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7 07:12:47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1篇

一、 装饰材料在视觉导向标识中的物质承载性

装饰材料是视觉导向标识的物质载体,任何设计都需借助于材料与工艺技术,才能将纸面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实体。人类文明史都是根据材料来划分的,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钢铁时代……到如今的复合材料时代,装饰艺术与材料的发展历程并行不悖。视觉导向标识设计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创作,不容忽视的是装饰材料带给设计方案物质技术上的坚强保证。因此,正确合理的选材是导向标识成功制作的根本环节。

“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人工材料:金属材料、人工纤维材料、玻璃、化学漆、石膏、水泥、塑料等,加之自然界可选用的天然材料:石材、木材、天然纤维材料、陶土、矿物质颜料等。”[1]任何材料都有可能经过设计师之手“点石成金”。视觉导向标识设计是一个纯正的物化过程,设计师必须对装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较强的控制能力。必须探求材料的内部规律,熟知“材料的强度、硬度、延伸性、收缩度、防潮、防锈、防腐、防蛀性能,吸尘、自洁、氧化、老化、风蚀等特性”[2],了解并创造出与各种装饰材料相适应的加工工艺,如雕刻工艺、漆艺、木工艺、捆扎工艺、浇铸成型工艺、焊接工艺、镶嵌工艺、粘接工艺等等, 科学地制作加工,才能将设计概念物化于材料当中。

视觉导向标识在装饰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性

导向标识是关系公众人群安危和稳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对其材料安全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譬如,离地安装的标识要考虑材料的重量及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一些特殊的场合要考虑受众的因素,如儿童乐园、幼儿园应尽量避免使用易碎、尖锐突起的材质,温和的木材、塑料较为适合;再如游泳场馆地面湿滑易引起摔倒,为避免导向标识的不慎伤人,应尽量使用质软、平坦且有一定摩擦力的材料,如木材。

2、搭配协调性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如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耐久性及使用寿命等,当选择两种或多种材料搭配使用于同一标识时,要周密考虑组合材料间的内部协调性问题。有些标识会因为组合材料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而相互脱落,有些标识会因为局部材料的“短命”而造成整体缺损等等,可见选择科学、合理的材料搭配方式直接关系着导向标识的经久耐用性和安全牢固性。此外,还要考虑材料间的联结方式及材质构造与安装方式的协调性问题。

3、环境适用性

导向标识对构成材料的要求随环境空间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如开放性的旅游环境,标识应充分考虑耐候性、人流量等因素而选用坚固耐用的材料,以免游人非理性的使用而轻易造成损坏;相对理性的办公环境中,标识则可选用质地精良的材料,还可添置光源、声相媒介等。同时,地理环境也不容忽视,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相差甚远,如我国南方地区,多雨湿热,标识的选材及工艺应充分考虑防潮防高温等耐候性因素。

二、 装饰材料的语言特质对导向标识视觉识别的个性诠释

“人类的视觉能够分辨诸多不同的对象,根据它们的性质和大脑对它们的不同反应,视觉对象基本上可分成文字和形象(包括平面图象和立体空间)两种,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3]在导向标识设计中,语言文字起到辅助标注的作用,而视觉符号和图形则是主体元素,由于导向标识通常是为运动中的受众传达信息,应当醒目且言简意赅,用形象来构建视觉语言再恰当不过了,独特的视觉语言塑造别具特色的导向标识,无疑加速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装饰材料是视觉导向标识设计概念的最终承载体,它使艺术设计语言得以物质呈现,因此装饰材料的语言特质对导向标识视觉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装饰材料的视觉语言要素主要指材料的质感、肌理、形态、色彩、构成形式等,其中也包涵着材料的触觉要素,也就是说当材料的视觉特征通过人的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时,人的触觉神经亦被牵动,感官反馈的心理与情感获得倍增,这正是材料语言的独特之处。材料在艺术之外时并无艺术语言可言,但当被设计师选中作为艺术材料,置入某种艺术语境时,便被赋予一种语言言说力,这种语言的因素是导向标识个性诠释的有力表达,可以包括材料的质感、肌理、颜色等。可见,在导向标识设计中材料语言的审美角度是多方面的。

1、质感

质感是对物质材料质地的软与硬、粗与细、粗糙与光滑等的感觉,质感不只是诉诸视觉,而且诉诸触觉,不同的质感能给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审美情趣。如木材、竹材亲切、纯粹的本色,很容易与自然环境协调;人造或天然石材给人以稳重、大气的感觉;金属材料的光泽、高贵,给人以冷静、现代的坚强感;新型高分子材料的通透感与鲜艳的色泽能给人带来无限活力。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本能的对粗犷、质朴、柔软的天然材料有亲近感,而对冰冷、刚硬、厚重的人造材料有漠视感。这些来源于人的视、触觉心理反应,在导向标识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地运用。要强调综合材料的互衬对比,如纤维麻绳与木桩、木桩与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玻璃钢与金属和石材、竹材与塑料、布与金属等,具体的搭配方式则要根据导向标识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定位,如地处开放性的景区或半封闭式的办公区,较严肃的文化场馆或轻松自由的娱乐场所,现代繁华的都市街区或年代久远的古城巷道等等。

为了区别不同类别的标识,应尽可能选用不同质感的材料及工艺,塑造出个性差异,达到视觉识别的效果。譬如,草地警示牌的材料可以使用木材或表现原生态色彩的石材,体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交通导向牌则采用金属质感材料,以传达一种威严与不可抗拒性。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在梅田医院导向指示标识设计中,大胆采用白色柔软的布质品来包裹硬物,营造一种洁净、亲切的环境氛围,实现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2、肌理

肌理是材料物理表面的组织构造,包括材质、纹理、色泽等内容。材质肌理在导向标志设计中的开发利用是人对天然物审美情趣的能动体现。肌理一般分为天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类,天然肌理是自然演变或自然现象偶然创造的材质状态,如纹理、结节、风化等;人工肌理则是材料工艺中由人为因素而形成的材质状态,如刀痕、手迹等。从形象学角度分析,肌理的形态面貌分为显肌理和隐肌理。显肌理的重要特征是肌理表面色彩变化层次丰富、明显,具有华丽的形式面貌,如用于导向标识基座部分的大理石,高贵而华美。不过,也有色彩通体如一的材料,依靠体表高低起伏的形面在光线作用下形成受光、背光、反光、投影等不同的光照色面,同样具有色彩变化的状貌,此类材料用于户外导向标识的背景支撑部分,可以充分利用白昼变幻的光线展现活跃的肌理效果。至于隐肌理,则是表面形态可视性较为不明显且依靠感触为主要判断方式获知的肌理。

不同的肌理可以形成不同的质感表达不同的情感:粗的质感厚重、沉稳;细的质感精致、高贵;中间状态的质感柔和、平静。光的质感华丽、轻快;麻的质感则朴质和亲切。软的质感温和、舒适;硬的质感则坚实、冷漠。当导向标识采用不同肌理的综合材料来组合构成时,肌理构成的主次关系尤为重要,若肌理效果运用得当可以突显标识的个性美,反之则可能妨碍导向功能。因此,要巧妙处理好标识肌理构成中的明暗关系、虚实关系、量比关系、结构关系、层次关系等,并把握秩序、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一般来说,在一个导向标识中不宜采用过多的显肌理样式,以免过于花哨导致形式妨害功能,通常以不超过三种为宜。

三、 装饰材料的精神属性在导向标识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装饰材料具有自身的品格,如果说形式美感是它的本质特征与物性体现,那么品味、情趣、空间、生命、力感与意境则是其深层内在的精神属性。装饰材料的精神属性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聚合,装饰材料总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进而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符码。在表面形态的包裹下,装饰材料有着丰富的文化性,它总在无声地叙述着自己被发现或发明的时间地域、技术构成,被广泛运用的艺术领域,被赋予的政治性、经济性、民族性、宗教性的人文特征等等。人们对装饰材料的观念性认识已逐步从外在形态延伸到内在蕴含,20世纪下半叶“让材料自己说话”的观念意识已成为大多数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创作的自觉。

视觉导向标识是环境精神性的形态表述,它为人们提供导向服务的同时承担着文化传播的职能,是探寻地域民族文脉的点睛之笔。人们通过导向标识特有的形象了解周边环境的品位、品质,感受地方文化特色或地域习俗。装饰材料作为导向标识的物化媒介,其精神属性在导向标识的文化传播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肌理、质感等外在因素都是其精神物化的轨迹。环境能改变人类固有的精神状态,材料的变革演泽着文化观念的更新,不同的环境所要体现的精神主题和文化概念不尽相同,标识系统的风格定位是“泾渭分明”的,凭借着各异材料的心理效能体验,向人们传递特有的思想和心理感受,装饰材料的内在力则是无限的。

结语

视觉导向标识设计是为改善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而存在的,它侧重于形态艺术和人的感知心理。装饰材料是导向标识物质与精神的载体,它具有感知美,它的感知元素为视觉导向标识实现了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其灵魂价值不容忽视。

注释

[1] [2]李建淼.浅谈装饰艺术的材料与形式[J].职业技术,2008(5)

[3]王露茵.视觉形象感知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5(p2)

参考文献

1. 李彬.材料・艺术・设计[D].重庆大学,2003

2. 张西利.城市标识系统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立民.城市导向标识设计的视觉传达[J].美术观察,2006(06)

4. 李建淼.浅谈装饰艺术的材料与形式[J].职业技术,2008(5)

5. 柯思昱.材料的抽象语言在设计中的表现[J].硅谷,2008(14)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2篇

[关键词]纤维艺术;塑造语言;功能语境;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28-02

1现代纤维艺术的材质塑造

纤维材质的特性通过“物”的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触觉的感受、联想和象征意义,它融艺术想象与材质表现为一体,是对材质多元性、异质性美感的深层挖掘,构成纤维艺术的主体元素。例如巴西艺术家利贾·帕普的作品:方形根基自然过渡,转换为具有生命象征的自然柱体,是理性形态与自然形态相互融合的具体表现,以此构形语言,恰如其分地发挥纤维材质的塑造力、有机形态无限发展的活力。

现代纤维艺术使用天然纤维(毛、丝、棉、麻、棕、藤等),人工纤维(金属、塑料、纸、玻璃等)以及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等,通过编织、环结、缠绕、切割、穿插、缝缀、撕裂、叠压等技巧,以染、喷、印、绘等手法,突破传统艺术的表现模式,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富有现代意识、材质张力各显的纤维艺术作品。如:坚硬或柔软、沉静或跳动、影射或吸光、平直或曲隆、艳丽或暗淡、凹或凸等不同质感以及肌理、色彩、形态等视觉感受。例如秘鲁艺术家马西莫·劳拉作品:以扭曲、流动的有机形态构成虚与实、主与次、柔与刚等视错觉,体现实体与虚幻互动,追求整体动态与单体个性的表现形式。

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美感和自身的情感特征,材料的质感和肌理能调动起人们在感知中视觉、触觉等知觉以及其他感受的综合过程,直接地引起雄健、纤弱、坚韧、光明、灰涩等诸多心理形态。

2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

2.1现代纤维艺术的形态

(1)平面的纤维艺术是以“挂”的方式来展示艺术品质,它与室内、外空间为一体,所以亦被称为壁挂艺术。与其他平面艺术一样,其展示面只有一个,这种平面纤维艺术包括布材缝制的生活用品、各种纤维编织的壁饰、平面艺术作品等。

用纤维材料制作的平面艺术品,其平面性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平面纤维艺术品”允许有较大的起伏关系存在。

(2)立体的纤维艺术亦称为软雕塑。软雕塑源于:

其一,纤维艺术材料选用范围的拓宽,其本身有了能够立体起来的可能性;

其二,现代建筑需要这种表面柔和、质地松软的立体艺术品来增加现代建筑空间里的人情味和亲和力;

其三,是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软雕塑是一种新艺术,是以软质材料为主,根据一定创作目的需要而创作的艺术品,其独有的以软材料为主形成的质地,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无论在表现形式上有多少改变,它还是建立在对传统壁饰艺术深入认识的基础上,丰富了壁饰的表现形式,因此确立了自身的价值,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雕塑形式。

2.2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语言

通过多元的材料抒写出想象奇特、创意别裁的视觉语言,材料包括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铁丝、布、亚麻、铜丝、不锈钢、塑料等单元纤维、混合材料,给人以陌生化的视觉效果,构建了个性化的审美价值。

(1)抽象语言:抽象的概念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舍弃非本质的属性。这种表现事物本质、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抽象语言形式在纤维形态中普遍使用,它是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表露,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热烈的、激情四射的、忧郁寡欢的、平静的、懒散的等。

审美是人的心理活动,失去想象力就没有美,美产生于想象。当你处在抽象的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联想,在抽象艺术作品面前自然地会心随其动,展开美的想象。

抽象在纤维艺术表现中还有冷抽象与热抽象之分,冷抽象是指表现冷漠的平静的情绪的作品,是一种静谧的美、安静的美。热抽象则是热烈的激情的情绪表现,是一种热情的动感的美。

(2)具象语言:具象语言体现的是自然形态或写实形态,这一“形态”是经过艺术家重新创作的“自然形态,”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悟材质构性,进而感悟塑造语言,在材质塑造形态的过程中,通过手的织、染、编、绘等手法往往会留下手的运动痕迹,以突出自然的或偶然的象征,形成具体的、直观的形态。

具象语言是艺术家对于主体形态的尺度、比例、节奏、材料及工艺的把握极富鲜明的人性,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极具现实并与自然融合,纤维艺术作品体现所情感的喜、怒、哀、乐客观地呈现给观众,以塑造的自然流动来体会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例如艺术家高登·贝特尔的作品:两种方形符号以不同材料、不同质感、不同量感,表现柔软与坚硬、感性与理性、单纯与丰富等对比关系,强调不同材料的符号语言。

3材质功能的多元性

3.1材质象征功能

通过材料的材质特征、构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不同材质的塑造与表现语言的变换,体现着纤维艺术的时代特征,使其在不同时期呈现风格迥异的作品,同时,各种材料表现语言也赋予作品不断变化的涵义。

3.2肌理象征功能

肌理的造型表现(形态特征)是以群体的组织效果为主的,是形态表面的细小纹理效果,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表面效果或表面的组织构造。肌理可以增强形态的体量感,可以丰富形态表现不同的情感。

例如日本艺术家石崎·朝子的作品,以纤维材料的“可拉伸、可编织、通透”等性质构成金字塔形态,此符号以纤维材质来表现,更体现一种虚幻、朦胧、光怪陆离的风格。

3.3结构象征功能

通过形态语言点、线、面、体等构成因素的组合,体现出纤维艺术的结构特征,包括形与形之间的连接、过渡、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

3.4营造象征功能

纤维艺术的主题是形态营造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作品的尺度、形态、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人产生亲切感、装饰感和美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富贵、华丽等不同的心理情绪。

例如日本艺术家石崎·朝子的作品,以书籍的形式、大地的风貌,表现人类、自然、环境相互交流的语言特征,传递出多维的观念。

4现代纤维艺术材质的形态语境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也如同文字、语言、仪式、手势等视觉符号语言一样,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媒介。它是艺术家发挥创造性思维,面对工艺、材料,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技术表现来创作艺术作品,它完全打破了传统工艺流程中“绘画”到“织品”的复制,使艺术家直接同材料进行交流,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能够直接在材料本身的质感、肌理表现、光线的选择等得以展现,这也是艺术家面对这些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的质料制作的作品,有很强的想象力和温暖、厚重的亲和力。

在创作过程中,材质的物理特性和潜在的表现等因素,被引发为作品内在的意蕴时,它会更贴切地与主题与内容融合成一体,使作品更具有更生动、更强烈的艺术魅力。

现代纤维艺术的形态语境,更加趋向于抒写艺术的高情感目标,而情感的个人属性则导致现代艺术的个性化。对材质多元性、异质性美感的挖掘,即是对材质形态语境的创新性探索以及对新的表现形式、新的形态语言、新的视觉语境的实践。各异的材质语言在艺术家对艺术人性化的追求下更具有独具的魅力。

例如:日本艺术家福本潮子的作品,使用被靛青洗染的织物,结合日本传统工艺达到令人吃惊的染色与发光度层次。形态经常结合月亮和水及空间的关系去获取并把她的观众引入到她作品的宇宙空间,如作品《夏夜Summer night》;

中国艺术家任光辉作品,由纤维材料构成似树木、灌木的形态象征,形态以疏密、大小、粗细等对比手法,表现一种立体的节奏感,在整体的心理感受上,具有生命力的象征,以“大地、自然、活力”来传递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作品《柱》。

形态的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材料的综合性等诸多因素,构成了现代纤维艺术的基本特征。

随着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与传播,现代纤维艺术从本质上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地位的观念束缚,在拓展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认识上深化的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如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等。

参考文献:

[1]邬烈炎.现代纤维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2]森·卡伯特·黑尔.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程惠琴.现代纤维艺术的材质语言[J].上海工艺美术,2005,83(1):78-79.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3篇

[关键词] 语用教学 影视素材 语用能力

作为语际语语用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语用习得和语用发展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Rose & Kasper(2001)的《语言教学中的语用问题》(Pragmatics in LanguageTeaching),Kasper&Rose(2002)的《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Pragmatic Deveoopmentin a Second Language)和Bardovi-Harlig&Mahan-Tayoor(2003)《教语用》(TeachingPragmatics)。《语言教学中的语用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语用能力的教与学以及测试评估。《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从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重点阐释二语语用习得与语用能力的发展的系统研究。《教语用》则是一本专门语用教学案例论文集,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课堂上来教语用。除此之外,国际上还有众多语用学者(如Martinez-Flor etal.(2003),Crandall & Basturkmen(2004),Edwards & Csizer(2004),A0con(2005),Kasper&Roever(2005),Rose(2005)等)对语用教学和语用习得与发展纷纷展开研究。

然而,相对国外丰硕的研究成果来说,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如杨素珍(1995)、刘绍忠(1997)、杨文秀(2002)、叶邵宁,滕巧云(2003)、刘思(2004)、刘润清,刘思(2005)、戴炜栋(2005a,2005b)、冉永平(2005,2006)、鲁苓(2006)、刘建达(2006a,2006b)、李然,刘思(2006)等)从理论上论证了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培养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但真正对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教语用的研究尚不多见。虽然有部分语用教学实验研究,但他们更多是为了验证语用能力的可教性(胡美馨(2004)、江晓红(2005)、赵玉荣(2005)、张雪梅(2006)、施彩虹(2006)、朱炼红(2006)、王秀容(2006)、陆曼(2007)、刘开颜(2007)、刘萍(2007)、竹旭锋(2007)、谢媛媛(2007)、赵永彬,张冬钦(2008)、段玲P(2008)。而真正意思上的探讨如何在外语课堂环境下来教授语用知识的研究还很罕见,更不用说专门讨论语用课堂教学环境中采用什么语言素材作为语用输入的研究了。因此,本文仅仅探讨外语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语言素材可用作语用课堂教学这一内容,即从语用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来回答“如何组织与安排课堂教学才能最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Kasper&Rose.2002:309),以期能为我国英语语用课堂教学及语用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1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语用输入

为便于系统分析课堂上可能提供给学生的用输入,作者将现行英语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分为传统课堂教学和语用课堂教学两种。传统课堂教学是指那些以传授目标语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听、说、写和译)为目标的PPP(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输出(production))式课堂教学(束定芳,2006)。鉴于我国语用课堂教学研究的现状,语用课堂教学则指那些为了验证语用能力的可教性而进行的教学实验研究。

课本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用作语言输入材料的基本上都是纸质课本。有部分教师会采用一些视听资料,其目的则是用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而就这些纸质课本来看,Bardovi-Harlig(1996,2001)认为,对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目标语的语言学习者而言,课本不能提供可靠的语用输入,不能够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恰当的元语用知识,有些甚至还会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于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国内学者吴格奇(2004)对比分析了英语本族语人士编写和中国人编写的教材中的“打招呼”这一言语事件,结果表明中国人所编教材中存在大量的语用失误。胡美馨(2007)从培养语用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浙江省高校英语专业采用较多的某综合英语教程,认为虽然该教材提供了部分言语行为知识,但却没有给出教材使用者所期望提供的相关言语行为语用特征和原则方面的信息。

教师

中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绝大多数还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束定芳,2006),这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由于传授语用知识需要教师本人对目标语语用知识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是非本族语者不太可能拥有。这就意味着,他们就无法享有目标语本族语者所特有的母语直觉,更不能用那种目标语本族语者对母语的直觉来引导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Rose,1994)。因此,不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目标语是多么地准确与流利,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太大作用。另一方面,在课堂环境下,师生这一典型的不平等的权势关系,使教师课堂上的目标语的运用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目标语语用知识的参照。再加上国内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几乎一切都以教师为中心,致使学生未能拥有其应有的实践机会。况且,就算能有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为操练目标语的活动,由于学生们全都是非目标语本族语者,因此,这种非本族语者之间的目标语操练活动也是不能作为可靠的语用输入。

教学模式

相对于ESL环境下有着大量的真实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在EFL环境中学习英语,课堂教学很可能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语言输入场所。然而,在国内,恰恰就在这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语言输入场所,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PPP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则受应试效应影响仅限于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法与词汇)(束定芳,2006)。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们本身很可能就缺乏语用意识,根本就不知道要传授给学生语用知识,另一方面,即使部分教师有了这种语用意识,但由于他们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些语法词汇知识,也就不太可能提供给学生们相关的语用知识。

2 影视素材作为语用输入

鉴于国内语用课堂教学尚处起步阶段,相关语用课堂教学研究尚不多,我们将就现 有的少数用来检验语用能力可教性的实验教学研究中所采用的语用输入材料作一简介并分析其所呈现的总体趋势。

在现有的语用实验教学中,用作课堂教学语用输入的材料大致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纸质材料、音频材料和影视素材。纸质材料主要包括课本、研究人员自行整编的讲义及在教师口头讲授下学生所记的课堂笔记,如胡美馨(2004)、江晓红(2005)、张雪梅(2006)、施彩虹(2006)、陆曼(2007)、赵永彬,张冬钦(2008)。音频材料则主要是指磁带和录音材料,如段玲P(2008)。影视素材主要是指原版英语电影的剪辑短片,如赵五荣(2005)、朱炼红(2006)、王秀容(2006)、刘开颜(2007)、刘萍(2007)。另外还有两项语用教学实验研究采用多种类型资料相结合。竹旭锋(2007)采用了三种类型资料作为“建议”言语行为语用教学实验中的语用输入材料,分别为影视剪辑,真实环境中的对话文本,两位本族语者所写的邮件。谢媛嫒(2007)采用了虞苏美主编的《新编商务英语一精读)教材中的Function and Structure这部分内容,以及让受试观看四集《走遍美国》的方式作为其语用课堂教学实验时语用输入材料。

就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来看,在这些实验教学研究中,一般性的处理方法是给学生列出一些有用的词组或句式供他们练习如何表达某种言语行为。事实上,这样教语用的做法有待商榷。一方面,它以一种相当明确的方式呈现出这种原本是很微妙的且更多的时候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另一方面,采用这种形式来教语用通常都忽略了语用理论中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语境,而语境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因此,这种明确地静态地列出一些与某一言语行为有关的或可能的语言表达形式(如词汇、句型、套语等)的做法,不能充分地展示出某一言语行为在一个具体的情境语境中是如何受动态语境参数(如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强度等)制约,更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选择某一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某个言语行为时应受语境参数制约的微妙性。

Ellis(1994)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恰当的语用输入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提供给学生用作语用输入的材料如果在量上不够的话,或是质上不恰当的话,那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无作用可言,甚至还可能如Bardovi-Harlig(1996,2001)所言的那样,误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违本族语者语用原则的语用意识。因此,我们认为,选取恰当的材作为外语教学课堂上用作语用输入是非常关键的。Rose(1994)很早就曾提出采用影视素材作为外语语用课堂教学的材料这一观点,并对如何运用这类素材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直到最近五年,国内学者才开始试着用影视素材作为语用教学的输入材料(如赵玉荣(2005)、朱炼红(2006)、王秀容(2006)、刘开颜(2007)、刘萍(2007)、竹旭锋(2007)、谢媛嫒(2007))。相对于纸质材料和音频材料而言,影视素材不仅能提供给外语学习者听觉与视觉双通道语言输入,最重要的是,它能展现出某一个情境语境下的语用参数,突出了语境动态性的特点。这也正是Rose推崇影视素材作为语用输入的最主要原因。当然,影视素材中的影视语言并非完全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它本身也是根据剧本而编辑过的言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最为接近现实环境中的语言语料。

因此,我们认为,影视语言用作语用课堂教学的参照基准,它不仅仅能展现出在某一具体情景语境中说话人下受语境参数制约的条件下所采用的为实现某一言语行为而选取出某一恰当语言表达形式,还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态语境以便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境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与发展其语用能力。况且,影视素材使这种原本具有一次的动态语境具有可重复性,让学生可以就某一个具体的动态语境反复观察,细心体会。此外,语言能力(competence)本身是一种存在于语言运用者脑中的抽象知识,我们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语言行为(performante)才能了解到他们所拥有的语言能力。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地观察本族语者的语用行为(pragmaticperformanoe)来培养他们的语用敏感性,发展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3 结语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4篇

在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教学中,除了对于形态的认识、构成原理的理解和造型基础之外,在形式表达和表现技法上都离不开“材料”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材料不论在具象写实的形式还是抽象概念的表达里,或是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艺术设计表现要素之一。在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去掌握构成与造型的原理在艺术实践中的应用和表达,还要去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融合进我们的创作里。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胆进行对于材料的创新与尝试,培养在看似简单而单一的材料之中的感知、判断及造型能力并善于使用各种综合材料来表达与丰富我们的艺术构思。

在综合材料与形态的实践研究中,那些看似简单的材料一旦经过艺术与设计思维的转化都会成为一种不简单的创意表达。因此,在设计基础教学中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是根本,也是综合材料在自身简单形态之中寻求不简单的表现力之动力源泉。蔡元培先生对于艺术曾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书法绘画到了近代过于拘泥于旧的章法而没有什么创新,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借鉴其他的科学的方法。他说:“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没有科学的方法注入美术,艺术就失去了创造力,而艺术失去了创造力也就不可能再有突破与发展。对于身边这些简单的各种材料而言亦是如此,在实践中必须科学地研究材料与形态的关系,了解材料与形态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其形成方法又有哪些规律。如同世界上如此之多的自然物或人造物,虽然种类与名称繁多,但归根结底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一切物质又都含有相同的一些最简单的元素并由这些最简单的元素组合或化合而成一样。在科学地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以后,我们就可以将材料以丰富多彩的、不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使其应用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

所谓综合材料,实际上在艺术设计创作领域中是没有限定的,甚至可以说它是能表达与实现艺术设计观念和效果的各种材料。它不仅包括天然物质的材料,还有人工形态的材料甚至是多维度空间的光影材料等,也可以笼统地说:艺术设计的材料,可以是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材料”一词的概念上来看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如在《辞海》中对材料的解释是:“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而《迈尔新百科全书》对材料一词是这样阐述的:材料是由原料中取得的,为生产半成品、工件、部件和成品的初始物料,如金属、石块、木材、皮革、塑料、纸、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等。材料是原料中取得的并且是生产产品的原始物料,包括人类在动植物或矿物原料基础上转化的所有物质,其转化的目的在于将这些物质用作生产的原料或完成生产过程的辅助材料。如上可见,材料从含义解释的内容上就有涵盖极为广大的范畴。

而材料的简单性主要是说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综合材料在使用与应用上的简单或单一。比如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与体会在思路上难以拓宽,不敢尝试新鲜材料造成材料选择上的简单。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使用材料的时候,受到了材料自身成本、加工工艺、制作方法乃至个人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限制也会出现材料表现上的简单。特别是在材料成本控制与加工制作工艺手段上,一般在设计基础课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使用更多的都是相对廉价与常见的简单材料,甚至是生活中的食品、物品和废品的二次利用,就使得学生在选择材料上大都选择简单而直接使用的或是好加工成型的。如图l中所见到的各种材料,都是教学中学生所使用过的,这些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材料可能我们平时都不会太过于关注。换个角度来说,“简单”可能就会想到“直接”,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简单的材料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并与自己的构思相结合才能确定这些材料是简单地直接使用,还是通过割、裁剪、粘合等二次加工将其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比如有些材料,像牙签、棉签、订书钉等可以直接用来组合拼贴出多种变化;可有些材料就必须依靠二次加工,如在课题训练中有很多学生选择木塑板这种材料,木塑板作为一种纤维与塑料的复合板材具有好加工、易切割粘合的特点。当学生使用这种简单的板材时就要指导学生将其按照所学的构成原理和美学规律以及自己的构思进行二次的加工,学生们或将其切割粘合,或将其弯曲折叠,使这个简单的面材在最后的成品中呈现出了丰富多彩、非常不简单的各种形态。如图2中就是学生使用木塑板完成的形态构成作品,通过不同的裁切、粘贴、组合等手段塑造出了不同的、变化丰富的空间造型。可见,在基础教学中普遍使用简单的材料大部分是那些容易买到的、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徒手工具好加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材料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可用的、有限的简单材料中进行材料的表现,就要发挥其主动创造精神,提高创新意识,用简单的材料在表现与形式上创造出不简单的形态和效果。

芬兰著名设计师艾洛·阿尼奥认为材料和技术的革新都会开创新的设计道路。无论是廉价甚至废弃的材料还是高档昂贵的材料,都可以借助设计师的想法从思想和创意上加以丰富表现。即使是同一个简单的材料,在表现与创意上也会由于个人对其形状、色泽、质感的感受不同而表达出千变万化的形式。在设计基础教学中鼓励学生要具有一种“勇于尝试与创新”的精神,面对简单的材料要敢于打破对材料固有概念认识的局限,发掘其深沉的内涵并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

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综合材料的体会与感受是一项专门的课题训练,要求学生使用材料进行多方面体会和表现,在使用中涉及的材料极为广泛,它可以是各种天然材料,可以是人工合成材料,甚至可以是廉价的或随手可得的身边废弃物,这些材料都为学生体会和感受材料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与便捷。受限于成本以及加工工艺,在课题训练中学生大多使用身边可以使用的和生活中简单的材料,如纸张、图钉、牙签、纤维、塑料、食物等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去努力发掘学生对简单的同一种材料在使用上的多种可变性,让学生了解材料,熟知材料,掌握材料,尽情地体会材料本身特有的形态与组合特性。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材料的二次加工,如粘贴、组合、裁切、分解等各种工艺制作手段,努力地去解放创造力,培养对材料的理解力与感受力,从而在设计基础学习中更好地把握材料形态的变化,体会材料的特性和材料语言的丰富性。在课题训练中,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将材料加工成二维的、半立体的材料表现成品,从中体会由材料的形状、纹理、色泽、质感等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其蕴含着的表达情感的艺术语言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诱发出学生艺术创作的理由和激发想象力的原动力。塞·约翰逊提到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我们将材料作为一种形态元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熟悉材料的技术工艺等,而是让学生从中解读不同的形态信息,体验不同的心理感受,努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挖掘、去选择材料,体会其中表现的多样性以及感受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取向。如图3的学生作业就是对简单材料的形态表达。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5篇

一、 材料研究是掌握绘画语言的基础

在绘画作品最终完成后,材料审美和属性就被画面整体语境和精神属性掩盖,材料作为绘画表现媒介在绘画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被隐藏起来。绘画作品虽然承载了很多思想和内涵,但它最终是物质的,是通过物质的形式展现出来,画家表现的思想、内容、审美取向也是通过组成画面的材料媒介来实现。虽然材料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被绘画精神属性掩盖为教学中材料研究制造了困难,但材料作为绘画语言形成的根本,在教学中对材料进行讲授和研究是使学生成功走向绘画实践的重要开始。

材料以媒介形式存在是绘画得以形成的基础。这里,材料作为绘画作品的媒介,它承载了各种绘画语言,通过材料的不同存在形式,展现了材料作为媒介对画家意图的描述。正是由于画家的意图和目的,材料才成为画家利用的手段,将思想和目的强加于材料,成为通过画面传递某种意义的媒介。然而,材料要在画面上体现画家的意图和目的就必须将材料转化成画面需要的绘画语言元素――造型元素。这些造型元素包括:色彩、结构、肌理、线条、形状等等,都是材料的各种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它们承载了画家的表现目的和意图。

“在绘画中实现的造型元素的种类源于材料使用的方式,因为材料具有开放的潜在可能性,每一种材料都可以以一种无限不同的方式得以实现,通过它们,产生的造型元素的种类同样也是开放的。”([英] 尼吉尔・温特沃斯 著,董宏宇 王春辰 译《绘画现象学》P55,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绘画材料是画家创造造型元素的工具和物质,而每一种造型元素表现形式的创造必然是绘画材料潜能的体现,是材料价值的审美彰显。材料的开放性为造型元素提供了表现机会,为画家拓展了自由、充分运用材料进行表现的空间,绘画语言也因材料的开放性和审美表现而变得丰富。每种材料作为媒介在造型语言上都存在未曾开发和未曾探知的潜在的表现可能性,这些都是通过画家在创作需求的情况下将材料潜在审美表现开发出来。在绘画实践中,学生只有选择并组织了适合其绘画语言的材料,通过材料的媒介属性表现对自然、人生、生活的理解与认识。

二、 绘画技法使材料性能得以显现

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绘画语言和审美意图,需要对材料进行正确把握,必须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材料审美属性包括材质美和经过绘画技法表现后形成的形态美。材质美是指材料的质地美感,材料具有不同质地,表现出不同美感。材质美是材料具有表现力的根本,是被选择和应用的前提,如果材料失去其材质美感将不再是这种材料。绘画中材料还具有形态美,画家将材料按照意图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形状、肌理、颜色,表现出不同效果。材料各种表现形态构成了绘画造型元素,画家通过这些造型元素表达自己意图,将材料潜在表现能力开发出来形成画面或画家需要的形式,形成画面视觉语言。材料审美特性的深入开发和运用成为绘画表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是材料形态美在绘画语言中的具体体现,又是画面造型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材料如果失去了表现形态,在绘画中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总之,“物质手段是通过显示自己而不是使自己消失,即通过展开自己的全部丰富感性,实现自己的审美化的(杜夫梅纳著寒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P341,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绘画材料既要表达视觉形象又要体现材料自身审美特性,并要将二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绘画语言。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要体现思想和表现内容,在材料选择和运用中就应当注重并掌握材料的材质美和表现力,通过对技法进行锤炼,使形态美和材质美得到最恰当的体现。

黄宾虹在《画法要旨》一文中指出,“不明笔法、墨法,而章法之间,力期清新,形似虽极精能,气韵难求苍润(黄宾虹著《黄宾虹自述》P45,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说明绘画实践中,合乎画面语境需要的方法对于材料性能展现和画面语言表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绘画语言成功表现的重要环节。绘画技法是材料审美得以体现的手段,也是绘画语言得以成功表现的需要,是对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是材料成功转化为造型元素和绘画语言的手段。“画家通过对材料的使用,一个世界展现在他面前,这是一个他开始生活于其中的绘画世界。他的存在的一种新方式发展了出来,并开始实现自身”(《审美经济现象学》P51)。绘画技法在表现世界和审美思想过程中,将材料潜在表现力开发出来,使绘画表现和材料审美同时得到实现。技法是绘画材料形成画面整体性表现的需要,成功的绘画作品不是绘画材料简单的罗列,而是材料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的整体表现,是符合画面整体性表现语言要求的。在绘画实践中,学生不但要掌握材料的审美属性和表现能力,而且要将材料表现与绘画语言联系起来,通过技法实现材料与画面表现的完美结合。

三、 画面整体性与材料表现整体性的要求

在绘画教学中,对画面整体性把握是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的重要内容。画面整体性表现在绘画语言中材料表现对绘画元素的整体性组合,表现在材料开放性与绘画元素需要之间的和谐关系。造型元素和材料同样具有开放性,绘画元素的开放性表现在绘画语言形成整体语境的需要,绘画意图和审美性差异又要求绘画元素具有多样性;绘画材料的开放性则表现在其表现形态具有多样性。材料各种审美表现共同形成统一的画面语言,是材料质美及表现形态的综合性整体表现。画面中每一种材料和其表现形式都必须与其它材料和形式相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否则材料审美性和绘画整体性将都不能得到体现。

造型元素在绘画作品中具有开放性,它们体现了画家创作的意图需要。“在每一幅绘画中,色彩、结构、肌理、色调以及线条都通力合作,以形成一个单一的统一整体。……每一幅画都被创作为一个总体,于是每一个造型元素都被重新创作,这样它才适合总体中的其它元素。在每一个情形中,每次的结果都是一个完全一致的总体”(《绘画现象学》P13)。也就是说,在绘画实践中,需要运用适合画面整体语言要求的造型元素完成创作。绘画作品中每一种造型元素的存在、形成,都是以材料作为媒介进行创作,它以其开放性表现,创造出画面需要的造型元素,形成作品整体表现语境。

材料必须符合绘画语境表达的要求,材料整体性是影响绘画语言形成和表现的重要因素。一件成功的绘画作品是各种材料之间和谐、统一的整体表现。材料的整体性表现在材料表现的双重性上,一方面它是绘画语言的中介和载体,另一方面又展现着自身材料特性的审美性。材料在绘画作品中如果失去了自身审美表现就不能实现造型元素审美要求,也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如果过分展示自身审美不符合绘画语言要求,必将破坏画面整体,两者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创造出具有整体性的绘画作品。绘画实践只有选择适合其语境的材料表达,才能形成统一的绘画形式和语言。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看,可以明显看到材料整体性在整个绘画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形成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性特征的审美过程中,画家运用水墨材料的可渗化性、不可覆盖等材料特性形成中国绘画的整体表现语言,成为文人“畅吐胸中逸气”的手段,形成中国画整体绘画语言和特有的绘画语境。

从画面整体性说,造型元素的整体性就是材料审美的整体性每一件成功的绘画作品都是绘画材料的整体性体现,在绘画教学中,对材料各种属性的研究是学生成功把握绘画整体性的基础。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指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供可理解语料、训练听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习得问题等四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力图为培养离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听力是影响人们获得有效信息和实际效果的最基本因素,同时也是其外语学习、欣赏、交际、应试能力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中,“听”首当其冲。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陈旧单调。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盒磁带一台机,一本教材一支笔。听了一遍又一遍,听完以后对答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默默地、被动地听,而教师纯粹是个按键人(bu∞npusher)。学生的困难得不到应时地克服和解决,而这些困难就成为影响学生听力提高的障碍。障碍不扫除。听力水平就难以提高,这样反过来又压抑和挫伤了学生听的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就使教与学成了矛盾。那么,作为听力教师面对这种状况该怎么办呢?研究表明,学习者只有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中,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才能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mible input)。而获得可理解语料的量以及学生从中吸纳(intake)的语言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外语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供可理解语料、训练听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习得问题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研究表明。学习者学习目标语的情感,特别是态度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强烈动机,教师可以从态度和动机形成的根源寻找突破口。外语学习态度和动机的形成不但与学生对目标语、目标语成员集团及其文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认识相关,而且与学生的需要、兴趣等相关。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外语学习情感。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听力材料,向学生介绍目标语民族的民俗文化、科学技术等,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目标语、正确认识目标语的民族及其文化。使他们对目标语民族文化等产生好感,端正他们对目标语及其民族和民族文化的态度。帮助他们形成“融入性”外语学习动机。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听力课产生好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在反省外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肯定自己取得的成绩。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都会给他们学习目标语的情感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比如,学生在学习目标语时,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对待这些错误的态度如果是指责。学生上课时就会感到很紧张。他们害怕出错,不敢参与课堂活动,逐渐地进入被动的学习状态,进而讨厌学习目标语。如果教师的态度是容忍学生犯错误、甚至赞扬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这样就不仅能降低学生的焦虑度。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会外语的信心。

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听力材料的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本身的兴趣,帮助形成外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外语学习给现实生活带来的便利,帮助形成外语学习的外在动机。一般说来,听力材料的内容如果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他们会在理解材料的过程中体会到获取非语言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果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泼、有趣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外语,他们会感觉到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带来的乐趣。感受成功的表现带来的喜悦。在这种快乐与喜悦的不断刺激下,学生会把外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形成学习外语的强大内驱力。如果他们在听力材料中获取的非语言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就会在课后感受到外语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外语学习的工具型动机也就得以激发和保持。

除了态度和动机外,归因(attribution)是否正确同样影响着外语学习的效果。如果学生把外语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程度、学习策略的使用等可控因素,而不把成败归因于学习能力、外界环境等非可控因素,即便失败了,他们也会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反省学习过程,找到失败的根源,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留意综艺节目、娱乐节目,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和语言表达方式上考虑加入这些元素,做到恰当好处。会使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教学中需要严格证明的地方,教师往往呈现给学生的是完美的推理过程,其实有时候展示推理过程的半成品,学生更受用。教师不妨再现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对有问题的地方的解决过程,试错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失败的经验中得到启迪。利用计算机在图像处理上的优势。数形结合帮助理解。例如在讲解函数f(x)在xo的极限时,可让x从Xo的左右两侧向xo靠近,动态描述在Xo的运动过程中,其对应函数值的运动情形。从而得出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单一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需要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凸现各自的优势。比如,在利用电教室观看二次曲面的教学录相时,限于电教中心的管理。一般都是把教师讲的过程和观看录相分离开来。如果在观看录相的同时,教师可以自行控制录相的播放,结合教师讲解和黑板展示,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5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随着实验课的开展,原有的考核方式将进行必要的改革,否则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将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应于新的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考核的应该包括“纸质版理论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和数学建模能力测试”三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的合格程度的评定应是这三方面的综合结果。各个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适当地调整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比如“研究型”大学,理论考试比重应大些,而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后两项的比例应适当加重。这样的考核方式将会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笔者对于在解放思想、强化内涵建设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其核心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

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情感。教师除了设法引导他们形成和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之外,还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二、提供可理解语料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从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中获得目标语的输入。这种输入对学生而言是否可理解,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前对他们掌握目标语知识的情况和使用目标语的技能水平有整体的把握,是否能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对教材的难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教师在选择和提供给学生语料前,有必要把握材料的难度,并做恰当处理。如果教师知道学生的问题存在于听力材料的语法方面(包括语音、词、短语、句等),那么,在提供给他们材料之前。有必要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节省部分在线认知资源,把较多精力集中起来理解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如果知道学生的困难在理解方面。教师可通过介绍背景知识、文章体裁等降低难度。

背景知识的介绍可帮助学生搜寻正确的意义空间。听懂听力材料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语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如果学生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就会感到听懂单词,听不懂内容,造成听觉认知上的障碍,选择答案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通晓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必要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杂志,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为提高听力水平打下基础。比如,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系列之FocusListening录音材料时。学生听到serve somebodv right,往往会想当然地理解成“好好地侍候某人”,但其真正含义却是“某人罪有应得”,“某人活该”;flying colors,学生会认为是“飞扬的彩色”的意思但又疑惑不解,经教师解释才明白其本义指“迎风飘扬的旗帜”,且引申义为“全胜。大成功”;make it经常在short conversations中出现,但学生经常不注意而不去深究地简单理解成“制做某物”,但实际上它有“达到预定目标,做到,成功。发迹,及时抵达,好转。得救”等几层含义,而且须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其含义。又如,lron curtain一语出现在第四册第九课之passage2--Winston Churchill一文中,但课本上的Learning Points部分只给出了其汉语译文“铁幕”,文中也只提到丘吉尔是使用iron curtain的第一人,且此语已成为英语习语,但iron CUFtain究竟所指何物,学生一则因为比较关注练习要求而不会注意到此类词语,二则因为手头工具书和资料有限且不知从何处查起而懒于或无从深究,所以笔者便提醒并告诉学生:此语出自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Winston Churchill爵士于1946年所发表的演说。后即成为西方报刊及政界用语,本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为阻止同欧美各国进行思想、文化交流而设置的一道无形的屏障。现也被引中喻指阻止消息、思想交流的一切无形屏障或精神、文化分界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三、训练学生听的方法

训练听力技巧的目的尽管与学生获得可理解语料相关,但不同于教师直接给学生提供可理解语料。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主动获取、有效处理语料的能力。听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获得可理解输入的量,进而影响他们掌握目标语的程度,而听力水平的高低不仅与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相关,还与他们能否有效运用听力技巧相关。所以。教师通过应用一定的材料,训练学生听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听的技巧,也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必要途径。从整体上来说,听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师可有选择性地结合材料讲授一些被成功者采用的听力技巧。如预测、记关键词、联想发挥、推理等。

从听材料的过程看,听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标题、图例以及习题中给出的有关信息“预测”即将听的这部分材料大概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把思维空间固定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内。然后,通过联想发挥,激活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关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并与从材料中获得的有关信息结合,推测材料有可能涉及到哪些具体方面。这就是通常说的“自上而下”的听法。在听的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都将得到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帮助学生“预测”接下来将发生的事。“自下而上”的方法帮助学生证实、调整预测。教师在教学生“自下而上”的方法时。要提醒学生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听懂每个单词上。而应该放到这个意群的理解上。此外,训练学生边听边记下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或在听懂一段话后概括其主要意思并记录下来,这样可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为听后顺利完成习题做好准备。听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积极、主动的获取目标语知识、提高使用目标语能力的有效过程。

四、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习得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听的过程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建立和检验目标语假设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听材料前已获得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中有效地运用了听力技巧,仍然出现听力障碍。无法正确理解听到的材料,就说明学生存在习得问题。此时,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揭示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使学生重建对目标语的假设,从而把技能训练的过程与语言知识的获取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最终获得相关的语言能力。

众所周知,听目标语材料与面对面的交谈不同,与阅读也有区别。被听的材料是选定了的,不会因听者没有听明白而重复或降低语速,或调整表达的方式,或是配备体态语帮助听者理解。从这个角度看,听力教学中学生有被动的一面。在无法选定听力材料的前提下,通常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么是笼统的难。要么是其中的某细节把握不住,或者是每个句子都懂,但不知道材料的主旨是什么。还有些学生反映听起来吃力甚至听不懂的材料如果改成阅读,他们会觉得很容易……听材料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是习得者没有习得目标语某一方面知识的表现。它实质上反映了隐藏的习得问题。此时,如果教师不停留在放磁带、对答案,而能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就能使学生的习得问题浮出水面。处于显著位置,被分配更多的注意力,最终得以解决。

比如,当某材料以书面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被他们理解,而以声音形式呈现则不能被理解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该材料,通过具体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习得问题的症结可能存在于发音不准、语调把握不住,或者是词汇没有以声音的形式在大脑中编码(只以文字的形式存于大脑)。或是句法结构还没有完全被习得。问题的症结被揭示之后,学生需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可建议学生设法感知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语音和语调。问题严重的可从感知单个的音、感知不同因素的语音特征开始,稍好一点的可从感知词与词之间、意群与意群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语音、语调特征着手,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复习课;热点专题;学科素养;素材;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6-0062-04

专题复习是高三政治复习的关键环节,它既有别于基于考点过关的基础知识复习,也不同于基于应考能力全面提高的综合复习。专题复习一般包含知识专题复习和热点专题复习。知识专题复习是为了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以某些核心知识点为主干,重新建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列“知识串”。而热点专题复习的目的在于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既是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的重要契机,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

如何上好热点专题复习课,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教研实践中总结出热点专题复习课的“三三制”模型。所谓“模型”,即此类课的基本结构形态;所谓“三三制”,是指这种课型需要完成三项任务,每项任务中又包含三个具体要素。

一、精选三组素材

合理选择素材,是热点专题复习课确定好热点问题后面临的首要任务。热点问题涉及的内容往往纷繁复杂,选择哪些、选择多少,需要教师根据一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之所以要“三组”,从量上考虑,主要是基于复习课的容量。素材过少,不足以将热点问题充分展示;素材过多,又会占用学生思维和活动的时间,造成对问题认识的肤浅甚至片面。从质上考虑,素材选择并非任意三段材料的简单叠加,而应体现出热点背景、热点聚焦、热点拓展三个要素。

热点背景是基础,要求能够交代热点问题产生的现实条件和真实环境,让学生基本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为思考和探究问题做好铺垫。热点聚焦是核心,通过此组材料,学生应能够把握热点问题的精髓或是争议的焦点,引起共鸣,激发起思考、探究问题的欲望。热点拓展是落脚点,目的是展示热点问题的影响和意义,调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学生有价值引领和行为指导的作用。

以“关注交通文明”热点专题为例:

材料一:2012年10月,一名网友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和媒体的共鸣。央视记者在一个十字路口,专门进行了交通文明观察,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形同虚设,一小时竟有600人闯红灯。

材料二: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人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加上中国人法治、道德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网友B:小则看是国民素质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所造成。

网友C: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才能过去。

材料三:毋庸讳言,“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交通隐患。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依靠国民素质、安全意识整体性的提高,也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交通管理的经验。在全社会形成遵守信号灯的礼仪,建设中国的交通文明,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三组素材中,材料一(热点背景)以网友调侃的形式交代了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以及由此问题引起的对“交通文明”问题的广泛关注。材料二(热点聚焦)以网友言论的形式,揭示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存在的原因,包括心理、观念、管理手段等多个方面。材料三(热点拓展)则以总结评论的形式,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和期待。三组材料简洁、完整且富有逻辑性,为课堂上的深入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达成三维目标

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功能。热点专题复习,不仅要充分展示社会热点问题,更要充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达课程目标,实现了由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到更为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转变。新课程高考在命题立意上也正在实现由知识立意到三维目标综合立意的转变。达成三维目标,作为热点专题复习课的核心任务,既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能力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热点专题素材的选择中,已经隐含着三维目标的导向,那么,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就要将这种隐含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来。展示的问题,既是课堂讨论探究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基于情景和案例的主观题的设问。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成为对学科知识理解、运用与迁移的过程,成为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熏陶和升华的过程。

在上例“关注交通文明”热点专题展示三组素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借鉴发达国家交通管理经验,建设中国交通文明的意义。

3.请你为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提出一个合理建议,并从《政治生活》和辩证法角度说明其依据。

探究和回答这三个问题,从知识内容上看,实现了跨模块知识的沟通和整合。《生活与哲学》模块涉及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有关知识;《文化生活》模块涉及到“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交流、创新”等知识;在第三个问题中,根据学生所提建议的不同,还会涉及到《政治生活》模块“公民的义务”“国家职能”以及辩证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等知识。从能力要求上看,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看,学生在探究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社会现象,又要不断审视自己;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判断是非、理解社会规范,又要置身其中展现生活智慧、进行价值选择。可以说,这一过程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现代公民素养的形成。

教师在组织回答问题、达成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探究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看法既应充分包容,也应注意引导,切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变成单调的知识演绎。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变换问题视角,关联更多的知识、观点。课上让学生根据三组素材自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回答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

三、掌握三种语言

热点专题复习课,在学生根据素材和问题充分探究、讨论和发言的基础上,最终还要落实到规范的“答”和“写”上。这是热点专题复习课的基础任务,是从会学习向会考试转化的关键一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字是物化的语言。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是发散的、零碎的、宽泛的,但落实到书面语言时,必须是准确的、简练的、有逻辑性和针对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课上注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掌握“三种语言”。

所谓“三种语言”,指的是分析和回答热点问题时,要综合运用好“教材语言”“素材语言”和“政策语言”。

以“关注交通文明”热点专题中三个问题的回答为例: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材语言)。国民素质低、管理手段乏力,交通信号设置不合理等,导致人们法治、道德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素材语言)。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教材语言)。国民法治、规则意识的淡薄,以及从众心理等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素材语言)。

2.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教材语言)。借鉴发达国家交通管理经验,有利于创新我国的交通管理手段,促进我国交通文明建设(素材语言),构建和谐社会(政策语言)。

3.例1:建议:合理设置红绿灯的时间,加强交通执法力度(素材语言)。《政治生活》依据:政府应充分履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辩证法依据: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语言)。

例2:建议:个人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素材语言)。《政治生活》依据:公民应履行遵守国家法律的义务。辩证法依据: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提高全社会的交通文明程度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教材语言)。

上面答案的组成,从逻辑推理结构来看,采用的都是教材语言(前提)+素材语言和政策语言(结论)或素材语言和政策语言(结论)+教材语言(点明前提)的形式。

教材语言是回答问题时的理论、观点支撑,显示的是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决定了答题的方向是否正确。没有教材语言的运用,回答往往表现为就事论事的大白话,缺乏思维的深度。这就要训练学生在分析和回答问题时首先要做到理论选择恰当,政治术语使用准确。如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就容易出现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唯物论、辩证法混淆的错误。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学生从辩证法角度寻找依据,往往不能做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素材语言是回答问题时对设问中“结合材料”要求的回应,是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没有了素材语言,理论说明再正确,答案也会显得空洞无物、干瘪无力。在上例答案中出现的“中国式过马路”“交通文明”等都属于来自素材本身的语言。回答“此”问题离不开素材语言,但并不能简单照抄素材语句,而是要根据素材提供的信息,对素材进行概括、拓展和引伸,从中提炼答案。像上述第三个问题答案中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提出的“建议”,就必须结合素材中揭示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

政策语言是指从与素材密切相关的国家大政方针及重大举措中,概括、拓展或引申出的相关要点。在热点专题中,政策语言往往因为素材本身就是或已经体现了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与素材语言具有相似性,显得并不明显。像在上例对问题一和问题三的回答中,就没有明显的政策语言,在问题二的答案中,在“促进我国交通文明建设”后面加上“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策语言,既与设问非常贴切,也提升了答案的层次。

在训练三种语言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口头表达及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学会“答”;二要对学生的文字书写进行规范,让学生学会“写”,逐步养成“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习惯。

意识形态发言材料第8篇

答:(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杈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例如理论写作的准确性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经济和法律类文书制作中,准确性还包括释义上的唯一性,即不得有多种解釋。简洁性问题差异。对理论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对问题认识深刻,论述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对实用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客上表现为尽可能简明扼要,便于阅读者把握要领。在文学写作上,则是直接诉诸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所以其语言的简洁体现为能够运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去调动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差异,理论写作中的语言生动是由语言表述形式的严密而流畅,与其所表达的认识内容的深刻而透彻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的一种令人茅塞顿开、酣畅淋漓之感。对实用写作而言,则需要告知的内容准确、清晰地传达给接受者。文学写作,语言的生动性则是审美想象,要能有效调动阅读者的想象力,从而获得生动的美感。

(3)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间题。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体分类是一项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不同文体集合起来的工作。例如现在通行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或新闻类、文学类、理论类、应用类等文体划分方式,都属于文体分类。文体分类必须具备下述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找到不同文体实质中存在着的某种共同性;二是文体分类应当具有统的科学依据。

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依据,主要的合理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态之一。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真正将写作及文体现象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当作一般社会现象来对待。二是在从生活形态转变为文本、文体形态的整个写作过程中人的意识功能担负着统摄双方的重要作用。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反映客观现实时,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这是区别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一个根本标志。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创造性的表现方式一一物化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文本、文体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根据此而将文体概括为: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1.

实用性文体:

(1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4号)(2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傅雷家书》(傅雷及其夫人)(3会活动应用文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格)4.其他应用文写作简介:报告、解说都是新闻写作的文体。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

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基本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社北京6月30日电)

2.

析理性文体:

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及时发表议论的,通为“评论”:《个税法修订: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新京报社论)

针对科学领域中某个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阐述和交流学术见解的,通称为“论文”:《我国房地产税合并征收的经济效应研究》(李娇);《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刘翠)

3.审美性文体:

(1)散文:《目送》;《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