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02 18:11:04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1篇

关键词: 秋瑾 豪侠 锋芒毕露

秋瑾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她从小向慕英豪,虽为女儿身,壮志胜男儿,改换男装是秋瑾冲破封建礼教的一个尝试。她抱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身负为国为民的使命,为妇女争权,争取自由平权,为唤醒妇女做了巨大的努力;她通过演说、办报纸、写弹词等多种手段呼唤中国妇女清醒起来,同时宣泻了女性期待担任国家继承人的欲望。秋瑾视死如归,艺高而胆大,充满豪侠激情,一生短暂却锋芒毕露,绚烂非常。

一、虽为女儿身,壮志胜男儿

秋瑾从小不喜传统的女红,而是爱好骑马,舞枪弄棒,内心仰慕英雄,女英雄秦良玉、花木兰等对秋瑾的影响很大。在封建社会中,女儿之身约束了秋瑾的行为,秋瑾对自己身处乱世、身为女儿之身感到哀怨,词《如此江山》中有:“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奠定了这首词的悲凉的基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是一块搁在砧板上的肉,东西方列强联合侵略,造成生灵涂炭的惨绝人寰的末日景象,而在风雨飘摇的时刻,清廷统治集团对外国卑躬屈膝而继续数千年不变的残忍的封建礼教的教育,欺压广大的贫苦百姓,尤其是柔弱无力的女子。秋瑾以沉痛的口吻悲痛地发出“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的凄惨怨气。

旧时期的女子应该任劳任怨相夫教子,服侍舅姑,这种思想使女子像笼中的鸟儿拥有着对蓝天的向往,而只能在狭窄的空间里跳跃,却不能在蓝天中飞翔,女子的身份使女人不能参与到政治意见的讨论和到战场上杀敌报国,于是秋瑾表现了强力钦羡男子的身份与体魄的一面,她在一首《满江红》中就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1900年丈夫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着丈夫离开家乡到了北京的时候,遇到了进步的女士吴芝瑛等人,冲破妇女身份束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她开始尝试打扮成男子,又不顾路途艰难、语言障碍、局势紧张等因素,东游日本留学学习。在日本,秋瑾积极参加各种组织和盟会,极端而激进,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后,秋瑾在归国前的浙江同乡饯别会上高声说道:“归国后,若有人投降满虏,欺压汉人,吃我一刀。”说话时从靴筒中抽出一把短刀,插在桌上。[1]P258她的仗义勇气使得她在华人中的每次集会都是处于明亮的月亮的位置,朋友们围绕在她的周围。她锋芒毕露,情绪激动,演讲慷慨激昂,很有男子伟岸姿态。王时泽在《回忆秋瑾》中写道,他六岁的侄女见秋瑾着长袍马褂,一派男装,称秋瑾是“秋伯伯”[1]P206。秋瑾对自己的男装打扮颇为满意,《自题小照》云:“俨然在望此何人?侠骨前生悔寄身;过世形骸原是幻,未来景界却疑真。相逢恨晚情应集,仰屋嗟时气亦振;他日见余旧时友,为言今已扫浮尘。”秋瑾之弟秋宗章《六六私乘》云:“姊即归(按,时1906年初)……制月白色竹衫一袭,梳辫着革履,盖俨然须眉焉。此种装束,直至就义,犹未更易。改装伊始,曾往邑中蒋子良照相馆,摄一小影,英气流露,神情毕肖。”[3]P87诗歌写了秋瑾对自己男装后的感受,这副男装是秋瑾冲破封建礼教的一个尝试,扫去浮尘,换了新的面貌,相信未来。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过渡的时代,秋瑾鼓足勇气,不怕舆论,易装而革命,一方面出于自己的天性,即天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正如《感时二章》写的:“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瓜分的土地都是我们的故土,国如败亡,就没有自己的小家。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怀疑现时社会男人承担社会责任的责任心与能力,“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满江红》)“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如此江山》)在观察到清廷对外国国家的卖国求荣的实质面目后,社会上男人的气魄不再与英雄缺失时,一种拯救国家、寻求出路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她毅然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且信心满满,自认女子的才干并不输于男子。《题芝龛记八章》:“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多少男儿首自低……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既然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男人没有能力承担起救国图存的大业,于是秋瑾把自己的家庭抛之脑后,把所有的热情到革命的事业中,以满腔热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投入了为国家报仇雪恨的活动中。

二、教育妇女,提升妇女地位,争取平权

秋瑾为唤醒妇女做了巨大的努力。秋瑾清楚地知道中国女性在国家和家庭中的地位和处境,她通过演说、办报纸、写弹词等多种手段呼唤中国妇女清醒起来,希望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提出妇女应该获得生存的技能,才能够使中国妇女摆脱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而自主生活。

秋瑾办《中国女报》,“内中文字都是文俗并用的,以便姊妹的浏览”[5]P15。弹词小说是清代妇女喜爱读的一种文学形式,秋瑾写作了弹词《精卫石》,在开篇就写明意图,希望有心姊妹茶余灯下评之,“七字筑成平等界,一声唤醒绮罗香。平添百兆完人格,不数三千粉黛行。”[7]P178目的是要播散男女平权的思想,希望以她的文字来唤起两万万妇女的觉醒,不要再成为愚昧的人。她教育妇女同胞要团结起来,引导女性体认到自己的价值,寻找之痛道合的朋友。秋瑾感怀描写细腻心思的作品不多,但她折服于被明代钟惺《名媛诗归》誉为“才媛中之诗圣也”的唐女诗人鱼玄机的诗作,作了一首《偶有所感用鱼玄机步光威裒三女子韵》:“高吟白雪谁能继?欲步阳春我自惭……不逢同调嗟何益?得遇知音死亦甘。”秋瑾对鱼玄机的才华佩服,对她的自我认同价值观与重情重义、率真刚烈的个性赞赏。秋瑾曾经在《挽故人陈阕生》中慨叹生之短、死之促,深深吊念友人。秋瑾在北京感受到朋友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女性寻找思想先进的朋友,认为走出深闺去认识新事物对妇女的解放和觉醒,以及争取权利是非常有益的。

杂文《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姊妹们》感情真挚,以女同胞的角度和口吻列说了中国妇女从小所受的不平等,包括裹小脚,不能抱怨,只能和平地待人,不能有脾气;提出女子求己才是正道,同时揭露男人进入文明要女人做奴隶的企图。“我还望我们姐妹们,把从前事情,一概搁开,把以后事情,尽力作去。”[5]P6指涉女性对已经失去的理想男性境界的乡愁与欲望,以及女性本身对未来新时代中女性可能扮演的新角色的期待。[6]P209秋瑾认为中国的妇女有着不减于男性的才华与牺牲战斗精神,她对“女辱成自杀,男甘作顺民”(《宝剑诗》)的男性的懦弱表现悲痛与不满,对“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感事诗》)的文人和妇女的战斗性表示坚定的信念。秋瑾提倡提高妇女地位,并非完全来自他对女权本身的信念,也同时泄露了女性期待担任国家继承人的欲望。[6]P209女性是可以担当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大任的,就像她深深相信自己身负的使命,积极倡导革命的不懈努力一样。

三、高尚的人格秉性,豪迈的英雄侠气

秋瑾作品的风格深沉浑厚,格调高雅,体现出作者自身的高洁刚烈的秉性。诗词中歌咏最多的是梅、莲、菊三种。梅,开在初春,凌寒独立的姿态让人敬佩;莲,出淤泥而不染,迎风摇曳,幽香袭人;菊,是独立高洁的象征,隐逸的花中君子。秋瑾性情高洁,刚正不阿,《梅》:“开遍江南品最高,数枝庾岭占花朝。清香犹有名人赏,不与夭桃一例娇。”一诗表现了秋瑾的蕙质兰心,她不羡慕夭桃的妖冶之美,赞美梅花的品质――不畏春寒,开在高处点缀春光,正如秋瑾品质高贵,不贵名与利,坚持自己的豪侠的行为。

吴芝瑛在《记秋瑾女侠遗事》中说:“女士东游时,值宁河某君以戊戌事自首,系刑部狱。女士方脱簪珥谋学费,窘迫万状,不得遽行,闻宁河事,乃分其金以应急,辗转狱中,属勿告姓名。”[4]P16秋瑾在财政窘迫、自身难保时,出于对戊戌君子的敬意和支持,仍不留姓名,仗义疏财。

秋瑾从小崇拜英雄人物,渴望成为女英雄女侠士来拯救国人和国家的气节让人振奋。秋瑾凭着小时候的武艺,一身侠胆远走东洋,想去学习富国强国能帮助国家抵御侵略的技能,怀着美好的憧憬与浪漫的想象登上了开往东京的轮船,在路途中她满含激情地写下了“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泛东海歌》)“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等诗句,去实践“巾帼易兜鍪”(《杞人忧》)的理想。决心走革命道路的秋瑾孤身一人留学日本,期间写下了《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语气坚定,风格爽朗豪迈,满含壮烈情怀及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表达了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忧国忧民之情,又反映出侠骨豪气薄云天和为革命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

秋瑾对为胡晓真分析象征男性权利的宝刀宝剑十分喜爱,尤其珍视,所作的《宝剑歌》中的开头八句诗句如下:“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激烈的语言是不公平无秩序的社会的产物,刻画出坚持革命、怒目圆睁、为革命抗争的英雄形象,尽管诗词中的豪情壮志令人振奋,但秋瑾的浪漫豪侠的作风不免有种思想偏激的成分,表现了血腥的以暴制暴的残酷性,锋芒毕露,如“公理不恃恃赤铁”这一句,只凭武力来进行暴力革命,最终受害的是无辜的百姓。秋瑾视死如归的胆量壮哉,然而生命可贵,宣传革命、进行革命一定要有坚强的体魄,不一定要牺牲生命才是英雄豪杰;宝剑英武,威力无穷,“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但是“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表现的铁血主义多么霸道残酷。

秋瑾希望唤醒中国这头睡狮,异邦对汉族的统治,尚武的侠气培养了秋瑾士可杀不可辱的刚烈的性格,锋芒毕露的她不会为生而逃,尽管在大通学堂战友们力劝秋瑾转移,但她意志坚定,最后终于完成了为国捐躯的理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总之,秋瑾的性格刚烈,充满浪漫主义的豪侠气概,强烈的爱国思想让她跨出了安稳的小家庭,投入风起云涌,波澜诡谲的革命中,为国捐躯,视死如归,死而后已。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气质值得中华民族继承,然而锋芒毕露造就了秋瑾的功业,而最后也造成了秋瑾的牺牲。

参考文献:

[1]郭长海,李亚彬编著.秋瑾事迹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

[2]郭延礼编.秋瑾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3]郭蓁撰.漫云女子不英雄:秋瑾诗词注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陈象恭.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清]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2篇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2、背诵抄录《沁园春 雪》

教学课后记: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四、当堂进行练习或做《目标检测》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3篇

〔俄国〕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记诵理由】

这首诗是普希金写给邻居的小女儿济济的,它既是在勉励小姑娘,实际也是在勉励他自己,更勉励了无数身在逆境中的人。鼓舞大家在人生旅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乐观向上的精神,亲切和蔼的口吻,使本篇不胫而走,传颂至今。

【记诵引导】

全诗八行,分为两节。

26岁的普希金,面对一个纯真的女孩,宛如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无比温厚的长者,仿佛生怕碰伤这棵稚嫩的幼苗,于是从未来着笔,使用一种带有预言的口吻叮咛、勉励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果出现这种偶然,如果生活中出现悲伤、烦恼……你要克制、忍耐,因为还有一个未来的“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未来,并非现实生活中漫漫长夜后遥远的明天,而是心灵生活中的未来,这就引出了下面的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默写提示】

第一节的“忧郁”,第二节的“瞬息”“怀恋”等词语的字形要留心一下。特别是“瞬”字,右下角容易写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记诵理由】

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个片段,作者回忆了童年的欢乐,用生花的妙笔描绘了百草园的无限风光和无穷趣味。本段围绕一个“乐”字,重点描摹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其乐无穷,突出了百草园的盎然生机,观察细致,层次井然。

记诵这一片段,掌握作者的写景方法,对于我们同学的写作大有帮助。我们可以学习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把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可以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把景物写得有情有趣;可以学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一句式的运用。

【记诵引导】

这个三百多字的片段,描写了14种景物,4件趣事,背诵似乎有点困难,但我们如果能抓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一句式,就能串起全段。前两个“不必说”属概括描写,先写植物,后写动物;“单是……就有……”是局部描写,从动物写到植物。这样理清写景的层次,就能准确记诵了。

【默写提示】

这一片段难写的字词较多,“皂荚树”的“荚”,“桑椹”的“椹”,“木莲”的“莲”,“油蛉”的“蛉”,“蟋蟀”的“蟀”,“斑蝥”的“蝥”,其中前三个词是植物,大都与草或木有关。后三个词是动物,大都与虫有关,了解了这一点,就不容易写错。“菜畦”的“畦”,“云霄”的“霄”,要理解意思,记住偏旁。特别提醒文中的“缠络”,粗心的同学会读成“缠绕”,导致出错。建议背诵默写前,一定要读准字音,看清字形,难写的字词可多抄写几遍,以加深记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记诵理由】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纪念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为人民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碑文内容由近及远,层次清晰,充分表达了对近代历史各个阶段的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记诵引导】

记诵这114字的三段碑文并不困难,只要我们理解三个时间段的历史史实即可。“三年以来”是指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至新中国的成立这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建议按时间顺序一段一段诵读,最后加以整合,背诵全文。

【默写提示】

三段碑文中没有生僻字词,只要背熟,默写就会轻而易举。注意“上溯”的“溯”是逆流而上的意思,应是三点水旁。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记诵理由】

这首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代表诗作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不舍以及淡淡的哀伤之情。诗人用鲜活、富有个性特征的“金柳”“青荇”“星辉”“笙箫”等意象来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浸透着对康桥的眷恋。整首诗情景交融,含蓄隽永,自然流畅,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记诵引导】

这首诗共七小节,每节四行,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首节与末节相互呼应,语句上的变化不大,节奏相同,可以先背。中间五小节每一节都可以构成一个画面,背诵时可以抓住意象,想象画面,伴随着诗人不舍、依恋、伤感、惆怅的情感起伏记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4篇

[论文关键词】秋瑾;创作;传统;现代;转型

秋瑾所生活的时代(1875—19o7)是中国新旧思想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时期。1902年(或1903年),…秋瑾随夫北上,成为她生活与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据此,秋瑾的文学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主题与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学创作现象反映了秋瑾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也彰显出近代文化转型期文学所必然发生的变异。

一、秋瑾诗歌的主题

秋瑾出身于官宦之家,天生聪慧,加之少时在私塾中接受的传统教育,助其成为精于诗文的典型的传统社会才女。1892年,秋瑾随父亲秋寿南迁至湖南,开始了居湘、北上、旅日、回国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其中,北上之后的北京生活时期促成了秋瑾思想的裂变与飞跃,形成了秋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创作主题。l896年,秋瑾遵从父母之命在湖南与富商子弟王廷钧完婚,这是她居湘期间由闺秀到人妇的生活转折。王家优裕的物质生活使秋瑾无衣食之忧,并有读书、交友、赋诗之闲。秋瑾赴京之前的创作形式以诗歌为主,其中以五言、七言居多。这时的秋瑾与传统社会的大多数女子一样,被阻隔在社会生活之外,借“春愁秋悲”表达她们闺中寂寞难耐的苦楚。她曾以“闺内惟馀灯作伴”、“一点无聊托素琴”(《寄柬理妹》)的诗句表达自己孤独寂寥的情怀。这类诗歌与大多数古代女子常见的主题相同。

然而,秋瑾天生与众不同的秉性,使其大量诗作与那些“必然流入‘自娱’与‘闲吟’的私人价值范畴”的“闺秀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诗词有借物咏怀、托物寓意的传统,在秋瑾这一时期的咏物诗中,傲霜斗寒的松、梅、菊等意象十分常见,她通过吟咏这些雄健、刚毅的文化意象,阐释了自我“英风傲骨”的性格与品质。在“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依栏”这样常见的有感于季节变化的诗句中,寄予着秋瑾“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对人看”的人生志向,与她对花木兰、秦良玉等古代女杰的崇拜心理相契合。

对古代英雄女杰的歌吟与赞誉,是秋瑾这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主题,《(芝龛记)题后八章》可堪称代表。这首诗创作于入湘之初,有感于清人董寅伯所作之传奇《芝龛记》。《芝龛记》记载了秦良玉、沈云英等古代女杰的事迹,她们的功绩成为秋瑾抒发自己人生理想的媒介与载体。此后,花木兰、秦良玉、沈云英等古代女杰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秋瑾的诗作中。

在中国古代的女性创作中,崇尚古代女杰的主题已有传统,特别是在弹词中,女作家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巾帼英雄形象。清代的王贞仪曾写下长诗《题女中丈夫图》,创作弹词《金鱼缘》的孙德英也有“欲伸世上闺娃志”的意向,但是,她们都没有秋瑾身体力行地去践行这般理想的远大抱负。在秋瑾的诗词中,她已不似李清照“戚戚惨惨凄凄”那般怜悯自我身世,而是充满了“自怜风骨难谐俗”(《梅十章》)、“独立白怜标格异”(《白梅》)、“浊流纵处身原洁”(《独对次(清明)韵》)等反叛世俗的情绪。

秋瑾赞誉古代女杰、反叛世俗性别偏见的思想自然与她的性别有关,与她天性豪爽、刚烈、不妥协的性格有关,更与男女平权的时候有关。“莫重男儿薄女儿”等诗句充分地体现了秋瑾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不满。然而,她对男女平等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家庭生活层面上,更集中地体现在政治层面上。在古代社会,“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向来是男子的责任与权利,女子被拒绝在社会领域之外,无权参与宏大的政治叙事,无以寄托自己的宏图大志,这正是秋瑾对男权专制文化的最大不满。一方面,她在“始信英雄亦有雌”、“千秋羞说左宁南”等诗句中,着意凸显女子立下的功绩,通过历史上两性人物之间的对比,寻找女子报效国家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则在“谪来尘世耻为男”、“精忠报国赖红颜”等诗句中突出表现了她的女权意识。这种潜在的颠覆男性中心历史的意识已经超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要求,具有某种现代的女权意识。

在那个西风东渐、女性独立意识萌生的历史时期,西方平等、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日趋深人。秋瑾在北京从吴芝瑛那里接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同时,她对婚姻的不满,促成了她以“家庭”为起点的革命道路。

秋瑾在《贺新郎·戏贺佩妹合卺》中有“人争道郎才女貌,天生嘉淑”之旬,表明她的婚姻理想中也有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的烙印。对于封建时代的男子来讲,所谓的“才”,不仅仅是舞文弄墨,而是要通过仕途进入主流社会的政治秩序中。这本身是符合中国封建时代士人理想的。然而,王廷钧虽有万贯家财,却无缘走上科举之路,与官宦之途无缘。虽然借助金钱的势力在北京谋得了一个职位,但是,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王廷均无才同时无德,更让秋瑾倍感失望。在后期弹词《精卫石》的创作中,秋瑾为黄鞠瑞许配了“大腹贾苟家儿子,恰恰的是个纨绔无赖子弟”而为憾,这何尝不是她对自我命运的叹惋!她在写给兄长秋誉章的信中也明确地表露:“呜呼!妹如得佳偶,互相切磋,此七八年岂不能精进学业?名誉当不致如今日,必当出人头地,以为我宗父母兄弟光。奈何遇此比匪,无受益,而反以终日之气恼伤此脑筋。”此外,秋瑾的阳刚气质与丈夫的柔弱秉性形成对比,也是家庭矛盾的原因之一,最终促使她毅然决然地出走家庭,东渡日本,而后走上启蒙与革命的道路。

二、启蒙的文学创作

家庭革命、女权的平等意识与反清复明的思想等多重因素对秋瑾东渡日本的抉择都有影响,而这些富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意识与思想正是近代文化启蒙的重要内容。所谓“启蒙”(EIllit伽ment),来源于西语词源,为“照亮”之意。文化启蒙是指对于没有知识、愚昧与蒙蔽的思想意识进行开发。“妇女在社会上、政治上、教育上有和男子同等之权利与待遇”是当时中国“女权”的基本欲求,也是启蒙妇女的目标。日本是传播西方女权思想的中介。在北京已经接受女权思想启蒙的秋瑾,在日本得到了参与启蒙妇女的机遇。

在清末民初开启民智的强大话语中,提倡白话文成为文化启蒙的途径。l89r7年8月裘廷梁在《中国官音白话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倡导白话文,试图使民间社会“合理”的语言交际工具获得“合法”的地位,以实现语言在启蒙中的作用。19o4年9月,秋瑾到达日本不久,就创办了《白话》杂志。

她认为:“欲图光复,非普及知识不可”,乃“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创办《白话》是她启蒙思想的实践。同时,她也积极参加知识者们组织的演说会、故事会。这些方式是启蒙民间下层社会的主要方式,这种风气在国内较为盛行,在日本留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发表在《白话>第一期的《演说的好处》一文,是秋瑾在日本留学生演说练习会上的演说稿。该文列举了演说的五种好处,其中第三条为:“人人都能听懂,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都可听的。”这也是其中最为具体的一条。

归国后,秋瑾通过妇女结社、创办报刊等举动进一步实践她启蒙女界的理想。1907年,她在上海续办《女子世界》杂志,又创办了《中国女报》,明确地打起了女界启蒙与革命的大旗。在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中,阐明创刊的目的是“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志在扩充、普及女界之智识,另编译各种有益女界之书文、小说印行,以供购阅。”她创办的这些刊物“以文、俗之笔墨并行,以便于不甚通文理者,亦得浏览”,从而实现她让更多的人读懂的目的。

秋瑾在从事办刊、办学的启蒙实践同时,坚持进行文学创作。这个时期,她的创作以“新文体”政论文成就最高。同样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梁启超在提出“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之后,又提倡“新文体”散文创作,力求把俗语俚语入文,增添散文的口语化、通俗化特质。秋瑾积极尝试这种文体。她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敬告姊妹们》、《演说的好处》等文写得晓畅淋漓。尽管她的白话散文数量不多,成就却要肯定。《敬告姊妹们》一文是宣传妇女独立、寻求解放的典范性文本。

唉!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的;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这一段文字词汇通俗、生动;韵律和谐、节奏匀称;长短语句参差错落,比喻、设问、对比、描述、议论等多种句式纵横交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封建家庭中靠色相谄媚于男性、忍气吞声地依赖男子求得生存的悲惨境遇。学界曾经有人质疑秋瑾的白话散文,认为这类作品政治功能性强,不能算作文学作品。而在上述文字中,秋瑾把传统女子的生活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其文学价值不容忽视。与秋瑾同时代的其他女子的白话政论文亦不少见,如,吴弱男的《告幼年诸姊妹》、潘璇的《上海

《中国女报》是秋瑾履行自己启蒙职责的阵地。虽然由于经费紧张、皖浙案发、秋瑾就义等原因,这份刊物仅公开出版了两期,但从中还是可见秋瑾对启蒙妇女的思考。从她在《中国女报》上发表的文章来看,大致有三类:政论文——包括文言与白话两种,这类文章,如上所述,直接表达了秋瑾的启蒙主张;译著——《看护学教程》,从看护的“社会之要素”出发,“在平时,则看护亲子弟兄之疾病,以归于安宁;战时则抚慰出征军旅之安宁”。她把看护当作一项社会的慈善义务,并认为由女子担当更适合,这也是为妇女服务社会提供的一条可行的道路;文学作品(诗词除外)——以未完的弹词《精卫石》为代表,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实现了秋瑾的启蒙理想。弹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也是一种以妇女为主要对象的娱乐形式,在清代广为流行。秋瑾选择这种文艺形式来塑造女性独立的典型形象黄鞠瑞,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是考虑到了为广大妇女所乐于接受的形式。

弹词《精卫石》是秋瑾的自叙传作品,虽未完成,女主人公黄鞠瑞的性格与人生追求已经跃然纸上,是秋瑾对自我形象的塑造。《精卫石》第一回《睡国昏昏妇女痛埋黑暗狱觉天炯炯英雄齐下白云乡》总体概括了秋瑾女界启蒙的思想。第二回写于日本。其中写到,黄父反对女儿黄鞠瑞读书的理由之一就是“无非添个佳人薄命诗!”而私塾先生说服黄父允许黄鞠瑞与其兄一同读书的理由是,女子通过读书,兴许可以成为女杰,光耀家族。“你家能够出个女英雄、女豪杰,使世界的人崇拜赞扬还不好吗?我只怕你家没有这样的福气罢!”可见,这时的秋瑾已经不再停留在对古代女杰的赞美与敬佩之中,而是对自己未来的生命历程有了预设。这部未完成叙事作品的创作目的十分明确,即学习西方女杰,速振中国女界,如文本中所言:“余日顶香拜祝女子之脱奴隶之范围,作自由舞台之女杰、女英雄、女豪杰,其速继罗兰、马尼他、苏菲亚、批茶、如安而兴起焉。余愿呕心滴血以拜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速振!速振!!女界其速振!!!”至此,秋瑾以女界为中心的启蒙活动在其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叙述与展示。

三、秋瑾创作的成绩与局限

秋瑾虽生命短暂,文学创作的数量也不多,但创作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秋瑾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文、弹词等形式,涉及韵文、散体文及叙事文学等多种样式。依据五四新文学的评价标准加以判断的话,从形式上看,诗歌、文言文及弹词属古代文体,她的白话散文则蕴含了现代文的气息。从内容上看,女性主题占其一生创作的大部分。前期少量感叹女性身世的诗歌文本,无疑是属于比较传统的文学创作,而其后期赋予启蒙思想、张扬女界革命的白话文,则具有鲜明的现代意义。

秋瑾张扬女权、启蒙女界等现代思想的形成在她前期的创作中可见端倪。那些赞誉古代女杰的诗作,既表现了传统女性对古代女英雄的敬慕,也包含了西方女权思想传人我国初期对男女平等的片面理解。那个时代,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偏执于男女赋有同样的社会职责与义务的单一层面上,秋瑾以“竞雄”、“鉴湖女侠”自称,她穿男装、骑马、佩刀、豪饮,以男性的日常行为规范自己,表现出“不让须眉”的豪气。女性所赖以生存的家庭生活叙事,在秋瑾后来的创作中找不到痕迹。当然,这些行为与创作主题的欠缺也表现出她以男性的社会身份规范自我的思想误区。固然,在清王朝腐败、民族灾难深重,关系到“天下兴亡”的时刻,“匹夫有责”的时代要求中已经无以顾及性别的差异了。但是,在女性群体中,秋瑾的选择仍属少数。例如,秋瑾东渡日本临行前曾拜访吕碧城,请求她与己同行。“彼密劝同渡扶桑为革命运动,予持世界主义,同情于政体改革而无满汉之见。交谈结果彼独进行,予任文字之役。”吕碧城的选择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女性的共同选择,反衬出秋瑾走向革命的决绝。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5篇

沁园春雪中惜的意思是批评,批评了秦皇汉武等人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文学才华欠缺。有苛求于古人的意思,指出秦皇汉武等人如能在文治方面有所建树的话,那才算得上真正的英雄。有后来居上的意思,流露了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自信。有褒扬的意思,既肯定了秦皇汉武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又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

(来源:文章屋网 )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6篇

[论文摘要]《失乐园》是十七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的代表作。在这部史诗作品中,弥尔顿开门见山地宣称要“阐明上帝对人之道”,然而,他随后却塑造了一个英勇的反叛者撒旦形象。而随着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出场,读者逐渐明白:史诗的真正英雄是人类。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失乐园》的分析,揭示出弥尔顿身上的多重矛盾性,即革命性、清教主义和人文主义。

弥尔顿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年就读剑桥、隐居霍顿时创作的诗歌,中年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斗争时撰写的政论性文章,晚年口述创作的三部巨著。而《失乐园》(Paradise Lost)这部由弥尔顿晚年创作的诗歌,是他的代表作,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辉煌的史诗。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身上的革命性、清教思想和人文主义这三重矛盾性格展露无遗。

一、弥尔顿的清教主义思想

弥尔顿出生于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其父老弥尔顿不仅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还擅长音乐,且具有较强的清教主义倾向。在他的影响下,弥尔顿从小就勤奋读书,尤爱文学,且发展出了强烈的清教主义思想。《失乐园》是一部宗教色彩十分浓郁的诗歌。弥尔顿在第一卷献词中就开宗明义地宣称:“要维护恒久不灭的天道,向人类确证条条天道的正确性。”在这里,上帝掌握着天庭,是威严权势的象征。除此之外,作品中还处处可见清教主义价值观的痕迹。如作品第二卷描述了撒旦重整旧部,召集了一次民主会议,辩论如何向上帝复仇。众天使各抒己见,最后撒旦的提议获得通过,并被派去执行任务。这次地狱中的会议,很像是一次清教革命政府统治下的议会进行的一次辩论。这不禁让人产生怀疑,弥尔顿在构思这一卷时,无意中以克伦威尔政府的民主议会为摹本。

二、弥尔顿的革命性

正是在一个清教主义倾向较浓的家庭氛围影响下,弥尔顿年轻时就有一种使命感。在作品《失乐园》中,弥尔顿塑造了一个英雄的反叛者撒旦形象。撒旦并未像其他英雄史诗中所描绘的伟大英雄人物一般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反抗专制权威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品开头,以他为首的众天使和上帝在天庭展开斗争:“一场搏斗结果是徒劳无功,全能的至尊从太空扔他个头朝下,满身烟火,面临可怕的焚毁,‘通’的一声跌落无底的深渊。”(《失乐园》第一卷43-49行,金发粲译)战争虽然失败了,他却毫不气馁,决心复仇:“战场失利算什么?没有全丧失,不可征服的意志。报仇的心计,永不熄灭的憎恨还有那决不投降屈服的勇气。”(《失乐园》第一卷105-108行,金译)至此,我们已经略览作者笔下撒旦身上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韧性。作为反叛者的撒旦,跟缩手缩脚的上帝相比,更像是一位勇气可嘉的英雄,一位能激励部下、善于领导的领袖人物,一位敢说敢做、反抗暴政的英雄。此时,他成了全诗的中心人物。难怪英国十九世纪诗人布莱克说:“弥尔顿不知不觉站在了魔鬼一边。”这种对撒旦欲抑而实扬的描写,清楚地折射出诗人作为一个失败的革命者和一个清教徒内心强烈的矛盾和冲突。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精神

十六至十七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人文思潮。人文主义者提出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对抗神的权威。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迫害,提倡仁慈博爱,并积极高昂地肯定人、热情洋溢地赞美人。这种人文主义思潮对后来的作家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弥尔顿当然也不例外。作品《失乐园》中处处透出一股人文气息。在经历了前两卷场面恢弘的斗争场景之后,从第三卷起,作品进入了较为安宁的阶段。特别是亚当和夏娃的出场,让史诗进入了一种新的情调。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伊甸园中的美景:乐园中四季如春,玫瑰无刺,猛兽和人一起嬉戏。响在人们耳边的不再是金鼓铁甲之声,而是人类始祖的多情话语。

弥尔顿对亚当、夏娃这一对人类始祖形象的创造,带来了天堂地狱都缺乏的生气。至此,不少评论家认为,史诗真正的英雄既不是撒旦,也不是上帝,而是人类。“创造了这样一对夫妇,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有长处和弱点,经历了大劫大难而愈见其可敬可爱,不能不说是史诗作者弥尔顿最大的成功。”(王佐良,何其莘,1995)在《失乐园》的结尾,弥尔顿还用自己的艺术禀赋和渊博学识,十分清晰地勾勒出人类历史光辉壮丽的前景,强劲有力地描摹出未来世界的理想之美:“世界摆在眼前,选择去哪儿安身是好,神意是他们的向导。他们手挽手。以踯躅缓慢的步履穿过伊甸园走向孤寂的征途。”(Ⅻ646-649金译)这样的描写无形中也体现出弥尔顿作为人文主义者悲天悯人的思想意识。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7篇

论文摘要:《胡征长诗选》以事记史、以情记史,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鼓舞了一代人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夺目光彩概括了一个时代、井在新时代呼唤着神圣文学的回归。尽管极左政治使这位“胡风分子”蒙冤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将他写人当代文学史.但其人格和作品却因此而更加昭示了文学的神圣。

1998年11月27日笔者见到了一位矍砾而慈样,激情与旷达并存的老人—我仰望已久、贸然相扰却赐我促膝长谈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胡征,并有幸获赐他签名的《胡征长诗选》。

《长诗选》中的两首长篇抒情诗《七月的战争》和《大决战》,创作并出版于50年代初期,1955年便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与作者一起蒙冤25年。作品虽然距今已半个世纪,但其中所展现的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却叩响了我心灵之门,让我挥开经济社会中的冷模和失落,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面前惊醒。

一、历史诗录

综观中国半个世纪的当代文学史,反映民主主义革命题材者有小说、散文、诗歌.但以长篇抒情的鸿篇巨制去描绘解放战争的过程.尚无前例;同时也正像胡征自己的分析与设想:“·…在宏大的规模抒写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巨大的激情。·一自从荷马到歌德、拜伦、普希金、捏克拉索夫,已为人类完成了叙事诗的使命,而大规模的抒情诗呢正是在这一艺术开创性的意义上、《七月的战争》11951年出版)、《大决战》1953年出版),在五十年前向我们走来.其中《大决战》承蒙元帅审稿和题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当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来得及被人们充分认.的时候一场不幸的大祸从天而降,1955年诗人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卜‘而蒙冤数十年,其诗作也因中国当代的极左政治、中国文化的“因人废言”而被批判,使它在补充了艺术空白之后.却未能对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产生本应产生影响。这不仅是诗的悲哀、艺术的悲哀,也是史的悲哀。

长诗以持久而热烈的情感、宏伟的画面‘记录了中国人民第二野战军逐鹿中原的鲁西南战役和挺进大别山,历史的亲历性使得这部诗史有着军事纪录都难以达到的准确、具体和生动;’‘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点三十五分大反攻的序战开始了八,二借那通明的月亮门见察这个战场/……乌云盖住月亮/水沫溅在脸上/起先望见船在浪上翻邓迫后只见大浪不见船户…五分钟突破天险,十分钟占领河堤了的四十万人马/$作哑巴冻方马其诺防线在历史上留下五分钟的笑话这样准确的实录.这样具体的描绘,这样生动的再现,岂是普通记录所能代替!诗人在诗作中以浓重的情感之笔,表现了数十万军民参加的大规模战役,在雄壮的战斗进行曲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代壮美的英雄群像,那里有将军、士兵、老百姓,也有诗人自己。正像诗人天蓝曾勉励诗人胡征的话:“写出与命运抗战的人民英勇不屈的群像,这是时代赋予诗人的使命卜一胡征优秀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事带情,以情附事,以亲历的准确记录,以真情的渲染,记录了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历史。它不仅超越了一般的史料记录,超越了新闻报告,也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诗,它是历史的诗录,史料价值、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

以事记史,“诗人必须首先忠于生活,然后才能忠于诗,而诗才能忠于主义,wL}]在对于两大战役的描述中,诗人首先是以战士的身份亲历了战争,其次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现察了战役‘然后才用诗人的笔描述战役。诗人尊重历史,严格按照历史进程展现战役的进展,以事记史,客观、准确,具体地记录了历史。写战争序幕时.诗人用具体描写和宏现展现写了‘.出发.、炸弹./捆上驮子!/汽油,嚷上卡车/大炮尹肥绿帆布的新衣穿好/}架队/到广场上集合/驾驶员,坐上司机台漪兵/备马步兵/刺刀出鞘舱上肩/步马炮工错/司政工卫直属机关各种各类各部一切准备好唯备好/我们出发!一如果不是亲历了战争的战士和记者,怎能有这徉详R具体的史料记载。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水正滔滔/向黄河/向古代天险/向天险的南岸‘东方马其诺防线’乘风前进”。一如果没有诗人的气魄,怎能展现这迅猛的进军节奏,怎能体现这如同电影的长镜头画面,那收纵自如的推、拉、摇、移。将战役从宏观到具体,表现得层次分明、生动如睹:联络干事沪谁打谷场上借火光点查俘虏勤杂人员厂带着绳子和扁担/借火光检验敌人的大炮/戴口罩的医生护士/在破庙的院子里/借火光绑扎滴血的伤口胆架员/借火光抢救彩号/电话员厂借火光往北岸架线尹漓级指挥员了带着作战参谋,借火光巡视战场J砚察敌人的情况r布置新的大战:”寥寥二十一行一百三十四字,以急促的节奏、细腻的工笔,精练而又准确地描绘了血战汝南最壮烈的战斗—强攻大雷岗的血战间隙,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用抒情诗做战地实录,这种史料价值延伸了诗的生命。

以情记史。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在两部长篇抒情诗中,战土的豪情、诗人的柔情、布尔什维克的挚情,贯穿了长诗的十四章五千一百多行,让我们在真挚热烈的情感渲染中,去感受那“大起大落金属撞击之刚烈美.暴风雨电闪雷鸣之天威美”。在诗史的观照下,看到诗人的情感展现。但胡征为诗为文.深谙张弛之道,宏观展现、细节描写、真情抒发相结合,豪情澎湃、柔情委婉相交错,使诗史体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战士的豪情。在诗作中,诗人善用对偶、排比、短句等多变的句式,构成铿锵的诗句,以大气磅礴之势,酣畅淋漓地抒发战士的豪迈之情,描绘壮美的战斗画面。在攻破黄河大险后,战上们骑在马上,面对黄河“刺刀指着黄河饲它几万里的威风沪哪里去了/同它几万里的翻天大浪产催流中国多少世纪隋多少英雄豪杰/像昨夜了我们五分钟就拿到胜利。”指点江山,抒发胜利豪情后,接着是挥师南进的气势:“前进/前进/前进/任何要来的都来啊便凶的狂风来啊便猛的大雨/来啊便亮的电便响的雷便大的水产嘟来啊/都来啊哦们喜欢这个不平凡的夜/惊心动魄的夜/醒着的夜。”对偶、排比和短句加重了感彩,加快了诗句的节奏把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豪迈的气概滋满诗行,形成势不可挡的威严之势.使全诗通篇响彻.‘金属冲击之声’.。同时.也由于情感的强化和渲染.使得画面真实生动,展读之际,似乎可见可触,为那段壮美的英雄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卷。

诗人的柔情。胡征在两部长诗中不是单纯的以激情一贯到底,而是激情与委婉交错展现,抑扬起伏,张弛有度,把一个诗人对人民的热爱、对战友的真情、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偶、叠词、叠句、长句的渲染,质朴流畅地表达出来。在《七月的战争》之七老不倒的旗杆》中,诗人以极为悲痛的.,表达了对在鲁西南定陶攻城战中英勇牺牲的王克勤同志的无尽的思念和深切的战友之情:.‘喊不应的排长呵了我们找来一顶新军帽/正正戴在你头上/我们展开’人民英雄’的金字红旗准轻地盖在你身上一”这里通过长句铺排。细腻地抒发了战友之情,加深了对战友的怀念:在第一节中。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都从‘.排长呵,排长呵.’的呼唤开始一种追思、尊敬和不舍之情,在千声万声的呼唤里.在叠词、叠句的回环往复里,在一唱三叹里,表达得真切、圣洁人泪下。在即将离开根据地南征时,诗人禁不住对人民的思念和惦记:”我们要走了/以后记挂我们的时候f肥地犁得深些.尹把苗种得旺些,我们很远闻见麦花香了位子宽心打老蒋/我们要走了/,一俄们要走了/.一”在这回环的句式中,在这长句的精细描绘中,军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鱼水之情、诗人怀念根据地的柔情战士纯净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复杂丰富的感情体验,都被细腻而准确地抒发出来。

布尔什维克的挚情。在两部长诗中,通篇贯穿的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追求者、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爱党、爱人民、爱祖国的赤诚之情,从稼七月的战争》第一节开始,诗人便通过诗句表达出对党对人民的热爱:我们是从/晋冀鲁豫边区/三干万人民的肩膀上出发/我们是从全解放区一万万四千万人民的心窝上出发了我们是从咱己的良.心/自己的党性/自己的仇恨和责任/自己的立功事业出发……’.这种对人民的热爱与责任,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的一往深情,正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纯洁党性的体现;这种对敌人的仇恨.对革命事业的追求,正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坚定的党性体现。第八章稼人党表》通过战士的语言更生动地刻画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爱党之心:.‘指导员/我啥都舍得了我啥都不要识要党表/指导员/..…气厂背包可以扔掉汁生命可以拼掉/名字可要给我写上入党表/指导员户……/只要一张入党表/……球你快把我的名字写上人党表.’面对冲锋号、面刘恶战、面对牺牲,战士想到的只有党,这是多么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呵;对真理的追求,对党的热爱,成为战士生命的全部,这是怎样可贵的忠诚呵.这忠诚不也正是诗人真实情感的体现吗!

时过而境迁,史实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漠.但人类自古以来,唯有真情万古不灭。

以情记史,不仅丰富了史,也延续了史.使史与情同在。然而情贯史,却也显现出史的单薄与片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时代局限:如对战争的局部描写、激烈壮美刻画有余,对战争的整体把握、复杂由折表现不足;对人物的政治性表现有余,而对人物的复杂情感表现不够;同时,由于强求气势磅礴恢弘、排比、对偶使用太泛,流于形式,显得累赘和生硬。但贯穿全篇的直觉体验、史料记载,却弥补了这些不足,为解放战争、为历史的英雄群像、更为抒情长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文学的社会价值

在长诗出版的五十年代初期,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长诗中所塑造的英雄群像及昂扬的革命豪情,对当时的人民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五十年代单纯、向上的时代精神,正是诗作中心情感的延续和体现。在一个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教育人民,改造群众,使之尽快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总理在1453年9月召开的二次文代会上,提出了英雄形象塑造问题:而长诗的出版是在50,51年,这种创作思想的偶合,揭示了一个本质的必然,那就是一个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坚定追求。这种责任感不仅表现在诗人的两部长诗中,更体现在诗人六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无论是在作为’、胡风反革命分子”的岁月里.还是归来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政治使命和艺术追求.每一首诗都是真情抒发.都为时代而作,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每一个作品都浓缩着历史,概括着时代.都反映了民心、鼓舞了一代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个八旬老人与我的三小时长谈中.胡老谈到了曾经下放的胧县山区、曾经教书的宝鸡师院,也关切地了解当时学校的文学教学和文学探索,他坦荡的胸怀、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头脑.无一不让我信服:‘’人常常面对复杂的社会考验,有时会说违心的话。我自己也说过违心的话。但重要的是尽可能少说,尽可能不说。搞文学创作是这样,为人是这样,教书也应该这样。”一席话,让我顿悟诗人不凡的气质及文学的神圣:一一负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才有的真正生命价值,一部富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才会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在当代文学中,由于八十年代中期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由强调教化而走向另一极端、兴起了消遗文学和新历史主义。一个把文学变成鼻烟壶,消遣把玩;一个淡化历史背景,在混饨中逃避现实,‘,新历史主义的历史世界是失去了具体时间标示的生活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具有价值意义的人消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虚幻自我的个体,是被无意识本能操纵的一个体,是自我欺骗的个体。面对这种一个体,作家既恐惧又无能为力二”川文学已从神殿走下:但走向平民的同时.也走向失落,连文学创作者自身也失落在其中,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在欢呼文学摆脱了政治时,忽视了文学的生存价值。于是,现实开始报复文学,纯文学期刊停办了.地摊文学兴起了一固然,读者的需要是文学的第一生命,但在时代转型期.读者需要导引、需要依托.否定个人崇拜并不意味着否定信仰,人生不能没有信仰,社会不能没有信仰,文学更不能够没有信仰、文学的精英意识、现实主义价值不可丢—年已八旬有余的胡老以其长诗选的出版,在二十世纪末期竖起一杆现实主义的大旗.呼唤着现实主义的回归。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8篇

笔者虽系山东人,但因为非文坛人士,所以不仅不认识王兆山,对其人其作也知之甚少。就连受到痛批的两首词,也是从网上批判文章中看到的。读了这首词,又看了大量的批判文章,得到这样的感觉:这不仅是王兆山个人的尴尬,而是老干体的诗歌创作所遭遇的空前尴尬。

何谓“老干体”?为何认为王词为“老干体”?

据我的理解,所谓老干体,就是尊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写出的诗词作品。因为这样写作诗词的人以老干部居多,故被称为“老干体”。其基本特点:一是在内容上多以反映当代国家大事为主,且对国家、政党和领袖毫无保留地加以推崇,歌功颂德的倾向很明显,甚至直接为国家、政党和人民代言;二是多具有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缺乏民主意识和对普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人民往往成为被解救、被怜悯的对象,并总是想象人民得到解救、怜悯后应该如何感恩戴德;三是对诗词格律不太讲究,语言也多直白,甚至直接以口号、流行语入诗,因而艺术性普遍不高。

“老干体”的出现,是现当代文学中一个不应回避的文学现象。它植根于许多年来的政治生活和文化氛围,几十年来大行其道。有文友指出:郭沫若后期所作的大量跟风政治的诗词,是老干体的鼻祖,有一定道理。随着大批干部离退休,“老干体”创作队伍日渐庞大,受其影响,一些专业作家和中青年也创作发表了不少类似作品。

下面看王兆山的《江城子——废墟中的自述》: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从外在形式看,这首词并不完全符合《江城子》的格律,有的网友已详细指出,此不赘述。语言直白的特点也很突出。

从内容上看,词作无疑是写的国家大事——震灾,还联系到另一件大事——奥运,并直接写到了主席、总理,题材不可谓不重大。词作虽然以为普通死者代言的口吻落笔,但立意却在歌颂——歌颂社会、歌颂领袖,也是明显的。

从创作手法上看,“纵做鬼也幸福”、“亲历死也足”等倍受指责的词句却是符合过去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道死亡之豪放、不言死亡之苦痛——的;而这些句子和“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则体现了所谓的革命浪漫主义。

词作的问题所在,是缺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而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以为并非一定可以认定王本人对这一巨大天震灾没有最起码的悲悯感情,在其第二首词《钗头凤》里面,这种感情就有所体现;也不会是像部分网友所说的那样就是为了拍领袖马屁图谋仕进,因为发表在晚报上的一首词,如果无人炒作,也不会有几个人关注的。

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就是出在老干体定型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上。要表现在灾难面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要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只好这样写,于是,词作“应运而生”。

我想,类似于王词的作品,在“老干体”中肯定还有不少,有细心的网友不妨搜集一下,其数量将相当庞大。当然,不难设想,王兆山如果不是有个省作协副主席的身份,而是人大政协退下来的老干部,也就不会被置于这一风口浪尖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