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9 08:20:41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1篇

 第一参观点(警务室门外)

汇报人:梁乃峰           职务:社区党委书记

汇报内容:

欢迎各位领导到***街道***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社区是山东***建设集团与***等5个自然村共荣共建的实体化社区,共895户,2974口人,耕地4931亩,总面积4.3平方公里。社区自2007年12月成立以来,在搞好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基础上,在社会创新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社区生态园林经济。***社区与恐龙谷世界地质公园相邻,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山东***建设集团的合作,专门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综合整治荒岭荒滩,规划建设了占地10000亩的***生态园林旅游区。旅游路以北是一期工程,占地3000亩。社区居民不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得到了资金补偿(每亩每年500-800元),而且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园林产业工人。目前,一期工程共吸纳社区居民360余名在园林就业,每人每月工资1500-1800元。旅游路以南是二期工程,占地4000亩。这里原来是典型的荒山野岭,仅凭原自然村集体实力,根本不可能进行开发。社区党委引导***集团进一步扩大投资力度,仅二期工程就投资1亿元,整理复垦土地3000亩,修建平塘6座,栽植各类苗木32万株,新增本社区就业人员500余人。生态园林旅游区建设,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而且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二、强化社会管理服务,打造平安和谐社区。我们把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单元网格,将群众工作、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纳入服务范筹,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作用,依托社区警务、纠纷调解等站室,重点开展治安防控、纠纷排查、矛盾调处等工作,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了综合治理的合力。社区内共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治安巡逻队伍7支(每支5人),对社区内自然村和园林进行不定时巡逻,社区内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同时,我们还注重对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在仔细调查摸底基础上,对2名重点人口因人施教,帮助其顺利转化融入社会。***村志愿兵冯进仁,退伍后到吕标供销社工作,1996年下岗失业,母亲生病,生活困难,曾多次到省进京上访,社区党委了解其困难情况后,将其招聘为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服务中心清洁工作,目前,已在社区工作5个多月了,工作积极性很高,再也没有出现外出上访情况。

三、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我们在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投资600万元,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完善了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中心、超市快餐等服务设施。投资300万元,建设了社区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社区污水就地处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了社区生态环境。投资360万元,建设了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入园儿童已达到80名。在逐步改善了社区居民民生条件基础上,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二汇报点(警务室)

汇报人:汤龙进           职务:社区民警

汇报内容:

欢迎各位领导来到***社区警务室视察指导工作,我是社区民警汤龙进!

我们社区共有常住人口895户,2974人,现有民警1名,警务辅助人员2名。

***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我们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居民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有两个:一是担心农机具、大牲畜被盗;二是担心白天上班时家里孩子上学安全问题。针对居民担心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一是防盗。我们采取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办法。人防就是加强治安巡逻,技防就是充分发挥治安监控作用,大力推广 “气死贼”等技防器材,有效地预防了盗窃案件发生。二是积极为上学儿童服务。我们在逐户发放警民联系卡加强联系的基础上,对接送孩子的面包车、摩托车使用手续进行严格的检查登记,督促他们定期检修,确保接送孩子的车辆安全。

(介绍信息化装备)

这是统一配备的移动警务笔记本电脑、警务通、数码相机等信息采集、查询装备,这些装备可以随身携带,我们巡逻时遇到可疑人员可疑车辆时,可以随时查询,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介绍治安监控系统)

这是我市统一安装的治安监控系统。目前我社区共安装监控探头39个,对辖区5个行政村及工厂企业各主要街道路口、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监控,有效地防范和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居民安全感明显增强。

(介绍技防器材展示柜)

这是为推广技防产品设立的展示柜。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气死贼”,十块钱一套,又便宜又实用,对预防大牲畜和农机具被盗效果非常好,居民用的非常满意。

(介绍单警装备)

这是我局为我们配备的单警装备,有对讲机、手铐、手电、急救包等八大件,提高了社区民警的自我防范能力,非常实用。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各位领导。

第三汇报点(综合服务厅)

汇报人:梁乃峰         职务:社区党委书记

汇报内容:

这里是综合服务厅,设3个综合服务窗口,共有3名工作人员,按照一岗多能的要求,分别办理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农业技术服务、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社区居民一般性服务事项可以在这里办理或者办理,随时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四汇报点:(综治维稳工作站)

汇报人:梁乃峰        职务:社区党委书记

汇报内容:

这是我们的综治维稳工作站,下设法律服务室、社区矫正室、纠纷调解室, 人员由民警、法官、检察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主要工作:一是开展法律援助;二是排查矛盾纠纷,发现纠纷及时化解,调解不了的,分流处理,建立了纠纷台账;三是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观念,方便群众维权和诉讼。

第五汇报点(社区幼儿园)

汇报人:张玲          职务:幼儿园长

汇报内容:

***社区幼儿园是由龙山东***公司投资建设、***中心校负责管理的一处公办社区幼儿园,总投资360万元, 2010年7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000㎡,。

该园按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标准建设和配套,建有幼儿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保健室、警卫室、寝室、高标准食堂和餐厅等。每班均设有独立的幼儿活动室及多种活动区角。中心活动室和教室都配有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2篇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强化政府责任,保障教育投入,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提高全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不断增强省级教育强县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教育名县、建设“两富两美”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促进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再上新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年全面实现“双高双普”目标。

三、重点任务

依据《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和市“双高双普”工作规划,我县2014年要顺利实现“双高双普”工作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下列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县域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的实施规划与保障措施;落实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责任,形成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三个增长”等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省市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县级配套资金得到落实。保障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教育发展。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科学实施学校布局调整。

统筹县域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和基本建设规划,加快高中资源整合。根据县、镇实际,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工作。优先保证新建住宅区、城镇改造和开发建设中学校增容用地,优先规划和建设中小学校。

(四)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主要资源。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机制,完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和交流制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薄弱学校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儿、残疾少年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与动态监测机制。保证适龄少年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辍学现象。

(五)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步实施第二轮学前三年教育行动计划,不断改善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管理,督促民办幼儿园加大投入,规范办园。

(六)加快发展优质高中教育。

加快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普集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引领作用,引导各普通高中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室(馆)、理化生实验室和探究室、通用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艺术教室等部室建设。加强高中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

(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进一步加强全县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把职业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示范带动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有更大的就业与发展市场。加强实训基地、骨干专业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在岗研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职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

(八)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充分发挥县教育培训中心作用,将继续教育纳入县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建成覆盖县、镇、村的继续教育系统,基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实施步骤

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具体为:

(一)启动阶段(2014年1月)

1.认真学习省市“双高双普”文件精神,召开全县“双高双普”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大力宣传、全面安排部署“双高双普”创建工作。

2.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3.组织考察学习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4年2-8月)

2014年2月:自查摸底

1.邀请省市教育督导部门对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校有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熟悉、掌握评估与验收标准。

2.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按照《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认真自查,形成自查报告。

3.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依据自查情况,逐步落实具体建设工作。

4.根据“双高双普”标准要求、工作目标和包抓校(园)任务,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双高双普”工作的全面实施。

5.各学区、校(园)要对照评估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现状登记和上报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

2014年3-6月:基础建设

1.县教育局指导各校(园)结合自查摸底情况,积极完善资料,不断规范管理。

2.县财政局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金投放政策,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为如期完成基础建设任务做好保障。

3.县级各部门积极援建包抓校(园),加快硬件建设进度,按照省颁标准建齐部室,完善内部设施设备,确保包抓校(园)校舍条件达到规定标准。

4.县联合督查室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督导检查。

2014年7-8月:查漏补缺

1.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按照验收标准查漏补缺,继续完善相关工作。

2.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协助包抓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自查自纠。

3.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对校(园)外部环境进行整治,营造县域内“双高双普”创建氛围。

4.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逐单位进行达标检查。

5.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协助包抓的中小学幼儿园依据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督导检查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提高阶段(2014年9-10月)

2014年9月:整改提高

1.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按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2.各学区、校(园)向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准备结果。

2014年10月:模拟验收

1.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对重点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指导。

2.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模拟验收。

(四)迎验阶段(2014年11-12月)

1.做好省市评估验收的汇报材料及各种资料准备工作。

2.营造验收氛围,全程全方位做好迎验的各项配合工作。

3.向省市上报各种资料。

4.部署迎验环节,全力迎接省政府评估验收,确保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五、领导机构及职责

为了加强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协调全县“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并督促落实县级领导、部门包抓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校(园)“双高双普”工作制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立校建规划组、部室建设组、师资建设组、督查指导组、宣传报道组、成职民教组、资金保障组、校园文化组共八个工作组。各镇、校(园)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本镇、校(园)“双高双普”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本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和校(园)的“双高双普”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研究解决我县“双高双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是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是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实施“双高双普”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工作。

三是筹备县“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促进会、汇报会和总结会,形成自查报告和工作汇报,整理档案材料,审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检查指导各镇和有关部门、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向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是切实做好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沟通协调,做好评估验收筹备工作。

(三)各工作组职责

1.校建规划组:由县教育局负责,县住建局协助,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学校建设、维修项目工程。

2.部室建设组:由县政府采购中心负责按要求配备中小学教学仪器、器材、图书、报刊、实验台、柜、架、桌凳、语音设备、计算机等设施;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规范部室建设,指导做好部室的管理与应用。

3.师资建设组:由县教育局负责,县人社局、编办协助,主要负责校长、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交流、师德教育和考核,按标准做好教师的编制配备。

4.督查指导组: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县联合督查室协助,主要负责填写、汇编各种材料表册,指导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校(园)完成档案资料建设。

5.宣传报道组:由县委宣传部、教育局负责,信息办、电视台协助,主要负责影像、图片、文字信息资料采集工作,印发宣传资料,制作专题展板,编发简报,指导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校(园)的“双高双普”宣传工作。

6.成职民教组:由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县教育局协助,主要负责全县的成职幼教工作,加强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做好档案、资料汇编,加强职业、民办教育工作。

7.资金保障组:由县财政局负责,县教育局协助,主要负责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障“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发展,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积极筹措资金,为校舍维修及内部设施配备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填写“双高双普”有关经费投入表册。

8.校园文化组:由县教育局负责,主要任务是深入各学校调研并检查指导各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质量。

(四)相关部门职责

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双高双普”工作有序开展,安排重大会议及各项活动。

县联合督查室:对实施“双高双普”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及“双高双普”包抓部门工作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定期汇总通报。

县教育局: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具体指导和实施,指导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和校(园)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按照“双高双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组织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把“双高双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相关部门编制规划,做好教育建设项目有关审批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安排好“双高双普”专项资金,保证教育经费拨付到位,切实加强对“双高双普”工作的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涉及教育的财政经费管理以及2011-2014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县监察局:负责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和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县人社局、县编办:负责按照省定标准要求,从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设置教职工编制;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

县公安局:要认真编制全县0-18周岁本地、外地居民户口花名册。

县公安局、县工商局:负责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依法加大对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打击处罚。

县国土局、住建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和布局调整土地征用、规划工作,保证教育用地项目的正常审批,减免教育项目用地费用;将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加强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工作,确保足额入库。

县文广局:负责做好“双高双普”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学校周边营业性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

县统计局:负责做好县域内教育工作数据统计,及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县审计局: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学校经费等各项教育经费的审计,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县司法局:负责指导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县卫生局:要加强对校(园)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指导,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检查,负责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治疗,负责做好“三残”少儿的筛查、鉴定。

县民政局:做好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补助工作,完善资料及相关数据。

县食药局: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商店、摊点和校(园)内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严防食品中毒现象在校(园)发生。

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对本辖区内中小学“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负总责,配合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征地等问题;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机构;积极协调包抓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积极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做好本辖区0-18周岁人口文化程度登记造册工作;做好适龄人口“控辍保学”工作;整理“双高双普”档案资料。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做好“双高双普”的督导工作。

六、考核奖惩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把“双高双普”作为全县2014年重点工作,与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签订“双高双普”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本年度对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及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教育工作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双高双普”的县级自评工作由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以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为单位,逐一进行。经自评达到“双高双普”指标要求后,邀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提请省政府进行督导评估验收。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3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8-02

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界定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教育主客体之间所进行的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需要一定的载体,即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而这些内容又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

大学生情感丰富,求知欲强,个性突出,理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十分成熟,这些表明大学生处于成人初期的发展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单一的缺乏情境性的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问题。

若以空间的范围及其确定性为依据,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创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处于固定的空间,范围较小,而有的情境空间流动性强,且范围和层面多样,涉及面广。当然,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境中往往既有微观因素,又有宏观因素,只是在具体场合有不同侧重而已。

一、微观情境

1.课堂教学情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不少大学生对理论课并不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增强理论课的情境性是提高其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堂教育情境重在教育双方的互动,交流与互动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育者可因势利导,从而增强教育效果。要形成课堂教学情境并提升其情境性,要满足以下条件:(1)讲授的方式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有发挥的空间与独到的见解。(2)所讲的内容要注重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与实际,不能空洞或遥不可及。(3)教师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准,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深入浅出,以情感人,以理晓人,令人信服。(4)要适当采取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形成教与学的信息反馈。此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增强课堂的情境性,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上台发言,教师就某个议题请学生上台发表见解,既能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能形成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可衍生出延续情境,比如教师就某个问题给学生布置作业,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作调研、讨论、写报告,到下节课再作交流学习。学生在课外所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成为课室教学的延续情境,并与课堂教学组合成一个大情境,是课堂教学情境的延伸与补充。

我们有时会见到,学生上课开小差,甚至看其它课外书,这说明,教育双方之间没有形成情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所授的内容不认同或不关心。直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教师授课的方式或语言表达缺乏吸引力。(2)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空泛。(3)缺乏足够的理论说服力和情感感染力。(4)学生已有一种牢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抵触情绪。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满足前面提到的条件,增强情境性。

2.谈话情境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形成谈话情境。所谓谈话,即为双向的,而非单向的谈话。

谈话情境可分为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情境。

(1)个别谈话情境。

(2)集体谈话情境。

(3)深度汇谈。在这里,我想引述一下圣吉的关于深度汇谈的理论。深度汇谈与讨论是有区别的,深度汇谈并非要赢得对话或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重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深度汇谈的目的是要超过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赢得对话:如果深度汇谈进行得当,人人都是赢家,个人可以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从本质上讲,深度汇谈就是创造思想,使不同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的人在“心底想法”的交流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在深度汇谈时,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每个人摊出心中的假设并自由交换他们的想法。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探索中,人人将深藏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而超过他们各自的想法。”

圣吉总结了鲍姆在深度汇谈上的基本理论,认为深度汇谈有三项必要的基本条件:(1)所有参与者必须将他们的假设“悬挂”在面前。(2)所有参与者必须视彼此为工作伙伴。(3)必须有一位“辅导者”来掌握深度汇谈的精义与架构。悬挂假设在于人们把自认为的“事实”抛出来,在相互的交流与认识中检验“事实”,看看这些“事实”是否真的属实或成立,悬挂假设是对自我观念与思维的审视,等于拿着两面镜子照自己,一面从前面照,一面从后面照,从而看清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所处的状态。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必须克服说服性思维与阶层的心理隔阂,团体成员间并非谁说服谁,或谁支持或反对谁的观点,而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度汇谈的辅导者是在团体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汇谈关系时产生的角色。辅导者要善于甄别深度汇谈与讨论,并保持平常开放的心态,适时地提出假设,而使事物与问题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一旦团体成员的深度汇谈情境形成,辅导者就可以逐渐成为参与者。有时深度汇谈与讨论会交 互出现,特别是对事情作决定的时候,讨论是需要的。“讨论是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辩护,这可能对整个状况提供有用的分析。深度汇谈则是在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发现新看法。”在谈话情境中,有必要创造深度汇谈,以利于教育双方在情感与思想上的融合。

3.报告会

近来,各地宣传部门组织了一些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起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报告会主要是邀请典型先进人物或与其有联系的相关人员讲述先进人物的事迹,往往在较正式的会场里举行。报告会所产生的情境主要是通过讲述者的语言及神情表达展现真挚情感,与听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时,情感成为了语境的一部分,情感与语境融为一体,充分展现情境的感染性。笔者亲历了丛飞事迹报告会,在场的大学生无不动容,讲演者发自肺腑的演讲感人至深,许多听众流下了眼泪。

报告会的情境创设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有非常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其次对于报告会要有相当的准备,能全面详实地反映先进人物事迹;再次要有与报告内容相吻合的语言表达,同时要有很好的会场组织。

4.交流会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工作内容、目的创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集体交流形式,学生就某个关心或教育者指定的议题展开交流,诉说体会、看法、经验。教育者可不在场,以利于创造平等、自由的交流语境。参与的主体可根据会议内容选定,这种方式提供的是专业课堂之外的互动情境,有利于弥补群体交流的缺失。需注意的是,要事先对会议的议题有所确定并进行适度引导,以避免讨论漫无边际,离题太远。

二、宏观情境

1.校园文化情境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命力与精神的重要展现,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校园文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即便是物质环境文化都是人为塑造的,创设校园文化情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重要内容。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色社会空间内自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我们理解的校园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最能展现大学特色的校园特质,我们通常所讲的“清华清新俊逸,北大厚重凝炼”便是校园文化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与时代、社会发展密切相连。

在校园文化情境中,教育者往往并非直接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然而,教育者所创设的文化介体构成了双方交流与互动的纽带。从物质文化来讲,校园的布置、绿化、文化景观非常重要,往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能强化大学的学术殿堂形象,体现大学的优雅气质。大学里较有传统特色的建筑也是人文景观,对大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制度文化来讲,学校的各类管理制度与规章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机制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科学而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能强化、规范大学的人文塑造。从精神文化来讲,大学应该有符合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愿景,有独特的人才培育模式,有良好的校风、学风,而大学精神及校训是大学人文的集中展现。大学应不断宣扬并实践自己的精神文化,所创设的情境能有效强化人文效应。从行为文化来讲,大学应多举办人文性质的活动,比如邀请专家学者开办人文讲座,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能有效增强校园的人文氛围,拓宽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我想主要谈谈校园文化活动和网络教育情境的创设。

(一)校园文化活动情境。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者的主要角色是活动的组织者或引导者,大学生成为活动参与的主体;(2)活动往往体现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3)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4)融合性较强,参与主体可来自不同学院、年级、班级、专业,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地域性。

创设校园文化活动情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所处的学校整体工作背景;(2)活动的时间、地点、物资;(3)参与主体的范围;(4)活动的形式及程序;(5)活动的宣传;(6)活动的计划与总结;(7)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创设校园文化活动情境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既体现大学的专业特色与氛围,又不失喜闻乐见的形式;(2)思想性与生活性相结合,既体现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又与大学生的生活相贴进;(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往往需将理论教育学习贯穿于实践活动中;(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既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是相互合作共同工作的伙伴关系,两者目标一致。(5)活动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沟通与交流,解决问题,提升活动质量。

(二)网络教育情境。在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多样、多源、快捷且良莠不齐,尤其是网络所造成的社会化语境,使得学校传统的管理、育人方式失去了权威性,甚至被逐渐边缘化。大学生较有创新精神,但社会阅历浅,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创网络校园文化情境成为必然。网络教育情境主要是以网络为介体进行交流互动的情境。网络教育情境的媒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校的网页,二是红色学习网站,三是QQ、MSN等交流工具,另外还有BBS,教育者的个人博客等。

创设网络教育情境首先要从内容入手,即宣传报道与大学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及大学生较关心的信息。同时,要注意报道的语境,兼顾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要求。另一方面,要提供教育双方互动的平台,在非直接对话的情境里进行交流。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课堂,直接与社会互动,构建社会认知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情境的创设需要把握几个问题:(1)实践的意义、目的;(2)确定实践的时间、地点,可在欠发达地区,可在较发达地区或发展较快地区,也可在不同单位或社区;(3)安排好实践的衣食住行;(4)实践的形式,可为义教、劳动、调研、挂职、宣传实习等。在社会实践情境中,社会及其人群往往成为教育者,大学生在与他们的互动中付出情感,构建社会认知。社会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专业实习,大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里体验未来的生活,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另一重要方式是军政训练,这是非常直接的情境训练,基本是通过口令和训练动作实现教育双方的互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社会实践是最具情境性的社会教育,越来越为各大高校所重视和推广,因直接与社会互动颇受大学生欢迎,能很好地配合校园教育。社会实践从校内到校外,具有广泛的空间性,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与扩展,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参观教育基地

参观教育基地是一种走出校园开展情境教育的方式,这一方式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面对各类实物、文字、图片、解说时所产生的感想和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交流构成情境。创设这种情境最好采取集体参观的形式,边听解说员讲解边参观,随后还可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感想交流会等活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要提供很好的参观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关成华主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4篇

2020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汇报

为大力推动我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博意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加快发展和普及校园足球的精神,确保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我校在建设足球特色学校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目前学校现状

我校成立于2012年,是一所市直属小学。占地面积36290平方米,建筑面积9917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2048人,教职工93名,其中专任体育教师4人。学校操场不大,建有250米塑胶运动场,标准足球场一个(里面包括训练足球场3个),足球场地及设施目前基本能满足校园足球工作的需要。2018年,我校被确定为全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校以来,我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彰显特色创品牌。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尽管学校条件有限,但一直将足球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

二、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一)健全机制,科学管理。

    1.为了加强对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分管副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政教处、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具体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并制定了学校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和各个阶段的竞赛目标,训练计划。使足球训练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2.完善规章制度。学校有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在不断完善。

(二)创造良好条件,打造足球特色学校。

1.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认真做好校本研究,加大足球的教学力度。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周用一节体育课专门进行足球教学。将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和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足球社团训练、比赛、足球文化节等普及足球运动项目。确保全校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不少于50%;在校学生每周足球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

2.配齐配强师资,并外聘一名足球专业教师,尽可能的能满足教学工作需求。为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足球教学技能,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每年学校都能提供一到两次体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

3.为了突出学校足球特色,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将足球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逐步实现“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品牌,让足球影响孩子一生”的目标。

(1)充分发挥足球运动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强,以及广大学生喜爱足球的特点,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学校组建了足球兴趣小组。做到了班班有足球队,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果。在大力普及足球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校足球教学训练的模式,经常走出校外与同层次学校横向联合,努力提高训练效果。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5场。

(3)支持学生发展。通过校内班级联赛、参加市级有关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和发现高水平足球人才。同时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高一级的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4.大力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每学期开展一次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等。

5.体育经费保障充足。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到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从而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

6.场地设施建设完备,训练经费得到落实。每学期场地设施不断得到补充,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也较充足。目前能满足足球教学工作的需求。

三、存在问题

1.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时间较短,特色教学在探索中前进,管理和训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足球活动刚起步不久,学生技战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2.虽然已具备场地、设施,但还是缺少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各级部门及学校领导继续努力。同时希望加大指导、督查、展评、表彰力度,促使足球活动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

总之,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彰显体育特色,对照高标准,瞄准新目标,一如既往保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抓抢机遇,加快发展,以百倍的信心,使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第五小学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5篇

文/满红兵

2014年11月10日至14日,由云南省昆明市普法与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抽调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和市普治办工作人员组成4个检查考核组,由市普治办主任、副主任单位领导带队,对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法治昆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实地综合检查考核。法治昆明建设已作为专项目标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本次检查考核结果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各类创建单位将在年底进行命名。

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事前对照检查考核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准备。检查考核组采用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实地查看、反馈意见方式进行检查考核。

通过本次检查考核全面掌握了《法治昆明建设工作规划(2009-2014年)》实施工作情况和2014年度法治昆明建设工作情况,又发现了一批法治昆明建设工作亮点,主要有:五华区运用新媒体进行法治文化传播,红旗小学法律进校园;盘龙区桃源小学法律进校园,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西山区法律进宗教场所、军营、餐饮场所及法治主题公园建设;官渡区法治建设网站;呈贡区围绕中心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法制宣传;东川区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富民县法治建设电子台账管理系统;禄劝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晋宁县法治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宜良农民工法制家园;石林县鹿阜街道小箐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寻甸县甸沙乡法治乡镇创建;高新区法治开发(度假)园区建设;经开区“一心堂”法治企业创建等。

同时,检查考核组对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提出了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要求,对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作不落实、汇报不全面、台帐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6篇

号召并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还是从保障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节能工作都将是我校后勤保障工作中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校对节能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仅将节能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更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战略性工程。今年年初,我校更是确立了以节水节电为主要目标,开展“创建节能型校园”的活动,制定了以教育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三大板块为主线的节能工作计划,并分步实施。通过近两年的工作,我们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组织发动、宣传鼓动、工作推动、师生互动的全校性氛围,并在今年以节水节电为重点的节能型校园建设中,收到了效果。现从教育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个方面,将我校今年节能(主要围绕节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节能为

了使建设节能型校园的理念深入人心,资产管理处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力合作,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在宣传与倡导节能方面做了细致深入的工作,以求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节能的目的。

1、年初,学校召开了建设节能型校园工作会议,校长、分管副校长都在会上作了节能的动员报告,并对各学院各部门和直属单位作了工作布置,拉开了今年建设节能型校园工作的帷幕。召开了两次全校性动员大会,各学院分管领导,直属领导160人,学生代表100人,共计260人.

之后,校资产管理处又牵头召开了节能领导小组会议4次,共计60人次参加。此外,又分别召开了机关部处及直属单位节能工作会议、学院节能分管领导工作会议、后勤物业管理人员会议等多个节能工作会议。各单位、学院分头动员、布置具体的节能措施和步骤,参与人数共累计2500人次。

2、宣传部、资产处、信息办等部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节电节水的宣传活动。学校滚动屏每天循环滚动播出节水、节能宣传广告150次。

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孙景尧教授发起的节能倡议得到了全校一百多名教授的热烈响应。《倡议书》 号召全校师生做到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粒米、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家共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节能倡议活动对学校节能型校园的建设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资产处通过email给每位教职工发出节能倡议书,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到学校的节能工作中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提高节约意识,争做节能榜样。

3、研究生处、团委和学工部在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通过加强教育宣传、组织策划节能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节能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节能行为和习惯。

团委在学生中提出“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五节倡议;利用bbs组织节能知识“百问百答”活动;开展“节不在我身边”征文活动、“听我说节能”演讲比赛;进行了“厉行节约,从我做起”、“拯救生命之源,共创节约校园”等四次师生签名活动,参加人数共计XX多人次。以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为平台,组织开展节能科技创新活动,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来设计制作节能的小发明、小创作等等。研究生处在研究生中组织了一系列节能宣传活动:《上海师大报》研究生专刊第2期刊登《校园节能倡议书》;校园网络bbs上发出电子版倡议书 ;学校各个研究生宿舍楼宣传栏张贴倡议书 ;在研究生中征集节水节电的口号,并将口号制作成小贴士贴在每个研究生宿舍内等。

学工部分别在徐汇、奉贤两校区组织了2次楼长、寝室长学生干部培训,共有XX人次参加。强化学生的节能意识,把节水、节能活动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确定每年的4月为“校园节水月”。 并围绕节水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征集节水节电金点子的活动、节水知识网上有奖竞答、节水黑

板报评比等活动以此加强师生的节能意识。

5、邀请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所长余建华老师和市节水办同志在徐汇和奉贤校区分别开设了“世界能源形势与节约型社会”和“节水在宣传中前行”的讲座,参加人数500人。

6、各学院各部门都把节能列入了本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节能计划,采用各种各样的节能措施和方法,引导教职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参与到节能活动中来。各单位的节能计划已在《校报节能专刊》上刊出。

7、校园新闻网页上多次报道了学校采取的各项节能措施与进程。

二、技术节能

在推进节能工作的进程中,以先进科技作为节能的技术支撑,加快对旧有的耗能较大的用电用水设备作技术上的改造。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技术节能工作卓有成效。

1、学校在奉

贤校区南区扩建工程配套时,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了利用河道水进行绿化灌溉的系统。去年在徐汇校区东部建立了同样的系统,区域性的绿化灌溉不再使用自来水。利用河道水灌溉绿化,经测算,全年可节约27000吨自来水。

2、投资30万资金,完成了徐汇校区供水系统的水平衡测试,改造、更新各种规格口径的计量表和阀门,找到了隐性的跑、冒、滴、漏等原因和部位,并及时维修供水管网,杜绝了多处隐性漏水点。通过水平衡计量分析发现漏水并及时抢修,堵漏节水达20万多吨,相当于节约水费支出约40万。

为争创节水型学校,今年,学校把奉贤校区的水平衡项目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多次论证,奉贤校区水平衡工作现已开始实施。此次采用了比较先进的远程抄表系统,投入80多万元就安装表具、阀门配套设施120只,相比徐汇校区的水平衡更为先进,所有数据在办公室就可一目了然,可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3、去年开始,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如:投资近50万资金,改造浴室,安装电子智能型控制设备(ic卡)。

更新调控节水型龙头两校区3500只。

投入12万资金,在公共教学场所安装了红外线感应式冲便节水器,根据测算,全年可节水300吨。

在教师公寓、新学生公寓、部分门面房和租赁房等场所安装了智能节水器或智能水表(水电一卡通)。

在两个校区的学生开水龙头安装了智能卡,并实行师生泡开水刷卡“定额供应,超量收费”制度,有效的杜绝了外来人员泡水的状况并使学生自觉的节约用水。

暑假对一教、四教两幢楼的厕所进行了节能改造。把原来老式的槽式便池,全部改为新式的单体蹲位,配备了6升的节水型小水箱和小便斗60个,不仅节能而且美观。

4、老式拉杆式高位水箱中放置砖块,减少冲水量。每拉一次冲水,可节约一斤水。单徐汇校区每天按拉10次计算,可节约水5吨左右。

5、全面更新食堂老式螺旋式龙头400只。

6、对公共浴室热水管道进行改造,安装冷却水循环泵4套,每年可节约水800吨。

7、充分利用河道水资源。徐汇校区东部从校外东上澳塘港河道排管引入学校湖内。补充水源并循环利用,利用校内湖水灌溉绿化。装表计量,投入25万元。利用河道水灌溉绿化,经测算,每年可节约9000吨自来水。

三、管理节能

通过有效的管理,杜绝浪费现象,达到节能目的。

1、建章立制,实行规范管理。

学校对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主要公共场所,以及绿化养护、喷水景观等工程的用水用电实行了严格的用能控制措施。制订、修订、完善了《学生宿舍用水用电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校节能工作小组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节能检查,并实地走访和了解各学院各部门的节能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管领导反馈沟通,通过经常的督促检查,使各单位的节能工作都能长效

的开展。

3、对学校内私装的水龙头予以拆除,对确有必要安装水龙头的地方责成用户单位向资产处提出申请,规范安装,并安装水表进行计量。

对学校内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旋转式水龙头进行了改装。

4、在老式的大容量水箱中放置了砖块以减少冲水量达到节水目的。原来的老式的拉杆式的大水箱,容量足有20升,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今年上半年,节能办和物业的工作人员共同想办法,在水箱里放置砖块,减少冲水量,以土办法节水。经试点检测,效果良好。

5、加强对水电数据和设施的监控和巡查,通过数据的分析,今年多次查到地下水管的漏水情况并及时进行了抢

修,据初步统计避免了近30万吨自来水的流失。

6、从XX年4月开始,创办了六期《节能简报》,即时报道我校的节能工作的开展情况。

7、加强与市用水、用电单位及教委节能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信息,反馈情况。

我校申请参加明年的节水型学校的评选,并获批准。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计划的制定,成立了“创建节水型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项改造,基础资料整理和宣传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7篇

摘 要:本文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学校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师生(家校互动)、信息化的校园文化”四维一体小学信息化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教育模式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信息和通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目前我国小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这些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科技最大限度的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性,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然而,在当前小学中,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只是注重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对信息意识、态度层面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层面较为忽视,甚至也较忽视获取、解读信息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的培养。这样并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教师还只是停留在用电脑做做课件、浏览网页、搜索下载资料的阶段。这样只不过是由过去的黑板、粉笔、挂图、教鞭变成了现在的电脑、投影等高新技术设备,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入校园就达不到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目的。

因此, 我们认为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建立应以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有利于学校建设为前提,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作为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信息技术水平更新速度快,而学校的办学要求不断变化等事实,学校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应当走“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同步发展”的路子。第一阶段,许多学校都实现了“多机一幕进课堂”,即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幻灯机和投影屏幕等设施设备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时师生们真正感受到的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悄悄发生了变化。但这只是一个现代化教学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一些学校开始进行所谓“教学系统”工程的建设,如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系统、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平台、电子音像阅览室等。在此阶段,教师技能培训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全新学校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需要和热情,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在这场变革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信息化大教育时代浪潮的到来。可以说,这阶段是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和应用的基础阶段。第三阶段,信息化网络建设已作为现代化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标志。该阶段也应当走“分步推进”的发展道路。首先,学校局部实现计算机联网,重点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的种种训练,学校办公逐步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教学素材资库建设同步规划进行。其次,学校与Internet全面接入联通,网络资源和网络化学习将对学校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为此,学校应有重点地开展“立足本校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教育项目研究,用于指导今后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工作,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业务水平高、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培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再次,学校计算机网络逐步联通到教师家庭、每间教室、学生宿舍等地方,全面实施集教学、管理、生活、文化、资讯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学校工程,远程教育将不断尝试并运用于实践,这是一个全面普及和提高的过程。在此阶段,师生们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化服务,教学多边互动、影视化、数字化的学习和生活将成为现实。

2、师资培训

在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关键。我们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再辅之以政策奖励,激励教师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现代教学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达到以下技能:

(1) 计算机的基本使用和维护;

(2) 从互联网下载资料;

(3) 引用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资料;

(4) 信息加工、整理的能力;

(5) 基本写作技能;

(6) 从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7) 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技能将成为现代教师的最重要的技能。

3、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从事学习和关注自身发展,这是一项相当迫切的教育任务。目前,学校的三至五年级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电脑绘图、网页搜索浏览、电子邮件收发等内容,学生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新信息等能力的培养则成为根本的教学任务。我们也要求教师、学生每人都要有一个电子邮箱,并在校园网上公布了教师邮箱,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网上交流。每学年我们都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机课外活动,先后组织过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程序设计比赛、班级网页设计比赛、电脑作品设计比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举办科技讲座、聘请专家教授前来我校讲学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每天下午活动课、星期六、星期日、寒暑假,学校电脑室、音像阅览室都向学生免费开放,让学生利用网络更多地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更加宽阔的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更加开阔的学习观和世界观。

二、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进入社会领域并产生了新的飞跃,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新的冲击。学生必须学习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把“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培养学生”教育思想作为依据,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手段,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工具,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无限创意的学习场所,培养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我们构建“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家校)互动、校园文化”四维一体的小学信息化教育模式。

维度Ⅰ 信息化的教学管理

计算机校园网络为学校管理、行政办公、校内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技术技术支持和保障。实现学校的德育、教学、人事、财务、教务、校务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其关键在于要有规范化、标准化和符合校园实际情况度身定作的适合于网上交流的校园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进行学校办公管理、教学管理、研究、交流和应用。学校各办大公室、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处理诸如教务管理中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包括新生注册、学生基本信息、每学期评估记录、学习成绩、升级调班、退学转学、毕业去向等)、行政管理(公文收发、教师档案、综合档案管理、学校大事记、校务日记等)、图书管理、体卫管理、财务管理等,旧的工作方式都是由各班级教师在纸上填写好后汇总上交,最后由统一输入到电脑中去,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网页为平台,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由各班教师在自己的工作电脑上启动数据库终端自行输入本班或本人数据,最后交由服务器端汇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工作的重复性,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维度Ⅱ 信息化的课堂教学

随着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的逐步形成,教学管理手段将逐步自动化、规范化,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则意味着教育资源逐步全球化,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过程模式也正在不断更新和变革,学校教育则将更加强调学习个体参与、学习自主性、合作协同性、模式多样性等特点。近年来,提出了“科研兴教,网络助学”的战略思想,开展了“中学计算机分层导学的实验与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学习模式构建实验”等多项教研,进行了基于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在构建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交互式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远程教学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等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开展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基于专题学习式的课堂实施”、 “基于自主探究式的课堂实施” “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课堂实施” 、“基于小组协作式的课堂实施”等的构建和实践。

1、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精心组织了课堂学习的网络资源,学生加强了自主学习,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形成了“目标导引——精讲启发——导学导练——复习释疑——分组实践——归纳迁移”教学六要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导引 提供网络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基础提出分层次目标要求 根据自身学习条件和需要选定学习目标,在教师启导下拟定学习计划

精讲启发 提供阅读学习材料简要讲述本课重点、难点 归纳知识材料,提出问题

导学导练 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 个别或小组辅导,解答、收集疑难问题 锻炼提问技巧和艺术,敢问、多问、善问、巧问

复习释疑 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 对问题进行筛选,详细讲解疑难问题 感悟、巩固所学知识,引发新的思考问题

分组实践 分组实践、协作学习交流工具 依据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学习任务,加强检查、督促、指导各小组的活动,加强学法指导 结成学习小组,开展协作式学习活动。

归纳迁移 反思总结工具 组织指导、归纳总结 自评、互评活动,形成智能迁移

在该模式下,学生作为学习个体主动学习,又作为学习小组的成员参与了协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始终得到了积极的鼓励和强化。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引导、辅导和诱导的作用,这时教师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导师”。该模式进一步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基于网络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单靠掌握有限的几门学科知识已很难解决许多重大问题了,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同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网上作文”、“网上科技小论文写作”等渗透式教学。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题目和要求及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学习利用网络的积极性 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制定计划分组协作 问题分析、掌握要点和要求,资料查找工具 制定计划,合理分组,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制定信息检索策略,检索信息,收集素材

交流合作攻难克疑 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 答疑解难,提供辅导 提问、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工具 听取汇报、参与讨论,参与反馈、适时评价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总结反思 反思总结工具 总结、引导反思 总结、反思

在这种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家里进行探究性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做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帮助,更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3、基于专题学习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明确专题

确立目标 情境创设、专题呈现目展示工具 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研究积极性 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确定策略 问题分析、要点展示、表征假设、资料查找工具 鼓励、引导学生分析、猜想 进行合理猜想,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

收集资料

分组合作 资源查找,交流讨论、记录工具 提供信息资源,控制全局,帮助,引导 信息查找,交流讨论,

讨论交流分析验证 学习结果表现、讨论、理论验证工具 提供验证材料,引导,帮助,监控评价 参与在线测试,进行理论验证

整合分析

讨论评价

撰写报告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专题报告书写工具 评价、讨论,指导学生撰写专题报告 汇报、讨论、评价、撰写专题报告

反省思考 讨论工具 评价、引发思考 反思、讨论

4、基于自主探究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呈现主题 情境创设、主题呈现的工具 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探究积极性 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网上探索

自主探究 问题分析、要点展示、资料查找工具 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查找信息、自主学习

网上协作

释难明理 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 控制全局,帮助,引导 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归纳心得

在线测试

实时评价 学习结果表现、理论验证、评价工具 提供验证材料,引导,帮助,监控评价 参与在线测试,进行理论验证

成果展示

总结反思 成果汇报讨论、反思总结工具 总结、评价、引导反思 汇报、总结、反思

5、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情境创设的工具 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探究积极性 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筛选问题

自学探究 问题分析、要点展示、表征观点、资料查找工具 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查找信息、研究问题

合理猜想

合作探究 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 控制全局,帮助,引导 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

验证巩固

实践探究 交流讨论、学习结果表现、理论验证工具 提供验证材料,引导,帮助 讨论,整理学习体会、理论验证

明理升华

拓展探究 成果汇报讨论、反思总结工具 总结、评价、引导反思 汇报、总结、反思

6、基于小组协作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明确目的 情境创设、目的展示工具 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制定计划

分组协作 制定计划,合理分组,资料查找工具 制定计划,合理分组,提供信息资源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查找信息、研究问题

竞争合作

攻难克疑 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 控制全局,帮助,引导 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

成果汇报

讨论评价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工具 听取汇报、参与讨论,适时评价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总结反思 反思总结工具 总结、引导反思 总结、反思

7、基于数字化作业的教学实施

既然多媒体课堂教学属于教学数字化,教学信息化重要一点还在于作业环节的信息化。首先,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做作业,教师改作业,既有教又有学。实际上教师和学生在作业环节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课堂教学少。

其次,作业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的主要手段。

再次,学生对作业敷衍了事,教师批改作业劳心劳力,因此传统手段下作业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低下,问题突出。作业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教与学双方面的工作均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还有,作业环节监督措施最为薄弱。课堂教学有评课、赛课、老教师听课等措施的监督,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考试环节有教考分离和集体阅卷等措施的保证,有试题库系统的辅助;然而作业环节却几乎没有什么监督措施,而且手段也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通过邮寄作业的方法既影响远程教育的形象和声誉,又影响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最后,作业环节的工作方式与教学信息化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做作业分散在各自的家庭或寝室,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作业就必须依靠网络。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作业资源,作业全部由计算机批改后又通过网络把作业信息回送中心网站(或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作业信息和学习状况,以指导日后的课堂教学和家庭教学,从而形成了教学产生信息、网络传播信息和教学又利用信息的教学信息化格局。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学校内部的教学工作而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课堂教学仍将以教师讲授的形式为主,不太可能让学生全部上网自学,那么作业环节将成为目前可以确定的最为稳定、最为系统和最为完整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在做作业时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作业由计算机批改完毕之后,学生可以从网上查询作业批改的结果和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和问题,并根据要求对作业中的错误和问题进行订正和修改,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掌握不断完善。

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非接触式、智能型、开放式、多科目和跨层次的网上作业系统工具平台已经研制成功,它能够实现题目设计、学生答题、批阅评分、评讲总结、错误跟踪、作业管理和网上讨论等环节的全程微机化和网络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组合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在内的各种题型均由计算机自动批阅,从而实现网上作业与传统作业的无缝对接。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学信息化,校园网的第一职能应该是教学,失去了教学工作这块主阵地,那么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的建设将失去根本的和持久的动力。因此,在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总体部署和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借建设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和中小学推广实施新课标的契机,把教学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向高潮。

维度Ⅲ 信息化的师生(家校)互动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信息的内涵表明信息的普遍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挖掘对学生合适的信息,让学生在教室、课堂、书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媒体、网络、社会中获取丰富的信息。信息的内涵又表明信息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对一个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必须精心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教会学生提取、加工、传递、交换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树立“教学主体――信息化教学”,屏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构建教师处理、整理、加工信息,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与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寻的、合作学习,交互学习的行为,实行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学生角色与地位的转变。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学生“被动”为“主动”,媒体由“教具”为“学具”,教学过程由“描述”为“流程”。采取运用课件和开发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充实教育资源,提供大量信息资源支撑教育与教学。研究信息的多媒体化。 使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1、主体性: 教师以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指导实验。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和主动创新精神。

2、开放性: 实现教学全过程的开放性。教学互动型重在教学开放性,只有在教学开放的情况下,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要向课外延伸,社会延伸。

3、师生互动模式设计:信息化环境――创设情景――问题导学――随机进入――自主寻的――交互协作学习――归纳落实――教学反馈。

模式程序 信息技术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化

环境 师生互动工具 建立信息化环境 学习使用信息化工具

创设情景

问题导学 情景创立的工具 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随机进入

自主寻的 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指导 通过信息化工具随机进入,寻找问题解决方法

交互协

作学习 讨论、信息互相交流、协作、评价的工具 适时参与交流,引导正确方向 进行讨论,交流,更快地解决问题

归纳落实

教学反馈 总结汇总归纳的工具 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进行

总结,反思

4、家校互动模式设计:可利用INTERNET网络强大的通讯功能,通过学校主页进行家校互动,使学生在家里就可以方便与教师进行交流,随时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进行解答。具体见如下流程图:

维度Ⅳ 信息化的校园文化

随着校园网络的出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内容、教育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已逐步体现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特点。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信息高速地传输,网络交互性、实时性日益增强,网络已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逐渐成为广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积极的、消极的网络资源都对学生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学校应进行以体现信息化、人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活泼的、信息化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自觉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有社会责任感和能力较强的现代人。

1、校园广播站,是由学校德育部门管理,大队部负责,由大队辅导员负责,有一支相当稳定、素质较高的学生播音员队伍。每天中午和傍晚,校园广播站都会准时播音,内容有时事新闻、校园新闻、校园生活、校园歌曲点播、热点评论等,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贴近生活、安静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校园文学网站:我校文学网站是面向学生、辅导写作、发表学生作品、讨论交流的文学性网站,网站作品立足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设有“校园万花筒”、“古诗茶馆”、“好姐姐心语”、“芭蕉树下”、“香香小说”、“精点时刻”、“幽默笑话”、“投稿信箱”等十多个主要栏目,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交流心得很有帮助,深受学生的喜爱。

3、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学校主页,栏目可设置“焦点新闻”“校园快讯”、“学校概况”、“教学科研”、“教师园地”、“学生天地”、“校友风采”、“友好往来”、“校园论坛”、“教育文摘”、“教育导航”等,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主页利用网上教材学习,家长及其他关心学校的社会人士也可以登录学校主页,查阅学校新闻、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等资料。学校主页进一步扩大了学校与兄弟学校或社会的沟通渠道,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4、学校鼓励科组建立学科主页,以扩充学校教育资源,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和学术交流。

5、学校校园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主页空间服务,支持一些有条件的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个人主页,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联系得到了加强。还可以每个班级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班级主页,使得班级管理网络化、规范化,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6、举办了班级网页设计比赛,建立了环保、旅游等知识性以及趣味性的资源网页。通过竞赛、评比,选择一些优秀的班级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的活动参与的班级多,影响大,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第8篇

一、基础教育工作

(一)“普九”工作巩固提高。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10年全县共投入公用经费5517万元,免教科书730.6万元,享受“一补”资金281万元。“三保”政策进一步落实,编制内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投入资金1096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5个,新建面积13955平方米。

止目前,我县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101.9%,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15周岁文盲率0%,17周岁完成率100%,初中辍学率1.7%,小学辍学率0%。

(二)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我县有幼儿园56所,入园儿童8671人,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入园率90%。有学前班270班,入班儿童9844人。我县已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7所,各类幼儿办学点22个,幼儿教育初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办学模式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师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师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高中教师进行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并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新课程学习中心。进行了初中班主任培训和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并进行了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3、加强了教师的学历教育和高学历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全国成人高招、自学考试等学历深造考试。4、配合省、市教育局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我县有8人被评选为部级骨干教师,30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50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四)以新课改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强化领导。县、乡、校层层设岗,营造“抓质量、提质量、上质量”的舆论氛围,全员树立以质量生存、靠质量取胜、谋质量发展的观念。二是明确目标。从小学“两率”(及格率、优秀率)、初中“三率一分”(年辍学率、中招录取报到率、中招优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到教师素质提升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四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乡镇组织初赛,县里组织决赛,并表彰奖励优胜者及辅导教师。五是建立立体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县局对初中,乡对所辖小学分别实施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六是强化对教育质量的督导和考评,实行教育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评价,并实行严格的奖惩。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下发了《汝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建立了晨检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下发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在全县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题会、预防校园暴力安全工作会,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全县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县幼儿园用车专项整治、全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

职业教育工作。多方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汝南县第一职业中专)、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总投资1亿元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的汝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学校2010年6月首期招生1500人。

民办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规范了校车管理。二是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市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并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加强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及年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设置审批程序及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审批学校,分五个检查组对全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进行了排查,取缔了没有办学资格的学校。三、常规工作

(一)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主要从三个层面抓起。一是局党组成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党组成员每周五必须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本周工作的督导和落实情况。教体局局长以身作则,赵局长从10月16日报到至今,已走访了十一个乡镇,检查了全县200多所学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看望教师,慰问教师。二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要求各股室把每周工作内容公开,写在公示栏上,实行开门办公,并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每周的工作落实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三是落实校长吃住在校制度,与学生同吃同住。各校长必须安装固定电话,随时检查在岗情况,现在各中心校、各中学办公电话已安装完毕,汇报工作尽量使用电话汇报;教体局下乡督导,到校必查校长的听课记录和业务活动开展记录,听取校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工作抓的不实的校长到局办公会上作表态发言。

(二)狠抓校园管理,创建优美环境。以学校校园管理为突破口,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关系正在贴近,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

(三)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狠抓了教学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工作计划周全;校长们亲自任主科,以教学领导教学;校长工作更扎实,措施更有力;教师的备课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性检测训练更加扎实有效;校际交流日益活跃;教研机构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四)精简超编人员,充实一线力量。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充实了一线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构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我县高中教育交流平台,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优势,统一组织我县高中开展教学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一盘棋,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六)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在反复调查的基础上,2010年年底计划撤销一批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使教育资源流向集中,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建立教育网络,提高办公效率。建立了教育系统办公网络,出台了汝南县教育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各类规范性文件按照规范格式制成电子文档在汝南县教体局网上进行传输,不再印发纸质文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公文运转环节和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

(八)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为加强人事管理,制定《病退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为改变校园环境,制定了《中小学校园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制定了《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初中校长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评估细则》和《学校管理评估细则》;为创建窗口学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创建标准》;为加强平安建设,制定了《中小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经过酝酿讨论、征求意见,成熟后已经下发。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