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1 14:26:06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1篇

【例】(2013・浙江・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12分)

【命题立意】本题坚持了新课标高考命题关注社会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的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重点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经济生活知识。本题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经济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经济知识、描述和阐释社会经济现象、论证和探讨经济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

【解题思路】第(1)问属于图表分析题。解答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读全、读准材料,图表的标题、标注和图示、图表数值(横向和纵向)等均不能忽视;其次,还要从图表直接反映的信息中找出其内在联系或本质问题;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解读、阐释。在本问中,材料一的“表”揭示了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的关系;材料二的“图”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逐年下降,“注”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PM2.5超标,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由此可分析说明材料一、二共同表明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必须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2)问属于“怎么办”类问答题。解答时重在审清设问,把握题眼。从设问角度看,本题限制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知识范围;从设问指向看,“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关键点在于“如何……融入”。其次,灵活掌握解题方法。要紧扣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万元GDP能耗等信息,运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的相关知识,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论证和探究。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二、真题启示

1.“经济生活”试题易与社会经济生活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命题,反映了试题的时代性特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更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问题,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除浙江卷40-(1)(2)题以外,山东卷30题(2)“科技创新”、安徽卷38题(2)“技术创新”,重庆卷13题(3)“社会公平”,福建卷39题(2)“美丽中国”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关注经济发展的动态,同时又要注意提练社会经济热点与《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的结合点,并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

2.“经济生活”试题以教材主干知识为载体,突出了试题的基础性特点。浙江卷40题(2)考查的知识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教材第十课的主干知识,而且设问清晰、指向明确,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又如重庆卷13题(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广东卷37题(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同样体现了上述命题的共性特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教材的重点概念,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融合、整合。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2篇

1. 问题提出均有情境,情境材料的呈现方式以文字资料为主,兼顾图表形式(主要是经济试题)。

2. 设问考查的角度多样,包括是什么的角度,如下面【例2】(1)(2);为什么的角度,如【例1】(1)(3);怎么办的角度,如【例1】(2)、【例2】(3)。

3. 设问的知识限定以微观(某个知识点,如【例2】(2))和宏观(整个模块范围,如【例2】(2))为主,兼顾中观(单元范围)。

4. 组织答案要求做到知识点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体现思维过程;措施类的问题特别强调知识的综合调用。

【例1】(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呈现方式:文字材料。设问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现实意义。(13分)

【例2】(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呈现方式:图表和文字材料。设问为:

(1)图6、图7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综合看来,文综政治的主观题均以时政素材创设情境,多角度提出问题,考查思维的过程和灵活性,既重视知识为载体、强调知识运用的精准度和综合性,又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导向。

二、对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的具体建议

基于主观题凸显能力、重视基础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做到兼顾知识与能力,重视方法归纳与自我反思。备考具有阶段性,一轮复习做到夯实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二轮复习重视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阶段要回归基础、查漏补缺、调整状态,完胜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为:

(一)整合知识形成体系

高考强调知识的灵活准确的调用和表述分析,决定了构建知识体系是二轮复习的关键。建构知识树要根据考点知识的内联,考点既要全面过关,又要突出主干,还要重视易错易混点的区分、理解、运用以及知识点的界定,才能为提高准确调用知识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遵循记忆的遗忘规律,要继续加强书本基础知识的背默,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能力的提升,要做到闭卷训练能“写完整的、准确的、有条理的、有专业术语的、有逻辑的话”。

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因人而异、因模块而不同。《经济生活》构建方法1:根据消费、生产、分配与交换四个经济活动的环节为主线进行构建,形成全书的总体架构,再分别将各个环节对应的考点细化。方法2 :抓住经济活动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根据各自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重要性、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原则要求及措施等建构知识体系,适当融入时政新提法或专业术语。例如: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体系(详见附),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针对特定主体的问题解答的思维广度、深度和表达的精准度,如以下设问:

[2011新课标全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4广州调研]36(2)结合上述图和材料,根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S企业破产对同行业发展的警示。(10分)

《政治生活》的知识体系构建,可以按照单元的主题整合,包括: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国际社会等;也可以按照主体的方式进行构建,包括个体(公民、人民);一般社会组织(村委、居委);政党及组织机构(执政党、派、政协);国家机关(政府、人大、司法机关等);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等),分别抓住各主体的地位性质、权利义务(职责要求)、作用等将相关知识进行归位整合,从而明确各主体的区别和联系。主体区分法也是《政治生活》的典型考查要求。

《文化生活》的知识体系,可以从共性到个性的顺序,从文化的内涵、作用、发展创新形成共性知识体系,再从中华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发展(强调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个性知识体系,体会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打通整个模块的内联。高考文化模块问答题往往跨度大、综合性强,所以要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明晰四个单元知识的内联。

《生活与哲学》从主观题的角度,比较典型的是以辩证唯物论(物质观,包括: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包括:实践、真理、认识等)、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史观、人生价值观等)为主题进行知识构建。具体知识整理要注意原理与方法论的准确对应,还要特别注意单元、框题、目题的标题名称及其包括的内容界定,因为设问有时也以此种方式呈现。

(二)审题训练提升能力

一轮复习之后,主观题仍会暴露出找不准答题方向而简单罗列观点甚至大包围答题的问题,这在能力立意的高考中是低效的。备考过程中重视审题训练提升解题能力,才能在考场有限时间内提高答题的效度。因此,建议在一模至二模之间,抓住题型训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实战能力,这是二轮复习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1. 研究设问特点,归纳审题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近几年的文综政治主观题,四个模块主要都是常规的问答题,经济模块有时考查图表题,政治、文化和哲学模块有时会涉及评析题,备考中要通过真题的训练和分析总结,掌握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触类旁通提高备考实效。

常规问答题解题方法及过程为:(1)细心审题。①运用逆读法:先读设问,再读材料。增强自觉性、目的性,提高审读材料的效率;②根据设问,综合分析。第一,审题时要抓住设问的三个限定性要求:判断知识范围(模块的判断、宏观或中观或微观的知识限定)、明确考查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材料的信息指向(即要针对什么事情分析);第二,根据这三个限定条件,对材料进行综合与分析,提取关键信息,注意明确共有几层意思、整体的立意是什么;第三,建立指定范围内知识点与材料信息联系,注意根据提取的信息准确调用相应的知识,形成答题的思路要点,避免大包围。(2)组织答案。答题要做到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观点表述规范,答案要点化,每要点内容注意“观点+材料”或者“材料+观点”,要点的排序要按照由主到次的原则,突出重点保证精准度。例如,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热点素材为背景,考查政府职能的题目:

【2012 广州模拟】材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单位用工自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逐步落实,以双向选择、自主协商、订立劳动合同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式,增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同时,政府逐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劳动就业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日益完善。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完善就业市场中的作用。

【解析】

1. 此题以经济热点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的道理,跨模块思维的转换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审题(1)审设问:知识范围是“政府的职能”;考查的角度是政府的“作用”、意义;设问中提示材料信息应关注的指向是“政府在完善就业市场中”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指向“政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2)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增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和效率;政府逐步改革相关制度,加大培训、就业政策和环境日益完善。对材料总体立意概括。(3)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调用政府职能相关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材料反映政府履行了什么职能?这对就业市场起什么作用?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职能必须根据材料的信息进行调用,不能大包围;二是题目的立意是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定位,而非政府如何履行职能来解决就业问题。

2. 组织答案:注意一:观点+材料。材料要扣回政府的哪个职能具体表现为什么做法以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强调:不是笼统的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注意二:基于题目立意在于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应写出“转变职能,打造有限政府”而非简单写“打造服务型政府”。

【答案】

①政府履行了经济建设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释放了市场解决就业的活力。(4分)

②政府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4分)

③政府努力转变职能,通过改革制度和政策,充分尊重和发挥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新精神,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此外,经济模块特有的图表题解题方法为: ①抓住图表三要素(标题、图表主体内容、表注),围绕标题主旨,根据图表主体内容呈现的时间进行纵向比较变化,根据图表主体内容中不同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差异,概括表注的意思,形成信息要点 ;②注意各个信息的内联,总结指出实质或问题。

评析类的问答题解题方法为:①找出观点是否有合理性,如有需调用相应知识点进行肯定;②找出观点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如有也需调用相应知识说明理由;③指出辩题的实质问题和要求,对辩题进行总体评价。

2. 坚持精做练习,及时订正反思,提高实战能力。

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个过程,所以要坚持适当的解题训练,但是不能搞题海战术。建议做到:(1)精选训练题目。首选高考真题,广东省各主要地市的调研题、模拟题,以及本校老师提供的训练题,保证题目的质量。(2)每天坚持限时训练。题量为12道选择题和一个主观题,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并能保证15分钟用于订正和反思解题思路和答案的生成方法。(3)重视讲评课堂的参与。参与交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与进步,还能集思广益优化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有利于提高备考实效,也为形成自信的应考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3篇

政治学科高考题目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都有自己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同学们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将会大大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率和效果。

一、选择题

选择题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要求选出最佳的一项。同学们做了很多题目,不难发现,备选项呈现以下规律或特点:①选项本身表述错误;②本身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意思;③符合材料意思却不符合题目要求;④没有具体的题目要求,需选择体现材料主要意思。针对这4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两排除一比较,抓关键看要求,舍远求近选最优;两排除,指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再排除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题目要求的选项;抓关键看要求,指抓材料中关键词句,看题目中最后一句话的要求;舍远求近选最优(一比较),指剩下选项里通过比较选第一次生成的直接、具体、最符合材料意思最能体现题目要求的选项。

例:人民网载文指出,近期,各级人代会即将陆续召开。不少市县乡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意,为人代会准备高质量的建议、议案。但也有些代表对此认识不足,行动不力,甘于做平庸代表。为此,作者提醒说,人大代表不能做“三手”代表,即开会见面握握手,听完报告拍拍手,离开会场摆摆手。作者的提醒是基于

A.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B.人民代表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C.人民代表依法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D.人民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解析:首先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D选项;再排除不符合材料意思的A选项;剩下选项B和C,材料都有所体现,但材料主要是强调“人民代表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材料中关键句“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意,”体现这一点。故选B。

二、主观题

主观题以材料加设问的形式考查,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四种能力:①审题的能力,②根据题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阅读理解)的能力,③把信息转换成相关原理(知识点,考点)的能力,④组织答案(语言组织)的能力。对此,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掌握解答技巧。

1、基本模式(公式):观点(原理)+材料(分析)。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模式就是基本观点或者原理,加上材料分析。基本观点和原理,简单讲就是知识点;材料分析,可以用材料原句,也可以根据原材料归纳出基本意思进行分析,还可以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来进行分析。

特别注意,解答答案里必须是“观点(原理)+材料(分析)”。不能只有“观点(原理)”,也不能只有“材料(分析)”。

2、审题。审题,就好比赶路时的方向,方向是很重要的。方向不对,就上演“南辕北辙”的故事,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⑴审知识(考点)范围。同学们要熟知考点,要把各考点落实到教材上,并形成网络体系。建议同学们整理出每一课的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为起点,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以面织网。这样,覆盖问题考查的“知识(考点)范围”的天罗地网就织成了,就会收到“疏而不漏”的完美效果。

⑵主体。主体,就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亦即“谁,哪个,某某”等。在设问中往往会问及“某某为什么这样做”“某某应该怎样做”等,这时就要注意这个“某某”即主体了。这种问题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常见。现归纳如下。

经济生活:国家,企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②政治生活:国家机关,公民,人大代表,政党,政协,政协委员,国际组织;③哲学生活:各哲学原理;④文化生活:国家(政府等机构),企业,公民。

⑶问题指向。在这里同学们注意两点,一是判断问题指向属于哪一类,二是每一类用不同的关联词来连接原理和分析。每一类问题指向有标志词提示,同学们要注意这些词语,再选择相应的关联词作答。同学们在练习中不难总结出下面几种情况。

①是什么(含义概念类)问题标志词:反映了……,体现了……,说明了……;选用关联词:反映了……,体现了……,说明了……

②为什么(原因类)问题标志词:为什么……,……的理由,……的原因,……的依据(必要性);选用关联词:由……决定,是……要求(需要), ……所以,有利于……,

③怎么做(启示措施类)问题标志词:如何……,怎样才能……,……措施,建议,启示,借鉴意义;选用关联词:应该……,坚持……,必须……,要…… ,可以……

④意义 (意义类)问题标志词:……的意义, ……的好处;选用关联词:有利于……,有助于……,对……有利,能够……

3、组织答案

形式规范,内容精要。为此,同学们能做到以下要求,答案一定会赏心悦目。

①观点材料结合,②段点分明(答案原理化,原理要点化,要点数字化,数字段落化)③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和政治术语,④语言精要,分析详略得当。

例、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数减少,国内外饲料价格上涨,疫情恐慌等,被认为是猪肉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目前,生猪购销价均已达历史最高位,且近期无明显下跌趋势。但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却发现,面对日益高涨的生猪价格,部分农民特别是生猪养殖大户的养猪积极性并不高,其中担心明年价格大跌,无法掌控市场价格是关键原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⑴作为养猪经营户怎样才能把握市场机会,赚取更多收益?(9分)

⑵谈谈国家应该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来稳定猪肉价格?(10分)

解析

审题:考点(知识)范围:⑴经济效益,⑵宏观调控

主体:⑴经营户, ⑵国家

问题指向: ⑴怎么做,⑵怎么做

组织答案:⑴①养猪经营户必须按价值规律办事,搞好生猪养殖、购销工作。②应该瞄准市场信息,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的变化和自身的生产

经营条件开展生产,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③通过采取先进技术,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争取价格优势。

⑵①国家应该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统筹安排,稳定猪肉价格。(3分)

②国家可以运用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等经济手段,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保证猪肉的生产供应量,同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2分)

③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合法权益,又要严厉打击破坏、扰乱市场价格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2分)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公共设施建设、铁路建设、住房建设内容逐渐增多,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随着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同行业建筑施工单位数量也是日渐庞大,建筑行业内部竞争越演越烈,盈利空间在缩小,为了在建筑行业生存,建筑施工企业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开展科学管理方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开展,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相应的寻求对策,以期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且建筑施工企业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建筑行业势必进行一场优胜劣汰的角逐,在建筑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管理层、操作层和规章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建筑施工上层管理层管理技能参差不齐,但是普遍整体水平不高。公司管理层是负责把握企业战略发展的落实,是施工项目的管理决策者,是一个项目整体质量的总负责人,所以管理层管理水平决定着项目发展水平。首先,因为管理层参差不齐,进行项目决策时意见不统一,部门间合作障碍,还会出现“用脚决策”现象发生,有碍于科学发展趋势。其次,管理层在决策时需要依据项目发展形势和市场形势,但是没有配套管理体制,就出现上层决策缺乏保证。

第二,建筑施工队伍工作人员职业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但是仍然整体水平不高。首先,基层施工人员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少,通过熟人介绍进来的员工数量不少,而他们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专业技能,所以技术队伍里面掺杂着业余人员;其次,施工人员对待施工态度不一,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的都是大规模建设,社会影响深远,但是一些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偷工减料行为存在,对于严格把关的地方仍会出现疏忽,所以施工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第三,施工建筑企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施工企业的操作守则,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经济发展迅速,建筑施工企业迅速壮大,相应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无解情况,影响施工顺利进行,进而发生耽误工期,预算超支的情况发生。此外,关于施工的规章制度完善才能更好的约束工作人员端正态度,从根本上起到约束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虽然近年来迅速发展,行业内竞争日渐激烈,行业存在着管理层普遍职业水平不高,施工人员参差不齐,规章制度待完善等现状问题,但是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成熟,相应规章制度会逐渐完善,日渐激烈的竞争会促使施工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建筑施工企I蓬勃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经济效益较发达国家相比较,相差很大,究其原因最先考虑的是管理意识淡薄,其次应该考虑的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本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一个施工项目是工人、资金和材料有效组合起来的系统工程,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系统工程达到最优就是最佳的经济管理。以下从建筑施工企业的几个方面进行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1.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经济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财、物的进行系统管理,使项目达到经济效益最大。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管理理念方面较为落后,首先由于大部分企业由国有控股,在经济管理过程受政治影响较大,项目管理过程中只以盈利为目标,管理层对项目经济管理重视不够,并且经济管理方面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主动进行经济管理的需求不高;其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受财大气粗观念影响,资金计划方面不拘小节,具体项目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的科学性在观念上缺乏重视,进而导致项目管理额粗放性和不合理性。

2.施工单位重视程度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扎实的基础上,应该是上层建筑指导经济基础活动,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面对于经济管理的不重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施工单位在具体实施中不注重细节,对于工程进度只有整体控制,并未根据施工地区不同环境进一步就工程进度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安排,并且进行项目进程监督。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由于不同建筑工程的特点,由于不同环境的特殊要求,财务资金使用情况应该就每笔资金到账,到每笔资金使用和资金使用监督进行仔细安排,但是施工单位在进行过程中财务人员对于资金控制意识缺乏,财务预算超标经常发生,对企业经济发展和最终利益十分不利。

3.成本管理不到位

经济管理有效与否除了思想认识到位和施工单位落实外,成本管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然而我过建筑施工企业从弱小逐渐壮大,发展迅速,但是成本控制方面并未跟上进度。首先,从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没有细致要求,采用一种只要成本偏差不超过预估即可的态度,不够重视;其次,成本核算人员录用虽然多数采用大学生甚至硕士生来担任,但是这些新人缺乏系统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虽然有经验丰富师傅带领,但是有经验师傅容易固守成规,缺乏对新的成本管理技能的接受,所以成本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再次,成本管理技术更新慢,现在在其他行业管理技术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中逐渐应用计算机技术,但是成本管理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很多情况都是由手写简单的变为计算机录入,并没有充分结合其大数据特点,使成本管理成为一种系统,成本管理手段稍显落后;最后,成本核算是需要数据基础的,由于管理层不重视和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成本核算投入经费少,成本项目管理大数据发展缓慢,让成本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有待更大的投入。

4.财务管理有待加强

企业经济管理使要达到人、财、物的科学利用,前文讲述了在人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部门主要介绍在财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财管管理人员招聘过程中虽然选取的是专业人员,但是由于施工单位工作条件限制,很多优秀财务工作者并不能纳入建筑施工行业,导致很多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财务专业能力;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仅限于核算和记录,只是对于项目活动收支活动进行记录,但是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把控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很少,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同样应该对于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并且通过历史数据对于未来做出预测,但是在实际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职能只是履行了一小部分,财务管理活动有待拓展;最后财务信息软件的使用有待全面推广,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类型比较多,由于工作地点变化多变,财务工作难度大,但是也是仅有部分单位使用统一财务软件对于财务核算,对于财务大数据进行利用的单位少之甚少,所以财务管理活动有待完善。

5.建筑施工材料管理缺失

前文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人、财两方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主要探讨物方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有其困难之处,所以材料管理^程中存在管理不严格问题。首先,施工材料种类繁多,管理困难。建筑施工材料不仅种类复杂多变,材料形状大小迥异,并且不同施工阶段所使用材料不尽相同,所以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材料的管理需要不同的方式,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单位材料管理缺乏科学性,很少能够对于各种材料妥善保管;其次,材料供应时间不合理。不同施工阶段使用材料不同使用材料用量不同,对于何时供应何种材料,供应材料多少量是要有科学的时间安排,使材料储存费用、损耗成本等达到最小,但是在实际材料供应中很少注意这些材料管理细节;最后,监督材料质量不到位。建筑施工最终质量在一定程度决定于材料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因为材料质量而产生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这就反映出来在实际材料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后期材料质量监督,和材料使用后效果监督不到位。

三、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对策

建筑施工行业企业越来越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经济管理质量势在必行,主要还是要从思想观念、施工项目人员、施工项目财务管理、施工材料管理和成本控制多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1.创新施工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树立经济管理理念对顺利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有着铺垫性的作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树立管理层管理者经济管理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日常工作管理活动中,让这种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第一,树立市场观念,市场需要的才是真正经济效益高的,管理层应该重视对于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众多同行业中找到自身特色,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第二,管理层要树立长远的目光,制定属于自己的公司发展战略,不为了一时利益,降低价格进行竞标,敢于成本投入顺应时展;第三,效益理念,经济管理也就是树立经济效益最大的观念,除了创造收益更多的是内部管理,树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管理行为使经济效益最大的观念。

2.成本控制落实在项目的各个环节

成本控制是经济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工程投标准备开始,到工程中标,施工完成全过程中都有成本控制行为存在,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的最大效益,首先,建筑施工企业投标环节要根据工程客观环境和工程实际预期费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准备投标阶段将一个工程可能发生的费用参考往期工程,并且根据此标段的特殊情况进行精细化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而不是为了中标而一味压缩成本;其次对于现有成本控制技术进行创新,根据自身在建筑施工方面的特长对于相应技术进行革新,对于不必要的成本费用进行精简;最后选用专业成本控制人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针对特定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设计,根据工程进度时间安排进行设备维护安排,材料供应安排,安全生产必要投入等,通过设计合理的计划,减少盲目生产产生的损失。

3.加强财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项目投标和施工安排,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财务部分负责资金筹措、安排和使用。所以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招聘过程中注意对专业技能考察和定期系统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其次,充分利用财务人员风险控制能力,在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财务意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利用财务管理活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4.加强施工原料的管理

原材料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石,所以对于施工原料管理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头边过程中对于项目整体进行资金可行性分析,项目中标后,根据施工工程的工作量及未来工作期间原材料可能变化进行预估,并且以投标过程中项目约束为最终约束条件;其次,在施工企业开始施工后,根据预算按照工程进度报予材料采购部门进行购买,企业成本控制部门要对购买环节和购买成品和施工后材料结果进行监督和审核;再次,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人员材料领用必须由严格领料单据和建筑施工工程证明才可领用;最后完成和现场施工单位进行利益的长远共享,进而可以降低经济管理中的成本。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行业内竞争激烈,建筑施工行业继续将经济管理落实,但是由于建筑施工单位自身发展特点,在经济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所以本文从管理层经济管理意识、建筑施工单位人员经济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活动、财务管理活动和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多个方面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文章秉承着经济管理活动是人、财、物的全方面系统管理原则,从加强管理层经济管理意识、强化成本控制手段、加强财务管理活动和加强施工原料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提出建议,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达到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亚非.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9).

[2]吴庆祥.对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经济管理的研究[J].商,2014,22:25.

[3]李伟.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5,08:233-234.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3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2%,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达60%,给国家提供的税收已达到69%,城镇就业人员的80%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一段材料从内容上、方式上都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的经济成分。但是要让学生从中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内容则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才能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段材料,从中领会我国的经济制度呢?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在上课前,我为这段材料重新设计了几个问题:

(1)表格反映我国存在哪些经济成分?试举一例。

(2)2002年前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2006年、2010年的数据是否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4)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作用?试从家中的收入来源分析。

(5)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上课即出示此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后结合以下问题对材料进行再次解读。

通过第一问的设计使学生明确现阶段主要存在两大类经济成分,且这两类又各包括多小类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学生很容易举例街边的小吃店、路边的小摊等,国有经济对他们则不好举例,我给他们举例苏源电力、南车集团、华润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常柴股份、常林股份、黑牡丹股份、常州公交、火车站、民航、中国电信、邮政、移动、以前的灯泡厂、信用社等。这样的事例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陌生感。

第二问则让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从而了解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占优势。通过这两问的分析,学生对公有制在数量上占主体能够理解。

第三问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文字材料理解这种占优势在现阶段的表现不是在数量上,尤其是对外开放的今天,数量上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我们随处可见的非公有制经济,那这是否就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将取代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的主体经济呢?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决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还要考虑公有制经济的组成成分能不能承担起主体性的作用。学生借此对教材不断深入理解,尤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四问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及具体事实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第五问在前四问的基础上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五问贯穿了整个教学,那层层设问,一步一步从学生身边的事例说起,从学生的感性认识说起,使学生逐步接受远离他们生活的理性的知识。原本充满说教的课堂也因为这些问题的提出变成了探究性的课堂。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得到扩展,小小的改变让课堂更生动。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6篇

A清政府开始追赶世界进步潮流B洋务运动不是“迟到的近代化”C内优外患是四国的共同处境D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发生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77.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提到:“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 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 “不平等条约”概念呼之欲出。这反映了孙中山( )A看清了列强侵略的本质 B已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C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88.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中国坚持尚和但独立,一直提倡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反对把西方的价值观和原则看成是普世的、要求“环球同此凉热”。由此得出新中国外交( )A具有和而不同的传统风格B仍然受“冷战”思维影响C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D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99.理性的职能是认识,理性的行为基于人的知识。但知识是有限的,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始终正确地指导人的行为,因此,依靠理性来建立道徳是不可能的。支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朱熹C卢梭D康德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巨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突出强调了议会和行政的联系,这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与之相反的“孟德斯鸠的原理”在美国政治制度中体现为( )A人民主权B联邦制C三权分立D总统共和制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大卫•李嘉图认为,毎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把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到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并对它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在国际贸易中就会处在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这表明他认为( )A国家应该统一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B自由市场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C资本和劳动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资本原始积累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从1933年起,美国逐步扩大免税品的范围,应税品在进口贸易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到1936年降至大萧条前的水平。这表明( )A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B贸易保护主义盛行C进出口贸易平衡得到保障D经济自由主义强化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9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在加速发展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孝”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物质奉养,还要顾及精神需求。《礼记》记载:“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外,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挟持。【居右】——摘编自刘勇《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材料二 欧洲的广大农村地区从中世纪开始,流行一种老年人与年轻人签订退休协议的习俗。年迈的农夫或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按照与老年人签订的协议,定期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中世纪贵族们在晚年将大笔财产赠与修道院而被接纳到宗教团体中来,从而保证了老年赡养。这种做法在工业化初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扬,不仅是贵族,就连手工业者等劳动者也开始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了,与人们签订养老契约的机构扩展到地方政府、兄弟会、友爱社等众多机构,革命性的出现了与老年人签订养老契约的专业机构,这成为近代养老保险的前身。德国在1889年率先推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此后,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撑下不断膨胀,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中最重要的福利保障制度。【居右】——摘编自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1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异同。(12分)1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的过程,是世界文明最复杂的过程。以下表格内容摘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5.从以上表格的“项目”中任选两个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西欧和东亚的现代化启动进行说明。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历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封建制司法发展到清朝后期,其专断、不公、野蛮也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1902年至1911年间,沈家本、伍延芳等修律大臣以“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为宗旨,对《大清律例》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成果主要体现在《大清现行刑律》中,该法典删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和刺字等残酷的刑罚,禁止刑讯和买卖人口,.新增加了妨碍国家罪、伪造外国货币罪。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二十日政府颁布《载定奕助等拟中央各衙门官制谕》,进行管制改革,将刑部改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并且具有法律解释权,监督地方各级审判机关的审判工作。【居右】——摘编自《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6分)17.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赫鲁晓夫时期越南并没有引起苏联的格外关注,这引起了期望尽可能获取外援的越南劳动党领导人的不满。他们在同中国领导人谈话时指责苏联人“出卖他们,那他们同美国做交易”。……1965年2月,柯西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访问越南,在双方联合声明中,苏方表示“不会对保障越南的安全漠然视之,将给越南必要的援助和支持”。4月10日-17日,越南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黎笋访苏,双方在公报中除强调继续给越南必要的援助外,还指出“苏联在必要时,在越南请求下,将同意苏联公民去越南参加战斗”。从1965年到1973年,苏联共向越南外交支持、经济和军事援助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美越谈判的“潜在调解人”和“邮递员”的作用。(8分)【居右】——摘编自《苏联对越南政策研究》18.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对越南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9.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政策转变的影响。(7分)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其高超的经商能力使其三次经商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后世被民间称为文财神。司马迁说他“与时逐而不责于人”,研究气候、供求与商品价格波动的关系,把握到经济运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并能未雨绸缪,提前采取行动,貌似反常,实则智哉!(此所谓大智若愚耶?)范蠡经商,运用“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规律,主张“时贱而买,时贵而卖”,提出“夏则资皮,,冬则资绵,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贱进如珠玉,贵售如粪土”,这些一反常态的经商理念再加上范蠡对出手时机的准确判断和把握,使他能屡屡短期致富。范蠡还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山,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同时,范蠡并非“为富不仁”,而是“富好行其德”。《史记》载范蠡“三致千金”后,“分散与贫交疏昆兄弟”。20.根据材料概括范蠡的经济思想。(8分)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蠡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7分)金”后,“分散与贫交疏昆兄弟”。20.根据材料概括范蠡的经济思想。(8分)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蠡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7分)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真题试卷模拟试卷预测试卷2016年高考真题 历史 2016年高考真题 历史 (上海卷) 2016年高考真题 历史 (江苏卷) 2016年高考真题 历史 (海南卷) 历史 2014年高考真题 历史 2015年2015年海南卷历史 历史 2015年2015江苏卷历史 历史 2015年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真题试卷 >17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经济运行(商业活动)具有客观规律;准确判定和把握商业时机;农商并重;义利并重。解析

根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即可。据材料“把握到经济运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可得出他认为经济运行具有客观规律;据材料“主张‘时贱而买,时贵而卖’可得出他能准确把握商机;据材料“末病则财不山,农病则草不辟矣”可得出他主张农商并重;据材料“范蠡‘三致千金’后,‘分散于贫交疏昆兄弟’”可得出他主张义利并重。考查方向

对材料的解读和概括能力。解题思路

注重平时的训练,分层解读,准确表述。易错点

对材料解读后的概括能力太差,容易照搬材料原文。17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生产力的进步(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和宗法制的解体;都市商业的繁荣;“工商食官”的局面被突破,私商逐渐得到发展。解析

结合材料时间春秋末年和范蠡的及经济主张从当时生产力(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关系(井田制和宗法制的解体)和商业发展的角度直接迁移所学知识即可。考查方向

结合教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解题思路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7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经济史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0103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调整,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政策做出的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变革过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经济政策调整。其中,最具迷惑性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而采取的种种改良主义措施。

【课程标准】

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Ⅱ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第三课,上承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调整,本课的特点是调整的全面性与多样化。岳麓版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较,其特点在于子目按照所有制、经营制、分配制来设置。

【教学立意】

基于教学内容与教材的设置,将授课内容定义为解决历史难题的三个方法,强调调整的原因,凸显教学主线即探原因、识举措、析利弊,设置“看图片写日记”“个人规划季”“锵锵三班行”,引导学生亲身体会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的基本举措,教学难点是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和日记回到二战后的历史情境中,领会二战后的需求;通过讨论得出困扰资本主义国家的三个难题。

2.通^分析材料、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经济调整的举措、优势与局限性。

3.通过了解战后的两次调整,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协调的一面,但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通过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借鉴社会主义体制的举措,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系,认识到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序幕:“伟大社会”的演说

美国约翰逊总统在一所大学中关于“伟大社会”的演说(1964年5月22日):半个世纪来,我们召唤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工业,为的是给所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富足的制度……下半个世纪的挑战就是我们是否有智慧利用那种财富去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以及促进美国文明的素质……在你们这个时代里,我们不仅有机会走向富裕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而且能通向伟大的社会。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教师: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的构想能够实现吗?是怎么实现的?

学生阅读材料,追溯“伟大社会”构想的内容与产生构想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约翰逊开启了美国的新时代,他所阐述的“伟大社会”为何“伟大”,以此疑问吸引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基于社会转型的视角”(项目编号:2016YQJK022)研究成果。二、历史“症状”与解决手段

(一)历史“症状”

[看图片写日记]

假设你是当时的美国人,请用日记形式描写当时的社会状况、人的生存状态或心理活动。

教师:从日记中,我们了解了二战后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当时的人,“我”会想到什么?“我”最关心什么?

学生:关注二战后考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个难题,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贫富不均,低收入人民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时代背景,通过撰写日记了解历史难题,引入解决难题的措施――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图片与日记能让学生神入历史,感悟历史,以当时人的心态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通过课堂讨论挖掘历史难题,引发学习动机。

(二)对症下药,突破历史难题

1.加强监管――国家干预经济

教师:历史具有连贯性,好的改革会成为后来者的范本。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那么凯恩斯的主张以及新政的成功能否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呢?各国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我们带着问题分析以下材料。

材料二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三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以上材料均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

教师:小组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表格。各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何不同?回顾本子目思考: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解决了什么问题?之后又产生了什么难题?

材料四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在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教师:阅读材料,分小组进行解答,并运用表格归纳知识,认识二战后凯恩斯“看得见的手”的主张在欧美国家的运用。

学生:不同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所不同。国家干预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财政赤字增长过快,导致国家债务负担沉重。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积极性和局限性。

2.分散财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个人规划季”]

阅读以下材料,假设你是当时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你是创业当老板还是去求职?

材料一

材料二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教师: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每个人都能成为股票的持有者说明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学生:由于生产的发展,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材料三美国的股票总值中,占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教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企业招聘管理者反映了什么趋势?管理人员的出现促成了哪个群体的形成?

学生: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要求由专门的管理人员从事经营,“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群体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四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

――以上材料均x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

教师:材料四中提到“经理控制”,经理的权力与老板的权力相同吗?

学生:经营者不同于企业的所有者,只是管理人员,他们拥有的权力是经营权。

3.社会保障――“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自建立之日起便受到广泛的关注,时至今日,北欧作为福利国家的前沿地区,仍享受着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成果。

1942年12月,委员会发表一份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份报告为战后建立“新英国”勾画了蓝图,是建设“福利国家”的指路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英国人――不分阶级、不分贫富――都有权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1945年工党执政后,就开始履行它的诺言,一是“福利国家”,二是国有化。

――钱乘旦《英国通史》

教师:从《贝弗里奇报告》中,我们能否看出福利国家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对福利国家的知识进行归类(比如教材中哪些知识属于福利国家的特点、资金来源、种类、基础、实质)。

[“锵锵三班行”]

观看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的节目《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讨论福利国家的利弊。(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无论利弊,每个观点赋1分)

教师:《左传》中有“凤凰,和鸣锵锵”的说法,“锵锵”指的是凤与凰动听的和鸣声,老师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懂得从多方面入手考虑问题会使你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看法,同时也鼓励大家勇于各抒己见。

学生:建立福利国家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高福利下政府财政负担重;社会保障制度助长人们的惰性等。

设计意图: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演变,表现为从传统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及保守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及福利多元主义,其本质是从单一的“市场取向”或“政府取向”,迈向综合的“社会取向”。教师补充教材叙述的不足,简单阐述福利国家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通过“锵锵三班行”的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福利国家的利弊,启发思考,活跃课堂。

三、尾声:智慧相通,互相借鉴

教师:经过改革和调整,20世纪50―60年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又出现经济的“滞胀”(如下图所示)现象。这回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战后资本主义为解决三大历史难题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分析如下材料,思考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材料一部分研究者持有“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材料二在英国,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优点已经综合在一起,而它们的缺点正在得到改正。

――英国首相艾德礼

材料三调整后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对比

教师:世界各国的智慧是相通的,只有我们抛弃对立,加强交流学习,才能不断弥补两种主要经济体制的缺点,使得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分析图片,认识“滞胀”;阅读教材,了解20世纪70年达国家做出的新调整。

学生回顾教材内容,结合三则材料,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协调的一面;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体制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隔阂。

经济活动分析材料第8篇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第一步:定性句读。

这一步侧重对材料的阅读。定性句读是一种宏观阅读与微观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定性是指用很少的时间宏观浏览材料及设问,然后把整段材料定性为纵向的政治变迁史、经济变迁史、思想变迁史、社会变迁史或者横向的政治比较史、经济比较史等类型,从而确定材料的主旨。句读是指以句号为标志,从微观上把整段材料划分为若干句子,然后以句子为单位阅读材料并提取材料中与“定性”有关的信息,包括材料中的显性信息以及可根据课程知识分析得出的隐性信息。

(1)材料的“定性”分析。

通过浏览材料(包括材料的文献出处)及设问可知:本题属于清朝社会史中的东北移民变迁史范畴。

(2)材料的“句读”分析。

材料一:

句①“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显性信息:人口由关外向关内迁移。隐性信息:满清政权的建立影响人口迁移;人口内迁带有强烈的武力征服、政治扩张色彩。

句②“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显性信息:清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将军”且禁止关内人口迁向关外;移民流动需持有“路票”。隐性信息:“将军”的设置属于中国古代“中央―地方”权力关系演变的史实;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路票”表明清政府严格控制人口迁移,体现了清政府对人口流动的政策化管理。

句③“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显性信息:清政府禁止东北移民的居住、新垦、伐木、采矿、掘宝等生产活动。隐性信息:清政府以禁止基本生产活动的方式严控东北移民。

句④“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显性信息:从乾隆年间开始,由关内向关外的人口迁移加剧。隐性信息:“闯关东”是清朝的三次重大人口迁移事件之一;天灾人祸影响人口自发迁移;清政府对民间自发的人口迁移控制不具有绝对性。

句⑤“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显性信息:迁往东北的人口数量加剧。隐性信息:清政府已经难以控制民间自发的人口迁移活动。

句⑥“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显性信息:清政府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隐性信息:清政府改变了先前禁止东北移民的政策;“时开时禁”体现了清政府对东北移民的政策化、规范化管理。

材料二:

句①“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显性信息:1689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的居民人数很少。隐性信息:俄国对东北地区的侵犯;清俄雅克萨战争;清俄边界划分的条约化管理;移民实边亟待加强。

句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显性信息:清政府在东北部分地区实行开放政策,促进移民活动。隐性信息:移民逐渐合法化;外来侵略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外来侵略促生了清政府开放东北的主动性;近代条约体制促使清政府改变移民政策;清政府主导移民。

句③“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显性信息:移民与原住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隐性信息:移民加强了民族间、区域间、文化间的交融,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移民实边有利于清政府对该地区实施行政管理。

句④“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显性信息:东北部分地区(呼兰)人口大增,经济、城市得到较大发展。隐性信息:移民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移民实边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关内人口压力。

句⑤“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显性信息: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沿边荒地;清政府在东北设置三省。隐性信息:清政府开放东北地区的官方性、主动性进一步加强;东北开放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区的扩大必将促使关内外、国内外移民活动加剧;清政府主导移民;清政府对东北的行政管理设置由“将军”变为“省”;清末“新政”(包括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省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句⑥“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显性信息:东北地区人口总数很大。隐性信息:关内外、国内外移民人口数量剧增;中央对地方移民的规模与速率可能失控;清朝末期中央集权的程度弱化。

句⑦“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显性信息:清政府制定了东北移民实边章程。隐性信息:清政府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移民的管理;清末“新政”(包括预备立宪)促进了国家对地方治理的进程。

第二步:合力分析。

这一步侧重对问题的解答。合力分析是指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合力论”的分析模式对与材料主旨有关的课程知识进行有效提取的过程。历史合力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状况、地理环境、偶然事件、各地区各民族各文明间的横向交往力等。由于历史合力能够与历史事件发生作用,故历史合力论既可以用来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又可以用来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本题的历史合力分析如下:

社会经济因素:从历史原因看,清朝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了东北移民活动。与之相应,从历史影响看,东北移民活动缓解了关内人口压力,增加了清政府财税收入,加速了东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清朝关内外社会经济的发展。

横向交往力:从历史原因看,满族与汉族、西方与清朝、传统农耕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间的经济文化交融影响了东北移民活动。与之相应,从历史影响看,东北移民活动促进了不同民族、种族间的经济、技术、文化交融。

制度因素:从历史原因看,东北地区“将军”与“省”的设置,近代条约体制与清朝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制化改革影响了东北移民活动。与之相应,从历史影响看,东北移民活动也促进了清朝国家地方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近代化进程。

政治状况:从历史原因看,西方国家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的移民实边。与之相应,从历史影响看,清政府的移民实边与民间的自发移民活动有利于抵御西方国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地理环境:从历史原因看,东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且以平原为主,农耕地理环境优越,这影响了东北移民活动。与之相应,从历史影响看,东北移民活动加速了东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步:术语整合。

术语整合是指根据试题的设问要求,对前两个步骤所得出信息进行分类、精简并运用历史专业术语进行整合的过程。对于中学课程而言,这里的“设问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与历史特点)、“为什么”(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怎么样”(历史事件的影响或评价)。

在本题答案的拟定中,需要用历史专业术语整合的材料信息与课程知识主要有:民间自发移民;政府主导移民;合法与非法移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政府移民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中央集权的强化或弱化;移民实边;政治环境变化(如新政权建立、外来侵略)促使移民政策发生变化;民间移民的规模影响政府的移民政策等。据此可拟定如下答案:

(1)①民间自发移民推动政府主导移民;②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与邻近国家;③移民规模呈现扩大化与不可控趋势;④政治环境变化引起移民政策的变化;⑤政府移民政策呈现出“禁止―松弛―鼓励”三个发展阶段;⑥政府移民政策走向法制化与近代化;⑦移民逐渐由非法走向合法。

(2)①强化了中央对东北地区的管理;②缓解了关内人口压力;③增加了政府财税收入;④移民实边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⑤促进了国内外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融;⑥加强了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⑦促进了清朝国家地方治理的近代化进程。

在拟定上述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设问要求删除、精简部分材料信息与课程知识,如材料中的原因类信息、课程知识中的历史传统类信息、其他无关信息(中央集权的弱化)等。另外,我们还要使用历史专业术语,尽力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文学化的语言。

参考答案如下: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