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老员工管理制度

老员工管理制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2:24

老员工管理制度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1篇

几年来我们**区社会福利院在市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市民政局局长提出的民政工作要“想新的、凭真的、干实的”九字方针,按区民政局对养老工作提出的“办院要上等级、管理要上水平、服务要上质量、设施要上档次、创收要上效益”的要求,把院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岗位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行院务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规范化。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想抓好规范化管理首先认识要高,规章制度要全,院内管理要严,岗位责任制落得要实,从根本上要彻底摆脱敬老院原有的“老人三个饱一个倒”的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社会老人、五保老人、城市孤寡老人的需要,要把以人为本贯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覆盖管理工作每个细节,院内的设施、居住环境完全适应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保证老人的正常生活。只有不断地加大管理力度才能使养老工作达到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居住宾馆化、庭院花园化、设备现代化、康复疗养一体化。

一、领导重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XX年我们区民政局把改建福利院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三个代表”体现民政工作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立足高标准,着眼社会化,体现人性化的原则,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长远规划,把改扩建福利院纳入了区委、区政府为人民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区委、区政府等五大领导班子亲临福利院进行视察,市、区民政局长、主管科长,龙山乡主管乡长,经常深入福利院,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没有资金,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我们院里争取资金,创造条件,新建高标准养员楼2100平方米,工程投资220 5,900元,设备投资29万元,新建的养员楼分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室内装修达到了标准化,家具现代化,地板,地热。每个养员室实现了三通:即通闭路,通电话,通呼叫铃。每个楼层实现了四有:有活动健身室,图书室,医务室,理疗按摩室。同时全院实现了自动给水,安装了电饮水机,保证24小时供应开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用水难,用开水更难的问题。

扩大了食堂、浴室及锅炉房的面积,新建的太阳能浴室将给老人,特别是瘫痪老人提供极大的方便,随时洗浴方便卫生、快捷。

食堂全部实现了电气化,购置了蒸饭车、合面机、豆浆机、肉馅机、切菜机、烙饼机,冰箱、冰柜、消毒柜,灶台、食品操作台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全部实现了白刚化,达到了最现代、最卫生、最清洁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主副食操作分开,生熟分开的原则,同时配备了主副食物品库,达到食品存放整齐,干净,卫生,分门别类。

对老人的就餐环境进行了重点的装修,更换了餐桌、餐椅、餐具,餐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满足了老人就餐要求,给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

二、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作安排和要求上我们紧紧围绕在养老服务,例如:人员安排上向生活护理岗位倾斜,减少办公室专职人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护理的质量,膳食服务上我们为老人提供需要口味适合的饭菜,作到品种多样,花样翻新,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饮食要求,总之养老工作每一项管理行为都应是以老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讲求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实现以老人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安排,责任界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技能,院里的工作管理是否到位,规范还体现在养员家属的满意率,家属和养员的满意率是最直接的评价。因此,管理工作既要讲实效,更应重视养员及家属对各项服务工作的综合评价,我们院定期组织听取家属意见,并填写征求意见表。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营造一个舒适、祥和的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老人的身心的健康,创建组织文化是营造良好环境的有效方法,我们院就是通过创建组织文化使全体服务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创造一种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就是职工的价值观,组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我们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价值观就是要把老人当父母,不是亲人胜亲人,心甘情愿地为老人付出,老人至上,服务第一,我们全院一直遵循的道德规范就是热爱养老事业,忠于职守,尊老爱幼,扶弱助残,优质服务,作为院长还应该廉洁自律,带头改革,办事高效,心系老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我们院管理组织文化的核心,只要这种价值观为工作人员认同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使服务人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乐于参与院里的大小事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院里的工作目标做出贡献,服务人员才能真正由让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同时才能让老人的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让他们切身感到生活上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精神上得到

尊重与宽恕,只有这样,以老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切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三个特点:

1、服务性。福利院的服务工作是以在院老人生活需要为中心,向老人主要提供三大项服务内容。一是衣、食、住、用方面的生活服务;二是精神娱乐方面的文化服务;三是医疗康复方面的保健服务。这三大服务内容决定了我们院的服务工作是固定的,服务行为应是规范的,检查督促是经常的,这样才能保证提高老人的服务是高质量的。

由于老人生活需要衣、食、住、用的生活服务,需要精神娱乐方面的文化服务以及医疗康复的保健服务,提供上述服务则需要我们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生活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在管理中应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真正到位,才能满足老人生活需要的目的。

2、福利性。福利院的工作还具有鲜明的社会福利性质。具体体现在必须承担政府安排的孤寡老人,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为了保障这些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管理中一定要认真执行老年人保障法。

3、公益性。福利院的公益性表现为:其养老工作是面向全社会每一位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每一位老人在有社会养老需求时都有权享受社会养老服务。为此我们面向社会扩大收养范围和自费收养,把符合入院、自愿入院的老人给予积极妥善的安排。

三、强化院务管理,提高办院水平

管理和服务是我们福利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为了适应新时期福利院的工作特点,使福利院的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管理。就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福利院的收养人员是孤寡老人,他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带有较深的旧社会的痕迹,封建迷信、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等等不可能根除。另一方面,这些人长期以来过着孤独的生活,都形成了较孤僻的性格,都有一身特性,不适应集体生活方式。由于这些原因,福利院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很大,任务很重。这就要求福利院领导班子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对工作人员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敬老爱老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的心坎上。思想管理是做好福利院工作的基础。

做任何工作都有个方法问题,方法不得当,工作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工作方法中有一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作对象确定工作方法,只有因人制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福利院的主体是“五保”老人,他们是福利院的主要对象。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特殊经历、心理、需求等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福利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认清了孤寡老人的这一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福利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区社会福利院设立一名相谈员专门负责做各种思想工作,沟通心理,随时掌握每位老人的心理变化。

1、政治思想工作。不要泛泛地讲大道理,更不要只是给予他们念那些理论文章,要用他们所习惯的方言土语,通过聊天谈心,讲生动事例的方法,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对于不同的老人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老人喜欢表扬,对他们多鼓励,在他高兴的时候,指出他的缺点,使之接受。也有个别人欺软怕硬,就要抓住他不可否认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

3、要善于与孤寡老人交朋友。对待老人要实心实意,要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特别是他们有病时要精心护理,使他们真正感到工作人员是亲人,是可以信赖的;当有的老人病故时,要妥善地安排和处理后事,使其他老人感到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当你真心实意地为老人服务时,老人也就把真心交给你了。建立起了这样的感情,你怎样批评他,他也不会生气;有什么工作、有什么话,不用你说,他就会主动去干;其他老人有什么意见,他也会主动向你反映。所以,与老人交知心朋友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4、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工作人员的批评、表扬、奖励、处罚,对老人的奖励和批评,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得有倾向性。否则,就会在老人中失去威信,引起消极反应。

5、正确对待老人提出的意见。孤寡老人是福利院的主人,工作人员是为他们服务的,这个基本立场不要忘记。老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代表了大家的意见,正确的就要采纳;对有些要求,虽然是合理的,但由于院内条件不具备,暂时无法办到,要向他们解释清楚,求得谅解;对有些不正确的意见,也要耐心的讲情道理,错在什么地方,使他们心服口服。这样做,使他们能够增强主人翁感,促使他们协助院长做好工作。除了政治思想工作外,我们还要为老人组织活动室、健身房、康复理疗室、图书室,利用多种环境,采取多种形式让老人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和集体生活的优势。每天组织老人听新闻看电视,读书看报,每周召开一次老人管委会组织的生活会。积极参加院内的各项文体比赛、娱乐活动。定期组织老人旅游观光。配备麻将、各种棋类、球类,琴棋书画把老人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但要老人乐起来,还要让老人身体棒起来,要专职人员组织老人每天做老年保健操、扭秧歌,配备了按摩师、足疗师。开展中医按摩康复保健,达到理疗目的的同时又能及时解除老人各种慢性病带来的痛苦,让老人活得轻松愉快。

(二)组织管理。福利院的一切工作都要靠一定的组织形式去落实,要健全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生活组、卫生组、财务组、生产组。吸收工作人员和有能力的养员参加,分工负责,群策群力,搞好院务管理。我们院党支部的全体同志坚持正常的党内生活。同时,还可以开展卫生评比、文明房间评比、“五好”老人评比。把大家都组织到各类组织之中,既要组织的约束,又有大家的监督,就能使福利院的各形任务得以落实,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依靠集体,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的方针,成立有老人参加的院老人管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是提高福利院管理水平的需要,老人参加管理可以避免和减少我们的工作失误,同时也是避免官僚主义,杜绝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

(三)制度管理。加强制度管理:(1)是要健全各项制度。从福利院的实际出发,制定一整套制度:如财务管理、生活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评制度等。(2)是要严格执行。从工作人员到每个养员,都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同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院领导班子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要予以处罚;每个养员都有权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涉及工作人员的制度,更要认真监督。

(四)目标管理。就是确定一定时期内可达到的预期工作成果,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等工作的系统管理方法。它与聘用、合同制、承包制等紧密相关。为了提高办院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院务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要达到的指标,然后把它们分解落实到人头;对工作人员,生产人员要按完成指标情况确定报酬;对养员则按完成指标的优劣予以奖励。制定指标,不能过低或过高。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要通过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来提高社会效益;既要考虑到工作人的利益,更要考虑养员的利益,把养员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出合理的先进指标,职责明确,管理目标就能够实现。早目标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目标,把每年争创文明院、省级院作为重点完成目标。把岗位练兵素质报告、评优选差、整顿队伍、优化组合、精减机构、实行工资与效益、服务与质量挂钩,引入竞争机制。院长与民政局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院长与每位职工签订聘任合同,把安全、服务、卫生指标分解到人头,实行百分考核制。考核办法是每月按完成各项指标多少,得分或减分拿到工资的30%和奖金捆在一起计算,有效地实现目标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积极奉献、人人达标。

四、搞好建章立制,人人有章可循。

建章立制不仅是促进管理与办院的可靠保证,也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结合本院实际,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重新制定了关于党务、院务、服务三大系列的43种制度、21种职责、245条细则、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为了严格规章,严肃纪律充分发挥他的监督作用,增加透明度和警示感。所有制度和职责要全部上墙,实行制度公开,做到任务落实,标准明确,奖罚分明,标准服务,系列化管理。针对全院的管理,我们应有职工道德规范、职工守则、党务工作学习培训三会一课、民主生活,廉洁自律制度。领导班子有五要四不准公约。院务管理有办公室管理,具体对全院财务、设施、物品、安全、锅炉、车辆、人事、考核、印鉴、伙食、请销假等等进行管理。还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老人安全防范制度,医疗保健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值班制度。对养员区、康复区、特护区有护理职责和服务标准。同时要有三长查房制度。(即院长、服务班长、管委会会长)

每周一次业务副院长医护人员查房,听取老人对医护方面的意见并及时研究,就地解决;每周一次院长书记后勤查房,听取老人对服装、生活用品以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查看老人房间的水电气及各种设备状况,以及老人思想状况,发现设备问题当场维修,发现思想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每周一次伙食班长、院管委会听取老人对伙食和就餐管理方面的意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随查随办,避免问题成堆。这种进老人门、察老人情、解老人难、暖老人心的做法要常年坚持,这是促进福利院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服务管理上按照福利院工作的主要程序,要实行服务工作,周行日、日行事制度。每天的服务工作由量化到公式化、程序化、规范化;每天全体员工要衣帽整齐、统一着装,把自己管理管区的卫生及养员卫生打扫干净,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达到手触不到灰;老人不准有眼屎、有异味、长胡须、长指甲;不论到哪个房间全院统一标准的床上用品不乱、不杂、不多、不脏。服务员对老人要做到三种意识:一是以老人为父母,以自己为儿女的服务意识。二是一心为老人,一切为老人的责任意识。三是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老人一时难的敬业意识。做到四勤,五轻,六心。(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动作轻、搓澡轻)(服务热心、解释耐心、观察细心、护理精心、听意见虚心、对病号残疾人不粗心)在抓优质服务上,我们院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护理人员每周一次培训课,每位工作人员即当老师又当学生,轮流讲课。有理论,有实际操作,为了检验成果,定期举办岗位技能考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我们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一是分级服务。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及年龄大小分级护理,尽可能满足每位老人的需求;二是个性化服务。院里为每位老人建立详细个人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特殊化服务。为每位老人过生日,通过各种形式,庆贺老人生日;四是多样化服务。组织老人到娱乐室、活动室、图书室、康复室参加各种活动,老人各取所需,自得其乐。此外,还定期开展心连心活动,邀请文艺团体、社区、同志联欢,组织老人游览城市的建设,观看家乡的变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开阔视野;五是社会化服务。主动与社会各界对老人提供便利服务,每年重阳节和春节,开展以献爱心为主题的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的支持和捐赠。

在伙食管理上采取对食品、粮、果、肉、蛋、禽采购专人负责、定点采购。保证质量劣质食品不买、腐烂食物不吃。伙食管理实行标准化、营养化、食疗化、食谱化。每周食谱要随季节的变化安排,营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的比例多少,荤素搭配和调节,让老人吃出健康,吃出长寿。通过长期注重饮食,改变老人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纠正生活中在饮食上的很多误区,以达到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按食品卫生的规定,食堂必配备消毒柜、保洁柜、冷藏柜,餐具、厨具每周消毒一次;菜板菜刀生熟分开,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定期培训,带证上岗(厨师证、健康证)。老人对伙食满意率要达到95%以上。对特殊老人,病号及少数民族要给予特殊照顾和区别对待。

在制度管理上,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中除规范好职能部门工作外,还要坚持常抓不懈。执行严格公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有敢抓敢管、敢碰硬的领导;有老人参与民主管理;有一个模范执行遵守制度的骨干队伍,才能有效地发挥其长期作用。对于违纪的职工、老人,根据问题的轻重,分别给予大会检查、通报批评、罚款、职工下岗、老人辞退、留用察看、开除、送交法律部门,在执行制度中对待老人不护短,对职工不迁就。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2篇

一、会议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院务委员会议,由院长主持,院务成员和管理服务人员参加,做好会议记录。主要听取供养人员对院务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分析院内生活、生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并研究布置工作。传达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解决生产、生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检查评比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研究财务开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事宜,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总结、布置工作

二、财务管理制度

1、实行民主理财,每月按规定式样公布一次收支情况。

2、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用公款(物)请客送礼。

3、院内一切收支均须使用管理中心印制票据(原始凭证作为附件),手续健全,账据相符。

4、除伙食费外,支出在300元以内的由院长批准;300元以上1000元以内报敬老院管理中心批准,1000元以上书面形式报县民政局批准。

5、其他参照上民发[2013]号文规定。

三、卫生管理制度

1、督促供养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执行个人卫生标准。

2、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划分卫生区,每天清扫一次;统一室内物品放置,达到整齐美观;搞好绿化、美化、净化。

3、认真搞好院内卫生,坚持定期消毒。

4、定期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对患病供养人员要妥善及时地诊治。

5、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发现问题,限时改进。

四、食堂管理制度

1、成立缮食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经求供养人员对伙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食堂工作。

2、严格执行伙食标准,确保收支平衡。

3、每周制定一次食谱,讲究营养,科学配餐。

4、采购食品(蔬菜、肉类等)及其他食堂用品由两人(缮食委员会成员一人)以上完成,并经厨房值班员验收入库。

5、厨具、餐具定期消毒,碗筷专人使用,分别存放。

6、不购买、食用腐烂变质和未经检验的食品。

五、请示报告制度

1、敬老院对自己无权决定或无力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请示。请示通常采取书面形式,逐级进行。

2、敬老院应每月一次书面报告情况。发生事故、案件和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

六、要事日记和夜班巡查制度

1、建立《敬老院要事日记》和《夜班巡查登记簿》。

2、《敬老院要事日记》的主要内容是:出入院人员、病号及处理、请假销假、供养人员违纪、上级领导来院、院内重大活动、院外人员来院慰问和服务情况;院内发生事故、案件情况;供养人员死亡及处理情况;上级通知、指示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等。

3、《夜班巡查登记簿》主要内容:外出院民回院情况,电器使用情况、门窗关锁情况和其他需记载的情况。

4、《敬老院要事日记》由敬老院管理人员填写,《夜班巡查登记簿》由护理人员填写。

5、敬老院院长负责督促检查《敬老院要事日记》、《夜班巡查登记簿》按时如实填写。

七、工作人员考勤制度

1、院工作人员每月工作日为26天,其余4天为轮流休息日,轮休要确保敬老院正常运转下进行,炊事员、护理员由院长批准,记录在案备查,管理人员由管理中心批准,记录在案备查。

2、院工作人员上班实行签到,每日上午8至8:30分和下午5:30至6点在专门的签到簿上各签到一次。未签到视为旷工,当天少签一次视为旷工半天。签到不得代签,代签者每代签一天,当事双方均视为旷工一天。

3、工作人员旷工一个工作日扣40元。

4、院工作人员请销假:工作人员因病(或特殊情况)请假,凭医院证明和病历单报管理中心批准,不予扣款,因事请假,报管理中心批准,每天扣款20元,轮休假不予扣款。

6、工作人员上班期间不得干私活。上班期间工作人员干私活发现一次作旷工处理。

7、实行夜晚值班,至少安排一名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在院值班,对院内的所有安全和老人管理工作负责,确保安全无事故。值夜班人员未在岗在位的一次扣款30元。

8、院工作人员出勤上班情况由院每月公示一次,并上报管理中心备案。

八、外出管理制度

1、工作时间内敬老院炊事、护理人员外出,管理人员外出超出所在乡镇辖区,必须请假,未经批准外出视为旷工

2、炊事、护理人员外出由院长批准,管理人员外出由敬老院管理中心批准,并同时报告当地民政所长。

3、供养人员外出一天以内,向管理人员报告,二天以上须请假,归院后,须向管理人员销假。

4、外出人员因特殊情况需要延假的,经批准后方可续假。未经批准,超假或者逾假不归的,工作人员视为旷工,供养人员应予以经济处罚。

九、接待制度

1、对来院的人员,应当验明证件,查清身份,问明来意,进行登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他们提出的问题。

2、院民亲属来院,敬老院应当介绍供养人员在院的情况。

3、未经批准,工作人员、供养人员不得留客人在院内住宿。

4、对供养人员亲属携带给供养人员的食品,应认真检查,确保安全。

5、来院人员(含工作人员亲属)在院食堂就餐的,按供养标准(由敬老院管理中心)缴纳餐费,并开具发票入帐,在院务公开栏内公布。

十、证件和印章管理制度

1、供养人员的各种证件,由敬老院代为保管;

2、供养人员需要用证件时,到敬老院领取,用后交回。遗失证件,应当及时报告,需补办时,由敬老院代为办理。

3、敬老院的印章应指定专人保管,印章丢失应及时上报核发机关处理。

十一、绩效工资发放制度

1、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为绩效工资,其中:工作强度50元,按人均管理或服务的供养人员数量计算发放数值;月度考核50元,按月度考核结果计算发放比例。

2、发放办法:

工作强度:人平管理或服务50(含)人以上,发50元,30(含)至49人发40元,29人以下发30元。

月度考核:每月由管理中心到各院按〈县中心敬老院目标责任制度日常考核细则〉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得分数值为下月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如得分84,则发放:50元*84%=42元。)。

3、年度绩效(每年7月至次年6月):因考核扣除的未发放月绩效工资年底进行清算,余额用于奖励年度考核达标前三名的中心敬老院(“三无”敬老院:无上访、无安全责任事故、无超出预算开资,实行人均600元奖励)。

十二、工作人员交流制度

1、敬老院工作人员交流调整一般一年一次,管理人员在同一敬老院工作三年以上的原则上应异地交流。

2、交流人员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在通知的期限内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按时到新单位或新岗位报到上班。

3、管理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或在管理工作岗位不能胜任,可降为炊事员或护理人员岗位。

十三、院办经济创收奖励制度

(一)创收经济计算办法

1、院内自食采购五保对象种植的蔬菜粮果按80%计价,不纳入创收收入。自食采购的禽畜养殖类产品按90%计价,其收入纳入创收收入,可按规定奖励有关人员。

2、院内投入成本的按纯收入计算: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创收项目所需的支出)得出年纯收入。

(二)奖励办法

院办经济纯收入的50%奖励敬老院工作人员和直接参与生产的其他人员。

1、申报:由各敬老院在每年的元月十日前,将上年的敬老院院办经济财务收支情况和分配方案上报至县敬老院管理中心审核,并报县局讨论。

2、经县局讨论批准分配方案后,拔给敬老院奖励资金。

十四、考核和辞退制度

1、每月下旬由敬老院管理中心组织一次日常考核,考核结果为月绩效工作资发放依据。

2、每年6月下旬由敬老院管理中心组一次年度考核,对所有工作人员及全年工作开展考核,考核结果为评先评优和续签合同的依据。

3、辞退规定:

(1)贪污、私分(拿)、挪用、侵占公共财物2000(含折价)元以上的;

(2)殴打供养人员或工作人员之间打架斗殴的。

(3)辱骂供养人员或工作人员之间吵架情节较重、影响恶劣的。

(4)工作人员不服从交流安排的。

(5)炊事员、护理员不服从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和临时工作调度安排经查实三次(含三次)以上的。

(6)、个人考核当年不合格者,调整岗位,个人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

(7)病假连续超过半个月或年度总病假数超过一个月的;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3篇

**年我们区民政局把改建福利院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三个代表”体现民政工作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立足高标准,着眼社会化,体现人性化的原则,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长远规划,把改扩建福利院纳入了区委、区政府为人民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区委、区政府等五大领导班子亲临福利院进行视察,市、区民政局长、主管科长,龙山乡主管乡长,经常深入福利院,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没有资金,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我们院里争取资金,创造条件,新建高标准养员楼2100平方米,工程投资2205,900元,设备投资29万元,新建的养员楼分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室内装修达到了标准化,家具现代化,地板,地热。每个养员室实现了三通:即通闭路,通电话,通呼叫铃。每个楼层实现了四有:有活动健身室,图书室,医务室,理疗按摩室。同时全院实现了自动给水,安装了电饮水机,保证24小时供应开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用水难,用开水更难的问题。

扩大了食堂、浴室及锅炉房的面积,新建的太阳能浴室将给老人,特别是瘫痪老人提供极大的方便,随时洗浴方便卫生、快捷。

食堂全部实现了电气化,购置了蒸饭车、合面机、豆浆机、肉馅机、切菜机、烙饼机,冰箱、冰柜、消毒柜,灶台、食品操作台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全部实现了白刚化,达到了最现代、最卫生、最清洁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主副食操作分开,生熟分开的原则,同时配备了主副食物品库,达到食品存放整齐,干净,卫生,分门别类。

对老人的就餐环境进行了重点的装修,更换了餐桌、餐椅、餐具,餐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满足了老人就餐要求,给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

二、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作安排和要求上我们紧紧围绕在养老服务,例如:人员安排上向生活护理岗位倾斜,减少办公室专职人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护理的质量,膳食服务上我们为老人提供需要口味适合的饭菜,作到品种多样,花样翻新,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饮食要求,总之养老工作每一项管理行为都应是以老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讲求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实现以老人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安排,责任界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技能,院里的工作管理是否到位,规范还体现在养员家属的满意率,家属和养员的满意率是最直接的评价。因此,管理工作既要讲实效,更应重视养员及家属对各项服务工作的综合评价,我们院定期组织听取家属意见,并填写征求意见表。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营造一个舒适、祥和的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老人的身心的健康,创建组织文化是营造良好环境的有效方法,我们院就是通过创建组织文化使全体服务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创造一种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就是职工的价值观,组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我们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价值观就是要把老人当父母,不是亲人胜亲人,心甘情愿地为老人付出,老人至上,服务第一,我们全院一直遵循的道德规范就是热爱养老事业,忠于职守,尊老爱幼,扶弱助残,优质服务,作为院长还应该廉洁自律,带头改革,办事高效,心系老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我们院管理组织

传奇小法师绝世游戏篮球,风云再起的岁月高中篮球风云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文化的核心,只要这种价值观为工作人员认同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使服务人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乐于参与院里的大小事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院里的工作目标做出贡献,服务人员才能真正由让向我要干转变。同时才能让老人的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让他们切身感到生活上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精神上得到尊重与宽恕,只有这样,以老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切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三个特点:

1、服务性。福利院的服务工作是以在院老人生活需要为中心,向老人主要提供三大项服务内容。一是衣、食、住、用方面的生活服务;二是精神娱乐方面的文化服务;三是医疗康复方面的保健服务。这三大服务内容决定了我们院的服务工作是固定的,服务行为应是规范的,检查督促是经常的,这样才能保证提高老人的服务是高质量的。

由于老人生活需要衣、食、住、用的生活服务,需要精神娱乐方面的文化服务以及医疗康复的保健服务,提供上述服务则需要我们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生活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在管理中应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真正到位,才能满足老人生活需要的目的。

2、福利性。福利院的工作还具有鲜明的社会福利性质。具体体现在必须承担政府安排的孤寡老人,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为了保障这些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管理中一定要认真执行老年人保障法。

3、公益性。福利院的公益性表现为:其养老工作是面向全社会每一位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每一位老人在有社会养老需求时都有权享受社会养老服务。为此我们面向社会扩大收养范围和自费收养,把符合入院、自愿入院的老人给予积极妥善的安排。

三、强化院务管理,提高办院水平

管理和服务是我们福利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为了适应新时期福利院的工作特点,使福利院的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管理。就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福利院的收养人员是孤寡老人,他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带有较深的旧社会的痕迹,封建迷信、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等等不可能根除。另一方面,这些人长期以来过着孤独的生活,都形成了较孤僻的性格,都有一身特性,不适应集体生活方式。由于这些原因,福利院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很大,任务很重。这就要求福利院领导班子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对工作人员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敬老爱老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的心坎上。思想管理是做好福利院工作的基础。

做任何工作都有个方法问题,方法不得当,工作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工作方法中有一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作对象确定工作方法,只有因人制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福利院的主体是“五保”老人,他们是福利院的主要对象。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特殊经历、心理、需求等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福利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认清了孤寡老人的这一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福利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区社会福利院设立一名相谈员专门负责做各种思想工作,沟通心理,随时掌握每位老人的心理变化。

1、政治思想工作。不要泛泛地讲大道理,更不要只是给予他们念那些理论文章,要用他们所习惯的方言土语,通过聊天谈心,讲生动事例的方法,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对于不同的老人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老人喜欢表扬,对他们多鼓励,在他高兴的时候,指出他的缺点,使之接受。也有个别人欺软怕硬,就要抓住他不可否认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

3、要善于与孤寡老人交朋友。对待老人要实心实意,要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特别是他们有病时要精心护理,使他们真正感到工作人员是亲人,是可以信赖的;当有的老人病故时,要妥善地安排和处理后事,使其他老人感到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当你真心实意地为老人服务时,老人也就把真心交给你了。建立起了这样的感情,你怎样批评他,他也不会生气;有什么工作、有什么话,不用你说,他就会主动去干;其他老人有什么意见,他也会主动向你反映。所以,与老人交知心朋友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4、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工作人员的批评、表扬、奖励、处罚,对老人的奖励和批评,都要“一碗水端平”,不得有倾向性。否则,就会在老人中失去威信,引起消极反应。

5、正确对待老人提出的意见。孤寡老人是福利院的主人,工作人员是为他们服务的,这个基本立场不要忘记。老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代表了大家的意见,正确的就要采纳;对有些要求,虽然是合理的,但由于院内条件不具备,暂时无法办到,要向他们解释清楚,求得谅解;对有些不正确的意见,也要耐心的讲情道理,错在什么地方,使他们心服口服。这样做,使他们能够增强主人翁感,促使他们协助院长做好工作。除了政治思想工作外,我们还要为老人组织活动室、健身房、康复理疗室、图书室,利用多种环境,采取多种形式让老人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和集体生活的优势。每天组织老人听新闻看电视,读书看报,每周召开一次老人管委会组织的生活会。积极参加院内的各项文体比赛、娱乐活动。定期组织老人旅游观光。配备麻将、各种棋类、球类,琴棋书画把老人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但要老人乐起来,还要让老人身体棒起来,要专职人员组织老人每天做老年保健操、扭秧歌,配备了按摩师、足疗师。开展中医按摩康复保健,达到理疗目的的同时又能及时解除老人各种慢性病带来的痛苦,让老人活得轻松愉快。

(二)组织管理。福利院的一切工作都要靠一定的组织形式去落实,要健全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生活组、卫生组、财务组、生产组。吸收工作人员和有能力的养员参加,分工负责,群策群力,搞好院务管理。我们院党支部的全体同志坚持正常的党内生活。同时,还可以开展卫生评比、文明房间评比、“五好”老人评比。把大家都组织到各类组织之中,既要组织的约束,又有大家的监督,就能使福利院的各形任务得以落实,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依靠集体,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的方针,成立有老人参加的院老人管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是提高福利院管理水平的需要,老人参加管理可以避免和减少我们的工作失误,同时也是避免,杜绝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

(三)制度管理。加强制度管理:(1)是要健全各项制度。从福利院的实际出发,制定一整套制度:如财务管理、生活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评制度等。(2)是要严格执行。从工作人员到每个养员,都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同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院领导班子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要予以处罚;每个养员都有权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涉及工作人员的制度,更要认真监督。

(四)目标管理。就是确定一定时期内可达到的预期工作成果,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等工作的系统管理方法。它与聘用、合同制、承包制等紧密相关。为了提高办院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院务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要达到的指标,然后把它们分解落实到人头;对工作人员,生产人员要按完成指标情况确定报酬;对养员则按完成指标的优劣予以奖励。制定指标,不能过低或过高。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要通过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来提高社会效益;既要考虑到工作人的利益,更要考虑养员的利益,把养员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出合理的先进指标,职责明确,管理目标就能够实现。早目标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目标,把每年争创文明院、省级院作为重点完成目标。把岗位练兵素质报告、评优选差、整顿队伍、优化组合、精减机构、实行工资与效益、服务与质量挂钩,引入竞争机制。院长与民政局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院长与每位职工签订聘任合同,把安全、服务、卫生指标分解到人头,实行百分考核制。考核办法是每月按完成各项指标多少,得分或减分拿到工资的30%和奖金捆在一起计算,有效地实现目标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积极奉献、人人达标

四、搞好建章立制,人人有章可循。

建章立制不仅是促进管理与办院的可靠保证,也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结合本院实际,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重新制定了关于党务、院务、服务三大系列的43种制度、21种职责、245条细则、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为了严格规章,严肃纪律充分发挥他的监督作用,增加透明度和警示感。所有制度和职责要全部上墙,实行制度公开,做到任务落实,标准明确,奖罚分明,标准服务,系列化管理。针对全院的管理,我们应有职工道德规范、职工守则、党务工作学习培训、民主生活,廉洁自律制度。领导班子有五要四不准公约。院务管理有办公室管理,具体对全院财务、设施、物品、安全、锅炉、车辆、人事、考核、印鉴、伙食、请销假等等进行管理。还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老人安全防范制度,医疗保健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值班制度。对养员区、康复区、特护区有护理职责和服务标准。同时要有三长查房制度。(即院长、服务班长、管委会会长)

每周一次业务副院长医护人员查房,听取老人对医护方面的意见并及时研究,就地解决;每周一次院长书记后勤查房,听取老人对服装、生活用品以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查看老人房间的水电气及各种设备状况,以及老人思想状况,发现设备问题当场维修,发现思想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每周一次伙食班长、院管委会听取老人对伙食和就餐管理方面的意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随查随办,避免问题成堆。这种进老人门、察老人情、解老人难、暖老人心的做法要常年坚持,这是促进福利院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服务管理上按照福利院工作的主要程序,要实行服务工作,周行日、日行事制度。每天的服务工作由量化到公式化、程序化、规范化;每天全体员工要衣帽整齐、统一着装,把自己管理管区的卫生及养员卫生打扫干净,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达到手触不到灰;老人不准有眼屎、有异味、长胡须、长指甲;不论到哪个房间全院统一标准的床上用品不乱、不杂、不多、不脏。服务员对老人要做到三种意识:一是以老人为父母,以自己为儿女的服务意识。二是一心为老人,一切为老人的责任意识。三是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老人一时难的敬业意识。做到四勤,五轻,六心。(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动作轻、搓澡轻)(服务热心、解释耐心、观察细心、护理精心、听意见虚心、对病号残疾人不粗心)在抓优质服务上,我们院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护理人员每周一次培训课,每位工作人员即当老师又当学生,轮流讲课。有理论,有实际操作,为了检验成果,定期举办岗位技能考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我们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一是分级服务。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及年龄大小分级护理,尽可能满足每位老人的需求;二是个性化服务。院里为每位老人建立详细个人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特殊化服务。为每位老人过生日,通过各种形式,庆贺老人生日;四是多样化服务。组织老人到娱乐室、活动室、图书室、康复室参加各种活动,老人各取所需,自得其乐。此外,还定期开展心连心活动,邀请文艺团体、社区、同志联欢,组织老人游览城市的建设,观看家乡的变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开阔视野;五是社会化服务。主动与社会各界对老人提供便利服务,每年重阳节和春节,开展以献爱心为主题的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的支持和捐赠。

在伙食管理上采取对食品、粮、果、肉、蛋、禽采购专人负责、定点采购。保证质量劣质食品不买、腐烂食物不吃。伙食管理实行标准化、营养化、食疗化、食谱化。每周食谱要随季节的变化安排,营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的比例多少,荤素搭配和调节,让老人吃出健康,吃出长寿。通过长期注重饮食,改变老人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纠正生活中在饮食上的很多误区,以达到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按食品卫生的规定,食堂必配备消毒柜、保洁柜、冷藏柜,餐具、厨具每周消毒一次;菜板菜刀生熟分开,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定期培训,带证上岗(厨师证、健康证)。老人对伙食满意率要达到95%以上。对特殊老人,病号及少数民族要给予特殊照顾和区别对待。

在制度管理上,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中除规范好职能部门工作外,还要坚持常抓不懈。执行严格公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有敢抓敢管、敢碰硬的领导;有老人参与民主管理;有一个模范执行遵守制度的骨干队伍,才能有效地发挥其长期作用。对于违纪的职工、老人,根据问题的轻重,分别给予大会检查、通报批评、罚款、职工下岗、老人辞退、留用察看、开除、送交法律部门,在执行制度中对待老人不护短,对职工不迁就。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4篇

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的质量,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很少聘用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档案管理知识,没有熟练保险业务;另一方面企业对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管理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及时整理和归档工人的保险资料,从而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并大大降低了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执行力度不足,缺乏制约。一是由于保险经办部门没有投足足够的力度来管理档案,落实不力。一些控制制度逐渐趋于形式化,仅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抽查,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法灵活、有效地解决。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监管部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其重要职能,所以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流于形式化。

二、几点建议

1、健全完善制度,树立牢固的档案意识。养老保险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大量的业务资料,例如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参保企业的历年缴费资料等,这些资料不仅表现了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的发展过程,还是用于处理各种保险关系的现实依据和历史依据,直接影响着参保职工、参保单位等的切身利益。因此,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应重视档案管理的工作,并将其纳入企业全体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全局工作计划的范围内

2、更新管理观念。在对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进行收集过程中,要抛弃传统陈旧、单一的被动观念,主动与相关渠道建立联系,全面、真实、准确地对工人各项信息进行记录。

3、科学归档,理清条理,提高档案质量的整体水平。对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管理时,必须注意其条理性。由于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众多,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所以必须确保分门别类工作的科学性,并据此来进行归档,以便于为日后利用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4、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由于养老保险内容具有较高的变动性、广泛性、规范性及权益性的特征,所以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已有员工的培养和提升,高度重视企业人才的引进。可以参照一下几点:一是建立完善用人机制,聘用专业技能强的档案管理员工;二是加强对已有员工的培训力度,从而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多便利;三是提高档案管理员工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从而为参保员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如果管理人员具有精湛的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那么会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

5、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档案管理动态化、数字化及网络化的实现势在必行,也是社会发展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环境的改善,计算机先进设备的引进及专业管理人员对程序软件的开发,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而档案库的建立,使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归档参保人的资料,从而为准确查找资料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可随时将变动后的参保人信息归入档案中。并且该管理手段的运用能够使各级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逐渐实现联网目标,从而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6、加强内部基金财务的管理。加强企业内部保险经办部门管理的关键工作就是建立完善企业基金财务管理。企业内部保险经办部门的管理工作需要内部相关制度的保障,该制度应让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遵守。必须以职务的分享原则、审批业务经办的分享原则、资金财务的分离原则为基础,来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有关基金财务管理的决策应由全体工作人员来做出,严格根据职责权限进行分级审核,完善授权批准的手续,杜绝各种越权行为的出现。

7、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管理使企业层次顺序足够明确,协调及合作体系足够有效。企业办理养老保险的部门根据养老保险的业务流程、企业内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内控管理的基本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组织体系,划分出合理的管理层次,从而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

三、结语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5篇

笔者曾服务过的经销商老高所遇到的集体关机事件。

事件详情:老高由批发商成长为A、C两个品牌的经销商,为了更好的发展,老高为企业完善了内部管理及职责任,为此老高请教各厂家人员,同时借鉴同行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包括:仓储运输,财务,内勤,业务操作等制度。并细化了员工的管理制度:如请消假制度,以及各人员的工作职责等。同时并制定了企业理念,经营宗旨,企业发展愿景等。悬挂于各职能办公室内,以备引导与执行。

但问题就在于,都没有完全执行,管理制度一直成为摆设,人员对此不屑一顾。

要点:经销商老高深知要想做大,必须弱化个人,强化制度的经营意识是好的,但没有执行。

分析:当个体户转为经销商时,人员增加到超过老板一个人的视线之内,内部管理必须由个人决断交由制度监督,但这对于亲力亲为习惯了的经销商来说,无异于夺爱之嫌,其观念一时难以转变。经销商表面上的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管理制度,但个人为大,而非制度为强的观念是导致制度成为装饰的根本原因。

经销商老高要让公司制度化运作,首先要解决三关:1、心理关,个人与制度的平衡关系,弱化个人强化制度。2、亲情关,由亲情导致的经销商内部亲属与员工同工不同酬,同过不同罚的问题。3、放心关,一旦交由制度来管理,那么经销商势必清闲下来,公司大了老板不能事事过问,交由制度管控,又不放心。事事亲为导致员工危机感加重。

导火索:出尔反尔,承诺不兑现。老高在公司会议或私下曾经给员工作出过许诺,比如:1、在本公司工作满三年者给予购买各项保险;2、公司发展了业务人员的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以上两项迟迟不兑现,严重挫伤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连曾经一心为公司效力的小王,至今已经为老高的公司服务了四年,但是还没有购买保险。小王提出了异议。公司新员工看到小王的今天,似乎看到自己的明天,开始懈怠,消极出工。

要点:违背了商业交往中的诚信原则,挫伤了员工的工作激情。

分析:当处于转型时期的经销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信任危机,这种普遍现象还是在老高身上重现了。个体户为了生意的发生,往往会随意承诺给下游客商,我会如何,如何支持你,你要多卖我的货。但真的客户卖好了支持也兑现不了,这时的说法一般是,你看你的销量大,利润自然就高,这不就是我对你的最好支持吗?门店因得到较丰厚的利润回报,故不会深究。但员工就不同了,员工所得都为汗水所铸,不兑现自然要讨个说法。这是懈怠消极的根本原因。经销商老高要提高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只有按照管理学说中的兑现大于承诺,让员工得到意外的惊喜,或许老板才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着火点:给业务员的承诺,报销手机费用不兑现。并由此引出的种种制度不执行的问题。

老张最信任的小王,最终成了关机事件的领导者,群体关机,拒接任何电话,导致老高的业务暂停了一天。公司接到定单后,内勤找不到司机,找不到业务员,最后只能找到老高。当第三个客户打电话给老高时,老高直到下午还找不到一个业务人员时才开始着急了。老高第一个反应就是反了,怎么如此,看来要 “开会”了。

灭火:稳定人员找原因。第二天上班一到齐,老张就组织公司全体人员开会,就关机事件进行分析,大家纷纷诉说我在何地在做何种工作,没注意,手机没有电了。开始老高提出大家发言,为何所有人员全部关机了,是怎么回事,并评述了一天没有发出的货单损失,对公司形象造成的损失,并没有责怪任何一个业务人员。业务员开始说实情,小张提出无钱交费,小李提出既然天天来公司报道,我个人的手机,我不想接朋友的电话,所以就关机了。大家群情激愤,眼看就没法收场了,老高为了平息员工的情绪,针对不兑现的管理制度,现场清除了相关的管理条文。同时也使出了杀手锏,提出了私营企业老板就是一切的实际理论。并且警告如果再有这类事件的发生,立即开除相关人员。

散会后,留下小王谈心,小王最终道出承诺不兑现问题,费用不报销问题。加班不给工资问题,员工思出路的实情。

要点:只注重利润,没有关注利润的运营体人员的待遇;只注重个人喜好,随意承诺不兑现,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硬伤。

分析:作为经销商的老高已经不在是直接与下游客户打交道的业务操作人员,那么作为老板的承诺,员工听到后会喜出望外,并日盼兑现,如果仅以个人为主体来进行人员管理,那么势必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障碍。

结果:事件过后洁白的墙面上留连下了几处钉子的印迹。一场关机事件草草了事,老高看似胜利的背后是所有员工的更加出工不出力。

针对具体情况经销商老高在会后,以私自会唔的方式,分别对员工进行补发,但员工已找不到昔日的工作劲头,经销商老高很困惑,提出该给予的我都给了,为什么他们没有以前的激情了呢?难道非要全体更换才行吗?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6篇

1县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青阳县及周边县的城乡居民养老保经办机构进行调研,发现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内控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内控的理解存在偏差、对经办各环节缺少风险防范意识;部分单位负责人和从事业务操作人员认为加强内控工作就是加强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出现重视财务忽视业务的错误认识。二是经办规程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目前国家和省主管理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控进行规范,但是由于相关人员不够重视,导致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三是管理混乱等问题,目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部多设置参保登记、财务、征收、待遇核定等科室,对养老保险进行登记、征缴、发放以及管理等工作,但是由于经办分散,相互制约和沟通不够,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

2建议与对策

2.1强化组织机构控制。我县居保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内设综合管理股、业务股、系统信息股、基金财务股四个股室。在股室内进行人员岗位细分,财务会计与出纳分设,业务上对业务受理、复核、待遇核定分设受理,对每个业务流程结束都需要分管领导和业务主管签字,重大事项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建立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和实施信息通报制度。遵循“便民、快捷、高效”的原则,明确业务权限,科学确定工作岗位和人员,建立了业务经办和财务会计岗位责任制,业务经办人员做好参保人登记管理、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核发和系统信息经办管理人员需要共同做好养老保险待遇审核、待遇支付等工作,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业务提供的材料和会计核算的相关要求做好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编制会计报表及财务报告等工作,形成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2.2加强业务运行控制。为加强单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结合我县居保中心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另外县居保中心制定了详细的业务经办流程,参保登记、信息变更、转移接续的审批手续完备、材料齐全。县居保中心按规定为每位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录入参保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参保日期等,按规定给每位参保人账户计息,并将缴费额与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同时记入个人账户。按规定为终止缴费人员办理注销登记,结算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以发放的形式退到其城乡专用存折中。居保中心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将经办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资料留存、立卷、归档和保管,保证原始资料得到很好的保存。2.3完善和加强基金财务控制工作。我县居保中心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对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定期结息。收入户存款当月全部划入基金财政专户,月末零余额管理,每月做好基金支付表,向财政申请拨付发放资金,确保城乡居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并严格做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与基础养老金分账管理。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立卷、归档、保管。根据县居保中心实际情况建立票据管理制度,对于银行票据的取得、使用、保管等由专人负责,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有单独的保管保险箱。票据的填开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填开。票据领用须登记登记簿,写明领用人、领用时间等。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县居保中心实际,制订了《青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印章管理办法》。县居保中心的公章、财务章以及法人印鉴由专人分别保管,印章印鉴按规定的用途、范围使用,报单位负责人审批使用。印章印鉴有专门的保管设备。2.4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社保卡管理制度,做好信息系统控制。切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保卡发行和应用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社会保障卡管理、发放制度,并严格执行,使持卡人员方便使用社保卡享受养老金领取、保费缴纳、个人权益查询、银行金融服务等基本业务功能。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了计算机场地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业务信息与外部互联网实现安全隔离,互联网计算机中不保存信息。建立了信息系统和网路安全防护系统,对计算机病毒实时进行检测。对于接入专网的移动存储设备,都是先杀毒,再插入,确保计算机不被病毒感染。信息系统经办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系统用户名,系统操作后会留下经办人员姓名,明确了各个操作人员的责任。对于已经离职的经办人员,已及时的将其系统用户名申报注销。2.5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为了提高内控执行能力,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我县结合城乡居保经办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在单位内公开,由局基金监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另外县居保中心还建立稽核制度,制定稽核计划,对城乡居保的参保资格、待遇领取资格、财政补助资金到位、虚报冒领、重复领取待遇等情况重点稽查,发现的问题均已及时处理。按照有关要求县居保中心按规定定期向社会披露有关社会保险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有关业务财务信息,定期向参保人发放权益告知单或者通知参保人到村(居)等服务大厅用社保卡自主查询个人帐户情况。

作者:胡再青 单位:安徽省青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杨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级经办机构基金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0):74.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7篇

1.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意义

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国统一又相对独立于机关和企业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1.1.1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中国三千多万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障的权利,同时也关系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1.2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有利于是模式和管理,筹资与给付的统一公正,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完善,有利于尽早结束目前的二元制度并存的局面,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

2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程

2.1建国初期情况

新中国的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第一个关于退休养老方面的法规是1950年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为国家开始承担起主导职工退休养老保障事务的职责拉开了序幕,这一法规适用范围主要是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这标志着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萌芽,但还不能视为新中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随后,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1955年)等法规,基本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机关行政经费和事业单位的事业经费直接支付养老待遇费用,由国家人事部门负责综合管理。“”开始以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劳保条例》受到根本否定,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和单位保险,这成为了影响新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因素。大批具备退休退职条件的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得不到妥善处理,单位保险带来职工保险水平的差异,使得社会统筹严重受阻。

2.2改革开放以后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退职办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务院大力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的改革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在养老保险问题上将老弱病残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分开,1986年,在扩大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范围的同时,正式确立了企业、个人、国家三方共同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原则。1991年国务院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国家人事部负责,这段时间离退休养老制度过于重视公平、相对缺乏效率,资金由国家全部承担,个人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不用承担任何养老费用的支出。从1993年起,海南、上海、辽宁等地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率先实行养老保险一体化,范围包括城镇所有职工;同年12月,全国人事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要建立健全“三个制度”,即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险正式拉开了序幕,1998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负责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社会职工社会保险工作,2001年劳动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主要解决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中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接转问题,目前,中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养老制度主要根据国发[2004]42号文《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规定执行,即公务员(含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的现行养老制度仍维持不变;全部由财政供款的事业单位仍维持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真正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执行原有的离退休养老制度。

2.3未来制度改革的趋势

2.3.1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

1997年开始,国务院加快基本养老制度的统一,先后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各省政府也颁布条令规定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包括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统一确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管理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并达到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范、统一;调剂基金管理统一。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改革方向。

2.3.2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在家庭养老功能的相对弱化的前提下,建立多层次多方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推动:首先是尽快建立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逐步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与个人缴费共同负担,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所需,其次是逐步建立职员年金,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和类型,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鼓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加大养老保障。

2.3.3进行分类改革,分步实施

2.3.4缩小不同行业层次的差距

目前,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水平还处在较大的差距,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不同的行业之间的养老水平层次不一,因此,维护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解决差距过大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建立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指数以及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情况适时提高职工养老保险金,逐步缩小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2.3.5进一步创新制度设计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进程,有关系到城乡现行二元养老保障体制的发展走向,现有的制度体系依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建立既起适合事业单位特点,又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协调,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资金渠道多源化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公务员年金、事业单位职员年金、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机制等,都是需要不断的改革尝试和总结经验,创新制度来实现的。

3.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1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相当经验,基本形成了适应事业单位特点的养老保险机制,基金筹集、管理、支付、运营机制日趋完善。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制度本身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首先是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的,虽然尽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国家的政策指导笼统地要求先试点再推开,因此本身就存在方案上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各地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平衡的,政策上存在多样性和不配套性,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滞后,例如有些地区对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处理,实行统一的费率筹资,但发放办法和保险待遇却不一致,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比较尖锐。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3.1.2制度落实问题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由国家统包,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退休人员由单位管理、社会化程度低,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中有的将陆续转为企业,养老保险的相关问题涉及人员互相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问题,单位职工工龄处理,提前退休等问题,使得待遇上存在差异的延续基金分配不公平,导致各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发生冲突,使得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徘徊不前,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干脆维持现状不思改革。

3.1.3管理体制问题

养老保险属于长期储蓄和延期支付行为,金额大周期长且管理工作难度大,但是对于如何通过高效的信息管理手段和强有力的信用手段,在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在选择经营人和监督投资行为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

3.2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意识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尽管中央和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进行了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但是改革步伐慢,地区差异大,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展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认识不足,机关事业单位对养老保险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只考虑企业的受益与否,不受益就拖着不交,大大削弱基金的保障能力,造成社保基金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局面,给职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使职工退休后生活得不到保障。

3.2.2政策问题

从国外养老保险立法的发展演变来看,尽管各国在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待遇水平选择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在建立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法先行,养老保险法律已经多次修订,养老保险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法,基金管理和法律责任,适用范围,授权资格和条件,发放标准及补偿办法等规定详细,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而目前,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但是,各地出台的政策性文件还处于“决定”、“通知”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可持续性还需不断加强。

3.2.3经济问题

现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采取以支定收,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开展全额拨款和差款拨款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的地区,地方财政需要拿出相当大的一笔经费来支付,养老保险统筹,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有些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对于某些经济状况不佳事业单位,交不上或拖欠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问题比较严重,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积累少,经办机构支付压力很大,加上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社会统筹面窄基金收缴难度大,征缴率低,因此导致这些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这些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面临不少困难。

4.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我国改革面临的困难

4.1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

4.1.1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规律

西方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但是总的来说还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首先是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逐渐优厚,起到了稳定公职人员队伍、降低流失率的作用。纷纷规定公务员可以享受保障标准比其他经济活动人口更为优越的养老保险;其次是注重立法,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加拿大公务员养老保险有单独立法,智利等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公积金制,世界各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三层次的保险体系,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职员)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险资金倾向于多渠道筹集。

4.1.2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动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世界各国在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新设计,其中包括:缩小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扩大个人和市场的作用,逐步通过减少福利成本和消减福利标准,来缓解传统福利制度造成的财政压力。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退休待遇标准,提高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改变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结构,调整退休年龄使之更趋于灵活。但是,在国家的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一直呈增长态势,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就会出现相对稳定。

4.2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存在的阻力

4.3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机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把“加快机关事业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些政策的推出,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会越来越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这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挑战,加上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也提供了机遇和环境支持。

4.4关于养老保险收入的差距问题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但是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从试点到现在,虽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职工退休金的绝对值有提高,但是增长幅度赶不上在职人员的工资增幅,“职工的工资近年来增长速度比较快,导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和企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的收入差别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达到了1:2的程度,原来基本上是持平的,现在收入差距已经扩大了一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发放的,就造成了在职和退休人员的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且养老保险的收入也受到地区、行业、单位年金的影响呈现比较大的差距。

5.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途径与对策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核心部分,它是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环节和首要环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无庸置疑的。理应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模式。

5.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

5.1.1规范法律制度

养老保险法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最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涉及社会关系的范围广,包括政府、企业和全体公民,需要强有力法律机制来作为协调手段,另外养老保险属于长期储蓄和延期支付行为,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是有效的监管手段,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制化建设进程,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统一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5.1.2建立大社保体系

建立大社保体系能够提高社保基金支付能力,使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更加宽广,制度更加完备、健全,运行更加安全,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大社保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劳有所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弱有所助”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大社保体系建设将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卫生、民政、总工会及残联等部门统一归口于大社保系统,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下,政府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公共资源,将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救助、慈善救济,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失业和离退休人员特困补助,总工会管理的职工救助,残联管理的残疾人救助等职能合并,加强社会保险全覆盖工作,强化社保基金征缴和管理。

5.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

5.2.1统一单位思想

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影响大、难度高,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把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体系,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从而把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纳入法律化、正规化的管理轨道,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帮助单位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企业也要积极配合政府的改革办法,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有效性,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办法做到明细和公开,是机关单位的职工心中有数

5.2.2强化责任追溯

目前的研老保险体系中个,要加强责任的追溯,提高统筹层次,改革现有的养老保险企业管理统筹模式,打破原先那种单位与个人间的断裂关系,改变单位各自为政的状况;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定、管理层次,使权利与义务走向和谐,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和使用的监控。提高统筹层次,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保险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做到责任明确,标准公开,政策统一,上下协调,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工作的疏漏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5.2.3提供优质服务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做到公开透明,是职工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单位管理者要加强信息的管理和政策的宣传,协调社会保险部门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利益联系,使得社会保险改革渠道畅通,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应该保证单位职工的养老福利的落实,为提供办理养老保险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

老员工管理制度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全面加强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提升院民生活水平,创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体院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乐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农村敬老院实现“五型五化”,即:环境生态型、居住宾馆型、生活家庭型、饮食绿色型、娱乐健康型;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安全常态化、队伍年轻化。具体分成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2012年6月底之前打造6个示范点(贵溪市3个,余江县3个);第二阶段,在2012年12月底之前打造8个示范点(贵溪市4个,余江县2个,月湖区1个,龙虎山管委会1个);第三阶段,在2013年12月底之前完成70%的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任务;第四阶段,在2014年底之前全面完成全市所有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任务。

三、主要内容

(一)基本建设

1、敬老院具有交通便利、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的条件,院内主要建筑符合《老年建筑设计规范》,院容院貌美观清洁,生活区和生产区分设。

2、敬老院基本建设应达到以下要求,即:一片绿地、一块菜地、一片果园、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栏肉猪、一个活动室、一个沼气池、一个医务室、一支服务队伍、一个晒衣场所、一个生产工具保管室、一个集中洗浴室。

3、供养对象居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15平方米,具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居室套间内设有卫生间,地面应用防滑地砖。

4、敬老院居室内统一配置衣橱、桌子、水桶、热水瓶、鞋架、脸盆架、脸盆、床及床上用品,做到摆放一致;室外有宽敞、平坦的活动场所,有统一、规范的露天、室内晾晒衣被场所。

5、具有适合老人活动的场所,配备老人使用的康复、健身、娱乐器材。

6、敬老院餐厅应配齐供老人用餐的桌椅、餐具厨柜,厨房应配置餐具消毒设施和食品保鲜设备,以及能满足全院五保对象供餐需要的用具。

(二)组织建设

1、敬老院实行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和院长负责制。工作人员由2名纳入编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的比例不低于1∶10。院长和会计岗位纳入编制内管理,定编定岗不定人,专编专用,不得挤占。其他工作岗位为服务岗位。对院长和会计的聘用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对其他工作人员的聘用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敬老院工作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对院长的考核由县级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其他工作人员考核由乡镇民政所组织实施。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次民主测评满意率达不到60%的工作人员予以解聘。

3、敬老院实行院务民主管理制度。设立由6至10人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经敬老院全体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供养人员所占比例不少于二分之一。院务管理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4、敬老院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成立护理服务、膳食管理、生产经营、环境卫生、安全保卫、财务管理、文体活动等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可由工作人员和身体健康、有一定特长的供养对象组成,并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完成工作任务。

(三)制度建设

1、制定和悬挂、张贴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包括:财务、膳食、生产经营、文体活动、卫生、安全保卫、护理服务、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制度。

2、明确院务管理委员会等院内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具体包括院务管理委员会、护理服务组、膳食管理组、生产经营组、环境卫生组、安全保卫组、财务管理组的职责任务,并做到张榜公示。

3、明确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具体包括:院长、护理人员、医务人员、财务人员、炊事人员、会计、出纳员、保管员等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

4、实行院务公开登记制度,接受院民监督。具体要制作以下七个栏表:敬老院基本情况一览表、院务公开栏、卫生评比栏、院民一览表、工作人员值班表、文体活动安排表、每周食谱安排表等。在上述栏、表中公开的内容,应事先在记录本中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5、在走廊、楼梯口等地制作悬挂一定的敬老文化宣传标语,营造敬老氛围,彰显管理服务理念。

(四)服务护理

1、敬老院按房间大小充分考虑供养对象的性格特点,个人意愿,合理安排住房。

2、根据供养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规范要求,实行分级护理。

3、组织供养对象自愿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生产活动、文体活动。文体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举办一次。

4、实行24小时值班查房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时掌握供养对象的现状。每个房间安装呼叫系统,确保呼叫随叫随到,为院民提供及时服务。

5、建立供养对象医疗健康档案。做到每年为供养对象全面体检一次,及时掌握供养对象健康状况,做到小病不出门,有病及时医治。医务室配备常用药和急救药、简单医疗器材,有医生上门为供养对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6、敬老院老人过冬取暖安全,避暑降温有保障措施,夏有凉席、蚊帐,冬有被褥、棉衣、鞋袜及安全实用的取暖设备。

7、每天供应开水,天冷集中洗浴室供应热水给老人洗澡。

(五)财务管理

1、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管理费用列入县、乡经费保障。

2、敬老院应配备责任心强的会计和出纳各一人,做到会计、出纳分设,帐目、资金分管。

3、敬老院根据财务状况合理设置财务帐目、科目。对行政拨款、社会捐款和生产经营收入以及用于行政管理、生活用品购置、老人生活、生产经营等各项开支分别设立相应的科目,做到账目明晰,无违规使用资金情况。

4、敬老院实行院长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各项开支由经办人和证明人签字后由院长审批,大额开支经院民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乡镇分管领导审定。

5、敬老院每月向院民公布生活费开支、财务收支情况。

6、敬老院购置大额或大件物品应邀请院民代表到场或参与购置,接受院民直接监督。

(六)膳食管理

1、敬老院根据就餐人数多少聘用具有一定烹调技能的炊事人员,必要时动员身体状况好的院民帮厨、主厨,并给予适当报酬。

2、敬老院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要求操作,做到整洁、卫生,严防食物中毒。

3、注重膳食营养,合理安排食谱。供养人员实行分餐制,坚持荤素搭配,每天有食谱,每周食谱不重复,三餐搭配合理。

4、开展为供养对象送温暖、送欢乐活动,努力营造和睦的大家庭气氛。做到老人过生日安排生日餐,老人生病安排病号餐,老人来客安排工作餐,法定节日和传统节日安排老人加餐。对行动不便的供养人员要送饭到床前;自食有困难者,服务人员要亲自喂食。

5、发挥膳食管理小组的作用。加强对膳食物资的采购监督,按月公示膳食物资采购数量、价格等情况;征求院民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对食谱安排进行调整。

(七)环境卫生

1、合理划分敬老院生活区、生产区、活动区(娱乐、康复)等区域。生活区平坦宽敞,干净整洁,无异味、无垃圾、无蚊蝇;生产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院内或院外,不影响院民的日常生活。活动区有供在院老人健身、娱乐的基本设施。

2、敬老院绿化面积达到30%以上。

3、加强对五保供养对象的卫生知识教育,安排供养对象定期洗澡、理发、及时清洗更换衣服、被褥罩单,并保证室内外清洁卫生。做到室内桌面、床面、地面、门窗及墙壁无积灰,物品摆放统一有序,室内空气无异味;室外杂物堆放整齐,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4、厨房、饭厅分设,配有纱窗、门帘和食品罩,做到室内无蚊蝇、无老鼠,墙壁无灰尘、无油污。生熟食品分柜存放,并分墩、分刀切割。不食用腐烂变质食物,严防食物中毒。供养人员的餐具要专用,餐餐消毒,传染病人的餐具要隔离存放。

5、敬老院公厕每天打扫、冲洗、消毒,保持地面无垃圾、无粪便。

6、每月进行一次卫生评比活动,对优胜者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八)生产经营

1、敬老院生产经营用地(含山林水面)原则上不少于10亩。

2、敬老院组织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生产经营项目。

3、院办经济年纯收入达到院民人均500元以上。

4、敬老院院民参加生产经营活动,适当付给劳动报酬。

5、敬老院建立生产经营会计专帐,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成本核算。生产自已消费的产品按略低于市场价格折算收入并记入帐目。

6、敬老院生产经营情况接受院民监督,定期向院民进行公示。

7、敬老院生产经营收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⑴补充院民生活费用;⑵再生产的投入;⑶补助工作人员工资;⑷补充敬老院工作经费;⑸对先进个人进行奖励。

(九)安全管理

1、对供养人员住房和用具要定期进行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配备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2、工作人员经常向供养人员进行防火、防烫、防盗、防触电、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居住房间里无明火或火笼取暖。

3、对剧毒药品、农药等危险物品实行了专库(柜)存放,专人负责。

4、对久病不愈、思想波动、情绪反常的供养人员,要耐心开导,精心护理,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事故和非正常死亡;对行动不便的供养人员,在散步、就餐、上厕所时,要有人搀扶,严防发生意外。

5、院民应悬挂身份胸牌,胸牌上标明本人姓名、联系电话、所在敬老院名称和其它适当的提示。原则上供养人员不得单独外出,确需外出的,须院方安排专人或其亲属陪同,且要做好记录。

6、民政所与敬老院签订预防事故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对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民政所与敬老院应制定相关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业务股(室)要具体抓。各地要把此项工作纳入民政年初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适时组织召开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动员会,制定工作推进计划表,细化工作要求,落实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各项措施。充分运用调度会、推进会、现场会等多种方式,推动当地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