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防水设计论文

防水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9:35

防水设计论文

防水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贯流式水电站;消防总体设计;消防给水;CO2灭火系统;干粉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

1.工程概况和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1概况及其特征。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供水、航运以及水库养殖等任务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工程规模为:水库总库容为7.76×107m3;电站总装机容量60MW。

该工程位于贡水左岸支流桃江下游赣县大田乡夏湖村境内,距赣县县城约28Km。桃江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6℃,多年平均蒸发量1576.2mm。

工程是由挡水坝、溢流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筏道及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对象是水电站建筑物及其机电设备。其中水电站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含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高压开关室、厂用屏配电室、油库、机修车间和坝区等。除检修期外,水电站及其机电设备一般都处于生产运行状态。

1.2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国家、行业颁布的下列现行规程规范进行: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99年版)

(7)电力系统设备典型消防规程(GB5027-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9)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DL/T5186-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04-29)

(11)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

(12)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方针,并结合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如下基本设计原则:

在消防区内,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畅通的安全通道,设置安全出口及其标志;

以生产重要性和火灾危险性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特殊部位按防火规范采取其它消防措施;

在电站设置消防控制中心(计算机房旁)和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电源采用双可靠独立电源;

采取消防车、消火栓、CO2灭火和干粉灭火器四种灭火方式,消防用水取自可靠而充足的水源;

设置通风排烟系统;

选用阻燃、难燃或非燃性材料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火灾发生;

有火灾危险性设备之间,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墙或门隔离,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的漫延与扩散。

1.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枢纽总体配备一辆消防水车,若遇重大火灾时,则由县消防部门支援扑救。工程消防系统按其生产及防火功能要求分为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及大坝(含启闭机室、坝区用电变房)七个区,其中主厂房、副厂房采用自动灭火与灭火器具结合的灭火方式,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大坝则采用灭火器具灭火。

为确保消防区灭火要求,本工程消防水源及电源均按双水源、双电源设置,互为备用。当其中之一停止工作时,备用水源及备用电源均能自动切换投入。二台消防水泵从上游水库取水或下游取水,水泵扬程为52m,作为消火栓消防备用水源,两台消防水泵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V=100m3)供水,作为消防水源及生活用水,为保证消防水源的可靠性,应经常检查消防水泵是否能正常运转。

在主、副厂房等建筑物设计中,防火设计要求: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2)重点火警防护区,按消防要求设置防火隔墙、防火门或防爆门。

(3)建筑物层间不少于两座楼梯(含爬梯)。每片消防分区不少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通道。

(4)开关站及绝缘油库设车道,供消防车通行的消防车道宽度为5m。

2.工程消防设计

2.1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厂房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要求见表1。

2.2主要场所和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

2.2.1主、副厂房消防。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灯泡贯流式机组,厂区主要由主厂房和安装间、电气副厂房、中控室、机修间和室外绝缘油库等部分组成,厂区机修门外、绝缘油库门外设室外SS100-1.6型消火栓2个、开关站设SS100-1.6型室外消火栓2个。

电站主厂房长66.70m,宽19m,高约50.0m,共分运行层(高程112.20m)、中间层(高程103.20m)、水轮机层(高程84.70m)。

运行层主要布置有调速器和油压装置等设备,在每个机组段(运行层、中间层)上游侧各设1个SN65(带报警)型消火栓箱和2个MT3型手提式CO2灭火器。

考虑发电机水喷雾灭火装置的要求,在运行层每个机组段上游侧各设一个发电机消火栓箱为发电机内部消火提供水源,手动报警装置1个,发电机内部灭火及火警装置由制造厂家设计提供。

建筑物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表生产场所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类别主厂房丁类二级透平油库丙类二级绝缘油库丙类二级户外开关站丙类二级中央控制室、微机房丙类二级坝区用电变室、厂用变室丁类二级高压开关室丁类二级电缆、电缆道丙类二级发电机设备小间、资料室丙类二级空压机及贮气罐室丁类二级水清测报站丁类二级载波通信室丁类二级大坝监测室丁类二级高压试验室丁类三级机修车间丁类三级其它戊类三级水轮廊道层主要布置有轴承回油箱,调速系统漏油箱等,每机组段拟设MT3型CO2灭火器2个,另在与该层相通的渗漏排水泵房设MT3型CO2灭火器2个,手动报警装置1个。

为扑灭厂内桥机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在桥机上设置MT3型CO2型灭火器2个。

电站安装间位于厂房右侧(从上游往下游看),长28m,宽19m,安装间上、下游侧各设SN65型消火栓1个和MT3型CO2灭火器4个。

空压机室设在安装间的下层,在该室油处理室上游侧设SN65消火栓1个及MT3型CO2灭火器4个,空压机室布置两个灭火器设置点。布置两个离子型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1个。

在副厂房的电缆层(高程107.70m)入口处设MT3型CO2灭火器4个,即每个进人门布置一个灭火器安置点(各2个MT3型CO2灭火器);每个入口门设自动控制防火门,手动报警装置1个;此外还配置若干个防毒面具、呼吸器,电缆穿过楼板或进入各屏柜的孔洞均须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漫延,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结合设备与电缆布置情况,每隔一定距离集中布置MT3型CO2灭火器2个,在电缆桥架每层均敷设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

技术供水层位于副厂房的100.40m高程处。其门外布置MT3型CO2灭火器4个。

在高程112.20的微机房及中控室拟设置固定CO2灭火系统,采用固定管网消防,即组合分配系统,共用一套CO2储藏装置,保护这两个防护区的消防灭火系统,其设计用量按其中最大的中控室需要量设置,不考虑备用,经计算选用20个70L储存钢瓶,同时在每个地方均设置有烟温复合探测器,当感温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将立即停断该区风机与空调,声光报警器鸣响,提醒人员迅速撤离,延时30秒(可调)后,关闭防火门,启动灭火装置灭火,30秒全部喷完,另外门口设手动报警装置1个,进人门口设气体放气信号灯,声光报警器,布置MT3型CO2灭火器4个。

固定CO2自动灭火系统,既可在现地手动操作,也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

2.2.2水轮发电机组消防。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密闭的灯泡体内,其消防措施由制造厂解决,电站提供水源,相应在机组段布置发电机消火栓箱,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装置。灯泡体内同时设置感温、感烟探测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发电机内部管路设备均有机组制造商按规程规范配套供应。

2.2.3油库和机修间消防

2.2.3.1油库消防。居龙滩水利枢纽油库分为厂内透平油库和厂外绝缘油库,油库采用防火墙与其他房间分隔,油罐室设有两扇门与外界相通,出口门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油库内设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和挡油槛,室内立式油罐之间间距大于2.0m。油罐与墙之间的距离大于油罐半径,油处理室与油罐室相接部位用防火墙隔开,烘箱电源开关和插座设在小间外,油库内灯具和电器设备均采用防爆的灯具和电器设备。透平油库设在安装间下面(高程103.20m),内有20m3的立式油罐2个,并设油处理室等,采用消火栓灭火,设置感烟探测器,油处理室设置手动报警装置1个。

绝缘油库布置在室外,靠近厂房公路边,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顺利抵达现场救火。绝缘油库内布置有15m3立式油罐2个,30m3立式油罐1个,油库设有油处理室、滤纸烘箱室。

根据有关规范,在绝缘油罐和透平油罐室各设置2台MFT35型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1个100×100×60cm3砂箱,每个砂箱配2把铁锹;两个油处理室各设3个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同时在透平油处理室与空压机室联接处设SN65型消火栓1个,在绝缘油库室外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

油库内防火门自动关闭,风机停止排风并可自动启动消防泵,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火灾报警后,并确认火灾位置后,在中控室手动关闭厂房内相应部位的排风机,此时防火阀连动关闭。火灾结束后,重新开启排风机进行排烟,然后通风系统恢复正常。

2.2.3.2机修间消防。机修间靠近安装场布置,面积为15×20m2,内设小型机修设备,机修间除设置1个SN65型消火栓外,另配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8个,分二个设置点,每个设置点配置4个。在机修间外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

设置感温、感烟探测装置及手动报警装置1个,自动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2.2.4高压开关柜室和厂用电变消防,坝用电变消防。两个高压开关柜室共设置开关柜16面,低压开关柜室设置低压柜10面,以上两个高压开关柜室内均设置1台MTT35型推车式CO2灭火器和4只MT3型CO2灭火器并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坝用电配电室、厂用变室、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独立的小间内,小间配置3只MT3型CO2灭火器,并配置1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同时在每个地方均设置有烟温复合探测器,另外口门设手动报警装置1个,进人门口设气体放气信号灯,声光报警器。

2.2.5主变和户外开关站消防。主变露天布置,2台主变间距离大于10米,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2米以满足防火要求,每台主变均设置可储存一台变压器油量和20min消防水量之和的事故储存坑,坑内装设金属栅格(其净距不大于40mm)并铺设粒径50~80mm,厚度为250mm的卵石层。事故时,变压器油可迅速由排油管排至设置在厂房右侧的事故集油池内。另外,每台主变附近均设置2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2个砂箱(100×100×100cm3)。另设置专门房间放置灭火器具。户外开关站附近设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2个。户外110kV开关站,设置4只MT3型CO2灭火器。

2.2.6坝区消防。坝区内溢洪道8座液压泵房,每座配置2个MF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坝顶每50米设置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个,计3个。每座液压泵房设置1个感烟探测装置。

2.3消防给水设计。居龙滩水利枢纽水库水质清晰、泥沙含量较少,可以作为消防水源。设四个消防取水口,为防止取水口堵塞可以用吹扫气管供气对水泵取水口进行吹扫;根据电站所配置的消防设备供水压力及消防用水量的要求,选用二台XBD5.2/30-125-200型水泵,扬程为52m,流量为108m3/h,两台水泵互为备用;消防水泵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以便及时发现并经确认后能尽快消灭火灾。消防水泵及附属设施均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高程100.40m)。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底部高程160.00米,V=100m3)供水,作为消防主水源及生活用水,消防水泵供水作为备用水源。

2.4消防电气和监测报警系统

2.4.1消防电气。本电站设专用消防动力盘,并标有明显消防标志,由双电源供电,以保证消防设备由2个可靠的电源。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穿管敷设,当发生火灾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厂房内主要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安全出口处,均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正常时,事故照明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去时,通过交直流切换装置自动切换为蓄电池直流供电。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低于0.5lx,疏散指示灯正常时由交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失去时,通过其自配的备用电源供电,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均设置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2.4.2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本电站的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形式,电站的消防控制中心设于消防控制房。

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屏,对厂内的火灾报警设备及消防灭火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并对发电机组设备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器进行重复显示及控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选用总线编码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接收来自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厂内各部位安装的点式感烟、感温探测器、缆式定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输入模块传送来的信号,自动或手动发出灭火指令;向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风机、防火阀、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等消防灭火设备的运行;同时经通信接口自动启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跟踪及录像,并显示、记录、打印产生报警或故障信号的时间、地点及有关火灾信息,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所有火警或故障信息经通信接口送给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主要设备布置区如中控室、计算机室、1G10.5kV开关柜室、2G10.5kV开关柜室、400V厂用配电屏室、透平油库、油处理室、空压机室、高压试验室、柴油发电机房、400V大坝用电配电室、电缆层、技术、消防供水泵层等地均设置有点式感烟探测器;在主厂房运行层及安装场和中间层设置有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安装有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的设备区(即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层及电缆廊道均另外设置有点式感温探测器或缆式定温探测器。在厂内各重要通道、走廊均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

上述区域,按其重要性和所配置的消防灭火设备的要求选择报警、报警及手动灭火、报警及自动灭火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旦发生火灾,任何一个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显示的报警地址到现场证实或经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证实后,即可采用干粉灭火器或手动启动消火栓、固定式CO2系统,指挥救火。固定式CO2系统的远方手动操作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上进行。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屏也可以设定为自动灭火方式,如果CO2灭火保护区域内同时有感温、感烟两种类型的探测器报警或手动报警按钮按下后,经控制器分析判断后自动停断对应区域内的风机、关闭对应区域内的防火阀、投入灭火装置。无论是在手动方式还是在自动方式下,控制器在发出火警信号的同时都自动启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对相关部位进行跟踪、显示及录像,以备日后事故分析。

根据规范及电站的实际布置进行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的配置;根据灭火设备的自动控制要求配置联动模块。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所有线路均采用屏蔽型电缆,以防电厂的磁场引起干扰;所有线路均穿管暗敷。

防水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供水方式杭州国际机场大厦位于庆春广场东侧,庆春东路与新塘路交叉口。工程用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地下2层,主楼为36层,建筑主要屋面高度为143.70米,其中五层和二十一层为避难层。裙房为四层,建筑高度为21.6米,一至四层为票务中心、餐饮和娱乐等综合用房。主楼五至十九层为办公,二十二层至三十五层为商务办公,三十六层为西餐厅。

1、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为高度大于100m的一类综合楼,按一类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2、室外消防

本工程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有可靠的城市消防保证体系,供水可靠,水质良好。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管网。从西侧市政道路和东侧新塘路市政供水干管各引一条DN200毫米的自来水管,在本大楼沿周边道路设DN200毫米的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环管,在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5只。

3、消火栓系统

3.1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分高、中、低三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四层;中区为五层~二十层;高区为二十一层~到三十六层,每个分区均成环状管网供水。在地下二层设有消防水池和生活、消防合用泵房。消防水池分两格,通过消防水泵吸水总管连通,储存有540m3消防用水量。在地下二层消防泵房内设置高、中区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低区消火栓系统由中区给水泵出水环管用消防专用减压阀减压至0.45MPa供给;中区由中区消火栓给水泵直接供给。

为保证高区消防给水安全,降低消防管道承压,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消防水箱66m3(兼作中、低区消火栓系统稳压水箱)。为保证中区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0.15MPa,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有中、低区增压稳压设备。高区消火栓系统由地下二层高区消火栓给水泵供水至中间转输水箱,再由中间转输泵串联供水,在屋顶设18m3消防水箱一座,并设有高区增压稳压设备。

3.2消火栓布置

大楼各层均设有室内消火栓(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其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每股充实水柱不小于13米。每根消防立管流量按不小于15L/S计。各消火栓箱内设有启泵按钮及自救式消防卷盘,每只消火栓箱内配备DN65单口消火栓,25m衬胶水龙带,Φ19水枪,小口径消防水喉及软管。为保证消火栓栓口压力不大于0.50MPa,在5F~11,21~29F采用减压稳压式消火栓。在室外分高区和中低区共设置6套水泵接合器。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自喷系统喷水强度

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湿式系统。地下两层停车库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160m2;地上部分均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160m2,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4.2自喷给水系统

自喷系统分高低两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十三层;高区为十四层~三十六层。自喷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共用消防水池,中间转输水箱及屋顶消防水箱。在地下二层泵房内分别设高区和低区自喷泵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在地下二层水泵房内设湿式报警阀五套,由低区自喷给水泵出水环管分组减压供水。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有中间消防转输水箱和自喷转输泵,并设有湿式报警阀3套,由高区自喷转输泵出水环管分组减压供水。在屋顶设有高区自喷增压、稳压设备一套,满足三十六层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05Mpa.分高低区在室外共设置4套自喷系统水泵接合器。高区自喷系统中,在二十一层避难层水泵房内设自喷水泵接合器接力泵两台,两用。

4.3喷头布置

本大楼办公、走道、会议室、避难层等公共场所及地下车库、自行车库,除建筑面积小于5M2的卫生间及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层每个防火分区的供水干管上均设有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并在管道末端设有放水阀。喷头采用玻璃球闭式喷头,喷头动作温度,厨房为93℃,其余为68℃。

有关问题的探讨

供水方式选择,超高层建筑消防主要是以自救为主,系统运行需安全,可靠稳定。供水方式的选择是超高层消防水系统的关键,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和消防高、低区给水泵,并在中间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水箱和转输泵。串联供水方式是通过在地下消防水池,消防泵和中间转输水箱,转输泵联合向高区供水,保证了高区消防的安全,可靠。在地下消防泵有故障时,还可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中间转输水箱供水,再由转输泵向高区供水。串联方式占用避难层面积,水泵台数较多,控制复杂。并联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和消防高、低给水泵,直接分区供水,系统控制简单,不占用避难层建筑面积,但高区消防水泵及出水管长期承受高压,管道配件及阀门容易损坏,系统运行不稳定,安全,可靠性较差。本工程采用串联供水方式。防超压措施《高规》规定:“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箱应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以便迅速远距离启动消防泵(设计中采用破玻按钮)。

火灾发生时,在击碎破玻按钮后尚未动用水枪灭火这段时间,消防管网压力剧增,将产生严重超压现象,有可能引起管网爆裂,整个消火栓系统就会瘫痪,后果不堪设想。本设计采用了破玻按钮+压力监控启动水泵,在消防系统设置压力监控装置,并与消防稳压设施结合在一起,当系统压力下降到某一设定值时,压力开关动作,该信号与破玻按钮都动作时,消防泵启动。本设计中采用了新型专用消防水泵(恒压切线泵),该水泵Q-H曲线几乎为水平线,可以很好的解决小流量时超压问题。在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后设置泄压阀,实践证明泄压阀反应灵敏,准确、可靠,可以有效防止因超压而造成的损害。泄压阀的口径直接影响水泵的工况点及其实际扬程和流量,因此,一般情况泄压阀的口径比水泵出口水管小一级。

在地下二层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有水锤消除器。避难层消防,超高层建筑须设避难层,设备专业也利用该层作设备间。本工程二十一层为避难层,设有空调机房,生活、消防泵房和转输水箱。本层为发生火灾时人员避难场所,并设有较多的设备。无论该层有无可燃物,不容置疑,均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及自动喷头。考虑避难层四周向室外敞开,冬季温度较低,管道容易冻结,故本层喷头采用易熔合金喷头,并所有的管道采用保温措施。中间转输水箱,当采用水泵直接串联供水时,中间转输水箱同时起着上区输水泵的吸水池和本区消防给水屋顶水箱的作用。按规范要求,其储水的有效容积按15~30min消防设计水量确定。因转输水箱都利用避难层设置,一般还设有生活转输水箱,考虑结构承受能力,对建筑物的影响,按最低要求60m3储水量设置。避难层水泵隔震措施,转输水泵设于避难层中,应做好隔震措施,减少对下层办公场所的影响。避难层水泵采用双层隔震措施,水泵采用弹簧隔震器槽钢基础,再在其下设橡胶隔震垫钢筋混凝土基座,以减小震动噪音。

防水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蓄滞洪区;防洪;评价论证报告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自1992年建设项目审查管理实施以来,具有资质的编制单位都按要求编制了许多防洪影响评价报告,仅笔者就编制近二十份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相关报告经河南省水利厅或安阳市水利局有关专家评审。在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常见的建设项目进行分析,提出防洪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供评价人员参考。

在编制蓄滞洪区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在防洪影响评价工作中除执行《编制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具体编制要点为:

一、概述:概述一般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评价范围、技术路线及主要评价内容。

二、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蓄滞洪区基本情况等。简述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地点和建设目的,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工程地质,建设项目施工方案,蓄滞洪区基本情况,地形与水系,水文与气象,河道、渠系基本情况,必要时进行河道演变分析,河道演变分析应包括河道历史演变概况、河道近期演变分析、河道演变趋势分析,分析建设项目对河道行洪和河势稳定的影响。

蓄滞洪区内的防洪排涝与灌溉设施,安全建设工程现状,规划总体布局与实施安排,调度方案,蓄滞洪区运用几率,对蓄滞洪区的防洪评价项目也十分重要。

三、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

蓄滞洪区的设计蓄滞洪水位、围堤外江设计洪水位可直接采用有关规划成果。

蓄滞洪区内涝水位确定和建设项目涉及蓄滞洪区内主要河道、渠系时,一般应进行相关水文分析计算。其水文分析计算的内容包括:

资料的审查与分析;资料的插补和延长;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不同频率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的计算成果;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3.1.2蓄滞洪影响分析计算

蓄滞洪影响分析计算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占用蓄滞洪区的面积和容积分析计算;建设项目对分洪影响的分析计算

3.1.3退洪影响分析计算

通过数学模型,计算项目建设对蓄滞洪区退洪过程的影响。

3.1.4 防洪工程影响分析计算

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的建设项目,还应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渗流及渗透稳定、抗滑稳定、结构安全等计算复核。

3.1.5 河道行洪和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对于跨越蓄滞洪区内河道的建设项目,还应分析计算其对河道行洪和河势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技术手段进行。其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最大壅水高度和壅水范围;对主要汊道分流比的影响;工程影响范围内代表性断面流速分布的变化情况;主流线、深槽、洲滩、岸滩断面等的变化情况;工程影响范围内防洪工程及其它设施附近流速大小与方向的变化。

3.1.6 排涝、灌溉影响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建设项目对蓄滞洪区内现有的排涝、灌溉水系布局和排涝、灌溉设施能力等影响。

四、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3.2.1淹没影响分析计算

蓄滞洪区分蓄洪水时,对建设项目可能造成淹没影响的应进行淹没分析计算。

3.2.2冲刷与淤积影响分析计算

蓄滞洪区分蓄洪水时,对建设项目可能造成冲刷与淤积影响的应进行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冲刷与淤积影响可通过经验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分析计算。

五、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蓄滞洪区的防洪任务与防洪要求、防洪工程布局及其它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等情况以及洪水影响评价计算成果,对建设项目可能对防洪产生的影响进行总体分析评价。

有关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分析评价建设项目与有关的流域防洪规划、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以及其他国家已批规划的关系以及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蓄滞洪区运用的影响评价包括对蓄滞洪区分洪的影响和对蓄滞洪区退洪的影响以及对流域总体防洪能力的影响

防洪工程的影响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内堤防附近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等工程的冲刷影响;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的建设项目,还应根据渗透稳定、抗滑稳定、结构安全复核等计算成果进行安全影响评价。

安全建设设施的影响评价,是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对现有的和规划的安全区、安全台、避水楼、转移道路及桥梁等安全建设设施的影响。

蓄滞洪区内河道、渠系的影响评价,包括对河流水系行洪、排涝、灌溉能力的影响;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河势稳定的影响还有对排涝、灌溉设施的影响;防汛抢险和水上救生的影响评价;蓄滞洪区管理的影响评价。

六、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防洪标准与蓄滞洪区运用几率的适应性评价;淹没影响评价;冲刷影响评价;洪水对建设项目影响的综合评价结论。

七、减轻或消除洪水影响的措施

建设项目对蓄滞洪区分洪运用、防洪、排涝、灌溉等方面有影响时,或洪水对建设项目有影响时,应就其影响提出减轻或消除影响的措施,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优化调整措施,(2)防洪避洪措施,还有其它补救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工期安排的优化调整、施工期的监测和管理及监督,分洪救生设施的配备,警示标志的设置,防汛抢险预案和分洪。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总结归纳洪水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蓄滞洪区运用几率分析结论;

(2)建设项目对防洪影响的评价结论;

(3)洪水对建设项目影响的评价结论;

(4)减轻或消除洪水影响的措施。

7.2建议

为保证蓄滞洪区正常运用,维护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及其他水利设施安全和建设项目自身安全,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友起, 陈宝中, 衣秀勇. 防洪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海河水利 2010

防水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给排水;消防

引言

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逐年加快。为妥善应对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依靠不断提高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我国城市建筑物迅速向高层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工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层数多、体量大、人员、物资集中的特点,在提高了空间、物资使用效率的同时,也给施工设计带来了难题。长期以来,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建设单位。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消防设计进行分析、讨论。

1 实例工程情况介绍

文章论述所涉及的工程属于一类普通商品住房,楼高79.90米,总建筑面积51154.1平方米。地上28层,地下1层。地上28层分属三个类别,其中1层是商铺,2至5层是宾馆用房,6至28层是普通住宅。地下1层建筑面积2248.0平方米,用于戊类库房、设备用房和自选超市。

2 工程设计内容

文章就上述工程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具体包括给水系统、局部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等项目的设计情况。

3 各系统设计情况说明

3.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情况

通过前期调查取得市政给水压力数据,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分段设计的方法进行给水设计。整个系统共分为低区、中一区、中二区、高一区和高二区五个子系统。低区包括地下室和地上5层,中一区包括6至11层,中二区包括12至17层,高一区包括18至23层,高二区包括24至28层。其中,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一区和中二区由设置在地下室的中区叠压供水装置专门负责供水,为保障系统压力处于可控范围之内,11层支干管安装了减压阀。高一区和高二区由设置在地下室的高区叠压供水设备专门负责供水。基于同样理由在23层出安装了减压阀。不同用途的楼层都有独立水表进行计量,为方便抄表管理,住宅立管及分户水表设于公共部位。

3.2 排水系统设计情况

文章建筑采用污水、肥水合流处理机制。地面以上楼层的污水、废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出至室外污水、废水管道。同时,使用潜水泵将地下室的污水、废水输送至室外污水、废水管道。为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加强空气流通,卫生间、厨房等易产生废气的地方设置了通气管道。其中卫生间使用专用通气立管,厨房使用伸顶通气管,每个两层就有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相连,以利用废气排放。建筑产生生活废水、污水由小区排水管网收集后送中水处理站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处理。待达到国家中水标准后,用于树木浇灌、道路洒水和公厕冲洗等。

3.3 雨水系统设计情况

文章建筑的雨水系统使用内排水形式。落在屋面的雨水汇入雨水斗里的雨水管至室外雨水管道。

3.4 移动式灭火器设置情况

地下室和1至6层的非生活楼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属于中等危险等级,6层以上属于轻度危险等级,灭火器根据相应危险等级配备。库房、各层走道等公共区域使用4公斤的手提式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电气用房使用推车式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

3.5 消火栓系统设计情况

为保障建筑消防用水需求,文章建筑共设计8套消火栓,均位于室外地下。同时,室外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放到一起进行设计,从本建筑实际需求出发,消防水池容量要至少500立方米以上,如此才能满足消防栓系统2个小时和喷淋系统1个小时的用水需求。消防水箱设在楼顶,数量1各,容积18立方米。顶层水平方向干管与地下室通过竖向立管相连,形成环状供水回路。顶层水平干管又与楼顶消防水箱出水相连。消火栓加压泵出水管与地下室水平环管分别相连。室外两套地下式消防水泵结合器与消防水泵出水管相连。出于技术考虑,消防栓栓口出水压力上限设为0.5兆帕,从地下室到28层的消防栓均使用减压稳压式消防栓,系统压力计算值为1.10兆帕,采用恒压切线泵为消防栓供水,水泵型号为XBD40-110-HY型,数量两台,一台正常使用,一台备用,流量每秒40升,功率每台75千瓦,扬程110米,转数每分钟2980转。当发生火灾时,在任何一处消防栓或消防中心、消防泵房处均可以启动消防泵。泵启动后,会向消防栓与控制中心发送信号,表示已经启动。

3.6 自动喷淋系统设计情况

本建筑5层及以下为非居住用房,安装有自动喷淋系统,依照I级危险程度标准进行设计,灭火用水量经计算为每秒25升,喷淋系统入口压力计算值为0.69兆帕。自动喷淋系统使用两台XBD30-70一HY型自动喷水恒压切线泵供水,两台泵互为备用。流量每秒25升,功率每台37千瓦,扬程70米,转数每分钟2950转。从消防中心或消防泵房的控制面板上可以知悉此泵运行情况。自动喷淋系统管网压力一般情况由顶层消防水箱控制,当发生火灾时,喷头启动,水流指示器将发生火灾的区域位置反馈给消防中心,同时经喷水泵在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作用下启动,并发出警报。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按照吊顶情况设计,使用吊顶型68℃喷头,具有快速响应能力。而文章所述建筑地下室采用质量型快速响应喷头,按照没有吊顶的情况进行设计。除客房外,1至5层区域使用吊顶式喷头。客房使用TY4332系列K=115标准型扩展覆盖面水平边墙喷头,覆盖面积按照背墙4.9米、边墙6.1米规格计算。最小压力0.11兆帕,最小流量每分钟120升。自动喷淋水泵出水管连有水泵结合器,结合器采用地下式,共2套,位于室外。

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管道密集,容易发生交错重叠情况。对于给排水管道竖向交错情况,要坚持无压优于有压,排水优于给水的原则,有压管避让无压管,给水管从排水管上部绕过;给排水管道与电气管线竖向交错时,给排水管在下,电气管线在上,冬季气温低,要做好管道保温措施。

5 高层给排水、消防设计工作相关建议

商住楼底层往往用来出租,为保障消防安全,在进行消防设计之前,要与项目建设单位就出租情况进行充分沟通,在此基础上进行消防设计才具有最好的效果。楼层虽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包括多个商户,由此产生的问题要在设计时充分予以考虑。如果商户在喷头下方存放货品,一旦喷头启动就可能淋湿货物,给商家造成损失,这个问题也要纳入设计考虑范围之内。由于用户众多,在给水设计上要打好提前量,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增生水表和阀门,以满足一户一表的需求,方便管理。

6 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我国城市建筑今后的发展主流方向。高层建筑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水平的提高对于改善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人身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尽量考虑周全,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充分论证、对比,得出最适合、综合水平最高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S].

[2]GB5001 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2009.

防水设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防潮与防水设计 防水材料防潮材料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is introduced building basement, half basement and the first floor ground moisture-proof, waterproof design

Key words: moisture-proof and waterproof design, waterproof material waterproof material

中图分类号:TU76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高层建筑及山地建筑的兴建由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而引起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还很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开发商的交房时间并增加了建设的成本,而且由此带来的整改难度也很大。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一为设计不合理,设计概念不清楚,其二是建设方片面的追求低成本,选材不合理,其三是施工单位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与施工规范施工。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问题,都给建设单位及将来的用户带来了很多麻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方应首先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合适的防水此阿里,合理完善的防水、防潮设计,是解决防水、防潮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也应严格按施工图选材和施工。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安全可靠的做好地下室的防水、防潮。

设计方如何合理完善可靠的设计好地下室的防潮、防水,这就要首选理清防潮、防水设计的概念,只有概念清晰,才能找的合理的设计方案,下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建筑的防潮、防水的设计要点:

防潮、防水的区别:

防潮:

当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地面一下0.5米范围内处于常年地下水位以上,理论上此类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外墙与底板均可按防潮设计。

防水:

当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外墙、地面全部或部分处于常年地下水位以下,理论上此类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全部或处于地下水位以上0.5米范围内均应按防水处理。

防潮与防水设计的区别:

防潮:

防潮设计只考虑地下室周边土壤的潮气或浅表水的影响,潮气或浅表水是一种无压力水,此类防潮设计只要采取措施隔绝水汽侵入室内即可。一般情况下只做一道防潮层即可。

防水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地下室地面与长年地下水位的高差,高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防水设计方案的选择,其次还要考虑地下室的使用性质,使用性质的不同,防水设计的发难也不同。防水设计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地下室的性质而定。防水等级划分为三级,每个等级有对应的防水方案,防水层数可分为1~3道,每道防水层有不同的材料要求。具体的标准及要求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防潮、防水设计

防潮:

防潮层的材料:

可以做为防潮的材料有许多种类,SBS类,高分子类、PPP、TS,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等。

防潮设计:

从理论上讲,以上每一种材料都可以单独的做为防潮此材料只需要一道防潮层即可,但是从实际工程中看却不然。在以上的几种材料中,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独立的承担防潮存在一定的问题。原因有二,一是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要有良好的级配,只靠防水剂很难达到防渗要求。二级配在施工过程中很难靠在,如果级配不好,防潮性能将大大降低。二是在施工过程中,防水砂浆的抹面层数及防水混凝土的振捣均存在人为的因素,控制不好将给防潮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在防潮设计中应该不要用以上两种材料单独的做为防潮层。

防潮层应该设置在迎水面,而且连续不间断。在实际中有些工程的防潮层做好以后又出现漏水或地面起鼓现象。原因有多种,一种是防潮层没有连续,第二种是处于坡地的山地建筑。解决的方法有几种,一是地下室按全包防水设计,地面也应该设置封水板,二是山地建筑地下室按全包防水设计,在沿山势高的一侧设置截水沟进行导水,截水沟的深度要低于地下室地面0.5米左右。无论以上那种情况,在设计山地建筑的防潮、防水时均应细致,慎重,并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防水: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与防潮材料基本相同,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防水材料均能满足要求。

防水设计

建筑的防水设计首先应确定的有二个方面。以上地下室的使用性,根据地下室的使用性质,地下室防水可分为三个等级,每个防水等级分别对应的防水层道数不一样。等级的划分及防水层道数的确定见《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技术规程》。二是要确定常年地下水位与地下室地面的关系,既要计算地下水头压力,不同的水头压力,会影响到每一层防水的材料厚度和做法。计算方法见《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技术规程》。防水设计要采用我们常说的全包防水,主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主防水层应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混凝土只能作为第二道防水层。

山地建筑的防潮设计:

近年来山地建筑的防潮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几种;

山地建筑的地下室为开山劈石而成的,地下室处在开完的石坑内,虽然地下水位处于地下室地面以下很多,但由于地下室周边的回填土具有一定的渗水,在石坑内形成了一个积满水的水池。此时建筑物如果只按一般防潮做法处理,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此种情况的正确设计方法是按地下室防水设计,既要全包防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建筑的来水一侧设置导水沟、将坑中的水排泄出去,减少防水的压力。

山地建筑的地下室虽然没有完全处于地面以下,既一面埋入土中,另一面露在地面以上的情况。此时建筑也会遇到几种防水情况,一种是周边的雨水均能很好的排放,没有其他的水流对建筑的地下部分造成影响,此时的地下室可只考虑防潮,另外一种情况是周边的雨水来源复杂,而且有时此处会有延时的裂缝水货山泉水,由于山势的高差原因此类水会有很大的压力,此时只考虑一般防水或防潮,由于水压很大会把地面顶起,并破坏防水层引起渗漏。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存在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主要的措施是要在地面上做一个导流槽,将水引出室内。地面垫层内还应配置钢筋,以加强地面的抗水压的强度。

山地建筑的地下室无论是防水还是防潮,主防水层一定要设置在迎水面,而且要连续可靠,不能有断点。地下室的防水混凝土墙、底板均不能用做主防水层,原因是防水混凝土的级配与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时认为控制的因素太多,从现在的实际施工情况看,很难达到理论上的要求,因此建议不要将其作为主防水层。在其迎水面处应设置主防水层,防水材料应以卷材为主。

普通半地下室或地上建筑的地面防潮

半地下室地面距地下水位距离很大,而且埋置深度也不大且地质条件也很好,周边为渗透性很好土壤,此种情况半地下室采用防潮处理即可。防潮层主要设置在半地下室的外墙,并应从基础底延伸到室外地面以上0.5米即可。地面的防潮层应满铺地面并沿墙上翻至室内地面0.5米以上。具体做法可参照建筑做法中防潮地面做法。

普通的建筑物底层地面的防潮

一般建筑物的底层地面与土壤直接接触,土壤中的潮气会侵入室内,因此此类地面应做防潮处理,防潮层应沿墙上翻300.

防潮层的材料

此类防潮的此阿里一般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均能满足要求,应主要的是这类防潮是不能采用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作为防潮材料。

防水、防潮材料的优劣及选用标准

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种类有多种,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三大类,一种为沥青油毡类,如SBS改性沥青油毡,SBS改性沥青涂料。第二种为高分子类的,如硅橡胶类、聚氨酯类。第三种为丙纶类的,如PPP、TS等。从它们的性能和价格来看,丙纶类的价格最便宜,而且施工方便,它的粘贴剂与混凝土结合很好,可以湿施工,所以在很多工厂都在采用,特别是地下工程使用率很高。但是此类材料也有很大的缺点,即材料的延展率很小,如遇到变形就会产生破坏,因此在使用时应考虑其特性,尽量在结构不易产生变形的地方,如地下室。

SBS类:此类材料价格适中,应用也比较广泛,施工经验也较为成熟,是当前常用的防水材料。缺点是在施工时,几层一定要干燥,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

高分子类:此类材料价格较高,但是它的性能较好,特别是它的延展率河大,对可能有变形的结构有较强的补强作用。

结语

建筑房产、防水对一个建筑物来讲很重要的,解决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因此在设计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合理的选则设计方案及防水材料,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防水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防洪规划 水文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洪水灾害日益严重, 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有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整体防洪体系规划和建设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责, 是科学、技术人员的任务。防洪体系组成需要坚实可靠的水文基础。长江流域防治洪水、减缓灾害的实践表明: 水文科学技术是防洪的非工程措施,也是整体防洪体系的基石。体系的构想、规划, 工程的措施设计、运行, 系统的优化调度和科学管理, 以及其他非工程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都需要现代水文综合应用多学科新技术,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政策法规、生态环境和能力建设。

二、现代水文是防洪规划的基础

现代防洪体系一般由堤防、水库、分蓄洪区等工程措施以及洪水预报警报、政策法规、洪水保险等非工程措施组成。工程措施是人类防洪的重要手段, 其效果如何由防洪规划所规定的任务和作用而定, 它直接受人类认识洪水规律的影响。

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 人类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影响因素的加剧, 各地洪灾的频繁出现, 使以往的防洪规划不能满足现在的防洪要求, 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特别是防洪规划中的水文问题。只有建立在最新水文资料基础上的防洪规划, 运用现代水文理论, 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因此, 为流域防洪规划的适时修订, 提供配套的流域防洪计算方法和工具, 是广大水文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水文设计是由现有资料对未来可能出现情势的预估, 其成果质量的精度对防洪规划及防洪工程设计影响巨大。我国原有江河的防洪规划因完成时代较早, 采用的资料系列长度较短, 代表性似显不足。众所周知, 水文现象的随机性、水文系列的短缺或代表性不够、水文参数的不确定性, 会导致水文设计值的误差和变化, 直接影响到防洪规划的成果。传统防洪规划的水文设计, 方法也较为单一。

在各大江河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初期, 大多数是按单项工程本身的防洪作用来确定工程规模的。特别是早期修建的大型防洪水库,主要是依据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承担的任务、社会经济条件和洪水大小来确定它的规模和相应的设计运行特征水位。在当时的条件下, 很难考虑流域或地区的防洪工程体系形成后的工程调度运行规则和水库的控制特征水位。近年来, 随着水文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信息来源的增加, 使过去难以考虑的受人类活动、气象等因素影响的现状条件下洪水分析预测成为可能, 将系统理论、随机过程理论等现代水文学的方法运用到防洪规划中来, 为解决防洪工程体系中的规划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工具。

三、城市水文学研究的特性

(一)、综合性。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城市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因此进行城市水文研究,解决城市水害,应由多学科合作完成。

(二)、动态性。由于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十分频繁,城市建设发展随时而变,因此城市水文学在研究较长时间内的准平衡状态时,还须着重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1851 年摩尔凡尼提出的计算洪峰流量的合理化公式可看作是城市水文学的开始。1851―1967 年为城市水文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沿用一般的水文学方法来处理城市水文学问题。以后城市水文学发展较快,逐步建立了一些具有城市水文特点的分析方法。

(三)、安全性。在城市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系。以往都用超过某一量级的暴雨和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或重现期作为设计标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设计标准不仅要考虑重现期,而且要考虑风险率和可靠度。

四、现代水文预报是防洪工程建设和调度的依据

现代水文预报技术不仅考虑短期降水及洪水传播,还过渡到既考虑卫星云图、遥感遥测等采集的气象因素, 又考虑洪水来源、河道冲淤变化等水文因素的影响, 使洪水预报的精度大为提高。更可以利用气象上的降水定量预报、中期形势数值预报、长期预报等多途径、多方法深入探讨, 通过建立大尺度的水文气象模型或具有水文机理的模型进行长期、中期预报, 使洪水预见期加长了, 为有关部门提前作好防汛准备创造了条件。现代水文预报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 可以作实时预报, 特别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 GIS) 、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及现时校正技术的大量使用, 将明显缩短洪水预报的时间, 提高短期预报的精度, 时效性增长, 使防洪决策部门有充足的决策和调度时间, 把洪灾损失降至最小。五、实例分析

绍兴市区位于萧绍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20°35′,北纬29°59′. 绍兴市城市防洪规划范围:北起104 国道北复线,东起平水东江,南至越南路、西至绍大线公路,总面积为44. 6k .绍兴市城市地面及道路高程在4. 8~7. 2 m ,一般为5. 0 m左右.绍兴市有绍兴水文站,位于市区南门,观测项目有雨量、水位. 雨量资料从1929 年到1936 年和从1951 年到2003 年的连续资料系列;水位资料从1957 年到2003 年47a 资料系列,其中1960 年、1962 年系东湖站水位. 市区附近雨量站有漓渚、富盛、马山、尧郭站,资料系列较长;水位站有娄宫、毓秀桥、柯桥、陶里等站,用为本次水文分析参证站.

(一)、设计暴雨合理性分析

萧绍平原流域面积2 335 k,设计雨量1 d 和3 d 都小于本次规划,设计暴雨均值点、面关系分别为0. 81 和0. 84 ,符合设计暴雨点、面关系一般规律.曹娥江流域面积4 417 k (曹娥镇以上) ,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面,其中山丘面积占82 % ,平原占18 %. 设计1 d 和3 d 雨量略小于绍兴市区设计雨量,参数基本一致.浦阳江流域面积3 431 k,位于绍兴市区西南面,流域设计面雨量一日和三日略小于绍兴市区设计雨量,其统一参数与绍兴市区基本一致.

(二)、系列代表性分析

绍兴站53a 雨量资料系列分析,年最大一日、三日暴雨均值变幅已较稳定. 从第37 年到第47 年最大一日暴雨均值稳定在94. 3~96. 0 mm ,其均值相对差在1. 8 %以内;最大三日暴雨均值稳定在133. 6~139. 8 mm ,其均值相对差在4. 4 %以内. 故设计采用53a 长系列资料.

(三)、设计洪水

1、产流计算。产流计算采用初损后损法,流域最大平均蓄水量为100mm ,前期流域平均蓄水量80 mm ,则初损20 mm. 后损每0. 5mm ,稳渗每h 1. 5 mm ,净雨按上述要求进行计算.

2、汇流计算。汇入市区的平水江、南池江、坡塘江、娄宫江、漓渚江的汇流计算,按河流集水面积大于50 k ,采用瞬时单位线法;小于50 k用推理公式计算. 以上两种方法有关参数,均应用浙江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的综合成果.

3、水位频率计算

将实测47a 年最高水位,进行点据分析与洪水调查考证,经频率计算,其参数为: 平均水位4. 57 m , Cv = 0. 12 , Cs =5 Cv. 在现状情况下,绍兴南门站100a 一遇洪水位5. 40 m ,50a一遇洪水位5. 29 m ,20a 一遇洪水位5. 11 m ,10a 一遇洪水位4.97 m ,5 年一遇洪水位4. 81 m. 1962 年9 月洪水,绍兴(东湖) 站最高水位为5. 30 m ,调查南门附近念亩头水位5. 64 m ,当时由于环城南河向北泄水受桥涵等影响而不畅,致使绍兴南门水位较高.实施城市防洪规划、萧绍平原治涝规划工程以后,经疏浚拓宽河道、桥涵等综合整治,河网的排涝能力将大为改善,绍兴南门洪水位将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通过水文分析,掌握相关水文信息,做到未雨绸缪,实现城市防洪规划的宏观调控。

结论

总的看来, 无论是对单个防洪工程建设还是整个防洪体系的运行, 现代水文预报技术都使防洪调度建立在准确的预报基础上,增加的洪水预见期, 更使得防洪调度游刃有余。可以说现代水文预报技术是防洪调度的依据, 亦是防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张连河.西北某铁路小流域水文分析与流量计算验证[J]_甘肃科技,2012(6):57-58,87.

防水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消防给水系统 监督 审核 验收 维护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82-01

根据相关火灾数据调查结果显示,90%的火灾现场能够成功扑救,是因为火灾现场的消防给水系统完整,消防设施完善,水量和水压都得到了充足的保证。在火灾扑救失败的案例中,超过80%的火灾现场没有完善的消防给水系统,造成火场出现失控现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以说,对消防给水系统进行严密的监督、审核、验收和监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消防水源的勘察

在实际的消防检查工作中,要严格对建筑物周围的水源进行现场勘察工作,确定水源的有效利用率。监督检查工作中的领导人员往往会忽视此项工作,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确定建筑物内外的消防给水总水量,不能确保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及时提供水源,这样将会导致建筑物室外的消火栓无法确定和设置,留下严重的火灾隐患。根据《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条例的规定,建筑物的体积不超过1500 m3的时候,室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应该达到10 L/s的计量。若是在建工程尚未安装消防给水系统,或未在天然水源的保护范围之内,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在建筑物室外设置一个固定的消防栓,来确保建筑物环境的安全。

在没有天然水源和市政管网设施的地区,要设置相应的消防给水池,在审核验收的环节一定要对水源情况、储存水量进行严密掌控。有市政管网设施的地区,要注意监督检查水管网的压力、管径和管网环装,对消火栓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确定和记录。没有市政管网设施的地区,要及时查清天然水源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方案,为工程图纸的审核提供可靠的依据。所有的监督审核工作中,相关人员要认真仔细的对室外给水总设计图进行认真地校对和检查,做好相应的室外验收工作,还要及时检验设备的泄水口和栓体本身的标准和质量是否与总设计图的安装指示相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寒冷地区的消防给水设施出现冻裂等不利现象。

2 给水管网进水口水表的验收审核

在对进水口的水表进行审查工作时,要注意统计消防用水量,如果不对此项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和记录,就会出现消防给水流量的流失,造成安全隐患。例如,某建筑物设置有10个室内的消防栓和1个室外的消防栓,设置有水泵接合器械,出口水管网的管径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建设审查的档案及资料齐全。但是在选择水表时仅设置了DN40水表,检验验收的时候发现水量和水压都不能达到要求,在这种情况若是发生火灾,投入的所有消防设施都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不能及时的遏制火灾蔓延,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按照《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在对给水管网进水口水表的验收检查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消防用水流量较小时,进水管水表要结合考虑消防用水流量,这要求将选用水表时的消防用水流量一起统计到用水总流量当中,不会影响水表计量准确度。

第二,在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小,消防用水流量较大时,就要按照用水总流量进行选表工作,这时的水表计量准确度会发生偏差,往往不能得到自来水公司的认可。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将生产生活用水管网独立出来,设置单独的消防用水管网,就可以避免用水量统计的偏差和麻烦。

第三,生产生活用水管网和消防用水管网进行合并运用时,应该在用水水表井处设置安装旁通管,在发生火灾的状态下及时打开旁通管上面的快速开启阀,便可以快速的满足消防用水需求。这种消防设施的水表井处应该设有清晰明显的标志,建筑设施内部的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该对此设备的操作应用熟悉的掌握。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的验收审核

末端试水装置能够有效的检验系统的启动程度,启动和报警之后的特性参数能够组成联动的控制装置。根据《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为了检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可靠性能,检测系统能否有效的在不利条件下正常启动报警功能,就要求在每一个报警阀的不利点设置一个末端试水装置。很多建筑物在使用和建筑过程中,末端试水装置完全不符合要求,没法确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性能。

4 消防水泵试验与验收检查工具的校对审查工作

在进行消防给水系统的验收检查环节中,通过会用到泄压装置,根据相关法律条例的规定,消防水泵的供水管网上安装的检查和试验用的试水阀和压力表可以直接接入到消防水池内。放水阀是消防给水系统当中一个重要的细节,对其设计和施工的消防监督工作应当被引起重视。对于消防水泵没有安装泄压装置的给水系统,应当责令让其进行及时改正,在任何一项工程验收检查中都应该注意泄压装置的安装情况,才能保证消防水泵能够正常运行。

5 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建筑物的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要依据相关的要求和规定,认真的学习《建筑物消防给水系统及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要依照明确的规范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实行每日巡查、每月巡查的做法,及时对各种设施进行单项检查,还要进行每年度的联动检查,填写相关记录表。消防监督审核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验收审核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要对各个单位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进行及时的督促,才能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消防给水系统正常的运行,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监督审核验收检查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相关人员进行规范标准的防护措施,对各类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的整改和维护,能够充分为生存环境提供安全性,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明岩.城市消防规划中给水规划的探讨[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2008.

[2] 党咏强,余流涛.消防给水系统在高层设计中的问题探讨[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2009.

[3] 卢洪伟.浅谈无预定项目厂房的消防设计审核及消防监督难点[C]//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防水设计论文第8篇

消防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消防工程课程特点,通过深入分析消防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教学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考查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提高授课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消防工程;教学改革;强化实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各类功能建筑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火灾隐患逐渐增多,城市及建筑的火灾发生率也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作为预防和消除火灾的消防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消防工程课程是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延伸,但内容更集中、更突出,主要是在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使其充分了解消防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和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主要工程内容、技术手段、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的设计参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2]。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消防工程课程多为选修课程,课时较短,并且与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多有交叉,课程延续性、系统性不强,实践能力强化较弱,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亟需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针对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深入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消防工程课程与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多有交叉,极易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教学重点不明确,不能有效发挥其对建筑给水排水等课程的拓展作用。建筑消防是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讲授过程中会涉及建筑消防的内容,如果在消防工程课程中重复讲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耐烦的情绪,降低教学质量[3]。

2.教学内容优化不够,偏重于理论教授,工程实践应用不强。消防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涉及物理、化学、数学、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等多种自然科学学科,一些基本的灭火原理及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后续的课程内容很难进行下去,而大部分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将消防工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学时数量有限,这就使得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讲授偏多,占用一定课时,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失去重点,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

3.作为一门工程学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消防工程相关的规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重点会发生变化,而现有的教材时效性不强,很难全面反映现行的工程技术要求。

4.对于建筑消防工程的各个子系统,由于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大部分学校不能有效地组织实验教学。学生不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和体会消防系统的灭火过程,很难有效地进行理解,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5.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目前消防工程课程考查形式过于单一。多以闭卷考试或提交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应付了事,很难达到有效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改革。

济南大学市政系隶属于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给水排水学科团队除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等课程,还承担了建筑学专业的消防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多相互交叉的地方,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衔接,打造重点突出、强化实践的课程体系,我团队统一规划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减少重复讲授内容,有效地提高课程体系的授课效率。例如,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工程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消防工程做到建筑给水排水的有效扩充,在建筑给水排水过程中重点讲授的消防基础知识,在消防工程课程中进行少量的回顾,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一套或几套常规教材,以现行规范为主,结合工程案例,深入解读规范条文的变化及其原由,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快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消防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增加实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不断完善和凝练授课课件,明确授课内容,突出课程重点,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学习内容。同时,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动画、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在课程伊始,播放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及危害,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等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在进行建筑消防子系统的讲授过程中,对各子系统的灭火过程进行动画展示,学生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单纯的文字说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和规范条文,设置启发式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知,同时强化工程思维培养,使学生真正从书本规范中走出来,能够从工程实践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能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使基础课程与消防工程课程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在给排水CAD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拓展讲授3D制图以及BIM制图技巧。在消防工程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工程设计要求后,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采用3D制图或BIM制图,进行三维建模,针对建筑消防子系统,对其核心部件进行绘制,更加深入地剖析各子系统的构成和连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建筑消防系统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工程设计,还了解了管道连接,对设备安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建设施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学校课程网站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网站,使其成为内容丰富、积极互动的第二课堂。网站上传教学大纲、授课课件等,学生可以自由下载。教师授课过程中会将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课程网站可以进行预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课程网站会留有课下作业及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完成作业上传,由教师批改,压缩学时,能够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其他知识点的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站将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对于简单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回复,对于普遍性的、代表性的问题,教师进行整理后于课堂中进行统一解答。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系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针对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等相关课程,自主研发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实验内容,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工程课程开设了实验课程。在消防工程课程中,实验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了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安装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队伍建设。

本科阶段一个专业方向的培养需要形成一套合理有效、前后呼应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优化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学科建设方向。济南大学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以高级职称并具有较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资深教师为团队负责人,负责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和任课教师。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课程体系进行把握,有效地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等。济南大学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教学氛围。青年教师在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前,首先进行一学期的听课学习,学习老教师的授课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同时,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安排青年教师至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讨会议,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聘请具有注册设备师资格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并且不定期聘请建筑设计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科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课程考查。

消防工程课程由于涉及规范较多,数据复杂,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很难有效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此,我团队对消防工程课程考查形式进行了改革。考查过程不再拘泥于试卷、论文,而是以实践考查为主的多层次考查方式。首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针对不同重点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和注册考试,布置大作业,主要为计算题目和简单的设计题目。其次,在结课后,要求学生针对实际建筑进行调研,绘制建筑的消防设计实际系统图,并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规范条文,对实际设计加以分析评价,提出优化方案。最后进行答辩。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和协作能力,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做到深刻理解。针对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改革考查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新形式下对消防工程人才的需求。

作者:谢康 邱立平 王嘉斌 张守彬 单位: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