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4:25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1篇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分方向

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已有几年的历史,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汽车产业的兴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作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兴起的新兴专业,目前在国内已有323所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每年的毕业生逾3万人。在2004年国家六部委所圈定的6个紧缺专业中,汽车类专业中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成为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

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跨越经济管理和汽车两大门类的交叉学科,专业领域涉及汽车技术和市场营销,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涵盖了工程技术和社会人文两个方面,是从技能到心智的全方位要求。从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来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面向汽车销售与汽车售后服务接待的岗位群,涉及到汽车市场开发与拓展,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消费信贷、二手车评估与营销及汽车维修接待等相关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集中于汽车市场调查,汽车营销策划,汽车销售技巧,汽车维修接待服务。以上4项构成了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能力,而相关拓展能力又涉及到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鉴定与评估,汽车消费信贷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涉及多领域、要求高技能、但学生就业方向不是太明确的这样一个专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了目前大部分开设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学生毕业没有具体就业指向;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课程设置汽运化,硬生生加上营销与服务的课程或者说是侧重技术服务,附带学习营销,从而忽视了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而且目前高职高专的学制事实上也无法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既把技术学精又把营销学好,更何况目前用人单位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分布在汽车销售顾问和汽车服务顾问两个岗位,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两个岗位。因此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为汽车后市场培养销售顾问、服务顾问,同时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与心智基础。

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2005年申办成功,200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6届,2009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目前毕业生90%以上在汽车销售或服务企业从事销售顾问或服务顾问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公司的骨干。

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我们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进程表,经历了数次修改,日臻完善。通过和湖南九城投资集团等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在今年更是率先在全国首先提出了分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做法在第五个学期实行分销售顾问和服务顾问两个方向教学,学生根据自身就业取向和性格特点,自主选择学习方向。根据两个方向对应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在第一至第四个学期两个方向开设的课程完全一样,如《汽车配置名词解析(含汽车构造)》,《有效沟通》、《谈判与推销技巧》、《礼仪》、《汽车保险与理赔》等这些都是这两个方向共同的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但第五个学期分方向后课程就完全不一样了。汽车销售方向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是汽车营销,根据这一要求开设了《汽车营销实务》、《常见乘用车介绍》、《汽车营销策划》等核心课程;汽车服务方向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是汽车服务,根据这一要求开设了《汽车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护与检测》等核心课程。

通过分方向这种明确就业指向的针对性教学,我们预想我们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能更好的掌握岗位核心技能,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岗位的要求,在企业能更快的立足,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反思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五步教学法;7S管理模式

教育部2006年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工学结合是建立在校企密切合作的基础之上,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最好途径就是采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文化,实现培养和使用对接。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构建了“五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汽车后市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五”之涵义

“五”即按照“确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人才培养结果”五个步骤来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学校与企业、行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与社会结合”,达到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图1)。

1.确定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培养社会人、职业人、岗位人(如图2)。

2.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辐射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三级平台课程体系,即通识能力平台、专业能力平台、专业技能平台。在每一个平台内部,由若干课程或技能模块科学组合而成。三级平台结构如图3。

3.创建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课程体系,拟采用“222”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第二学期完成通识能力平台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二、第三学期完成专业能力平台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五、第六学期完成专业技能平台教学,进行专业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如图4)。

4.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对接,如图5所示。

5.评价人才培养结果

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校内督导评教、校外专家评教、社会评教(如图6)。

二、“七”之涵义

“七”即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按照“7S”模式进行管理。作为职业学校,如何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学校究竟要向社会输送什么的人才?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一些品牌汽车4S店都采用7S管理模式,为了让毕业生能更快适应企业的环境,所以必需把企业的管理模式引进学校。

2010年我们开始接触“7S”管理模式,我们看重的是它不仅仅能改善教学环境,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是学校教学的重点,但不是全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有自控能力,才是一个高素质学生需要具备的,这也是学校给予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

7S起源于日本,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办法。所谓7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这些词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称之为7S。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3篇

关键词:专业服务产业;顶岗实习;校企互融;创新;对接;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48-03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加快建设,尤其是部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和纵深推进,为滁州乃至安徽省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和《安徽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滁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前化工产业已经成为滁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滁州市面临的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化工人才的强大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愈发凸显。因此,提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地理环境、舆论环境,同时也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内部基础和较为突出的优势。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利用较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与周边化工企业密切关系、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理念

提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要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1]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其设计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要区别于普通高校,符合自身的职业特点,走自己的路子,探索自己的方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顶级人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通过广泛调研滁州市化工产业发展对化工人才的需求,将化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背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化与整合、课程体系的重置等深入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现专业与职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2]。

在学院“开放办学、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特点,设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3],创建了“09金达石油班”、“12跨越(生物)化学品班”等多个企业冠名班,采取订单培养的模式,校企合作双育人。近几年来,随着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原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行业、企业进一步深入合作,共同创建了适应“工学结合”要求和“双证融入,顶岗实习”[4]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以大中型企业集中实习为主,部分少量分散”的顶岗实习形式,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与企业共同协商顶岗实习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共同创建工学结合的管理体系,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面对面,手帮手”的指导,使企业真正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建立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密切合作长效机制,同时企业也可从优秀毕业生中挑选满意的人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从而实现实训、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的全面系统化,实现校企双方的纵深层次合作和互利双赢,深化“校企互融”[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全面对接[6]。

二、突出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滁州金达石油有限公司、滁州安邦聚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滁州金禾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不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商讨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出人才合作共育的建议;审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化工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共建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安排实践教学,负责“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校企双方共建互兼互聘机制,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共同修订实习实训教学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了教师与师傅的对接[2],健全与完善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职能,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学院还制定了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出台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构建了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深入到企业中去。同时作为教师业务工作范畴的一部分和年度绩效考核的必需条件,规定专业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一定时限。专业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能够更好地了解化工职业岗位(群)的技术要求和用人标准,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流程,学习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同时转化并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2],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已建成了由化工基础技能实训中心、分析检测实训中心、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中心、化工自动化实训中心、化工仿真实训中心和化工生产性模拟实训中心等组成的多功能“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成为了集教学、实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科研等为一体的开放性应用化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强化了实践育人,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一)职业技能培训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继续教育学院为平台,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7],组建了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面向企业员工、城市劳动力和中高职学生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培训团队,借助学院强大的职业教育优势,规划技能培训项目,开展培训教学工作,进行面向社会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仅滁州市区而言,每年参加此类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已达数千人次。

(二)职业技能鉴定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基础,与滁州金达石油有限公司、滁州安邦聚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滁州金禾化工有限公司及滁州周边等多家化工企业合作,依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加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软、硬件资源条件建设,为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群)领域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对在校期间已接受过职前教育的中高职学生和已进行过职前技能培训的企业员工、城市劳动力而言,通过技能培训后的进一步技能鉴定,提高了其职业综合素质,提升了其就业能力,保证了其就业质量,增强了其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2]。

(三)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生化实训中心为依托,通过已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利用其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主动为滁州市及周边化工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研究、新工艺开发等可行性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的提高,突出了平台作用、团队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更需要人才作为直接的实施主体。高尖端的人才将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带入到企业,并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中,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反过来也强化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扎实度。当他们返回校园能更好的把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去探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此往复,学生、学校、企业、社会都将成为受益方。

综上,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基地和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探索,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构建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实习实训的深入建设,促进了校企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全面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8]。同时,也服务了地方产业,发展了区域经济,增强了社会能力,深化了校企合作[9],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利双赢[10]。

参考文献:

[1]严瑛,尚华,王晶晶.“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05).

[2]周玲玲,汪蓓蓓,周凯,等.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2014,(11).

[3]王世荣.工学结合“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

[4]王贵斌,孙峰.高职顶岗实习过程中融入关键能力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1,(06).

[5]张源峰,滕碧红,苏李果.校企互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6]程洪涛,李祥富.高职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实践探索――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1).

[7]池如龙.职后技能培训――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许彩欣,赵然,张洪芬.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9]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10]余秀琴.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 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4篇

2、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熟悉电子仪器、仪表工作原理,具备电子测量应用技术、电子仪器测控技术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一般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子组装工艺及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传感器检测技术、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网络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及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及实训、传感器检测技术实训、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3、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隶属于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培养掌握高速铁路线路工程专业技能,能从事高速线、桥隧工程的施工、维护保养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性人才。

4、石油工程技术专业:专科阶段的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属于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传统的石油、煤炭行业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不低。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石油工程领域生产一线从事油气田钻井、石油地质、石油开采和钻井、完井、试井及井下作业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0-0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市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国家重点培育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创新,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定位和表现形式

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高职教育的发展由于同时受教育与经济两方面规律制约,只有深入分析和把握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到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规律的切入点,才能促进高职教育自身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地方化的要求更加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用人单位,开设的专业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基层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很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表明,北部湾经济的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大量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型专门人才及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是普通高等教育难以承担的。因此,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合理定位应该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地方。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社会提供人才保证。面向一线培养成千上万“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高职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使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更加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二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撑。为了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知识技术时代各行各业工作性质和要求的变化,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方式柔性化、分散化,要求大量的初中级技能的劳动者需要通过再教育再培训,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三是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这是高职教育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特征,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学校服务行业企业,教师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高职院校应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行业企业应发挥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的批准和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风生水起,正朝着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将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一极。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区内各市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等增幅均高于全区水平,大批国际知名企业纷纷签约入驻,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对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增强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贡献力,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要求区域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形成教育发展特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问题。北部湾区域国际化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格局的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支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的发展,石化行业急需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人才,林业和造纸业急需林产化工和造纸工艺类学科专业人才,钢铁行业和海洋类的相关学科专业人才也非常紧缺;要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加快优势产业急需人才培养,才能满足钦州千万吨级炼油厂等大企业和北部湾区域大产业聚集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由于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难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未能做到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师资力量问题。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有“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做保证,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三是继续教育培训问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进行就业,劳动力的转业培训、转岗培训需求旺盛。加上知识、技能、技术更新加快,非学历教育培训需求也十分旺盛,成人教育、短期专题教育、专项技能培训等方兴未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职教育,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作用发挥明显不够。四是技术服务问题。相比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在人才汇聚、学科集群和科学研究方面虽然没有优势,但在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方面还是大有作为的,应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与行业企业的需求还相差甚大。

三、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能力的策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等文件中,均对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指出:以服务国家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鼓励高等学校探索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鼓励师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具备优越的行业产业背景和独特的区位优势。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11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坚持“合作、开放、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办学体制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支撑,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极大提升了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能力。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建立由政府、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组成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在理事会框架下构建校企合作办公室、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组、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形成校、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建立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制度,明确校企合作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形成有制度保证和约束力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沟通联系制度、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教师“双师”素质认定办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办法、弹性教学管理系列管理办法、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管理办法、开展对外培训的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合作办学行为,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的规范性、实践性和长效性。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急需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物流管理等6个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实施、评价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交替的要求,校企协同实施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重点专业围绕产业发展,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完善“双证书”制度,在专业课程开发中引入行业新标准、企业新技术、生产新工艺和管理新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将学校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紧密结合,在重点专业中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三个工程”。一是实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制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做好院内“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与管理工作,明确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目标、考核办法及待遇等。专业教师中90%以上中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2个月,90%以上中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少于1次。二是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制订《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明确兼职教师聘请的要求、程序、待遇及管理等。三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制度,推进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引导和激励机制,提高教职工参与骨干院校建设的积极性。确保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工程技术人才;乡镇企业;家电维修;信息技术

总书记曾明确指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实际上就是实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农业的工业化、企业化,农村的城镇化,使农民成为和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最终实现整个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平台。党和政府为促进广大毕业生就业而制定了新思路,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

建设新农村,涉农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他们将成为直接服务三农的生力军;从湖南商务职院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服务新农村也大有作为。该校是直属湖南省供销社的涉农特色学院,不负众望,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近40%学生直接就业农村。在校园特色文化的熏陶下,电子与控制技术系、信息技术系等工科专业的学生也主动选修涉农课程,大批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意义

(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

大学生服务新农村仅靠涉农专业学生是不够的。作为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也要自觉、主动、积极地以自己的科技成果、知识创新和涉农人才的培养来服务、解决三农问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是科技、信息的重要传播者,能把实用技术和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带到乡镇企业,能把机电设备安装、维修技术直接带到农民家庭,能把信息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长期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生产实践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有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不如乡镇企业的一般技术人员。到乡镇基层,可以真切和客观地了解国情、民情,真正地融入社会,只有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在现实工作中增长本领,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

(三)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大城市、大企业,技术人员相对饱和,毕业生不一定马上就有用武之地;乡镇及乡镇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有志青年应该树立长远目标和责任意识,把到农村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才的开始,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兴农“接力”赛跑中,更快地适应环境、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先机、打下坚实基础。

(四)贯彻落实“三支一扶”计划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也是贯彻实施中组部、农业部、联合制订的“三支一扶”计划的需要。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乡村,以工促农,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实现以城代乡统筹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情况十分复杂,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农村电工、家电维修、信息管理缺乏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外界关系,给农村带来更多的科技、信息、项目和资金,从多个层面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11月5-6日,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农业产业化服务局邓慈常局长调研考察郴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时指出:“要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来抓,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乡镇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从我国农村发展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质量要求的提升,乡镇企业日益显现的技术创新能力低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据统计,作为我国乡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主体的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才仅仅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这远远不足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而对技术创新帮助不大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则几乎占了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70%。与发达国家的员工素质结构的倒金字塔型相距甚远。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结构分布是相当不合理的,迫切需要工程技术人才。

(二)农村家电营销及维修人才缺口大

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在湖南等14个省市实施,农村家电将会成倍增加。从中国家电维修协会了解到,近年来,农村维修人员技术不过硬,人手短缺是家电售后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维修人员只经过简短的培训,素质参差不齐。如许多维修点中会维修变频空调的维修员都不到1/10,大部分维修人员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只能维修极其简单的故障。村民购买家用电器后,维修也成了一大难题,急缺家电维修工的情况在全国农村是一个普遍现象。据统计,农村家电维修人员的缺口在几百万以上。

(三)农村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缺口大

信息产业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力度。在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中,推进“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到户”,需要妥善解决好信息“上天”、“入地”这两大难题。所谓的“上天”,指的是帮助农民及时把信息到网站上;“入地”指的是大力开发农村电脑、可视电话等终端产品。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农村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管理人才缺口很大。

三、建设新农村,工程技术人才大有作为

(一)工程技术人才是乡镇企业的中流砥柱

21世纪的我国乡镇企业将在更加开放、要求更高及竞争对手更多更强的市场环境下展开公平竞争,以谋求新的发展。正如所有企业一样,未来我国乡镇企业也一定会朝着网络化、灵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态转化。这种组织形态下的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仍然是争夺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湖南商务职院02级电气自动化专业1班的陈少华毕业后到湖南省桃江县连河冲乡水泥厂当了一名电工,他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引进并消化变频技术,应用于电机,每年为厂节约电费50多万元,被评为技术创新能手。该校0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班邓军号毕业后到湖南省益阳市长春乡电容器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员,通过技术革新,现任技术主管,并在单位兼任培训老师,每年培训农民工达50多名。

(二)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前途光明

我国各省市在工商部门的领导下,正在建立农村家电维修服务长效机制,大力推行“维修联络站”、“推荐维修单位”、“维修咨询服务站”、“维修咨询服务指挥中心”等维修服务现场,实行“维修服务到农村”、“维修服务110”活动服务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农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校0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班刘小青在湖南省宁乡县喻家坳乡开办“长虹电视特约维修站”,每年招收3个以上农民学徒,提供上门服务,凭借信誉和服务质量,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该校0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班的唐新民在家乡湖南省衡阳县木山乡卫星电视安装业务,现开办了3家连锁店,聘请了6名员工,凭借售后服务和终生保修的优势,年收入达8万元。

(三)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方兴未艾

我国农村正在实现“三网合一,三站贯通”,促使科技信息畅通地到达千家万户,即创办科技网站,开通科技110热线电话,搭建科技短信平台,实现互联网、电话、短信的“三网合一”;各县科技局正在设立科技信息服务总站,在产业协会和乡镇设立服务分站,在村和产业大户设立站点,三站保持数据链接和双向互动,实现总站、分站、站点的“三站贯通”。 该校03计算机应用专业2班的黄超良在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乡信息服务平台,为全乡提供信息服务及网络维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该校04级计算机网络专业1班的周志平毕业后回到家乡湖南省邵阳县长乐乡和3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专门负责网络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现有员工30多名,业务也扩展到了相邻的几个县。

四、服务新农村,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力需要加强

(一)具备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应该系统地为他们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冷静地进行择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树立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才的就业成才观。

(二)有较强的为新农村服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以及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三)明确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

湖南商务职院是供销社系统的高职学院,在一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解决新农村生产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明确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具有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高职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工作内容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并具有创新能力。

(五)明确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去向的基层性,要有适应农村环境条件的能力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要适应在农村的工作要求及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学生是作为一个整体,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所拥有的热情、信念、精力、学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基层的历练过程,可以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年轻干部或技术骨干。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对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还是对高校、对个人都是一个多赢之举。

参考文献:

1、曹洪谦,牛振华.京郊乡镇出口企业发展之路――打造集约化“破冰船”[J].投资北京,2007(12).

2、赵继新,吴永林.京郊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6(7).

3、申培轩.乡镇企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4、曾宪奎.论乡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4).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7篇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产业转移正快速地由制造业转向到服务业,服务外包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参与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服务外包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近几年中国政府对服务外包的发展极为重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的《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3号)文件明确规定了ITO、BPO及KPO范围。信息技术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包括软件研发及外包、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等;商业流程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包括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运营服务和企业供应链服务等;以及外包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式—— 知识流程外包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包括知识产权研究、工业设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程设计等。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是最基本的外包方式,技术及数据的处理一般都属于信息技术外包ITO范围,信息技术外包(ITO)仍占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软件研发外包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而且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在联合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早就指出: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首先要在设计或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素来寻找一些切入点,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为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基本服务和基本支撑。

 

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人才培养定位及服务面向。以我校拟申报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为例,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部门的实际情况,设定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其次,是有针对性对具体服务面向提出要求。

 

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武汉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来,武汉已成为中国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增长最快、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仅2014年全市的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就达1020亿元,同比增长41.8%。其中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合同金额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全市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已达900家,员工数量超过20万人。作为武汉实施光谷和硅谷“双谷合作”战略的核心启动项目—— 武汉软件新城,也同时获批为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该软件新城位于花山生态新城,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总面积约3.4 km2,是中部最大的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基地[2]。

 

作为武汉地区的一所高校,加强服务外包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于是,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大致确定为:本专业按照软件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地区,培养适应软件市场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软件行业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2 人才培养规格及特色

 

人才培养规格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工作细化,主要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素质等[3]。

 

根据我们与IT企业多年合作的经历,我们认为当今IT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1)学生应掌握IT行业中使用的主流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这包括:(1)C语言和VC++;(2)JAVA语言或基于JSP或SSH的WEB开发技术,甚至是基于.NET的WEB开发技术;(3)近年来需求旺盛的手机软件开发技术;同时对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技术与工具的学生的需求量也很大。同时,IT行业也十分看重学生具有的软件项目开发经历。除此之外也比较看重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于是结合服务外包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特色。

 

(1)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综合应用知识要求。除专业相关的内容外,可以强调的是:了解软件服务外包的全过程,掌握信息技术外包ITO的JAVA方向基本知识 。

 

(2)能力结构包括社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组织协调与现场处理能力、沟通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等)。强调:具备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所需的实际专业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素质结构包括的基本素质有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专业素质有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意识、环境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强调: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品质。使学生具备工作岗位需求的基本素质和特殊素质。

 

(4)职业资格要求主要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积极参加各类综合素质培养及教育活动,并至少获得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如要求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或者全国服务外包岗位专业考试至少取得以下一项专业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软件设计师、软件测试师、信息技术外包ITO软件工程师、信息技术外包ITO软件测试工程师等。

 

3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特色定位,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学工交替、订单培养”等方面提炼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主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的途径。经过我们研究和讨论,要特别加强学校与学生未来就业行业的沟通。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通过校企合作,构建“123”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培养目标,以培养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2个主要就业面向,将信息技术外包ITO企事业与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企事业的岗位要求和行业的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上岗后的适应能力;3个评价主体,由学生、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教学过程的监督与评价。

 

4 课程

 

课程是融入服务外包行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其中包含课程的名称,设置相关课程的目的。根据课程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识课。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一种通才的教育;其二是指一种全人的教育。通识课主要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它具体体现在前面所述的人才培养规格及特色中。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由各院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主干学科的基本要求来拟定的,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如教务处来统筹协调。同一学科类的各个专业,基础课程大体相同。为达到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基础课都规定为专业必修课。为提高教育质量,使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都很重视加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往往会选派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对专业学生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在具体设置中,可以考虑服务外包概论,甚至信息技术外包ITO接包操作实务之类的课程。以适应服务外包行业的需要。

 

(3)专业课专业课(含专业拓展课及综合应用课)一般由院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自主拟定。

 

专业课与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只是相对而言的。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专业课的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以达到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与发展趋势的目的,通过专业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问题的能力。

 

因为计算机类学科的发展比较迅速,且专业知识的范围也广泛,在多数情况下,专业课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在学校里只能打下一定专业知识基础,而更专业或特殊的知识,需要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主要的课程内容,应在一段时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专业必修课的具体设置中,可考虑如信息技术外包ITO其一方向的相关课程的嵌入,如:面向对象编程、Java程序设计、Java EE应用开发技术、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

 

在专业拓展课具体设置中,可考虑如信息技术外包ITO未来面对的形形色色的开发对象的嵌入,如:网页与网站建设、商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移动网络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

 

在专业综合应用课具体设置中,可考虑如信息技术外包ITO其一方向的系统训练课程的嵌入,如:服务外包项目实务、软件项目综合开发实践等。

 

5 结语

 

根据国家商务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2014年1~8月,我国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知识流程外包(KP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金额分别为169.3亿美元、108.7亿美元和45.6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2.3%、33.6%和14.1%,同比分别增长23%、32.4%和28.5%。信息技术外包仍占主导地位,知识产权研究、分析学和数据挖掘、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工业设计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增长迅速[5]。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进行计算机类专业为服务外包行业/软件行业服务的研究同时,不仅仅局限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个层面上,而是应将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放入一个更广的社会背景中去思考。根据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断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嵌入、校中厂(在校内用企业标准培养学生)、厂中校(在企业中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的提高)三个不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类专业发展为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以及学校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融合。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第8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 自动化 特色 专业群

电子信息产业是利用电子技术专门设计、研发、销售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设备的现代信息化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研力量的不断汇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与产业利润均位于世界前列。今后我国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是深入地方,由局部带动整体共同繁荣。为了让地方信息化产业更加有实力、有特色,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涵义

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在核心力量的带动下大力发展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技术。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基础专业扩大到相关技术专业的专业集合。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建立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中各个行业岗位对于电子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技能的培养目标。随着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在电器、办公设备、银行设备、交通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更需要掌握知识全面、技能应用熟练的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我国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规模小、产业链完善的特色,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如果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通信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力量的提升,有利于经济的振兴。

二、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作用

1.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

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作为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进行建设,有利于整合学生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相关的职业技术能力。这对于让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都很有帮助。这也适应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对于人才的“适应社会岗位发展需要、适应地方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

2.有利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单元,其产业特色是产业企业密集,人才需求量大。这些产业单位有很多技术岗位空缺,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且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应用电子技术人员来弥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建设将会为这些单位输送这样的重要人才,为其提供最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力量做后盾,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才能够永保续航能力,提高生命力。

三、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策略

1.要有完善的专业群建设目标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要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为宗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才实学,掌握从电子电路设计、电路板制作、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再到单片机电子程序设计的综合性电子类人才。人才培养侧重技术应用与实践操作。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方面注重开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构建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构建,首先要以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专业的构建。主要包括四大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要加强对学生数字电子技术、PCB画板制作技术、贴片焊接技术、CAD制图软件使用技术的培养,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动控制、通信技术、DSP与EDA软件使用技术的培养,在通信技术专业上主要在学生的通信程序设计、无线通讯设备制作与调试上下功夫,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要加强学生的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程序设计等能力的培养。

除了对专业的针对性进行划分以外,还要注意专业间的融合。可以多设置实验与实训课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各个专业的知识也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在专业群的构建中要善于将各个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可以设计课程设计,如设计一个单片机程序设计系统,让学生将程序设计、产品开发、焊接、制板等电子技术都运用起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群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建设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建设要分两大步骤进行。首先,要对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调研与考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专业群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例如,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目前急需基层的电工技术人员,特别是焊接电路板、元器件贴片、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等应用型技术人员。那么,在专业群的建设中就要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在系统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要忽视这些基层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实践训练。

其次,要在培养体系建设方法上下功夫。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为宗旨的,就要多融入技术应用与实践教育。在建设过程中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不同培养方法,例如,加强实验环节的教学、组织电子知识竞赛、电子技术产品设计大赛等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产品设计思维。此外,在体系建设中也要会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提高体系建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