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有效学习计划

有效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4 18:06:36

有效学习计划

有效学习计划第1篇

关键词: 学习计划 预习 复习 课程表 灵活性

由于不善于制订科学高效的学习计划,学生学习中就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1.每天起得很早,晚上睡得很晚,学习时间抓得很紧,结果却总是落下一些学科没学好。

2.辛苦学习了一天,但晚上一想,却感觉并没有学多少东西。

3.到教室后想去学习,但面对桌子上的几门作业,不知是先做数学还是语文,还是外语。

要想科学制订学习计划,高效学习,就要参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并详细安排到某一时刻

比如:7:30到8:15学习数学;8:30-9:15学习语文。如果能在每一天的同一时刻学习同一科目,可以形成一种很好的规律和习惯,每到那时,心理上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准备状态,有利于这一科目的学习,且也不会再在下决心和考虑学习什么内容上浪费时间。

二、留出预习时间

1.时间安排:

头天晚上可以预习一下第二天上午四课中的一至两门,早饭后预习上午要学的另几门学科,午饭后预习下午要学的内容。

2.预习方法:

(1)通览:在先通篇阅读全章材料,以确定要探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回头看重点,记难点。

带着问题重新看书,主要集中在例题和公式上,不懂的部分用特殊标记(如大问号?)标下来,以备上课听老师讲解,并简单处理课后的简单题目。

说明:有人看起来平时没怎么学,成绩却很好,往往是有效把握了课堂45分钟,而并不是常说的聪明问题(人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大多智力水平相当,有的人好像记得快,其实忘得也快,记得慢,一样忘得慢,只是整体水平无大的差别)。人的注意力20-30分钟左右,人家不懂的地方特别专注,一节课都掌握了。而你往往上课好像很认真,20分钟后,你的注意力转移了,而老师讲到你不会的地方了,一节课下来,你感觉听得较累,但还好像没听懂。

(3)预习以理科为主。

如果时间不允许全面预习,则应当先预习理科,以理科为主,因为理科学习重在理解,有没有预习效果区别比较明显;而文科学习虽也要理解,但更多的是记忆,所以是否有预习往往区别并不突出。

三、留出复习时间

复习主要的不是对学习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查漏补缺,纠正错误,而复习的原因是因为遗忘。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的记忆遗忘规律

(1)大多数遗忘出现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2)遗忘的速度不是固定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

(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概括为:遗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大家花了30分钟记住了20个英语单词为例)

学习结束后不到一小时,百分之五十(44.2%)的内容已经想不起来了,一天过后,大概还剩35%,而遗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而到了第二天,能想起来的基本上剩30%(33.7%),这些就不大会忘记了。

四五天后还剩25%左右。

2.按遗忘规律复习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我们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等有时间再去“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应及时复习。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间隔安排复习,比如刚学习过的材料第一次复习放在一两个小时后,第二次复习放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放在三天后,依此类推,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上午学习的材料中午复习,下午学习的内容,傍晚复习,晚上用一点时间复习一天的。)

例:每一班级都有一些同学,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班级最努力的几个人,成绩却总是倒数。

说明:很多人平时没有复习习惯,每天好像很忙,实际上不科学,学的知识挺多,却忘得多,而有的人周末复习,其实简直是自学成才,有人平时不复习,到月考时复习,结果发现初一学习的内容三十去复习,发现老师讲过吗?

四、根据课程表安排时间

由于学习计划中预习与复习的要求与特点,学习计划的制订要根据当天的班级课程表,这样才能做到预习与复习的要求。星期一和星期二的学习计划都不一样。不能出现你计划星期一早饭后预习数学,结果预习完发现一天都没有数学课的现象。

五、学习计划中要考虑偏科的问题

1.什么叫偏科?

有的学生某科一次没有考好,就很紧张,认为自己偏科了,其实这是不恰当的。首先,如何确定自己某一科是否存在偏科现象?要根据归因理论中的一贯性原则,看自己在这一科的成绩是一贯不好还是偶尔一次不好。如果是偶然不好,就可能与这次考试题目太难或教师教学或考场发挥存在相关,还不属偏科,而如果是一贯不好或接连几次不好就说明是这一科的学习能力问题,才可判定为偏科。

2.学习的快乐

当然,偏科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喜欢这一科目的学习内容及特点或不喜欢某一科的代课教师或因为这一科成绩不理想,等等。总之,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到快乐,也体会不到成功的体验。

其实学习的快乐有两种: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的快乐体验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一种是学习结果的快乐体验。所谓过程的快乐体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充满了兴趣,学习就是一种快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过程。比如,有的同学爱好音乐,在唱歌的时候内心就能体验到一种快乐,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而结果的快乐体验则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本身不感兴趣,学习的结果却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体验,快乐的享受。比如,有的同学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厌烦,但学好了英语就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快乐体验,于是便认真学习英语,但学习的过程并不快乐,有时甚至要忍受一定的痛苦。

针对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主要以知识的讲授与接受为主,学生的实际体验不多,且当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对当前的实用生活指导不大,大多学生主要是为考试而学,且当前学生学习科目较多,以高一学生为例,考试科目就是九科,还不包括其余音乐、美术等高一选修内容,所以,当前大多同学的情况是不可能对所有科目感兴趣,从学习快乐体验的角度来讲多属于寻求结果的快乐体验。由于对学习内容本身不感兴趣,学习时便要克服兴趣与目标两种矛盾冲突,像厌学是因以上原因导致的心理上的感觉,而偏科就是以上原因导致的结果。

但不管学生对学习多么不感兴趣,学习是要继续的,而想考得不错,偏科问题就要去解决。而解决的方法目前似乎只有一个,引用心理咨询中一句常用的术语:“恐惧是恐惧者最大的恐惧”,也就是说越不喜欢哪一科,越要去面对它,而方法是每天多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在所偏的某一科上,而这20-30分钟不要用来做题,而是看书,看最基础的东西,之所以偏科多,是因为基础的东西没有抓牢,等看了一段时间基础的东西,然后再做题目。

为何一天只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在所偏的某一科目上呢,是因为本身学生对这一科不感兴趣,如果一天花在不感兴趣的一科上太长时间,那么学生大多难以坚持。

六、学习中要文理交替,中间穿插休息

1.为何要文理交替学习呢?

(1)大脑结构

左脑更多的是逻辑思维,而右脑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如果一连几节理科课程,左脑一直在运动,累得半死,右脑就闲得难受。

(2)干扰理论

普通心理学理论关于人的记忆与遗忘特点的研究发现,从记忆的效果而言,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差异较大时,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最小,由于学生在学习文理科内容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思维特点差异较大,文理交替安排学习,效果比一直学习文科或理科内容效果好得多。

2.学习中间为何要插入休息?

学习中间插入休息是因为在记忆完第一种材料后立即进行第二种材料的记忆,所产生的干扰与抑制作用较大;如果在先后学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就会使记忆抑制作用减小。因此,学习时应当注意:从一种记忆材料过渡到另一种记忆材料的时候,必须休息,暂时停止智力活动,以便让已记得的材料在头脑中有一个消化与巩固的机会。

七、学习计划要坚持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可以包括两层含义:

1.在计划表上预留部分空白时间,以利机动调整计划的执行。在你的计划表上,每周至少要有一至二个单位时间是空白的,这一空白时间会使你的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可以给你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节的机会。尤其是在初次拟定计划时,要允许自己有尝试错误的机会,一旦发现计划有不适合的地方,就应立即修正调整。

2.计划是用来帮助你有效利用时间的,而不是要你成为时间的奴隶,不要被计划束缚,变成为了完成计划而计划。当如因事耽搁,偶然未能完成计划时,也不要一直有心理负担,而是要找机会把耽搁的时间补上来。也不要出现电视中正在转播一场运动比赛,你非常想看而又怕耽搁学习计划,于是一边学习一边坐立不安地想着球赛的现象,不如干脆去看,回头把时间补上来,但不要常出现这种情况。

有效学习计划第2篇

一、计划要尽量全面 学习计划是指学习的具体安排。要想真正完成好学习计划,在考虑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安排。应包括社会工作时间、为集体服务时间、锻炼时间、睡眠时间及娱乐活动时间等。这样,在学习时间内才可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二、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一般可以用来补课或提高深造。学习较差的同学,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经历常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自由时间逐渐增加的过程。凡是体会到因为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的全局带来好处的同学,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越来越大。

三、长计划和短安排 长计划和短安排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应有个大致计划。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往往无法预测,所以,长计划不可能太具体,不可能把每天干什么都列出来。但是,在学习上计划要解决哪些问题,心中应当有数。应把一个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注:你正浏览的文章由 第一整理,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四、 从实际出发来制订计划 在订计划的时候,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 自己知识和能力 2.每个阶段的学习时间 3.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 4.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 从实际出发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重点。

五、 计划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想把计划完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不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就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

六、 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和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看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当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又比较长,这时候可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时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学习时间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等等。这样安排,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由于安排了合适的内容,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七、 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在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之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效果不好,应找到原因,及时调整。

主要检查以下这些内容: 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已经完成?自己是否基本按计划实施?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

有效学习计划第3篇

要想制订好学习计划,一般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计划要尽量全面 学习计划是指学习的具体安排。要想真正完成好学习计划,在考虑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安排。应包括社会工作时间、为集体服务时间、锻炼时间、睡眠时间及娱乐活动时间等。这样,在学习时间内才可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二、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一般可以用来补课或提高深造。学习较差的同学,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经历常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自由时间逐渐增加的过程。凡是体会到因为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的全局带来好处的同学,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越来越大。

三、长计划和短安排 长计划和短安排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应有个大致计划。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往往无法预测,所以,长计划不可能太具体,不可能把每天干什么都列出来。但是,在学习上计划要解决哪些问题,心中应当有数。应把一个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四、从实际出发来制订计划 在订计划的时候,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 自己知识和能力 2.每个阶段的学习时间 3.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 4.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 从实际出发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重点。

五、计划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想把计划完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不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就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

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和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看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当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又比较长,这时候可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时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学习时间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等等。这样安排,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由于安排了合适的内容,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七、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在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之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效果不好,应找到原因,及时调整。

主要检查以下这些内容: 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已经完成?自己是否基本按计划实施?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

有效学习计划第4篇

常常看到有些同学在做完作业后,不是东走走,西转转,就是东看看,西翻翻,似乎作业完成了,就万事大吉,没事可干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学习态度。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为自己订个规划,学习缺乏计划性。

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长远的学习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可以使自己的学习行动和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项近期任务的完成都会使自己受到鼓舞,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增强实现下一个目标的信心。这些在执行计划中受到的鼓舞和鞭策比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表扬更及时,更有效。所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2)可以磨炼意志

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目标明确。在努力争取让自己的行动按计划进行时,由于学习生活的千变万化,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影响着计划的执行,如临时性的集体活动、作业增多、考试临近等。这时不能急躁,不能呆板的照计划进行,而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有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困难,这时就要通过意志力去努力克服,排除诱惑,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不偏离计划中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直到目标达成为止。在实施计划中,每克服一个困难,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在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若由于计划的不周而暂时没有完成,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改计划,争取新的胜利。在成功和失败的交替过程中,意志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长期按学习计划办事,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种习惯平时表现在每天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上。

时间安排上一旦形成习惯,到时间起床,到时间就睡觉,该学习时就安心学习,到了锻炼时间就自觉的去锻炼,学习生活就会达到“自动”进行的境界。到了时间不去休息或锻炼,身上就不好受;到了时间不学习,心中就感到缺了点什么。

学习方法上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感到不预习就无法听好课,不复习就不能做好作业。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而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长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的结果。所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计划和顽强意志的产物。

有效学习计划第5篇

人们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勇气;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而计划之中,恰恰包含着一个人的希望和目标,对这种目标和希望,计划之中虽然没有过多地进行修饰和描绘,但实际上它里面已经包含着一个灿烂的前景和美好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2、循序渐进,提高效率

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事情的多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尽量多的事。要这样,就必须设法尽量减少犹豫时间,减少走弯路,减少无用功,减少精力的浪费。而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恰恰具有这些作用:做什么,做多少,计划中全有了,这有利于尽早进入实战,无需观望犹豫。先作啥,后作啥,具体步骤计划中有了,这可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某一步用什么办法,某个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这些也都是事先反复考虑,一般不会出大错,也能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而增加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就会促成学习效率的提高。一些平时无计划的同学,到考试前必然连天加夜苦战,造成负担过重,脑细胞大量阵亡,不仅学习效率提不高,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3、驾驭生活,增强能力

人们总是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学生也不例外。计划,考虑的是未来,但它的依据是“过去”。同时一个好的计划还必须顾及当前实际和个人的主观条件,在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中,在对当前客观情况的考察中,在对个人主观条件的分析中,不仅提高了自我认识能力,而且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学生中的干部,接触和从事计划的实践就多些,因而生活能力,工作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普遍高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种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三周左右的有规律性的持续的锻炼与培养。采用计划学习,计划的连续性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学年,只要同学们在执行计划的前21天内能坚持按计划学习,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变为自觉行动。于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增强。

有效学习计划第6篇

【关键词】双向计划;薄弱环节;精讲、高效训练

【Abstract】In the Gao San student limitedly review time, the instruction student use little time to obtain possibly many real results possibly, have become Gao San's chemistry to review medium of an importance topic.How attain "low consume efficiently" in review?

【Key words】The double is to the plan;Weak link;The Jing speak and efficiently train

在高三学生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指导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实效,已成为高三化学复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复习中做到“低耗高效”呢?下面就此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1.制定双向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周全的复习计划是成功的关键。这里所说的双向计划是指教师的全盘计划与学生的个人计划。

教师的全盘计划,应根据循序渐进、直面高考、力求先后有序、主次分明、各有侧重,使学生稳扎稳打、有的放矢。

学生的个人计划,是在教师计划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再制定的一套相应计划。学生可从教师的计划中明确复习的目标、做法和时间的安排,并从中发现自己在高考知识点中的薄弱与缺漏,拟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

这样师生共同制定的双向计划,避免了教师复习中只顾及多数学生,无法兼顾个别学生的问题;也避免了学生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的复习或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性的问题。复习中既有教师把握全局,突出重点难点的具有共性的复习,又有学生针对自己弱点查缺补漏的具有个性的复习,还可以促进个别化学成绩拔尖的学生超前,进行完善性、拓展性的复习。这种双向复习计划投入时间少但收到效益很大。

2.狠抓薄弱环节

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了这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如果我们不将最短的木板挑选出来并增加它的长度,那么这只木桶盛水的量就不可能增加。化学复习时如果不将薄弱环节挑选出来,其复习效果只会大打折扣。

为了提高复习效益,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收获,首先要找准薄弱环节,而面面俱到的复习费时费力,往往使师生疲惫不堪。如果复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薄弱点是有机化学的话,可结合前几年的高考、诊断考试中的这类题,指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总结归纳这类题的考查范围、方式,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高考这类题的考查范围主要是对烷烃、烯烃、芳香烃、各类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的理解和性质的掌握;难点在于性质特点的综合应用。找准了薄弱点,便可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如在1—2周内,每节化学课抽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写重要代表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根据高考内容设计一两道简答题,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订正,以突破难点。若薄弱点在推断题上,可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突破方法。如题眼比较隐蔽的推断题根据题干和框图的特点,整体把握全题的脉络思路,体会作者的编写意图和题中的设问;联系题干和设问,从作者的编写意图中寻找解题钥匙。

抓薄弱环节不仅是针对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点,还要抓学生中化学科的差生,每周至少面谈一次,关心他们,给他们解答疑难,帮助他们修订复习计划。另外,对个别在某一阶段出现严重滑坡现象的学生也要狠抓不放。

运用木桶理论,狠抓化学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并各个击破,狠抓部分化学差生和下滑趋势严重的个别学生,这样针对性强,在较少的时间内可取得较大的复习效益。

3.精讲、高效训练

高三学生学业繁重,时间紧迫,如何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精讲、高效的训练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

精讲,是传授知识必不可少的方法。教师要做到精选内容,精心准备,精彩讲解,急学生所急,讲学生所想。教师占有的资料要丰富翔实,选择要有代表性,课堂讲述的信息量不妨尽可能大一些;形式不妨灵活,变化有致;讲课时不妨多制造几个兴奋点。总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反之,学生懂了的内容,可以通过看书思考解决的问题,过慢的讲解节奏都会使学生厌倦甚至反感,耗费了时间,却没有功效。

训练,是高考复习必不可少的手段。高三训练首先要做到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训练要求和目标,习题应精选;其次应根据心理学记忆规律减少遗忘,尽快反馈信息。如做完练习马上发答案、批改试卷,当天或第二天就评讲,这样做教师辛苦,但效果很好,学生印象特别深。如果几天以后再评讲,可能学生已忘得差不多了,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了。除了及时反馈,还应加强面批面谈,了解学生做题的思维过程和步骤,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有效学习计划第7篇

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黄金时间来记忆

首先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

有效学习计划第8篇

制订学习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

2、制订计划是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前提;

3、制订计划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

学习计划有平时计划、阶段计划和长远计划三种。平时计划以通常的学习常规和临时性安排为内容;阶段计划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长远计划以一年或几年为周期。

学习计划一般应包括:(1)对上学期(或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分析,简要说明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提出本学期(或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并确定目标;(3)学习时间如何安排;(4)采取哪些措施,采用哪些方法。

三、怎样制订学习计划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学习方法,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