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7:49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1篇

为了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质控科在采供血各环节中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控制细菌污染,为此,笔者对30名医护人员手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我站采血护士及检验人员各15名进行手部细菌菌落数检测,把这30名人员分成A和B两组,A组为采血护士,B组为检验人员,分别在消毒前和消毒后用消毒毛巾和碘伏擦手采样检测。

1.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5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cm2计算。

1.3检测方法将采样管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洗管吸取1.0 ml待检样品,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内,置(35±2)℃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公式如下:

细菌总数(cfu/cm2)=

1.4结果判定检测结果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4.1规定,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手部细菌总数≤5 c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结果

结果见表1、2。

3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采血护士、检验人员消毒手前、后细菌菌落数有明显差别(P<0.05),见表1。可见,经手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采供血工作中,采血护士保持手的卫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Ⅰ、Ⅱ类人员在采血时手部菌落数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手的卫生标准≤5 cfu/cm2。

在消毒后经检测菌落数明显减少,但是还存在一定量的细菌,如果采血护士和检验人员不消毒手就在献血者肘部触摸血管,极易传播细菌,因此在保证从血管到血管的输血链条中,最大限度减少细菌污染导致的严重或致命的后果,采血护士应消毒完双手后再去采血。检验人员在为献血者从静脉抽取血样之前,一定要清洗好双手,从表2中看出用消毒毛巾擦手和用5000 g/L碘伏擦手有明显的消毒效果,两者之间差别不是很大。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2篇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科在临床化验检查和做细菌培养协助诊断、治疗时一项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若操作者采血技术欠佳或操作方法不正确,都会给患儿增加痛苦,延误诊断治疗,以及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笔者观察了2008年1至12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NICU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1 000例新生儿,分析了穿刺失败的原因,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至12月在NICU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1 000例,其中高胆红素血症600例,红细胞增多症100例,早产儿300例。

1.2 方法 常规备齐采血物品,将患儿喂饱奶,在安静状态下置于操作台上,仰卧位,定好穿刺部位,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动脉内侧0.5 cm处。也可用摸窝法即在腹股沟处有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将患儿臀部垫高(穿刺侧)展平腹股沟,将大腿外展,一人协助按压,一人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选取股动脉搏动内侧0.5 cm处垂直进针。进入针长的2/3(肥胖儿针头全进去,早产儿进1/3),后边提拉边抽吸见回血后抽吸至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 min以上,即不出血为止,协作者还要注意患儿保暖及面色、呼吸情况。

2 讨论

因为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常用的采血手段,但由于在NICU无家属陪住,护士操作时无心理负担,故操作技术的提高对NICU的护士不会产生多大动力;因NICU患者多,护士少,在两名护士当班时,需要进行股静脉穿刺操作,另一名护士忙于其他工作,无人协作;体位安置不妥及患儿本身原因:如股静脉过于深或浅,本身疾病影响;哭闹厉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穿刺不能一次成功,如标本所需血量不够,位置没有完全扎对,抽血不顺时,造成标本溶血,影响检验结果,一人操作时患儿哭闹厉害导致针头脱出,按压不及时造成腹股沟血肿。

2.1 患儿体位摆放不当引起的穿刺失败

2.1.1 原因 操作时,未将患儿放置于合适的操作台上,如辐射台上。护士有时为了方便,担心暖箱里的早产儿搬来搬去不利于病情,于是直接在暖箱里操作。患儿由于病情或饥饿哭闹很厉害,没有安抚好,不配合。

2.1.2 护理对策 将患儿放置到一个舒适及便于操作的操作台上,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从蓝光箱里抱出注意保暖及吃饱奶,处于安静状态,早产儿从暖箱里抱出,同样注意保暖,吸氧和输液的患儿保证各种管路通畅,摆好体位,找准穿刺部位,开始操作。

2.2 采血技术欠佳导致的失败

2.2.1 原因 有刚进院不久的护士,操作不熟练,穿刺定位不准确;护士或因工作繁忙导致的身体疲劳;或与同事、家庭关系不融洽,心情烦躁等原因,造成穿刺失败。

2.2.2 护理对策 新进院的护士需要有资历的、经验丰富的护师以上的老师带教,详细讲解股静脉穿刺时注意事项,进针解剖位置及穿刺后的护理。因护士工作本身就繁琐,护士长安排好值班,让护士能有充分休息时间,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至于与同事、家庭上的矛盾要调整好心态,不能把私人情绪带到工作中。

2.3 操作方法不对导致失败

2.3.1 原因 有些老护士不善于总结经验,不去看书,对股静脉的位置模棱两可,凭着自己一点浅显的经验,这样对于早产儿(位置浅)红细胞增多症的患儿(血液黏稠)容易穿刺失败。

2.3.2 护理对策 护士长经常组织护士们学习专科业务知识,将一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的东西传承下来。鼓励专科业务知识丰富及操作能力强的护士,使她们有信心把自己的经验及知识传授给其他护士姐妹们。

2.4 责任心不强

2.4.1 原因 无家属陪住,没有心理压力,掉以轻心,报着一针穿不出再穿一针的想法,反正没人看到,这样也容易穿刺失败。

2.4.2 护理对策 强调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责任心,像对自己的孩子对待这些患儿。

2.5 一人操作时

2.5.1 原因 人手少,护士忙于其他工作,一人操作时,无法按压患儿。

2.5.2 护理对策 另一护士放下手中能放下的活协助操作,必要时增加护士。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献血者;献血后;皮下瘀血;献血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

1998年以来,我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对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在自愿献血的前提下,开展无偿献血。在我站的大力宣传下,无偿献血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但是,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皮下瘀血反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2010年我站采取了系统地预防及护理方法,使皮下瘀血反映明显减少,并对出现皮下瘀血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对症处理,使他们迅速恢复正常,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1 统计对象及统计结果、分析方法和应对办法

1.1 统计对象及统计结果2010年我市共有43373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因采取科学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方法,全年仅有127例献血者出现皮下瘀血反应,约占总献血人数的0.29%。较之2009年明显减少了0.5%(2009年全年总献血人数42768人次, 献血后出现皮下瘀血反应者为339例, 约占总献血人数的0.79%)。

1.2 分析方法经过对上述两年无偿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出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预防及护理方法不当造成的。

1.3 应对办法在整个采集血液过程中,除严格按照血站操作规程操作外,我站要求采血护士要认真总结采血经验,不断提高采血技术,并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和经验交流活动,总结出一整套皮下瘀血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皮下瘀血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使个别献血后出现皮下瘀血反应者,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恢复正常。

2造成献血后皮下瘀血反映的原因

2.1 采血护士技术不精,对皮肤进针和血管进针掌握不好,导致穿刺不顺利,由于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及周围组织,加上止血带的长时间压迫,局部血管内压增高,血液很快渗入皮下,导致皮下淤血。

2.2 献血者肘部静脉不够暴露充盈,给采血护士顺利进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常见于肥胖者或部分年龄长者,由于肘部静脉血管不明显,静脉硬化等原因,进针时容易造成刺破血管,导致皮下淤血。

2.3 针眼按压方法不正确,采血护士忙中疏于指导、提醒献血者正确的按压方法,献血者往往用棉球压迫止血时边揉边压,使血管针眼处不断被凝血因子黏合住,又不断被揉开,导致皮下淤血。

3 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的外在表现与主要体征

3.1 外在表现:献血者献血后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痛,青紫肿胀、肢体活动受限。

3.2 主要体征:在献血者献血部位皮肤表面可见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大面积皮下淤血,呈红、紫黑色,皮温略高,压痛明显,个别伴有焦虑、恐惧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心跳加速。

4 献血后皮下瘀血反映的预防和护理

4.1 对献血环境的要求 笔者在这里阐述的主要是指无菌环境,进行献血屋(车)的合理布局,划分出统一的污染区、操作区、清洁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专门放置。各种物品要摆放规范整齐,确保献血屋(车)环境整洁、安全、舒适。因为不洁、杂乱、无序的现场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献血者的心理,也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危及献血者安全。严格执行卫生质量标准【1】定期对流动献血屋(车)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手指≤5cfu/;物体表面≤5cfu/;环境空气≤200cfu/;使用中皮肤消毒溶液≤100cfu/ml;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对不达标的找出原因,填写站内感染报告单,采取措施限定时间改进,并再次监测。

4.2 对心理护理的要求 首先,要向献血者做好解释工作,对首次献血者,用温和的语气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或让献过血的献血者现身说教,防止因过度紧张引起的肌肉僵硬、血管收缩,造成进针不顺利。

4.3 对采血护士操作技能的要求 对采血护士要经常性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和经验交流活动,认真总结采血经验,不断提高采血技术,尽可能使一针成功率达到100%。

4.3.1 严格执行采血技术规程。采血时,要严格筛选血管,选择好穿刺点后,对太细、太深不易看到或摸到的血管不要轻易采血,必要时做好两肘部血管对比。要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旋转消毒两遍,面积不小于10×10。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时要准确果断,避免打开针帽的针头在空气中曝露时间过长。

4.3.2练就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静脉穿刺时,一要充分暴露静脉,充分暴露静脉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4.4 对献血者按压的要求 静脉穿刺完毕拔针后,采血护士应做到“三个叮嘱”:一要叮嘱献血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同等的压力,以皮肤进针点为中心,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按压针眼时间在5min以上;二要叮嘱献血者在按压的同时,抬高献血侧前臂,使献血者献血侧前臂自然弯曲,并高于穿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因静脉抽血引起的不适.

总之,预防和护理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是一个系统工

程,2010年以来,我站坚持“制度领先、全员参与、过细把关”十二字要诀,制订了一整套系统的献血后皮下瘀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同时,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要求医护人员对待服务对象不要怕麻烦,要不厌其烦地告知和叮嘱.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 护士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原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281

笔者认为影响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在于自身因素和患者方面因素。

自身因素

静脉穿刺熟练程度及经验方面比较:正所谓熟能生巧,高年资的护士在长期护理工作实践中,经验不断累积,对血管的充盈度、深浅、位置及走向多能准确估计。手指触觉特别灵敏,所以操作时能一针见血。而年轻护士阅历少,缺乏经验。比如选择静脉时多局限于一处。对于不同类型病人的血管缺乏判断,手上感觉差,穿刺时的落空感低于高年资护士。

进针速度:高年资护士能对不同的血管采取不同速度进针,而低年资的护士多数不能区别对待,进针速度偏快,有时还未见到回血,针尖已刺穿血管下壁,退针时才见到回血,导致穿刺失败。

进针角度:高年资护士较粗直的静脉30°~40°进针,细小的静脉15°~30°进针,小儿头皮静脉进针以10°~20°从静脉旁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放平沿静脉走向缓慢进针。低年资护士多以课本上为准,采用30°~40°进针。导致穿刺失败。

因此,作为低年资的护士应多学、多练,不断磨炼自己。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各种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和不同疾病的患者静脉特点,因人而异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身体素质:多数医院低年资护士夜班次数比高年资护士频繁,而且低年资护士自以为年轻精力充沛,社会活动频繁,不注意休息,睡眠不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穿刺成功率降低;而高年资护士在长期的工作中摸清了自己的工作性质,多注意保证睡眠。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5篇

1.1系列卡的使用方法

①紧急联系卡,存于抢救车内,内容包括紧急会诊科室、输血科、药房以及相应负责人电话号码。因为内容精简醒目,在手术间发生紧急情况时,巡回护士只需要在抢救车旁即可快捷查询需要会诊科室的电话号码,而不用在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簿里翻找相关科室电话或者科室负责人电话。如果科室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就直接拨打科室负责人电话,要求手术室紧急会诊。时间就是生命,科间联系通畅,为急救成功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

②采血提示卡,存放于采血试管存放处,内容是院检验科采集各类血标本的具体要求,正确采血应使用哪类试管、采血量等。在手术病员需要紧急采集血标本时,特别是进行专科性质较强的采血时,手术室护士可以很快查询到具体要求,做到“稳、准、轻、快”的正确采集,减少采集血标本错误。

③标本固定流程卡,张贴于标本固定处,使用简明的箭头图,指示出“查对,登记,加固定液,封口,再查对,上锁”,有效提醒护士按流程查对、操作。

④消毒液配制卡,在需要使用消毒液的位置张贴配制卡,内容为浓度、配制比例、容器上均张贴刻度表。如用含氯制剂浸泡使用过的止血带,通过浸泡桶桶盖上张贴的配制卡,操作人员就可以很容易配制所需要浓度的消毒液。在各种消毒液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准确浓度的消毒消毒液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⑤术前访视卡,有正反两面,正面内容为温馨关怀语、病员信息(科别、姓名、拟施手术方式及时间、过敏史、手术史、术前检查完备)、术前后注意事项,反面内容为优质服务承诺、手术组信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姓名)。巡回护士在术前1d到病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妥后,根据提示向手术患者讲解,并将卡片留于床旁。病员能较为全面掌握手术信息,并逐条遵照执行。同时也加强了护患沟通,减轻了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了手术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手术患者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⑥医师喜好卡,制作了各专科主刀医师的喜好卡片,以提示手术室护士针对不同医生的手术习惯采取专科化的配合。在这张卡片上,该医师以前的习惯会罗列于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在这张卡片上也会有所显示,护士遇术中突发事件也可以从容处理。通过手术医生喜好卡的应用,护士在配合手术时更加精准,避免了手术中的等待和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使配合工作更加顺利。

1.2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百分率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系列提示卡前后,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科室每月抽查10份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表,以了解医师(包括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显示,实施后组医师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方面,实施前组发生不良事件25例,发生率为36%;实施后组发生13例,发生率为14%。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应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手术室护理服务不同于其他护理单元,包括手术医师、患者和家属几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所以手术室护理服务范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患者,每个环节都关系着的手术成败。流程是科学管理的核心概念,系列提示卡就是进一步优化流程,以流程为导向而制作应用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全程服务理念,系列提示卡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工作环节的细化,体现了对操作者的高度关爱,有了被关爱的操作者才会有更被关爱的服务对象,才会真切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系列提示卡的应用体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稳、准、快”特点,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是医院评审检查的必备资料,但是应将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而不是置于文件夹或者资料盒内,当应对检查或者出现问题时才搬出文件夹加紧学习培训。系列提示卡是实践操作与规范资料相结合的最佳表现。护士应该在工作中记忆并掌握很多知识点,但是如在实践工作中再给出确定的提示指导,会减少护士工作中的不确定、疏忽或失误,保证操作的准确性、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同时,正确的提示指导,也是对应知应会的专科知识的不断强化掌握。

4总结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6篇

1 耐心的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就诊者对抽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会出现血管反射性收缩变曲,管腔变细,管壁变硬,不利于针头顺利进入血管。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解释,主动与患者沟通,要采取尊敬和真诚的态度与之交流,尽最大努力避免患者引起负面情绪。

2 舒适的环境

舒适、整洁的环境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主动配合治疗。采血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消毒,按时开窗通风,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及恒温保暖工作,做到整洁、舒适,护理人员面带笑容,态度和蔼迎接每一位就诊的患者。

3 选择合适的血管

抽血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 合理选择血管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长期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血管受到破坏和硬化;还有生理老化的特征,如血管迂曲、瘪陷,使可供穿刺的血管减少。肥胖患者的血管弹性好,深而不滑但不易触摸。小儿患者采血不易配合。采血时根据不同的患者应选择合适部位血管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4 促进血管充盈法

扎止血带后嘱患者握拳可增加血管的充盈度,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也能使血管更充盈。临床研究发现扎止血带20~50s为最佳时间。天气寒冷使血管挛缩,血液循环缓慢,可采用热水袋暖手,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的充盈度,静脉穿刺时,操作者以左手拇指轻压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针头直刺血管,减少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病痛。

5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45°~50°角,针头与皮肤接触点面积相对减少,进针压强大,则速度快,疼痛轻。针头进入皮肤后,角度要立即放小,才能避免刺穿对侧管壁,见回血再稍向前水平推进,连接负压采血管抽血。

6 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

拔针时动作要轻柔,并顺着进针的角度和方向逆向拔针,采用正确的按压法。我们在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采用逐步按压法,按压针眼3min既可缩短按压时间又能有效减少淤血发生率。具体方法:抽血后保持伸手姿势,拔针后护士立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第1min按压力度中等,第2min稍减轻力度,第3min采用轻度按压。护士应亲自进行穿刺后的按压工作,避免交于患者或陪护,这样可减少针眼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

7 重在提高操作技能

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场竞争和人们对健康日益增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基础操作技能,使静脉抽血一次成功率达98%,同时要认真体会和总结操作手法,进一步掌握无痛拔针和正确按压止血的方法。

8 保护好血管

保护好血管,减少局部淤血,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保护患者的皮肤完整性。若发生意外时,患者有良好的静脉系统,将会为抢救赢得时间。因此,保护好血管,是护患共同的行为。门诊患者从思想上比较忽视对血管的保护。临床观察>2cm的皮下淤血,完全吸收需5~10d,不仅给下次穿刺增加了难度,也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提前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完整性。

9 加强门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

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普及,健康教育在病区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护士和患者所接受,这对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与护士接触时间短,加之护士缺乏主动教育的意识,所以,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仍存在不足。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最多,护士应主动担负健康教育的责任,重视收尾工作。拔针时,边操作边向患者讲解拔针后的正确按压时间、按压方法、穿刺点不宜揉搓,按压结束后不宜立即负重,以免造成淤血。我们要在有效时间内,做好对每1例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真正让患者满意放心。

参考文献:

[1] 徐润芳,宋桂玲,张洛灵.上颌窦穿刺中晕厥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45-45.

[2] 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57.

[3] Foster L,Wallis M,Paterson B,et al.A descriptive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pediatric unit in one Australian hospital[J].J Infus Nurs,2002,25(3):159-160.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 静脉;血样采集;止血技术;对比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一般由夜班护士在早晨患者空腹时采集,而此时护士工作较多,采血后往往是告知患者如何按压后就离去,常常出现拔针后针眼出血、血肿、皮下淤血等现象[1]。如何杜绝此种情况发生,保证采血后穿刺处血管不受损伤,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对患者采血结束后,分别采用大鱼际按压法、拇指握压法和三指按压法三种不同方法对穿刺点止血情况进行了实验观察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30例均为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年龄在18~85岁,其中女405例,男425例。所有接受观察的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和使用抗凝药物治疗。

1.2 观察对象 ①意识清醒,能正确表达、配合,无血液系统疾病;②采血处为肘窝处静脉;③采血用物为一次性采血抽真空试管和7号针头。

1.3 方法 采血结束时,在拔针之前护士先给患者示范选择针眼的按压方法,大鱼际按压法:用对侧手大鱼际按压针眼上方皮肤;拇指握压法:用拇指指腹沿静脉走向压在穿刺处,其余四指握在肘关节上;三指按压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压在穿刺处。采血后用消毒小方纱压在穿刺处,之后由患者按示范动作自己按压针眼处3~5 min。为了使针眼部位穿刺静脉血液的通畅回流,要求患者在握压或按压针眼时使用中等程度的力量,不要屈曲肘关节,嘱患者在床上躺着休息5~10 min,护士在交班前观察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的感受。

2 结果

三种指压止血情况比较:大鱼际按压法出血、血肿及淤血总发生例数比三指按压法及拇指握压法明显减少(P

3 讨论

3.1 止血误区 我们常见的止血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按压部位不准确,拔针后往往只压住了皮肤上的穿刺点,而漏掉了血管穿刺点,造成皮下持续出血或者是三指按压的力度分散;②指导患者按压力度不够,未达到有效止血;③按压时间不够。护士因工作繁忙在采血完成后往往只交待患者按压时间,而没有进行观察,导致不能有效止血,引起出血、血肿、皮下淤血。

3.2 出血、淤血不良后果 血肿和淤血刺激局部组织、神经引起局部疼痛不适,给患者造成了躯体上的痛苦,并且带来恐慌。皮下血肿和淤血斑需要长时间的吸收、消散,给患者在视觉感观上造成刺激,给护理工作也带来不良的影响。

3.3 止血技巧 ①大鱼际按压法:用大鱼际按压针眼及上方皮肤,其四指握在肘关节处。大鱼际按压法局部发生出血、血肿、瘀血并发症的总例数最少,是肘静脉采血时的首选方法;②拇指握压法:拔针后用健侧拇指压迫针眼,其他手指置于肘关节外侧面(鹰嘴侧)形成握压样式,其优点是拇指面积呈椭圆形,拇指压迫时手指手臂不悬空(呈抓握压迫式),握压力度容易控制又不易疲劳,这样,就更好地控制和杜绝采血后出血、淤血和血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局部并发症发生总例数少于三指按压法,也可作为肘静脉采血时选用;③三指按压止血法:在采用三指按压时要特别注意指导患者三指间的按压力度,以减少针眼出血、淤血、血肿的发生。

3.4 按压方法的改进 肘窝处静脉采血拔针后,患者前臂伸展状态下按压止血,由于肘部在抽血和止血时始终不活动,因而2个穿刺点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止血效果好。传统的方法是叫患者屈曲肘部用棉签按压3~5 min,但此法非但不能增强止血效果,反而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止血效果,因为曲肘时皮肤和静脉2个穿刺点的位置都可发生改变,按压点往往随着皮肤移动而远离静脉穿刺点,静脉穿刺点因未能有效受压,故易发生皮下渗血[2]。

根据止血误区和止血技巧的几种情况,掌握好正确的静脉按压止血方法非常重要。我们建议选用大鱼际按压法或拇指握压法,能有效降低和预防采血点出血、淤血、血肿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采血护士工作总结第8篇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开原 112300

[摘要] 目的 了解精神科夜班护士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分析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113人为调查组,另以随机抽取的医院内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113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做了一次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结果 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焦虑程度更高,患高血压病的几率亦更高。结论 精神科夜班护士压力较大,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精神科夜班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从而积极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

关键词 ] 精神科夜班护士;高血压;相关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26-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ypertension disease suffering from psychiatric night nurse

XIU Chunmei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Liaoning 11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bability psychiatric night shift nurses suffering from hypertension,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To engage in a spirit of night nursing nurse 113 man-made investigation group, the other based on a random sample of hospital staff engaged in the other 113 as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made a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hypertension HAMA (Hamilton anxiety scale) assessment. Resul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ight nursing mental nurse anxiety degree is higher,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is higher. Conclusion Psychiatric night nurse pressure, should tak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help psychiatric night nurse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 as to a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ypertension.

[Key words] Psychiatric night nurse; Hypertension; Correlative factor; Intervention study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国外比国内高,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变化,其发病率也呈上升势头。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因此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013年6月为了了解我院员工患高血压病情况,对我院226名员工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夜班护士患高血压病明显高于其他员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113人设为调查组,男性32人,女性81人,年龄21~55岁;另以随机抽取的医院内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113人设为对照组,男性45人,女性68人,年龄20~57岁。

1.2 方法

让每个接受检查的对象均填写统一的调查表,测在岗时血压。血压计为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生产的XJ300/40-1台式血压计,测量部位均选择右侧上肢,由专人统一测量。同时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每位受检者进行测评。

1.3 诊断标准

严格按照2012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类进行诊断。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经过两次不同日血压测量,每次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并经过一定时期观察,达到诊断标准,方可诊断为高血压。

2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血压分布情况

按照2012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类标准,对两组受检者测得的血压进行分类:调查组患病人数为21人,而对照组患病人数为11人。详见表1。

2.2两组受检者高血压患者病率比较

对两组受检者患高血压病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组总的患病率为18.58%;对照组总的患病率为9.73%。详见表2。2.3两组受检者HAMA评分比较

对两组受检者分别进行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1],调查组肯定有焦虑的人数为34人,占总数的30.09%;而对照组肯定有焦虑的人数为9人,占总数的7.96%。详见表3。

3分析相关因素

3.1引起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等不良因素情绪等原因

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主要依靠精神科护理人员日夜进行守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详细的临床参考信息。但由于精神科具有特殊性质,病房多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患者无家属陪护。故与普通综合性医院相比,精神科医院护士不仅要担负着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还要承担琐碎且繁重的生活护理。精神科护士压力大,风险也大, “担心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士工作没有被承认”“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等排在了工作压力源的单项得分前10项。例如:绝大多数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失去了正确的认识与判断能力,故而出现了拒绝服药和(或)其他治疗的行为;有的患者对自身躯体不适无法正确描述,且时常受幻觉和妄想的支配发生自杀、自伤、伤人、逃跑、毁物等行为,导致护士的心理状态始终高度紧张,既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精神科护士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3.2来自主官部门及家属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以及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投诉案件呈现上升趋势。有的患者精神症状较重,行为出现异常,常危及患者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在工作中,常根据需要对患者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例如保护性约束、进行强迫性的治疗和护理,但是由于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不够,不理解精神专科正常的护理行为,进而引起投诉和纠纷,致使护士在工作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医院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作为纪律约束护理人员,把“服务无止境、病人无过错”作为调整护患关系的依据。主管部门对精神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的理解与支持不够,以及部分家属的过分挑剔,导致精神科护士感受到来自这些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3.3工作强度的压力

“常倒班”“四班制”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节律,“工资以及福利待遇偏低” “护士晋升的机会很少”也排在了工作压力源的前10位。据统计,薪水的高低、职业的前景和工作的自主性,对职工工作满意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长久以来,精神科护士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认为精神科护士整天和“疯子”打交道,无价值可言。因此医生职业高于护士职业的看法普遍存在,护士的辛苦工作得不到患者、家属及社会的理解与尊重,以至护士自我实现感得不到满足,产生了悲观和失望的心理,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力。

4讨论

由于精神科夜班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紧张状态,致使他们患高血压的几率大大增加,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精神科夜班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病的几率。

4.1 培养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

及时对每个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指导,提高护士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同时广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工具进行宣传,也可选择在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0日)到市人民广场开展精神疾病知识宣传与咨询活动,尽量让更多的人理解和重视精神卫生职业。

4.2加强精神科继续教育学习

对每名护士进行岗位轮换,让他们充分的理解各科室精神科护理工作。在轮岗过程中,护士可以学习到每个科室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增加自己护理知识。同时不断进行职业教育,塑造良好的职业心态,使精神科护士真正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每年为精神科护士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为她们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调动精神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4.3组织建立回访制度

制定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组织开展精神科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座谈会,以便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护士还要进行换位思考,认真听取家属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立即进行改进,尽量减少护患纠纷。争取患者和家属对护士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

4.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及警惕性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各科室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进行职责分工,严格要求并指导护理人员按规定巡视病房,这是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杜绝意外事故的关键。另外认真评估每位住院患者存在那些不安全因素,制订风险管理预案,针对每项不安全因素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护理人员之间要加强合作,既要保护好患者的安全,也要尽量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4.5做好自我调整

护士在上夜班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下班后或休息日可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外出旅游、参加聚会、听音乐、放风筝等,使自己紧张、烦躁的心情得到释放,这样精神科护理人员就会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夜班的工作中去[2]。

4.6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要求每位护士认真学习新出版的<<精神卫生法>>,掌握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对自己的护理行为可能会产生的法律关系和后果要有预见性。严格按法律标准从事本职工作,自觉执行医院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