过经常的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所取得的某种收获、成果或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1]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混淆素养和素质的概念,但是素养不完全等同于素质。林萍华在论文《素质、素养与创新》[2]中对素质和素养的概念进行了区分。素养似可定义为:“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视野和底蕴”,它包括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工程素养等等,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对认识过程、思考过程、决策过程起作用。而素质这里特指具体个体的素质,以有别于广义的素质,有些文章给出了定义:“一个自发的行为规范”,并由此可以推知,素质与具体人的行为、行动,亦即其人如何为人、处事相关联。“自发”一词表明,素质是个体已经形成的、稳定的,一般不受思维、不受外在条件所左右的一种存在。一个人某方面的素质很高,但在同一方面的素养则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就是说,素质不好的人可能有很高的素养;素质好的人也有可能素养一般。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修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很大程度是后天习得;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遗传性,与有机体本来的生理特点有关。正是因为素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为科学家提高信息素养,更好地适应社的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基础。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早在1974年就已被提出,当时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指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四个方面。[3]

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更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不仅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而且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括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很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4]一个科学知识丰富的人,不见得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很高的人,具有的科学知识可能一般。

信息素养既可以看作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看作是面对信息的视野和底蕴。信息素养是数字化时代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能力。

二、科学家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成为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家作为推动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特殊人群,掌握着高新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但是信息素养是一项综合能力,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的信息素养都高。

(一)数字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信息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的存储方式呈现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人类生活在真实的现实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两个世界中;人类的感情除了真实的人际间感情外,还有虚拟的网络感情。网络文化的出现现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的内涵。实际货币和虚拟货币同时成为了人类经济行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学校、网络教育的出现,拓宽了传统学校教育的途径,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数字相机、数字录象机、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MP4、MP3等数字化设备正在逐渐走进人类的生活。这一切的变化,构成了数字化时代的特征,迫使人类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

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盲的定义需要重新改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盲下了新定义:文盲就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的人,也就是不会数字化学习的人。[5]数字化时代的文盲,可以理解为没有信息素养或信息素养较低的人。

信息素养是数字化时代的基本素养,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人都需具有信息素养。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领跑者,是人类智慧的代表,更需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

(二)科学研究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是一个创意时代,是一个重视效率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彰显的时代。发明和创造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科学家是畅想这个主旋律的主角。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学家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都无形之中具有了数字化的烙印。信息素养成为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素养,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过程。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科研工具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资源的存储方式数字化,科研过程的模拟化,这诸多的变化促使科学家必需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面临研究课题选择的问题,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课题的提出,往往建立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对大量的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处理,没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难以快速发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可能因此错失重大发现的机会。只有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成功。信息素养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逐步成为影响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普及的需要

科学家在科学技术普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有进行科学普及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并没有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具有较好的文化程度和科技知识也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让我们认识了“苏丹红”。系列事件的曝光,对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敲响了警钟。

我国科学技术的普及除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及相关部门做相关的工作外,科学家也有进行科学普及的责任与义务。科学技术的传播,既包括科学家内部的传播,也包括科学家向广大人类的传播。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传媒途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有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家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必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三、科学家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一)科学家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能力。敏锐的感应能力,即对各种变迁局势作出快速而恰当的反应。这要求科学家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意识到信息的作用,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是否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对于科学家极其重要。

从“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意识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见到过苹果落地,有过洗澡溢水的经历,确没有发现地球引力或浮力原理。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大部分人不具有对信息敏锐的感应能力有重要关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如果不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就可能在试验过程中,失去创新的机会,失去发现研究课题的机会。

(二)科学家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科学家应该具备至少两方面的信息知识,既专业信息知识和其他信息知识。科学家的专业信息知识,即科学家研究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科学家的其他信息知识,即与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相关或具有借鉴意义的信息知识。也就是说,专家除了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较宽的学术视野。如果从狭义上说,信息知识特指信息学的相关理论,例如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传播以及信息工具的使用等知识。信息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可以说,不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中的现代文盲。

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交叉学科彰显的时代。系列学术创新和伟大发明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例如:在教育技术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学建模与数理逻辑等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知识科学基本理论、智能与教育软件、教育系统仿真、隐性知识与知识管理为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交叉领域的研究,尤其需要具有广泛的信息知识和信息工具知识。

(三)科学家的信息能力

科学家的信息能力主要表现在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能力等方面。

科学家应该根据自己研究内容的需要,熟练使用各种科学研究工具。例如:SCI分析工具、定性资料分析工具InfoRapid(知识管理与卡片系统)、统计分析软件SPSS、文献管理软件JabRef、质的研究分析软件Nvivo、信息检索工具等。有效运用网络传播工具,可以增强科学技术传播的效果,扩大科学技术传播的范围。这些信息工具是科学研究的好助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则是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源。因此科学应该能够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有效地搜集各种所需的信息,能够熟练地运用阅读、讨论、参观、试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掌握网络阅读、网络讨论、网络调查等方法和技巧也是科学家应该必备的能力。获取足够的科研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科学研究的重复性,有利于发现科学前沿研究课题。

在搜集到科学研究所需的大量信息以后,科学家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区别有用信息和干扰信息,发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规律,即对信息的挖掘。某些信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规律,有可能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参考。

科学家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还应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这是科学家将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

科学家除了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纳入自已原有的知识体系,还应该结合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生成有创意的信息。

(四)科学家的信息道德

数字化时代亟需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科学家掌握着最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研究的科学家,如果没有强的信息道德修养,就难免会一时失误,走进信息犯罪的深渊。信息道德是科学家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家融入数字化时代的准则和规范。

提高信息道德是冲浪信息波涛、跟上时代节拍的需要;提高信息道德是抵御信息污染、平安和谐的呼唤;提高信息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提高信息道德是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8]数字化时代亟需科学家提高信息道德修养,这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科学家提高自身价值,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伟大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2115.

[2]林萍华.素质、素养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57-58.

[3]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

[4]信息素养[DB/OL]..2008-12-18.

信息社会学第6篇

结合我校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课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

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教学小学社会第一册第二单元《学校的生活》第一课《我们的学校》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一组学校门口的画面,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课的教学环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重新认识我们的学校的过程中。

通过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并将知识外化。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如:小学社会第三册《青藏高原》中的地理风俗,对生活在南国水乡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想象出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风光。这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的资源共享的优势,从网上下载有关青藏高原的人情风俗、地理风光,并结合Authorware设计制作一组介绍青藏高原的特有画面,采用直观演示法,把陌生的情境在学生面前清晰地显示,并播放《青藏高原》动听的歌曲。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教材所描绘的情景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扩展了学生的探索空间。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上网,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及人情风俗。从而构建自己的探索思维。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

课堂上正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并茂,音响逼真的功能来渲染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挖掘教育教学资源,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自然渗透德育,陶冶学生美好情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得到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创新能力的整合

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有创造性的人才有雄心、有决心,敢于进取。同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表达,创造并获得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社会学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党 信仰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对最高价值目标的坚信,在根本上影响着人的精神活动,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它是人生的“主心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向。现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传统的伦理观与价值观带来了挑战,同样,也对我们党的信仰形成影响作用。在我国,对党的坚定信仰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理性选择,只有坚定党的信仰,用其产生的凝聚力去团结我们全党全民族,才能使人们自觉地为共同的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而大学生是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优秀人才,是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党对其的信仰吸引状况,无疑对维系社会蓬勃向上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于此,本课题组以浙江省内高校为例,就大学生对党信仰的情况现状,抽取1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调研样本覆盖了文、理、工、师范、医等专业,调查形式主要有座谈会、重点访谈、自填式问卷等。对不同的群体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40份。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认同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各高校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但在另一方面也发现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党对部分学生的信仰吸引力也正遭遇挑战,在部分学生中对党信仰产生动摇,信仰虚空、多变和无信仰已成为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信息社会化下大学生党信仰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大学生政治责任意识淡漠,信仰呈现多元化

根据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将近20%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信仰,15%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意向入党,甚至9.9%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认为宗教给自己更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其中,16.2%的大学生认为多党制会更适合中国现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可考虑运行。西方式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我们大学生中渐渐盛行,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淡漠。

2、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信仰呈现务实化

在座谈会中,19.3%的调查者表示入党是由于家庭及老师意见的影响,23.8%是为以后的就业、从政或升迁做准备,使入党动机复杂化、功利化。这类学生知道如果不把自己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但内心并不十分认可,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去信仰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信仰务实化趋势在加剧。

二、大学生对党信仰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它既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高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有关,也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有关,更与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初级群体,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影响着个体早期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说,家庭氛围它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和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却是一谓重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在对在校生的调查中,发现在这9.9%的信教大学生中,69%的学生家长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儿时就接触、了解宗教,33%受家庭最终成为被动延续者。由此可见,增强党信仰对其的吸引力,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必须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

2、高校教育管理因素

高校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在党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着弊端。首先,有些高校不重视大学生信仰的问题,认为信仰什么是学生自己决定的,忽视他们对党相关理论的学习,而片面强调文化专业素质和学历的提升,以至于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能力的缺乏。其次高校侧重把坚定对党的信仰通过“两课”教育方式强制灌输给学生,把大学生当作单向受教的对象,忽视学生主观选择和思考反馈,此外,也没有利用网络文化的多样化、自由性和交互性进行有效地信仰引导,从而使学生党信仰的追求很难自发地占领其思想和精神的主阵地。

3、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社会环境无疑成为限制党信仰对其吸引力增强的重要因素。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社会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的负面作用对大学生信仰产生影响。通过各种媒体媒介,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物质文明的诱惑、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西方多党制等思想意识的侵蚀变得轻捷,一些不健康甚至反动的内容也可能严重污染大学生的灵魂,动摇他们对党信仰的决心。同时,而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市场经济衍生的影响引起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优越性的怀疑。

4、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也处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在信息革命前进的步伐下,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在这个时候日益增强,表现在主观上重物质,轻精神,对一些社会思潮缺乏一定的鉴别力。同时,许多学生只关注专业课学习,只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而认为党的理论学习对自己没有实际作用,导致思维方式的不成熟,不自觉忽视对崇高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对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在党信仰问题上产生迷茫和动摇现象,这样对党的信仰就很难自发占领其思想和精神的主阵地。

三、加强党信仰吸引力的主要途径

1、以高校信仰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信仰追求

首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思想修养,顺应网络传媒时代的潮流,求新求变,改进教育方式,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大学生中出现的新思想、新动向,在“两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基本政治理论的正面灌输与双向交流,开展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着力解答大学生们所关注的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避免闭门造车做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模范和表率作用。

其次,搭建党信仰的组织和实践平台,提升党的亲和力,增强学生的精神归属感。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体验,学校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两课”实践教学,由静态到动态,升华支撑党信仰的理论平台结合如烈士墓、历史人文景观的红色实践基地,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走进企业,走入农村,让大学生切身感受我们党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从而拉近学生与党的心理距离。

再次,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占领网络阵地,开展党信仰教育。在新世纪背景下,要学会利用新兴的网络教育手段,除了整合学校电台、校报刊等宣传途径外,还可通过在网上开辟党支部、红色课堂和时政半月谈和等网络手段进行党信仰传播,教育者还可通过qq群、博客、微博和个人空间等形式,变“说教式”为“平等式”的交流,畅通学生利益表达渠道。

2、与时俱进,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党信仰的积极引导

要努力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和谐气氛。首先,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帮助在校大学生辨别真假。这要求主流媒体要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信息飞速的今天,注重对社会热点和民情民意的深入调研,对西方文化的渗透要及时辩驳,有针对性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取精弃粕。此外,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党内腐败是影响党在大学生心目中崇高形象和威信的重要因素,国务院总理在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回答问题时就提到“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因此,一定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革相关制度与体制,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惩治腐败的力度,引领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树立起党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光辉形象。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夯实信仰的成长根基

家庭教育是信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党信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首先要以学生个人成长为出发点,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才能使大学生们更容易以健康饱满的心态去面对和适应社会,为大学生接受党作为终身信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鼓励家长从自身的修养做起,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在信仰教育上应该与学校建立畅通的交流方式,及时化解在校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因素导致与党信仰冲突的矛盾。

4、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注重自身素质塑造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加强党的信仰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意识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只重视自己专业成绩,还需注重自己思想政治修养,自觉地养成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察复杂的社会现象,防微杜渐,加强在实际生活中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使对党的信仰真正内化为行动的自觉。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要真正使党信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得以加强落实,单一的学校教育运行模式难以收到实效,它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的事。因此,构建一个家、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新型“三位一体”党信仰教育机制模式,加强信息互动,可促进其信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只有挖掘各自的教育资源和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才能促使在千变万变的现代信息社会中,保持大学生对党信仰的坚定,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对党的拥护者、坚定者。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普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年研究重点项目“家、校、社会”一体化视角下大学生党信仰吸引力研究(课题编号:Zd1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1.

[2]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盖柏林.信仰的智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2.

[4]张稷锋.新时期高校学生预备党员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J].党史党建,2008,(12).

[5]蒋达勇.形式的演绎与信仰的构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130-132.

信息社会学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4-02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而言,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课程专业知识讲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围绕着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现实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社会、家庭知识,在提升学生对于周围生活环境认知水平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应用知识和信息技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生活,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可以说,从课程属性方面来看,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一方面具有理论性,需要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根据课本中所提到的知识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践和积累,从而实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有效的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教师应该以该门课程的课程属性和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渗透,从根本上改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自身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及时对自身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适当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培养纳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范畴之中。在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往往习惯于将教学重点和教学注意力单纯的集中在对于教材内容的讲解和分析上,忽视了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提升。这种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品德c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受到很大程度的消减和局限,使其无法真正发挥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和改进;另一方面还会使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一种教学探索精神和探究意识,使教师形成一种教学惯性和教学惰性,影响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也会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培养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影响。

教师在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时,还应该认识到这门课程中所具有的各种信息技术,加强自身对于这些信息技术的挖掘和解析,并且将它们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和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使学生在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其次,由于品德和社会在课程内容方面,是对于社会现实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联系。因此在进行课程信息技术渗透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性,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找到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应用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感悟和现实需要进行有效的、自觉的信息技术方面的锻炼和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缩影,包含着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渗透时,应该进一步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找出教材中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意义的教学点,并且向学生讲述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拉近学生和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相关的联系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例如,教材内容中涉及到关于自救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教材之中,更是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人生命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影响,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时应该使学生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得到极大的完善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营造某种情景,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的引导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程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过程中,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课程知识中所包含的信息技术和应用技能,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地震或者火灾等相关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进行有效的锻炼和体验,并且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实践,在对课程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加以完善和改进,使学生在学与用的互动中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