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5:48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1篇

2019年,XXX中心学校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着力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书记、校长XX亲自挂帅,工会主席XXX、教导主任XXX、总务主任XXX、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千师进万家”号召,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及人口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XX镇贫困户147户,贫困人口348人,2018年已经实现全部脱贫。具体做法: 一是, 对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 建立基本情况信息档案, 摸准摸实逐级上报; 二是, 建立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档案;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三是,支部结对帮扶金龟村贫困户XXX和XX2户。 

2、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结合国家的“三免一补”政策,再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2019年,学校建档立卡贫困生春季18人,秋季20人;辖区内教育救助贫困生,春季20人,共计20800元,秋季4人,共计3600元;秋季,实现58名特困生生活补贴250元人,共计14500元;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28350元;在XX小学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6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

3、认真落实全校春季XX人、秋季XX人的教科书和作业本的免费发放政策,杜绝了乱收费和乱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4、做好了防流控辍工作,入学率达100%,无辍学现象发生。

5、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根据上级部门部署,组织全校师生在校园内开展 了“扶贫日”、“济困助学,情系教育”等爱心捐助活动;另外学校还通过区教育基金会、社会人士等为贫困学生献爱心(六年级一班学生XXX、四年级二班XXX接受资助每月各300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6、支部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XX村贫困户XXX和XX),每位党员结对帮扶1户辖区内的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并为他们送去大米、白面、食用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切实缓解了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基本生存条件。

总之,2019年,我支部高度重视并努力抓好了脱贫攻坚工作,于2019年4月在教育扶贫工作中,荣获区教育和体育局颁发的支部结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荣誉。今后,我们将继续响应政策,抓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共同富裕!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2篇

2021工作计划范文有哪些?制定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而在实施当中,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哪是重点,哪是一般,也应该明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个人工作计划模板范文_个人年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查阅!

2021工作计划范文1一、注重学习,努力提高总务科工作水平。

加强后勤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和贯彻十_大精神,保持_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学习先进的技术技能,丰富业务知识。带领全体后勤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树立总务科的工作形象。

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细化防范范围。

树立安全责任高于一切的思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财务管理,认真执行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做到帐目清楚,程序规范。

不出安全事故。

2、继续执行公物巡查制度。

加强对校园内的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做到经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一般性检查与专向性检查相结合。

3、严把食堂和小卖部的食品质量关,杜绝一切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内,严格执行采买索票制度和食品加工操作规定,确保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饮食安全。

4、枪库安全。

树立忧患意识,杜绝麻痹大意思想,按照出入库程序运行,定期排查隐患。

5、车辆行驶安全。

做到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驶,车辆定期检修,注意节油防滴漏。

6、医务室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学生定期体检,防疫检查与宣传教育并重。

严防各类传染病的蔓延。

三、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组织后勤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要以学校的需要为己任,以我校通过ISO9000认证为契机,修正旧有的管理模式,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树立大局观念,倡导团队精神,切实有效的做好我校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抓好财务管理。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做到帐目清楚,程序规范。

五、节约学校资金,营造勤俭节约的办公环境。

建立统计和监督机制,对于各科室的办公耗材重新制定登统审计表,根据各科室的办公经费消耗情况每月下发通知单,对各科(室)使用的办公耗材进行监督。回收各类办公废品及废旧报纸等。

六、为省十_运会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省十_运会在20__年还有半年的赛事,我科会继续为省十_运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确保比赛工作正常运行。

七、重新安装空调,改善办公环境。

在新的一年,我科计划拆除原有旧的中央空调,安装新的空调设备,为广大教职工创建更好的办公环境。

八、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1、食堂管理。

食堂继续推行市场化经营,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抓好饭菜的营养搭配,积极为我校运动员做好饮食服务,全力备战省十二运会。每月根据食堂运营情况,组织召开学生与食堂承包人的联席会,无记名填写《顾客满意率调查表》,听取学生意见,改善学生就餐供应。创建教工食堂,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就餐条件和质量,从而增加教职工的福利。

2、医务室谋划市场化经营,为学校创收。

建立服务机制,真正做到服务教职工和学生,做到价格合理,服务到位。医务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组织成立各类医学保健小组,宣传卫生保健常识。

3、卫生与保洁谋划市场化化经营,面向社会全面招标,我们相信,专业的卫生与保洁人员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4、采购与维修。

在保证品质和价格的前提下,制定科室办公用品申请制度,按照ISO9000认证要求,在每年年初填写《年度采购计划表》,报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我科统一采购,并及时发放。维修工作要做到及时和质量保证,建立维修档案,按时填写《维修记录》和《巡查记录》,并与安全隐患排查同步进行。

5、德育教育。

为做好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我科将与有关科(室)配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遵守校规校纪,爱护公共设施与环境。

2021工作计划范文2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__市委办公室、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__〕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_大及__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__年至20__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00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学院党委、行政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将不定期抽查各系、各部门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的情况,并进行通报。

2021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1、作为和客户后续沟通的主要渠道,客服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客户数据收集,服务产品监查,客户关系的维系都是客户服务的工作。

以“客户为中心”为宗旨,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努力做好客户服务的工作;树立精品服务形象,提高售后服务管理水平,建立专业化队伍,将售后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2、围绕公司20__年产销15万台目标需要很好的服务支持,需要打造一支吃得了苦充满活力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团队,需要一套管理这个团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要充分发挥服务人员身处市场第一线的优势,收集行业内先进的技术信息和潜在的客户需求信息,要及时反馈外部质量信息和多提合理化建议,要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要牢固树立“服务营销”的理念。

二、部门总体工作思路

按照工作目标的要求及化、可量化、可考核的原则:

1、延伸服务功能,做到售前、售中、售后、信息反馈的全方位服务。

2、缩短服务流程,避免多头服务,实现“来电一拨就通,一通就服务到底”的一站式服务。

3、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改善服务形象。

4、根据产品销量及分布区域,逐步增加巡回服务人员数量,缩短服务到场时间。

5、加强客户档案管理和利用,提高回访频率,坚定用户再次购买信心。

6、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方针,是售后工作的必须,对以往的成果要加以保持,在服务体系运作过程中发现的矛盾以公司目标为准。

7、服务体系素质建设,坚决推行服务有关管理制度,为内外部服务人员的工作建立细化的指标,除现有考核内容外,增补月度工作总结、服务过程记录等,实施内部培训。

三、工作目标

1、保修期内客户回访率为100%。

2、服务满意率98%以上。

3、配件出货正确率为98%以上。

四、人员要求

1、人员编制的完善;

随着客服工作的开展,部门人员配备需要完善。

2、完善客服内部流程,管理培训,及相关管理制度;

包括客服部主要内容的描述;客服中心员工守则;客服岗位职责;回访制度;客户抱怨/投诉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五、客户信息管理

1、客户资料的管理:客户资料要求按地区详细登记每个客户的完整资料,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与销售部保持良好沟通,对客户地址、电话、负责人等有变更的要及时更改;

配件供应厂商的信息要保证准确,以方便公司及客户处售后工作的处理。

2、用户信息管理:客户反回的售后回执单,全部录入系统,方便查找和统计、分析等。

3、产品质量信息管理:收集客户反馈回的各种产品方面的投诉,做好分类、整理、分析工作,及时的交公司相关部门处理。

4、配件质量信息管理:售后仓库要做好配件质量信息的反馈工作,针对重要零件如:电机、控制器、后桥、差速器、车架、前减震、轮辋焊合等做好数据监控,及时将异常信息分类、整理、分析,并报品质检验部以防批量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客户的培训、监控工作

1、由巡回服务人员对其负责区域内维修技能不高或新开发经销商的售后能力进行评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或定期组织到公司进行培训,提高维修技能,增强产品专业知识;

对公司新产品、新技术要与客户及时进行沟通并详细讲解。

2、针对售后服务做的好的客户;

引导并帮助客户建立独立的售后服务店,独立解决区域内所售车辆的维修,配件更换等售后问题。

3、加强对客户售后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不符合公司规定的要进行纠正指导,发现严重违规行为的要及时反映到客服部,根据《经销商合同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分。

七、投诉管理

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客户投诉,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详细记录实际情况。并整理及时交于上级领导等待处理;并严格按照客户投诉处理流程操作。应并协助各部门做好投诉处理,待事件处理完毕时,整理投诉单和各项处理文件归档备案。

八、客服人员培训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及客户期望值的提高,客户服务人员素质及战斗力须相应提高一个台阶,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做出如下工作计划:

1、加大培训工作的频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考核;

2、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训,对接待客户要注重产品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特别是实际接待能力的考核。

巡回服务人员注重操作技能、常规故障排除能力和沟通技巧方面的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战斗力。

九、团队建设

坚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坚持只有团队利益化,才能确保个人利益化,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员工服务理念及个人技能;进行职业道德、服务理念、主人翁意识培训;塑造员工服务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问题的发掘,促使员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十、弱项完善

1、日结周报,信息共享

每周将回访结果、客户反映情况以书面形式发馈给相关部门,便于及时掌握客户动态。利用质量周会时间,全面总结客户意见及反馈,总结当周服务质量,并分门别类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并重点检查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

2、各部门多方位合作,降低客户投诉

在接到客户投诉,或者在公司内部回访过程中发现的客户不满意时,客服部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且由客服部专人根据部门解决情况再次与客户联系,确认客户满意程度。

2021工作计划范文4通过上一年度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收获颇多,下一年度能够在名师工作室继续学习,我认为是我的荣幸,能在名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样是我的骄傲。我认为只有出色的完成一切工作,我才有更多的机会在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继续深造,才能有机会完成从一名普通的教育者到优秀教育者的蜕变。所以我将努力立足于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虚心学习。因此特制定下一年度个人工作计划:

一、我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室培训当中并积极努力的聆听名师示范课,在示范课的引领中吸取精华,将吸取的精华与自身实际、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找到的教学方案。通过与成员、学员老师的交流、沟通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实践,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以此来突破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

二、提炼适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名师工作室优质理念的引导下,切实提高自身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学员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特点和针对学生水平提炼出适合我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积极听课,做好听课记录的同时,我还要进行课后反思,想一想听课时自己听到了哪些值得我去学习的东西,为什么我会没有想到成员老师所想到的方法,之后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写出课后反思。只有经过学习、研讨、反思才能使自己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四、认真撰写名师工作室要求的各种材料。包括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教学论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认真做好以上记录,才能促进自身内涵的发展,并争取在县内成为学习方面的先行者。通过教学设计、听课、评课、反思等途径,使这些资料成为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五、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的学习,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努力争取在课堂上多实践、多锻炼、多展示,在总结、实践、反思中寻找到的教学方法。

2021工作计划范文5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研教改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教育理论,针对教育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课后细思慢嚼。

2、多读书且读好书,在读书研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功底与专业素养。

计划读书书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爱弥儿》《爱的教育》《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历代文学经典中部分作品。

3、观看名师课堂教师,学习名师教学理念。

每周一次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名家上课视频或获奖教师视频,学习窦桂梅、于永正、李吉林、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对比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

4、坚持每周写一次教育札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我曾经在“国培学习”作业中写到:写教育日志,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中的不足,想到改进的的办法;写教育日志,可以分享教育的喜悦,为今后的成果构建健全的步伐;写教育日志,无疑是让老师再一次成长,是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种奉献,也是更好地做自己,做一个更美的自己。

5、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0次,可以是校内的老师执教,也可以是他校的执教,希望能从一个角度观课,一个主题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纠正自己的一些毛病。

6、多参与学校教师教研组探讨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3篇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年,按照省扶贫办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xx年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近几年扶贫开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

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xx年改造186户,20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

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

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

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2】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实施xx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和《xx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的文件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我校充分借鉴深圳沙溪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沙溪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09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

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第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3】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4篇

教育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一:

一、工作目标

把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全覆盖的教育扶贫多元扶持机制,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升学,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的工作体系,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普及成果,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继续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民生工程,201X年完成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任务,加强对民族乡(镇)、贫困村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指导。

2.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连续三年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追踪和目标检测。

3.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县长、乡(镇)长、局长、校长、家长等“五长责任制”。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人口流动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趋势和管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乡(镇)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综合预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各类高中办出特色和水平。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4·20”职业教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按期完成,加快推进合格、示范中职学校建设,争取与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共建,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对接扶贫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建设,着力提高中职学校为贫困地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增强贫困山区人口创业就业能力。深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服务民族乡村扶贫工作。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引导优质培训机构到贫困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依托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6.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力“宽带中国”战略与“光网四川工程”加快推进本地教育信息化进程,201X年建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201X年学校宽带接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同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201X年90%的教学班拥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实现在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全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201X年完成教师80%和初中以上学生60%的实名注册工作,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二)强推重大教育扶贫项目。

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计划。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201X年,争取投入200万元,支持片区乡中心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义务教育“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

(三)健全扶贫济弱资助体系。

1.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从201X年春季学期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保教费。其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照实际收费标准据实免除;对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费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

2.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实行“三免一补”。“三免”: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一补”: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625元。

3.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的学费。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期1000元(每学年2000元)。

4.在中职助学金基础上,再给予贫困家庭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发放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每学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5.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费补助2000元)。

(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省属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增加招聘数量。

2.对乡村教师实行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工作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和标准条件,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在聘用管理上对乡村教师予以倾斜。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3.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研究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多种途径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201X年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4.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国培计划”、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展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县级201X年组织不少于50人的集中培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教育扶贫工作责任。

成立县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研究、部署、协调全县教育扶贫工作重大决策和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监督、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有效落实,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由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股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切实强化责任落实,逐层细化教育扶贫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逐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稳步推进。

(二)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教育扶贫协调推进。

健全教育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与扶贫移民、财政、发改经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晰部门工作责任,共同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跟踪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安排、跟踪和落实;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议事机制,适时分析研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三)突出舆论宣传,营造教育扶贫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要求、帮扶措施、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贫困家庭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工作的知晓度,努力营造教育扶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导检查,促进教育扶贫有效落实。

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对局机关各股室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组织专门力量从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要求、节点任务、措施落实及效果反馈等方面定期督导检查各类教育项目实施、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教育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适时和通报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的动态和成果。

教育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目标

(一)学前教育。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需求,做好幼儿园基本情况资料信息统计。201X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

(二)义务教育。做好贫困村小学(教学点)信息统计。201X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阶段教育。201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落实《达州市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14-201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26所。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1所,校舍11.36万平方米。改扩建薄弱高中学校4所,校舍2.51万平方米。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完善“控辍保学”责任机制,严格控制在校学生流失。三是继续推进学校体育艺术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普及型体育艺术活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学校举行一次运动会和艺术节,努力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专长,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0%以上。四是做好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工作。继续抓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网络多媒体教室”项目,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对口帮扶联系点学校宽带覆盖和接入问题。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5篇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济南市2019年国家扶贫日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扶贫日”教育扶贫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讲好济南扶贫故事,努力为贫困群众、贫困村办实事,做好事,使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二、活动内容

各级教育部门、直属各学校,要围绕“扶贫日”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以下活动:

(一)开展扶贫走访调研。市、区县教育部门认真调研困难学生资助、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教育扶贫、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教育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深入研判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矛盾和差距,并针对上级核查、指导反馈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健全工作措施,补齐工作短板,全面推进年度教育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定点帮扶单位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计划及美丽乡村建设,主动与帮扶对象一起研究扶贫新思路、新路径,着力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二)开展脱贫攻坚宣传。落实开展好10月份扶贫攻坚宣传月活动,依托省市主流媒体和市教育电视台等,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攻坚政策、基本方略、方法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总结推广教育系统先进典型和做法,弘扬正能量。10月17日通过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集中开展扶贫日宣传,着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各级教育机关持续深化“聚焦脱贫攻坚,机关勇当先锋”活动。扶贫日前夕,集中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帮扶户送温暖。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引导市属高等院校、中小学与贫困村特色农产品供给信息精准对接,鼓励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村特色农产品,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促进产销对接。

(四)开展专项扶贫行动。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019年度高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报名及生活资助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子女都能享受到资助。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各中小学通过爱心义卖、捐赠“爱心美术包”等形式,积极为贫困山村学生奉献爱心。市区学校分别结合驻村扶贫、对口帮扶等工作,组织优秀教师到各乡镇为贫困地区学生上一堂以“启蒙教育”为主题的励志课,激励贫困地区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用知识改变命运。着眼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把文化扶贫融入“快乐星期天”活动。面向协作地区贫困学生,实时对接湘西州和重庆武隆区,实现市优质教育资源网上课程免费开放。

三、活动要求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周密部署“扶贫日”主题活动,统一安排,集中行动,确保各项活动高效开展,取得成效,在系统上下形成群策群力推进教育扶贫的联动效应。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6篇

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返贫。做到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坚决完成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工作总目标。

现将2021年上半年开展的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宁平镇中心校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全力配合,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各学校开学之初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校下设扶贫办公室,强化组织分工,细化领导责任,各学校校长担任扶贫工作领导组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本村教育村长任成员,学校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工作,广大教育村长和学校教师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通过调查统计全镇共有户籍人口六万五千人,贫困户2319户,在读学生8697人,其中在宁平各学校就读贫困家庭学前段学生239人,小学段453人,住宿生小学段学生116人,初中段贫困住宿生102人,宁平户籍贫困幼儿共计268人,宁平镇户籍寄宿生共计1287人;同时摸清了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了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宁平镇加大了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各项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各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位教育村长,各个班级、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享受到政府的资助和党的关怀。通过开展大摸底大排查工作找出了各学校,个自然村的建档立卡及扶贫帮困对象。各学校教育村长和任课教师自愿与本校贫困学生逐人逐户结对,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帮扶他们,结对帮扶教师不仅为贫困学生购买了学习用品,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到家庭了解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贫困家庭父母对结对帮扶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连声感谢。贫困学生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的关爱。

四、各学校在研究确定特困学生名单时,对上报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具体细致地调查。通过家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如实地掌握了这些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情况。另外,各学校还根据他们贫困的不同程度对其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资助,对家庭特别困难、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实施学校生活费全免;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实施部分减免。同时全镇要求教育村长每周必须与结对家长进行家访或电话联系一次,及时了解特困生家庭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健全拓展扶贫帮困的重大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通过多次组织扶贫帮困活动后,各学校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出手大方,为此我们中心校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要求各单位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这些学生作心灵沟通,进行贫困生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树立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的有志青年。

六、各单位要认真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无一人辍学。落实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细化分工。围绕2021年扶贫目标任务,实现了我镇学前、义务教育有保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争取整合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与方法。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7篇

扶贫工作对于国家发展建设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扶贫业务的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1

在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20##年12月4日我镇在华严寺村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为培育贫困村内在发展动力,发展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八会镇华严寺村扶贫互助社基本情况

华严寺村扶贫互助社现有社员50人,收缴入社金1、5万元,入社社员中从事养殖业(包括养牛、养猪和养羊)共25户,占社员总数的50%,从事干果生产的共20户,占社员总数的40%,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有5户,占社员总数的10%。20##年5月份每户社员得到扶贫互助资金3000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15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2015年5月收回借款。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二、扶贫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

一是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入社社员借还款在村内完成,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辽阳东部山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位,并以服务“零距离”的特点赢得了入社社员的普遍欢迎。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信心。扶贫互助社遵循群众参与、自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扶贫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选择项目的自主权,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二)促进了贫困村和谐

一是扶贫互助社实行“党支部—互助社—农户”的组织体系,构建了新型合作关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情谊,也促进了村“三委”(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与贫困农户的关系。二是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现在村内富帮穷、强帮弱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营造了信誉环境。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在扶贫互助社运行中,基层政府做到参与不包办,指导不指令,从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促进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互助社实施过程时,正值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辽阳县委、县政府开展“6+1”工程建设关键期,加之互助社实行的“党支部—互助社—贫困户”的链式联动模式,促进了基层支部与产业的联结,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同时华严寺村通过与沈阳工程学院开展“e乡村”活动,使大学生走进贫困农户家中,既给了大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又为农户带来了新的信息宣传渠道和技术支撑。

三、扶贫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入社率偏低

扶贫互助社对于华严寺村和我们八会镇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扶贫产品,农户要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宣传发动不够,农户没有完成理解项目目的和意义,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些农户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亏多赚少,造成资金偿还困难的问题;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电脑等微机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今后势必会进行的微机软件系统化管理留下隐患。

(三)借款额度偏低

目前社员借款的额度是3000元,这笔钱对于农户想发展来说远远不够,以养殖业为例,这此借款仅够农户买几头仔猪,而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势必会受到制约,也限制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入社积极性。

四、对完善扶贫互助社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发展。目前扶贫互助社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

(二)开展“专互”结合的模式。现在各个贫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把“扶贫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把扶贫互助社社员组织动员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适当提高借款标准。要真正扶贫农户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贷款额度还应该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进一步组织扶贫互助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组织管理人员的农业产业化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进一步带领社员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社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2

在市区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我校于_年与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结为一对一的携手共进单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_年我们也按计划阶段性地开展了各项交流活动,取得了用心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

一、专家引领实践指导

在_年初,两校就在桠溪小学成立了“潘文彬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和魏光明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建邺区教育局易善平局长和高淳区教育局张培成局长全程参加了成立仪式。本次活动开创了以特级教师工作室为依托,进行两校交流的“百校千师手拉手”活动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了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在本学期开学伊始,桠溪中心小学的领导又来到中华附小,和中华附小的领导一齐讨论、交流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二、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自特级教师办公室分站成立以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是中华附小和桠溪小学在新学期合作的主要方式,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年魏光明特级教师工作室高淳桠溪小学分站成立以来,两校数学教师互动频繁。6月9日,桠溪小学数学教师代表来到中华附小参加“多元视角下的核心教学”教学研讨活动;6月17日,参加南京、绍兴两个数学名师团队联合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是一天时间,虽然路途较远,但是高淳桠溪小学分站的老师们都是坚持到最后,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除了观摩课堂教学,为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学校的教学形式、管理模式,_年10月20日到24日期间,高淳桠溪中心校委派了两位教师到中华附小参与了为期一周的“百校千师携手共进”教学研讨活动。两位教师潘文彬老师和魏光明老师都是特级教师办公室桠溪分站的成员。透过这样的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为两校教师带给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激活了教师的“教”与“学”,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加深了两校的情感交流。教师们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携手并肩,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推动教学向深度开展。

三、携手共进展望未来

一学年来,我们虽然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是我们还是不满足。与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期望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项目推进工作顺利有深入的进展,让两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师资素质、教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相互提高,共圆发展梦。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3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战20_,决胜20_打赢脱贫攻坚决战的工作要求,市住建局党组把_村脱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一行多次深入_村走村入户,听取乡、村、精准户的意见,科学制定脱贫工作计划,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长、短增收结合,强化村里配套设施建设,圆满完成上半年精准扶贫任务,具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村情况:

_村位于己略北端,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7710亩,其中山林面积4543.62亩。退耕还林面积204.5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07户,共427人,劳动力211人,其中党员24人,均系少数民族(苗族)人口。常年耕地面积22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_.7吨。20_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3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1元,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林木等。全村低保户17户55人;经过再次精准识别后,全村现有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39人(20_年底脱贫减少2户12人,六户7人五保户不再列入精准建党立卡序列,外嫁下户减少1人,死亡一户2人,服刑收监1人;新增1人);参加合作医疗_户,参合率7_;村办黄金茶协会组织1个,参加农合组织73户,集体经济收入0元。

二、工作措施及效果: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1、市政府副市长石阳清先后两次到村走访精准户,了解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要求,听取乡、村、驻村工作组精准扶贫思路,提出精准扶贫四点意见,明确精准扶贫要做到四个结合,做实事,真脱贫。2、住建局党组研究成立以局长田利民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理学、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健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二级局属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每月听取扶贫工作进展汇报,举全局之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精准识别,措施明确。按照市委、市政府_村20_年脱贫工作任务,住建局党组先后四次组织干部入村到户进行摸底,制订了《吉首市己略乡_村20_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计划》,完成对全村51户239人的识别工作,并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六个到户的新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制定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扶贫具体措施。组织全局42名党员干部与_村精准户结对子,要求结对干部每月联系结对户一次以上,每季走访一次结对户,帮结对户解决发展问题一个,有效地促进精准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开展帮扶活动二次,帮扶发展生产资金1._元。

(三)內引外联,科学推进。根据整村推进脱贫计划,市住建局党组加强项目对接工作,先后与省民宗局、州铁通公司、人社局、移民局、扶贫办等多家单位联系,筹集资金70余万元助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通村宽带网络工程,实现网络微商信息共享;完成村移动通讯基站征地协调工作,预计下半年可建成移动基站实现手机稳定通讯;上半年组织精准户参加油茶、苗绣、建筑技能等劳动技能培训三次培训40多人,提升精准户科学生产增收技术,助推劳动输出产业壮大发展。据6月底统计,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_人,其中精准户有90人,在外省就业有32人;引进葛四腊味、浏阳晟瑞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生产发展产业。投入资金30万元(先期预付油茶苗木款6.5万元,另外23.5万元年底验收合格后付款),完成新开发油茶300亩,低改油茶200木,新开发黄金茶30亩等百亩产业园基地建设。组织36户精准户与葛四腊味公司签订金融扶贫四方协议,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50亩有机稻田栽培示范项目、村口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等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资金以筹集到位,下半年组织有序进行。

(四)稳定队伍,助推脱贫。如何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和领导作用,尤其是合并村的基础党组织建设稳定工作,工作组始终坚持“抓党建是的成绩”的原则,协助村党支部做好“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驻村第一支部书记上一次党课,强化村党支部为民务实清廉和党员先锋带头的模范作用。统一了_村各组党员团结一致精准扶贫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制定了建设项目,开发产业、帮扶措施方案,为工作组进驻村内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及时调整补充两名村委班子,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突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主心骨”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三、下步工作计划:

通过半年的精准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上级和精准贫困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暴露政策宣传发动工作滞后,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消除;个别党员带头发展作用不明显,发展经济后劲不够等问题。工作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宣传力度,凝聚全村党员群众力量,聚焦发展经济大局,创新发展思路,科学推进扶贫项目,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经济发展能人,培训生产技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扩大发展经济渠道,增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发展能力。

(三)加强项目资金衔接,稳步推进项目落实,确保实现_村“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突破,贫困群众稳定增长脱贫,村风文明、村貌改变”的精准脱贫目标。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4

20_年,我州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上来抓,一直将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其中。在国家和省扶贫政策、资金的扶持下,通过找准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坚持不懈地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发战略,全州1_县包括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_年扶贫产业化项目实施情况

20_年我州1_县(局)得到国家、省财政扶贫资金共计1200万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13个,主要对油菜、青稞、食用菌、葡萄、马铃薯、茼蒿等产业进行了项目扶持,目前逐步建立了小规模种养殖业产业扶贫基地。培育壮大了华康公司、丹巴康定红葡萄酒公司、雪域俄色茶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我州20_产业扶贫项目共带动620户农户增收,其中包含贫困农户320户。

二、20_年产业扶贫结构及取得的成效

1、无公害元根产业化示范基地。

20_年在康定县实施了高原特色无公害元根种植基地项目,预计项目的建成后,较项目建成前收益明显增加,该项目共覆盖康定县3个贫困村涉及210户共1120余人,产品商品率达100%,为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州葡萄种植基地。

在我州丹巴县和得荣县以及乡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带动了1600余户农村家庭从事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使得受益农户年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3、野生菌种种植推广基地。

20_年在我州康定县建设菌种种植推广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销售种源,然后由公司集中将农户产品统一销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项目区近0.5万户农户增收。

4、州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

重点在海螺沟管理局建立150亩高产优质中藏药材种植基地、中藏药材优质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中藏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等项目,通过为贫困农户提供药材种子补贴,帮助农户建产业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的中药材积极性,为农户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5、青稞商品粮和油菜基地。

以优质青稞基地建设项目为基础,在北路白玉县,建设实施20_亩优质青稞基地工程基础上,加大对青稞产业化项目投入,使青稞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同时在道孚县实施油菜种植基地建设、泸定县实施磨芋基地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了广大贫困农户发展路子,更好地挖掘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6、优质核桃产业化基地。

在康定、得荣、丹巴等县大力实施了核桃产业化基地建设,主要采取为农民提供种苗的生产直补方式,直接栽种黑桃,在林业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确保成活率提高。核桃生产期较长,但同时具有连续收益的效果,盛产期将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7、雪域俄茶生产加工基地。

在州北路地区炉霍等地,通过打造“雪域俄茶”品牌,充分发挥当地“变叶海棠树”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基地产业发展,为“雪域俄茶”提供更多原料,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效益”模式实现农户的稳定增收。

三、产业扶贫趋势分析及下步工作的思路

通过实施“20_年规划以来,全州呈现出扶贫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逐步缓解的态势,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20_)》的要求,我州也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发展农村经济,用扶贫工作统揽“三农”工作,将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实现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需有稳定的增收项目。当前,我州实现“三步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难度的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必须加快优势资源科学开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加大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准产业扶持、资金投向的关键着力点;另一方面积极加大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主要思路,结合全州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依据自然区域划分东路、北路和南路三个产业片区。经过近十年的产业扶贫探索,我州按照高寒生态脆弱区,高山峡谷生存环境恶劣区、河谷地带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区等三个区域特点初步构架了“三带、四地、五园”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三带”即:东部4县1局的高效畜牧产业带、南部6县特色畜牧产业带、北部_生态畜牧产业带。“四地”即:南路6县干果种植基地、东部4县特色水果基地、东部3县林果业加工基地、北部7县雪域俄色茶建设基地。“五园”即:北部4县青稞豆薯加工园区、北部6县优质油菜种植园区、北部6县中藏药材种植园区、东部4县蔬菜大棚种植园区、东部4县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区。

根据上述思路,我州正积极开展《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以及《藏区扶贫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规划在_期间,采取培育龙头产业,资金直补到户的方式,扶持各类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大户2万户,并拟定在20_-20_年开展三个扶贫优势产业项目的试点工作,一是在东部3县以“康定红”葡萄酒为龙头品牌,打造酿酒葡萄基地;二是在北路7县以“雪域俄色茶”为龙头品牌,打造高原特色茶叶基地;三是在南路3县以“高原藏香猪”为龙头品牌,打造南路特种畜禽基地。

四、产业化扶贫存在困难和问题

扶贫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为我州广大农牧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来我州不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对产业化的投入,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实际投入资金难以满足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

(二)扶贫产业规模不大。近年来虽然我州实施的扶贫产业项目投入规模有所增加,产业得到一定了发展,但是扶贫产业规模还是总体偏小,项目数量太少,贫困农户参与面不广。加之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识未转变,对变幻无常市场需求预测不够等原因,对小规模发展扶贫产业持观望态度。

(三)扶贫产业效益有待提高。现有产业,绝大部分是传统农牧业,这些产业一部分是对市场应变能力较低的产业,一部分是属于增产不增收的产业(比如青稞种植,产量高时市场价格低,产量低时市场价格高),还有的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群众参与能力不强(中药材种植、农畜产品深加工)。造成扶贫产业的覆盖面很广、效益不明显。

(四)对产业发展调研不够深入。扶贫部门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而扶贫系统工作人员较少,无法确定专人抓扶贫产业发展工作。对如何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方面的思路没有理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全,发展扶贫产业只能是顺其自然。

(五)产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不强。现在我州发展的扶贫产业,绝大部分产业如果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则缺乏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是牧区往往年初大雪灾害,就给当地的牲畜造成巨大损失,对该扶贫产业项目带来了严重打击;并造成大面积返贫。

五、发展产业化扶贫的几点探索和建议

(一)调动农户积极参与度。一是要选准扶贫产业。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要突出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群众参与、长远规划等重点环节,对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覆盖屋面较广、符合长远发展前景的产业予以重点确定和扶持。二是要建立产业基地。对那些条件比较成熟、发展潜力比较好的产业,有针对性地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贴息贷款扶助等方式,集中联片兴建各类产业基地,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三是要宣讲优惠政策。要通过下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把发展扶贫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办法让群众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抓好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二)积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引入龙头企业经营机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合作社”等各种经合组织,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寻求市场销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是产业化扶贫的助推器,要提高贫困户的整体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思想束缚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大市场中去,使他们自觉地想致富、去致富、自觉地运用科技致富。县、乡、村各级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力争2-3年内使50%以上的贫困户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四)拓宽销售渠道。一是要培育好各类流通组织和能人。扶贫产业要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培育一批产业流通组织和“中介”能人。要采取减免有关规费、重点奖励销售大户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去跑市场、开发市场,通过对市场的敏锐分析和研究,与农户签定产品销售合同。二是组建好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农户覆盖面和有一定前景的扶贫产业,要鼓励农户在自愿加入的前提下,组建好产业发展经济组织,由协会统一与客商和加工企业签定产品销售合同,再由经济合作组织统一为农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培训、规范产品标准、病虫害信息、疾病防疫、产品销售、采摘包装等全方面管理和服务。三是扶持发展好各类龙头企业。要在企业贷款的发放、企业贷款的贴息、税费的减免、产品的流通运输等方面广开绿灯,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和扶持本州和外商来兴办各种为业加工龙头企业。四是要采取比较灵活的销售举措。采取“企业+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等方式,积极拓宽扶贫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农户吃上定心丸,从而促进扶贫产业的规模逐年壮大。

(五)建立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产业风险抵御机制。对经济林木、牲畜养殖及生猪饲养等要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探索农副产品种养风险保险,以应付突发的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二是建立产业协调扶持机制。对于扶贫产业发展,县级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确定全州扶贫产业的主导方向,协调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全州扶贫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各个部门也在按照扶贫产业发展的方向,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扶贫产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小学教师扶贫工作总结第8篇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问题,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了《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包括10个部分100 条,其中7个部分共有12条专门论及扶贫助困。其中第二条指出:应将技术和职业教育视为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世界银行(2009)研究报告指出,减贫重点应该放在增加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经济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提高自主治理能力等,为贫困居民创造脱贫发展的条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认为,教育扶贫就是指针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受教育人口进行投入和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使贫困人口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贫困往往和教育不发达同生共长,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有很大影响,受教育程度低容易导致贫困。我国长期的扶贫开发得出的经验是: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1996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把消除贫困作为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之一。职业教育是一种民生教育。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80%来源于农村,其余20%的学生大多是城市低收入家庭。每年有数百万的贫困家庭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有效就业、体面就业。职业教育为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二、我国职业教育扶贫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促脱贫帮解困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贫困问题,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996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等一系列政策规划。随着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2013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015 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全部脱贫、全面脱贫的号角。多年来,配合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实施,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开展教育扶贫。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或三农问题,教育扶贫从农村开始。1995 年6 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通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0年7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200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4 年3 月农业部等六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11 年11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3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在2014 年7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学习贯彻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导和支持下,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大批技术技能人力资本,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教育统计数据表明,2013 年与2005 年相比,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增加了1.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了20.18%。其中,东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下降了6.39%,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了9.25%;中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下降了4.3%,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了8.81%;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20.03%,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了59.89%。也就是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西部的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增加,三类地区都有增加,但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西部地区。从西部地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之比来看,由2005 年的1.77∶1 变为2013 年的1.33∶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由2005 年的36.13%提高到2013 年的43%,提高了7个多百分点。可以看出,近些年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更快。

(二)免学费政策保障了贫困学生人人就学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农村概念。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贫困问题越来越凸显,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扶持政策。在教育领域,农村中小学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两免一补,建设标准化校舍,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改革创新示范校建设等。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从2007 年秋季起,国家设立中职学校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全日制在籍的一二年级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标准每人每年1 500 元,受资助学生约占90%。2008 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而且要逐步实行免学费。从2009 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开始免除学费;2010 年免学费范围由农村学生、涉农专业进一步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2012 年秋季起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助学金制度,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享受免学费政策,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助学金资助。针对物价上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支出不断提高的实际,从2015 年春季学期起,助学金标准从1 500 元提高到2 000 元,旨在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基本成了一种普惠制,但对贫困地区学生影响最大。贫困地区的普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水平也落后,加之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多,必然导致贫困地区学生升学率偏低,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却为他们免除了上学的后顾之忧,顶岗实习期间就可以拿到报酬、毕业后马上能够就业,上学效益明显直接,所以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东部和城市对口支援和联合招生

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扶贫开发战略的需要,国家和教育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支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包括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校长和教师去任职和办学,开展合作办学等。2003 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指导工作。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而且要与西部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教育扶贫等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城市和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生源不足和就业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而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足、办学条件薄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二者合作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要大力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此后教育部还组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作会,成立相关组织,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为东西部、城乡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洽谈提供平台。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对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与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的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国家将通过奖补机制来予以支持。

在这一大背景下,各地区、各职业院校积极创造条件,以各种方式践行着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如,四川藏区等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项目实施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州内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办学模式,7 年时间内地先后有90 所优质中职学校、5 所高职院校承担藏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藏区9+3学生4 万余人。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与海南省9个市县联合办学,在全国首创以城带乡的1+1+1三段式办学模式,为贫困市县培养了近5 000 名毕业生。

(四)职业技能培训扶贫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就开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工作,1995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单位组织实施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帮助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职业教育法》总则中明确指出: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帮助妇女接受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1996 年,全国妇联与农业部共同实施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推广培训计划。此后,1999年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0年由全国妇联等六部门组织实施的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及全国妇联实施的建西部美好家园行动,200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的雨露计划,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2004年农业部等六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教育部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15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教育扶贫作为五个一批之一。

缺乏技能、难以就业是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职业培训是直接而有效的扶贫手段。政府设立扶贫专项资金,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途径,推进技能富民、就业安民,扶持和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成为技能扶贫的一条基本经验。各地创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如,陕西省实施了一网两工程,四川省开展了千万农民培训工程,浙江省开展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江苏省开展了两后双百工程等。这些有益的做法为今后技能扶贫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以往的教育扶贫,虽然不乏点对点的精准帮扶,但总体看,教育扶贫主要是针对区域性教育薄弱、广泛的贫困人口,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不够精准。对未来五年脱贫提出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指导思想,结合教育扶贫的特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扶贫。如海南省教育厅提出六个全的精准扶贫方略,湖北省制定实施了五个精准实施方案,甘肃省教育厅实施了7+1系统化的教育精准扶贫项目。总结以往的经验,借鉴各地的经验,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难以有效发挥精准扶贫的作用。根据全国建档立卡数据的统计分析,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四个方面。其中,因病致贫的贫困农户占42.1%,因缺资金致贫的贫困农户占35.5%,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农户占22.4%,因缺劳力致贫的贫困农户占16.8%。[4]当前,精准扶贫面对的是2 000 多万户贫困家庭、7 000 多万贫困人口,也就是说有448 万贫困农户迫切需要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技能。一些贫困地区积极谋划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和投入。如甘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明确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17年,计划每年新增贫困家庭接受免费教育学生,中职8 万名、高职高专4.6 万名。到2020 年,每个地级市(州)办好1~2 所,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好1 所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中职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职教育比例不低于40%。这些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地方政府是难以实现的,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给予精准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满足精准扶贫的需要。

(二)积极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贫困地区职业院校一对一精准帮扶工程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也需要扶贫。长期以来,我们对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只注重资金的投入,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办教育仅有资金是不够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建设和积累,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落实好国家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扬对口支援的政策。东部地区的省市政府、职教集团和职业院校对口支持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双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岗置换形式,即东部地区职业院校重点专业教师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到西部地区任课、挂职,西部职业院校被代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东部地区任课、挂职锻炼学习。当然,在政府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职业院校造血功能,变输血为造血。如,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依托东部职业院校进行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委托管理和合作办学所需的经费由政府支付。结合转移就业扶贫,东部地区和城市职业院校与贫困地区开展联合招生,实行1+1+1办学模式,即一年在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一年在东部或城市职业院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也可以采用一二分段二一分段三年对半分段等模式。__

(三)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发挥精准扶贫的主体

力量,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是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当地产业和就业需求,了解贫困人口的急切期盼,与贫困人口有着地缘、血缘的关系,甚至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扶贫的主体仍然是当地的职业院校。贫困地区应出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如,湖北省2015 年底全面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实施 五个精准精准改造,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有学可上,而且能上好学校;精准招生,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拥有受教育机会,而且拥有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精准资助,让贫困户子女不仅上得起学,而且免费上学;精准就业,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有业可就,而且能够持续发展;精准培训,让贫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能够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最主要的扶贫方式。多年的产业扶贫实践证明,许多贫困户在国家政策和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旦国家支持政策取消了,生产经营就陷于困境,这与贫困户缺乏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有关。因此,职业院校要配合产业扶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密切配合,做好农民的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的培训工作。

易地搬迁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民居生活的自然环境较恶劣,有的地区是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需要搬迁到适宜生存的地方。易地搬迁扶贫要让移民在移入地安居乐业,安居通过政府资金政策支持一般没有多大问题,但乐业需要多方努力,让移民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乐业的重要条件。所以,移入地的职业院校也要针对移民从业需求搞好技能精准扶贫,使他们通过教育和培训,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能够好就业、就好业,尽快融入当地。

(四)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教师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最薄弱、最稀缺的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我国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大多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师资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素质亟待提高。2014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21∶1,西部地区仍高达25∶1,青海、宁夏、贵州、广西四省份仍高达30∶1 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大于30%的省份有10个省份,东部11个省份中有7个,西部12个省份中仅占2个。我国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全国建立了100个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300 多个省级培训基地,国家设立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各省份也出台教师培训计划,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间,部级培训和省级培训,一方面培训指标分配要向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倾斜,另一方面对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也要实施精准培训,尤其是省级培训,要准确识别培训对象和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