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7 15:03:51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第1篇

关键词:高职;择业心理;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71-03

一、引言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指高职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职业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状态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自身素质等方面的不同,择业心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高职学生能否拥有健康的择业心理并顺利择业,取决于择业心理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社会职位与经济收入、性别差异。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差异、自我评价及一些传统观念(比如攀高枝、首选国有企事业单位、盲目追求专业的需求量、一味要求专业对口等)的影响。某高职学院心理咨询室利用两年的时间,对该院2007届、2008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在择业心理方面有共同的特点,也普遍存在着相同的择业心理误区。以下就调查数据进行列项分析,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全面提高择业心理素质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特点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7份,回收854份,有效问卷841份,回收率达75.97%。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单位选择上的特点。问题一、你认为理想的工作单位是哪类?(见表1-1)

问题二、你希望从事的职业是哪类?(见表1-2)

上述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理想的单位有国有企业、国家机关。08届愿到国企单位工作的人员比07届毕业生比例下降了6.3%,而愿意到三资、私营、民营企业工作的比例提高了1.9%,表明高职学生在择业单位的选择上不再重点选择国有企业,而将私营、民营企业也作为主要选择目标,他们开始重视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与单位的匹配程度,重视个人职业的发展空间。

2.在对择业中主要问题的看法上的特点。问题一、你认为当前择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见表1-3)

问题二、预计在择业过程中你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见表1-4)

表1-3、表1-4显示,近50%的毕业生注意社会需求总量的增减和靠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另外,他们也比较关注用人单位要求过高和毕业生期望值过高的矛盾。此外,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职位不匹配、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不够或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等问题均引起了高职学生的重视。

3.在择业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上的特点。问题一、你认为下列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见表1-5)

问题二、在求职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愿意录用,你如何应对?(见表1-6)

问题三、求职失败后,你怎么办?(见表1-7)

问题四、签约后若有更好的单位,你是否违约?(见表1-8)

统计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在处理择业过程中的问题时,有如下表现特点:一是在影响择业的诸因素中,毕业生注重实际能力和自己专业知识的科学化,而实际能力则居首位;二是在与单位签订合约时更冷静、成熟;三是失败后并不气馁,能主动分析自己失败的各方面原因,再接再厉,意志力坚强;四、高职学生已经能够懂得通过合法的程序来维护自己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权益;五、高职学生对就业协议的合法性,签协议的严肃性认识还有待提高,毕业生违约率近几年都较高。从以上择业心理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当下“自主择业”给予高职学生更广阔的择业空间,许多毕业生能适应形势,积极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竞争中无所适从,出现了一些择业的心理误区。

三、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误区

择业的心理误区指毕业生在择业时心理上特别是认知和人格上陷入了无以自拔的困境,而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根据问卷调查,高职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误区有以下几种:

1.盲目攀高,追求“热门单位”。在择业中,有一部分高职学生从众心理突出,看到其他同学找到好的工作单位了,自己也不管用人单位的好坏,工作岗位的合适与否,只要单位热门,待遇高,先签就业协议再说。

2.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热衷于托关系。不少毕业生依靠家庭亲友给自己找门路,千方百计找朋友托关系谋职业,不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而是寄希望于找关系递条子,甚至不惜代价请客送礼,用庸俗化的一套对待择业,其结果不仅使公平公正的原则受到损害,污染了社会风气,对毕业生自己将来的健康成长与事业发展也带来危害。

3.法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强。一部分高职学生没有认识到就业协议的合法性和严肃性,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一旦再找到新的更好的岗位,就不辞而别。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热情,不仅影响了学校的诚信声誉,破坏了就业市场的稳定,甚至还可能给毕业生本来带来法律纠纷。事实表明,以上提到的各种择业心理误区,已经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求职择业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端正学生的就业动机,调整择业心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和社会需要的职业。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全面提高择业心理素质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针对毕业生开设了一系列就业指导课程,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渐趋成熟和就业率的提高表明,重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和择业技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择业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

1.培养学生长远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社会上职业的冷热是相对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培养学生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加强学生的职业奉献意识、素质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学生在真正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训练有素的一面,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得一席之地。

2.掌握灵活的求职技巧。高职院校应开设有针对性的面试求职技巧课程,提高学生的面试能力。面试实际上就是求职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推销给用人单位的过程。在面试中,高职学生要能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当碰到自己不懂的或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时,要能应变,巧妙回答。笔者在参加某高职学院毕业生的模拟面试时,曾经问一名学生:“你认为你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他回答:“不善与人交际”。虽然这名同学回答得很实在,但是如果在正式的应聘场合,这样的回答就有可能使他落选。对这个问题,这名同学可以这样来回答:“由于平时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专业学习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今后将在人际交往上多多学习交际技巧,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3.诚信意识不可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已经纳入市场体系的就业市场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所以毕业生要从大局出发,树立信用意识。一是求职简历要诚实可信,并附带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毕业证、奖状及各类考级证书。有些学校的毕业生擅自篡改学校统一下发的推荐表内容、成绩单,甚至伪造各类证书、奖项,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形象,也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是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动机要端正,要认识到签协议是一种法律行为。协议一旦签订就受到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就不能随便更改,应严格履行。

4.增强择业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成为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步入社会的一项重要决定因素。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择业竞争激烈,很多高职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体验到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心境。面对这种情况,高职学生就应增强自身的择业心理承受能力,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平时注意锻炼自己的耐性与意志,碰到困难能迎面而上,不逃避。失败了,能及时分析原因,不气馁。二、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全面、客观分析自己的气质、性格、爱好、特长,根据社会形势和就业机会,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职业定向。第三,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并不顺利,对此高职学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以利于就业与再就业的顺利进行。第四,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求职不顺的时候,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并听取他们的建议。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时,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原因,适当调整择业目标,重新制定择业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择业心理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查分析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根据以往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有家庭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与态度等),学校因素(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同学朋友的影响、是否恋爱等),社会因素(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职业信息的效力(信息的有效性程度),个性特征(与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需要结构、性格特征、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个性专业倾向类型等)。大学生对毕业、择业、就业有相当高的关注和基本的心理准备,包括能力与个性方面的积极发展、基本的自我了解、积极的就业动机、强烈的就业愿望、一定的承受挫折能力等。大学生择业同时也具有一套标准,依次是报酬与发展机会、特长兴趣对口、权利、职业的社会声望、工作自由度、地域等,并据此搜集职业信息,强化专业素质。

为了调查山西省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状况,我们在A学校(综合类高校)、B学校(师范类高校)、C学校(独立学院)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和心理状况。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我们针对A学校、B学校、C学校三所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有效问卷1989份,其中A学校598份,占总体的30.1%;B学校学院710份,占35.7%;C学校681份,占34.2%。其中男性873人,占43.9%;女性1116人,占56.1%。理工科学生991人,占49.8%;文科学生998人,占50.2%。大一655人,占32.9%;大二738人,占37.1%;大三596人,占30.0%。农村人数848,占42.6%;城镇人数552,占27.8%;城市人数588,占29.6%。

2.数据处理

通过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独立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

1.择业价值取向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三校学生在该项上选择最多的前三位分别为:A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为使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和“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分别占总数的33.4%、22.6%、19.4%;B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为使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和“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分别占所有选择人数的30.4%、24.6%、21.8%;C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为使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分别占所有选择人数的24.7%、23.6%、17.9%。数据显示更多大学生需要得到自身价值的认同。从数据结果看,三校在“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为生计需要”上ANOVA有显著性差异(p=0.05),P值分别为0.002、0.000、0.000其它选项不显著。

2.影响择业的因素(外因、内因)

在选择“择业时主要参照的因素”即外因时,三校学生选择最多的前五项分别为:

A学校受测学生选择“经济收入高”占54.7%、“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占51.0%、“工作稳定”占33.3%、“能实现个人抱负”占30.1%、“人际关系融洽”占21.9%;B学校学院受测学生选择“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占52.5%、“经济收入高”占50.8%、“工作稳定”占33.1%、“能实现个人抱负”占22.3%、“人际关系融洽”占17.3%;C学校受测学生选择“经济收入高”占58.6%、“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占46.5%、“工作稳定”占32.6%、“能实现个人抱负”占22.6%、“人际关系融洽”占22.3%。数据显示更多大学生希望得到高经济收入的稳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个人特长,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在对A学校、B学校和C学校三所高校的数据分析中得到,“经济收入高”、"出国机会多"、“能实现个人抱负”、“人际关系融洽”、“工作轻松自由”“劳动条件好”、“地理位置好”、“福利待遇好”、“领导开明”、“职业和社会声望高”各方面ANOVA差异显著(p=0.05),P值分别为0.015、0.038、0.001、0.038、0.005、0.001、0.042、0.013、0.036、0.006,其它均不显著。

对其中两个因素(社会关系和性别)进行分析时,发现对“靠社会关系取得职位”三校学生持的总体态度为:无所谓49.3%、不赞同21.6%、赞同14.5%、很不赞同11.7%、很赞同2.7%。即近半数的学生对利用社会关系持中立态度。

而对“女性在择业中竞争力不如男性”这一看法各校近半数人均表示不赞同,在作总体性别分析时,不同性别的看法基本相同,将近半数的人仍表示“不赞同”。

在内因方面,各校选择最多的两项为:

A学校学生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占74.4%、“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占61.2%;B学校学生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占74.4%、“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占46.6%;C学校学生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占70.5.4%、“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占48.0%。

即A学校、B学校、C学校都倾向于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和“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数据显示更多大学生认为个人实际能力对择业起重要作用。并且从有关数据结果的分析中看到,在“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学历层次”、“性别歧视”、“毕业学校声誉”中,三校存在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25、0.000,即在0.05水平上显著,而其它项无明显差异。

在对其后的“择业最趋向于听谁的意见”进行选择时,各校学生选择最多的两项分别为:

A学校学生选择“A自己”占48.2%、“B父母”占31.9%;B学校学生选择“A自己”占43.2%、“B父母”占41.3%;C学校学生选择“A自己”占47.0%、“B父母”占37.9%。

从A学校、A学校C学校和B学校学院三所高校数据结果分别来看:择业听取的意见在“自己”、“父母”、“好友”、“舆论宣传”中,三校之间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0.014,其它的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大学生在择业时自主与听从父母意见相配合。

3.择业标准

毕业后希望去的地区:各校学生选择最多的两项为:

A学校学生选择“A沿海开放城市”占43.6%、“B内地省会城市”占24.6%;B学校学生选择“A沿海开放城市”占40.8%、“B内地省会城市”占32.5%;C学校学生选择“A沿海开放城市”占48.0%、“B内地省会城市”占22.3%。

毕业后愿意选择何种单位:各校学生选择最多的前四项为:

A学校学生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44.1%、“高校及科研单位”占43.8%、“国有大中型企业”占34.1%、“私营企业”占25.4%;B学校学生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50.4%、“高校及科研单位”占47.9%、“国有大中型企业”占33.5%、“私营企业”占16.6%;C学校学生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49.5%、“高校及科研单位”占29.5%、“国有大中型企业”占41.3%、“私营企业”占33.0%;

理想职业是:各校选择最多的三个职业为:

A学校学生为:“B企业管理人员”41.8%、“G公务员”38.3%、“A大学老师”34.6%;

B学校学生为:“G公务员”43.4%、“A大学老师”40.6%、“B企业管理人员”33.2%;

C学校学生为:“B企业管理人员”53.3%、“G公务员”47.3%、“J个体经营者”34.4%;

从数据结果的分析中看出:选择地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京津沪等直辖市”上三校间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25、0.000、0.015,其它的差异不显著;选择单位,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中小学校”、“城市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军工企业”、“自办公司”、“私营企业”、“去国外工作”上三校之间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03、0.000、0.004、0.000、0.000、0.000、0.010,其它的差异不显著;理想职业,在“大学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医生”、“军人”、“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个体经营者”、“社科研究人员”、“计算机管理员”、“IT行业人员”中,三校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06、0.000、0.001、0.005、0.000、0.000、0.000、0.000,其它的无显著差异。

学生毕业后择业的方向:地区、单位及理想职业被选择最多的选项,数据显示三所高校中近半数大学生大部分会选择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省会城市工作;选择国家党政机关或高校、国企等大型机构;在理想职业上选择更多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

4.学校专业对就业的影响

在涉及对所学专业进行评价时,三校学生的满意程度分别为:

A学校学生:“A很不满意”5.2%、“B不满意”26.8%、“C没感觉”36.6%、“D满意”39.3%、“E很满意”11.9%;B学校学生:“A很不满意”7.9%、“B不满意”29.9%、“C没感觉”39.9%、“D满意”42.3%、“E很满意”11.7%;C学校学生:“A很不满意”2.6%、“B不满意”18.8%、“C没感觉”38.2%、“D满意”41.4%、“E很满意”9.5%;

三校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感觉“满意”的学生最多,其次是“没感觉”,再次是“不满意”,感觉“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均较少,尤其是“很不满意”。整个趋势一致。在进行事后检验时,发现C学校的学生在“很不满意”的程度上,与B学校的数据差异显著,p=0.000(0.05水平上),同时,在“不满意”的程度上,C学校与A学校和B学校也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0。可见,C学校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较A学校和B学校的学生低。

同时,在对专业情况所做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三校学生的总体选择都认为“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对我今后的择业工作重要”。

三校情况如下:

A学校学生认为“B重要”52.8%、“C无所谓”17.2%、“D不重要”16.9%、“A很重要”11.2%、“E很不重要”1.0%;

B学校学生认为“B重要”56.5%、“C无所谓”15.5%、“D不重要”14.8%、“A很重要”11.4%、“E很不重要”1.8%;

C学校学生认为“B重要”54.6%、“C无所谓”18.4%、“D不重要”12.9%、“A很重要”12.9%、“E很不重要”1.2%;

三校选择趋势一致,并且所有项目的校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

1.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过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存在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需要获得更多的认同,以实现自我效能感。

2.大学生在择业时,有其特定的认知心理,即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就业形势的现状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认知程度。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现今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较为全面,自我概念清晰,将成功归因与自身,是较为成熟的内控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更要从自身出发,完善自我。找工作这条路,其实并不窄。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就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呢?

1)不仅要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更要用“我能做什么”、“我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的眼光全面审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要学会捕捉成功机遇,增强创造性和独特的求职择业见解,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择业心理第3篇

关键词: 就业指导 专业力 爱心 理性择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有效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就业指导工作者,走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道路,“心”、“力”兼备,才能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深度就业辅导,培养学生与企业接洽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惑与难题,使学生在顺利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

一、案例背景

小鸣属于班里的“中间派”,课业成绩和工作能力等表现在班里处于中等水平。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归纳总结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1)广撒网式投递简历投,但心仪单位鲜少递来橄榄枝,有些好不容易进入第一轮面试后,又音讯全无,石沉大海;(2)在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内,犹豫踌躇,“鱼”与“熊掌”难以取舍。

二、解决方案

(一)完善策略,主动出击。

通过交谈,详细了解小鸣的求职经历。2010年9月,和班里其他同学一样,小鸣较早开始准备简历,并通过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及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网络途径广泛投递简历,此时的她对应聘充满期待和信心。11―12月,班里已有部分同学有就业意向并签订就业协议,而此时的小鸣鲜少接到面试通知,或进入第一轮面试后,又音讯全无,此时的她较为沮丧和焦急。通过对细节的了解,我发现她在忙着投递简历的过程中,忽略了一点:“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份工作”,她在盲目、反复做无用功,缺乏求职策略和技巧,比如:简历制作粗糙、内容空泛,未针对不同企业、不同性质岗位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不注意简历投递技巧,没有理智、广泛寻找潜在职位;面试准备不足,表现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小鸣进行求职策略的详细辅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广泛途径寻找潜在职位。

寻找潜在职位的方法有很多,如:专业职业介绍机构、校友或朋友、报纸的招聘广告、具有类似工作的人的介绍、利用培训的机会或参加相关的讲座、在校期间的实习公司、盲目地投递简历到公司、参加大型招聘会、参加学校为某公司特别组织的招聘会等。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寻找潜在职位较差的方法是在网上乱发简历、在媒体上登求职启示、在招聘会上乱投个人简历、将简历随机寄给招聘单位等。而较好的方法是:找目标单位内部且了解自己的人介绍、找熟人推荐企业职位、直接调查目标企业情况,然后上门毛遂自荐、想办法得到目标企业的实习机会、任何自发的有创造性的方法。显然,在这点上,小鸣过于随机和盲目。我建议她先详细了解自己心仪单位的情况,一方面看内部是否有师兄师姐或亲戚朋友,通过引荐的方式投递简历。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用人需求等信息之后,带上简历毛遂自荐。

2.制作个性化的简历与求职信。

简历与求职信的制作有两个目的:争取面试的机会和自我个性与能力的展示。有一项针对9大名企(中移动、松下、朗讯、乐百氏、北电网络等)如何看简历的调查显示,它们的着眼点在于:社会活动尤为重要、从简历判断求职者的思维特点、申请职位不明确不是首选、用数字体现个人业绩、细节考查职业诚信、青睐擅长学习的人、自我评价要适度。结合这些信息,我建议小鸣在制作简历上注意以下几点:在原则上,体现自信、真诚、具体、简介、漂亮的原则,同时强调自我优势,制作一份量身定制的特色简历;在结构上,包括具体的个人信息、明确的求职目标、工作及培训经历、个人技能和信息等;在细节上,注意无错别字、语句通顺、版面整齐、空间合理。另外,注意平实语气,避免使用过于华丽、富于感彩的词语。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企业和职业性质量身制作不同版本求职简历,以体现简历的针对性,以及提升企业对求职者的认同感。

3.充分准备,把握面试机会。

几次的面试,小鸣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一方面对于面试公司背景没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普通话不够标准,而且语速过快,给人口齿不清的感觉,影响面试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她必须做好面试前的准备、把握好面试时的要素,以及做好面试后的跟进。面试前,必须做好资料准备、心理准备、问题准备、礼仪准备、模拟演练,即资料方面必须详细了解目标企业的行业背景、产品系列、企业文化及竞争对手等基本信息;心理准备方面,做最充分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尽量放松心情;预想面试官可能会提到的问题,事先做出模拟答案;礼仪方面,从着装、配饰、手机状态等各方面注意细节,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模拟演练方面,通过对镜子练习、录像、角色扮演等方法,寻找自己的不足和解决方法,对于小鸣,当务之急是降低语速,通过不断的模拟练习,提升表达能力。在面试的时候,注意自身的肢体语言及面试过程中的细节,在表达过程中体现诚实、具体的原则。而所有的细节中,最需要注重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在面试后,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状态离开面试地点,与企业确认面试结果公布的途径和时间,并主动跟进面试结果,体现积极的求职心态。经过详细的辅导后,小鸣重新确立了信心,制定了完善的求职策略,通过努力,2011年3月,有两家她梦寐以求的企业同时递来橄榄枝,在欢欣雀跃的同时,她又遇到了选择上的困难。

(二)“鱼”与“熊掌”间理性取舍,成就梦想人生。

2004年4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显示: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所以如何指导大学生在可选择范围内理性选择就业单位实现“人职匹配”,不但提升就业质量,而且使得深层次就业兴趣得到发挥,满足个体就业成就感和充实感,获得长足发展,是决定就业指导工作成功的关键。

摆在小鸣面前的两家企业都是她心仪的就业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是医药销售代表和公司行政助理。她一方面想要把握销售代表较为高薪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放弃公司行政助理稳定的工作性质,犹豫不定,希望通过辅导能充分认识自我,了解优势和不足,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择业困惑是毕业生普遍都会遇到的问题,理性取舍才能获得职场上长足发展的机会。这次的辅导,我从以下几点入手帮助小鸣做出选择:价值观的澄清;工作兴趣的探索和能力的评估。

1.价值观的澄清。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体现在就业方面,价值观决定了个人工作追求的回报是什么,是金钱、挑战、名誉、地位还是舒适的生活方式等。我让小鸣从工作环境、工作关系、工作特征、内在价值中列举出十项左右自己最在乎的价值因素,并按照十分制原则列表分别就两个工作岗位给这几项因素打分,在经过细致的量化分析之后,公司行政助理一职的分值高于销售代表的分值,初步提示公司行政助理可能更契合小鸣的就业价值观。

2.职业兴趣的探索。

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霍兰德将其归纳为六种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物型,并提出如果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匹配,就有可能增强职业成就感和提高职业稳定性。有研究表明,只有深层次志趣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一个人长期感到快乐和充实。所以,正确的职业选择应该兼顾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我让小鸣想象工作10年后最想要的工作状态。她希望10年后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白领,有稳定的收入、固定的工作时间、简单的人际关系、工作内容有条理、有组织有计划,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从她对未来工作场景的描述,可以分析她更符合实物型的特点:喜欢有条理、程序化的工作;愿意听从指示;有组织有计划等,所以公司行政助理一职可能更契合小鸣的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的评估。

在帮助小鸣澄清了她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之后,必须进行职业能力的评估。兴趣不等同于能力,要实现“人职匹配”,择业的时候不但要努力寻求人与工作之间的一致性,即工作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同时要确保个人能顺利完成工作要求,人职匹配度越高,工作满意度就越高,在这个工作领域也越能持久。我让小鸣列举与两个职位相关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并谈谈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小鸣在校期间曾担任辅导员助理,在处理日常学生管理实务过程中,细致、耐心、高效的工作得到老师的一致赞扬,而自己也十分乐于从事这份兼职工作。毕业实习阶段接触过销售方面的业务,但并不擅长也不喜欢此类工作,实习3个月期间曾陷入逃避和苦闷的自我怀疑状态,不能自拔。从职业能力的评估方面,工作技能、经验和知识积累等都提示公司行政助理一职可能更适合小鸣。通过价值观、兴趣和能力三个方面的探索,小鸣最终理清了思路,毅然而然地选择了公司行政助理的工作,如今她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获得了升迁的机会。

三、分析与启示

择业心理第4篇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大学生 择业 竞争

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职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将会遇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肃的课题、复杂的矛盾和深深的困惑,在择业中每个人都要接受心理素质的检验。

一、优良的心理素质对择业竞争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就业形势变化迅速,对大学生而言,就业市场是一个奇特的、难以捉摸的空间,许多毕业生感受到了社会形势的变化对他们的挑战。然而,当莘莘学子面对这样一种渴望选择、必须选择的局面,有些大学生感受到了机遇;有些大学生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善于竞争的人把握住了机遇,不会竞争的人在机遇面前束手无策。在择业竞争中,优良心理素质的作用凸显出来。

(一)心理素质是择业竞争的基石。心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现实的内部感受,会通过能量、信息的交流,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这一过程,伴随着各种新体制下所要求的新观念,同时作用于人的心理,必然会引起人们内心的震动。当前,“人才市场”、“双向选择”、“供需见面”这些市场形势下的产物,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竞争性。“在竞争的冲击下,良好的心理素质犹如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人们前进,促使人们的高度热忱,激发灵感,触发激情,形成尝试、探索、实验、创造的良性循环,并使人在竞争中注重积累经验,从而由竞争之初的困惑、恐惧转为积极主动,使自身竞争能力越来越具有现代化的特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发掘自身内在心理潜力和能量,减少择业过程中因负面心理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在种种择业过程中力拔头筹,使自己的综合实力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具有优良心理素质的人与社会也将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一致性,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展其择业的可选择范围,事实上也就是比他人多了就业的机会,无形中已经占有优势。

(二)心理素质在择业竞争中起到调节作用。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不同心理特征。笔者认同以下两种明显的心理表现:“一为正性心理,即‘先就业后择业的’理性心理、‘凭实力打拼,的自信心理、‘继续深造’的学习心理、‘自力更生’的创业心理、‘重在将来’的发展心理;二为负性心理,即‘胆怯畏难’的自卑心理、‘急功近利’的实惠心理、‘盲目相随’的浮躁心理、‘患得患失’的求全心理、‘全权委托’的钻营心理。”可以推断,当毕业生的正性心理占优势,他的择业过程将会一帆风顺,而若其负性心理占优势,可能导致他在择业中的负担加重、人际关系紧张、降低其在应激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支调节剂,它可以使人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理智地分析客观环境,正确处理择业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懂得适时缓和紧张的心理,减轻精神压力,增强应激水平,能够在挫折中保持冷静的头脑,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战胜挫折,最终在择业竞争中发挥最大效益。

(三)新的用人策略更加重视人的心理素质。随着人事管理的日趋规范,用人单位在测试应聘人员方面也日益朝客观化、准确化方向发展,心理测试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已成为国人求职应聘的新门槛,许多大学生在求职中可能遇到不同类型的心理测试。如外交部在招聘公务员中就引入了心理测评机制。在招聘过程中引入心理测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目前在海外已被广泛应用,而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心理测评就被国内一些特殊行业采用。最早引入该方法的是空军选拔,航天英雄杨利伟也是顺利通过严格的心理测评,才成为中国第一飞天人。又如近日教育部提出要求:在公开招聘新任教师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考核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凡是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或者经严格测评存在心理问题的,一律不得录用。诚然在真正实施心理素质测评的过程中可能还需对其量表使用的科学性、本土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考核对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早期的人力测评到如今较为专业化的心理测试,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正沿着专业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二、大学生择业中的不良心态与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再加上价值的多元化导致个体价值观的混乱,个人择业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限制,由此导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种种不良心态,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体验到无助、孤单、焦虑、自卑、冷漠等消极心理体验。当然,对毕业生表现出的种种不良心理体验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来源于社会的如市场需求造成的压力、不良社会现象造成的压力、客观现实造成的压力;更多的是来源于毕业生本身造成的压力,如对自我与社会的不良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必要的择业技巧等等。但是纵观上述表现,不良心态的产生在很大的程度上源于不良的心理素质。

(一)择业心理偏差。在择业过程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可能表现为如下心理偏差:一是在择业心理方面:由对专业对口、社会现象、就业政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认知偏差;由过度自我中心导致的自我估计的偏差及择业期望过高;由择业动机过强或过弱导致的择业动机失度;由不良心理导致的盲目攀比心理等。二是在择业受挫时,在就业压力下,有人格、性格缺陷的人常常做出错误的行为方式,常表现为如下心理失范行为:难以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正确反应;难以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调整不良情绪状态;甚至超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做出扰乱他人或危害社会的行为。以上所述的不良心理的产生均与毕业生的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二)择业心理偏差呼唤优良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减少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偏差的重要保证。首先,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具备优良的认知品质,其思维方式、生括态度、认知方式、价值观标准均具备动态的开放性,对外在的变化灵活、反应灵敏,其在择业过程中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认知走向,减少思想上的冲突,更加贴近竞争实际。其次,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其情绪稳定、意志坚强、清醒冷静、很少盲从,对择业过程中的挫折能妥善处理,理智应对,在择业失利的情况下能表现很大的勇气,降低焦虑感。再次,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他们自我意识良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实现、自信自立的能力较强,促使自身更为活跃,使其在择业过程中的竞争更有潜力、更有广泛性和更为有效。

三、择业中的挑战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择业中的挑战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择业中的挑战就更值得关注。对毕业生来说,挑战主要是指择业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挫折感。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挑战可以分为主客观因素。首先,因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包括:自信心不强。面对良好的就业机会,不少毕业生左右徘徊,举棋不定,坐失了许多良机。心理素质差。他们在择业问题上独立性不够,表现为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容易见异思迁,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自我,无法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自我努力来取得择业的成功。他们无法面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极易产生自卑、自怜等负面情绪。自荐方法不当。在择业过程中,不少毕业生因自荐方法处理不当,自荐材料准备不够充分,不能恰当地、实事求是地表达、介绍自己,没有显示出自己的魅力,从而错失良机。面试技巧欠缺。在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常常通过当面交谈问答的方式对应试者进行考核,这是因为面试与笔试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它不仅能考核一个人的业务水平,而且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观察,了解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面试已成为用人部门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部分毕业生因缺乏面试技巧,失去被录用的机会。其次,因客观因素引起的挫折。弱势群体。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比男大学生多得多,性别歧视也确实存在。增加了她们的自卑和失望心理,加大了就业难度。定位不准。部分毕业生一边忙于考研,一边忙于择业,有时两者相互干扰,常常使他们左右为难,在犹豫不决中,机遇悄然离去。情感困扰。临近毕业时,许多热恋中的大学生会为毕业的去向而担忧,他们一方面满怀着对未来的善好憧憬与希望,另一方面又因现实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还要相互埋怨责备,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失落、惆怅、痛苦和压抑。社会原因。在择业过程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择业不公的现象。有的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和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分析,产生逃避社会或过于担忧的心理。

面对择业中的挑战,如果一味地把它当成挫折,将会一事无成;如果勇敢地接受挑战,就可能会柳暗花明。因此,当毕业生面对挑战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十分重要,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善于释放自己的压力,不要一味退缩,冷静分析择业失败的原因,做好心理预防及时调整自我,树立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气。

四、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案与制度化建设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但从对毕业生的择业所起的作用来看尤为紧迫,必须建立有效的培养方案并日益形成制度化的模式和体系。

(一)形成多元化的心理教育体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咨询机构和少量的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高校要从全局出发,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吃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时刻以树立广大毕业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标,激励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心理。

(二)高校中应重视毕业生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设计是近年来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引导大学生把择业与发展紧密相联,妥善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待遇与机遇、个性与适合的关系,从而使大学生获得职业发展与事业成功。在职业生涯设计中要引导大学生把发展和适合作为择业的原则和标准。高校应按照这种思路在大学期间适时开展各类职业生涯辅导活动,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充分发挥生涯辅导对正确择业的作用。

(三)加强毕业生择业心理教育。通过择业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客观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增强竞争力,正确评价自我,大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而,应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在此过程中重点加强对他们的择业心理教育,并日益形成较成熟的制度化模式。如以课程或定期讲座的形式,规定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同时加强学生对心理成长重要性的认识。

(四)加强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树立正确的择业动机和现实的择业目标。同时引导他们明确择业具有自主性和竞争性,只有把个人意愿同社会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个人的意愿同社会的需求相冲突时,才能勇于抛弃掉不切实的幻想,走现实之路。注重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强化公平竞争意识,正确认识自我,要清醒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握住择业过程中每一个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唐永泽等著.竞争与成才.江苏人民出版社,P165.

[2]金崇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厦其调适.经济师,2004年.9期,P100.

[3]省略,2004年08月13日08:18.潇湘晨报.

择业心理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障碍;调适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心理障碍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一)自我认知失调

1.自负心理。有部分毕业生自认为很有才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因而傲气十足。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

2.自卑心理。某些毕业生因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人长相平常,既没有权势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支持,总之,别人具有的先天优势自己都没有,自卑感油然而生。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不敢竞争。过度自卑,使这些毕业生产生精神不振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心理。

3.攀比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极易受别人干扰。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中,即使有的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都放弃了。而且这种心理往往会延续到就业后,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二)情绪困扰

1.焦虑心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心理普遍有焦虑感。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有的恨时间过得太慢,有的怨用人单位选人条件太苛刻。一旦发现职业选择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3.挫折心理。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苦闷、失望、无奈和悲观。如果在挫折中不认真反思,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

(三)人际交往障碍

1.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父母和亲属为自己找工作,或当要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不能决断,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失去了职业选择的机会。

2.羞怯心理。羞怯是指有的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把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

3.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常见的有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或过度消费、酗酒等。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

(一)客观因素

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和竞争,唤起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实现人生价值。如获得高薪、职业待遇提高等,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家庭因素,如父母的价值观、家庭经济情况等的影响。有的学生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希望自己能够去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地方生存发展。而下岗职工则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到层次较高的单位,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所以,这些学生在择业时必然要考虑物质利益,更重视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封建主义糟粕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

另外,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而言,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无法让他们在心理能力上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常的原因之一。

(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务实”。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把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变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新三到”实现不了,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大学毕业生懂得如何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影响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待遇,出现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起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竞争和拼搏意识,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三)调整择业期望

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必须选择恰当的定位点,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把握就业机会,主动出击,力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增强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就业的质量。所谓就业力,简单概括就是就业竞争力,它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其中,工作能力实际上就是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大学生应具备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基层做起,吸取经验,关键就是依靠适应力。还应有一定的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工夫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临时抱佛脚”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就业力”的缺失不无关系。

(五)提高抗挫折能力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是成功与失败俱存的。参与竞争就难免遇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现实,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急躁情绪;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系;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努力,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

[1]邓 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及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择业心理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 心理问题透析 心理调适

求职择业对大学生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只有做好充分的择业心理准备,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才能增强求职择业的成功率,否则,就会陷于消极被动,走向事情的反面。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 就业忧虑和恐惧心理

大学生就业的忧虑,是由于意识到就业的客观形势与自我主观条件的矛盾而产生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客观形势是“双向选择”接受人才市场的挑选。一方面,社会挑选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经过四五年的学习同客观形势的要求相对照,感到自己的条件不能适应客观要求。刚入学时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社会的宠儿”,临近毕业时才认识到自己是人才市场的“商品”,是“任人挑选”的对象;刚入学时对大学毕业充满了美好的幻想,现在却感到自己虽有理论上的知识,却缺乏独立的创新能力,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因此,对择业的前景忧心忡忡。有的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面临毕业时,一方面是渴望获得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却是患得患失。在各种压力面前,心理失衡,难以自控,表现出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有的大学生甚至害怕参与就业。

2. 就业盲从和冲动心理

部分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对自己的竞争能力缺乏信心。因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大流的盲从心理,他们性格怯懦、阅历浅薄,在求职择业 “自我推销”时,缺乏自信心,瞻前顾后,勇气不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有些求职者在择业时,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性,心境受到多重择业因素的困扰,面对现实处境缺乏应有的冷静和自控能力,心情急躁,盲目攀比,牢骚满腹。在求职时缺乏计划性,对各种信息常作出不假思索的反应。面试时一味强调自我意愿,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给用人单位的印象极差,错过了就业机会。

3.过于自负或过于自卑心理

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自我评估失当,他们对自我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因而对择业自负挑剔。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或者是毕业于名校的学生,他们不怕找不到工作,因而对就业的要求比较高,挑来挑去,失去了本来有利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在择业过程中,自我评估失当的另一种表现是对自我就业的条件评价过低,因而择业信心不足。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平平或较差,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学生,他们对自身的条件缺乏信心,内心十分焦虑。他们不敢主动出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而是采取被动的态度等用人单位来“相中”自己,或者依靠亲戚朋友的社会关系来谋求职业,这种自卑畏缩的态度也往往使他们失去了本来可以就业的机会。

4. 过分求稳求全心理

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求稳求全,不敢冒风险。这些大学生考虑到职业选择对于未来人生和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择业时顾虑重重,思前想后,谨慎过头,不敢冒险,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从而妨碍了“自我推销”的有效展开。也有的大学生求职者出于求全而慎重,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会表现出迟疑、犹豫的心态;他们对未来职业利弊的权衡过于挑剔,求稳求全,缺乏果断性,最终亦将妨碍择业的成功。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上述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调适,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而且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一生的发展。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加强职业价值观培养是形成健康择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理论学习充分认识到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投身职业生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动机,把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自己职业动机的核心。要正确处理职业与金钱、名誉、地位的关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只有这样,面对职业选择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时,才能够坦然处之,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 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人的不良心态的产生多是因为非理性的情绪引起的,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后,理性就能战胜感情,从而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面对就业,大学生应该客观地认识社会,分析自我,选择既能实现自我又符合社会需要的工作,杜绝不良情绪的产生。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主要有:其一,焦虑。这是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情绪状态,是许多毕业生临到择业时常有的心理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顺利找到工作,不知道能否找到条件比较好、报酬比较高而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不知道是否能进入大城市等。具有的焦虑状态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过于焦虑,发展成为焦虑症就需要加以心理调适或治疗。其二,急躁情绪。大学毕业生希望尽快找到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急于求成,一遇到问题或困难就缺乏耐心,怨天尤人,不能冷静而客观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这对择业是很不利的,应关注解决。其三,怯场畏缩。有些大学生平日社交活动的锻炼比较少,或者性格胆小、内向,不习惯同别人交往,临到择业时要四处奔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感到害怕怯场,不能大胆面对影响了择业的机会。其四,犹豫烦恼。有些大学毕业生对究竟趋向何方举棋不定:是就业还是考研究生,是去外地不是留在本地,是去工厂还是去事业单位等。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而犹豫不决,自己很烦恼,影响择业的情绪。

3. 科学进行择业心理调适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阶段,也是陌生的经历,有很多困难和挫折摆在面前,对此,大学生应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自觉地与困难作斗争,而不能畏惧退缩。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自我静思法。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冷静分析失败原因,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控制心境,切忌冲动和急躁,一定要冷静。其二,自我转化法。即转移感情或兴趣的一种方法。择业是一项重要的活动,但当遇到困难时,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情绪,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其三,自我宣泄法。让不良情绪表达出来,然后找到心理的平衡是排除忧愁的有效方法。就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不良心情产生时,埋在心里会伤心又伤身,把它发泄出来,人就会感到轻松一些,如把失败和挫折向亲朋好友说说就会感到好受些。其四,自我慰籍法。即自我安慰法,择业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已尽了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说服自己承认并接受现实,以获得精神解脱。

总之,大学生要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择业心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是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的全面人才。大学生必须主动培养自己的择业竞争意识,要敢于竞争,敢于自我推荐,主动认真地分析自己的素质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积极主动地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姜宪明.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北京出版社,2001

择业心理第7篇

摘要: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分析了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打造过硬就业本领、加强就业形势教育三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 择业心理问题 教育 对策

随着2005年国家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中职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到2010年,全国每年平均净增劳动力数量达到900万人,就业压力较大。我国失业人员数量较大,而且已从企业波及到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这种状况也加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针对这种情况,给中职毕业生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尽快实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不良择业心理问题

(一)缺乏择业的自信心

1、自卑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过低地估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

2、羞怯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时,向招聘单位递交自荐书后,面对招聘人员结结巴巴、面红耳赤,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很好地展现出来。

3、低就业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找个适合的单位推销出去。对某些用人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闭着眼睛签订,有些中职学生甚至采取“零工资”方式就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和自身权益的保护带来隐患。

4、依靠或依赖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和决断能力,应聘时总爱拉父母、同学做伴,或一帮同学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或对应聘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心中无数,不是凭自己思考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

5、保守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的长处及特色,朝气、进取心皆无。

(二)择业定位不准确

1、玩世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思想激进,新潮前卫,处处摆“酷”,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差;这儿纪律严,那儿工作累。一说找工作就要自己当老板,当“管官的官”。工作无着落不说,还倒欠一屁股的债。

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单项考虑自己的就业意向,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适合自己的岗位被别人抢光。

(三)求职预期不恰当

1、仕途心理。对“学而优则仕”深信不疑,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哪知这些地方是实力和关系的大比拼,远非常人所能进入,其结果是大多数人都碰得头破血流。

2、攀比心理。有的中职毕业生讲“级别”,觉得在校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出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独和冷清。有的中职毕业生在这种攀比心理促使下,放弃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执意要寻找超过同学职业待遇的岗位,到头来,心愿终难实现。

3、自负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热门,或因自己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或被一些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看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不如意,从而一次次坐失良机。

4、乡土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本县本乡就业,离土不离乡。另一些同学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的人鼠目寸光,难有作为。

二、中职毕业生不良择业心理成因

(一)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社会变革的认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择业心理的形成与其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密不可分。国家有关促进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也给中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机遇与挑战。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对各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提高,自主择业的意识也逐步加强。部分中职毕业生面对机遇与挑战,显得一片茫然,未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

(二)职业评价因素。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分工不断涌现。这些新的社会分工必然伴随着新的职业的产生。与此同时,传统职业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新职业与传统职业并存的职业状况,影响着人们对职业价值及其在社会活动中地位、作用的认识,进而影响人们对职业活动的期望和追求。而人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及对职业活动的期望和追求构成职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职业评价对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影响极大。

(三)综合素质因素。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自身能力和自我认识方面。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自信、积极、勇于竞争的心理状态,对自我认识较准确,可以对职业目标及实现手段做出最佳选择;反之,综合素质较弱的同学往往表现为消极、等待、退缩等,对自身认识不足,面对择业显得迷茫、不知所措,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当程度上因所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四)家庭教育因素。一个人对职业的了解最初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是其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其对职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和形成。如今的中职毕业生独生子女较多,祖辈、父辈的对其悉心呵护,疼爱有加,使他们在择业时受长辈的影响较深。

三、择业心理教育对策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针对中职毕业生择业时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开展健康心理教育意义重大。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橱窗、专题讲座等方式介绍相关的就业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中职毕业生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体系和预测体系,对其进行定期的心理诊断,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缓冲、调节机制。

择业心理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择业心理问题 教育 对策

随着2005年国家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中职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到2010年,全国每年平均净增劳动力数量达到900万人,就业压力较大。我国失业人员数量较大,而且已从企业波及到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这种状况也加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针对这种情况,给中职毕业生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尽快实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不良择业心理问题

(一)缺乏择业的自信心

1、自卑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过低地估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

2、羞怯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时,向招聘单位递交自荐书后,面对招聘人员结结巴巴、面红耳赤,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很好地展现出来。

3、低就业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找个适合的单位推销出去。对某些用人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闭着眼睛签订,有些中职学生甚至采取“零工资”方式就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和自身权益的保护带来隐患。

4、依靠或依赖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和决断能力,应聘时总爱拉父母、同学做伴,或一帮同学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或对应聘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心中无数,不是凭自己思考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

5、保守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的长处及特色,朝气、进取心皆无。

(二)择业定位不准确

1、玩世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思想激进,新潮前卫,处处摆“酷”,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差;这儿纪律严,那儿工作累。一说找工作就要自己当老板,当“管官的官”。工作无着落不说,还倒欠一屁股的债。

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单项考虑自己的就业意向,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适合自己的岗位被别人抢光。

(三)求职预期不恰当

1、仕途心理。对“学而优则仕”深信不疑,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哪知这些地方是实力和关系的大比拼,远非常人所能进入,其结果是大多数人都碰得头破血流。

2、攀比心理。有的中职毕业生讲“级别”,觉得在校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出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独和冷清。有的中职毕业生在这种攀比心理促使下,放弃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执意要寻找超过同学职业待遇的岗位,到头来,心愿终难实现。

3、自负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热门,或因自己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或被一些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看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不如意,从而一次次坐失良机。

4、乡土心理。一些中职毕业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本县本乡就业,离土不离乡。另一些同学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的人鼠目寸光,难有作为。

二、中职毕业生不良择业心理成因

(一)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社会变革的认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择业心理的形成与其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密不可分。国家有关促进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也给中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机遇与挑战。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对各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提高,自主择业的意识也逐步加强。部分中职毕业生面对机遇与挑战,显得一片茫然,未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

(二)职业评价因素。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分工不断涌现。这些新的社会分工必然伴随着新的职业的产生。与此同时,传统职业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新职业与传统职业并存的职业状况,影响着人们对职业价值及其在社会活动中地位、作用的认识,进而影响人们对职业活动的期望和追求。而人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及对职业活动的期望和追求构成职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职业评价对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影响极大。

(三)综合素质因素。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自身能力和自我认识方面。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自信、积极、勇于竞争的心理状态,对自我认识较准确,可以对职业目标及实现手段做出最佳选择;反之,综合素质较弱的同学往往表现为消极、等待、退缩等,对自身认识不足,面对择业显得迷茫、不知所措,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当程度上因所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四)家庭教育因素。一个人对职业的了解最初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是其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其对职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和形成。如今的中职毕业生独生子女较多,祖辈、父辈的对其悉心呵护,疼爱有加,使他们在择业时受长辈的影响较深。

三、择业心理教育对策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针对中职毕业生择业时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开展健康心理教育意义重大。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橱窗、专题讲座等方式介绍相关的就业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中职毕业生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体系和预测体系,对其进行定期的心理诊断,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缓冲、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