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3 11:02:48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1篇

近几年来,吉林交通建设集团设计院大量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软件,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使我院的勘测设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共完成勘测设计项目34个1335km,其中:一级公路190km,二级公路1065km。获省级优秀勘察三等奖一项和省级优秀设计三等奖一项。我们之所以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并且勘测设计质量逐年提高,其主要体会是: 1认真理解和执行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是做好优化设计的前提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不仅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而且是设计单位生存、发展之本。在勘测设计中,认真贯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采取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新建公路考虑长远发展,尽量采取较高的技术指标;改建公路,当前和长远都要考虑,但更重视现有公路的利用,以降低工程成本。 四平至白山一级公路是将原有二级路改造成一级路,其指导思想是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及构造物,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在外业勘测中,进行多次选线,确定路线的走向,以便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旧路。对原有旧路的隧道、桥涵、构造物全部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结构分析,以便确定是否利用,在技术上我们采用了多方案比较,经过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四平至白山一级公路鸭园段采取了旧路加宽、分幅及新建三个方案,在纵断面上采取了纵断分离等措施的比较,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沈长公路老岭隧道段,属新建工程且地形条件极其复杂,总里程为30km,其中桥长20o0m,隧道长3400m。在设计指导思想上,搞好优化设计并且从长远发展考虑,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该项目路线沿沟谷走向,且与铁路、溪谷并行,给线位布设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减少线位高度对纵坡及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数字地面模型技术,在路线走廊带内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以便选择合理线位及布设构造物。在外业勘测过程中,我们在数字地面模型上反复调整线位,使其最小半径达到165m,最大纵坡为5%,整个路线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指标。该项目外业刚完成,在设计中还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2健全管理体制,落实经济责任,是做好工程设计的保证 2.1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首先,进行规范化管理,控制好设计质量。院里成立总工办,负责生产管理、设计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测设队进行外业勘测之前,由总工办依据规范、合同书以及相关资料,下达外业作业指导书,并负责中间检查以及单位内部的外业验收。在测设队进行内业设计之前,总工办根据业主的外业验收纪要、合同书等相关资料要求,下达内业设计的指导书督察会议,直至文件的出版。我院还邀请省内外专家帮助我们把好设计质量关,设立设计代表专门机构,认真搞好设后服务。选派设计经验比较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设计代表,深人工地处理设计问题,并认真对待设计代表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丰富和完善设计,提高设计水平,搞好设后服务。 其次,加强测设过程的控制。在测设工作中,我院认真履行“四审两校”制度,实行分级负责、层层把关。测设过程包括测设、队员复核校对校核、组长或分部负责人审核、队长审查、总工办审定、院长审批,最后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审核、审查、审定、审批任何一个环节发现问题,都要返回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测设质量。 第三,认真执行外业验收纪要及内业审查意见。对于外业验收纪要及内业审查意见,我们认真组织院内有关人员逐条进行学习、分析,做到真正理解,贯彻落实到设计中,并及时进行总结。对同样的错误,绝不允许出现两次。 2.2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按时完成勘测任务 首先,认真抓好设计招投标准备工作。在设计投标时,根据相关资料及实地踏查资料,制定较为详细的人员安排、设备安排、进度计划等。此阶段的工作计划是粗线条的,力图达到比较合理的深度。在中标之后,根据合同书以及补充的资料,进一步修正完善工作计划。具体的方法是根据合同书的工期要求,安排计划,绘制网络图,确定关键线路以及每道工序的完成时间。根据每道工序的时间要求,综合安排人员、设备等。 其次,认真落实责任制。在总工办的领导下,测设队实行测设队长负责制,由单位聘任测设队长,由测设队长根据测设项目实际情况选聘副队长、项目总工及队员。根据各测设项目合同书、总工办的外业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应规范,测设队制定各测设项目的外业计划,细化工作内容,责任落实到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作计划的完成。 为了提高设计质量,保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对测设项目实行包保责任制。由院经济责任制小组牵头,组织对测设项目承包基数进行测算,并签订“三包一保”责任书,即“包进度、包质量、包费用、保安全”。在进行承包时,首先根据合同书及有关规范确定质量标准,根据合同工期制定相应的进度计划,同时正确处理质量、进度、效益三者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抢进度、争效益。 近几年来通过落实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而且使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企业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提高设计质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得到了他们对我院设计工作的支持。一是项目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向主管部门汇报测设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使主管部门对工作进展情况心中有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项目所在地方政府。在保证合同要求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听取地方对项目的意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来积极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为设计部门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签订占地拆迁等合同、协议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技术领先的相关院所。经常与兄弟单位交流,向他们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在技术上征得他们的关心与支持,以此来促进本院的工作。尤其是与专家建立一种特有的联系,经常请有关专家现场考察、指导,解决疑难技术问题,从而保证了测设的质量和进度。#p#分页标题#e# 3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利用先进设备,是做好设计工作的关键 3.1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和工程设计软件 勘测设计精度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提高勘测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除人为因素外,仪器的先进与否、手段的可靠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院为了提高外业勘测精度,适应设计市场的需要,先后装备了全站仪、GPS仪、台式计算机、手提电脑、扫描仪、激光绘图机、大型绘图仪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勘测设备,提高了我们的勘测手段和测设精度。例如,在平面控制测量方面,全部的控制点均由GPS建立,高程控制测量全部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地势平坦地段横段采用水准仪皮尺法测量,地形复杂地段采用全站仪法测量。地质勘察方面,在全面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探与钻探结合的方法,全部探明沿线的地质构造,明确不良地质等一系列问题。勘测精度的提高,为内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内业设计方面,我们先后引进了路线设计软件、路基设计软件、桥梁计算软件、涵洞设计软件、矢量化软件、防护设计软件、CARD月软件等,同时自行开发了一系列配套软件。先进设计软件的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内业设计的精度,为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创造了条件。 在沈长公路老岭隧道段设计中,我们在数字地面模型上根据土方量的要求,对平面线形进行了数十次的调整,同时也有了数十个计算结果,这是在用手工计算和使用一般地形图的年代所不能想象的。 3.2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人是万事之本,任何先进的仪器、优秀的软件都需要人来操作。不同素质的人操作同一软件,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近几年,我院严把人员关,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及传、帮、带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测设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全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测设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首先,严把测设队人员组成关。测设队组成人员,原则上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公路桥隧专业人员;对于中专学历技术人员,必须是在校学习期间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测设人员的素质问题,为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以后继续深造创造了条件。 其次,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由于我院成立较晚,一些专项设计还存在明显不足,只能采取对外委托设计。为了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具体项目,如隧道通风、照明等,采取有偿聘请专家进行指导、示范设计,来提高我院的专项设计能力。 另外,我院以前很少承担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在开展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院请有关专家及兄弟单位的老总,有针对性的讲课,加快了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对于引进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我院及时派出人员参加销售商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尽快地掌握所购仪器和软件的使用技术,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创造条件。对设计代表在施工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组织测设人员召开座谈会,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好的设计,好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发扬;有缺陷的设计,缺点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去避免。为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我们本着立足长远,服务当前的原则,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函授、电大等学习,夯实他们的理论基础。对测设骨干力量,支持他们参加本专业研究生培训,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增加后劲。 第三,搞好传、帮、带。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我们尽可能创造机会让老同志向他们传授工作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新同志能够很快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勘测设计的攻关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创新意识。同时新同志主动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使我单位形成了非常好的传、帮、带氛围。 回顾我院勘测设计工作走过的历程,深感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面对当前勘测设计市场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决心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虚心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使我院的设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勘察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首要任务。

1.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2.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 autocad 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 autocad 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 应用 autocad 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

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 天正 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字】轨道交通;勘察特点;质量控制

1 引 言

我国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从勘察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基坑开挖深度深、盾构穿越技术复杂等),给勘察工作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要求,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为东西向的基本骨干线,一期工程连接了宁波西部的工业园区,三江口商业中心,东部新城中心区。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宁波城区西部的高桥镇,沿望春路与后塘河之间规划的绿化带以高架线向东南方向延伸,经芦港、徐家漕,至望春路以东转入地下到望春站。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21.3km,设车站20座,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5座。在线路的西端设石路头停车场,东端的天童庄设车辆综合基地,分两个标段进行勘察。详见图1。

图1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走向示意图

2轨道交通勘察工作特点

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和施工方法的多样性,导致工程基础类型和结构形式的多样性。轨道交通勘察兼有铁路隧道、城市高层建筑、深基坑、水文地质勘察的特点:

(1)线路长、协调难度大

轨道交通线路长,第条线路一般都有几十公里,基本沿既有道路敷设,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勘探施工前需要向不同的相关管理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同时,轨道交通勘察是没有征地的勘察,特别是地下盾构区间,政策协调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

(2)任务重、工期紧

轨道交通线路长,布置的勘探测试工作量多,详勘提交的勘察成果报告数量较多。而为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初勘从设计提资到提交成果报告一般一个多月,详勘约为4个月,且协调工作量大,勘察工期较为紧张。

(3)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轨道交通勘察线路是线状工程,涉及多个地貌单元和不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较大。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高

轨道交通勘察大多在城市繁华区域进行,交通压力大,涉及对电力、电信、煤气、自来水、污水、雨水、交通信号等地下管线的保护,安全生产的压力较大。

(5)施工过程中变更较多

由于勘察周期较长,受工程进度的影响,设计方案未完全稳定即向勘察专业开放,往往实施的勘察方案不能完全满足最终设计方案,需要进行补充勘察。

(6)服务周期长

轨道交通勘察服务周期较长,需按工勘、初勘、详勘及补勘不同阶段实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勘察要求。

3勘察监理及质量控制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工作,坚持“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监理工作方法。技术标准执行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勘察等相关技术规范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TB/T10403-2004)规定,依据合同规定编制勘察监理《勘察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和经审定的各标段勘察大纲,分勘察阶段、分勘察标段实施勘察监理及质量控制。

严格实行勘察监理制度,勘察监理对勘察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总体、工点、咨询、强审单位对勘察报告进行了严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勘察成果进行评审。

3.1 质量的事前控制

监理进场后立即着手收集建设、设计单位所提供监理文件、资料,熟悉设计文件和总体勘察技术要求,并根据监理招标文件要求及时编制《勘察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报建设单位审批后执行,用以指导施工。

3.2 质量的事中控制

1)按照国家、行业技术规范、《勘察大纲》和《监理实施细则》的勘察技术要求,采用巡视、检查、核查、旁站等手段对整个勘察工作过程进行监理。

现场监理工作对工程的明挖车站、明挖区间和上部软土及水上作业等重点部位的钻探、静力触探进行抽查和必要的旁站监理;对钻探取样、孔内原位测试及重要部位的静力触探等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对现场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存在质量隐患的要求立即整改、问题严重的个别钻机进行费孔处理。

2)钻探终孔验收

所有钻孔终孔后现场监理工程师要进行现场验收。钻孔终孔后先由勘察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填报《工程地质勘察钻孔终孔质量验收表》。现场监理首先对照《勘察纲要》检查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和数量,丈量钻具核实终孔深度,确认达到技术要求后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勘察单位技术员、机长现场会签,终孔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封孔作业。

3)单项勘察项目的验收

单项工程结束后应提交专门试验报告,由总监组织现场监理、勘察单位和勘察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联合验收。

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根据勘察现场质量事故分级,对重大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和存在质量隐患的行使监理质量监督权,及时下达停工指令,并协助勘察单位积极制定事故处理措施。

5)组织现场工程例会

按照《勘察监理规划》每周五下午2:30准时召开现场监理例会,各单位汇报工程进度和本周完成的勘察工作量,总监总结本周勘察监理情况及工程勘察质量动态情况,组织讨论质量及工程勘察的其他事宜,解决施工遇到的各种问题,会后形成会议纪要。

3.3质量的事后控制

1)地调、地面物探、抽水试验、静力触探等单项工程完成后,先经勘察单位自行检查,自检合格后填写《勘察成果资料报审表》并附验收报告或单项勘察成果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勘察单位的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勘察报告。

2)勘察单位根据勘察进度安排,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和勘察报告编制工作。勘察单位交总监理工程师复审通过后再印刷装订。

3)勘察报告完成后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质量缺陷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勘察单位进行补充勘察的勘察质量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予以签认。

4取得的成果

4.1建立了宁波市岩土分层体系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横穿宁波平原,线路长、工程地质情况较复杂。以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多年来对第四纪地层的研究结合“省标”进行地层划分,根据成因时代和物理力学性质综合分层,第四系地层一般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组,每个工程地质层再根据岩性不同分亚层。

4.2 编写了轨道交通勘察系列工点报告

勘察报告对地基土、场地不良地质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供了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供设计使用;各车站报告重点对深基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系列岩土设计参数,并对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和施工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各区间报告重点对盾构法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供了岩土设计参数,对盾构法施工产生的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对地铁建设与周边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分析与建议;各工点勘察报告均通过了指挥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与会专家组成员肯定了本次勘察所取得的成果。

4.3取得了冻结法专项勘察成果

通过专项勘察分析了宁波地区典型软土在冻融条件下各种物理力学性能,为人工冻结法施工在宁波地铁建设中应用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为冻土墙解冻后计算结构稳定性及对周围环境影响提供依据,进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4.4推进了多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4.4.1 地温测量

首次应用JTM-T400型温度计测量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表下25m以浅的土壤温度,确定了各深度范围内的地温随气温的变化规律。通过气温与地下各深度范围内的地温的对比,清楚反映了地下各深度范围内的地温变化规律,为轨道交通提供设计参数。

4.4.2基床系数K0仪室内试验

基床系数现场测试在土体埋藏较深时或场地有水时,受到很大限制,实验室三轴仪等方法对试验技术要求很高,按压缩试验资料计算不可靠。K0固结仪上进行的室内试验方法,避开了上述限制,可大量测试深部土体、水平方向的基床系数。

4.5制定相关管理程序及标准

为了使宁波市轨道交通勘察管理更科学更规范、安全文明施工及质量可控,我们在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勘察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要求,如: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程序;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施工围挡标准;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表等。

5 结 语

1号线一期工程勘察工作己圆满地完成,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管理和报告质量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勘察工作顺利完成是建设、设计、监理和勘察等单位参与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轨道交通1号线是宁波市轨道交通第一条线,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属于学习入门阶段,有些失误和教训。对1号线一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总结,目的是为后续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和借鉴作用及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土地勘测 勘测质量

中图分类号:G352.4

土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土地勘测质量,则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地勘测质量进行探讨。

一、土地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的项目来看,乃至国家投资项目,规划设计均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项目规划不符合当地工农业生产习惯,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脱离实际,地形情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困难没有全面考虑。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测图比例尺不能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在项目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进入项目区内及群众当中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没有摸清楚项目区的实际地形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实际。确定项目的时间较晚,往往在项目需要上报前的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才委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工作,为了不耽误项目的正常上报,只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自然造成规划设计报告的质量低劣,深度不够;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经常凭借经验“闭门造车”。在这些情况下出现勘测质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二、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措施

1、充分认识土地勘测质量的重要性

土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提供土地测绘公共服务是国土资源局测绘工作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很多所辖范围内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已全面实施,测绘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土地测绘服务保障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强。针对在土地勘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勘测质量不高、勘测任务备案管理制度不落实、勘测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应提升对土地勘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基础勘测工作入手,提高勘测质量。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系统人员做好土地勘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对进一步做好测绘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为增强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测绘法》等法律法规,并与其它法律法规宣传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并形成宣传合力,不断增强勘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测绘宣传工作,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测绘法制环境,取得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对土地勘测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各项勘测法律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增强服务意识,提供土地勘测服务水平。土地勘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勘测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因此,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谋划,主动服务,及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规划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勘测保障服务,使勘测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的监督

加强土地勘测质量监督的检查工作,强化土地勘测成果汇交,提高勘测服务保障能力。按照《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完善测绘项目监理制度。结合盘县实际,完善年度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流程和评定标准,健全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市级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开展常态的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土地勘测成果汇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测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土地勘测产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

3、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土地勘测诚信体系和评估标准,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三结合”的有效监管模式。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测绘行业服务标准和测绘单位诚信评估办法,量化指标值,明确评估指标。二是签订《测绘单位诚信服务承诺书》。三是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信息公开制度,四是开展土地勘测诚信服务调查工作,填写《测绘单位诚信服务用户调查表》,并在项目完成后,将其作为勘测成果汇交的要件。

4、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

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规范土地勘测项目备案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测绘成果统一对外提供制度,确立对外提供土地勘测成果资料的严肃性、权威性。对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测绘成果均需统一加盖测绘资质专用章。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勘测质量管理制度、勘测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测管理工作制度,为生产优秀土地勘测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5、加强土地勘测业务培训提高勘测成果质量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改善人员结构。改善从事勘测工作人员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勘测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勘测队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土地勘测成果质量。从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学习《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业务行规;从学习方法上,采取书面学习与野外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形式上,采取老手带新手,技术熟练的组长带组员的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每个勘测队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提升土地勘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创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效能,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真正让服务理念和效能意识深入人心。

6、健全土地勘测机构机制,构建和谐土地勘测发展环境

加强土地勘测队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勘测队伍,为全县公益性勘测和政府应急勘测提供队伍保障。充实土地勘测管理人员,注重测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构建和谐土地勘测的发展环境。

7、认真做好测量标志普查、管理及维护工作

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底数。组织人员通过全面、彻底地普查,全面掌握县域拥有的永久性测量标志数量以及状况。二是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对完好的测量标志分别建立档案,利用《测量标志管理系统》软件,全部实施微机化管理,同时详细拍摄各测量标志的点位、标志及附近现状照片,做到底数清楚,现状明白。三是明确责任,加强保护。对各个水准点、三角点、B级GPS点全部委托测量标志所在地乡镇国土资源所(站)保管,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落实到所(站)、责任到人,并要求各责任人增强责任意识,定期进行检查,切实加强保护。

三、总结语

在土地勘测工作中,应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监督和业务培训,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体系,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为提供高质量的土地勘测服务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5篇

一、土地管理工作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情况

凡涉及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和原划拨用地改变用途和上市交易的,一律实行有偿使用。2008年上半年以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两宗面积为76364.95平方米,挂牌金额为348.5万元。办理再转让手续21宗,面积1844.4平方米,办理改变用途变更登记7宗,面积7492.64平方米,补交土地出让金1102.30万元。办理土地抵押登记7宗,抵押金额689.9万元,抵押面积166596m2。

(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作

1、头支箭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是2007年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区座落于宝昌镇前房子村和后房子村,项目总规模为1909.38公顷,总投资2108万元,新增耕地面积89.34公顷,新增耕地率为4.68%,项目于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到10月1日完工,施工期6个月。截止目前已完成废弃砖瓦厂复垦61169万立方米,完成设计工程量的100%,翻耕荒草地1376亩,完成设计工程量的73%,田间路39公里,完成设计工程量的81.2%,生产路41.78公里,完成设计工程的100%,新打配套机电井132眼(其中小型机电井98眼,中型机电井28眼)完成设计工程量的100%,井房132间,完成设计工程量的100%,泄水井215个,完成设计任务的95%,输水管道铺设64.5公里,完成设计任务的100%,铺设过路涵管244米,完成设计任务的100%,架设高压线路4.5公里,完成设计任务33.5%,低压线路2.9公里,完成设计任务的27.8%,地埋线7.34公里,完成任务的100%,安装变压器5台,占设计任务的20%。

2、宝昌镇友谊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

宝昌镇友谊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是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第二批土地整理项目支出计划及预算的通知》(内财建〔2007〕1248号)文件批准组织实施的,项目区座落于宝昌镇友谊村。项目总规模为180.48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0.56公顷,财政安排资金200万元。工程于2008年4月15日正式开工,到5月25日全部完工。共完成田间路1.8公里,生产路1.4公里,种植生态林14500株,新打配套机电井11眼,建造井房11座,泄水井21座,管道安装10389米(其中管灌7731米,喷灌2658米),架设高压线路2.8公里,低压线路2.1公里,地埋线1056米,安装变压器2台。6月4日会同宝昌镇人民政府在友谊村举行工程移交现场会签订工程移交合同书和工程管护合同书。

(三)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保护我旗的基本农田,使得我旗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及保护设施不受到减少和损破,仍保持在面积54040.21公顷,地块281块,保护标志碑8块,同时对各乡镇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实地抽查。

(四)建设用地工作

按照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宝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局部修改,完成规划修改工作前期的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初步规划落实到草图上,对规划修改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进行初步论证,使得这次规划成为符合宝昌镇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得宝昌镇新城区的尽快建成,对宝昌镇新开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摸底,共计调查面积9649亩,其中涉及到水浇地、旱地、草地、退耕地及林地,涉及六个行政村,并根据征收土地的补偿制度结合市场地价对该宗地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以及新城区内土地价格的效益分析,为我旗政府对新城区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积极服务于各用地单位的土地征收、土地补偿工作,认真及时的为其提供上报组件,土地预审材料,针对被征地农民集体组织内的各种村民咨询,计算补偿费用,签订征地协议书,组织土地征收的听证等工作,上半年的各项目用地上报工作基本完成。

认真审查各乡镇农村建设用地工作,上半年底共计农村建设用地审批15宗,41088.06m2,其中宅基地5宗,2200m2,私人用地10宗,3888.06m2。

(五)强化土地权属和登记管理

我局启用办证大厅以来,开展一厅式阳光办公服务,上半年,办里国有土地登记271宗,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271本,其中:变更登记243宗,设定登记8宗,换证登记15宗,分割登记2宗,补证登记2宗

(六)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宝昌镇规划面积约17.415平方公里,城区内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有近6万,区域内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文体、卫生等设施比较配套、齐全。商服业门面多,市场繁荣,交通便捷。根据锡林郭勒盟国土资源局、工商局、财政局《转发关于做好全区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和重新公布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10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局及时开展了宝昌镇的基准地价更新工作,首先制定了实施方案,其次部署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责任,由地籍股负责完成此项业务,此次基准地价更新应用了2007年的宝昌镇地籍调查成果图作为工作底图,加强了业务培训并抽调业务骨干,分两个工作小组,于2008年4月初在旗所在地宝昌镇进行了房屋买卖样点地价调查、房屋出租样点地价调查,此次调查了346宗地,其中房屋买卖样点地价调查191宗地,房屋出租样点地价调查155宗地,运用计算机计算样点地价、编制单元图,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已完成90%,预计2008年6月底完成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我局二次土地调查人员与内蒙古地质测绘院配合,于2008年5月5日开始对宝昌镇周边未调查农村宅基地及国有土地进行调查。在入村调查过程中,工作工员出示工作证并向群众说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得到村干部的认同和支持,由村干部再向老百姓做好宣传工作。在入户中,由一名村干部带路,测绘院一人看图,一人喷界址点,我局调查员一人收集权属材料复印件,并填写地籍调查表,由本户亲自现场指界,签字并按手印方可离开去下一户。截止6月10日,共调查住宅用地900宗,其中东红村450宗,曙光村330宗,111地质队120宗,权属认定达95%,现宝昌镇城镇及周边农村居民点及各类用地上门实地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

在5月20-22日全盟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班结束后,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盟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对农村土地调查进行了重点学习,学习内容为资料收集,界线及面积控制,权属的内容及确认,土地的分类与认定,线状地物与居民点调查,图斑及零星地物的调查,基本农田上图等。按照盟局要求,积极配合作业队伍搞好确权工作,在调查中严格遵循国有土地不可逆转为集体土地,并讨论了乡、苏木、镇、嘎查、村行政及权属界线的调查思路与方法,通过学习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又夯实了我旗农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八)土地收益完成情况。

完成土地总收益1475.8万元,其中招拍挂收益348.5万元,变更用途等收取土地出让金1102.3万元,其它25万元。

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一)地质勘查管理工作

2008年上半年,太旗共有市场出让持证地勘项目区17个,勘查单位6家;勘查面积528.16平方公里;政府出资物探遥感综合调查项目3个,面积:230.65平方公里;1:5万地质矿产调查项目1个,面积:1556平方公里。截至6月十五日,共完成地勘投入1150万元,完成主要工作实物量:

1、钻探:开动钻机15台,进尺:6637米;

2、竖井掘进:710米;

3、各类地质测量:15平方公里;地质剖面测量:7公里;

4、各类物化探测量:50平方公里;

5、探槽:7000立方米。

重点勘探区:沙子沟钨钼矿详查;金豆子山多金属矿普查找矿成果显著。截至6月15日,沙子沟详查项目:共开动钻机10台,进尺:2537米。完成地勘投入460万元。金豆子山地勘项目开动钻进5台,进尺:4100米,完成地勘投入590万元。

(二)新地勘项目申请工作

1、通过研究分析,实地勘界确定新的地勘项目,积极申报,于2008年4月24日在盟国土资源局成功的以市场形式出让9宗地勘项目,勘查面积258.29平方公里,无一流拍。各地质勘查项目正在办理探矿许可证。

2、太仆寺旗西部缺水地区找水项目,已获内蒙古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对于太旗西部缺水地区来说,是一件民众所向的大事。该项目实施主要目标是:在太旗西部缺水地区施工找水、取水钻孔,解决缺水自然村的人畜生活饮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项目分布范围广,覆盖缺水地区的多数自然村。

2008年3月初,我局对太旗西部缺水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重点对红旗镇、宝昌镇、贡宝拉嘎苏木等严重缺水的村庄入村、入户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面对缺水地区缺水严重程度感到震惊。很多自然村人畜基本生活饮用水都难以保证。面对缺水地区现状,编写了调研报告,加大宣传力度。在盟国土资源局带领下多次前往国土资源厅积极呼吁,努力争取。使太旗西部缺水地区找水项目终于有了结果。

(三)召开矿产资源工作会议

四月十八日,我局组织召开了太仆寺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企业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盟局及旗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和旗监察局、经济局等相关部门;邀请全旗地勘项目业主、科研院所专家及重点矿山企业负责人参加。邀请到了今年将投资太旗地勘项目的中国西部矿业公司、华北有色局承德514勘查院等一些较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参加。与会领导就来太旗投资勘查开发的企业表示欢迎,鼓励各业主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充满信心的开展工作。盟局领导就地质勘探及开发中一些新的政策规定进行了要求和规范。并对各业主提出了希望。与会业主及地勘单位畅所欲言,对太旗的投资环境给予了肯定,诚恳热情的为太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建言献策,并对太旗矿业的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表示决定在环境优化的太旗进行投资,并按要求完成最低勘查投入,促进太旗地质勘查工作的步伐。

会上我局与各勘查单位签订了2008年度17个勘查项目区工作目标责任状,该17个勘查项目区,勘查总面积527.76平方公里。签订最低勘查投入资金2646.04万元。

(四)非煤矿产资源整顿整合及萤石矿专项整顿整合工作

分别编写了《太仆寺旗非煤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太仆寺旗萤石矿资源专项整顿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和《太仆寺旗萤石矿资源专项整顿整合补充方案》等文件,报旗政府审批、通过并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开展了萤石资源专项整顿整合工作,对17个采矿权人,按照方案拟定的五个专项萤石开采区全部进行整顿整合工作。其中四个开采区依据方案设定的条件,确定了采矿权人,并办理了采矿权划定、归属等有关手续。乡马沟萤石分布区已建成并投产日处理500吨萤石矿选厂一座;大猪圈萤石矿分布区正在筹建日处理1000吨萤石选厂。

(五)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回头看”工作

按照盟局《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我局迅速行动,将该项工作做为目前矿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我局成立以乡镇苏木基层所为单位的清查小组。对所辖范围的矿业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并按照“实施方案”清查表逐矿逐相进行登记造册。该项工作于4月中旬全部完成,并将工作总结上报盟局。在清查工作中还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测绘管理工作

认真执行全盟测绘工作安排,按要求开展了对国家测绘标志的保护和地图市场的检查工作,制定了太仆寺旗国土资源局“测绘成果保密制度”。加强了对引进项目测绘单位、测绘队伍的监督管理和不定期检查工作,开展了对太仆寺旗发放的土地证书和房屋产权证书的宗地图和房屋平面图的测绘审查工作。完成了测绘项目备案登记工作。联合工商行政部门开展了全旗测绘市场整顿工作,预防各类测绘违法行为,维护了测绘市场的秩序。

4月份开展了以测绘知识为重点的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针对基层所工作实际,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和测绘仪器的操作进行培训,尤其在全旗农牧区地籍调查、勘丈测量、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强化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实现了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综合业务素质的目标,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局土地评估所在2005年取得丁级测绘资质资格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测绘业务工作,今年投资23万元配置测绘及绘图仪器,实现测绘规范化操作,自动生成图纸,达到测绘专业化水平。

四、执法监察及宣传教育工作

上半年,结合开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我局深入开展了全旗乡(镇、苏木)、村(嘎查)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共培训乡镇干部320余人,村级干部560余人。借助3·19矿产日、4·22地球日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执法监察及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上半年开展了以“3.19”矿产日宣传教育为重点的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两次,出动车辆12次,参加人员90余人次,张贴或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并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面向社会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使国土资源知识在社会上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进行动态巡查78次,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起,调解群众纠纷17起。认真开展国土资源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同时进一步整顿矿产市场及规费征收工作,有效的规范了国土资源市场秩序,使国土资源工作走向规范。

开展了全旗国有闲置土地摸底调查工作,共调查出国有闲置土地105宗,根据不同性质,分类归档,并制定了处置意见。同时协助宝昌镇开展了宝――白线修路的拆迁工作。:

为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上半年共上报信息50条,督查专报6期,编写《太旗国土资源》杂志一期,专题调研7篇,为进一步搞好国土资源工作提信息传输和反馈工作。

五、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1、加强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

按照盟局党组关于2008年锡盟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和旗委党建工作要求,我局紧紧围绕国家迎奥运和改革开放30周年大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领导和干部队伍建设部署情况,保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凡是全局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原则,实行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严格干部任用规定,积极任用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强化机关干部的服务和依法行政意识,优质服务于社会和群众。

开展国土资源阳光办公,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和时限,启用办证大厅与群众面对面接触,设立明白纸、监督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事,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实际的困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行政审批,资金管理,土地矿产招拍挂,服务重点项目方面强化监督完善制度,提高工作效能,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勘察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首要任务。

一、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二、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 autocad 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 autocad 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 应用 autocad 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

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 天正 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道路勘察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道路勘察设计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勘察设计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自身人员配备的科学化,通过勘察设计人员的招聘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及新技术的应用,将道路勘察设计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庭伟《GPS技术在公路勘察测量中的而应用》 城市规划2006.3

2.李海 《道路勘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1

3.杨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勘察测量技术》 信息资讯2007.6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勘察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首要任务。

1.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2.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 autocad 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 autocad 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 应用 autocad 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

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 天正 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道路勘察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道路勘察设计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勘察设计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自身人员配备的科学化,通过勘察设计人员的招聘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及新技术的应用,将道路勘察设计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庭伟《GPS技术在公路勘察测量中的而应用》 城市规划2006.3

2.李海 《道路勘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1

3.杨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勘察测量技术》 信息资讯2007.6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交通运输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很重视道路工程发展,需要大量道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道路勘测设计是道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研究道路的线形设计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道路选线、设计原理及应用,具备独立设计路线能力。然而目前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本着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出具备扎实路桥工程理论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路桥工程人才。然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现状,经归纳总结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材与现行规范不匹配。

2.课程内容多而教学学时严重匮乏。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型学习模式。

4.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道路测设原理与方法、计算理论、道路设计文件编制等内容,不同知识点与知识结构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而目前的教学没有针对不同的内容与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二、教学改革措施

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应以本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确保该课程教学大纲与道桥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经教研室及课题组参与人员的共同讨论和集思广益,完成了道路勘测设计40课时的理论教学大纲和1周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2.整合教学内容

(1)采用合理的教材。教材是否合适对教学工作开展和教学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因为教材既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的主要资料。一本合理的教材能帮助学生在听完教师课堂讲授后进一步复习自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选用的道路勘测设计教材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2)精简教材内容,合理分配课时。课程教材包括公路设计和城市道路设计两部分,教学内容多,相比之下40学时的理论教学时间显得非常紧张,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课时组织好教学内容是关键。结合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安排,确定本课程讲授以公路为主线展开。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精心领会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强调关键,力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道路选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及横断面设计等;难点主要有选线、平曲线要素确定及里程计算、纵断面上竖曲线设置、横断面上的超高设计及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等。

(3)合理安排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是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查找各种规范和标准图集的能力,掌握路线设计步骤方法,完成道路选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由于课程设计时间只有一周,根据以往经验,时间较紧,因此可在讲授完“选线”内容后就布置课程设计,可让学生及时将选线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也为课程设计争取时间,从而做出高质量的课程设计成果。

3.优化教学方法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进校的第五学期学习,属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专业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的系统教授,还要结合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学生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信心。主讲教师应结合以往的教学特点注重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期期望。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情绪和反应并及时做出回应。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加强师生互动,例如,可以在讲授新知识点前提一些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期待新知识的学习。在习题课上,教师不应一道题从头讲到尾,而应突出讲解难点之处,其余则由学生自己求解并在课上共同讨论。

(2)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教学一般采用板书进行,存在授课效率低下、不够形象生动等问题。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恰好弥补了上述不足,借助多媒体可以将图形实例、工程案例清楚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本课程在讲述“纵断面线形设计”时,给学生观看了“死亡公路调查”视频,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确纵断面线形设计的重要性及设计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还对避险车道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构造组成。但是要注意不能滥用多媒体教学法,要依据教学内容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竖曲线计算和平曲线设计计算的例题讲解时,采用板书法按步骤推导较为妥当。

(3)引入道路辅助设计软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道路辅助设计软件应用非常广泛,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本校购买了纬地道路辅助设计软件供教学使用。同时专门安排软件实训的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4.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定应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需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及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课程成绩评定主要依据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时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作业是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作业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中的概念题和计算题,学生需按时完成上交供教师批改点评;另一部分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借助图书馆文献和网络资源撰写相关知识点的学结、调研论文等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考核要改变以往就按课程设计报告定成绩的模式,采取综合评分方法,即课程设计成绩应包含平时成绩、口试答辩成绩和报告成绩,避免一次考核定成绩的随意性,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5.实践教学改革

鉴于目前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建议增加道路勘测设计现场实习。通过实习基地的建立,利于教师指导学生真正将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又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体现实习的效果,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坚持地不断总结和提高。道路勘测设计是道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效果已初步显现,但是课程教学改革之路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