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1:07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1篇

教材分析

《在实验中探秘》一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动手研究。

教材分三部分:计划与组织、实验、分析与总结。

教材的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分组拟订实验方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重要手段,在分组拟订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材给了三点提示,这些提示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但不能要求学生生搬硬套。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根据研究的问题,分组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教材的第三部分是分析与总结。组织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形成结论,产生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收集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结论、把实验结论和同学们共享的科学探究过程,知道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根的向水性。

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方案。

3.能和小组同学一起,坚持实验,并认真观察,做好记载。

4.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5.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

6.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课建议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二部分为第一课时,第三部分为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探究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植物角的植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

教学意图: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植物角植物变化而产生的问题的记忆,提出研究问题。

学生可能根据上节课内容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阳光照射的方向有关;和长期只在花盆的一侧浇水有关;和土壤里肥料分布不均匀有关等。学生的猜想有的有一定的依据,有的是无依据的想象。如果出现不合理的猜想,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辨析,排除不合理的猜想。

2.提问: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教学意图:学生可能会根据以往科学探究的经验,提出“做实验”。猜想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本环节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

二、设计实验

1.谈话:实验是验证猜想的重要手段,我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教学意图:小组内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建议小组内相对集中地研究一个问题。

2.小组讨论:各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实验中涉及的因素有哪些?你们控制的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变量?请各小组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

教学意图:实验方案的制定应该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相信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探究经历,能较好地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你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打算怎样进行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哪个小组给大家汇报一下?

教学意图: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会发现一些实验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

4.全班共同分析:他们的方案设计的合理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学意图:在学生分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完善。

5.完善实验方案:请各小组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

教学意图:学生在分析样本后,会反思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小组内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三、组装实验材料

1.准备实验材料:你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教学意图:在准备实验材料之前,学生要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需要的材料。

2.分组组装实验材料。请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组装实验材料。

教学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可能有一些实验材料没有写进实验方案中,也有可能一些材料多余了,有可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再次修改。

3.小组分工:怎样操作?怎样观察和记录?

教学意图:实验材料组装好了,小组同学应该有一个分工:有记录员,有操作员,有观察员……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对实验的有序开展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反思与评价:在组装实验装置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本组同学表现如何?

教学意图:在实验装置完成后,有必要对组装实验的过程进行反思。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实验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经历中获得积极体验的过程。对小组同学、班级同学积极的评价,对本组同学经验的反思,都会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探究体验。

第二课时:分析与总结

一、汇报交流

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观察,同学们都有哪些发现?

教学意图: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让学生把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在全班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小组实验的成果,也是师生共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向光性小组和向水性实验小组分别汇报交流。

二、归纳分析

1.讨论:各小组实验的情况有相同的地方吗?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分组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现控制的变量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2.思考: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3.提问: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教学意图: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是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做的事情,小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也应该如此。应当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4.小结: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向有光的地方倾斜,科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这种现象叫做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生长的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无关。

三、延伸拓展

谈话:植物生长的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无关,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有关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教学意图:一个研究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的开始。此环节引导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旨在为后续研究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

1.力求体现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教学着力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确定研究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方案、按照方案实验、交流实验结果、获取实验结论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投入到学习的各环节中,发展了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方案的制定以及动手实践,都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先想办法、再动手实践;先观察现象,再全班研讨”,重点研讨实验方法,通过对一个小组的方案进行深入研讨辨析,让各组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完善方案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实验时,会发现方案和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此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本组的学习进行反思,对其他小组的学习进行评价,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2篇

一、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学习的材料,课中展示。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各种花的结构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花的哪些部分与繁殖有关,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你能收集到多少种花?是什么花?它们与油菜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有萼片、雄蕊、雌蕊吗?并能仿照课本中的表格自己设计一张对花蕊的观察统计表。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然后再推选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就比空无一物的纯教师讲解好得多,同时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每位同学在小组活动中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小组合作研讨,设计好实验记录表

在以前的实验课教学中,有的老师是采用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问实验结论,学生回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注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交流,完成老师的实验报告记录表。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我把实验名称、目的、所需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设计成空表格,在上课时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通过阅读、实验、研讨最后共同填写好本张表格,教师只在行间巡视,对个别小组在合作讨论中发生分歧时老师也可参与学生合作,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小组合作意识。

在这个实验中,各个小组通过合作研讨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的每项内容后,很容易得出实验的结论: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同学们都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发挥实验材料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要重视用实验材料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要选择有足够数量的材料。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以前上科学实验课时,有的老师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往往只落在个别同学(实验小组长)手中,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分组实验我都根据实验的要求,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经历实验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要准备足够的材料。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和绝缘体》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以及多种不同的材料等。在用不同材料进行检测时,也可以和小组的几个同学进行合作,这样既能保证学生人人动手,又能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2、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所谓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它能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相关的科学规律。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为学生准备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并且要求在可乐瓶的底部钻孔的大小要相同。液体的多少要相同,倾斜的纸板高度要相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这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能自行发现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一些。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3篇

一、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1)各镇(小学)应继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各镇(小学)还应组织相关年级的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数学修订大纲的精神,按照修订大纲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努力抓好数学课程改革工作。

1.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培训工作。

(1)期初对全区二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二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及其编排特点,理解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想、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各镇(小学)要以镇(学校)为单位,由分管数学教学的教导主任和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负责,结合学校实际采用恰当形式,对数学教师进行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工作。

2.切实开展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施上。区拟在3月份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当前如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通过观摩现场教学,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质量。各镇(小学)要组织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适时开展相应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3.开展课改小组研究活动,重视学科基地、课改基地学校和教材实验样本班的教学工作。

(1)课改小组成员要加强对数学课程改革信息和数学新教材教学的了解与指导,计划本学期开展2 ~ 3次交流和研究活动。

(2)区确定牛塘中心小学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学校,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

积累资料和经验,逐步发挥示范作用。

(3)课改基地学校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讨论与交流,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经验。

(4)教材实验样本班所在各校要继续做好教材实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开展所定教学专题的研究工作,重视对教材和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三、开展现行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现行数学教材的教学,要以《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各镇(小学)要继续重视抓好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实验小学要力求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形成本校数学教学特色。本学期教研室主要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做好学校数学教学情况的调研和了解工作,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使教学研究有基础、有针对性。

2.2月份举行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交流上学期教学情况和本学期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促进实验小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4月份举行全区现行教材教学研究活动,观摩和讨论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我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4.5月份召开毕业班复习工作会议,研究毕业班复习工作。

四、认真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水平,发展教师探索教学规律的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4篇

关键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麻省理工学院

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名称变更反映了对材料领域研究认识的变迁,即“材料研究需要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1998年教育部对材料类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划分过细的十多个材料类小专业合并成了现在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六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还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虽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大学科来设置专业是必然趋势,但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1]。同济大学当年就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期望以欧美的模式来培养材料学科人才。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就为建筑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断裂力学、表面物理化学和传热、传质与动量传递(简称三传)4门基础课程。近几年因为参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查阅了国内外许多大学这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美国麻省理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公开信息最多,不仅有课程列表和学分要求,还有课程的详细简介。尤其是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服务(OpenCourseWare),使得我们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大纲和部分内容。此外,MIT材料学科是USNews全美排名第一的,他们的培养

计划应该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反复仔细研究其有关本科培养的各种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培养计划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国内同行共享。

一、麻省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设3个专业(Course)。其一为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学生所得学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其所授学位是被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授权的,绝大部分学生都选读这个专业。其二为课程选择度更大的一般专业(Course 3-A),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没有特别指定专业领域的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without specification)学位,系里并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只有很少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常常是医学、法学、MBA预科生选择这个专业。第三是考古与材料专业(Course 3-C),学生所得学位是考古与材料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aeology and Materials),系里也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从系里是否寻求对所授学位授权就可以看到,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主要专业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后面的讨论主要针对Course 3的培养计划进行。

1. 课程和学分要求

该培养计划的要求包括:(1)MIT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6门,人文社科8门,限选科技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2)交流能力课程(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4门。(3)系内课程,包括一套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共10门课),一个论文或2个实习以及4门限选课程,合计184~195学分。其2011―2012版本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见表1,表中课程名称前面的数字表示课程号,后面跟表示学分的数字、课程性质、前修或同修课程号。MIT每门课程的学分由三部分组成,表示学习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布,中间用短线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讲课时间,第二数字表示实验、设计或者野外工作时间,第三个数字表示预习的时间,是以中等学生所需要时间估计的。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一学期需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从表 1可见,一般专业课程,预习所需时间是讲课时间的2~3倍。

备注

*可以代替本先修课程的其他先修课程列在课程描述页面。

(1)这些课程可以算作必修课程或者限选课程的一部分,但不能同时计算。

(2)可以选9-12学分。

(3)通过申请,可以被类似课程替代。

2. 限选课程的选择

中列出了21门限选课程,每个学生只需要选择4门课(48学分)。理论上,学生可以在21门课程中任选48学分,甚至经过批准,还可以选择其他系的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来代替。实际上,由于材料的范围很广,这些选修课程是根据主要的研究领域来设置的,它们是: 生物与聚合物材料(Bio-and Polymeric Materials),电子材料(Electronic Materials),结构与环境材料(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Funda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因此,在MIT材料学院的网页上,曾经列出了各领域推荐的限选课程。网页上还列出了每一个方向的咨询教授,以方便对上述领域某一方面更感兴趣的学生选课。

3. 部分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分析

(1)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

这个课程为15学分(5-0-10),总是与“材料实验”一起选修。课程安排也是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一共有4个实验周。这样,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讲课时间就缩短为9周(一个学期14周,最后一周为考试)。其课程安排为周一、三、五各2小时的讲课(lecture),周二和四各1小时的复习课(recitation)。所以一共27次讲课,18次复习课。实际讲课为24次,另外3次课为测验和考试。最后一次考试并不是考全部课程内容,即每次测验和考试都是分段内容。

这个课程由两个教授分别讲授,每个教授都是24次课,因此可以推论,每次每个教授将讲1小时。一个讲授结构和化学键(Structure and Bonding),一个讲授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两部分课程分别布置6次作业,每部分每次都是2~3个题目,都有交作业的期限,没有按期交作业的,该次作业成绩为0。作业答案在交作业期限过后就会立即公布。课程总成绩由作业成绩占20%、三次测验占80%构成。得分标准为:总评80分以上A,70~79分为B,55~69分为C,低于55分为不及格。

(2)实验课程

MIT材料系内有2门必修的实验课程,即材料实验和材料综合实验。这两门课程同时还是加强专业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所以,教学过程特别注意专业交流方面(包括论文写作、口头技术报告等)的形式要求。材料实验与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同时选修,在2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材料综合实验课(Materials Project Laboratory)基本上就是几个同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在3年级下学期进行。下面以二年级的材料实验为例,介绍其教学和考评办法。

如前所述,材料实验共4个实验周,实验周没有其他专业课。实验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原理演示、热力学和结构,同时囊括了几乎全部现代材料分析研究方法(XRD、SEM/AFM、DSC、光散射等),并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加强交流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看,这门实验课承担了教授材料研究方法的任务。

一般将50个左右学生(2011年的2年级学生只有43人)分成6个组。每个实验周有3个实验主题,每个主题下面2个实验,2个组共选一个主题,每组选做其中一个实验。6个实验同时进行。一周3次实验,每次4小时。因此,每个组每周只做3个实验(每个主题做1个实验),共12个实验。由于每个组只做了一半的实验,对另一半实验的了解,通过每周2次的1小时交流课程(recitation sections,一般隔天举行)来实现。交流课上,大家各自在黑板上即兴介绍实验的发现,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该实验课由3个教授上,其中一个总负责。课程成绩评分标准

二、分析和讨论

1. 关于必修课和选修课

系内必修课程除毕业论文或企业实习外,共有10门。大学一般要求的17门课,理论上可以自由选择,但从表1系内课程的先修课程可以看出,微积分I和II,物理I和II是需要先修的,大学一般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就去掉了4门,能够自由选择的大学自然科学课程剩下2门。从系里建议的选课表(roadmap)可以看到,另外2门自然科学是化学和生物。所以,自然科学的必修课程实际上相当于14门。

限选课程要求包括GIR类型2门和48学分的系内选修课。有3门系内课程(共39个学分)可以作为GIR课程来选,但不能同时作为系内课程要求的学分。大多数系内选修课程的学分为12分,这样的话,系内限选课48学分需要选读4门。所以,每个学生可以有6门专业选修课程。有意思的是,在表1中只有21门限选课程,而该系主要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方向)有4个,平均每个方向只有5.25门课。如果去掉2011―2012年新增的2门课程,过去几年只有19门课,平均每个方向只有4.75门课程。看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鼓励学生选单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实际上,在以前分专业方向限制选修课时,每个专业方向仅仅提供2~3门课程,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

反观我们的培养计划,我们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有5门(14学分),选修课程应选4门(8学分),合计9门课程22学分。因为我们的学分是按照每周上课学时数计算的。如果按照MIT的学分计算方法,学分约为每周上课学时数的3~4倍,考虑到我们的上课周数为17~18周,而MIT才14周,因此,我们的专业方向应选学分至少相当于MIT的88学分,比其4门课程(48学分)的要求多了5门课程(40学分)。可见,我们的培养计划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另外,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关于其主要研究领域的介绍出现在3个网页上。其一是在该系的学位要求中关于限选课程的介绍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生物与聚合物材料、电子材料、结构与环境材料、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其二是在MIT的招生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半导体材料和低维系统(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low-dimensional systems)、能源材料(Materials for Energy)、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s)、材料的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of Materials)。在介绍全体教师(Faculty)的网页,列出了30个研究方向(discipline),共122人次(有重复计算,因为实际教师只有35人),平均每个研究方向4.07人次(或1.17人)。少的方向仅1人如微技术、半导体,最多的是纳米技术,23人次。上面列出的生物工程(包括生物物理和生物技术)9人次,能源材料(包括能源与环境、储能)9人次。人数比较多的研究方向还有结构与环境材料9人次,高分子材料7人次,电、光和磁材料7人次。

可见,尽管MIT研究的材料类型很多,但其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涉及具体材料类别方向的课程特别少。

2. 关于考核与成绩

MIT很多课程的成绩评定都包括平时作业和出勤与课堂参与情况。有的课程,考试以外的项目在成绩评定中所占份额可达到50%,有的实验课程则更是高达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IT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与我们头脑中关于国外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图像截然不同。

3. 关于选课进度安排

MIT材料系没有规定统一的选课进度表。但从其推荐的选课安排(roadmap)看,具有如下特点:

(1)8门大学一般要求的社科课程(GIR)分布在8个学期选修,即每学期选修1门社科课程;

(2)一年级把大学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GIR)学完,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

(3)二年级起全面进入专业学习。第一学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实验2门课程,两门课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上课周每天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周每天都有实验或交流,学习安排非常集中。

(4)每学期的课程一般为4门,其中1门为社科课程。

MIT二年级第1学期就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这比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前很多。国内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曾经强调,前两年不安排专业课,以至于我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被安排在第5学期,材料研究方法更是被安排在第6学期,使得高年级学习特别紧张,深入接触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时间被推迟。

4. 关于培养计划的修订

从网页上能够追溯到MIT材料系1998年的培养计划,其培养计划在2003年做了很大的调整。两者的比较

这两个培养计划的最大差别在必修课,课程名称几乎完全变了。但对比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新培养计划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包含结构与化学键、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由两位教授讲授,似乎代替了原来的“材料热力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物理”3门课程,因为其教材之一仍然是物理化学(Engel, T., and P. Reid. Physical Chemistry. San Francisco, CA: Benjamin Cummings, 2005. ISBN: 9780805338423)。“材料实验”应该与原先的“材料结构实验”对应,“材料综合实验”应该与原来的“材料加工实验”对应。“材料的微结构演变”与原来的“材料结构”相似。取消了“材料力学”、“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2门课程。增加了“材料的电光磁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机和生物材料化学”、“材料加工”4门课程。取消2门,合并2门,增加4门,课程总数不变。

选修课变化较小,只是增加了若干课程,特别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课程。其实,两门生物材料课程是2000年增加的,当时选修课由4方向增加为5个方向。选修课的最大变化是理论上不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任意选课。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向学生推荐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无论如何,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不足4门,学生必然需要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

从2003年至今,必修课没有变化,选修课则有一些小的调整(表5)。其中2005年减少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冶金学(Chemical Metallurgy)2门课程。增加了2门数学,材料热力学(原来的必修课),先进材料加工,衍射和结构,材料的对称性、结构和张量性质,材料选择,共7门课程。可见,增加的这些课程仍然是与具体材料种类无关的。2007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了1门生物材料方面的课程。可见,即使是选修课的调整,仍然在继续加强有关材料行为特征方面的课程,减少有关具体材料种类的课程。

5. 关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过去,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目标分四类,研究型学位(Course 3)、预科型学位(Course 3A)、实践型学位(Course 3B,2003年取消)和考古型学位(Course 3C)。其中,研究型学位与实践型学位培养要求的唯一差别是不变的,即前者在四年级做毕业论文,后者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暑假做2个20周的企业实习,其他课程要求完全相同。现在把实践型学位取消了,但仍然保留了学生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渠道,即学生仍然可以选择做毕业论文或者企业实习,学位合并在研究型学位(Course 3)中。

从2003年培养计划大调整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也可能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MIT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这从MIT选读实践型学位人数变迁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表6)。从1998年到2002年,实践型学位人数多于研究型学位的人数,2002年突然降低,与研究型学位相当。查看大学2年级实践型学位学生注册数,从2002年起突然减少,由原来每年约20人突然减少为6人。2003年培养计划调整当年,还有5人注册为实践型学位,这应该是此前培养计划延续所致。

那么,没有了实践型(Course 3B)学位,是否还有学生仍然会选择实习代替论文呢。下面从2002~2008年MIT材料系本科毕业生去向分析。除了一些研究生院,网页一共列出了38家企业和17家政府部门或咨询机构。统计2002年以后(至2005年结束,当年仅剩下1人)各年4年级实践型学位人数(也约等于当年毕业人数)总和恰为38人,与毕业生去向统计的企业单位数刚好相同。这难道是巧合?是否可以推论,2003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几乎就没有学生选择去企业实习了?

MIT材料专业取消实践型学位,以及此后可能几乎没有人选择实习代替毕业论文事实,一方面可能与美国产业向国外转移,本国企业对工程师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MIT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调整也起了一定作用。因为选择实践型学位人数锐减在前(2002年),培养计划调整在后(2003年)。培养计划中去掉的必修课“材料力学”和“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显然属于工程类课程。因此,其培养计划课程中增加材料研究型基础知识、减少工程知识的倾向十分明显,也说明其培养计划随社会需求进行了及时调整。

另外,尽管2003年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有较大调整,但选修课调整比较有限。而且调整前后,没有改变其材料类本科生宽专业培养的模式。

但在选修课中,把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去掉,仍然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例如,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历来就被认为是专业基础课。MIT在2005年却把这门课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去掉了。查看其高分子方向研究生培养计划核心课程,可以看到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化学等基础课程。可见,MIT把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放在了研究生阶段。

以上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如果不继续读研究生,则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是不太够的,无形中将人才培养的周期拉长到研究生阶段了。但从我自己教学的经验来看,学习高分子物理就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行为和特征,未必需要清楚地知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我的一些研究生以前从未学习高分子方面的课程,为了让他们在研究中能够理解和使用高分子材料,我就是先给他们讲授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

另外,注意到MIT材料专业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数量的2.2倍,有很多研究生来自校外,特别是来自国外。所以,MIT材料专业培养计划中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调整,结合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既考虑到了本科宽专业基础的培养模式,又打通了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培养,也便于接受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读研究生,还是十分合理的。

MIT材料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不断强化了按照材料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加强了材料基本行为知识的课程,减弱了材料类别基础知识的课程,把后者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说明国外关于“材料研究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的认识形成30多年以来,不仅没有改变,还在进一步加强。MIT在2003年对培养计划大调整时,加强了材料研究基础知识课程,减少了工程类课程,其本科生的主要去向是进一步深造,直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急剧减少。本科生阶段加强研究基础知识课程,把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培养放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了研究生的知识培养,可能是其材料研究能够长期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5篇

1绘制开发校本教材的流程图

我国目前教育教学实施的是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是指基于学校、学生、乡土资源等开发的校本化教材,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教育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程序、使用方法等,是我们课题组的第1项研究任务。

经过课题组的不断探索,多次的讨论交流,参考了其他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笔者绘制了校本教材开发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2编写《高中生物创新实验》教材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共有20多个实验,但这些实验分布不集中,分散于3本必修和2本选修教材中,因此课题组做的第1项工作就是将这些凌乱的实验集中在一个小册子上。有些实验不适合本校的学生做,笔者进行了一些删减和改变,又增加了一些可以实施的实验。

2.1对教材原有实验进行再加工

如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教材上是用长颈漏斗、半透膜、烧杯等器具组装而成的,如图2所示。该装置组装复杂,使用材料购买起来不方便。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将鸡蛋有气室的一端卵壳用解剖针挑开,保留卵壳膜,另一端用解剖针打一孔,插入毛细吸管,再把鸡蛋有气室的一端朝下放入盛有100 mL清水的小烧杯中。这样,清水与卵内溶液的浓度差、卵壳膜就构成了一套渗透装置,如图3所示。改进后的装置使用材料容易获取,组装简单,所选材料为生物材料,学生更易理解发生在生物体内的渗透作用。

除此之外,笔者改进的实验还有很多。如“绿叶中的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把滤纸条改成了圆形,色素在圆形滤纸上分离出了4个同心圆。改进后的实验材料更易获取、实验装置更加简单、趣味性更强等优点。

2.2增加一些创新性实验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乡土资源,增加了一些实验。如:“给校园植物挂牌”、“金鱼是撑死的吗”、“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实验”,等等。经过近3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实验的开设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3成立学生社团――园艺社

生物教研组与校团委合作,成立了学生社团“园艺社”,由生物组教师任指导老师,校团委负责管理。园艺社每学期平均会员达100人以上,而且还吸引了部分教师参加。园艺社的具体活动内容有:学校园林绿化的维护、池塘水生植物的放养、生物实验基地的管理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增强了合作与交流能力,亲近自然,结合生产,让教育返璞归真。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6篇

关键词:科学课堂 乱 变成 活 智 静 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 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7篇

效的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现就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注内涵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1.加强学习,为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我园继续以业务学习为手段,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为提升教师对《纲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认识。4月份我们

组织教师学习了《纲要》,并进行《纲要》理论知识考核,使《纲要》中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为了

让老师们了解“什么是说课”、“说课有什么意义”、“如何说课”,6月份,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如何说课》,通过学

习,让老师们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课前的说课,为下阶段的青年教师说课赛课比赛作准备。我们还组织教师

学习了“如何写计划、总结”、“绘本阅读”及观摩绘本阅读的优秀课例等,通过丰富的学习交流,转变教师的观念及教

学行为,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2.观摩学习,开阔教师视野。

专家引领:为确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中,2010年3

月,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小榄镇教办举办的教育科研专题讲座,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李姝静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乐于

教学善于思考》的讲座。李老师围绕“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明确研究的问题?”“如何对课题进行分解?”“怎样

开展研究?”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她还结合实践工作提出了许多引人思辨的问题:“研究问题从

哪里来、问题如何转化为课题、教师怎样寻找自身的专业成长点?”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让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教育

科研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它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

为了提升教师们的论文写作水平,2010年5月,我园与明德、菊幼三所姐妹园邀请中山市进修学校李姝静老师为大家作论文

讲座。李老师采用了讨论和互动的方式,通过分析不同论文的优点和缺点,让大家在自主思考中和学习中认识了撰写论文

的形式、选题、结构以及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帮大家理清了写论文的思路,为我们如何提炼工作经验、提升理论 jsgzzj/

水平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在专家引领下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外出学习:为了及时吸取新的幼教信息,我们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省、市、镇等不同层面的岗位培训,本学期教师外出

学习达到73人次。3月,邓老师参加了“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一五课题结题研讨会”;黄老师、梁老师参加了“上海市幼

教名师精品课例展示活动”,领略了上海名师的教学风采;温主任到中山市机关一幼进行了业务跟班学习。5月份,分批

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山市幼儿园第一教研互助片落实《纲要》课例交流活动。6月份,劳老师、陈老师等6位老师到东莞参加

了“幼儿园创新音乐教育教学交流会”,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市幼儿科学教育及教学观摩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

,以点带面促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二、扎实教研活动,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1.开展《互动分享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三月份,我园小小班、小班级组开展了《互动分享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北京天之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李富强老师到我

园作现场指导,小班级组以《儿童节》为读本,开展一课多教的研究。观摩活动后,李富强老师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度交流

,教师们把自己在组织活动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专家也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答。通过多次

的观摩与交流,老师们在对读本的分析、提问的技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各领域教学研讨活动。

五大领域的教学研讨活动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教师总结新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分组研讨。各领域教研组围绕某一教学领域开展研讨,各组老师运用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从教学方

法、教学设计、教学指导及操作材料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在互动、互助中分享经验,在试教、研讨的过程中打造

出本组的优秀课例。第二阶段是教学活动展示。语言组、科学组、体育组、美术组、音乐组各推出一节课例在全园进行展

示,最后,经过大家的评分,一致推选科学组由梁艳芳老师执教的课例《认识茶》参加我镇的教研课例评选。

3.以活动为载体,锤炼教师技能。

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2010年5月,我园参加了“小榄镇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我园以级组为单位各设计一件教玩具作品

参加镇的比赛,各级组老师们各出奇谋,从教玩具的“安全性、形象性、新颖性、实用性、耐用性、多功能性、可推广性

”出发,将智慧融入到精美的作品中,最后中班级组的作品《缤纷闹的海滩》、小班级组的作品《热闹的马路》获得小榄

镇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一等奖,小小班级组的作品《交响小乐坊》、大班级组的作品《多功能洒水车》获得小榄镇教师自

制教玩具比赛二等奖。

说课赛课比赛:为进一步落实和贯彻新《纲要》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独立备课及执教能力,为教师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互相学习、成长搭建一个学习与展示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6月份,我园组织了青年教师说课赛课比赛,11

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在比赛中,老师们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进行了详细

的说明。最后评选出说课比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在说课比赛胜出的3名老师参加了赛课比赛,经过大家

的认真评选,孔老师的绘本《月亮的味道》获得一等奖,劳老师的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获得二等奖,邓老师的仿编

诗歌《动物的伞》获得三等奖。

三、加强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1、本学期,我园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月考核中,使各项规范的执行过程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要求。我园

还对教师们制订的各类计划及时审阅,发现优点,同时提出存在问题,要求教师们及时改进,提高制订计划的能力。

2、进一步加大一日活动质量的管理力度。

行政人员能深入班级,实地了解情况,对班级环境创设、材料的投放、生活照顾、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规范和计划的执行等

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通过不定期的推门听课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优化

一日活动的质量。

3、开展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交流活动

为了有效发挥主题环境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在主题课程实施中创设和运用环境的能力,我园举行了“班级主题环境创

设交流”活动。活动中,本着发现同伴亮点促进自身提高的原则,老师们认真倾听每班教师讲解主题的由来,活动的进程

,内容的生成、幼儿在活动中的感知、体验与创造,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等等。老师们生动形象的讲述,直观的ppt课件,

呈现了她们为幼儿创设的真实、丰富又多元的环境,充分体现了她们在主题教学中的细致、认真,在环境创设中的创新、

用心。通过交流,老师们在广泛吸纳经验的同时,对如何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孩子真正成为

环境的主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四、加强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研,提高科研意识。

1、省级课题《以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我园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多种途径、不同形式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本园教师的教学

实际,以专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杠杆,坚持因园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切实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通过一学期的

实践研究,使老师们的眼界和教育视野更加开阔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也得到提高,以园为本的

教研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有效促进我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2、参与小榄镇幼教中心组市级课题《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指导研究》的研究工作。本学期,我园协助课题组完成了《小

榄镇幼儿园新教师手册》第一部分“保教工作”中的“一日活动的组织”的各环节的研究,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并收集有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整理,丰富了《小榄镇幼儿园新教师手册》的内容。

3、完成市级课题《探索有效的园本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申报工作。

五、加强园际间的互动交流。

1、业务跟班学习。

4月份,温主任到中山市机关一幼进行了业务跟班学习,了解业务园长每天的工作程序,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安排,以

及怎样组织业务学习等,并针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机关一幼的梁园长和级组长进行了交流。

2、中山市幼儿园第一教研互助片落实《纲要》课例交流活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2010年5月,我园部分老师参加了中山市第一教研片组织的教研活动。为期一天半的教

研活动包括了现场听课、评课、理论学习、论坛等内容,老师们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加深了对《纲要》的理解

,并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孙老师在评课活动中作了发言;邓老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让区域材料更具吸引力

——谈谈区域材料的操作性和启发性》的报告。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增强了各镇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也为教师们的专业

成长提供了舞台。

3、小榄镇幼儿园教师自制教玩具作品交流展览活动。

5月份,教办在明德幼儿园举办了小榄镇幼儿教师自制教玩具展览,我园组织了正班主任参观了展览。这些作品题材包括音

乐类、益智类、科学类、语言类、运动类和其他类等,有的设计新颖、有的手工精细、有的变废为宝,既符合孩子的年龄

特点,又体现了作品的美观性、操作性和多功能性。为老师们制作教玩具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迪。

4、中山市第一教研互助片区域材料观摩研讨活动。

6月份,中山市幼儿园第一教研互助片区域材料观摩研讨活动在古镇镇冈东幼儿园举行,我园的骨干教师参加了学习。观摩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区域材料及班级环境创设、分区活动课例展示、班级环境创设经验介绍及区域材料创设交流。温主任在

会上为我镇被选送上市参赛的9件自制教玩具作了题为《心灵创新意,手巧展精品》的介绍。通过这次观摩和研讨,老师们

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区域活动的质量。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研讨,我园的教研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幼儿在

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园本教研工作中我们还存在教研深度、高度有待提高、教研管理的

思路和方法需要不断的创新、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此为起点,向着

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8篇

课题

指导学生形成研究成果

课时

1

授课对象

六年级

教材

简析

新课程改革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综合实践学习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形成研究成果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并不是难事。因此充分去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

理念(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全面的总结和交流。指导学生将收集好的资料整理为研究的成果。

2、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发展实践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和个性

教学

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指导学生了解研究成果的形成方法。

2、尝试将自己的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3、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教学

重点、难点

1、了解研究成果的形成方法。

2、尝试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教学

准备

教师: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学生:第二阶段的研究资料、记录、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含评价意图)

(一)导入:

(播放各小组收集资料,访问时的图片)

师:经过第二阶段的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活动,同学收集筛选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今天我们就进入活动的第三阶段,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成果。

(二)展示合作交流:

1、请各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以及展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对汇报小组进行简单评价、提出疑问、进行交流。

2、各小组根据交流和教师指导重新整理,筛选资料,完善初步成果。

教师明确成果形成的分类:一是文字的,如报告,小论文,建议书等等;二是实物的,如模型、图片、小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

(三)指导重点:

通过各组交流汇报,让学生认识到实践调查的重要性,学习形成研究成果的方式。

对比文字形式和实物形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形成成果方式。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知道了把实践活动形成成果的形式。成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希望同学生课后继续小组合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完成。

观看图片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倾听

交流

评价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完成。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播放学生实践活动的图片,引起共鸣,浸入课堂。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并能给出简单评价的能力。

培养整理和筛选的能力。

小组合作,思维碰撞,初步完成研究成果。

如何形成研究成果

文字:如报告,小论文,建议书···

实物:如模型、图片、小制作、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