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个人自述材料

个人自述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3:11

个人自述材料

个人自述材料第1篇

【关键词】大班;讲述;个别化活动材料;方法

查阅国内外各种研究,发展大班幼儿讲述能力的研究以集体活动为主,从如何教的角度阐述的较多。但是集体活动当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受到师生比例的差距大的影响,生均练习的机会较少,受到关注的次数有限。使得幼儿的讲述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提升。因此幼儿园开展了语言领域的个别化活动、小组活动来弥补集体活动中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练习量少的问题,并且对已有经验进行巩固。

一、归纳幼儿园讲述个别化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材料设计目标不明确

个别化材料的设计和使用是运用多种手段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自主性学习材料,需要设定与讲述活动相关的目标,并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化材料投放简单无提示,材料摆放混乱扰乱幼儿思维,使其不理解个别化材料的操作方法,需要成人一一示范陪伴指导,使得幼儿实际操作与老师原有目标的设定大相径庭。

2.材料设计年龄特点、实际水平把握不足

大班幼儿对语言符号的学习是被动而不完整的过程。在需求的促使下幼儿才会去探索记忆中需要使用到的词汇或句子,尝试性的进行讲述。在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讲述个别化材料年龄特点把握不足,材料设计距离幼儿最近发展区较远,出现过难或过易的讲述型材料,幼儿出现操作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讲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提升。

3.材料设计形式单一,讲述练习较少。

从查阅相关研究及现场收集到的语言类材料表明,语言个别化材料中“文字符号”方面发展较优,“讲述表达”的个别化材料材料较少,则说明幼儿在倾听理解、口语表达等方面发展没有得到家长及教师的重视。偏重语言对识字、拼音及字结构的学习,忽略了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次,大班讲述个别化材料多以:复述故事、看图讲述的材料较多,实物讲述、表演讲述、主题事件讲述的内容较少。平面的卡片和图书居多,贴近生活的立体操作的材料较少。

4.材料与其他领域无整合

调查中发现,讲述个别化的材料倾向于单纯的语言练习,与其他领域的内容整合较少。语言是需要在交流、使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渗透语言,因此,在其他四大领域中有效的结合讲述的能力,能使多个领域的能力同时发展。

二、大班讲述个别化材料投放方法与策略

1.加强大班年龄特点及语言教育的学习

创设讲述个别化材料的前提,在于教师对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年龄特点熟练掌握,对幼儿现有经验充分了解,以此作为目标设定的依据。大班幼儿身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属于巩固和继续发展期,课堂活动、个别化活动、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爱说话,感情逐渐丰富,有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喜欢各类自由活动。因此,在讲述个别化活动创设的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期语言发展特点进行引导、教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

2.以生活经验和游戏为基础围绕目标设计材料

在讲述活动中,当幼儿学习了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设计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幼儿运用已有的思路和方式在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讲述心得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1)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制定弹性目标。在区域活动中最容易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需要老师在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创设环境制作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多层次弹性目标。例如:“可爱的自然角”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的种植、饲养等观察和管理经验基础上开展的实物讲述个别化区域能力强的幼儿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介绍,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进行自然角植物名称的介绍。同时结合前期幼儿自己种植和观察的记录进行讲述。旨在让幼儿清楚的介绍自然较重陈列的物品的名称、摆放的位置等。既可以发展幼儿讲述的有序性,又能调动幼儿各种科学小常识。

(2)整合各个领域发展讲述能力。语言使用范围广泛,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发展语言的逻辑性、流畅性可以与其他领域共同提升。因此,从分析五大领域目标出发,整合多个目标共同设计个别化活动。

①与科学领域整合。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领域,与语言领域整合可以促进讲述的逻辑性的提升。例如:看图口述应用题,既锻炼幼儿看图理解图意的能力,又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运算。创编数学故事,讲述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②与艺术领域的整合。讲述与绘画的结合,幼儿在绘画作品展示栏里介绍自己的作品。运用绘画的手段记录经历过的趣事,再运用语言讲述出来。③与社会领域的整合.社会性区域中是幼儿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领域,在角色区这个个别化氛围浓厚的活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认真专注的体验。在两个领域整合的同时,幼儿从了解每个角色的特点、职能入手,逐渐扮演表现与角色相呼应的语言和行为。例如:医院游戏可以需要幼儿介绍自己的不舒服的位置等等,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讲述进行分析诊断;餐厅游戏,服务员需要用各种语言介绍餐厅里的各种菜肴,吸引客人进来用餐。真正意义的促进了幼儿各个领域发展。

3.行动研究推进讲述个别化材料的发展

本次研究重点是引导教师在讲述个别化活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中教师观察、分析、反思、调整的各项能力,在“实践――修正――再实践――在修正”的过程中,研究个别化学习材料的个体差异性、操作性、趣味性,在跟踪研究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使材料目标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园需要对讲述个别化活动的材料投放进行调查,掌握材料与幼儿的互动,材料使用的适宜性,然后通过教师培训和区域实地研讨的方式,让大班教师在掌握讲述个别化材料的问题所在,以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开展材料推进工作。老师需根据实际问题调整讲述个别化材料的内容,提供材料操作辅助功能,用图示、标示让材料有自己的指引新从而提高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性,提升使用率。观察和调整的方法伴随材料投放循环使用,教师可清晰的掌握幼儿操作材料情况、讲述能力的变化,让每份讲述个别化材料具有生命力。

教师讲述个别化活动指导策略。

教师在讲述个别化活动开展中担任着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幼儿活动中给予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观察有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众多,不光可以用白描式的方法辅助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可以搜集表格式、照片式、抽样式、等等方法,或者单独使用或者综合使用,根据活动需要设计出不同的观察记录表格辅助教师进行观察记录。

适时介入幼儿的讲述活动,关注幼儿使用讲述个别化材料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忌幼儿讲述过程中打断幼儿或者急于引导幼儿使用材料,应幼儿充分的探索和讲述的时间和空间。但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应给与引导和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自述材料第2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写作策略]

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布局:

1.读懂材料,全面审题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2.准确立意? ,提炼观点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3.紧扣材料,恰当拟题

4.精心构思,巧妙行文

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方法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和读后感的写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述的内容不同。一事一议的文章开头要概述事件,读后感的开头部分要概述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给材料议论文的开头则要概述题目所给的材料。

基本思路是:

(1)概述材料大意。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材料作文必须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物。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做法是比较普遍的,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2)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跑”了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个人自述材料第3篇

一、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将材料内容表述得更形象,更富有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如,下面这个作文片段中关于王小谟院士的材料的表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坚信”回应压力、挑战和困难。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温度高达四十多度,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正是这种坚信,为自主研制预警机注入了不竭动力;正是这种坚持,点燃了自主预警机研制的星星之火;也正是这种坚守,绘就了国产预警机谱系的多彩蓝图!

这一文段,开头引用诗句创设情境,然后简洁陈述王院士的事迹,最后运用三个排比句,论述材料,点明主旨,情感充沛,表述富有气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二、渲染场景

场景的渲染,能够将材料表现得更为真实、鲜活,给读者如临其境之感。如,下面这个作文片段中关于“打砸国人‘日系’车”的材料的表述:

刚刚年过半百的西安市民李建利,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现在,受伤的他只能在病房里躺着,只因为他是一辆“日系”车的车主。这是多么荒诞的一幕――挥舞的铁棒,狂躁的神情,一辆辆四脚朝天的“日系”汽车,还有同胞的鲜血,令人触目惊心!这样失去理性的违法行为,如何能与爱国画上等号?

作者表述材料时,先采用倒叙的手法,呈现了李建利受伤住院的画面,而后切换镜头,用几个短语生动勾勒出砸毁“日系”汽车的荒诞场景。富有代表性的场景渲染,加上结尾的有力反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人深省。

三、表明态度

有些材料是客观事实,蕴含的情感比较丰富,可以发掘的角度也比较多。这时,就需要根据文章的主题, 强化自己的情感, 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下面这个文段中关于“教授打人”的材料的运用:

个人自述材料第4篇

关键词:复述;概括;材料深加工;信息处理;创新;魅力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64-01收稿日期:2015-10-20

基金项目:2015 年安徽人口职业学院院级教研项目“五年制高职‘基础英语+ 医学英语’衔接机制研究” (Ky2015009)。

作者简介:洪会(1984―) ,女,安徽舒城人,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助理讲师,英语本科,主要研究方向: 高职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学习不是仅仅建立在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上的。当今英语的学习更加注重对学习对象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视,熟读甚至是背诵当然就成为许多学习者理想的学习方式。学者李阳也是提倡背句子和文章以增加语感和语言摄入量,可背诵也可能只是学习者针对学习材料的一种机械式记忆,但复述却是不同的,它让读者先从理解层面上下手,攻破阅读中的重难点,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变材料的主要内容为己有,再通过自己的深加工及对其补充后把材料内容以另一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它更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从而让学习者们感受这一新型学习法的魅力所在。

一、复述的过程

理解,是复述的基础。要想复述好,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快速记忆材料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及表达、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具体内容。边读边记,反复读的过程就是复述的准备,复述反过来又能进一步加深理解。

思考,复述不是照搬材料,必须按一定的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概括、适当取舍,还要认真选词、组织安排材料,这就是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过程。

创新,当今社会提倡的一种必备能力。复述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理解的内容将会是非常好的一个方面。这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思维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表述,复述的一大重要表现方式。复述的特点是要连贯地表达出文章主题大意,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都要围绕材料的中心内容去思考,然后明确地说或写出来,这也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复述的形式

复述在理解层面上可以分为简要复述和详细复述;在呈现方式上又可以分为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它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简要复述,指的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去进行讲述。一般来说,这一形式字数不宜过多,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出大意,因而对学习对象的要求较高,重在培养他们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故这种方式宜在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中进行。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详细复述则较为适用。详细复述重在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顺序、有条理的讲述,它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主动思维、连贯地表达都有很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口头复述的要求可能相对高于书面复述。口述要求具体明确,要做到自然、口齿清楚、音调准确、声音洪亮、不破词句。书面任务可事先布置,有一定的思维和思考空间,从而减少了口述中的紧张和不自然的表现等外力阻碍。

三、复述的注意事项

作为组织者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在内容上,注意复述者的复述中是否含有topic sentences和key words,这是复述者复述条理性的衡量标准。即根据课文概要去复述,先概括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找出中心词和中心句,再根据中心意思来复述,可使得理解系统化、复述条理化。

其次,注意学生在人称、时态、语态和体裁上的变化,以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细节的转换。

个人自述材料第5篇

关键词:《申论》 概括题 标签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现今选拔公务员人才的一种基本方式,随着逐年公务员考试人数的增多,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申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作为《申论》的一道基本题型――概括题,则难倒无数考生。《申论》的考试材料一般在三千字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五千字和八千字,且所给材料段落次序混乱,内容繁杂,而概括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字数限制在200字以内。针对这种答题要求,大多数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给定材料进行概括,常常是答非所问,因此,得分都比较低。尤其是不少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虽然较强,但往往将主要内容概括成对材料的主题概括,这对于基本采用要点给分的概括题来说,得分就很不理想。笔者现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对这道题的解答提出应试方法。

一、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通常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是概括题,就得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其实,纵观历年考试,参考答案其实都蕴藏在原材料中。据不完全统计,历年考试参考答案有90%的文字均出自原材料,而不是考生所殚精竭虑、挖空心思的自己概括。因此,与其说这道题是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整理能力。考生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就完全可以把命题人的“标准答案”或阅卷人的“参考答案”整理出来。因此,“答案源于材料”应该是考生答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理解一种基本逻辑

《申论》考试是否考查逻辑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申论》的逻辑能力是如何考查的呢?体现在命题答案的语段表达中。关于《申论》的文体,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1]这就告诉我们,《申论》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议论文,而是类似于政府公文的议论文。政府公文的逻辑思路常有两种:第一种是递进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的逻辑;第二种是总分总逻辑,这个通常在政府的总结报告中看到。递进逻辑侧重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表现分析者思维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常成为《申论》考试的考查点。所以,把握递进的逻辑,其实就是把握《申论》概括题的主线,也即把握参考要点的分布,而不至于不知如何寻找答案,不知如何组织参考要点。例如:

“投资环境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话题缘起)成都市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投资体制不顺、审批环节过多、行政效率低下、“亲商”意识不够、工作作风不实、“三乱”现象严重,等等。(陈述问题)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成都投资软环境,阻碍了成都市的发展。(分析问题)要努力改善成都市投资环境: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热情为企业服务。(提出对策)”[2]

这是四川省某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概括题的参考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呈现这样一种逻辑:话题缘起、陈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而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实则均出自于原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历年《申论》考试概括题的80%均采用这种思路。

三、学习一个基本方法

《申论》概括强调思维逻辑完整、概括要点全面、内容准确,因此,一个标准的概括答案必须是一个逻辑结构清晰、要点全面、语言准确的完美语段。而这些逻辑结构、要点都已经出现在散乱的材料当中。我们将这些散落在原材料各语段中的答案要点抑或关键词称为标签,因此,解答概括题就是在把握概括题的逻辑结构下,按照“标签”寻找、组织起来的就是完美参考答案的雏形,这就是贴标签方法。

所谓的标签,即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与概括内容有关的要点,通常是“问题、重要性、原因、后果、对策、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等。在材料中这些标签是散乱的,而组织答案则要把它们用递进的逻辑整理出来,即构成组织答案的逻辑结构:1.重要性(话题缘起);2.问题/对比性事件或观点(陈述问题);3.后果/原因(分析问题);4.对策(提出对策)。

所谓的“重要性”,即材料中有某段某句表明该问题的影响,这就是重要性,它可以作为我们组织答案的“话题缘起”部分(如果材料中没有类似的话,则自己组织加进去,这是一个答案要点)。“问题”,即材料中陈述的各类不良现象或情况,绝大多数材料都会给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整个材料中的核心概括内容,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全面,不要漏掉。“对比性事件”,即有些材料在指出不良现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对比的正面现象,因此,在陈述问题部分如果有正面现象就必须加进去,这样答案才算完整。“对比性观点”是在另一类型的材料中出现的,即材料提出一个争议性的观点,有两方意见,在陈述问题部分就是要将这两方意见概括出来,不能偏颇。“问题、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构成了通常的《申论》递进逻辑概括的“陈述问题”部分。“原因”,即材料中会对出现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指出很多原因,这些就构成了答案的“分析问题”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材料中可能会指出多种原因,注意分类,不能遗漏。“后果”,即某些材料描述了该问题产生的后果或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后果也是分析问题部分不可缺少的,通常是答案的一个要点。因此,材料中出现类似的“后果”标签,也须概括进去,如果没有出现,则可以忽略。“对策”,材料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会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政策或针对问题而出现的一些方面(应该值得提倡的现象)这些都是“提出对策”,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把对策部分写进去,使整个语段结构完整。

多年来,《申论》考试的第一道题几乎都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但题目要求考生概括全面,漏掉或多概括都会影响成绩,因此,面对一大堆材料怎样取舍,使很多考生犯难,继而把握不住重点。而贴标签方法则提供了一种思路,符合标签的,就是答案需要的,不符合标签的,就是材料中的干扰信息,应果断地砍掉。

参考文献:

个人自述材料第6篇

一、关于复述材料。

有的演讲者认为:既然主持人在宣布讲题时已把材料宣读过了,演讲者在演讲时便没有复述的必要了。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演讲本身应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品,它不能依赖主持人的主持辞。倘若你不复述材料,而演讲中又对材料进行分析评判,那么单独欣赏你的演讲时,就会使人感到突兀和莫明其妙,因为你的演讲是残缺不全的。至于材料的复述位置则可以自由处理,可以用材料前置法将材料放在演讲的开头,也可以用材料后出法,先阐述演讲主题或引说事例,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把材料复述出来。能够准确详尽一字不差地复述材料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你没有这种特强的听记复述能力时,适当使用模糊法也未尝不可。例如,当无关大体时,“7950斤”可以说成“近8000斤”;长长的一串外国人名没有记清也不要紧,用“一位名人”“一位思想家”或是别的什么称呼代替一下也可以。

二、关于防止跑题。

特定材料虽不给出具体的演讲标题,但主题还是有的。所以谨防跑题是演讲者应当重视的首要的问题。要想防止跑题,必须做到两点:一要审准主题,二要选好事例。审准主题是防止跑题的关键。演讲者应当明确,这类演讲的主题依附于材料。因此在演讲之前首先要考虑材料所包含的主题是什么。倘若主题审不准,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枉然。请看下面的特定材料:“尼采说:‘成熟就是重新培养儿时嬉戏的认真态度。’请就此发表演讲。”这是一个名人名言的材料题。稍加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这则材料谈的是什么是成熟;第二,这则材料将成熟与认真态度联系在一起,离开了认真态度,就无所谓成熟。基于这种分析我们认为演讲者在演讲中不仅要把话题集中在什么是成熟这个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把成熟和认真态度二者联系起来。如果演讲者在演讲中只谈什么是成熟,自始至终未涉及到“认真态度”,那就很难说这位演讲者对演讲主题的把握是准确的。主题审准了,事例选不好也是不行的。事例是用来证明主题的,事例选不好,不仅不能证明主题,而且还会起到淡化主题、破坏主题表达的负作用。请看下面的特定材料:“游客来到一条乡村马路,见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马路封闭,不能前进’。他见前面没什么障碍,自信旅游经验丰富,便继续前进。不久,他发现一座桥断了,不得不回头。当他来到刚才放置路牌的地方时,见到路牌背面写着:‘欢迎你回来,傻瓜。’请就此发表演讲。”某演讲者在演讲时分析出游客由于不听信路牌上的说明,盲目自信,才做出可笑的事来的。他拟定的演讲主题是: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忠告。应该说,主题的确定没有错。然而他演讲所引用的事例却不够贴切。他演讲时说:“……实际上像游客那样的人,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大家一定听说过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吧,其中那个农民自作聪明,违反植物生长规律,过分热心地帮助禾苗生长,结果事与愿违,遭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说这个事例不够贴切,是因为材料中的游客在行为之前有他人的奉告——路牌,而拔苗助长的故事里却没有,这一点与演讲主题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忠告不符。假如这个学生用曲突徙薪这个故事就切题了。《汉书·霍光传》记载,有一户人家,灶上装了个直直的烟囱,灶旁堆满了柴火。有人劝他把烟囱改弯,把柴堆搬开,免得发生火灾。这一家不听,后来果然失火。

三、关于比体型材料。

个人自述材料第7篇

写材料作文尤为强调显现自我的思考,是因为命题材料提供了具有可以而且必须加以思考、思索、思辨的方方面面。

要么是提供一个小案例或小故事,让写作者揣摩内涵、抽绎道理。譬如: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么直接摆出有一定广涵性的论说或道理,让写作者藉此之理反观或省察生活,或者对此之“说法”做M一步的分析思考。譬如:有人说,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勇于突破,活出精彩。也有人说,与其碰得头破血流,不如追随别人,也能成功。

针对以上材料来写材料作文,写作者怎可能不做分析思考,最起码的思考应该是:他(它)们为什么这么说?材料作文一再强调的所谓“立意”,其“意”指的就是作文字里行间所包含或蕴含着的或一点或一种或一套的自我意识。

既然显现自我思考是材料作文的终极点,那么,不管哪一种思考、思辨、思想都必须经命题材料的“触发”而来。其实,无论采用哪一种命题方式,只要是命题作文,都有一个最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就是必须“切题行文”。只有完全符合命题目的和要求的表达才能算“切题”作文,这是作文的底线,也是作文目的思考的第一要素。写材料作文,行文表达的内容能与文字性的命题材料对上号,即可算作符合命题的题意,而材料作文的“切题行文”,即达到显现自我思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切入命题材料、行文表达自我。

面对叙述型材料,切题,讲求一个“准”字。概括与表述要“准”,因为任何一种说法,不管是概念还是语句,如果材料中找不到依据,就属偏题。一旦偏题,各种叙述或论述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譬如这样一则材料: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材料中有关飞行员的“个体特征”与“身体特征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及价值影响的叙述还是比较清楚的,但作文中,误把“个体”表述成了“个性”的不在少数,这就完全偏

离了命题材料的范围和含意,围绕“个性”写的愈天花乱坠愈不靠谱。所以,写材料作文显自我思考,切不可漠视“以材料为本”的要旨。

面对论述型材料,切题,讲求一个“深”字。譬如这样一则材料: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这里,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为多与少、快与慢。材料虽短却颇富思辨意味,所以,不能只是简单地用数据或实例来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无论是针对时间的短暂还是针对时间的漫长,行文之前一定要有自我的分析思考,至于是以叙述还是议论为主来展开表达,则完全是呈现终极思考的路径之选。

从作文的大方向看,对材料作文的整体评价,有两条不可忽略或偏移的标准:一是作文必须遵从材料内容和范围的限定,强调“以命题材料为本”。不管是明说还是暗合,表达都必须基于材料的点、面、线。二是作文必须具有相应的认知及立意,看重“以自我见地为主”。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行文都不应机械地演绎或简单的表态。一边是客观材料,一边是主观认识,通过对应的文体实现两方面的融洽表达,是材料作文最理想的境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命题材料的随机性,决定了不可也不应过分关注作文由什么写起,而自我见地的观念性,则意味着作文向何处深发的认识、认知、认辩,绝不会是临时起意。

古人云“意在笔先”,此话如果用在写材料作文方面,应当叫“立意见地在命题材料之先”。不见题目不动心很普遍,但写材料作文决不能不见材料无想法。写作的宗旨决定了头脑中除了素材实例的堆积,更需要思想认知的贮存。宏观方面,可以有“三观”的意识:一是世界观,即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二是人生观,即人活着如何为自己又如何对他人;三是价值观,即如何看待及评价对与错、重要与不重要等。任何事况或事理都不可能脱离“三观”而孤立存在,只会有多与少、强与弱、显与隐之不同而已。

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及评价标准,决定了只有在明确的命题材料出现之前就已经具有了较为明确的观念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备而来地走向材料作文的终极点,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路径:

一是立足现实、小中见大。根据命题材料,立足现实,大小互动。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或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叫“小中见大”;材料要是事关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也可以找一个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又有话可说的角度作为切入口,叫“大题小作”。二是关照发展、比中见意。不管命题材料需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价值判断,都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加以审读,在来龙去脉的探寻中发掘或建构价值观;同时可以作横向的比照、比对,看异同、找联系、析区别,在显露出来的差别里发现特点认识本质。三是注重辩证、事中见理。假如命题材料本身已颇有道理,再就事说事难有深意,就理谈理也难免空议。因此,要追溯事物形成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要素,推断情况发展的趋向,在虚与实的辩证思考中一步步寻到本质得出结论。

有了思维的路径,再来钩织思维的一个个节点,包括价值判断、人生追求、历史延进、社会发展、文化需求、道德评判、环境变化、因果呈现等等,不一而足。就拿下面三则命题材料来说,不管是具象的叙述,还是抽象的论述,我们都可以对它们做有关价值判断、因果呈现的思辨,与此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由各则材料发掘出有关人生追求、历史延进、社会发展、文化需求、道德评判、环境变化的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思想,多少皆可,深浅不论。

①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吧,它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当水瓢吧,又太大了,没有哪只水缸能容下它。就把它砸了。”

②村上春树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个人自述材料第8篇

【关键词】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口述史学,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使用口述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由来已久。西方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东方则有司马迁的《史记》。现代口述史学一般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开端。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有完善的就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保存,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必须对以往历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完整的档案,强调对历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所谓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世人皆知。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著作、日记,如果有自传,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并记录在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日)谱。”相比于《胡适口述自传》而言,笔者认为《张学良口述历史》在这方面所做的准备不足,不过考虑到当时唐德刚和张学良均年事已高,时间仓促,加上张学良并不像胡适受过良好的史学训练,故情有可原。

三、谈话过程与技巧

做口述史,谈话前的环境评估,明确谈话人的权利与责任;进入谈话时把握主题;谈话时的必要提示和要求澄清;多提叙述性问题,少提判断性问题;掌握时间进度;总结与征集材料。唐德刚在为李宗仁写口述史的时候,正值李宗仁“赋闲”,唐德刚所准备的访谈内容,又正好符合李宗仁的口味,两人一拍即合,据说他们有一天一直聊到深夜,这种氛围的营造,往往有利于被访谈者敞开心扉,这样有可能获得具有价值且世人罕见的史料。

四、资料后期的保存与使用规则

在谈话后要整理和保存录音的文字整理、必要的追踪访问,要把资料归档并要注意材料的保存与使用规则,最后才是研究与出版。

口述材料不仅有一般史料的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记录有被访者的记忆与失忆情况,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观察。第二、在准备上,包括采访前后两个环节,材料的目的性更为明确。第三、在考订上,有助于区分历史史实与个人创造。

在历史研究的材料中,档案文献资料居主要位置,除去其为过去历史的记录,以及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之外,还具有不受后续事件影响的稳定性。但档案文献有时也可能是不完全、不正确、甚至造假欺瞒,最为典型的是官方档案,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存在文件造假。报刊资料也有类似的现象。日记、信件、自传等材料,也有可能由于作者的偏见或者有意识的制造,出现错误和模糊,特别是精英人物若考虑到日后有可能出版,在写作时就会有意识将自己塑造成为典范。

除了对历史名人的口述史的研究,我们也注意到今天口述史逐渐向“平民化”转型,意味着当代史学已经脱离高不可攀的研究,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间视角发掘史实,同时“口述史”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也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