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1 13:46:35

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第1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质量管理;技术

一、工程测量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测量放线是把施工图纸上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施工提供基准,因此测量精度要求极高,也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成败。在基础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此外还改变了原设计的受力计算,对建筑施工及交付埋下了质量的隐患。在做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从而保证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限高、保证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除了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垂直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反映施工质量。

二、工程测量常见质量问题及分析

在一般的建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环节较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分为三大类,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需要进行有区别的分析和控制管理。

1、由于测量仪器缺乏管理维护,仪器精密度引起的测量误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程测量仪器由于管理问题而出现质量偏差。具体分析仪器问题主要有:①仪器保养不够。工程测量仪器需要定期维修养护,但是由于工程任务严峻,使得对仪器的使用往往会超长规程,并由此引起损坏.导致错误测量数据的出现。②仪器管理混乱。仪器应该有专门人管理,而且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仪器使用知识。

2、不按照操作规范及测量方案进行操作,步骤缺失或者伪造数据。工程测量仪器属于高精密仪器设备,对仪器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而不严格的操作方法会降低仪器的灵敏度,使得测量工作出现误差。在工程进度要求紧迫的时候,部分工程测量人员简单查看就匆忙操作,甚至出现伪造和涂改数据的情况。

3、缺失应有的监控及验核管理制度,工程监管不到位。现有的监理体制缺少专门的测量检验和校核,只能通过监理旁站来进行测量工作的控制。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测量环节的监理稍显薄弱。

三.工程测量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1、根据现场环境因素影响编制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方案

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其现场环境因素扦插完毕,因此需要对影响工程测量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区别分析和控制,并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方案。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素对比,可以发现工程测量直接受现场作业环境影响的因素更为直接。比如现场视觉条件不良、施工过程中的机械震动、焊接作业及风雨天气等都将直接影响测角及测距精度。而测量施工质量好坏,与测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直接相关,测量仪器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将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2、确认测量质量控制方案实施要点及控制难点

测量质量控制方案编制完成之后,需要针对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要求确认。一般而言方案实施要点主要包括的项目有:确认测量人员的组成及数量;配合施工过程进行测量节点控制,进行控制点精度要求复核。针对施工方案进行的测量节点进行控制,可以有效改善控制点的精度、节约测量施工的人力消耗、加快施工进度,高度重视测量方案的审查。在测量施工方案审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务必到现场亲自查勘,以确认方案中控制点的位置布设合理、实用。

3、对进场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控制。在测量施工过程中,测量仪器精度及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测量仪器,并且在仪器进场前进行详细检查,确保仪器在年度校验合格时间范围内,并且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和所承担的施工任务难易、工作量大小来确认仪器精度及数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测量施工单位应当按期提交测量仪器的检定证书,并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提交仪器校核资料。

4、对测量记录文件进行审查控制。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定位放线的依据是土建及安装施工图和己获批准的测量基准点,因此需要对测量的记录文件进行审查和确认,需要认真审查业主单位提供的基准点数据是否可靠及有关设计数据是否与施工图一致,还应会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定位放线数据进行图纸会审,检查建筑与安装施工图中同一物项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一致性。在进行下一个工序施工工作前,必须对测量记录文件进行抽样验核,确认记录文件的科学性及准确性,避免重叠误差造成的扩散性影响。

5、对测量施工的跟踪检测和校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测量工序及结果进行跟踪检验和校验,对测量结果继续跟踪检查,以确认施工方案及各种先决条件得到了可靠执行。质量控制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测量基准点进行跟踪检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基本测量基准点受上石方开挖及机械施工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变形或遭破坏。同时,混凝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周期性的膨胀与收缩现象,这将导致建于测量基准点产生同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精度。因此应当尽可能的将基准点布设于稳定的基岩上或与基岩相连的底层楼地面上,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测量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应当定期对控制点进行监测,对重要部位的定位放线,使用前应随时检测控制点的可靠性。

6、旁站核查及复查。在测量实施工程中,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对测量人员进行旁站跟踪,观察其主要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技术特点及工作不足,并且加大对承包商所提交测量资料的外业复查比例,以确认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并根据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7、测量作业之后的内业抽检及事后控制。施工控制网或施工定位放线测设完毕后,是否达到了精度要求,应对外业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因此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应对测量技术人员所提交的施工控制网技术书或定位检测资料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应注意其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各项观测数据有无超差或误用情况,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进行整改。对于可疑的数据应要求其进一步提交相关资料,并到实地进行外业复查,以确保测量数据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及放线工作是较为重要的施工单项,因此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测量作业进行质量控制,测量人员要采用较为成熟的测量放线技术加强测量及放线控制,这样才能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工程测量技术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重要性,不断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优化测量工作,为建设优质工程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宗锋.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23期

工程质量管理第2篇

对工程施工进行整体上的计划和统筹的过程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后期施工受计划和统筹水平高低的影响,因此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工程后期的施工进行科学、明确的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详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加强与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工程建设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应该切实结合两者的实际要求制定工程质量标准。按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暖通工程图纸会审除了考虑工程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外,还要关注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机械设备的使用空间、检修情况、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情况等内容。此外,要保证各类图纸设计理念一致,确保管线的布设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大小管混用、压管等问题,且要为通风管道预留足够的位置。开工前,必须组织调度设计、施工等部门人员对设计图和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找出其中的缺陷加以修正,尽量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工程变更。

1.2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科学、全面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整体上的指导,并保障达到最初制定质量标准的重要体制。其建立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质量标准的设定须综合考虑设计图纸、工程合同等的要求,若施工合同未明确规定,则一律执行国标或行业标准。开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质量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在施工中逐项监督落实。其次,为杜绝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出现,对工程按照施工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后,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及时针对施工阶段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调整,查漏补缺,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1.3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等等数量是比较众多的,作为建造活动、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能力水平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我们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通过抬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其主要的实施方法有:首先,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有助于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的组织施工人员。其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最后,定期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作业能力和质量意识。

二、施工阶段

2.1实行全天候现场管理。一是加强工程前期勘察、分析等准备工作,开工前对每一个工程明确安全和质量控制人,细化危险源点分析预控。二是强化执行力建设抓制度落实,严格执行交圈地带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把好“两票”填写、施工“三措”审核关,严格执行许可制度,安措布置力求合理、足数、到位。三是突出过程抓管理,从人员、设备、工器具、方法、环境等方面逐项规范,保证每一个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四是全员参与,靠前指挥,明确要求现场管理负责人令行禁止,严格查处违规操作行为,及时纠正现场违章现象。五是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全天候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确保管理实效。

2.2实行工地例会制。各项目分部主要负责对所辖区域的分项项目的建设协调、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造价管理、日常管理等环节管理的现场把控和协调、负责定期向项目部汇报工程开展情况,落实各项流程有效执行。

2.3抓好重点项目和临界项目。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锁定重点监控项目或关键部位。量测构件尺寸,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均属于例行检查项目。装设好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必须经过调试和试运行才能正式用于建筑施工。经过安装调试,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设备性能,及时定位故障点,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为日后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不经调试的空调系统,其性能参数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直接用于施工建设,不仅无法发挥通风调节的功效,还可能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另外,通风系统主要用于疏散现场有害气体,如果其性能参数与设计要求不符,必然导致有害气体超标,甚至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性能参数达不到生产标准,则现场一旦突发火灾,系统便整体瘫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便失去基本保障。调试前,先检查测量仪表是否精确,所设定的精密等级必须高于被测设备。施工期间,现场管理者必须立足本职,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4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要定期检查。机械设备是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施工期间,部门负责人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检查工作。认真记录设备型号、性能以及各故障点的排查情况。检验部门要做到检验和检测项目符合规定、位置明确、数据可靠、记录可追溯、结论判定准确,做到不漏检,不误判,也不因其他人为因素随意进行处理。

三、验收阶段

3.1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分部、分项工程竣工后,各部门负责人先进行自检,针对其中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将“中间交工证书”提交给工程师签字确认。工程师接收“中间交工证书”后参考施工合同、设计图和施工规范进行竣工验收,发现缺陷后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整改,需返工的要求返工,直至工程质量达标后签字验收。在根据合同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中间验收的同时,还应按国家相关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提供核查。

3.2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管理工程师组织竣工验收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文件资料和竣工图,根据报验项目进行现场初验,会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单位或单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等。

四、总结

工程质量管理第3篇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

建筑工程施工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从建筑工程的设计到建筑投入使用,其中都要涉及到建筑施工,因此建筑施工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制度进行施工,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纵观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由于其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难度也就比较大。

1.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

比较多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涉及环节比较多,因此影响建筑施工的因素也比较多,首先,是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虽然在建筑设计前期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建筑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没有预想道德水文地质,比如在进行建筑物的地基施工时可能会遇到浅水层地质,影响施工的进度;其次,建筑材料、施工人工以及投资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建筑材料的短期、人工数量的不足以及投资资金不到位而无法开展工作而导致施工被迫停止;最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比如遇到恶劣天气、地震的不可抗力因素出现而导致施工受到影响。

1.3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一般来说施工质量管理具有严格规划的流程控制,因此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毕竟施工质量管理不同与其它流水式的管理,其受到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的质量存在很大的波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的轻微变化都会给建筑施工质量构成影响,而且建筑材料轻微的变化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又很难发现,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严格规范施工质量,切实将各种质量变化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有隐蔽性

特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个施工环节都具有联系性,要想实施下一工序就必须要做好上一工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很明显的隐蔽性,如果没有及时地发现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那不可能在下面的工序中发现此问题进而会给建筑施工的质量构成威胁,产生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因素,为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有目的重点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我们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着手。

2.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事前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筑工程还没有进行施工之前的控制措施。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因此准备工作是事前控制的关键,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原料的质量控制、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案的审查以及对工程技术环节的检查等。同时也要严格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图纸。

2.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该环节的控制重点是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该环节的施工控制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分布分项质量控制以及设计图纸的修改。可以说事中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3施工过程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建筑施工完工以后对其进行的质量控制。该环节主要包括:竣工质量检验、工程质量评定以及工程质量审查。事后质量控制是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总体检验,是发现问题并弥补质量缺陷的关键环节,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总体评价的最后环节,如果事后质量控制不严格那么就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3影响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的因素

如前所述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3.1人的因素在建筑施工中,人是重要的因素

人的因素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人能够认真负责,并且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那么就会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反则反之。在建筑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组织人员等等。

3.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要求高,涉及较大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

3.3建筑施工方法的因素

采取什么样的施工方法对施工质量也会构成很大的影响,比如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就会大大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4.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

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要建立完善质量责任制:首先,实施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项目经理发挥其组织与协调的职能,只有项目经理切实履行其职责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得以保障。因此要建立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规范他们的职权,从而提高他们履行其职责的积极性;其次,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施工人员是具体施工者,他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线,因此要规范他们的施工流程,保证他们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进行反映,以此将问题及时地解决;最后,加强监理人员的责任制。监理人员要发挥其监理职能首先就是要熟悉与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并且在监理过程中要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严格监督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

4.2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机械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而引发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的维护与保养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机械设备采取的控制。在采购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选择质量过硬的生产厂家,并且要经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机械设备生产商,并且要与其签订合同,保证采购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其次,机械设备的使用一定要符合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一定要保障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试运行,分析与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最后,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及时地进行维护与保养,以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3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生命,任何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是建立在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的基础上,而且由于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任何环节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致命的威胁。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一是严格规范材料的进场检查工作。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查验建筑材料的生产合格证、质量合格证,并且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在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建设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建筑材料进场;二是保护好现场建筑材料。许多建筑材料对存在的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钢筋,钢筋要存储在干燥的地方,因为一旦钢筋被雨水淋湿之后就容易生锈,进而就会影响钢筋的性能;三是提高对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的管理。建筑材料采购人员有时为了获得某些利益,他们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方式,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这样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直接的安全问题。

4.4加强对施工环境的控制

工程质量管理第4篇

1.房建工程施工单位内部的人员缺乏足够高的质量意识。

第一,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雄厚的专业知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真正的技术,不按照技术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第二,管理者缺乏足够高的质量意识,根本不重视质量问题。更不要说着手解决质量问题了,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无序进行。

2.管理模式滞后,呈现高位脱节的状况。

建筑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转包、分包工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产生了问题,层层的转包和分包会导致施工人员受不到建筑单位的直接管辖和控制,而项目承建方对施工质量也不重视,他们只看重施工进度,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控制和保证。

3.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房屋建筑管理的效果,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责任意识极强、个人素养很高的管理队伍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打造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房屋建筑项目管理队伍是不可或缺的。数据表明有一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一般来说,农民工接受的知识教育较少,自身素质相对低下,专业水平也不够高,加大了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既对管理人员的数量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建筑市场上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导致相关单位忽视了人员质量的高低,最终使得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极为低下。

4.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缺少一套具有系统性、完整的、全面的、专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既包括监管制度,也包括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监管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并不发挥实效,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其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可以在物质或者施工条件上给予补助和支持,改善施工人员的食宿条件,或者在物质方面给予积极的奖励和支持,来调动他们努力工作的决心和愿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人性化管理的制度下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心甘情愿为工作付出。

2.做好工程建设前的预测和治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验收工作也必须得做到位。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为了保险起见,自己应该对施工质量进行简要的评估与监测,在感觉没什么大的问题之后,交由专门的验收机构进行专业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改进甚至重建工作,这个过程中要尽力一次性满足质量标准,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终满足户主或开发商对质量的要求。

3.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人作为施工工程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每一个与施工有关的人员身上着手,着力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目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还是表象的东西,所以还有必要增强实践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以上两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制度体系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水平。

法律体系虽然没有人为监督的灵活性,但却有强制性,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像一只无形的手敦促着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最后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是国家对建筑业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所以,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制定合适的法律条文。完善合同当中的内容,以合同规范相关方面的行为,以制度优势确保工程质量。

三、结语

工程质量管理第5篇

我国自推行全优工程以来,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地有所提高。但是目前工程质量问题仍然是我国建筑业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多年来,因劣质工程的返修、加固、补强而发生的器材、能源的浪费数量巨大,使得用户蒙受了不必要且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劣质工程而造成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也比较频繁,由此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痛心[1]。因此,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QualityControl,就是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对生产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它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本工久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建造满足设计要求、用户需要的优质高效低耗的建筑工程。

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2]

(1)全面对待质量的观点

(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3)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5)文明施工的观点。

2、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称为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图,它好象一个车轮,不停地向前转动使产品质量不断地提高,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干、查、改”,即边想边干,边于边查,边查边改,边改边想,反复循环。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准备工作以及此阶段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4]。

(1)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的核查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和重点控制部位,周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5]。

(2)落实施工准备情况。检查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投入运行,施工队伍各工种的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分包施工队伍的技术质量考核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五通一平”是否能够保证工程需要[5]。

(3)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抓好源头控制,这一方面需要精选采购人员,挑选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质量鉴定能力的人员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另一方面要掌握各个厂家生产材料的详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其次,材料进场时,要加强检查验收,对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以及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核对验收,并且要对材料做二次鉴定,鉴定不合格不能在施工中使用。再次,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提前安排材料存放的布置规划以及运送路线,施工中,落实材料管理的责任制,本着“干什么,用什么,管什么”的原则,划片分区,责任到人,搞好材料平衡[1]。

(4)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如起重机的性能参数,必须满足构件吊装中的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施工[6]。

(5)环境控制。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较多,所以应以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为依据,对工程质量的有影响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控制。此外,严寒季节、炎热季节以及梅雨季节,要采取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以免工程遭受冻害、干裂、冲刷的危害。另外,要对现场的环境加以改善,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文明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总之,对环境因素的控制,由于涉及面广,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必须在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基础上拟定控制方案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1]。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的结构可划分为:工序质量控制、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分部工程质量控制、单位工程质量控制、单项工程质量控制[4]。

(1)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这是质量控制的实质性工作阶段,具体控制要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工序质量达不到要求决不验收。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下道工序质量验收,在确认达到质量标准后再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中要经常进行工序质量分析,发现异常因素,采取措施纠正,做到预防为主,要使每道工序都处于严密的控制之中[5]。

(2)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是操作者直接加工或改造劳动对象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分项、分部工程编制工艺保证措施,向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者熟知设计要求、技术规范和施工操作方法,明确质量要求,并制订提高工程质量的改进措施,使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5]。

(3)不合格品的纠正与通病消除。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要事先加以预防,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属一般可以纠正的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和处理,达到结构安全,消除缺陷,保证使用功能要求。产生通病的原因比较多,除了建设部提出的10项质量通病外,还应结合当地和该工程在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对症治理达到消除的目的。消除质量通病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施工程序,认真执行技术责任制。

(4)成品保护。成品保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施工中,必须建立严格的成品保护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采取包、拦、护、盖、封5种保护措施。对重要部分或薄弱环节要经常进行预检和复核;对成品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等等。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就地解决,严重的问题还需立刻停止施工,进行核查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1]。

工程质量管理第6篇

 

引言

 

水利工程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把好水利工程的质量关就能更好地造福于人民。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施工环境往往比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因素,受机械、材料、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科学的规划,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一、水利工程概述及其施工内容与施工特点分析

 

修建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调控自然水资源,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方便。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随着人类用水量的逐年增加,目前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日益短缺,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用水需求。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用好水资源,就必须修建更多的水利工程,从而在防治洪涝灾害的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水利工程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发电水利工程和供排水水利工程等,有些水利工程同时具备了防洪、抗旱、供水、发电、灌溉等多重功能,这些水利工程叫做综合性水利工程。

 

与普通建筑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具有其自身特点,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就会影响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地方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修建一项水利工程虽然能够兴利除害,但是还会涉及到一些诸如居民搬迁等事项,影响范围比较大,因此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做到总揽全局和统筹兼顾,从而更好地造福与社会和人民。

 

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强的重大建设项目,其建设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水工大坝、水利堤防、水利水电枢纽等,这些都是水利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水利工程大多数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修建,影响水利工程修建的因素有很多,水利工程的工程量通常比较大,大多数都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同时工程的施工强度也很大。

 

水利工程的投资规模通常都很大,工程技术比较复杂,施工建设周期往往都很长。其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利工程大多数都在偏远的山区修建,交通条件往往比较差,很多工程都处于河道或者山谷中,因此需要进行疏导或者截流等;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蓄水、泄水和发电,因此对工程很多性能都有特殊的要求;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对于地基和工程的质量要严格的要求。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与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小,因此投资也比较少,但是部分建设资金是通过地方进行筹集的,因此可能存在建设费用紧张的局面,这就会导致施工设备短缺,物资不能及时进行供给,往往也缺少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工程建设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小型水利工程的影响范围有限,其实际作用无法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因此在施工经费和人员配备方面不收重视,很多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施工人员的能力不足而无法做出正确判定,因此需要派驻经验比较丰富的水利工程师参与工程建设。

 

地方财政可能会存在建设费用拨付困难,无法及时支付相关费用,因此小型水利工程在勘测的深度和精度方面,往往无法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进行前期的勘测和设计工作,所以会造成前期勘测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前期勘测不到位,因此存在对地下水位的判断不准确、对土层的稳定条件判断不准确、对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判断不准确等失误,最终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非常多,从建设情况来看,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不足,很多施工人员缺乏责任心,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漠不关心。有的施工单位害怕耽误工期,因此千方百计地赶进度保工期,对于质量安全第一的理念置之不顾。

 

有的水利工程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招标,工程质量终身制没有落到实处,甚至有地方的势力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违反水利工程的修建程序,无视相关法律法规,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圈内,目前还缺乏规范的监理,因此对工程的质量缺乏有效监督;水利工程的专业人才比较少,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不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不能有效地发挥出监理的作用;另外我国水利工程缺乏强大的技术支撑,很多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往往比较低,因此设计出来的方案难以满足质量标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因此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三、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根本措施分析

 

1.加强水利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中,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工程质量监理部门,安排相关人员转职负责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施工项目的调控和管理工作,要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完善考核奖惩制度,监理部门的职责必须明确,分工应该细化到人头,一旦发现工程建设存在问题,能够做到及时报送和处理,监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应该积极组织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会议,保证监理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该实行严格的监理制度,在工程的关键部位必须做到全程旁站监督,切实保证施工企业的建设质量,认真监督工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对于从事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资格验证,对于无证人员不得参与施工,严禁无证人员上岗工作,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

 

2.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控制工作

 

施工企业应完善技术文件的审核机制,施工方提交的施工技术、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进度等,必须通过监理部门的审核,施工单位要严格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落实有关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施工前,应提前制定施工方案,并且经过监理人员审查之后再进行施工。监理人员应该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报表进行核查,对于关键部位的工程,必须经过总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后,才可以进行施工作业。

 

3.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确保有完备的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理论,要尽可能的得到较多的工程质量分析报告。对于正在进行的施工作业,要进行认真的监督检查,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必要时可以成立专业的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在检查中要重点对工程的隐蔽部分进行检查。要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人,这样可以保证日常监督受到实效。

工程质量管理第7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现阶段,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建筑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价值,甚至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也不例外。我们认为,加强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应该先认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再行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一、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公路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工程量大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形状况下的公路更是具有高技术含量与高成本投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但是当前的公路工程或是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或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工程的质量管理环节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质量。

当前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与管理机制,本文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概括为五个方面,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我国的公路工程使用寿命不长,以致公路重复修建频繁,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中国公路工程之所以存在反复修建的现象主要因为公路养护成本过高,而政府投入的养护资金又不足,所以公路新工程的修建代替了工程养护。公路工程的重复修建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不高,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加强。

公路工程招标机制不健全,致使工程招标工作过于形式化、流程化。招标环节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招标工作的完善程度是工程的质量保障,当前我国的公路建设还具有封闭性,招标工作形式化严重。公路工程的封闭性将招投标活动限制在具备某种资质条件的施工单位中,进一步影响到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水平也受到条件的限制,水平较低。我国公路工程招标中还存在过于重视项目参与单位的资质条件的问题,该问题直接加深了公路工程招标工作的形式化,工程质量管理在招标工程方案中也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不到位。工程设计作为工程的指导文件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工程的科学设计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前提,当前我国并未予公路设计工作以充分的重视,工程设计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工程的薄弱环节。

工程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效用有限。工程施工质量的管控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流程。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质量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管理工作中比较注重各部门内部的管理,工程部门间协调、合作、相互监督局面尚未形成,以致影响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分工,出现了部门管理工作不协调、不到位的弊端。实施质量监管制度可以强化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公路的使用性能,促进中国的公路建设行业良好发展。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与审核机制不健全,审核制度不到位。工程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都要开展工程的技术、质量抽检审核,进行验收工作。中国的公路工程质量评定审核工作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功用,主要源于国家工程验收单位对工程的审核评定工作认识不足,严肃性与公正性缺失,进一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为工程使用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

二、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我们认为要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从项目文化、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等环节着重进行,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良好的项目文化,着重进行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培训,增强项目管理与技术人员的质量观念。在企业文化中着重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意识与观念基础。在质量管理重要性培训中针对基层的技术人员应该辅以浅显的理论教育,在工程企业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学习的良好局面,还可以建立系统的奖惩机制推进人人参与的工程质量管理氛围。

二是加强公路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处理好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与工程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现场的质量管理应该注重工程材料、机具、设备等的质量把关,严防工程的偷工减料,加强施工技术要点的培训。此外,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理清质量、进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力求实现三者之间的统一协调。一些施工单位常错误的认识搞好工程质量必会减缓工程的进程,降低工程效益。其实工程的质量、进度、效益三者之间是可以实现统一的,三者可以在有效的管理机制下相互促进,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加快进度、搞好质量。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监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实际相结合,落实好科学的工程施工设计。当前我国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并不完善,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分工不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进度与效果,所以要着重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质量把关。此外,科学的工程设计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公路工程建设的生命,公路工程要着重加强工程的科学设计,并保证设计的质量把关,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四是加强公路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工作。工程的验收与评定工作应该坚持严肃性与公正性原则,如果公正性与严肃性缺失将会为工程使用埋下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工程用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加强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保证环节,应该起到特有的功用。

三、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得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借助规范提升质量管理与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以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莫立波,王静.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浅议[J].科技向导,2012(23).

[2]王超.工程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

[3]付艳波.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J].工程科技,2012(18).

工程质量管理第8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

一、概述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企业在以原来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开展ISO9000贯标活动,将现代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结合本单位和行业的具体实际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这些企业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步走的原则,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市场竞争能力、工程赢利水平也在不断增强。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运行时间不长,这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指建筑、水利工程、路桥建设及土木工程等项目。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人员、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规模大、施工班组多,各工序间的衔接性很强,外界条件的变化影响大,没有固定的车间,生产环境在露天,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二、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1、质量策划难度大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少则上千万,多则几十亿,几百亿。为了便于施工控制,业主往往将工程进行分步、分项,但单位工程的投资一般也在千万以上,因此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大、生产环节多,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要求高。这一特点,决定了质量策划的难度。首先是策划人员必须具备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各种施工工艺的特点和现场的适用性;其次,由于规模大,过程识别困难较大,如果过程划分太简单,不便于质量和成本控制,但划分太细,往往增加了协调和控制难度。

2、人员管理过程复杂

工程项目建设人力资源组织复杂,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此外由于公司劳动力的不足,施工企业往往采用租赁的方式雇佣民工从事简单、劳动力强度大、施工环境恶劣的工作。在人员的管理上,民工的管理更加困难。虽然企业在开工前,企业对民工队伍进行了评价和选择,但由于民工普遍的文化程度较低,对施工工艺和方法理解十分困难,往往是以类似的工程经验进行施工,因此,培训和督促的工作量大。同时,由于民工的流动性大,在工程进度上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此外,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也给工程质量的控制带来一些困难。

3、施工进度安排难度大

往往由于工程项目大,技术环节多,而且多在野外作业,工程进度受天气、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大。虽然,在进度的策划过程中,企业往往要收集历史的资料,但天气、水文等自然要素的不确定性较大,从而给人力、设备的计划安排带来困难。此外,施工设备也要部分进行租赁,同民工的管理一样存在控制上的难度。

4、最终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

工程项目建设必须一次达到质量要求.工序间是一环套一环,如果建成后发现某一环节存在质量问题,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5、质量改进工作特殊

一个企业的工程建设项目,总数不会太多,而且,每个工程建设内容不可能完全一致。许多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不能完全套用。因此,要寻找质量薄弱环节和改进方向较为困难,客观上对质量改进带来困难。

三、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搞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的基础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企业往往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对质量的策划放在一个较轻的位置。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质量策划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使工程建设各过程处于受控的必要条件。如果质量策划做好了,将对整个施工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的控制上也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质量策划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策划过程中,将质量、进度和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心中有数,将全局管理和局部管理对应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受控,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目标。

2、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策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靠质量教育、靠有效的激励措施,靠培训和优选,来提高人员的素质。

三是要搞好民工的管理。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对民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施工的要领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安全意识的培训。

3、严格控制采购过程,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当前,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购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购人员。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

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4、推行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实现质量改进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要求“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则加以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问题”则要作为未来的质量管理预控目标。

5、要强化质量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在于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使员工更好的参与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在建立质量责任制的过程中,质量责任制的基本内容必须健全,要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同时对质量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要经过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做,要求达到的结果是什么,个人工作好坏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此外,企业还要建立考评、奖惩等激励机制。

质量责任制中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工程的质量目标、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层层分解并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6、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搞好过程的检测和检验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必须一次达标。因此,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十分重要。现场管理是产品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其范围是从原材料投产到产品完工的所有制造加工过程,是实现零缺陷的基本手段。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及过程或工序检验。

要工程建设实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必须加强人员的管理、设备(设施)的管理、物料的管理、作业方法与工艺纪律的管理、工作环境的管理以及检测设备和器具的管理。在企业的体系文件中,通常均有这些过程的控制程序,因此在现场管理活动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来执行。对于,体系文件没有覆盖到或程序的适用性不够的地方,必须对程序文件进行修改或调整,使体系文件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对于现场管理的特殊或关键过程,必须设置质量管理点,在检测和监视能力上加强,才能使这些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四、结束语

从我国多年的质量管理的实际来看,工程建设企业,在长期的工程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但怎样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质量管理人员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从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质量管理特点出发,分析了质量管理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能对工程建设企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