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05 14:51:57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1篇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题记

在阅读实践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和维系学生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主要的手段。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设疑

小学生好奇心强,凡事爱问个为什么,特别是对同伴提出的问题,更是饶有兴趣。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我在板书课题之后随即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大家都想到了什么?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纷纷发问:(1)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2)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3)为什么作者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我随即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加以整理并板书。学生阅读兴趣浓厚,心中纲目明晰。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阅读感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之中,也沉浸于法布尔迷恋的昆虫世界里。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读懂了文字,品出了趣味,争先恐后地陈述自己的见解。一个鲜明可爱的儿童形象——迷恋昆虫的法布尔印在了学生心中。学生豁然开朗: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昆虫,这已成为他喜爱昆虫、迷恋昆虫的显著特征。因此,作者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这犹如文章的眼睛,是多么生动传神。

二、变序

记叙文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阅读时,我们往往是循着文章叙述的顺序、作者的思路展开阅读。如果教学时能打破常规,便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黄河的主人》一课,教学时从倒叙入手,直奔中心,那学生就会十分新奇,十分乐读。通过对课文第八自然段这一重点段的反复诵读,学生从“险恶的风浪” “身系乘客的安全”等语句,体会到艄公劳动环境的险恶,肩负责任的重大;从“凭着”、“惊涛骇浪”、“如履平地”等词语,体会到为什么称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学生读懂了“赞艄公”这段后,再让他们追根溯源,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作者初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印象,艄公的“沉着”与乘客的“从容”,坐羊皮筏子的人的体会和作者的感受,无论是浓墨的侧面描写还是淡墨的正面描写,都拧在了一个中心--艄公操纵羊皮筏子的技术高超,名副其实的“黄河的主人”, 值得敬仰和赞颂。变序阅读,九九归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

受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启发,教学古诗《草》时,我和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你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学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干,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学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名一个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呀!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学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学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条件上学呀?

课堂上,教师一会儿变成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儿又变成奶奶,把一个单调的教学环节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三背古诗,步步深入,尤其是通过耳朵有点聋的奶奶这一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享受。可见,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表演是情境的再现,是活动的文字,是助阅读的直观手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表明:他们喜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因而,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高潮部分时,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描写人物对话和动作的词语,如洪教头的“来!来”,林冲的“请教了”;比武时的一系列动作,洪教头的“脱”“拿”“耍”“喝”“敲”,林冲的“横”“抡”“扫”等引导学生表演体验。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精彩的打斗场面,进而练习表演。他们积极性很高,模人物语言,仿人物动作,选出两名“演员”现场表演。生动的情景再现把教学推向高潮,也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高潮,许多学生表示一定要好好读一读古典小说《水浒传》。

四、实践

《义务语文课程标准》把实践活动放到了重要位置。的确,实践活动可以内化书本知识,升华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的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教者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原版),根据本课文字浅显,思路清晰的特点,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懂课文,解读归纳环保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谈谈自己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有的说:我国的水污染 的状况让人担忧;有的说:既然《环境保护法》早已出台,就应该依法惩处有关责任人;有的说:我们每一位同学应该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争做环境小卫士。在这基础上,我安排了这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环保卫士在行动。学生们分头行动,忙得不亦乐乎:实地调查,走访近邻,采样分析。这样,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孩子们有的深入居民家庭做环保宣传,有的走上街头设岗监督,有的在河道边设立环保标牌......大家读懂了课文,也更爱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五、辩论

真理越辩越明。教学活动中,许多问题亦是如此。在认知过程中,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往往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楚的过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课上,我抓住阅读的重点--对大黑骡子“杀”与“不杀”的分歧,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充分阅读,瞻前顾后,找出依据,展开辩论。学生在读辩中逐步深入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这样让他们感受到彭德怀将军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和对战士深沉的爱。“不杀” 大黑骡子,因为大黑骡子在长征路上功不可没,是彭德怀的坐骑;“杀”是彭德怀为了战士的生命,只能作出忍痛割爱的选择。学生读中辩,辩中读,一分为二地认识了两种不同的做法的作用,还切实感受到彭德怀决定杀大黑骡子时那种极其复杂的心境。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2篇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里以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马说》一课为课例展开研讨。

学情分析。首先,在学习《马说》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说”这种文体,比如《爱莲说》、《捕蛇者说》,所以学生对于如何在文中发掘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并不是毫无头绪的,并且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已有一些积累和一定的文言语感。这篇文章可读性强,文字也不是很深奥,所以让学生基本上理解本文的大意并不难。但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并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有难度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因此我们把《马说》教学目标定位在:1.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使学生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马说》的内容大意;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读,结合老师的补充材料,掌握《马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3.能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学生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文言文作品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在课堂设计做如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情境

采用《骥遇伯乐》这则故事创设的情境引入新课,全体学生先默读两遍附文《骥遇伯乐》,然后大声朗读三遍,注意节奏。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如此设计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情境选择本身就比较简单,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快速直接梳理出学习信息,而不会在情境中兜圈子,有利于揭示学习的规律或反映语文学习力的实质。2.在形象化情景的帮助下,学生直接感知,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思维过程,展现思考方法;3.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生能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

二、在实践训练中提高课堂效率,发散学生思维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对此,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引导者

1.先集体背诵《爱莲说》,再初读文本《马说》。(通过学生背诵《爱莲说》,一方面巩固、加深记忆背诵成果;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对《马说》的全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去除陌生状态,这是对文本探究前的热身。)

2.再读课文,读出文意。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手头的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它们在文中的意义;标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笔记或课文的空白处写出自己在阅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就近交流,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答的方法。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每个学生读懂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大致内容。

接着,全班学生聆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模仿,通过模仿纠正字音、句读的错误,加深对本文内容的和认识理解。最后,全班再齐读,再次加深对文意的感知。

(二)设计开放题,发散学生思维,细品读文本,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每一个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仔细品读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思考以下的问题:1.文章开头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2.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不知马的?

此时,全班同学可以共同分享搜集到的有关韩愈生平经历资料,教师有意识地将搜集的资料引到本文的创作背景上,教师加以解释、引导,加深学生对作者创作背景的认识。学生讨论并交流结果,教师从旁点拨。

三、深入文本,读出意趣

(一)边读边划,划出能传达作者心境、情感的词句,并指出:

1.哪些词句附着作者的情感?2.作者想要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并说说你这样推断的理由。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二)师生一起背诵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要求背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

此环节特别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等句子的不同语气。

那些机械性、程式化的练习很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大量的练习充其量是使学生变成解题的机器。为此,本课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获得不同的解释。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解题过程中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关注语文能力的提升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在梳理这类作家作品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示。

提问:1.你还知道哪位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2.他写下了什么作品?作品什么内容?3.如果你遇到不如意的事,你会怎么办?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3篇

一、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诗歌缺乏有感情的朗读

当前诗歌的朗读方式已经多样化,比如有的教师把文章分成几个段落,安排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段落进行顺序朗读;也有的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安排小组之间进行朗读。但是,许多学生在诗歌朗读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没有带着感情进行朗读,他们也难以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往往在朗读了多遍诗歌以后,对诗歌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

二是,教师过于注重讲解诗歌

在诗歌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诗歌朗读以后,就开始针对诗歌进行讲解,学生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思考环节。而且,有的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直接把整个诗歌的内容、时代背景、修辞手法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抛给学生,学生只需负责把教师讲的内容做好记录,再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是,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味

在初中诗歌中还有部分属于现代诗歌,而许多语文教师在针对现代诗歌进行教学时,形成了这样一套固定的思路:首先对题目进行分析,介绍诗人和写作的背景;然后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指出诗歌的主题;最后根据主题进行扩展,安排学生背诵诗歌。这种固定的思路磨灭了现代诗歌特有的风韵。这种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逐渐消退。

二、初中诗歌教学的改善策略

首先,教师要充分准备,注重观察诗歌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人文精神有着重要影响。随著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诗歌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诗歌教学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要想提高初中诗歌教学质量,就应该合理地转变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模式。每一首诗歌都有自身的特征,固定的思路不能很好地诠释每首诗歌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诗歌的准备功课,利用课余时间从多个方面对诗歌进行深入了解,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者网络等途径,充分运用诗歌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诗歌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和谐。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入情感进行朗读

初中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是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感,以此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的情感逐渐地向诗歌情感的转换,并由此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悟经验。然而,许多诗歌教学都明显趋向于形式化的朗读,因此,要转变这种形式化朗读的现象,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功课,对诗歌中的生字进行掌握。在学生朗读之前,应该营造好朗读氛围,教师可以做好带头工作,带着情感进行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再根据诗歌的特征合理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朗读中还需要注意把诗歌里的字音发准。这种带入情感的朗读,能够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为后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中打好基础。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4篇

关键词:主问题;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从书面语言获得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文特殊能力。通过阅读,既可巩固、强化已获得的语言信息,又可受到思想和精神的陶冶,它对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类的情操以及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毫无兴趣,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抄……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

1“主问题教学形式”的提出

语文课堂中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有效性的评价。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提示作进一步的思考、理解、讨论和探究。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课堂所提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既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要把握好提问的深浅度。因而这些问题应该做到难易适中的,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抓住主问题,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2主问题带入文本学习的形式与优势

主问题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课堂多碎问题”,甚至呈现“一问一答”的模式,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积极的思索探究后便可以生成深层次的思考了。笔者在《杨修之死》备课中,第一次结合“教参”及课后作业,理出本课的几个重点问题:本文讲述了杨修生平的几件事情(概括归纳);杨修的死因;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但按此设计教学显然将本课内容割裂,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并不能被激活,学生自然无法深生成深层次的思考。因此笔者就做了调整,以“杨修该不该死”的主问题引入,概括了杨修生平的几件事情,带出了杨修的死因以及曹操的人物形象的分析。问题一出,学生就积极参与,思考达到了一个兴奋点。“杨修该不该死”是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3设计主问题的要求

主问题不必太复杂,但一定要囊括课文的重点、难点;主问题一经提出,要能马上吸引学生到文本的阅读上去;主问题也不能过难,应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如《丑小鸭》这一课中设计的主问题“丑小鸭丑吗”,这样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孩子均可回答。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丑”和“美”的思辩,达到对“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的价值观渗透。设计主问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难,这要求教师对于文本有独到的解读,还要了解学情。

4设计主问题的方法

(1)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如九年级下《那树》一文描述了一棵大树长年累月地为人类造福,最终被人类砍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之情,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与深重感慨。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笔者设计了“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这样一个问题,并分两个层次进探讨,第一层次:用“那是一棵(品格)的树”这个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了“奉献、坚强”等,第二层次:用“那是一棵(内心)的树”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回答了“痛苦、无奈”等,引导学生走进那树的心灵,进而去思考人类的愚妄无知。(2)可以从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内容入手。如八年级下《背影》,《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文中反复出现“背影”,“背影”也是作者最为感动的画面。因此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第一环节:那是的背影,从文中哪里读出。学生回答出“温暖”等词,并通过细节品读“背影”;第二环节:那是的背影,思考作者感动的原因。学生在这个环节思路打开,说到那是“年老的背影”,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这一背影让我了解到父亲的爱子之心,对他的种种做法“我”由衷地感激,还有那是“坚强的背影”,父亲祸不单行,祖母去世、差使交卸、家境惨淡、生计难维等等,父亲却还劝慰我——天无绝人之路;也有学生说那是“孤独老去的背影”,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理解,为自己幼稚的举动的深深忏悔、自责,都伴随着“泪水”倾泻而出。背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泪水噙满了儿子对父亲的疼惜,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就是父子间相爱相怜的至爱亲情。(3)可以从文章中的疑惑处入手。《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因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品质。笔者发现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查字典笔者发现:“炽:①燃烧②昌盛;势盛③通“饎”,烹煮;痛:①疼痛②悲痛,伤心③恨,怨恨④狠狠地,尽情地⑤爱惜,那么“炽痛”的意思就是“热烈而深切”,放在句子“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中显然出现了重复的语病,这里就出现了疑惑之处“作者出现语病了吗”,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到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极其热爱之情。进而设置主问题:“我发现,“炽痛的热爱”就在(词语、短语、句子、标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4)整合话题。教师通过整合已学和现学的教材,设计一个“话题”,学生围绕该“话题”的(进行)讨论、对话。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鲁迅的9篇文章,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戏社》《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孔乙己》。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补充了《〈呐喊〉自序》和萧红等人对于鲁迅先生的回忆录。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题为“我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交流会。

5重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

“主问题”确立之后,教学活动向着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复杂和多变的特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不是我们在备课时完全能够预见到的。尽管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们在每一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课堂生成了。要处理好教学目标预设性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做到动静结合,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当课堂上出现没有预设到的情形时,我们要适时地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钱梦龙老师讲《故乡》时,一名同学对跳鱼有“青蛙似的两个脚”产生了好奇,一直追问“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钱老师就问大家见过这种鱼没有,而后又问“(闰土见过这种鱼)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学生回答道:“这说明闰土见多识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钱梦龙老师引导学生所进行的简短的讨论既没有扼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文本之中。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老师的天职。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往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元化理解的局面,完全以教师的预设左右课堂的教学,听不到学生的声音。但现在我们的教学方式又发展到另外一个极端,过度强调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笔者认为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应该并行不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6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李镇西老师说:“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灵活处理,这样预设的因素大大减弱了。”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下《我用残损的手掌》,引导学生关注题目,请学生思考“看到这首诗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行借助参考书,学生了解到作者当时(1942年)被关在香港的土牢中,是作为爱国志士被捕入狱的。在狱中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这首诗就是在那个时候写下的。所以,他是想借手掌的残损来暗示他身体遭受的酷刑以及心理饱受折磨啊!学生思考“我用残损的手掌”做了“摸索”、“触”、“蘸”、“掠”、“轻抚”、“贴”等动作,进而去体会作者的爱情情感。总之,一节优秀的阅读课,应该运用“主问题”引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课堂的生成,注重课堂的实效。可以说,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一堂精彩的问题教学课。

参考文献

[1]徐金海,金正扬.中学语文教学探索——特级教师于漪的教学经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4):2-5.

[3]柳欣睿.主问题激起深度语文之花.语文教学通讯,2009:7-9B.

[4]王德庆.课堂教学设计不要忘“本”.语文教学通讯,2007:10B.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67-01

阅读过程是学生主动理解和重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是基础,理解是重点,感悟是核心。在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文本,并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目标引导学生多读文本,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标引导,分层阅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较忽视预习环节的目标设置,更多是让学生直接读课文,学生虽然读了,但因目标模糊,在读的过程中不知道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预习效果便不佳。预习实际上是学生自主构建的前奏。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以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初步感知,为探究文本的内涵奠定基础。

首先,要注意按照学生的结构层次设置预习目标,引导学生预习。一个班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可结合学生基础知识的厚薄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以基本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为目标;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拓展到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高层次的学生则可初步理解课文的主题、写作特点等。如预习《济南的冬天》时,低层次的学生要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疏通基本的生字词,做到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同时能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对济南冬天“无风、响晴、温情”的基本特点做简单分析;高层次的学生则要在把握济南冬天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其次,要注重以导学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中更多的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更容易达成目标,教师可采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待学生完成后,教师收集导学案并批阅,找出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中重点指导。在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先自主完成,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再由小组合作探究。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阅读的重点是对文本的理解。学生通过课前目标导学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也基本扫除了字词方面的障碍,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根据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如在《社戏》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预习后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戏以及作者对社戏的感情,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社戏?‘我’为什么对‘社戏’情有独钟?围绕‘社戏’,文章重点写了哪几个片段?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了解社戏过渡到了解作者的故乡,为体悟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及时指导。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文中哪两个地方用了‘聪明’一词?文中‘聪明过分’‘太聪明’两个短语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探究后教师要明确:在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时,“我”觉得掉面子,说自己“聪明过分”是深深的自责,是嘲弄自己;父亲嘱咐茶房后,“我”自责“太聪明”了,较前句表达出的内疚更甚。这样写的目的是褒义词贬用,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表明了“我”自以为聪明,实则不聪明,突出“我”对父亲所做的事情的不理解,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为后文写背影作铺垫。

三、读写结合,感悟体验

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学生对文本的内涵已有了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当然,课堂中的讨论和交流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这里主要指的是书面表达。

在采用读写结合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理解文章的关键词句做起。如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如何理解这句话?藤野先生为何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这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并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其次,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本的内涵,并把在文本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教学《热爱生命》一文后,教师可以以“我的生命我做主”为主题,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表现坚强的故事、展现热爱生命的图片等,让学生在活动后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如此,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深刻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6篇

一、基本情况

1.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认识情况

本方面调查共设计四个问题:

(1)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有哪些理解(多选)

(2)对儒家思想,你的看法是 。

(3)对道家思想,你的看法是 。

(4)对佛家思想,你的看法是 。

调查结果如下:

70%~80%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经典“博大精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48%的学生认为它“富有美感,令人愉悦”。但也有7%的学生认为它与现实“距离遥远,无益于当今社会发展”,4%的学生认为它“内容陈腐,思想保守”。

对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看法,具体情况为:完全认同的不足10%,完全否定的只有1%,95%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批判性地继承。

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经典的思想内涵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也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对文化经典的主流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得到批判性的继承。文化经典的美学价值,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同。但也有个别学生可能过分注意到文化经典的消极方面,从而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2.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阅读、背诵情况

1)阅读情况

本方面调查共设计五个问题:

(1)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阅读情况。

(2)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对《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的阅读情况。

(3)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对《坛经》、《百喻经》等佛家经典的阅读情况。

(4)你现在手中是否拥有或借有一本或几本有关唐诗宋词的书并经常阅读?

(5)当今多元文化世界,你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典籍(如《红楼梦》)?

调查结果显示,对儒家、道家、佛家经典“只读过课本上节选部分”的学生占总调查者的比例分别为83.9%、87.2%、92.9%;“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的分别为8.9%、7.9%、3.8%;“经常反复地阅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的分别为7.2%、4.9%、3.3%。这反映出,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学生对儒、道、佛经典的阅读基本停留在课内阅读的层面,80%以上的学生只读过课本节选的部分,不足10%的学生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能够经常反复地阅读其中一部或几部的更不足8%。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情况要稍好于对道家和佛家经典的学习。这可能因为儒家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较高,学生也相对比较重视。对道家经典的阅读,情况就要差一些。对佛家经典的阅读,情况最差。这可能与佛家经典比较难懂,佛理比较隐晦,学生认为它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又难参悟有关。

古诗词阅读情况则更不乐观。“有书,经常读”的学生不足8%,“有书,不经常读”的学生占到67%,“没有书,也不打算读”的学生占到15%。

从对文化经典的阅读意愿上看,“十分愿意读”、“愿意读”的合在一起占总调查者的80%以上,说明多数学生还是有阅读意愿的。影响将意愿转化为行动的原因,从调查中反映出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时间,70%以上的学生选择“愿意但只是偶尔阅读,因为没有时间”。高中学习紧张,文化经典研读属于选修课,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将大量精力投入其中。二是兴趣,“没兴趣,不喜欢此类书籍”的学生约占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阅读兴趣不能被激发出来,再好的书也是读不出味道的。三是认识,有5%的学生认为读传统文化典籍是读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书。现实阅读的功利性,成为影响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2)文化经典的背诵情况

背诵,是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也是检测学习结果的最主要方法。因此,此次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考查。

从调查结果看,近70%的学生能背诵下书中的一些章节段落,有的学生(约占10%左右)还能扩展到对整部书的背诵,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20%的学生由于记忆能力或认识的问题,背诵不是很积极,还需要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

3.中国文化经典的学习方式

当前学习方式多元化,对文化经典的学习,学生愿意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呢?此项调查共分三个方面:首先,从阅读的个性倾向看,学生是乐于读原著加古人的注解,还是读原著加今人的注解,抑或直接读白话文译文,或读现代学者的解读著作,或看影视栏目。其次,在交流方式上,学生读文化经典时,愿意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悟?是直接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还是把自己的感想写成读后感与他人交流,抑或在网上与他人(如名人大家)交流,或主动去听有关文化经典的讲座,与讲师交流,抑或根本不交流。再次,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是什么?对这方面的调查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阅读文化经典时,体现出很强的个性倾向。愿意读原著加古人注解的占18%,愿意读原著加今人注解的占45%,两者合在一起超过被调查者的60%。这说明:读原著,仍是学生的首选。但更多的学生希望在原著后配有今人注解,也有3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白话文译文或看现代学者的解读著作,这可能与学生文言功底较浅、阅读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原因有关。调查中还发现,近四成的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如《百家讲坛》)来了解文化经典。

在交流方式上,“愿意直接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占40%,在各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见,教师、学生仍是学生首选的交流对象,课堂学习仍是他们的最爱。当然,也有20%左右的学生愿意在网上与他人(如名人大家)交流,或主动去听有关文化经典的讲座。而把自己的感想写成读后感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多数学生不太热衷,只有17%的学生乐于为之。

在学习困难方面,调查显示:认为“古书不易读懂”的占57%,认为“没有时间读经典”的占47%,认为“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约占35%。这些数据表明:学习经典最主要的困难在于文化经典本身的艰涩难懂。这说明较好的文言功底,仍是学习文化经典的基础。其次,高中生学习任务艰巨,阅读经典的时间有限,因此阅读时间问题,也是学习文化经典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再次,学习经典所需的良好的外在环境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4.对于中国文化经典的运用

此方面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思考现实问题(包括写议论文)时,你是否经常借鉴文化经典中的思想?结果显示,“经常借鉴”的人约占20%,“偶尔借鉴”的人约占65%,另外约15%的人“从来没有借鉴”。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从第一项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认识情况”中可见,90%左右的学生都认为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性地继承,但本项调查却反映出多数学生并不经常性地对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加以借鉴和运用。“批判性继承”可能只是他们从教科书中接受下来的概念,学生对之既缺乏认识,又没有内化为思想,更不可能去亲身践行。

二、调查反思

1.提高重视程度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智慧的浓缩。学生对文化经典有正确的认识是他们学习经典的前提。相反,如果学生对经典缺乏正确的认识,或对学习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不可能自觉自愿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经典的学习中。因此,对个别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2.拓展阅读范围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文化经典的阅读基本停留在对课内选文的学习上,阅读量还是相当有限的。学生的阅读基本停留在被动阅读阶段,主动阅读和完全出于自身兴趣的阅读还比较少。学生学习文化经典还仅停留在有限地选修课时间,课外自主拓展延伸性学习还有待加强,很多学生还没有把对经典的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持久性的行为。

3.加强背诵学习

我国传统中对文化经典的学习,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便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初入学者,常常是先生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先生教完一个段落,反复领读几遍,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学生背得烂熟,没有错漏,先生再教新的段落。可以说,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进行慢慢的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一是经典的背诵量有限,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4.改变教学方式

文化经典的学习方法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课堂学习中,阅读、背诵、讨论探究、辩论争锋等多种教学环节要互动相生,传统与现代的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同时,教师要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经典的渠道。

当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教师不要回避,要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引导、点拨和激发,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得不说,提高学生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同时,针对经典学习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要尽量想办法克服。如针对学生学习经典的时间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如经典名句背诵比赛、原创古体诗诵读大赛等,用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这也有利于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的外在环境,营造出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 。

5.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经典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培养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经典中有很多闪光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儒家“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仁”思想;道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佛家的平等思想、克己利他思想等等。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闪光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学生的大脑,内化于心,成为他们实践的主要指导思想。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7篇

一、在标题处提问

标题也称为“文眼”,通过标题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进而理清文章的脉络。因此从标题的内涵上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甚至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技巧。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进行提问:文中写了谁的背影?共写了几次背影?作者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文中在每次提到背影时,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由标题生发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深入阅读的动力。再如,学习《慈母情深》一文,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激发学生探究动力: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作者写“慈母情深”,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母爱有什么不同之处?作者选用了哪些事件来突出“慈母情深”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很容易就可以走进文本,体验作者渗透于文本间的情感,体验母爱的伟大,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二、在矛盾处提问

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之间抑或文本的故事情节之间会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这些看似矛盾的节点,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或突出主题的精妙手法。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矛盾节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内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当学生阅读到菲利普夫妇看到于勒落魄的样子唯恐避之不及,匆忙逃回家中的情节时,教师提出问题:以前菲利普赞于勒、盼于勒,为什么现在真正见到于勒了,却要骂于勒、躲于勒?学生针对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旨,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心理世界,提高了阅读能力。再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然后提问:“为什么孔乙己穿着长衫,却只能站着喝酒,不能像其他阔绰的人一勇慢坐喝?这体现了孔乙己怎样的人物性格?”,学生以此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理解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在细节处提问

课文中的细节往往蕴含着作者的艺术构思。在阅读中抓住细节进行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海燕》一文时,课文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海鸥在大海上飞蹿……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教师根据这一细节描写设置提问:“课文是写海燕的,为什么还要写这三种水鸟呢?把三种水鸟的不同表现展现给读者呢?”,这种针对细节设置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对海燕形象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用对比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三种水鸟在暴风雨来临时的种种丑态,从而与勇敢的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海燕这一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再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可以针对孔乙己付钱时“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展开提问:此处为什么要用“排”字?体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讨论与演示,更深入地理解了孔乙己这一人物性格,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意旨。

四、在重点处提问

传统教学中“满堂问”的现象充斥课堂,教师提问漫无目的,缺乏明确的指向。因此,教师要理解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清理文章脉络,把握中心思想。提问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设置要富有一定的难度,避免问题难度过低或者过高的现象,使问题具有挑战性,并且通过学生的努力思考最终能够得以解决。如《故乡》一文最后有一段关于路的哲理性议论:“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抓住这一重点分层次设置问题:文中的“路”仅是指地上的路吗?“希望”和“路”二者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对这些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探究清楚以后,教师可以提出概括性的问题: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样,为了启发学生思考,突出教学重点,教师从易到难地设置问题,让学生一步步攀登到高处,提高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第8篇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先生的“不可讲”与“不讲”启迪我们,要尽量放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觅疑学思。具体操作程序是:

1.整体感知粗读文。

如,教《冬夜杂咏》,在揭示课题后,我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咏’是什么意思?爷爷在诗中‘咏’了哪些事物,为什么咏这些事物?”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2.激发兴趣尝试练。

当学生粗读课文以后,只知道诗人咏了青松、红梅、秋菊这三样事物,而对于“为什么咏这三样事物”,一时语塞时,教师及时简介背景。接着,我出示尝试训练题,鼓励学生自学:①这三样事物各有什么品格特点?划出能表现它们品格特点的关键字词。②读读课后问题,想想哪些是自己可以弄懂的?

3.教给方法觅疑难。

在学生粗读试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觅疑学思的一般方法。如,教给“生字圈点词画横(),难句底下画‘波浪’()抠词释句分段法,抓准关键读想问(画‘?’)”等学习要领。还可告诉学生,有关内容的问题要从“什么意思”“怎么写”上想,有关中心的就一定是回答“为什么写”的问题等。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以课文为例子,从哪学,学什么,从哪儿想,想什么的能力。

二、细读,重点练中释疑究思。

学生通过试练,得到了一些肤浅的“问号”,多属内容方面的,且通过自读已初步理解了一部分。教师须继续围绕疑难,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分组讨论,相互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热烈的讨论,许多疑问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解决。其步骤是:“汇报试练结果筛选重点疑难分组读思议析记下难点待解”。

比如,教学《草地夜行》,当教师把“通过粗读课文,你有哪些困难,需要大家帮助”的问题一提出时,学生纷纷举手,一连提了20多个问题。接着,教师在逐一淘汰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后,把有质量,值得研讨的问题作为重点练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疑点,反复默读重点段落,寻求答案。如:“革命队伍中,老红军为什么有时称‘我’‘小鬼’?”“描写老红军的外貌和一段卖帽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天黑了,怎么能说‘吞没了’?”“老红军已知草地到处是深潭,为什么还要背我走?”“都丧命”和“不能都牺牲”怎么理解?“小红军早就一步一挨要人背了,怎么还能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能赶上大部队吗?”“最后一段中有两个‘要记住革命’不是重复了吗?”等。然后,分组议论,共同释疑。如有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的“问号”,则作为悬念留到下一环节完成。

三、精读,提高练中排疑诱思。

通过两次试练以后,学生困惑所在就是我们的教学难点,需教师的点拨,诱导。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集中而且定向的,他们的求解欲知的学习主动性能得到最佳发挥。教师要努力把握时机,启发学生探究疑难,激发思维,强化训练,以求进入“跳一跳,摘果子”的境界。以教学《草地夜行》为例,谈几点“提高练”“诱导思”的方法。

1.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去感受体验作者的感情。

如:“课文中的小红军如果是你,你在那茫茫草海中,对失去老红军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课文,体会自己的感受。

2.根据课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去领悟人物高尚的品质。

如:老红军的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是由于(同‘小鬼’一样的饥饿、疲劳);他很早就在斑竹园(卖帽子),是要告诉我们老红军是位(很早参加了革命的好同志);他为背我走(陷入泥潭牺牲了),进一步说明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在引读中添加适当的词语去排愤解惑。

如(小红军面对着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黑暗笼罩着大地”(等困难,想起老红军牺牲前的嘱咐)“要记住革命……”

4.用比较词语含义的方法去理解语言文字。

如:“小鬼”与“小同志”,哪一个词更具有爱护之意?把“天黑”比拟成把光亮“吞没”有什么好处?“都丧命”与“不能都牺牲”含着什么不同意思?

5.将故事情节作适当延续去深化文章中心。

如,以“小红军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以后……”作开头,进行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