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需要心理学论文

需要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8:19

需要心理学论文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88-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8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以其远程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满足了现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教育层次、知识更新的需求。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手段。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中央电大和68所普通高校试点现代远程教育以来,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办学形式,步入快速发展的规模扩张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当将此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大多为在职从业人员,本身都在随岗实践,但随岗实践不能取代毕业论文教学。毕业论文教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方案设计与比较能力、计算与绘图能力、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形式及教学对象上与传统高等教育截然不同,如何在远程教育背景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指导服务,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摆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必要围绕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一、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特点,充分利用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远程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等特点,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支持服务。

2.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突出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的要求。因此,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必须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3.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施教

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学生基础较差,多数为在职学习者,具有鲜明的职业背景,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的应用能力需求。因此,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施教。

4.明确教学主体各自职责

传统全日制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主体由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及学校构成。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主体除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及学校之外,还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校外学习中心,如图l所示。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各教学主体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

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由教学资源体系、论文指导体系、论文答辩体系以及论文监控体系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如图2。

1.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体系包括教师资源、学习资源与平台资源。为了增强师资力量,丰富教学形式,除了学校聘用的异地指导教师外,学校需要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学习中心在当地聘用符合学校要求的本地指导教师。针对相当多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毕业论文环节经常无头绪、无思路,不知道做什么论题的问题,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建设论题资源库,论题以应用型论题为主。此外,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初始阶段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类以及参考文献类的论文辅导资料,供学生写作参考。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还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网上论文指导与管理平台、网上答辩与集中答疑平台等平台资源,以便为学生提供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

2.论文指导体系

论文指导体系包括指导环节与指导形式。指导环节包括学习中心毕业论文动员、学校与学校中心指导学生论题库选题或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稿及终稿的写作、指导教师给出终稿评语及成绩等常规性教学环节。指导形式包括论文平台指导、网上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论文平台指导应作为论文指导的主要形式,同时辅以网上集中视频答疑与电话、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

3.论文答辩体系

论文答辩体系包括答辩环节与答辩形式。答辩环节包括学校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学校与学习中心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小组给出答辩评语及最终成绩。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与学习中心共同组织的网上毕业论文答辩应作为论文答辩的主要形式,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

4.论文监控体系

论文监控体系用于学校对上述体系涉及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学习中心聘用的指导教师符合学校要求,学校需要对学习中心聘用的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只有学校审批同意后才能作为学校的本地论文指导教师。为了保证论文指导质量,学校需要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并对指导教师给出的指导评语及成绩进行审核。为了保证答辩质量,学校需要对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的本地现场答辩进行全程监控,并对所有答辩评语及答辩成绩进行审核。

三、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

大连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根据上述构建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实施。

1.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论文平台指导与管理,同时辅以远程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形式进行指导

为实施网上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学校开发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论文指导平台主界面如图3所示。通过该平台实现论文写作环节的控制、论文辅导资料的上传、论文任务书的发送、教学信息的传递、论文的答疑与批阅、指导教师指导行为的监控等。为了集中解决学生在论文终稿阶段遇到的问题,学校在论文终稿环节利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远程集中视频答疑,答疑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指导教师也经常采用电话、QQ、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论文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

高质量的师资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校及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聘用的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及其相应的教学团队;二是学校引进的985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来说,缺少的正是工程实践的经验。为此,学校搭建起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工程实践平台,每年定期安排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实习,有效地提高了远程教育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学校建立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即首先由学校制定出毕业论文指导准则,比如学生留言必须在24小时之内回复,学生稿件必须在3天内批阅完毕,学生稿件批阅意见或评语必须达到一定要求等;之后学校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准则在论文指导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包括周考核、月考核及学期考核;最后学校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提高。

3.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同时支持学生自主选题

为了解决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不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结合学生基础与需求,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所谓“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即首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各专业教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为每个专业制作多个毕业论文模板,形成“毕业论文模板资源库”,然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工作性质,选定某个毕业论文模板,最后学生在该毕业论文模板的引导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个毕业论文模板为学生提供了某一论题的目录和格式,并且每一章都配有引导性内容,正常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以及模板的引领下都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外,为了避免使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学校制作的毕业论文模板绝大部分都是半开放式毕业论文模板,即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的工程或项目来做,如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等。由于学生选择的具体项目或工程不一样,也就避免了采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此外,对于少部分希望自主选题的学生,学校也允许其采用自主选题模式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学校实施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4.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

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只要毕业论文质量和总体完成情况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论文环节,顺利获得学分。对于拟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对写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均做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申请学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从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制定,指导教师对学位毕业论文的指导,到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建立起学位毕业论文三把关的严格制度。首先,每个专业分别制定了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难度要高于非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如对于工科专业,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原则上要求是设计模板,需要申请学位的学生只能选取学位毕业论文模板进行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位毕业论文时,毕业论文完成质量要求较高,只有学位毕业论文终稿环节成绩达到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才允许申请答辩。最后,要求拟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只有答辩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在毕业论文环节满足申请学位的条件。

5.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同时审核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

考虑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答辩效果良好。同时,为加强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审核同意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为保证自行组织现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规范与严谨,学校通过答辩巡视或远程视频对答辩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6.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具有学生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教学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合理安排、周密部署,才能成功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根据构建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如图4),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有条不紊地实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为了检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我们对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春季参加网上毕业论文答辩的59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教学满意度调查与答辩成绩的统计,如表l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53人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的选项,只有6人选择了一般的选项,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90%;共用54学生的答辩成绩达到良及以上,优良率达到了92%。可见,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2篇

契约,是指师生关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协议的权利和义务;契约文化,是指通过签约在规定师生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营造的一种班级管理文化。相比其他文化而言,契约文化更具体,更有规律可行,并且有一定的操作模式和运行方式,这是关键,也是契约文化的基础。而这当中,班级舆论和制度建设,更是契约文化的载体,是契约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首先,营造契约文化,重点在于舆论建设。

班级舆论为营造契约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它在推行制度刚性管理的同时,更能彰显人性的关怀。有很多班主任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一开始就让学生组织制定班规,结果学生要么茫然而无所适从,成为木偶,要么采取不配合政策,有抵触情绪,从而导致自主管理很快夭折。比如一开学,老生常谈,让学生分组,按照道理,应该由班主任拿出大致标准,然后让学生在以后分组工作中进行微调;然而很多教师却做甩手掌柜,而且不加以解释,导致很多学生不理解,或者理解错误,从而给班级营造契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而教师最终又回头过来说这种方式不行,其实不是制度不行,不是出发点不行,而是教师太过于急功近利,忽略了在实施制度的过程的舆论引导。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时,舆论建设必不可缺少。

其次,营造契约文化,需要突出显形舆论。

不可否认,在班级舆论建设中,显形舆论很关键。需要重点突出,比如教室墙上可以张贴班级公约,班级协议细则乃至体现契约精神的名人名言,还有班级口号,班徽、班歌设计等等都是显性舆论。这需要班主任精心打造,小心呵护,极力为学生的心理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笔者在推行“班级立宪”模式时就尝试让班长每天早上带领全班同学大喊三句话:1.我的班级我的家;2.机遇给勇敢的人准备着;3.心有多广,路有多宽。虽然这有点像口号,但是时间长了,却能在班级里营造一种精神气,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振士气,给每一天开一个好头。

第三,营造契约文化,隐形舆论更是关键。

作为一项文化的推广,班级道德建设是关键,这就是隐形舆论。它在引导时也需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平等原则;二是民主原则;三是教育原则。因此在自主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需要多与学生商量,而不是因为他们无知或者错误就横加干涉,这往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因此教师在把握几个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可以采用“先跟后带”的方式,积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舆论,为班级自主管理创造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宽容,是等待,是放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可以放一放。毕竟学生往往第一天为了一袋辣条而争吵,而第二天却往往也为了一袋辣条而和好。如果教师过于较真,太过在意,反而疲于应付。因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稀泥。真的,这也是班主任在加强舆论建设时采用的重要教育艺术。

最后,营造契约文化,制度建设才是保障。

舆论建设仅仅是一方面,推行契约文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契约文化的根本体现。作为班主任不是随意制定几条班规,也不是假借学生名义短时间内完善制度。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推行班级自主管理不是为了惩罚学生,更不是为了管理学生,而是给他们锻炼,让他们尽可能地参与班级管理,这才是目的。不要担心学生犯错,更不要担心学生管理不好。与其将来走上社会犯错,不如现在就在学校里锻炼。因此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给班级自主管理建立框架,和学生一起商讨班级公约。尽可能地通过制度让学生自我去完善,自我去更新,自我去发展。这才是自主管理的核心。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27-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价值本质。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增强社会认同,凝心聚力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与发展的灵魂[1]。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多个层面,其教育的路径也是多元的,那么,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践行优化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不失为一个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的模式。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践行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认知

1.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理论的接受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确立内在价值信念并使之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论认知的推动,离不开全社会民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理论接受度就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理论的普适性与可释性;三是理论内在逻辑性与外部统摄性。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否已经完全涵盖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否还有进一步凝聚、提炼、丰富的可能,其内在逻辑和外部统摄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高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地位上可分为核心层、拓展层、延伸层,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价值层、知识层、素养层[2]。那么在高等学校的范围内,这些层次如何划分,具体内容如何,这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只有将这些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才能奠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坚实基础。

2.探寻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提升理论的适应域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研究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还要探寻大学精神的实质,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大学的本体上,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大学精神内涵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李传刚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社会先进文化与精神特质之结果。它存在于‘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并见之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学实践以及各种物质载体之中。不仅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还包括服务精神。”[3]而刘亚敏将大学精神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4]。从以上的研究角度来看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精神在本质、功能、具象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加驮佑攵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相比则政治倾向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在二者之间探寻契合点就成为在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核心价值观适应域的必要过程。

3.加强实证研究,提升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对其认知、认同再到实践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使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实践,经实践总结、理论研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理论又高于实践,具有超实践性。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5]。理论的超实践性使理论与现实具有了距离。因此,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时,便与高等学校教育现实存在了距离。这种距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通过实证研究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而无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价值信念,更遑论践行了。综合以上认知,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下行”到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来。

二、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6]。价值认同模式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等四种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1]。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协调统一,如何在个体价值观多元性的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水平。

1.建立教育学习机制

理论学习既是加强理论认知的基础手段也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要真正达到通过理论学习促进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的预期效果,则需要构建完善而有效的学习机制。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完善理论学习机制,一是要科学地设置学习内容,依据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其需要与成长规律的理论学习内容;二是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时间,理论学习注重效果,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因此,在确保不影响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与时间才能达到理论学习的效果;三是明确学习方向,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向也会随之有所调整,不能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一刀切”,使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四是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创新理论学习的载体,摆脱理论学习只依靠理论讲授这一单一形式,多为教育对象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强化理论学习。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学习机制才能确保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认同过程仅仅依靠学习是不够的,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会给受教育主体带来倦怠情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的倦怠情绪化解,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高校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受教育主体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成效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受教育主体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逐渐形成正反馈循环。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具体化、准确化,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效果相结合,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为大多数人所信服且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后的激励机制中需要以情感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目标。

3.建立宣传引导机制

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大学精神外显的大学文化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包含校风、学风、教风的大学文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财富,良好的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上将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高校全体成员所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将不可估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利用大学文化的这方面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为进一步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践行体系,促进行为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认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群体在实践行为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践行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尤其是在高校这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使命的地方更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体系,积极促进高校受教育主体的行为优化。

1.尊重践行主体,发挥能动作用

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包括了高校的全体成员,他们是践行的主体。这个主体一般意义上讲包含了教师、学生、教辅人员,这是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年龄、学历、来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也就是说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分析其不同群体的需求,尊重他们处于践行主体的地位,深入分析他们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逐渐掌握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满足主体的需求,又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到实践优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往往容易出现实践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这种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行为优化的作用,反而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优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知”“行”相统一。与此同时,要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行为予以宣扬和褒奖。实践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保障教育实践取得效果的重要途径。

3.创新实践载体,扩大教育范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载体建设上除了要运用社会实践、课堂、论坛、报告、研讨等传统载体外还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采用更为创新的网络媒体及“微”平台,将看似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更加生活化,内容更易接受及更便捷的方式融入受教育主体的学习工作生活践中去,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范围。实践载体的创新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行动中来,教育范围的扩大又会形成群体效应,进一步促进实践效果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2]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刘亚敏.大学精神谈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亲密关系科学;需求论;婚姻教育;婚姻咨询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59-03

一、亲密关系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辨

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特定内涵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般来说,亲密关系有这样一些特征:关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关系的内涵是多样的,关系对于双方有重要影响,双方有经常的身体接触。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理论界逐渐地把两性关系、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问题统摄为亲密关系问题,亲密关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人类的知识、观念和生活有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分,在亲密关系领域尤其如此。古今中外的亲密关系知识大都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习俗、家庭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形式,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地域性、族群性、个体性。就个体性而言,人们的亲密关系知识依赖个体的成长、体验和情感,相信主观、非理性和信仰,认可迷信和权威。这些知识有部分的道理,也有很多是偏见和谬误。在这些知识的支配和影响下,人们只能把各种好的和坏的亲密关系,都归结为缘分、运气、宿命。

数千年来,亲密关系知识和规则的产生、内容、传播、实践等等,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价值需求,其次才是满足人类的一般自然需求,这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宗教与宇宙论是阴阳学说,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君臣(君民)、父子、夫妇等,这些关系在根本上都是上下、尊卑贵、贱的政治关系。现在来看,传统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关系,父子、夫妇关系属于亲密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半是讲政治关系的,一半是讲亲密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亲密关系的性质、准则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的僵化教条,倡导男女平等,亲密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制度安排转变为一种私人事务和私人权利,强调性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尖锐的社会实践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传统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亲密关系研究在西方发展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或学科。亲密关系科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和行为,研究亲密关系形成、演变、调整的规律,对亲密关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控制的科学。学术界广泛采用自我报告、观察法、生理测量、档案材料分析、夫妇报告、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有关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布雷姆等人的《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科学的重要著作,“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1] 2002年,弗莱彻在《亲密关系新科学》一书中,把亲密关系视为很有前景的新科学,还详细论证了亲密关系科学具有的科学特征,即解释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2]。

当然,应当认为,亲密关系属于一门“软科学”,还不属于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那样的“硬科学”。强调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是指其可以像物理学、化学等科学那样,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实证研究,进行定量的或确定性的研究,可以进行证伪。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长期地看,科学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要退却,或者被批判、否定,或者被消解、重构;反之,科学不够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会流行,就会有话语权。在亲密关系领域,人类的知识和生活,总是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并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当然,人文主义范式的亲密关系知识有着特定的传播机制和应用价值,并不会因为相应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知识的兴起而自动消退,科学主义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人文主义;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也并不是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正因为如此,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知识都很流行。

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习惯性地狭隘地从人文主义认识亲密关系现象,而没有同时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所以,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呢?方法不外如下:

其一,整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学术理论界,应大力宣传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其二,应当重视和加强多学科的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

其三,应当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广亲密关系科学的教育。

其四,应当用亲密关系科学咨询和辅导人们的亲密关系问题。

二、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西方亲密关系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宽泛,主要是心理学,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吉登斯从政治学和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其《亲密关系的变革》[3]一书对中国学术理论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加强了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例如,张洪等人研究了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问题[4],叶映华等人研究了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问题[5]。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研究成果少,研究水平不高,研究视角有限,这也表明中国的亲密关系科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出和更新自己的范式或理论。不论从什么样的视角探讨研究亲密关系,都会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针对这种特定关系的需求或利益,需求论或利益论可以成为亲密关系科学的一种范式。主要理由和依据有:

其一,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核心问题都是需求和利益问题,需求论范式有助于超越心理学,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和学科来认识亲密关系,把亲密关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离开需求和利益,是无法说清亲密关系问题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就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同理,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及观念一旦离开需求和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其二,需求是心理活动,也是外在行为,研究需求,意味着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能够高度结合。需求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与需求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问题,有利于整合尽可能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也大都与需求满足与否有关。

其三,需求也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问题,很大程度上,亲密关系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从需求的角度认识亲密关系现象,有利于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如需求、动机、激励、人性、态度、目标、期望、公平、强化、归因、惩罚、沟通,等等。

其四,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家庭咨询专家都提出了需求论。在于立东看来,利益和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质,并决定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通过利益分析,揭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重新构建利益均衡的心理机制[7]。倡导亲密关系科学的布雷姆等人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是亲密关系科学的基础,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有需求、企图和“贪婪”的;相互依赖的伴侣在使彼此幸福上负有责任,对伴侣的慷慨大度往往对自己有益;人们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回报,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与贡献能够平衡[8]。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和需求。哈里认为,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个爱情银行,满足与不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存款和取款行为;婚姻幸福在于满足彼此重要的需求[9]。海灵格指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有所付出,就会产生受补偿的愿望,幸福婚姻是收益与付出的均衡,只有收益而没有付出,就会伤害关系[10]。在中外的各种婚姻状况测量工具中,实际上关注的都是性生活、财务、家务等需求的满意度以及满足行为问题[11]。

以往的亲密关系需求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重视研究如何满足需求,而忽视了研究人在亲密关系中究竟有哪些需求,忽视了对需求进行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定义,这样就造成了如何满足需求的研究,常常是片面的,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其结果是无法真正指导人们去满足需求。所以,亲密关系科学首先应当研究需求的类型及划分问题。

亲密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包含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并关联的五类需求:、情爱、子女、财务、服务(家务)。绝大部分亲密关系现象,都与这五类需求有关。这五类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价值和意义,每类需求都是可以进行符合生活实际及逻辑的逐层逐项划分的,每一类每一项具体的需求,也都有确定性的内涵、外在表现或心理特征。需求满足情况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状态,决定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情感。没有单一的因素能够决定亲密关系的危机或和谐;亲密关系的危机和破裂,大多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一些需求长期没有满足的结果;亲密关系的和谐,意味着每人的需求得到了一种综合性的均衡的满足。全部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是不存在的,是非理性的。均衡满足往往意味着满足了生理与心理均衡、物质与精神均衡、亲密关系与人生均衡,也满足了收益与付出均衡。均衡与否,取决于双方的构建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态以及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由于我们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把亲密关系的复杂需求明晰为一种多元多层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够做到解释、预测、指导、控制人们的亲密关系及其行为。

总之,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就是把需求作为亲密关系本体论和方法论,实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亲密关系中包含哪些需求;需求满足与亲密关系满意的关系;如何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需求对亲密关系演变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需求满足;如何从需求满足和均衡的角度进行亲密关系的干预及咨询。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衔接、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认为只有需求满足和需求均衡,才能体现有关的各种人文主义观念和诉求,如爱、爱情、感情,等等,否则,这些观念或诉求都是空谈。因此,需求论范式有助于人们消除人们对亲密关系科学的抵触,反思、松动和扭转某些错误的人文主义观念,自觉地排除其不利的影响。

三、需求论亲密关系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会同时流行着很多杂乱的亲密关系观念,当今西方社会如此,当今中国社会更是如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婚姻、爱情等问题是纯粹的感性问题,是说不清的,是没道理可言的。在恋爱与婚姻问题的教育、讲座、咨询、辅导中,在各种影视节目、网络传播、图书出版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有问题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例如,倡导男女大不同的庸俗心理学;提出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关系技巧、宝典;宣扬一些信仰和教条,诉诸真爱、感恩;强调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潮流相违背的传统观念;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把个人体验和感悟当做普遍的道理;把内容含混的情商、沟通、爱的能力、爱的语言等作为核心话题;更有甚者,宣传一些荒谬或玄奥的东西。种种情形都有一定的市场,笼罩在浓重的非理性氛围中,其情形远比西方严重和混乱。

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选择和要求,亲密关系问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困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亲密关系科学,去反思、评价、取舍各种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观念和说教。可以说,倡导亲密关系科学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际意义。

需求论范式可以为亲密关系科学提供大量的学术理论上的课题,更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也是亲密关系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指导人们的亲密关系行为,增强人们爱的能力。

需求论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很强的爱的能力。一些人常说的爱的能力,其实就是认知、满足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构建彼此的需求均衡的能力。需求论范式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多层次、系统化地认知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有选择地有效地满足伴侣的一些重要需求和关注,彼此灵活而积极进行需求满换、回报、应答,互利互惠,认可自己某些满足能力的不足,认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断强化需求满足的互补和依赖,求同存异,构建合理的现实的亲密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实现需求满足的大体均衡,而无须苛求伴侣和自己,无须求助于难以做到和未必有效的奉献、忍让等等。

其二,指导亲密关系的教育及咨询活动。

需求论范式是以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理论探讨,这也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教育与咨询是一致的、一体化的。亲密关系教育,就是说清楚亲密关系中有哪些需求,有哪些均衡,如何通过经营构建行为实现需求均衡。亲密关系咨询,就是了解和解释哪些需求没有满足,有哪些需求失衡,并指导帮助人们改变需求认知,采取行动弥补失衡。也就是说,通过规范化操作,诊断需求满足情况,调整需求失衡。需求论范式与认知行为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因此,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亲密关系咨询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Garth J.O.Fletcher.The new 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Malden,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2:4-12.

[3]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 6):910-915.

[5] 叶映华,吴明证,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2009,15:84-8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于立东.心理咨询中的利益均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1-238.

[7]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8.

[8] 威廉・哈里.他需她要[M].刘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4.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5篇

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

一、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系,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美国著名学者罗宾斯对管理心理学作了如下定义,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的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一般来说,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事方面的任务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管人,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人是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它是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如何把人管好,真正发挥人的最大潜能,显示人的最大价值,为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和战略优势,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也显得举足轻重。管理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益,同时还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有效化,同时人力资源的反馈也可以为管理心理学做实践的参考。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联系密不可分。

三、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密切,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一)管理心理学在员工招聘方面的应用。

1.胜任特征模型。胜任特征模型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是可以将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胜任特征模型更注重员工深层次的特征,例如员工的人格特质、动机需要等。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帮助组织找到更适合岗位的员工,特别是在挑选复杂岗位或高级岗位应聘者时。它更全面的反映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更有效的预测了应聘者的工作水平。

2. 个性与招聘职位。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个性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不同的个性针对组织不同的招聘职位,也是组织职位筛选的重要考虑因素。

3. 招聘常用方法: (1)面试:面试是一种在特定的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采取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应聘者的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求职者动机等的人员选拔方法。面试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招聘人员和应聘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彼此。但面试也存在一些偏差,例如首因效应、对比效应等。招聘人员在面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尽量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评价应聘者。 (2)笔试:笔试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被试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了解的一种方法。笔试操作简单,运行高效。通过笔试招聘人员可以对应聘者的专业素质水平有所了解,而且笔试成绩可以更公平公正的反映应聘者的理论知识能力。但笔试可能出现试题偏差,不能较全面的反映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能力,所以试题的选择要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3)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由测量专业人士开发,通过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个体的行为代表,从而对被试的人文特征进行评价的客观技术。

(二)管理心理学在员工激励方面的应用。

1. 激励的概念。激励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和培养人的动机,使人为了满足需要而积极行动,朝着目标前进的心里过程。激励可以挖掘出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保持组织良好的绩效。激励还可以为组织吸引更多的人才,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保证组织人员的稳定性。

2.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将人的需要由高到低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有的放矢,更好的发挥激励的作用。但要注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员工低层次的需求已满足时,公司对其激励的成效就会减弱,所以这时应及时调整激励手段,着眼于员工更高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热情。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促使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就是激励因素,不满意的因素就是保健因素。良好的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而真正使员工产生满意感的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激励因素。 所以,管理者要想激励员工,使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就应该重视员工的心理成长,采取丰富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来积极促进员工工作的责任心与进取心,已达到组织个人的双赢。

(3)ERG理论:ERG理论是由美国大学教授阿尔德佛提出,他把人的需求归为生存需要(E),关系需要(R)和成长需要(G)。该理论认为需要的满足既可以是在满足了较低层次以后再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也可以是在追求更高层次需要未果时,退而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ERG理论运用起来更加灵活,它可以满足人们同时追求多个层次需求的要求。对于存在有多文化背景的组织来说,ERG理论更适合于组织对员工的动态管理。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激励;大学生心理;心理激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高校逐年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也随之增加, 高校贫困生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以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资助体系。这一体系的协调有序运转,切实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使得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随着扶困助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资助体系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因此,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不仅可以了解研究的进展与不足,而且可以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现状的研究,完善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高校贫困生自信心和落实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培养计划都有重要意义。

1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概括

1.1 研究文献分布

在中国知网分别以“全文”、“主题”、“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心理激励”、“高校贫困生激励”、“激励理论”、“在心理激励下高校贫困生”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文献颇多,具体分布如下表1。

表1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文献分布

检索发现,虽然不少文献都涉及到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但是作为专题研究的较少。本文根据相关性原则选取80篇进行综述。

1.2 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以理论思辨为主。如常成玉,熊一兵与邓丽萍的《“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1],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王燕的《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标准建立的初步研究》[3],郭志宏,朱宁与王丽娟的《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4],霍世平的《激励保障与学生管理》[5],鲁晓华的《资助与激励》[6]。

1.3 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从教育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第一,高校贫困生在经济上得到资助,但是他们内心世界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了研究。第二,人文关怀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

研究视角从教育学视角进行研究。第一,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基于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激励方法运用在高校贫困生当中。常成玉,熊一兵与邓丽萍的《“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1]。第二,针对目前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激励管理理论并引入到贫困大学生的管理中。郭志宏,朱宁与王丽娟的《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4]。第三,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关怀体系。陈晓清,陈云龙的《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9]。第四,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进行疏导。魏青的《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疏导》[10]。第五,胡艳芳的《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11]。第六,王爱平的《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机制初探》[12]。第七,赵中源等人的《把握心理特点,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13]。

1.4 研究路径

现有文章的研究路径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第一,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主要是从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高校贫困生激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激励机制相关措施方面进行探索。第二,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主要是从人文关怀、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人文关怀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启示以及从人文关怀下实施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第三,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主要是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结合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

1.5 研究主体

研究主体大部分是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研究。如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等。

2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内容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贫困生、激励以及心理激励的内涵,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何运用激励理论以及心理激励相关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等方面。

2.1 高校贫困生、激励以及心理激励的内涵

2.1.1 对贫困生的界定

根据学校学生处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标准,将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0元并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定为贫困生。因为考虑到对贫困生的定义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因此,在这些贫困生的基础上,除了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外,也加上自己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察和学生干部的推荐,以此确定贫困生的对象[14]。

2.1.2 高校贫困生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是指高等学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按照困难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一般贫困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和特困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15]。

2.1.3 激励及心理激励的内涵

激励,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管理用语,激励是指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作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水,1987)。总之,激励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人的动机不断得到激发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维持在一种兴奋状态中,产生内在驱动力[16]。

心理激励[17],实质就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强化其动机,改进其行为,增强其内驱力,使其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心理激励包括内滋激励、外附激励两大类。内滋激励,是人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外附激励,是指来自于组织力量的驱使,即通过组织的评比、奖惩而实现的激励。

2.2 高校贫困生的现状

2.2.1 由于经济困难而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

冯尚飞,建[18]对高校贫困生进行了研究,他们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使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感与挫折感比一般学生更大,从而影响了其人际交往。

2.2.2 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林港凡[19]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思考,研究发现,贫困生因经济拮据,而产生自卑和自我抑郁,以及人际反应过度敏。陈逸萍[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脆弱性、敏感性、依赖性以及焦虑性,这都值得我们关注。苏云波[21]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嫉妒等心理。这些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杨可臣[22]等人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常在心理问题: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焦虑与忧郁的冲突、自我封闭、心理活动反应(不敢面对现实、乐趣性差、情绪极不稳定,极易悲观、学习效率低、心理障碍极端表现为自杀或犯罪)。刘静[23]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范结兵[24]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就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以及抑郁心理。

2.2.3 高校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及主观幸福感

吴洪艳[25]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总体来说高于2003年的常模,而且表现出比较大的一致性。不管是男性贫困大学生还是女性贫困大学生都只在S51和S54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S51上的差异、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团体中缺乏影响力,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原因可能是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综合素质较差,在班级中较少担任学生干部,而且,由于贫困,贫困大学生在班级活动和社交中表现出更多的自卑、退缩、逃避行为,因而较少引起他人的注意。S54上的差异,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容貌、体态等生理特点较少受到他人的赞赏或贫困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且大多地处农村,在衣着打扮、风度仪表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而较少受到他人的赞赏,这是必然的;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会出现营养的欠缺等问题,使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因此,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54上差异显著。

浦玲[26]研究发现,在总体幸福感上特困生与贫困生、特困生与普通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说明两点,一是,近年来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仍有部分特困学生生活质量水平较低,总体幸福感水平较其他同学偏低。三是贫困生的负性情感偏高。贫困生中部分特困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

2.3 高校贫困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陈逸萍[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心理失衡,求助模式单一,自身的人格特质,就业压力大。韩福东,王永利[27]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社会因素方面,经济的差距;高校贫困生所在学校基础设施不齐全,信息较闭塞,学校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高校贫困生身上背负正常家庭孩子所没有的心理压力,既有学习上的压力,又有人际交往中的和就业过程中的压力;个人因素方面,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因家庭原因、经济的压力,使其在性格上容易有缺陷,性格的缺陷直接导致言行和思维方式的不全面。

2.4 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2.4.1 从教育方面出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激励

张仕英[28]基于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的分析,他认为可以加大扶贫力度,将帮困助学与励志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作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贫困生自我调适。

通过苏云波[21]研究发现,构建完善救助与扶持保障体系,让贫困生在校期间学习有保障,情感有归宿,就业有动力;家庭必须尽可能在物质、精神以及关爱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多与学生沟通,积极与学校密切合作,减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负担;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爱、自强教育;最后,提高学生的社会认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管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使其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及使命感和责任感。

2.4.2 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1)内容激励

内容型激励理论[16]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及阿德勒的ERG(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理论等,它集中分析研究个体的需要,在管理中,内容型激励理论通过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一定需要,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按照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以更好地刺激和强化他们的成就需要,维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过程激励

过程型激励理论[16]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它着重分析、研究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与交互影响作用,这类理论围绕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满足这一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研究激励的整个认知过程以及这种认知过程是如何与积极的行为相关联的。

3)综合激励

综合型激励理论[16]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波特和劳勒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家,把一些主要的激励理论兼容汇合而形成的理论模型,如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型等。这类激励理论试图克服上述两类激励理论的片面性,更加全面、综合地理解和分析影响激励的各种因素。这类理论让高校管理者意识到激发、调动高校贫困生的积极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2.4.3 在人文关怀下,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1)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梁阳[8]研究发现,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其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提升高校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成就感,进而对其产生积极地作用。

2)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3)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 培训实习的强化, 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3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的评价

3.1 理论研究不足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已有文献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甚少,只有5篇文章。

对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策略较多,但是学者都是从心理健康,贫困等方面出发,具体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激励理论以及心理机制理论来分析完善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不多。

3.2 调查问卷不够完善,定量研究不足

从上面综述可知,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期刊及硕士论文较多,但是具体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只有5篇,专家和管理者尚未意识到这一方向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研究是从教育学方面入手,真正从心理学相关理论入手的甚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文献也甚少。

3.3 研究主体不足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高校贫困生研究的是学生,而专家以及管理者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甚少。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研究,而是要呼吁更多的管理者与专家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并且提高高校贫困生的自信心,制定一个长期培养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方案。

3.4 研究视角不足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主要在教育学领域里研究较多,但是多学科结合视角的文章极少,过于单一,没有将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结合研究。

4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的建议

4.1 深入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要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应注重多学科的结合;

在研究内容上,尽量把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结合一起,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尽力。未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多角度展开,求新求变,使研究有更大的提升。

在研究路径上,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他们都是从贫困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物质与精神资助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激励管理。但对高校贫困生如何结合激励理论及心理激励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心理激励研究不够,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甚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4.2 高校管理者和专家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主体上,高校管理者和专家需要进一步学习,认识到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工作,联系理论与实践,提高高校贫困生自信心,完善其综合素质。这不但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教育高校贫困生,而且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常成玉,熊一兵,邓丽萍.“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0(5).

[2]曾婷婷.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3]王燕.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标准建立的初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

[4]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5]霍世平.激励保障与学生管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8).

[6]鲁晓华.资助与激励:浅谈高校贫困生工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7]陈力铭.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8]梁阳.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J].文教资料,2013(4).

[9]陈晓清,陈云龙.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0]魏青.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疏导[J].教育与职业,2006(4).

[1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2]王爱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机制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

[13]赵中源.把握心理特点,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4]沈祖芸.防范欠贷官司需建多道“防火墙”[N].中国教育报,2002(1).

[15]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1).

[16]郑开玲.试论激励理论与高校教师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2).

[17]寿越强.建立心理激励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J].辅导员,2006(8).

[18]冯尚飞,建.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及调适[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8(8).

[19]林港凡.对贫困生心理现状、心理教育的新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

[20]陈逸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6(12).

[21]苏云波.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J].现代企业教育,2013(6).

[22]杨可臣,杨韶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与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1998(12).

[23]刘静.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24]范洁兵.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12).

[25]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5).

[26]浦玲.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实践思考[D].河海大学,2006(12).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理论教育;实践品格;人文关怀

学科分类的精细、知识门类的繁复带来了理论的富奥,理论有自身的进化史,能够自我阐释、延宕、纠结,理论具有了具足性。那么,这种理论具足性是促进理论的大成,还是造成了理论的隔绝?或许可以换个方式问:理论与学科、时代、社会、实践之关系如何?理论之于个体的“我”关系如何?“我”的世界(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世界)是否需要理论?进言之,理论如何作用和影我们自身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该如何提升理论的品格?理论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最基础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解决,各个门类的理论教育都容易陷于高蹈――过于艰涩的理论气质往往显得冷艳,与受众相隔甚远。

一、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文学与理论的关系向来亲密。文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创作到接受的流转过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文艺理论正是对文学实践的反思、总结、提炼,理论的正确与否总会在文学以及我们自身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文艺理论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刚刚进入理论学习,这些专业的受教育者表现出了诸种不适应,比如认为理论知识过于艰涩、难于理解,很难把握整个理论体系,难于体认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文学史以及自身生活的关系等等。这些不适应一方面与受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有关,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不足,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文学阅读,也缺乏足够写作经验的支撑,他们对理论仅有着一份初识者的好奇,他们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理论的系统学习。

首先,他们不适应理论本身。文艺理论背后深伏着哲学思想、文化思想、历史内涵、当下思潮以及审美标准等内容,这使得文艺理论的学习不像教材提供的内容那样单薄。专业术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高,一个术语的产生与时代、社会、哲学关系密切,比如“陌生化”,我们要理解的不仅仅是陌生化的含义,还必须了解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个术语的背景,这就牵涉到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现状、文学观念以及批评观念,牵涉到俄国形式主义前世今生后世影响,学生显然这对个术语所包涵的巨大信息量有些猝不及防。电子信息时代,专业学生可以用各种电子设备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大量术语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了理解的艰难,理论学习永远不如阅读文学作品来得轻松愉快。另外,理论体系的阐明方式是阐释和论证,这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这一块恰恰是短板,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相当不错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推理能力相对薄弱。

理论本身的特质为理论学习带来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对专业知识抱有好奇心的勤奋学生,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难的是对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这是理论教育最大的障碍,只有少部分专业学生真正认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文艺理论不仅仅阐释文艺思想,阐释作品,也阐释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理论不仅是形而上,也是形而下的。明白了理论可以下沉的学生可以在理论的学习中获得乐趣。但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觉得理论与自己的生活比较“隔”,他们仅仅把理论当做知识来学习,这会使理论的意义越来越虚无化,这种理论价值的单纯上升阻隔了理论与学生个体的紧密联系,他们很难找到理论应有的温度,因此对理论的学习热情也大为降低。

尽管理论教育存在这些障碍,但理论教育者不能对受教育者过于顺从,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专业学生必须充分熟稔本专业的理论体系。

那么,如何解决理论教育中学习主体遇到的双重障碍呢?

二、技与道:理论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每一门学科理论都是自成体系的,对于教育者来说,难的不是其对某一理论的认识和精熟,而是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文艺理论教育,至少可从技与道两方面展开。技的维度针对的是课程本身,即我们需要在文艺理论教育中教会学生什么能力;道的层面,则是通过文艺理论相关课程的教学,教育者要对受教者的精神、气质等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技: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

文艺理论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素养的人才。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建构起本专业理论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第三,了解并会运用本学科相关的方法论。文艺理论教育的主要工作,也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般来说,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相对容易完成。专业学生只要足够地勤奋,愿意阅读教师提供的书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学习,本专业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可以搭建起来的。受教育者遇到的困扰,是如何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文艺理论背后的文化、哲学背景,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当的思辨能力,受教育者必须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理论本身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纵观中西文艺理论思想,我们会发现后世文艺思想往往是在前代思想上成长起来的“不”――它既需要之前理论体系的孳乳,更需要在其上生长出新的创意,“不”正是继承也是否定,是延续也是发展,理论需要在“不”上生长出新肌,并由此出发进行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理论是“片面的深刻”,也要求我们在高识大德面前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理论需要深邃的洞见,“洞见”一词的意义与“片面的深刻”是一致的,洞见――穿越深远的洞隧发现的真理,本来就有屏蔽洞隧之外世界的意味。那么如何识别这一种“片面”?如何理解这一种“深刻”?又该如何克服这一种“片面”、如何超越这一种“深刻”?理论本身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种子,我们是否能够让这一颗带着叛逆属性的种子破土而出,成就新的洞见、新的深刻?我们会发现,具备逻辑严密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多么可贵。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应该提醒受教育者有意识有逻辑地去分析理解问题。

理论体系框架的搭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最终还是要落到方法论训练上。如果不能藉以理论来检验分析实践,理论就不会有意义。文艺理论面对的,是人类两千多年文艺历史的经验,是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是形形的文艺现象。它既要面对历史和现在,更要开启未来。随着时代的更替,思想也许会陈旧、会被更新,但方法论往往却能沉淀下来,在阐释文艺实践方面体现其有效性。方法论的掌握,也能让我们透过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表象,找到属于我们的“洞见”。方法论是我们观察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眼睛,不同的方法论给予我们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角度,从而获得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的洞见。

(二)道:理论的温度和气质

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学术史、学科史价值,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理论更是人类生命体验的结晶,多少规则、理论的探索,其背后都有着人类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理论是有生命的温度的,每一种理论,都蕴含其独特的气质。

文艺理论是人们对千百年来文艺实践、文艺现象的总结、归纳和提升,凝结了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思想,无论出世的道家还是入世的儒家,都认为文艺是为人生的艺术,显然,文艺理论也是为人生的理论。人们总是从对自身的体察出发,观照艺术以及展开对艺术经验、艺术思想的总结。换句话说,理论是面向人类自身的,也只有在面向人类自身的时候,理论才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文艺理论是活的生命体,在文艺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引领学生感受文艺理论的生命温度,体会其在与人类内在生命精神相契合的气质,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参与其中,去检验、掌握、发现理论的内涵的生命精神。理论,从来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直指人类的力比多能量,其弟子荣格则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发现艺术创造的动因。女性主义看到了女性身体的缺陷。形式分析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然而结构主义和新批评,哪一种理论离开过人类生命经验的体验?叙事已经成了一个宏观的概念,人类所有的事件,政治、经济、教育以及民俗,都在大叙事概念中获得体察。古希腊语汇中,“理论”(theoria)一词与“剧院”(theatron)同根同源,意味着理论具备“看”、“观察”、“审视”、“反思”的品格。[1]因此,理论教育最根本的维度,是发掘、体会、感受理论作为生命体的温暖和气质。

三、何以道:理论教育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

那么,理论教育何以温暖而贴切?一句话,即理论必须与每一个学习个体“我”有关。

人对自身的注意力处于人的优势兴奋中心,人们的意识和无意识往往都趋向与“我”有关的内容。与自我紧密联系的客体,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么,理论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的呢?这就要回到理论的初心。某种理论的产生总是有其具体的语境,斑斓的社会生活实践抛给人类许多切实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形而下的解决,也需要形而上的思索,理论就在这种不断的解决和思考中建构其体系,丰富人类自身经验。因此,理论教育也应该回到理论产生的问题中,回到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是我们进入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质上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问题从实践而来,问题的解决会丰富实践内容。理论教育的目标,一是让受教者学会提问,二是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学会提问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者需引导受教者发问的角度和方式。面对既成理论,我们该如何提问,问什么?为什么要问?某既成理论的产生既然有其具体的语境,语境的变化,理论是否也应该跟着变化?过去的理论解决过去的问题,今天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去解决?今天我们面临哪些问题?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又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新的问题?当然,提问的目的是寻求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极大激发受教者的兴趣,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很多与他们所处的时空有关,当既成观点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关联,理论就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考,还是他们的日常感受。

问题是推动理论进步的原初动力,理论教育的目标当然不能囿限于学会提问,囿限于理论自身的修正和提升。理论教育最关心的还是人,人格建构才是理论教育的圭臬。对于文艺理论教育来说,我们不但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的本质,更应在此过程中灌注人文精神。文学本是人学,文艺理论是对文学实践的规律探索,关心人、热爱人、尊重人是其应有之义。在文艺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人文精神体现在理论对具体问题的关注上:文艺理论与人类生活天然的亲缘关系,它关心人类、时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它关心区域的实际问题,在地方特色找到理论的生发点;它关心文艺创作,在文艺发展的具体情势中观察人类生活;它关注人类个体的内心指向,试图安抚人类内心的不安、困惑、焦虑和狂躁。文艺理论在对上述诸现状的关心中体现了人文精神,也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契机。文艺理论教育也应充分关心人类的、社会的、个体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灌注人文精神,建构完备的人的精神品格。

理论何为?理论教育何为?理论及理论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不是技术理性,不是学科属性,而是人文精神。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理论总是起源于人类对现实的关心,起源于努力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诸种问题,理论本身是具备人类身体的温度、具备人文关怀精神的。理论教育也应该让受教者感受到理论的身体温度和精神向度,并由此建构起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品格。如斯,理论教育得大成焉。

需要心理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4-0004-03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它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据美国卫生局报告,我国精神疾病目前占所有疾病的14.3%,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7.4%[2],这表明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小学生情绪能力和认知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幸福感,更对其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有学者就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4.2%[3]。这反映了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学术议题,更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基础,因此大量的研究先后探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源自中国期刊网的453篇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开展情况,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统计方法

文献计量法,以频次、百分比为主。

2.文献取样

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发表的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所有文献进行统计,发现有453篇包含“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题录。

3.分析类目与单元

在对代表性论文进行参考的基础上,对以下6个单元作统计分析:年代分布、受资助状况、合作者人数、内容分布、作者机构及作者所在地区。

二、结果与分析

1.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

对2003~2012年发表的45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进行年代分布统计分析,如下页表1所示。除2005年(4.4%)和2009年(10.2%)出现稍大的波动外,我国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3~2007年的论文数为159篇,2008~2012年的论文数为294篇,分别占总数的35.1%和64.9%,后者较前者增长了29.8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十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论文的受资助情况

对近十年来的453篇论文的受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发现有84.1%不受任何项目资助,仅有15.9%的论文受资助。在受资助的文章中,最多的是省部级项目(9.5%),来自“相关协会”(1.1%)及“部级”(1.3%)资助的项目相对较少。整体而言,受资助的研究数比例低且不同级别间数额差异很大。这给未来的研究以启示: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开展需更多资助,尤其是部级项目及相关协会项目的支持。

3.研究论文的内容

对453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现状调查”(18.9%)、“相关研究”(21.9%)及“对策研究”(19.4%)这三项研究内容所占比例相当,但都低于“其他”内容类别(37.1%)的研究论文,而这部分论文是作者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某角度而提出的一般性看法或陈述,缺乏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综述研究”及“测量方法研究”则分别只占总体的0.9%、1.8%,这提示着综述性与测量方法类研究目前呈现出一定困境,亟待突破。

4.研究论文的形式及其研究力量

对研究论文的合作形式和研究力量进行分析(见

表4),结果发现,独著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67.8%,合著论文仅占32.2%,且论文合著以两人合作形式(17.2%)为主,课题组合作形式仅占0.7%。这表明研究者需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力度,组建课题组形式的专业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作为研究力量机构分析的基础,“其他(小学教师及协会等)”占研究力量的55.8%,其次为“师范类院校”(17.7%),而来自其他单位的研究相对缺乏,见表5。这表明,小学教师及协会是最主要的者,这些发表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一般陈述性的研究,这与表3中关于研究内容的数据结果(“其他”类别即一般性看法或陈述性研究占最大比重)契合。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研究团队参与力度的薄弱可能影响到研究内容的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研究需更多专业力量的

投入。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力量的分布,本研究对研究力量的省份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分布总体来说呈不平衡状。研究力量位列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11.0%)、山东(7.5%)、甘肃(7.5%)、浙江(7.1%)与吉林(5.1%),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较发达地区已经普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位列后五位的省份分别为:青海(1.1%)、内蒙古(1.1%)、(0.9%)、宁夏(0.5%)及新疆(0.5%),即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相关研究极度缺乏。

三、讨论

1.拓展测量方法

本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数量较多,同时内容涵盖面较广,包括现状调查、相关研究、对策研究、综述研究、测量方法研究及其他研究等,但关于测量方法的研究却相对匮乏。目前国内研究仍较多引进国外的测量方法,易出现跨文化问题;此外,现有量表内容多侧重负面心理特质,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有所偏离[4]。我国研究者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已经从单纯引进发展到自编问卷,量表内容在向多领域延伸,也编制出了一些信效度较好的量表。但总体来看,我国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普遍较低,自编量表有低水平重复现象,测量积极心理的量表少[5]。即我国仍需本土化的较为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广大研究者需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探索,改善测量工具,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者的全面调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的积极参与。首先,对研究者合作积极性的调动。研究形式合作化已经是当今科研形式的主流,合作带来的团队资源整合有助于促进研究途径多样化以及研究本身的完整性、全面性与创新性。但上述数据显示,独立研究形式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主流。独立性研究在一方面保留了研究纵向的独特性及系统性,但另一方面独立性研究缺少横向文化间的合作交流。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6,7],即跨文化、跨地区式大样本研究缺乏。为此研究者应当积极寻找合作切入点,突破束缚,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以逐步完善研究维度。

其次,对经济落后地区研究者的调动。有研究者在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的研究中发现,8.4%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很差,其中有28.7%为小学生[8],这说明西部落后地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本文数据显示,我国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如青海、内蒙古、、宁夏及新疆等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极少,发展极慢,这也反映了落后地区小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客观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到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研究工具的不完善、研究人力的不足等因素都妨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政府需增强支持,帮助其改善研究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呼吁更多其他地区的研究者多进行跨地域研究合作,提升研究意识,改善研究方法,加大研究力度。

最后,对各个单位研究力量的调动。本研究数据显示,群体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者及有关协会方面,他们多以见解性、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与其自身教育实践直接联系,更具现实意义,且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发与思考,但这类研究缺乏专业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由此,对来自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力量的全面调动可以融合多种研究优势,实现不同单位研究力量之间的互补,以便研究成果能更高效地应用于

实践。

3.展望

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总体上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针对目前研究呈现的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加强研究的问题解决指向性,增加对策研究,将理论积极运用于实践;(2)实证研究有待强化,研究方法需不断改进,尤其是测量工具的改进;(3)研究要迈向全面化合作,突破孤立局限,尝试跨单位、跨地域、跨文化研究;(4)研究可多围绕具体、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增加个案研究并综合群体研究以增强研究的临床应用性。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

[2] 肖旻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2.

[3] 沃建中,马红中,刘军.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4] 郑日昌,张颖,刘视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2):30-34.

[5]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4):74-77.

[6] 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290.

[7] 袁国祯,陈灶火,杨碧秀.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50-52.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