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19 18:49:41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1篇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所以很难大面积提高质量,根源还在于我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已经跟当代艺术实践发展现实相脱节了。当然,不仅是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各专业、各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当代艺术发展其实早就已突破了传统精神文化意识中的“艺术无功利”藩篱,艺术的观念、功用、评价体系等,早就与精神文化消费资源的生成、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与提升各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等融为一体。有学者指出,“走出康德式的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将分析美学与美学上的文化学转向结合,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特色。”“在这样一种新的理论语境中,自鲍姆加通和康德以来的许多现代性美学观念,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美学‘第一原理’或‘普遍价值’,遭到了强有力的质疑和批评。美学不再是躲在学院书斋里的艺术纯粹性研究,而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和批判性。美学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运动的一部分。”艺术是美学在实践范畴中的文化态显现,我们已经无法把现实存在中的“艺术”关进精神家园中的“象牙塔”供奉着,艺术已经走向大众化、生活化和商业化,这已是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当代艺术发展的客观现实,在艺术的功用性价值和艺术的表现范畴两个方面突破既定思维束缚。在艺术的功用性价值突破方面,我们既要坚持艺术的“真、善、美”本质价值,但同时又要看到,艺术的本质价值须通过认识价值、情感熏陶价值、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等一系列功用性价值来实现。每个时代的社会历史发展环境都不一样,战争年代的艺术更多的是通过认识价值和情感熏陶价值来表征艺术的“真、善、美”本质价值;而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奢华与丰盛”的“消费社会”,艺术更多的是通过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来表征艺术的“真、善、美”本质价值,而且正是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功用性价值,从根本上体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因此,今天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应该关注如何在艺术的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等功用性价值中容纳、表征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价值。在艺术的表现范畴方面,既不丢弃纯艺术产品,诸如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文学、戏剧、曲艺等传统艺术项目的艺术教育,又需要将艺术教育扩展到一切专业的理论课程和技能培训的教学中。将公共艺术教育与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挖掘艺术的创造价值以及艺术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功用性价值,让所有专业教师,尤其是应用型专业教师都来关注当代艺术发展对于本专业发展的渗透性,关注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对于促进本专业发展、强化学生的社会生存竞争能力的指导意识。而一旦我们扩开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视野,朝着艺术教育与艺术现实发展相吻合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努力不仅有利于解决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一种将人的艺术素质培养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机结合起来的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由此,我们便可以引导和激发所有专业教师都去从艺术创造角度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去调动起学生掌握艺术创造方法和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既有效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效率的提高,又有效促进了应用型专业教育教学实际水平的双重教育效果。

好的设想还有待付诸实施,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两点:一是探索艺术教育实践新途径;二是改革课程设置,将艺术因素融入各专业课程。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认识到应用型专业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形成自己的教育实践重点。在教育实践中,公共艺术教育正在被框定在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中,似乎只有围绕纯艺术产品实施相关教育,才能被算作公共艺术教育。实际上,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在普及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根据行业分工和各个专业课程设置与艺术相溶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着眼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生产生活实践技能的。“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当代新技术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新技术手段通过艺术设计的创新建构环节,从生产与消费的源头上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就曾很准确地解读过消费中的艺术渗透特征:“平凡与日常的消费品与奢侈、奇异、美、浪漫日益联系在一起,而它们原来的用途或功能则越来越难以解码出来”。在当代生产与消费实践中,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向人性化回归,艺术美感的追求渐渐成为消费目的,所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都通过艺术设计通道被冠之以造型美观、赏心悦目、怡情悦志、心旷神怡、意趣盎然、有品味、有格调、充满想象和诗情画 意等艺术特征,技术则渐渐成为人类满足艺术美感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那些新近被开发出来的创意产品,不仅其功能被定位在满足两种消费需求上,而且其产品形态也更加模糊了物质产品与艺术产品的形态边界。很显然,在这个消费大发展的时代,应用型专业要想取得实际的公共艺术教育效果,就不能不关注社会实践中的技术与艺术合流的趋向,就要关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等功用性价值的发展动向,积极开发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践途径。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2篇

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集教学成果展览、学术理论研究、艺术案例探讨和行业跨界互动为一体,成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发轫之举。活动本身旨在通过“我们的城市”作为研究课题,为各位艺术家提供一个学术研讨平台,就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的相关议题进行具有高端性质的对话与交流,为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学术性的指导作用。

此次艺术活动的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主题指向鲜明

10月24日上午,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在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的主持下,召开了“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幕式。来自于社会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学者出息了开幕仪式,开幕式正式拉开了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会上,广西艺术学院P思副院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出,广西艺术学院是省部共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院正在以博士点申报为新起点,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并力求突破学科界限,实现跨越式的艺术发展模式。P思副院长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快公共艺术学科的建设,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人、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原,作了关于论坛主题的宣讲,针对什么是“公共艺术”的问题,他形象性地阐述道:我们刚刚走进会议厅大门的时候,每个人脖子上都挂着由主办方赠送的绣球,这是一种表达情意的礼物,如果把绣球放大150倍,它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当“绣球”成为一个放置在城市空间里的雕塑形象时,其文化内涵表达的就是这个地区及这个地区的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感情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公共艺术。现代性的创造思维,让绣球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因此它同时还具有了双重性;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的本身,也孕育了双重性,因为本次论坛无论讨论的是公共艺术还是教育,实际上都与外面的世界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所以,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轨迹将会随着公共艺术和教育模式的进步而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所阐述的观点,引起了参加活动的专家及广大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本次论坛以“我们的城市”作为主题,定位鲜明而准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者以“我们的城市”作为本次论坛主题,就是想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即代表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给予讨论。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中予以讨论,代表了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而“我们”这一表达将嘉宾、师生、听众、艺术家、媒体等不同身份的个体置身于讨论之中,多元地建构起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解读,集中展示具有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二、多领域跨行业互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SebastianKuhn)、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约瑟夫-米洛斯拉夫(ZLYJosephMiloslav)、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北京大学翁教授剑青、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鸣、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周阿成等数十名国内外城市文化学者、建筑师、雕塑家、公共艺术研究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出席。

本活动在学术成果凝聚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精力,邀请了多家专业媒体,如《雕塑》杂志副主编徐永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陆军、《设计之都》编辑部主任张晓飞,以及《中国艺术时空》 《榜样》《艺术探索》等杂志的编辑、记者等,共同捕捉、整理会议活动过程中的理论宣传与学术亮点,并形成文案纪要。同时,主办方把论坛活动整理并推出记录专辑,系统全面地将活动会议纪要与研讨成果汇总起来。

与会专家学者们借助活动主办方提供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研讨平台,从历史、文化、建筑、园林、雕塑、媒介、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结合南宁的城市地域特征、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现代城市的未来发展需求,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高端对话与研讨,以期引发社会和公众各界的关注,形成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成果展示,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院校间学科建设与交流

为配合本次论坛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美术馆举办了“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参展院校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东道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在广西艺术学院邓军书记、P思副院长、赵焕春副书记、韦俊平副院长等人陪同下,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展览。邓军书记在致辞中,对此次交流展在该校与五大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希望作为校内外公共艺术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之一的此次交流展,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的教学历程与成果,并欢迎各界朋友多到广西艺术学院访问和交流。

这6所艺术院校都是近些年我国较早开辟公共艺术专业,并在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培养了大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承担了公共艺术与工程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公共雕塑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利用此次国际论坛的机会,这几所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教学与实践颇有成效的艺术院校,得以集中展示各自在公共艺术领域总结出的丰硕成果。展出作品主要的内容包含公共艺术方面优秀的教学案例、课程设置、师生方案设计及作品。在这个展示公共艺术发展成果的平台上,各大院校之间借此良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增进友谊。

四、理论研讨严谨切实

论坛研讨会分别由中山大学冯原教授与广西艺术学院刘新教授作为学术主持人。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文化学者、媒体人士广泛参与,围绕“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结合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个人的感受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等方面,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与研讨,会上还特别提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要注意保护当地历史文脉,注重与生态环境发展相调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冯原教授,在论坛主旨演讲中,由“现代性的二元结构”展开,从阐述被称为“二元结构”的自我与他人的相关性开始,回顾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起源,并从公共艺术的古典性到现代性、后现代的三元结构以及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的“二元结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以“公共空间与艺术再生产”为主题,从城市的一种符号功能代表的文化异域问题开始,由一个logou微缩空间到一个雕塑的空间,再到一个政治空间,谈到了城市空间与文化起源意义上公共艺术的拓展理由。他认为城市空间是人对自己社会关系的界定,外观上最早的文化意义的起源跟宗教、崇拜和神话的关系,最终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归入了思想史的范畴,将西方的思想家对于“公共性”概念的判断,做出了清晰的划分和判断。

北京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专家翁剑青认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从经济、技术、文化、城市空间建构上,仍处于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及从权力文化向公民文化迈进的过程中。文化的生产、艺术的生产都同属于一种话语权的生产。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概念是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一种对话和交流,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他提出了3个很重要的关系:第一是公共性和个人,每一个人都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水准;第二是公共艺术的责任,公共艺术家必须肩负着创新的使命;第三是学科、专业的融合,公共艺术不是仅属于雕塑家来完成的任务,它应该属于多种不同的学科共同参与、融合,以至达到联合完成的一项工作。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景育民,以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案,就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作了陈述,就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做了阶段性回顾,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环节,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做出了策略性的开拓与实施的解决方案。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等24个关键词。就建筑学领域的功能属性、学科属性、形式属性、社会属性等4个属性,提出它们与公共艺术之间共通互补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建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但建筑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宇作为一个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身份,把公共艺术放在一个社会生活方式里面进行考察。认为公共艺术存在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空间,因此导致了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他给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有责任感,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下,艺术家的创作或创意要富有使命感。

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以北京地铁4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为例,介绍了相关对接、运作与实施情况,提出了“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艺术理念,同时结合《希望升腾》《五彩生活》等具体作品,就材质、空间、造型等阐述了自己的独到体会。进而提出公共艺术需要跨界来实现,艺术家要寻找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点。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樊林以有关20世纪德国法西斯纳粹屠杀罗姆人、莫斯科苏联二战纪念广场上反映战争灾难的具体案例,就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结合“奥斯维辛集中营”“9. 11国家纪念馆”的有关情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感受和体验,探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去叙事化手段”,从而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教育上的参照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结合近些年在金属铸造方面的研究,以最近在山西完成的公共艺术项目为案例进行了介绍。谈到了艺术家在与政府就艺术项目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项目执行者、环境负责人以及批评家的关系,以及作品完成后观众的不同反应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就当前的艺术项目操作与实施细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雕塑》杂志社副主编徐永涛以“创新” “标杆”“示范平台”对本次活动予以较高评价;对公共艺术的定义、范围与功能意义做了一定探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中教学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提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发展思考的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对公共艺术学科划拨、文艺发展导向、南宁打造国际都市、东盟十国中心定位而发展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解读了公共艺术发展的特别机遇;并对关于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未来活动方向,提出了可持续性、品牌性发展的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认为,公共艺术离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公共艺术是指公众的艺术,而非私人的艺术;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包含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庭院或宅院,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环境的存在,它为公众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空间形态或艺术生成作品。过去的雕塑,壁画、景观艺术在公共艺术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现在公共艺术全面进入公共生活,公共艺术的话题就不再局限于雕塑和壁画,人们更强调了对公共空间、公共权力、公共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代表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以“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为题,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成绩、计划,涉及南艺设计学院在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探索与发展,同时汇报了一些经研究得出的相关实验性实践理念,同时展示了部分带有试验性质的优秀作品。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陈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周阿成、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宋益民、《美术观察》杂志陆军等与会嘉宾均作了发言。与会专家们在介绍了各自的公共艺术教学成绩与研究情况后,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对话与研讨。讨论过程中,大家集思广议,气氛活跃,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促进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方面的拓展,对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细致、有效的研讨。此举将会引发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对公共艺术学科领域的改革发挥影响力,促进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艺术讲座指向性强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和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冯原,推出了系列讲座活动,以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为本次论坛活动增添了活泼的元素。该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与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领域的接轨,进而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进步。

其中,来自德国的知名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举办了名为《Parallax视差》的艺术讲座。他以丰富的案例与独到的思维理念,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作品案例分析,为观众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觉效应与创作感受,他的报告受到该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的《山货与海味: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当代变奏,以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例》讲座,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对象,演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形态下人们的艺术观照与审美。冯原提出:如果从国家意识出发,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自我的认知等同于国家或国家形象,并把国家之外的舞台等同于世界。而这种把某个国家的内部性等同于某个地方、并把一种外部的总体性等同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有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上海世博会既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也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最新面貌。而这一展示性的结果,其实就蕴藏在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之中。透过对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的分析,对世博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上海世博会空间编码的对照式分析,将会为我们理解当代的国家形象定位具有启示性,揭开地方与世界、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中国是如何在他者的影响和对照下定位自我,以及清楚地找到了支配这一历史定位的脉络。

六、艺术个案别致新颖

10月25日,在相思潮校区老宅开幕的“张宇――公共艺术作品暨文献展”,以“莲说”为主题,将鲜艳盛开的莲花植根于陶瓷大缸中,与周遭灰暗、陈旧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展览形式极为新颖,可谓别开生面。这是张宇继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北村大街中山市177号民居场景展、在香港完成沙田“城市艺坊”项目之后的又一次现场展。他的一系列展示计划均以民居作为展览空间,打破了一贯在美术馆观看作品的传统规则。展览以府第、老宅为历史文脉遗存的标记,以古代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审美观念和科举入仕等理想追求,与现代城市生活时尚作对比,展示岁月之沧桑变化。观众穿过具有后现代风格的“时间隧道”,亲身步入老宅,进而领略和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意蕴。本次文献展展示了张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展出内容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亮点之一。

在相思湖校区美术馆举行的“视界造境――张燕根公共艺术研究生教学10周年汇报展”,展示了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燕根十年来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文献资料,包括教学示范创作及研究生作品。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造型、空间、材质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和成熟的教学体系。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公共艺术创作方面与理念,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他所展出的作品中,每个学生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览以展板、实物、影像结合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张燕根的教学成果及水平,还原了他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教学面貌以及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感悟,展览内容丰富感人。

七、活动意义重要,发展无限

本次论坛活动是南宁市拓展国际影响、加强国内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举措之一,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领域在传统教学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活动融文献展览、作品展示、专家座谈、专题演讲于一体,理论结合实践,对加强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提升质量与水平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广西艺术学院与综合艺术院校间在很多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此论坛活动的成果将对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起到一个标杆性的示范作用。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3篇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公共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通过自然美学、社会美学、文字美学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点,提高文化艺术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在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专业课程不同,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意义

高校美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以美学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审美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艺术素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如果忽略审美艺术活动,也就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内容,也就无法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道德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树人”的作用,这也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著名的思想家席勒说过,审美的发展过程就是达到道德阶段的关键,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也是成就个人道德品行的重要目标。中国古典典籍《乐记》中也提到过擅长艺术的人,就是通达伦理道德的人,这也说明艺术教育确实具有重要的德育作用。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等,能使学生树立以善为美的意识,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启发智慧意义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所属功能不同,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而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左右脑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与学生形成联系,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够唤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知能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而进入高校的公共课程,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实践中缺乏成熟的指导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在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界定和安排上缺乏科学的认识,也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高校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尝试从专业的角度看待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忽略了普及意义,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树人”方向,这严重影响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需要在方法和理论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定位非常模糊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课程体系中对其定位并没有非常准确,很多高校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进行开设,课程设计上与整个教育体系显得有些脱节,所以在课程开设上存在着定位模糊的问题。首先,教学目标方面,公共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不够明确,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划更是缺少统一的指导,学校在管理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功利教育的错误引导下,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盲目地拔高学生技能和理论水平,将成绩看作是唯一的评价,将育人的终极目标完全抛之脑后。

(二)课程管理比较松散

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教育的质量,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课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管理上比较松散。从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公共艺术没有作为一项公共课程进行设计和管理,使得课程内容都比较随意,完全依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在课程管理上,脱离学生标准,而是按照自身理解和师资力量开展课程,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育人的目的相背离。除此之外,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艺术欣赏有的选择音乐,有的选择文学,有的甚至选择专业摄影,没有考虑到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使得公共课程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也有高校自主开发教材,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特色等问题,很难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三)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艺术教育的能力,同时还要足够了解当代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分不开,相辅相成,如果教师在文化水平上比较欠缺,就很难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程。目前,很多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对文化艺术水平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就存在过于专业的问题,重艺术专业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育人的普及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教师还要积极总结教育经验,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良好普及。

(四)教学空间较为封闭

教育需要一个动态开放的环境,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新的知识。除了课堂教育外,课外教育和课外活动同样具有教育意义,所以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公共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更加开发自由的教育环境,除了在课堂内欣赏艺术作品外,不能忽略课外时间对艺术资源的利用。从根本上来说,艺术源于生活,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将艺术完全局限于理论水平,与学生的思想和实践严重脱节,所以损失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三、探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

我们要正确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实际教育需求出发,仔细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稳步追求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寻找教育新出路。

(一)合理化公共艺术教育定位,在教育体系中找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高校教育体系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科学定位是最根本的。缺少科学、准确的定位,就难以合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所以,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之前,首先要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意义进行全面的理解,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要与专业的艺术教学区分开来。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课程体系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道德修养,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发挥教育作用。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将公共艺术课程整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面向每一个大学生进行教育,将发展作为教育的导向,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提供基本服务。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专业课程,应当在公共课程中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二)实现全面的课程管理,提高公共课程的质量

教学需要必要的管理,杂乱无章的课程缺少目标且很难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所以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要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由专门负责公共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管理,落实艺术教育工作的相关规定,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公共课程的要求。此外,管理部门还需要对课程教材、课程实施细则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统一规范化的要求,避免出现公共课程随意性、主观性开设的现象,逐渐形成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另外,公共艺术教育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进行管理,以此作为教材选择和评估方法的参考。对教育对象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各种教学材料都进行细致的了解,综合选择最适合公共教学的教材。根据学校公共课程发展的需求,也可以自己开发教材,但是要从公共教育核心出发,满足大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欣赏的要求。这样才能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普适作用,才能实现公共课程的统一化设置,以及教学体系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公共教育理念

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团队的组建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有经验的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观念非常重要,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课程难免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及时的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教师对公共艺术教学的理解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除了专业的艺术知识外,还要具备足够的文化素质,如哲学理论、建筑学、社会学和人文历史等,这样,欣赏艺术时才能有话可说,才能丰富非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而且公共艺术教育要求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并提高道德素质,所以教师也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4篇

学校名称:天津商业大学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硕士、本科

二、学校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前身为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业大学为目标,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学校的学科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目前占地1379亩,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基础课教学、体育教学3个教学部。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点10个,在校生近2.3万人。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校围绕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坚持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应用学科的综合优势。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学校坚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完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类专业始建于1992年,经由装潢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绘画、动画等专业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两个学院进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5个艺术类专业,拥有艺术类专业在校生近1400人。

艺术学院设有绘画专业,为突出商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细分,设立中国画、油画、商业插画、艺术管理等专业方向。学院师资队伍精干,有专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油画、雕塑、书法、艺术理论等方向专任教师20名。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教师已先后出版专著及艺术作品集25部,教材10部,其中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译著5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艺术作品800余幅,参加各类艺术展览30余次,2人次获银奖,9人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层面。学院学生已有236人次参加了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奖赛,39人次获作品入围奖。2005年,在第十五届台湾与大陆联合举办的“时报金犊奖”设计大赛中获大陆决选优胜奖;2007年,在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07—2008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设计大赛中获全国金奖;2008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平面类作品全国二等奖及天津赛区一等奖、天津赛区优秀奖;201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天津赛区优秀奖;荣获“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天津市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节微动漫比赛三等奖,荣获天津国际设计周设计竞赛入围奖;2014年荣获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评选优秀奖。

学院与许多国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艺术学院先后有多人次出国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多人次,为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4个艺术类专业和工业设计1个理工类专业。学院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学院教师士3人(含在读1人),硕士23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已出版专著、译著、作品集、教材等近20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艺术与设计作品1800余幅,参加各类展览、举办个人作品展近30次;承担各级别纵向课题30多项;获国家设计专利近20项;获得设计创新影响力单位奖。设计学院实验室设备资产约850万元,占地面积1428平米,面向设计学院五个专业及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开放。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奖项32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及其它24项;省部级奖项159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及其它116项。以学院学生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而出版发行的设计作品集、教材等共7部。

四、艺术类专业介绍

绘画专业

包括中国画方向、油画方向、商业插画方向和艺术管理方向。

1.中国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与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公共艺术创新意识;掌握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中国美术史、综合材料、当代水墨研习、中国书法表现、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国画论,中国画山水、中国画人物、中国画花鸟、中国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等相关工作。

2.油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油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绘画与艺术史论基础;熟练掌握油画的各种技法和材料;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油画与公共艺术创新意识;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西方美术史、置换与空间造形主题创作、综合材料、绘画透视、油画静物、油画人物、油画创作、综合绘画创作、影像绘画、综合绘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艺术监管及展览策划等相关工作。

3.商业插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商业插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绘画基础、熟悉插画设计流程、了解各类画种的表现形式、手段、材料,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插画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手绘、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中国

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二维构成表现、绘画透视、置换与空间造型主题创作、综合材料、中国画写意、商业插画与装饰绘画、图案设计、图形创意、编排设计、动漫设计、商业插画、综合绘画研习。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出版(书籍、期刊、报纸)机构、平面媒介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插画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公司、企业宣传推广部门、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4.艺术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艺术市场营销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一定的艺术品销售形式,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艺术管理方法和艺术市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艺术经纪、经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绘画透视、工艺美术史、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实践、摄影等基础课程,同时要学习艺术管理学、艺术品鉴赏(包括书画、玉器、陶瓷)、艺术市场调查、艺术品投资与拍卖、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专业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馆、艺术展览馆、艺术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典当行、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或担任企业、集团或个体艺术家的艺术经纪人。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

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平面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设计流程、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印刷技术、广告传播学、企业形象设计、文字与版式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拓展、书籍装帧、装饰艺术、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展示与陈设、网页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印刷材料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传媒机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中型企业营销策划部门、品牌设计与推广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2.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领域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与施工流程、了解装饰装修材料与工艺、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环境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装修材料工艺与施工制图、中西建筑艺术与装饰、室内设计程序与方法、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与方法、室内专题设计、家俱设计、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综述、室内装饰陈设设计、旧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建筑景观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建设

部门、建筑设计院所、企事业策划宣传部门、建筑与环境设计机构、商业推广传播机构、专业景观与室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市场需求、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和加工工艺、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产品构造原理、产品设计方法学、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模具设计基础、设计市场调查、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设计专业部门、产品研发设计院所、产品设计推广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教学与出版机构以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交互设计、信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单位就业。

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动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理解动画产业发展状况、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培养以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为先导,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动画广告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将有能力在动画产业链条中的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推广与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在学期间将通过动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动画专业知识体系。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电影美学、视听语言等一级学科的理解,经历动画素描、动态速写、色彩表现等学科基础课程的训练与动画概论、世界动画史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深入原动画基础、运动规律、动画广告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利用摄影与摄像、实验动画、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等专业选修课程的拓展,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授课教师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响应课堂讨论与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力提倡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发挥其组织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自主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导论、电影美学、动画概论、动画广告、视觉传达设计、原动画基础、视听语言、运动规律、计算机二维动画基础、计算机三维动画基础、计算机辅助动画设计、摄影与摄像、分镜头脚本、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实验动画、世界动画史、课程设计、课程开题报告、课程设计实践、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文化艺术考察、动画产业链考察、毕业设计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09-02

doi:10.3969/j.issn.1671- 5918.2015.10-052

[本刊网址]http://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收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目的的集中概括。

在高校实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公共艺术课的实行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的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

为了论证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实施方案,我以访谈和问卷形式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虽然大多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渴望很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能接触一两门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对自己是有帮助的,他们尤其希望能接触到有关音乐、美术、电影方面的学习。 农林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起步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较晚,而且其专业莫过于农业和林业两大类,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有关公共艺术课方面的熏陶,更别说学习了。进入大学后综合素质明显弱于在城镇成长的孩子。因此审美品位以及创新精神和自信等方面都较为薄弱。时代在快速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现今乃至今后的重中之重,为此,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已然成为各高校的必备课程。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认清自身的弱点,加强公共艺术课的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学院和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设置合理性不够

笔者在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课的重视度不够理想,有将近一半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甚少,仅限于音乐,美术两大类,有的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教师所学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比如:学校有音乐方面的老师,就开设与音乐相关的公共艺术课程,而其他例如美术,影视等课程就无缘开设了。另外,有的学校认为:职业院校只要让学生把专业技能学好就行,也就尽到学校该尽的义务了。有的学校认为:公共艺术课只需要在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开设就行,其他专业则没有必要开设这类课程。还有的学校认为:公共艺术课只需开设选修课即可,有学生选,就安排老师上,没有学生选就不开设,而且也没有和学分挂钩,这样导致学生即使想学一看没有学分还不如不学。继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此,为培养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重新设置课程,力求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三)教师队伍的不完善

目前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队伍非常薄弱,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没有专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就依托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教师上课,他们本身担负着各自繁重的教学任务,必然无法把重心放在公共艺术教学上,这样也导致公共艺术教育不能持续、健康、深入地开展。

二、加强公共艺术课开展的途径

近几年各高校络绎不绝地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然而效果却大不相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建立自信心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发挥公共艺术课在高职院校的作用,必须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本校公共艺术课发展的最佳实施方案。

(一)领导重视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领导对哪个专业重视度高,那么这个专业发展得必然好。农林高职院校的校领导无疑对农林类专业相当重视。既然公共艺术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途径,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农林高职院校的院领导应该把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提到日程上来,成立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负责对全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和统一部署。

(二)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情况授课

1.全面实施公共艺术课限定课程教学

根据要求,公共艺术课可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喜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这些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大多为理论方面的课程,相对于农林学院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学习。为全面完成这课程,我院将这八门学科以网络形式面向学生授课。学生可以自选其中的一门课程,而且学院规定每一位大一新生必须在第一学期自选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并取得学分,达到此规定方可毕业。

2.配以任意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她们当中的一小部分从小就接触有关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很想继续再深一层次地学习,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学习,而是实践方面的学习。例如与音乐相关的某一器乐的演奏或声乐演唱等等。为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我院以单独授课形式面向学生授课,学生可以与老师面对面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当然公共艺术选修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各种公共艺术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艺术专题讲座

开设艺术专题讲座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课的补充,我院除了每学期安排艺术专职教师面向学生开设与公共艺术相关的讲座之外,还不定期邀请校外艺术名家来我院开展艺术讲座,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园丁,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必需要有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来保证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师少之甚少,因此农林高职院校要想尽一切办法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公共艺术课教师。除了按教育部要求积极选送公共艺术课教师参加在职硕士学位进修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考察等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与校园文化和社会体验相结合

公共艺术课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艺术感知力,使他们真正了解艺术,热爱艺术,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为将来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就是半个社会,在大学里,学生不再是只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把理论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公共艺术课的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及早地融入社会。为此,为增强校园文化,我院每年邀请国内享有一定影响的个人或团队,以公共艺术课的形式到学院演出,展览或做讲座,丰富了学院的校园文化,同时也为学生拓展了视野。

校外的个人或团队可以到学校来充实公共艺术课,那么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到校外体验公共艺术课获得的成就。农林学院的学生不仅只会种地,养花,他们也热爱艺术,也喜欢上公共艺术课,为此,为能让学生所学的公共艺术课有所为,我院和地方企业及事业单位达成合作伙伴,让学生到这些地方展示自己的才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选择更多的道路。例如:学生可以到社区或文化部门参与演绎,还可以到装潢公司设计图纸。所有的这些都与我们的公共艺术课分不开。所以说,公共艺术课是大学校园文化和学生体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院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在学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的时间不长,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是我们学院的公共艺术课的老师相信,只要学校,老师公共努力,我们高职学院一定会继续深化公共艺术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对艺术教育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方面的促进作用。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公众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81-01

一、公众艺术设计概述

公共艺术设计通常是指在公共开放空间实施的艺术创造和设计活动。其实施环境多为广场、公园、大厅等公共场所。公共艺术设计具有公共环境、公共人群、公共社会三项突出的要素。其价值及意义不仅仅在其艺术表达方式,更重要是能够通过公共空间对实现对公众生活状态的展示,以及社会环境和精神文化的共享及交流。随着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速,大众文化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对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面打破传统的精英文化理念,更多地关注大众文化需求和大众文化媒介,艺术品不再是少数认得品玩的高端艺术,而应成为大众的文化商品。公共艺术设计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公共艺术核心价值的界定以及公众服务的本质上。深入探究公共艺术设计环境特点,全面掌握公众生活规律,体现公众审美需求。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定位

袁运甫教授曾经给出过公共艺术设计教学较为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指出,应通过学科研究,全面构建更具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根据公共艺术设计小学要求,将绘画、建筑、雕塑、装饰有机结合,实现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统一。努力培养具备科技和人文多种知识结构的公共艺术设计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公共艺术的教学体系创新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应从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入手,结合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发展实践,对课程建设进行不断优化,在强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将教学重点有侧重地向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倾斜。

1、优化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内容上,应突出专业间知识的协调能力培养,深化绘画、雕塑、设计等学科的融合。在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将各种专业课程进行统筹规划,使多项课程形成统一整体,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就使之能偶很好地实现融合。公共艺术设计涉及的学科较多,不仅需要接触和掌握多种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具备对不同材料及媒介的掌控能力,逐步培养和确立自身的艺术观,避免在广博的知识中迷失自己。可以采取分不中制定题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学期课程安排为素描、色彩、陶艺、材料等内容,可以将立体主义思维再现确认为课题。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从教学大纲到具体课堂教学组织,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在素描授课中,积极向学生灌输早期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大师优秀作品赏析,重点分析作品的创新点及思想内涵。启发学生对立体派艺术家的研究和思索,探究其艺术价值。在素描课授课中,可引导学生采用立体派打散重组的方法尽心思索和实践,同时积极加入对色彩配置的研究。在装饰艺术等课程,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平面视觉进行立体实物转化。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让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学生的思维不会因为教学内容的转换而被打断,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主题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突出教学专业性和实验性。在专业课设置上,可尽量拓展专业知识面,确保专业课程开设的丰富性。也许对于这种设置方式,部分人会提出是否会影响专业研究深度的疑问。我们应该认识大,高效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并非是专家式人才,将专业向更深层次探究需要社会和经验的磨砺。高校应更加注重思想的自由伸展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的实验性。

3、注重实践教学。要全面加大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课时和学分占比上,都应有侧重地进行加强。注重公共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性环节相互贯通,鼓励教师改革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创新。此外,还可以通过创新学分特殊设置的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作品比赛和展览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在比赛中发现差距,找到不足,持续提高。同时对于获奖同学应给予一定奖励,提升其继续参与的积极性。

结语: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文化、生态等都密切联系。公共艺术设计应根植于艺术土壤之后总,广泛吸纳多种营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的设计人才,为公共环境艺术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付振宇.对应用型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及专业课程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

[2]马磊,成珏.公共艺术及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探索[J].正德学院学报,2008,(01) .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7篇

一、报名

(一)报名方式: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官方微信报名

切记!缴费确认,方可视为报名成功。

请用手机微信程序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或搜索公众号名称“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添加关注,点击下方菜单“校考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

(二)报名时间:

【方式一】系统报名:1月1日至2月27日中午12:00

打印准考证时间:2月28日-3月1日

【方式二】现场报名和打印准考证:2月28日-3月2日

报名地点:金牛校区贡院大厅

二、考试

考试地点: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金牛校区

考试时间:3月2日-3月3日8:30—17:30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19年金牛校区校考面试考试时间安排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表演(配音方向)、表演(导表方向)、表演(舞台剧方向)、表演(时尚演艺方向)、舞蹈表演、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音乐表演、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导演(新媒体编导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面试时间:

3月2日 08:30-17:00 3月3日 08:30-16:00

分号段进行 (当天规定时间号段内考生可随到随考,如需跨天更改考试时间请提前到考点考务办公室 金牛校区贡院210会议室 凭相关证明签字协调)

(二)注意事项

1.面试和笔试考试时间冲突,请考生优先考笔试。

2.面试和面试考试时间冲突,请考生在考试当天结束时间段内,自行调整。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19年金牛校区校考笔试考试时间安排

3月2日

08:30-10:00 戏剧影视导演

10:30-12:00 影视摄影与制作

12:30-13:30 音乐表演(基本乐理)

12:30-14:00 广播电视编导

14:30-16:00 戏剧影视文学

16:30-18:00 数字媒体艺术

18:30-19:30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

3月3日??(机动场笔试,因考试时间冲突错过3月2日笔试考试的同学,可以自行选择在3月3日相应考试时间段内参加笔试补考,同一科目只允许考一次,多次考试,成绩取最低分)??

08:30-10:00 戏剧影视导演

10:30-12:00 影视摄影与制作

12:30-13:30 音乐表演(基本乐理)

12:30-14:00 广播电视编导

14:30-16:00 戏剧影视文学

16:30-18:00 数字媒体艺术

18:30-19:30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

院校考务办公室 :金牛校区贡院210会议室

三. 本校校考省份与专业:

四. 金牛校区校考专业介绍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含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节目主持、出镜记者、中英文双语播音主持、全媒体主持、购物节目主持、社教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少儿节目主持)【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新闻学、播音学、主持人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后期制作等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影视人才。

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音、语言基础辅导、广播电视概论、主持人语言艺术、形体、表演、礼仪、主持人思维训练、新媒体主播实训、新媒体技术传播、新闻学概论、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学、影视艺术、电视一体化制作、主持人采编播训练、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编导基础、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电视栏目策划、播音与主持实践、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播音学概论、语言传播艺术、非线性编辑、非节目主持艺术、实用口才艺术、播音主持心理学、语言传播艺术、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与发音理论、英美文学、旅游英语、中外新闻理论与业务、英文报刊阅读、西方文化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平面媒体、教育行业、广告行业、婚庆行业、企事业宣传部门等从事播音、主持、出镜记者、编辑、专业教师、婚庆主持、会议主持、商务主持、婚礼督导师、宣传、公关、文秘、培训师等工作。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外航服务公司,空中乘务员、空中安全员等。

(二)表演(含戏剧表演、影视表演、戏剧教育、音乐剧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歌舞演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修养,具备从事培养话剧演员、影视演员及传媒业工作的实践性应用型的复合型高素质艺术人才。

开设课程

表演基础训练,观察生活小品创作,表演基本技能,表演创作技巧,多幕剧排演,剧目舞台实践,发声基础,视唱练耳,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基础,人物语言造型,艺术语言技巧,形体基训,形体造型,服装与化妆,戏剧表演概论,戏剧史,表演大师作品分析,美学原理,音乐赏析,解读电影。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电影公司、电视传媒行业、戏剧、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影视演员、戏剧演员、导演、影视制作人、节目策划、企业形象宣传、会展策划、形象包装顾问、艺术教师、培训师、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文艺编辑、戏剧文学创作等工作。

(三)表演(时尚演艺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表演专业的时尚演艺方向致力于培养能适应国内、外时尚行业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养,从事服装表演、广告演绎、时尚活动策划、模特艺术教学及时尚行业相关职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

表演技巧、形体基础、形体造型、表演基础、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编导、镜前表演及实践、音乐编辑、摄影基础、艺术概论、西方美术史、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与服饰搭配、化妆技巧、现代社交礼仪、广告策划、文化经纪管理、公共关系、非线性编辑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就职于模特经纪公司、时尚演艺公司、广告公司、传媒公司、公关公司、艺术培训学校、服装公司、企事业单位的活动策划部门等单位,从事服装模特、平面模特、时尚编导、模特管理、艺人经纪、活动方案策划、艺术培训指导教师、服装管理、宣传干事等工作。

(四)表演(导表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符合社会广泛需求的戏剧与影视作品创作人才。具备剧目、节目导演能力,能参与指导演员表演,能从事剧团、影视剧组、电视台、群众文化团体等机构的导演、表演工作,将艺术理论与实践技巧相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开设课程

本课程主要遵循戏剧导演、表演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兼具导演思维与表演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有:艺术概论、戏剧史、表演基础理论、戏剧概论、表演大师作品分析、美学原理、解读电影、导演基础、图片摄影、非编技术基础、表演基础训练、剧目舞台实践、观察生活小品创作、多幕剧排演、形体造型、服装与化妆、音乐赏析。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电影公司、电视传媒行业、网络新媒体公司、高等艺术院校、戏剧专业团体、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影视剧导演、纪录片、专题片、舞台文艺节目编排、会展策划、广告拍摄、综艺作品、自媒体视频等编导、制作、营销工作。

(五)表演(配音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文艺作品演播、影视配音、新闻学、播音学、主持人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文艺作品演播技能、影视配音技能、广告配音技能、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后期制作等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影视人才。

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音、语言基础辅导、广播电视概论、主持人语言艺术、形体、表演、礼仪、主持人思维训练、新媒体主播实训、新媒体技术传播、新闻学概论、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学、影视艺术、电视一体化制作、主持人采编播训练、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编导基础、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电视栏目策划、播音与主持实践、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播音学概论、语言传播艺术、非线性编辑、非节目主持艺术、实用口才艺术、播音主持心理学、语言传播艺术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平面媒体、教育行业、广告行业、婚庆行业、企事业宣传部门等从事配音、播音、主持、出镜记者、编辑、专业教师、婚庆主持、会议主持、商务主持、婚礼督导师、宣传、公关、文秘、培训师等工作。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外航服务公司,空中乘务员等。

(六)表演(舞台剧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歌唱、舞蹈、舞台剧表演等技能,有较高音乐舞蹈表演素质,具备展示歌舞表演能力,能够从事歌舞团、文工团、群众艺术馆、少年宫等专业团体演艺工作,音乐舞蹈专业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开设课程

舞台剧表演、音乐理论基础、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芭蕾基训、体育舞蹈、现代流行舞、艺术概论、形体修塑、音乐美学、表演基础训练、化妆技巧、音乐赏析、音乐编辑。

就业方向

可到各级广播电台、歌舞团、文工团、高等艺术院校、青少年文化宫、各企业单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型演出单位、广告公司、晚会策划、节目编创、文艺编辑、音乐舞蹈专业培训机构等从事演艺、管理、教学等工作。

(七)戏剧影视导演【本科】

培养方向

戏剧影视导演是依托川影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契合社会对影视创作人才的广泛需求而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以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后期制作等岗位作为培养方向,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糅合发展,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与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核心培养理念是遵循经典电影教学方法,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空间,守护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对电影的热情。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引导实践,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的艺术人才。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核心课程如下:

专业基础课:导演基础、写作基础、摄影基础、非编技术基础

专业理论课: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美学与评论、大师研究

进阶专业课:导演创作、导演表演、电影剧本创作、镜头设计

专业实践课: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影视广告制作、商业摄影

此外,导演系人才培养十分重视通识教育,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来我系授课,在课堂上即可开拓学生视野。导演谢飞、王冀邢、田壮壮、贾樟柯,学院领导罗共和、黄元文、罗映光、王潞明、罗思,学者查有梁、翁如、姜鲁、敖昌群,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会军、穆徳远等均曾担任我系通识教育课程主讲教授。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全国各影视集团公司、互联网公司、广告公司、出版公司和视觉文化传媒公司,胜任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后期、策划等工作,为公共媒体平台提供纪录片、微电影、广告片、宣传片等作品,能应对社会各界对优质短视频的大量需求。

我们的毕业生将在全媒体行业、政府、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已能熟练掌握影视制作流程,经学校推荐在剧组完成实习工作。

(八)广播电视编导(剧情片与新媒体方向、纪录片与新媒体方向、综艺节目编导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学院重点学科之一,重点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策划、创作、制作、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良好的广播电视编导素质,以及广播电视、新媒体视频作品的创作、制作能力,善于分析国内外广电、互联网、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具备现代影视的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以及现代管理、经营和法律的基础知识。

主要课程:

剧情片与新媒体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与美学概论、数字摄影与摄像、影视导演基础、广告 MV 创作、影视声音艺术、影视剪辑艺术、非线性编辑、影视照明艺术、影视美术、新媒体概论及营销等。

纪录片与新媒体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影视导演基础、数字摄影与摄像、纪录片策划、纪录片创作、影视声音艺术、影视剪辑艺术、非线性编辑、新媒体概论及营销等。

综艺节目编导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与美学概论、影视导演基础、数字摄影与摄像、剧场导播、剧场照明、影视声音艺术、综艺真人秀节目策划与制作、文艺节目策划与制作、非线性编辑、影视剪辑艺术、影视后期包装、广告 mv 创作、新媒体概论及营销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对全国文化部门、影视系统和各类新媒体、融媒体单位,从事影视节目(包括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文艺节目、网络大电影、网剧、剧情短视频、自媒体视频、综艺真人秀及各类新媒体影视作品)策划、创意、编导、撰稿、制作、营销、管理等方向的工作。

(九)戏剧影视文学【本科】

培养目标

作为按照学院应用型教学思路打造的特色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系着重培养具备创新写作思维,以及从事影视剧,戏剧,新媒体行业的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戏剧、影视编剧的基本文学写作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同时注重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展网络大电影剧本创作、电视节目策划、文学创作和策划、新媒体类全能编辑和营销、摄影和后期制作等全方位人才的培养。

开设课程

除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基础写作、中外经典剧作导读、戏剧写作、公文写作、影视剧作、影视(戏剧)导演基础、摄影基础和影视剪辑等基础课程外,本系重点设置的课程为影视创作实践、戏剧创作实践和新媒体(网络)文学创作。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影视专门机构、中央、省市县级电视台、行政机关、大型企业公司、新媒体公司、高等院校从事编剧、新媒体编辑、媒体营销、策划、文秘、教师等工作。鼓励自主创业,成为独立编剧、作家、导演和戏剧影视节目的制作人等。

(十)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媒影视、动漫游戏)【本科】

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视听产业发展的潮流趋势,紧扣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态势,围绕国家层面的政策战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发展态势和方向、内容制造在媒体融合市场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媒体融合向深层次推进的人力需求、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拓展出的产业新领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产业生态环境,本专业培养适应数媒影视、动漫游戏、游戏竞技等新媒体环境下全产业线行业的人力需求,在德、智、体、美等各层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能从事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工作的行业人才,他们在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活动执行、游戏及各类影片包装等项目的策划与制作、动画创意设计、计算机仿真与艺术设计、影视剪辑与合成、影视特效、多媒体制作、动态艺术网页制作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全媒体产业人才。

开设课程

1.数媒影视方向:数字摄像技术、新媒体应用、数字电影特技原理、数字影像创作、新媒体直播原理、动态图形设计、新媒体文案策划与写作、电影特技概论、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数字合成技术、影视节目包装和特效、纪录片创作、网络视频设计和制作等课程

2.动漫游戏方向:CG艺术创作、PS图形处理、影视动画制作基础、动画雕塑、MG动画短片创作、数码插画、游戏概论,游戏概念设计课,网页设计与网页脚本程序、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体验分析及互动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

1.数媒影视:学生毕业生后可就职于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网络平台、工商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视频制作、影视包装设计、作品宣传推广和发行项目策划、

2.动漫游戏: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与电脑多媒体有关的各类策划设计工作、游戏开发营运机构、网络平台、短视频创作公司、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平台、动漫文创营运公司、视听产业的IP营运及周边衍生品开发平台。

(十一)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游戏竞技产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产业,是赛事竞技、文创产业、游戏动漫、数煤视听相互渗透、全面融合的全媒体经济产业,也是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的区域经济的重要角色,游戏竞技产业将成为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组成部分。赶在游戏竞技产业经济腾飞之前做好人才储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游戏竞技专业人才,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该专业将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智能、体能、技能俱佳的高素质电竞运动人才和游戏竞技产业服务的从业人才。该专业给致力于电子竞技运动的同学创造培养过硬专业技能训练环境,有可能成为台前的运动员明星;亦给致力于热爱游戏竞技产业服务的同学搭建教育和实训的产业平台,使得他们成为掌握游戏竞技经济产业上各环节的产业从业人员,成为具备创作专业知识、管理实操能力和赛事执行能力的产业经济的精英人物。

开设课程

电竞文化史、电子竞技运动心理学、电子竞技运动竞赛分析、电子竞技运动训练学、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学、电子竞技市场管理学、电子竞技主持与解说、艺人经纪、赛事转播、电竞游戏交互设计、多媒体UI创意、互动艺术创新思维、用户体验分析及互动设计等课程。

就业方向

数据分析师、赛事策划、赛事推广、电竞主持、电竞主播、电竞解说、赛事转播制作、节目编导、俱乐部经理、俱乐部领队、电竞游戏市场运营、电竞经纪人、产业分析师、顾问。

(十二)影视摄影与制作(含全媒体影像制作、影视摄影与后期特效)【本科】

培养目标

依据当今影视产业发展及社会各行业对媒体影像人才需求特点,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影视摄影艺术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经严格的影视摄影创作技能与技巧的实践训练,达到全面的影视制作综合能力,同时掌握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能适应跨媒介影像制作的人才。

开设课程

影视制作基础、数字后期制作技术、视听语言、大画幅摄影、中外电影史、故事创意与剧本策划、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影视剪辑技巧、影视摄影技术、数字调色、视觉传播、商业摄影创作、纪录片创作、媒体影像创作、故事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一线影视剧组担任摄影师、照明师,在全媒体制作行业从事剪辑、调色、后期制作等工作,或可独立创业和成立工作室从事导演、广告拍摄、纪录片创作、商业影像拍摄等工作。

(十三)舞蹈表演(含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艺术修养,掌握舞蹈专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技巧,具备现代审美意识,有专业舞蹈表演、编导和舞蹈教育、时装摄影技能,服装设计、教学、研究、艺术、管理和商业等领域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课程

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中国舞身韵、西方现代舞、芭蕾基本功、拉丁舞、摩登舞、现代流行舞、舞蹈教学法、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形体修塑、形体素质训练音乐美学、音乐基础理论、化妆基础、文艺作品演播、摄影摄像、文艺晚会策划、非节目主持艺术、舞蹈设备监控、灯光舞美设计、中外服装史、服饰搭配技巧、服饰心理学、服饰美学、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基础理论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就职于广告传媒公司、大型演出单位、对外公共宣传、对外公共联络、广告公司、传媒公司,专业文艺团舞蹈表演、编导,企事业单位宣传干部,歌舞组合表演、服装、表演系统、形象艺术工作室、文艺演出团体的服装模特、平面模特、模特培训师、担任形体教练、模特学校专业教师、服装设计师、中小学及幼儿舞蹈教师、中外大型企业公关和礼仪等。

(十四)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掌握系统的体育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且具备较强的专业竞技水平(专业或职业选手)和实践能力(包括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赛事组织、舞蹈编排等方面);

开设课程

专业课程:拉丁舞、摩登舞

辅助课程:芭蕾基训、现代舞、爵士舞、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等

文化类课程: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以及各公共必修文化课

就业方向

可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宣传干部,各中小学及幼儿园舞蹈教师、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培训机构舞蹈教师、专业舞蹈团体、广告传媒公司、大型演出单位、职业竞技选手、舞蹈表演编导。

(十五)音乐表演(含声乐方向、钢琴表演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掌握系统的音乐基本知识、声乐基本理论、钢琴基本理论、声乐专业及钢琴专业表演技能、钢琴伴奏和自弹自唱的能力,具有扎实的声乐演唱及钢琴演奏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声乐教学、钢琴教学、舞蹈编排及表演等方面的才能。声乐、钢琴方向学生都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音乐软件进行数字音乐(记谱、音频、视频、配器)制作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

声乐演唱、钢琴基础、声乐小组课、钢琴小组课、视唱练耳、基本乐理、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声与曲式分析、歌曲作法、声乐舞台表演、声乐伴奏、钢琴伴奏、歌唱语言训练与表达、电脑音乐与制作、形体、舞蹈基础与编排、表演等。

就业方向

适应全媒体时代,能胜任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培训中心、电视台、电台音乐编辑、专业文艺馆站、音乐舞蹈专业表演场馆、演艺中心及相关艺术部门、专业机构等,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五. 艺术专业考试科目及计分标准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

初试科目:自备稿件、才艺展示(自备),共2门。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指定新闻稿件播读、命题即兴主持、电视形象考查,共3门。

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2、表演专业(本科)

初试科目:朗诵(自备)、形体展示(自备)、声乐(自备),共3门。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上镜、自备朗诵(不得与初试稿件重复)、命题表演,共3门。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3、表演(时尚演艺方向)本科

考试科目:

(1)基本条件测试:①语言表达(自我介绍);②自备泳装,基础条件测试(骨骼、身材、皮肤、发质、五官、脸型、手型、腿型、牙齿、仪态);

(2)专业素质测试:①形体测量(身高、体重、三围、肩宽、比例);②步态展示(步态基础、音乐节奏感、平衡及旋转能力;自备时装);③镜头感(镜头前表现力及上镜效果);

(3)艺术素质测试:①声乐类(自备歌曲一首: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唱法不限);②或形体类(舞蹈、武术、体操不限,自由展示);③其它才艺展示,以上三项任选其一即可。

基本条件测试满分100分,专业素质测试满分150分,艺术素质测试满分50分。该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备注:身高要求:男178-193CM 女165-183CM

4、表演(导表方向)(本科)

初试科目:语言表达(自备)、才艺展示(自备),共2门。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编讲故事(指定题目准备)、命题小品(指定题目)、上镜,共3门。

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5、表演(配音方向)本科

初试科目:自我介绍(包括才艺展示)、自备朗诵作品,共两门。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指定稿件配音、电视节目主持、声音条件考查,共3门。

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6、表演(舞台剧方向)本科

考试科目:①面试(自我介绍,目测外形和语言表达能力);②舞蹈基本功测试(柔韧、弹跳、技巧);③剧目展示(舞种不限,歌舞、民间舞、拉丁舞等,可以融合其它舞种,时间60-90秒,自备舞鞋、舞服、伴奏音乐)。该专业成绩满分300分。

7、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综合知识问答、导演素质问答。

笔试科目:导演专业写作(共2题)。(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8、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社会及专业知识问答。

笔试科目:①编写故事或人物小传。(50分)②命题创意写作。(50分)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故事编讲、画面构思、回答考官提问。

笔试科目:命题写作。(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0、舞蹈表演专业(本科)

考试科目:①面试(目测外形、语言表达)②基本功测试(柔韧、旋转、弹跳、技巧展示)③艺术表现力(考生根据所报考的专业方向准备,允许考生自选舞鞋与舞服,风格不限,自备CD伴奏带)④即兴表演。共4门。以上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满分总和为400分。

11、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本科)

考试科目:①面试(自我介绍,目测外形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基本功测试(柔韧、跳跃、旋转)③剧目展示(拉丁舞或摩登舞,可以融合其它舞种,体育舞蹈部分不得少于60%,时间60-90秒,自备舞鞋、舞服、伴奏音乐)④即兴表演。

以上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满分总和为400分。

1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回答考官问题(影视、数字媒体、美术等相关知识);

笔试科目:编写故事、命题作画二选一(命题作画绘画风格不限)(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3、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电子竞技、逻辑思维等相关知识)、根据考场提供的背景材料,结合自身经历发表游戏相关感想。

笔试科目:根据视频材料分析创意(考试时间6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4、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综合素质问答、回答考官提问;

笔试科目:编写故事或命题作画。(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5、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1)声乐方向:

①声乐演唱(含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要求:准备两首歌曲,由主考教师指定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考生,请自备声乐考试曲目的伴奏歌谱,五线谱和简谱各一份。)(通俗唱法:U盘自备伴奏)该项成绩满分200分;

②视唱、练耳(一升一降以内五线谱、简谱各1条);该项成绩满分60分;

③笔试:基本乐理,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该专业方向成绩综和满分300分。

(2)钢琴表演方向:

①钢琴表演方向要求:练习曲、乐曲各一首;该项成绩满分为200分;

②视唱、练耳(一升一降以内五线谱、简谱各1条);该项成绩满分60分;

③笔试:基本乐理,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该专业方向成绩综和满分为300分。

六. 校考专业录取原则

考生在文化分、专业分均上线基础上,录取分数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的换算方式:

①表演、表演(配音方向)、表演(导表方向) 、表演(时尚演艺方向)、表演(舞台剧方向)、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本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专业:

综合成绩=专业折算成绩×90%+文化折算成绩×10%

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综合成绩=专业折算成绩×70%+文化折算成绩×30%

③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综合成绩=专业折算成绩×50%+文化折算成绩×50%

备注:

(Ⅰ)专业折算成绩=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总分×100

(Ⅱ)文化折算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总分×100

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scftvc.com/

网上报名缴费如有疑问请联系:

招生QQ咨询:800138682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第8篇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

根据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已经单独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与理学、工学并列,而传统理工科大学是以理学、工学为主干学科发展起来的,艺术学的教学活动没有历史的积淀,无论是从学科背景、师资队伍,还是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综合院校或文科类院校相比都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人文学科力量相对薄弱

从1992年开始,一些较大的理工科大学合并了农、医、师等院校成为综合性大学或者多学科门类的理工科大学。但在高校扩大规模的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全国大部分的理工科大学还是在自身的基础上增设了人文学科院系,这些人文院系的设立大都是在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公共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时间相对较短,其专业设置、学科力量、师资水平一般很难赶上综合性高校的人文学科。所以,理工科大学目前的人文学科设置在整体上还是相对薄弱的,再加上理工科大学本身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力度和资金投入普遍不够,没有同理工科大学的其他专业同步发展,也造成了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坚实的有利于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人文学科体系。

(二)校园人文类学生社团影响力不够

高校的艺术教育,除了专门的课堂教育以外,还需要依赖大量的学生社团来组织各项活动。目前,理工科大学虽然成立了许多社团,本文由收集整理但是人文艺术类的学生社团却不多,而且不论是社团的学生规模、水平,还是社团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及那些理工类学科社团的影响力大。

(三)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一般来源于学校专门引进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专业人才和学校的人文社科类院系的专业教师。由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般都是选修课,对教师的知识广度、深度和授课水平,乃至个人知名度和魅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承担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压力还是很大的。为此,公共艺术教学现状,带来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二、艺术教育的认识误区

各理工科大学虽然按照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2)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要求开展了艺术教育,但是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仍遇到诸多困惑和困难,对艺术教育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

(一)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时,当把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列入正式第一课堂教学时,个别理工科大学的决策者认为没有必要,认为是占用了专业教学时间。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过要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熏陶,而公共艺术教育则体现了对于人的个性培养,这是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也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由于当代社会大众文化中庸俗化倾向的挑战,加强艺术教育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艺术教育是理工科大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看作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有些理工科大学把校园内的艺术教育仅仅看作是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学生业余娱乐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将公共艺术教育上升为学校素质教育层面进行规划和建设。其实各种艺术活动如绘画、舞蹈和唱歌等是体现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领域,生动的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自身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当成激发大学生的智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些理工科大学虽然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课堂教学列入了培养计划,但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存在“两张皮”现象,没有真正从专业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布局,往往局限于有哪一类艺术课程教师就开哪类的课程。从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得知,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在激发学生进行形象的、想象的直觉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严肃的审美品位等方面具有其他门类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和特殊作用。艺术素养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正有利于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举措

(一)健全课程体系

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把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纳入到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体系之中,通过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第一课堂的建设,使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艺术教育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把公共艺术教育课列入学校课程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都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按照选修课进行实施和管理,此性质决定了这些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要求才能真正开设,若存在教学质量不好、课程内容匮乏,自然会被学生“淘汰”。同时,这些课程授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教务管理中往往疏忽对这些课程的日常督导。所以,必须将公共艺术课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在重视艺术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十分突出艺术教育的实践性,着力于提高学生对艺术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学校要重视大学生艺术团这个平台,把艺术教育落实到器乐演奏、声乐表演、话剧排演、舞蹈训练、书画作品等具体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水平,并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走出校园、走出国门进行表演等方式,展示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同时,也展示出各个学校大学生的风采。

(三)做好艺术教育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第一,理工科大学要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要明确分管公共艺术教育的校领导,成立类似于“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对全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规范管理,对有关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重大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承担公共艺术教育部门与教务处、学工处、宣传部、团委以及人文社科类专业院(系),必须密切配合,既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第二,做好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各项制度建设。理工科大学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制度内容。

(四)加强艺术教育的专门师资队伍建设

理工科大学要从整体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的需要出发,按照公共艺术教育应具备的人才队伍素质的客观要求,专兼结合,多措并重举,努力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规划工作。为加强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高校需要聘请包括教学名师、专家,坚持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严格的审查、试讲评比活动,推行教师多媒体课件进课堂的“准入证”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案、课件进行考查;同时,把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列入学校教学督导组的督导对象,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通过这些措施,来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加强各种条件的保障力度

理工高校要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这些经费主要包括日常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经费、大学生艺术团活动专项经费、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专项经费等,来保证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正常运转以及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技术手段方面,一是要为公共艺术课配备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是要为大学生艺术社团配备乐器及图书、音响、影像资料等。在活动场地方面,高校要营建专门的艺术教育场馆,满足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的需要。

(六)突出自身艺术教育的独特性

目前,许多理工科大学都是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校,一些院校还专门设立了艺术院系。今后,理工科大学还要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公共艺术教育规律,进一步结合学校实际,形成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鲜明的特色。但各个学校都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学科建设和服务领域,所以公共艺术教育要与本校特色相结合,努力打造出本校的品牌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