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单元教学论文

单元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6 17:41:13

单元教学论文

单元教学论文第1篇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引领式“问题”的出现,这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纵观整单元教材,我们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组成: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2、蚁蚕是什么样的(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二、可爱的蚕宝宝(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教材没有对这三块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空间完全是开放的。一改以往《养蚕》教材主要以展示蚕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为内容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探究的乐趣。教材期望:通过课外延伸的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同时将长时间对蚕的观察结果以写或画、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和勇气,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材料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准备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还有自己拍摄的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总之,学生需要的材料我们要尽量满足,这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本单元的课型特点,将讨论、观察、交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把这单元教学设计成两大块:(1)观察认知性探究活动——课内,通过讨论、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2)实践体验性探究活动——课外,学生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获得养蚕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激起学生对养蚕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参与养蚕的欲望。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在课后还要经常了解学生养蚕的情况,及时给学生以帮助,一定要想办法使学生坚持养到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们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捉蚕、画蚕,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通过他们的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活动中锻炼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蚕的行为特征,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课后很多学生在饲养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蚕、观察小蚕的生长是十分有趣的事。

单元教学论文第2篇

1、教学设计科学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本中一个单元,教师将这个单元中的话题、语法、功能、句型、文化意识等进行一个合理的整合,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与传统教学不同,现在的教学设计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挥,设计不同的师生互动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任务链,形成为了达成让学生学习某个语言功能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模式。在《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预习中,我们可以设置两个问题:

1.Playastoryandraiseaquestion:WhatdoesJimmyeatinthesupermarket?

2.Playthestoryforthesecondtime.Andask:WhatfooddoesJimmylike?Whatfooddoesn’thelike?Why?通过预习这则故事,让学生初步学习单词的发音、拼写和目标单词的意义。

2、知识联系紧密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整个课本单元的角度来设计整个教学的思路。从单元整体入手,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同时注重前后联系,将词汇、短语的位置、顺序及引入方式等按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进行合理整合。这样就将整个要传授的知识网络连贯起来,使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看上去浑然一体。《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教学可以首先激活学生学过的与食物有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联想到食物的味道,为学习本节课有关味道的单词做铺垫,学生通过观看发生在超市食物区的故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食物有关的语言知识。

3、教学过程轻松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将词汇及句型等的难易进行整合,分解难度,突破重点。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比如,在学习食物的味道时可以通过学生Saytheflavourofthefood。比如Sourfood:oranges,grapes,yoghurt;Sweetfood:ice-cream,cakes,honey;Saltyfood:fish,duck,chicken,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目标单词。还可以设置这样的活动情景:Jimmycallshisfamilytocometothesupermarket.They’reeatinggoodfood.Fivestudentsinagroupworktogetherandactanewstory.通过情景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建立整体性为基础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设计前,要通读整个单元,把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文化意识、重要句型、关键词汇、语法知识等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调整。然后根据单元整体综合设计,避免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拖沓,使教学优化平衡。这样,课时与课时之间也不会出现脱节,知识、话题等衔接连贯,一脉相承,易教易学。

2、以增强实用性为途径

教学设计不是花拳绣腿。要注意该设计是否在课堂上实用。如果空泛地在课堂设计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视频、场景等,只注重形式,没有结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好看而不实际,这样的教学设计只完成了教学任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做到好看实际,就需要老师精选视频、图片和文字,做到每个设计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整体教学设计不仅是独立设计一个课时,还是整个单元中每个课时的设计,每个课时衔接连贯,相辅相成,从而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3、以贯彻科学性为目的

英语学科虽然是文科,但在教学设计上也要注重科学性。例如,英语教学中有“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学设计中讲解某个单词不能离开句子来教,要设置一个情境句子来引入词汇;再如,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前后关联。听懂了,上口了,才能读写,要不就成了“哑巴英语”,“输入”与“输出”应当有个先后。所以,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设计内容和设计结构的科学性。

4、以保持连贯性为方式

单元教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教材;组元;单元整体目标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片面理解组元意图而导致教学行为畸变的问题。因此,对语文教科书不同的组元方式进行比较,做到单元教材科学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单元教材组元形式例谈

所谓的教科书组元方式,就是教科书组织单元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或者说教科书单元之间的区别所在。它是教科书形式中最为外显的特征,对教师组织教学形式也最容易形成直接影响。

(一)关于文体组元

所谓的文体组元,就是依据文体的分类组织教科书的单元,既有一般文体的分类,例如记叙文单元、议论文单元、说明文单元,也有文学体裁的分类,如小说单元、散文单元、诗歌单元和戏剧单元等等。

文体组元的优势:关注文体特征。根据文体组织单元,教科书编者的选文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会体现强烈的文体意识,不同单元的教学特征鲜明,对文体知识的教学会比较系统到位;重视读写方法。文体组元的教科书,客观上能够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同文体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文体意识。但是文体组元的不足也十分明显,例如:分体比较困难,形成文体中心,教学内容的循环等等。

(二)关于能力组元

能力组元,或者叫能力点组元,就是以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为线索组织教学单元,将阅读过程和阅读能力分解为许多的“点”分别作为单元的中心,例如“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关键句的理解”等。

能力组元的优势:能力训练有序。以阅读能力着眼组织单元,跳出了知识中心和文本中心,不同单元的训练点明确而且互相之间形成互补,使能力体系的建构得到体现,突出了能力的训练;引导教学行为。每一个单元明确的训练“点”,使教师对阅读教学教什么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教学的着力点由文本转移向能力。但能力组元迄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科学而又具有操作性的能力体系,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的教学,都只是围绕“整体把握文章”“关键句理解”等某一个能力点进行,不仅会使教学操作的机械、单调,对文本资源也是一个浪费,还会束缚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的教学书体系要求教师在总结的结构上不能有太大的突破,否则会消解教科书编写意图。

(三)关于主题组元

主题组元是根据学生精神成长和阅读积累的需要确定一定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文本组织单元。

主题单元的优势很明显:文本内容形成互补。为同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和互补提供了良好条件。同一个主题单元的不同文本,都互为教学资源;利于教学情境的营造。同时开阔的教学空间,留给老师自主选择和处理文本的空间弹性较大。但是,主题单元的教科书结构缺少整体系统,容易出现强解文本,还会导致“主题教学”由于教科书主题突出的外显特征,使得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时候过多的关注了单元的主题,而忽视了文本的本身,淡化了语言这个语文的核心内涵。

二、单元教材科学化设想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自1989年开始“单元整体目标教学实验”的研究和实践。针对目前语文教科书中主流的文体组元,能力组元和主题组元三种形式的优势及不足,提出了“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教材的设想,力争使单元教材科学化。

(一) 整体性

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单元教材立足全盘,通盘设计。要考虑到教学是一个整体。单元的编写中,一是可以沿用“选文”与“单元知识和训练”互补的体例,后者辅以相应的文体知识、写作知识,重点是语言的简要介绍精要训练,从而获得例、理结合,读、练一体的整体效应;二是,选文始终要契合单元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不是只选名人名篇、“赶时髦”、论述有特点的优秀论说文都可以选。每个单元选四无篇,必须在结构安排、行文思路等方面大致相通,这样就可以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三是注意“求大同,存小异”。同中之异的比较辨析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选文的时代、作家不一,评论的对象、观点不一,议论的语言、风格不一等等。

(二)目标性

根据单元教学的“目标性”原则,要求单元教材制定出符合语言科学特点,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明确目标。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是由“目标”控制的,“目标”是施教者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常说的“目标”多指一个单元而言,这是“单元教学”成败的关键,还有两种“目标”与其密切相关,一是各学段学期一册书的教学目标和各种文体总体教学目标,即“宏观”目标,二是单篇选文或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即微观目标。编者在安排选文时必须宏观在握,微观在胸,使教材适应单元教学和宏微观调控的特点。为此,可以在单元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选文前增设“教学目标”一项,使教学双方心中有底。

(三)迁移性

根据单元教学的目标性与迁移性的特点,必须突出“练习”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目标”的实现程度,“迁移”的实际效果不依靠“练习”的检测是难以度量的。练习就是一种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有效方法,单元教材必须在这一点上旗帜鲜明。

一是改现行教材中的“思考和练习”为“练习”,取消那些比较抽象、笼而统之的“思考”题,变无形为有形,从语言入手,精心设计对巩固运用语言知识的题目,扎扎实实的题目,认认真真的批讲。二是增加练习的“数量”,加大练习的力度,就像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以训练为主线”,每篇文章一练,每一阶段一练,单元结束有综合练等等。

总之,语文单元教材,也用来教“语文”,只要使其科学化,能坚持以语言为核心,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就可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史洁.语文教学智慧篇[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单元教学论文第4篇

1.完成本期教本和读本的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3.加强备课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教学工作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转转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1—8(小说)

第二单元9—20(杂文)

第三单元21—31(说明文)

第四单元32—44(文艺论文和文化杂论)

第五单元45—55(古文1)

第六单元56—65(古文2)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单元检测

本期安排4个单元检测。命题分工如下:

1.第五单元检测题命题人:游俊松

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命题人:罗晓晖

3.第六单元命题人:汪晓丹

4.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命题人:邓惠鑫

(四)课时进度

1.全期21周。按授课18周(除放假和检测考试时间)每周5课时计,全期共90课时(预计)。单元检测4个,安排5课时。

单元教学论文第5篇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时,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

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单元教学论文第6篇

首先,明确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其次,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再次,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单元教学论文第7篇

一、学前准备

包括目标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目标的准备是指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明确单元学习重点、难点,以便学有方向。知识的准备是指让学生在学习新单元之前必须掌握学习新单元所必需的有关的旧知识。以便准确了解学生对这些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缺陷”,则给予“补偿”,“补偿”目的达到之后再进入一个单元的教学。情感的准备是指激发学生对一个单元的学习积极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目标明确了,知识基础具备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单元的学习准备活动也就做好了。

二、定向

从整体着眼,从综合入手,是单元学习不同于传统单篇教学的一个明显标志。因此,在单元学习中要注意一个单元在一册教材乃至整个学段语文知识结构中的独特地位,从上下左右的纵横联系中,确定这一单元的理论价值、能力价值、教育价值和实际应用的价值,同时还考虑到单元预定目标的实施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距。力争从实际出发,进行定向引导。

每单元开始要注意定向下列内容:(1)单元的总体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2)单元文体知识及相关资料;(3)总体阅读提纲;(4)作文训练的范围、重点等。而定向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学什么,练什么,已“胸中有数”,这便为下步有的放矢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单元预习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单元教学目标通读全单元的课文。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以便获得感性认识,为进入理性认识做准备;二是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心理状态,以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要求解决问题的心理动势;三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从中得到鼓舞。这里说的预习是在单元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搞单元预习,需要快速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显得极为重要。在这一环节,主要安排“识记”水平上的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解和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例如对文章写作背景的补充交代),借助工具书掌握单元中的生字、词和有关语文知识。完成了“识记”水平上的学习任务就为高一级水平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引导自读

自己阅读课文和必要的自学材料,发现和扫除文字,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也是培养能力的起步。一般是由教师提出几个思考题或创设某种气氛意境,把学生的注意“导”向某一方向。

为使学生自学有章可循,可设计一个“单元自读摘要一览表”,此表分5大部分(1)基础知识,(2)审题辨体,(3)选材立意,(4)布局谋篇,(5)语言表达,每栏中再分设许多小栏目。想借此在阅读和写作中学习一点文章学的知识,借以形成阅读、写作共有的5个思维定点,把教读和自读结合起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达到“反三”的目的。

在自读阶段。一方面要注意单元这个大整体,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单篇这个小整体,既要异中求同,也要同中求异。

五、鼓励发现

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中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高下的重要标志,也是自学教学法能否进行的关键。这一阶段的师生活动大致有以下三种形式:

(1)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这是较理想的一种形式,此时教师“导”就是渲染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牵涉面广、指向性不强、内容笼统、表达不很明确等特点,这体现了学生在有限时间里阅读的思维特点;但有时也能切中要害的问题。

(2)教师提出或启发提出。一般看去比较明白简单的文章,学生往往很难提出问题,他们还不善于把“浅”文章读“深”;但这些文章又往往是体现了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的。此时教师的“导”就是通过暗示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就自己直接提出。这种问题的特点往往紧扣教学要求,内容具体,表达较为明确,还有些新意,它基本上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对教法的选择。

(3)前两种形式的结合。它兼备了两者的特点,从现在的学生和教师情况来看,这是我们较为常用的一种形式。总之,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十分注意学生的思维活动;否则,就难以过渡到下一个教学活动阶段。

六、教读引路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确定一、二篇课文进行示范性的讲解。它与传统的“讲授课”有明显的区别。这里所说的教读课是从整个单元着眼,从具体课文着手,讲解时处处考虑学生自学的需要,讲课时即传授知识,又揭示规律、传授读书方法。这一环节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安排“领会”水平上的学习。

七、组织讨论

教师组织并且参加学生的讨论,就是为了解决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讨论的意义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参加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祥到知之甚祥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是亲口尝“梨子”滋味的过程。教师在这时的主导作用就在组织讨论形式,引向讨论方向。

八、单元过关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补上因某些原因造成的缺漏。复习,要精心设计复习题目。复习的内容要体现出整体性、重点性、必然性和发展性。整体性就是要全面,包括语文知识、文学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性就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在一般情况下重点应放在语文知识、阅读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上,以本单元为重点,也可以上挂下连;必然性就是不超出已学知识和训练过的能力范围,凡是能够掌握并完成的,内容尽量全面。发展性就是复习内容有利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性内容不可少,某些语言文学知识,特别是名家名著的知识,有必要测试其记忆程度,但更多是要理解性,有利于发展思考力、联想力、创造力。

九、创新表达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单元过关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包括口头的表达和书面的表达)。所表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角度);一方面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或相类似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方面是创造性地运用所掌握的词汇、表达技巧表情达意。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活动从低级阶段发展到了高级阶段。让学习走向创新。

十、总结

单元教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训练校企合作

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应加强同医疗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从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训练来看,改变原来以文学教学为背景的口语交际训练,尝试与医疗企业合作,或者利用医疗实训基地的模拟环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

1.医学类口语交际训练的教材与教学内容

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使用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教材是刘重光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该教材在二十四个单元中安排了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这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和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口语化训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文体类口语交际训练,包括记叙文单元的《听话训练》,通过听取记叙类文章的段落朗读来捕捉文章蕴涵的信息,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说明文单元的《介绍》,选文是《杜甫草堂》和《朝鲜族辣白菜的制作》,旨在训练学生口头说明事物的能力;议论文单元的《演讲》,是一种口头议论训练。

第二类是朗诵训练。古代诗歌单元的《古代诗歌的朗诵》,现代诗歌单元的《新诗朗诵》,戏剧单元的剧本台词朗读,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讨论交流类。这一类包括讨论交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两个部分。理论学习有行政公文单元的《会议主持》和专题阅读单元的《小组研讨交流》,《会议主持》的训练内容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几次讨论会,组内同学轮流担任主持人”,《小组研讨交流》提出小组研讨交流的要求、交流态度和组长职责,其别提出了“沟通中应有的态度要求”,为正式的小组研讨交流做了准备。讨论交流的实践训练则是配合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的,如小说鉴赏单元的《小说评析发言》,文艺评论单元的《阅读心得交流》,文化散文单元的文化散文语段讨论,科技文书单元的专题讨论,专题阅读单元的课后习题研讨,医学论文单元的医学论文写法的交流。这些都是属于讨论交流类的口语交际训练。

第四类口语交际训练可称为其它类,包括事物文书单元的《采访》,研究性阅读单元的《辩论》,求职文书单元的《求职中的听说技巧》,等等。

以上是教材提供的十七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2.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教学内容来看,该内容工学结合不够紧密,不是根据职场需求来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很难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言语冲动和言语欲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势在必行。具体分析如下:

2.1朗诵类训练仅仅是口语训练,不是交际训练。

交际训练应该是在家庭、社区、职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际活动的训练,交际不能单方进行,它必须是双方或多方共同进行的,是信息的不断传递与反馈,完整的交际训练必须有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传递途径、信息本身、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环境和反馈六个方面。

诗歌、散文朗诵只是口语训练,不是交际训练。在朗诵过程中,只要有信息的发出者(朗诵者)和信息本身(诗歌、散文)就可以,朗诵者独自在原野上也可以进行朗诵训练,它不强调信息的接受者和信息反馈,所以不是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

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有相应的交际环境、相应的交际对象,是交际双方或多方通过一定途径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只有既是口语训练,又是交际训练的训练,才能称为口语交际训练。

2.2讨论类训练的内容缺乏职业特色。

从教材的口语训练内容来看,朗诵类训练的内容主要是诗歌、散文、剧本之类,是通过口语训练来提高文学作品的朗诵能力,讨论类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及论文写作方法之类,通过讨论来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训练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还不能“供谋生应世之需要”(出自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应该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和实际工作相一致。小说评析、阅读心得、文化散文语段讨论,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文学类院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医疗为职业,他们将来要面对的主要是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医疗交际才是该类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交际特色,医疗交际的口语训练才是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2.3口语交际环境与职业环境不匹配。

从教材提供的训练内容来看,无论是文体类、朗诵类还是讨论类训练,基本上都可以在理论授课教室里完成,有些教师甚至在选文教学中穿行,没有为学生提供职业性的交际环境。

职业性的交际环境就是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企业环境,对医学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是该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要环境。在医疗环境下,同特定交际对象通过一定途径,不断传递和反馈信息,是医疗口语交际的主要特色。例如,护理专业学生在住院部的环境下同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医技人员进行口语交际,眼视光专业学生在眼镜店环境下同近视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口语交际,这些都是医疗环境下的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医疗环境,是医学类院校口语交际训练成功的前提之一,只有在这样环境中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有效迁移到将来的职场环境中去运用。而教材恰恰缺乏这种交际环境的创设。

3.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思考

3.1从交际的角度来安排口语训练。

交际成功的关键,不是会朗诵或者会作文学评论,一个人无论诗歌、散文朗诵得多好,无论对文学作品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如果没作职业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医疗职场上,便很难进行成功的口语交际。

从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来看,主要是通过朗诵训练和讨论训练来完成口语交际训练,而不是从医疗职场交际需要的角度来安排口语交际训练。由于该内容同医疗职场的口语交际实际相去甚远,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冲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从交际的角度来安排训练内容。交际是双方或多方通过一定途径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只有正确设定了交际对象,才能有效提高交际训练的效果。在医疗职场上,主要交际对象是患者和同事。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成功的医疗交际应该是把医疗专业术语口语化、通俗化,让医患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同事方面,只有通过口语交际协调工作,才能共同完成医疗服务。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预设相应的交际对象,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交际训练内容,才能成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2从职业的角度来深化教学内容。

医学类职业学院的口语交际内容,应该根据职业需要来确定。对医学类职业院校来说,医疗交际才是学生最主要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那么,如何丰富医疗交际训练的内容呢?首先,教师要深入医疗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弄清楚在医疗实践中,哪些是最常见、最实用的口语交际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了解相关医疗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组织治疗性口语交际训练。另外,还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学院授课,请“双师型”的教师进行交叉上课。

教材中原有的文学类讨论内容,应该用医疗交际内容予以替换。在讨论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医疗交际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预案,讨论分角色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改进。只有从职业角度来深化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训练才能适应生活之需,适应职业之需。

3.3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环境中实现做中学。

创设医疗口语交际环境是医学类职业院校口语交际课程成功的前提。医疗口语交际环境的创设,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教师可以带学生熟悉医疗环境,可以请医疗专家或临床教师介绍企业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院的模拟病房等实训场所进行口语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