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研究生学习计划

研究生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6 02:18:39

研究生学习计划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1篇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创新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31

Exploration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LIU Yao, ZHOU Hongjing, HE Dia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eaching reforms.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teres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n several respects, such as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ies, strengthening teacher's guidance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 innovation; active learning

0 引言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随着各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该项目在各个一般本科院校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项目带动了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①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系统规范的管理措施来推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一步的发展,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提高对项目的认识

学生最初接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时候,其实对项目的意义和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只是凭借着一股盲目的学习热情来参与,简单地认为参加这样的项目有利于提升自己,或者可以获得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但是从项目中能够得到哪些能力的培养以及该如何具体参与却一无所知。没有充分理解项目的内涵,到头来仍然会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结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需要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从指导教师角度来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有别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其目标不同,关注的不仅仅是项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的过程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以及研究性学习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过程中的锻炼和收获的意义远远高于项目的研究成果。教师的项目管理方式也需要随之转变。

2 学生能力的培养

(1)提高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和信息查找是研究性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较低的信息素质不利于项目的完成。②现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来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作为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校在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文献的来源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专门购买的数据库和开放式的互联网,例如学术百度、学术谷歌、维基百科等。同时,图书馆也经常开办了这样的讲座,学生可以主动地参加。如何阅读文献资料更加需要指导教师耐心指导,因为本科生是初次进入这样的训练。

(2)专业能力的培养。项目的执行能力,首先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不能盲目进行。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软件工程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指导老师在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把握,在确定项目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扩展功能,体现其想法。学生可以挑战老师的想法,有时候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值得去尝试,但指导老师要很好地把握出错的程度,这样才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培养。文档的编写能够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从项目申报书到项目中各类文档的撰写也是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3)团队组织与协作的能力。兴趣是学生进行项目的驱动力,参与到项目中的学生都是围绕着同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因此要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出发来组建团队,从项目的需要也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同学进入。例如软件项目的开发,除了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外,还可以加入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美工设计。团队协作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一种方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项目中也会体现,但也要防止以自我为中心。项目组每位成员要有责任意识,能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并能承担责任。特别是项目组长,在项目各个阶段遇到困难或者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方案的时候,能够合理地化解矛盾,带领项目组成员团结前进。

3 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悉心指导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在项目的指导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念,从项目的要求出发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特别是项目中涉及的交叉学科的知识。

(1)项目的选题。项目的选题要求具有一定的新意,目标要明确,具有可行性,并符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由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有限,对学科前沿并不了解,一般很难自主选择有创新性的题目,从而导致项目申报不成功。在选题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有充分的交流。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学科动态,引入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从中产生题目。③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提供初步的选题,但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不等同于创新计划项目。学生的选题不能够直接使用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中的部分。④教师的科研项目的难度一般都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如何引申出本科生能够完成的项目,需要精心考虑。

(2)项目实施的监管。项目是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最初学生会凭着自己的兴趣来参与项目。因为还有其他学业课程需要完成,如果没有监管,学生会处于松懈的状态,甚至将项目置之一边不加理会。因此指导教师需要按纪律执行进度表。学生的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适,要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业课程,在不同阶段的压力应该是不同的。在计划进度安排时,指导教师要把握好,在每个阶段性预期结果没有达到时,要提供给学生修正的机会。要让参与项目的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课堂基础学习与创新性项目之间的关系。

(3)项目的延伸。指导教师如何借助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来开出相应的课程或在已有的课程中来推广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渗透到其他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的受益面更加广泛,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4 项目的管理

(1)项目过程管理与评价。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因素未能考虑周全,产生选题偏难、工作量太大等问题,导致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项目的验收应该具有包容性,既然是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就有可能失败。因此,考核时应该允许项目的失败,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发现问题。⑤但是,这种情况的考核要与完成目标的项目要分开考核,形成独特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项目的每个阶段的记录以及阶段性结果来证明项目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在进行的。这种失败的研究经历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允许未成功的项目结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为了结题而弄虚作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

(2)项目交流的平台。交流是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但目前还缺乏这种项目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来交流各自项目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以及结题的心得体会,分享和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交流平台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同样也针对指导教师和管理者。教师指导可通过平台分享指导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指导的水平。管理者也可以充分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遇到的一些问题,便于制定合理的制度。

5 结束语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将有利于推进项目的改革和保障项目完成的质量。

注释

① 安勇,邵卓峰,严俊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38-140.

② 王路露,陈英.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5):134-135.

③ 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46-149.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中专化学课堂 自主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正确地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强调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机地筛选和确定问题,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展开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解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特别是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如雾霾天气、水的质量、水的硬度、身边的食品添加剂等,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渗透到中专化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本文主要阐述在中专化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在中专化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也对中专化学课堂提出新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收集、积累信息,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首先,中专化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符合了学生的好奇、探索、自己动手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自己作决定等心理需求。如中专化学课堂中有“测定水的硬度”等知识,若干巴巴地引入或讲授,不能引起学生十分高的兴致。换成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效果就大不相同。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测定自己身边各种水的硬度,自来水、井水、河水等均可测定,虽然学习内容、教具、课本等均是一样的,但学生感受和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

其次,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主动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概括、总结和讨论,并且还会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不由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比较,为什么结果不同?主动地再查找资料,无形中就做到了团队合作,理论联系实际。

所以说,在中专化学课堂中正确恰当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中专化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中专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学习计划、步骤计划、步骤的实施成果展示总结和反思。

1. 创设问题情景

如:我们身边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2. 设计学习计划、步骤

在设计学习计划和步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要注意提醒学生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设计实验,都要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计划,更要考虑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作用。这些都可以在计划时进行充分考虑,也就是说计划不是天马行空,随随便便。如食品添加剂多种多样,在调查时该从何入手?如何去做?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设计计划时都要尽量考虑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个组就做得特别好,他们只针对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进行设计调查。他们的计划是:①学习有关防腐剂的知识,了解常用的防腐剂有哪些。②到市场上调查各种食品防腐剂。③成果的分析和展示。④目的是正确的认识、熟悉防腐剂。⑤学习拓展:如若以后使用到防腐剂时,如何正确使用。

3. 计划、步骤的实施

在计划、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各司其职、用心观察、认真记录、不懂就问、积极交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自觉主动地和教师、同学相互配合,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亲身感受研究学习带来的快乐。此时,他们的思维活跃,气氛和谐。

如研究学习食品防腐剂的同学们,按步骤实施自己的计划。首先进行防腐剂的学习:防腐剂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无机防腐剂如NaNO2,常用在肉制品的防腐中。有机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酯类、丙酸及其盐类等,主要用于饮料、酱油、糕点、糖果等的防腐中。第二步是进行调查,找一找、看一看市场上的各种食品,究竟有没有防腐剂?分别是什么?第三步是进行成果的分析和展示。最后学习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防腐剂。

4. 成果展示

在这个步骤时,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他们总结出:①很多食品中都含有防腐剂。②有些食品中的防腐剂不止一种。③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吃“绿色食品”和新鲜食品,少吃深加工食品及腐烂变质食品。④学习是为了应用,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做一个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工作者。

5. 总结和反思

成功的人们总是善于总结和反思的,所以,当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后,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分学生总结和老师总结。学生总结可进行分组总结和个体总结,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老师总结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客观、真实、具体地评价,哪怕只有一步做得好,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研究性学习进行激发创新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可通过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在实践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实训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如实事求是地记录每一个实验现象,记录实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可随意更改记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危险的发生等。

第二,教给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正确方法,从形态、外观和能量等方面去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定好观察点,分清主次;观察与操作相结合,如有关酸碱滴定管的操作;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如各种化学类的验证性实验,提高观察效果。

第三,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实验室变得像图书阅览室一样,创造条件让学生随时去做实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从化学实验题目的选取,计划的设计,步骤的实施,到最后的总结反思,切记整个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鼓励学生测定自己身边的各种水的硬度,让学生通过调查、取样、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3篇

关键词:美国大学; 跨学科课程开发

教育的完整性是传递教育效果和效率的关键。美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一直将本科教育质量视为自身教育质量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因此,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一直是大学校方努力工作的方向。通过设计和开发本科跨学科课程,增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紧密度,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一直是美国大学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和建设,丰富多彩的美国大学本科跨学科课程已经成为其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跨学科课程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对本科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其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值得借鉴。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基础

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为其本科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美国国家科学院在1916年组织成立了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目的是组成科学技术联合体,深化学术知识并向联邦政府提出建议。这一组织的成立,直接带动了各项科学技术的联合发展,加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战争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大批的科研经费投入到了美国科学技术的联合发展中去,为美国大科学体制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初步形成的大科学体制完成了全面改造。美国总统利用国家的力量,首先把联邦实验室、工业实验室、高校实验室以及私人基金会和非营利机构等四个方面科研大军统一起来,由联邦政府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直接调控,统一为战争服务。这样大规模的改造,为二战战时以及战后军工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支持,“曼哈顿工程”的上马和成功,便是这一情况的实证。

在美国联邦政府对美国大科学体制完成改造之后,美国大学也融入了大规模联合科技研究机构之列,很多大学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如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芝加哥大学金属实验室等。但当面对综合性科技问题时,尤其是在“曼哈顿工程”上马后,多学科问题同时出现,需要各个领域协同配合解决,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正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研发投入模式的转变,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领域内部的改革欲求,使得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成为必须,解决复杂问题所必需的跨学科研究获得极大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成立了数量庞大的以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团队,这些机构将“致力于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知识创造与传播”作为自己的使命。

在美国大学内部,开展跨学科研究大多以跨学科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为单位。相关研究认为,研究中心是将多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集合在一起的一种最佳组织形式。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调查显示:哥伦比亚大学对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始终非常支持,研究中心和其他形式的跨学科研究部门可以由学院建立,而无需得到大学理事会和校长的批准,在该校这类单位1996年有105个,2001年有241个,2004年达到277个。学校认为,与系比较起来,研究所和中心在规模上更大、资源更多,对学校的贡献也更大,其中有些比传统的系更具有知识的影响力。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案例

美国高等教育界认为,跨学科课程体现了科学研究和知识的发展特征。跨学科课程可以将某一学科基础知识与当前前沿研究领域相结合,为该前沿研究成果进入本科课堂教学提供载体和路径,丰富了课程内容,解决了大学基础学科教育滞后于知识创新发展的问题;跨学科课程是教育者通过围绕教育者和学生共同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和事件来组织课程,符合人的整体认知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走势;跨学科课程在教学上立足于基础资料、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及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杜克大学的跨学科课程计划是一个典型案例。

1.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项目“焦点计划”产生的背景

1988年,杜克大学公布《跨越边界:九十年代的跨学科规划》(Crossing the Boundaries: Interdisciplinary Planning for the Nineties)的战略发展计划,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开始成为杜克大学的发展主题。1998年, 凯西・戴维森(Cathy Davidson)成为杜克大学第一个全职跨学科副教务长。在凯西・戴维森的推动下, “焦点计划”(Focus Program)作为面向大一学生进行跨学科深度学习的项目诞生。同年,焦点计划推出《多元化与同一性》(Diversity and Identity)、《环境变化:科学和社会视角》(Environmental Changes: Scientific and Social Dimensions)等15个跨学科项目。1999年3月,杜克大学本科生课程目录(Undergraduate bulletin)明确规定:参加“焦点计划”的学生必须修读5门课程,其中包括2门项目专题研讨(program seminars)、1门写作、1门半个学分的焦点讨论和一门跨学科选修课程。

此后, “焦点计划”不断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它由面向大一学生发展为秋季学期面向大一学生、春季学期同时面向大一、大二学生。“焦点计划”每年接收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一年级学生进入跨学科小组项目。在大学二年级“焦点计划”结束之后, “焦点计划”委员会还提供其他创造性或服务性项目供师生合作申请。

2.杜克大学“焦点计划”折射的学习理念

“焦点计划”在学生进入大学,对未来还没有方向的时候,安排校内杰出的教授指导研讨和项目,这些教授成为学生今后的领路人。同时,“焦点计划”折射了杜克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独特的学习理念。

第一,“焦点计划”以专题研讨和焦点讨论为主导

学习是为了开启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焦点计划”以专题研讨和焦点讨论为主导。每一节专题研讨不超过18人。由各个领域杰出的教授授课,教授和学生进行频繁且深入的互动。所有的讨论从最根本的概念、原理出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二,学习是通过对现有知识的重组获得一种新的感知与改变世界的理念

参与“焦点计划”的学生从大一开始接触人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学科,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术探究使命感。教授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同一概念或原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在质疑中,学生重新定义概念、进行推理和验证。虽然大部分的重新定义和验证以失败告终,但是学生们逐渐领悟,概念是可以沿不同方向深化和改变的,这种深化和改变可以产生感知与改变世界的理念。

第三,学习是为了开发学生行动的能力

“焦点计划”的学习经验融合了跨学科项目学习、实地考察、社区服务和研究等。在参与“焦点计划”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建立一种自信,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单纯获取知识,而是应该开发自己行动的能力。

3.对杜克大学“焦点计划”的评价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正在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杜克大学的“焦点计划”在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实践方面给出了很好的参照范本,其可借鉴点主要有三:

第一,回到核心课程

任何一所大学是不可能把人类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焦点计划每年只有4门~5门课程,它坚持大学应该教授核心课程,让学生面对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思维方法。

第二,回到质疑和发现问题的教学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想象,也不可能有创新。任何形式的教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呈现信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学应该创设平等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第三,回到深度学习

1976年,在瑞典工作的两位美国学者马顿(Ference Marton)和塞勒(Roger Saljo)联名发表了《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在该文中,他们首次提出了浅层学习(Surface Approaches to Learning)和深度学习(Deep Approaches to Learning)这两个概念。国内学者黎加厚对深度学习下了一个精辟的定义:深度学习是指在基于理解的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焦点计划”项目中,我们看到了深度学习的魅力。

跨学科课程的启示

目前,国内大学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越来越多,并且因人设课的现象还较为普遍,造成本科阶段知识呈现多而乱的景象,学生距离基本概念、距离经典越来越远,缺乏深度学习,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美国高等教育界开发本科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建立受益终身的综合一体化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思维能超越学科界限,接受更广泛、更丰富的教育,这些带给我们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1.跨学科课程可以使大学本科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

完整的教育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教育。开发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可以将本科阶段分散的课程连接成一个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最完整、最有效率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以全面的观点考虑重要事件、现象和思想。

2.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知识观

跨学科课程使学生能够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思维习惯,学生通过跨学科课程学习,可以学会比较不同学科和理论的观点,理解综合的力量,使用对比方法阐明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潜能。

3.跨学科课程建设可以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创新创造条件

跨学科课程的开发过程,也是不同学科教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碰撞、协作的过程,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同一个跨学科课程项目建设中相互交流、启发,加深了对不同学科的了解,从而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科研协同创新创造条件,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不同学科协同发展。

我国大学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在跨学科课程开发方面的教育思想和有益经验,借助于开发跨学科课程的机会,整合和优化本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从而促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项目“美国大学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启示研究 ”(课题批准号:ADA13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华勒斯坦. 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 北京:三联书店, 1997.

[2]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赵红洲. 美国的大科学[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4, (01): 1-16.

[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跨学科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R]. 北京: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2011.

[5]杨敬娟. 美国大学课程历史发展、特色及启示[J]. 航海教育研究, 2008 (02): 5-10.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4篇

关键词: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任务分解 项目进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53

项目管理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管理技术。它是指项目的管理者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当今研究生生活现状

1.1 就业形势日趋紧张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是社会重要人力资源,对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生的就业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业环境比较乐观。近几年,为更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在研究生招生数量上逐年提高,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也相应大幅度增加,研究生就业优势逐渐削弱,就业危机感逐渐增加。

1.2 学习兴趣逐渐缺失

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是抱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当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换来的不是光明的就业前景而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时,常常无所适从,对生活缺乏信心,毕业时不得不被动将自己贱卖。

2 项目管理方法在研究生生活规划中的实施流程

2.1 项目实施计划

2.1.1 项目实施计划的前提

在实施计划之前,必须充分了解自己,是想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没有清晰的目标,就不会有充足的准备和动力。近几年,不少科研机构都强调研究型人才的“博士化”,对有志涉足科研领域和进行学术深造的同学来说,应该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科前沿研究、打好学术基础等方面,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对打算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在研一时应该认真读书。

2.1.2 项目实施计划的内容

计划是为完成一个目标而进行的系统的任务安排。对研究生生活的项目计划,要解决以下问题:①项目做什么(what):这几年应完成的工作有哪些。②如何做(how):这些工作如何去完成。③何时做(when):研究生这几年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应确定各项工作需要的时间、何时开始、每项工作需要哪些资源等。④花费多少(how much):确定每项工作需要多少经费及这几年的总花费。

2.2 项目的任务分解

2.2.1 主要任务计划

主要任务计划是对研究生几年的各方面生活进行分解,包括:各学期的学习任务,学习费用,时间安排,学习目标等。针对研究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学期:

2.2.1.1 第一个学期――学习的学期

这个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好各科的基础课程。不管研究生们是想毕业后择业或者是想继续读博深造,都需大量理论知识的支持。此外,这个学期刚进校门,学习兴头正浓,可以趁此机会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读书学习。

2.2.1.2 第二个学期――补充知识的学期

进校一个学期之后,对学习和周围的环境都较为熟悉了,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这个学期要重点学习自己所欠缺的知识。此外,也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以学习团队协作的精神。

2.2.1.3 第三个学期――毕业论文资料收集与开题的学期

研究生阶段的第三个学期,要开始进入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而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大量资料的收集和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才能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因此,这个学期,一定要抓紧时间大量搜查资料和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所要写作论文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定出较好的毕业论文的框架。

2.2.1.4 第四个学期――论文完成和就业选择学期

这个学期,首要需做的事情是论文的写作,为顺利毕业奠定基础,同时,写毕业论文可以锻炼对时间的安排能力。另外要开始进行就业的思考,认清自己是想涉足于哪个领域以得到发展。如果想要考博继续深造的同学,这时要开始了解各种考试信息,为考试做准备。

2.2.1.5 第五学期――论文答辩和择业冲刺学期

这个学期,首先要对论文进行扫尾工作,顺利通过答辩对每个研究生同学是尤为重要的事情。其次最重要的问题是就业或者博士研究生考试。

2.2.2 辅助计划

以上对研究生生活每个学期的时间和工作安排是经验的总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一定对每个研究生同学都适用。每位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每个时间段一定要专注于每个阶段的事情,不要受外界环境影响太大,一定要专心致志;第二,对自己所进行的事情和目标任务要经常进行反思,如果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2.3 项目的收尾与评估

每个阶段的项目目标完成后,研究生同学要对整个计划目标与学习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和对照,此外要做好考核,使其他学生借鉴经验。项目的评估通常包括三个方面:项目评估――从研究生同学整个研究生生涯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评定,对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项目验收――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个人要审查自己最终的学习业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结果是否令自己满意。项目跟踪――建立研究生毕业后的跟踪机制,审查把项目管理方法运用到研究生生活中是否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目标。

3 项目管理方法在研究生生活中运用的积极作用

3.1 推动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

扩招使学生平均拥有的教学设施、师资、科研设备等减少,有限的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对这一问题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和内容值得借鉴,希望教育界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来促进和推动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

3.2 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项目管理方法设定一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生同学多少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上去,并且这些目标是一个接一个的,最终是为选择就业或者博士研究生考试的整体目标而服务的。只有这样,研究生同学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中,以刺激学习的不断进步。

3.3 提升职业竞争力

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使研究生们学会管理时间,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精学细,使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必将在求职过程中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郑祥江,郝生跃.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5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划;项目教学法;实践

市场营销策划是以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同时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市场营销策略及市场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其研究对象是企业进入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营销资源的配置、营销创意、营销活动设计和制定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的基本方法、技巧及其一般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该课程教学侧重教授营销策划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通过必要的案例研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营销活动策划能力,提高分析解决营销问题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市场营销策划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合理性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项目教学法是从具体职业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项目,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项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按照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通常以从典型的营销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项目为核心,按照实际营销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开放,要求突破书本和学校的局限,到企业经营的市场前沿学习更丰富的营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根据完成项目任务的目标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市场营销策划知识技能的学习需要借助于经验积累,需要灵活变通,强调应用、实效与创新。营销环境因素的不可控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要求营销者以所学的营销理论、原则、方法、模式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这些特点表明市场营销策划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过程,是运用知识、经验与判断力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强调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构建。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向学生传授具体营销活动的规则、方式和手段,培养营销活动策划的实践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到真实的市场情境中开展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实现市场营销程序性与策略性知识的构建,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二、市场营销策划课程项目教学法实践

市场营销策划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环境上突破课本和学校的局限,融入到企业市场经营的一线,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这对教学的组织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控制方面都做好精心的设计。

(一)合理掌控项目教学的过程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项目任务设计与、课堂理论学习、课后实践操作、形成初步成果、课堂集中研讨、项目成果优化及完成项目任务,形成从任务到完成任务的环环紧扣的闭合学习环。在这个过程中有师生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内容,也有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内容,既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又需要老师的及时监督和指导,如果哪个环节不能顺利衔接,教学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一些关键内容的组织与控制,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感到合理掌控教学环节应重视项目的开发与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研究过程的教学组织与控制、项目教学的保障条件三个方面。

(二)项目开发与项目任务的设计

市场营销策划重点培养学生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企业营销工作的关键业务活动展开,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划的调查研究,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策划,新产品策划、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和促销活动策划。在课程教学中先设计综合性研究项目———新产品市场推广活动策划,再根据企业新产品市场推广业务活动的逻辑关系及阶段性业务工作内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子项目”,以项目任务为依据,将市场调查研究,营销环境分析、目标市场定位策划,新产品策划、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和促销策划等各部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在项目设计时强调“真题真做”,力求将学习过程置于具体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因此项目设计需要注意两点:1.强调项目开发的实效性项目开发强调实效、实际、实用,就是强调项目研究的真实性和研究成果的实用性。由于营销策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项目开发要求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抓住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活动内容,让学生“真题真做”,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体验本学科知识技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老师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加以整理、提炼,设计教学研究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了环球药业“唐易”产品市场推广活动策划、“天亿营销策划公司”品牌传播活动策划、和平乳业“和平磨坊”豆奶市场推广活动策划、中国石油蚌埠销售公司产品促销活动策划、安徽财经大学南苑食堂大学校园促销活动策划、蚌埠金色童年幼教机构品牌传播策划等十几个项目。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训练营销活动策划的技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营销策划活动能力。2.合理分解项目内容,明确项目阶段性任务产品市场推广策划是涉及多项营销活动的综合性项目,涉及的营销活动内容很广泛,必须对项目任务合理分解,帮助学生明确阶段性任务要求,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根据企业营销实际活动的关键内容将新产品市场推广活动策划项目分解为五个子项目:(1)产品市场定位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分析,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产品市场定位策划等。(2)新产品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新产品命名策划,产品宣传文案编写。(3)新产品价格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新产品定价环境调查,定价方法与定价策略决策,定价方案制定等。(4)渠道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渠道环境调研,渠道结构设计。(5)促销策划。项目任务主要包括营销环境调查,促销目的、促销活动方案设计。每个子项目又涉及多项营销活动,教学中要根据各阶段教学任务将每个项目的研究任务、操作步骤、操作方法、研究进度安排写明确,以任务书的形式发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项目研究任务与研究进度要求,以便合理安排项目研究工作。

(三)加强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控制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更多是自主学习、参与实践,到企业市场营销一线开展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分析营销环境,完成营销活动方案设计。通常完成一个项目经历时间比较长,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对教学组织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教师必须做好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研究过程的监控,重视做好教学组织的四项关键工作。1.科学组建项目团队。根据项目任务工作量要求,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4———6人的项目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强调要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以便相互合作,形成团队合力。2.明确项目任务与进度要求。这是项目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对学生来讲很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编制任务书,并及时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明确项目研究的内容和进度要求,以利于实践操作。3.及时进行项目阶段性研究汇报与点评。学生在开展市场调查、项目研究、方案策划等具体工作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及时与学生交流,指导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完成策划方案初稿时要安排全班集中交流研讨,一方面集中解决学生开展营销策划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对营销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对营销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策划方案的写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点评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困难,指导学生改进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集体思维碰撞,互相提供学习机会。这是师生共同交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对学生营销实践的总结与提升。4.给予阶段性任务的审查评价。根据学生阶段性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每个项目组予以优、良、中、差不同等级的成绩评价。引入激励机制,进行项目小组之间的成绩评比,褒优促劣,可以更好地督促并激发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上述工作中加强项目研究过程的指导督促,及时进行项目阶段性研究汇报与集中点评,做好阶段性任务的审查评价至关重要,这有利于督促学生按研究进度完成项目任务,更重要的是创设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是项目教学最关键的环节。

(四)项目教学的保障条件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项目教学强调“真题真做”,要求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因此实践基地开发利用与实训教材的编写是重要的保障。1.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利用市场

营销策划课程的项目教学法要求在项目开发时强调“真题真做”,力求将学习过程置于具体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因此无论是教学项目来源还是具体的项目研究过程都要依托具体的企业,积极开发与利用实践基地,争取实践基地企业的合作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基础条件。一定要与企业积极联系,寻求合作,实现共赢。2.实训教材的建设项目教学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学习特点要求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编制一系列项目研究的指导性文件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因此教材建设是保证项目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制项目实训教学大纲,明确项目研究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组织安排,并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制项目实训指导书、任务书等教学文件,针对项目策划的重点技能和关键业务环节的操作方法与内容进行指导,制定项目操作计划,规定各项活动的时间节点,以电子文档形式发给学生学习,为实训项目的研究实施打好基础。总之,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针对市场营销知识技能学习的特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强调实践、实用与创新,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营销策划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教学项目的开发与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研究过程的教学组织与控制、实践基地的开发利用和实训教材的编制。

参考文献:

[1]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

[2]徐宏桂.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6篇

制定读书计划在研究生入学时,要求每位研究生详细地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一份“研究生期间读书计划单”,并且将书单的内容分为专业部分与人文科学部分,在研究生与导师积极沟通的情况下对书单的内容进行修改,使该书单中所涉及的读书计划详实可靠,切实可行,对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行读书计划入学之后,要求研究生逐步完成读书计划单中的内容,并且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每次报告会由专业指导教师参加。此举不仅有利于导师对该计划的执行进行有力的监督,亦使研究生对读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充分保证研究生对所读书目真正有所收获。在报告会进行过程中,由研究生依次进行读书内容的汇报,并且不拘泥于形式,演讲、演示文稿、声频、视频等均可应用于其中,研究生不仅要述明所读内容,更要对其进行提炼总结。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由导师进行点评,并对今后的读书计划进行指导。学期末总结每学期结束时,研究生应对本学期所读书目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在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之后与导师进行沟通,对下学期的读书计划加以修改完善,力争在三年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读书报告会的意义

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医学理念与知识结构应运而生,因此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继续学习能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与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意义。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该阶段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黄金时间,而读书报告会活动正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研究生通过制定实施读书计划从而逐渐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读书计划制定的过程让研究生真正明白自己知识领域所欠缺的部分,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此项活动的开展为今后即将步入临床工作的研究生打下自主学习的基础,为他们在专业学术方面的发展做好准备,使其不仅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而且赢得更加长远。完善医学知识体系过分注重临床实践以及专业知识体系的单一化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但是医学从来都是多元一体化的知识体系,任何一部分知识的缺失均会为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带来困扰,进而导致研究生在步入临床工作后可能会面对医学知识过于狭窄的问题,甚至出现“专科看专病”的情况,培养了许多“专家”,难以成就“大家”。读书报告会使研究生可以弥补医学知识不够全面的缺陷,从而能够建立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全面体系化的治疗临床疾病[4]。扩展人文知识视野当今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学科综合模式”,掌握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能够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提供人文关怀式的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现行模式下医学本科阶段教育缺少这部分内容,因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当及时补充。人文科学部分的读书计划,则使研究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充分扩展人文知识视野,提升人文知识素养[5]。高尚的人文素养使其可以关注器质性疾病之外的因素,例如心理、家庭、社会等等,为其诊治疾病、维护患者健康提供新的思路。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随着当今时代国内乃至国际的学术交流会议开展的越来越频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变得尤为重要。读书报告会中要求每位研究生都要进行汇报,这对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都是一种锻炼;并且汇报时可以借助视频、音频、演示文稿等多种形式,使研究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而且有的导师提出研究生应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要求,这就使得研究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相当的提升空间。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7篇

每个翱翔学员都会面临三个问题:如何起飞、如何飞得更高、如何飞得更远。

起飞,要讲方法,“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就是要向科学家学习科研方法;

飞得更高,需要力量,“翱翔计划”能够给予学员创新和发现的力量;

飞得更远,要有正确的方向,在“翱翔计划”的学习中,学员们要向科学家学习把握科研方向和人生方向,使自己能够茁壮成长。

我们可以相信,完成了“翱翔计划”,学员们应当会有所收获。

在20所“翱翔计划”基地校中,北京市育才学校是首批入选的基地校之一。在与该校负责“翱翔计划”老师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北京市育才学校参与了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工作,通过与高校实验室相结合,培养了多名优秀学员。在“翱翔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在科学知识、科研技能、科学素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还进一步增长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逐步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在专业视野、教育观念及科研意识等诸多方面取得收获。

科研是具有重复性的,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来获得准确、普遍的实验数据,得到一般性的结论,或许枯燥,却是意义重大的。在“翱翔计划”中,我不仅收获了许多知识,还养成了做事严谨、细致的习惯。也许以后科研并不会成为我的职业,但是在这段科研经历中我领悟、学习到的精神会渗透到我的生活中,我会把对待科研时严谨、细致的态度传递到将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中。

在“翱翔计划”的学习科研过程中,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我的实验室导师教会了我如何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告诉我如何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并且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我学会了复杂的方差分析法,同时也了解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翱翔计划”带领我走向未来的一个平台,它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并走向一条属于自己的科学之路。“翱翔计划”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创新思维理念,这同时也是对我们不断创新实践的一种肯定。

研究生学习计划第8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快乐学习法

1.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中学生学英语多以单调的读背记忆法为主,枯燥无味,效率低下。所以,有必要研究一下快乐高效的英语学习法。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力求能够改变目前学校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接受性学习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另一方面借助研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此,我们班学生通过“看电影学英语”、“听歌曲学英语”、“书法训练学英语”、“句子接龙学英语”等方法的探究,期望增强学生学英语的信心,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他人合作的群体意识,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意识。

2.研究过程和方法

2.1 准备阶段。

2.1.1 了解当前关于探究性学习国内外研究状况,建立课题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

2.1.2 组建课题组后,笔者经过合理分工,明确每个小组的具体任务,鼓励同学们积极行动,并且根据每位同学的特长来确定其所在的小组及其承担的任务,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1.3 制定课题组的学习制度和科研制度,明确主题,找准与课文的结合点,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

2.2 实施阶段。

2.2.1 制定实施方案:笔者要求所有研习小组组长写出书面计划,计划必须有可行性,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审定了各小组计划,提出了修改意见。例如:有一个小组计划要通过与“外教”交流来了解西方文化,我首先肯定了这个思路的新颖,接着告诉该组同学,由于多种客观原因,这个计划操作起来会有难度,建议更换成“句子接龙学英语”的方法研究,最终,采纳了我的意见。

2.2.2 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指导学生选题。

针对学生研究的特点,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才更易让学生体会和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笔者介绍了选题的相关知识,并开设了一堂选题论证课,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要求学生从价值性、可行性、科学性、新颖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先进行淘汰法,把没有实际意义、不具研究条件的课题淘汰掉,剩下的题目再进行优选。

(2)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一个严密而周详的研究计划对学生的研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一个有序而科学的计划指导下,研究工作将会开展得有条不紊,而研究计划的质量也反映了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因此,认真制定研究计划成了我们又一重大任务和环节。笔者召集课题组成员,讲解计划包含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性,确定研究中需要哪些方法,明确在哪一阶段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并设计制作了一个表格。

(3)实施过程的指导。

开展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解决一个问题的完整的实践过程。首先,笔者指导学生按照分工搜集信息,分析资料,每人就自己承担的某一方面得出结论,然后,小组讨论澄清问题,得出结论。这一阶段所需时间最长,并且大量的工作需要在课外进行,所以笔者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让每个成员都对小组做出贡献,并且指导解决调查中发现的新问题,教授一些小组合作或学习的技巧。例如,有一个小组研究交际用语,最初他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但不知道如何展示这海量的句子,我就设计了一个创意,让他们把找到的交际用语揉进一个有趣的场景中用话剧的形式去展示,该组同学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做得非常好,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针对手抄报的制作,我也花了大量的心思,最终帮助同学们圆满完成该项任务。

(4)呈现研究报告。

指导各小组根据所有组员的调查结果,共同设计报告的呈现形式和报告的内容,并以不同形式向全班呈现小组报告。

2.3 总结阶段。

2.3.1 对阶段性总结进行反思和深化,拓展研究成果。

2.3.2 指导学生把研究成果制成课件,写出课题研究报告。

2.4 展示成果阶段。

笔者组织各组学生,汇报本组的思路并就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心得体会等作深刻总结,而且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感情,激发了兴趣,几乎全员参与,获得了一致好评。甚至还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很期待下一次这样的活动,因为通过这次活动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性格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变成现在的活泼开朗,性格的改变使他体验到了更加精彩的人生,成绩也更好了,朋友也更多了。

3.研究的成效和感悟

3.1 学生方面。

3.1.1 课堂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

3.1.2 逐渐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使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逐渐懂得如何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等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3.1.3 发展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

3.1.4 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关注社会。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树立主人翁意识,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念。

3.1.5 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

3.2 教师方面。

3.2.1 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在引导上下功夫,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会欣赏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

3.2.2 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听课,评课等活动,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

4.研究后的思索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受益颇多,但困惑也不少。主要有:

4.1 探究主题活动的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