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9:14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1篇

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早已存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管理如何搞,是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间题,笔者就此间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企业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计划管理,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运用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方针和目标,科学地制定未来行动的方案,用来组织、协调、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a.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调基产品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灵活的能及时反映市场要求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使根据市场调整的企业计划能及时传达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b.加聋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都使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比侧关系。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又是成千上万劳动者共同劳动的过程,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除了直接的生产工作外,还有技术、劳动、供应、销售、财务等不可缺少的苍理工作。企业把成千上万的劳动者的活动和生产各环节的活动,有机地、合理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按照统一的准则,进行均衡有节奏的生产,就必须制订和执行统一的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不然,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就会失调,企业管理就会混乱,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c.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计划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对其它各项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的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需有一个严密的企业计划协调各个环节及各项经营活动。如果企业没有计划来协调和指导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活动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计划管理

2.1要克服两个误区a.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就没有计划管理的必要。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其实不然,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内部也有很严密的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计划,也必须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b.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对宏观经济而言,企业管理是微观经济,市场对企业计划管理没有影响。这种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探,依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放沂撇显然,这种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棒的带要布现代企业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大奋徽观经济必须符合宏观政策。

2.2要实现三个转渔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向,对企业计划管理的要求也不同,企业计划管理必须实现以下转变。a.由生产型计划转变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企业计划管理,是生产型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的什划也是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来制订企业的内部计划衬主要内容是以完戒指令性计划的生产计划为主。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带要、销不销得出去,企业不管,由国家统购统梢。企业效益不好,也可由国家补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市场紧紧连在二起,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就要转变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变生产型计划管理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管理。b.由静态计划转变为动态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变化,产品也是几十年一贯制,基本是上一个静态的计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需情况瞬息万变,新产品、新款式也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不至使市场淘汰企业,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静态计划为动态计划,使企业的计划始终能跟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日益壮大发展。。.由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决策型计划管理。在旧的计捌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绕销,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统一供应,企业没有经营管理自,企业计划成了照抄照转的执行计划。企亚的计划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奇徽料等都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采购,产品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推销,两头都在外,因此也要求我们的计划管理是开放式的,要及时根据市场的物资供应状况,调整采购策婚,要根据市场对企业产品需要情况,及时决策,调整营销策略.

2.3要树立五个观念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同,对人们的观念要求也不同,要求人们根据市场经济衍要求‘树立新的计划管理观念。a.要树立市场竞争规念。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密切注视市场,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市场观念,我们的一切计划和工作都要根据市场这个“晴雨表”来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竞争力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企业计划。b.‘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效益,企业就只能被兼并或破产,因此,制订企业计划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实现小投入、高产出。。.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时间观念在制定企业的计划时,也无处不在,如:生产与检修的时间衔接、网络计划的关键工序、采购物资的最佳进货时间、资金的时间效益等等。因此,我们在安排计划时,必须树立时间观念,使企业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d.要树立信息观念。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步入信息高速公路,谁拥有信息,谁就会掌握主动。信息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是管理控制的工具,信息还是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更应该树立信息观念。e.要树立系统观念。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各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一个工序或环节出现了间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我们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树立系统观念,搞好综合平衡。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控制环节多、工序多、参建人员多,影响因素多,因此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难度大,需要我们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以下,从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所涉及的不同方面,提出对施工管理的认识。

一、 材料堆放管理

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施工现场文明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

1各类材料的堆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类材料应该按照平面布置图分工程形象进度划区放置,划分为钢筋区、模板区、周材区等,各区域挂牌明确标识,各种材料堆放区应统一制作同规格铁制标识牌分名称、规格、品种等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单独隔离放置在库内。

2责任区视情况随时打扫保证整洁,制定卫生责任制落实到人。

3施工现场平整、整洁,无乱堆乱入、无散落物等物品,各区域负责人员按照卫生责任制搞好各区域卫生工作。

二、施工现场扬尘管理

1运土方的车辆设专人用苫布密封,现场存放的渣土、砂、石在四级风以上时将进行篷布围盖或洒水降尘。

2现场道路及施工作业面在清理时洒足水分,轻扫轻扬,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施工场地。

3各类材料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用蓬布覆盖,水泥和其它易飞扬材料在库内保存或进行严密遮盖、围挡,运输和卸运时采取措施防止遗洒、飞扬。

三、噪声管理

1对于敏感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施工前完成降噪措施;做技术交底同时做好关于控制噪声的交底,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施工机械要经常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机械使用时间,尽量减少机械噪音。安排各工种班组职工认真执行相关的环境作业指导书。

四、固体废弃物管理

1在施工现场设固体废弃物回收点,并在临时存放场地配备有标识的废物容器,有毒有害废弃物要与其它废弃物区分应单独存放,防止再次污染。

2各施工队、班组的废弃物临时存放点指定专人管理。负责将废弃物运输到场内废弃物指定存放场地,并进行分类放置,运输中要确保不漏撒、不混放。废弃物在运出现场前覆盖严密,禁止出现遗撒。

五、施工现场用水、电使用管理

1施工现场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由专人管理,建立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应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开工前,技术员应向电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电工应经常检查,发现失灵和损坏现象应及时维修或变更,并作好电工维修记录。

2编制项目水电使用计划,每月按时报水、电计量月报表。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生产工艺,减少水、电的消耗。

3优先选用节能型灯管、电气设备;在照明亮度得到保证条件下,取消多余部分照明灯或线路;增强全体员工的节水节电意识。

六、季节性施工及特殊天气施工做好预案

工程施工跨越暑雨期、冬期时,必须做好暑雨期、冬期施工的措施,有完善的季节性施工措施。暑季施工须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在干热天气环境下施工作业预防火灾发生;雨季提前搞好设备的防雷装置测量工作,以防发生雷击事故,大雨来临时高空作业人员撤到室内,在雷雨、强风等特殊天气暂停作业;冬期施工注意防冻、防裂、冰雪区域采取防滑措施,加强对温度的检测和控制,.冬季施工应做好测温工作、计量工作,尤其混凝土拌合、掺加外加剂、混凝土施工及保养环节注意采取适宜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七、做好项目资源的调度管理:材料、机械、劳力等采取保障措施

1认真组织编制各项资源计划,制定资源管理措施。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各专业资源需用量计划,并汇总为资源总计划,依据资源总计划及月进度计划编制资源进场计划。资源计划包括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工程设备、劳动力、资金等。

2材料及机械设备及时供应,并保质保量。物资材料计划应有明确的材料种类、数量、规格和进场时间,现场各类材料的数量储备跟上施工进度的要求,能够确保正常的施工需要;施工机械设备合理确定种类、机型及数量,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严格培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确保人证相符,正确操作设备,指派专人负责设备的保养及维护;按工种需求选择施工队伍,劳动力保障有力、及时。

八、加强现场施工的工期进度管理

1组织施工准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做好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平衡协调管理、制度管理等工作。

2严格加强计划管理,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级:总进度计划、各专业或主要阶段施工进度计划、月周施工进度计划。采取措施,实现以周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保总计划,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做到分工和人员搭配合理,提高施工效率,做到不停工待料,不出现窝工等现象;做好各工种人员的动态调配,确保关键线路能够按时完工,保证工期进度。

4对整个项目的施工,保证劳动力需求配备计划按时实现,根据进度计划、工程量和流水段划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设备,保证按照进度计划的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九、做好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

1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和方案向操作班组认真交底,确保真正了解操作要点,保证操作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检查,按照规范和工艺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2优化施工方案,并采取技术保障措施。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有预见性,提前作好技术处理措施。施工方案做到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能指导施工。对整个工程施工统筹组织、全面安排;依据工程特点划分施工区域,合理利用技术间歇,对主要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3做好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各工序的质量检查。严把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关,力求工序一次成功,杜绝返工现象,确保施工质量。检查工序是否按图施工及满足方案要求,工序质量是否满足标准和要求;对关键工序及隐蔽工程施工应旁站监督;定期进行抽检;发现不符合要求必须整改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工序,以保证不留质量隐患。

十、做好现场施工的衔接和调度

工程建设过程由于专业分包单位较多,在施工中必然会形成多工种多专业交叉配合、联合作战的局面。任何专业的施工组织及协调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因此需要做好现场施工衔接及调度;另外,加强现场及周边环境管理的协调工作,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加强沟通,求得各方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我们应加强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水平,在施工实践中多多积累并总结经验,以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水平,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3篇

调试工作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调试计划要根据工作特点做出适应性调整。文章以某核电厂为例,分析了热试后到装料前调试阶段计划管理的特点,在“一个计划”的理念下提出计划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IPS;核电厂;装料前计划;一个计划;计划管理

1概述

调试工作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调试计划要根据工作特点做出适应性调整,也是根据管理的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调试计划分为如下六个阶段管理:(1)冷态功能试验阶段;(2)冷试(冷态水压试验)前阶段;(3)热试(热态功能试验)前阶段;(4)热试阶段;(5)装料前阶段;(6)装料及装料后阶段。装料许可是在国家核安全局对电站状态进行全面评审后才释放的控制点,所以装料前计划的涉及面最广,包括五大管理领域:(1)现场调试试验领域;(2)承包方设计设备领域;(3)承包方建安和采购领域;(4)业主生产计划领域;(5)业主生产部门工作领域。因为这五大领域的存在,所以本文没有把装料前的计划称作“调试计划”。但是基于“一个计划”管理理念,各个领域的工作必须整合到一个计划中,形成一体化项目管理计划(IPS),使现场工作统一指挥,形成“一个团队、一个声音”。如何进行整合,形成IPS,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2建立评审导向计划

不同阶段调试计划管理的特点:(1)冷态功能试验阶段重在管理接口计划,特别是水、电、气的协调;(2)冷试(冷态水压试验)前阶段,重在推动核岛系统单体调试快速完成,支持一回路水压试验;(3)热试(热态功能试验)前阶段,重在以在役前检查为关键路径,其他冷试后尾项消缺结合,系统可全面启动支持热试为目标;(4)热试阶段,重点以热试顺序程序为指导,按顺序开展热试项目;(5)装料前阶段,重点以核安全检查专篇为导向,全面消除电站缺陷,完成调试大纲要求的装料前的试验项目,编制试验报告,此阶段是调试计划中涉及面最广的;(6)装料及装料后阶段,此阶段由生产计划为主导,以装料及装料后顺序试验程序为指导,按顺序开展试验项目。既然装料前阶段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装料,那就应以需要提交核安全局审查批准的13个专篇为最终指导做计划。

2.1建立调试试验报告导向

装料前工作量最大的是“A1/A2阶段调试试验报告”专篇,此专篇应包含《三门核电调试大纲》中所列的装料前应完成的试验项目报告。A1阶段是冷态功能试验和冷态水压试验阶段,A2阶段是热试阶段。有些A1阶段应完成的试验,因为设计或设备原因到热试后才能完成,比如设备冷却水系统的安全壳隔离阀,A1阶段发现的电动头故障,新的部件到A2阶段才到货,而在A2阶段没有时间窗口停下系统进行部件更换,所以要到热试后才能更换部件,再做试验,然后完成试验报告;再比如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热试前本来已完成所有试验项目,并且完成了向生产移交,但在热试期间设计方了变更,需要更换母管上的减压阀,等热试结束后才能实施,再做试验验证,然后完成试验报告的升版。有些在热试期进行的试验,因为试验前或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或设备原因未完成,需要等到热试后处理完缺陷,再进行试验,完成试验报告。这些缺陷在热试结束前即经过分析,可以在热试结束后执行,否则会影响热试的结束。比如核岛废液系统真空泵入口阀门的变更,因为在热试过程中根据发现的缺陷的设计变更,设备采购周期长,要到热试后才能到货,经调试队分析,可以在热试后独立执行此变更的试验验证。还有一些系统尾项影响试验报告的完成。比如爆破阀试验,现场不允许在试验过程中安装爆破阀的点火装置,所以将此项工作作为尾项放到热试后执行。这个系统A1阶段的试验报告已了A版,等点火装置安装后要进行试验,补充进系统试验报告,不带开口项的0版试验报告。系统上所有的问题都有文件跟踪。调试过程中现场发现的设备问题通过SQOR(调试质量观察报告)发给供货方,供货方通过FCN(现场变更通知)或FDR(现场偏差报告)进行现场问题处理,处理后给调试验证关闭SQOR,处理问题前一般会关联到设备或部件的重新供货及安装,也有些SQOR经供方评估不需要实体更换,则直接关闭。发给施工管理方的SQOR,施工管理方NCR进行处理。试验完成后或文件关闭后完成调试试验报告的编制。调试过程中现场发现的设计问题通过SRFI(调试设计澄清单)发给设计方。如果不涉及文件修改,则直接根据设计方的回复关闭SRFI,如果涉及文件修改,则设计方E&DCR(设计变更单),如果E&DCR关系到现场变更,则需要根据E&DCR准备材料,执行现场变更后,做试验验证合格,编制试验报告。设计方在设计复核时发现了问题,则会DCP(设计变更方案),再由DCP衍生出用于现场执行的文件E&DCR。还有设计方主动发出的FCN、FDR等。调试试验报告根据存在的开口项情况A版,再进一步可以升版到B版,没有开口项时可以0版,0版后再发生系统变更的,则根据变更实施后试验,升版试验报告到1版。根据以上描述,在IPS中建立系统缺陷、变更、尾项与试验项目的逻辑关系,再将试验项目作为试验报告0版编制的前项。这样就在IPS中建立起了调试试验报告导向的驱控关系(如图1所示)。

2.2建立建安进展报告导向

建安进展报告是另一个核安全局装料前审查的专篇,全面审查现场施工情况可以支持电站装料。在上面提到的建安尾项,还有系统或土建结构的E&DCR(设计变更单),还有建安方面产生的NCR(不符合项),都是建安进展报告完整性的支持性文件,建这些项目作为建安进展报告的前置项,驱控最终报告的完成。

2.3其他专篇导向

比如役前检查专篇,其前提是现场所有役前检查完成,然后完成役前检查报告。在计划中列出了所有役前检查项目,并且挂接上逻辑关系,比如RV(反应堆压办容器)的役前检查,作为RV开盖的后项,开盖工作驱动RV役前检查,再驱动报告编制。因为异物防护要求高,此项工作与中子盒更换不能同时进行,又因为中子盒采购因素不确定,还有RV役前检查后还要编制报告以及核安全局审查报告的时间,考虑开盖后先执行RV役前检查,然后再盖上临时顶盖,开始中子盒更换工作。环评、应急、运行规程、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核燃料许可证、操纵员合格证明等专篇与相应部门的针对性工作建立逻辑关系。

3分类建立作业层级

按以上所列项目建立计划作业结构,包括:FCD/FDR;NCR;SQOR;SRFI;E&DCR(已需现场执行的);Punchlist(尾项);PSI(在役前检查);设计释放(DCP和E&DCR);调试试验;试验报告;定期试验;各部门专篇支持工作;13个核安全局审查专篇;装料调试程序。其中调试试验项目在冷态功能试验计划和热态功能试验计划中,将这些活动条目与缺陷、尾项和试验报告加上逻辑关系,再通过加作业分类码的方式显示在装料前阶段计划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列的各个项目都有相关责任方在用Excel清单进行跟踪,记录每天的进展,非常详细,大家认为再用计划统一管理浪费时间,不需要再录入P6用计划统一跟踪了,这是错误的观点。各个领域的清单式跟踪推进工作是各领域的职责,他们管理的详细程度是非常深的,但是各领域之间就缺乏交流。每个领域内部可以细到当天对某个问题的交流情况,但向其他领域传递的信息只是某个问题的计划完成时间,把这个信息传递到IPS中即可形成全局共享。通过计划统一管理,(1)可以形成枢纽,将相关信息统一关联起来,形成各领域间的联动,计划更新后各方可看到一个活动的项目,可以看到自己的相关工作在其他工作变动后的进度调整;(2)有助于计划员合理安排全局工作,计划更新后可以最新的信息看到计划的调整,周计划、日计划,直接指导现场工作;(3)有全局观,一个计划包含所有工作,计划更新后可以看到最终装料时间的变动,再向上游找到引起节点目标变动的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协调,通过计划能对全局进行撑控。统一的计划管理并没有影响或干涉各领域的独立管理,每个领域独立进行管理,只是将信息输入计划,又从计划得到统一的信息。比如建安进展报告专篇导向计划,工程管理处和SPMO(国核工程公司现场项目部)对内部各个项目进行管理,但最终现场工作的执行要通过计划统一协调,同时管理方也可以从计划中得到上游条件的释放信息。这样各方就不是只向计划输入信息,而是会从计划得到回馈。

4建立关键路径专项

针对一些大型的现场施工活动或区域、系统作业交叉多的活动,作为专项列出。比如:(1)内置换料水箱(IRWST)内的工作,包括222颗结构模块螺栓更换、热交换器变更、热试温升仪表拆除、检漏、加强板施工等等,作业环境是密闭空间,安全管理要求高,是热试后工作的关键路径,所以单独列出;(2)换料水池内的工作,包括反应堆开盖、反应堆压力容器役前检查、中子盒更换、流致振动探头拆除、装换料机试验等,也是热试后的关键路径,并且是在核心部件上的工作;(3)PMS(核级仪控系统)专项,包括硬件升级、软件升级、回归测试、调试试验、机柜增加防火板、IDS(核级电气系统)试验、主控室电缆变更。工作关联面广、工期长,需要特别关注。这些项目要求每个专项都有项目负责人,提前组织项目成员单位进行交流准备,开工后要求每日对现场工作进行跟踪协调。另外还要有安全负责人、异物防护负责人。这些项目在计划中作为专项列出,可以为项目负责人提供直接的计划支持,每天重点关注。

5计划

基于“同一个计划”的理念,需要开工单到现场执行的工作,录入IPS中,在工作开始前可以检查工单情况,以检查工作准备状态;不需要开工单的工作比如设计文件、文件修改工作、各领域专篇的离线工作,也在计划中跟踪。当前西屋相关的设计设备工作已纳入IPS统一管理,施工管理方相关的工作也已纳入计划管理,公司内各部门的支持性工作也已录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当前的问题是生产计划的工作还没有纳入IPS。生产计划处作为独立的部门,管理已移交生产的系统和构筑物。但在装料前由调试计划和生产计划两个计划管理存在以下不足:(1)在调试向生产移交方面,作为管理的需要,需要尽早完成系统向生产移交,使运行人员完成对电站运行状态的全面控制,这样在移交生产时带了较多的开口项。这些开口项转到生产计划处进行管理,有些试验开口项需要上游设计设备问题处理后才能解决,这些上游条件在生产计划中是缺失的;(2)涉及到停水、停电、停气的工作协调,还没有移交生产的系统在调试计划管理,而水、电、气等系统已移交生产,由生产计划进行管理,对这些公用资源的使用和隔离在计划安排上需要协调;(3)计划管理以向生产移交作为分水岭,移交后马上进入生产计划管理,参与方需要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影响装料前的紧张工作计划推进;(4)移交前现场的变更工作生产计划处没有介入,调试计划在前期的跟踪中对这些现场变更的内部工序和逻辑关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一旦转入生产计划管理,不能马上进行全面了解前期信息,以满足装料前快速、大量安排处理现场工作的计划要求。基于“同一个计划”的理念,建议将装料前生产计划项目全部录入调试IPS,统一安排计划,调试计划与生产计划合署办公,共同开计划会,共同计划。在大部分现场工作完成后再将一号机计划转入生产计划管理。

6计划报告

计划管理有两个重要的方面:(1)计划协调和优化;(2)计划偏差管理。偏差管理包括计划信息的更新、计划协调完成之后的状态变化,计划报告重在根据计划更新后的状况发现偏差,找到关键路径偏差、潜在关键偏差,提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管理层进行协调,对偏差进行管理,使项目进展按可控的方向发展。关于计划偏差的理解。计划管理首先应遵守INPO原则“MakeaRealisticSchedule”。我们在P6中确定了装料开始时间是12月20日,则按此时间设定的原始计划即为BaselineSchedule(基准计划)。计划每天都在更新,P6软件会将更新后的计划与原基准计划进行比较,给出偏差时间,我们从计划中找到是哪些偏差推动了最终节点目标,哪些偏差扩展成为了潜在的关注对象,再对这些偏差进行优先级管理,由领导层进行协调,缩短偏差。所以不管是管理层还是计划员都应关注实际的偏差,而不应只看更新后被移动的节点目标,不能看到更新后节点目标的变动就以为是重新定义了节点时间。基于以上说明,装料前需要两种计划报告:(1)IPS周报;(2)IPS日偏差报告。在热试结束前只《装料前计划IPS周报》,日偏差报告的内容是《热试IPS偏差报告》。

6.1IPS周报内容

本周关键路径变化;本周关键路径偏差分析;本周需关注事项;本周计划执行总体情况。

6.2IPS日偏差报告内容

当天计划偏差项、责任方、原因分析;当天的重要工作内容;需关注事项。

7结语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全生命周期 分包管理 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工程总量大幅增加。以2016年天津市蓟州区为例,电力工程总量较2015年全年增长64%,其中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逐年增长,参与施工的企业较2015年全年增长了20%以上。电力行业传统工程管理方法开始凸显不足,无法满足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工程管理问题日益显现。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信息不共享:工程施工各阶段、各专业均比较独立,信息不共享,关联性较弱,管理人员无法从整体角度把控项目;二是对工程风险缺少必要管控: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无法提前预判工程施工L险,总是风险发生后再去补救,导致浪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三是施工队伍管理缺少有效手段: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满足电力工程施工对人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导致施工质量较低,甚至容易发生施工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光源公司采用工程管理系统,开展以计划为导向的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工程管理系统,意在解决电力工程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实行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精益化、多样化管理

以计划为导向的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工程管理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阶段。其中,“计划―执行”两个阶段依照项目进展循环进行,而监控阶段是整个工程能够顺利执行的一个重要阶段,监控阶段以计划为模板,随时监管执行情况,如发现偏差,立即纠正。

电力工程启动阶段包含工程招标、工程投标、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工程派工;计划阶段包含工程计划、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领用计划;执行阶段包括工程进度、工程资料、工程变更、工程签证、隐蔽工程等,监控阶段包含施工进度监控、物资库存监控、分包人员监管等,收尾阶段包含工程结算、物资结算、工程竣工等。

通过工程管理系统,整合各个阶段,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以计划为导向的涵盖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

1.1注重过程管理,贯彻 “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管理思路

光源公司工程管理系统上线前,各部门各业务的负责人之间信息不共享,工程进展情况同步滞后,制度相对孤立,只能针对各岗位职责进行描述,各负责人管理方式不同。比如负责工程资料的专责,只能确保最终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对于资料的时效性、与现场的吻合度均无法及时监管;同时工程资料对于领导决策无法起到实际作用,浪费了工程资料的使用价值。

光源公司工程管理系统在开发前,将公司工程管理制度梳理并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流程,明确了每个阶段的输入项、输出项和具体职责,形成了多种表单模板。系统设计阶段,将整套的工程管理流程表单模板固化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了由工程管理系统负责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各岗位责任明确,管理到位[1],工作流程定义清晰,明确。

1.2以工程为核心,推动电力工程建设精益化管理,促进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诸多目标的实现

工程管理系统以工程为核心,根据工程范围的不同,将整体工程设计为三层架构,分别为“工程―工程段―工程区域”,施工范围逐层递减。工程包含整个需要施工的工作;工程段按照标段进行划分;工程区域按照施工的最小单位再次划分,可能是一段线路,一个小区,或者一个村。其中,启动阶段的投标、总包合同与工程关联;招标、分包合同与工程段关联;计划阶段和执行阶段的工程计划、工程进度、工程资料、工程变更、工程签证等环节,与工程区域相关联,以最小的维度进行管理。工程监控的收尾阶段,均是从工程区域开始,逐层汇总到整个工程,实现细节到整体的统一管理。

以工程区域为管理单位,细化管理颗粒度,对于每一个区域的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人员统一协调和调度,对每一个区域的工程成本、质量、进度、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精益化管理。同时,又可以自下而上进行汇总,将工程整体的状况展示出来,供领导层了解和决策。

1.3以数据为基础,统一数据格式,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信息,也是领导在决策时的关键依据。在工程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同数据处理者的习惯不同,导致异构数据普遍存在,造成整个工程数据呈现交叉互用、数据重叠、频繁更新、版本不一致等漫无头绪的复杂局面。另外,在数据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缺乏调用、修改、保密等安全措施,容易造成数据信息泄露。因此,工程数据管理面临缺乏规范性、混乱无条理、数据不准确、没有保密性等诸多问题,加之不同项目的工程数据管理意识有强有弱,结果可能是有些项目的数据管理处于放而无收的无管理状态,对工程目标管理失去指导意义,项目管理也一片混乱。

通过工程管理系统,梳理各阶段各专业的数据特点,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实现数据统一存储,并根据业务流程和权限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一份数据多部门共享,减少了大量数据的整理校对工作,提高了信息流通程度,增强了数据使用价值,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对数据本身的分析上。

2 运用以计划为导向的工程监控手段,减少项目风险

在整个工程管理的生命周期中,计划是重中之重。随着工程施工的难度增加,施工人员增加,管理复杂度增加,工程计划制定的好坏,决定着项目的好坏甚至成败。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返工是最常见的问题,通常导致进度延后,成本超支。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通过制定完善的计划,并辅以全面的监控手段,可以尽早发现风险,随时纠正,减少影响。

2.1采用预制模板,编制详细计划

在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之前,项目经理多靠主观经验制定计划,盲目安排工期计划,压缩投资,造成工程建设计划制定不周密,人、机、物料安排不合理,不符合电力施工规律。同时实际现场监管时也未必按照之前的计划执行,导致频繁的工程变更及返工,最终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只好降低质量或增加投资[2]。

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通过制定计划模板,减轻项目经理制定工程计划的复杂度,同时,系统可以根据整体的计划,进行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拆分,通过移动技术,发送计划到施工人员的微信端。计划管理包含工程计划管理和物资计划管理。

2.1.1工程计划管理

在工程尚未开工前,依照前期的现场测绘,将本次工程所需的施工工作编制为一份完整的计划,计划包含工期和工作量两部分。工程管理系统中按照不同的施工类型,选择不同的计划模板,项目经理只需要填写施工的时间计划以及施工的工作量,即可汇总成总计划表。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减少项目经理编制计划的繁琐程度,将注意力集中在进度和工程量这两个关键参数上。

详细的工程计划还可以细化工程监控的颗粒度。通过将工程计划拆分,逐步细化监控的内容,提高了现场施工监管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每天按照日计划进行汇总和分析,当发现计划偏差的时候,随时可以进行纠偏,使工程可以按照总体的计划顺利执行。

2.1.2物资计划管理

物资到位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所以物资需要通过计划来保证按时入场。工程管理系统中包含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领用计划。

项目经理在申请物资前,根据工程计划来编制物资需用计划。在工程管理系统中,可以根据预设好的模板,直接生成物资需用计划的框架,通过调整细节,生成工程的需用计划。

根据工程计划的安排,物资需用计划会安排好各种物资的需用时间、需用数量。物资管理专责可以根据需用计划,筛选供应商,生成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关注点在于供应商的供货截止时间、货物送达的仓库地点。供货截止时间须早于物资的需用时间,如果无法满足,则可以通过调整采购计划,或更换供应商,或分批次购买,保证现场项目经理的物资需用不受影响。

项目经理根据物资的采购进度,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提交物资的领用计划,精确申请使用数量,避免物资的无端浪费或者损坏。

2.2多种手段并行,加强现场监控

计划的制定指导工程的进行,但是施工现场的监管也是重要的一环。依靠抽查来发现存在的所得信息滞后问题,故所得的结果无法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工程管理系统利用移动技术进行现场施工的监管。考虑到施工人员对手机的熟悉程度不高、对微信使用较为熟悉的情况,故采用“微信加视频播控球”的手段进行监管。施工人员使用微信关注了光源公司的企业号之后,根据推送的计划进行实施工作,同时在施工现场按照要求进行信息和照片的上传,供管理人员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对于重要或者大型的工程,现场可以设置视频播控球,通过远程监控端随时查看现场的视频回传画面。

3 注重分包管理,加大人员监管力度

电力工程施工一般比较庞大、复杂,涉及到多个专业,例如土建、安装等。各专业之间需紧密配合。现在各专业领域通常由不同的分包商所承包,分包商及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场各专业之间无法紧密配合,常常出现质量低下、进度滞后、成本超支、频繁返工等现象,而且不规范的施工作业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分包商和分包施工队伍的管理也是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1加强分包商管理

工程管理系统中针对分包商的施工资质和安全资质进行记录管理,每年更新一次,保证符合要求的分包商进入招标范围。除了资质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分包商施工质量的管理。通过对分包商施工工程数量、施工工程等级、施工工程竣工评分等级、抽查评分等级、施工人员资质和数量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直观地显示每家分包商的施工能力和施工信u,从而建立起合格分包商名录,作为进行新的工程管理的决策依据[3]。

3.2加强分包队伍人员管理

即使分包商资质符合要求,也会出现不同的施工队伍人员素质不一样,甚至是无证施工现象的发生。所以同一分包商下的不同施工队伍,乃至于同一队伍中的每个人员,都需要在系统中统一管理。所有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从业考试成绩等信息,都会记录并及时更新。同时,现场施工的人员通过微信端进行工程进度汇报,施工记录都有迹可查,避免了人证不一致的现象。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光源公司在利用工程管理系统后,有力地解决了施工过程、施工监控、施工人员管理等问题,做到施工的每个环节可监控、可追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光源公司工程管理系统仅仅解决了信息共享、流程规范、人员规范等问题,在数据统计、分析、决策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后期我们计划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深度挖掘数据潜力,为企业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石岩峰,卫宏.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J].山西建筑, 2010,36(33):194- 195.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5篇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地产项目计划编制的分类

房地产项目的行业跨度大,如何有效地通过计划管理这条线,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机而紧密的联系起来,以保证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连贯有序,这就涉及到计划编制分类的问题。房地产项目计划体系的建立应该与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构架相匹配。房地产企业各专业部门的设置一般是:营销部门负责项目的策划、包装推广、销售服务等工作,设计部门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环境园艺、装修装饰等工作,合约预算部门负责项目的分包、成本核算等工作,物资部门负责项目的物资采购等工作,工程管理部门和现场项目部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现场实施等,财务部门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

房地产项目的计划体系编制,既要有协调各部门的总计划,又要有指导各部门工作的细化计划。作为房地产项目的运作,首先需要一个总纲性计划将不同部门之间工作的连接起来,以保证房地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工作的有机衔接。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总纲性计划主要是明确土地经营管理、图纸设计、政府的报建手续、工程承建、营销推广等工作的关系,让各部门都清楚自己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以及对相关部门工作的影响,明确地界定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对项目进行整体策划,使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畅。归纳起来,房地产项目开发需要编制以下时间控制计划: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发展控制计划、工程实施控制计划、经营销售计划、施工图出图计划、承建商分包计划、甲供材料进场计划、工程成本控制计划、费用支付计划。通过上述计划的落实,保证房地产项目顺利进行。

二、房地产项目各项计划的编制内容及要求

1、发展控制计划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发展控制计划是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总纲性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们必须明确项目开发的关键工作的时间控制点。发展控制计划的编制应该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编制,因为只有负责项目全程控制的人,才能把握总纲性计划中每一个步骤的轻重缓急。发展控制计划是公司各部门工作的内控计划,编制发展计划时,让有经验的各类专业员工参与,尽快可能预计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时间安排要合理,以保证计划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计划,一定要确保发展控制计划作为总纲性计划的严肃性。

2、工程实施控制计划

工程实施控制计划是工程实体施工进度安排的控制计划,主要是指导项目工程现场施工的控制计划。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实施,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结构决定了全面宏观控制工程施工进展的管理力量应该是房地产企业,而不是总包单位,因为确定工程项目标准和整合这些资源的单位是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比总包单位更有优势控制工程的实施,传统总包单位控制工程进度的任务落到房地产企业的头上,这就更佐证了房地产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工程实施控制计划的编制内容主要是:总包单位工程实施的阶段性时间控制点,工程实施控制计划,既要考虑工程关键性控制点时间,又要考虑各分包工程穿插及搭接的合理性,具有全面、系统控制工程实施的功能,具有可操作性。工程实施控制计划的编制,要求房地产企业的工程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协调能力,熟悉各个分部工程的实施流程,这是建筑市场结构变化的结果,也必将是建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结果。

3、经营销售计划

经营销售计划就是项目包装、推广、销售的计划。具体须明确时间控制点的关键工作是:售楼处装修、样板房布置、广告宣传、预售登记、正式发售、阶段性总结与推广活动组织、促销活动、尾盘销售等。计划编制之前,经营销售部门须对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须对项目的销售市场了如指掌,广告推广、预售和正式发售的时间控制,要慎重考虑,不能违背市场需求规律;经营销售计划与工程实施控制计划要一致,因为销售需要现场工程进度的支持。

4、施工图出图计划

施工图出图计划就是工程项目所用施工图的安排计划。对于一般的工程,需要的施工图主要是:基坑支护施工图、常规建筑结构设备专业施工图、售楼准备工程施工图、外墙装饰施工图(包括门窗施工图)、各种内装施工图、室外管线施工图、园建绿化施工图、各种专项工程施工图(比如灯光工程)等。

5、承建商分包计划

承建商分包计划是房地产企业根据拟分包的工程选用承建单位的计划。编制承建商分包计划之前,房地产企业须明确拟分包的工程,分析分包这些工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估计对现场管理带来的影响;在承包商分包计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承建单位进场的准备时间。

6、甲供材料进场计划。

在甲供材料进场计划中需要清楚分析拟甲供材料的可行性、经济性,充分考虑对现场施工管理的影响,明确拟甲供的材料种类;

7、工程成本控制计划。

工程成本控制计划是房地产企业在工程实施之前制定的工程成本预控计划,以保证项目的工程成本高度受控。其中预计费用的分项应与拟分包工程项目一致,以便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成本进行动态调控;明确项目的档次定位,确定工程质量、档次标准,制定各分项费用的套用标准;最好借鉴本公司开发的同一档次楼盘的费用标准或参考其它房地产企业的成熟经验;工程成本计划的编制,不仅是合约预算部门的事情,更需要设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详细的设计意图和工程技术要求。

8、费用支付计划

费用支付计划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支付工程勘察费、设计费、工程进度款、营销费用等项目费用的计划,由财务部门根据合约预算部门的工程费用阶段需求量、规划设计部门的设计费用需求和营销部门的营销费用需求量编制而成。费用支付计划是整个项目管理的经济保证,支付计划不能较好地执行,项目管理其它计划的执行将无从谈起,所以支付计划至关重要。

三、有效地落实房地产项目的各项计划

房地产项目的计划落实可以分为二条线进行。一条是宏观的,由制定发展计划的总经理办公室,定期检查发展计划的关键性控制点是否得到了落实,如果没有,则要召集相关部门检查出现问题的原因,协调责任部门制定补救措施,如果时间实在无法挽回,则要确定后续关键性控制点的应对措施。另一条是操作层面上的。为了保证各项计划能够有条不紊地执行,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到各部门,有先后关系的事情能够有人及时跟踪过问,保证项目的实施操作连贯、流畅,应该有一个部门全面来跟踪协调各项计划执行落实情况。现场项目部作为全面负责现场操作的部门,公司各部门的工作都要在现场项目部汇集,现场项目部就是一个“入海口”,是公司各部门的延伸。对现场的情况和需要采取的措施,项目部最清楚,需要公司各部门提供的资源,项目部最迫切。鉴于上述情况,现场项目部应该作为各项计划落实的牵头部门,项目部根据工程实施控制计划控制现场的进度,并将现场的实际进展以及资源的需求及时反馈到公司各部门,比如:哪些分包工程何时具备施工条件,需要分包单位进场的信息告之合约预算部、哪些甲供材料需要进场了告之物资部门、现场需求的施工图告之规划设计部门、承建单位工程进度款的应急支付需求告之财务部门等等。为了完成这些工作,一般项目部应设置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计划管理的协调,平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项目部经理提到公司工程会议上解决。项目部牵头落实各项计划的好坏,依赖于公司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公司各部门要树立为现场服务的意识,急现场之所急,作为现场的资源配置工作。各项计划的落实在于不断的实施、检讨、配置资源、再实施、再检讨・・・・・・如此反复,检讨的工作应该制度化,保证将影响进度的因素及时反映出来,及时解决。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管理一般包括技术管理, 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现一一进行具体叙述:

1建筑现场技术管理

1.1概述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就是组织好施工生产,是在一定时间空间等约束条件下对劳动、设备机具、建筑材料等有限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激烈竞争的市场角逐中,它决定着施工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能力。因此要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把推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建筑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产业结构布局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施工现场管理上升到法规的高度。 1.2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2.1编制科学施工设计施工现场设计是实施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加以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建设单位领导批准后,就必须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整个工程都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

1.2.2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是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需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具体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项目经理,他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该制度能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监督并落实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措施。必须重视选拔和使用项目经理,注重培养教育那些懂专业技术、有施工管理经验、有一定政治素养的人才,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丰富他们的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2.3提高认识,建立体制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重视总结施工现场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方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不断推动施工现场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2进度管理

2.1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根据合同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用来衔接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程序、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此作为进度控制的目标,同时要注意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付诸实施,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项目进度目标计划的实现,合理安排资源供应和节约工程成本。项目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都是项目施工的重点控制内容。

2.2进度管理的措施

2.2.1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制定的进度计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它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该进度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同时也要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等。如果没有这些计划,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面的工作杂乱无序,无法有效开展,从而影响到进度计划的实现。

2.2.2规范操作,科学管理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要做到人尽其才,把能否顺利实现项目目标作为团队成员的最高目标。所以有必要在项目开始时就选择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主要成员。如果项目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臃肿,成员之间团队意识淡薄,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很难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不能对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的管理。建立了团队后,必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实施标准化、程序化操作。在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后,注意对成员进行适当的激励措施。实施进度管理时要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让责任分配到人。严格管理时也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2.2.3及时调整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计划不仅包含了施工单位的工作,还包含了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所以要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各项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影响。建设方应根据各方计划,合理制定项目工程总计划给各方实施,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协调并对进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如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物资供应、地基情况,一旦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应及时调整计划,做好计划,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3.1概述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可见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处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甚至企业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质量管理程度的强弱。

3.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2.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层层负责、道道把关、人人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建立起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与质量计划,确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任务、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管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把“材料验收关、施工质量关、工程合格关、安全生产关”的要求,建立现场施工总纲、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以及现场材料验收制度,把具体措施落实到每道工序,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全面可控状态。

3.2.2提高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和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成为摆设。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培养,根据激励与约束的原则,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能动性。首先,必须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潜其潜能,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对工人要奖罚分明,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风险精神。

3.2.3确保材料质量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工序,必须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各个环节必须要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认真执行材料验收、发放、退料、回收制度。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如遇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另外的分析、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予采用。

3.2.4严格执行工程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验收来控制工程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后必先先有作业班主自检,有关施工人员和技术员对上下工序进行交接互检,完成后必须经有质检员或监理工程师验收,若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7篇

实施作业现场到岗到位管理,规范作业现场到岗到位人员的职责、职权、检查内容、到位标准以及监督检查规定。基本做法是:一是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二是进行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等级认定,安排到岗到位监督人员。所谓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原因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根据作业计划,确认作业风险等级,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实施监督。做到每个现场均有到岗到位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并将现场到岗到位人员安排情况、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连同作业计划一同上报。三是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到岗到位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公司职能部门负责对基层单位到岗到位监督检查,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如采用电话抽查或现场检查形式,对到岗到位人员到位情况进行监督,并利用各级调度、生产调度在办理作业开工前确认到岗到位人员是否到达现场。实施作业现场到岗到位管理办法,使生产作业人员时刻感到监察人员就在身边,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作业违章情况发生,进而保证现场作业安全。

二、实施作业计划管控措施

进行计划管控是保证计划作业的严肃性,杜绝无计划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基本做法:一是进行月平衡、周协调、日管控。每月召开月检修计划平衡会,确定10千伏及以上检修计划,进行承载力分析,未纳入月计划的作业,必须经过多层审批,方可列入计划。每周召开检修计划协调会,进一步细化月计划安排,补充特殊原因月计划变更审批增添计划,落实到岗到位人员。每日召开生产早会,对前一日系统及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差错问责,对当日及第二日工作进行布置。掌握作业现场情况,做到“七清”,即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人数、工作负责人(监护人)能力、危险点及预控措施清楚。二是建立作业计划上报机制,覆盖公司所有作业计划(停电、带电、不需停电),每月对作业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上报,通报分析结果。三是特殊时期安全管控。为确保法定假期以及重要保供电时段的安全生产,规定法定节假日前后两天,除紧急缺陷处理外,原则上不安排检修计划作业。年末时段:每年十二月末、一月至春节前执行特殊时期检修计划管理,严控作业总量。即所有未列入月检修计划的新增基建、生产、客户工程,均需要五道审批关,控制作业总量,同时有特殊原因必须安排的作业,加强现场管控,作业单位主管领导、安全员必须到岗到位监护,确保作业万无一失。

三、制定送、变、配各专业典型违章处罚标准,实施反违章“量化”指标

习惯性违章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就是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处罚标准依据,因此给安全监察人员工作带来困难。另外,在处罚或处理违章行为上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因人的感情因素使处罚违章行为不彻底,从而放纵了违章。所以要想彻底改变监察不利的局面,加大违章的查处力度,必须有违章处罚标准做依据,鉴于此,编制《公司反违章管理规定》,制定送电、变电、配电专业典型违章记分标准,使之具有操作性。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单位反违章工作的全面开展,要求各生产单位依据典型违章处罚记分标准,认真开展自身违章的查处工作。并对生产单位下发“反违章”量化指标,明确各生产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查处的反违章最少件数。对于各单位查处的违章,公司不但不再考核,而且为了鼓励各单位开展违章查处工作,公司对查处违章的单位公开进行了表彰和奖励,进而促进基层单位查处违章的积极性,避免了基层不愿意暴露违章行为的错误心理,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自从实施典型违章处罚记分标准,下发反违章“量化”指标以来,这种方法使各施工作业现场都有人进行安全管理,改变了只依靠公司少数安全监察人员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单一形式,形成了由少数人进行安全管理变为多数人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作业现场的违章行为明显减少。

四、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创新,提高全员素质

要使员工普遍接受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适应并完全具备承担安全工作所需的技术本领和业务能力。应探索新的培训管理模式,改变传统面对面人工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电力发展要求。为此我们探索出并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安全培训管理系统,制定相应培训管理办法。通过实际应用,证明采取该培训管理形式可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做法:一是制定《电力安全与操作培训系统》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安全培训管理系统,使之发挥更大的培训使用效果,制定该办法,明确了应用该系统的相关规定。明确管理职责,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实用性。明确计划编制与实施,保证组织培训的及时性。对培训内容进行专业分类,使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对培训效果进行统计与考核,保证全员参与,使培训常态化,达到实际培训效果。二是建立《电力安全与操作培训系统》及应用。该系统包括安全技能操作与知识考核两部分。题库管理是管理员可根据最新要求对题库进行更新、维护,保证题库的有效性、及时性、针对性。试卷管理包括试卷自动生成、查阅、分析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它改变了我们手工书写、印刷试卷的历史,大大提高安全培训管理工作效率。用户管理是对系统中各级人员进行维护管理。如:新增部门以及人员,删除调转及离退人员等,同时便于进行人员统计等。通过安全培训管理工作创新,使全体生产一线人员安全知识与技能水平得以普遍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

五、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作业安全系数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第8篇

基于基建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业主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总体把控,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永远是安全生产核心,基建项目管理安全管理总体目标是防止人身伤亡事故,而目标最直接把控点就在于把控施工建设过程质量、安全,过程管理就是质量与安全融合的过程。微信能在何时何地直接管控现场等对项目管理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明了的管理方式之一。

1、基建工程质量与安全辩证关系

工程质量就相对工程产品本身而言,安全是相对于人本身而言,“质量第一”与“安全第一”是怎样的相比较的?质量与安全互为“保险带”,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工程质量没做好,生命就没有保障,安全没做到,质量就没有资本,质量终身制,时刻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两项指标的完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抓安全和质量都需要有预见性;制度标准流程管理更是必须的,否则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职责连带问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设备齐全有效到位,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状态下,才能保证有好的施工质量,“质量在我手,安全在我心”才是质量与安全现实存在意义,也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意识是质量的前提,质量是安全的保证条件,过程中质量与安全关系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在保证人的安全条件下才能有好的质量保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抓好施工质量与安全过程管理

2、实验项目及成效:微信对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意义和效果

2.1搭建与参建商有效的沟通平台

作为建设单位建立一个微信能够充分与各参建商有效直接的沟通平台,特别是建设单位从法律法规文件、规程传达,参建单位施工过程存在问题的沟通,特别是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内提出,对依法依规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平台中往往为各参建商及管理人员对现场提出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等会作出第一反应,对现场即时能答复处理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避免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影响,对问题的及时反应处理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微信为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商搭建有效、快捷高效的沟通平台。

2.2直接对现场人、机、料、法、环管控

建设单位建立一个微信信息平台在建立沟通平台基础上,利用现代移动微信通讯工具、实现现场视频、相片、录音、文字等信息。对于一个工程在每天开工前的准备,强化现场人员资质、安全技术交底、环境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重点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对习惯性违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纠偏纠正。通过微信平台实时监控过程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履职,特别是对监理的现场履职到位到责,及时对施工流程、施工质量、隐蔽工程、WPS执行全程监督。根据建设管理人员施工计划的安排,实时在何时何地对对工程进度、实时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以减少基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不足或路途远、工作面多监督不到位的缺点。以微信的质量安全管控可采取对现场矩阵式管理模式,以现场的信息为中心,现场相关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副总、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等管理方对共同参与现场信息,围绕直观信息展开沟通、协调。微信就像各相关管理方的眼睛,当你需要关注现场的某个人行为、物体状态、环境状况时,现场的管理人员将按现场实际上传信息。更像管理的眼睛一直在现场,且是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项目、多个现场点,办公室、休息时间都能一目了然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以对现场质量、安全的可控在控。

2.3强化PDCA工作模式,对施工计划策划与实时计划动态调整

作为项目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的前期策划与执行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把控至关重要,对项目的各环节工作流程、风险辨识与控制、过程变化控制是关键前提。按照周管控计划及按送要求每周四报送下一周的管控计划,问题是对在周末中间发生的偏差如停电、工作方案的报审、进度停滞、天气变化对计划准确性打折,群微信在施工前对工程计划进行实时纠偏,并强化施工、监理、业主方的有效沟通,从而确定计划的准确率与可执行性。

通过计划的实时纠偏业主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达到准确性,减少对项目现场的盲目监督与中高风险监督的遗漏,从减少项目经理主客观策划上的不足,也而使业主更有针对性、重点性的把控风险。 通过微信调整强化计划性责任及科学管理,对施工计划的执行力度、总体策划、沟通、协调、组织达到最佳流转状态,为实践性施工打下真正可操作流程、管理方法上的支持。对工作计划的开展尊循SECP核心, 使总体工作贯穿纵向、横向协调一致。

2.4现场点定位、可视化直管式管理

随着微信功能的完善,利用微信GPS定位功能对解决同一个项目工程同一天同时有多个点的现场管控瓶颈问题。根据线路工程特点,每天同时施工的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现场监理及业主管理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利用现场管理员的微信GPS定位对每一个点不掉队。利用微信GPS定位功能有利于业主管理人员确定施工点的方位,以便“四不两直”的飞行到场监督,减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管理直接渗透到现场的每一个点。

2.5现场移动、集控直视式管理发展趋势

附着世界电力技术不断更新,项目管理与国际PMP接轨,给我们管理项目也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四新”将不断推广与应用,现场过程管理始终是重点的把控的重点和对象,EPC项目管理模式理提出了“一站式”更高的管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通讯技术、国防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中,过程管理将会进入一个电子通讯直视化时代,办公室管理现场将是信息代时代代表,也为我们规范现场人、机、料、法、环提供最可靠的技术支持。

3、微信在管控现场效果

微信对网区在现场过程管控中的效果可以看出,微信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通讯技术,在对工程现场管控、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一个可靠的管理技术支持,在工程管理方法上更直接、快捷、更直观,对管理项目过程是可取的。对依法依规行事给予一个直接支持平台,也使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在提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