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09 19:29:25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作出合理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我国一些干旱地区的图片,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干旱?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降水量吗?(课件介绍: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作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降水量大,北方降水量小。东部地区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量小)

2.课件同时出示北京市和盐城市2014年各月降水量单式折线统计图(统计图上先不显示北京市和盐城市这两个城市名称),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小知识猜一猜,哪一幅折线图是北京市降水量统计图,哪一幅是盐城市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制造冲突,引发思考。

(1)如果要比较这两个城市2014年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你打算怎么办?

(2)为什么不能很快地知道答案?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谁愿意具体地说一说?(生说,师用PPT演示过程:将第2幅图的所有点都标在第1幅图上,描点、标数据并连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2.唤醒旧知,初步感悟。

(1)现在你能找出这两个城市降水量相差最多和相差最少的月份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那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4)以这题为例,请同学们说一说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

3.尝试作图,理解新知。

课件出示学习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并完成上面的习题。

下面是盐城市2015年3月23~29日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记录。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展示学生学习单,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

(2)现在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画的(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3)再来看看这幅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三、拓展新知,内化提升

1.课件出示我国6~18岁男、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与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比,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2.课件出示建湖大润发超市2014年A、B两种品牌彩电销售量统计图。

(1)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这家超市的经理,你会进哪个品牌的家电?说说你的理由。

3.课件出示近六年北京、桂林雾霾天数统计图。

(1)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你有什么想说的?

4.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复式折线统计图。

5.欣赏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些复式折线统计图。

四、知识梳理,总结体验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2篇

光学作图题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知识点多,如果按部就班地复习,学生不容易掌握,需要记住的知识点也比较零散,因此教学的设计就尤为重要。所以,在编制导学案时应该注意以下4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也就是说要把教学目标细化。②具有启发性。③应有层次性、坡度性。要使学生意识到:解决“导学案”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本节课教学目标】一是会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作小孔成像的光路图;二是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成像特点,作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三是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相应光路图;四是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复习教材找出相应知识点)

①光的现象有三种: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要找出三者产生的条件和现象的不同点、找出三者各自规律的不同点。②复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③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全面理解二者对光线的作用。

借助导学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一根拐杖。学生可以依据导学案上的第一版块中问题的设定,进行自主预习,落实课前需要掌握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解疑,共性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带领共同解答,为课堂上作图题的复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小组讨论并分别展示交流,进一步完善光学作图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光的直线传播。例1: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请作出蜡烛AB的像A'B'(图略)。

(2)光的反射作图要点。例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反射光线并标入射角和反射角。(图A、B、C各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反射面镜面)。

(例2) (图A) (图B) (图C)

例3: 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例3) 已知像,画物 已知物像,画平面镜

(3)光的折射作图要点。例4:一条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例4) 变形1:画折射光线 变形2:画折射光线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上的第二环节学习交流。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分别展示、归纳、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达成目标。

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中考链接)

(1)(2010・烟台中考)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包含许多物理知识。比如自行车尾灯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就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所示,请在图1中画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图1) (图2)

(2)(2011・山东中考)如图2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简图。由固定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AO以60°的入射角射向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光屏上的B点,再通过光屏上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请通过作图找出B点的准确位置。

(3)(2010湖北黄冈)如图3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图3) (图4)

(4)(2010四川广安)如图4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

(5)(2011・徐州中考) 如图a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玻璃内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6)(2011年中考题汇总)完成图5中的光路图。

(图 5)

(7)用一束光线射向某光学器件后的传播情况如下图,请在图中恰当位置上画出一种适当类型的光学器件,并把光路图补充完整。请你至少想出三种方法。

导学案上的第三个环节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全员性、全面性,同时又有部分拓展延伸题,顾及到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了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依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部分习题可以留作课下作业。

四、课堂反思或经验总结(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3篇

一、 运用比较策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的思维进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在教学中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这也是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在苏教版《分数乘法》教学中,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方法,用折纸的办法形象直观地展开教学:

1.把一张纸的■再对折,也就是■的■是多少?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把余下的再对折,也就是■的■是多少?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3.一张纸的■的■是多少?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学生说不清,也道不明)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猜一猜、想一想等活动得出算式。

……

质疑:像这样既要折又要画才能知道结果,太繁。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把中间的内容补充完整,从而由学生概括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手中折的长方形纸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折纸的过程,教师先通过折纸灵动地将“形”转化成多个算式,并把形和数紧密结合,产生多个不同的结果,学生在经历了特殊——一般的比较过程中,通过多个不同算式的计算过程,概括出了一个共同的法则,真切感悟到了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提升了归纳推理能力。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要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对比的范式进行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分什么是概念本身、什么与此无关,从而提升运算能力。

在苏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安排了这样的两题:

1.算一算,比一比,每组中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

(1)25×4+25×8 (2)25×17+25×3

(4+8)×25 25×(17+3)

通过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2.请用手势告诉老师你选哪一个?与25×(4×8)相等的算式是( )。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此题是不同于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的例子,通过对比辨析,让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通过这两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本身的理解,它与乘法结合律没关系,也有效地避免了以后的计算错误。

二、 运用比较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意识

统计学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本质上是通过数据进行推断。因此,数据分析观念的首要方面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比较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先介绍自己暑期想去旅游,接着分别出示烟台和吐鲁番某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的単式折线统计图,并分别让学生说说这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然后,提出三个问题:吐鲁番从几时到几时之间温度下降最快?两个城市在几时的气温相差最大?从几时到几时之间烟台的温度比吐鲁番的温度高?

通过学生思考、交流,感觉后两道问题比较麻烦,接着,教师又提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计算也能直观方便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将两张统计图重叠;将两根折线画在一张统计图上等。)随即,教师动态呈现合并过程并完善复式折线统计图。(图略)

讨论:现在能很快解决后两个问题了吗?你又是怎么看的?猜一猜老师会去哪里?需做怎样的准备?

……

上述案例,教师利用比较两个城市一天之内温度变化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法的内在需求,生成了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师通过对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区别、归纳,辨析异同,使学生体会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对两组数据分析的优势,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随机意识。随机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理解它的丰富内涵不但要多做实验,而且要多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可能性”的含义,增强感性认识。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一个口袋里有3个黄球和3个红球,从中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球?通过实验发现:两种球都可能摸到,每次摸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笔者认为,为了让学生对随机性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认识,实验时要求学生把摸到的结果纪录下来,实验后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感悟到:从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看,尽管都摸到了黄球,但不能确定其第几次摸到黄球,而且每个学生摸球的记录几乎都不一样,从中具体体会“可能性”的深刻含义,体会随机性。

三、 运用比较策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思考和想象,它在本质上是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的培养,都需要有操作、观察、想象、分析比较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和想象、操作和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是学生认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一次飞跃。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先出示一张画好方格的白纸的一面,让学生数一数包含多少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16个)。第二步,教师把这张白纸放进抽屉中,取出另一张白纸(其实这是一个假动作,取的是同一张白纸)。第三步,教师向学生展示白纸的另一面,让学生数一数包含了多少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18个),并提出问题:“刚才的两张白纸哪张大?”此时学生一定会认为第二张白纸大。第四步,展现白纸的两面并告诉学生,两次展现的其实是同一张白纸。

此案例中,教师巧用障眼法,让学生误解是两张白纸,其实白纸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小正方形的大小,学生在如此强烈的对比刺激下,经历了由迷惑到醒悟的过程,自然会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 运用比较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问题的提出不应当是教师的专利,而应以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为背景,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生成。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天性,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富于想像。由此可见,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教师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的两题:

1.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一支钢笔和三支铅笔的价格是10.8元,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 CRH5型动车组,共计8节,长约206米。头部车辆长度比中间车辆长3米,头部车辆长度是多少米?中间车辆长度是多少米?

这两道题主要让学生想想、说说,在关注策略的同时着眼于解决问题以及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显然这两题都可以用“假设”的策略解决,教师在处理这两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应该怎样“假设”才能更好些?第一题把一支钢笔假设为6支铅笔比较好思考,第二题把头部车辆长度假设为中间车辆长度计算更快。教师要通过比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策略,并引导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反思中提升对策略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的问题,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多解追求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变式训练题:

1.兆丰学校有一间长方形的科技室,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科技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2.兆丰学校有一间长方形的科技室,长12米,宽8米。如果这间科技室长和宽都增加2米,科技室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第1题中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学生容易解决。第2题学生容易把长和宽都增加2米与长或宽增加2米混淆,当学生发现错误后,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自己画图比较纠正错误,而且还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完成。此案例中,原来科技室的长和宽是不变的,关键要理清长和宽都增加2米与长或宽增加2米的区别,即使有第一题的铺垫,多数学生一开始还会列出2×8+2×12的错误算式,少了其中的一小块2×2,通过引导学生画图对比,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并不满足一种解法,还要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体验和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善于运用比较策略,又要注意与多种策略有机地结合,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能生搬硬套。苏联的巴班斯基认为:“教学工作通常要求运用的不止一种,而是多种方法,是方法的综合。”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方法,综合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组成最优化的、复合的教学法实施方案,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基本活动经验 存在问题 教学对策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颁布与实施,正确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还不够重视,一部分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笔者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入手,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一、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存在问题

问题一:重视活动开展,忽视原有经验

【案例】:《复式折线统计图》(五下)

一位老师在课的引入时,分别出示两张关于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从第9届到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数的情况呈怎样的趋势?第9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谁获得金牌数多?多几枚?第10届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要比较两个国家的金牌数时,用两张统计图时,不方便。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更方便的比较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可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这样的教学本无可厚非,但老师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原有活动经验呢?在这之前,学生是否学习了有关内容?学生是否有了要把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统计图的活动经验了呢?学生是否感悟过复式统计图的优越性了呢?

问题二:重视概念表述,忽视经验积累

【案例】:《直线、射线和角》(四上)

课的一开始,教师拿出一支手电筒,一按开关,向远处射出光线。然后告诉学生,像手电筒、汽车灯等射出来的光线,可以近似的看成射线。然后揭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特点以及画法: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在教学概念时,重视概念的定义特点的表述,以为学生掌握了概念的定义特点,就理解了概念的本质。但这样的教学,学生对直线和射线的感悟又有多少?

问题三:重视操作经验,忽视内化提升

【案例】:《有余数的除法》(三上)

在教学时,一位老师首先让动手学生分一分,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理解余数的概念;其次,在教学除法的竖式时,再次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最后,练习中出示了很多除法算式,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练习。但学生在练习中,错误百出,很多学生还是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只是照样画葫芦,老师一遍一遍的讲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应该说,在课的开始部分,老师还是很重视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去理解概念,教学手段很直观,但进入练习时,马上进行竖式计算练习。也就是说,例题很直观,练习很抽象,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

二、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对策思考

(一)在回忆中激活原有活动经验

1.利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

在生活中,学生在很多的活动中有意无意的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虽然这些生活经验并不等于数学活动经验,因为很多活动并没有明确的数学意义,也缺少数学思维的深度介入,然而这种经验对学生学习数学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老师在此基础上稍加引导和提升,就能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比如,在教学《秒的认识》引入新课时,我首先出示春节晚会中新年钟声敲响倒计时的那一幕,与学生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然后开始学习认识钟面、看时间、体验分秒等。这样的设计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关于秒的生活体验。因为这些情境,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是印象深刻的。学生带着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开展有关秒的体验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活学生的原有活动经验。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不断的在积累活动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数学活动,积累新的活动经验。

以《复式折线统计图》为例,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其实已经多次体验、感悟把单式统计图表合并成复式统计图表的必要性以及合并方法。比如,二年级时,探究过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在四年级时,探究过把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把单式统计图表合并成复式统计图表的必要性及合并方法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所以我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简单回忆一下学过的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并说说他们的特点。然后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后,出示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我认为,这样的教学,一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活动经验,使学生对新知并不感到陌生;二是学生把把新知纳入到旧知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二)在活动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效的活动经验的积累,必须以有效的数学活动做支撑。有活动不一定有经验,但没有活动,一定没有经验。

1.重视活动体验,感悟知识本质。

丰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前提,否则将容易导致死记硬背知识而不能领会知识的内涵。特别是概念的教学中,若不能以丰富的表象做支撑,概念的建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丰满的,厚实的,深刻的。

例如,我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中,在揭示概念前,首先创设学生观察想像的活动(在课件上感悟“点动成线”之后):这个点按照这个方向一直不停的运动下去,那留下的这条线会是怎么样的一条线呢?接着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只能看到这条线的起点,而看不到另一个端点在哪里。在揭示概念之后,我又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有的学生把直线和射线画到一张纸的边缘,有的学生表示无法画出来。这样,学生在观察、想像、画一画等活动中,深刻的体验到了直线和射线的无限长,感悟到了直线、射线的本质特征。

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符号时,我先让学生把直线、射线、线段分别画在纸上。然后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感悟,直线和射线是无限长的,是没有办法在有限的一张纸上画出全貌的。所以我们在数学上都只是画出一段来表示。当学生提出“那怎么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呢”的问题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画,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有的用文字说明来区别,有的用箭头来表示无限延长,有的用圆点来表示端点等等。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参与概念的探究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不但感悟到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本质特征,同时能深刻理解数学中约定俗成的规定:用没有端点的“——”来表示直线,而不会把这样的一个符号等同于直线的本质,导致只看到形式,不见本质。

2.重视活动反思,促进思维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老师们也认识到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也会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中学习。但有些老师把动手操作经验当做活动经验的全部,忽视了学生思维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提升到理性的经验,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更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之后进行思考。

以《鸡兔同笼》为例: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我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创设了让学生试一试、猜一猜的“凑”答案的体验活动。学生独立活动后,各学习小组汇报,依次展示在黑板上:

当学生汇报了几组后,我引导学生带着刚才的活动经验进行思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有了刚才的体验,很容易发现每增加1只兔(或者减少1只鸡),脚的只数就增加2只,因为兔比鸡多2只脚。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你还要试几次才能找到答案呢?有的学生还是一次一次的试,要2次;而有的学生说,再来一次就行,因为现在还差26-22=4只脚,还需要把2只鸡换成兔,直接就用7只鸡和3只兔试一试,肯定行。最后,我再次提出问题:现在让你重新开始试一试,你最少需要几次就能准确的找到答案呢?通过思考交流得出,只要两次就行:第一次先随便试,然后看看还差几只脚,用相差的脚数除以2,就知道还要换几只鸡或兔。实际上,这就是假设法。

应该说,动手操作“凑”答案,活动虽然有些原始、麻烦,但这种由“虚”到“实”的“凑”答案的活动经验,蕴含着“假设法”,而更关键的是,“凑”答案之后,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怎么试,才能够更快的打到答案?这样的设计,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活动经验不会停留在表面操作上,使我们的数学活动成为数学思维的活动,让活动经验要触动思维的内核。

(三)在应用中提升基本活动经验

1.重视活动经验的应用,使之内化。

学生的活动经验要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积累。我们不能指望有一次这样的活动学生就有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才能使之内化。

比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圆和长方形纸,让学生去做圆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悟到只有圆的周长与长方形纸的长的长度一样时,才能正好做成一个圆柱。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得出圆柱底面周长与侧面展开长方形长相等。在之后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这么一道题(图略):一张长方形纸长62.8厘米、宽31.4厘米,以这张长方形纸为侧面做一个圆柱,可以选择以下哪个圆作为底面? A.半径为10厘米的圆,B.半径为20厘米圆,C.半径为5厘米的圆。通过这样练习,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但此时活动脱离了实际操作,有些学生可能在脑中进行动态想像来解决问题,有些同学可能运用刚才积累活动经验进行抽象思维解决问题。

2.重视活动经验的迁移,使之提升。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与积累是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迁移转化生成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迁移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转化能力,以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切入点,不断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比如,我在教学运算定律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第一课时,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为一课时。首先出示例题,通过计算揭示加法交换律后,我重点引导学生提出猜想:①四则运算中减法、乘法、除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②加法交换律是不是也适用于三个数相加、四个数相加甚至更多个数相加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得出:四则运算中,加法和乘法有交换律,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同时,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同样适用于多个数相加或相乘。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但学习了加法和乘法交换律,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积累了质疑、猜想、验证等活动经验,为下一节课乃至今后的学习积淀更多的活动经验。在第二课时中,当学生学习了加法结合律之后,学生很自然的提出猜想:减法、乘法、除法是不是也有结合律呢?加法结合律是不是适用于多个数相加呢?于是很自然的、自觉的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同样,在第三课时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提出猜想进行验证。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作“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在累积中提升,让经验的“根”长得更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5篇

【关键词】经历 思想 推理 抽象 模型

数学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基本的是数学推理、数学抽象以及数学模型的思想。面对“既是数学之‘冠’,又是数学之‘根’”,“既有隐形之能,又具显性之神”的数学思想,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行动者的勇气,更需要思想者的睿智。下面结合课堂教学,谈谈笔者的感悟。

一、丰富感知,领悟推理思想

说起推理,许多人在认识上存在着局限性,认为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就是加强逻辑证明能力的训练,其实不然。课标提出,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一学段应着重“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在此过程中感悟推理的思想。

【案例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

创设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原始部落结绳计数的情境,这个部落一共获得了124只猎物,请在“计数器”上画珠子表示。

教师设疑:部落里又逮到了1只猎物,他们想把这只猎物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9份用来招待客人,那剩下的一份在绳子上又该怎么表示呢?

小组讨论后展示设计作品,并请原创者交流。主要有三种观点:(1)一只猎物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9份用来招待客人,那剩下的一份不能画得和“1只”一样长,应该短一点。(2)因为不满一只,所以要作个记号,把它和前面的“124”隔开,这样看得清楚一些。教师顺势追问:这一份画在这根绳子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学生表示画在右边,这样数位越往右,表示的数就越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这一份。作品一:在“个位”的右边添加一竖线,画一颗珠子表示;作品二:在“个位”的右边画一个圆点,再添加一竖线,画一颗珠子表示;作品三:在“个位”的右边画一个圆点,再添加一竖线,画一颗珠子表示,并在该竖线下面标注“十分位”。

教师追问:为什么把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学生回答是妈妈教的。教师在肯定的同时,提问为什么称为“十分位”?

同桌交流后分享:因为它表示把一只猎物平均分成10份,所以叫“十分位”。在上面画一颗珠子就表示1份,是十分之一;画两颗珠子就表示2份,是十分之二。随后学生在“计数器”下写出这个数并自学书本,了解小数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小数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十进制计数法扩展完善的需要,二是分数书写形式的优化改进。小数的出现标志着十进制计数法从整数扩展到分数,使分数与整数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上述片段中,教师善于对素材进行加工,学生“从头想起”,由整数数位猜想小数数位,不知不觉中用归纳推理引申出“十分位”的概念。

二、逐层推进,领悟抽象思想

抽象是一个去生活化、去情境化的过程,就是把生活中与数量、图形有关的东西抽象成概念,并用符号表达。既要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知识产生的背景材料。

【案例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

出示书本主题图,学生交流从“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中获得的信息。讨论得出:通过观察统计表,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时刻的气温。除了制作统计表,制作统计图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信息。

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比较两者,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交流从该图上获得的信息。

教师设疑:最高气温是24℃,除了看数字,还有什么办法?学生认为可以看直条的高度。教师建议大家用手势比划每个时刻的气温,然后追问:大家在比划的过程中看的是每一根直条的哪一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每一根直条的最高部分。

讨论一:既然我们看的是每一根直条的最高部分,那索性将直条隐去,只留一条代表它最高部分的小短横,这时我们还能看出每一时刻的温度吗?出示用小短横代替直条的图。讨论二:继续简化,将小短横缩小为一个点,还能看出每一时刻的温度吗?出示用点代替小短横的图。随后全体学生再次用手势比划气温的变化,多媒体适时出现学生描述的折线变化路径。教师介绍折线统计图,学生交流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得的信息。

本片段中,教师并未急于引入正规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而是巧妙地将条形统计图作为“引子”,由“面”抽象出“线”,由“线”抽象出“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动手比划气温的变化也是匠心独运,手过虽无痕,但心中已留痕!

三、化繁为简,领悟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是此次修订课标新增的核心概念,学生对模型思想的感悟通常会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积累经验、掌握建模方法的过程。建立模型思想的本质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案例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

多媒体出示天平,学生说说天平的用途。在天平的左边放入两瓶牛奶,天平倾斜;在天平的右边放入200克砝码,天平保持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学生说一说这一组相等的关系,即:2瓶牛奶的质量=200克。

出示生活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五幅图,思考每一幅图中存在怎样的相等关系?图片一:一盒鲜莓派138克(23克×6枚);图片二:台秤上四块月饼共重380克;图片三:小红今年身高152厘米,比去年长高8厘米;图片四:从A地到B地,甲车每小时行100千米,4小时到达,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5小时到达;图片五:一支钢笔35元,是圆珠笔价格的5倍。

学生交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教学卡片:6枚鲜莓派的质量=138克,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去年的身高+8厘米=152厘米,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圆珠笔单价的5倍=钢笔的单价。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把这些相等的关系用数学的式子来表示。比如,2瓶牛奶的质量怎样表示?“100”告诉我们了吗?没有告诉,那怎么表示呢?为什么想到用“x”表示?那鲜莓派呢?此处学生产生分歧,辩论后达成共识:每个鲜莓派的质量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是23×6=138。学生依次交流余下的几个算式:4x=380,x+8=155,100×4=80×5,5x=35,分别说一说x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交流6个式子的共同点,得出等式的概念。继续提问:同为等式,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经过讨论,学生总结得出不含x的等式表示的是已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而含x的等式表示的是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方程的概念。

方程是刻画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本片段中,学生从相等关系的视角研究生活现象,在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而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建立方程模型。这种在建立模型过程中的整体认知,很大程度上将会引领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方式的转变,那就是“对于数量关系的关注”要优于“对于计算结果”的关注。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6篇

一、增强意识,保“动态生成”。

好课的标准可能有许多,但我以为“有没有”生成应该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所以教师要上好课,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课堂的“生成”。

【案例一】一节数学活动课――“可能性的大小”。执教者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小,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组汇报活动情况,到第5小组汇报时,出现了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次数多!并且该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的观点。

A教师反复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却拒不接受。老师显得很无奈,说:“以后你就会明白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然后继续下面的教学。

听到这里,真替这位教师可惜,多好的生成机会,就这么白白流失了。看来课堂“没有生成”或“没能生成”,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生成”意识。教师本体知识的缺陷,会无视“生成”;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会错过“生成”;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当会扼杀“生成”。

二、弹性预设,备“动态生成”。

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预设是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深化、拓展和升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仅考虑自己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自如,从而将“动态生成”的课堂引向精彩。

【案例二】设计与情形如“案例一”。不过B教师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当学生提到它时,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看到学生还是不同意,他表扬了该同学:C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很了不起。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让C同学再摸几次。生C 又重新做了几次实验,终于得到与其他小组一样的结论。生C终于醒悟:这是很偶然的现象。老师又和学生一起举了几个生活中发生的偶然现象的例子。

三、情境创设,引“动态生成”。

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一些想法和冲动,并提出迫切想要知道的一系列问题。故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有关内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

【案例三】教学《勾股定理》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

1.小红用一张边长为3cm

的正方形纸片,按对角线折叠重

合,你知道折痕长多少吗?

2.如果把折叠成的直角三角

形放在如图所示的格点中(每

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cm),

你能知道其斜边长为多少吗?

3.观察图形,完成表格。

(1)图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借助学生熟悉的折纸问题,让学生从简单操作中的数量关系产生“疑”的问题情境,使情境中的问题贴近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最近发展区,进而转化为研究问题的本质和对象,使折纸转化为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本节课核心目标的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自主探究,促“动态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始终关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急于告诉,而只是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积极参与,引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出现错误时,教师不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去发现错误,从中掌握排除错误的方法,推进课堂的发展。

五、深度互动,升“动态生成”。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层、多边互动,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教学中不断闪现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呈现出精彩的一面。

【案例四】教学“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时,设置了以下

活动:

[活动1]拿三角形纸片,

见图1。把两个角剪下,接在

第三个角的顶点处,有几种拼图方法?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出以下两种拼图的方法,见图2。

拼图活动直观、形象地启发了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启发了学生找出证明此定理时的辅助线添法。

[活动2]只剪下一个角进行拼图,你能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吗?

这个活动是考虑到两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因此猜想用平行线的性质来拼图验证此定理,见图3,这样就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3]不剪出这张纸片中的任意一个内角,你能通过对这张纸片的折叠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经过活动操作,只要将三角形按图4中的虚线折叠,拼成一个平角即可说明这一定理。这个问题是活动1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讨论]在以上实验活动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添辅助线的方法有几种?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得出以下四种辅助线的添法,见图5:

上述教学活动突出了数学的本质,强调活动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与整合,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和交流等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且,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思维的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学生的探索交流。

总之,要让课堂有精彩产生,精心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源”,所以教师不能仅把心思放在教材和教案上,更要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处理问题、应对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晓东、高洁.如何在生成教学中彰显智慧的魅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8)

2 何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数学通报,2008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7篇

一、设定和选择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创造一个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背景。创造情境并不难,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但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其中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情境设计一定要结合教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教师要深入分析物理教材,以此满足教学目标;第二,情境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例如,在学习“磁场的方向性”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将几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上,学生可以明确看到小磁针的N级指向不同的物理方向,教师结合这一物理特点提出“磁场是否具备方向性”的问题,学生依据自身观察和操作明确答案“没有”。这种问题情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设计,依据这种形式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渴望,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问题情境进行思维拓展和分析,并且依据问题情境的不断深入,达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若是小磁针都向着同一个方向,那么磁场是具备方向性的;若是指向的方向各不相同,那么磁场是不具备方向性的。

由此,教师在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教师一定要注重深入分析素材,研究需要突破知识点的意义和延伸,之后结合满足学习需求的情境突破重点;第二,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存和思维能力,之后选择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境,促使学生可以锻炼自身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助于为学生未来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有效基础,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情境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分析,规定学生应用科学的思维形式分析和解决情境中设定的工作,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深入掌控学习物理的基础方案,自主获取物理知识。由此,在情境教学形式下,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问题,依据问题引导思维拓展。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攻难排难,学生会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快乐。并且,攻难也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智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深入分析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解答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如“为什么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禁止大声喊叫?将一百瓦和四十瓦的两个灯泡串联到220V电路中,为什么四十瓦的灯泡要比一百瓦的灯泡还要亮?”等生活中的案例。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获取有效答案。借助这种学习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拓展和转变学生的分析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情境教学实施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理解一些物理思维形式和物理知识。由此,情境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常规课堂的教学干线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折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要明确光折射的规律,明确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为什么会觉得浅,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为什么觉得高等生活中体现折射的现象。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光的折射规律和对生活中折射现象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到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光的折射,之后观察并分析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两侧的光的传播情况。演示实验展现了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学生结合书本知识逐渐掌握了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入射角等理念。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有哪些有关“光的折射”的应用,如变形的太阳、幻日都与光的折射相关。再如探索发现中提出的“海市蜃楼”,河水看上去并不深,但是实际深度要比我们肉眼看到的要深,潜水员在水中观察到的岸上的物体要比实物高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图片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已经理解的“光的折射”规律,深入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这一理念,并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下列例题:

如图1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解析: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

折射光线。具体画法分三步:一是确定入射点A;二是画出法线NN’; 三是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AB。答案如图2所示。

折线统计图教案第8篇

设计意图:因为此课可以唤起并激发幼儿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所以我让幼儿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教育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幼儿初步了解剪纸的剪法。

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剪纸外形设计 。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剪纸) 剪纸: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灯彩、吊饰、木刻 、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 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一、情境创设:

(挂图)出示红"窗花"。

师:这个窗花,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窗花",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这个窗花谁会剪?(总结幼儿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 把这窗花剪下来,好吗? (幼儿剪,老师巡视指导)(创设剪"窗花"这样一个情境,激起幼儿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剪好的小朋友,请把窗花举起.(看一下)很多小朋友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老师归纳步骤::对!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 (折叠、画线、剪裁)。因为窗花也是图形, 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图形再剪下;对折三次只要剪的像窗花就可以了 。(幼儿答师演示折叠窗花,以及图形的其它形式。 板书:剪纸的折法:

1.角对角折)(通过教师演示窗花的折叠过程,形象生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幼儿。)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另一张纸,看下一幅图(雪花),按照刚才的三个步骤,动手在自己的红纸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这个雪花的图形.老师将取优秀的作品展示. (师巡视指导幼儿制作)。

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幼儿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作品.(很好!这是对折三次剪出的雪花。)二、 体会设计思路:

师:人的智慧是无尽的,简单的事物里往往蕴涵着不平凡.我教幼儿们几种折法:(板书:2.三角折 :3.四角折 4.五角折 5.六角折)(如:五角折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或对边对折,要折整齐。②把折好的纸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这样折好很重要。

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④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小结:雪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试试在这张基础上,你能剪出什么图案?比比看,哪位小朋友的思路更独特、更有创意! (幼儿剪师巡视)(幼儿上讲台讲述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没想到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剪法!真了不起!剪纸可以有多种剪法,折叠的次数多,要画的线、要剪的线就会少一点.但不管哪种剪法,能创作出好作品就是好方法。

剪纸的分类 :

1.剪纸从地域上分: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因此,各地区,各民族的剪纸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出示挂图 北方剪纸: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着称。南方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2.剪纸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出示工具剪子、刀子。)老师演示

3.剪纸按色彩表现分类:主要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图片)

三、了解"窗花"很久以前,人们就用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剪出精美的图案点缀和美化着生活。咱们总是到过年时,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用彩纸剪出的图案,贴到窗户上,俗称"贴窗花"。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它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窗花"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欢。

(挂图:这些剪纸还都有它独特的意蕴在里面如:年年有余、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富贵吉祥、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吉庆有余等等、、、、、、)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师:好!老师期待着更多精彩的作品!每位小朋友还要给作品起个名称!开始!(幼儿操作,师放音乐,巡视指导。)师讲评:剪完的幼儿把作品举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朋友们创作的喜悦!(略停)大家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老师都喜欢!我们有请xx作品的主人谈一谈,你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师总结: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在简单中呈现了美,更多的是呈现了美的深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世界!来感受美!(展示老师收集的漂亮剪纸)四、课堂拓展 :

小朋友们用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幼儿答:

1、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2、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3、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所以剪纸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4、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简单,容易搞到;产品有实用性;传授和学习具有随时性;不耗费体力。

5、因为那是传统的手工艺术。) 老师总结:

关于剪纸的历史,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西汉)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剪纸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课后反思:

一、从课堂引入:我用直观的剪纸作品引入,由此让小朋友们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师生有互动,用参观法,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引入本课)。

二、情境创设:我创设剪"雪花"这样一个情境,是为了激起幼儿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也有互动,生生有互动)

三、探索活动:仿例制作"雪花"图案(这个环节是对上个知识点的巩固,和延伸)(这里运用了练习法)

四、体会设计思路:小朋友根据老师讲的几种剪纸折法,自己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培养了创作能力,让思路独特、有创意的作品就出来了,)(这里运用了发现法、探究法:以引导探究为主)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