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8 21:57:50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前言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降噪、保持水土等功能,此外,还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给城市注入生命力、丰富文化生活。园林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对城市的道路园林规划与设计、小区的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园林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1、城市的道路园林规划与设计

道路的绿化是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直接体现。通常我们探讨的道路绿化也即是与我们联系密切的街道绿化,道路交通性干道机动车辆行驶多,考虑到这个主要功能,分车绿带和人行绿带的宽度要稍窄一些,树种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行车视线的要求,缓解眼睛疲劳,最好具有减少噪声、吸附尘埃的作用,整体效果上以简洁有序为主,不必过于繁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土壤;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化空气要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此外,街路景观的规划要追求整体和谐,既要体现总体风格,又要突出局部特色,为城市的园林绿化增加亮点。

2、小区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区的水环境设计中,要利用人的亲水性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释放压力,在优美的小区环境中得到放松。近几年来,在小区园林绿化工程中,小区的水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住宅小区的水环境设计中较多的水体形式是:水池和喷泉。水池是小区水环境设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水池的优点是节省能源,不需要太多的运作费用;人工喷泉在小区环境设计中起到点景的作用,它能在小区的中心或入口地段很容易引人注意,在需要视觉中心的地方,设置喷泉是很好的方式。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是:分级设计,使小区绿地系统化,以宅间绿地为分散点,公共绿地为面,道路绿化为面,来覆盖整个小区;绿地采用开放式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居民提供一个实用、自然、温馨的休息空间;绿化主要以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造景为原则,树木搭配原则以乔灌结合,针阔混交,适当点缀花卉及爬藤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功用;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绿化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实施立体绿化,把庭院绿化纳入城市绿化体系,要求所有单位和小区在绿化上必须达标,达到了把庭院绿化引向街道,把街道绿化引入庭院,互为环境,互为补充的绿化效果,努力扩大绿化面积。

3、城市园林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市民对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停车场绿化设计: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网络体系,注重道路绿化与小区绿化的规划和整体布局,建设完善的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系统,在满足生态功能需要的同时,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绿化成果;抓好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环节,实现园林绿化的全面发展;强化园林绿化的生态化导向和建设成果保护,实现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对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保护。坚持发挥园林绿化工作的生态导向,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管理实现精细化。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要对所辖街路、游园、广场的乔木、亚乔木都进行了高标准的春、秋两季涂白,保护新植树木;加大了树木的施肥、浇水、打药等养护管理工作力度,提高了绿化质量。加强绿化施工资质管理,强化重点绿化工程管理及其善后工作,规范占用绿地、树木修剪、砍伐、移植等行为,使得绿化执法工作有力推进,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总之,在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此外,要扩大精细化管理的覆盖面,提升园林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效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绿化建设指标的规定》严格管理树木伐移和绿地占用审批,最大限度地保护绿化建设成果。有计划有安排地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切实做好道路与小区绿化规划与设计工作,真正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合理布局,为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

1 基本的概念

1.1湿地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

1.2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即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是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是指: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3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让社会民众亲近、感受、体验自然,融合自然、景观、园林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公园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

湿地造园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手法基础上,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兼顾生态和景观的一种造园方式,是传统园林内容的拓展。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以景观(视觉美感)设计为主,再现自然山水,可以说,它们只是湿地造园的一部分。湿地绿化是指运用园林学、园林树木学等学科为基础,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修复等一系列的活动。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

2 湿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

2.1湿地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根据湿地区域的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经济社会条件和湿地用地的现状,确定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划定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确定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规划游览方式、游览路线和科普、游览活动内容,确定管理、服务和科学工作设施规模等内容。提出湿地保护与功能的恢复和增强、科研工作与科普教育、湿地管理与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对于有可能对湿地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干扰的、甚至破坏的建设项目,应提交湿地环境影响专题分析报告;对于新建设的项目也要以保护湿地为前提,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2规划功能分区与基本保护要求

湿地生态公园一般应包括重点保护区(核心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区域。

2.2.1重点保护区(核心区)

针对重要湿地,或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应设置重点保护区。在重点保护区内,应针对珍惜物种的繁殖地及活动区设置禁入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应设立临时性的禁入区。此外,要充分考虑生物的生息空间及活动范围,应在重点保护区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涉圈,以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场所。重点保护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小型设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迁徙通道。本区内所有人工设施应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

2.2.2湿地展示区

在重点保护区建立湿地展示区,本区的重点是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以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形态相对缺失的区域,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2.2.3游览活动区

利用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

可划为游览活动区,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活动。游览活动区内可以规划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设计应以避免游览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原则。同时,应加强对游人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2.2.4管理服务区

在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管理服务区。其目的是对湿地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游人进行湿地游览中的安全及注意事项的宣讲:对游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3 湿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连贯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与资源的稳定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协调建设原则。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3篇

一、增添和配备各种硬件设施,配合环境教学和环境宣传工作的开展。

本学期,拟根据垃圾分类收集的主题指导下,为班级和幼儿园大环境配置用于分类和收集垃圾的环保垃圾箱。虽然由于社区环保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垃圾的最后收集仍然不能达到分类化。但是,我们在幼儿园里首先创设一个这样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知道垃圾是可以分类的,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并学会简单分类垃圾,养成习惯。

另外,本废物利用原则,每班每办公室设置回收箱,将本班或本部门不用及用剩的资源集中共享,让有限的资源进一步投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二楼办公室开设一个专门的回收中心,各类回收物品分类摆放,便于使用者领用。回收中心定期清理,让不能用的物品过滤后处理,保持回收中心整洁

二、家园结合,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孩子成长离不开的重要环境。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家园结合,家园同步。因此,本学期,教学部的环境教育工作将重点研究如何让环境教育走入家庭。

首先发动各个班的孩子做自己的家长工作,开展“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每班形成自己的倡议书,发动家长在倡议书上签名,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第二,发动孩子成为小小环保督察员,在家庭中督促环保行为的执行,对不环保的现象提出批评,让孩子有责任感,增强其行为的自觉性。

第三,每班开设互动性的环境教育园地。有环境教育宣传内容,内容可以是老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孩子和家长收集的;有表扬窗口,定期表扬表现良好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环保行为,也可以表扬配合较好的孩子的父母家长等。把园地建设成每一个都关注的窗口,让有效信息在这里得到传送。

三、加强和社区的合作,让环保工作走向社区。

今年是莲花北住宅区建成十周年,本年度,我们要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让孩子们进入社区,让环境教育工作进入社区。

首先,带孩子们感受社区的美好环境,和社区管理员的辛勤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参观小区的各种环境教育展览活动,让孩子更多地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知道保护环境是全世界人都在关心的事情,从小树立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意识。

参与小区的绿色建设活动,成为小区环境教育工作的积极拥护者,并承担环境维护职责。

四、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本年度,我们的宣传工作主要以主题形式进行,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争创绿色班级,争做环保小卫士”等宣传活动,孩子们将在宣传活动中陈列自己的环保作品,表演自编的环保小节目,进行环保小问答。旨通过此类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让家长了解到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从孩子抓起的必要性,从而Ji发他们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4篇

一、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园区开发建设22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0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2亿元,增长11.7%,税收占比达93.6%,国地税总收入达564亿元;进出口总额7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增长7.5%;R&D投入占GDP比重达3.35%,万元GDP能耗为0.254吨标煤,人均GDP约4万美元,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跃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二、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园区经过22年的发展,制造业方面基本形成两个核心支柱产业和三个新兴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制定了“2+3”产业发展计划,提出重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服务型经济方面,重点发展金融、文化、物流、外包、总部等现代服务业,提出服务业倍增计划。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已成为园区第一、第二大制造业支柱产业,并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汽车及零部件三大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IT和IC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3%和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8.4%。

新兴产业方面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华为企业业务总部暨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2015年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80亿元、280亿元和280亿元,增长27%、37%和40%。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超亿元,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服务业方面累计集聚金融类机构超700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113家,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个,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加速形成,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园区已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试点区域、全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全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和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并成功获批开展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贸易多元化试点。

三、园区开发建设主要做法

(一)坚持科学有序的开发建设

科学的规划建设是园区成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园区成为中国开发区示范品牌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无规划、不开发”是园区首要的开发原则。始终坚持规划设计超前于开发建设需要,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加强规划的编制与设计。20多年来,园区累计投入2亿多美元,先后编制完成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建设控制详细规划等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并且每隔5年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对全区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检讨和调整。为确保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园区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实行“规划一支笔”,行政管理层不得干预,保证了规划的权威性。目前,园区开发现状与22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园区坚持“四先四后”顺序推进开发建设(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二产后三产、先基础设施开发后商业地产开发),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先启动工业区,再以二产促三产,以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使开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与此同时,园区按照“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大规模集中建设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即:市政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电信、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所有建设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所有建设工程全部进有形市场招投标,所有建设工地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了滚动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协调布局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实现了开发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全覆盖。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和落后产能淘汰制度,累计否决不符合园区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300多个、投资额约20亿美元。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源厂设施,形成了“污水厂―污泥干化厂―热电厂―集中供热制冷中心”四位一体的循环型基础设施生态链,实现区域污水管网100%全覆盖,污水处理污泥100%全收集和资源化处置。

(二)构筑亲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园区紧密结合国情和发展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构建了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央和省市各级十分关心支持园区发展,在开发初就明确赋予园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充分授权园区在土地、规划、环保、外事、项目审批等方面享有特殊管理职能,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和行政管理职能。园区坚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和扁平化管理模式,整合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人员,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和区域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保证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高效,园区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个人行为,所有机关工作人员均面向社会公开竞聘、择优录取。今年初,园区根据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实施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基本构建了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了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效率。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园区始终把推动企业发展和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学习借鉴新加坡招商和企业服务经验,提出“亲商”服务理念,并建立了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投资运行成本、赢得最佳投资效益。创新完善了更符合园区发展实际的新型海关监管体系,包括进出口陆路口岸以及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P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建立了“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亲商服务机制,定期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帮助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园区主动对接复制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经验,全面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积极探索外商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中新金融合作创新,稳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多元化等试点,营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三)推进创新驱动的转型模式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开放创新取得突破。2015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赋予园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园区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支持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明确赋予园区省辖市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限等14项政策支持。首次专家咨询联席会议成功召开,首个部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获批挂牌,开放创新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坚持“合作中有特色、学习中有发展、借鉴中有创新”,推动中新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在物流通关、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作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落地,中新金融合作创新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成效良好,跨境贷款合同余额超32.3亿元,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综合保税区贸易功能区封关运作,贸易多元化、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稳步推进。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战略,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涌现出博世汽车部件、宝时得科技等一批智能工厂。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部级创新基地20多个、各类研发机构920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人才规模保持领先。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累计有27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入驻(其中中外合作项目11个),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深入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累计入选国家“”135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37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9人,继续保持省市第一。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已建众创空间53家,集聚了硅谷PNP、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云基地、蒲公英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其中9家列入“国字号”序列,占全省22%;累计吸引孵化项目700多个,带动社会投资10多亿元,吸引带动了约7600余人创业就业,“金鸡湖创业长廊”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5年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80%,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99件,保持全省第一。累计拥有各类科技企业38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5家,50家重点科技自主品牌企业销售额增长14.5%。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主板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15家、72家。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5篇

今年以来,土地规划建设部在园区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12345”的发展思路,依照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的原则,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自20__年1月至今,工业园道路建设工程、企业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道路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在有序进行,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物流园、商贸城项目区住宅户的拆迁工作及道路基础设施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道路扩建工程

通过土地规划建设部的组织,对园区内黄河路东、西延伸段1300余米进行了设计前的测量准备工作,并委托东营市公路勘测设计院进行了疏勒县南疆齐鲁工业园黄河路东、西延及附属设施配套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招投标方案的制作。经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4月30日对黄河路西延376米道路工程进行了招标工作。按照计划,施工单位5月10日开始施工。目前,黄河路西延工程的预埋管、路面工程、沿路路灯电缆的埋设工作已完成,下一步将进行道路人行道的铺设工作。

同时,完成了小项目区道路、克其其村道路的规划、测量、设计。此项工作已得到交通部门的认可,并审批通过,县交通局和计划局正在准备招投标工作。目前,此项工程基础部分已完工,下一步将完成沿路预埋管、路面水泥稳定层、油面的处理工作。

2、土方工程

南疆齐鲁工业园内绿化带土方工程已竣工,但经过一冬天的沉降,有部分地块不能满足绿化用地的要求。经管委会领导研究决定,土地规划建设部组织施工队伍,对不能满足绿化用地要求的地块再次进行土方施工,确保了园区绿化工程按期完工。同时对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部分地块进行土方的再次整平。随着园区招商引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加大,土地规划建设部组织施工队伍,对黄河路西延段两侧、沂蒙路两侧的低洼地段进行了土方的回填工作。同时,将小项目区道路以南的高地进行挖方,进一步扩大了园区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数量,为下一步招商引资企业的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3、道路绿化工程

到目前为止,道路绿化工程已基本竣工,现在长4300米(除去昆仑路绿化带未拆迁道路300米)的道路苗木种植工作、各平交路口处的绿化造型及绿化带整平工作现已完工,绿化工程共种植苗木3100余棵。依照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经管委会领导研究决定,对园区道路绿化带草坪进行延伸,截至目前,草坪延伸面积已达9700平方米。苗木、景观及草坪种植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了验收。根据验收提出的整改方案,施工单位对此项工程不足之处进行了整改。

4、对企业在建工程进行施工前图纸审核、验线

为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在建企业的管理,确保园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园区规划要求。根据园区管委会的要求,土地规划建设部对企业新建设的所有建筑进行施工前的图纸审核和验线工作,对于图纸未能通过审批的提出整改措施,保证企业规划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建设要求。施工前对所放施工线进行验线,施工线与已审批通过图纸不相符的一律不准开工,进一步确保企业按园区总体规划进行建设。

5、电力线路施工

经过与喀什夏巴格乡、帕合太里乡相关领导的协商,解决了中牙线、中陶线、昆仑食品厂电力线路的改道问题,并且及时完成了对线路改道涉及到农民的补偿金发放工作。及时协调电力公司完成了电力线路的改道工作。现园区供电线路直接从中心变接火,园区供电达到专线专用。

6、制定相关办法,完善管理工作

土地规划建设部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不断完善园区管理办法,制定《南疆齐鲁工业园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南疆齐鲁工业园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疏勒县南疆齐鲁工业园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三项办法,使园区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园区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

7、完成房屋拆迁评估工作

为加快园区建设,园区通过土地规划建设部的组织,聘请喀什方夏评估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公正、公平、公开的完成园区物流园、商贸城、小项目区房屋拆迁评估工作,截至目前,房屋评估工作已完成,拆迁工作正在有计划的进行。同时完成了巴仁乡7组在小项目区的大棚和部分已拆迁房屋的赔偿工作。

8、土地规划建设部组织林业局相关人员,完成巴仁乡16村7组拆迁户房前屋后、疏勒镇1村5组新宅基地的树木登记、补偿统计工作,并对部分已砍伐及需砍伐的树木进行了补偿。

9、落实园区道路卫生环卫人员

通过疏勒县人才市场为园区招聘了4名园区道路卫生环卫人员,对园区内总长4

600米多的道路进行分段,确定每一名环卫人员的责任区域。责任到人,提高了环境清洁质量,确保园区卫生清洁。10、修缮园区道路人行道、污水井工作开始

根据园区道路实际情况,结合已建道路出现的问题,土地规划建设部主动联系已建道路施工队:喀什农工商建筑安装公司、新疆宝地建筑公司,要求对各自修建道路的人行道、污水井等便于维修的部分进行初次维修,保证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

11、完成20__年度固定回报工作

土地规划建设部积极与大队相关领导联系,完成了巴仁乡16村、疏勒镇1村20__年度失地农民的登记、补偿统计工作,并及时完成了20__年度固定回报补偿工作。

土地规划建设部严格按照管委会的部署,积极干好本部室工作,注重与其他个部室的团结协作,遇到问题及时与其他部室沟通,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但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问题多、经验少,与管委会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剩下的时间里土地规划建设部将努力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办法、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切实保证园区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继续抓好道路建设工作,抓好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2、继续抓好园区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工作

做好已建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对于需要进行维护、修缮基础设施及早明确责任进行维护、修缮。对于工程的验收、道路质保期满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园区利益不受到损害。

3、做好园区各项关于农民的赔偿工作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资源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1]。和天然湿地不同,城市湿地位于城市之中或城市附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开发,集中体现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3个方面的效益。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科学[2]。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更是城市推广公众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分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并且探究其实现方式,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景观营造和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在建设部下发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97号文件中,对城市湿地公园提出明确的定义,即城市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类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按照等级划分,可以分为部级和地方级两大类。2005~2015年,先后已有10个…批次共计52个城市湿地公园,经由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设立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此外,截至2015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有706个,其中部分国家湿地公园的用地亦属于城市湿地。这类公园在性质上虽不属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范畴,但是,其实际的功能和开发程度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相似。除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外,各省市自治区也在积极建设地方级的城市湿地公园。…

2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

2.1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对象分析

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首先要明确接受教育的对象及特点。因为环境教育属于全民教育、终生教育的一部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种族和信仰的社会人都应被纳入教育计划之中。附表以年龄作为分类依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对象的特点、参与能力以及主要的吸引点,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不同年龄段的人认知能力不同,自然观的构建程度也不同。对于婴幼儿,只要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便足够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游览城市湿地公园时获取一定的知识,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环境情感和自然观;对于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游览湿地公园最主要的目的是放松身心和欣赏美景,在这个过程中吸收少量的湿地知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对象,所采取的环境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适合少年儿童的亲子活动、适合中小学生的小组探索活动、适合大学生的湿地保育实验、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漫步活动等。

2.2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资源分析

2.2.1自然资源

城市湿地本身就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人类的侵扰,城市湿地呈现出面积减小、生境破坏、物种多样性减少等危机。面对这些威胁,要达到保护未经破坏的湿地、恢复已经受到威胁的湿地的目的,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大多数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都在城市湿地之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教材。城市湿地公园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类。

(1)湿地水资源:

《湿地公约》(Wetland…Convention)…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造,长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湿地,没有湿地也就没有湿地公园。水资源是湿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资源存在的前提。城市湿地公园中的环境教育和其他类型的环境教育的区别就是具有“亲水、识水、融水”[3]的特征。

(2)湿地动植物资源: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大量动植物的栖息地。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动物主要包括昆虫、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植物主要包括各类沼生、湿生和水生植物。这些动植物组成了湿地的食物链,最终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在环境教育中,自然观察是最常见的活动之一,这些动植物向观察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湿地世界。

(3)湿地生境资源:

根据湿地类型的不同,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河口滨海型、湖泊型、沼泽型、河流型、人工湿地型5类[4],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地质地貌和小气候环境,形成不同的生境特征。不同的生境又孕育了不同的动植物种类,形成不同的群落组合。生境的多样性带来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多样性,提高了公园的游憩价值,同时也丰富了环境教育的内容。

2.2.2社会资源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1种,…享有城市所提供的各种社会资源,其开发建设的程度也超过了位置偏远的自然湿地以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市湿地公园可用于环境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类。

(1)湿地自然博物馆或环境教育中心:

这类场馆内部往往建有展览厅、多媒体放映厅、教室和图书室、纪念品商店、餐饮店、厕所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办公区域,同时承担了环境教育工作中需要在室内完成的部分。

(2)较强的交通可达性:

城市湿地公园位置不会太过偏僻,往往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能满足大部分城市居民的需求。

(3)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资源:

环境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城市人口集中,人口的知识文化素养也较高,既有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对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也不乏社会服务意识较强的年轻人和时间充裕的离退休中老年人,可以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志愿者资源。

(4)多样的信息传播渠道:

城市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渠道多样且高效,从传统的平面媒体、电视传媒到新兴的网络媒体,都可以为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推广提供帮助。

3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

关于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的探讨,可以从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切入。前者为环境教育提供场所和资源,后者则是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实际行动。

3.1规划设计阶段

3.1.1场地资源的调查研究

在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现状调查是第1步。对于确定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场地,在设计建造前,首先要对场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现有的湿地资源的研究。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场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动植物资源、湿地保存现状及威胁、历史变迁、文脉等,上述资源均可以作为日后环境教育的素材。

3.1.2公园定位和主题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时,不同类型的基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其定位和主题也不同,设计内容、开发强度和管理模式也相应有别。例如位于候鸟迁徙地的城市湿地公园,应当定位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保育场所,以减少游人对候鸟的干扰。同时,公园的环境教育可以以识鸟观鸟为特色,通过设置观鸟台和望远镜,实现游客的远距离观赏活动。又如原有城市湿地因水污染而遭受破坏的地带,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时就应当考虑定位为湿地生态修复的场所,以湿地的净化能力为主题。公园的环境教育可以向游客展示湿地的净水能力和生态修复的过程。

3.1.3保护分区规划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区规划和一般城市公园不同,应采取保护分区的方式。保护分区规定了人类进行开发活动的类别及强度,实际上对该区域的功能做出了限定,具体可以分为核心保护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区、缓冲区、户外游憩区和公园服务区[5]。核心保护区环境脆弱,应保留原生状态,禁止人工开发,也禁止任何人类和车辆进入;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区是对虽然发生退化但是湿地景观基本保存的区域进行湿地恢复的区域,该区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环境教育活动,展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但是必须严格控制人数;缓冲区是核心保护区周边的过渡地带,可以安置一定的游赏步道和设施,开展少量的湿地环境教育活动;户外游憩区和公园服务区是可以为人们提供广泛的认识、深入湿地的机会的区域,有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景观设施,也是环境教育活动最集中的区域。

3.1.4公园景观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充分考虑环境科普设施的设置。包括环境教育中心或者湿地博物馆的设计,湿地植物园、湿地生境展示区的设计,环境教育游线的规划,游憩步道的设计,标识系统和相关设施的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硬件的建设,可以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良好的环境教育场所,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的优势。

3.2经营管理阶段

3.2.1湿地资源的保育工作

湿地资源是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前提,其保育工作是城市湿地公园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保护湿地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城市湿地公园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明确不同分区的环境承载力,严格按照标准限制游客数量和开发建设强度。对于游人行为也应加以引导,防止破坏性的游览行为。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应当向游客传达湿地的重要性和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引导游客自发地参与其中。

3.2.2品牌活动的策划执行

环境教育需要游客的亲身参与,作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园区资源,策划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也应当有所侧重。低年龄段宜组织观察类的活动和强度不大的亲子项目,高年龄段可以适当加入具有专业性的实验类项目。随着季节时令的变迁,湿地的水文和动植物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活动的策划者应当充分把握这些变化,策划相应的品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

3.2.3跨领域跨平台合作

城市中不乏各类学校、公司单位、环保和自然类NGO等社会组织,和这类组织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广。这些组织中不乏优秀的专业人士和自然爱好者,他们不仅可以作为教育对象,更可以成为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志愿者,在节假日为游客提供导览、讲解等服务。…

3.2.4出版物与媒体推广

除了各种线下活动以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也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建立和维护公园官方网站,灵活运用微博、微信等工具,可以保证园区信息向外界传递的通畅性和时效性,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更可以提高公园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城市湿地公园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出版相关的纸质材料,例如宣传导览手册、动植物图鉴、湿地知识科普读物等,既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教材,又可以作为公园的资料库。

4结语

城市湿地是城市之肾,要更好地保护和发挥其价值,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式。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定位和丰富的资源,决定其具有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环境教育功能,首先要明确教育的对象和教育资源,进而从前期规划设计和后期经营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实践。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相信最终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2013,(1):129-135.

[2]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但新球,但维宇,余本锋.湿地公园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4]黎伟.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0.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方向;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因此,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需求很大,使得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景观环境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1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3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1)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

(2)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3)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2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原则

1.1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2.2尊重地域文化

保护历史和传统: 通过对有关历史、传统、文化, 尤其是传统园林、民居等有关资料、遗址的研究、保护, 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结合,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场所。

2.3人性化设计

便利的交通设计: 包括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连接和内部的流线设计和无障碍设计。避害: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使渣土、粉尘和扰乱保持到最低限度。同时,在设计时考虑建设避害场所。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应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方法。空气、阳光优先利用: 在设计中,强调人的使用性, 采取合理设计布局, 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流通带给人的自然感受,同时减弱其负面影响。创建良好的审美愉悦感。在设计中注意并提高美的形式和内容,利用好自然的景物和环境。设计不同性质的空间,并有令人舒适的尺度,不同的人群有各自的去处并有利于人的交流。

2.4尊重自然

充分利用植物的环境功能,适地适树,种植的群落结构合理: 通过合理选择乡土树种、草种等,以最优植物群落结构,结合一般设计,达到最佳综合效果。特别是要合理应用野生草本植物。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优先: 采用可能的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措施,对场地现有资源的保护开发使建设和自然的矛盾最小化。水资源充分利用: 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有效组织屋面排水,地表排水,利用于园林水系统中,同时采用可渗水硬铺装。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利用中水、自然降水。地方材料和无害材料使用: 通过在设计中应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材料(尤其是工业的余废料),可以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使各项功能合理解决。利用当地材料减少远距离运输。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 通过在设计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及其措施,使化肥、农药的用量减至最低程度。减少能源消耗: 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园林水景、温室等高能耗项目设计,采用合理技术手段将能耗降至最低,如太阳能的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利用自然生长速度快的材料,如竹子作为一些工业材料的替代品。

2.5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3建议

3.1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

近年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论是哪个地方的室外环境,根本不考虑其服务对象。统统把它做成传统的园林形式,甚至照搬其组成元素一时间,中国大地到处都是仿古亭子,古典园林中的黄石$湖石到处滥用。不但影响城市景观,在经济上也是一种浪费,这种设计方法其实根本不能称之为设计,充其量也就是模仿。 我们应当对传统园林做仔细的学习和研究,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审美需要以及现代景观设计的要求,从传统园林设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园林新形式。

3.2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严格管理,坚定不移地从根本上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3要求全体城市规划工作人员要主动地大力宣传城市规划的作用

所谓大力宣传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长期地向各界做工作,宣传的对象不仅有各级领导干部也有广大市民" 采取各种宣传举措,如出版规划简报举办讲座、展览、在电视中播放规划方案录像等,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让社会了解规划。同时,规划工作者也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社会。

3.4园林设计上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同时并重

这几年,城市绿化提出了增加绿化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于是许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为求好心切引进新品种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视了苗木的适应性,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3.5规划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现有的规划设计人才有来自城市规划专业院系的;也有艺术院系的;有建筑院系的,还有农林院系,来自不同院系的人才都各有各的特长,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不足,由此,根据目前的专业状况,应该有一个合作互补的专业团队。

4结束语

总之,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城市规划机制,完善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制保障,并经过全体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城市的园林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从而保证实现城市规划发展目标。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公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展望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J];中国园林,2007,23(4):3

园区环保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

一、园区特色和功能构成

随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发展目标,结合大规模产业转移给我国内地带来的工业园区建设的新契机,如何建设生态园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课题。建设现代工业园区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园区特色和功能构成等多方面的问题:

1)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业园区的开发势必与基地的地形、地貌发生冲突,往往使原有的环境、肌理结构遭到极大的破坏。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原有地形,以保护自然资源,是园区规划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园区的景观特征。当代城市和地区之间趋同的现象日益严重。工业园区同样是城市形象的窗口。规划设计中对原有环境特征的发掘和体现是形成地区特色的重要途径。

3)园区的复合功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工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进步,研发功能成为现代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生态设计

2.1指导思想

为了有利于城市与工业园区的和谐发展,规划设计旨在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基于以下指导思想而展开:

1)完善与工业园的功能与布局,以此促进其经济辐射圈内中心职能的提升,并起到疏解旧城,带动城区的建设不断发展。

2)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与山水景观优势,发掘、利用并有机组织本区的自然与人文要素,以现代生态型山水城市为城市设计框架,促成生态、文化与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3)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远瞻未来,高起点、高标准。在注重超前性与长效性的同时,兼顾开发与建设实际,力求具有可操作性与应变性。

2.2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以建设花园型、生态型和现代型园区为目标,核心理念是“弹性高效、绿色生态、和谐共创”,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土地利用的弹性与高效―――现代都市型工业园。园区产业的选择面向的是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应当树立园区高效、简洁、高产出的城市形象。针对入住企业的不同工艺要求,规划采用方格网的路网形势,以适用工业企业有机发展的弹性需要。规划容积率达到1.0以上,以4~5层的标准厂房为主,达到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2) 园区建设的和谐与创新―――产城一体,多功能复合。打破“产一城”分离的传统空间结构,以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为规划目标,将产业空间和城市生活游憩空间有机结合,实现“产城一体”的设计概念,绿化生态环境是产业园区与城市两者共同的触媒。

2.3规划结构

区位和地理特征赋予园区空间设计独特的个性。基地被城市道路围合成长方形,三条城市支路将基地分隔成六个街区,在基地内形成“丰”字型结构。整体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两轴、双环、六组团。

1)“一心”:中心综合服务区,位于基地中部。以园区中心部位18层的综合管理大楼为核心标志性建筑,塑造庄重、亲切、开放的空间氛围,形成全区的标志与核心。

2)“两轴”:东西向生活休闲轴和南北向生态景观轴。东西向生活休闲轴,是工业园配套服务设施的公共核心地带。在东入口布置创业广场,形成开放绿化广场空间。在自然景观贯融于人工建筑之间的同时,亦提供了良好的建筑空间展示面。南北向生态景观轴,是工业区功能性综合大道与形象展示轴。利用建筑后退红线设置生态绿化景观带。该景观带不仅有利于城市的主导风进入园区,也为水库的自然景观渗入园区留有余地。

3)“双环”:城市道路形成城市交通外环,内部规划工业园内部交通景观环,将六个工业组团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在景观环上强化乔木、灌木、花草绿化的生态群落组合,强调水体的整备利用,尝试形成多种生物栖息的生存环境,是人、自然与建筑共生的体现。

4)“六组团”:由城市支路划分而成的六个工业组团,每个组团都包括标准厂房和大跨度的轻钢厂房,可进行相对性的划分。

2.4道路交通规划

2.4.1设计原则

1)区内道路系统组织首先应满足园区功能活动需求与便利内外交通联系;

2)路网布置道路线型与断面设计考虑城市设计要求,塑造优美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3)形成步行交通系统,完善公共交通组织,满足到达不同交通方式转换的要求;

4)合理安排静态交通,充分考虑泊车场与停车点的设置。

2.4.2路网结构

中心区内部道路网结构概括为“二横一纵,内外双环”。即以二横一纵为主要道路,加强对外联系,以城市主干道为外环线,在区内形成一条11m宽的内环线以联系内部交通。此外,通往各区的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m。

2.4.3步行与内部公交

设计体现人本思想,关注园区步行系统组织。步行系统尽可能与车行分离,力图与区内景观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线路相协调,形成舒适优美的步行网络,使步行交通系统化,园区主要公共空间之间可以通过步行相互贯连。园区内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在环形内部路内侧设置公交站,以鼓励利用公交出行,在服务中心设公交终点站。

2.5绿化景观规划

2.5.1设计原则

1)尽可能保留、利用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山水资源创造生态型山水园区风貌特征;

2)确立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

3)绿地与步行系统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步行环境和步移景异的绿地景观;

4)绿化空间的建设与其周边地段建筑空间相协调,与周边地段的开发效益相结合。

2.5.2设计意向

绿地系统布局与城市设计整体框架相协调,重点加强“一心、二轴”的空间设计结构,形成绿地网络系统。

1)“两轴”东西向生活休闲轴与南北向的生态景观轴,展现园区生态景观与都市工业形象。

2)“绿环”,结合园区内部交通环,形成亲切自然、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步行“绿环”,创造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效果,也成为每个工业组团的标志性区域。

3)组团绿化,园区组团充分注重绿化环境设计,提高其绿地率,加强建筑之间绿地与沿路绿地设计,并且力求使各组团绿化与中心区绿化相贯连,形成整体绿化与步行网络。

2.6环境保护规划

2.6.1规划目标

为实现园区的生态建设,本次规划特对环境保护作了特别要求。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为: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活动,保证分区内大气、地面水、噪音、卫生状况等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类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2.6.2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保护植被:在保护现有树木植被的同时,大力种植树木,建设生态公园、组团绿地和绿化带,加强道路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

2)排水系统: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3)产业结构:调整区内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发展有污染工业。

4)垃圾的回收处理:建立垃圾转运站,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点,强化定时清运制度。

5)大气保护措施:推广清洁无污染能源,远期普及管道煤气;在进入发展区的干路上建立机动车冲洗站,并由环卫部门组织洒水车,依据实际情况对路面进行洒水,减少车辆扬尘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