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乡村建设论文

新乡村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3:10

新乡村建设论文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后,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国家旅游局1998年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9年推出了“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形成了一股乡村旅游热。20__年国家批准了203个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20__中国乡村旅游年”,并且制定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这就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格外重视正是由于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既发展了旅游业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魅力。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实施,可以预计,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村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物质文化的发展而消磨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失去乡村旅游的吸引点。因此,应当科学规划,注意加强和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间的良性发展,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

1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本源——文化势差

文化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最活跃的因素。现代旅游已然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古老而厚重的乡村文化积聚着中华上下5000年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传承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传统的乡村文化面前,中国城市文化呈现着另一番的文化形态。中国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因子,它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难以保存中国本身最为原真的文化面貌。一位西方学者一语道出个中真谛: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的乡村。城市文化相比于乡村文化这一“本真文化”,两者之间出现了文化势差,这正是乡村旅游形成的吸引力本源。

这种文化势差是建立在空间势差、视觉势差、心理势差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喧嚣繁杂与乡村的宁静悠然、城市的钢筋水泥与乡村的砖瓦木房、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乡村的慢调节奏,这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文化势差的表层现象。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将情感、智慧和理想纳入一片宁静平和之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邹统钎20__)。都市人在追求清新宁静的乡村环境,释放心理积郁的同时,他们更深层的是在体验与城市文化别然不同的乡村文化。这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

2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冲击并存

乡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乡村旅游不仅让都市人亲身体验乡村文化,促进城乡居民间的交流,消除城乡文化间的隔阂,而且积极地利用当地现有的乡村资源,开发“农”、“旅”结合的特色旅游,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服务当地农户,提高农户收入,发挥旅游扶贫的功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一个契合点。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在“卖”乡村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异化,失其本色的可能。农村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强势的都市文化占据上风,诱惑着传统的乡村文化。在“城镇化能够带来物质文明”观念的驱使下乡村开始追随和模仿城市,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在格调和品位流行的今天出现了迷失,异化了的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它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出现正熵的形态,最终导致陷落。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早衰现象正向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3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保持乡村文化的本质化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核心,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本地化(Sharply)。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保持乡村性,保持文化势差的优势。

文化势差是人在处于不同环境或历史积累形成的文化中时产生的一种观念形态上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尽相同,文化差异的程度也没能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致使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文化势差难以得到准确地把握。

为了在实际操作中有所依据,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的开展,可就文化按层次结构具体划分为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层面以空间结构分析为依托,制度文化与政府行为、乡间组织相联系,而精神文化层面是重点,它与乡村社区的文化心理相结合,制约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新的视野审视并保持以上这三个层面的文化势差优势。以此作为切入点,保持乡村的文化优势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3.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乡村的自然性(即地格)。无论开发地是贫穷还是富裕,乡村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收入的增加有很大的贡献,而当地的自然资源又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乡村旅游经济系统而言,乡村的自然能源流都是负熵流。如果中断了这一过程,乡村旅游经济系统将成为一个死的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缺乏谨慎的规划,那么工业化、城镇化的势头可能会使农村减少了几分乡村的自然性,增加了几分城市的工业性,进而减弱旅游吸引力,影响到旅游带来的乘数效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保持乡村旅游的“地格”就是维持目前我国乡村“脏、乱、差”这样的空间格局。相反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极力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积极引进工业化的技术,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事实上,工业化与乡村的田野性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农村虽然早已实现了现代化,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乡村自然性。工业化提高了农业机械水平和农业生产率,但工业化不一定要将农村的环境也变成钢筋水泥环绕的城市,而是要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得到日益改善的同时,

保持着内在的乡野气息。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乡村“地格”。

3.2完善制度文化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制度文化又称为社会文化,它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还包括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民间组织制度等等,其构建起的体系在诸多方面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对我国乡村旅游业而言,乡村自然资源的特点促使了当地开展乡村旅游以采用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为主。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与当地农业的资源争夺主要体现在土地上,尤其是一些地区通过出让土地,换取外部资金来开发乡村旅游,导致可耕地被占用,农民失地的现象。通过开展小规模的经营方式可以缓解这样的矛盾,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会占用大量农地。因此,小规模经营是当前乡村旅游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经营组织方式。

必须强调的是,我国旅游产业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如果没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旅游业的发展将步履维艰。由此可见,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后台”支持。有了后备力量军,个体经营的农户方能提供更好的“前台”服务。如此这般,“前台”与“后台”的相互照应使得乡村旅游这个“舞台戏剧”可以更好地持续演绎下去。无论是空间格局的规划、社区参与,还是文化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都要有清醒地认识,积极地引导乡村的发展,引导旅游业在乡村的健康发展。

3.3保持乡村文化的精粹的同时应加强社区参与。如果说保持乡村空间格局的自然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形式,那么保持乡村的文化内涵便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深刻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旅游的开发才不会只是昙花一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从而乡村的社区居民便不会再妄自菲薄地用扭曲而夸张的仪态去模仿城市,他们可以与来乡村旅游的都市人进行平等地沟通。另一方面,增强了社区自豪感,会使乡村社区更有动力去保护自己的文化。显然,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程度。乡村旅游是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都市人到乡村旅游除了放松身心外,更多的是想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了解乡村文化。加强社区的参与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且可以让都市人直面真实的乡村风格,增进双方的交流。在这种现代人类的双重探求中,乡村和城市都将找到自己需要获取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满足。参考文献:

[1]庄志民.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学林出版社[M].1999.

[2]邹统钎.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与对策.旅游学刊[J].20__,(3):8—10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2篇

(一)对社会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搞好环保是手段,社会发展和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到多方群体利益,如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及旅游者,这些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妥善处理以上各方关系,中央政府在旅游政策上使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法,进行了体制性、政策性的配套改革,调整了社会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没有触及到各方群体的利益,反而还增加了各方利益,最终各方群体走到了一起,没有发生冲突,形成了和谐局面,推动了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使当地村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的客源主要是都市人群,他们到乡村去就意味着要消费,而旅游地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就得收费,同理可知,旅游者的一切行为都得花钱,使货币在乡村流通速度加快,从而就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收入,拉动了村民的经济消费,引起一连串的经济效应,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高增长区,旅游目的地从最初的脱贫到繁荣发展,推进了农村经济现代化,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对文化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展,让都市人群进入平常百姓家庭,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一方面,让城里人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及传统的农耕文化,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珍惜自己的城里生活,让小孩子知道五谷杂粮的来龙去脉、祖先的生活方式及简单农具的使用等等;另一方面,城里人来到乡村,扩大了村民的视野,传播了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增加了对都市人的生活习惯的了解,农民会更加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总之,乡村旅游的开展,城里人和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城里人到乡村后思想得到了净化和洗礼,村民学到了城里人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对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破环生态环境,但在现实生活中,旅游地因游人过多对农业自然资源破环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啤酒瓶、香蕉皮到处乱丢,旅客在文物古迹上面乱刻乱画,特别是某些景区名贵树木上刻有“某某到此一游”字样,这既毁环了自然资源,又让景区失去了观赏价值。在社会环境方面,客源地阴暗面如“黄、赌、毒、盗”侵入乡村,以上这些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违背的。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的重点是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文化遗产。我们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容量以及当地农业生产容量进行合理规划,把游客人数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以内,同时,乡村成立联防队,日夜巡逻,维护治安,抵制歪风邪气,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出游观念、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影响

(一)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解决交通问题是关键。为了使旅游者来得方便、逗留期间活动也方便以及活动结束又方便的离去,必须解决并提高可进入性程度,这不仅包括水路、陆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营运安排。中国共产党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要实现“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和“村村通客车”的三通工程,这为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提供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要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发展农村电信和邮政等,这为旅游业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因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所以旅游企业就要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直观感受,而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要借助多媒体网络手段,不但经济而且直观,信息量大,又能把事情叙述清楚,新农村建设把农村信息网络作为一项重点的基础设施来抓,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好的宣传渠道,同时也为农村旅游业了解都市人群的需求动态提供了途径。

(二)对出游观念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又为旅游者带来了享受,同时也把这些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更加显著的效益和财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出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出游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快乐健康的休闲游憩,追求心神的宁静,体验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等。而与此相适应的是,旅游市场也发生了空前的转变: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出游、假日出游、过年过节出游等;出游地点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著名景区、烈士陵园等;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徒步游、自驾游、自助游、互助游、拓展游、刺激游、团队游等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生活富裕了,他们也有走出去到外旅游的冲动,他们的出游观念是选择就近、价廉、物美、实惠的地方,老百姓都想旅游了,这预示着一个全球旅游时代的到来。它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机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三)对客源市场的影响

乡村生态旅游是社会新型服务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劳动日益脱离一线物质生产形态而转移到服务领域,使人们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从设法获取基本生存条件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转而对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并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企求。尤其对女性来说,由于生产劳动的非体能化,其先天的劣势得以避免,故而能够同男子一样在各种新型服务产业中发挥作用,这使她们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将空前提高,并推动整个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向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高级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集追求新奇、陶冶情趣、康体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产业,在这种物质文化需求的进程中正当其时,发展前景无量。笔者在吉首火车站对游玩大湘西后返回客源地的游客发放问卷共计248份,回收了202份,从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对大湘西的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要求,各级旅游部门成立了乡村生态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分工协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定期培训相关人员,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机会,组织观光旅游、农村科普活动等,同时,对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大力宣传,并同周边景点及旅行社合作,向旅游者相互宣传各自景点的优势,共同提高景点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四)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使乡村生态文化意境更加浓厚,促使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在产品设计上,大湘西注重以乡村生态文化为核心,提升文化品位,维护和强化乡村整体环境意象。乡村意境强调的是整体的乡村氛围,因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客观上也必须以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生态意境的要求。不搞与乡村意境不相称的旅游项目;保持和恢复传统的乡村聚落和建筑;造田园风光营造乡村农耕文化意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土气息;加强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化;注重参与性、体验性设计。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的魅力在于自然、文化和闲趣,虽然绝大多数乡村从表面看不具备完美的旅游资源,但要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则应深度挖掘属于自身的生态资源,尽力造就富有美感的乡村生态文化意境,形成自己独特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三、结语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3篇

[关键词] 乡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作者简介]崔福生(1972―),男,江西宁都人,赣南师范学院讲师。(江西赣州341000)

乡村文化,是在乡村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特定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剧、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在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乡村文化的内涵来看,其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与这一要求有着天然的联系,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1、促进乡风形成的主导力量。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内容或是优秀传统的积累,或是现代时尚的体现,是在农村弘扬优秀传统和倡导时代新风的有效载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往往引领农村社会某一时期思想和精神领域所崇尚的主流,这一主流主导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农民的群体性格,对农民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乡风。

2、增强农民素质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民才会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社会变革和生产发展的实践中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长远而根本的保证。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思想教育之外,农村当地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对农民潜移默化的熏陶,包括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往往能起到更为有效和深远的作用。

3、改变农村面貌的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扩大民主来改进农村社会的管理。当前,生产效率较低、管理体制滞后,是我国农村存在的不争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观念。要改变这一状况,一要增长农民知识,二要更新农民观念。为此,除了着力发展农村教育之外,乡村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势,更容易受到农民欢迎、吸引农民参与,有利于推广科普知识、宣传时代新风,从而增长农民见识、开阔农民视野,帮助农民认识外部世界,激发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4、丰富农民生活的精神食粮。农民是有着精神生活需要的活生生的人,当他们从一亩三分地中获得了温饱所需的基本收入,特别是劳动强度下降、闲暇时间增多之后,这种需要尤其强烈。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农民劳作之余的生活非常枯燥,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如此单调的生活方式难免造成精神上的空虚和落寞。乡村文化的发展恰好满足了农民朋友的精神需求,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成果,从中品味生活的乐趣,得到精神的寄托和慰籍,使农民能感受到生活之情趣、平凡之趣味,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5、凝聚农村人心的有效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这里所讲的“意愿”,笔者理解应该是农民的集体意志。但是,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涉及农民个人、家庭利益时,农民的意愿很难得到统一和贯彻。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能较好地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使农民在活动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互比试、较量、欣赏,跳出世俗的日常的生活,建立起基于“文化情结”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气质,形成集体崇尚的追求目标。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发展是关键。然而,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乡村传统文化濒临枯竭。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了乡村文化优良的传统,在我国广大农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传统文化已经被认为陈旧、过时,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已不感兴趣,更不愿去发展和传承。如今,许多民间手艺已面临没有传人的尴尬境地,一些山歌、民曲已成为艺术家采风时苦苦搜寻的素材,大量农村的历史遗迹、革命旧址因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和保护而被荒芜、废弃,舞台拆了、剧团散了、戏院关了的情况,在农村更是比比皆是。乡村文化已经有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危险。

2、乡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一是农民文化生活消费偏低。有些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年轻者认为看看小说、看看电影、看看录像便是文化消费,年长者则干脆认为花那个冤枉钱不值,认为有那钱还不如吃好点、穿好点,不如把钱攒下来盖房、娶媳妇。甚至个别家庭的文化生活年支出几近于零。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上,一些村一年到头能放两场电影就不错了,多数村的文化生活所拥有的仍是看戏、舞龙舞狮等为数不多的民间文艺形式,即使是这有限的活动也大多与重大农事活动和逢年过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平时难得一见。

3、乡村文化缺乏活力和创新。一些乡村文化不能受到关注的原因在于,其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呆板、单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成不变,缺乏活力和创新,无法结合当今时代的热点和新一代农民的兴奋点,不能给农民以思想上的感染和启迪,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丧失了生命力。

4、乡村文化受到腐朽、庸俗文化的冲击。“不良文化”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形成攀比之风,也为封建迷信的蔓延提供了土壤。近年来,等丑恶现象在农村又有所抬头,许多农民甚至个别乡镇干部,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农闲时节,现象更是相当普遍。一些地方腐朽落后的思想逐渐在农民中滋长,道德危机日益显现。

三、浓厚乡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要使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正视乡村文化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找准浓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1、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民世世代代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使当地的农民群众自小受到得天独厚的文化熏陶,同时他们对自己祖先的智慧也会充满自豪,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维系人们思想感情的精神纽带。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下来,也就把老祖宗的优秀品质留下来了,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当务之急是要调集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农村当地文化积极分子的力量,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当前仍然活跃的要发扬光大,对散落在民间的要收集整理,对濒临失传的要及时抢救,想方设法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重整河山”,力图形成一定气候,再现当年辉煌。

2、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乡村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是增强其自身生命力的根本条件。这就要结合新时代的主旋律,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创新其形式,丰富其内容,创作出反映农民现实生活、颂扬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文化艺术作品,做到“老调新弹、老歌新唱”。特别是要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步伐相合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大力营造乡镇企业文化、致富创业文化、村落集镇文化等新型乡村文化模式。

3、打造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为此,乡村文化的发展也要体现乡土气息、反映地方特色。尤其是要重视挖掘乡村文化的市场价值,通过市场运作,打造出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促进乡村文化的社会化、规模化、项目化、产业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不仅能创造出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如风景名胜、革命圣地的旅游文化以及以土特产、工艺品、民间艺术的推介为内容的展销会、艺术节等。

4、夯实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发展乡村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出成果、见实效,对此,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一要广泛宣传,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让全社会了解、关心乡村文化;二要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乡村文化活动;三要培养人才,稳定和充实农村文化工作队伍,重点培养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乡村文化骨干;四要建设阵地,努力创造条件,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好文化馆、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同时鼓励热心文化活动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4篇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现实意义

为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教育的公平性。首先,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与教育也不断的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很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中部差距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如入学不公平,起点不一致,校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农村;其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也是适应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给予我国关于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内涵和评价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并力图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在3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说“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他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农村教育可以丰富农村生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现代大教育观思想),而他的教育公平思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平等。首先,他提到了和谐教育,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安排、入学考试等都应有相应的保障公平措施,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不论年龄大小,身体好坏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均等,不仅是对农民和城市平民而言,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再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公平思想所关注的是全民教育及普及教育。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平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侧重于如何普及教育的问题,一旦教育普及了,那么人人受到教育的想法就可以实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收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践时期,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都与相应的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形成特定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产物,对它的研究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前的乡村教育。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陶行知从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乡村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2]。现代化需要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在农业上安根[3]。他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从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的积极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乡村教育实践和创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价值观的首要特征为农性。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4]。陶行知先生早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总之,要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从而响应同志所指出的“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5]以农村教育丰富农村生活,从而响应同志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所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容相吻合。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第一,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6]。第三,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同志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7]。传承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是乃教育的题中之义,中国教育也向来有为人重于为学的传统。第四,以农村教育来丰富农村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的性质、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内容。因此,在农村要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务农的思觉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薄弱,人均教育资源依旧很少。而且,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很不平衡,教育整合资源也不够,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0-2005 年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8](单位:元/年)

2、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理念的促进作用。在晓庄,陶行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其“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教育诉求[9]。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单一,以普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使农村教育在改造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先生统筹发展乡村教育的做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三教统筹,使农村教育惠及所有农村人民和儿童。

3、陶行知现代大教育观的促进作用。1946年,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他的生活理论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办农村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范围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也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10]。现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大系统,应与经济、政治相适应,协调发展。而“村级大教育”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大教育观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自治单位――村落的实践。这一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观有利于落实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投入,为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一定保障,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总之,“村级大教育”理论的提出和践行,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受到保障,从而缩小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发展。

三、结论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了乡村教育理念。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改革迫在眉睫。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对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的有益探索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从而更好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预期目标。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从教育公平角度,政府应及时调整学校的布局,重视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多设立综合型大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最后,他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改革具有借鉴性意义。我国高校的入学不公平,各类学生得不到同等的高等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分数录取制度,使高考考核和录取制度尽可能的公平,并且进一步的关注平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29,2,5,711-712.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戎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参见曹钰、王慧.建设新农村:中国式道路该如何走[J].人民论坛,2006,(1B).

[5] [7]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6] 赵雪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J].中国金融,2005.

[8] 刘云忠,徐映梅.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4期.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5篇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实践;当代价值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20 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乡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他在反思中国近代以来民族自救运动屡屡失败的原因之后,从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特点出发,从乡村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中西文化之优点,进行的重构民族新文化,重建中国社会组织,为民族谋求新的出路的尝试。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提出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改造以及对西方当代文明的撷取。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就是以其东西文化观为基础而形成的。早在1921 年,他出版了著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该书中,他认为世界文化发展有三条不同的路向:第一路向以西方文化为代表,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第二路向以中国文化为代表,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基本精神;第三路向则以印度文化为代表,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这三种文化无所谓好坏,只不过走的路向不同而已。

根据这一东西文化观,梁漱溟对中国社会的构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构造很“特殊”,它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新的政治制度迟迟建立不起来,经济陷入破产,礼俗秩序被破坏殆尽。这一切都缘于文化的失调。梁漱溟指出“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救治的办法就是进行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教育。他明确指出乡村建设“顶要紧的”就是农民自觉和乡村组织。

梁漱溟极其重视我国古代的“乡约”制度。所谓“乡约”就是同乡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无论从内容、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实质上都取法于“乡约”,这从他所设立的乡村建设的基本组织———乡农学校+ 乡学、村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所设立的乡农学校和乡学、村学以“向上学好”为目标,乡农学校的校长、常务校董、学众(即学生),即相当于乡约中的约长、值约和约众。梁漱溟把他们融为一体,使其乡农学校成为一个集教育、政治、合作、自卫训练等功能于一身的“政教合一”的复合体。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改造整个社会、创造新文化的使命。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经济建设上,梁漱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发展工业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力求摆脱和超越西方和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避免欧美、日本的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工业剥削农业、城市掠夺乡村,生产与消费相脱节的种种流弊。

(一)要走“促兴农业”、“从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首先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梁漱溟对中国共产党采取阶级斗争和暴力手段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持反对态度,而只主张通过合作“, 达到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农业经营的合理化。”在具体步骤上,他主张先依靠政府用立法的形式“, 设为种种限制,裁抑地主,终使其土地出卖”。同时,梁漱溟还设想建立起一个农村金融系统,给农民提供长期贷款,鼓励他们购买土地。

(二)在政治建设上,梁漱溟虽然认识到培养农民的新政治习惯的重要性,但是他的所谓新政治习惯仅指的是“团体生活的习惯”,并且这种“团体生活的习惯”之培养,在他看来也“必须合乎旧伦理精神”,合乎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之社会结构。

(三)在文化建设上,一方面,梁漱溟认为乡村的“精神破产”是中国文化或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所引起的价值判断的丧失造成的,而所谓价值判断,据梁漱溟解释,就是中国社会“传之数千年而不变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梁漱溟开的解救乡村“精神破产”的药方,是“启发农民的智慧”,让他“认识古人的道理,让他已失去的合理观念恢复起来,把传统的观念变为自觉的观念”。

三、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践

(一)乡农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

1931 年,梁漱溟在山东省主席韩复渠的支持下,到山东省邹平县办起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一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一面指导乡村建设的实施。该研究院分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实施乡村建设的实验县区。1933 年,山东省政府遵照政府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的决定,将邹平、菏泽两个县划为县政建设实验区。实验区将全县划分若干区,各区成立“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农学校。“乡农学校这个东西,是补充改造后的乡约中自然要有的机关。”他指出:乡农学校一面为社会教育民众训练机关,一面又是下级行政机关。也就是“政教卫合一”的农村基层组织。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主要是通过乡农学校的组织机构展开的。

(二)乡农教育的目的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工作,即在如何实现此理想的新社会。

初步就百余户至三四百户之区域,成立“乡农学校”,化社会为学校,目的在推动社会,组织乡村。关于乡农学校的系统理论上比较缺乏,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刊行的《乡村建设旬刊汇要》有这样的言论:乡农教育是什么?是中国大众的全人教育。我们说“: 以乡农教育推进乡村建设”,我们的意思是要指明乡村建设与乡农教育是不能分离的。乡农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改造乡村生活;乡农教育的方法也只有一个———去与乡农生活。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教育是梁漱溟用于乡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办学兴教。在梁漱溟看来,“乡村建设也就是民众教育,民众教育不归到乡村建设就要落空,乡村建设不取道于民众教育将无办法可行”。

(一)当前乡村教育的现状

1.农村辍学率令人担忧。理论上经济越发展,教育会越普及,义务教育越有效果。可实际上并非如此,近些年在乡村调查,有的地方辍学率已达6.67%,还有的地方高达10%。农村孩子之所以辍学,读不起书和读书无用论双双起了作用。一是因为农民贫穷无力让孩子读书;二是因为对读书“前途”无望。自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大学学费增长幅度较快。对于当前的高校收费,大部分的家庭认为已达到了承受的极限,甚至有所超出。虽然国家有助学贷款,但不是理论上那么简单。一些农村青年读了中专,但找不到工作,有些师范毕业的农村青年到学校教书,要交数千至数万的就业金。每年全国有130 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从1985 年的22.3%降到1999 年的18.6%。数据映射出的问题触目惊心。

2.农村教育的条件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城乡差距大,农村地区学校条件差,1999 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1492.2 元,而农村是476.1 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671.2 元,农村是861.6 元。农村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落后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是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直至目前,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以及校舍改造等基本办学设施的建设。这也是教育行政部门验收农村中小学校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即使这样,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部分农村教师处在半工半读状态,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3.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机构、教师、培训人数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以及业务技能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了沉重的人口负担。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必须走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两不相干的农村教育误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强化在使乡村社会不断被边缘化、使乡村与城市进一步疏离的同时,也使乡村教育游离于中国教育之外。乡村学校正在不断丧失着它改造乡村社会的功能,正在创造着它与乡村建设之间的新的疏离。在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以及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城市教育迅速成为乡村教育的样板和被迫效法的榜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全忽略了乡村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根本没有考虑乡村教育对乡村社会的作用,根本没有认真反省目前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开的新课改是否适合于乡村教育,根本没有考虑是否应该把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区别对待以及如何区别对待。因此,我们必须直面中国乡村教育,从根本入手,乡村教育之路就是坚持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携手共进,使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融为一体,将农村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一并考虑。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必须完全承担起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因为单靠本来就极端贫穷的农民集资,根本无法维持教育发展的需求,而依靠社会的慈善捐助来发展乡村教育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只能是权宜之计;必须对城乡的基础教育区别对待,努力探索一条适应乡村发展的基础教育之路。应尽快研究探讨乡村教育的发展战略,使乡村的孩子即使就业无门,也能够脚下有路,使广大农民和他们的子女树立起对教育的信心。

3.农村师资队伍与教育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农村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80 年代初的一批中师生,他们通过函授或自考取得大专文凭,现已人到中年,知识更新与当代教育改革和创新要求有落差;二是占一定比例的“民转公”教师和“代课教师”,他们的教龄不短,年龄偏大,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但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

4.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高水平的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在农民对优质教育需求提高的形势下,有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师资强的县城学校,造成农村学校生源不足,而一些县城小学则出现大班化,班额普遍在70 人左右,最高班额竟达110 多人。现在教师流向基本上是往人才集中、物质条件好的地方汇集,这个状况要扭转,关键是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总之,梁漱溟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农村问题,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到农村去办,身体力行的从城市来到农村,践行知识阶层与民众结合的愿望,精神可嘉,而且他也将当代科学思想和方法带入了落后的农村,对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做出了

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郑世兴.我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想和运动[m].台北:正中书局,1977:17.

[3]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力最后觉悟[m].村治月刊社,1932:97.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5-0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 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 M,Kangas J,Kurttilac 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 focused 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 C,Fuentes-Fuentes M,Lloréns-Montes 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 Haven Tang, Eleri Jones (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 Ghaderi,Joan 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 Ohe,Shinichi 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 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 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 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 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 Burak,E. Dogˇan, C. 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总之,国内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对城市中远郊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再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关注规划的价值和作用。

翻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展,借鉴好的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Rosa M. Hernández Maestro, Pablo A. Mu oz Gallego,Libia Santos Requejo.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amiliarity in rural tourism i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951-964.

[2] asuo Ohe, Shinichi Kurihara. Evaluating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brand farm products and?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Japan[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278-283.

[3] 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11-13.

[4] 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 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0):70-74.

[5] 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6] 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09:268-273.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7篇

XX年,XX乡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按照县宣传工作精神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宣传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认真落实市县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和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百里文明通道”创建和宣传思想文化进农家、进企业、进景区为切入点,实现了理论武装工作兴起新高潮、对内对外宣传形成新声势、思想道德建设实现新突破、群众文化活动取得新成效、文明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为庙子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现总结如下:

一、以强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为中心,突出重点,使全乡理论武装工作有了新进展

XX年,乡党委在坚持原有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以、内容、机制等方面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的:一是完善机制,使全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乡党委中心组学习每月一次,每次不低于3个小时,一般干部每周三晚进行集中学习,并将参学情况记入年度考核。二是结合实际设定学习内容,学以致用,有针对性的解决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年组织学习涉农政策、法律法规20次。三是在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乡党政班子领导轮流为机关同志授课,每次集中学习,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主讲,同时采用讨论发言、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学习效果,全年乡党政班子成员每人撰写心得体会在12篇以上,一般党员干部每人撰写心得体会在10篇以上。四是以乡党校为基地,抓好村级党员干部的培训。乡投入20多万元,对乡党校进行了改造,并在29个村支部设立了党员教育点,开通了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通过运用远程电教传媒网络,使全乡的党员教育更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党员干部培训覆盖面100%,受到了广大党员的好评。

二、以主题宣传活动为突破口,全乡社会宣传及群众性文化工作有了新突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今年,乡党委紧密结合我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工作重心开展社会宣传及群众性文化工作,在全乡上下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围绕各种节庆,广泛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在春节、“三八”节、“七一”节、“十一”节等节庆日,乡党委分别组织了文艺演出、知识竟赛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二)认真开展了“三进”活动。乡党委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新农村建设,在全乡干群中开展了“发展新XX,我们怎么干?建设新农村,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从而炒热了广大干群的思想,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来。同时,结合“三进”活动,依据广大干群生产生活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是组织乡村干部观看电影《村官李连成》,电教片《四方嘴村的领头雁》等等;组织全乡干群XX余人观看现代戏《大山的呼唤》,以典型事迹教育人,感召人,激励人。二是抽调乡中心校、成人学校2名教师围绕“建设新农村,争创和谐农家,争当新型农民”这一课题进行认真备课,到12个村授课15次,将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当前工作中来。三是邀请宣传部人员到乡域内XX景区所在地,对120余户家庭宾馆人员重点进行文明、礼仪、诚信教育培训,收到很好效果。

(三)继续大力开展了“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主题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我乡把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的纲要》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将积极推进以德治乡、以德治村工程作为建设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为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向各村、乡域各企业、乡直单位、机关站所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向全乡发出倡议书XX余份,使活动内容妇孺皆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乡工商户中开展评选守信文明商店载体活动,突出典型带动作用;同时对行业中存在的有诺不践、重诺轻践,不重信用、不行诚信等诚信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并设置了诚信问题举报箱,公示了投诉电话,强化诚信问题的社会监督。从九月份开始,又开展了“争做文明公民,创建诚信庙子”宣传月活动,倡导诚信文明风尚,构建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乡形成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氛围和社会信用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了新闻宣传力度。一是围绕乡党委工作中心组织了专题新闻宣传。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工作中,我乡组织和策划了几次集中宣传活动,充分挖掘我乡的先进经验,大力宣传庙子经济建设的新成绩,大力宣传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大力宣传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新举措,大力宣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大力宣传我乡抢抓机遇、建设庙子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取得了较好地宣传效果。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形成宣传合力。今年,我乡综合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渠道,组织采写宣传稿件50篇,上报信息600余条,全方面展示了庙子新面貌,不断扩大影响。

三、以百里文明通道创建为切入点,使全乡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道德基础得到有效巩固

(一)以文明村镇创建为契机,完善了全乡重点村软硬件建设,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一是因村制宜,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今年,乡投入8万余元,对XX两个剧院进行翻修,场面进行硬化。对原村室基础较好的XX5个村要求按照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要求,建成了集图书室、活动室、门球场、文化长廊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同时结合今年村室改造工程,新建村室16幢,均都规划了高标准文化大院,年底前全部能投入使用。二是主动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为XX村83户开通有线电视,更新广播电视光缆4000米,进一步提高了XX等村的广播电视接收质量,规划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村7个,截至目前,21个村能接收到有线电视,进一步改造完善村级电视网络。

(二)在沿XX快速通道9个村730余户中围绕“发展、平安、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文明、诚信”连创目标,开展了百里文明通道创建活动。

在创建活动中。乡党委围绕以创建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突出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和发展农村经济、富裕百姓农家这两个重点,采取了乡村联动、引导到位,典型示范、带动到位,督查并举、指导到位这三项措施,取得了农民收入有了新增长、农村环境有了新改善、文明诚信意识有了新提高、平安创建有了新进展这四大效果。截止目前,全乡沿XX通道新引进企业9个,新建集体股分制企业2家,创建省级精神文明试点1个,市级文明村3个,新建文化大院6个,命名新型农民58人,创建和谐农家102户,硬化村组道路5.2公里,粉刷涂白房屋彩化房屋628座11214平方米,清除垃圾4800立方,新建垃圾池63个,栽植景观苗木6000余株,建成村组绿地3000余方米,安装路灯32盏。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还使群众的文明意识、诚信意识、发展意识都得到提高。

(三)青少年“三理”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扎实推进该项工作,今年我乡进一步加大了青少年“三理”教育力度,鼓励学校在现有“三理”教育基础上,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从最贴近学生、最贴近社会的角度出发,使“三理”教育工作具体化,效果最大化。一是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有计划地对全乡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由中心校安排每位教师结全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在职业道德方面存有的问题写出自查报告,并以学校为单位,在教师大会上报告自己在学习、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中的做法,查找自身在师德建设上的不足,制定出合理的整改措施。乡党政办结合中心校提供的有关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人师表等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各方代表评议,评议结查记入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档案。二是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共同发展。从XX年新学期开始,继续沿用每周1-2节德育教育课、至少1节法制教育课的课时安排,同时组织乡司法所到部分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巡回讲座。并在全乡开展文明青少年评选活动,将学习成绩优秀、在社会和家庭中表现好的十名学生选为文明青年,突出模范人物的先进带头作用;在各学校之间成立日常行为督查组,监督、纠正不文明行为。三是做好共青团和少先队建设工作。今年,乡党委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继续把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建设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在乡团委和中心校分别设立了少先队员辅导点及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并把少先队辅导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同时在全乡范围内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能力,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另外,在往年基础上,今年我乡着力发挥了中小学生“推优入团”、“推优入队”的培养机制作用,进一步做好团员、少先队员的有计划培养发展工作。四是积级创建“三有两无”村。为把我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细、做实,达到培养下一代永不变色的宏伟目标。今年,我们继续在全乡各村开展创建“三无两有村”活动。要求各村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均要达到“三无两有”创建标准(即在一个村内无偷盗、犯罪;无不孝子女;无辍学学生;少年有文化,青年有技术)。在去年杨树底、龙潭被命名为“三无两有村”的基础上,今年又有XX五个村被命名为“三无两有村”,使全乡的“三无两有村”达到了10个。

四、巩固文明成果,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一是文明村、文明单位建设又有新进展。在机关管理工作上,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做到文明办公,优质服务,制定了八项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年无出现大的责任事故。二是在村级文明创建工作中,对照文明村建设标准,组织XX2个村申报创建省级精神文明示范村,组织XX2个村申报创建市级文明村,以此推进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全乡创建县级文明村9个,市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示范村1个,文明大院6个,评选文明组42个,五好家庭916户,使广大农村的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五、全面完成了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党报党刊是,是宣传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搞好党报党刊征定工作是全年宣传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其党报党刊工作会议之后乡党委采取措施,在短短的三天内全部完成征订任务。

新乡村建设论文第8篇

**乡二五年宣传思想暨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三次会议和县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乡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增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效性,突出重点,抓出特色,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对我乡“三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经研究,特提出以下安排意见: 一、今年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路 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市委一届八次全会、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从大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创新载体,突出特色,抓住典型,多创亮点,把全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经济建设,人均增收100元这个中心。宣传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按“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国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宣传好新场,鼓舞群众积极搞好生产建设,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要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在“新”字上突破,在“深”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见成效。采取“讲”、“学”、“看”、“议”多种学习形式进行学习(“讲”就是请教师讲授*理论、市场经济等知识,“学”就是集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看”就是组乡村干部参观交流、观看电教片,“议”就是通过学习、参观等活动开展讨论、演讲)。注重学习效果,真正掌握理论武器,为我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按工作性质划分为党建组、精神文明建设组和农村经济工作组,把任务分解到人头,严格奖惩制度,积极向外宣传新场,推荐新场,把我乡的特色和亮点宣传出去,不断提高新场的影响力,促进新场的开发和发展。 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工作。结合我乡实际,今年争取抓好“三个文明示范基地”、“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和“诚信经营示范户”四大示范基地建设。 “八项工作”: 1、适时开展形势教育活动。利用重要节日,庆典活动,由乡党委牵头,有关单位参与,选准主题,精心准备,在全乡至少开展五次以上的形势教育活动。 2、继续推进“八个一”工程建设。按照县委要求:乡镇要新建一个高标准的示范点,每个村从实际出发建成一个村级示范点。结合我乡实际,2005年拟在石垭村河坝村民小组新建一个乡级“八个一”工程示范点。分别在马腹村马腹村民小组、大马村营盘村民小组、漆树村田坝村民小组、半边街村岩脚村民小组新建四个村级“八个一”工程示范点。使全乡“八个一”工程大面参创率达80%以上。 3、拟开展两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4、抓好乡文化站的建设和各村“万村书库”建设工作。 5、抓好宣传阵地的建设。在每村新增设一个专栏架;恢复乡广播站;建立标语审核制度,清除不规范标语。 6、积极开展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活动。拟在全乡集中进行两次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活动;

在大马村元堡村民小组建立传统道德教育示范点。 7、开展“千家万户民情恳谈”活动。全年拟开展四次以挂片干部为主的“民情恳谈”活动。每个干部必须记好每次“民情恳谈”活动的记录,并书面上报每次“民情恳谈”活动情况。此项工作纳入年终干部个人考核。 8、加强自身建设。宣传委员、宣传干事等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工作,抓准角色意识,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多学、多讲,与时俱进。确保全乡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都有新突破。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今年各项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为此,特调整充实了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组,指导全乡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增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使我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出特色、上台阶。 附:**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组名单。 中共**乡委员会 二五年三月十日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